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09年青海省气候公报

2009年青海省气候公报

2009年青海省气候公报
2009年青海省气候公报

2009年xx气候公报_1

2010-03-15 10:53:02

摘要2

一基本气候概况2

1气温2

2降水3

3日照5

二气候条件对有关行业的影响评价6

1气候条件对农业的影响评价6

1.1气候条件对xx的影响评价7

1.2气候条件对xx的影响评价8

1.3气候条件对油菜的影响评价9

2气候对畜牧业的影响评价9

2.1气候条件对牧草生长的影响10

2.2雪灾对牧业的影响11

3气候条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11

4气候条件对水资源的影响评价12

4.1xx年降水资源状况评估12

4.2xx上游流域水资源状况评估12

4.3xx源地区年降水资源状况评估13

4.4xx流域年降水资源状况评估14

5气候条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评价15

6气候条件对交通运输的影响评价15

7气候条件对旅游的影响评价16

8气候条件对能源的影响评价17

9气候条件对林业的影响评价17

2009年十大气候事件18

摘要

2009年度(2009年1~12月)青海省基本气候概况为:

全省气温偏高,与2006年并列为1961年以来的第1位;降水偏多,列1961年以来降水量偏多第3位,接近2008年;日照偏少,列1961年以来日照时数偏少第2位,仅多于2008年。主要天气气候事件有:

全省气温异常偏高,春季透雨提前出现,春夏秋三季均出现连阴雨,汛期局地强对流天气频繁引发冰雹、雷电、洪涝灾害及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春末、前冬都兰、玛多、久治等地出现中度雪灾等。

2009年全省生态环境有了明显好转。虽然干旱、连阴雨以及强降水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一定损失,但气候条件总体上利于农业生产。全省牧草年景以丰年为主,牧草产量较上年大幅增长,牲畜出栏率明显增加,畜牧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全省水资源属异常丰水年份,尤其是黄河上游地区降水量持续偏多,流域来水量偏丰,对农业、电力发展极为有利。年度内全省各城镇旅游季节气候条件舒适宜人,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各景区接待量比去年同期大大增长。

一基本气候概况

1气温

1.1全省年平均气温偏高,偏高幅度南部大于北部

2009年全省年平均气温在-4.0℃~9.7℃之间(图1右),除西宁接近常年外,省内其余地区偏高0.7~2.2℃,其中青南大部及湟源、共和、大柴旦偏高幅度均在1.5℃以上,湟源、祁连、杂多等10站突破1961年以来历史最高极值。全省年平均气温为3.6℃,较常年偏高1.4℃,与2006年并列为1961年以来的第1位(图1左)。

图1 1961~2009年青海省年平均气温距平变化(左)

及2009年年平均气温空间分布(右)

1.2冬、春、xx、秋四季气温持续偏高

年冬季,全省气温偏高0.8~4.0℃,其中共和、湟源、沱沱河、曲麻莱、玉树、托勒、清水河、杂多偏高幅度达3.0℃以上。全省冬季平均气温-7.0℃,高出1971~2000年气候平均值2.3℃,列1961年以来同期历史第2位。

春季,全省气温偏高0.5~2.0℃,除东部农业区、海南、刚察正常略高外,省内其余地区偏高明显。其中清水河偏高幅度最大,达2.0℃。全省春季平均气温为4.7℃,较1971~2000年气候平均值偏高1.3℃,偏高幅度列1961年以来历史第2位。

夏季,全省气温偏高5.1~20.1℃,与历年同期相比,除西宁偏低0.3℃外,省内其余地区偏高0.4~1.8℃,其中柴达木盆地大部、青南大部以及东部农业区东部气温偏高幅度较大。全省夏季平均气温为13.5℃,高出1971~2000年气候平均值0.9℃。

秋季,全省气温普遍偏高,且南部偏高幅度大于北部。全省气温在-3.8~8.8℃之间,与历年同期相比,除西宁偏低0.9℃外,省内其余地区偏高0.1~2.5℃,其中玉树大部、沱沱河气温特高。全省秋季平均气温为3.4℃,高出1971~2000年气候平均值

2降水

2.1大部地区年降水偏多

2009年青海省年降水量在8.5~792.8mm之间(图2右),与历年同期相比,茫崖、冷湖偏少5~6成;门源、同仁、共和、民和、久治、囊谦接近常年;省内其余地区偏多1~9成,其中沱沱河、德令哈偏多8成以上,是全省偏多幅度最大的地区,沱沱河、德令哈、五道梁3站年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青海年平均降水量为414.9mm,较历年偏多2成,接近2008年,列1961年以来历史偏多第3位(图2左)。

图2 1961~2009年青海省年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变化(左)

及2009年年降水量空间分布(右)

2.2冬季降水偏少,春、夏、秋三季均偏多

年冬季,全省降水量大部偏少,除格尔木、尖扎、大通、西宁、乌兰、德令哈、刚察、湟源、祁连偏多1成~1.3倍外,其余地区偏少1成以上,玉树、海南大部及湟中、循化、托勒、沱沱河、诺木洪偏少明显,其中诺木洪整个冬季无降水。全省冬季平均降水量为5.5mm,较1971~2000年气候平均值偏少1.4 mm。

春季,全省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多,与历年同期相比,除冷湖偏少7成,尖扎、门源、泽库、玛多、囊谦、玉树接近常年外,省内其余地区偏多2成~4.3倍,格尔木、诺木洪、大柴旦、德令哈、沱沱河偏多最为明显,均偏多1倍以上,其中诺木洪偏多幅度最大。全省春季平均降水量为80.0mm,较1971~2000年同期气候平均值偏多4成,列1961年以来历史第4位。

夏季,全省大部分降水偏多。与历年同期相比,柴达木盆地西部、祁连山部分地区、环湖少数地区降水偏少1~8成,其中茫崖、冷湖特少;省内其它地区偏多1~8成,其中沱沱河偏多8成,偏多幅度最大。全省夏季平均降水量237.7mm,较1971~2000年气候平均值多20.0mm,偏多1.4成。

秋季,全省降水大部偏多。与历年同期相比,门源、囊谦、杂多、茫崖偏少1~9成,省内其余大部特多,偏多幅度达5成~2.9倍,其中海西中东部偏多1倍以上,格尔木偏多幅度最大。贵南、兴海、曲麻莱、德令哈、五道梁5站季降水量创1961年以来新高,格尔木季降水量列历史

第二。全省秋季平均降水量92.2mm,较1971~2000年气候平均值偏多近3成。

3日照

3.1年日照时数全省偏少,列历史第二位

2009年青海省年日照时数在2223.0~3259.0h之间,自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增(图3右)。日照时数与历年同期相比,全省均偏少,贵德、乐都、尖扎、大柴旦、泽库、民和、杂多、湟源、玉树及门源偏少0.4%~4.6%,其余地区偏少5.1%~11.3%,其中循化、囊谦、玛沁、五道梁偏少幅度在10%以上,循化、刚察、共和、同仁4站年日照时数突破1961年以来的历史最低值。全省年日照时数为2610.6h,较1971~2000年气候平均值偏少6.4%,列1961年以来历史偏少第2位,仅多于2008年(图3左)。

图3 1961~2009年青海省年日照时数距平百分率变化(左)及2009年日照时数空间分布(右)

3.2日照冬季分布不均,春、夏、秋大部地区偏少

年冬季,全省日照分布不均,日照时数在528.0~727.0h之间,柴达木盆地大部、果洛、玉树、海北大部及循化、化隆、尖扎、同德偏少0.5%~12.5%,贵南、玛多接近常年,其余地区偏多,其中门源、河南、乐都、湟源偏多幅度较大,分别为5.1%、7.5%、8.3%、9.2%。全省冬季平均日照时数为641.9h,较1971~2000年气候平均值少4.6h,偏少0.7%。

春季,全省大部分地区日照偏少,日照时数在561.0~897.0h之间。与历史同期相比,乐都、民和、贵德偏多3.1%~5.5%;尖扎、湟源、兴海、德令哈、茫崖、诺木洪接近常年;省内其余地区偏少2.2%~15.0%,其中青南大部、西宁、循化、都兰、格尔木、刚察、同仁、贵南、共和偏少幅度在5%以上,清水河、五道梁偏少幅度最大,达14.8%、15.0%。全省春季平均日照时数695.4h,较历年同期偏少41.3h,偏少5.6%。

夏季,全省日照时数偏少。日照时数在435.0~907.0h之间。与历年同期相比,除柴达木盆地部分地区、贵德、尖扎等个别地区偏少在10.0%以内外,其余

大部分地区偏少10.0%以上,其中五道梁、玛沁、同仁日照偏少幅度最大,偏少20.0%以上,门源、刚察、贵南、同仁、玛沁、玛多季日照时数突破历史最低值。全省夏季平均日照时数为631.4h,较1971~2000年气候平均值偏少

13.0%,创1961年以来历史新低。

秋季,全省日照时数大部偏少。日照时数在520.0~800.0h之间。与历年同期相比,除果洛大部、玉树中部偏多10.0%以内外,其余地区偏少2.9%~13.1%之间,同仁偏少幅度最大,其中曲麻莱最少日照时数突破历史极值。全省秋季平均日照时数为223.6h,较1971~2000年气候平均值偏少10.5h。

二气候条件对有关行业的影响评价

1气候条件对农业的影响评价

2009年全省气候条件总体利于农业生产,但干旱、连阴雨以及强降水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一定损失。据青海省统计局抽样调查推算,农作物播种面积保持稳定,粮油总产量增长。

1.1气候条件对xx的影响评价

(1)播种期

由于上年秋季封冻前底墒好,春季回暖迅速,尖扎春小麦于2月中旬普遍播种,平均播种期较历年提前了9d,其余农业区自东向西陆续开始播种,4月上旬进入播种盛期。1~4月,农业区大部气温偏高、降水偏少,乐都、平安、互助、化隆于4月出现轻度旱情,对处在播种期的春小麦形成一定影响。

(2)幼苗生长期(出苗~拔节)

4月水分及热量条件对小麦的生长较为有利,春小麦陆续出苗,其中湟源、互助、共和、同仁、诺木洪、格尔木等地分别于4月上中旬普遍出苗,尖扎于4月中旬普遍分蘖,农作物发育期较历年均有所提前。出苗期除大通、德令哈与历年持平外,其余地区提前3~11d。

同仁、共和的春小麦分别于4月下旬普遍分蘖,较历年分别提前7d、

15d。化隆、德令哈、都兰、诺木洪等地的春小麦于4月中下旬普遍分蘖,格尔

木、大通小麦均于月底开始拔节,生长期较常年提前7~11d。4月末农业区出现第一场透雨,有效缓解了前期旱情,充足的降水及适宜的气温条件对川水地区已播种的作物发芽出苗极为有利。

(3)xx分化期(拔节~抽穗)

6月中旬~7月上旬,全省大部降水偏少、气温偏高,贵德、互助、湟源、海晏等地区出现不同程度旱象。6月末正值春小麦抽穗普遍期,大部春麦抽穗期较常年提前1~3d。

(4)灌浆乳熟期

7月下旬~8月上旬,全省气温偏高,农业区大部降水偏多,农业区前情旱情得以解除,各地春小麦普遍乳熟,气候条件有利于小麦灌浆乳熟,长势良好。

(5)乳熟~成熟期

8月中下旬,全省气温正常略偏高,降水量偏多,农业区大部分地区春小麦普遍进入成熟期;9月上中旬,农业区出现秋季连阴雨天气,对小麦收割打碾带来不利影响。9月下旬,全省气温偏高、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少、日照偏多,晴好天气对农业区刚收获作物的晾晒入库极为有利。

1.2气候条件对xx的影响评价

(1)播种~越冬开始期(冬前生长期)2008年9月全省大部地区出现多连阴雨天气,降水偏多、温度较高,利于冬小麦播种、出苗及分蘖。贵德冬小麦于9月下旬播种,10月末民和、循化冬小麦普遍出苗、贵德冬小麦普遍分蘖。

11月东部农业区气温偏高、降水不均,循化冬小麦于中旬普遍分蘖,民和冬小麦进入停止生长期。

(2)返青~抽穗(幼穗分化期)2009年3月,农业区气温偏高、降水适宜,气象条件利于作物返青。循化、民和冬小麦普遍于3月上旬返青,贵德冬小麦普遍于3月中旬返青。

4月,全省气温偏高,农业区大部降水偏少。循化冬小麦于4月中旬普遍拔节,尖扎冬小麦普遍分蘖,民和、贵德冬小麦于4月下旬拔节,较历年平均拔节期提前了3~6d。

5月上~中旬,第一场透雨提前来临,气温偏高、降水偏多,雨热条件对已出苗的冬小麦生长发育非常有利。5月中旬各地冬小麦普遍进入抽穗期,此时正值冬小麦需水的关键期,全省气温偏低、降水大部偏多的气象条件利于生长发育,各地冬小麦普遍抽穗,长势良好,较历年同期提前4~7d。

(3)灌浆~成熟期

5月下旬,全省气温偏低,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多2成~6倍,气象条件适宜于作物生长发育,循化的冬小麦于5月下旬普遍乳熟,发育期较历年提前18d。6月全省大部气温偏高,降水量大部偏少,有利于乳熟期冬小麦的灌浆及籽粒增重。7月,全省气温偏高、降水大部地区偏多,民和等地的冬小麦已全部收割。

1.3气候条件对油菜的影响评价

(1)播种~出苗期

3月下旬,农业区大部气温偏高、降水量偏多,气象条件有利于农作物播种出苗,各油菜种植区也相继播种。4月各地土壤墒情适宜,温湿的气象条件利于作物的出苗生长,诺木洪甘兰型油菜于4月中旬普遍出苗,较历年平均出苗期提前了16d,其余油菜种植区相继出苗,发育期较历年均有所提前。

(2)幼苗生长期(出苗~拔节)

随着5月上旬第一场透雨提前来临,各地油菜长势喜人,诺木洪、共和油菜提前9~10d普遍进入第五真叶期。

(3)现蕾~抽苔期

5月下旬,农业区大部气温偏低、降水偏多,互助、共和、诺木洪等地的油菜均开始现蕾,发育期较历年提前6~9d。

6月上旬~7月上旬,全省气温偏高、降水大部持续偏少,共和、互助、湟源、海晏等地区出现不同程度旱情,同仁、贵德发生中度旱情,油菜作物受到

一定程度的影响。门源油菜于6月末普遍抽苔,较常年推迟了2d,共和、诺木洪、互助油菜也于6月下旬初普遍开花,生长期接近常年或有所推迟。

7月中下旬,东部农业区旱情得以解除,气候条件适宜于作物生长发育。

(4)开花~成熟期

8月下旬,大部分地区气温正常或偏高、降水量偏多的气候条件对作物生长发育较为有利,各地油菜普遍成熟,大部地区油菜发育期较历年有所提前。9月上~中旬,全省大部出现连阴雨天气,多雨、寡日照的天气给处在成熟收获期的油菜等作物带来不利影响。

2气候对畜牧业的影响评价

2009年全省牧草年景以丰年为主、牧草产量较上年有大幅增长。由于全省各牧区加大牲畜结构优化调整,牲畜比例更合理,成年畜及羔羊出栏率明显增加,畜牧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青海省统计局抽样调查推算表明,前三季度全省草食畜育活仔畜700.23万头(只),同比增长1.7%,成活率为89.1%,较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成幼畜死亡37.25万头(只),较上年下降32.4%,死亡率为1.9%,较上年下降0.9个百分点。总体来说,畜牧业生产形势好于去年,气候条件对畜牧业生产利大于弊。

2.1气候条件对牧草生长的影响

2009年全省牧区牧草返青提前,黄枯期普遍推迟,牧草产量较上年有大幅增长。受春季较好水热条件及前期秋季良好底墒的共同影响,全省牧草普遍提前返青,5月初第一场透雨及大范围连阴雨天气对牧草生长发育极为有利,各地牧草开花期均有所提前。6月上旬~7月上旬,牧区大部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河南出现轻度草原虫害,对草场造成一定危害。9月出现的秋季连阴雨天气有效地改善了土壤底墒,延迟牧草枯黄,为牧区牲畜抓膘增肥工作提供良好的时机。与近几年同期平均值相比,2009年全省牧草年景以丰年为主。

返青期:3月青南牧区降水较多,局部地区出现的短时积雪,受春季较好水热条件及前期秋季良好底墒的共同影响,全省牧草于4月中旬开始返青,4月下旬普遍进入返青期,牧草平均返青期较历年提前3~8d。

开花期:5月,第一场透雨提前来临,全省出现春季连阴雨天气,充足的水分及热量条件对牧草返青后生长发育极为有利。曲麻莱莎草科牧草于中旬普遍开花,开花期较历年提前25d。甘德莎草科牧草于下旬初普遍开花,发育期较历年提前4d。6月上旬~7月上旬,牧区大部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河南等地出现草原虫害,虫害出现时间较上一年有所推迟,并于7月上旬达到轻度灾害标准,对草场造成不同程度危害。7月下旬~8月下旬,牧区大部地区气温偏高、降水适宜,牧草处于盛花期,发育期较历年提前2d。

黄枯期:9月上~中旬,牧区气温普遍偏高、降水大部偏多、日照偏少,出现的连阴雨天气改善了草场土壤底墒,延迟牧草枯黄,为牧区牲畜抓膘增肥提供良好的时机。

根据全省20个牧草监测点牧草产量资料,2009年全省牧草长势以丰年居多,较2003~2008年牧草平均产量相比,祁连、曲麻莱、沱沱河、泽库为歉年,班玛、河南、久治和囊谦为平年,其余地区均为丰年。

2.2雪灾对牧业的影响

5月23~6月1日,称多出现持续降温降雪天气,由于积雪融化缓慢,全县31661人遭受雪灾,22458头(只)牲畜死亡。

10月7日,青南大部地区出现大~暴雪天气过程,部分地区积雪深度较厚,其中达日最大积雪深度达16cm,突破了历史极值,清水河最大积雪深度达10cm,与历史极值持平。但由于雪后气温较高,积雪融化快,未对畜牧业造成明显不利影响。

11月中旬全省又出现两次大范围降雪天气过程,门源、都兰、玛多、玛沁、河南、久治的过程降水量偏多4倍以上,其中玛多、玛沁过程降水量分别较同期值偏多24倍、29倍,两站日最大降雪量突破历史极值。由于积雪普遍较厚,部分地区最高气温持续在零度以下,积雪融化缓慢,都兰、玛多、久治出现中度雪灾,门源出现轻度雪灾,给当地畜牧业造成明显不利影响。

3气候条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

通过对共和、兴海、海晏三地的活动沙丘定位观测,并与2003~2008年平均比较分析表明,2009年沙丘高度均有所升高,其中海晏升高1.2m,共和升高0.3m,兴海升高0.1m。2009年沙丘水平移动速度均减慢,其中共和减慢最多,达12.2m/a,兴海、海晏分别减慢3.4m/a和2.5m/a。

据青海大学调查,目前青海湖周边呈现以半干旱趋于干旱为特征的沙漠化过程,沙质地表显现出分布范围广、危害程度大、持续时间长的特点,环湖地区沙漠化总面积达1247.79km2。

柴达木盆地由于近年来加快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诠释设工程实施的步伐,加之降水量的增多,草地生态群落生产力、草地植被覆盖度有上升态势,2003~2009年草地总面积呈增加趋势,每年增加698.7 km2(图4)。

(a)(b)

图4 2003~2009年柴达木盆地植被覆盖图(a)、草地面积变化趋势图(b)

4气候条件对水资源的影响评价

4.1xx年降水资源状况评估

2009年全省平均降水量为414.9mm,折合降水资源量是2987.3亿m3,与常年相比,偏多69.5mm,折合降水资源量是500.4亿m3,偏多幅度为20.1%。根据全省平均年降水资源丰枯评定指标,2009年全省年降水资源属于异常丰水年份(图5)。

图5 1961~2009年青海省年降水资源量年际变化曲线图

4.2xx上游流域水资源状况评估

2009年黄河上游地区平均降水量580.2mm,折合降水资源量为580.2亿

m3,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83.0mm,折合降水资源量是83.0亿m3,比去年偏多22.4mm,折合降水资源量是22.4亿m3。根据全省平均年降水资源丰枯评定指标,2009年黄河上游地区降水资源属于异常丰水年份(图6)。

图6 1961~2009年黄河上游降水资源量年际变化曲线图

2009年,黄河上游地区总的气候特征是气温偏高、降水偏多,偏多地区主要在玛多、兴海、同德、贵南、甘德。由于2008年秋季至今,黄河上游地区降水量持续偏多,流域来水量偏丰,对我省农业、电力发展极为有利,为黄河中下游地区工农业及居民生活用水提供了保障。唐乃亥水文站全年平均流量为830.1m3s-1,较常年偏多26.5%,根据径流的丰、枯评定标准,2009年黄河上游地区流量属于丰水年份(图7)。

图7 1961~2009年黄河上游流量年际变化曲线图

4.3xx源地区年降水资源状况评估

2009年三江源地区平均降水量567.5mm,折合降水资源量是1569.3亿

m3,与常年相比偏多

100.3mm,折合降水资源量是276.7亿m3,偏多幅度为21.4%,与去年相比偏多22.6mm,折合降水资源量是62.5亿m3。根据全省平均年降水资源丰枯评定指标,2009年我省三江源年降水资源属于异常丰水年份(图8)。

图8 1961~2009年三江源地区降水资源量年际变化曲线图

4.4xx流域年降水资源状况评估

2009年青海湖流域平均降水量416.0mm,折合降水资源量是121.5亿m3,较常年偏多37.5mm,折合降水资源量是11.0亿m3。根据全省平均年降水资源丰枯评定指标,2009年我省青海湖地区年降水资源属于丰水年份(图9)。图9 1961~2009年青海湖流域降水资源量年际变化曲线图

青海湖流域全年气温偏高,降水量偏多,对径流形成及湖面水位上升较为有利。2009年青海湖下社站水位达3193.44m,较2008年水位上升0.03m,水位连续5年上升(图10)。

图10 1961~2009年青海湖地区水位变幅年际变化曲线图

5气候条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评价

2009年,青海省各地城镇人体舒适度冷、微冷天数减少,而较舒服、舒服天数增加。西宁、格尔木等城市空气质量大部分时间良好。1~2月,全省气温

异常偏高、降水偏少、气候干燥,上呼吸道传染疾病人数增加。5月、9~10月初全省出现大范围连阴雨天气,冷空气活动次数较多,气温持续偏低,晴好天气较少,甲型H1N1流感爆发及其它上呼吸道疾病患病人数增多,人们的健康成本相应增加。11~12月,由于北方冷空气活动次数较常年偏少,强度偏弱,全省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少、气温持续偏高,异常干燥的气候条件使呼吸道疾病增多。总体而言,本年度降水偏多、气温偏高,人体舒适日数大部分地区偏多1~23d,有利于人体健康和人们户外活动。

6气候条件对交通运输的影响评价

1~2月正值春运高峰,我省气温较高,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少,总体有利于交通运输,但春节期间部分地区出现的降雪天气导致路面积雪结冰,增加了交通隐患。2月25~26日海西东部的德令哈、乌兰等地出现的大雪对交通运输造成了短时影响。3月份,冷空气活动及降水天气过程次数较多,造成国道、省道及县乡公路路面积雪,如3月1日乐都县马厂乡境内因路面积雪引发一起交通事故,导致21人不同程度受伤;11日,我省大部分地区普降小到中雪,部分公路交通受到影响,10条客运班线出现短时间停运。6~10月,局地强降水、洪涝、大范围连阴雨天气等气象灾害以及其引发的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造成部分公路受损,导致交通中断。尤其是7月份,公路灾情不断:7月4日,玉树地区连降暴雨,省道安不线冶多至曲麻莱段约60多米路基被冲毁;多查线长拉山段发生塌方、泥石流等灾害;5日~8日,清水河、玛多、玉树巴塘地区连降暴雨,G214线部分路段被毁;6日,兴海县境内普降暴雨,兴同公路部分路段被冲毁,交通受阻,直接经济损失20多万元;7日~8日,我省东部地区普降大雨,省道青关线贵德至坎布拉段多处发生塌方、泥石流。10~12月,我省陆续出现降雪降温天气过程,道路积雪对交通的影响凸现。11月11日,马平高速公路因积雪发生24辆车辆连续碰撞、4人受伤、一辆油罐车出现泄露的交通事故,兰州至西宁方向高速公路交通被阻;西宁机场方面因大雪取消部分航班,同时8个航班延误,400多名旅客一度滞留在机场。11月13日,海西州都兰县由于路面积雪导致客车翻车事故的发生,造成15人受伤,其中3人重伤。

7气候条件对旅游的影响评价

2009年,全省旅游季节气候条件相对较宜人,使前来观光的游客尽享独特的高原自然风光,从而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旅游部门不断加强旅游品牌建设,开展旅游宣传促销活动,打造特色旅游项目,有效促进了旅游业发展。春节黄金周期间,全省大部气温较高、降水偏少,利于游客出行,旅游部门应时推出民俗游、乡村游等特色产品,大型冰雕、彩灯艺术节等活动也为旅游活动增色不少。春季,气温回暖快、舒适日数较多,随着“大美青海”等宣传活动的开展,全省旅游业呈现出持续恢复、稳定增长的态势。夏季,全省主要景区气温适宜、降水充沛、空气湿润,户外活动舒适日数增多,加之各类赛事活动及文化节的适时开展,全省旅游业呈现“井喷”态势,各景区接待量比去年同期大大增长。总体来说,2009年舒适宜人的气候条件吸引了众多中内外游客,据旅游部门统计,2009年1~10月,全省共接待国内游客1088.22万人次,同比增长22.2%;境外游客349人次,同比增长29.7%;实现旅游总收入58.79亿元,同比增长25.86%。

8气候条件对能源的影响评价

2009年全省大部气温偏高,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人们对煤、天然气、电等能源的需求量。据统计,5~10月西宁地区天然气用气总量仅为3005万m3,比近3年以来同期平均水平少了4412万m3。1~2月,全省各地气温偏高明显,使得居民采暖量有小幅下降,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居民生活采暖成本。3~4月,各地回暖快、气温异常偏高,能源消耗较前期大幅减少,尤其是进入5月后各地迅速回暖的气候条件缩短了采暖期,减少了采暖能源消耗。夏季全省气温舒适宜人,各地能源消耗量降至最低水平。10月随着供暖期的开始,各地供暖能耗迅速增长,尤其是10月上旬、11月中旬全省陆续出现了3次大范围雨雪天气过程,各地明显降温,天然气、电、煤等能源需求剧增。

9气候条件对林业的影响评价

1~4月,各地气温异常偏高,降水偏少,民和、互助、共和、大通、门源等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旱象,对人工造林较为不利。春季中后期各地相继出现透雨天气,旱情得以缓解,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前期林木缺水状况,利于植树造林。夏季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利于新植林木的成活、生长,但洪涝灾害给苗木培育等工作造成一定影响。7~8月省内局地强降水天气引发洪水,冲毁部分苗

圃及林地,直接经济损失100余万元。9月份阴雨寡日照天气使得各地气温下降明显,林木相继开始落叶,并随着气温转冷而进入休眠期,但连阴雨天气增加了秋季土壤含水量,利于次年林木提前发芽生长。10月我省部分地区暴雪、强降温等恶劣性天气时有发生,对林区林木形成一定影响,其中久治地区10月上旬起的明显降雪天气过程,使多处林木被雪压倒。据省林业局统计,截止10月份,全省植树造林新增造林面积为3.23万hm2,林木苗种成活率在80%以上,3~10月全省发生病虫害398起,其中轻度210起,中度149起,重度1起,全省灾害面积30.6万hm2,病虫害发生面积、危害程度接近常年。

http:

青海自然环境的特征及形成原因分析

青海自然环境的特征及形成原因分析 一、青海地区自然环境概论 1.地貌 青海地貌在地质构造作用下,高原差异上表现为南北高中部低,西部高东部低。在内外营力作用下,具有多种多样的地貌类型。基本特点主要有以5点: 1)地势高耸 全省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最高点为布喀达坂峰,海拔6860米,位于西部与新疆交界处;最低海拔为1650米,位于东部民和县下川口湟水出省口。地势起伏状况各地差异较大,总体看西部起伏较小,东部起伏相对较大。 2)呈北西西--南东东走向,带状展布 地貌基本格局受大地构造单元和新构造运动制约,呈北西西--南东东走向,大地貌单元基本上沿纬线方向呈带状展布。自北而南依次为祁连山--阿尔金山山脉,柴达木盆地--茶卡盆地--共和盆地、昆仑山脉和唐古拉山脉。总体来说,北部为山地,中部为盆地,南部为高原和山地。 3)地貌类型多样 无论是外营力形成的地貌,还是形态地貌,类型均较多。例如,外营力形成的地貌有冰川地貌、冰缘地貌、风成与干燥地貌、流水地貌、湖泊地貌、黄土地貌、重力地貌、构造地貌等。形态地貌有极高山、高山、中山、低山、丘陵、平原等。 4)山脉众多 构成了青海的地貌骨架全省共有四大山脉,从北向南依次为祁连山、阿尔金山、东昆仑山、唐古拉山。它们都有众多的支脉。例如,东昆仑山由北、中、南3列大致呈东西向的支脉组成,北列为祁漫塔格山、布尔汗布达山,中列为阿尔格山,博尔雷克塔格山、布青山、阿尼玛卿山,南列为可可西里山、巴颜喀拉山。 5)盆地广布 分布于西北部的柴达木盆地,是中国海拔最高的大型内陆盆地,属荒漠半荒漠盆地。共和盆地是省内第二大盆地,分布于东部地区,属半干旱盆地,黄河从盆地穿过。其他盆地有青海湖盆地、茶卡盆地、哈拉湖盆地、星宿海盆地、西宁盆地、贵德盆地、民和盆地等。柴达木盆地中,还有多个小盆地,如德令哈盆地、马海盆地等。 2.气候 青海气候属于高原大陆性气候,总的特征是:影响气候的因素较多,气温低、缺氧,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太阳辐射强烈、日照长,风大且多,气象灾害多。 1)气温 青海地势高,因而气温比国内同纬度的东部地区低得多,无论冬季或夏季,等温线都在高原上形成闭合冷中心。年平均气温南北低,中部较高。 2)降水和蒸发 青海地处内陆,远离海洋,降水量偏少,且分布很不均衡。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虽然青海降水较少,但降水日数相对较多。降水强度较小,且多夜雨。 3)太阳辐射与日照

青海省气候状况

青海省气候状况 青海冬天平均最低温度可达到-20℃,最高温度也只有-7℃,十分寒冷,不过在西宁和格尔木等大城市的室内一般都有暖气。去青海旅游最佳季节为夏季,也就是5-10月;7月的青海湖边盛开有大片的油菜花,黄色的花海和一望无际的蓝色湖水,景色绝佳,湖边也是游人最好的扎营地,那时的气温不超过18℃,气候凉爽宜人。 青海是高原大陆性气候,春秋两季有来自戈壁的沙尘会形成扬尘天气,污染严重。特别是青海西部的柴达木盆地,在春秋两个雨季盛行大风,更糟糕的是这里还常有飓风,不仅能吹起小石子,而且能将鸡蛋大小的鹅卵石吹离地面。因受到西部昆仑山脉的阻挡,狂风在这里改变风向,同时风速也降了下来,于是在这块带状地域沉积了很多的卵石和沙粒。 青海省简称“青”,因境内有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而得名。青海省位于中国西部的青藏高原东北部,与新疆、甘肃、四川、西藏四省区比邻。青海省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江河源头”。全省面积72万平方公里,居全国各省(区)第四位。其中草地3160万公顷,耕地58.99万公顷,森林25万公顷,其余为高山、湖泊、荒漠、戈壁、冰川等。 地理位置和自然状况 地形 青海处在我国地形三大阶梯的第一级上,绝大部分属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境内呈现出高山、峡谷、盆地、高原、台地等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全省平均海拔3000米,其中4000至5000米地区占全省总面积54%,最低点1650米,最高点6860米。北部和西北部为山岭谷地,南部为青南高原,东部为河湟谷地,间有小块盆地和台地,西部主要是柴达木盆地。由于地形多样,适宜于多种动物和植物生长,有较好的经济发展前景。 气候 由于受海拔、地形、纬度、大气环流等自然因素的影响,青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高原大陆性气候。其主要特点是:冬季较长而不寒冷,夏季短促而凉爽,气温地区分布差异大,垂直变化明显,降水分布地区差异显著,季节集中。全省年平均气温在-5.6℃——8.7℃左右,东南部年降水量为450毫升到600毫升。 自然资源

青海省环境生态现状

首页?青海简介?环境保护 青海简介历史简介地理位置区域划分地貌江河湖山脉人口民俗特产特色饮食野生动物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下面这些是来自周华坤的《青海省生态环境现状、演变趋势及保护对策》关于青海省生态环境现状的描述 ?天然植被破坏严重 ?草场大面积退化 ?土地荒漠化加剧 ?水源减少,河湖萎缩 ?水土流失严重 ?生物多样性渐趋贫乏 ?自然灾害日益频繁 ?环境污染趋于加重 以下信息摘自:《青海地理》作者:张忠孝 严峻的生态形势 1. 水土流失面积不断扩大,侵蚀程度日趋严重 青海省受风、水、冻融侵蚀的土地面积33.4万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46.4%,其中中度以上侵蚀面积有11.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受侵蚀面积的35.3%。黄河流域是全省受侵蚀最严重的地区,水土流失面积17.5%。省内黄河干流平均含沙量1.8kg/立方米,每年输入黄河的泥沙量8814万吨,年侵蚀模数650.6t/平方千米。致使下游河道淤积越来越严重,河床越来越高。内陆河流域和其他地区水土流失面积15.2万平方千米,占全省水土流失面积的42.5%。 目前,全省水土流失面积仍以每年0.21万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大。全省轻度侵蚀面积约占50%,中度侵蚀面积约占29.9%,强烈侵蚀面积约占20.1%。近年来,东部和黄河源区水土流失面积、侵蚀程度、危害程度均呈加剧趋势,水土流失面积和侵蚀面积远高于全国水平。 水土流失危害极大,一是严重破坏了土地资源,仅湟水流域每年损失耕地9000亩;二是土壤肥力急剧下降,全省300万亩浅山耕地平均每年流失氮、磷、钾养分20万余吨;三

是沟壑纵横,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频频发生,大量泥沙的淤积导致地表坎坷不平,影响水利设置正常发挥作用,造成生态环境严重失调。 2. 土地沙化日趋严峻 全省沙漠化面积12.5万平方千米,潜在沙漠化面积0.98万平方千米,合计占全省面积的18.7%,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共和盆地、环青海湖地区和黄河源头区。目前,沙漠化面积以每年1330平方千米的速度在扩大。据1959年调查,全省沙漠化面积5.97万平方千米,而1977年为7.90万平方千米,年均递增1.66%。据1994年青海省林业勘察设计院普查,全省沙漠化面积年均递增2.14%。据相关研究资料推测,全省沙漠化面积在2030年将扩大到15.5万平方千米,全省将有1/5的土地面积被沙漠覆盖。 沙漠化的加剧,使省内一些地区生态趋于恶化,出现了沙进人退的局面。沙漠在风力驱动下,吞噬了大片草原、农田、水面、道路甚至村庄,沙区群众深受其害。据有关人员研究,每年共和盆地大约有500吨沙粒落入龙羊峡库区,直接影响到龙羊峡库区的库容和安全。 3. 退化草原面积不断扩大,程度日益加重 全省中度以上退化草地面积733万平方千米,占全省草地面积的20.3%;严重退化草地面积440 万平方千米,占全省草地面积的12.2%;沙化草地面积193万平方千米,占全省草地面积的5.3%。退化草地中以干旱、半干旱气候类型的冬春季草场最为严重,同20 世纪50年代相比较,单位面积产草量下降30%~80%,载畜量下降了 30.86%。 退化草地分为“黑土滩”型、沙漠化型和毒杂草型3种,其中“黑土滩”型退化草地面积333万平方千米,占退化草地面积的33.94%,“黑土滩”区植被消失,地表裸露,沦为无畜牧价值的裸地,主要分布在青南玉树、果洛、黄南三州及祁连山地西部、海南州的部分地区,植被类型依海拔3700米以上高寒草甸类草地为主。 沙漠化型退化草地占全省退化草地面积的46.1%,主要分布于柴达木盆地、共和盆地、青海湖盆地及青南高原部分地区,沙漠化主要发生在海拔3000~3800米干旱、半干旱条件下的温带荒漠、温带荒漠草原、温带草原和高寒草原等生态类型的草地上。其中共和盆地最为严重,沙漠化面积126.69万平方千米,约占共和盆地土地面积的91.9%。 毒杂草型退化草地占全省退化草地面积的19.96%,主要发生在温带草原和高寒草甸类草地上,狼毒等毒草比例大幅上升,如贵德芨芨草天然草地,据1981~1996年统计,毒草比例由0.3~上升到7.5%,产草量降低了73.27%,毒草比重上升了24倍。 4. 物种生存条件恶化,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青海省地质环境保护办法.doc

青海省地质环境保护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护地质环境、地质遗迹,防治地质灾害,保障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地质环境、地质遗迹的保护、利用,防治地质灾害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地质环境保护应与开发、利用相结合,坚持谁利用谁保护、谁受益谁出资、谁破坏谁治理恢复的原则。 地质灾害防治应与水土保持相结合,将工程防治措施与生物保护措施相结合,实行综合治理。 第四条地质环境保护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分级、分部门负责。 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地质环境保护监督工作。州(地、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地质环境保护管理工作。 建设、环保、交通、林业和水利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地质环境保护工作。 第五条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捐助、投资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保护地质环境的义务,有权制止和举报破坏地质环境、诱发地质灾害的行为。对地质灾害前兆信息应及时报告当地人民政府或国土资源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向社会宣传地质环境保护与地质灾害防治的科学知识,使公众掌握避险防灾、应急救灾的基本方法。对在地质环境保护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章地质环境保护利用规划 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编制本行政区域内地质环境保护利用规划,并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跨行政区域的地质环境保护利用规划,

由其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编制。 第八条地质环境保护利用规划应当包括地质环境现状、地质环境保护和利用、地质灾害防治、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地质遗迹利用和保护、地质环境勘查、监测、治理等内容。 第九条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批涉及地质环境保内容的有关规划时,应当征求同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第三章地质环境监测与保护 第十条从事生产、建设活动应当保护地质环境、防止诱发、加重地质灾害。 从事地质灾害治理的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当对已存在的地质灾害险情进行监测,制定应急防治措施。 第十一条工程建设单位、矿业权人对工程建设、矿山开采活动所损坏的地质环境履行恢复责任,向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报送地质环境恢复保护年度报告,并接受监督检查。 第十二条开采油气资源,液体盐矿和地下热水、矿泉水等资源的,矿业权人应当实施矿区地质环境动态监测,并按规定向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报送监测资料。 第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本行政区域地质环境动态监测,建立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对重大地质灾害险情及时预报;建立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水量水质预报系统,防止地下水的过量开采与污染。 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所属地质环境监测机构负责组织实施全省重大地质灾害险情、重要流域、主要城镇地下水水情和全省地质遗迹及重点矿山等地质环境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监测预报工作,并对州(地、市)的地质环境动态监测工作进行检查、指导。 第十四条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地质环境监测资料,发布年度地质环境公报。 第十五条县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公告本行政区域内的地质遗迹保护名录,同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地质遗迹保护工作。 下列地质遗迹应当保护:

青海的自然地理

青海人文自然地理 一、青海的人文地理 青海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在区占全省总面积的98%,有藏、回、土、撒拉、蒙古等5个世居少数民族。1999年218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42.76%。其中五个世居少数民族人口216.92万人。 藏族,106.4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20.87%。主要分布在玉树、果洛、海南、黄南、海北五个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西宁市的大通县和海东地区也有部分藏族居住。青海牧区的藏族主要从事畜牧业,海东地区和大通县的藏族从事农业或半农半牧。藏族主要居住的青海牧区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具有发展畜牧业的广阔前景。藏族有悠久的历史,青海藏族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由吐蕃吸收青藏高原各民族逐渐发展形成的。藏族语方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青海藏族除玉树部分人讲“康巴方言”外,均操“安多方言”,通用藏语文。藏族信奉藏传佛教。 回族,74.02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4.52%。主要聚居在化隆、门源回族自治县和民和、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及西宁市、湟中、祁连等县,其余州县也均有分布。城镇回族善营商业,精于牛羊肉、皮毛加工和饮食业,是青海商业贸易市场上最活跃的民族。居住在农村的回族主要从事农业,善于种植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和养奶牛奶羊。青海回族先民的活动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元代大量回回人集体移居青海,明清时期居青海的回回人增多,经过长期同汉族等兄弟民族密切交往,逐步系统繁衍发展成今天的青海回族。青海回族通用汉语文,在宗教生活和日常生活中仍保留一些阿拉伯语、波斯语词汇。化隆卡力岗等地回族使用藏语,或汉、藏语兼通。回族信仰伊斯兰教。 土族,19.12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75%。主要聚居在互助土族自治县和大通、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同仁、乐都等地也有部分土族居住。土族以农业为主,少数兼营畜牧业。土族的历史源流,目前看法不一,尚无定论。多数人采取以吐谷浑为主融合其他民族成分发展形成之说。土族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分互助方言和民和方言。1979年创制了拉丁字母形式的土族文字,正在互助试行。土族信仰藏传佛教。 撒拉族,8.87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74%。主要聚居在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和化隆回族自治县的甘都镇,少数散居于海西、西宁等地。撒拉族主要从事农业,善长于园艺经营。撒拉族先民原属中亚撒鲁尔部,元时东迁,定居循化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在长期历史发展中,与周围回、藏等民族通过婚姻关系,发展形成今天的撒拉族。撒拉族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语支,多数人撒拉语、汉语兼通。撒拉族信仰伊斯兰教。 蒙古族,8.51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67%。聚居在海西蒙古藏族自治州和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其余分布在海海晏、刚察、祁连、门源、共和各县,少数居住在海东地区。蒙古族主要从事畜牧业,海东地区有少部分从事农业。青海境内的蒙古人,主要是明正德五年(1510年)来自东蒙古的一批人和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成吉思汗的后裔阿勒坦率部进驻青海的一批人,他们和其他各时期来青海的蒙古人发展至今所形成。蒙古族操蒙古语卫拉特言。海西和海北州的蒙古族通用蒙文,兼通藏、汉语言。由于长期与藏族密切交往,河南蒙古族自治县的蒙古人已转用藏语文。蒙古族信仰藏传佛教。

浅谈青海省环境特点与公路建设环保措施

浅谈青海省环境现状与公路建设环保对策 摘要本文通过对青海省环境现状和存在问题,探讨在公路建设各环节环境保护的措施与对策。 关键词环境现状公路建设环保对策 1 引言 保护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退耕还林还草,进行生态环境治理,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大西北,是中央西部大开发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青海省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河流的发源地,故有"江河源头"之称。数千万公顷的绿色植被涵养着两江一河上游的水源,青藏高原因此被誉为"中华水塔"。由于高原地势高峻,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高海拔、缺氧、日照长、冷季漫长、强太阳辐射等形成了高原独特的自然条件。高原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以及植被状况,对于全国乃至全球气候变化、水循环和生物圈的稳定亦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而又被称为"地理第三极"。本文从分析青海省的环境现状入手,探讨公路建设全过程的环境保护措施和对策。 2 环境现状 青海省有土地面积72.23万平方公里,土地利用方式以草地畜牧业为主,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牧区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96%,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31.6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43.8%。青海省森林覆盖率仅为4.4%,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青海省有耕地面积仅1032.02万亩,主要分布在海东地区、柴达木盆地及共和盆地,在长期农垦发展过程中,耕地逐渐由平川向山坡发展。在青海东部农业区河流两岸,到处可看到山峦重叠、沟壑纵横、地表破碎、植被稀疏、满目沟、峁、梁、塬的典型黄土区地貌,有不少山头由于垦殖几近"剃了光头"。由于高原生态系统结构脆弱,在自然因素和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下,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主要表现为: 2.1 草场严重退化 青海省中度以上退化草地1.09亿亩,占全省草地总面积的19.93%。草地退化导致可食鲜草减少约1200万吨,折合减少载畜量820万羊单位,每年造成经济损失约10多亿元。 2.2 草地垦殖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受短期经济利益的驱动,青海牧区开垦草地种植油菜的现象比较普遍。由于水热条件不足,雨雪霜冻等自然灾害频繁,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广种薄收的现象十分普遍。不少地方由于缺少农田防护林网的保护,在单季种植条件下,冬春大风季节土壤风蚀较为严重。 2.3 水土流失加剧 全省水土流失总面积达33.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46%;每年输入黄河的泥沙量达8814万吨,输入长江的达1232万吨。近年来,全省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0.21万平方公里,且呈加剧趋势。 2.4 土地沙漠化面积扩大 全省沙漠化面积已达1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7%以上,主要集中在柴达木盆地、共和盆地及黄河源头地区。目前沙漠化面积仍以每年25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大。 2.5冰川湿地退缩,水源涵养功能下降 众多的湖泊数量减少,面积缩小,水质盐碱化。青海湖水位较50年来下降1.2米,湖滨出现大片沙丘;鄂陵湖、扎陵湖水位平均下降了2米以上。大片低湿沼泽地消失,沼泽地湿生草甸植被向中旱生高原植被演变,草地涵养水源功能降低。在过去的10多年中,黄河源头地区径流水量减少20%以上,众多湖泊水位下降,仅玛多县就有近千个湖泊干涸。 2.6 生物多样性减少 由于湿地退缩,湿生植物和水栖动物生存条件恶化;由于分布区缩小以及人们对野生动物的偷捕、滥猎和对药用植物的破坏性挖掘,导致高原上生物种类和数量减少,一些物种逐渐变为濒危物种。青海

青海省春小麦气候资料

青海省不同地区春小麦的生育期(多年平均) 地区数值项目 海拔 (米) 品种生育期(月、旬)生育期持续天数 播种期出苗期拔节期抽穗期成熟期播种至抽穗抽穗至成熟播种至成熟 黄河流域 官亭1833 阿勃2中3中、下5初5底7上、中103 39 142 循化1870 506 2中、下3下5上6初7中102 43 145 贵德2237 阿勃3初4上5中、下6上、中7底102 49 151 唐乃亥2720 阿勃3底4下6上7上8底101 55 156 湟水流域民和1815 阿勃3初4初5中6上、中7中、下101 40 141 西宁2261 阿勃3中、下4中5下6中、下8上97 51 148 湟源2635 池春3下4下6中7上9上102 62 164 湟中2665 阿勃4初4下6中7上9上97 57 154 门源2708 柴达木盆地诺木洪2791 高原 338 3下4中5中、下7上9上101 68 169 香日德2907 高原 338 3下4中7上9上97 71 168 注:摘自《青海高原春小麦气候生态研究》,崔连生,楼学道,唐千红,张恒云,青海罐区春小麦丰产栽培模式[M]:69-89. 1.适宜播种期:由东向西、由河谷到山地逐渐推迟,其推迟程度主要受春季气温的制约。播种最早的是黄湟谷地的循化、民和川水地区,为2月上、中旬;最迟的是门源地区,为4月上旬。在高原地区,春小麦一般以表土化冻5cm左右播种为宜,最好掌握在夜冻昼消时期的中午前后抢时播种为好。据观测,0--5cm土壤稳定解冻日期与地温稳定≧0℃日期基本一致。 2.生育期,一般海拔每升高100米,生育期延长约2天。

青海省春小麦生育期的降水量(mm) 地区数值项目年降水量生育期降水出苗至拔节拔节至抽穗抽穗至成熟降水量占年降水量% 诺木洪38.9 25 64 3.4 6.6 15.0 香日德163.0 122.4 75 32.9 22.7 66.8 循化264.4 109.6 41 22.3 26.0 61.3 贵德254.2 132.6 52 22.9 31.9 77.8 同仁425.7 248.0 58 唐乃亥340.5 262.6 77 门源509.3 371.6 73 湟源404.4 289.2 72 79.9 43.6 165.7 西宁366.7 198.2 54 47.4 32.7 118.1 乐都334.3 164.6 49 27.5 38.7 98.4 注:生育期降水为出苗至成熟期的降水。资料年代1951-1980年。

青海省“65”世界环境日环保宣传活动工作总结

青海省“65”世界环境日环保宣传活动工作总结 Summary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ublicity activities of "6 5" World Environment Day in Qinghai Province 汇报人:JinTai College

青海省“65”世界环境日环保宣传活动工作总结 前言:工作总结是将一个时间段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总分析,并分析不足。通过总结,可以把零散的、肤浅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系统、深刻的理性认识,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以便改正缺点,吸取经验教训,指引下一步工作顺利展开。本文档根据工作总结的书写内容要求,带有自我性、回顾性、客观性和经验性的特点全面复盘,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今年联合国环境署确定的世界环境日主题为“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国家环保总局确定今年世界环境日主题为“人人参与,创建绿色家园”。为呼应这一主题,青海省确定围绕主题开展“构建和谐青海,建设绿色家园”环保宣传系列活动。具体抓了以下工作: 一、组织开展全省范围的环保宣传活动。 按照国家环保总局要求,以警示教育和绿色创建为重点,突出宣传主题,省环保局向各地环保部门下发《关于切实做好“6.5”世界环境日环保宣传活动的通知》,认真安排部署全省“6.5”环保宣传工作,并加强督促检查,确保措施落实。西宁市围绕“蓝天、碧水、宁静”三大环保工程和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重点工作,将5月份确定为“环保宣传月”,编

发了《市民环保手册》,组织开展了青少年环境教育系列比赛、大学生环保辩论赛、企业环保知识电视大奖赛、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环保知识答题等环保宣传活动和“环保在行动”污染治理攻坚现场会,并组织所属3县开展多种形式的环保宣传活动,形成了较大声势。海东地区组织所属各县围绕宣传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环保宣传活动,xxx中学生开展了环保签名和2800余名学生参与的换环保知识竞赛;平安县在电视台播放 了为期一周的“建设绿色家园”环保专题片;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在电视新闻节目中开辟了环保宣传栏目,播放环保公益广告,邀请县政府领导发表电视讲话;全区有50多个单位参与了宣 传活动,发放《青海省农村基层干部环境保护知识读本》、汉藏两种文字的环保知识读物及《青海省环境保护的形势与任务》等宣传资料17000份,展出展板和挂图2150份。海北藏族自 治州及所属4县围绕环保公众参与和绿色创建,开展了“打开天窗说亮话”的面对面环保宣传一条街咨询服务活动,让老百姓了解环保部门的职责,认真答复和解决群众身边的环保问题,并邀请政府主管领导发表电视讲话,努力营造全社会参与环保的良好氛围。海西州在州府所在地德令哈市组织30多家单位 开展了以环境警示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环保宣传咨询活动,展出展板50余块,悬挂横幅38条,发放宣传资料6000余份。黄 南藏族自治州以“消除白色污染,美化我们的家园”为主题,

青海省情

地理概况 雄踞“世界屋脊”的青海省是个神秘而诱人的地方,她仿佛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玉石,粗拙中透出珠光宝气,平静中显出神奇风采。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东西长约1200公里,南北宽800公里,面积为72万平方公里。境内山脉高耸,地形多样,河流纵横,湖泊棋布。巍巍昆仑山横贯中部,唐古拉山峙立于南,祁连山矗立于北,茫茫草原起伏绵延,柴达木盆地浩瀚无限。长江、黄河之源头在青海,中国最大的内陆高原咸水湖也在青海,因此而得名“青海”。 无论是前往新疆还是西藏、敦煌还是拉萨,青海是人们去往西部旅游时的必经之地,那里大部分土地都是戈壁和雪山,不适合于人居住。但是青海的人文资源和地理资源都十分的丰富,至今仍是登山者的乐园,勇敢者的天堂。 青海是新疆与西藏的融合,有“世界屋檐”的美称。青海东部素有“天河锁钥”、“海藏咽喉”、“金城屏障”、“西域之冲”和“玉塞咽喉”等称谓,可见地理位置之重要。 青海省一大半的工业产值和人口居住在首府西宁,西宁成为青海省的地理中心。青海的地形大势是盆地、高山和河谷相间分布的高原。它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一部分,称为青南高原。 长江源 长江全长6380公里,是世界第二大河,它的源头就是位于青海省南部唐古拉山脉主峰格拉丹东大冰峰。 1979年发现长江的正源是沱沱河。长江源头的景观十分壮丽,雪山冰峰,无垠的草地,蓝天白云倒映在河水中,构成了令人心旷神怡的美景。 从青藏公路入藏,会经过江泽民同志题写的“长江源”碑刻。该石碑离开公路有一公里左右的路程,车开过去相当方便。石碑附近还有一座大桥,因为它是长江从上游算起的第一座桥,因而被称为“长江第一桥”。 黄河源 黄河源位于青海的腹地。在腹地上有昆仑山,颜喀拉山,布尔汉布山;山下有盆地,大片沼泽,是高山雪水形成的花海子,称为星宿海。但它还不是河源。后再经深入的查勘,又发现了三源:一是扎曲,二是约古宗列渠,三是卡日曲。扎曲一年之中大部分时间干涸,而卡日曲最长,流域面积也最大,在旱季也不干涸,是黄河的正源。 青海湖 位于青藏高原上,距西宁150公里,面积4500平方公里,海拔3200米,湖水冰冷且盐份很高。青海湖蒙语叫“库诺尔”,藏语叫“错温布”,也就是“青色的湖”的意思。在青海高原东北部,日月山,大通山和起伏连绵的青海南山环抱着一个高原湖泊——青海湖。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面积4400多平方公里,海拔3260多米比古城西宁还高出1000多米,这里气候凉爽。即使在烈日炎炎的的盛夏,日平均温度一般都在15℃左右,是理想的避暑胜地。青海湖蒙语叫“库库诺尔”,意思是“青蓝色的海”,是青藏高原不断隆起后,幸存下来的。 地理气候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全省均属高原范围之内。地形复杂,地貌多样。全省平均海拔3000多米,最高点昆仑山的布喀达板峰为6860米,最低点在民和下川口村,海拔为1650米。青南高原超过4000米,面积占全省的一半以上,河湟谷地海拔较低,多在2000米左右。在总面积中,平地占30.1%,丘陵占18.7%,山地占51.2%,海拔高度在3000米以下的面积占26.3%,3000米—5000米的面积占67%,5000米以上占5%,水域面积占1.7%。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脉和谷地大都终年积雪,广布冰川。山脉之间,镶嵌着高原、盆地和谷地。西部极为高峻,自西向东倾斜降低,东西向和南北向的两组山系构成了青海地貌的骨

青海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青海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保护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加强植树种草搞好水土保持防治荒漠化改善生态环境的战略任务为了从根本上遏制和扭转我国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国家制定了具有长期和全局指导作用的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并将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青海省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故有江河源头之称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生态环境的稳定与否直接影响到整个流域的气候与旱涝境内黄河流域面积占全流域面积的18.7出省多年平均径流量占流域总径流量的49.2青海是黄河流域9省区唯 一个产流多于用水的省区是我国主要的水源地之一区域涵养水源功能显著是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的战略要地编制青海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并切实付诸实施保护和建设好青海的生态环境不仅对本省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而且对甘肃河西走廊内蒙古黑河流域黄河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改善具有深刻影响 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第三极特殊的生物基因资源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具有很高的研究和开发价值保护利用好这里的生物资源是对人类的一大贡献 一生态环境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高寒干旱处于大陆性气候与东部季风气候接触的边缘气候的基本特征为日照时间数长辐射强冬季漫长夏季凉爽气温日差大年差较小 降水分布地区差异大一般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递增西部地区最为干旱少雨由东南向西北气候为湿润寒冷半湿润寒冷半干旱寒冷干旱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因典型的高原型荒漠化生态特点和历史上人类活动而导致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草地退化十分严重加上水土光热资源匹配不好生态环境恶劣全省国土总面积72万平方公里冰川戈壁沙漠风蚀残丘石山雪山等面积占30森覆盖率2.59其中乔木林覆盖 率仅为0.35大大低于13的全国平均水平而且分布不匀主要集中在黄河和长江上游的大通河湟水河隆务河玛柯河多柯河和澜沧江的扎曲河等流域处于森林极限生长地带一旦遭到破坏很难恢复草地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50.5覆盖全省大部分地区其中荒漠草地697万公顷黄土高原干旱草地202万公顷高寒草原和高寒草甸2746万公顷植被覆盖度低耕地面积59万公顷仅占国土面积的0.8主要分布在黄河及 湟水河谷地共和盆地柴达木盆地其中25度以上坡耕地面积3.3万公顷动物分布有陆栖脊椎动物420余种鱼类46种鸟类291种占全国总种类数的24.6兽类107种 占全国总种类数的20.2植物分布有维管束植物2500余种其中该类植物3O余种裸子植物42种被子植物242余种经济植物1100多种药用植物630种动植物中稀有名贵动植物种类繁多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青海省先后实施了国家三北防护林体系长江中上游防护林防沙治沙黄河上游治沟减沙骨干工程建设结合扶贫攻坚计划以小流域为单元实施黄土丘陵区山水林草四路综合治理工程在草原牧区进行以人工种草草地围栏为主要内容的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以灭鼠治虫灭除毒杂草推广优良牧草和合理放牧的草地保护和改良措施在柴达木盆地坚持水林草田相结合

青海经济环境分析

一、青海省资源优势分析 1、水能资源 2、盐湖资源 3、石油天然气资源 4、有色金属和黄金资源 5、非金属矿产资源 6、畜牧业资源 7、高原野生动植物资源 8、旅游资源 9、特产 10、冰川 二、青海省地域环境与区域经济分析 三、青海省经济数据分析 1、相关经济数据 2、青海省进驻银行简介 一、青海资源优势分析 青海省,省会西宁,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

面积72.23万平方公里,东西长1200多公里,南北宽800多公里,辖6州、1地、1市、51个县级行政单位,与甘肃、四川、西藏、新疆接壤。青海东部素有“天河锁钥”、“海藏咽喉”、“金城屏障”、“西域之冲”和“玉塞咽喉”等称谓,可见地理位置之重要。2008年末全省常住人口554.3万人,有汉、藏、回、撒拉、蒙古、哈萨克等民族。青海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西高东低,西北高中间低,地形复杂多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高原大陆性气候,日照时间长,空气稀薄,大部分地区海拔在3000—5000米之间,为长江、黄河、澜沧江等大河的发源地。 青海资源十分丰富,许多矿藏储量在全国居于首位。已发现矿产120余种,探明储量的有110种,钾、钠、镁、锂、溴、芒硝、石棉、化工灰岩和硅储量居全国第一位,其中许多矿产是属于国内外急需的资源。闻名遐迩的柴达木盆地,山川藏珍、戈壁埋矿,素有“聚宝盆”之美誉。其中盐湖有30多个,已探明总储量700亿吨,单是察尔汗湖的盐就可以从地球到月亮架起一座6米厚,12米宽的盐桥。水能资源是青海能源最大优势,蕴藏量达2165万千瓦,可开发利用的为1800万千瓦,年发电量770亿度。青海天然草原辽阔,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可利用草场面积5亿亩,发展畜牧业物质基础雄厚。全省有经济动物400多种,野生植物1000余种,具有贮藏量大、种类多、用途广、高原特色显著的特点。大部分可开发利用,药用价值极高。旅游资源也相当丰富,有“百鸟的王国”的青海湖鸟岛,“高原的西双版纳”孟达自然保护区,藏传佛教著名寺院湟中塔尔寺,伊

青海省气候变化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青海省气候变化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青海省位于祖国西部,是研究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的重要区域。为进一步研究近30a来青海省特别是不同区域间的气候变化趋势及差异,通过对1970年至2000年左右的12个地面气象测站的逐月气象观测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制成不同区域的温度距平变化、降水距平变化曲线,结合降水的距平变化,年代际变化等项目,采用Mann-Kendall气候突变检验法对气候突变年份进行分析,结合并分析其他专家学者的研究与文献,得出如下结论:(1)、青海省不同区域的气候变化均呈现出升高趋势,其中柴达木盆地增暖表现明显,三江源地区和环青海湖地区表现出一定程度上的增暖,而东部地区的增暖趋势较为舒缓;另一方面柴达木盆地的年降水量呈现比较明显的增多趋势,环青海湖地区与三江源地区年降水量变化呈微弱的增加趋势,而东部地区则呈现一定程度的减少趋势,而在1985年左右出现的气候突变现象前后各地区的降水、温度变化均比较大。(2)全球变暖的大趋势、青海上空各种温室气体浓度如CO2、CH4的显著增加,总云量的减少和低云量增加,高空水汽输送作用的增强以及下垫面状况差异等因素是造成近30a来青海省不同区域的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 青海省位于祖国西部,雄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是中国青藏高原上的重要省份之一,是我国生物物种形成、演化的中心之一,同时也是中国乃至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生态环境变化的脆弱区。可以说,青海气候及生态环境的变化不仅直接影响青海省本地的资源开发利用和一系列经济建设,还对全国乃至全球气候变化及生态平衡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距离现在最近的IPCC 第五次气候评价报告指出:气候系统的暖化是毋庸置疑的,自1950年以来,气候系统观测到的许多变化是过去几十年甚至千年以来史无前例的,1880年到2012年,全球海陆表面平均温度呈线性上升趋势,升高了0.85℃;2003年到2012年平均温度比1850年到1900年平均温度上升了0.78℃。在全球气温上升的大背景下,青海气候发生了显著变化,从大的方面讲,青海省出现了气温升高、干燥度增大的变化趋势。同时,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下,青海省出现了草场退化、土地沙化、冻土退化、冰川萎缩、湖泊水位下降和河流流量减少等生态环境退化现象,这一现象对当地乃至下游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这一点是值得注意和担忧的。虽然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经济文化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地区,但对这一地区的研究却从未停止过,时至今日已有很多科研院所、专家学者对青海省的气候、降水抑或是温室气体等做出了不同程度的研究与分析,并得出了宝贵的研究资料。如IPCC第三次、第四次和第五次气候评价

青海省水环境功能区划

青海省水环境功能区划 青海省环境保护局 二○○三年九月二十五日

项目名称:中国水环境功能区划 分项目名称:青海省水环境功能区划 主持部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国环境规划院、青海省环境保护局 承担单位:青海省环境信息中心 青海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 项目领导小组: 组长:祁生奎(青海省环保局副局长) 副组长:陈小宁(青海省环保局污控处处长) 李宏奇(青海省环境信息中心副主任) 成员:马桂香(青海省环保局污控处副处长) 尹大海(青海省环保局规财处副处长) 丁学刚(青海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梅洁人(青海省环保局自然处副处长) 任杰(青海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站长) 项目技术组: 组长:李宏奇 成员:王建荣、李幸福、葛劲松、张敏、张晓明、

司文轩、苟任黎、李旭东 批准:曲爱珍 审定:祁生奎 审核:赵浩明 校核:陈小宁、丁学刚、王心明 项目负责:李宏奇 报告编写:李宏奇、王建荣、李幸福、司文轩 主要参加人员:李宏奇、王建荣、李幸福、葛劲松、张敏、 张晓明、司文轩、苟任黎、李旭东

1 总论 1.1 水环境功能区划目的和意义 水环境功能区划是水环境保护的基础性工作,水环境功能区是水环境分级管理工作和环境管理目标责任制的基石,是科学确定和实施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基本单元,是正确实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进行水质评价的基础。通过这项基础性工作,可以进一步使水环境功能区划与水质监测、水环境管理等结合起来,形成活的水环境功能区划系统。 为了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履行省人民政府“三定”方案赋予青海省环保局的职责,加强水污染防治的统一监督管理,运用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手段强化水环境保护目标管理工作,实现水环境质量按功能区达标。按国家环保总局的统一部署,2002年6月,青海省环境保护局在全省开展水环境功能区划工作,编制完成全省水环境功能区划。 1.2 水环境功能区划编制依据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⑵《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⑶《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 ⑷《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 ⑸《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发[96]31号文; ⑹《关于印发省环境保护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青政办[2000]67号文;

2009年青海省气候公报

2009年xx气候公报_1 2010-03-15 10:53:02 摘要2 一基本气候概况2 1气温2 2降水3 3日照5 二气候条件对有关行业的影响评价6 1气候条件对农业的影响评价6 1.1气候条件对xx的影响评价7 1.2气候条件对xx的影响评价8 1.3气候条件对油菜的影响评价9 2气候对畜牧业的影响评价9 2.1气候条件对牧草生长的影响10 2.2雪灾对牧业的影响11 3气候条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11 4气候条件对水资源的影响评价12 4.1xx年降水资源状况评估12 4.2xx上游流域水资源状况评估12 4.3xx源地区年降水资源状况评估13

4.4xx流域年降水资源状况评估14 5气候条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评价15 6气候条件对交通运输的影响评价15 7气候条件对旅游的影响评价16 8气候条件对能源的影响评价17 9气候条件对林业的影响评价17 2009年十大气候事件18 摘要 2009年度(2009年1~12月)青海省基本气候概况为: 全省气温偏高,与2006年并列为1961年以来的第1位;降水偏多,列1961年以来降水量偏多第3位,接近2008年;日照偏少,列1961年以来日照时数偏少第2位,仅多于2008年。主要天气气候事件有: 全省气温异常偏高,春季透雨提前出现,春夏秋三季均出现连阴雨,汛期局地强对流天气频繁引发冰雹、雷电、洪涝灾害及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春末、前冬都兰、玛多、久治等地出现中度雪灾等。 2009年全省生态环境有了明显好转。虽然干旱、连阴雨以及强降水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一定损失,但气候条件总体上利于农业生产。全省牧草年景以丰年为主,牧草产量较上年大幅增长,牲畜出栏率明显增加,畜牧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全省水资源属异常丰水年份,尤其是黄河上游地区降水量持续偏多,流域来水量偏丰,对农业、电力发展极为有利。年度内全省各城镇旅游季节气候条件舒适宜人,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各景区接待量比去年同期大大增长。 一基本气候概况 1气温

青海省生态环境考察调研报告

青海省生态环境考察调研报告 (第二分课题组) 按照中德合作管理培训项目江西行动学习子项目执行办公室的统一安排,4月18日~21日,第二分课题“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环境保护策略研究”课题组核心和外围成员随培训班赴青海省,针对青海省生态立省、绿色发展及青海湖开发治理等情况进行考察调研。以厅纪检组长罗小彰带队的分课题组,包括催化师省委党校高莉娟副教授一行共5人,通过讲座、座谈会、对口交流及现场考察等方式对青海省省情、环境保护、实施行动学习法等内容进行了深入了解。此次调研过程历时4天,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为有效促进行动学习,使青海省生态环境保护的经验为我省所用,分课题组撰写了此次青海生态环境考察调研报告。 一、青海省情学习 (一)青海省情 在青海省调研考察学习期间,通过讲座、学习、交流和考察,对青海省情有了一定的认识。 1、自然地理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西北部,全省均属高原地区,平均海拔在3000m以上,年平均降水量为250~530 mm。青海气候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太阳辐射强,光照时间长,地区间差异大,垂直变化明

显。青海省具有典型的中国三大自然区的特征,其中东部季风区主要为湟水河流域,约占全省面积的1/6,西部干旱区主要为柴达木盆地区,约占全省面积的1/3,其余为青藏高原区,约占全省面积的1/2。而这三大自然区的交汇地带,即是青海湖,因此造就了多样独特的美丽青海湖。青海湖也是全球变化的敏感地区和生态系统典型脆弱地区。 青海省自然资源丰富,已发现各种矿产127种,其中54种储量居全国前10位,盐湖、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具有突出优势。青海省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三江源头,素有“中华水塔”之称,是我国重要的水源地。 青海湖位于青海省东北部,青海湖流域是一个四周环山的封闭式内陆盆地,地理位臵为36°15′ N~38°20′ N,97°50′ E~101°20′ E之间,海拔3194~5174m。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湖面海拔3194m、面积4456 km2。青海湖流域地貌多样,属高原半干旱高寒气候。青海湖湿地土壤为水成性的隐域性土壤,以草甸土和沼泽土为主,被誉为“高原生物基因库”,分布有鸟类164种、兽类36种、两栖类2种、鱼类6种,爬行类3种,种子植物775种264属64科。 2、社会经济 青海省具有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五六千年以前。青海省辖6州(海西、海北、海南、黄南、果洛、玉树)、1市(西宁市)、1地(海东地区)和46个县(市、区、行委),全省总面积72万km2,仅次于新疆、西藏、内蒙古,占全国总面积的7.51%。截止到2009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环境保护厅等部门关于青海省推进大气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环境保护厅等部门关于青海省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实施方案 的通知 【法规类别】环保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青政办[2010]162号 【发布部门】青海省政府 【发布日期】2010.07.19 【实施日期】2010.07.19 【时效性】失效 【效力级别】XP10 【失效依据】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省政府、省政府办公厅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环境保护厅等部门关于青海省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 改善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实施方案的通知 (青政办〔2010〕162号) 西宁市、各自治州人民政府,海东行署,省政府各委、办、厅、局: 省环境保护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经委、省财政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交通厅、省商务厅关于《青海省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的实施方案》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〇一〇年七月十九日青海省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的实施方案 (省环境保护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经委、 省财政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交通厅、省商务厅二〇一〇年七月) 为贯彻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0〕33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青海省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的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善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为目标,以增强区域间环境保护合力为主线,以全面削减大气污染物排放为手段,建立统一规划、统一监测、统一监管、统一评估、统一协调的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扎实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二)基本原则。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促进区域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坚持属地管理与区域联动相结合,提升区域大气污染防治整体水平;坚持先行试点与整体推进相结合,率先在西宁市等重点区域取得突破。 (三)工作目标。到2015年,建立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形成区域大气环境管理的政策体系,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国控、省控等重点企业主要污染物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