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散文诗两首》课文解析

《散文诗两首》课文解析

《散文诗两首》课文解析
《散文诗两首》课文解析

《散文诗两首》课文解析

金色花

泰戈尔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①,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②,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字词全解】

①[金色花]又译作“瞻波伽”或“占波”,印度圣树,木兰花属植物,开金黄色碎花。

②[摇摆]向相反的方向来回地移动或变动。

【句解】

人是喜欢花的,而花也以自身的美丽惠及人,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想法新奇而美妙。这句中的动词表现了孩子的活泼、可爱。

【段解】

诗的开篇大胆假设——“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下文的想象奠定基础。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③,却一声儿不响。【字词全解】

③[匿笑]偷偷地笑。

【句解】

写孩子的调皮、天真、稚气。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④儿,看着你工作。

【字词全解】

瓣(bàn)花瓣

④辨(biàn)分辨

辫(biàn)辫子

辩(biàn)辩论

【句解】

变成了花后仍然依恋着母亲,是对母亲精神上的慰藉。

【段解】

“暗暗地”“悄悄地”表现了孩子对母亲的回报是无私的,只求母亲生活得更加

第一部分(1~3):写“我”变成金色花开始和母亲捉迷藏。

当你沐浴⑤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阴,走到做祷告⑥的小庭院时,你会嗅⑦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字词全解】

⑤[沐浴]洗澡

⑥[祷告]向神祈求保佑。

⑦[嗅(xiù)]用鼻子辨别气味。

【句解】

这句主要表达什么意思?明确:这是“我”失踪后与母亲的第一次嬉戏,或者说是对母亲第一次无私的回报。悄悄地开放花瓣散发出香气让母亲闻到,这也正是孩子想变成金色花的原因之一。

【段解】

第一次嬉戏,是在母亲去做祷告时,悄悄地开放花瓣散发香气。

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⑧,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字词全解】

⑧[《罗摩衍那》]印度的一部叙事诗,写罗摩与妻子悉多悲欢离合的故事。罗摩是诗中的主角。为了履行对父亲的诺言,维持兄弟间的友爱,他抛弃了继承王位的权利,和妻子在森林中生活了14年。

【句解】

将影子投在母亲所读的书页上,是替母亲遮阳,也是暗示对母亲的爱和依恋。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吗?

【段解】

第二次嬉戏,是在母亲读《罗摩衍那》时,将影子投在母亲所读的书页上。

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

【句解】

“突然”,意在给母亲一个惊喜,“求你讲故事给我听”,表现对母亲的热爱、依

【段解】

第三次嬉戏,母亲去牛棚时,“我”突然跳到母亲面前,恢复原形。

第二部分(4—7):写三次嬉戏。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句解】

这句话表现出母亲什么心情?明确:不见了孩子,母亲多么着急,这种惶急的心情肯定与时俱增;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嗔怪孩子。说“坏孩子”实际上是疼爱孩子的表现。

“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句解】

体现了孩子淘气、顽皮的性格特征,因为他懂得母爱是无私的,对母亲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不图母亲的夸奖。

第三部分(8、9):母亲对话,充满娇嗔、爱意和母子深情。

荷叶母亲

冰心

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句解】

作者在平淡的叙述中,点染出色彩,显露出高洁的情致。

【段解】

交代家中莲花的来历。

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①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字词全解】

①[蒂(dì)]瓜、果等跟茎、枝相连的部分。

【句解】

由眼前的荷花引入对往事的回忆。两缸莲花又是宁静生活中路出的一朵浪花,新奇、引人注目,为后文作了铺垫,是巧妙的伏笔。

【段解】

回忆故乡园院里的莲花,突出对莲的钟爱之情。

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园里乘凉。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姊妹②。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③。”

【字词全解】

②[姊( zǐ)妹]姐妹。姊,指姐姐。

③[花瑞]花的吉祥。

瑞( ruì)瑞雪祥瑞

端( duān)端正开端

【句解】

“花瑞”表现了大家庭为增添了三姊妹而欢喜的情景。

【段解】

闲谈由花及人,把三个姊妹比作三蒂莲,为下文蓄势。

第一部分(1~3):写作者由父亲的朋友送的莲花联想到故乡的红莲,并交代了三蒂莲与“我们”三姊妹之间的关系。

半夜里听见繁杂④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⑤。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飘在水面。梗⑥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⑦,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天还是菡萏⑧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字词全解】

④[繁杂]多而杂乱。

⑤[烦闷](心情)不畅快。

⑥[梗(gěng]某些植物的枝或茎。

⑦[莲蓬]莲花开过后的花托,倒圆锥形,里面有莲子。

⑧[菡(hàn)萏(dàn)]荷花。

【句解】

写天气情况有什么作用?明确:“烦闷”写“我”在雨夜的心情,这是欲扬先抑

的写法,为后面写“感动”之情蓄势。

白莲和红莲形成对比,突出红莲生命力之强。

【段解】

写出红莲生命的稚嫩可爱。

仍是不适意⑨!——徘徊⑩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攲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字词全解】

⑨[适意]舒适。

⑩[徘( pái)徊(huái)]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攲(qī)斜]倾斜,歪斜。

【句解】

写“我”的心情烦乱,无所适从的样子。

红莲不堪风雨侵袭,楚楚可怜之状跃然纸上。

【段解】

红莲不堪风雨侵袭让“我”心绪不宁,流露出一种怜惜和担忧之情。

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字词全解】

?[覆(fù)盖]遮盖。

【句解】

“倾侧”“覆盖”写出了荷叶对红莲的遮掩。

写出了看到荷叶庇护红莲后的愉快心情,就像坚强的母亲对儿女深情的关爱和勇敢无畏的守护。

【段解】

有了荷叶对红莲的保护,“我”的心绪安宁了。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的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字词全解】

?[慈怜]慈爱怜惜。

【句解】

这句的表达作用是什么?明确:用荷叶象征母亲的“保护伞”,一切困难阻碍只不过是如此“流转无力的水珠”而已,“母爱”顿时放射出圣洁、勇敢的光辉。【段解】

赋予荷叶以人的性情,极力赞美荷叶。

第二部分(4—7):写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感人情景。

我心中深深的受了感动……

【段解】

承上启下写出“我”由荷叶引起的联想。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字词全解】

? [心中的雨点]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

?[荫蔽(yīn bì)](枝叶)遮蔽。

【段解】

将母亲比作荷叶,讴歌伟大而无私的母爱。

第三部分(8、9):直接抒情,点明文章的中心,讴歌伟大而无私的母爱。

一九二二年七月二十一日

散文诗两首

散文诗两首《金色花》教案 2011年12月22日星期四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词,朗读课文 2、诵读课文概括诗歌内容,体会作者抒发人间至真至爱的亲情。 3、了解本诗“想像”的写作手法,并仿写诗句。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了解诗“想像”的写作方法,仿写诗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发给有关颂妈妈的歌的歌词:《妈妈的吻》《烛光里的妈妈》《懂你》 (如果有生会唱给展示,并谈谈歌曲给与的感受) 2、介绍作者 泰戈尔是印度诗人、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1913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他的作品反映了印度人民在帝国主义和封建种姓制度压迫下要求改变自己命运的强烈愿望,描写了他们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充满了鲜明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精神,同时又富有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具有很高艺术价值,深受人民群众喜爱。 二、朗读课文达到成诵 1、齐读课文 2、正音 3、自由朗读课文,达到成诵 三、学习课文内容 1、概括全诗内容 诗歌讲了一件什么事? 2分析人物特点从而体会诗歌的经典句子和写法(讨论问题并交流) (1)文中描绘了哪些对象?(金色花、妈妈、小孩) (2)小孩是怎样的一个小孩?从文中哪里体现出来? (3)妈妈是怎样的妈妈?从文中哪里体现出来? (4)金色花是自然中的花吗?是一种有什么特殊意义的花? 3、概括文中用“想像”的写作手法。 四、拓展延伸 仿写句子 句式示例:假如我变成一朵金色花,当妈妈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阴,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假如我变成了,当妈妈后,,你会,却不知道这。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诗 2、回家帮妈妈做一件家务时,并把其中的感受写下来。写在周记本上,不少于300字。

人教版七年级上《散文诗两首》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散文诗两首》导学案 《散文诗两首》导学案 一、知识与能力: 1、把握诗文感情基调,有感情朗读诗文。 2、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反复朗读,把握诗文感情。 2、合作探究,品味诗歌语言。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 感染。教学重难点: 1、反复朗读,品味诗歌语言,体验人间至爱亲情。 2、把握诗文感情基调,通过诵读逐步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时间: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前播放《妈妈的吻》,创设教学情境。)我们课前 听的这首歌是流行于我少年时代的一首歌曲, 20 多年后的今天,听起来依然很动人。你能听出歌中蕴涵的 感情吗?(学生回答) 歌曲既唱出了母亲对儿女无私的爱,更唱出了儿女对母 亲的深情的倾诉,这种真切的母子深情不会因为时空流转而

改变,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散文诗两首》,接受一次更美的亲情洗礼吧! 二、明确学习内容:师生同学《金色花》,学生自主学习《荷叶母亲》。 三、学习《金色花》 (一)整体感知 读一读 1、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散文诗,并思考感情基调。 2、勾画字词,查助学资料解决。 、” 、” 说一说 说说透过精美的语言文字所看到的画面。教师引导学生概 括明确文章描绘的五幅画面。 (二)精读课文 1、朗读活动一:读出人物形象。议一议:自由朗读课文,从文中人物的言行中感受人物形象,然后说说读出一个怎样的妈妈和一个怎样的孩子。 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朗读之后探究人物形象,以 “我读出了一个的妈妈(孩子),你看(听)”的形式说话。 (结合文章的具体情景和相关语句进行说明) 2、朗读活 动二:读出诗歌情感。

第24课《散文诗两首》自学阶梯评估测试题(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

新世纪教育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8613685953.html, 精品资料版权所有@新世纪教育网 《金色花》《纸船》自学阶梯评估测试题 四基达标 1.《金色花》作者是________(国名)文学家________(姓名)。《纸船》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诗人、女作家________,原名________,选自________。该诗人的代表作还有________、________等。 2.下列不能体现孩子对母爱的回报的一句是 [] A.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B.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C.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D.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3.《金色花》结尾写到“妈妈见了面说:‘你这坏孩子,你到哪里去了’?”这一句是如何体现母爱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纸船》一诗中,叠纸船为什么含着泪?为什么除了爱还有悲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提高 1.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课文所选两首诗都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参照这种写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表达对父母的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放探究 阅读冰心的《繁星》完成下列问题: 嫩绿的芽儿和青年说:“发展你自己!” 淡白的花儿和青年说:“贡献你自己!” 淡红的果儿和青年说:“牺牲你自己!” 1.这首诗所用的修辞手法有________、________。 2.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词,对不同时期的青年提出了不同的要求。3.这首诗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中“嫩绿”“淡白”“深红”等色彩词汇,巧妙点明了时间正在向前移动,事物也在运动变化 B.诗中表现了诗人在探索人生道路时的愿望和理想 C.“芽儿”“花儿”“果儿”其实是作者的化身 新世纪教育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8613685953.html, 精品资料版权所有@新世纪教育网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文诗两首教案

24、诗两首 《金色花》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字词。 2、解诗歌中所表达的感人至深的亲情。 3、熟读背诵诗歌。 能力目标 1、掌握诗歌的朗读技巧,继续提高朗读能力。 2、学习和借鉴诗歌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真情的写法。 德育目标 诗歌展示、歌颂母爱。学习它,激发我们关爱母亲、回报母亲的炽热情怀,把独特的歌喉献给我们至爱的母亲。 教学重点 1、准确领悟诗歌所抒发的感情,把握机诗歌托物言情的写法。 2、熟读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深层品味诗句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合作式学习,注重学生情感的熏陶、能力的培养。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有人说:世界上只有一种最动听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声音;世界上只有一个最美丽的身影,那就是母亲的身影。 同学们:世上有一部书是永远也读不完、写不完的,那就是母爱! 母爱就象一首田园诗,幽远纯净,和雅清淡; 母爱就是一幅山水画,洗去铅华雕饰,留下清新自然; 母爱就象一首深情的歌,婉转悠扬,轻吟浅唱; 母爱就是一阵和煦的风,吹去朔雪纷飞,带来春光无限。 这个世界上,我们什么都可以忘记,但不能忘记母亲给予我们的一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通过散文诗两首来再一次感受伟大的母爱吧。 二、了解散文诗: 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从本质上看,它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感和想像,但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从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它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诗篇,即“散文其形,诗意其质”。 三、作者简介 印度近代伟大作家、诗人、艺术家、社会活动家。一生创作丰富,早期作品有诗集《暮歌》、《晨歌》和剧本《修道士》、《国王和国后》等。著名散文诗集有《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诗歌格调清新,具有民族风格,带有神秘色彩和感伤情调。一九一三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其创作对印度文学的发展影响很大,对中国诗特别是散文诗影响也是广泛的。他还擅长作曲和绘画,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一九五○年被定为印度国歌。

{新教材}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文诗两首》教学设计

散文诗两首 这是初一(上)第一单元中的两首散文诗,以亲情为主题,歌颂人间浓浓的亲情。它们是爱的美文。这篇课文,让学生学会用心灵去跟作者进行交流、对话,去分享那真挚美好的亲情,(亲情,是人间真挚而美好的感情,抒写亲情的文字往往也最能动人心弦,容易引起共鸣,它们不仅能唤醒学习者的切身体验,还能以情感为依托)使学习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作者的心境,从而促进语文知识的获得和语言能力的培养。 散文诗是具有散文形式又有诗歌韵味的文体,在教学中完全采用诗歌的意象分析、诵读等方式可能不很合适;从内容上看,本文依然是写母爱、亲情的,学生比较熟悉,若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来感悟,收获会大些。 1、把握诗文感情基调,有感情朗读诗文。 2、在诵读中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3、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在诵读中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两课时 1.创设情境 2.引导点拨法 3.对话教学法。 4.自主探究 第一课时《金色花》

一、导入:播放《鲁冰花》音乐。同学们你们在歌中听出了什么感情?(学生回答),不错是对妈妈的依恋之情,是对母爱的赞美,是儿女对母亲的深情的倾诉。母爱,人类永恒的主题,今天一起走进《金色花》体会大诗人泰戈尔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二、整体感知: 1、走近作者:(学生班内交流,教师出示课件补充) 泰戈尔(1861-1941)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生于加尔各答市的一个富有哲学和文学艺术修养的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泰戈尔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的作家。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写了12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说,20多部剧本及大量文学、哲学、政治论著,并创作了1500多幅画,写了难以统计的众多歌曲。代表作有《新月集》和《飞鸟集》等。 2、听读课文:注意朗读的字音、停顿、语调、抑扬顿挫,轻重缓意。听读中想一下改用怎样的语调来朗读?示例:轻松活泼,表现儿童的调皮。 3、自读课文,带着感情读给同桌听,准备朗读展示。 4、再读课文,思考:①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 示例:“我”——一个机灵可爱的孩子突发奇想变成金色花与母亲嬉戏。 ②我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孩子?(活泼可爱、热爱母亲) 我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妈妈?(慈爱善良、疼爱孩子) ③我与妈妈进行了哪三次嬉戏?做祷告时散发香气;读书时将影子投在书页上;拿灯去牛棚变回孩子,求妈妈讲故事。 三、合作探究(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进行思辨): 寻美之旅:你发现诗歌美在哪里?(小组讨论学习。老师着重引导学生通过品味语言美去感受亲情美和母子的形象美。) 预设示例: 想象力之美:泰戈尔的想象新奇而美妙,通过想象孩子变成金色花与母亲嬉戏,象征孩子回报母亲的心愿,反映了母爱的光辉。 语言之美:“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话语中含着嗔怪。就是这种嗔怪——一个“坏”字,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妈妈”对我的浓浓的母爱。而此时“我”却说“我不告诉你,妈妈。”也只一句,就将孩子的调皮描写得淋漓尽致。这是一幅多么真实的母子画面,也是生活的写照。 亲情之美:孩子领受着母爱,他想回报母爱,于是就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让妈妈嗅到花香,让妈妈看书不伤眼睛,表现了孩子对母亲的浓浓的爱。 拓展延伸: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4课《散文诗两首》之金色花说课稿 人教新课标版

《金色花》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金色花》。下面,我从以下六方面对其说课:一是说教材;二是说学生;三是说教学目标;四是说教学重点和难点;五是说教学方法;六是说教学步骤。 一、说教材 《金色花》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一课。本单元所选的几篇文章都是书写亲情的美文,《金色花》也不例外,诗中所表达的浓浓亲情动人心弦,优美的语言也足以感染每一个情感丰富的学生。学习本课,首先要达成本单元要求,即能整体感悟课文内容,注意语言的积累和写法的借鉴,学习朗读;其次,还要能感受母子情深,突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情感熏陶作用。 二、说学生 初一是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最适合对其进行情感熏陶和人文关怀。从实际情况看,我们的孩子总是忽略父母对他们的默默关怀和深深的爱,更不知道如何去关爱自己的父母。因此,学习本文能很好的开启他们爱的心门,使孩子们真切感受到母爱,懂得回报母亲。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品味散文诗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以培养语感。 情感目标: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四、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反复朗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情感。 教学难点:尝试借助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来书写感情、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说教学方法 朗读感知法:利用各种形式的朗读,把握散文诗的基调。 感悟思考法:引导学生通过课文中的基本情感,深刻感悟母爱的真谛。 合作探究法:设计适当的问题为课文释疑,同时培养合作意识、探究问题的能力。 六、说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满文军的《懂你》,音乐结束后,老师简洁引入:“有一种爱,一生一世不求回报,母爱;有一个人,一生一世值得我们去爱,母亲。今天,让我们走进泰戈尔的散文诗《金色花》,去感受那份纯洁的永恒的母爱吧!”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阅读:7散文诗两首:金色花》优课导学案_0

《金色花》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是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通过其他几篇文章的学习,学生已经深刻的感受到了父母那无私伟大的爱,对于爱,我们只接受不应该去回报吗?而《金色花》一文则抒发了子女对母亲的爱和回报。教学本文,正好对学生适时的进行感恩的情感教育,教材安排可谓巧妙!学情分析 初一是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最适合对其进行情感熏陶和人文关怀。从实际情况看,我们的孩子总是忽略父母对他们的默默关怀和深深的爱,更不知道如何去关爱自己的父母。因此,学习本文能很好的开启他们爱的心门,使孩子们真切感受到母爱,懂得回报母亲。学生学习此篇课文时,已经有了3个月的初中语文学习的积累,七年级的学生形象性思维比较活跃,对作品反映的形象比较感兴趣,又愿意朗读,没有羞涩感,所以可以利用朗读教学,调动学生学习课文的积极性。 设计理念 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诗,易于朗读,抓住朗读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在朗读中把握诗歌中的形象,探究诗歌的内容及作者的情感。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进行想象性创作,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掌握三个字的读音:匿、祷、衍 2. 反复朗读,感知诗歌描绘的形象。 3. 感知诗歌的内容和作者的情感。 4.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教师的范读,学生的美读和学生的品读把握作品形象。 2. 运用合作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准确地理解散文诗的内容。 3. 合作创读,对作品内容和情感的再创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这篇散文诗让我们感受到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之爱,通过诗文培养学生理解父母的爱,也要表达对父母的爱的真挚情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反复朗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情感。 教学难点:尝试借助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来书写感情、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方法 朗读感知法:利用各种形式的朗读,把握散文诗的基调。 感悟思考法:引导学生通过课文中的基本情感,深刻感悟母爱的真谛。 合作探究法:设计适当的问题为课文释疑,同时培养合作意识、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活动1】设置情境,营造气氛:课前播放阎维文的歌曲《母亲》,为学习本文造势。 【活动2】一课一词语:文如其人:指文章的风格同作者的性格特点相似。(通过“一课一词语”活动,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散文诗两首练习题

《散文诗两首》练习题 出题人:李哲09年10月19日 一、基础知识 1、给加点的字注音。 匿.笑()花瓣.()沐浴 ..()祷.告()罗摩衍.那() 并蒂.()乘.凉()姊.妹()菡萏 ..() ..()徘徊 攲.斜()荫蔽 ..() 2、解释下列词语 匿笑:沐浴: 菡萏:攲斜: 3、选字填空。 花___(瓣辨)报___(偿尝) ___ (决绝)对 宽___(敞敝)穿___(带戴)(装妆)___饰 4、下列句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堂吉诃德是一个时时刻刻都想与人角.(jué)斗的角.(jiǎo)色。 B、这样走,可以省.(shěng)却不少时间,小胡也可顺路回乡省.(xǐng)视双亲。 C、三年来,张老师总是设身处.(chǔ)地的处处.(chù)关心我们。 D、国力强.(qiáng)大的美国在国际事务中总是强.(qiǎng)词夺理,独断专行。 5、根据下面句子的特点,仿写句子。 母亲是疲惫时的一杯龙井,当你倦怠无力了时,淡雅的馨香和醇美使你神情气爽;母亲是冬夜里的一床棉被,当你瑟瑟发抖时,贴心的呵护和温暖使你安然入梦。 母亲是(); 母亲是(). 二、课内同步阅读金色花 泰戈尔 假如我变了一朵金色花,只为了好玩,长在那树的高枝上,笑哈哈地在风中摇摆,又在新生的树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么?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荫,走到你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的香气,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当你吃过中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投我的小小的影子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但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影子么? 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个故事给我听。 “你到哪儿去了,你这坏孩子?” “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6、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 7、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这首散文诗的主要内容。 8、为什么妈妈见了面,说“你这坏孩子”? 荷叶母亲 冰心 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园里乘凉。祖父笑着对我说:“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里添了你们三姊妹。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郁的天,我觉着有些烦闷。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凋谢了,白辨小船般散漂在水里。梗上只留下小小的莲蒂,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了,窗外雨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对屋里的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斜过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也不摇动了。雨声不住的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不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盖天空下的隐蔽? 9、红莲和荷叶各象征着什么?

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文诗两首达标训练

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文诗两首达 标训练 一·双基积累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并蒂.(tì) 嗅.到(xiù) 覆.盖(fù) 花瑞.(ruì) B.攲.斜(qí) 祷.告(dǎo) 烦闷.(mèn) 亭.亭(tínɡ) C.匿.笑(nì) 沐浴.(yù) 菡萏.(dàn) 徘徊.(huái) D.姊.妹(zǐ) 繁衍.(yán) 遮.拦(zhē) 花瓣.(bàn) 2.用“/”划分诗句的朗读节奏。 (1)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两处) (2)白瓣儿小船般散飘在水面。(两处) 3.仿照示例,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示例:母爱是儿女离家时亲切的叮咛,那份牵挂陪伴我们远行; 母爱是, ; 母爱是, 。 二·美文品析 (2013·温州模拟)阅读下文,回答4~7题。 最后的母爱 小疼 很长时间了,一直无法忘记她。 是我曾经的病人,一个年过六旬的妇人。她的一双儿女将她送来时,她已经非常憔悴。但依然保持着一个女人并未随时光老去的优雅。头发没有白,梳理得非常整齐,黑色毛衣开衫套一件墨绿的衬衣,黑色短裙,方口皮鞋。略瘦,习惯性地先微笑再开口。笑容苍白但真诚。 她的女儿说,她刚退下来,是大学教授。曾经在国外待过

几年。但检查结果很无情,脑瘤,已是晚期。职业本能告诉我,她的时间不太多了,甚至已不再具备手术价值——即使手术,也无法延长她的生命,只能让她白白承受手术的痛苦。 看得出来,她的儿女很孝顺,目光里满是焦灼和忧虑,但在她面前,还是努力保持着一份轻松。她的儿子偷偷告诉我,若检查结果不太好,不要告诉她实情。只要有一线希望,他们会不惜一切代价拯救母亲。 想着如何婉转告诉她的儿女这样的状况时,她却敲开了我的门。 她轻轻微笑,我不是来询问检查结果的,我的身体我很清楚。 我愣了一下,决定不再隐瞒,点点头,是的,状况不太好。 她依然微笑,我想请求您帮我安排手术。 我再次愣怔,这样的要求,并不理智。停顿了一下,我说,或者,保守治疗会更好一些。 不!她果断地说,我要手术。可以做手术的是吗?况且,保守治疗的费用并不比手术少。 她忽然握住我的手,能够手术我还可以给他们一份希望,让他们相信我还有康复的可能,若连手术都无法做了,他们一定会很绝望,我不想他们现在就绝望。 我抬起头来,这是我做医生的第十三个年头,在此之前,我不记得我遇见过多少病人,给多少病人做过手术,又给过多少病人无药可救的绝望答案。邂逅过多少相互疼爱和不舍的亲人,父母和子女,兄弟姐妹……因为太多,已经不再随同他们悲伤或感动,可眼前这个平静而憔悴的妇人,还是让我难以抑制地有流泪的冲动——一切都在走向结束,那是她生命中最后的春天,她心知肚明,却在最后的时间,还是要用自己正在凋零的生命给孩子最后一份希望。儿女们一直在努力地计划怎样瞒她,却不知道,他们的母亲为了给他们这微薄短暂的希望,不惜去额外地承受一份身体的苦痛和折磨。 十天后,她在儿女的注视下被推上了手术台。 手术很顺利,但已毫无意义。转回病房的一个月,每次去查房,都会看到她的儿女在那里无微不至地照顾她。这个在女儿口中一辈子都不愿麻烦人的女人,在最

人教七年级24散文诗两首导学案

24《散文诗两首》导学案 课时:2课时课型:预习+展示 主备:杜京亮修改:汤文龙 学习目标(实现一个小目标,就是向理想进了一大步!): 1、有感情地朗读诗文,体会诗的写作特色。 2、理解诗的思想内容,感受伟大的母爱。 学习重点:字词及作者介绍。 作者简介: 泰戈尔(1861—1941),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代表作有诗集《吉檀伽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和许多中、短篇小说。《金色花》选自《泰戈尔诗选》里面的<新月集>。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1900年10月5日出生于福州现代小说家、散文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代表作《寄小读者》,诗集《繁星》,《春水》等。冰心的创作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这就是:温柔亲切的感情,微带忧郁的色彩,含而不露的手法,清新秀丽的语言。其作品的主要内容是歌颂母爱、童心、大自然。《繁星》《春水》是冰心在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 散文诗: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从本质上看,它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感和想像,但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从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它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诗篇,即“散文其形,诗意其质”。 第一课时(预习课) 学习流程: (一)独学与导学(18) 1、初读课文,标注自然段序号,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 2、找出并掌握本课的音、形、义。 (二)对学和群学(10) 1、对子之间或小组内相互记忆本课的音、形、义以及作者的简介。 2、在绿板上默写字词及作者简介,对子间相互修改,并在书中用红色笔标注没写出来的或者写错的知识点。 (三)精读并自主预习(12) 1、《金色花》中“我”变成金色花后做了哪三件事情?请用“当妈妈的时候,我就”概括。思考为什么“我”要做这些事情。 2、作者为什么要把“我”想象成一朵金色花?并说说我为什么要“暗暗地”、“悄悄地”做这些事情? 3、为什么我要变成金色花,又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

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宁海外国语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散文诗两首》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散文诗两首》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吟诵诗歌和鉴赏诗歌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 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自主预习案】一一预习检测 1 .走近作者 泰戈尔:(1861?1941) 印度著名诗人。代表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园丁集》。爱、欢乐、光明是他歌唱的永恒主题。1913年,其作品《吉檀迦利》获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作品在世界上有广泛影响,在二十世纪20-40年代对中国文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冰心受其影响最大。 2.写作背景 泰戈尔的想像多么的新奇而美妙,但没有人看了这首诗会想到20世纪初,也就是泰戈尔写这首诗歌的时候,是他个人最不幸的时候。1902年,他的妻子病逝。第二年, 他的一对儿女相继夭亡,可是他仍然能写出如此充满童趣,充满母爱的文章。可见, 他心中有多少的爱,对生命的爱,对孩子的爱,对自然的爱,对所有一切的爱,他是一个何其博爱的人啊!是爱支撑他写出伟大的关于爱的 作品,爱的力量真的伟大, 超越一切3?了解散文诗: 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从本质上看,它有诗的情绪和幻想,

给读者美感和想象,但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从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它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诗篇,即?散文其形,诗意其质? 给下面的字词注音并解释 罗摩衍那():匿笑():祷告()沐浴(): 6.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合作探究案】 1?“我”为什么要想象自己是一朵金色花,而不变成别的花?那金黄的色彩又象征着什么? 2.“我”变成金色花后,一天时间内与母亲进行了几次嬉戏? 3.“我”变成一朵金色花,仅仅是为了好玩吗? 4?“我”变成金色花后,为妈妈做了不少事,为什么不告诉妈妈? 5.“我”为什么要黄昏时候变回原形,而不是更早或更晚? 6.“我”和妈妈各是什么性格?

部编版七年上册《散文诗两首》知识点归纳

7.《散文诗两首》 《七色花》泰戈尔 《荷叶﹒母亲》冰心 1.词语: 匿名(nì míng)林阴(lín yīn)敷衍(fū yǎn) 膝盖(xī gài)并蒂(bìng dì)浓阴(nóng yīn) 莲蓬(lián p?ng)菡萏(hàn dàn)敧斜(qī xi?) 慈怜(cí lián)荫蔽(yīn bì)荫庇(yìn bì) 覆盖(fù gài)祷告(dǎo gào)姊妹(zǐ mai) 木梗(mù gěng)沐浴(mù yù)遮蔽(zhē bì) 徘徊(pái huái)嗅觉(xiù ju?)揣摩(chuāi mó) 2.多音字 荷:荷叶(h?)负荷(ha) 闷:闷热(mēn ra) 闷闷不乐(man man bú la) 烦闷(fán man) 会:会计(kuài jì)会议(huì yì) 卷:试卷(shìjuàn)卷入(juǎnrù) 便:便宜(piányí) 方便(fāng biàn)大腹便便(dà fù pián pián) 3、《散文诗两首》生字词 匿笑、并蒂、桔(ji?)梗、摇摆、沐浴、祷告、阴影、姊妹、繁杂、烦闷、徘徊、遮蔽、覆盖、心绪、荫蔽、乘凉、莲蓬、嗅觉、花瓣、攲斜、菡萏、慈怜 4、《散文诗两首》词语解释 ①祷告:向神祈求保佑。 ②沐浴:洗澡。 ③匿笑:偷偷地笑。 ④花瑞:指特异而不常见的奇花,或花带来的好兆头。 ⑤慈怜:慈爱怜惜。 ⑥菡萏:荷花的别称,这里指含苞待放。 ⑦攲斜:倾斜、歪斜。 5.文学常识: 散文诗: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 从本质上看:它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感和想像,但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

散文诗两首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部编版最新

4、散文诗两首 第一课时 《金色花》泰戈尔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欣赏散文诗的能力。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探讨诗歌所表现的母子间的浓浓深情。 教学重、难点: 1、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2、理解金色华花的象征意义,提高欣赏散文诗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吟诵导入: 唐朝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母爱是世上最伟大的、最崇高、最美好的情感。它不会因为时空的流转而改变。同学们,当你沐浴着母爱的光辉时,你是否想过应该用什么方式来回报母亲的爱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首表达母子间亲密感情的散文诗——《金色花》。这是一首印度文学家泰戈尔写的散文诗。泰戈尔,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和许多中短篇小说。 二、朗读课文,把握感情基调: 1、揣摩语气语调:——舒缓、温馨、深情。 2、揣摩文字意蕴: (1)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调皮、想象、快乐) (2)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母亲焦急,我调皮) (3)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我对妈妈的爱) (4)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阴,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我为妈妈做事,心里很喜悦)(5)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6)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吗?(天真,悄悄的) (7)当你黄昏时拿出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撒娇,快乐) (8)“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爱怜,责怪) (9)“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调皮,撒娇) 3、分角色诵读指定语句:(大屏幕出示) 强调:朗读,是诗歌的灵魂。请用舒缓、温馨、深情的语调诵读这首诗,体会诗文中孩子和妈妈的说话语气,感受母子间亲密的爱意。

初中一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散文诗两首》导学案新人教版

散文诗两首 【学习目标】 1.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朗读诗文。熟读背诵诗。 1.积累字词,能读会写“嗅、叠、匿笑、花瓣、沐浴、祷告”等词语。 2. 掌握散文诗的朗读技巧,继续提高朗读能力。 3. 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重点聚焦】 《金色花》一首诗就像一幅画,这首诗向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图画呢? 答:这首诗向我们展现了“我”想像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与妈妈嬉戏的画面。 《荷叶母亲》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理由是什么? 明确:①母亲对子女的爱,因为荷叶荫蔽红莲。②子女对母爱的赞颂,从文句“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可看出。 【难点突破】 比较《金色花》《荷叶母亲》相同点:思想感情相同,赞美母爱的伟大神圣;②展开丰富的-想象,具有图画美。不同点:①语言的不同,《金色花》语言质朴秀丽。《荷叶母亲》语言淡雅清婉;②情景交融的方式不同,《金色花》是缘情造景。《荷叶母亲》是触景生情;③思想感情的不同,《金色花》中既有母爱的光辉,还有孩子的爱心。《荷叶母亲》更多的是赞美母爱;④整体氛围的不同,《金色花》是明朗圣洁的美,《荷叶母亲》是凄清含蓄的美;⑤内容的不同,《金色花》写一天时间里孩子三次与妈妈嬉戏,《荷叶母亲》则是由雨中荷叶护莲的情景联想到伟大的母爱。 【走进作者】 ①泰戈尔,印度近代伟大作家、诗人、艺术家、社会活动家。一生创作丰富,早期作品有诗集《暮②歌》、《晨歌》和剧本《修道士》、《国王和国后》等。著名散文诗集有《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诗歌格调清新,具有民族风格,带有神秘色彩和感伤情调。一九一三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其创作对印度文学的发展影响很大,对中国诗特别是散文诗影响也是广泛的。他还擅长作曲和绘画,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一九五○年被定为印度国歌。 ②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中国现代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代表作有:散文集《寄小读者》诗集《繁星》、《春水》冰心的创作内容大致包括:母

语文七上五单元导学案

21 风筝 执笔人:薄春霞 审核人:刘丽 【学习目标】 1.体味感悟亲情的含义,并学习鲁迅的自省精神。 2.品味文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语言。 【重点难点】 1.对“精神虐杀”一幕的理解以及多角度体验文章主旨。 2.品味文中具有深意的语言。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古诗欣赏:《山塘棹歌》 2.作者简介 3.字词整理: 二、【感知课文】 1.请用简洁的话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2.勾画文中能够体现作者心情的语句。 三、【精读研讨】 (一)二十年前,精神虐杀的一幕(3 、4段) 1.概括 “精神虐杀”一幕指什么事。 2.作者是怎样刻画弟弟这个形象的?文中的“我”又是个什么样的形象?请在文中圈点勾画相关语言,并进行分析。 (二)二十年后,我受的惩罚(5—12) 理解亲情 1.朗读思考:有人说,“文章后半部分最能体现亲情。”你怎么理解? 2.谈谈你对“有过这样的事么?”这句话的理解。

品评人格 二十年过去了,本文的主人公还是对往事恋恋不忘,想办法安抚小兄弟受伤的心灵。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是个怎样的人呢? (三)主题探究 文章主题可以做那些角度的理解? (四)重点句意 1.“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我” 见到风筝为什么会产生“惊异和悲哀”的心情?(联系下文) 2.“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为什么说春天“久经逝去”?为什么又说这春天就在北京的天空中荡漾了?(多角度探究) 3.最后一段: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四、【拓展延伸】 1.对比阅读: 阅读《满天的风筝》,说说两篇文章蕴含的感情有什么不同。 2.小练笔: 文章第四段“我”撕破、踏碎弟弟的蝴蝶风,傲然走出小屋,课文这样写到“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留心。”请你发挥想像,用精彩的文笔描写“我”从进屋到离开,与弟弟的对话,以及“我”走后弟弟的思想、举止。

散文诗两首教案

金色花 教学设想 《金色花》这首散文诗,从一个孩子的假想写起,以儿童与母亲嬉戏的画面,表现家庭之爱。在教学时,营造一个让学生感受爱的氛围,再通过多读、多品、多思、多谈从而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感悟爱的美好、圣洁。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运用听说读写相结合的方法,把握人物性格,学会正确表达。 情感态度:体验人间挚爱亲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介绍金色花和泰戈尔 金色花:印度圣树,开金黄色碎花,神圣而又美丽。 泰戈尔:印度文学家,诗人,代表作有《新月集》《飞鸟集》等,曾获诺贝尔文学奖。 2、教师范读课文 3、聊一聊 如果你刚才在朗读中看到了些什么,请你运用画笔将一点一滴的感受画下来。 如果你怕画不好,请你用自己优美的语言将感受说出来。 如果你还担心说不好,那就给大家有感情的朗读一段课文。 A四人小组自由选择一种方式聊一聊,聊出自己宝贵的想法。 B集体讨论。 4、内容归纳 要求学生完成《金色花》写了我和妈妈的哪几次嬉戏? 5、问题探究 A.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 B.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C.为什么妈妈见了面,说:“你这坏孩子”? 小结:我看到了一个的孩子我看到了一个的妈妈 过渡:这是一对多么可爱的母子啊,我真想听听他们对话的声音。可是,在生活中也常常听到母子之间并不愉快的声音,不信,我们一起来听听下面两段对话。(三)能力训练 1、朗读练习 A出示两组母子间的对话,请同学理解后,有感情的表演朗读。 ?这一整天你都到哪里去了? ?不知道,别问我.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我不告诉你,妈妈. B集体配乐朗读全文 2、写作训练 本首散文诗是借助金色花的形象,来抒发母亲和孩子之间真挚的爱的,这种借助具体形象来抒情的方法值得大家共同学习。 A出示例句:(假如我是一朵金色花, 我要散发花香沁入妈妈的心脾; 我要投落影子躲进妈妈的掌心; 我要迎风飘摇和妈妈争个高低…… 那么你还希望自己是什么?做什么?) B请以假如我是——开头仿照例句写一首短诗。 C佳作交流 (四)拓展想像 老师扮演一个疲惫不堪的刚下班回家的妈妈,请五个同学演孩子,为妈妈说写什么,做些什么。 (五)学后反思

《散文诗两首》导学案设计

《散文诗两首》导学案设计学习目标: 1、掌握诗文基调,有感情朗读诗文。 2、学习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来抒发对母亲的热爱的写法。 3、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与感染、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预习安排: ①查字典解决生字词,写在下面;熟读课文; ②以“妈妈,我想讲爱您”为题,写一段话,准备在班里交流。 2这两首诗分不表达诗人如何的感情? 二、合作探究 1、阅读第一首诗 ① “我”通过什么方式来表达对妈妈的爱?如何表现的? ②“我”什么缘故想像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那金黄的色彩又象征什么? ③ “我”变成金色花什么缘故不愿让妈妈明白? ④ “我”与妈妈各是什么性格? 2、阅读第二首诗

①全文共分为三节,每一节都表达了什么内容? ②哪些词语或语句突出了“我”的感情? ③ 这些词语或语句表达了一种什么感情? 三、拓展交流 1、学习这两首诗,您从中感悟到什么?请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 四、达标检测 (一)、基础知识 1、《金色花》作者是________(国名)文学家________(姓名)。《荷叶母亲》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诗人、女作家________,原名________,选自________。该诗人的代表作还有________、________等。 2、下列不能体现小孩对母爱的回报的一句是[ ] A、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您工作 B、您会嗅到这花香,却不明白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C、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您的书页上,正投在您所读的地方 D、我暗暗地在那儿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3、《金色花》结尾“妈妈见了面讲:‘您这坏小孩,您到哪里去了'?"这一句是如何体现母爱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4散文诗两首

3.《散文诗》两首(第7课时) 教学目标 1.运用听说读写相结合的方法,把握人物性格,学会正确表达。 2.体验人间挚爱亲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如何将听说读写相结合。 课前准备 学生:查字典解决生字词;熟读课文。 教师:查阅有关泰戈尔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孟郊的《游子吟》导入。 二.整体感知: 1、介绍金色花和泰戈尔: 金色花:印度圣树,开金黄色碎花,神圣而又美丽。 泰戈尔:印度文学家,诗人,代表作有《新月集》《飞鸟集》等,曾获诺贝尔文学奖。 2、学生朗读: 3、检查预习情况: 4、合作探究: (1)、诗中孩子是用什么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的? (2)、“我”变成金色花,与妈妈进行了哪三次嬉戏? 明确: 妈妈“我”

母子情深 (3)、孩子为妈妈做了好事为什么不让妈妈知道? 明确: (4)、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 明确: 三.内容小结: 《金色花》这首散文诗,从一个孩子的假想写起,以儿童与母亲嬉戏的画面,表现家庭之爱。在教学时,营造一个让学生感受爱的氛围,再通过多读、多品、多思、多谈从而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感悟爱的美好、圣洁。 四.拓展: 用笔写出你对母亲的爱 五.作业: 背诵诗文。

荷叶母亲(第8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文; 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诗的思想内容; 3.体会诗的写作特色。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 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诗的思想内容 难点:体会诗的写作特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一种感情,也最能集中地体现亲情,所心在中外文学史上,母爱是文学作品中一个永恒的主题。提起它,我们的脑子里就会涌现出许多关母爱的语句,下面,就请同学们交流搜集的有关母爱的语句。 二、阅读课文,感知内容 1、快速默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要求学生: (1)标出生字词,查阅工具书注音释义。 (2)抓住要点概括作者对莲的情感态度。 (3)引导学生评价,补充同学的概述的不足。 2、再读课文(男女交叉朗读,个人自由朗读等各种方式)。要求学生进行朗读评价。 三、朗读感悟,感知作者情感 1.诗言志,诗传情,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理由是什么? 2.本诗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请你也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表现对母亲的爱。(学生试写,老师指导)

散文诗两首.

4、诗两首 金色花 教学目标 1、掌握诗歌的朗读技巧,继续提高朗读能力 2、解诗歌中所表达的感人至深的亲情。 3、学习和借鉴诗歌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真情的写法 4、激发学生关爱母亲、回报母亲的炽热情怀,把独特的歌喉献给我们至爱的母亲。 教学重点 1、准确领悟诗歌所抒发的感情,把握机诗歌托物言情的写法。 2、熟读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深层品味诗句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合作式学习,注重学生情感的熏陶、能力的培养。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有人说:世界上只有一种最动听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声音;世界上只有一个最美丽的身影,那就是母亲的身影。 同学们:世上有一部书是永远也读不完、写不完的,那就是母爱! 这个世界上,我们什么都可以忘记,但不能忘记母亲给予我们的一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通过散文诗两首来再一次感受伟大的母爱吧。 二、了解散文诗: 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从本质上看,它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感和想像,但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从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它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诗篇,即“散文其形,诗意其质”。 三、作者简介 :( 大屏幕展示) 四、朗读感悟----从整体上把握诗歌所表达的主要内容与感情。 叶圣陶先生说:“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这是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 朗读,既是语感的,又是技能的;既是文学的,又是审美的。朗读中要做到: (1)循序渐进。朗读诗歌时,要使学生的情感自然而然地与作者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入情入境,使学生朗读真正做到流畅自如,感情丰富。因此,在朗读教学中绝不可急于求成,应引导学生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深入。 (2)把握基调。一篇诗歌反映的总的感情倾向即感情基调,朗读一篇诗歌的主要语调就是朗读基调。要朗读好一篇诗歌,领会中心,首先就要把握好基调。所以开始阶段,老师要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