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完整版)俞吾金: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精读

(完整版)俞吾金: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精读

(完整版)俞吾金: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精读
(完整版)俞吾金: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精读

? 上一篇: 认识自我,超越自我——成功人士的必由之路下一篇: 哲学与当代思维方法教学大

纲(俞吾金)?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精读

Doctoryu @ 2011-05-30 10:29

绪论康德其人及其哲学思想

一、康德的生平及其主要著作

二、康德哲学的分期、问题和结构

1、康德哲学的分期

2、康德哲学的基本问题

3、康德批判哲学的主要结构

三、康德哲学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和意义

1、康德哲学的研究现状

2、康德哲学研究的新趋势

3、康德哲学研究的意义

第一章《纯粹理性批判》的主要版本、问题意识和基本结构

一、《纯粹理性批判》的主要版本

二、《纯粹理性批判》的问题意识

三、《纯粹理性批判》的基本结构

第二章《二版序言》与批判哲学

一、《纯粹理性批判》的书名、题词和献词

二、《纯粹理性批判》的第一版序言

1、形而上学的根源及其历史命运

2、传统形而上学研究中的两种观点

3、作为第三种观点的批判理论

三、《纯粹理性批判》的第二版序言

1、逻辑学、数学和自然科学发展中思维方式的革命

2、形而上学研究中的“哥白尼革命”

3、知识与信仰的关系

4、对批判理论的新阐述

第三章《导论》与《纯粹理性批判》的总问题

一、康德关于“三种知识”的理论

二、康德提出了“先天综合判断”这一新概念

三、“先天综合判断”是一切理论科学的核心原则

四、纯粹理性批判的总课题是“先天综合判断何以可能?”第四章先验感性论

一、感性与知性的区别和联系

二、先验感性论中涉及的基本概念

三、对两种错误时空观的批判

四、康德的空间观

五、康德的时间观

六、康德时空观的意义

第五章先验逻辑论

一、形式逻辑中的普遍逻辑

二、先验逻辑

三、先验逻辑与普遍逻辑的关系

第六章先验分析论

一、概念分析论

1、知性在判断中的逻辑功能

2、纯粹知性概念(范畴)表

3、纯粹知性概念的演绎

二、原理分析论

1、范畴(纯粹知性概念)的图型

2、纯粹知性的原理体系

3、对象之区分为现象和本体

三、反思概念的歧义

1、什么是反思?

2、反思概念表

3、“无”中蕴含的概念与对象的关系第七章先验辩证论

一、理性、理念和先验幻相

1、理性

2、理念

3、先验幻相

二、纯粹理性的辩证推理

1、纯粹理性的误谬推理(理性心理学)

2、纯粹理性的二律背反(理性宇宙学)

3、纯粹理性的理想(理性神学)

4、如何看待纯粹理性的辩证推理

第八章先验方法论

一、纯粹理性的训练

1、纯粹理性在独断运用中的训练

2、纯粹理性在争辩运用中的训练

3、纯粹理性在假设和证明中的训练

二、纯粹理性的法规

1、理性之纯粹运用的终极目的

2、作为纯粹理性终极目的之规定根据的至善理想

3、意见、知识和信仰

三、纯粹理性的建筑术和历史

1、纯粹理性的建筑术

2、纯粹理性的历史

主要参考书目

1、I. Kant: 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 Frankfurt an Main: Suhrkamp Verlag, 1988

2、I.Kant: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Paul Guyer and Allen W. Wood, Cambridge University, 1997.

3、I.Kant’s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translated by Norman Kemp Smith, New York: The Humanities Press, 1933

4、I.Kant: Opus postumum, translated by Eckart Foerster and Michael Rosen, Cambridge University, 1993.

5、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李秋零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6、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4

7、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庞景仁译,商务印书馆,1982

8、诺曼.康蒲.斯密:《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解义》,绰然译,商务印书馆,

9、阿尔森.古留加:《康德传》,贾泽林等译,商务印书馆,1981

10、曼弗雷德.库恩:《康德传》,黄添盛译,世纪出版集团,2008

11、O.Hoeffe: 《康德:生平、著作与影响》,郑伊倩译,人民出版社,2007

12、郑昕:《康德学述》,商务印书馆,1984

13、张世英等:《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14、杨祖陶、邓晓芒:《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指要》,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

15、H.M.Baumgartner:《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导读》,李明辉译,台湾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8

16、S.Gardner: 《康德与〈纯粹理性批判〉》,,刘育兆译,台湾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9

17、O.Hoeffe: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郭大为译,人民出版社,2008

18、梯利:《西方哲学史》,葛力译,商务印书馆,上册1975,下册1979

19、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上下册,罗达仁译,商务印书馆, 1996

20、俞吾金等:《德国古典哲学》,人民出版社,2009

21、俞吾金:《从康德到马克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2、俞吾金:形而上学发展史上的三次翻转,中国社会科学2009-6

23、俞吾金:康德两种因果性概念探析,中国社会科学2007-6

24、俞吾金:马克思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扬弃,中国社会科学2006-2

25、俞吾金:马克思的实践、自由概念与康德的关系,中国社会科学2001-3

绪论康德其人及其哲学思想

无庸讳言,在西方思想史,乃至整个人类的思想史上,康德是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记得俄罗斯的一位学者曾经说过:康德是通向哲学的桥梁。他的原话是这样的:“在哲学这条道路上,一个思想家不管他是来自何方和走向何处,他都必须通过一座桥,这座桥的名字就叫康德。”[1]这句话的意思是,只有通过康德,才能真正地理解哲学。平心而论,这句话的基本意思是正确的,即充分肯定了康德哲学的重要性,但在表达方式上却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众所周知,西方哲学史发端于古希腊时期。一般认为,肯定“水是万物本原”的泰利士是西方哲学史上的第一位哲学家。在比较严格的意义上,哲学史家们一般也认为,巴门尼德或柏拉图是西方哲学史的真正的奠基人。如果人们接受“康德是通向哲学的桥梁”这一见解,也就等于认可,在康德之前,至少在西方,还没有哲学。显然,这一见解是违反事实的。也许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见解更为合理,即“任何一个伟大的哲学家都通向哲学本身。”这句话的意思是,任何一个大哲学家都是贴近哲学的,只要深入了解任何一个大哲学家的思想,也就等于了解哲学了。虽然雅斯贝尔斯的这一见解不无道理,但其缺点是磨平了所有大哲学家之间的差异。其实,康德是所有大哲学家中的大哲学家,更重要的是,把康德选为哲学入门的路径,远比选择其他的大哲学家更为明智,因为在我们看来,康德哲学不但居留在哲学的最近处,而且实质上它就是作为科学的哲学的经典性的形式。

因此,我们主张对上面提到的俄罗斯学者的见解做如下的修改:“在康德以后,康德是通向哲学的桥梁。”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康德以后,假如一个人要去研究哲学,他就不得不先学习并了解康德哲学。[2] 这表明,对于当代人来说,康德哲学依然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不学习并了解康德哲学,即使是当代人,其思维方式也只能停留在康德以前。比如,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表达方式:“黑颜色的衣服不容易脏”、“我身体很好”、“时间过得真快(或慢)”、“近水楼台先得月”等等,本质上都停留在前康德的思维方式中。[3] 既然在康德之后,学习康德是通向哲学的桥梁,也就等于说,对任何一个有志于学习哲学的人来说,康德哲学乃是一个最好的入手处。在《绪论》中,我们打算讲以下三个问题:

一、康德的生平及其主要著作

有趣的是,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的伟大的哲学思想与他的平淡的生活历程构成了鲜明的对照。阿尔森·古留加在其《康德传》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哲学家一生的标志就是他的那些著作,而哲学家生活中那些最激动人心的事件就是他的思想。就康德而言,除了他学说的历史以外,他自己就再也没有别的传记。他的一生几乎全是在一个叫哥尼斯堡的城市里度过的,他从来没有越出过东普鲁士疆域一步。他既不追逐名利,也不攫取权力,无论是公务还是爱情都不能使他受到无端的烦扰。他一辈子没有结婚。”[4] 据

康德的一个学生的回忆,他的老师曾两次坠入爱河,并准备结婚,但最后却没有结果。尽管康德身材瘦小,身高仅1.57米,但他的穿着十分得体,他说过:“做一个时髦的蠢人比做一个不时髦的蠢人要好。”[5]人所共知,柏拉图、笛卡尔、霍布斯、洛克、莱布尼茨、休谟也都没有结婚,但据说笛卡尔有一个非婚生女。当然,从历史上看,大部分哲学家有自己的婚姻。也就是说,在探索哲学与缔结婚姻这两个现象之间并不存在着非此即彼的关系。

1724年4月22日,康德出生于哥尼斯堡一个马鞍匠的家庭里。康德的父亲是新教虔诚派(注重内心信仰、注重个人行为、注重对圣经经文的理解)的信徒。1740年,16岁的康德考入了哥尼斯堡大学,在教师马丁·克努真(Martin Knutzen,1713-1751)的影响下,康德对物理学(尤其是牛顿的物理学理论)和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康德的母亲和父亲先后于1737、1746年去世,家庭经济情况拮据。康德在大学里学习7年后,不得不离开学校,先后在东普鲁士的三个不同的地方担任家庭教师的工作。1755年,康德匿名发表了自己的著作《宇宙发展史概论》,提出了“星云假设”,肯定了太阳系是在物质微粒的运动中诞生的。当时已经发现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和土星,康德预言,在土星后面还有一些未知的行星。在他生前,天王星被发现了,19世纪又发现了海王星,20世纪则发现了冥王星。1755年4月,康德向哥尼斯堡大学哲学系呈交了用拉丁文撰写的题为《论火》的硕士学位论文,随后通过了口试。6月,康德被授予硕士学位。9月,他在哲学系做了《对形而上学认识论基本原理的新解释》的就职报告,开始担任编外讲师,从而也开始了他长达41年的大学教学生涯。起初阶段,他每学期必须开设4-6种课,每周课时最少16小时,最多达到28小时(Vorlesung,教师可以合法地迟到15分钟)。

当时,康德的哲学思想主要受到流行的莱布尼茨—沃尔夫学派的影响。但他在60年代以前已经接触英国哲学家休谟的著作。正如他后来承认的那样,正是休谟的怀疑主义把他从莱布尼茨—沃尔夫学派的独断论哲学思想中唤醒过来,走上了创立批判哲学的道路。除休谟以外,法国哲学家卢梭的思想也对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762年,他认真地探索了卢梭的著作,特别是《爱弥尔:论教育》一书。据说,康德平时养成了严格的时间观念和散步习惯,人们甚至按照他散步的时间来校正自己的钟表。然而,在阅读《爱弥尔》的这些天中,他到了如此入迷的程度,以至于竟然整天闭门不出,完全忘记了散步,而在他的书房里,挂在墙上的唯一的肖像是卢梭!正如古留加所说的:“康德把卢梭比作‘第二个牛顿’。如果说哥尼斯堡的哲学家是借助牛顿公理来洞察无垠的星际,那么卢梭的独特见解则帮助他去窥探人类心灵的奥秘。用康德的话说,牛顿第一次在以前被认为是无规则可循的纷繁复杂的现象中发现了秩序和规则,而卢梭则在复杂万端的人类中发现了人所共有的天性。”[6] 当然,康德与卢梭在哲学观点上还是有差异的。1764年,康德出版了《对于美好和崇高的感情的观察》的小册子。这本小册子在他生前出版了8次,体现出他在美学研究上的造诣和深刻的观察力。1770年,康德终于结束了长达15年的编外讲师生活,被哥尼斯堡大学聘为逻辑和形而上学教授,这时的康德已经46岁了。同年,他完成了自己的教授就职论文《论感觉界和理智界的形式和原则》,他后来创立的批判哲学的一些重要的思想已经提出来了,但还有很多理论问题尚未得到深入的思

索和解决。

担任正教授以后,康德的讲课任务减轻了,但每周还有14小时的课,他还开设了一些新课,如矿物学、人类学和教育学等。从他和朋友们的通信中可以看出,他正在酝酿写作一部新的著作,而这部著作将成为“揭示全部形而上学秘密的钥匙”。他的一个学生也在哥廷根向一群教授们宣布:他的老师正在写作一部哲学著作,它一旦出版,将使在座的教授们“心惊胆颤”。然而,康德向朋友们许诺的完成时间一再拖延,后来他干脆不再提他的著作了,只是顽强地保持沉默,一年又一年地解着理论上的一个个“结”。在这个期间,他的朋友拉法德曾在信中质问他:“您为什么沉默,为什么总是那些外行在写作,而不是擅长笔墨的您在写作?您为什么沉默?在这样一个新时代,您怎么不一显身手。您在睡觉?康德,我不想颂扬您,然而请您告诉我,您为什么沉默?或最好是请您谈谈您将要说些什么。”[7] 终于,经过12年的沉默和深思,康德把所有的理论难题和他的哲学体系的整个结构都考虑清楚了,而真正伏案写作的时间只有4、5个月。正如康德在1783年8月16日致莫塞斯·门德尔松(Mises Mendelssohn,1729-1786)的信中所说的:“(虽然这《批判》是)我曾花过12年悠久岁月反思的结果,但是我把它写成时是极其匆忙的,脱稿只费了4、5个月,对于其内容是极为审慎,而很少考虑到词句的结构,使其易于为读者所理解。我对于这个决定从未后悔,因为如果不是那样,而再事延搁,以求其文字更为通俗,那么这书恐怕一辈子不会完成。现在这书已经有其粗糙的形式,缺点是可以逐渐消除的。”[8] 康德这里说的“12年”大致上指1769—1780年。

1781年5月,这部55个印张的巨著《纯粹理性批判》出版了。这一年康德57岁,按照中国人的说法是“大器晚成”,他确有如释重负的感觉。然而,《纯粹理性批判》的出版并没有引起康德所预期的影响。他把样书寄给自己的一些朋友,回信陆陆续续地来了,朋友们什么都谈,唯独不谈他的著作。出版商开始考虑把卖不出去著作扔到废纸堆里去(在上个世纪70年代西德的文物店里,第一版的《纯粹理性批判》的价格是7000马克)。当时著名的哲学家莫塞斯·门德尔松刚把这本书翻了几页就扔到一边去了,甚至连赫尔德也表示:“康德的《批判》对我来说有如一块顽石,看来,我是难以读完它了......我不知道整个这套难以捉摸的迷魂阵是为了什么。”[9] 有趣的是,赫尔德在哥尼斯堡大学听了三年康德的课,收获甚大,但他对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却无法理解,晚年甚至与康德发生了激烈的争论。

对这部著作的普遍指责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它在用语上的晦涩难懂;另一方面是它的“贝克莱主义”的倾向。 1783年,康德出版了《纯粹理性批判》的改写本《任何一种能够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试图对《纯粹理性批判》的主要思想做出尽可能通俗的解释;1787年,《纯粹理性批判》第二版问世,康德做了不少修改,竭力淡化这部著作的“笛卡尔”和“贝克莱主义”的倾向。这时,康德哲学已经渐渐地被理论界所接受,一流的哲学刊物都开始刊登研究他的思想的论文。在耶拿大学,康德哲学甚至成了一场决斗的导火索。一个学生声称,要想弄懂《纯粹理性批判》,起码得在大学里上30年学,另一

个大学生则提出要与他决斗。[10]

1786年,康德被推选为哥尼斯堡大学的校长;1788年,他的第二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出版;1790年,他的第三批判《判断力批判》出版。这部著作对歌德和席勒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歌德说:他每读完康德的一页著作,就会有一种仿佛进入明亮的房间的感觉。至于席勒,人们甚至说,他在读完康德的著作之前就成了康德主义者[11];1793年,他的《论理性范畴内的宗教》一书出版,1794年,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二世以私人信件的方式申斥了康德:“我们皇上早已怀着很大不满注视着您怎样滥用自己的哲学,在《论理性范围内的宗教》一书以及其他短篇论文中歪曲和贬低圣经和基督教的某些主要的的基本的原理。我们期待着您有更好的著作;您自己应该明白,您是多么不负责任地违背了您作为青年导师的义务,您的所作所为是怎样地与您清楚知道的我们慈父的心愿背道而驰。”[12] 康德立即答复了这封私人信件,并做了6点申辩。国王去世后,康德立即发表了《学科间的纷争》一文(1798),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晚年康德还出版了《永久和平论》(1795)、《道德形而上学》(1797)《实用人类学》(1798)等著作。此外,1794年,康德被选为彼得堡科学院院士;1798年被选为意大利科学院院士。1801年,康德从哥尼斯堡大学退休,但学校里保留了他的全额薪金。1804年2月12日上午11时,康德逝世。全城的人都来瞻仰他的遗容,连续16天。24个大学生抬着他的灵柩到墓地,后面是数千人的送殡行列,但没有一个神父参加。康德的遗体被埋葬在哥尼斯堡大教堂北侧的教授墓穴中。在他的半身雕像前刻着两行诗:

在这里,伟大导师将流芳百世,

青年人啊,要想想怎样使自己英名永存![13]

二、康德哲学的分期、问题和结构

1、康德哲学的分期

一般认为,康德的哲学可以被划分为“前批判时期”(1769年前)和“批判时期”(1770年起)。在前批判时期,康德的思想主要处于莱布尼茨—沃尔夫独断论形而上学的影响下,但康德在自然科学、哲学和美学的探讨中仍然提出了不少富有启发性的观点。问题是,整体上的理论范式仍然没有被突破。另外,在前批判时期,康德通过对卢梭和休谟著作的研究,在1770年的教授就职论文《论感觉界和理智界的形式和原则》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批判哲学的理论范式。然而,这篇论文只能说是康德批判哲学的一个开端或起步,还有大量的理论问题没有得到深入的思考和解决。康德后来之所以沉默了12年,就是为了解决他的批判哲学体系面临的一系列理论难题。

在理论界,人们常常对康德的批判哲学做出简单化的理解,即认为康德的批判哲学也就是指康德的“三大批判”。比如,凯齐尔(Howard caygill)在1997年出版的《康德词典》中认为:“批判哲学是康德在实施其三批判,即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的哲学计划中给出的名字。”[14] 其实,康德的批判哲学在内容上远比人们设想的要丰富,而且它表现为一个发展过程。

我们不妨把他1770年发表的教授就职论文《论感觉界和理智界的形式和原则》看作批判哲学的起点,把1781-1790年间出版的“三大批判”看作批判哲学的高潮,把《论理性范围内的宗教》(1793)、《永久和平论》(1795)、《道德形而上学》(1797)、《实用人类学》(1798)、《逻辑学讲义》(1800)、《教育学》(1803)等著作看作批判哲学向诸多领域中的扩散和运用。这样一来,我们就明白了,“康德哲学”和“康德的批判哲学”是两个内涵不同的概念。无庸讳言,康德哲学的根本性的、独创性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他的整个批判时期(1770-1804)出版的著作中。

2、康德哲学的基本问题

在1800年出版的《逻辑学讲义》中,康德写下了一段非常重要的话:“在这种世界公民的意义上,哲学领域提出了下列问题:1,我能知道什么?2,我应当做什么?3,我能够期待什么?4,人是什么?形而上学回答第一个问题,伦理学回答第二个问题,宗教回答第三个问题,人类学回答第四个问题。但是从根本说来,可以把这一切都归结为人类学,因为前三个问题都与最后一个问题有关系。”[15] 这段话已经暗示我们,蕴含在康德批判哲学中的基本问题就是上面提出的四个问题。

如何看待康德留下的这段重要的论述呢?一方面,康德提出的四个问题分别对应于形而上学认识论、伦理学、宗教和人类学,但却忽略了作为他的批判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美学。实际上,在前三个问题中,康德应该增加一个新的问题,即“我应该鉴赏什么?”而这个问题实际上出现在《判断力批判》一书中,并得到了相应的解答。[16]另一方面,在康德已经提出的这四个问题中,他认为最根本的是第四个问题,即“人是什么?”这既表明,在卢梭的影响下,康德的哲学思考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的导向。康德始终把“人是什么?”理解为其哲学思考的核心问题。康德自己说过:“我生性是一个探求者,我渴望知识,不断地要前进,有所发明才快乐。曾有过一个时期,我相信这就是使人的生命有其真正尊严的,我就轻视无知的群众。卢梭纠正了我。我意想的优点消失了。我学会了来尊重人,认为自己远不如寻常的劳动者之有用,除非我相信我的哲学能使一切人恢复其为人的共同权利。”[17] 同时也表明了康德全部哲学思考的局限性,因为他始终把其哲学中最根本的问题置于晚年的《实用人类学》(1798)中来回答。事实上,在“人是什么?”这个核心问题得到充分的反思和阐述之前,对前三个问题的思索和解答都会处于无根基的状态之下。当代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曾在《存在与时间》(1927)和《康德与形而上学问题》(1929)中指责康德哲学探索的根本问题是耽搁了“此在的本体论”,而海德格尔的“此在”(Dasein)的含义就是“人之存在”,海氏之所以不使用“人”的概念,因为在他看来,无论是康德的经验人类学,还是马克思·舍勒的哲学人类学,都无法通达关于“人之存在”的先天的真理。而海氏建立“此在本体论”,即“基础本体论”的目的,就是在探索所有其他的哲学问题之前,先行地澄清并解答康德提出的“人是什么?”的问题。

3、康德批判哲学的主要结构

众所周知,作为先验唯心主义者,康德注重的是人的精神,而不是人的身体和

物质享受方面。因而康德始终是从“心”或“精神”(Gemuet/mind)的角度去思索并解答“人是什么?”的问题的。康德批判哲学的主要结构可以图示如下:

知=认识论(我能知道什么)

人是什么→心意=伦理学(我应当做什么)+宗教(我能够期待什么)

情=美学(我应该鉴赏什么)

三、康德哲学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和意义

1、康德哲学的研究现状

康德和康德哲学的影响是无与伦比的。假如我们在英文的雅虎网上输入Immanuel Kant这个德文名字,就会出现6550000个词条;即使在中文的百度网上输入“德国哲学家康德”的名字,也会出现277000个条目。事实上,在当时康德思想风行时,欧洲少女的闺房里经常摆放着《纯粹理性批判》作为装饰品。俄罗斯传记作者古留加曾经讲到一件趣事:拿破仑对一切新奇的事物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我们知道,他读过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并会见过歌德。他对康德哲学也表现出同样的兴趣,他曾经向瑞士人请教康德哲学,但他们说不清楚。后来他终于打听到巴黎有一个研究康德哲学的德国侨民,他专门把他请到宫廷里,吩咐他思考4个小时以后,用4页纸把康德哲学的本质叙述清楚。结果那位专家写出了一个提纲,但这个提纲并没有使拿破仑产生相应的印象。英国学者诺曼·康蒲·斯密也提到英国的一位史谟斯将军(General Smuts),他随身携带着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以便在晚间或战争间隙中阅读。

在哲学研究的领域里,康德的影响几乎盖过了所有其他的哲学家。海涅说过:“1789年康德哲学几乎变成了德国唯一的话题,同时出现了大量的关于康德哲学的注释,摘要,解说,批判,辩护等等。”[18]康德逝世后大约半个世纪,德国哲学家法依欣格(Hans Vahinger,1853-1933)于1896年发起创办了《康德研究》杂志,至今已有113年历史。1904年又成立了国际性的康德协会,多次举行康德哲学研讨会。借用“罗尔斯产业”这个说法,也可以说存在着“康德产业”。事实上,在康德以后,康德哲学一直是国际国内理论界研究的重点。除了专职研究人员出版的专著外,世界各国还有大量博士学位论文和硕士学位论文把康德哲学选为自己的对象。康德哲学研究的重点始终落在其批判哲学上。康德在批判时期阐述的形而上学(包括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伦理学、宗教学、政治哲学、法哲学、历史哲学都得到了全面的研究。

2、康德哲学研究的新趋势

近年来,在国际国内理论界,康德哲学研究出现了新的趋势,其中最值得注意的两种趋势是:一是从对康德思辨理性(主要关涉到认识论)的重视转向对康德的实践理性(主要关涉到本体论)的重视。众所周知,与实践理性相关的学科是政治哲学、法哲学、道德哲学、历史哲学等。越来越多的康德研究者对他的实践理性发生了兴趣。二是对《纯粹理性批判》的性质做出了新的探索。海德格尔在《康德与形而上学问题》一书中提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新观点:“《纯粹理性批判》与认识论毫无关系。如果有可能承认这种认识论的解释的话,那就必须说,《纯粹理性批判》不是有关存在性的知识(经验)的理论,而是有关本体论知识的理论。”[19] 又说:“为形而上学奠基作为对本体论的本质的揭示,就是‘对纯粹理性的批判’。”[20] 这种新见解促使我们对康德哲学(包括其哲学革命)的性质做出新的思索。

3、康德哲学研究的意义

学习、了解并研究康德哲学,除了有利于深化对哲学、西方哲学史和马克思哲学的理解外,对于提高个人的思想和修养来说,主要意义如下:

其一,学习康德的思想高度。如果说,马克思所嘲笑的“头发哲学家”、“脚趾哲学家”关注的只是哲学中的小问题,那么大哲学家关注的则始终是哲学中的大问题。了解并探索康德哲学将使我们的哲学思维始终保持应有的高度而不坠落下来。郑昕说过:“超过康德,可能有新哲学,掠过康德,只能有坏哲学。”[21]匈牙利哲学家卢卡奇之所以在20世纪哲学界斩露头角,因为他参与整理了马克思的《巴黎手稿》。他也是马克思的《伦敦手稿》的最早读者之一。就像克雷洛夫寓言中的《参观者》,他在动物园里看见了细小的蠓虫,却没有看到大象!硕士、博士论文当然以研究大思想家为好,不然会走进死胡同。

其二,学习康德的批判精神。在年轻的时候,康德就一直用罗马哲学家塞内加(Seneca)的一句名言“不要重蹈前人的复辙,而要走你应该走的路”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康德一生的探索都是为了解决在理论上使自己感到困惑的问题,并以批判的方式走出一条新路。正如海涅所说的:“康德引起这次巨大的精神运动,与其说是通过他的著作的内容,倒不如说是通过在他的著作中的那种批判精神,那种现在已经渗入于一切科学中的批判精神。”[22] 我们应该学习的正是这种独立的批判精神。马克思的主要著作几乎全部用“批判”这个词构成;当代法兰克福学派也把自己的理论称为“社会批判理论”。

其三,学习康德严密的思维方法。康德对学生说,他不是教他们哲学,而是教他们哲学地思维。海涅指出:“康德把思想放在自己面前,解剖它,并且把它分解成为最细致的纤维。所以他的《纯粹理性批判》可以说是一个精神解剖学的课堂。他本人在那里始终保持冷静,像一个真正的外科医生那样无动于衷。”[23] 这种精细的思维方式并不是从天而降的,而是在日常生活的大量反思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正如古留加告诉我们的:“康德从青年时期起就养成一个习惯,就是把头脑中涌现的任何一个思想都立即写在纸上。有时写在专门准备好的活页上,而经常则是写在顺手拈来的纸上,例如刚收到的信,发货单等等上面。”[24] 他也习惯于把自己的思想写在教本的页边、扉页和所有空白的地方,甚至写在正文的字里行间。在他多年来使用的教本中,写下了成千上

万条短语。康德无处无时不在思考。寂静的书房;钮扣、公鸡和挡住视线的树梢。

其四,学习康德的道德境界。人是目的、坚持自己的信念(《学科之争》)天上的群星和人世间的崇高的道德观念。雨果笔下的冉·阿让和警察沙威。

其五,学习康德耐得住寂寞的求知精神。反对浮躁的情绪,坚持低调的治学态度,而得住寂寞,为真理而献身。

第一章:《纯粹理性批判》的主要版本、问题意识和基本结构

正如我们在前面已经指出过的那样,《纯粹理性批判》是康德沉思了12年,而只用了4、5个月的时间编纂起来的著作,其中有他在1769-1780年间发表的文章、手稿和讲稿,因而书中有很多重复或前后不一致的地方。另外,这部著作既使用了旧的、传统的术语,也使用了康德自己独创的新的术语,有些术语的含义甚至没有来得及做出明晰的说明,也有些术语的含义相互重迭,增加了读者在理解上的困难。所以,诺曼·康蒲·斯密在《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解义》一书中说:“古往今来的文献中,没有一种是像《纯粹理性批判》一书在其构思中还要更加谨慎,更加周详,而在其著笔时更加仓促的。”[25]

这部著作通常受到的另外一种责难就是它的晦涩性。书中多采用德语中的长句和套句,有人开玩笑说要用10个手指按住10个句子,还按不过来,因为德语中还有分离动词,其前缀远离动词词干,令人难以判断其确切含义;德语中的代词也是如此,如前句中出现了三个阴性名词,你就很难判断后面句子中出现的那个阴性代词究竟是代表前面哪个名词的。有趣的是,据诺曼·康蒲·斯密的说法,康德甚至把Verhaeltnis这个德语名词的性也写错了(中性写成了阴性)。当然,特别是对“晦涩”的指责,康德一直耿耿于怀。他在《未来形而上学导论》一书中写道:“受到如此责难的晦涩性(它时常被用做懒惰或无能的借口)也有它的用处。既然凡是在别的科学上不敢说话的人,在形而上学问题上却派头十足地夸夸其谈,大言不惭地妄加评论,这是因为在这里他们的无知应该说同其他人的有知没有显著的区别,然而同真正批判的原则却绝然有别,而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借用维吉尔的诗句说:工蜂从蜂巢里,把那些游手好闲的雄蜂赶出去。”[26]

但康德毕竟也意识到了自己在《纯粹理性批判》这部著作的表述中确实也存在着问题。于是,他不得不在1783年出版了《未来形而上学导论》,试图以尽可能通俗的语言来解释《纯粹理性批判》的基本思想。但他心里似乎并不愿意这么做,因而他这样写道:“如果有谁对于我作为导论而放在一切未来形而上学之前的这个纲要仍然觉得晦涩的话,那就请他考虑到并不是每人都非研究形而上学不可;要考虑到许多人在一些可靠的甚至是深奥的、更能结合直观的科学里边能够成功地发挥他们的天才,而一到用纯粹抽象的概念来进行考察时就无

能为力了。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就应该把他们的天才用到别的方面去;但是谁要从事评论形而上学,或者尤其是从事编写一种形而上学,谁就必须满足这里所提出的要求:要么就采纳我的意见,要么就彻底反对它,用另外一种来代替它(因为要回避它是不可能的)。”[27]

一、《纯粹理性批判》的主要版本

《纯粹理性批判》第一版于1781年出版以来,已有228年历史。其间,这部著作已被译为世界各国的文字。我们这里主要介绍这部著作的德文版、英文版和中文版。

先来看《纯粹理性批判》的德文版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我们知道,康德在世的时候,这部著作出过两个版本,即1781年版和1787年版。一般说来,一部著作的新版总得在10年以后才出版。对于康德来说,为什么事隔6年就急着出这部著作的第二版呢?道理很简单,因为第一版出版后,这部著作遭到了种种误解,人们尤其是把它误解为“笛卡尔主义”或“贝克莱主义”的产物。为了从种种误解中摆脱出来,康德主要采取了如下的措施:一是在1783年出版《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在这部解释性的著作中,康德反复论述了自己的哲学思想与笛卡尔主义、贝克莱主义之间的本质差异;二是在1787年出版了《纯粹理性批判》第二版,第二版删除了第一版中的某些内容,也增补了一些新的内容和段落。不管是删除,还是增补,其目的都是避免误解。正如诺曼·康蒲·斯密所说的:“康德在其书的第二版中固然在各处不同的地方删去一些段落,但主要是由于想要避免严重的误解,而他自己曾发现,由于不谨慎防备,他的文字是易滋误会的,第二版中的修改主要还是增补的性质。”[28] 在康德去世以后,《纯粹理性批判》的德文版也多次被出版,其出版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或被收于康德的全集之中,或被收入康德的选集或文集之中,或以单行本的方式出版,或只出第二版,或把第一版与第二版合起来(称为“A版”和“B版”)出版。就康德本人和某些研究者来说,第二版比第一版更有价值;但就另一些研究者,如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来说,第一版比第二版更有价值。事实上,关于第一版与第二版孰高孰低的争论,是无法取得一致意见的。但我本人比较倾向于叔本华的观点。

在《康德哲学批判》的长文中,叔本华对康德在第二版中淡化自己与贝克莱之间的关系的做法很有意见,认为康德的修改不但使自己的观点充满了矛盾,而且也整个地损坏了自己的文本。他写道:“由于这一删改,从1787年到1838年流行的《纯粹理性批判》在文字上已走了样,已被损坏了,已经是一本自相矛盾的书了。正是因为这一点,没有一个人能完全弄明白和懂得这部书。关于这一点的详情以及我所猜想的那些足以推动康德这样来损坏他那不朽杰作的理由和弱点,我在写给罗森克朗兹教授先生的一封信里都交待过了。他已将信内主要的一段收录在他所经手的康德全集第二卷的序文中,这里我特指出以便参阅。原来罗森克朗兹教授先生在1838年根据我的一些看法,决心要恢复《纯粹理性批判》的本来面貌,这时他就在上述第二卷中将1781年的第一版重印了。这样他就在哲学上树立了不可估计的功绩,甚至可说他挽救了德国文献中最重要的作品免于沉沦,而人们也不应忘记他这一点。但是谁也不要在他只读了《纯

粹理性批判》的第二版或后续的任何一个版本的时候,就自以为他已看到了《纯粹理性批判》,对康德的学说已经有了明确的概念;这简直是不可能性的,因为他只是读了一种在文字内容上被删改了的,被糟蹋了的,在一定程度上不真实的版本。在这儿斩钉截铁道破这一点而对任何人提出这一警告,这是我的义务。”[29]

也就是说,在叔本华和罗森克朗兹充分肯定了第一版的重要性以后,大部分《纯粹理性批判》的版本在出版的时候都采用了A、B版对照的方式,以便让每个读者完整地去理解并把握康德的哲学思想。我于1988年在德国法兰克福大学时买了由Wilhelm Weischedel编辑、Suhrkamp verlag于1968年出版的《康德著作集》,共12卷,《纯粹理性批判》为其中的第三、四卷。

就《纯粹理性批判》的英文本而言,通常被译为CRITIQUE OF PURE REASON。据不完全统计,比较有影响的英文本主要有以下四个:

第一个是J. M. D. Meikelijohn的译本,按照《纯粹理性批判》的第二版译出,由London: J. M. Dent出版社出版(1855/1934)。1997年我在哈佛的库柏书店里买到了这一译本1950年的重印本(作为大师丛书之一)。在这个译本的基础上,同一家出版社又于1993年出版了由Edited by Vasilis Politis的Revised and Expanded translation。修订和扩大版采取了A、B版对照的形式。我于2007年在英国牛津大学的一家书店里买到了1993年的修订本。

第二个是F. Max Müller的译本,按照《纯粹理性批判》的第二版译出,由London: Macmillan出版公司出版(1881),1896、1924、1934年重印。我有1934年的复印本。

第三个是Kemp Smith的译本,采用A、B版对照的形式,由London: Macmillan 出版公司出版(1929/1933)。我在哈佛大学书店购买了1950年的重印本。

第四个是Paul Guyer and Allen Wood的译本,也采用A、B版对照的形式,由CUP(剑桥)出版(1997),是迄今为止最完全的版本,在研究康德大量遗著和笔记的基础上重译《纯粹理性批判》,并写了长篇导言(两位都是康德研究专家,前者是宾夕法尼亚大学,后者是耶鲁大学教授)。1999年我去加拿大参加学术会议时买了这个版本。

当然,英译本也有问题。如康德第二版序言中的Aufheben一词通常被译为 deny or abolish,都未能完整地传达出Aufheben的含义。

最后,我们来看《纯粹理性批判》的中文译本。迄今为止,国内已经出版的中文译本有以下六个:

第一个译本:胡仁源译,按照《纯粹理性批判》的第二版译出,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列入“万有文库”丛书。这是最早的中文译本。韦卓民先生认为:“胡氏中译本,读来确甚晦涩,其原因大概是胡先生从德文原本译出,而对于康德的哲学术语似乎没有深加留意,且对于康德的整个体系又好像未深入研究,

况且译文较旧,不合现代汉语习惯。”[30] 而按王若水先生的看法,胡译本不是根据德文本译出,而是按照F.Max Müller1896年的英译本转译的。[31]王太庆先生于抗日战争后期在西南联大哲学系就读时,曾读过胡译本。后来他回忆说:“在翠湖中间的那所省立图书馆里,我一连几天借阅胡仁源译的《纯粹理性批判》,可是尽管已经有教科书上的知识做基础,我还是一点没有看懂。不懂的情况和读斯宾诺莎《伦理学》的旧译本差不多,一看就不懂,而且越看越不懂。后来看了Kemp Smith的英译本和Barni的法译本,才发现康德的写法尽管有些晦涩,却并不是那样绝对不能懂的。我怀疑汉译本的译者没有弄懂康德的意思,只是机械地照搬词句,所以不能表现论证过程。这说明不懂哲学和哲学史是无法传达哲学思想的,要想多了解一点康德靠读旧翻译还是不行。”[32] 在中国学术界的康德研究中,几乎没有人把这个译本列为自己的参考书目。

第二个译本:蓝公武译,采取A、B版对照的形式,北京:三联书店,1957;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据作者自己的介绍,他是1933年开始翻译这部著作的,1935年全部译完,但迟至1957年才正式出版。据韦卓民先生评论:“蓝公武先生的中译本,据该译本的《译后记》所说,也是据康蒲·斯密的英译本译出的,但是我们与原英译本详细对照,许多地方像是不忠于英译原文,甚至误解英译的词句。原英译本的脚注不少是精辟之处,而蓝译不予译出,也似乎是不应该的。”[33] 此外,蓝译本用语古奥,半文半白。当时我们在读这个译本时,普遍的观点是还不如直接读康蒲·斯密的英译本明白易懂。当然,监译本也有优点,它对《纯粹理性批判》中基本思想的翻译还是比较准确的。由于这方面的原因,蓝译本在以往数十年中是流传较广的。

第三个译本:牟宗三译注,分上下两册,采取A、B版对照的形式,台北:学生书局,1983。众所周知,牟宗三先生是当代新儒学中最具独创性的人物。他晚年以一人之力,前后花了10多年的时间,把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基础》和“三大批判”全部译为中文。牟先生坦承,他的译本也是根据Kemp Smith的英译本翻译的,并参考了J.M.D.Meiklejohn与F.Max Müller的英译本。有时在翻译中遇到理解上的歧义时也借助两位懂德语的学生,查询德文本。牟先生的译本不仅保留了Kemp Smith英译本里面的注解,还增加了大量注解与案语。正如蔡仁厚先生所评论的:“以一人之力,全译‘康德三大批判’,先生乃二百年来世界第一人。其所加之译注,尤其慧识宏通。而又履及剑及,随译随消化:以《现象与物自身》消化第一批判,以《圆善论》消化第二批判,以《真善美之分别说与合一说》消化第三批判,此亦古今译书者所未能也。”[34]

第四个译本:韦卓民译,采取A、B版对照的形式,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初版,2000年校订版。韦译本是1962年应商务印书馆之约而译的。据译者自己说,这个译本“主要是以英人康蒲·斯密(Norman Kemp Smith)1929年出版的英译本为蓝本,而对照Benno Erdmann Leibzig 1878年的德文版和Ernst Cassirer柏林1922年的德文版,并参考穆勒尔(F.Max Müller)伦敦1881年的英译本,以及胡仁源、蓝公武两先生的中译本,旨在于这次翻译中不失康德原书的本意。”遗憾的是,初稿译出来后,未及校对,“文化大革命”爆发了,韦先生也于1976年去世。于是,译稿经曹方久等人整理、校订后于1991年出版。2000年的校订版则由邓晓芒“根据德国费利克斯·迈纳(Felix

Meiner)出版社出版的《哲学丛书》第37a卷(汉堡1956年版,1976年重印),对译文作了一些修改订正。”[35]

第五个译本:邓晓芒译,杨祖陶校,采取A、B版对照的形式,据Raymund Schmidt 编的《哲学丛书》第37a卷,Verlag von Felix Meiner, Hamburg 1956, Nachdruck 1976译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2月。这本书出版的是精装本,价格要贵一些,但书后的《德汉术语索引》比较完整,也便于读者在阅读时深入进行查阅,但有些概念的翻译或可讨论,如把Dasein译为“存有”,这里涉及到sein,haben,es gibt这些表达式之间的关系。他译Erscheinung为“现象”,译Ph?nomen为“现相”似有欠妥之处。另外,网上也有讨论,关于他的第一版前言中的两段译文的准确性问题。

第六个译本:李秋零译,采取A、B版对照的形式,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据译者在《译后记》中的说明,这个译本是根据1968年普鲁士皇家科学院的Akademie Textausgabe”译出的。我们上课建议用李秋零的译本,它是最新出版的,价格也比较适合学生购买。但也有弱点,比如书后附了《部分术语德汉对照表》,其中一些重要的术语未收入,如把Dasein译为“存在”;Glauben译为“信念”。当然,他译Erscheinung为“显象”,译Ph?nomen为“现象”,把这两者区分开来是比较好的。

据说,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的王玖兴先生(已经去世)也留下了一个译本,正由他的同事整理出版。无庸讳言,像《纯粹理性批判》这样的著作应该有许多译本。译事的艰难,杨绛先生说翻译中的错误,就像虱子一样,是捉不完的。比如,葛力先生翻译的梯利的《西方哲学史》、贺麟、王玖兴翻译的《精神现象学》中的und steht im Begriffe之漏译等等。我的看法是:翻译是为人作嫁衣的,如能研究,何必去译?要译,就要向路德译圣经看齐,一定要译一流的、有影响的作品。

二、《纯粹理性批判》的问题意识

众所周知,思想通过问题而显现出来。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问题意识的人,也不可能具有独创性的思想。其实,无论是读书,还是从事研究活动,都需要有问题意识。假如一个人读书时,找不到这本书的作者提出来的核心问题,那么,这本书对于他来说,就是一堆知识或思想的碎片,而这些碎片之间是没有任何联系的。就像乞乞科夫的跟丁,他读懂了所有的字母,却不知道由这些字母连续起来的句子和文本的含义。(胡适对王云五先生的劝说)同样地,从事研究活动也需要有问题意识,即要找到蕴含在研究对象中的问题意识,并把这一问题意识与对象所处的历史时代的问题意识进行对照,看看它们是否一致?一般说来,如果它们是一致的,那就表明,研究对象(如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是站在时代的高度上来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的。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解读《纯粹理性批判》,也就是要找出蕴含在这部著作中的根本性的问题意识。那么,这个问题意识究竟是什么呢?

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应该了解,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之间是存在着重大

差异的。

记得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版跋中曾经这样写道:“当然,在形式上,叙述方法必须与研究方法不同。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只有这项工作完成以后,现实的运动才能适当地叙述出来。这点一旦做到,材料的生命一旦观念地反映出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好像是一个先验的结构了。”[36] 显然,研究方法与叙述方法之间的一个重要的分歧正在于:研究的起点表现为一切有待于解决的问题的症结或焦点之所在,而叙述的起点则是使读者易于理解有待叙述的全部内容。

我们知道,作为康德批判哲学序曲的《纯粹理性批判》乃是康德沉默12年的产物。为什么康德要沉默那么多的时间?这里既有康德所研究的问题的复杂性方面的原因,又有康德为叙述方法所困扰方面的原因。比如,康德在1777年8月20日致马库斯.赫茨的信中提到关于《纯粹理性批判》一书的构思和写作一事时,曾经写道:“目前困扰着我的问题是,如何以总体上的清晰性把这些观念表达出来。我知道,有些东西对作者本人来说似乎是非常清楚的,但却可能遭到有见解的读者的误解,只要这些读者完全从他们自己熟悉的思维习惯出发的话。”[37]

康德在这里提到的实际上正是叙述方法上的困难,即如何把自己已经透彻地思考清楚的东西用读者最易接受的术语和方式叙述出来。事实上,康德已经在叙述方法上绞尽了脑汁。为了便于读者理解,他先从知识和经验的关系入手,提出先天综合判断的问题;接着叙述先验感性论、先验逻辑中的先验分析论和先验辩证论;然后叙述先验方法论。平心而论,这样的叙述次序应当是有利于读者理解的。然而,正如康德本人在其书信中所屡屡指出的那样,由于他的批判哲学采用了新的思路,因此读者在理解中仍然会碰到很多困难。无庸讳言,按照这样的叙述方法,知识和经验问题就成了叙述的起点。

但这个叙述的起点是否同时也是研究的起点呢?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那么,康德批判哲学的研究起点究竟是什么呢?解铃还须系铃人。康德在1798年9月21日致克里斯蒂安.伽尔韦的信中,曾经批评对方曲解了他的研究的出发点,他为自己辩解说:“我的出发点不是对上帝存在、灵魂不朽等等的研究,而是对纯粹理性的二律背反——“世界有一个开端,世界没有一个开端等等”的研究,直到第四个二律背反:“人是有自由的,与此相对待的是,人是不自由的,唯一存在着的是自然的必然性。”——正是这个二律背反把我从独断论的迷梦中唤醒过来,驱使我转向对理性本身的批判,以便解决理性与它自身之间的诡异的矛盾这件怪事。”[38]

这样,康德实际上以十分明确的口吻告诉我们,他的批判哲学的真正的研究起点并不是经验问题,而是理性在运用知性范畴认识世界整体时必然会陷入的二律背反,特别是关于自由和自然的必然性(或因果性)之间的背反关系。康德的另一封信也印证了他的批判哲学的真正的研究起点是二律背反。在大约写于1781年5月11日的致马库斯.赫茨的信中,康德对《纯粹理性批判》一书在叙述上的某些不当表示遗憾,并指出:“否则,我总是会从我称之为‘理性的二律背反’的东西开始,它总是能在吸引人的篇章中被表述出来,并使读者萌

生出这样的愿望,即去探寻这一争论的根源。”[39] 也就是说,康德已经意识到,如果他的批判哲学的叙述的起点是二律背反,可能会激发起读者阅读《纯粹理性批判》的兴趣,但他不愿意为了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而牺牲自己的叙述方法的科学性和严格性。

上面的论述表明,二律背反,特别是关于自由和自然的必然性(或因果性)之间的背反关系才是康德整个批判哲学的研究起点。这个研究的起点、思考的起点,也就是康德在写作《纯粹理性批判》之前具有的问题意识。那么,康德关于自由与自然必然性(或因果性)关系的问题意识和那个时代的问题意识是否是一致的呢?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康德把那个时代的问题意识自觉地理解为自己哲学研究的问题意识,这在他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中得到了清晰的体现。

正是在这部著作中,康德明确地告诉我们,他的问题意识和那个时代的问题意识都充分体现在所谓“休谟问题”中。康德坦然承认,正是“休谟的提示”在多年前打破了他的独断论的迷梦,并在思辨哲学研究上给他指出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方向。那么,康德这里提到的“休谟的提示”究竟指什么呢?

康德这样写道:“休谟主要是从形而上学的一个单一的然而是很重要的概念,即因果联结概念(以及由之而来的力、作用等等派生概念)出发的。他向理性提出责问,因为理性自以为这个概念是从它内部产生的。他要理性回答他:理性有什么权利把事物想成是如果一个什么事物定立了,另外一个什么事物也必然随之而定立;因为因果概念的意思就是指这个说的。休谟无可辩驳地论证说:理性决不可能先天地并且假借概念来思维这样一种含有必然性的结合。……他因而断言:理性在这一概念上完全弄错了,错把这一概念看成是自己的孩子,而实际上这个孩子不过是想象力的私生子,想象力由经验而受孕之后,把某些表象放在联想律下边,并且把由此而产生的主观的必然性,即习惯性,算做是来自观察的客观的必然性。因而他又断言:理性并没有能力即使一般地去思维这样的连结,否则它的诸概念就会纯粹是一些虚构,而它的所谓一切先天知识就都不过是一些打上错误烙印的普通经验了,这就等于说没有,也不可能有形而上学这样的东西。”[40]

从这段论述可以看出,对于康德来说,“休谟的提示”也就是休谟对传统的因果性概念的颠覆性质疑。这一质疑之所以是“颠覆性的”,因为全部传统的形而上学都奠基于因果性概念,并把这一概念理解为“客观的必然性”。假定真如休谟所提示的,这一概念不过是“主观的必然性,即习惯性”,那么结果是可想而知的:整个形而上学的大厦将随之而倾覆!

问题的严重性是不言而喻的。然而,与休谟同时代的不少学者却误解了这一“提示”,仿佛休谟不是在认真地探索一个深奥的哲学问题,而是在对生活常识和自然科学知识吹毛求疵。对于这种无知和曲解,康德痛心疾首、据理力争:“问题不在于因果概念是否正确、有用,以及对整个自然知识说来是否必不可少(因为在这方面休谟从来没有怀疑过),而是在于这个概念是否能先天地被理性所思维,是否具有一种独立于一切经验的内在真理,从而是否具有一种更为广泛的、不为经验的对象所局限的使用价值:这才是休谟所期待要解决的问题。这

仅仅是概念的根源问题,而不是它的必不可少的使用问题。根源问题一旦确定,概念的使用条件问题以及适用的范围问题就会迎刃而解。”[41] 康德敏锐地发现,“休谟提示”的症结在于因果性概念“是否能先天地被理性所思维,是否具有独立于一切经验的内在真理”。事实上,康德经过12年的沉思撰写出来的《纯粹理性批判》,其主要宗旨就是全面回应蕴含在“休谟的提示”中的这一难题。

在康德通过缜密思索建立的先验哲学语境中,他对休谟的质疑做出了明确的回答,指出因果性概念的根源不是经验,而是理性。换言之,因果性是先天地内在于理性之中的。康德提出了“(广义的)纯粹理性”的新概念。所谓“纯粹的”是指完全没有任何经验的因素在内;所谓“广义的”是指它包含着以下三个不同的层面:一是“感性”。感性是直观的,它运用先天直观的纯粹形式——时间和空间,梳理通过感官而获得的混沌的感觉经验,从而做成纯粹数学方面的知识;二是“知性”。知性的功能是思维,它运用十二个知性范畴(单一性、多数性、总体性;实在性、否定性、限制性;实体与属性、因果性、相互作用;可能性、存在性、必然性),进一步梳理并建立感觉经验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做成纯粹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值得注意的是,休谟提到的因果性概念正是十二个知性范畴之一。实际上,康德一开始就把因果性概念理解为完全可以与感觉经验相分离的、纯粹理性的概念,并通过知性范畴的先验演绎[42],表明了它们以客观必然性的形式建立感觉经验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合法性;三是“理性”,即(狭义的)纯粹理性,它的自然倾向是运用十二个知识范畴去认识超验的理念,即自在之物——灵魂、世界和上帝,结果陷入了误谬推理、二律背反或理想。

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康德已经在先验哲学的语境中成功地回应了休谟对因果性概念的质疑。但在这一回应中,康德也退了一步,即区分出认识的两类不同的对象:一是现象,即时间、空间和知性范畴(包括因果性)运用的对象;二是自在之物,属于超验的领域,是时间、空间和知性范畴无法加以运用的对象。康德认为,自在之物是不可知的,可知的只是自在之物向我们显现出来的现象。这个退步既保留了康德对休谟怀疑主义的有限认同,也蕴含着他对休谟思想的深刻批评,即休谟不应该谈论自然中一物与另一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事实上,能够谈论的只是自在之物向人们显现出来的不同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也就是说,因果关系只适用于现象或经验的领域,决不能指涉超验的自在之物的领域。

论述到这里,休谟提出来的因果性难题似乎已得到完满的解决。但实际上,蕴含在这一难题中的、更具根本性的问题还没有被触及。人所共知,在《人类理解研究》这部著作的第八章“自由和必然”中,休谟进一步提出了因果性和自由之间的关系问题。他认为,人们普遍地把“因”与“果”之间的关系理解为必然关系,因而自由与因果性的关系实质上就是自由与必然的关系。休谟认定,这是一个更加令人费解的难题:如果世界上的一切事件都是“因”与“果”之间的必然关系,那么人是没有任何自由可言的;反之,如果人是自由的,那么又如何理解“因”与“果”之间的必然关系呢?

康德专题研究笔记

一、康德与纯粹理性批判的介绍 《纯粹理性批判》是一部名著,在西方哲学史上,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这本书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开端,康德是西方哲学史上的一个转折。 在此之前,西方哲学都好理解。比如迪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等都是业余哲学家。 伊曼努尔·康德是大学教授,以后的哲学家也大多是教授。 笛卡尔和培根都是易懂的。 康德使西方哲学上了一个台阶。从他以后,哲学成为了一种专业。没上过大学,没读过专业,就不可能成为哲学家,直到今天一直如此。以往作为通俗的,业余的哲学,自此为止。 哲学的体系性更强,要求从事哲学研究的人必须专业。必须按部就班的受到训练。 具有复杂性和专业性。 康德是第一个难读懂的哲学家,到了康德,是第一个读不懂的。 从他以后,哲学大体上再也不是业余的人能搞的了,成了一门学科。 哲学首先要具备较高的文化水平,要有大学教授指导。这是哲学的一个飞跃式的发展。 安培能臣:康德哲学像一个蓄水池,以往的哲学都流向康德,以后的哲学都从康德流出来。 以往的哲学,康德都做了解答,以后的哲学,康德提出了很多问题。现代哲学,绕不开康德。 康德哲学是对以往哲学的汇总,同时也为后来的哲学开拓了新领地,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现代哲学两类:科技哲学和人文哲学。这种划分就是从康德来的。 现代哲学的很多问题,都是康德提出的:人文、道德、哲学和信仰的关系。 科学之所以可能? 逻辑在里面起什么作用? 各种认识之间的关系? 人文哲学 道德信仰和知识宗教的关系? 胡塞尔,海德格尔、德里达、弗雷格、实证主义等都从康德而来。研究他们,必经康德。 二、康德哲学的意义: 1、康德提了哲学中很多永恒的话题。 2、康德《纯批》的方法。 康德《纯批》是要调和当时的两大哲学流派,所提出的种种解决办法。看康德时,我们心中要有他所处的背景,他的主要目的,是调和唯理论所表现出来的独断论、经验论所表现出来的怀疑论。对于这两派,他既有肯定,又有批判。 唯理论——独断论笛卡尔 经验论——怀疑论休谟 康德的逻辑很严密,但因此而行文晦涩。康德说一定不要断章取义,一定要读完,才能读懂。 康德充满了矛盾,但表面上矛盾,但真正读懂了会发现,在形式逻辑上似乎是矛盾的东西,其实并不矛盾。脱离语境,就容易误解。英语语境的康德研究者,从逻辑实证的角度出发,容易犯这样的错误。

纯粹理性批判 导读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导读 ——2012.2.25 I背景:《纯粹理性批判》的理由 正如康德所说,“曾经有一个时候,形而上学被称为一切科学的女王,并且,如果把愿望当做实际的话,那么她由于其对象的突出地位的重要性,倒是值得这一称号。今天,时代的时髦风气导致她明显地遭到完全的鄙视,这位受到驱赶和遗弃的老妇像赫卡柏一样抱怨:modo maxima rerum, tot generis natisque potisque potens-nunc trador exul, inops-Ovdi. Metam.(不久前我还是万人之上之人,以我众多的女婿和孩子而当上女王——到如今我失去了祖国,孤苦伶仃被流放在他乡)”。 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形而上学战场上独断论和怀疑论的斗争,使坚持独断论的形而上学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人们对其由于鄙视、厌倦而采取冷漠的态度。 康德认为,人们“在任何地方想到某物,他们就不可避免地退回到他们曾装作极为鄙视的那些形而上学的主张上去”。所以,问题不是需不需要形而上学的问题,而是需要怎样的形而上学的问题。换句话说,我们不需要那种独断的在科学形而上学的名义下的侍卫“伪科学”的形而上学,而是需要一门真正科学的形而上学。所以康德说“世界上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有形而上学”——而这种“形而上学不仅整个必须是科学,而且在它的每一部分上也都必须是科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康德认为要对我们自己的理性能力展开考察,对于纯粹理性展开批判,而他所谓的“纯粹理性批判”,就是“对一般理性能力的批判,是就一切可以独立于任何经验而追求的知识来说,因而是对一般形而上学的可能性和不可能性进行裁决,对它的根源、范围和界限加以规定,但这一切都出于原则。” 康德这一解决问题之思路的结果,就是他的哲学著作——《纯粹理性批判》。 II问题:“先天综合判断”的可能 《纯粹理性批判》围绕着对于“纯粹理性”自身的批判而展开,试图通过对于“纯粹理性”自身的批判,寻找一条对象符合知识的认识道路,从而把哲学变成科学。在康德那里,科学知识就是那种不仅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而且能够扩展我们知识范围的知识。根据康德的理解,这种知识就是“先天综合判断”。因此《纯粹理性批判》若要说明科学知识如何可能,说明哲学如何才能成为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归根结底就是要说明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先天综合判断成了整个“纯粹理性批判”所要解决的总的问题。

纯粹理性批判(康德)读书笔记

科学技术哲学读书报告——《纯粹理性批判》(康德) 数理学院2011级专业:课程与教学论姓名:孙虎学号:112200674 通篇读完康德的这篇《纯粹理性批判》以后,给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在书中描述的关于逻辑、知识等方面的观点。受到自身知识的限制,我无法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只能收肠刮肚的用自己的浅薄学识来认识这部著作。 在古希腊哲学中,理性主要被理解为人类的一种本质力量与创造模式,它涵摄认识领域与实践领域。柏拉图认为,理性的人处在世界与理念二极之间的张力关系中,既有属神的超验理念本质,又必然地生活于大地之上。希腊精神经启蒙思想深刻地影响着康德。在康德那里,人的理性特质更加突显,而且那种张力色彩依然是思想的必要前提。不过,康德的伟大在于其综合精神。我们不好使用“折中”、“调和”等词汇来纠缠康德,而应积极地体会他那深邃的创造思想。在康德那里,质料与理念、现象与本质空前地统一,存在因而获得完整的根据,这根据显然不在传统意义上的超验理念中,不在彼岸——那人迹难至的永恒的空虚与黑暗中,而在我们的思想概念、在我们的理性理念中,在理性本身。而且,人只能生活于自己的理性中,而不能生活于生命之外的超验理性之中。在倡导主体性哲学的康德那里,理性只是人的理性,理性不仅是人类的能力和工具,更是人的本质、源泉、依据和目的。人类因理性而为的,不是去探求身外的别的什么东西和奥秘,而是对自己理性本身的自觉,自觉其作为人以及人的整个世界之源泉、之模式、之理想的身份及尊严、这种自觉即自由,乃是人类的起点与终点。 关于逻辑的完整的叙述是从亚里士多德开始的。即使今天我们有了数理逻辑我们仍然要承认康德是对的。可是逻辑本身不是哲学,探讨逻辑的基础才是哲学。可是逻辑的基础的确不明。形式逻辑的所谓正确是一种基础不牢的正确。所以后人其实是限制形式逻辑的使用范围而不能彻底否定它,比如黑格尔辩证逻辑。这和哲学的确不同,但它的情形比康德所说的要复杂的多。康德说的太简单化了。康德说逻辑不能前进的确是错了,数理逻辑把传统逻辑的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从这里看下去传统逻辑实在太稚嫩了。 在这本书中,康德将心理学、形而上学和、类学与逻辑学作了区分。这本书里给出的逻辑学的对象是一切思维之方式的规律。思维形式就是概念、判断、推理之类。这个理解是落后的,现代逻辑从句子出发,直接关注推理问题、真的问题,似乎更能体现逻辑的实质。逻辑的成功在于它限制了自己,这话说的极好。反过来说,哲学的失败在于它不限制自己,它总是想解决它不可能解决的问题。逻辑的地位——各种学问的门径。知识的一部分是先天的知识,先天知识根据与对象发生关系的方式分为规定对象(或概念)和使对象成为现实。先天知识根据是否完全不是来自经验分为纯粹的和不纯粹的。这个划分似乎是说混杂的知识(不纯粹的知识)中有先天的部分,这个先天的部分也叫纯粹先天知识。这里一个问题是纯粹不纯粹的划分是否只针对理论知识,实践是否纯粹的问题《实践理性批判》谈过,可惜我一直没能看懂。 康德在这本书中强调物理学的成就在于经验知识上。这个精神和哥白尼革命的思想有对立的成分,也有符合的成分。对立的方面是指哥白尼革命是反对人类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主要内容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主要内容 《纯粹理性批判》的哲学要义 首先,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的第一版序之中,阐明了对理性进行批判的必要性首先在于确定一般形而上学是可能还是不可能,以及规定源流、范围和界限.但是康德于第二版序之中,反而不是着重于进行理性批判的条件,而是改变了知识与对象的关系:“不是知识依照对象,而是对象依照知识”,这一新概念,导致康德发动了哲学界中的“哥白尼式革命”. 在导言中,康德提出了全书的总纲:纯粹理性的总任务是要解决“先天的综合判断”、即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而又扩展了知识内容的真正科学知识是“如何可能”的问题,并按这总问题细分了以下的四个问题:1.数学如何可能?2.自然科学如何可能?3.形而上学作为自然的倾向如何可能?形而上学作为科学如何可能? 康德把全书大致的分为了五部份:“1.先验感性论,2.先验逻辑论,3.先验分析论,4.先验辩证论,5.先验方法论” 1.先验感性论 “先验感性论”主要是阐明,只有通过人的感性知识(接受能力)所先天具有的直观形式即“空间”和“时间”两大要素去整理自在之物(的表象即现象界)刺激感官的感觉材料,才能获得确定的感性知识,同时,空间和时间也是数学知识的先天直观形式. 2.先验逻辑论 “先验逻辑论”的阐明“感性必须与知性结合,直观必须与思维结合,才能产生自然科学的知识”,因而必须有一门不同于形式逻辑的先验逻辑来探讨知性的结构及其运用于经验对象时的各种原理.先验逻辑立足于知识与对象的关系,即知识的内容,而不是单纯的思维形式,这标著辩证逻辑在近代的萌芽. 3.先验分析论 “先验分析论”(真理的逻辑)阐明了知性的先天概念和先天原理是自然科学之所以可能的根据和条件.在概念分析论中,通过对知性判断中的逻辑机能的分析.而先验分析论当中的原理分析论主要阐明了知性指导判断力把范畴运用于现象的法规. 4.先验辩证论 “先验辩证论”(幻相的逻辑)主要阐明了理性不可避免地要超越现象去认识的本体,由此产生的作为自然倾向的形而上学只不过是一些先验的幻相,而不可能是真正的科学.康德在先验辩证论的导言之中指出,理性这种推广能力由于要从有条件者出发通过推论去认识无条件者. 5.先验方法论 先验方法论首先阐明,纯粹理性的经验使用虽然有正确的使用法规(知性的先更原理),但其理论的(思辨的、先验的)奥用却没有法规可言,因而必须对其先验使用方法(从定义出发的独断论、从正反两方争辩并互相证伪怀疑论方法、还有假设和证明的的方法等四个方面)加以训练,确立一些“消极的”规则,以限制纯粹理性的扩充到可能经验之外的倾向,从而为建立一种有关经验的形而上学准备了方法论的原则. 知识论要义与其他: 虽然康德使用的是批判哲学,他本人却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哲学理论.他本人自称发动了一场哲学领域内的哥白尼革命.在康德所处的时代,欧洲哲学思想主要

康德的批判哲学-康德哲学的主要观点

康德的批判哲学:康德哲学的主要观点 康德的哲学思想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前批判时期和批判时期。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康德的批判哲学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康德的批判哲学 康德的哲学思想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前批判时期和批判时期。以1770年为界,在此之前,康德研究的兴趣和重点主要在自然科学。在这期间,他提出了与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宇宙不变论相对立的宇宙发展论,从而形成了他自己带有唯物论和辩证法倾向的新自然观。这体现在他的两个假设中。第一个是“潮汐假设”,他认为由月亮引力引起的定时涨落的潮汐现象所带来的海水与地表的摩擦会导致地球的自转速度变慢,这个假说为后来的自然科学所证实。其哲学意义在于它表明包括地球在内的一切天体都有其自身的变化,发展和灭亡的过程。第二个是“星云假说”,又称“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假说”。他认为宇宙间到处充满着物质和精神,物质和精神成反比,物质的力量是引力,精神的力量是理性。由于地球处在太阳系中间的位置,故人类拥有一定程度的理性,但没有完全纯粹的理性。这种关于理性的思辨虽然在现在看来是不很科学的,但他的星云假说第一次沉重地打击了宇宙不变论的形而上学自然观。康德从发展的观点出发,把宇宙看成是一个在时间上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康德的星云假说不仅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而且奠定了新的辩证自然观的基础。对此,恩格斯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这年的8月,康德发表了他的教授论文《论感性世界和理智世界的形式和原则》.。这是康德哲学思想分界的标志。 康德在前批判时期的哲学思想经历了从唯理论到批判唯理论的转变。他接受的是莱布尼茨――沃尔夫哲学体系的教育。接受了唯理论把天赋理性置于经验之先的基本立场。在不断的思考和探索过程中,他在接受牛顿物理学的同时也认识到经验的重要性。并由此而接受了经验论对传统形而上学和唯理论的批判,但他最终并没有选择经验主义,而是在唯理论和经验论之间另辟蹊径,开辟了先验哲学的新路径。 康德在前批判时期的哲学著作表现出逐步脱离唯理论,接近经验论,最后综合两者的发展趋势,这一趋势直接导致他的那篇教授就职论文《论感性世界和理智世界的形式和原则》。他提出决定我们对世界认识的不是外部对象。而是先验形式,还有他关于物自体和现象的区分:物自体在认识之外,现象则在认识之内。正是这些思想,构成了他批判哲学的主旨。以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 康德哲学是在近代大学的学术坏境中建立起来的一种专业性极强的思辨体系,其中最为重要的著作之一《纯粹理性批判》,最突出地体现了这种学究气的一部作品。许多试图读懂康德体系的人都半途而废。不得不承认,康德思想尤其是其思想中的精华:形而上学思想确实晦涩难懂枯燥乏味。但是我们不能对此置之不理或不屑一顾,也不必视为畏途,望而却步。只要我们真正掌握了唯物辩证法这一锐利的思想武器,通过我们锲而不舍的钻研,我们必定能进入康德哲学富丽堂皇的大厦,观赏到一个又一个激动人心,启发心智的思想艺术品。 正如马克思所说:“在科学上面是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的,只有那在崎岖小路的攀登上不畏劳苦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第一遍读完《纯粹理性批判》,确实觉得云里雾里,不知所措。更何况写读后感了。遂又耐着性子读了第二遍。顿时觉得柳暗花明又一村。不能说是大彻大悟。但至少这部经典的教育名著让我欲罢不能了。我只能说若是还有充裕的时间我一定读第三遍第四遍。根据我所能理解的纯粹理性批判,我将她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背景,结构,思路(内容)及评价。以下我将一一阐述。 《纯粹理性批判》是一部划时代的作品,他所提出和讨论的问题从本质上看是全新的。从其历史背景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的历史条件,就是文艺复兴以来资产阶级新文化,新思想运动。它带来了法国启蒙运动以及随之而来的德国启蒙运动。而《纯粹理性批判》就是这些思想运动的参天大树上结出的一个硕果,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首先是德国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及其意识形态的叛逆精神。例如康德在这部著作的序言里,就以法国启蒙学派的大无畏精神宣布:“我们的时代是真正的批判时代。” 其次,以牛顿和伽利略为代表的自然科学的产生为其提供了理论基奠。我们都知道,康德从青年时代道奇哲学思想成熟和创立时期,一直都处于自然科学的强大引力之下。 最后便是以卢梭为首的人文科学的诞生,为《纯粹理性批判》的诞生提供了可能性。在康德看来卢梭是唯一一个可以和牛顿相提并论的人,他们是各种领域——自然领域和人文领域的巨人。 关于这本书的结构,我是按照目录来分的。整本书虽然层次明显,但若刻意把他们分散确实有点差强人意了。康德则依据《纯粹理性批判》在其整个体系中的地位以及它所要解决的任务和问题,将它划分为两个部分,即先验要素和先验方法论。而先验要素论又分为先验感性论和先验逻辑。其次,先验逻辑由先验分析论和先验辩证论构成。最后,先验分析论又分为概念分析论和原理分析论。另外,从《纯粹理性批判》的这种结构来看,康德对人的认识能力的考察似乎是一种静态的解剖和分析。故这部经典名著我想更适合称它为:理性的解剖学。但是,《纯粹理性批判》并不只是发现和判明了认识能力的结构,而主要致力于判明由诸认识能力的结构所制约着的诸认识能力的功能,判明它们各自在知识总体和相互关心中的地位,功效和作用。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贯彻始终的根本指导思想,或者一条思维主线,就是通过对理性本身,即人类先天认识能力的批判考察,确定有哪些先天的,即具有普通性和必然性的要求,以及这些要求的来源、功能、条件、范围和界限,从

康德和他的《纯粹理性批判》|康德纯粹理性之批判PDF

1981年,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为纪念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出版200周年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人们通过各种形式,表达对这位德国古典哲学奠基者的敬意。康德,1724年出生在东普鲁士哥尼斯堡一个手工业堡大学,1746年毕业后当了9年家庭教师,1755年回母校任讲师,1770年任教授,1804年逝世。康德一生没有离开过他的家乡,许多著名大学聘请他,都被拒绝。他为自己规定了严格的作息制度,起床、喝咖啡写作、讲学、吃饭、散步,一切按照规定的时间。每天下午三点半钟,他拿着藤手杖从家里出来散步,邻居们以此对表。康德的日常生活异常刻板,但精神生活却十分丰富而活跃。他试图冲破传统思想束缚,从浩渺的宇宙到人类理性,都予以批判和考察。 康德不仅是哲学家,而且是学识渊博的自然科学家。他在任教期间,除讲授哲学外,还讲授自然科学课程。自然地理这门学科就是他首创的。他讲的人类学最受欢迎。他还开设数学、理论物理、自然律、力学、矿物学等课程。1755年,康德提出的太阳系起源于原始星云的假说,推翻了牛顿等17世纪自然科学家认为天体起源于上帝的陈腐观念。恩格斯说,这是“从哥白尼以来天文学取得的最大进步”,在形而上学自然观上“打开了第一个缺口”。 1770年,康德从自然科学转向哲学的研究和著述,《纯粹理性批判》就是这个期间完成的主要代表作。这本书和另两部代表作《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的批判》,构成了康德的先验唯心主义哲学体系。《纯粹理性批判》是康德花了12年工夫,同时平均每周还要担任14个小时课程的情况下完成的。康德把自己的哲学叫做“批判哲学”,不是指对某种书籍或某一体系进行批评,而是对于理性进行

分析、判断,即对人类认识的能力所达到的范围进行考察。这是康德之前,不论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都没有解决的问题。康德觉察到以往认识论的片面性,企图把各派哲学综合起来,创立一个没有片面性弊病的认识论。尽管康德没有完成这一任务,但是把认识论提到哲学的中心地位,的确是他的历史功绩。 康德哲学是当时软弱的德国资产阶级两重性的理论表现,它具有二元论的性质,企图调和、折中对立的哲学派别。列宁说“康德哲学的基本特征是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使二者妥协,使各种相互对立的哲学派别结合在一个体系中。”康德标榜自己的哲学既区别于当时统治讲坛的莱布尼茨—一沃尔夫的唯心主义唯理论,又区别于从唯心主义经验论演变而来的休谟的不可知论。他把前者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叫做独断论,把后者叫做怀疑论。其实调和、折中两派的结果,并没有跳出它们的圈子,这两个派别正是康德哲学的来源。康德批判和考察的“纯粹理性”,是不依赖于任何经验的理性,就是说,他离开认识过程抽象地考察人类的认识能力。这无异于又不下水,又硬要学游泳,必然将主观同客观截然对立,从二元论走向不可知论,走向主观唯心主义。 《纯粹理性批判》论述了人类认识能力的三种形式或三个阶段感性、知性、理性。关于感性,康德承认人的认识之外独立存在着“自在之物”,它刺激感官引起感觉,才有感觉经验,这是康德哲学中的唯物主义因素。但康德认为人的认识无法超越现象而达到“自在之物”,这就滑向了不可知论。关于知性,康德认为一切知识从经验开始,又不停留在经验上。但他否认自然规律是自然界本身所固有的客观规律,而认为它们是人们主观认识能力的产物,即所谓“人是自然界的立

论述康德的批判哲学思想

论述康德的批判哲学思想 康德,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创始人。他被认为是对现代欧洲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也是启蒙运动最后一位主要哲学家。1781年,康德发表了《纯粹理性批判》这部哲学名著。此后又陆续发表了《实践理性批判》(1788)和《判断力批判》(1790)这两部著作。三部著作的相继间世,成为康德批判哲学体系诞生的真正标志。 虽然康德使用的是批判哲学,他本人却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哲学理论。他本人自称发动了一场哲学领域内的哥白尼革命。在康德所处的时代,欧洲哲学思想主要有两种重要理论:由洛克、休谟等人发展出来的经验主义,以及笛卡儿等人的理性主义。经验主义者认为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与知识来源于人的经验,而理性主义者则认为人类的知识来自于人自身的理性。康德在一定程度上接合了两者的观点。康德认为知识是人类同时透过感官与理性得到的。经验对知识的产生是必要的,但不是唯一的要素。把经验转换为知识,就需要理性,而理性则是天赋的。人类通过理性的框架来获得外界的经验,没有理性就无法感知世界。因此理性与经验一样,是获得知识的必要条件。但人类的理性中也有一些可以改变人类对世界的观念的因素,他意识到,事物本身与人所看到的事物是不同的,人永远无法确知事物的真正面貌。 伊曼努尔·康德提出了三大批判,即《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 《纯粹理性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能知道什么?康德的回答是:我们只能知道自然科学让我们认识到的东西,哲学除了能帮助我们澄清使知识成为可能的必要条件,就没有什么更多的用处了,自从柏拉图以来的康德把这个问题彻底给颠倒了。在此之前,人们让认识向外部事物看齐,而康德说,如果我们颠倒一下,让事物向我们的认识看齐,该会如何?康德把这一思维方法与哥白尼的“日心说”相比较:哥白尼以前,人们认为一切星球围着我们地球转,哥白尼却说,我们地球是在围着其它星球转。 《实践理性批判》,是康德的前一部著作《纯粹理性批判》的归宿和目的。所谓“实践理性”,是指实践主体的意志,对于实践理性的“批判”,就是要考察那规定道德行为的“意志”的本质以及它们遵循的原则。全书包括“纯粹实践理性的原理论”和“纯粹实践理性的方法论”两大部分。该书的重要理论意义在于,它把人的主体性问题突出出来,强调了人格的尊严与崇高,表现了强烈的人本主义精神。 《判断力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可以抱有什么希望?康德给出的答案是:如果要真正能做到有道德,我就必须假设有上帝的存在,假设生命结束后并不是一切都结束了。“判断力批判”中,康德关心的问题还有人类精神活动的目的、意义和作用方式,包括人的美学鉴赏能力和幻想能力。 康德带来了哲学上的哥白尼式转变。他说,不是事物在影响人,而是人在影响事物。是我们人在构造现实世界,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人比事物本身更重要。康德甚至认为,我们其实根本不可能认识到事物的真性,我们只能认识事物的表象。康德的著名论断就是:人是万物的尺度。他的这一论断与现代量子力学有着共同之处:事物的特性与观察者有关。

康德论述纯粹理性与实践理性的关系

康德论述纯粹理性与实践理性的关系 2008-04-04 15:58:03来源: 中国艺术批评网友评论0 条进入论坛 1. 康德的两个合目的性。 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提出了三个很著名的问题:⑴.我能够知道什么?⑵.我应当做什么?⑶.我可以希望什么?第一个为形而上学问题,康德写《纯粹理性批判》,纯粹理性主要谈人的从感性到知性概念(Begriff)阶段的意识结构。第二个问题谈道德律,康德写《实践理性批判》,实践理性谈理性的超验层面,道德的应该,绝对律令。第三个为宗教问题,希望关涉人的幸福,康德谈人的道德律的超验根基在哪里,谈应该有神,康德写《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1]后来,康德又提出第四个问题,人是什么?人类学问题。[2]康德在人类学问题中谈人在宇宙中的位置,人与神的关系,人的肉身的有限性与人的灵魂的超验性的关系。 那么,在《纯粹理性批判》与《实践理性批判》批判之间有一个分裂,自然Natur与道德Moralit?t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康德为了将两个分裂的世界统一起来,写《判断力批判》,康德的判断力谈人的一种直觉能力,这种直觉能力,悟性越高的人这种能力越强,康德在这里实际上谈的是人的智性直观的能力,一定程度上已经越出康德另外两个批判理论的理论框架了,如对美的创造的天才论,康德分析起来已经有神秘意味,柏拉图的《伊安篇》中的灵感直接来自理念的世界,康德这里也类似。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谈到有两种东西使他意志坚强: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3]星空对应于康德的纯粹理性;心中的道德律,实践理性,为人类的至善的目标的无条件的应该,绝对律令。人的纯粹理性与道德律之间是什么关系? 在经院哲学看来,康德谈的纯粹理性只是实践理性的信仰的第一个初级阶段,科学的模式奠基于神学之中。笛卡尔主体性的建立,将这种奠基关系分裂成看似无关的两个领域,广延和灵魂两种实体,本来是从上帝开始的行为,现在笛卡尔要来从人开始重新思考,人又是一种有限的存在,笛卡尔思考后认为,一切来自神,回归神。康德又来重新思考一次,这次比笛卡尔的思考更加细致,但康德最后得到什么结果?康德认为的两个世界的分裂是否存在,康德怎样统一这两个世界的分裂?《判断力批判》就是康德思考的记录。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系统阐述(未完不定期更新)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系统阐述(未完,不定期更新)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系统阐述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系统阐述(未完,不定期更新)——本为更好的介绍康德的书籍所做的中间努力 吾人作这一整理工作的理由:康德哲学的讲解性著作在国外虽已很多,但国内却很稀少,康德的著作又晦涩难懂,故国内很需要一本系统又易懂又不失深度的著作。以下是康德讲解性著作的普遍问题。一、晦涩:《康德学述》、《康德哲学讲解》、《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指要》的后半部;二、简单化:《康德哲学讲演录》、《康德认识论研究》、《论康德哲学》的感性与知性部分;三、支离破碎:《康德的知识学》。故本人尽量做到细致但又有脉络。对每一知识点的讲解宁可重复解释(当然不是简单的重复),也不让读者一眼带过。择名家关于同一内容的不同语句中最易于理解而不失精髓 的表达为文字落笔的标准。不在读者尚未了解、读懂康德哲学之前对其进行评论与批判,因为这对初学者毫无必要亦会打击读者的兴趣。对不可避免的争论问题及观点或不提或都提出来作为参考。鄙人才寡,实力不足,不敢妄动各家语句,亦不敢自创语句,故一些缺少资料的部分,只能将难懂的原文抄上(好在并不多),望大家见谅。如有改进意见或批评,希望大家积极反馈,在此衷心感谢。

以下皆本人所编,非原创。 由于一句中亦有多位学者著作的语言,故将其中一一文献出处指出来是非常繁复的事情,故在此便将文字的全部出处列出:: 1、康德著,邓晓芒译,杨祖陶校《纯粹理性批判》 2、黄振华《论康德哲学》 3、杨祖陶、邓晓芒《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指要》 4、齐良骥《康德的知识学》 5、张世英《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 6、邓晓芒《康德哲学诸问题》 7、郑昕《康德学述》 8、周贵莲《康德认识论研究》 9、李泽厚《康德述评》 10、约翰.华特生著,韦卓民译《康德哲学讲解》 11、张志伟《西方哲学史》第九章第一节 12、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第十七章 13、赵林、邓晓芒《西方哲学史》第五章第二节 格式方面可能因为个人写作原因,可能造成读者不方面(比如通常开头没有空两格,段与段之间隔行,用1、2等标志出不同的内容),在此表示抱歉

(完整版)俞吾金: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精读

? 上一篇: 认识自我,超越自我——成功人士的必由之路下一篇: 哲学与当代思维方法教学大 纲(俞吾金)?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精读 Doctoryu @ 2011-05-30 10:29 绪论康德其人及其哲学思想 一、康德的生平及其主要著作 二、康德哲学的分期、问题和结构 1、康德哲学的分期 2、康德哲学的基本问题 3、康德批判哲学的主要结构 三、康德哲学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和意义 1、康德哲学的研究现状 2、康德哲学研究的新趋势 3、康德哲学研究的意义 第一章《纯粹理性批判》的主要版本、问题意识和基本结构 一、《纯粹理性批判》的主要版本 二、《纯粹理性批判》的问题意识 三、《纯粹理性批判》的基本结构 第二章《二版序言》与批判哲学 一、《纯粹理性批判》的书名、题词和献词 二、《纯粹理性批判》的第一版序言 1、形而上学的根源及其历史命运 2、传统形而上学研究中的两种观点 3、作为第三种观点的批判理论

三、《纯粹理性批判》的第二版序言 1、逻辑学、数学和自然科学发展中思维方式的革命 2、形而上学研究中的“哥白尼革命” 3、知识与信仰的关系 4、对批判理论的新阐述 第三章《导论》与《纯粹理性批判》的总问题 一、康德关于“三种知识”的理论 二、康德提出了“先天综合判断”这一新概念 三、“先天综合判断”是一切理论科学的核心原则 四、纯粹理性批判的总课题是“先天综合判断何以可能?”第四章先验感性论 一、感性与知性的区别和联系 二、先验感性论中涉及的基本概念 三、对两种错误时空观的批判 四、康德的空间观 五、康德的时间观 六、康德时空观的意义 第五章先验逻辑论 一、形式逻辑中的普遍逻辑 二、先验逻辑 三、先验逻辑与普遍逻辑的关系 第六章先验分析论 一、概念分析论

康德三大批判

康德的“三大批判”构成了他的伟大哲学体系,它们是:“纯粹理性批判”(1781年)、“实践理性批判”(1788年)和“判断力批判”(1790年)。 “纯粹理性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能知道什么?康德的回答是:我们只能知道自然科学让我们认识到的东西,哲学除了能帮助我们澄清使知识成为可能的必要条件,就没有什么更多的用处了,自从柏拉图以来的形而上学问题其实是无解的。 对于康德来说,要想回答我们能知道什么这个问题,就要首先看看认识者和被认识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古典哲学中的真理被看成是语言与事物的一致相应,康德问道:这种一致如何才成为可能?事物是具体的和物化的,而语言是抽象的,这两种东西怎么会一致?实际上人的感知提供的只是物体的某些特性,如质量、体积、形状、数量、重量、运动速度等,没有这些特性,我们就无法对物体展开想象。这是物体的主要特性。物体还有其它从属特性,如颜色、声音、味道和温度感觉等,这些从属特性虽然是物体的一部分,但是人们可以进行不同的想象。例如我们可以把一辆蓝色的桌子想象成绿色的桌子。这种主要特性和从属特性的区别让人进一步问:外部世界真实状况究竟是什么?因为如果我对物体的某些特性可以进行不同的想象,也就是说这些特性似乎只在我的感知中存在,我怎样才能肯定世界只不过是存在于我的头脑当中?因此,语言与事物的一致(真理)似乎只有在人的头脑中才成为可能。 这当然是令人绝望的极端怀疑主义。如果人们不甘于接受这一观点该怎么办?也许一种我们无法认知的外部世界确实存在,那我们又该怎么办?康德以前,哲学家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就是把这一问题推给上帝:我们的思想与外部世界一致,因为这是上帝愿意这样安排的。但问题是:我们怎么知道上帝让我们看到的事物就是事物的本来面目? 康德把这个问题彻底给颠倒了。在此之前,人们让认识向外部事物看齐,而康德说,如果我们颠倒一下,让事物向我们的认识看齐,该会如何?康德把这一思维方法与哥白尼的“日心说”相比较:哥白尼以前,人们认为一切星球围着我们地球转,哥白尼却说,我们地球是在围着其它星球转。 康德带来了哲学上的哥白尼式转变。他说,不是事物在影响人,而是人在影响事物。是我们人在构造现实世界,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人比事物本身更重要。康德甚至认为,我们其实根本不可能认识到事物的真性,我们只能认识事物的表象。康德的著名论断就是:知性为自然立法。他的这一论断与现代量子力学有着共同之处:事物的特性与观察者有关。 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研究了人类感知的形式,即空间和时间。存在于时间和空间里的物质被人类的理解力加工为经验,而康德把人类理解力的形式称为“(绝对)范畴”,这些人类理性的形式中包括人们对灵魂、世界和上帝的设想,康德把它们理解为某种制约原则,人们的经验世界就是通过这些原则得以构造。 “纯粹理性批判”研究的人类如何认识外部世界的问题,而康德1788年发表的“实践理性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伦理学的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做?简单化地说,康德告诉我们说:我们要尽我们的义务。但什么叫“尽义务”?为了回答这一问题,康德提出了著名的“(绝对)范畴律令(Kategorischer Imperativ)”:“要这样做,永远使得你的意志的准则能够同时成为普遍制订法律的原则。”康德认为,人在道德上是自主的,人的行为虽然受客观因果的限制,但是人之所以成为人,就在于人有道德上的自由能力,能超越因果,有能力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判断力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可以抱有什么希望?康德给出的答案是:如果要真正能做到有道德,我就必须假设有上帝的存在,假设生命结束后并不是一切都结束了。“判断力批判”中,康德关心的问题还有人类精神活动的目的、意义和作用方式,包括人的美学鉴赏能力和幻想能力。 1795年出版的《论永久和平》应该是康德为人类贡献的最后一部有深远影响的著作,书中提出了世界公民、世界联邦、不干涉内政的主权国家原则等至今仍有现实意义的构想。

纯粹理性批判精读课提纲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精读 (讲课提纲)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俞吾金 绪论康德其人及其哲学思想 一、康德的生平及其主要著作 二、康德哲学的分期、问题和结构 1、康德哲学的分期 2、康德哲学的基本问题 3、康德批判哲学的主要结构 三、康德哲学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和意义 1、康德哲学的研究现状 2、康德哲学研究的新趋势 3、康德哲学研究的意义 第一章《纯粹理性批判》的主要版本、问题意识和基本结构 一、《纯粹理性批判》的主要版本 二、《纯粹理性批判》的问题意识 三、《纯粹理性批判》的基本结构 第二章《二版序言》与批判哲学 一、《纯粹理性批判》的书名、题词和献词 二、《纯粹理性批判》的第一版序言 1、形而上学的根源及其历史命运 2、传统形而上学研究中的两种观点 3、作为第三种观点的批判理论 三、《纯粹理性批判》的第二版序言 1、逻辑学、数学和自然科学发展中思维方式的革命 2、形而上学研究中的“哥白尼革命” 3、知识与信仰的关系 4、对批判理论的新阐述 第三章《导论》与《纯粹理性批判》的总问题 一、康德关于“三种知识”的理论 二、康德提出了“先天综合判断”这一新概念 三、“先天综合判断”是一切理论科学的核心原则 四、纯粹理性批判的总课题是“先天综合判断何以可能?”第四章先验感性论 一、感性与知性的区别和联系 二、先验感性论中涉及的基本概念

三、对两种错误时空观的批判 四、康德的空间观 五、康德的时间观 六、康德时空观的意义 第五章先验逻辑论 一、形式逻辑中的普遍逻辑 二、先验逻辑 三、先验逻辑与普遍逻辑的关系 第六章先验分析论 一、概念分析论 1、知性在判断中的逻辑功能 2、纯粹知性概念(范畴)表 3、纯粹知性概念的演绎 二、原理分析论 1、范畴(纯粹知性概念)的图型 2、纯粹知性的原理体系 3、对象之区分为现象和本体 三、反思概念的歧义 1、什么是反思? 2、反思概念表 3、“无”中蕴含的概念与对象的关系 第七章先验辩证论 一、理性、理念和先验幻相 1、理性 2、理念 3、先验幻相 二、纯粹理性的辩证推理 1、纯粹理性的误谬推理(理性心理学) 2、纯粹理性的二律背反(理性宇宙学) 3、纯粹理性的理想(理性神学) 4、如何看待纯粹理性的辩证推理 第八章先验方法论 一、纯粹理性的训练 1、纯粹理性在独断运用中的训练 2、纯粹理性在争辩运用中的训练 3、纯粹理性在假设和证明中的训练 二、纯粹理性的法规 1、理性之纯粹运用的终极目的 2、作为纯粹理性终极目的之规定根据的至善理想 3、意见、知识和信仰 三、纯粹理性的建筑术和历史 1、纯粹理性的建筑术 2、纯粹理性的历史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读书笔记

伊曼纽尔·康德 (Immanuel Kant) 1724年出生于柯尼斯堡。康德深居简出,终身未娶,一辈子过着单调刻板的学者生活,直到1804年去世为止,从未踏出过出生地半步。 康德生活中的每一项活动,如起床、喝咖啡、写作、讲学、进餐、散步,时间几乎从未有过变化,就像机器那么准确。 在“批判时期”,康德对他以前的以莱布尼茨为代表的唯理论及以休漠为代表的怀疑主义进行了批判。1781年,康德发表了《纯粹理性批判》这部哲学名著。 从4月31号入手开读,到今天,刚完成先验要素论,和先验逻辑论,一共5大章,读一会儿就适合出门走走,不然真的会看不下去。 为什么我们经验中的世界是如此有序以至于我们可以从中知道一些事情?这本著作就是在高大上的回答这个问题。 这本数十万字的大作非常晦涩难懂,全书可以分成两大部分,即“先验要素论”和“先验方法论”。“先验要素论”也就是人类认识能力中的先天要素,“先验方法论”也就是在这些先天要素基础上建立形而上学体系的形式条件。 因为人类的认识要经过感性到知性再到理性这样一个发展过程,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应该有从感性到理性的条件与形式。因此,在“先验要素论”里面要分别论述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先验感性论”和“先验逻辑”。读书笔记在“先验感性论”中,康德认为人们要认识事物必须要通过先天直观形式,也就是空间与时间,这种先天直观形式可以去整理由物自体刺激感官而引起的感觉材料,这样才能获得感性的知识,其实康德就是认为人类的认识就是建立在感官经验的基础之上的。 而“先验逻辑”则包括了两个方面即“先验分析论”和“先验辩证论”。在“先验分析论”中,康德在对知性的探究中发现了知性的十二对先天的纯粹概念即范畴,而知性从自我意识的先验统一出发,运用范畴去综合感性提供的经验材料,这样范畴在经验中是有有效性的,这也就是康德所说的“概念分析论“。但是知性如何去指导判断力把范畴运用到现象上去呢?康德在“原理分析论”中对此作了详细的说明。他认为知性指导判断力把范畴运用到现象上去要有一定的法规,也就是说它要依照范畴表把知性先天原理的体系用“直观的公理”、“直觉的预测”、“经验的类化”和“一般经验思维的公设”去构成。值得注意的是,知性先天原理只对现象有效,而对超越现象的物自体或本体则没有有效性。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 篇一:西方哲学智慧作业 西方哲学智慧 15.1康德哲学(一)已完成 1 康德哲学批判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形而上学问题。我的答案:√ 2 “上帝死了”是谁说的? A、尼采 B、康德 C、黑格尔 D、费尔巴哈 我的答案:A 3 西方哲学在谁之后发生了转向? A、康德 B、黑格尔 C、费尔巴哈 D、莱布尼茨 我的答案:B

4 康德认为,美是虽然需要凭借概念而普遍令人愉快,但审美是无利害关系的。我的答案:× 5 下列判断属于综合判断的是? A、柏拉图是人。 B、乌鸦是可以飞的。 C、苹果是可以吃的。 D、苹果长在树上。 我的答案:C 6 康德的一生对知识的探索可以以1770年为标志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前期主要研究自然科学。 我的答案:√ 7 科学理性是一种工具理性。 我的答案:√ 8 在康德的哲学体系中,“理性”不包括以下哪种意思? A、全人类的理性 B、理论理性 C、实践理性

D、理性情感 我的答案:D 9 人们常用“照镜子式的反映论”来形容哪位经验主义哲学家的哲学学说? A、孟德斯鸠 B、霍布斯 C、约翰·洛克 D、让-雅克·卢梭 我的答案:C 10 下列判断属于分析判断的是? A、他是一位教授。 B、乌鸦是黑色的。 C、苹果是一种水果。 D、茶叶是炒出来的。 我的答案:C 11 在康德看来,知识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A、逻辑 B、感性材料 C、概念

D、判断 我的答案:D 12 康德哲学有三个环节,感性、知性。还有 A、理性 B、人性 C、习性 D、惰性 我的答案:A 13 知识的基本单位是判断,判断分两大类一是分析判断,二是 A、单一判断 B、综合判断 C、片面判断 D、知识判断 我的答案:B 14 “综合判断”还可以分为“先天综合判断和后天综合判断”。 我的答案:√ 15 单纯的“后天性判断”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2.7康德与《纯粹理性批判》简介

康德与《纯粹理性批判》简介《纯粹理性批判》是18世纪著名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撰写的一部认识论巨著。康德是一位有着苏格兰血统的皮匠的儿子,1724年,出生于东普鲁士柯尼斯堡一个虔诚的教徒家庭,并在这个天光阴暗,单调乏味的滨海小镇度过了他漫长的一生。 康德16—22岁时就读于柯尼斯堡大学,在温文尔雅的学校气氛和平静如水的环境中学习牛顿的物理学和沃尔夫哲学,这使他对生活的态度更加严肃。他完成大学学业并获博士学位后成为母校的一位低级教师。此后他潜心自然科学研究,教学著书,声望日隆,1755年发表《自然通史和天体论》,提出不同于牛顿的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学说,在自然科学界引起轰动。1770年后,他转向哲学研究。浓郁的宗教家庭气氛和严肃的生活态度成为他哲学的重要背景之一,使他热切地感到有必要巩固基督教信仰的基础。而随着统治德意志的神圣罗马帝国的四分五裂和新型现代国家如雨后春笋般的不断出现,更使他迫切地感到需要为人们建立一个最完善的道德法则世界。 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努力的钻研终于使他于1781年发表了《纯粹理性批判》这一巨型哲学著作。在这部最重要的著作中,康德承担了为数学和物理学的严密性和确定性辩护的任务,他高举理性的火炬,猛烈地批判了长期以来弥漫于欧洲的以莱布尼茨为代表的形而上学体系,以及桎梏人们思想的封建神学,以至于在这次批判之后,“那种被叫做形而上学的东西,可以说已经连根拔掉,从科学的行列里消失了。”1788年,康德发表《实践理性批判》,论证宗教信仰的合理性,证实道德法则的理性的确定性和普遍性。在1790年出版的《判断力批判》中,康德详细论述了他的美学理论。 这三部被人们誉为“三大批判”的哲学巨著以尖锐激烈,富于挑战性的言词在极广阔的领域内提出一系列有独创性的见解,形成了康德“真”、“善”、“美”的庞大批判哲学思想体系,在德国哲学界引发了一场革命,将自古希腊泰利斯开创的西方哲学推向了辉煌灿烂的高峰。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阅读法_学习方法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阅读法 人们阅读,多数时候,无非是为了获取知识。拥有丰富的知识可以应付考试、取得高薪工作,创业打拼,甚至解答人生困惑。然而,读了一堆知识,你怎么知道你读懂了?这些知识怎么能够拼凑成一个完整的架构?我们为什么会/不会被所学的知识搞的迷迷糊糊?搞懂 书籍的知识如何可能? 康德其人:平凡人生与不朽思想 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Kant,1724~1804),德国人,生于哥尼斯堡。父亲为制革工人。1740年进入当地大学,攻读神学、哲学 与自然哲学,研读莱布尼兹等学说。1746年大学毕业后,以担任家 庭教师维生,1755年回到母校任职,1770年升任为逻辑与形上学教授。 康德可以说是德国哲学史上最杰出的思想家之一,其三大批判举世闻名,但在生活上却是个朴素平淡的人。每天作息固定,没有什么剧烈的变化。说是哲学史上最无聊的思想家,也不为过。但或许正因此,康德可以创作出不朽的成就。 康德的知识论 康德接受经验论学者认为,一切知识应随经验而有。人类的知识必定有其指涉的内容或对象,而所指涉的内容或对象则来自现实经验,否则无法形成知识。不过康德否认知识全部来自经验。 因为,通过感性与外界对象的接触所获得的经验内容杂乱无序,

无法构成客观真确知识。知识的成立,有待我们人类的悟性主动作用,按照悟性本身的普遍规则,替看似杂乱无章的经验表象,建构一套先验的认知。 康德认为,获得知识的根本条件,不在于感官经验的实际内容,而是取决于人类悟性中的建构能力。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没有用以建构知识的悟性能力,就算取得了知识,也只是一堆杂乱无章的垃圾毫无用处可言。 就好像一个孩子还不认识字但却记忆力高超,给他一本书读,他也只能记住文字的符号,而不了解符号所代表的意思。文字符号可以说是人类悟性所创造,用来归结悟性外观世界所得的知识。 康德提出了先验观念论,作为其知识论的基础。康德认为,一切知识必然是先验的知识,具有经验内容,却又独立于经验而存在。 先验与超验不同。超验指的是传统形上学研究的对象,如上帝、灵魂等范畴。先验则是康德所独创的,指的是知识论上建构经验内容,为客观真确知识的一种不证自明的要素,属于人类悟性本身的形式条件。 知识之所以有普遍有效性,是因为知识本身涵括的一切有关判断,都是具有独立于经验的先然客观条件的缘故。 对此,康德提出了分析与综合以及先然(先天)与后然(后天)两组对立,区分出四种判断。 先然分析判断、后然分析判断、先然综合判断、后然综合判断。这其中,后然分析判断不可能存在。后然综合判断则是我们日常生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