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审计风险应对策略

审计风险应对策略

审计风险应对策略
审计风险应对策略

(2008 年第24 期)

摘要:文章对审计风险的概念、构成进行了全面阐述,

指出经营失败和审计失败是导致审计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同时结合案例分析,提出了审计风险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审计风险经营失败审计失败

审计模式的不断发展和改进,与国内外发生的一系列审

计失败案件,引发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广泛关注。新世纪伊始,世界范围内很多知名企业迫于经营风险、财务风险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发生了一系列财务丑闻,给广大投资者造成了巨大损失。

一、审计风险的概念及成因

所谓审计风险,是指被审单位的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

而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意见的可能性。一般来讲,经营失败和审计失败是导致审计风险产生的最主要原因。

审计风险与审计活动相伴相生,有审计活动实施,就会

产生相应的审计风险。由于现代审计是随着企业的财产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相分离而产生的,故从理论本质上讲,审计应该起着协调委托人和代理人利益的作用,其目标是促进两者利益均衡最大化。因为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可以有效地说明企业管理当局的受托经济责任,降低会计报表使用人进行决策所面临的信息失真风险,所以现实中,注册会计师往

往就被期望作为信息风险减少者和保险人的双重身份出现。

一方面,注册会计师被雇佣来对财务报表的客观、公允表达

进行确认,以减少财务报表隐含的错误和减少信息不对称

性。另一方面,委托人和代理人通过审计费用的支付,将风险转嫁给审计人员,如果审计人员失职而没有察觉人为舞弊,

法院会判决审计人员提供赔偿,从而实现了风险分担。投资

者或债权人因为投资或贷款遭受损失,往往会找会计师充当

替罪羊,这就是“深口袋”现象———因为社会日益赞同受害的一方向有能力提供赔偿的一方提起诉讼,而不论错在哪一

方。可以说会计师面临的审计风险越来越大,会计师执业法

律责任的口袋也越来越深。

(一)由经营失败导致的审计风险

经营失败是指企业由于经济或经营条件的变化,企业可

能无力归还借款或无法达到投资者期望收益的情况。反映经

营风险的极端情况就是经营失败,如公司破产倒闭。经营风

险其实跟审计风险一样,这意味着企业一旦从事经营活动,

就总有失败的可能性存在。问题是企业经营失败时,往往也

会连累注册会计师,而且社会公众又不能很好的理解经营失

败与审计失败之间的差别。1982年潘斯奎尔银行股份有限公

司经营失败与毕马威巨额赔款的案件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

实际上,企业出现经营失败时,审计失败可能存在,也可

能不存在。有些时候,出现了经营失败,但审计并未失败,理论

上跟会计师没有关系,但实务中会计师仍存在巨大的风险。当一个公司破产或无力偿还债务时,会计报表使用者往往认为

审计也是失败的,特别是最近的审计报告显示财务报表的列

报是公允的时候。此时使用者仍会控告会计师存在过错。(二)由审计失败导致的审计风险

审计失败则是指注册会计师由于没有遵守审计准则的

要求而发表了错误的审计意见。例如,注册会计师可能指派

了不合格的助理人员去执行审计任务,或者可能审计程序不

到位,最终未能发现应当发现的财务报表中存在的重大错

报。银广夏事件就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

2001年8月由《财经》记者通过一年多的对“中国第一蓝

筹股”的追踪调查,揭开了一个由高深的“萃取技术”和陌生的“德国客户”组成的造假故事:天津广夏1999年、2000年获得“暴利”的萃取产品出口,纯属子虚乌有。整个事件纯属一场骗局。遗憾的是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对银广夏的审计过程

也存在重大瑕疵,比如:

1.未能有效执行应收账款函证程序,将所有询证函交由公

司发出,而并未要求公司债务人将回函直接寄达注册会计师处;

2.对于无法执行函证程序的应收账款,审计人员在运用

替代程序时,未取得海关报关单、运单、提单等外部证据,仅根据公司内部证据便确认公司应收账款;

3.涉案注册会计师存在重大过失,未能发现或对外披露

银广夏会计报表中的重大虚假问题;

4.注册会计师未能保持职业谨慎,对审计证据的真伪未

能给予应有关注;

5.未有效执行分析性测试程序,例如对于银广夏在2000

从审计案例谈审计风险应对策略

■/张清阳

财经监督

65

(2008 年第24 期)

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大幅增长的同时生产用电的电费费用却

反而降低的情况竟没有发现或报告;面对银广夏2000年度生产卵磷脂的投入产出比率较1999年度大幅下降的异常情况,注册会计师即未实地考察,又没有咨询专家意见,而轻信银广夏管理当局声称的“生产进入成熟期”;

6.存在以预审代替年审、未贯彻三级复核制度等重大审

计程序缺陷。

其实,审计失败就其成因大致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由

于管理层舞弊,二是由于事务所自身因素导致。

另外,诸如过度信赖被审单位管理当局、未能很好保持

职业谨慎、未能适当设计及执行审计程序、未能收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专业胜任能力不够、职业道德水平不高等,也

会成为导致审计风险发生的直接原因。

二、审计风险的应对策略

(一)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我国的上市公司多半

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公司治理结构很不完善,所有者缺位、一股独大现象严重,公司中产权多元化特征不够明显,董事长、经理合而为一的领导体制,更使治理结构陷入失衡。由董事会决定聘请注册会计师并支付审计费用的权力落入经营

者手中,出现了经营者自己出钱审自己的不正常现象,造成会计师对经营者的严重财务依赖,经济利益对独立性的损害不可低估,进而影响注册会计师审计意见的公允表达。由此,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不健全成为造成审计独立性缺失的制

度性根源。

(二)加强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事务所应当建立以质

量为导向的业绩评价、薪酬及晋升的政策和程序。在业务承接与保持环节,避免过分看重商业利益而忽略业务质量的现象发生。要深入了解客户基本情况,审慎选择被审单位。近年来国内证券市场上发生的一系列审计失败案件,很多与注册会计师对被审单位的基本情况了解不够有关。业务执行中,会计师应严格遵循准则规范,实施到位的审计程序,运用科学合理的审计方法,收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支持正确审计意见的形成。事务所有关质量控制方面的政策和程序应形成相关文件,并得到一贯遵循。同时,需要任用具有适当经验

和能力以及必要权限的人员,承担起独立复核的重任,有效避免审计风险的发生。

(三)提高审计从业人员专业素养。审计人员作为审计工

作的具体实施者,自身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审计工作质量和成败。审计人员应当首先保持和提高专业胜任能力,通过参加教育、培训以及执业实践等多种形式,来提高规避和控制审计风险的能力。审计人员还应努力学习新的审计理论,不断创新和改进审计技术和方法,提高审计判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使审计结论与事实更加相符,更高程程度的符合社会公众的期望,有效避免审计风险的发生。

(四)辩证的看待审计风险。审计风险的产生,一方面会

造成经济赔偿,也可能带来牢狱之灾,在某种程度上对从业人员造成极大的危害性,降低了社会公众心目中对审计工作的可信程度;另一方面,我们应直面审计风险。审计风险是伴随着审计工作的开展而产生的,有审计就会产生审计风险。由于审计风险的存在,往往可以促使审计人员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这又无形中推动了审计工作的发展,有助于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风险,控制风险的发生。所以,审计人员应当具备良好的心态,用足功夫,做足功课,提高自身规避审计风险的能力,将审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众多,但

在注册会计师执业实践中,随时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对于应

对审计风险产生显得尤为重要。这种职业怀疑态度既有助于

保持审计效果,又有助于提高审计效率。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2006)〔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秦荣生.对经营风险导向审计的反思〔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6(5).

〔3〕顾晓安.基于业务循环的审计风险评估专家系统研究〔J〕.会计研究,2006(4).

〔4〕叶陈刚,何欢.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识别与控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4).

◇作者简介:杭州职业技术学院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

◇责任编辑:闫树北

◇责任校对:闫树北

更正:《财会研究》2008年第二十三期“贯彻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努力服务全省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一文作者信息更

正为:甘肃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

财经监督

66__

论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审计的范围逐渐拓宽,人们对审计的期望越来越高,审计职业的责任也越来越大。社会经济生活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增加了审计的难度,相应产生了一定的审计风险。为此,人们应正确认识审计风险,增强审计风险意识,积极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审计风险,使审计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下面笔者就从审计风险的形成原因及风险的控制与防范等方面作一浅析。 一、审计风险的成因及存在的主要环节 (一)审计风险的主要成因 1.审计机构自身不当形成的。如审计人员素质、能力的差别造成同类审计业务结论不同;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品质的高低决定审计行为的偏差,导致审计结论的偏差;审计人员在取证和选用证据上,都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如果取证不充分,其结论也就不一定合理;审计操作不规范、审计程序脱节、主观臆断、凭经验办事,就增加了审计的失误率;审计方法选择不当,也将影响审计结论的是否正确等。 2.社会环境对审计风险的影响。这主要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或执行不力,而审计人员又不能觉察所造成的风险。即使审计人员确认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合理或在关键环节上失控,其提出的修正建议是否能够真正适合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活动,也会形成一种修正风险。如果社会及公众审计意识增强,企业便会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严格会计核算,其审计风险就会降低。反之则升高。 3.经济环境对审计风险的影响。市场经济成份的多元化,被审计单位行为的不稳定性,如企业改组、兼并、重组等,使审计人员对企业的情况难以全面地反映和评价,获得正确结论的难度加大,从而增加了审计风险。 4.法律环境对审计风险形成的影响。法律是审计工作的依据,如果法律体系不完备或不衔接,审计人员就失去统一的判断标准,增加风险机会。我国先后颁布的《审计法》、《注册会计师法》等明确规定,对审计人员的失职行为和违章行为分别追究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 5.审计方法对审计风险形成的影响。一是审计方法模式滞后,仍停留在账项基础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阶段,而国外已发展到风险导向审计阶段;二是无论采用判断抽样还是统计抽样,它都是根据审计人员的经验主观判断,极易遗漏重要的项目;三是审计操作不规范,如审计人员为了降低审计成本随意放弃一些自认为不必要的审计程序,审计方法的选用不科学,审计报告的编写不明确、不公允等。 (二)审计风险存在的主要环节 1.签订审计约定书环节的风险。签订审计约定书,是委托人与被委托机构之间明确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过程,约定书一旦确定,就对双方均具有约束力。作为审计方,必须按约定的内容、要求按时出具审计报告,否则就构成违约。一般情况下,除老客户外,会计师事务所对被审计单位内部财务制度和内控系统是否健全和有效并不了解,而这些方面的状况又恰恰是审计机构和注册会计师能否得出客观、真实审计结论,发表客观、真实审计意见的基础。

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现状及其控制(一)

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现状及其控制(一) 一、审计风险的现状l.部分注册会计师缺乏强烈的风险意识与高度的责任感。有的注册会计师在实际审计过程中掉以轻心,态度不严谨慎重,存在着一种风险不会降临到自己头上的侥幸心理,认识不到在实际工作中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风险的产生,给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从而使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事务所被告上法庭,最终承担相应的经济法律责任。2.事各所之间的不正当竞争导致审计风险缺乏可控性。有的事务所为了争取落户,采取降低收费的手法以吸引客户,导致事务所为了减少成本而任编审计时间,简化审计手续,从而加大了审计的风险。3.在审计过程中采用的审计程序和方法不合规范。在实际工作中,有的注册会计师未了解客户的基本情况就匆忙进行审计,不按规定的程序办事,使用不恰当的审计方法,以至于糊里糊涂被推上法庭。如某事务所在对某企业的股东现金投资情况进行审验时,以股东的私人存单、活期存折等复印件作为投资到位证明,而未按规定对股东资金是否如数如期进入被审单位的银行账户予以审查就签发了验资报告。4.被审计单位舞弊手段的变换及有意识的舞弊增加了审计风险。有的企业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在实际工作中千方百计采取各种舞弊手段,这给审计人员的工作带来了难度,审计风险也随之加大。5.被审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有的企业没有内部控制制度或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使虚假的会计账户在企业内部得不到发现或虽已发现却得不到有效控制,从而产生审计的控制风险。6.有关法律、法规不完善、不健全,以及执法力度不严,使得很多作假行为没有得到有力的打击,从而使审计风险难以避免。7.会计职业界宏观管理不力,对会计人员的行为缺乏约束性,也造成了很多本可避免却未能避免的风险。二、审计风险的控制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可根据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和特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将其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1.建立风险责任制度其基本内容包括:明确审计组织内部各个层次、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做到事事有人审核批准,有人实际操作,有人负责指导监督,有人负责考核,出了问题能够及时反映出来,并能分清责任。2.保证审计的独立性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应从两个方面去解决。一是从宏观上,必须解决审计组织地位的独立性,社会审计组织要脱钩改制,脱离挂靠主管部门的影响。二是在各个审计组织内部,也要采取措施确保上岗审计人员的独立性,主要是要保证被指定人员与被审计单位之间不存在可能影响审计人员的公正立场的特殊关系和其他能够削弱审计人独立性的各种因素。3.强化审计人员的法制意识目前我国关于审计工作已有了一些成文的法律法规,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要遵守法定的工作程序,依法审计。从审计立项开始,就应该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所规定的范围进行,项目确定后,要按规定的手续下达书面的审计通知书;审计报告定稿前必须征求被审计单位的意见,对于被审计单位提出的异议,应给予足够的重视,认真核查,不当之处,及时纠正;审计结论要有法律依据,所引用的法律规定要适用、有效、准确和完整。

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及其防范

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及其防范

摘要 有审计就有审计风险,但是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活动愈演愈烈,审计所承担的责任也就越大,审计难度也就越高,审计风险就随之增大。那么,如何规避审计风险也就成为人们一直以来不断探讨的话题。为此,人们应正确认识审计风险,增强审计风险意识,积极有效的预防贺控制审计风险,使审计再维护市场经济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 本文通过深入研究审计风险概念、审计风险模型、新的审计目标、并结合最新的经济环境,探寻审计风险的防范现状及形成的原因,目的在于引起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对审计风险更深程度上的认识,并对此有所规避与控制,相应地建立审计风险防范系统,有利于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审计风险与防范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具有实践意义的课题。审计风险是审计理论的重要内容,研究审计风险及其模型是对审计理论的完善。研究审计风险有助于审计人员认识风险、控制规避风险,提高注册会计师的审计业务水平。 关键词: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防范

Abstract However,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 politics and economy, economic activities become more and more intense. The greater the responsibility of audit, the higher the difficulty of audit, and the greater the risk of audit. Then, how to avoid audit risk has become a topic that people have been discussing. Therefore, people should have a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audit risks, enhance the awareness of audit risks, actively and effectively prevent and control audit risks, and make audit play its due role in maintaining the market economy. In this article, through in-depth study concept of audit risk, audit risk model, the new audit target, and combined with the latest economic environment, explore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reason for the formation of audit risk, the purpose is to cause the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and public accounting firm to audit risk deeper level of understanding, and to evade and control, accordingly to establish audit risk prevention system,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industry in China. Audit risk and prevention is not only a theoretical problem, but also a subject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udit risk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audit theory. Studying audit risk and its model is the perfection of audit theory. The study of audit risk can help auditors to understand risk, control and avoid risk, 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CPA's audit service. Key words: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Audit risk;To guard against

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与防范本科毕业论文

引言 注册会计师被称为现代社会的“经济警察”,其审计质量水平对资本市场的健康运行甚至整个社会经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公司财务造假案例频频曝光,各种欺诈投资者的行为对股市的伤害颇深。随着证券市场透明度的进一步加强,部分上市公司审计失败案例曝光于众。上市公司会计报表注水、信息披露不规已成为投资者心中深深的痛楚。 原野事件震惊了中国整个审计界,之后频频曝光的红光实业、锅炉、蓝田股份、联谊、银广夏等审计失败案例对我国审计行业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当人们把信任的目光投向国际会计事务所时,美然、世通、施乐等大型跨国公司又开始了一系列的财务丑闻的曝光,这一系列审计案件涉及面之广、冲击力之大、影响力之深,再加上时间之巧合,实属注册会计师历史上罕见的大事。大多数审计失败案例中,涉案公司的舞弊动机都非常明显:注册会计师则丧失了应有的独立性,没有勤勉尽责,甚至与管理当局勾结欺诈。注册会计师作为降低会计信息不对称,增进会计信息价值,弥补经营者与所有者之间信用差距的使者,其执业质量堪忧,其形象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损害,社会公信力受到空前置疑。审计风险的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会计审计界的围,引起了世界各国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这些现状表明,对我国的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来说,审计风险无处不在,而且愈演愈烈。就整体而言,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职业界对审计风险理论的了解与应用程度较低,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审计风险,如何有效控制审计风险,成为业界的重要课题。

一、审计风险概述 (一)审计风险的涵 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采取了不恰当的审计程序和方法或者错误地估计和判断了有关审计事项,发表了与事实真相不相符的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双重的:一是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注册会计师却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二是会计报表无重大错报,注册会计师却出具了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因此承担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的可能性。 (二)审计风险的类型 1.系统风险 系统风险是指由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管理体制变化等外部因素,会计师事务所自身无法抗拒的风险。其中主要包括体制风险和规模风险。 (1)体制风险 体制风险是指由于我国1998年所有会计师事务所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或合伙制事务所,这种体制变化给事务所带来损失的可能性。 (2)规模风险 规模风险是指由于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小,数量多,在人才、技术、业务各方面发展受到限制,恶性竞争更为突出,事务所抵御风险的能力就会降低,随时都有被击败的可能性。 2.经营风险 经营风险是指会计师事务所部管理体制的建立和运作所带来的风险。主要包括客户维护风险、市场开拓风险、收支运用风险和员工管理风险。 (1)客户维护风险 客户维护风险是指会计师事务所为了维持较为固定的客户群体,从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 (2)市场开拓风险 市场开拓风险是指会计师事务所为开发新的市场,采取不恰当的手段从而给事务所带来损失的可能性。 (3)收支运用风险 在收入方面,很多会计师事务所积极参加“第二产业”,寻求“其他业务收入”,如

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

浅谈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audit risk/Shenjiong Liu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注册 会计师队伍与业务范围的扩展、壮大和社会公 众对审计报告的关注日益提高。注册会计的信 任度和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审计职业的责任也 越来越大。由于注册会计师本身审计方法的局 限性及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注册会计师 很难对企业做出客观、公允的评价,从而导致 审计风险的产生。为此,注册会计师应正确认 识审计风险,增强审计风险意识,积极有效的 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使审计在维护市场经济 秩序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在此基础上研究和 探讨防范与控制审计风险成为一种必然。 1.审计风险的要素 审计风险由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 险组成。所谓固有风险(Inherent Risk,缩写为IR),是指假设被审计单位不存在相关内部控制时,某一账户或交易类别单独或连同其他账 户、交易类别产生重大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 控制风险(Control Risk,缩写为CR)是指某一账 户或交易类别单独或连同其他账户或交易类 别产生错报或漏报,而未能被内部控制防止、 发现、纠正,致使财务报表失真的可能性。所谓检查风险(Detection Risk,缩写为DR),是指某一 账户或交易类别单独或连同其他账户或交易 类别产生错报或漏报,而未能被实质性测试发 现的可能性。在审计风险的三个构成要素中, 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与被审计单位有关,注册 会计师对此无能为力。但注册会计师通过对被 审计单位的了解,可以对被审计单位固有风险 和控制风险的高低做出评估。在此基础上,注 册会计师便可以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 和范围,以便将检查风险以及总体审计风险降 低至可接受的水平。 2.审计风险的成因 2.1客观经济活动的复杂性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审计所面临 的客观经济活动也越来越复杂,审计单位的会 计信息资料越来多,差错和虚假的会计资料掺 杂其中,失察的可能性也随着增大;经济业务 的种类和性质也不断的多样化和复杂化,会计 核算业务已经远远超出传统的财务会计的内 容,诸如所得税会计、租赁会计、破产会计、合

第8章-风险应对-练习题及答案

第八章风险应对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设计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的依据是注册会计师识别的风险是否重大 B、财务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很可能源于薄弱的控制环境 C、如果多项控制活动能够实现同一目标,注册会计师不必了解与该目标相关的每项控制活动 D、被审计单位通常有一些与审计无关的控制,注册会计师无需对其加以考虑 2、关于控制测试的性质,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将询问与检查或重新执行结合使用,通常能够比仅实施询问和观察获取更高的保证 B、观察提供的证据限于观察发生的时点,但其也可以测试控制运行的有效性 C、被审计单位针对处理收到的邮政汇款单设计和执行了相关的内部控制,注册会计师通过询问和观察程序往往不足以测试此类控制的运行有效性,还需要检查能够证明此类控制在所审计期间的其他时段有效运行的文件和凭证,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D、询问本身无法获取控制有效运行的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需要与其他测试手段结合使用才能发挥作用 3、注册会计师在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时间时应当考虑的因素不包括()。 A、审计意见的类型 B、控制环境 C、错报风险的性质 D、审计证据适用的期间或时点 4、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财务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很可能源于薄弱的控制环境 B、当控制环境存在缺陷,注册会计师通常会选择在期中实施更多的审计程序 C、采用不同的审计抽样方法,使当期抽取的测试样本与以前有所不同,可以提高审计程序的不可预见性 D、控制环境存在缺陷通常会削弱其他控制要素的作用,导致注册会计师可能无法信赖内部控制,而主要依赖实施实质性程序获取审计证据 5、下列关于控制测试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如果并不打算依赖内部控制,注册会计师就没有必要进一步了解业务流程层面的控制 B、如果不打算信赖内部控制,注册会计师就没有必要进行穿行测试 C、针对特别风险,注册会计师应当了解和评估相关的控制活动 D、如果认为仅通过实质性程序无法将认定层次的检查风险降至可接受的水平,注册会计师应当了解和评估相关的控制活动 6、注册会计师执行的下列审计程序中,属于细节测试的是()。

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分析及控制研究

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分析及控制研究 风险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普遍地存在于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他们往往忽视了审计风险,置审计客户的信誉和管理水平于不顾,下面是小编就这一问题搜集整理的一篇相关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借鉴。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各国控告审计人员的诉讼案件急剧增加。到九十年代索赔给会计公司造成巨额损失:1991年美国的六大国际会计公司被直接索赔共计近5亿美元,占其收入的9%,比1990年上升了7.7%。1992年8月,美国整个CPA职业界面临的诉讼损失估计有300亿美元。一些会计师事务所因诉讼而陷入困境甚至倒闭。我国也先后发生了深圳原野事件、北京中城事件、浙江尖峰事件、四川红光事件、宁夏银广夏事件及麦科特事件等等一系列重大事件。这些事件表明,审计风险无时不在,无处不有,而且愈演愈烈,接连引起审计理论界和职业界的震动,关于审计风险的研究日益得到广泛的重视。如何正确认识审计风险,如何有效控制审计风险,成为审计理论界与实务界的重要课题。 一、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自1980年恢复审计制度以来,对审计风险的认识主要分为三个阶段:(1)对审计风险认识的初期阶段(1980年一1991年)。在这一阶段注册会计师几乎不承担任何风险,其主要任务是实现自身的发展,并且也顺利地渡过了谋生存的第一关。(2)对审计风险的初步认识阶段(1992年-1995年)。在这一阶段我国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等有关法律文件,这不但标志着对审计风险认识的加

深,更为判定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提供了初步的依据。审计风险的主要来源开始由职业内部转为职业内部和外部。(3)审计风险研究的纵深发展阶段(1996年-现在)。在这一阶段,我国对审计风险的形成、性质、特点等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在借助现代审计风险模型的基础上,加之有效的定性分析,已能比较合理的控制审计风险。但是与不断发展的实践相比我国审计理论研究至今仍不成熟,特别是对于审计风险及控制的研究。在各类关于审计的书籍中论述审计风险的篇幅很有限,很多都是把它做为某章的一节简单介绍,很难对其有深入的了解。现有的关于审计风险的认识散见于各审计杂志和刊物,并且仅限于定性,多数呈现出就风险论风险的局面。因此,深入研究审计风险,特别是对于审计风险的定量分析以及控制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二、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目前,许多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风险控制还非常薄弱,往往缺乏必要的审计风险意识和控制管理措施。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事务所的审计风险控制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审计业务文书不规范。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等审计业务文书不但是审计工作成果和质量的最终体现,同时也是审计风险的重要载体。审计业务文书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审计风险的控制。 (二)会计师事务所体制不当。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由于发展的时间还不长,在体制方面还存在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根据《注册会计师法》的规定,我国可以设立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和有限责任制的会

注册会计师及会计师事务所对审计风险的影响论文

注册会计师及会计师事务所对审计风险的影响论文 注册会计师是当前资本市场下世界性的热门职业之一。据去年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信息系统显示,截至去年 6 月30 日,会计师事务所总数达到8331 家,个人会员总数210509 人,其中注册会计师100601 人,非执业会员109908 人。注册会计师人数首次突破10 万人。 注册会计师增多的同时也迎来了国内外的"诉讼"高峰时期。无论是被媒体曝光于人前的知名案例还是那些不为大多数人知的审计失败案例,都共同的指向了一个疑问---注册会计师为什么会审计失误?影响审计风险的因素可划分为内因和外因。首先,让人关注的内因无非就是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与自身的职业道德意识,以及会计师事务所对审计业务质量的控制等。尽管审计过程的内因直接作用于审计风险的高低,但是会计师事务所以及注册会计师可以通过有效措施较大程度上的规避审计风险。然而,由于审计过程的外因受我国审计法律机制、被审计企业的经营方式与其投机取巧的态度加之执业人员的职业环境等多重影响。我们对其必然失去大部分的控制力。所幸的是外因对审计结果并无多大的直接影响。显而易见,作用于审计失败的两大内生因素主体:注册会计师及会计师事务所。 一、注册会计师的作用力。 1.审计过程中独立性的缺失。 《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规定:注册会计师执行鉴证业务时应当保持实质上和形式上的独立。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这个

热门行业存在的大前提。假若审计过程中缺失了独立性,审计质量则几乎没有了保障。导致审计过程中独立性缺失的重要因素就是经济利益的诱惑。例如,注册会计师与被审计企业存在除专业服务收费的其他直接经济利益或者含金量大的间接经济利益,与被审计企业存在着十分密切的经营关联等等。 自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拓宽了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前进的道路。就注册会计师所接单的业务范围而言,单纯的会计、审计、验资等拓展到财务咨询、公司理财、税务代理等等。 一家企业由创立时的验资到正式经营后的代理再发展至每年年报审计都可以由一位注册会计师接手,由此伴随着业务的增多,执业人员与鉴证客户的交流也会增多,毋庸置疑的是他们之间的关系会越来越密切。注册会计师主观上的对被审计单位的过度信任,最终也许会导致为避免审计结果对密切友好的被审计企业造成不良影响,执业人员将应该坚守的审计独立性原则抛至九霄云外。 2.审计过程中专业胜任能力弱。 目前中国的注册会计师主要通过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加综合阶段的考试来选拔。尽管注册会计师的考试中涵盖的知识面很广,对复杂的经济业务也有着重的考核。但是现实中,大批的应届毕业生,甚至一些没有会计专业背景的人加入到考证大军中,通过这个考试的人们能得到大家对他们学习能力的肯定,但是实务能力呢?从来没有接触过实务的他们很容易被欺骗和诱惑,加之审计工作是一项对专业能力要求很高的工作,它不仅仅要求执业人员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储备,

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原因分析

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原因分析 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原因分析注册会计师审计是审计监督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注册会计师生存的经济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师的期望越来越高,审计风险日益突出。如何加强审计风险管理,有效控制和防范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已成为审计职业界关注的焦点。 一、我国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 1、审计人员经验和能力不足 自审计产生以来,审计能力的提升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状态,一直为满足社会的需求而努力,但也一直无法达到完全满足社会需求的程度。审计人员应该拥有一定的审计经验。但是,审计经验是有限的,面对迅速变化的客观环境不能很快的作出适当的调整,并且由于实践的内容丰富多彩,审计经验不能够完全掌握,审计经验时常出现错误。我国审计人员往往是财会出身,缺乏足够的经营管理经验。对于企业运行及业务发展缺乏必要的了解和认知,因此会增加审计的难度和成本。 2、审计的过程缺乏独立性 审计过程的独立性是审计报告有效性的必要前提,但是现有体制机制制约了审计过程的独立性。会计师事务所作为赢利机构,其更本任务就是要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但是在现有委托代理关系下,通常由公司的管理层决定审计报酬的多少和注册会计师的解聘与聘用。

因此,注册会计师在进行审计时常常处于失去客户与遵守审计准则的窘境之中。 3、注册会计师所采用的审计方法本身存在缺陷 因为现代审计普遍采用抽样技术,因此审计业务的结果可能有一定的误差。注册会计师所采用的审计模式和审计风险的大小密切相关。风险评估是现代审计模式的基础,通过分析风险评估来预测审计意见所存在的风险,从而作为发表最终审计意见的依据。因此审计风险的大小决定于审计模式的选择。此外,注册会计师通常会忽略一些对审计意见影响不大但费力耗时的程序,这种有选择的审计程序的判断会造成一些对审计意见正确性有影响的程序被舍弃,从而使审计意见存在错误的可能性。 4、会计师事务所内部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 缺乏必要的内部约束体制机制妨碍了审计风险控制能力的提升。在传统的挂靠制度基础上形成的旧方法、旧观念、旧模式依然有一定的影响力。会计师事务所与政府部门表面上脱钩,实质上藕断丝连,因此导致了地区性的业务垄断。不利于会计师事务所的长期健康发展。会计师事务所内部缺乏严格的质量监控制度,岗位责任不明,审计工作底稿的三级复核制度流于形式。 二、防范审计风险产生的策略 1、提升审计人员的能力 要想提升审计人员的能力,我们必须以提升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作为出发点。进行必需的专业知识培训、道德素养的提升从而最大限

审计风险应对

第八章 风险应对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2011年-2013年累计考了16分。其中,2011年试题“缺席”,2012年考了8分,2013年考了8分。 本章试题绝大部分为客观题[88%],偶尔也考简答题。例如,2013年的工作底稿简答题就涉及到本章1分。 在本章总计4节中,第3节(尤其是控制测试时间安排)考试频率最高,第1节(特别是审计程序的不可预见性)次之。 [注:本章分值与第7章相当,但篇幅仅为第7章的一半] 近3年题型题量分析表 年度 题型 题量 分值 考点 2011 2012 单选 4 4 控制测试目的,期中控制测试,控制测试间隔,利用以前年度控制测试结论 多选 2 4 不可预见性程序,特别风险应对措施 2013 单选 4 4 应对报表层风险,进一步程序概念,控制测试,实质性程序 多选 1 2 进一步程序总体方案 简答 1 1 利用以前年度控制测试结论 综合 1 1 利用以前年度实质性程序结论 近3年题型题量分析 虽然审计每年都要考一个被称为“风险评估与风险应对”的综合题,特别是2013年综合题还考核了控制测试的相关知识,但所考核的具体内容属于各个循环,本章并不介绍这些内容,充其量是为解答风险应对问题提供了框架或思路。 为解答综合题中有关风险应对的问题,需要将本章知识与第一章的认定和第九章至第十二章内容的联系起来学习。 第一节 针对报表风险的总体应对

一、总体应对措施 1.向审计项目组强调保持职业怀疑的必要性; 2.分派更有经验或具有特殊技能的审计人员或利用专家工作; 3.提供更多的督导; 4.在选择进一步审计程序时融入更多的不可预见的因素; 5.对拟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做出总体修改。针对控制环境缺陷导致的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总体修改审计程序的方法包括: (1)在期末而非期中实施更多的审计程序。 (2)通过实施实质性程序获取更广泛的审计证据。 (3)增加拟纳入审计范围的经营地点的数量。 [例题?单选题]注册会计师应当针对评估的由于舞弊导致的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确定总体应对措施。下列各项措施中,错误的是( )。[2013/报表层风险的总体应对措施] A.评价被审计单位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 B.指派更有经验、知识、技能和能力的项目组成员 C.修改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 D.在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时,增加审计程序的不可预见性 [答案]C [解析]为应对重大错报风险而修改重要性类似于为被某大学录取而修改分数线。分数线是不能随便修改的。同样,重要性也不是随便能修改的,注册会计师需要站在报表使用者的立场上确定重要性。 二、增加审计程序不可预见性的方法 (一)增加审计程序不可预见性的思路 1.对某些未测试过的低于重要性水平或风险较小的账户余额和认定实施实质性程序; 2.调整实施审计程序的时间,使其超出被审计单位的预期。 3.采取不同的审计抽样方法,使当期抽取的测试样本与以前有所不同; 4.选取不同的地点实施审计程序,或预先不告知被审计单位所选定的测试地点。 (二)增加审计程序不可预见性的实施要点 1.事先与被审计单位高层管理人员沟通,要求实施不可预见性程序,但不告知其具体内容[高风亮节,君子风度]。 2.虽然对于不可预见性程度没有量化的规定,但审计项目组可根据对舞弊风险的评估等确定具有不可预见性的审计程序。 3.项目合伙人需要安排项目组成员有效地实施具有不可预见性的审计程序,但同时要避免使项目组成员处于困难境地。

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及其防范.

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及其防范.

随着会计师事务所体制改革的深入,注册会计师(CPA)将成为审计风险的承受对象。审计风险的控制是任何一家会计师事务所管理的核心问题,也是审计理论界研究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笔者从审计风险的涵义出发, 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及其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控制审计风险的措施。 一、对审计风险的理解关于审计风险的涵义,国外学者有不同的理解[1]。在《Auditing—AnIntegratedApproach》一书中认为,审计风险是在财务报表事实上有重大错误时,审计人员认为财务报表公允表达,并因此提出无保留意见的风险;《国际会计准则》认为,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对事实上错误的财务资料可能提供不适当意见的那种风险;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认为,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对于存在重大错误的财务报表未能适当发表他的意见的风险;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CICA)认为,审计风险是审计程序未能察觉出重大错误的风险。上述观点都认为,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没有公允表达而审计人员却认为公允表达的风险。而我国有些学者认为审计风险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最狭义的审计风险——未能察觉出重大错误的风险;二是狭义的审计风险——发表了不适当意见的审计风险;三是广义的审计风险——审计职业风险,即审计主体损失的可能性[2]。笔者对审计风险的广义和狭义之分有更深入的理解。狭义的审计风险是指在审

计活动中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而使审计工作中存在错误从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或审计人员作出错误审计结论而造成损失的概率。包括误拒风险和误受风险。误拒风险是指将正确或无重大错误的被审事项指为错误而形成的风险。一般情况下这类风险很少发生,在实务中一般不予考虑。误受风险是指将有重大错误的事项指为正确而形成的风险。相对于误拒风险,该类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要大得多。因此,在审计实务中,审计人员特别注重对误受风险的控制。广义的审计风险不仅包括狭义的审计风险,而且还包括经营风险。它是由于第三者的控告而承担的风险。近20年来,经营风险有日益增长的趋势。由于审计只限于抽样,在审计未能发现重大错报并提出错误的审计意见时,因审计人员过失而受损失的人,可望从会计师事务所处得到补偿。当某一公司破产或无力偿还债务时,报表使用者通常会指责审计失误。遭受损失的人们由于对其经济利益的关注而对审计人员提出过高要求,一旦受损就希望得到补偿,而不管错在何方。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深口袋”概念。二、审计风险的成因分析无论是广义的还是狭义的审计风险,都反映了引发审计风险的三个相关方面:或者与审计客体有关,或者与审计主体有关,或者与第三者有关。这说明审计风险有不同的成因。1.注册会计师审计环境的影响审计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法律环境、社会环境和审计职业界自身。按照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

审计风险应对策略

(2008 年第24 期) 摘要:文章对审计风险的概念、构成进行了全面阐述, 指出经营失败和审计失败是导致审计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同时结合案例分析,提出了审计风险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审计风险经营失败审计失败 审计模式的不断发展和改进,与国内外发生的一系列审 计失败案件,引发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广泛关注。新世纪伊始,世界范围内很多知名企业迫于经营风险、财务风险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发生了一系列财务丑闻,给广大投资者造成了巨大损失。 一、审计风险的概念及成因 所谓审计风险,是指被审单位的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 而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意见的可能性。一般来讲,经营失败和审计失败是导致审计风险产生的最主要原因。 审计风险与审计活动相伴相生,有审计活动实施,就会 产生相应的审计风险。由于现代审计是随着企业的财产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相分离而产生的,故从理论本质上讲,审计应该起着协调委托人和代理人利益的作用,其目标是促进两者利益均衡最大化。因为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可以有效地说明企业管理当局的受托经济责任,降低会计报表使用人进行决策所面临的信息失真风险,所以现实中,注册会计师往

往就被期望作为信息风险减少者和保险人的双重身份出现。 一方面,注册会计师被雇佣来对财务报表的客观、公允表达 进行确认,以减少财务报表隐含的错误和减少信息不对称 性。另一方面,委托人和代理人通过审计费用的支付,将风险转嫁给审计人员,如果审计人员失职而没有察觉人为舞弊, 法院会判决审计人员提供赔偿,从而实现了风险分担。投资 者或债权人因为投资或贷款遭受损失,往往会找会计师充当 替罪羊,这就是“深口袋”现象———因为社会日益赞同受害的一方向有能力提供赔偿的一方提起诉讼,而不论错在哪一 方。可以说会计师面临的审计风险越来越大,会计师执业法 律责任的口袋也越来越深。 (一)由经营失败导致的审计风险 经营失败是指企业由于经济或经营条件的变化,企业可 能无力归还借款或无法达到投资者期望收益的情况。反映经 营风险的极端情况就是经营失败,如公司破产倒闭。经营风 险其实跟审计风险一样,这意味着企业一旦从事经营活动, 就总有失败的可能性存在。问题是企业经营失败时,往往也 会连累注册会计师,而且社会公众又不能很好的理解经营失 败与审计失败之间的差别。1982年潘斯奎尔银行股份有限公 司经营失败与毕马威巨额赔款的案件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 实际上,企业出现经营失败时,审计失败可能存在,也可 能不存在。有些时候,出现了经营失败,但审计并未失败,理论

审计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摘要 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审计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是,随着市场经营风险的加剧,审计风险日益突出。因此,注册会计师应正确认识审计风险,增加审计风险意识,积极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审计风险,使审计在经济发展中起到相应的作用。 本文详细介绍了审计风险的三种类型: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并针对这三种风险分别提出了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一改大部分论文针对审计风险的原因提出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的套路,为本文的一大创新点。 关键词:审计风险;注册会计师;防范

ABSTRACT Audit risk is the accounting statements free of material misstatement or omission, inappropriate audit opinion on the possibility of the CPA Audit. In recent years, with China'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audit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important in economic life. However, with the market, the intensification of the business risk, audit risk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prominent. Therefore, the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 should be a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audit risk, to increase awareness of audit risk, positive and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audit risk, audit to play a corresponding role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three types of audit risk: inherent risk, control risk, detection risk. For these three risk audit risk prevention measures, a change most of the papers for the reason of the audit risk, audit risk prevention measures routine for a major innovation in this article. Key words:Audit risk;CPA;Prevention;To prevent

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原因与防范措施研究

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原因与防范措施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来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防范措施。文章分别从被审计单位、注册会计师职业环境以及注册会计师自身素质和执业水平几个角度分析了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分别从注册会计师执业环境建设、法制建设、公司治理结构和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技术水平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设性防范措施。 关键词: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独立性;外部环境 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面临着不能察觉被审计单位财务报告的不公允性,从而作出与事实不相一致的审计意见,这就有可能给注册会计师本身和会计信息使用者带来损失。事实上,中外会计丑闻反复显现出这种可能性正在不断地扩大。因此,分析导致注册会计师面临的审计风险的原因,并设法防范这些风险确实是会计职业界的当务之急。本文拟就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原因与防范措施谈点自己的看法。 一,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现状 l.部分注册会计师缺乏强烈的风险意识与高度的责任感。有的注册会计师在实际审计过程中掉以轻心,态度不严谨慎重,存在着一种风险不会降临到自己头上的侥幸心理,认识不到在实际工作中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风险的产生,给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从而使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事务所被告上法庭,最终承担相应的经济法律责任。 2.事各所之间的不正当竞争导致审计风险缺乏可控性。有的事务所为了争取落户,采取降低收费的手法以吸引客户,导致事务所为了减少成本而任编审计时间,简化审计手续,从而加大了审计的风险。 3.在审计过程中采用的审计程序和方法不合规范。在实际工作中,有的注册会计师未了解客户的基本情况就匆忙进行审计,不按规定的程序办事,使用不恰当的审计方法,以至于糊里糊涂被推上法庭。如某事务所在对某企业的股东现金投资情况进行审验时,以股东的私人存单、活期存折等复印 件作为投资到位证明,而未按规定对股东资金是否如数如期进入被审单位的银行账户予以审查就签发了验资报告。 4.被审计单位舞弊手段的变换及有意识的舞弊增加了审计风险。有的企业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在实际工作中千方百计采取各种舞弊手段,这给审计人员的工作带来了难度,审计风险也随之加大。

审计风险的防范

一、审计风险的概述 对审计风险的正确认识是有效地防范化解审计风险的前提。 1.审计风险的概念 审计风险主要包括狭义和广义两层含义。狭义的审计风险包括误拒风险和误受风险。误拒风险很少发生,在实务中一般不予考虑。误受风险在审计实务中,审计人员特别注重对误受风险的控制。广义的审计风险不仅包括狭义的审计风险,而且还包括经营风险。它是由于第三者的控告而承担的风险。 2.审计风险的含义及其特征 (1)审计风险的客观性。通过审计风险的研究,人们只能熟悉和控制审计风险,只能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改变风险存在和发生的条件,降低其发生的频率和减少损失的程度,而不能,也不可能完全消除风险。 (2)审计风险的普遍性。审计风险通过最后的审计结论与预期的偏差表现出来,但这种偏差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引起的,审计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导致风险因素的产生。 (3)审计风险的潜在性。审计责任的存在是形成审计风险的一个基本因素,假如审计人员对自己的工作结果不承担任何责任,就不会形成审计风险,这就决定审计风险在一定时期里具有潜在性。 (4)审计风险的偶然性。审计风险是由于某些客观原因,即并非审计人员故意所为,审计人员在无意中接受了审计风险,又在无意中承担了审计风险带来的严重后果。 (5)审计风险的可控性。审计风险虽然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审计人员可通过有效的审计程序去抑制、降低或控制审计风险。 3.审计风险形的成因分析 审计风险的形成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审计风险产生的主观原因。因审计人员自身素质差产生审计风险。审计人员是审计实施的主体,其素质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审计风险的发生。 (2)审计风险产生的客观原因。①因审计程序、方法、证据等不适当产生审计风险。一是由于审计操作不规范,增加了审计失误率。二是审计方法和范围的选择不当。三是设计取证可靠性不强。②因审计主体、审计手段不足所导致的“审计风险”。在审计中,如果审计范围受到限制,审计人员将无法取得充分有效的审计证据,有些问题无法取证,未能查深查透,产生审计不到位的风险。 (3)审计风险产生的环境原因。行业监督形式重于实质。审计最大的特色在于独立。独立不仅是审计行业的灵魂, 也是其社会职能和经济职能的体现。事实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 审计人员很可能为了经济利益而迁就于被审计单位, 进而牺牲社会职能, 同时产生审计风险。 二、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1.牢固树立审计风险意识。各级审计机关和广大审计人员既要提高审计风险重要性的认识,又要不断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强化审计风险意识,把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作为审计机关的意见大事抓紧抓牢。 2.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审计人员应该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注重自身修养,廉洁自律、客观公正、秉公执法,严格履行职责和权利,保持高度的职业谨慎性。审计人员还应及时学习国家政策法规和专业理论,严格按法律和审计程序办事,避免对现行政策不理解而做出不适当的审计结论,构成审计风险。同时,审计人员还应定期接受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以提高自身素质来防范审计风险。 3.规范审计人员的审计行为。一是严格执行审计程度是防范审计风险的基本要求。二是认真实施审计是减少审计风险的重要环节。三是坚持依法审计原则是降低审计风险的关键。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