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医护理学课程标准

中医护理学课程标准

中医护理学课程标准
中医护理学课程标准

中职护理专业《中医护理学》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中医护理学》

总学时:54学时(其中实验22学时)

适用专业:护理专业(中医护理方向)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中医护理学》是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护理专业的专业课之一,是中医护理方向的必修课。通过近年来的探索,我们将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中医基本知识和中医护理技术两大部分。基本知识部分涵盖中医学最基本的理论知识,通过讲解力求使学生对中医有较为完整系统的认识;护理技术部分则包含了有中医特色的饮食、情志、运动、用药和针灸调护等内容,教学过程以实验实训或临床为主,以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了解中医学生理、病理及诊治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掌握中医护理的基本理念、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为将来在中医医院、社区医院和乡镇医院从事中医护理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中医护理学》采用课堂讲授、教师示范、实验实训及临床见习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对中医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注重每一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突出重点,讲清难点。并说明本课程在整个护理专业的地位,适当对比现代护理理念,突出中医特点。

二、基本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

本课程共54学时,其中课堂讲授30学时,实验实训22学时,考试2学时。

(一)教学时间安排表:

(二)实验项目、性质与器材、学时安排:

第一部分中医基本知识

第一章中医护理原则与特点(2学时)

【目的要求】

知识目标:掌握中医学及中医护理学的含义;整体观念、辨证施护的概念和内容。技能目标:了解中医护理的起源、各朝代中医护理的发展。

态度目标:热爱中医事业,立志为中医而奉献。

【教学内容】

第一节中医护理在典籍中的体现:历代医著、医家对护理的记载和论述。

第二节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与原则:整体观念、辩证施护、独特的护理技术。

【教学建议】

讲授法、分析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中注重启发、引导,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吸引学生注意力,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

第二章中医哲学思想(2学时)

【目的要求】

知识目标:掌握阴阳五行的基本概念、阴阳学五行说的基本内容。

技能目标:学会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态度目标:用物质的、运动的观点看待一切事物和现象。

【教学内容】

第一节阴阳:阴阳的概念、内容及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二节五行:五行的概念、事物的五行归类、五行的生克乘侮及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教学建议】

讲授法、分析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

通过教学录象和现实生活举例,印证阴阳五行学说的物质观、辩证观、矛盾观、运动观、平衡观,引导学生运用这些观点分析事物和现象,并逐步应用到中医学中。

第三章中医生理(6学时)

【目的要求】

知识目标:掌握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联系。

技能目标:能够运用五脏生理功说明相应的人体生理、病理现象。

态度目标:正确看待人体的结构和功能,培养探索人体未知奥秘的兴趣。

【教学内容】

第一节脏腑:五脏的主要功能及相互关系;六腑的概念及功能;奇恒之腑的概念。

第二节气血津液:气、血、津液的概念及主要功能。

【教学建议】

讲授法、案例法。

课堂讲授基本概念,到人体实验室和中医实验室观察挂图、标本、模型及尸体。认真填写实验报告:⑴列出五脏和六腑的表里关系,五脏和五官、五体的对应关系;⑵写出中医和西医脏腑概念的主要不同;⑶观察尸体,你有什么感想?利用教学多媒体充分展示脏腑之间的联系。举临床实例加深学生对脏腑生理功能和病理现象的理解。

第四章中医病理(2学时)

【目的要求】

知识目标:掌握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劳逸及瘀血、痰饮的基本内涵及致病特点;

技能目标:学会分析各种常见病因的致病原理。

态度目标:消除迷信思想,树立正确的疾病因果观。

【教学内容】

第一节六淫:风寒暑湿燥火的概念及致病特点。

第二节七情:怒喜思悲恐惊忧的概念及致病特点。

第三节饮食劳逸:饮食不洁、不节、偏嗜及过劳、过逸。

第四节其他病因:瘀血、痰饮。

【教学建议】

引导法、归纳法、分析法、案例法、讨论法。

结合生活现象和临床实例引导学生自行归纳常见疾病的致病因素,并分析古代外感六淫认识的直观性、朴素性和局限性;内伤七情认识的客观性和先进性以及饮食劳逸因素的现实意义。

第五章中医诊断(6学时)

【目的要求】

知识目标:掌握四诊的基本内容,尤其是舌诊、脉诊的临床意义。

技能目标:熟悉望闻问切的基本方法;

态度目标:培养认真、仔细观察病情和视病人如亲人的职业素养。

【教学内容】

第一节望诊:全身情况;局部情况;舌诊。

第二节闻诊:听声音;嗅气味。

第三节问诊:十问歌的基本内容

第四节切诊:正常脉象和16种常见病脉

【教学建议】

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操作法、互动法、案例法。

先结合图片、模型及视频资料进行课堂讲授并进行演示,然后进校内实验室充分利用模具、舌象仪、脉象仪进行分组操作、互换角色演练,再到校外实训基地病房进行面对病人的直观教学。

第六章中医防治(2学时)

【目的要求】

知识目标:掌握“治未病”的概念、治疗基本原则和“八法”的内容。

技能目标:能熟练指导病人做好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工作。

态度目标:牢固树立早防早治的疾病防治观。

【教学内容】

第一节预防: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第二节治疗原则:调整阴阳;扶正祛邪;三因制宜。

第三节治疗八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

【教学建议】

讲授法、总结法、案例法。

利用临床正反两方面的实例说明治未病的重要性,引起学生对治未病的足够重视;回顾前面所学章节内容,自然推出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和常用八法。

第二部分中医护理技术

第一章整体调护(1学时)

【目的要求】

知识目标:掌握整体调护的概念及特点;中医护理在开展整体护理中的优势。

技能目标:运用整体观念,力争做到多方面护理相结合,利于病人的康复。

态度目标:做事认真、细致、对待患者热情真诚。

【教学内容】

第一节整体调护的概念及特点

第二节护理程序在中医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教学建议】

自学法、讲解法

一般讲解+指导性自学。通过下载资料或引导学生浏览相关网页,了解古代文献中整体护理的内容和现代整体护理的内涵。

第二章一般调护(1学时)

【目的要求】

知识目标:掌握病室病床要求;病情观察的方法及要求;一般调护的内容。

技能目标:学会对患者的日常基本护理。

态度目标:认识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树立服务病人光荣的理念。

【教学内容】

第一节病情观察

第二节日常生活起居护理

【教学建议】

讲解法、自学法

一般讲解+指导性自学。鼓励学生阅读相关文献,了解古代一般将息调养和现代一般护理的内涵,并比较二者的异同。

第三章饮食调护(2学时)

【目的要求】

知识目标:掌握食物按结构、按寒热按五味分类的意义;学会辩证调配食物。

技能目标:熟悉常见米面类、果蔬类以及肉蛋类食物的寒热分类。

态度目标:认识饮食对患者康复的重要性,对饮食调配要有高度责任心。

【教学内容】

第一节食物的结构分类

第二节食物的寒热分类

第三节食物的五味分类

第四节饮食调护的原则

【教学建议】

课堂讲解+案例分析

利用教学多媒体展示常见的食物,分析其结构、寒热、五味归属并结合生活体验和临床实例说明合理调配饮食的重要意义。

第四章情志调护(2学时)

【目的要求】

知识目标:掌握七情及其相互关系,情志致病的条件。

技能目标:熟练情志宣泄法、转移法、相制法的应用。

态度目标:学会谈话技巧,用自身良好的心理和情绪影响、引导患者。

【教学内容】

第一节七情与疾病

第二节情志的调护

【教学建议】

课堂讲解,案例分析。

讲解正常情志与五脏的关系,异常情志与疾病的关系;举历史典故和现实生活中情志致

病的实例,掌握宣泄法、转移法、相制法等调护的基本技巧。

第五章运动调护(2学时)

【目的要求】

知识目标:掌握运动类型及运动与健康的关系。

技能目标:能指导病人进行常规运动康复。

态度目标:指导患者要认真细致,不厌其烦。

【教学内容】

第一节劳逸与健康:生命在于适度运动。

第二节运动形式:主动运动与被动运动;动功与静功。

【教学建议】

讲授法、分析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等。

结合平时生活经验,讲解过劳与过逸对机体的影响;利用多媒体展示,讲解运动护理的形式;通过实训,熟练掌握康复训练室的各种运动器械。

第六章环境调护(2学时)

【目的要求】

知识目标:掌握气候、地域及社会环境与阴阳变化的关系;生态环境与健康。

技能目标:结合时空环境变化,在护理工作中做到多方面结合,促进患者康复。

态度目标:顺应四时,适应环境,保持快乐心境,感染身边人。

【教学内容】

第一节季节、昼夜环境与阴阳变化

第二节地域、住所环境与阴阳变化

第三节社会、人文环境与阴阳变化

【教学建议】

讲授法、分析法、讨论法

结合课件讲解四时、昼夜与阴阳变化的关系;地域环境、住所环境与阴阳变化的关系以

及社会、人文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组织学生就某些生活现象展开讨论。

第七章用药护理(10学时)

【目的要求】

知识目标:掌握中药四气、五味、归经的概念;熟悉常用中药的分类;了解常用剂型的优缺点;了解十八反、十九畏和易中毒中药;

技能目标:识别常用中药饮片;熟悉中药房的设施;掌握中药煎煮的操作流程和常用药具的使用;能指导服药法;超声雾化吸入法、保留灌肠法、外用熏蒸法及擦浴降温法

的使用。

态度目标:认真、仔细、严谨的工作作风。

【教学内容】

第一节中药性能: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

第二节常用中药分类

第三节常用中药剂型

第四节中药煎药、给药法

【教学建议】

课堂讲授+实验教学

课堂讲解中药四气、五味、归经的概念和常用中药的分类,实验室分组辨认分类常用中药饮片;课堂讲解中药煎煮的操作流程和常用药具的使用,实验室实际演练中药煎药;实验操作超声雾化吸入法、保留灌肠法、外用熏蒸法及擦浴降温法。

第八章针灸调护(12学时)

【目的要求】

知识目标:掌握十四经的名称、循行分布、走向交接;掌握50个常用穴位定位、主治;熟悉各种针灸法的内涵;了解推拿的原理及适应症。

技能目标:能熟练描述十四经的循行走向和交接;记忆50个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掌握毫针刺法、灸法、拔罐法、推拿基本手法。

态度目标:辨证、唯物地认识中医;培养认真、严谨的求学态度;培养良好医德,耐心周到为患者服务;提高针刺前消毒意识。

【教学内容】

第一节经络的概念和经络系统的组成

第二节腧穴的概念和常用穴位:十四经50多个常用穴位

第三节各种针灸方法及拓展:毫针针法、灸法、其他针法、拔罐法、

第四节推拿基本手法

【教学建议】

课堂讲授+实验教学

充分利用教学模型、多媒体展示和板书讲解演示十四经的分布、走向、交接;在模型、模特及患者身上找准50多个常用穴位;示范毫针进针法、行针法、出针法;示范灸法、拔罐法及六类推拿基本手法;指导学生互相操作演练;带领学生到中医科、针灸科、康复科针对不同病人进行操作。全天候开放实验室,派实验指导教师全程服务,直到学生熟练掌握所有项目操作。

(完整word版)中医护理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一、名词解释 1.正治与正护:是指疾病的临床表现与它的本质相一致情况下所实施的治法与护法,又称 “逆治逆护法”。 2.反治与反护:是指疾病的临床表现与它的本质不相一致情况下所实施的治法与护法。 3.热因热用:用温热药、温热护法,治护热的症状表现的方法。 4.寒因寒用:用寒凉药、寒凉护法,治护寒的症状表现的方法。 5.塞因塞用:用补塞药、补塞护法,治护闭塞不通症状的护法。 6.通因通用:用通利的药物、通利的护法,治护通泄症状的方法。 7.同病异护:一般情况下,相同的症证,应该使用相同的护法。 8.异病同护:一般情况下,不同的病证,应该使用不同的护法。 9.未病先防:使之在未病之前,采取各种措施,做好预防工作,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10.既病防变:指的是在疾病发生的初始阶段,应力求早诊断、早诊断,以防止疾病的发展 及传变。 11.汗法:亦称解表法。是通过宣发肺气、调畅营卫、开泄腠理等作用,促使人体微微出汗, 使肌表的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种治法。 12.吐法:亦称涌吐法。是指通过药物,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等部位的痰涎、宿食或 毒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种治法。 13.温法:亦称温阳法。是通过温中祛寒、回阳通络等作用,使寒气去,阳气复,经络通, 血脉和的一种方法。 14.刮痧法:又称“挑痧”,是指在边缘钝滑的器具,在患者体表一定部位反复刮动,使其 局部皮下出现瘀斑或痧痕的一种治疗方法。 15.药熨法:是将中药用白酒或食醋搅拌后炒热,装入布袋内,在患处或特定穴位来回移动 或回旋运转,利用温热及药物的共同作用,已达到行气活血、散寒止痛、祛瘀消肿、温经通络等作用的一种治疗方法。 16.灸法:是以艾绒为主要材料,加工制成艾条或艾炷,点燃后在人体体表的一种部位或腧 穴进行烧灼熏烤,借灸火的热力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方法。 17.拔罐法:又称“吸筒法”,是以罐或筒为工具,利用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 罐或筒吸附于腧穴部位皮肤上或应拔部位,造成被拔部位的皮肤充血、淤血,产生刺激以调节脏腑功能,而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二、简答题 1、煎药加水方法 1)第一煎的加水量以水超过药物表面3-5cm 2)第二煎的加水量以水超过药物表面2-3cm为准加水方法是按平均每1g药加水10ml计算出该方的需水量一般第一煎将总水量的70%加入,第二煎加入剩余的30%应一次将水加足,避免在煎药过程中频频加水 2、中草药中毒 1)立即停止接触服用有毒药物 2)尽快清除毒物 3)解毒:催吐:口服有毒药物2-3h;洗胃;导泻中毒超过6h 4)促进已吸收毒物的排泄

人教版物理课程标准

(一)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1.内容标准 (1)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物理特征。能从生活和社会应用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 (2)有评估某些物质对人和环境的积极和消极影响的意识。尝试与同学交流对当地环境资源利用的意见。 (3)能区别固、液和气三种物态。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观察周围的物质,根据形状和体积的稳定性和流动性,说明固体、液体、气体的不同特征。列举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不同状态的物质。 (4)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调查生活中常见的温度计,了解这些温度计的工作原理,解释为什么液体温度计中的液体会有不同。 尝试对温室效应、热岛效应等发表自己的见解。 (5)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 运用物态变化的知识,了解高压锅的原理。 (6)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有节约用水的意识。 (二)物质的属性 1.内容标准 (1)能描述物质的一些属性。尝试将这些属性与日常生活中物质的用途联系起来。 (2)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3)(4)了解物质的属性对科技进步的影响。 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的概念。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三)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 1.内容标准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2)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并认识这种探索将不断深入。 (3)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并认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 (4)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 (四)新材料及其应用

中医护理学重点

中医护理学 考试题型: 单选:30*1 多选:10*1 判断:10*1 填空:11*1 名词:5*3 简答:3*5 论述:(三个穴位所属的经络、定位、主治作用及意义)3*3 重点章节——涉及名词解释、简答、穴位及整个卷面的分值最多。 阴阳——概念、特性、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应用 五行——基本特性、相生相克规律、五行的归类推演P20 脏腑——各自的别称,生理功能、与体窍神、液的关系 病因——六淫的概念,每一种邪气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经络腧穴——生理功能,分类、概念、十四正经 穴位——归属经络、定位、主治功能及意义“一源三歧” 太渊、列缺、曲池、合谷、天枢、足三里、三阴交、血海、神门、后溪、少泽、委中、至阴、涌泉、劳宫、内关、外关、翳风、环跳、风池、太冲 四诊——正常人的面色,舌象,脉象望闻问切的注意事项 辩证——理解和应用,八钢,气血津液,脏腑 针灸操作注意事项及出现意外的处理。(操作的内容选择、判断及小部分答题) 重要方剂——性能,作用趋势、分类、剂型,煎煮服用

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特点: 1、整体观念:①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②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 ③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2、辨证施护:从整体观出发,通过四诊(望、闻、问、切),收集患者的有关资料病发生、 发展),进行整理、分析、综合,辨明病因、病机和病位,判断为何种性质的 证,从而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与护理措施的过程。 3、防护结合:采取一定措施,防治疾病发生与发展。(较重要) 包括未病先防:就是在疾病发生之前,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 ①养生以固护正气②防止病邪毒气侵入 既病防变:是指疾病既然发生,应力求早诊断,早治疗,以防疾病的发展 和传变。①早期诊治②控制传变 中医基本理论 阴阳(概念、特性、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应用)P15 1、概念:阴阳,是相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它既可代表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也可代表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2、特性: ①普遍性:如:天与地、热和冷、男与女、动与静 ②相关性:如:上为阳,下为阴;男为阳,女为阴。 ③相对性:如我国中原十月份的气候较七月份的炎夏,属阴;但较之十二月份的严冬,又属 阳。 ④可分性:如:昼为阳,夜为阴;白天的上午与下午相对而言,上午为阳中之阳,下午为阳 中之阴;黑夜的上半夜为阴中之阴,下半夜为阴中之阳。

2020年护理学基础知识全套复习题库及答案(全册完整版)复件

2020年护理学基础知识全真模拟试卷及答案(全 一) 一、护理程序 1.在护理程序中,指导护理活动的思想核心是 A.以提高护理质量为中心 B.以医院管理的重点任务为中心 C.以医院的利益为中心 D.以执行医嘱为中心 E.以护理的服务对象为中心 2.护士收集健康资料的目的,不正确的是 A.了解患者的隐私,为确立护理诊断提供依掬 B.为制订护理计划提供依据 C.为评价护理效果提供依据 D.为了解患者的心理特征,选择护理实施力 法提供依据 E.为护理科研积累资料 3.护士在收集患者的健康资料过程中,丕查 确的做法是 A.所有资料均来自护士与患者的正式与非Ⅱ式交谈 B.正式交谈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有目的州引导患者交谈 C.正式交谈的内容应贴近患者的病情 D.非正式交谈常在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的蠢程中进行

E.非正式交谈有助于护士和患者感情的增避及对病情的了解4.以下客观资料,记录正确的是 A.每天排尿l~2次,量少 B.咳嗽剧烈,有大量黏痰 C.每天饮水5次,每次约200ml D.每餐主食2碗,一日3餐 E.持续低热1个月,午后明显 5.护士获取客观健康资料的主要途径是 A.阅读病历及健康记录 B.患者家属的陈述 c.观察及体检获取 D.患者的主管医生提供 E.患者朋友提供 6.面对老隼患者进行健康史采集时,应注意 A.交谈一般从既往史开始 B.以封闭性问题为主 C.-定要耐心倾听,不要催促 D.始终保持亲密距离 E.当老年入主诉远离主题时,不要打断 7.患者,女性,37岁,甲状腺囊肿,择期手 术住院。护士为其提供整体护理,该护理模式 的特点是

A.以治疗为中心 B.以家庭为中心 C.以疾病为中心 D.以患者为中心 E.以人的健康为中心 8.患者,女性,68岁,因病情危重入住ICU。 第2天病情平稳后,对护士说:“我想见孩子,老伴,心里憋得慌。”该患者存在 A.自我实现的需要 B.自尊的需要 C.爱与归属的需要 D.安全需要 E.生理需要 9.患者,男性,41岁,颅脑外伤。主诉:剧烈头痛、头昏、视物不清。查体:呼吸10次/分,心搏有力、50次/分,血压160/120mmHg。护士收集资料后为其制订护理计划。计划中应优先解决的健康问题是A.皮肤完整性受损 B.潜在并发症:脑疝 C.潜在并发症:呼吸性碱中毒 D.有感染的危险 E.睡眠形态改变 10.患者,女性,27岁,车祸外伤急诊入院。

恩施市职校2011年春季学期教务处工作计划

恩施市职校2011年秋季学期教务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以技能为重点”的办学理念,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不断提升教学管理水平,追求科学、高效和精细、时效管理方式;把职高升学、中专专业技能过关工作作为长期的工作重心,加大教学常规管理、教学质量监测及考核奖惩力度,增强教师的质量意识、服务意识的,建立健全教师业绩考核方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课程、课堂教学、实训模式和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高度重视各专业教学活动,充分发挥职高各教研组、中专各专业组的作用,努力使学校教学工作的各项目标上台阶。 二、重点工作 1、切实加强我校《教学常规管理方案》落实工作,对教育教学做到有章可循,既严格规范管理,又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深入贯彻落实《恩施市职校关于开展高效课堂活动的实施方案》,强化过程管理,实行随堂听课制度,加强教学环节过程管理,尽心尽力提高教学质量。 2、注重师资队伍的培养。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学习相结合的方式,继续加强对全体在岗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在职高部进行试点,逐步探索实行以电子教案为核心的集体备课工作,通过交流把老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和年轻教师的操作技能有机结合,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3、抓好高三年级2011年高考备考工作,本科上线人数力争超过10人,开好四次复习备考会(高三两次,高一、高二各一次)。 4、精心组织好各年级的常规质量检测工作,大力推行《恩施市职校职高、中专教师业绩考核试行方案》。 5、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实践教学为中心,按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和行业、企业用人标准合理制定专业技能训练及检测标准,建立和完善实训考核制度,做好中专专业课程的技能达标检测和技能考证工作,办好校内校外各种竞赛活动,认真落实中专各专业实习、实训、第二课堂活动工作计划,全面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水平。 6、根据中专各专业特色,进一步发挥专业组的作用,发挥专业组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加快品牌专业建设及发展工作。 7、进一步完善中专课程实施性教学计划,使各课程有统一的教学进度,清晰的教学内容,明确的学习目标,可行的技能达标方案。 8、密切配合各部门的工作,共同组织好各种校内外活动。 三、实施办法 1、提高思想认识,规范教学行为。 (1)进一步加强学习,增强责任意识。 增强教师责任意识,强化教学环节的规范化管理,维护课表、作息时间表的

农药基础知识(精心整理)

农药基础知识 1、农药定义 农药,系指用于防治危害农林牧业生产的有害生物(害虫、害螨、线虫、病原菌、杂草及鼠)。和调节植物生长的化学药品和生物药品。(通常把用于卫生及改善有效成分物化性质的各种助剂也包括在内。) 2、农药剂型 2.1可湿性粉剂WP 指不溶于水或微溶于水的固体或液体原药,表面活性剂(润湿剂、分散性)填料和载体组成,并粉碎一定细度,遇水能被水润湿并形成相对稳定的悬浊液的一种剂型。 2.2可溶性粉剂SP 有效成分能迅速分解而完全溶解于水中的一种剂型。 75%乙酰甲胺磷;90%杀虫单;90%敌白虫可溶粉;井岗霉素可溶粉。 2.3乳油EC 由农药原药(原油或原粉)按规定比例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再加入一定量的农药专用乳化剂而形成的均相油状液体,加水能形成相对稳定的乳状液,这种油状液体称为乳油。 2.4悬浮剂SC 不溶于水的固体农药在水中的分散体,该农药剂型是以水为分散介质,将原药、助剂(润湿剂、分散剂、增稠剂、触变剂)经湿法超微细粉碎制得的农药剂型。 2.5微乳剂ME 农药原药按规定比例溶液解在水中,再加入一定量的乳化剂而形成的均匀液体,不含有机溶液,具有1、环保,以水为溶剂2、无臭味,不伤害人体3、颗粒小,渗透性强4、不污染果疏表面5、闪点高,贮运容易6、溶于水是无色。 2.6水剂AS 由农药原药和水组成,成本低,但不稳定。 2.7可分散粒剂WDG 2.8水乳剂EW 3、农药分类 农药有很多分类方法,但一般按三种分类方式: 1、按来源分类 2、按防治对象分类 3、按作用方式分类 3.1按来源分类 3.1.1矿物源农药 起源于天然矿物原料的无机化合物和石油的农药,统称为矿物源农药。 如:波尔多液、石硫合剂、柴油乳剂、机油乳剂 3.1.2生物源农药 生物农药是指利用生物资源开发的农药,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 1、植物源农药:烟碱、印楝素、苦参碱、鱼藤酮 2、微生物源农药: 农用抗生素—井冈霉素、春雷霉素、多抗霉素、土霉素、链霉素、多杀霉素。 活体微生物农药—真菌(白僵菌、绿僵菌),细菌(Bt),病毒(棉铃虫核多角体病

新课标三级(下)册

新课标三级(下)册期末考试 听力部分(30分) 一、听录音,选单词(10分) ()1、A、energy B、enough C、exercise ()2、A、skin B、suddenly C、secret ()3、A、dumplings B、date C、decide ()4、A、nearby B、nose C、nobody ()5、A、shout B、shake C、shine ()6、A、praise B、plate C、pity ()7、A、mile B、meeting C、make ()8、A、lift B、lake C、less ()9、A、both B、business C、burn ()10、A、chop B、cheap C、choose 二、选择与所听句子意思相同或相近的选项(10分) ()1、A、Jenny cleaned her room. B、Jenny washed her clothes. C、Jenny didn’t clean the window. ()2、A、Only English is spoken ub Australia. B、Only Chinese is spoken ub Australia. C、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are spoken in Hong Kong. ()3、A、Students must be careful. B、Students must finish their homework. C、Students needn’t do their homework. ()4、A、Because he did’t like cake. B、Because he was full. C、Because he was busy. ()5、A、You want to see Bill’s father. B、Bill wants to see you. C、Bill’s father wants to see you. 三、听录音,根据根据问题选答语。(10分) ()1、A、They are mine. B、They are made in Shanghai C、They are blue ()2、A、His wallet was stolen. B、It is cold today. C、I am sad. ()3、A、From the south. B、10 minutes. C、About 320. ()4、A、I am a teacher. B、She is a writer. C、He is a worker.

中医基础理论五行学说习题及答案

第三节五行学说 名词解释 五行学说五行五行相生五行相克五行制化五行胜复五行相乘五行相侮母病及子子病及母补母泻子滋水涵木法益火补土法培土生金法金水相生法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法 泻南补北法 单选 1. 五行学说中”木”的特性: A.炎上 B.稼穑 C.润下 D.从革 E.曲直 2.何曰润下 A木 B火 C土 D金 E水 3.五行中具有“稼穑”特性的是 A木 B火 C土 D金 E水 4.五行中具有“从革”特性的是 A木 B火 C土 D金 E水 5. 下述说法,哪一项不是”土”的特性 A.生长 B.生化 C.承载 D.受纳 E.稼穑 6. 下述说法,哪一项不属于”金”的特性 A.从革 B.寒凉 C.沉降 D.隶杀 E.收敛 7四时季节中属于五行之“金”的是 A春 B夏 C长夏 D秋 E冬 8.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五行之”金”: A.六腑之大肠 B.五体之皮毛 C.五志之恐 D.五化之绞 E.五色之白 9. 下列除哪项外,均属五行之”土”: A.五脏之脾 B.六腑之胃 C.五志之喜 D.五官之口 E.五气之湿 10. 五脏中的”脾”属土,主要采用的是下列何种方法归类: A.取象比类法 B.推演络绎法 C.以表知里法 D.试探法 E.反证法 11. 五官中的”舌”属火,主要采用的是下列何种方法归类: A.比较 B.演绎 C.模拟 D.试探 E.反证法 12. 下述说法中不符合五行相生规律是: A.ホ为水之于 B.水为木之母 C.火为土之母 D.土为金之子 E.火为木之孑 13. 下述说法中不符合五行相克规律是: A.金为木之所不胜 B.水为土之所不胜 C.木为水之所不胜 D.火为水之所胜 E.木为金之所胜 14. 肝虚影响脾健运,称为: A.木旺乘土 B.土壅木郁 C.木不疏土 D.木能克土 E.抑木扶土 15.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从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看,其所指内容是: A.木疏土 B.木克土 C.木乘土 D.土侮木 E.木胜土 16. 以五行生克关系推测,出现下列何种情况,其病为逆: A.”客色”胜”主色” B.色脉相符 C.”主色”胜”客色” D.生色之脉 E.以上都不是

中医护理学

中医护理学重点(10级) 第二章 第二节五行学说 物质世界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要素组成,五要素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相互制约的关系,通过这种关系,维系和推动着客观世界的存在于发展。 1.木的特性:“木曰曲直”。曲直是指树木主干挺直向上、枝条曲折向外舒展的生长势态,进而引申为凡具有升发、生长、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和现象,均归属于木。 2.火的特征:“火曰炎上”。炎上是指火具有温热、上升、光明的特征,进而引申为凡具有温热、升腾、光明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和现象,均归属于火。 3.土的特征:“土爰稼穑”。稼穑是指庄稼的播种与收获,所谓“春种曰稼,秋收曰穑”。指土有播种和收获庄稼,生长万物的作用,进而引申凡具有受纳、承载、生化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和现象,均归属于土。 4.金的特性:“金曰从革”,从革是指顺从、变革的意思,是指金具有萧杀、收敛、潜降、清洁作用。进而凡具有萧杀、沉降、收敛、清洁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和现象,均归属于金。 5.水的特性:“水曰润下”。润下是指水具有滋润。向下的特征,进而引申为凡具有寒冷、滋润、向下、闭藏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和现象,均归属于水。

五味:酸、苦、甘、辛、咸五色:青、赤、黄、白、黑 五气:风、暑、湿、燥、寒五脏:肝、心、脾、肺、肾 五志:怒、喜、思、悲、恐五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五行的关系: 五行之间存在着有序的依次资生、助长的关系,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土。 五行之间存在着有序的克制、制约的关系,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 五行学说在中医护理学中的应用: 1.说明组织结构 2.概括生理功能 3.阐释病理变化 4.指导疾病诊 断 5.确立护治原则 6.指导养生保健 第三节藏象学说 脏腑包括五脏、六腑、奇恒之腑。 五脏:即肝、心、脾、肺、肾, 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化生和贮藏精气。 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六腑的主要生理功能:受纳和传化水谷和糟粕。 奇恒之腑:脑、髓、骨、脉、女子胞 其功能类似于五脏,而形态类似于六腑。 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主要体现在 1.五脏与六腑相互配合 2.五脏与形态诸窍相互联系 3.五脏生理活已

中医护理学知识点汇总(1)

胃阴虚证 (1)辨证分型: 胃阴虚证 (2)证候分析: 本证以胃脘隐痛,饥不欲食伴阴虚症状为辨证要点。胃喜润恶燥,胃阴不足,胃失漏润,胃气不和,受纳不健,致脘部隐痛,饥不欲食,或脘痞不舒,或干呕呃逆;胃阴亏虚,上不能滋润咽喉,则口燥咽干;下不能濡润大肠,故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是阴虚内热的征象。 (3)施护要点: 起居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洁净,温湿度适宜,多休息,避免劳累,注意寒温适宜,避免外邪侵袭。 病情观察:观察患者神志、表情、舌质及生命体征,询问患者是否有胃脘隐痛,饥不欲食,口燥咽干或脘痞不舒,或干呕呃逆等症状,观察患者大便是否干结。饮食护理:饮食宜清淡,忌食生冷、辛辣,避免饥饱失常。发作时应进食易消化饮食,半流饮食。 用药护理:服用沙参、麦冬、玉竹、生地、枇杷叶、柿蒂等药物。汤剂宜热服。心理护理:应保持精神舒畅,避免过喜、暴怒等精神刺激 症状护理:养胃生津,降逆止呃。 健康教育:1、指导患者正确选择食谱,改变既往不良习惯。 2、多喝水 3、少食多餐。 4、适当运动,避免久坐、久卧。 (4)可采用中医操作:毫针刺法、灸法、拔罐、刮痧 取穴:中脘、足三里、内关、膈俞、太溪。

食滞胃脘证 (1)辨证分型:食滞胃脘证 (2)证候分析:本证以胃脘胀闷疼痛,暖腐吞酸为辨证要点。胃气以降为顺,食停胃脘,胃气郁滞,不通则痛,故脘部胀闷疼痛;胃失和降而上逆,故见暧气吞酸或呕吐酸腐宿食;吐后实邪得消,胃气通畅,故胀痛得减;食独下移,积于肠道,可致矢气频频,臭如败卵,泻下物酸腐臭秽。舌苔厚腻,脉滑为食独内积之征。 (3)施护要点: 1、起居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洁净,温湿度适宜,多休息,避免劳累。 2、病情观察:观察患者神志、表情、舌质及生命体征,询问是否有胃脘胀闷疼痛,若病人呕吐应查看呕吐物的性状,观察患者大便性状。 3、饮食护理:饮食应高蛋白、高维生素、足够有节,高纤维,避免油腻、辛辣。保证每日饮水量不少于1500ml。 4、用药护理:中药汤剂一般宜温服,也可服用丸剂。 5、心理护理 6、症状护理:消失导滞,和胃止痛。 7、健康教育:1、饮食有常,不过饱过饥。2、起居有常,注意四时气候变化,防寒保暖。3、坚持锻炼身体以增强体质。 (4)可采用中医操作:毫针刺法、灸法、拔罐、刮痧等操作 取穴:中脘、足三里、内关、膈俞、太溪。

护理专业《中医护理学》课程标准

护理专业 《中医护理学》课程标准 1.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 1.1 课程定位 《中医护理学》是护理学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专业课程,同时也是高职护理专业必修课程。中医护理学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研究中医护理理论和护理技术为主的一门学科通过本门课的学习使学生在理解中医学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运用中医护理理论和基本技能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进行中医护理奠定基础;同时为培养有中医护理理论和基本技能的高端技能型护理人才奠定基础。 表1.1 -1 课程定位表 本课程是高职护理专业必修课课程,考试课课程。 2. 课程教学目标

培养系统掌握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术;通过任务驱动、服务驱动来展开知识、技能的教学活动,突出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高职办学特色;使学生全面掌握或理解藏象、辨证、诊法、经络、腧穴等内容,能适应县级以上、城镇社区和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预防保健及康复护理的高素质、实用性技能型人才。本课程贯穿着职业素质教育,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操作技能训练;以期达到课程教学目标。 2.1知识目标 1.能正确解释中医的名词术语。 2.能解释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特点。 3.能区分中西医脏器的异同,熟悉理解中医各脏腑的功能,正常与异常的表现。 4.能解释理解人体的必需物质气血津液的概念、生成、运行、功能、关系。 5.能解释经络的概念、组成、十二经的分布规律;腧穴的含义、分类、作用。 6.能解释中药的四气五味概念和作用。 7.能用八纲进行辨证 2.2 能力目标 1.能正确的使用舌诊、脉诊诊病的方法。按照中医的问诊内容进行问诊。 2.学会中药的煎服方法 3.能熟练的用针灸、推拿、刮痧、火罐等中医方法护理疾病。 4.能正确运用各种取穴方法。在身上准确地找出常用的骨度折量寸。 5.能在身上找准40个以上的常用穴位,并能对常见病组方治疗。 2.3素质目标 1.培养自学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2.能用互联网、参考书收集信息。 3.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 4.注重实践能力的锻炼。 3.参考学时及学分 3.1参考学时 总学时36学时,其中理论课24学时,实训课12学时。 3.2课程学分 课程修完,考试合格给予课程学分分。 4.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

中医学基础(全)

《中医学基础》 教材《中医药学概论》主讲路新国 第一章绪论 一、《中医学基础》与《中医营养学》 1、《中医学基础》学习的内容: 主要学习和阐释中国传统医学中有关基本概念、基本观念、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为以后学习《中医营养学》奠定必要的基础,是营养学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 2、《中医学基础》与《中医营养学》 是学习和研究《中医营养学》的基础。《中医营养学》是《中医学基础》的后续课程。 3、课程设置的意义 ①反映了中国营养学的特色;②是营养学专业必修的课程。 4、教材 《中医药学概论(第六版)》(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供药学类专业用),王建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08年11月。 教材特点: ①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卫生部规划本科教材,符合我们本科专业教学的需要; ②是供非中医专业使用的教材,有关中医基础理论的内容简要而全面,是浓缩本,适合我们非中医专业学习中医知识的需要; ③教材内容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基本知识和方剂学基本知识三大部分(上、中、下三篇); ④附有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研究的进展。 5、主要参考教材和参考书 ①《中医基础理论》(供中医、针灸专业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教材特点介绍; ②《中医诊断学》(供中医、针灸专业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教材特点介绍; ③《中医学基础》,张登本主编,中国中医出版社,2003年1月,24元。教材特点介绍: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供中药类专业学习中医药学的专业基础课。 ④《中医名词术语选释》,人民卫生出版社。参考书特点介绍:简本; ⑤《第2版中医大辞典》,中国中医研究院李经纬余瀛鳌蔡景峰,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1月,330.00元。参考书特点介绍:收载38505条。 6、考试成绩计算方法 二、中医学的概念 1、中医学与中医基础理论: ①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也称为中国传统医学。 ②中医基础理论:是学习和阐释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是学习中医学各门学科的基础。 2、几点说明: ①发源于中国的古代,历史悠久;要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如它的医学术语、生命力、丰富的经验、丰富的医学文献、受到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等。更新性不快。 ②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世界医学的一大贡献;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中医学就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它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③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 ④在当今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并正在世界上产生日益扩大的影响。 三、中医学发展概况 中国医药学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1、商周时期:萌芽时期 《周礼?天官》医学分科的记载:“食医、疾医、疡医、兽医”。 2、春秋战国时期:确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黄帝内经》 ①《黄帝内经》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之一(四大经典之一),简称《内经》。 作者:集体之作。 意义: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标志着中医学独特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它对医学的认识在当时达到了世界领先的水平。还奠定了中国传统营养科学的理论基础。 主要内容:系统地阐述了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问题,推动了医学的发展。 ②《难经》 四大经典之一,是对《黄帝内经》的补充和发展。 3、两汉时期:中医学有了显著的进步和发展 ①《伤寒杂病论》 作者:张仲景,东汉著名医学家。 意义: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并且创造性地融理、法、方、药于一体,为临床医学及方剂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主要内容:后世将《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本书。《伤寒论》确立了六经辨证论治的纲领。《金匮要略》确立了脏腑辨证论治的纲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对中医营养学的贡献。 ②《神农本草经》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简称《本草经》、《本经》。 作者:不详 意义:为中药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主要内容:药性理论;收载药物365种。 4、魏晋隋唐时期:中医学不断发展与完善 ①《脉经》 1 / 22

中医护理学课程标准

中职护理专业《中医护理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中医护理学》 总学时:54学时(其中实验22学时) 适用专业:护理专业(中医护理方向)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中医护理学》是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护理专业的专业课之一,是中医护理方向的必修课。通过近年来的探索,我们将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中医基本知识和中医护理技术两大部分。基本知识部分涵盖中医学最基本的理论知识,通过讲解力求使学生对中医有较为完整系统的认识;护理技术部分则包含了有中医特色的饮食、情志、运动、用药和针灸调护等内容,教学过程以实验实训或临床为主,以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了解中医学生理、病理及诊治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掌握中医护理的基本理念、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为将来在中医医院、社区医院和乡镇医院从事中医护理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中医护理学》采用课堂讲授、教师示范、实验实训及临床见习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对中医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注重每一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突出重点,讲清难点。并说明本课程在整个护理专业的地位,适当对比现代护理理念,突出中医特点。 二、基本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 本课程共54学时,其中课堂讲授30学时,实验实训22学时,考试2学时。 (一)教学时间安排表:

(二)实验项目、性质与器材、学时安排:

第一部分中医基本知识 第一章中医护理原则与特点(2学时) 【目的要求】 知识目标:掌握中医学及中医护理学的含义;整体观念、辨证施护的概念和内容。 技能目标:了解中医护理的起源、各朝代中医护理的发展。 态度目标:热爱中医事业,立志为中医而奉献。 【教学内容】 第一节中医护理在典籍中的体现:历代医著、医家对护理的记载和论述。 第二节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与原则:整体观念、辩证施护、独特的护理技术。 【教学建议】 讲授法、分析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中注重启发、引导,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吸引学生注意力,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 第二章中医哲学思想(2学时) 【目的要求】 知识目标:掌握阴阳五行的基本概念、阴阳学五行说的基本内容。 技能目标:学会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态度目标:用物质的、运动的观点看待一切事物和现象。 【教学内容】 第一节阴阳:阴阳的概念、内容及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二节五行:五行的概念、事物的五行归类、五行的生克乘侮及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教学建议】 讲授法、分析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

中医药膳学课程标准(成)

《中医药膳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一)课程的性质 该课程是中医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研究中医药膳的起源、发展、理论、应用及开发的一门学科,在中医养生康复专业为主干课程,在康复治疗专业属于能力拓展课程。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中医药膳的基本理论,常用药材、食材的性能应用,以及常用药膳配方的制作与应用。 (二)与前后课程之间的联系、要求 中医药膳学是集合中医药理论、食品营养学、烹饪学等相关理论,逐渐形成的一门相对独立的分支科学,是中医药学在饮食过程的实践应用,也是养生康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知识体系。 二、课程的设计理念与思路 (一)课程设计理念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紧扣普专康复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为后续临床工作服务”为指导思想,合理选取教学内容,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加实践教学,强化实践能力。通过教、学、做,实现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并将素质培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二)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针对康复治疗专业,培养的对象是面向基层的高级康复治疗人员,掌握各种康复治疗技术和综合调理能力,药膳是一门不可或缺的知识。药膳不仅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方法,而且可以作为日常养生方法,适宜所有人群,有非常广泛的实用空间。所以本课程要求以应用为导向,能力培养为本位,为了更好的工作、生活而学习,学习的内容是为了提高工作、生活水平。学习地点不局限于学校,还要包括家庭、社会,由教师、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教师起启发、引导、督促、检验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其中,达到教、学、做、品—体化。本课程总课时数为36,其中理论30学时、实训6学时。考核方式有理论考试(占50%)、实践技能(占30%)、单元检查(占20%)三方面。 三、课程总体目标 知识目标熟悉中医药理论,熟悉常用食材、药材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法用量、药膳应用和使用注意。掌握各种烹饪方法的特点。熟悉影响病人恢复的诸多因素,设计适宜的药膳治疗方案。 能力目标能根据中医理论辨证施膳。能掌握常用药食的特点及应用。能采用科学的烹

护士资格考中医基础知识 2

第18章中医基础知识 一、中医学的基本概念 (一)基本概念 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 (二)基本特点 1.整体观念 (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把各脏腑、组织、器官联系在一起的有机的整体。这种整体性,表现在生理、病理以及诊断治疗等方面,临床上根据这种联系和影响来指导辨证论治,通过观察病情变化,找出所属脏腑之间的关系,有的放矢地进行护理。 (2)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表现为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及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2.辨证施护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的基本特点。按照辨证论治的原则去护理病人,称为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特点之一。辨证,又称证候,它既不是症状,也不是病名,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 辨证施护分为辨证和施护两部分。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有关疾病的各种现象和体征等加以分析、综合、概括,诊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施护即是根据辨证的结果,遵循辨证的理论确定相应的护理措施。辨证是施护的前提和依据,施护则是护理疾病的方法,同时也是检验辨证是否正确的手段。辨证施护的过程,就是认识和护理疾病的过程,是中医护理工作的基本法则。 辨证施护强调根据不同的证候给予相应的护理。既不同于“对症护理”,也不同于“辨病护理”。其主要特点,就是能辨证地看待病和证的关系,既可看到一种病包括几种不同的证,又可看到不同的病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出现同一种证,从而能对各种疾病采取灵活的护理方法。 二、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主要包括阴阳五行、藏象、气血津液、经络、病因与发病、病机、防治原则等7个部分。中国古代的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精气学说,贯穿于中医理论体系的始终,并成为中医理论体系密不可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阴阳学说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重要范畴。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对立统一理论,是人们借以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 1.阴阳的基本概念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它既可以代表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也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内部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①阴阳的相互对立。②阴阳的相互依存。③阴阳的相互消长。④阴阳的相互转化。 (二)五行学说 1.五行的基本概念五,指构成客观世界的5种基本物质,即木、火、土、金、水。行,是指运动变化。五行,即指木、火、土、金、水5种物质的运动变化。五行学说将5种物质的各自特性作为万物归类的基本依据,并以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之“相生”规律和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克木的“相克”规律作为阐释各种事物普遍联系的基本法则。世界上的一切事都是由金、木、水、火、土这5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而生成的。 2.五行的生克乘侮以五行间的相生、相克关系来探索和阐述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协调;以五行间的相乘、相侮关系来探索事物间的协调平衡被破坏后的相互影响。 相生,是指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资生的作用。五行中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克,是指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生长和功能具有制约的作用。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中医护理学心得体会

中医护理学心得体会 【篇一:中医护理骨干培训学心得】 参加2015年浙江昝中医中医院全国护理骨干人才培训班学习心得 体会 胡月 2015年3月9日至13日学习期间,我们从中医相关基础理论到操 作实践进行了强化学习。这期学习班起点高、模式新颖、效果良好。整个课程体系设计科学合理,既关注了当前中医理论历史,又关注 了实践的工作实际,既有前瞻的视野,又有丰富的案例分析,更让 我学习到了新的操作技能。虽然本期学习班只有短短的5天时间, 但我觉得感触很多,收获也很大。下面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汇报 一下个人的感受: 一、拓宽了视野,开阔了眼界 这次学习,我完成了40学时的课程计划,浙江省中医院及知名专家教授的授课,领略了名师的智慧和风采,老师们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知识渊博、理念精深,在各自的研究领域都有独到的分析和精 辟的见解,他们精彩的讲解不时闪烁出智慧的火花,使我的思维理 念不断地受到新的冲击,从而进一步理清了思想认识上的误区,解 开了许多工作、学习、生活中的迷茫和疑惑,大大地拓宽了视野, 开阔了眼界。正所谓:聆听的是智者的声音,感悟的是中医知识的 力量;学到的是管理的精华。 二、增长了知识,提升了能力 法。如浙江省中医院的蔡亚红老师的中医癌痛病房规范化管理,俞 国红老师的护理管理介绍,汪永坚老师分享的乳腺癌中医护理临床 路径实践及效果评价,这些新的思维方法,是在既符合政策法规和 规律,又充分结合自身实际的基础上,直面现实困难,突破常规思路,创新解决问题的办法,达到问题迎刃而解,效率不断提高,成 效事半功倍的效果。实际上,这些思维方式所闪现出的智慧,就是 解决问题能力的具体体现。因此,我觉得这些新思路、新方法对实 际工作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它使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心态 更加自信,思路更加开阔,方法更加灵活。三是学习了很多有效的 沟通方法。医患沟通在护理管理中的重要性,简言之,沟通,就是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理解,就是消除误会,化解矛盾,摒 弃隔阂,就是密切关系,求得谅解,增进感情,达成共识。但凡成

中医护理学知识要点

《中医护理学》选择、填空、判断 1.阳:活动的、上升的、明亮的、溫熱的、功能的、兴奋的、机能亢进的阴:静止的、下降的、阴暗的、寒冷的、物质的、抑制的、机能减退的 阳是阴的功能表现,阴是阳的物质基础 2.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木克土,火克金,土克水,金克木,水克火 3.气化运动的基本形式是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就机体而言,升降是机体内部的气机运动形式,而出入是机体与外环境的气机运动形式,升降出入,相互协调运动,才能够保持机体的内部有序稳定和维持着机体和外界的统一。 4.脏腑是内脏的总称,由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组成。 五脏:肝、心、脾、肺、肾 六腑:胆、小肠、胃、大肠、三焦、膀胱 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5.脏的主要功能是化生和贮藏精气,腑的主要功能是受盛和传化水谷。 6.藏象学说研究的内容由两部分组成 其一:以研究探讨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相互关系为中心; 其二,研究精气血津液神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以及与脏腑的关系。 7.脉为血之府,是血液运行的通道;血液是神的物质基础,全身血脉都归属于心;舌的正常功能有赖于心主血脉和主神的功能。汗为精液化生,精液是血的重要组成部分。 8.肺朝百脉,辅助心气推动和调节血脉的运行;主治节,是其主要生理功能的概括。 9.脾能统血,是由于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气能摄血。 10.肾阴:对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起滋养、濡润作用,人体阴液根本 肾阳:对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起推动、温煦作用,人体阳气根本 11.肾主水主要是靠肾中精气对水液的蒸腾气化作用 12.肾具有摄纳肺吸入之气而调节呼吸的功能使呼吸均匀和调,反之则呼多吸少,动则甚喘13.胆:主决断、助消化(因胆无传化水谷的功能,故又属奇恒之腑) 14.胃:受纳与腐熟水谷、主降浊 15.小肠:受盛化物、泌别清浊 16.大肠:转化糟粕 17.膀胱:储存和排泄尿液 18..元气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根源于肾,三焦是元气运行的通道。三焦通行元气的功能,关系到全身的气化作用 19.三焦的概念有二,其一为六腑之一;其二为单纯的部位概念。 20.五脏与六腑互为表里:心与小肠;肺与大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 21.精 广义:泛指一切精微物质,包括人体内肾所藏的精气、脏腑之精、水谷精微、气、血、津液,以及自然界的精微物质 狭义:是指人体肾所藏的精气中的一部分具有生殖能力的物质,称为“生殖之精”先天之精的基础 注:精是生命的原始物质,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生长、发育、生育繁殖及脏腑组织器官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人体内的精主要封藏于肾,肾精是生命之根,生身之本22.人体内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水谷之精气、呼吸之气);脏腑组织的生理功能——脏腑之气 前者为后者的物质基础,后者为前者的功能表现 23.气的来源:先天之精气(肾气,下焦);水谷之精气(脾气,中焦);自然之精气(肺气,下焦)气的运动形式:升、降、出、入。是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基础,而且只有在脏腑、经

《中医护理学》课程标准(包含课程设计)

《中医护理学》课程标准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刚要》,以《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为指导,遵循《兰州科技职业学院课程标准制定原则性意见》,制定《中医护理学》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执行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纲领性文件,是编选教材、教学组织实施、教学评价和教学考核的基本依据。 一、课程标识

第一部分课程定位 本课程适用于(三年制)护理专业。该专业的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护理专业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能在医疗卫生单位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中医护理学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护理学的重要分支,它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研究探讨中医护理理论和狐狸技术为主的一门学科。在古代中医是医护不分的,随着中医现代化合中西医结合工作的发展,中医护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开始建立。中医护理除了讲授中医基础理论之外,还要介绍针灸、推拿、情志护理、饮食疗法、常见病的中成药应用、预防与护理等。

职业岗位定位:各大医院、农村、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个体诊所及厂矿等的护理岗位。 中医历史悠久,它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巨大的贡献,至今仍以卓越的疗效,发挥着它的作用。各种中成药、针灸、刮痧、火罐、推拿等以其毒副作用少、自然疗法而被广泛的应用,并发扬光大,走向世界。药店里75%的非处方药是中成药。尽管我们的授课对象是护理专业的学生,但调查表明,在各级的综合医院,西医大夫开中成药占了绝大比例,尤其是有很多学生直接分配到中医院或是中医门诊实习和工作。所以我们的学生必须明确中医的相关知识及中医药技术治疗常见病,以更能有效地适应医疗岗位的需求。所以对护理专业的学生来说,《中医护理学》无疑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临床课。 本专业属“三段式”培养模式。即“一年学基础,一年学技能,一年顶岗实习”。本课程属第三学期开课,前面已学习了专业基础课《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等,后续课程是《内科学》《外科学》《妇科学》《儿科学》等临床专业课。尽管中医与现代医学是两套不同的理论,理论知识衔接困难,但中医各种治疗技术疗效肯定。各种诊疗方法、中医理论的掌握,为后续各科常见疾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在临床治疗上达到与中西医有机结合的目的。为实现培养目标,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