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李鸿章生平大事件

李鸿章生平大事件

李鸿章生平大事件
李鸿章生平大事件

李鸿章生平大事件

一、中进士入翰林。道光二十七年1847李鸿章中进士同年入曾国藩门下讲求经世之学。李鸿章中进士后进而入了翰林院在此安安静静地做七品编修等待京察改换顶戴颜色。二、回籍协办团练镇压太平军。1853年虽然李鸿章赶上了三年一次的京察而且自己的名次也十分靠前晋升正六品可以说十拿九稳事情无奈太平军占领了武昌安徽告急咸丰帝一道圣旨李鸿章随工部侍郎吕先基回籍协办团练抵挡太平天军。李鸿章先后跟随吕先基和福济在安徽干了五年虽然多次立功自己也屡次晋升但是上级太工于心计自己不断受到排挤小河养不了大鱼李鸿章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

三、入恩师幕府组建淮军。1858年曾国藩把不顺心的李鸿章招致魔下进入幕府襄办营务。1860年统带淮扬水师。湘军占领安庆后被曾国藩奏荐“才可大用”命回合肥一带募勇。同治元年1862编成淮勇五营曾国藩以上海系“筹饷膏腴之地”淮勇抵沪后自成一军是为淮军。旋经曾国藩推荐任江苏巡抚。任巡抚后大力扩充淮军又为淮军购臵西方新式枪炮使淮军在两年内由6000多人增至六、七万人成为清军中装备精良战斗力较强的一支地方武装后淮系军阀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1863年和1864年李鸿章率领淮军攻陷苏州、常州等地和湘军一起镇压了太平天国。

四、任总督镇压捻军。1865年李鸿章署理两江总督调集淮军数万人赴中原对捻军作战。1866年继曾国藩后署钦差大臣专办镇压捻军事务。次年授湖广总督采取“就地圈围”和“坚壁清野”等战略相继在山东、江苏间和直隶、山东间剿灭东西捻军。

五、占直隶兴办洋务。1870年李鸿章继曾国藩后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从此控制北洋长达25年之久。鸦片战争后李鸿章等有识之士看到了中国与西方列强之间的差距纷纷主张“自强”进而“求富”。李鸿章任江苏巡抚后1865年分别在上海和江宁今江苏南京创立了江南机械制造总局和金陵机械制造局。李鸿章从19世纪70年代起进一步扩大了洋务事

业主要以“官督商办”的形式创办了一系列民用企业。同时又着手筹办北洋海防以外购为主自造为辅于光绪十四年1888建成北洋海军。为培养洋务事业所需人才还创办了各类新式学堂并派人赴欧美留学。所有这些洋务事业都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六、签战败条约背负骂名。李鸿章自担任北洋通商大臣后主持签订了很多条约但最受国人辱骂的就两个条约。一个是甲午战争所签的《马关条约》签这个条约时李鸿章遭到了日本极右翼分子行刺脸部受伤至死铅弹都未取出。为把甲午战争的损失降到最低李鸿章在日本倍受屈辱几乎接近哀求的口吻同伊藤博文谈判签订了《马关条约》。回国后国人纷纷辱骂李鸿章请流派不断弹劾李鸿章据说李鸿章三个月足不出户闭门谢客发誓永远不踏日本国土李鸿章晚年周游列国在横滨换船时纵使日本天皇在夹道欢迎李鸿章宁可用木板在两船间架桥也没踏上日本国土痛之深也。另一个是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时所签的《辛丑条约》当时的李鸿章已经远离了政治中心而且行走不便但是老佛爷信得过他外国人买他的帐李鸿章面对屈辱仍然受命忠臣啊纵横大清官场40多年霸占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25年遭800多次弹劾但李鸿章毫发无损他有什么过人之处吗?

一、他是忠臣主子信得过他。李鸿章一生经历无数大事件处理这些事情时他审度圣心时刻考虑朝廷老佛爷相信他。而且他的谥号是文忠不是忠臣能占“忠”字吗

二、他有伯乐恩师保护他。镇压太平天国曾国藩居功至伟晚清的肱骨之臣在朝堂上他说话的分量无人能及他认为高徒“才可大用”所以李鸿章在官场上如履平地步步高升。

三、他精通中国官场之道利己之人帮着他。李鸿章给亲王10万给王爷5万给李莲英1万给××5000......美其名曰喝茶钱。李鸿章是贪官但是对自己有用之人能为自己说话之人他出手大方他舍财所以老佛爷身边的人都说他好说他能办事会办事。

四、他是能臣大清王朝需要他。他出身书香门第中科举入翰林他精通经

世之学深得恩师衣钵他审时度势高举洋务大旗他八面玲珑处处受人爱戴。他是官场奇才他是社稷之臣弹劾奈何不了他因为大清王朝不能没有他。李鸿章虽然很完美但是他久居高位难道他没有过错吗李鸿章一生可能做错过很多事绝大多数无碍大局但我认为甲午战争的失败李鸿章难辞其咎应当承担责任。

(一)、思想狭隘对日本的崛起没有足够重视。甲午战争之前在李鸿章的脑海中日本人是倭人是流寇日本国是岛国成不了大气候怎能与我泱泱大国相比呢李鸿章当时的职位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外交部长+天津市委书记+河北省省委书记这么重要的职位对邻国的变化竟然如视无睹没有得到李鸿章足够重视后果很严重他必须背黑锅没有治他罪老佛爷给足了他面子。

(二)、洋务事业力度不够国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李鸿章久居通商大臣洋务运动的主推者但是20多年里中国的民族工业发展不快甲午战争时中国的海防几乎依赖进口李鸿章的洋务运动只是皮毛而已洋务运动对国防贡献不大悲哀呀

(三)、过分迎合官场海防资金流失严重。提起甲午战争的失败很多人都怪罪慈禧太后说她过生日占用了大量的海防资金我认为这只是失败的一方面。相对皇室占用资金李鸿章有过之而无不及我认为如果10元的海防资金李鸿章只能把5元用作海防其余的或是自己留着或是讨好王公贵族。清政府1888年筹建了北洋海军李鸿章当时在朝廷的地位应当是举足轻重的完全没有必要给王公贵族们送大礼。所以北洋海军战舰老化炮弹供应不上李鸿章责任大大的。人无完人李鸿章有功有过历史只是一面镜子而已。

近代史论文——浅谈李鸿章

纵观历史,人物万千,可是人们对其的评价,几乎都逃不出一个极端化的范畴。在人们眼里伟大的人没有瑕疵,而卑鄙的人没有一点人性。李鸿章就是其中的典型。 可是李鸿章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在人们眼里,他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卖国贼,《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这两条罪状就足以让人们将他彻底钉死在卖国贼的柱子上,永世不得翻身。 他真的只是一个卖国贼吗? 我不以为然,在我看来李鸿章是功大于过。 诚然他为了家族和自己的利益,受过贿赂,打压他人产业。但是他对于中国,对于历史的巨大贡献是不可磨灭的,绝不是一个卖国贼就可以掩盖一切的! 作为政治立场和他对立的梁启超曾经说过: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悲李鸿章之遇。既然两者对立他的话应当有相当的可信度。 也许有人说,一家之言而已。那就来纵观其一生,再做评价。 李鸿章出身于翰林,清代文贵武贱,但他后来毅然从戎,虽然其中有吕贤基的原因,但大部分还是出于李自己的主观意愿。他为什么毅然从戎呢?因为时年正值太平天国运动,神会动乱不堪。太平天国运动,使农民阶级的反抗运动,是农民阶级反抗精神的体现,可是在那个内忧外患的时代,对于中国需要的是富强,是统一,是一个强大的政府!因此,作为有远见的他又怎么会置之事外,唯有挺身而出。 1862年,他因“功”被委任为江苏巡抚,三年后又署两江总督,镇压捻军。 1870年,他接替曾国藩,就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开始逐步掌管清廷政治、军事、经济、外交大权。 1899年到1900年任两广总督,授武英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他在施政过程中的核心是办洋务,被称为洋务运动的代表者或奠基人。李鸿章当时中国极少数能够正确对待西方技术的人之一,他在顽固派的阻挠和谩骂之下,极力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在他的主持下,中国出现了第一个大型兵工厂,第一座炼钢炉,第一条铁路,第一个煤矿,第一个纺织厂,第一支近代海军,第一艘轮船,第一个到西方的留学生等等,洋务派创造了中国近代的许许多多的第一,无疑为中国的近代化迈出了第一步。 有人说洋务运动是失败的,无法拯救中国的命运。但这个结论是怎么出来的,是在总结洋务运动失败的基础上总结起来的,而李鸿章大力发展洋务运动的时候,洋务运动并没有失败,并且还在相当程度上造就了中国的中兴,至少让中国打开了国门,让新的技术进来了,在实践中慢慢的摸索出来,原来中国不仅是技不如人,而是制度不如人。可是试问一下,有谁能够在当时就能一眼发现中国贫弱的症结所在?没有人,纵然是康有为,纵然是孙中山,他们不也是在甲午战争以后,洋务运动彻底失败以后才发现中国贫弱的根本所在,才提出变法革命救国的吗。而在当时,可以说中国没有一个人能够发现,当时能够救中国的,只有洋务运动,而李鸿章正是洋务运动最大的实施者。 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北洋水师更是全军覆没,更令人们谴责洋务运动的失败。可是事实证明甲午战争,中国失败是必然的,海军军费的挪用,旧式军队的腐败,官

李鸿章传读后感(总结类)

实用总结 《李鸿章传》读后感 读了梁启超先生写的《李鸿章传》,不禁赞叹梁启超国学功底之深和文采之非凡,客观而公允的评价以及中西对照的写法使我了解了李鸿章的一生,读完之后颇有所感。李鸿章一生毁誉参半,褒贬不一。梁启超先生曾经说过“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李鸿章的一生最为后人所憎恨的是他当政期间,先后签署了《马关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丧权辱国。作为大清外交第一人,李鸿章由此身败名裂,留下骂名。然而,把全部的责任都归咎于李鸿章是有失公允的。对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他曾据理力争,然而无奈国家羸弱,不得不接受屈辱的要求。他图有一腔爱国热情,但是当时的中国实在是无药可救了,无论怎么努力都改变不了当时人们的愚昧麻木,他是想救国的,但是那个黑暗的社会不允许他这样做。梁启超先生在书中写道:“李鸿章是时势所造英雄,而非造时势之英雄。”尽管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中,尽管李鸿章在军事,改革运动中是杰出的带领者,然而他不懂得民众的实质,不通晓世界的发展趋势,不懂得政治的本源,没有从根本上考虑国家的严峻形势,再者在改革前进的摸索中无人指引,也只能让他停滞不前,却又无能为力。 一开始李投奔于曾国藩门下,在围剿”义和团”战斗中其军事才能崭露头角,用兵谋定后动,料敌如神,还和曾国藩等人一同建立了淮军和常胜军,且其品德气量也为人所道,故梁启超评论说:“按此亦李文忠之所以为文也,诏会剿而不欲分人功于垂成,及事定而不怀嫉妒于荐主,其德量有过人者焉。名下无虚,非苟焉已耳。”他是一介书生,但是戎马生涯改变了他的初衷,做不成学问却成为了“忠臣”,举起屠刀的时候没有眨过眼睛然后时候也扪心自问,那双满沾鲜血的双手让人心惊胆战。想想为什么“粤匪”会反朝廷,为什么朝廷军队会不堪一击?这一切的一切不得不令人深思!国之痛,民之哀,他深知自己没有能力能扭转这一切,所以只能在自己权职范围内的一些事情,让老百姓有饭吃,让朝廷放心东南这一块。最令人担心的是夷技这一块,外国军械优越,若起祸端,吃亏的肯定是中国,后来他就想尽快新办洋务,他写下了《致总理衙门书》想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后来朝廷同意了,他可以放手大干一场了。他提倡“自强”、“求富”,开办近代军事工业,设立江南制造局、轮船招商局、建立北洋舰队。他试图以自己的力量来挽救风雨飘摇的清王朝。然而他所提倡的自强求富,他所建立的北洋水师却渐渐的被列强的枪炮和昏庸的王朝所粉碎。 李鸿章的一生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少年科第,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在鼎盛时期“坐镇北洋,遥执朝廷”。他推动了中国将现代化的进程,为民族工业发展做出了贡献,他是值得我们敬佩的,但是就因为他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被众多人所误解,留下骂名,实属不公啊! 1 / 1

历史论文 评价李鸿章

李鸿章 李鸿章出生于1823年,卒于1901年,安徽合肥人。李鸿章本名为章桐,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清朝追赠其为太傅、晋一等肃毅侯、谥文忠。其身后被慈禧太后称赞为“再造玄黄”之人。世人多尊称李鸿章为李中堂,也称他为李合肥。李鸿章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他是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晚清重臣,被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从李鸿章的基本背景来看,他是一个晚清很重要的人。李鸿章还著有《李文忠公全集》。 “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定将捷足随途骥,哪有闲情逐水鸥?遥指芦沟桥畔月,几人从此到瀛洲?”这是李鸿章在道光二十三年遵父命,北上入京时所作的《入都》中的一首。可见李鸿章有报国的志向和出众的才能。 李鸿章发迹之事是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咸丰十年,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后,清政府在整个长江下游地区已失去最后一支经制军主力。上海正面临着太平军的威胁,当曾国藩与李鸿章商议,李鸿章欣然应命,于是开始招募和组建淮军。此时形势极为严峻。上海是当时全国最大的通商口岸,是江南财富集中之地。李鸿章的淮军抵达上

海时,正直太平军第二次大举进攻。李鸿章面临着能否守住上海并徐图发展的重大考验。李鸿章面对着上海官绅和外国雇佣军的嘲笑,牢记恩师的教诲“以练兵学战为性命根本,吏治洋务皆置后图”,并激励将士,说:“军贵能战,待吾破敌慑之。”不久,淮军果然于当年下半年独立进行了虹桥、北新泾和四江口三次恶战,李鸿章亲临前线指挥,成功守住了上海,顿时令中外人士刮目相看。后来,李鸿章配合曾国藩的湘军攻下了天京。江苏肃清后,李鸿章受封一等肃毅伯,赏戴双眼花翎。 李鸿章镇压太平军,维护了封建统治,被看作是他人生留下的挥之不去的污点。但是,他身为一个清政府的官员,他能怎么办。太平军虽是为了推翻腐败的清政府,他人看来这是正义的农民起义。但太平天国真的能代表中国的先进领导吗?如果洪秀全真的通知了中国,中国将陷入怎样的境地呢? 李鸿章在洋务运动时期的起落。 李鸿章军功显赫,历任江苏巡抚、湖广总督,终于在1870年继曾国藩出任直隶总督,后又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筹办洋务,成为同治、光绪两朝的地方重臣。因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手握兵权,统领一方,有人甚至称其“坐镇北洋,遥执朝政”。 李鸿章是洋务派的重要代表之一。李鸿章曾说:“练兵

读李鸿章奏折有感

读李鸿章奏折有感 作者:董宝珍的博客 我最近阅读了《中国近代战策辑要》,这是一本记录中国1840年以来所发生的重要战争,核心决策者彼此之间的书信和奏折为内容的书。书中有一篇李鸿章所写,关于中法战争的奏折令我产生很多感想!中法战争刚开始,首战中国就失利,丢掉了重要城池,导致士气低落,清朝核心决策层在战还是和的问题上犹豫不决。李鸿章在中法矛盾初期是主和派,当李鸿章发现和平已经没有办法维持的时候,变成主战派。在中国首战失利后,李鸿章上书,反对停战议和并强烈主战!以下是李鸿章的奏折: 《李鸿章上遵旨妥筹边计折》 “臣惟中外交涉,每举一事,动关全局,是以谋划之始,断不可轻于言战,而挫败之后,又不宜轻于言和。刘永福以新集之军隔河而守山西,本是危道;杀伤相当,弃城走险,疆域胜负,彼此何常?此意未足介意。即敌或径犯北宁,三面受兵,势颇难守。然我兵终无遵罢之理……岂可望风震慑,仓卒撤防,使法窥我内怯,要挟多端,增环海各国狎侮之渐哉?夫南宋以后,士大夫不甚知兵,无事则矜愤言战,一败则诓儒言和,浮议喧嚣,终至覆灭。若汉、唐以前,则英君智将,和无定形,战无定势。卒之虚憍务名者恒败,而坚忍多略者恒胜:足以知致敌之奇,终在镇定。伏愿朝廷决计坚持,增军缮备,内外上下,力肩危局,以济艰难,不以一隅之失撤重防,不以一将之疏挠定见,不以一前一却定疆吏之功罪,不以一胜一败卜庙算之是非,与敌久持以待机会,斯则筹边致胜之要道矣。” 李鸿章的奏折中,解决了一个极具一般价值的重要课题:“在战略方针受挫后,是坚持原有方针,还是改弦更张?”李鸿章说道“以谋划之始,断不可轻于言战,而挫之后,又不宜轻于言和”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投资人借鉴重要的原则。每一次投资行为都不可以轻易启动,谋划、决策时要反反复复从里面到外全面立体的收集信息、深谋远略,不要轻易的做出投资决定。投资如同打仗事关重大,必须慎思考,没有接近百分之百的把握,决不能轻易投入。一旦决定投资,不可避免要遇到与预期不符的阶段性挫败,此时不轻易放弃、认输。遭遇战争挫折之后,不要轻易言和,为此李鸿章进一步说道:“坚忍多略者恒胜:足以知致敌之奇,终在镇定。伏愿朝廷决计坚持,增军缮备,内外上下,力肩危局,以济艰难,不以一隅之失撤重防,不以一将之疏挠定见,不以一前一却定疆吏之功罪,不以一胜一败卜庙算之是非,与敌久持以待机会,斯则筹边致胜之要道矣。”意思是说与敌人打仗最根本的在于保持镇定和坚韧。不要因一时的挫折和失败而改变最根本的战略决策,也不要轻易改变原来的战术。不要对打了败仗的将士轻意治罪,继续信任他们,继续让他们发挥能力,用持久的方式坚持下去,等待时局的改变这是根本的制胜之道。 李鸿章的这种观念不仅在军事上,在投资上、在人生的其他领域都具有普遍价值。没有一个投资人能做到不经历任何意料之外的挫折,在不随心意遭受挫折后的应对是投资主要挑战,李鸿章给出了这一问题的答案。写到这我不由的从李鸿章的奏折,想到了蒋介石先生的《庐山讲话》。《庐山讲话》是在七七事变后的一篇抗日动员书,讲话从始至终贯穿的是:“谋划之始,断不可轻于言战,而挫败之后,又不宜轻于言和。”关于不轻易言战《庐山讲话》中留下了:“和平未到根本绝望时期,决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最后关头,决不轻言牺牲”。关于战争启动后决不中途放弃,决不求和,《庐山讲话》有:“如果临到最后关头,便只有拚全民族的生命,以求国家生存;那时节再不容许我们中途妥协,须知中途妥协的条件,便是整个投降、整个灭亡的条件。最后关头一至,我们只有牺牲到底,抗战到底,唯有牺牲到底的决心,才能博得最后的胜利。若是彷徨不定,妄想苟安,便会陷民族于万劫不复之地!”。“战端一开,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从整体抗日战争可以看出,中国启动抗日是深思熟虑,整个决策历经十多年才启动的战争,在战争启动后,中国在过程上一度相当被动,但抗日决心、基本战略从未发生改变,在抗日战争

高一写人作文-关于李鸿章的作文范文1000字

高一写人作文:关于李鸿章的作文范文1000字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纵观李鸿章一生,可圈可点处众多,但是在皇权体制下,没有实现其抱负,这是民族和个人的悲哀。 李鸿章在列强眼中享有盛誉。1896年李鸿章访美时一位美国记者这样描述:他面庞慈祥,双眼明亮,闪烁睿智,包含幽默。他从不向人提要求,但总能获得满足。他很轻松地与人交谈,不会使人紧张……对妇女礼貌,喜爱儿童。 但李鸿章也不会放弃任何一个为在美华人移民争取权利的机会,在访美结束后,他有意避开了美国西部,而选择了加拿大作为他回国的路线,引起了美国记者的注意,就此事对他采访。李鸿章借机请求美国媒体帮助中国移民:“我期望美国的新闻界能助中国移民一臂之力。你们因你们的民主和自由而自豪,但你们的排华法案对华人来说是自由的吗?……我相信美国报界能助华人移民一臂之力,以取消排华法案。” 李鸿章为了废除强加在中国人头上的鸦片贸易还做了许多努力,为此在1894年8月27日会见了世界禁烟联盟执行秘书英国人约瑟弗. G.亚历山大——后鸦片贸易为英国国会议案所禁止。 李鸿章也得到同时代优秀人物的认可,比如(在义和团之乱时)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出面与诸大臣商议对策。北京不保,万一太后与皇帝在战乱中罹难,中央政权面临崩溃,国家将陷入彻底无序的混乱。为免出现这种情况,群臣合议,到时就共同推举李鸿章出任中国

“总统”以主持大局。 李鸿章重视西方科学,派出中国第一批留学生赴美学习现代科技知识。这批留学生曾经考入耶鲁等名校,詹天佑就是这批留学生的代表。此外,中国的电报业也是由这批学生开拓的。李鸿章积极学习新鲜事物,一次问一个留洋生什么是“抛物线”,小伙子解释了半天,李仍一头雾水。小伙子急了:“撒尿就是抛物线!”李恍然大悟。 即使是在生前大部分时间极力否定“帝国主义”曾经在中国存在的美国哈佛汉学家费正清老先生在晚年也总算是良心发现,说了些公道话:“列强未能‘分裂中国’的部分原因是由于中国善于巧妙地利用一个国家来牵制另一个国家。”而且这个避免八国联军肢解中国的人物就是李鸿章。 李鸿章应该对甲午战争的失败负责,因为工业化的日本和农业化的中国作战,胜负在战争前已经决定了。李鸿章是晚清最杰出的外交家,他的后半生致力于中国的外交事业,在当时那种国际大环境下他已经尽到一个外交家的全部努力了。 李鸿章生逢大清国最黑暗、最动荡的年代,他的每一次“出场”无不是在国家存亡危急之时,大清国要他承担的无不是“人情所最难堪”之事。因此,国人在对他咒骂痛斥之时,确实“不可不深自反也”,确实不可“放弃国民之责任”。

李鸿章的事迹简介和读后感

10月5至10日,中共十七大召开前夕,央视播出专题片《复兴之路》引起舆论广泛关注,被认为是十七大政治报告的一种形象解读。《复兴之路》对一些以前不甚明晰的史实及争议作出重新论述,其中对清末重臣李鸿章的功过是非、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中起的积极作用都有新的评价。总编导任学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李鸿章所带领的洋务运动虽然最终没有解决中国的问题,但却是中国最早发出的自强声音,是中国迈向近代化的开始。从百年“民族罪人”到近代化“进步功臣”,李鸿章,功过究应几分? “1998年的时候,舆论可没有现在这么包容,正式开馆之前,我们就李鸿章的解说词与中科院及各方人士反复斟酌、推敲,中间曾11次易稿,担心稍有定位不准,就会在社会引起很大的负面影响。”李鸿章故居陈列馆馆长程红如今回想起那段往事,依然心有余悸。 死忠清帝“罪”的起点 出生于封建地主家庭的李鸿章,从小接受传统教育,形成忠君国的思想。在晚清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之初,李鸿章曾投奔其师曾国藩的湘军大营,充当幕僚。1860年初,太平天国二破江南大营,清廷失去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最后的一支主力。李鸿章奉命回乡收编团练,组织淮军,救援上海。1862年,他率领淮军与太平军恶战数场,成功守住上海,并一鼓作气收复苏州、常州等重镇。到1864年,苏南地区的太平军已被淮军基本肃清。至攻打天京前夕,淮军总兵力已达7万余人,是镇压太平天国的重要力量。 战场上的胜利使李鸿章的仕途蒸蒸日上,他先后被任命为江苏巡抚、五口通商大臣,最后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成为挽救晚清这艘破船的“总舵手”。100多年来,镇压农民起义一直是李鸿章历史评价中的重大污点。 实业富国“功”的开始 在镇压太平天国过程中,李鸿章体会到洋枪洋炮的威力,并认识到装备精良的西方列强是中国最危险的敌人。此后,李鸿章一直致力于发展现代军事,增强国防来抵御列强侵略,他常说:“中国但有开花大炮,轮船两样,西人即可敛手”。在他运筹帷幄之下,江南制造总局、金陵制造局、天津机器局、北洋舰队等一大批现代军工企业、军队纷纷涌现。 在发展国防力量时,李鸿章深感资金匮乏,他认识到“中国积弱,由于患贫”。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他开始倡导“求富”,逐渐兴办起轮船招商局、电报总局、上海织布局、开平矿务局等一批民用实业,垄断当时全国的电报、航运等领域。程红介绍,李鸿章兴办的近代工业,在铁路、电报、纺织等众多中国近代化事业中创造47项第一,加快中国社会近代化的进程。 编练淮军枪杆子里出政权 李鸿章历经晚清四朝,纵横捭阖政治舞台40年,跟他手中拥有庞大的淮系力量是有很大关系的。而淮系是随淮军逐步发展壮大的。在当时八旗兵已没有战斗力的情况下,李鸿章的淮军成为清廷的国防军,不仅是镇压太平天国的重要力量,更曾长期担任直隶及战略重地防务。军事上的成功,使以李鸿章为代表的一批淮系人物迅速走上政治舞台,他们中有多人分别担任过直隶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以及广西、台湾等省巡抚,成为封疆大吏。

饱受争议的李鸿章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论文 系别:英语语言文化学院 专业:商务英语 班级: 14商务英语1班 姓名:廖楚仪 学号: 1440115125 课程名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任课教师:李付安 定稿日期: 2015 年 6 月 25 日

饱受争议的李鸿章 正如作者牛贯杰在《原来李鸿章》一书的开篇中说道那样,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一个政治人物,能在近四十年的政治漩涡中始终屹立不倒,着实不易。李鸿章却在内忧外患的近代中国做到了。尽管世人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但能够一直被众人热议,甚至全方位深入探究,可见李鸿章的确不简单,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作为一名大一学生,我对李鸿章这样一个历史风云人物的最原始印象就是中学历史课本上一幅滑稽的漫画。画一个人儿拿着浆糊艰难地修补一间破烂不堪的房屋,旁边有一句话,既是李鸿章那段经典自嘲的总结,又是对他的政治生涯最生动的描述:大清皇朝的裱糊匠。后来我查了资料,他原话是这样说的:“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是净室,虽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应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种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第一次读完这段话的那一刻,我觉得自己能够体会到他的洞察灼见,他的勇敢担当,他的无可奈何。 早在与太平军作战的时候,李鸿章就显露出他与大清国所有官员的不同之处:对外国的科学技术和国内的经济活动有极大的兴趣。虽然最初的动机是他要为自己组建的淮军准备银两购买武器。 创办近代企业需要的不仅仅是财力,更重要的是思想和观念的更

浅谈对李鸿章的评价

浅谈对李鸿章的评价 [摘要]评价历史人物,应该从客观角度出发,把历史人物放在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并主要看他的所作所为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是否促进社会的发展。据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李鸿章是过渡时代的过渡性人物,是晚清中国政坛上开明的封建官僚。作为地主阶级代表人物,他首先要维护地主阶级利益。李鸿章认识到中国的落后,主张兴办洋务来实现国家富强,并身体力行,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但他向西方学习存在着本质的局限性,不可能使中国真正走上富强之路。李鸿章在对外战争中,极力妥协,并代表清政府签定卖国条约,尽管是被迫的,但客观上确实是丧权辱国,他是清朝主要卖国贼之一。 [关键词]评价历史人物标准李鸿章 李鸿章是晚清中国政坛上显赫一时的人物,1901年在屈辱中辞世,在他死后一百多年的今天,人们对他的评价仍然是褒贬不一、毁誉参半。我想有一个焦点问题我们必须搞清楚,那就是如何评价历史人物,评价历史人物的主要标准是什么。我认为:评价历史人物,应该从客观角度出发,把历史人物放在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并主要看他的所作所为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是否促进社会的发展,这是评价的主要标准,当然我们也要了解他的主观动机和目的,但这不是也不应该是历史人物评价的主要依据。 鉴于上述观点,我这样看李鸿章:李鸿章是过渡时代的过渡性人物,是晚清中国政坛上少有的开明的封建官僚。作为地主阶级代表人物,他首先要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镇压太平天国、兴办洋务都是这一阶级属性的具体体现。李鸿章清楚地意识到中国的落后,主张通过向西方学习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并身体力行,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但他没有真正认识到中国落后的根源是其政治制度本身,向西方学习存在着本质的局限性,不可能使中国真正走上富强之路。李鸿章在对外战争中,指挥失当、极力妥协,战后代表清政府签定卖国的《马关条约》等条约,尽管是被迫的,但客观上确实是丧权辱国,他是清朝的主要卖国贼之一。 这样认识和评价李鸿章,来自于两个方面的思考:一是李鸿章本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二是李鸿章一生究竟做了什么事情。 1李鸿章本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十九世纪下半叶的中国,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大转型时期,而这样一个过程,又是在中国被动落后挨打的局面下,由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用鸦片和洋枪、大炮、军舰逼迫中国实行所谓“门户开放”的。正是在这样一个大变局当中,社会上各个阶层、各种身份的中国人提出形形色色的说法和方案,试图寻找出一条强国富民的理想道路。这时候,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和国内太平天国运动,一个新兴的统治阶级改革派——洋务派从清王朝统治集团的高层产生出来。他们接过传统儒家经世致用的旗帜,提倡和标榜“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力图挽封建末世的狂澜于既倒。所以这样的一个改革派也可以称之为封建统治的“补天派”,因为他们虽然可以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但只是停留在

华东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课 甲午战争》优质课教学设计_2

七年级下《甲午战争》教学设计 【教学立意】 甲午战争是日本经长期策划而发动的侵华战争,对国际格局产生长远影响,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中国战败,促使民族日渐觉醒。日本却因胜利而日益膨胀,走上军国主义不归路。列强则因刺激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教学目标】 知道甲午战争主要战役和战后《马关条约》的签订;从多视角、多维度的材料去体验甲午战争的发生和对各方的影响;感受甲午战争对国际格局的长远影响。【重点难点】 重点: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 难点:多角度分析甲午战争的影响。 【教学过程】 环节1:引用法国《小日报》对甲午战争的报道(见附录1)切入课题。 设计意图:以当时国外报纸的报道切入课题,引导学生从国际舆论视角看甲午战争。 环节2:祸起丰岛:讲述丰岛海战爆发,引用多重材料(见附录2、3、4),分析日本战前准备,与中国反应形成鲜明对比,分析国际社会反应的原因。 设计意图:引用多重材料,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战争爆发前日本在政策制定、军事实践、舆论引导、情报刺探等方面的准备,了解西方国家的态度及原因,与中国反应形成鲜明对比,学生体悟中国失败的必然性。 环节3:黄海决战:简述黄海战役的过程,清政府全面崩溃的结局和旅顺大屠杀,甲午战争失败已成定局。 设计意图:通过对甲午战争过程的了解,感悟战争的危害性,理解日本所谓文明之战的欺骗性。 环节4:凶狠马关:讲述马关条约的过程;通过比较法,分析《马关条约》的严重危害。

设计意图:引用李鸿章与伊藤博文在马关谈判的小故事,引导学生感悟甲午战争失利后清政府在外交上的屈辱。将《马关条约》内容与之前不平等相关条约比较,说明《马关条约》的危害性,引导学生初步学会比较分析的历史学习法。 环节5:战争回响:引入战败后谭嗣同等人的言论(附录5)、日本战前预测 (附录6)和国外媒体的报道(附录7)等材料,启发学生分别从中国、日本和列强三个角度分析战争影响。 设计意图:从中国、日本和列强多角度分析甲午战争的影响,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多角度分析问题的方法,感悟甲午战争后中国因战胜而觉醒,日本因战败而膨胀,列强因刺激而瓜分中国,体会甲午战争对世界格局的重要影响。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搜集甲午战争中,中日双方舰艇的资料,探究中日武器装备的区别。 【资料附录】 1、 我们见识到花费了巨款建造出来的最新一代舰艇……究竟威力如何。……(亚洲人)他们的武器已经和我们的一样先进……你看到了吗?在日本,战争这么雄壮地揭开了帷幕,欧洲国家多么羡慕啊!————1894年8月13日,法国《小日报》转自《甲午—120年前的西方媒体观察》 2、

读李鸿章传有感

读李鸿章传有感 读李鸿章传有感(一) 作为晚清朝政重臣之一,李鸿章在中国背负的指责和诽谤很多,自我们从中学课本中学到的历史以来,李鸿章这一“卖国贼”的形象就已深入人心。而众人眼中的李鸿章各不相同,唯有梁任公先生的这本《李鸿章传》最为公正。 这是一个英雄眼中的另一个英雄的形象,梁先生在这本书中这样评价李鸿章:“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而这本书,确实是围绕晚清复杂的政治时局中,李鸿章的功与过来写的。 以李鸿章的学识,虽大权在握,但他的成就也就今天看到的这些,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他只知道有军事,而不知道有民政,只知道有外交,而不知道有内治,只知道有朝廷,而不知道还有国民。 这本《李鸿章传》给了我颇多收获。 首先,是梁公治史的态度。梁启超和李鸿章是政治上的公敌,但作者曾亲口说道:“这书中有不少为他开脱辩护的语言,很多与时下的论调不一致,这完全是因为作史者一定要禀着公平之心来写。”为自己的敌人写传记,还能脱离世俗的论调,以公允之心来评定,这是一个史家所拥有的胸襟和态度! 其次,是获得了对李鸿章接近真实的认识。从前对他“卖国贼”的认识,在今天读到这本书后,才是真正地把李鸿章放在他所处的时代、政治时局、世界、和周围的人和事中,看到了一个真正的李鸿章。李鸿章虽饱受国人非议,却被外国人誉为“东方俾斯麦”。他所犯下的历史过错不少,不学无术,许多“不平等条约”的中方代表,都是他签的字,但我读到的更多是惋惜。虽对朝廷忠心耿耿却不知体恤百姓,虽从政严谨细心,却不明时局。总的来说,“李鸿章之遇”之所以“悲”,其根源在于整个民族的落后,而不是他一个人的责任。 梁先生的介绍彻底改变了我先前对李鸿章的认识,由此比较中国近代历史人物,李鸿章确实是伟大的开拓者! 读李鸿章传有感(二) 是功,是过?

悲剧人物李鸿章

悲剧人物李鸿章 说起晚清权臣李鸿章的时候,人们总会给予他“卖国贼”、“千古罪人”这样的评价。有很多人说李鸿章因为代表中国和外国列强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而给他扣了个“卖国贼”的大帽子,殊不知李中堂当年在谈判桌上曾极力争取为国家减少赔款数额,甚至老泪纵横,哭求当时外国首脑。“弱国无外交”正反映了当时中国尴尬的外交局势,并非李鸿章卖国求荣,实在是逼不得已、无可奈何之举。这并不是李鸿章一个人的错。 李鸿章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使清政府得以喘息近百年,虽然有助纣为虐之嫌,但我不认为中国内战对于国家的发展有推动作用。他在中国内忧外患,处于水深火热的时候,用自己的方法使中国富强,他兴办洋务,建立北洋水师,虽然不知道他的最初目的是什么,但是他的确推动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增强的国力。他对于维新派的的态度比较开朗,我想在他心里还是支持这些改革,要不然他也不会兴洋务,甚至在孙中山游说他造反后也没有杀他。可见李鸿章内心深处还是支持革命的。只是由于深受中国古代封建礼教的影响,不敢明目张胆的和清政府对抗。 但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他所做的错事,而没有看到他为这个国家所做的贡献,在太平军的战斗中曾经杀降将,此举有过河拆桥之嫌,显得李鸿章有些不仁不义。指挥失误致使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使中国丧失了也抗衡西方水军的力量。造成中国人名被大量屠杀。但我们可能不知道,李鸿章根本就指挥不了这支军队。他也是无能为力。 纵观李鸿章一生,可圈可点处众多,但是在皇权体制下,没有实现其抱负,这是民族和个人的悲哀。处在中国传统外交体制解体的历史悲剧中,李鸿章是晚清中国官僚集团中较为清醒和理性地对待“千古变局”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力图建立中国对外关系的新的明确的原则和适应性的方式,但他的思想充满着矛盾:他认识到时代变局需要中国变革,而又无法从体制上乃至文化上采取根本的变革;他实现了从崇拜皇权到推崇国权的政治价值观的转变,证明他本质上仍是一位现实主义的外交家,但他在外交操作上的现实主义与晚清外交面临的两难:既要维护帝国的传统外交体制,天朝礼治体系或朝贡体系的传统理想,又要适应完全对立的现代民族国家的国际关系体系的现实,便构成了难以调和的矛盾。两难之下,对李鸿章对外交涉的评价,必须对他的鲜明的时代意识予以充足的关注。客观的说,在晚清权臣中,李鸿章是最具洞察力的。李鸿章对时局有明确的看法,并为此提出著名的“千古变局”的命题。在1865年、1872年和1874年他在致友人的信及若干奏折中,多次强调,中外之局势是“实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深切认识到中国必须开放,与西方竞争。这才有了后来洋务运动的兴起。李鸿章的变局观如实地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特征,没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就提不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的命题,也就不会有对时局的冷静思考。 他为寻找自强之路,去欧美寻访救国之道。在出访美国的时候,他没有放弃任何一个为在美华人移民争取权利的机会,在访美结束后,他有意避开了美国西部,而选择了加拿大作为他回国的路线,引起了美国记者的注意,就此事对他采访。李鸿章借机请求美国媒体帮助中国移民:“我期望美国的新闻界能助中国移民一臂之力。你们因你们的民主和自由而自豪,但你们的排华法案对华人来说是自由的吗?……我相信美国报界能助华人移民一臂之力,以取消排华法案。”即使是在生前大部分时间极力否定“帝国主义”曾经在中国存在的美国哈佛汉学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感悟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感悟 李海涛 同志们好! 首先感谢同志们的信任和邀请,给了我和同志们进行一次心灵交流的机会!很高兴和同志们相会,一道学习和感悟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 关于传统文化的话题,现在人们已时常提及,“至今已觉不新鲜”。“百家讲坛”把学术殿堂的历史、文学、哲学、文物鉴赏等传统文化引至平民百姓;北京奥运开幕式有一轴长卷尽展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这又让我们想起了毛泽东同志的一段著名论述: “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个珍品。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予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运动是有重要帮助的。”1 又:“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 “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2 2009年2月初,温家宝总理在英国剑桥大学演讲《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时专门提到:“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博大精深。‘和’在中国古代历史被奉为最高价值,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我们的民族既能像大地承载万物一样宽厚包容,又能像苍天刚健运行一样,彰显正义。” 看来,尽管“传统文化”虽已不觉新鲜,但仍有说不尽的话题。今天愿将我自己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感受和同志们做一个交流。相信这种交流只要源自心灵间的真诚,就一定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并一定会在今后的人生长途中时时闪亮。 我们就从源头说起吧。 一、你从哪里来——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河。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3 1、从汤因比、李光耀的预言说起:中国、历史、文化传统。 (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1889-1975)——20世纪英国的世界级历史学大家) “西方观察者不应低估这样一种可能性:中国有可能自觉地把西方更灵活、也更激烈的火力与自身保守的稳定的传统文化融为一炉。如果这种有意识、有节制地进行的恰当融合取得成功,其结果可能为文明的人类提供一个全新的文化起点。”4 “将来统一世界的大概不是西欧国家,也不是西欧化的国家,而是中国。并且正因为中国有担任这样的未来政治任务的征兆,所以今天中国在世界上才有令人惊叹的威望。…实际上,中国从纪元前221年以来,几乎在所有时代,都成 1《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毛选2 / 533-534页。 2《新民主主义论》2 / 708、668 3《论语·子罕》 4《历史研究》(1934-1961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近代史论文——李鸿章

读《李鸿章传》有感 书名:李鸿章传出版社:中华书局时间:2012年8月 作者: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近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学者。任公之学术涉猎广泛,且均有建树,其中尤以史学研究成绩最著,其《中国历史研究法》及其《补编》、《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清代学术概念》等等,已成为今人国学入门之必读书目。梁启超先生心中的理想传记,“是以一个伟大人物对于时代有特殊关系者为中心,将周围关系事实归纳其中;横的竖的,网罗无遗。……此种专传,其对象虽之一个人,而目的不在一个人”。以此而言,《李鸿章传》则正为其理想之人物传记。 全书提纲挈领,紧紧围绕李鸿章一生之关键活动,分列“李鸿章之位置”、“李鸿章未达以前及其时中国之形势”、“兵家之李鸿章”、“洋务时代之李鸿章”、“中日甲午战争之李鸿章”、“外交家之李鸿章”、“投闲时代之李鸿章”、“李鸿章之末路”等主题,夹叙夹议,纵论李鸿章之一生。 这本书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洋务时代之李鸿章”、“中日甲午战争之李鸿章”。洋务时代之李鸿章—“洋务”泛指清政府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生关系的一切事务。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在中国社会发生的洋务运动,是一场清政府为了拯救其垂危统治,以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和发展军用工业、民用工业企业,编练建设新式海军海防、陆军,并相应培养新型人才为中心,以达到目的的活动。 书中指出“李鸿章所办洋务,略举于是矣。综其大纲,不出二端:一曰军事,如购船、购械、造船、造械、筑炮台、缮船坞等是也;二曰商务,如铁路、招商局、织布局、电报局、开平煤矿、漠河金矿等是也。”同时他兴革教育,培养新式人才。在洋务运动过程中,李鸿章深感人才的重要性。他看到科举培养出来的人,“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积习”,“所用非所学,所学非所用”,不符合洋务事业的要求,必须变革科举制度,培养新人。 中日甲午战争:它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在这次战役中,李鸿章苦心经营20年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对于李鸿章而言,甲午战败是他一生的耻辱,签订《马关条约》更是他一生的耻辱。 正如书中所说,李鸿章失去机会一共有三件事,“光绪十一年,李鸿章与伊藤博文在天津定约,载明异日朝鲜有事,中日两国欲派兵往,必先互相知照。于是朝鲜又似为中日两邦共同保护之国,名实离奇,不可思议。后此两国各执一理,纠缠不清,实基于是,而其祸本不得不谓外交遗策胎之。此为李鸿章失机第一事。”“论者谓袁世凯欲借端以邀战功,故张大其词,生此波澜,而不料日本之蹑其后也,果尔,则是以一念之私,遂至毒十余万之生灵,隳数千年之国体。袁故不能辞其责,而用袁听袁者,不谓失知人之明哉?此为李鸿章失机第二事。”“平时兵力,已不能如人,而临时战备,又复着着落后,使敌尽扼要冲,主容易位,盖未交绥而胜负之数已见矣。此为李鸿章失机第三事。”三机既失,战事遂开。 我眼中的李鸿章1、是推动中国社会从传统向近代转轨的一个人,李鸿章堪称洋务运动的首脑和旗帜。洋务运动是时代的产物,是对外国殖民地侵略和世界近代化浪潮冲击所做出的积极回应,是中西文化碰撞和交融的初步结果。虽然不可能使中国摆脱传统的农业社会,实现资本主义近代化,但却导致封建体制的破裂和资本主义的萌生,从而使中国社会在从传统向近代转轨的路途上迈出了第一步。2、是促进中国向半殖民地沉沦的一个人,李鸿章长期跻身于晚晴“外交第一冲要”。外交的成败,取决于综合国力的强弱和外交政策的正误。李鸿章推行

生平简介如何写

生平简介如何写 篇一:怎样写好人物生平 怎样写好人物生平 一、什么是生平? 生平,一个人生活的整个过程,俗称一辈子。它是简单记述一个人生平事迹时所使用的一种应用文样式,是传记类文章中的一种较短小的形式。 二、怎样写好生平, (一)要明确写生平的目的。 写生平的目的是配合其他文章、图画、照片向人们客观地介绍一位革命导师,英雄模范人物的全面而概括的生事迹。因此,生平的篇幅要尽量简短,语言尽量精炼,可以省去带歌颂、赞扬的词语。 (二)要掌握写生平的表达方法和人称。 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对话这六种表达方法中,写生平用得多是叙述和说明两种方法。叙述时,作者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用“他”的口吻去叙述他人的事迹、因此,凡写生平都是用第三人称的叙述方法。 (三)要掌握生平的结构方法。 生平的结构只有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标题。有时用标出,有时用来写。 第二部分,正文。生平正文的写法,一般在开头介绍被介绍者的

姓名、籍贯、出生年月和地点之后,根据被介绍者的整个经历,分成若干个时期,在每个时期中介绍被介绍者的革命活动和所担负的职务。为了 节省字数,每段开始提一次被介绍人的姓名以后,再提姓名时可用第三人称“他”代替,甚至有时连用“他”也不用。 例如:孙中山生平 孙中山先生幼名帝象,学名文,字德明,号日新,后改号逸仙,旅居日本时曾化名中山樵,“中山”因而得名。 1866年11月12日孙中山出生于翠亨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0岁入村塾读书,12岁到檀香山读书,17岁时回国。1884年与本县卢慕贞女士结婚。1886年至1892年先后在广州、香港学医。毕业后,在澳门、广州行医,并致力于救国的政治活动。1894年上书李鸿章遭到拒绝,遂再赴檀香山,创立兴中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主张。 1905年在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系统地提出其三民主义思想,并与保皇派进行了激烈的论战。1895年至1911年策划多次反清武装起义,屡遭挫折而斗志弥坚。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得到各省响应,导致清朝专制统治的覆灭,是为著名的“辛亥革命”。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政体。1912年4月卸大总统职,致力于经济建设的宣传。袁世凯窃据大总统职位后阴谋复辟帝制,孙中山乃于1913年发动“二次革命”反袁。1914年在日本组织成立中华革命党。1915年与宋庆龄结婚。 1917年,在广州召开非常国会,组织中华民国军政府,被

李鸿章传读后感

《李鸿章传》读后感 读了梁启超先生写的《李鸿章传》,不禁赞叹梁启超国学功底之深和文采之非凡,客观而公允的评价以及中西对照的写法使我了解了李鸿章的一生,读完之后颇有所感。李鸿章一生毁誉参半,褒贬不一。梁启超先生曾经说过“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李鸿章的一生最为后人所憎恨的是他当政期间,先后签署了《马关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丧权辱国。作为大清外交第一人,李鸿章由此身败名裂,留下骂名。然而,把全部的责任都归咎于李鸿章是有失公允的。对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他曾据理力争,然而无奈国家羸弱,不得不接受屈辱的要求。他图有一腔爱国热情,但是当时的中国实在是无药可救了,无论怎么努力都改变不了当时人们的愚昧麻木,他是想救国的,但是那个黑暗的社会不允许他这样做。梁启超先生在书中写道:“李鸿章是时势所造英雄,而非造时势之英雄。”尽管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中,尽管李鸿章在军事,改革运动中是杰出的带领者,然而他不懂得民众的实质,不通晓世界的发展趋势,不懂得政治的本源,没有从根本上考虑国家的严峻形势,再者在改革前进的摸索中无人指引,也只能让他停滞不前,却又无能为力。 一开始李投奔于曾国藩门下,在围剿”义和团”战斗中其军事才能崭露头角,用兵谋定后动,料敌如神,还和曾国藩等人一同建立了淮军和常胜军,且其品德气量也为人所道,故梁启超评论说:“按此亦李文忠之所以为文也,诏会剿而不欲分人功于垂成,及事定而不怀嫉妒于荐主,其德量有过人者焉。名下无虚,非苟焉已耳。”他是一介书生,但是戎马生涯改变了他的初衷,做不成学问却成为了“忠臣”,举起屠刀的时候没有眨过眼睛然后时候也扪心自问,那双满沾鲜血的双手让人心惊胆战。想想为什么“粤匪”会反朝廷,为什么朝廷军队会不堪一击?这一切的一切不得不令人深思!国之痛,民之哀,他深知自己没有能力能扭转这一切,所以只能在自己权职范围内的一些事情,让老百姓有饭吃,让朝廷放心东南这一块。最令人担心的是夷技这一块,外国军械优越,若起祸端,吃亏的肯定是中国,后来他就想尽快新办洋务,他写下了《致总理衙门书》想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后来朝廷同意了,他可以放手大干一场了。他提倡“自强”、“求富”,开办近代军事工业,设立江南制造局、轮船招商局、建立北洋舰队。他试图以自己的力量来挽救风雨飘摇的清王朝。然而他所提倡的自强求富,他所建立的北洋水师却渐渐的被列强的枪炮和昏庸的王朝所粉碎。 李鸿章的一生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少年科第,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在鼎盛时期“坐镇北洋,遥执朝廷”。他推动了中国将现代化的进程,为民族工业发展做出了贡献,他是值得我们敬佩的,但是就因为他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被众多人所误解,留下骂名,实属不公啊!

李鸿章论文

李鸿章的辛酸泪与鲜为人知的一面 摘要:在中国近代化路途中有一位著名人物,他主管清廷外交与军事长达二十年之久,期间曾因签订过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很长一段时间都为人诟病,但他的背后做过的实事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他的救国思想、变法主张、洋务运动、外交策略等。让我们更加接近一个鲜为人知的李鸿章,并品尝其间的辛酸泪。 关键词:李鸿章洋务运动铁路建设外交救国思想。 正文: 李鸿章本为文人,投身军旅,统率淮军镇压太平天国与捻军起义,在晚清的官场中一路顺风,扶摇直上,从江苏巡抚、署两江总督、湖广总督、1870年调任直隶总督,接着被清廷授予武英殿大学士,爬上权利高峰,代表倾听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同时致力于引进先进的西方科学技术,开办近代工矿企业与交通业,建立新式陆海军,创办学堂,培养人才,揭开了中国近代化序幕,是晚清洋务运动代表人物,一下让我们从几点来介绍一个鲜为人知的李鸿章。 《一》:报国思想 李鸿章从在晚清政坛上崭露头角之日起,就极其重视人才。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社会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为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确保大清王朝的统治,李鸿章殚精竭虑屡次上书纵论时局,认为,中国要想走上富强之路,“练兵、简器、造船、筹饷、用人、持久六条均为救时之要务”,最关键的还在于“变法和用人”尤以人才为急务“用人最为急务,储才尤为远图”,他曾剖析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的原因,就在于“端绪甚大,经纬需才,穷天下之力,犹虑莫殚莫究,病在无人”。 挽救民族危亡,急需大批具有先进科技文化知识的人才。李鸿章对封建官场的种种弊端深恶痛绝,说:“京宦不识外事,偏又喜谈外事,言之娓娓动听,丝毫不管要害”,“中土人才多空谈学问,仕宦于此道漫不究心,故洋务都无长进”,遇到创新之举“文人学士动以崇尚异端,光怪陆离见责”。新式人才的缺乏,造成清朝举国上下的沉沉暮气和甚嚣尘上的惰性势力‘当轴风气往往见贤而不能进,见不善而不能退,此类是上下相忍为国习,为合同。有立异者则必推而远之,不但无总揽事权运量四海之才,即有其人,亦不容于今之朝矣!李鸿章对此痛心疾首,”涉历洋务已十余年,尝苦有唱无喝,最终他只能愤懑道:“中国人人心,真有万不可解者矣。” 在择人方面,择人以务实,才干为首要。*2 李鸿章是个典型的现实主义者,加上面对当时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作为洋务派地方首领的他,敏锐地感觉到时代对新型人才的渴望和期待。于是力破陈规,大胆创新,提出新型的人才观——在培养人才上,改革科举,设立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1),鼓励学习西学,在用人上,唯才是举,以实用为主,尤为重视中西合璧的人才,“取瑰异淑傥,其拘守文墨无短长者,非熹。”这一举措,开一代风气之先,对社会发展起到很大促进作用。在对待人才上,讲究“用人最为急务,储才尤为远图。”他从实际出发,把个人能力置于道德之上,注重罗置精明练达之士,而很少聘请儒家卫道士和文学侍从。并不是他们不是人才;而是因为时代更需要精通洋务,能富国强民的人才,当刘铭传在台抗法时,也在兵饷兵员上不遗余力地支持刘铭传,同样还有任用薛福成、盛宣怀,用人不疑,迫使赫德主动放弃接任海防司之职,使中国海军未被外国人所控制,为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发展和慈善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二》:变法主张 早在19世纪60年代,李鸿章的变法思想就形成了,同治十三年(1874年)至光绪元年(1875)的海防讨论中,李鸿章提出了变法主张。其主张主要有四条: 一:改革军事制度,裁绿营和旧水师,建立近代海陆军, 二:发展近代民用企业,仿照西法,设厂造耕织机器、开煤铁各矿、兴办电报轮船铁路。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