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曹禺先生作品简介

曹禺先生作品简介

曹禺先生作品简介
曹禺先生作品简介

曹禺简介

中国剧作家、戏剧教育家。本名万家宝,字小石。祖籍湖北潜江。1910年9月24日生于天津。

1933年,曹禺完成了第一部多幕话剧《雷雨》。1934年7月发表在《文学季刊》1卷3期。他从自己青少年时期熟悉的社会圈子里,提取了《雷雨》的题材,通过周鲁两家8个人物的历史与现实纠葛,反映了从光绪二十年(1894)到1920年以后约达30年的复杂社会生活和冲突。故事写某矿董事长周朴园,年轻时遗弃了为他已生二子的婢女侍萍,长子周萍留在周家,侍萍携次子投河遇救,离乡远走。周误以为她已死。后周家亦北迁,与侍萍再嫁的鲁家共居一地,互不相知。鲁家父女皆在周家为仆,次子大海在矿上做工,周妻繁漪与长子周萍有私情,后知周萍爱鲁女四凤,繁漪欲遣去四凤乃召来侍萍,两家关系始被揭开。周萍与四凤知为异父同母兄妹,双双自杀。繁漪之子周冲为救护四凤也触电身亡。大海为罢工代表在周家受辱被殴,逃奔而去。侍萍与繁漪不堪重压,一呆一疯,只剩下周朴园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作者在这常见的“始乱终弃”和“乱伦”的社会现象中,开掘出具有时代特点的社会悲剧。他在剧中写了尖锐的思想冲突和阶级压迫与斗争,但主要是描写新旧交替时期3

个不同阶层、不同性格的女性,以不同的方式对命运所做的抗争和她们走向毁灭的悲剧结局。《雷雨》情节的丰富性、生动性,尖锐的戏剧冲突,严谨的结构,浑厚凝重的格调,浓重的悲剧气氛,深受希腊悲剧和易卜生、奥尼尔剧作的影响。但曹禺写的是地道的“中国人的事、中国人的思想感情”。他是把民族的内容和外来的艺术形式结合得最为熨贴、最有光彩的一个。因此《雷雨》把中国年轻的话剧艺术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雷雨》中的人物形象,具有高度美学价值。《雷雨》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但人物刻画的成功是其生命力所在。也是曹禺戏剧的共同特点。

1935年4月,留日学生戏剧团体中华话剧同好会在东京首演《雷雨》,由杜宣、吴天等导演。国内首演的是天津的孤松剧团,接着上海复旦剧杜、中国旅行剧团演出了此剧,引起轰动。《雷雨》不仅奠定了曹禺在中国话剧史上杰出的现实主义剧作家的地位,同时也是中国年轻的话剧艺术成熟的标志。

清华大学毕业后,曹禺短期到河北保定明德中学教英文。未几,又回到清华研究院专门研究戏剧。不久因经济困难辍学回天津,到天津河北女子师范学院任教。

1935年,曹禺开始构思和写作《日出》。曹禺自幼生长在天津,1934年,他第一次去上海。当时这两个殖民地化的城市,正经受着帝国主义转嫁经济危机的折磨,民族工、商,金融企业大批倒闭,失业的下级职员和工人挣扎在死亡线上。农村则因遭受着连续不断的内战蹂躏,无以为生的农民流入城市,加入失业大军,妻女沦为娼妓。另一方面,帝国主义的代理人、暴发户、“高级流氓”和“高级恶棍”却在吮吸着人血,滋养它们荒淫无度的生活。年轻的曹禺在这里看到了许多“梦魇一般可怖的人事”,于是他决定以此为素材写《日出》。

《日出》没有传奇性的故事。学生出身的交际花陈白露,住在大旅馆里,靠银行家潘月

亭的供养过着夜生活。童年和学生时代的好友方达生闻知她堕落了,从家乡跑来“感化”她,让她跟自己结婚并随自己回去。但对社会和恋爱家庭生活都已失望的陈白露拒绝了他。此时同楼的孤女“小东西”为了逃避蹂躏闯到她的房间,她虽全力救助,但终于还是被黑帮头子金八手下的人卖到妓院里,不堪凌辱而死。潘月亭也被金八挤垮,银行倒闭。陈白露慑于黑暗之浓重,看不见出路,黯然自杀。方达生则表示要与黑暗势力抗争,迎着日出而去。

《日出》在思想和艺术上都比《雷雨》更成熟,更显露了作家独特的创作个性与艺术风格。作者利用陈白露的“休息室”和翠喜的“宝和下处”有限的空间,召来了三教九流,全声色地表现了魑魅魍魉盘据的旧世界,揭示了“损不足以奉有余”的剥削制度的本质,因而使《日出》既有鲜明的时代性,又具有深广的历史内容。在艺术上,作者“试探一次新路”,他舍弃了《雷雨》中“太象戏”的结构和“用的过份”的“技巧”。采取了与表现“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形态相适应的“横断面的描写”。用“片断的方法”,用“色点点成光彩明亮的后期印象派图画”的技法,写出“社会的真实感”,因而《日出》具有纪实性的特点,开放,真切、自然。人物形象的刻画,仍是《日出》最成功之点。对于陈白露和李石清,作者主要是写他们性格的复杂性、内心的激烈冲突和他们被室息被毒化的心灵历程。而对胡四、顾八奶奶、张乔治,福生等形象的刻画,则是着眼于他们性格的主要特点,用夸张、重复、强调的手法,使它更突出,更鲜明,如:胡四的“贱”、顾八的“俗”、张乔治的“洋奴相”。翠喜的刻画体现了作者主观的感情与客体描写高度有机的融台。他写出了一个老妓女的职业特点、生活习惯、人生哲学和感情表达的方式,没有人为美化她,但却写出了与粗俗的外表形成对比的“一颗金子的心”,使这个悲剧形象具有强烈的震撼力。

1937年2月,《日出》由复旦大学学生和毕业同学组织的业余演剧团体戏剧工作社在上海卡尔登大戏院首次演出,导演欧阳予倩。凤子扮演陈白露。同年3月,中华留东同学话剧协会在东京神田一桥讲堂公演《日出》,凤子应邀赴日饰演陈白露。接着曹禺自任导演,由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学生在南京中正堂演出了《日出》,叶子主演陈白露。

1936年8月,曹禺应国立戏剧专科学校校长余上沅之邀,前往南京该校任教,教授《剧作》和《西洋戏剧》等课程。

在南京任教期间,曹禺住在第一模范监狱附近。犯人服劳役的景象,勾起他童年的记忆:宣化府“大堂”看军法官严刑拷问“土匪”;听奶妈讲血泪身世和铤而走险的农民故事。于是曹禺开始构思和创作《原野》。民国初年的北方农村,既是军阀混战的战场,又是军队兵源和粮草基地。一些流氓地痞,跟着“大帅”就是“兵”,携枪回乡就是“匪”。兵匪一家,抢男霸女。占田夺地,使农村的阶级矛盾空前尖锐。曹禺把握了这个历史时期的特点,写了连长出身的焦阎王回乡后,勾结绑匪,活埋了仇虎之父,把其妹卖与娼门,又诬仇虎是土匪,关进大狱,夺了仇家的土地。8年后,仇虎越狱回来,欲报两代冤仇,却得知仇人焦阎王已死,而曾经“许给了”他的姑娘金子,也被焦阎王生前“押来”做了儿子焦大星的媳妇。大星与仇虎自幼就是好友,对焦阎王的罪恶一无所知,这次见到仇虎仍待之如兄如友。但是仇

虎两代冤仇难以泯灭。经过内心激烈冲突,终于在“父仇子报”、“父债子还”的观念支配下,杀死了大星,使大星之子小黑子误死在欲杀仇虎的焦母之手。大星父子之死,使仇虎内心情与理的冲突达于沸点,陷于迷惘、惶惑、半疯狂之中,在携金子外逃时,迷路于“黑林子”,被侦缉队包围,不屈自杀而死。

《原野》是曹禺在戏剧创作上的一次新开拓。他用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等手法,表现了这个传奇故事。他没有更多地描写农村生活和斗争的现实。而是借鉴了传统戏曲有戏的地方大力渲染,无戏一笔带过的手法,集中刻画了仇虎复仇前后的心理活动,把历史与现实、幻觉与真实结合在一起,写情,写戏,把人的生活伸延到鬼的世界,以揭示天上、地下、阳世、阴曹都没有“公道”和“天理”。《原野》中的人物造型、民俗风情、服饰色彩,都深受民间传说和戏曲的影响,鲜明,浓烈。

《原野》发表于1937年《文丛》1卷2~5期。同年8月7日由上海业余实验剧团在卡尔登大戏院首次公演。应云卫导演,由赵曙、魏鹅龄、舒绣文、吴茵主演。1939年秋昆明的戏剧工作者联合演出了《原野》,由曹禺自导,著名教授闻一多亲自参与设计,特邀凤子主演金子。此次演出被誉为云南话剧运动三大里程碑之一。

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战争开始。曹禹投身到抗日救亡的洪流里。1938年1月,曹禺随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西迁,一路跋涉,一路宣传。还亲自导演了街头剧《疯了的母亲》、《觉悟》等,在湘鄂川一带演出。

1938年春抵重庆。为了参加第一届戏剧节的演出,曹禺和宋之的改编了宋之的等人集体创作的《总动员》为《全民总动员》(《黑字二十八》),旨在动员全民抗战,反对败类、汉奸。此剧于10月29日在重庆上演,导演应云卫,主演赵丹、白杨、舒绣文、张瑞芳等人,曹禺扮演其中金店老板。1939年春,曹禺随剧校再迁川南江安,完成了构思已久的《蜕变》。该尉描写一个省立伤兵医院,在腐朽的官僚和发国难财的群小统治之下,伤兵无法救治,正直爱国的大夫也无法救死扶伤,到处一片混乱。后来来了一个“梁专员”,朴素清廉,一心抗日。他团结全院爱国职工,整顿了医院,使医院终于成为名副其实的模范战地医院。此剧于1939年冬由国立戏剧学校师生在重庆正式公演。此后,曹禺又先后完成了剧本《正在想》的编写、《北京人》的创作和《家》的改编。《北京人》写的是一个曾经显赫一时的封建世家的败落。虽然曾老太爷还梦想家道中兴,逼着儿子出去谋事,管教孙子夜读诗书,但最后这个家还是溃散了,死的死了,走的走了,曾老太爷连自己的漆了十几年的棺材也没保住。这是一个描写“家庭琐事”的剧本,却寓意深沉,富于哲理,在鲜明、生动的形象里,流露着对几千年来封建“礼教”“文明”的彻底否定。《北京人》的艺术创造,进入了一个高境界。戏里没有“技巧”的痕迹,其风格也由以前几部剧作火辣辣的浓烈转为淡远和隽永。但人物形象仍然生动鲜明。1941年10月在重庆中央青年剧社首演此剧。导演张骏祥,由张瑞芳、江村、沈扬、赵蕴如等主演。

l942年初,曹禺辞去国立戏剧专科学校的教职离开江安。盛夏,在重庆附近唐家沱的

一艘停泊的轮船上,用3个月时间完成了巴金原著长篇小说《家》的改编。剧本以觉新、瑞珏、梅表姐、鸣凤为主角,着重写旧礼教对青春和爱情的摧残。全剧是以觉新与瑞珏结婚开始,而以瑞珏夭折,觉慧出走结束。中间写了觉新、瑞珏与梅表姐在战乱中相遇和互诉衷肠以及鸣凤对觉慧倾心而无望的爱情。曹禺为了表现自己的主题,对原著做了增删取舍,使话剧《家》的情节更为单纯、集中。虽然他对“家”中的群丑和道学家也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和无情的揭露,但全剧主要笔墨还是对青春和爱情的颂歌与挽歌。《家》的一个显著艺术特点是它浓郁的诗情。这主要表现在作者善于洞察人物的心曲,善于把握和传达人物内在的诗情。他们的台词都是诗化了的,因而“洞房”独自是诗,鸣凤说“梦”和“诀别”是诗,觉新、梅与瑞珏三人的“倾诉”与“话别”也是诗,而瑞珏、梅、鸣凤本人也各是一首温婉、凄清、哀怨的诗。《家》的改编得到了原作者巴金的“欣然肯定”。因为两位作家心灵相通、爱憎与共。《家》于1943年4月由中国艺术剧社在重庆首演。导演章泯,张瑞芳饰瑞珏,金山饰觉新,凌琯如、舒强等参加了演出。《蜕变》、《北京人》、《家》是曹禺抗战时期的3部力作,也是曹禺创作的第二个高峰。其中《北京人》则是他戏剧艺术发展到炉火纯青时的标志。1943年1月曹禺应重庆怒吼剧社之邀参加了焦菊隐翻译,张骏祥导演的《安魂曲》的演出,饰演莫扎特。他还翻译了莎士比亚的《柔密欧与幽丽叶》,又把已经多次演出的根据法国作家腊皮虚的《迷眼的沙子》改编的《镀金》定稿发表在1943年11月《戏剧时代》1卷l期上,并开始了多幕剧《桥》的创作。但直到1946年4月在《文艺复兴》1卷3~5期发表时,只完成了两幕三场,终未写完。这个时期,曹禺除应邀讲学外,还参加了一些社会活动。他是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和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理事,曾参与联名发表保障剧作家权益的“宣言”和反对审查制度的活动。在重庆他结识了周恩来,这对他政治思想有很大影响,他曾说是周恩来使他在这个时期没有失掉对国家和自己前途的信心。

抗战胜利后 1946年2月曹禺回到上海。应美国国务院的邀请赴美讲学。3月初和老舍一道离沪去美,开始为期一年的参观、访问、讲学和戏剧考察。在美期间,他结识了正在美国的德国著名戏剧家布莱希特,并到加拿大作短期游览观光,1947年1月回国。

1947年2月应熊佛西校长之聘,到上海实验戏剧学校任教,同时开始构思创作电影剧本《艳阳天》。它通过一个律师申张正义的故事,反映了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统治区的种种黑暗,呼唤艳阳天。1948年,由文华影业公司拍成影片,曹禺自任导演,由石挥、李丽华等主演。1949年初,曹禺接受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的安排,由沪去香港。2月28日离港北上,3月18日抵达北平。

1949年以后曹禺进入北平以后,即参与筹备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并随郭沫若一起出席了在布拉格举行的世界和平大会。1949年7月全国文代会召开,曹禺被选为主席团成员。大会后,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全国文协、全国剧协等相继成立,曹禺均被选为常务委员或理事。9月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后,负责政协的外事活动。1950年、1952年又先后被任命为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和北京人民艺

术剧院院长。后又当选为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2年当北京展开高等院校教师思想改造运动后,曹禺决定以协和医学院为“故事情节背景,写一个以知识分子思想改造为主题的剧本”。这就是《明朗的天》的创作。作者虽满怀热情努力表现新的生活和他对生活的新认识。剧本也受到了欢迎和好评,但在艺术上没有突破和超越以往的创作。1954年9月,《剧本》和《人民文学》同时发表了《明朗的天》,同年12月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首演。导演焦菊隐,刁光覃、叶子、董行佶、杨薇、童超等参加了演出,并于1956年获第一届全国话剧观摩演出的剧本、导演、演出一等奖。60年代初期,他目睹了人民的灾难和国家面临的考验,和梅阡、于是之一起,借古老的“吴越之争”的故事,写了历史剧《胆剑篇》,发出了“一时强弱在于力,千古胜负在于理”的正义呼声,激励人们“个个执剑,人人扶犁,就在这方圆不满百里的疆土上,也要兴起一片腾腾的王气”。《胆剑篇》不囿于史料,它是从历史生活中引伸出于今天有益的教训。《胆剑篇》气魄宏大,场面雄伟,有一种悲壮的美。《胆剑篇》发表于1961年《人民文学》7、8两期,10月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首演。梅阡导演,刁光覃、苏民、周正、郑榕、童超、狄辛等参加演出。

1966~1976年,在“文化大革命”中,曹禺遭到迫害,被迫搁笔。“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曹禺马上拿起笔来,于1978年《人民文学》11期发表了历史剧《王昭君》,并于1979年7月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首演,导演梅阡,主演狄辛、蓝天野、田冲、董行佶等。观众从戏中看见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为胡汉和好自愿请行的“笑嘻嘻”的王昭君。王昭君虽史有其人,但史书记载很少。曹禺的构思颇为独特,他借宫廷之地实际上表现的是两个有抱负的孤寂的心灵,“长相知,不相疑”的爱情之歌。《王昭君》中神来之笔是孙美人的创造。这个白发红颜的美人,已被深宫锁住了岁月,锁住了心,一生等待着皇帝的宣召和恩宠。她不是死于阴郁,不是死于绝望,而是死在盛妆凤辇、满心欢悦去会“皇上”的路上。作者用喜剧形象,写出了后宫美人的千古悲剧。这是一个诗的形象。

曹禺作品全录

01 《雷雨》 02 《日出》 03 《原野》 04 《北京人》 05 《王昭君》 06 《蜕变》 07 《争强》 08 《家》 09 《艳阳天》 10 《黑字二十八》 11 《胆剑篇》 12 《桥》 13 《明朗的天》 14 《财狂》 15 《镀金》 16 《冬夜》 17 《新村正》 18 《正在想》 二、小说诗歌 01. 今宵酒醒何处 02. 诗两首 03. 四月梢,我送别一个美丽的行人 04. 不久长,不久长 05. 南风曲 06. 贺词——张校长七十大庆 07. 赠友人 08. 前进,英雄的中国人民 09. 谁活在我们心当中 10. 拉紧绞索 11. 我们要歌唱——敬读毛主席词二首 12. 胜利的奠基 13. 赠一六六中学一百二十年校庆 14. 编钟 15. 悼董行佶同志 16. 贺唐代梨园遗址碑剪彩揭碑 17. 游汨罗江悼屈子祠 18. 悼屈子 19. 病中噩梦 20. 二人 21. 花 22. 冬菊 23. 病中偶记

25. 如果 26. 无题 27. 一片绿叶 28. 无题 29. 玻璃翠 30. 《巴金国际学术讨论会》题诗初稿 31. 老了 三、文艺评论 01. 我对于大会的一点意见 02. 永远向前 03. 文学艺术的裔嘲就要到来 04. 要深入生活 05. 必须认真考虑创作问题 06. 不断努力,写更好的作品 07. 让我们的事业飞跃前进 08. 提高戏剧艺术的质量 09. 切忌浅尝辄止 10. 谈读书 11. 杂谈文艺工作 12. 多读书,读透书 13. 语言学习杂感 14. 奋起金棒驱迷雾好锄大地种新花 15. 不容抹煞的十七年 16. 迎接霞光灿烂的文艺春天 17. “黑线专政”论抹煞不了毛主席、周总理的丰功伟绩 18. 团结全国戏剧工作者,高歌猛进! 19. 北京市文联第三届理事会第二次扩大会议开幕词 20. 几点随想 21. 多写、多写、再多写 22. 思想要解放创作得繁荣 23. 道路宽广大有作为 24. 迎接社会主义戏剧繁荣的新时代 25. 北京市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开幕词 26. “黄泉前后人,少壮须努力!” 27. 满怀信心 28. 学习鲁迅 29. 出色的贡献 30. 在全国中青年话剧作者读书会上的开幕词 31. 对中青年剧作者的希望 32. 重视编辑工作,办好戏剧刊物 33. 热烈的祝贺真诚的希望 34. 不要辜负人民的期望

曹禺_北京人

评述曹禺《北京人》 三幕剧《北京人》创作于1941年。本剧以曾家的经济衰落为串联全剧矛盾冲突的线索与戏剧冲突发生的具体背景,展开家庭善良与丑恶、新生与腐朽、光明与黑暗的冲突。并透过这些冲突,深入封建家庭这一躯体深处,着力反映出封建主义精神统治对人的吞噬,人们在这种精神统治下对人生的追求,以及这种精神通知的破产。 在《北京人》当中,你可以看到一种衣冠楚楚的绝望,也正因为是解决了温饱之后的衣冠楚楚,这绝望才来的更加让人警觉。在《北京人》当中,你也都能看得到人群中的一种孤单,一个人时还好,然而在人群中,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人才真正地孤单起来,而这孤单也才来得更加让人防范。所以,看话剧《北京人》,你没有任何因岁月而产生的隔膜,反而觉得,这就是写给当下这个时代写给我们的。话剧中每个人的心灵困境,台下的我们或多或少都能找到内心的影子,这很恐怖也很解渴。所以走出剧院,你会想:为什么剧中人与我们,看起来每个人都是受害者,可却不知道该去恨谁?而谁又是受害者呢? 《北京人》讲述的是本世纪初,北京城里一个大户曾家,曾老太太弥留之际,为冲喜迎娶曾孙媳妇瑞贞,在迎新人进门时,老太太撒手归西,全家人乱成一团,办喜事变成了办丧事。有三进大院子四合院的曾家已经家道败落,但仍挥霍维持着尴尬局面。长孙文清是个颓废、整天无所事事的大少爷。他不喜欢家里为他娶的妻子思懿,心

里爱着寄居在他家的无依无靠的表妹愫方。愫方寄人篱下,忍气吞声,像女仆一样整日劳作,虽然与大表哥有共同的爱好和感情,却又不敢表露出来,就这样还得忍受表嫂的冷言冷语。孙媳妇思懿,明知丈夫另有心上人,可长房长孙媳妇的地位,使她掌管着家中的财权,她内外操持,拆东墙补西墙,硬撑着这个摇摇欲坠的家。女婿江泰住在丈人家,他空有许多新思想,但一事无成,与曾家格格不入。曾家的朋友、人类学家袁任敢带着女儿袁圆从国外归来,暂借住在曾家,为曾家带进了新的空气。曾霆还是个孩子,被迫娶了瑞贞,他与袁圆玩得很开心,根本不懂夫妻之道。最后,这个封建大家庭终于崩溃了,文清死了;愫方终于离开了这个家;曾霆与瑞贞离了婚,老太爷曾皓面对这一切,只有痛哭,他挽救不了封建家庭和封建社会灭亡的命运。 曹禺选取一个典型的没落士大夫家庭,写了曾家三代人。老一代“北京人”曾皓是封建家庭权势与精神统治代表。他心中似乎装满了各种忧虑与烦恼、委屈与同情,但实际上,在“仁义道德”的面孔下是一颗自私虚伪的心,用苦难哀怜遮掩了自私与虚弱。曾文清是剧中曾家的第二代“北京人”。他聪颖清俊,善良温厚,不乏士大夫阶级所欣赏的潇洒飘逸。他的悲剧在于,他所长期生活期间、受其多年熏陶的封建文化思想和教养,腐蚀了他的灵魂。剧中还有一个原始猿人“北京人”的形象。这是曹禺采用的一个戏剧象征。他以“北京人”为剧本命名,囊括史前社会、现实社会、理想社会三种“北京人”,象征剧本主题的丰富含义。

曹禺先生的生平以及其作品的简介

曹禺先生的生平以及其作品的简介 曹禺(1910-1996),中国现代杰出的戏剧家,著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著名作品,他一生共写过8部剧本。曹禺祖籍湖北潜江。清宣统二年八月二十一日(1910年9月24日)生于天津,原名万家宝,字小石。在清华读书时有“小宝贝儿”的绰号。“曹禺”是他在1926年发表小说时第一次使用的笔名(姓氏“万”的繁体字的“草”字头谐音“曹”)。曹禺是“文明戏的观众,爱美剧的业余演员,左翼剧动影响下的剧作家”(孙庆升:《曹禺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这句话,大致概括了曹禺的戏剧人生。曹禺的妻子李玉茹是著名京剧旦角演员。 曹禺,卓越的中国现代戏剧家。原名万家宝,祖籍湖北潜江。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封建官僚家庭。在天津南开中学学习期间参加戏剧活动,曾担任易卜生《玩偶之家》等剧的主角。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广泛钻研从古希腊悲剧到莎士比亚戏剧及契诃夫、易卜生、奥尼尔的剧作。 1933年大学即将毕业前夕,曹禺创作了四幕话剧《雷雨》,于次年公开发表,很快引起强烈反响,它不仅是曹禺的处女作,也是他的成名作和代表作。1936年和1937年,曹禺分别出版了他的重要剧作《日出》和《原野》。曹禺抗战期间的重要剧作是《北京人》。新中国成立后,曹禺创作的剧本主要有《胆剑篇》、《王昭君》等。 《雷雨》在一天时间(从上午到半夜)、两个场景(周家和鲁家)里,集中展开了周、鲁两家前后30年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显示了作品严谨而精湛的戏剧结构技巧。该剧反复写蝉鸣、蛙噪,写雷雨到来前后的闷热,其用意不仅是渲染苦夏的"郁热"氛围,而且还在于暗示人物的情绪、心理、性格。

曹禺的个人简介及作品

曹禺 个人简介 曹禺(1910-1996),中国现代杰出的戏剧家,著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著名作品,他一生共写过8部剧本。曹禺祖籍湖北潜江。清宣统二年八月二十一日(1910年9月24日)生于天津,原名万家宝,字小石。在清华读书时有“小宝贝儿”的绰号。“曹禺”是他在1926年发表小说时第一次使用的笔名(姓氏“万”的繁体字的“草”字头谐音“曹”)。曹禺是“文明戏的观众,爱美剧的业余演员,左翼剧动影响下的剧作家”(孙庆升:《曹禺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这句话,大致概括了曹禺的戏剧人生。曹禺的妻子李玉茹是著名京剧旦角演员。 曹禺,卓越的中国现代戏剧家。原名万家宝,祖籍湖北潜江。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封建官僚家庭。在天津南开中学学习期间参加戏剧活动,曾担任易卜生《玩偶之家》等剧的主角。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广泛钻研从古希腊悲剧到莎士比亚戏剧及契诃夫、易卜生、奥尼尔的剧作。 1933年大学即将毕业前夕,曹禺创作了四幕话剧《雷雨》,于次年公开发表,很快引起强烈反响,它不仅是曹禺的处女作,也是他的成名作和代表作。1936年和1937年,曹禺分别出版了他的重要剧作《日出》和《原野》。曹禺抗战期间的重要剧作是《北京人》。新中国成立后,曹禺创作的剧本主要有《胆剑篇》、《王昭君》等。 《雷雨》在一天时间(从上午到半夜)、两个场景(周家和鲁家)里,集中展开了周、鲁两家前后30年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显示了作品严谨而精湛的戏剧结构技巧。该剧反复写蝉鸣、蛙噪,写雷雨到来前后的闷热,其用意不仅是渲染苦夏的"郁热"氛围,而且还在于暗示人物的情绪、心理、性格。 更值得称道的是剧作的语言:首先,《雷雨》是以高度个性化的语言进行写作--从它的台词里,观众(读者)能听(看)得出各位角色的年龄、性别、地位、性格、心理;其次,《雷雨》的语言带有浓烈的抒情味--它的语言发自人物的肺腑,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某些场合的台词(如第三幕周冲对四凤畅谈未来理想的台词)本身就是没有分行的抒情诗。《雷雨》以自己富有动感而精美的语言,充分展示了话剧这门“说话的艺术”的魅力。在千百个舞台上曾以多种面貌出现,被不同的人们饱含深情的演绎着,解读着,并一举将中国话剧推上了历史上最轰动热烈的颠峰时期。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清华大学的学生们组织起抗日宣传队,开展抗日宣传,曹禺担任了宣传队长。这年10月12日一大早,他和宣传队的同学们坐火车到保定去宣传,在火车上遇到了一位姓赵的魁梧大汉,是长辛店铁厂的工人。他对学生们的抗日行动赞不绝口,说:日本人霸占咱东三省,就像在咱国家身上割了一块肉。娘疼儿心酸,谁割咱娘的肉,咱就跟他拼!曹禺从心里钦佩这位工人大哥的爱国之心,他想起自己正在构思的话剧《雷雨》,

中国传统手工艺术

《中国传统手工艺术》课程方案 回浦中学王文霞 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 (01) 一、课程背景………………………………………………………………………………0l 二、课程设计思路 (01)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01) 一、知识与能力 (01) 二、过程与方法 (01)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01)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02) 第四部分教材编写原则 (02) 一、教学内容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 (02) 二、教学内容的组织应体现综合特点 (02) 三、教学内容的编排应突出实践性 (03) 四、教学内容的表达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避免成人化教学 (03) 五、教学内容应具有发展性和开放性 (03) 第五部分课程实施建议 (03) 一、内容安排及实施建议 (03) 二、校本课程的评价 (04)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背景 手工是运用手的技能和使用简单的工具对材料进行加工与创造,塑造物体的平面或立体形象。中国传统手工工艺传承着我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传统手工也在渐渐的消失,比如中国结,中国结不仅仅是美和巧的形式表达,更是民间智慧和名族情怀的承载。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中国结记忆已经成为一门国粹,在这个编制后面不仅织进人们浓浓的情意和深深地祝福,同时也保留着及其永远无法替代的人工之巧。为了将我国的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下去,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学习,我们特开设了这样的课程。 二.课程设计思路 在《中国传统手工艺术》这门课程中,我参考了大量的文献,并根据自身知识能力特点选择性的开设了三大块教学内容,分别为中国结、剪纸、折纸。这三部分内容均为中华民族流行千载的文化艺术,体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国结的教学课程在整个教学内容中所占比重最大,约占总学时的30%。这主要是因为:1近些年来,中国结的编织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这门曾经被人们遗忘的艺术,已经悄悄渗入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例如手机链的装饰,项链装饰,发卡,鞋等等。而当教学内容和生活更贴近时,就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就曾有多个学生拿着他们的手机链等物品向教师询问该如何编织。2编织中国结的基本材料也比较容易获得,本次组织教学的方式即为教师购买后发给各个学生,而且编完一个结后,还可以把线拆开,继续新的教学内容,线绳可以重复使用。由于教学时数的限制,中国结的教学内容在安排上主要讲解基本结,而复合结讲解则比较少。 剪纸是我国一种具有特色的民间艺术奇葩,是最具群众性的、大众艺术形式之一,与民族民俗的关系密切,是一项手脑并用的实践活动,具有单纯、明快、朴实、富有装饰性的艺术风格和夸张变形、大胆的构图、简练生动的艺术造型特点。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我国虽然是折纸的发源地,但现其发展却远不及日本、朝鲜、比利时等国家。在一些国家,折纸甚至是中小学生的必修课教学内容。把折纸作为我们开设的选修课的教学内容之一,也是希望通过我们的引导,能激发学生对折纸的兴趣,希望折纸能慢慢的回到我们中间。折纸的授课内容我们也主要是安排了折纸的基本原理、折纸的符号,在学生学会看图解的基础上让学生按图纸亲自动手折一些简单的图形。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中国传统手工艺发展概况 2.掌握吉祥结、绶带结、平结的编织方法 3.掌握剪纸构图基本符号和基本技法 二、能力目标 1.制作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摸索并尝试解决方法,能独立思索方案并解决问题。 2.通过观察和思考,能根据主题创作并完成相关成品。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孩子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尖上”,通过对中国结,剪纸,折纸等的学习不仅能锻炼学生双手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认识和理解力,了解民俗风情、熟悉生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通过小组协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浅析曹禺及其经典作品

浅析曹禺及其经典作品《雷雨》 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周围一片凄厉,荒凉,却有一样东西,也是在那么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折射出了一个时代的悲哀,那就是------戏剧大师曹禺的代表著作《雷雨》。 曹禺,原名万家宝,字小石,祖籍湖北潜江,1910年9月24日出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封建官僚家庭,1996年12月13日逝世,是中国现代杰出的戏剧家。他在清华读书时有“小宝贝儿”的绰号。“曹禺”是他在1926年发表小说时第一次使用的笔名(他的姓氏“万”的繁体字为一个“草字头”和“禺”字,草字头与“曹“谐音,故“曹禺”即“万”)。孔庆生的《曹禺论》里曾说过:“曹禺是‘文明戏的观众,爱美剧的业余演员,左翼剧动影响下的剧作家’。”就一句话,却大致概括了曹禺的戏剧人生。众所皆知,他一生共写过8部剧本,他的《雷雨》成为中国话剧艺术成熟的标志。其后的《日出》、《北京人》、《蜕变》也都是杰出作品。 曹禺出身于没落的封建官僚家庭,幼年时的所见所闻对他的反帝反封建爱国思想的形成和他一生的创作起了巨大的作用。青少年时代的他对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社会的黑暗现实产生了强烈的反抗情绪,经过几年酝酿、构思,1933年在清华大学四年级时,完成了他的处女作《雷雨》。他在谈到写作意图时曾说:“《雷雨》是在‘没有太阳的日子里的产物’,那个时候,我是想反抗的。因陷于旧社会的昏暗、腐恶,我不甘模棱地活下去,所以我才拿起笔。《雷雨》是我的第一声呻吟,或许是一声呼喊。”《曹禺选集·后记》又说“写《雷雨》是一种情感的迫切的需要”,《雷雨·序》里也曾写到“仿佛有一种情感的汹涌的流来推动我,我在发泄着被压抑的愤懑,毁谤着中国的家庭和社会”。在我看来,就是因为有了他这样的情感,所以才有了《雷雨》的悲剧,而这样的悲剧在这样的时代下却是必然的。 我们都知道,《雷雨》是以两个家庭的之间的纠葛为主的。通过表现这两个家庭的悲剧和罪恶,它所想表达的其实就是那个时代下旧家庭的悲剧和罪恶。而这场悲剧和罪恶的制造者正是那些威严体面、道貌岸然的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剧本虽然从性爱血缘关系的角度,写了一出家庭的悲剧,但客观上也反映出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某些侧面。而充满不义和邪恶的旧家庭正是整个旧社会旧制度的缩影。从这个角度看来,这赤裸裸揭露了旧社会的黑暗和不公,譬如地位

【课外阅读】刻划人心灵的戏剧大师曹禺 (2)

【课外阅读】刻划人心灵的戏剧大师曹禺 在中国,还没有哪一个剧作家的剧作,能像曹禺先生的话剧这样久演不衰。从它们诞生的三十年代,就轰动了京津和上海,茅盾先生有“当年海上惊雷雨”之赞。而在最艰苦的抗战时期,曹禺先生的戏,依然是中国舞台上最受欢迎的宠儿。在解放战争年代,在解放区还曾上演过《雷雨》。解放后,曹禺的戏在五六十年代,则成为中国舞台上最招人喜爱的保留剧目。在文革之后,曹禺剧作的演出和改编,研究和评论达到一个高潮,几乎他所有的戏都被排演了,几个主要的戏还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戏曲,甚至芭蕾舞。 为什么他的戏,让一代又一代的观众这么喜欢呢?为什么他的戏吸引一代又一代的演员去演出呢? 一个伟大的戏剧家,往往也是思想家,或者说是伟大的人文主义者,他们关怀人的命运,关怀人类的命运。莎士比亚是这样,曹禺也是这样。在曹禺的戏里,一个又一个人物的命运,诸如蘩漪、侍萍、四凤、陈白露、翠喜、小东西、仇虎、金子、愫方、文清,还有觉新、瑞珏、鸣凤……在这些人物的命运中,我们看到作家是怀着怎样一个伟大的仁爱的心灵,又是有着多么宽广的人道的关怀!甚至,连周朴园,他都有着怜悯。在他看来,人的悲剧境遇,人类的悲剧,几乎带有一种不可逃脱的性质。曹禺所具有的悲剧思想是杰出的,是十分深刻的。在同时代的剧作家中,甚至现代文学作家中,还没有人有着他这样宽广的人文精神和人类情怀。 他在晚年,之所以对一些社会问题剧的创作提出他自己的看法,并不是指责,而是由于他对中国话剧寄予了最深刻的期望,才把他心中的宝贝托出来。曹禺这样说:“所有伟大的作家的好作品,不是被某个狭小的社会问题限制住的。《红楼梦》就不是被一个问题箍住了,它把整个社会反映出来了。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以至于屈原的《离骚》,司马迁的《史记》等,也不是那么具体地提到某个社会问题,这些作品反映得很深刻很广泛。文学反映生活,可以更广阔,更深厚的,应该看得广泛,把整个社会看过,经过深入的思索,看到许许多多的能够体现现时代精神的人物再写。作品是要真正的叫人思、叫人想,但是,它不是叫人顺着作家预先规定的思路去思”,按着作家已经圈定的思路去'想'。而是叫人纵横自由地广阔地去思索,去思索你所描写的生活和人物,去思索人生,思索未来,思索整个的社会主义社会,甚至去思索人类。显然,这是他毕生的创作思想的结晶,是格外值得我们珍惜和研究的。我看,也部分地道出了,他的作品之所以能够吸引一代又一

中国传统手工艺设计如何及中国时尚比翼齐飞

中国传统手工艺如何与中国时尚比翼齐飞 来源:周末画报 据说Alexander McQueen当年为了寻找一块合适的绣片,曾众里寻他千百度才找到合适的绣娘,他为那一方小小绣片支付的价格是1000英镑:为绣娘的技艺,为手工艺的尊严。中国传统手工艺是否同样能与起步中的中国时尚比翼双飞,甚至成为后者强有力的心脏起搏器? 中国传统手工艺能否成为时尚新贵?

CHANEL去年在XX黄浦江边上演的“Paris-Shanghai”高级手工坊系列至今话题未减,Karl Largerfeld对中国元素的理解虽然见仁见智,但CHANEL一如既往对于手工的和传统工艺的重视总是让人肃然起敬:旗下七家法国传统手工艺作坊(Metiers d’Art)均被奉为珍宝,绣坊的作品一定标明费去几百个小时的人工,纽扣坊的一粒包扣仿佛都能成为稀世传奇。Hermès和Louis Vuitton更是从来都强调品牌对传统手工艺的传承,能打下如今的天下,一半是因为参透了“珍稀”这两个字的意义。 可惜的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似乎永远面临的是两难的境地:传统技艺的保护,传统手工艺人的生存。“传统”两个字代表的时间和心力,无法用机械化大批量生产创造的精致和独一无二,但如果没有等量等质的回报,没有长远性、建设性的发展方式,没有足够健康、成熟的体系去维护,很容易失去其核心价值。在中国我们已经见过太多这样的例子:盲目而粗暴地“开发”某一种传统工艺,得一点传统的形,却留不下半点神,最后甚至沦为旅游景点粗制滥造的纪念品,景泰蓝便是一例。苏绣努力维护其传统价值,又曲高和寡,多半只能做成屏风手绢等观赏品,时间胶囊般被束之高阁,工匠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完全无法与他们的智慧及劳动付出成正比。 要留住传统的精髓,更要时时创新,传统手工艺契合上新时代的轨道,才能避免“博物馆”式的唯一结局。去年,Lanvin的设计师Alber Elbaz以联合国官员的会谈为灵感,计划在非洲撒哈拉开展项目,将当地的手工技艺和面料融入品牌的设计中。Diane von Furstenberg今年3月时在纽约举办了“世界女性”峰会,与会者包括Hillary Clinton、Meryl Streep以及来自尼日利亚和利比里亚的女性代表,讨论传统手工艺者

赏析曹禺四大经典话剧之

赏析曹禺四大经典话剧之《日出》 故事——交际花陈白露受银行家潘月亭供养,整日与一群游手好闲的寄生虫相周旋,虽厌恶和鄙视周围的一切,但只能抱玩世不恭的生活态度。昔日的恋人方达生希图拯救她,她亦无力自拔。潘月亭投机股票失败,陈白露债台高筑,深感前途渺茫,最终服毒自杀《日出》是以30年代初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大都市生活为背景的四幕话剧。《日出》的思想是暴露半殖民地大都市黑暗糜烂面,控诉“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 剧本通过对半殖民地都是群丑的出色描绘暴露社会的黑暗糜烂。有工于心计的银行家潘月亭、卑躬屈膝的李石清、俗不可耐的顾八奶奶、洋奴张乔治等。这些都市群丑聚在陈白露的寓所里寻欢作乐,而又尔虞我诈,充分暴露了被金钱扭曲了的畸形人性。二、描绘“不足”者的被受欺凌。“小东西”被卖进妓院;小职员黄省三走投无路毒死自己的孩子后自尽被救发了疯。剧本描写了他们的悲惨命运,也描写了他们善良、忠厚和倔强的品性。 剧本通过对都市群丑和下层被侮辱被剥夺者的描写,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半殖民地中国大都市光怪陆离的社会生活图景,一方面是剥削者、“有余者”贪得无厌,醉生梦死;另一方面是被损害者、“不足者”备受侮辱。“有余者”和“不足者”形成强烈对比,表达了控诉“损不足以奉有余”的黑暗社会的主题。 人物——潘月亭: 潘月亭是大丰银行的经理,他老奸巨滑、深谙世故、心狠手辣、藏而不露。当潘月亭得知李石清用偷看文件的方式掌握他的底细之后,只表现出原始的愤怒:“你怎么敢——”随即又转变话锋:“石清,不不——这不算什么。不算多事。互相监督也是好的。”他一改嫌李石清多事的骄横态度,与李石清成了“一条战线”的朋友,显得异常亲密。他并非宽怒了李石清的多事之举,而是将怒不可遏深深地埋藏地心底,用缓兵之计让李石清有充分的“表演”的机会和时间,况且,“燃眉之急”的时刻,李石清还会派上用场,此等小人此时还得罪不得……潘月亭接受李石清想做襄理的暗示:(沉吟)“昌,襄理,——是啊,只要你不嫌地位小,那件件事总可以帮忙。”他对李石清又采用了欲擒故纵之法,更显示了潘月亭的狡猾和老谋深算。潘月亭渡过了临时的难关之后,他一改对李石清的态度。在李石清得意地描绘银行的美好前景时,他毫不隐讳地说:“有人说不定要宣传我银行的准备金不够?”“说我的银行这一年简直没有赚钱,眼看着就要关门。”“同人背后骂我是个老浑蛋,瞎了眼,昏了头,叫一个不学无术的三等华来做我的襄理。”潘月亭对李石清的憎恨和不满已溢于言表,话语中暗含嘲讽和杀机。他终于炒了李石清的鱿鱼,解除了心头之隐患:“不过你今天坐的汽车账行里是不能再替你付的。”对潘月亭再也没有利用价值的李石清转眼之

雷雨简介

雷雨简介 《雷雨》是剧作家曹禺创作的一部话剧,发表于1934年7月《文学季刊》。 此剧以1925年前后的中国社会为背景,描写了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的悲剧。剧中以两个家庭、八个人物、三十年的恩怨为主线,伪善的资本家大家长周朴园,受新思想影响的单纯的少年周冲,被冷漠的家庭逼疯了和被爱情伤得体无完肤的女人蘩漪,对过去所作所为充满了罪恶感、企图逃离的周萍,还有意外归来的鲁妈,单纯着爱与被爱的四凤,受压迫的工人鲁大海,贪得无厌的管家等,不论是家庭秘密还是身世秘密,所有的矛盾都在雷雨之夜爆发,在叙述家庭矛盾纠葛、怒斥封建家庭腐朽顽固的同时,反映了更为深层的社会及时代问题。 这部剧作在两个场景、剧中情节发展不到二十四小时内,集中展开了周鲁两家三十年的恩怨情仇。 三十年前,当周朴园还是一个涉世未深的青年时,他爱上了女佣梅妈的女儿侍萍,并与她有了两个儿子。但后来为了给他娶一位门当户对的小姐,周家逼得侍萍抱着刚出生不久的儿子大海投河自尽。侍萍母子侥幸被人救起后,侍萍带着二儿子流落他乡,靠做佣人为生,

而大儿子周萍被周家留下。 侍萍后又嫁与鲁贵并与之生女四凤。周朴园所娶的那位小姐没有为周家生儿育女便去世,周又娶蘩漪,并与之生子周冲。在周朴园封建家长的专制意志下,蘩漪过着枯寂的生活。周经营矿山等现代产业,常年在外,蘩漪便有机会接近周的大儿子周萍,并与之私通。周萍既慑于父亲的威严,又耻于这种乱伦关系,对蘩漪逐渐疏远,并移情于使女四凤。与此同时,周冲也向四凤求爱。蘩漪得知周萍变心后,说服周萍未果。周萍为了摆脱蘩漪,打算离家到父亲的矿上去。 蘩漪找来四凤之母侍萍,要求她将女儿带走。侍萍来到周家,急于把四凤领走,以免重蹈自己当年之覆辙,但又与周朴园不期而遇。此时大海正在周家矿上做工。在作为罢工代表来与周朴园交涉的过程中,与周萍发生争执,结果遭周萍率众殴打。 鲁家一家人回到家中,四凤还在思念周萍。夜晚,周萍跳窗进鲁家与四凤幽会,蘩漪则跟踪而至,将窗户关死。大海把周萍赶出,四凤出走。 雷电交加之夜,两家人又聚集于周家客厅。周朴园以沉痛的口吻宣布了真相,并令周萍去认母认弟。此时周萍意识到了四凤是自己的妹妹,大海是自己的亲弟弟。四凤羞愧难当,逃出客厅,触电而死,

曹禺 北京人

《北京人》是曹禺先生写的第四部杰作。剧本中的诗的语言和诗的情调以及剧作者透过剧情,对于生活所表达的强烈鲜明的爱憎,不仅是对人的日常生活的表面形态的关注,更是对人的生活的内在神韵与诗意的挖掘,普通人的精神世界的升华。只有在《北京人》中,才体现了曹禺“走向契可夫”的宿愿。 在曾家那间曾经煊赫一时、如今已显灰颓的小花厅里,生活被幽囚着。一代人追忆昔日繁华,眼前只能等候死日的来临;另一代人痛心于少年时的错着,无可奈何地缅想那逝去的岁月和残破的梦境;再一代人则不甘心于死气沉沉的禁锢生活,抱着冲向新天地去的企望。可是生活的羁绊,却使这些可怜虫群集在这间小花厅里。难道人们就不想迈出一步去呼吸一下清新空气,享一下人间幸福?不过冲出这一生活的重重障碍却需要无畏的勇气,要明白这一点,却也不是件易事。剧作者真替他们感到气愤,他借学者袁任敢的话,对于这孱弱的一代人,痛加谴责。袁任敢告诉大家“北京人”曾经如何生活,他说:“这是人类的祖先,这也是人类的希望。那时候的人要爱就爱,要恨就恨,要哭就哭,要喊就喊,不怕死,也不怕生……”对比之下,像小耗子样生活着的人真该愧对祖先!但是剧作者却没有就此失望。让卑怯者烂在土里,霉在屋里,让勇敢者跑出这囚笼似的小花厅走向宽广的生活去。他对生活的信心也感染了我们,因此对曾皓、思懿、江泰、文彩之辈我们无所顾惜,而对文清、愫方、瑞贞、曾霆却寄以无限的同情。

愫方是《北京人》的主要人物也是曹禺笔下最美的一位女性形象。曹禺是根据他死去的爱人方瑞来写愫方的,是用了全部的力量,也可以说是用他的心灵塑造成的。她是很文静的,这点已融入愫方的性格之中。她不像愫方那样的具有一种坚强的耐性,也没有愫方那么痛苦。但方瑞的个性,是他写愫方的依据,他是把对她的感情、思恋都写进了愫方的形象里,他是想着方瑞而写愫方的。没有方瑞,是写不出来愫方的。 曹禺用诗一般的语言描述了愫方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她是在封建束缚下成长起来的、中国式的善良妇女的化身。她温柔、纯洁、真诚、富于同情心,多才多艺、情操高尚、吃苦、耐劳、勇敢、肯于自我牺牲,优美。读完剧本,掩卷抒怀,这些潜台词便源源而出。如果说《北京人》是诗,那么这首诗的灵魂是愫方。作家一开始就告诉我们:“她的心灵是深深地埋着丰富的宝藏的。”和她接触越多,读者越发现,这外表柔弱的女子,“并不懦弱”,“她的固执在她的无尽的耐性中时常倔强地表露出来”;在她的“异常的缄默”背后,是一个丰富的,博大的精神世界。 愫方的爱是深沉的,是博大而包容的,是欲说还休愁绪满头的爱,她是个在旧礼教里默默承受的孤独者,她像一块海绵,吸尽了生活的苦和累,却不挤出一滴眼泪来博取世人的同情,从某个程度上说,她是坚强并有韧性的,她无私包容的爱着一个也许并不值得她去爱的男人,但她的内心似乎并不是痛苦的,她甘愿为曾文清伺候他的父亲,

曹禺先生作品

曹禺先生作品 雷雨(剧本)1933,文生日出(剧本)1936,文生原野(剧本)1937,文生编剧术(理论)1940,正中黑字二十八(剧本)与宋之的合著,1940,正中蜕变(剧本)1940,商务正在想(剧本)1940,文生北京人(剧本)1941,文生家(剧本)1942,文生艳阳天(电影剧本)1948,文生曹禺剧本选1949,文生明朗的天(剧本)1956,人文迎春集(散文)1958,北京关于曹禺的书籍 胆剑篇(剧本)与梅阡、于是之合作,曹禺执笔,1962,戏剧王昭君(剧本)1979,四川人民论戏剧1985,四川文艺曹禺论创作(理论集)1986,上海文艺[翻译书目] 罗密欧与朱丽叶(剧本)英国莎士比亚著,1944,文生[研究资料书目] 曹禺论(肖赛)1943,成都燕风出版社曹禺研究资料汇编1960,山东师院中文系编版曹禺剧作论(田本相)1981,戏剧曹禺的戏剧艺术(辛宪锡)1984,上海文艺曹禺论(孙庆升)1986,北大论曹禺的戏剧创作(朱栋霖)1987,人文曹禺传(田本相)1988,十月曹禺剧作艺术探索(华忱之)1988,四川文艺 年八月二十一日(1910年9月24日)生于天津,原名万家宝,字小石。在清华读书时有“小宝贝儿”的绰号。“曹禺”是他在1926年发表小说时第一次使用的笔名(姓氏“万”的繁体字的“草”字头谐音“曹”)。曹禺是“文明戏的观众,爱美剧的业 年)。这句话,大致概括了曹禺的戏剧人生。曹禺的妻子李玉茹是著名京剧旦角演员。曹禺,卓越的中国现代戏剧家。原名万家宝,祖籍湖北潜江。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封建官僚家庭。在天津南开中学学习期间参加戏剧活动,曾担任易卜生

剧到莎士比亚戏剧及契诃夫、易卜生、奥尼尔的剧作。 很快引起强烈反响,它不仅是曹禺的处女作,也是他的成名作和代表作。1936 《雷雨》在一天时间(从上午到半夜)、两个场景(周家和鲁家)里,集中展开了周、鲁两家前后30年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显示了作品严谨而精湛的戏剧结构技巧。该剧反复写蝉鸣、蛙噪,写雷雨到来前后的闷热,其用意不仅是渲染苦夏的"郁热"氛围,而且还在于暗示人物的情绪、心理、性格。 更值得称道的是剧作的语言:首先,《雷雨》是以高度个性化的语言进行写作--从它的台词里,观众(读者)能听(看)得出各位角色的年龄、性别、地位、性格、心理;其次,《雷雨》的语言带有浓烈的抒情味--它的语言发自人物的肺腑,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某些场合的台词(如第三幕周冲对四凤畅谈未来理想的台词)本身就是没有分行的抒情诗。《雷雨》以自己富有动感而精美的语言,充分展示了话剧这门“说话的艺术”的魅力。在千百个舞台上曾以多种面貌出现,被不同的人们饱含深情的演绎着,解读着,并一举将中国话剧推上了历史上最轰动热烈的颠峰时期。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清华大学的学生们组织起抗日宣传队,开展抗日宣传,曹禺担任了宣传队长。这年10月12日一大早,他和宣传队的同学们坐火车到保定去宣传,在火车上遇到了一位姓赵的魁梧大汉,是长辛店铁厂

曹禺(1910-1996),他一生共写过8部剧本。

曹禺(1910-1996),中国现代杰出的戏剧家,著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著名作品,他一生共写过8部剧本。曹禺祖籍湖北潜江。清宣统二年八月二十一日(1910年9月24日)生于天津,原名万家宝,字小石。在清华读书时有“小宝贝儿”的绰号。“曹禺”是他在1926年发表小说时第一次使用的笔名(姓氏“万”的繁体字的“草”字头谐音“曹”)。曹禺是“文明戏的观众,爱美剧的业余演员,左翼剧动影响下的剧作家”(孙庆升:《曹禺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这句话,大致概括了曹禺的戏剧人生。曹禺的妻子李玉茹是著名京剧旦角演员。曹禺,卓越的中国现代戏剧家。原名万家宝,祖籍湖北潜江。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封建官僚家庭。在天津南开中学学习期间参加戏剧活动,曾担任易卜生《玩偶之家》等剧的主角。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广泛钻研从古希腊悲剧到莎士比亚戏剧及契诃夫、易卜生、奥尼尔的剧作。 1933年大学即将毕业前夕,曹禺创作了四幕话剧《雷雨》,于次年公开发表,很快引起强烈反响,它不仅是曹禺的处女作,也是他的成名作和代表作。1936年和1937年,曹禺分别出版了他的重要剧作《日出》和《原野》。曹禺抗战期间的重要剧作是《北京人》。新中国成立后,曹禺创作的剧本主要有《胆剑篇》、《王昭君》等。 《雷雨》在一天时间(从上午到半夜)、两个场景(周家和鲁家)里,集中展开了周、鲁两家前后30年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显示了作品严谨而精湛的戏剧结构技巧。该剧反复写蝉鸣、蛙噪,写雷雨到来前后的闷热,其用意不仅是渲染苦夏的"郁热"氛围,而且还在于暗示人物的情绪、心理、性格。 更值得称道的是剧作的语言:首先,《雷雨》是以高度个性化的语言进行写作--从它的台词里,观众(读者)能听(看)得出各位角色的年龄、性别、地位、性格、心理;其次,《雷雨》的语言带有浓烈的抒情味--它的语言发自人物的肺腑,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某些场合的台词(如第三幕周冲对四凤畅谈未来理想的台词)本身就是没有分行的抒情诗。《雷雨》以自己富有动感而精美的语言,充分展示了话剧这门“说话的艺术”的魅力。在千百个舞台上曾以多种面貌出现,被不同的人们饱含深情的演绎着,解读着,并一举将中国话剧推上了历史上最轰动热烈的颠峰时期。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清华大学的学生们组织起抗日宣传队,开展抗日宣传,曹禺担任了宣传队长。这年10月12日一大早,他和宣传队的同学们坐火车到保定去宣传,在火车上遇到了一位姓赵的魁梧大汉,是长辛店铁厂的工人。他对学生们的抗日行动赞不绝口,说:日本人霸占咱东三省,就像在咱国家身上割了一块肉。娘疼儿心酸,谁割咱娘的肉,咱就跟他拼!曹禺从心里钦佩这位工人大哥的爱国之心,他想起自己正在构思的话剧《雷雨》,一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渐渐在他心里清晰起来。 曹禺率清华大学抗日宣传队在保定育德中学进行抗日宣传,演出了《月亮上升》等话剧。这部描写东北松花江群众掩护抗日武装队员过江的话剧,受到师生的热烈欢迎。育德中学附近有个铁厂,曹禺与工厂的工人们座谈,工人们纯朴的形象,生动的语言,和曹禺在车上遇到的那位姓赵的工人融合成了《雷雨》中的鲁大海。多少个日日夜夜,在清华大学图书馆西文阅览室,在清华园的小河边,曹禺为创作《雷雨》简直到了神魂颠倒的地步。几经揣摩构思,又用了6个月全神贯注地写作,曹禺终于完成了《雷雨》的最初创作。此剧以1925年前后的中国社会为背景,描写了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的悲剧。这时是1933年8月,曹禺即将从清华大学毕业,并受聘赴保定育德中学任教。 在育德中学期间,他将此剧本进行了最后的完善。育德中学是同盟会员陈幼云1907年11月在原直隶讷公祠公立高等小学堂基础上创建的一所完全中学,1917年增设留法勤工俭学等工艺预备班,1931年又增设高级普通科,全校高初中合计有20个班左右,学生1000多人。学校要求理科教师要用英语授课,让学生毕业时达到大学预科程度,这样,英文课就颇为重要。曹禺被育德中学聘为英文教员,为学生讲授林语堂开明英语读本,英文经典,英

作家简介(鲁郭茅巴老曹)

鲁迅 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又名樟寿,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 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头发像刷子一样直竖着,浓密的胡须形成了一个隶书的“一”字。毛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 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论文集:《门外文谈》 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花边文学》《伪自由书》《附集》《准风月谈》《集外集》《且介亭杂文集》《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 《自题小像》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自嘲》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答客诮》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1、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2、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 3、我好像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鲁迅说,许广平载于《欣慰的纪念》) 4、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故乡》) 5、哪里有天才,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6、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24、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25、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 26、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 27、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28、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 30、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记念刘和珍君) 41、走上人生的路途吧。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面前才有路。 42、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 45、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 47、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51、中国虽发明火药,却只会用来放烟花炮竹;发明罗盘,也是用来看风水。 53、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秋夜》) 二弟:周作人,暮年译《希腊神话》。 三弟:周建人,曾任浙江省省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儿子:周海婴,原国家广电总局副部级干部,无线电专家。现任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鲁迅研究会名誉会长。

曹禺先生作品及生平简介

曹禺先生作品及生平简介 曹禺(1910-1996),中国现代杰出的戏剧家,著有、、、等著名作品,他一生共写过8部剧本。曹禺祖籍湖北潜江。清宣统二年八月二十一日(1910年9月24日)生于天津,原名万家宝,字小石。在清华读书时有“小宝贝儿”的绰号。“曹禺”是他在1926年发表小说时第一次使用的笔名(姓氏“万”的繁体字的“草”字头谐音“曹”)。曹禺是“文明戏的观众,爱美剧的业余演员,左翼剧动影响下的剧作家”(孙庆升:,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这句话,大致概括了曹禺的戏剧人生。曹禺的妻子李玉茹是著名京剧旦角演员。曹禺,卓越的中国现代戏剧家。原名万家宝,祖籍湖北潜江。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封建官僚家庭。在天津南开中学学习期间参加戏剧活动,曾担任易卜生等剧的主角。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广泛钻研从古希腊悲剧到莎士比亚戏剧及契诃夫、易卜生、奥尼尔的剧作。 1933年大学即将毕业前夕,曹禺创作了四幕话剧,于次年公开发表,很快引起强烈反响,它不仅是曹禺的处女作,也是他的成名作和代表作。1936年和1937年,曹禺分别出版了他的重要剧作和。曹禺抗战期间的重要剧作是。新中国成立后,曹禺创作的剧本主要有、等。 《雷雨》在一天时间(从上午到半夜)、两个场景(周家和鲁家)里,集中展开了周、鲁两家前后30年错综复杂的

矛盾冲突,显示了作品严谨而精湛的戏剧结构技巧。该剧反复写蝉鸣、蛙噪,写雷雨到来前后的闷热,其用意不仅是渲染苦夏的"郁热"氛围,而且还在于暗示人物的情绪、心理、性格。 更值得称道的是剧作的语言:首先,《雷雨》是以高度个性化的语言进行写作--从它的台词里,观众(读者)能听(看)得出各位角色的年龄、性别、地位、性格、心理;其次,《雷雨》的语言带有浓烈的抒情味--它的语言发自人物的肺腑,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某些场合的台词(如第三幕周冲对四凤畅谈未来理想的台词)本身就是没有分行的抒情诗。《雷雨》以自己富有动感而精美的语言,充分展示了话剧这门“说话的艺术”的魅力。在千百个舞台上曾以多种面貌出现,被不同的人们饱含深情的演绎着,解读着,并一举将中国话剧推上了历史上最轰动热烈的颠峰时期。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清华大学的学生们组织起抗日宣传队,开展抗日宣传,曹禺担任了宣传队长。这年10月12日一大早,他和宣传队的同学们坐火车到保定去宣传,在火车上遇到了一位姓赵的魁梧大汉,是长辛店铁厂的工人。他对学生们的抗日行动赞不绝口,说:日本人霸占咱东三省,就像在咱国家身上割了一块肉。娘疼儿心酸,谁割咱娘的肉,咱就跟他拼!曹禺从心里钦佩这位工人大哥的爱国之心,他想起自己正在构思的话剧《雷雨》,一个性

曹禺的作品读后感

曹禺(1910年9月24日—1996年12月13日),中国杰出的现代话剧剧作家,原名万家宝,字小石,小名添甲。汉族,祖籍湖北潜江,出生在天津一个没落的封建官僚家庭里。其父曾任总统黎元洪的秘书,后赋闲在家,抑郁不得志。曹禺幼年丧母,在压抑的氛围中长大,个性苦闷而内向。1922年,入读南开中学,并参加了南开新剧团。 曹禺笔名的来源是因为本姓?万?(繁体字),繁体万字为草字头下一个禺。于是他将万字上下拆为‘草禺’,又因?草?不像个姓,故取谐音字个‘曹’,两者组合而得曹禺。 曹禺是中国现代话剧史上成就最高的剧作家。曹禺自小随继母辗转各个戏院听曲观戏,故而从小心中便播下了戏剧的种子。其代表作品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 1996年12月13日,因长期疾病,曹禺在北京医院辞世,享年86岁。 曹禺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之一,与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齐名。他是中国现代戏剧的泰斗,戏剧教育家,历任中国文联常委委员、执行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副主席;中国作协理事,北京市文联主席;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名誉院长;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等职务。他所创造的每一个角色,都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1934年曹禺的话剧处女作《雷雨》问世,在中国现代话剧史上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它被公认为是中国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曹禺先生也因此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父与子之间的矛盾冲突主要体现在周朴园与周萍、鲁大海,鲁贵与鲁大海之间的冲突,而父与女的冲突就体现在鲁贵与四凤之间的冲突,母与女就是鲁侍萍与四凤的冲突。 周朴园是一个遇事希望妥协、缓冲、敷衍③,而在别人面前又想树立封建权势形象的复杂的人。其儿子周萍从小就失去了母亲,父亲本应尽更大的责任来爱他,然而周朴园整天在矿上,忽视了对儿子生活中的关怀,使周萍在个人情感生活上得不到满足,为了弥补感情上的空缺,造就了周萍与繁漪在周家客厅?闹鬼?。剧中虽然没有提到周朴园知道此事,但从周朴园对儿子的训话可以知道,他对儿子是不满意的,?听说这两年你在家很不规矩……?便是一个例子。在这种生活环境下,周萍不可自控的跨越了情感的禁区,超越了伦理道德的范围。虽然周萍在后来的生活中一直悔改自新,他在伦理道德的谴责中难以自拔,以至于经常纵酒,但也永远无法抹去曾经罪恶的污点。不管如何,儿子也不能做出对不起父亲的事,事实上,父与子都没有尽到各自的责任,从而形成了父子间的矛盾冲突。周朴园与鲁大海之间的冲突主要体现在阶级之间的矛盾冲突。阶级冲突也是《雷雨》中戏剧冲突的重点之一,作者在剧情中也暗示和抨击了旧制度的没落和死亡。周朴园与鲁大海的父子关系在二十七年前已存在,然而父子只在一起生活了三天。二十七年后,鲁侍萍在再见到周朴园,告诉他当年带走的儿子大海在他的矿上做工,现在就在门房等着见他,周朴园 才知道这个罢工闹得最厉害的竟是自己的儿子,但那种血缘关系并不因他不在父亲身边,且 正有着阶级矛盾就被割断,本来周朴园应好好弥补这二十多年来未尽的父亲责任,这才符合情的发展,也可能会化解他们之间的矛盾冲突。然而,父子一见面,周朴园却问:?你叫什么名字??显然,周朴园是不承认他做自己的儿子了,不知内情的鲁大海笑道:?董事长,您不要同我摆架子,您难道不知道我是谁??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