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最新-小学音乐及乐理知识

最新-小学音乐及乐理知识

最新-小学音乐及乐理知识
最新-小学音乐及乐理知识

小学音乐知识点汇总及乐理知识西洋乐器有(小号、大号萨克斯、小提琴等)。

民族乐器有(大鼓、唢呐、笛子、葫芦丝、琵琶等)小学阶段掌握的音乐家

我国音乐家有:

聂耳:《义勇军进行曲》《卖报歌》

冼星海:《到敌人后方去》《满江红》

阿炳:二胡曲《二泉映月》琵琶曲《大浪淘沙》

刘天华:《空山鸟语》贺绿汀《游击队之歌》《保家乡》马可:《南泥湾》《咱们工人有力量》

马思聪:《摇篮曲》《思乡曲》

施光南:《打起手鼓唱起歌》《在希望的田野上》

任光:《渔光曲》

刘炽:《让我们荡起双桨》

王洛宾:《在那遥远的地方》《大阪城的姑娘》

曹火星:《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国外音乐家有:

德国作家贝多芬《命运交响曲》《欢乐颂》

奥地利作家舒伯特《鳟鱼》《菩提树》

肖邦,波兰人《葬礼进行曲》

二、乐理知识:

(一)、音乐的构成有四个基本要素:

1、音的高低

2、音的长短

3、音的力度

4、音质

(二)音符

1.在简谱中,记录音的高低和长短的符号,叫做音符。而用来表示这些音的高低的符号,是用七个阿拉伯数字作为标记,它们的写法是:

1 2 3 4 5 6 7 读法为:do re mi fa so la si(多来米发梭拉西)

2.音符名称写法时值

3.休止符 0

4、附点音符

附点就是记在音符右边的小圆点,表示增加前面音符时值的一半, 带附点的音符叫附点音符。

附点二分音符 5 - ·时值三拍

附点四分音符 5·时值一拍半

附点八分音符 5·时值四分之三拍

6、反复记号

表示记号内的曲调反复唱(奏)。

(1)表示从头反复。

记谱: A|B|C 唱(奏)法:A|B|C|A|B|C

(2)表示中途反复。

记谱: A B C 唱(奏)法:A|B|B|C

(3)为反复跳越记号。

记谱:

唱(奏)法:A|B|A|C

7、调式:1=F,1=C,1=G,叫调式,分别是F调。C调。G调

8、变化音,升音,用“#(升号)。降低半音,用“ b "(降号)

(三)、音高:音符的数字符号如1、2、3、4、5、6、7就表示不同的音高。音乐里总共就有7个音符。

(四)、节奏

掌握读谱,首先要掌握节奏,练习掌握

节奏要能准确的击拍。击拍的节奏方法是:

手往下拍是半拍,手掌拿起有半拍,一上一

下是一拍。

三连音 :

连音线:用上弧线标记在音符的上面, 它有两种用法:

(1)延音线:如果是同一个音,则按照 拍节弹奏完成即可,不用再弹奏。 (2)连接两个以上不同的音,也称 圆滑线。要求唱(奏)得连贯、圆滑。

力度术语 pp ——很弱 p ——弱 mp ——中弱

mf ——中强

f ——强 ff ——很强 >或< ——重音记号

——渐弱 ——渐强

波音是在两个主要音之间,加入其上方或下方的短的辅助音而成。 上波音 5 —— 5 6 5 下波音 5 —— 5 4 5 顿音记号用三角符标记

在音符的上面,表示这个音要唱(奏)得短促、跳跃。

重音记号用“>”标记在

音符的上面,表示这个音要唱(奏)得坚强有力。 小节线用竖线将每一小节划分开的线叫小节线。 换气号用记号“v”标记。表示在此处换气。 延长记号:用 标记,如 表示可自由延长时值(一般可延长一倍的时值。

音乐课程标准解读(一)

音乐课程标准解读(一) 吴斌 一、为什么要进行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标准》的研制具有怎样的背景? 建国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基础教育课程体系随着社会的进步在不断发展。当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均对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现行课程已出现许多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问题:诸如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缺乏整合性、综合性和选择性;课程内容繁、难、多、旧,偏重书本知识,脱离学生生活及社会发展;教学方法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评价方式过于注重甄别、选拔和淘汰,等等。面对挑战,基础教育必须通过深化改革的方式作出回答,而素质教育的提出便顺理成章地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与认同。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指引下,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将素质教育的精神和理念鲜明体现在各学科课程中,努力实现素质教育课程化,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性的必然选择。 音乐课程做为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和必修学科,多年来在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问题,尤其是音乐课程是整个基础教育中的薄弱环节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离素质教育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还难以跟上21世纪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的步伐。因此,在音乐教育面临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的今天,如何加强音乐教育自身的建设,完善音乐课程体系,推进美育的发展,已成为摆在音乐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和紧迫的课题。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研制正是在这样一个大的改革背景下进行的,是适应当前基础教育整体改革和音乐教育自身发展的一大举措。《标准》的研制力求体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体现《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的指导思想,在认真总结和充分吸收国内外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力求超前与创新,在立足中国教育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力求面向世界,为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现状如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随着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特别是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向前推进,近年来基础音乐教育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初步建立起了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管理、咨询、教研机构,改变了过去一直无专门机构和无专人管理音乐教育的状态;制定了一系列指导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工作的法规和文件,改变了音乐教育无法可依的涣散局面;中小学音乐课程开课率稳步上升,改变了音乐教育长期存在着大面积空白的状况;引进学习了多种国外著名音乐教学法,教学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课外校外音乐活动,有效地推动了整个学校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此外,音乐教材建设、教学器材配备以及音乐教育科研等方面也取得了许多成果。可以说,目前是我国基础音乐教育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 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所存在的诸多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问题在音乐学科中不仅同样存在,而且还面临许多自身体系不适应时代发展的一些问题。其主要的、突出的问题有以下两个方面: 1.片面理解音乐课程的价值与目标,导致音乐教育的非艺术化倾向。

最新音乐课程标准(学段目标)资料

小学1—2年级音乐课程标准(学段目标) 充分注意这一学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和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善于利用儿童的自然嗓音和灵巧形体,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等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聆听音乐的材料要短小有趣,形象鲜明。 ∮激发和培养对音乐的兴趣。 ∮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 ∮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演唱,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编创活动。 ∮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课程内容分为四个领域:感受与欣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 一、感受与欣赏(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 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欣赏能力的形成,对于学生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表达独立的感受和见解,养成聆听音乐的习惯,逐步积累欣赏音乐的经验。 (一)音乐表现要素 ∮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打击乐器模仿喜欢的音响。 ∮能够听辨歌唱中的童声、女声和男声音色。 ∮感受乐器的声音。能够听辨常见打击乐器的音色,并能用打击乐器奏出强弱、长短不同的声音。 ∮能够感受并描述音乐中力度、速度的变化,并对二拍子、三拍子的音乐做出相应的体态反应。 (二)音乐情绪与情感 ∮体验不同情绪的音乐,能够自然流露出相应表情或做出体态反应。 ∮体验并说出音乐情绪的相同与不同。 (三)音乐体裁与形式 ∮聆听儿童歌曲,聆听音乐形象鲜明、结构较为简短的进行曲、舞曲及其他体裁的音乐段落。 ∮能够通过模唱、打击乐器对所听音乐做出反应。能够随着进行曲、舞曲音乐走步、跳舞。(四)音乐风格与流派 ∮聆听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儿歌、童谣及小型器乐曲或乐曲片段,初步感受其不同的风格。

福建教师招聘考试小学音乐乐理知识

小学阶段是音乐的启蒙阶段,应该注重对孩子们的乐感熏陶,本文根据中考试大纲对小学音乐的要求,梳理了小学乐理知识,方便大家更加顺利地开展学习。 一、基本乐理 (一)音乐的构成要素 1.音的高低?? 任何一首曲子都是高低相间的音组成的,从钢琴度,即四分音符为一拍。这里一拍的概念是一个相对时间度量单位。直观看就是越往左面的键盘音越低,越往右面的键盘音越高。数一拍的长度没有限制,可以是1秒也可以是2秒或半秒。 2.音的长短?? 除了音的高低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音的长短,用一条横线“一”在四分音符的右面或下面来标注,以此来定义长短。音的高低和长短的标住决定了该首曲子有别于另外的曲子。下面列出了常用音符和它们的长度标记,成为构成音乐的最重要的基础元素。 3.音的力度?? 音乐的力度很容易理解,|也叫强度。一首音乐作音符名称写法时值品总会有一些音符的力度比较强一-些,有些地方弱一些。 4.音质 也可以称音色。也就是发出音乐的乐器或人声。同样四分音符一拍的旋律音高男生和女生唱就不一样的音色,小提琴和钢琴的音色就不一样。 (二)音符? 附点音符?:附点就是记在音符右边的小圆点,表示增加前面音符时值的一半,?带附点的音符叫附点音符。?? 附点二分音符:?5?-?·时值三拍? 附点四分音符:5·?时值一拍半? 附点八分音符:5·时值四分之三拍 (三)音高 音符的数字符号如1、2、3、4、5、6、7就表示不同的音高。音乐里总共就有7个音符。 (四)节奏?

掌握读谱,首先要掌握节奏,练习掌握?节奏要能准确的击拍。击拍的节奏方法是:手往下拍是半拍,手掌拿起有半拍,一上一下是一拍。 二、阶段教学 1.一年级 (1)音的强弱→《大雨小雨》,《布谷布谷》,《大鼓小鼓》 (2)乐器 ①碰铃、响板→《国旗国旗真美丽》,《我爱家乡我爱祖国》 ②三角铁、铃鼓→《各族小朋友在一起》 ③木鱼、双响筒→《龙咚锵》 ④堂鼓 (3)声音的长短→《小蜻蜓》 (4)休止符→《红灯停绿灯行》 (5)乐器→《沙锤、串铃》 2.二年级 (1)音的高低 (2)柯尔文手势 3.三年级 (1)你唱我和 (2)口风琴 (3)三分音符→老爷爷赶鸭 (4)波音→森林水车 (5)四分休止符、八分休止符→小号手之歌 (6)2/4拍、3/4拍、4/4拍 (7)顿音→《大树桩你有几岁》 (8)反复记号→《太阳出来了》 (9)全音符→《小船》 (10)同头换尾→共产儿童团歌 (11)重音记号→《幸福花儿开心上》

小学音乐课程标准解读

小学音乐课程标准解读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新颁发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标准”)是在总结近十年课程改革的经验基础上和广泛听取一线音乐老师和一批专家意见后的创新与改革。新标准在原标准的基础上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创新和改变: 一、课程性质更加明确 新标准在前言中把音乐课程的价值作了简要的概括,而将原标准中的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价值”改为“课程性质”,因此将原标准的四大价值简练地浓缩为课程的三大性质,改变了原标准中的性质与价值混为一谈的表述方法,课程性质更加明确。并且在课程性质中集中体现了音乐课程的独特性质:人文性、审美性和实践性,其中“实践性”是本次改版的标准中单独在“课程性质”中提出来的,突出了音乐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区别,并强调了音乐课程各领域的教学只有通过多种实践形式才能得以实施的必要性。这一观点在后面的教学理念中也得到了进一步的确认。 二、课程基本理念更加综合

原标准中基本理念共有十个,而新标准中将原来分为两个方面表述的基本理念合并为一个,共有五大理念。如审美和兴趣合二为一,改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但基本内容没有多大变化,增加了“音乐的情感体验,应以多样化的文化语境出发,以及双基的学习业要与不同的文化认知有机结合”等内容。如原标准中的重视音乐实践和鼓励音乐创造合并为:“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如弘扬民族音乐和理解多元文化合并为“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将原标准的理解多元文化改为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再如原标准中的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在新标准中也合二为一。同时,修改并提出了“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的理念,这一理念的提出我想是鉴于前期课改中一些老师过于强调了学科综合而忽略了音乐特点的做法而提出的,新标准指出要突出音乐特点,并且在表述中具体列举了音乐的不确定性、抽象性以及时间性、表演性和情感性特征,指出这些音乐特点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强调和体现。 三、音乐特点更加突出 从新标准提出的课程性质和课程基本理念中以及教学建议中,我们都可以感觉到,这次新颁发的标准更加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如新标准提出的音乐的实践性特点、音乐的不确定性、抽象性以及时间性、表演性和情感性特征,强调音乐课程各领域的教学只有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和音乐编创等多种实践形式才能得以实施。

(完整版)小学音乐课程标准

小学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 第一部分前言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特别是美育被列入国家教育方针之后,音乐教育事业获得迅速发展。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促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背景下,本标准的制定,以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发挥重要作用。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有组织的音响实现思想和感情的表现与交流必不可少的听觉艺术,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音乐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舾,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素质和能力。音乐课程的价值在于;为学生提供审美体验,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开发创造性发展潜能,提升创造力;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增进对世界音乐文化丰富性和多样性的认识和理解;促进人际交往、情感沟通及和谐社会的构建。 一、课程性质 音乐课程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面向全体学生的一门必修课,音乐课程性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人文性 音乐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无论从文化中的音乐,还是从音乐中的文化视角出发,音乐课程中的艺术作品和音乐活动,皆注入了不同文化身份的创作者、表请者、传播者和参与者的思想情感和文化主张,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文化发展脉络以及民族性格、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的展现,具有鲜明而深刻的人文性 (二)审美性 “以美育人”的教育思想与我国的教育、文化传统一脉相承,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音乐教

小学音乐乐理知识讲课讲稿

小学音乐乐理知识

小学乐理知识 1.人声可分为童声、男声、女声三大类,男声可分为(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三大类,女声可分为(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三大类。 2.民歌大致可分为:与劳动节奏紧密结合,刚劲有力的叫(劳动号子),大多在山野劳动是歌唱,旋律爽朗朴素,节奏自由舒展的叫(山歌),旋律流畅抒情,节奏整齐的叫(小调)。 3 (民族乐器)弦乐组管乐组弹拨乐组打击乐组 (西洋乐器)键盘乐器打击乐器铜管乐器木管乐器弦乐器 4.聂耳歌曲:《码头工人歌》、《毕业歌》、《大路歌》、《新女性》、《义勇军进行曲》乐曲:《金蛇狂舞》、《翠湖春晓》、《山国情侣》 5. 中国的人民音乐家——聂耳歌曲之王——舒伯特 乐圣——贝多芬圆舞曲之王——约翰.施特劳斯 音乐神童——莫扎特俄罗斯之魂——柴科夫斯基 钢琴诗人——肖邦 6.《黄河大合唱》作于1939年,这部大型声乐作品的曲作者是谁?你知道其中的哪几个乐章?你能写出三首以上他的作品吗? 冼星海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黄水谣——河边对口曲——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 7.《牧童短笛》的作者贺绿汀 8.《二泉映乐》:阿炳二胡 ;《童年情景》:舒曼钢琴 9. <渔舟唱晚>:古筝 <春江花月夜>:琵琶 <西班牙斗牛士>:小号 <马刀舞>:管弦乐曲 <单簧管波尔卡>:单簧管 <百鸟朝凤>:笛子 苗岭的早晨>:口笛 <春节序曲>:管弦乐 10.黄自:管弦乐序曲《怀旧》;管弦乐《都市风光幻想曲》; 清唱剧《长恨歌》;合唱《抗敌歌》、《旗正飘飘》;... 冼星海:《救国军歌》、《只怕不抵抗》、《游击军歌》、《路是我们开》、《茫茫的西伯利亚》、《祖国的孩子们》、《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 莫扎特: 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 交响乐《降E调第39号交响曲》〈帝王〉《G小调第40号交响曲》《C大调第41号交响曲》〈丘比特〉 协奏曲《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四号》《降B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五号》《C大调钢琴协奏曲第21号》《A大调钢琴协奏曲第23号》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小学音乐新课标解读

小学音乐新课标解读 国家新课程标准已正式颁布实施多年,这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实施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给了教师广阔的教学创新空间。加之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竞争的日趋激烈、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于我们的音乐教学来说机遇和挑战同样来得迫切。下面谈谈我对新课标的解读。 一、教学观念的转变 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更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在音乐教学中,音乐教育工作者应以学生为本,站在小学生的角度,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改革传统的唱歌课、音乐知识传授课和思想品德教育课,创造性地、灵活地使用教材,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或促进者,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建立新型的学习方式。 二、教学重心的转变 1.培养音乐表现能力 新课标提出要“培养学生自信的演唱、演奏能力及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性潜能,使学生能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情感的陶冶。”在我们的音乐教学中,其实每节课、每个音乐知识都需要情感的投入,教师要做好正确的启发和导向工作,让学生在每次音乐学习过程中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美的享受。 % 2.强调创造探索精神 由于音乐的自由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给人们对音乐的理解与表现提供了想象、联想的广阔空间。因此,音乐是创造性最强的艺术之一。只有把音乐创作作为小学音乐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独立出来加以强调,小学音乐教学才能获得最大的教育教益。

三、教学方式的转变 小学音乐教学有别于其他学科,它具有心理负担轻、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等特点。这就要求执教者不断探索新型的教学方式,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自觉参与的意识,使音乐教学鲜活生动,富有吸引力。音乐教学是一个使学生身心主动参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只限于一种教学方式,更不能拘泥于某种教学模式,应以灵活、有趣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人人参与,主动发展自己的个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其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热情,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提高其音乐的综合素质,成为学习音乐、驾驭音乐的主人。 四、注重情感交流 小学音乐作为艺术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由于长期受“教唱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许多老师已经习惯于练声、视唱、节奏训练、学习歌谱、歌词的传统套路,学生仍然是围绕老指挥棒运转,其学习的满足感也只能在最后10分钟的个人唱、小组唱、集体唱中获得一些体验。这种教学手段单一、信息量少、活动量小、教学过程缺乏艺术性、创造性的教学模式,不能全面体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不能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教育的要求,已严重制约着音乐教学向更高的层次发展。所以,一个好的教师,要千方百计地考虑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使他们一上课就进入“角色”,投入到良好的教学情境中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有新鲜感,时时处于学习的最佳情绪状态。从而产生师生间的情感沟通,使教与学升华为愉悦的情感交流。 实践告诉我们,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会使我们体会到音乐教育的魅力并不在于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表现在师生间互相启迪、激励、唤醒、感染和净化等效应上。它更注重人的身心健康发展,人的创新精神的培养,以新的学习方式,使人获得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在当今教育的新形势下,作为教师,我们应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学习新的教育理念,不断充实自己,不断丰富自己,大胆创新,努力为我们的学生塑造一个全新而更具吸引力的课堂,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进而促进学生情感体验、自我表现等综合素质的提高。

小学音乐课程标准98457

小学音乐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建国以来,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尤其是近年来,美育被列为教育方针的内容之一,音乐教育事业获得迅速发展,师资队伍不断扩大,后备力量增多,水平大有提高;音乐教育科研有了长足的进步,取得了许多优秀成果;随着国际音乐教育交流活动的日益增多,国外一些可供借鉴的音乐教育思想和教学体系被系统介绍和引进;教学手段正逐步得到改善和提高。这一切都为我国音乐教育的继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现行音乐教育观念、内容、方法、手段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这种状况影响着音乐教育审美功能的有效发挥,制约着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音乐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是音乐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标准》力求体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体现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课程性质与价值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结构实现思想和感情表现与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人类

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基本素质和能力的一种反映。 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 音乐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审美体验价值 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2.创造性发展价值 创造是艺术乃至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音乐创造因其强烈而清晰的个性特征而充满魅力。在音乐课中,生动活泼的音乐欣赏、表现和创造活动,能够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使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

小学音乐知识乐理卷

小学音乐知识乐理卷 一、填空题(每个空格为一分,总共30分) 1.三弦是属于()乐器组中的乐器,此乐器组中还有()、()、()等乐器; 2.重奏,按照不同声部可以划分为()、()和(),若按照乐器划分又可以分为()、()和钢琴重奏等; 3.民歌是我国人民的智慧结晶,主要有()、()和()三种民歌形式; 4.钢琴是()世纪()的克里斯多弗利创制而成,总共有()个琴键; 5.《彼得与狼》是一部交响通话,曲种的小提琴代表少先队员彼得,那么长笛是代表(),双簧管又代表(); 6.歌曲的演唱形式除了独唱,还有()、重唱、()、()、领唱和表演唱; 7.力度记号中的P是表示(),特强是如何表示的(); 8.反复记号时常在乐曲中出现,较为常见的有反复跳跃记号、()和(); 9.每个音都有自己的音名和唱名,那唱名为sol、si的音名是()和(),请写出音名为E何D的唱名()(); 10.音值是指音的(),由发音体震动的()决定。 二、判断题(2*10=20) 1.交响通话《彼得与狼》是由前苏联的柴可夫斯基作曲的。() 2.进行曲是用来统一步伐和意志的,因此多采用三拍子的节奏。() 3.在西洋管乐队中,短笛和长笛都是属于木管乐器组。() 4.乐器冬不拉是我国民族乐器中的打击乐器。 5.《党的女儿》是一部集音乐、戏剧、文学等艺术为一体的歌剧作品。() 6.京剧是我国国粹,在伴奏乐器中,最具特点的就是锣鼓的大量使用。() 7.曲调的基本结构是一段体和二段体。() 8.进行曲、颂歌和抒情歌曲等都属于歌曲的体裁。() 9.表示快速的记号有快板Allegretto和小快板Allegro.( ) 10.在乐曲中有很多的速度记号,其中表示减慢可以用rit 或者rall。() 三、书画题(每答对一个得一分,总共17分) 1、请依次写出以下力度记号:特强、很强、中弱、强后即弱、弱

《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应善于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利用评价起到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完善教学管理的作用。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根据音乐艺术的审美表现特征,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2.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3.面向全体学生 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

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 4.注重个性发展 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参与各种音乐活动,表达个人的情智。要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与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 5.重视音乐实践 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因此,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通过音乐艺术实践,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6.鼓励音乐创造 中小学音乐课程中的音乐创造,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在教学过程中,应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情景,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对音乐创造活动的评价应主要着眼于创造性活动的过程。 7.提倡学科综合 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在实施中,综合应以音乐为教学主线,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 8.弘扬民族音乐

小学音乐及乐理知识[1]

小学音乐及乐理知识 国内音乐家有: 聂耳:《义勇军进行曲》《卖报歌》 冼星海:《到敌人后方去》《满江红》 阿炳:二胡曲《二泉映月》琵琶曲《大浪淘沙》 刘天华:《空山鸟语》贺绿汀《游击队之歌》《保家乡》 马可:《南泥湾》《咱们工人有力量》 马思聪:《摇篮曲》《思乡曲》 施光南:《打起手鼓唱起歌》《在希望的田野上》 任光:《渔光曲》 刘炽:《让我们荡起双桨》 王洛宾:《在那遥远的地方》《大阪城的姑娘》 曹火星:《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国外音乐家有: 德国作家贝多芬《命运交响曲》《欢乐颂》 奥地利作家舒伯特《鳟鱼》《菩提树》 肖邦,波兰人《葬礼进行曲》: 音符 1.在简谱中,记录音的高低和长短的符号,叫做音符。而用来表示这些音的高低的符号,是用七个阿拉伯数字作为标记,它们的写法是: 1 2 3 4 5 6 7 读法为:do re mi fa so la si(多来米发梭拉西) 休止符 音乐中除了有音的高低,长短之外,也有音的休止。表示声音休止的符号叫休止符,用“ 0 ”标记。通俗点说就是没有声音,不出声的符号。 休止符与音符基本相同,也有六种。但一般直接用0代替增加的横线,每增加一个0,就增加一个四分休止符时的时值。 附点音符

附点就是记在音符右边的小圆点,表示增加前面音符时值的一半, 带附点的音符叫附点音符。 附点二分音符 5 - ·时值三拍 附点四分音符 5·时值一拍半 附点八分音符 5·时值四分之三拍 反复记号表示记号内的曲调反复唱(奏)。 (1)表示从头反复。 记谱: A|B|C 唱(奏)法:A|B|C|A|B|C (2)表示中途反复。 记谱: A B C 唱(奏)法:A|B|B|C (3)为反复跳越记号。 记谱: 唱(奏)法:A|B|A|C 调式:1=F,1=C,1=G,叫调式,分别是F调。C调。G调 (三)、音高:音符的数字符号如1、2、3、4、5、6、7就表示不同的音高。音乐里总共就有7个音符。 (四)、节奏 掌握读谱,首先要掌握节奏,练习掌握节奏要能准确的击拍。击拍的节奏方法是: 手往下拍是半拍,手掌拿起有半拍,一上一下是一拍。 波音是在两个主要音之间,加入其上方或下方的短的辅助音而成。 上波音 5 —— 5 6 5 下波音 5 —— 5 4 顿音记号用三角符标记 在音符的上面,表示这个 音要唱(奏)得短促、跳 跃。 重音记号用“>”标记在 音符的上面,表示这个音

2011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2011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特别是美育被列入国家教育方针之后,音乐教育事业获得迅速发展。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促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背景下,本标准的制定,以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发挥重要作用。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有组织的音响实现思想和感情的表现与交流必不可少的听觉艺术,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音乐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素质和能力。音乐课程的价值在于;为学生提供审美体验,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开发 创造性发展潜能,提升创造力;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增进对世界音乐文化丰富性和多样性的认识和理解;促进人际交往、情感沟通及和谐社会的构建。 一、课程性质 音乐课程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面向全体学生的一门必修课,音乐课程性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人文性 音乐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无论从文化中的音乐,还是从音乐中的文化视角出发,音乐课程中的艺术作品和音乐活动,皆注入了不同文化身份的创作者、表请者、传播者和参与者的思想情感和文化主张,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文化发展脉络以及民族性格、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的展现,具有鲜明而深刻的人文性。 (二)审美性 “以美育人”的教育思想与我国的教育、文化传统一脉相承,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丰富和发展形象思维,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 (三)实践性 音乐音响不具有语义的确定性和事物形态的具象性。音乐课程各领域的教学只有通过聆听、演唱、探究、综合性艺术表演和音乐编创等多种实践形式才能得以实施。学生在亲身参

小学音乐乐理知识点音乐记号资料总结

一、休止符 音乐中除了有音的高低,长短之外,也有音的休止。表示声音休止的符号叫休止符,简谱里用“ 0 ”标记。 二、附点音符 附点就是记在音符右边的小圆点,表示延长(增加)前面音符时值的一半, 带附点的音符叫附点音符。 附点二分音符 5 - · 时值三拍 附点四分音符 5· 时值一拍半 附点八分音符 5· 时值四分之三拍 三、反复记号:表示记号内的曲调反复唱(奏)。 (1) 表示从头反复。 记谱: A|B|C 唱(奏)法:A|B|C|A|B|C (注意结尾是1条细线,一条粗线) (2) 表示中途反复。 记谱: A B B C 唱(奏)法:A|B|B|C (结尾1条细 1条粗) (3)为反复跳越记号。 记谱: 唱(奏)法:A|B|A|C (结尾1条细 1条粗) 名称 写法 休止时值 全休止符 0 0 0 0 四拍 二分休止符 0 0 二拍 四分休止符 0 一拍 八分休止符 0 - 半拍

(4)D.C.记在乐曲的复纵线下。表示从头反复,然后到记在 Fine 处结束。 (结尾1条细 1条粗) 四、装饰音 1、波音是在两个主要音之间,加入其上方或下方的短的辅助音而 成。 2、倚音:. 3、颤音(tr)由助音和该音迅速交替形成,记在音符的上方。 五、其他记号 五、其他记号 1、连音线:( ) 它用连线来标记的,表示连线内的音要唱奏的连贯、流畅。 (1)延音线:两个相同的音相连 (2)圆滑线:两个不同的音相连

2、重音记号用“>”标记在音符的上面,表示这个音要唱(奏)得坚强有力。 3、顿音记号又称跳音记号用三角符标记在音符的上面,表示这 个音要唱(奏)得短促、跳跃。 4、延长音记号:用标记,如表示可自由延长时值(一般可延长一倍的时值。 5、换气号用记号“v”标记。表示在此处换气。 6、滑音记号:丰富了歌曲的表现力,有一种甩出去的感觉 上滑音: 下滑音: 六、变音记号 1:升记号(#):表示将基本音级升高半音。 2:降记号(b):表示将基本音级降低半音。 3:还原记号(ヰ):表示在同一小节里,将已经升高或降低的音还原。 4:重升记号(×)表示将基本音级升高两个半音(一个全音)。

小学音乐基本知识

小学音乐基本知识 一、音的属性 音的属性有音高、音值、音量、音色四个。 1、音高:由发音体振动的频率决定。 2、音值:即音的长短,由发音体振动持续的时间决定。 3、音量:即音的强弱,由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决定。 4、音色:由发音体振动方式、形状、成份、发音体品质决定 。 二、音级(乐音体系中的各音) 1、基本音级:CDEFGAB。分唱名(以意大利文do re mi fa sol la si)和音名(乐音体系中各音级的名称)两种。 中国民族五声:宫、商、角、徵、羽(相当于简谱的1、2、3、5、6) 2、音组:大字二组、大字一组、大字组、小字组、小字一组、小字二组、小字三组、小字四组、小字五组。小字一组为中音组,c1为中央C。 3、变化音级:将基本音级升高或降低所产生的音级叫变化 音级。 4、变音记号:有三种,升记号、降记号、还原记号。 6、拍子种类:分单拍子、复拍子、混合拍子、变拍子、自 由拍子。 拍子的含义:表示以几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几拍,强弱规律是什么。 常见的节奏型:2/4 ××│×-│、3/4 ×××│、×××│、4/4 ××-×│、×× 0×│、0× 0×│ 三、音符 记录音的长短和高低的符号叫音符。分单纯音符、附点音符、休止符。 连音符 (1)三连音:将音值平均分为三等分来代替基本划分的二等分叫三连音。 (2)五连音、六连音、七连音:将音值平均分为五等分、六等分、七等分来代替基本划分的四等分叫五连音、六连 1

2 音、七连音。 四.速度记号 慢速:Lento 行板:Andante 中 板:Moderato 小快板:Allegretto 快板:Allegro 渐慢:rit 或rall 回原速:a tempo 力度记号 很弱:pp 弱:p 中弱:mp 中强:mf 强:f 很强:ff 重音记号:> 渐强: 渐弱: 特强:sf 特强后即弱:sfp 强后即弱:fp 五.音乐常识 1.歌曲的体裁主要有颂歌、进行曲、抒情歌曲、舞蹈歌曲、劳动歌曲、叙事歌曲等类型。 2、歌曲的演唱形式 主要有齐唱、合唱、对唱、重唱、领唱、独唱、表演唱。 3、歌曲的曲式 (1)曲式:歌曲的音乐结构形式叫曲式。 (2)曲调的基本结构:乐汇、乐句、乐段。 (3)曲式的类型:一段体、二段体、三段体和多段体。 4、京剧:称国粹,分唱、念、做、打四种表演形式。行当有生、旦、净、丑、末等。伴奏乐器有京胡、京二胡、月琴。打击乐器有:板鼓、大锣、小锣、铙钹等。 5、合唱:是一种多声部歌曲的演唱形式,按音色分童声合唱、男声合唱、女声合唱、混声合唱、无伴奏合唱等。按声部分二声部、三声部、四声部合唱。 6、钢琴:18世纪初意大利的克里斯多弗利创制。共88个键,音域宽广,表现力丰富。 7、豫剧:又称河南梆子,它的特点是音调高亢、激越。 8、叫卖歌:是民间风俗歌曲的一种,有的只有一句或半句旋律,甚至无旋律。是在叫卖调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 9、民歌:即民间歌曲。分号子、山歌、小调。

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2019

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2019 第一部分前言(1-9'MUSIC'1) 建国以来,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尤其是近年来,美育被列为教育方针的内容之一,音乐教育事业获得迅速发展,师资队伍不断扩大,后备力量增多,水平大有提高;音乐教育科研有了长足的进步,取得了许多优秀成果;随着国际音乐教育交流活动的日益增多,国外一些可供借鉴的音乐教育思想和教学体系被系统介绍和引进;教学手段正逐步得到改善和提高。这一切都为我国音乐教育的继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现行音乐教育观念、内容、方法、手段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这种状况影响着音乐教育审美功能的有效发挥,制约着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音乐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是音乐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标准》力求体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体现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课程性质与价值(1-9'MUSIC'1.1)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结构实现思想和感情表现与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基本素质和能力的一种反映。 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 音乐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审美体验价值(1-9'MUSIC'1.1.1) 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2.创造性发展价值(1-9'MUSIC'1.1.2) 创造是艺术乃至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音乐创造因其强烈而清晰的个性特征而充满魅力。在音乐课中,生动活泼的音乐欣赏、表现和创造活动,能够激活学生的

浅谈小学乐理知识的教学

浅谈小学乐理知识的教学 随着新课标的进一步学习和实施,音乐知识在音乐学科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包罗万象:乐理知识、歌曲教学、视唱练耳、器乐欣赏……。乐理教学其实是小学音乐教学体系中一个重要的基本内容,它也是丰富学生的音乐内涵,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方面。就乐理知识来讲,一方面由于它比较枯燥无味、缺少趣味性、许多学生不喜欢听;另一方面,它不向语文、数学有经常性的考查、考试。学生记不牢、许多知识回生率很高。那么,怎样才能把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易学,使学生勤学、乐学呢?这是我们老师应该努力探索学习的方面。 一、乐理教学的现状及分析。 一直以来,小学生音乐课乐理知识的教学,被大多数师生认为像一口枯井,枯燥而又深不可及。井旁的枯草,毫无生机、弱不禁风,就如小学生对乐理知识的淡忘和兴趣递减的现象,不得不让音乐老师们担忧。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他们既不如中学生有相当的逻辑思维能力及记忆力,可以较快地掌握一定的乐理知识,并能触类旁通地运用它们,把它们储存在脑海里;又不似学龄前儿童,对音乐的感知只停留在歌唱和舞蹈的感性表现中。小学生是一群在两者之间游走的“临界”的另类,他们有对音乐知识的好奇、探究心理,又厌倦教师单向灌输及乐理知识书面练习等方法的运用。建构小学生们对小学阶段音乐乐理知识自主学习的模式方法的研究,已“迫在眉睫”。 《音乐课程标准》教学建议当中明确说明了乐谱是记载音乐的符号,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工具。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识谱能力,有利于进行音乐表演和创造等教学活动,识谱要与演唱、演奏、创造、鉴赏等教学内容密切结合,要以生动的音乐为载体,学生感性积累和认知的基础上进行。而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也是听觉的艺术。它是依靠乐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及音色的对比、变化、有规律地组织起来,形成音乐的形象,并通过听觉器官来感受的一门艺术。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学习基本的乐理知识,课程要求我们淡化双基,淡化识谱教学,并不是要我们放弃乐理教学,而是对我们广大教师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就明确提出:要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和方法引导学生走进音乐,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和初步技能。

2019版小学音乐课程标准

2019版义务教育小学音乐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特别是美育被列入国家教育方针之后,音乐教育事业获得迅速发展。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促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背景下,本标准的制定,以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发挥重要作用。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有组织的音响实现思想和感情的表现与交流必不可少的听觉艺术,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音乐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舾,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素质和能力。音乐课程的价值在于;为学生提供审美体验,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开发 创造性发展潜能,提升创造力;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增进对世界音乐文化丰富性和多样性的认识和理解;促进人际交往、情感沟通及和谐社会的构建。 一、课程性质 音乐课程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面向全体学生的一门必修课,音乐课程性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人文性 音乐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无论从文化中的音乐,还是从音乐中的文化视角出发,音乐课程中的艺术作品和音乐活动,皆注入了不同文化身

份的创作者、表请者、传播者和参与者的思想情感和文化主张,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文化发展脉络以及民族性格、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的展现,具有鲜明而深刻的人文性。 (二)审美性 “以美育人”的教育思想与我国的教育、文化传统一脉相承,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丰富和发展形象思维,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 (三)实践性 音乐音响不具有语义的确定性和事物形态的具象性。音乐课程各领域的教学只有通过聆听、演唱、探究、综合性艺术表演和音乐编创等多种实践形式才能得以实施。学生在亲身参与这些实践活动过程中,获得对音乐的直接经验和丰富的情感体验,为掌握音乐相关知识和技能、领悟音乐内含、提高音乐素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音乐审美指的是对音乐艺术美感的体验、感悟、沟通、交流以及对不同音乐文化语境和人文内涵的认知。这一理念立足于我国数千年优秀的音乐文化传统,与我国教育方针中的“美育”相对应,彰显音乐课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情操、健全人格和以美育人的功能。音乐的情感体验,应从多样化的文化语境出发,根据音乐艺术的表现特征,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增进音乐素养。音

小学音乐课程标准

小学音乐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价值 音乐课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 音乐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审美体验价值 2.创造性发展价值 3.社会交往价值 4.文化传承价值 4.注重个性发展 5.重视音乐实践 6.鼓励音乐创造 7.提倡学科综合 8.弘扬民族音乐 9.理解多元文化 10.完善评价机制 过程。 课程目标(体现在三个层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 教学领域(包含四个领域) 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 内容标准(分布为三个学段) 1~2年级 3~6年级 7~9年级 音乐课程目标的设置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上述课程目标内含在以下三个层面的表述中。(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丰富情感体验,培养积极乐观态度学习音乐,使学生情感受到感染和熏陶。 2.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愿望 3.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 4.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5.尊重艺术,理解多元文化 (二)过程与方法 1.体验:倡导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愉悦的感受与体验;启发学生,充分展开想像;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 2.模仿:根据中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通过模仿,积累感性经验,为音乐表现和创造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3.探究:通过提供开放式和趣味性的音乐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 4.合作:充分利用音乐艺术的集体表演形式和实践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5.综合:将其他艺术表现形式有效地渗透和运用到音乐教学中,通过以音乐为主线的综合艺术实践,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音乐的意义及其价值。 (三)知识与技能 1.音乐基础知识 学习和了解音乐基本表现要素(如力度、速度、音色、节奏、旋律、和声等)和音乐常见结构(曲式)以及音乐体裁形式等基础知识 2.音乐基本技能 培养学生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歌唱;学习演唱、演奏的初步技能;在音乐听觉感知基础上识读乐谱,在音乐表现活动中运用乐谱。 3.音乐创作与历史背景 学习浅显的音乐创作常识和技能。通过认知作曲家生平及作品的题材、体裁、风格等,了解中外音乐发展的简要历史,识别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音乐,加深对中国民族音乐的认识和理解。 4.音乐与相关文化 认识音乐与姊妹艺术的联系,感知不同艺术门类的主要表现手段和艺术形式特征,了解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联系,理解音乐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