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中地理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12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危害教案中图版

高中地理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12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危害教案中图版

高中地理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12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危害教案中图版
高中地理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12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危害教案中图版

1.2 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危

●课标要求

1.说出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2.归纳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课标解读

1.通过联系实际引导学生理解环境问题的概念及其分类。

2.通过对教材图示的分析让学生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3.通过展示相关材料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危害。

4.通过对教材的学习引导学生归纳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分布和危害。

●新课导入建议

通过播放反映不同环境问题的视频或展示相关图片,由学生说出所反映的具体环境问题,导入新课——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危害。

●教学地位分析

①看教材P9-11,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1、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并完成[思考交流]1;

②看教材P11-16,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2、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危害”并完成[思考交流]2。→步骤1:教师提问,检查预习效果。→步骤2:师生互动完成“探究1”[问题导思]1、2、3。→步骤3:教师通过[例1]和[图表活动解读]中对教材P11思考的分析,讲解研析“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归纳总结方法规律。

步骤7: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图表活动解读]中的[图表应用]和[当堂双基达标]中3、4题,检查学生对探究点的理解情况。←步骤6:教师通过[例2]和[图表活动解读]中教材图1-2-10的解读,讲解研析“目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分布和危害”,总结归纳知识要点。←步骤5:师生互动完成“探究2”[问题导思]1、2、3、4。←步骤4: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当堂双基达标]中1、2题,检查学生对探究点的理解情况。

步骤8: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图表活动解读]中P12、P17思考,指导学生完成[课堂小结],进行知识的回顾和强化巩固。安排学生课下完成[课后知能检测]。

一、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

1.环境问题的概念及其分类

(2)分类

思考交流

1.据报道,截至北京时间2012年11月2日凌晨4点钟,飓风“桑迪”已经导致美国境内至少92人死亡。根据环境问题的分类,飓风“桑迪”属于哪类环境问题?

【提示】飓风(台风)是自然现象所造成的环境问题,属于原生环境问题。

二、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1.环境污染

(1)全球气候变暖

(2)酸雨污染

(3)臭氧层破坏

氧。

2.生态破坏

(1)生物物种锐减

危害是无法估计的。

(2)水土流失

思考交流

2.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性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使全球受到紫外线辐射增强带来的危害等体现了环境问题怎样的特点?

【提示】体现了环境问题的全球性。

三、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

【问题导思】

1.环境问题的实质是什么?

【提示】环境问题伴随着人口、资源和发展问题而出现,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从本质上讲,环境问题就是资源问题、发展问题。

2.环境污染是怎样产生的?

【提示】人类活动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导致环境质量急剧下降。

3.生态破坏是怎样产生的?

【提示】人类活动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1.环境问题的内涵

所谓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与环境矛盾的激化状态,表现为矛盾双方趋于互相对抗、互相排斥、互相否定、互不适应,因而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甚至威胁人类生存,成为人类必须解决的问题。如下图所示:

环境问题的产生有自然原因,如自然灾害;但当前人为原因引发的环境问题尤为严重。

2.环境问题的分类

按产生原因分类错误!)))

特别提醒

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关系

(1)区别:两者成因不同、表现不同。环境污染是人类向自然界排放的污染物超过了自然环境的容纳和自净能力而造成的,主要表现为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等。生态破坏是指由于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而引起的,如森林破坏、荒漠化、水土流失、草原退化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2)联系:环境污染问题会衍生出许多生态问题,如二氧化硫大量排放会导致大气污染,进而导致森林生态系统的破坏、鱼类等生物资源的破坏等;反过来,生态破坏也会影响环境污染的发生及其后果。

例一读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外圆代表______,内圆代表________。

(2)图中箭头A表示人类通过________活动从环境中输入________,箭头B表示人类通过________活动向环境中输出________,箭头C表示人类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箭头D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乱砍滥伐、毁林开荒可用图中箭头________表示;任意排放有害物质可用箭头________表示;酸雨可用图中箭头________表示;植树种草可用图中箭头________表示。

【思路点拨】首先判断内外圆分别代表人类社会与环境,然后根据人类社会与环境的关系解答各箭头代表的含义。

【解析】(1)图名为“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模式图”,环境的范围比人类社会的范围要大,所以得出外圆为环境,内圆为人类社会。(2)A、B箭头是同向的,C、D箭头是反向的,联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关系可得出:A表示的是人类从自然界获取物质与能量,B则表示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C表示的是人类社会对环境的好的影响和坏的影响,D则表示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反作用,也分为好的影响和坏的影响。

【答案】(1)环境人类社会

(2)生产物质和能量消费废弃物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对环境的作用环境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反作用(或环境对人类的反馈作用)

(3)ABDC

三、目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分布和危害

【问题导思】

1.二氧化碳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温室气体,其浓度增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燃烧矿物燃料、毁林等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高。

2.臭氧层为什么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提示】臭氧层中的臭氧能吸收大部分太阳紫外线辐射,保护地球上的生命不受紫外线伤害,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3.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酸雨的形成以人为原因为主,主要是由于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向大气中排放硫氧化物和氮氧化合物等酸性气体所致。

4.生态破坏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分析尼泊尔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

【提示】生态破坏主要包括生物物种锐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尼泊尔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大,地形坡度大,水土流失严重。

拓展延伸

1.南极、北极和青藏高原上空臭氧破坏最为严重的原因

地球表面的大气层,在垂直方向上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臭氧层就分布于

平流层之中。对流层的厚度与地面温度的高低有关。地面温度越高,近地面大气的对流越旺盛,对流层的厚度越大,即平流层的高度越高。南极、北极和青藏高原地区气温低,对流层的高度也低,人类排放的氯氟烃化合物容易到达这里的平流层,因而臭氧层破坏更严重。

2.我国重酸雨地区主要分布在南方的原因

我国酸雨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其中pH值小于4.5的重酸雨区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主要原因是:

(1)南方土壤呈酸性,大气中的灰尘颗粒均呈酸性,对大气和雨水中的酸缺少足够的中和,而北方与此相反。

(2)南方降水多,空气湿润,有利于酸雨的形成。

(3)南方多丘陵地形,且风速小于北方,酸性气体不易扩散,而北方地形平坦开阔,风力较强,易于气体的扩散。

例二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企业在甲地(下图)开采锰矿并建有电解锰厂,生产过程中需要硫酸和铅;在附近山坡上建有尾矿矿渣库。

分析该尾矿矿渣库对环境的潜在危害,并说明为防止这种危害应采取的措施。

【思路点拨】以四川盆地西北部边缘的涪江为背景,结合图文资料,分析矿产开发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及其防治措施。

【解析】由于尾矿矿渣库在江河上游地势较高的山坡上,本区夏季降水较多易发洪水和泥石流、滑坡等,一旦含有硫酸和铅的尾矿矿渣冲入江中会造成水污染危及用水安全。所以必须加固尾矿矿渣库、兴修行洪通道,防止矿渣对江水造成污染。

【答案】潜在危害:该尾矿矿渣库位于江河上游地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易发洪水、泥石流、滑坡等,若将山坡上的尾矿矿渣冲入江中,(其中硫酸、铅等)会对江水

造成污染,危及沿岸用水安全。

措施:加固尾矿矿渣库;兴修必要的行洪通道,防止洪水等将矿渣冲入江中。

教材P13图1-2-10 世界酸雨主要分布区

[解图精要]

1.世界酸雨主要分布在欧洲西部、中国东南沿海、北美东部和巴西东南部。形成酸雨的物质主要是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

2.上述地区酸雨盛行的主要原因是:工业发达,酸性物质排放多,并且降水量比较大,容易形成酸雨。

[图表应用]

读图1-2-10,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酸雨指pH值小于7.0的大气降水

B.20世纪50年代以后,地球上相继出现了三大酸雨区:欧洲、北美和中国

C.酸雨污染属于地方性环境问题,不具有全球性

D.南半球的国家不存在酸雨污染现象。

【解析】酸雨指pH值小于5.6的大气降水,酸雨污染属于全球性环境问题,南半球的巴西东南部也是世界酸雨主要分布地区之一。

【答案】 B

思考解答

教材第11页思考

【答案】 1.由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模式图可以看出,人类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的。如果人类从环境中获取物质或能量的速度超过了环境的再生供给能力,就会导致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破坏;如果人类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就会导致环境污染。可见,环境问题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产生的。

2.例如:我国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其产生原因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黄土具有直立性,土质疏松,该地区降水集中,且夏季多暴雨,这是产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人为原因主要表现在人类在利用该地区的资源时造成植被的破坏,如开荒、开矿等使地表变得疏松,又使植被失去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从而加重了水土流失。

教材第12页思考

【答案】 1.引起气候变化的原因:工厂和发电厂及交通工具燃烧矿物能源、焚烧固体废弃物、树木燃烧、森林破坏、牲畜的反刍或呼吸、农业活动等。此原因可大致归纳为两类: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其中人为原因是引起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

2.例如: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使用再生纸;垃圾分类回收

利用;提倡节俭;节约能源;在居室、庭院中种植多叶植物;爱护每一片绿地等。

教材第17页思考

【答案】 1.英国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采取的措施主要有:税收调节、节能建筑、绿色能源。

2.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提高能源利用率,对温室气体进行回收,或者通过化学、物理以及生物方法固定等。

课堂小结

关于环境污染问题

关于环境污染问题 (一).大气污染:硫化物、氟化物、氯化物、氮氧化物、粉尘和带有金属元素的气体气孔(危害:白天大于夜晚) 叶内:首先破坏叶肉细胞的同化机能和其它生理过程。 表现:叶子出现伤斑枯萎脱落。 (1).SO2:产生:是含S的各种燃料燃烧时的产物之一。 危害:①.形成酸雨 ②. SO2气孔叶肉细胞,形成亚硫酸,使叶绿素变成去镁叶绿素而受到 破坏。 ③. SO2对细胞生物膜选择性的破坏,使细胞的离子平衡失调,气孔开闭运 动的机能瘫痪,蒸腾失水加快,使同化组织迅速枯萎。 ④.使土壤酸化。 (2). 氟化物(HF.SiF4.NaF.AlF3等):毒性很大 破坏许多酶促反应①.酶失活:取代酶蛋白中的金属元素(辅基)或与Ca2+.Mg+ 的代谢过程等形成络合物 ②.酶抑制剂 (3).光化学烟雾:指工厂和汽车尾气中排放出来的氧化氮类物质和燃烧不完全的烯烃类碳氢化合物,在强烈的紫外线作用下,形成的一些氧化能力极强的氧化性物质, 它实际上是臭氧(O3)、NO2和硝酸过氧化乙酰的混合物。 ①.2NO+O2 2 NO2 ②. NO2 紫外线NO + [O] ③.[O]+O2 O3 --------------- 危害症状:叶片退绿,上表面漂白化,出现白色小雀斑和暗褐色斑点,不规则的大型坏死组织等。 慢性伤害:落叶、落花和落果。 (4).温室效应、臭氧空洞 (二).水质污染:工业废水 生活污水重金属、盐类、洗涤剂、酚类化合物、氰化 大气污染物质物有机物、含氮化合物、油脂、漂白粉、染 矿山残渣料等。 化肥、农药的残留成分 1.有毒物质:如重金属离子、氰化物、酚类化合物、农药等。 高浓度:引起植物中毒而抑制生长甚至死亡,使水中动物中毒死亡。 低浓度:通过食物链富集,危害高营养级的生物及人类。 2.富营养化

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练习

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环境概念的叙述错误的是() A.环境是相对于中心事物而言的 B.环境是相对某项中心事物周围的所有事物 C.中心事物不同,环境的含义也不同 D.人类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中心与人类相关的所有事物 2、下列环境属于天然环境的是() A.城市环境 B.农田 C.高山草甸 D.黄河大堤 3、能促进人类与环境统一的生产活动是() A.山区毁林开荒 B.围湖造田 C.黄淮海平原上建造林网 D.过量抽取地下水 4、下列选项中全部属于社会环境的是() A、土地、岩石、矿物 B、社区、村落、动物园 C、丘陵缓坡、梯田、水产养殖场 D、阳光、空气、水 环境与人类既对立又统一。据此完成5题。 5、人与环境的对立性表现在() A.环境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环境可供给人类的物质和能量是有限的C.环境无法容纳人类产生的日益增多的废弃物 D.人类既是环境的产物,也是环境的塑造者6、能正确反映人类社会与环境关系的模式图是() 7、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 ①环境污染②人口增长过快③生态破坏④资源短缺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读世界部分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图7),回答8~10题。 8、图中a、b、c、d所反映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A.酸雨问题、荒漠化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 原始森林破坏问题 B.荒漠化问题、酸雨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 农田土壤侵蚀问题 C.酸雨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荒漠化问题、 原始森林破坏问题 D.荒漠化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酸雨问题、 农田土壤侵蚀问题 9、与图中b环境问题无关的污染物是() A.工业排放的废气 B.家庭炉灶排放的废气 C.汽车排放的废气 D.建筑工地的扬尘 10、图中c环境问题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①加剧水土流失②诱发地质灾害③增加a的频率④增加地表水的下渗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11、下列环境问题的表现,主要属于生态破坏的是() ①工业“三废”的任意排放②土地荒漠化的加剧③放射性物质泄漏④土壤次生盐碱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 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 导学案

1.2 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导学案 1.2 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导学案【学习目标】1. 明确环 境问题的表现,理解当今环境问题的特点。 2. 以某种环境问题为例,分析其产生的主要原因。【重点难点】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 因及危害。【课前预习】一、环境问题的表现 1.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严重的①______________、环境污染、②____________以及全球环境变化等。 2.资源短缺:资源需求的无限增长导致 ③____________,当前世界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某种程度上面临着这个问题。 3.环境污染:随着生产的高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弃置到环境中的④________________越来越多,造成了严重的⑤____________。 4.生态破坏:生态破坏主要是 ⑥________的破坏。植被破坏不仅损害一个地区的景观,而且引起 ⑦______________受损害、⑧____________下降、水土流失、 ⑨____________降低、土地荒漠化等。 5.全球环境变化:工业革命以来,特别是最近50年来,全球环境趋于恶化,如 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臭氧层破坏、?________、生物多 样性锐减和?____________等问题备受世人关注。二、当代环境 问题的特点 1.危害的?________________性:环境变化是一个规 模极大、?________很长的过程,难以在实验室中模拟。 2.过程的?__________性:由于科学与技术的进步,人类具有了大规模 ?____________的能力,使环境中经长期演化形成的物理、 ?________、生物过程发生改变,而其中有些过程是?____________。3.规模的?________性:有些环境问题不只是影响某一国家或地区,而且还影响到其他?______________。三、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1.环境问题的产生,既有①________的原因,也有②________的原因,而以③________原因更为重要。 2.环境问题的人为原因表现为以下几对矛盾的冲突: (1)资源的④________与人类需求的 ⑤________的矛盾; (2)短期⑥____________与长远⑦____________的矛盾;(3)⑧____________与整体利益的矛盾; (4)个人行为和 ⑨____________的矛盾。【学习过程】一、环境问题的表现 1.环境问题的概念所谓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与环境矛盾的激化状态,表现

环境污染整治方案

关于开展“靓城行动”环境污染专项整治工作的 实施意见 (讨论稿) 各行政村、企事业单位: 为进一步深化***街道环境污染整治工作,切实解决当前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环境权益,促进***科技城建设,推动街道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共临安市委、临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靓城行动”的实施意见》(临委[2012]18号)和临安市环境污染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临安市“靓城行动”环境污染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临环污整办[2012]5号文件要求,决定在***街道范围开展为期10个月的环境污染专项整治行动,现将专项整治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如下: 一、整治领导小组及职责。 组长: 常务副组长: 副组长: 组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 \ \ \三位同志组成。 主要职责:组长全面负责专项整治工作,常务副组长负责对各条业务线上整治工作总牵头,副组长具体负责各条业务线上整

治工作,各有关科室及组员负责对自身业务范围上的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的办公室主要负责污染整治方案的出台、进度控制、信息通报、考核反馈等日常工作,具体职责详见任务分解表。 二、整治目标及工作内容。 整治目标:通过深化街道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改善街道环境质量,使街道范围大气、噪声环境质量稳定达到功能区标准要求,使街道范围苕溪流域水质持续改善,使***科技城核心区和产业区投资环境不断优化,使街道人民对环境满意率不断提高,从而为加快科技城建设,推动街道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环境支持。 工作内容:街道“靓城行动”环境污染专项整治工作有水环境整治、生态环境整治、工业环境整治三个方面,具体内容如下:(一)水环境整治。 1、加快推进中苕溪治理项目,2012年月日前完成中苕溪治理并通过验收。 2、加大对***下游沿溪、中苕溪沿岸、沿湖的采砂业治理,坚决取缔非法采沙行为。 3、加大对苕溪沿岸的畜牧养殖业管理,严厉打击沿溪无序散养、放养等损害生态环境行为。 4、加快推进横畈集镇污水处理厂截污纳管建设,确保年前达到运行负荷75%的年度考核目标。 5、加强苕溪流域水质监测,组织实施锦城—***、高虹—

生态环境问题大发现大整治专项行动方案

生态环境问题大发现大整治专项行动方案为进一步动员全镇上下发现和整治生态环境问题,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全面提升我镇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水平,根据省委、 __关于开展“明查暗访督查年”活动的安排部署和《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县整改“1+6”行动方案》、《**县生态环境问题大发现大整治专项行动方案》的总体要求,制定本方案。 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以“真走实看找问题、上下联动抓整改、全民行动靓家园”为主题的生态环境问题“大发现大整治”专项行动。 (一)全镇行动,全员下沉。由党政 __牵头,带领班子成员和全镇干部职工深入一线,广泛动员村组干部和广大群众,紧盯河流沟渠、集镇村庄、工矿企业、学校医院、农田林网、农牧设施、车站广场、旅游景区、城乡道路、建筑工地、村内死角等重点区域,集中时间、人力和精力,拉网式排查整治各类生态环境问题。 (二)发现问题, __整改。坚持问题导向,认真梳理汇总排查出的各类生态环境问题,列出清单,建立台账,制定整改措施,逐项明确牵头村(单位)、责任人、整改要求和整改时限,确保排查问题不留死角、整改问题全面到位。

(三)现场督办,严禁作假。由党政 __带队,抽调班子成员和驻村干部组成督查组,定期不定期开展全面复核检查,对生态环境问题整治工作进行现场督办,督促问题村(单位)全面落实责任、全力推进整改。坚决杜绝工作作假和数字造假,确保情况反映、汇报材料、数据统计真实可靠。 (四)落实不力,严肃追责。坚决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对生态环境问题“大发现大整治”专项行动中认识不到位、思想不重视、行动不积极的村和单位,依照党政纪对主要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问责追责,倒逼生态环境问题发现和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坚持发现问题和整治问题双管齐下,通过“十一走行动”发现问题、“四治措施”落实整改,全覆盖、无死角发现和整治全镇生态环境突出问题。 (一)“十一走行动”发现问题 全镇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精心设计“走”的路线,合理搭配工作力量,带领广大干部职工通过开展“河流渠道走两岸、集镇村庄走外圈、工矿企业走周边、学校医院走四边、农田林网走地坎、农牧设施走四旁、车站(广场)市场走外环、城乡道路走路肩、旅游景区走沟沿、建筑工地走现场、村内卫生走死角”的“十一走行

高中地理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1.3人类与环境习题含解析湘教版

第三节人类与环境 下图是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读图,完成第1~3题。 1.图中信息反映出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具有的功能是( ) ①提供生存空间②提供物质和能量③消纳废弃物④消纳新陈代谢的产物()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 A.过度开垦 B.过度放牧 C.过度樵采 D.过度养殖 3.下列地理事象属于该地自然环境对当前人类活动的反馈作用的是( ) ①土地沙化②水土流失③生物多样性减少④臭氧层破坏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第1题,当地的农业用地结构饼状图直接体现了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农产品和生产劳动场所的功能,而消纳废弃物及新陈代谢产物的功能未体现出来。第2题,根据当地地形结构图和农业用地结构饼状图可知,当地平原比重较小,但耕地比重过大,林地和草地比重小,说明当地存在过度开垦的现象。第3题,题干中的“江南丘陵”是题眼。严重的植被破坏将导致水土流失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环境问题,但不会出现土地沙化;臭氧层破坏是氟氯烃等破坏臭氧的物质大量排放造成的,与当地过度开垦无关。 答案:1.A 2.A 3.D 读人地关系相关模式图,完成第4~6题。

4.下列环境问题中,明显属于①环节后果的是( ) A水土流失 B.大气污染 C.地震 D.旱涝灾害 5.引发酸雨的环节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近年来的夏季在港澳沿海水域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赤潮”,导致大量的海洋生物死亡,其根本原因属于图中哪一个过程的过失行为?(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第4题,水土流失是人类过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引起的。第5题,酸雨是人类排放的酸性气体随降水降落到地面形成的。第6题,赤潮是人类排放的废水中含有丰富的氮、磷等营养物质,使水体富营养化造成的。 答案:4.A 5.B 6.B 人类文明经历了从采猎文明到农业文明再到工业文明以及后工业文明的演进,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不同,环境问题也不同。据此完成第7~9题。 7.采猎文明时期,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 ) A.自然灾害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B.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C.人类对生物资源的破坏 D.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加剧 8.环境问题成为全球性的问题,是从( )

关于生态环境问题的一些看法

关于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一些看法 自从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使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界资源的能力大大增强,也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财富。 然而,随着人类社会和全球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肆意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人类一味地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却很少考虑环境的供给能力,结果造成全球生态环境危机,自然正以前所未有的反作用报复人类。 人类要敢于同大自然斗争,但不能破坏自然,不能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 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的胜利。”全球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其主要表现为:能源危机以及石化企业突发性污染、物种灭绝、土地荒漠化、全球气候变暖、森林面积锐减、淡水资源枯竭、臭氧层空洞形成、海洋污染及过度开发等。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1、全球变暧与海平面上升,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气体增加,将出现更严重的温室效应,旱涝灾害可能增加。 2、土壤过分失与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1980-2000年之间,人均土地总量减少38%。 3、森林资源日益减少,世界森林每年几乎减少1%,土地荒漠化. 4、臭氧层的损耗将大影响水生生态系统。 5、生物物种加速灭绝,动植物资源急剧减少。 6. 转基因生物的泛用以及所印记的生态危机 7.工业急剧发展,造成的资源枯竭及酸雨危害 造成这些的原因是多样化的,我觉得首先是人口压力过大。人口的不断持续增长给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带来巨大压力,造成了粮食短缺、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加重;其次是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人类对自然过度开发、利用和索取,超过了自然的承受能力,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恶化,土地荒漠化及生态危机;第三是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传统发展模式只注重经济数量的增长、物质财富的增加,而忽视了经济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和永续发展。从人类生存发展的漫长历史可以看出,人类、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相互联系。正是由于人类没有处理好这个关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无节制地盲目开发、利用、索取,有时甚至浪费自然资源,对环境污染和破坏严重,结果造成全球环境的危机。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事实证明,我们不能走人口增长失控、资源消耗过度、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平衡破坏的发展道路,不能为了追求经济的增长,追求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以致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人类如不能与自然保持和谐的关系,就必然会受到了自然的惩罚。如何在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今天,把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紧密结合起来,更好地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找到一条既符合当代人类利益,同时又不损害未来人类利益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们当前十分重要的和非常紧迫的问题。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我对这些问题也进行了深入了解,以下想说几点我认为可行的解决办法: 1.生态保护要尊重自然规律。 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单元检测卷

第一章测试卷 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大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4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黄河风情线、湿地保护、企业出城入园、大气污染防治……身居兰州,人们都能切身感受到近几年城市的发展和变化。2014年11月,国务院批复《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中明确提出,将兰州市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据此回答1~3题。 1。“环境友好型”中“友好”重在强调( ) A.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对立 B。人类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C。环境的客观性 D.人类的主观能动性 2。截至2014年,兰州市森林面积315、58万亩,森林覆盖率为15、96%。下列措施中,能有效提高兰州市林木覆盖率的是 ( ) A。善待林木,防止水土流失 B。植树造林 C。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 D.加强公园、比赛场馆及通往各个场馆两侧道路的绿化工程 3。下列叙述中,与“环境友好型”理念相符的是 ( ) A。在硬件建设方面,要把建设特色放在首位 B.全民参与 C。在市民中提倡主人翁意识、学习意识、参与意识、自律意识 D.兰州市要求公交车、环卫车、邮政车都使用清洁燃料 1~3、【解析】第1题,“友好”重在强调人类与环境的和谐统一,人的主观能动性与环境发展客观规律的统一。第2题,解答本题时,要注意题目中“能有效提高兰州市林木覆盖率"这个要求,前三项都不能有效提高兰州市林木覆盖率,只有最后一项可以.第3题,“环境友好型”强调了市民的环境参与意识.A、B两项与“绿色"无关,C项因不明确市民与环境的关系故不能选。公交车和出租车等车辆使用清洁燃料能够减轻大气污染,有利于改善兰州市的大气环境。 【答案】1、B 2、D 3、D 4。下图中三幅漫画,联系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三幅漫画说明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只能是对立的 B。图示环境问题都是原生环境问题 C。生物在地球上已无法生存 D.图中反映了全球气温升高、森林被严重破坏、水体污染日趋严重等环境问题 【解析】第一幅图反映的是全球气候变暖,第二幅图反映的是森林被破坏后,小鸟失去

最新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危害教案

1.2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危害教案 导入:刚才的MV叫地球你好吗?所以今天我来的目的很简单,我们的朋友地球很不好他生病了。同学们也算是半个地理专家,请大家对地球进行把脉并进行疹治。 为此,我们首先,来听听地球的的哭诉吧,疹状一:高烧疹状二:眼睛酸涩,疹状三太空服无故破损,疹状四脱发。疹状五伤口久久不能愈合。疹状六皮肤变黄。疹状七身体变脏发臭。 (承接):听完了地球的哭诉,各位专家,请问(语气)?地球生病了吗?这种病的名字是?-------看来,不是什么疑难杂症,那就好。如何进行描述这种疾病?一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环境问题的概念 因为自然变化或人类活动而引起的环境破坏和环境质量变化,以及由此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的不良影响 (承接)哪位专家能告诉我们,该病的详细情况其表现形式是什么? (二)分类 原生环境问题 次生环境问题(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我们一般说的环境问题是指次生环境问题 (承接)了解了该病的表现形式,为了方便我们对症下药品,所以,我们需要寻找其病因。 (二)病因:人类生活在地球上,为了生存,我们从地球提供的环境中获取物质与能量,同时,又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但是,我们从环境中 获取的物质能量过多过快,高于环境自身的更新速度,生态环境便失 去平衡,即产生了生态破坏,当人类向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过多,超 出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即人类作用环境之后,环境就反作用于人类, 也就是报复开始了。即出现了环境污染。 (承接)由此可见,地球生病的主要是因为我们人类随着自身的强大,错误地想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而自然已经开始对我们进行疯狂报复了。因为地球已经病入膏肓。 目前,影响全球的环境问题主要主要有六个。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会疹第一个环境问题。 二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一)环境污染 1 全球气候变暖 师:刚才地球哭诉发高烧,我们称之为全球气候变暖 那么,如何用正式的语言来描述气候变暖?-------概念 目前变暖严重吗-?-------------------------------现状

对环境治理问题的看法

“环境治理”问题申论 一、环境治理问题现状 目前,我国环境污染的严重,为此提出了“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战略,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我国的环境形势仍然相当严峻。 不同的资源有着不同的环境问题,但都未得到解决。水资源污染,主要河流有机污染普遍,城市地面水污染普遍严重,并呈进一步恶化的趋势;一些地区的饮用水源受到严重污染,对人民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城市垃圾和工业固体废弃物与日俱增;我国近岸海域海水污染严重,近海环境状况总体较差,海洋环境污染恶化的趋势仍未得到有效控制;酸雨污染程度居高不下。一系列的问题正是我国环境治理所面对的难题。 二、分析问题的根源 源消耗量大,能源消费的超常规增长是主要原因。污染行业排污总量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污染治理进程相对缓慢;环境治理市场化发育程度太低,治污与经济运营未形成良性互动的市场机制;环境基础设施企业化经营、使用者收费政策、排污交易政策还没有畅行;资源更新补偿机制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还未落到实处,未进入市场进行有效的循环运行;环保制度不健全,环保法律法规严肃性不强,环境违法处罚力度也不够,执法不严现象较为突出。 地方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远远不够,科学发展观未能得到有效贯彻落实。过度追求经济发展,严重背离了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的原则。各级环境部门在各级政府内的地位与“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这一定位极不相称。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也基本不具备以前的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的综合协调功能,没有统一监管机构的权威。 三、解决问题的方法 进一步强化循环经济,从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矛盾,“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形式不仅能大幅度地减少自然界中有限的资源消耗,而且能使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基本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 进一步倡导循环经济,节约资源、削减污染、保护环境,国家应推行循环经济运行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宏观控制政策,促成“资源-废弃物”循环

.环境问题的表现与分布

课题:环境问题的表现和分布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了解环境问题的表现,以及环境问题的全球性和地域性特点 2、通过对环境问题产生、发展、变化过程的考察,理解人与环境关系的变化,正确认识环境的作用,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 3、认识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及其严重后果,提高对环境问题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 【重点难点】 重点:1、人类与环境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密切关系,这是本单元知识的基础.重点要落在当人类对环境施加的影响超过一定的程度,这时就会出现环境问题,即人类对环境的反作用 2、通过实例,使学生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主要表现 3、通过对不同地区经济结构、产业政策和环境政策的分析,引导学生掌握世界上不同地区所面临的环境问题的差异 难点:1、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的内涵 " 2、一个地区的环境问题有可能影响到其他地区甚至全球 【教学方法】 学生活动讨论法 【教学工具】 人与环境模式图、自制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5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人类与环境 1.人类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

图中①代表:一方面,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据一定的空间,并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利用这些资源加工制成品,用于人类消费. 图中②代表:另一方面,人类的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的产物,以废气、废液、固体废弃物、热、噪声、电磁波等形式,排放到环境中. 图中③代表:人类在依赖环境-从环境中获取资源并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以保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同时,也在塑造环境-在开发、利用资源和排放废弃物的过程中不断地向环境施加作用力,不断地改变着环境提供资源和容纳、清除废物的能力,箭头③代表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但是我们可以把其中一个理解为对环境的良性影响,而另一个则代表人类建立在对自然规律无知和漠视之上的恶性影响. 图中④代表:环境作为人类生存的特定环境,一方面对人类的活动具有承载力-既有提供资源的能力,又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废弃物具有的容纳和清除能力,即环境的自净能力;另一方面,环境对人类的作用并不是被动的,环境也会把它所受到的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类本身.这是环境的反馈能力.当环境受到人类的良性影响时,它就可以为人类的继续发展提供足够的可能性,当它受到恶性的影响时,就会以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态失衡等问题来阻碍、破坏人类的发展 所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和相互转化的对立统一关系.

关于环境污染与防治问题的调研报告

关于环境污染与防治问题的调研报告 导语:空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类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环境的现象。下面是关于环境污染与防治问题的调研报告,欢迎参考。 【关于环境污染与防治问题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随着汨罗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日渐严重,防治环境污染,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每个汨罗公民的应尽义务。 在环境科学中,一般认为环境是指围绕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称。在人类几百万年的历史进程中,环境对开创人类文明和进步发挥着巨大作用。大气、水源、土地、草原都是让人类得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而森林、矿藏等资源又为人类的不断发展提供物质,创造出地球上高度的人类文明。但是,人类在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同时,也对自己的当下生存环境产生了一系列的不良影响,危害了自身甚至是整个社会环境安全。 针对汨罗现实的环境问题,我做了一份调研问卷,在部分街道人口密集区随机邀请200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以下摘取几个主要问题简单展示:

一、请问您注意保护环境吗? 根据统计图表可知回答会的有80人,占40%;回答不会的有30人,占15%;回答有时会有时不会的有90人,占45%。由此可以得知,当下汨罗的社会环境人文程度还有待提高。 二、你会主动义务帮助保护环境吗(如清除“牛皮癣”、回收废电池、清除白色污染等)? 回答会的只有20人,都是老人,占10%;回答老师布置了就去,不布置就不去的有50人,占25%,都是小学生;还有回答不会去的有130人,占65%。由此可见,大家都是把这些工作当作别人的事情,不太关心。 三、平时,看报纸、新闻会不会对环境方面的新闻引起重视? 大多数回答不会,只关注一些娱乐或别的方面的新闻,占55%.;回答会的只有10位,占5%;回答有时候会看一看,但是不太会引起重视,只觉得这个事情与我们无关的有80人,占40%。由此可知,人们对于环境问题仍然是无动于衷,不太会去关心。 纵观世界,地球上共同存在的环境问题有: 一、臭氧层被破坏 臭氧层占平流层总量的十万分之一,虽然含量极低,却能吸收紫外线的功能,但是由于人类破坏,臭氧层迅速耗减,被极度破坏。如南极的臭氧层空洞,1994年,南极上空的臭氧层被破

《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特点》教案

1.2 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 教学目的: 1.了解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认识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教学重难点: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教学方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图示法等 教学过程: 复习旧课 1、环境的概念 2、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新课导入: 由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引入新课,如果人类对环境的作 用超过环境的承载力,那么环境会发生那些变化呢? (一)环境问题的表现 1.环境问题的概念 环境问题: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的影响问题。 当人类违反环境发展的客观规律,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或者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环境则把这种不良影响反作用于人类,就会出现影响人类的生存、生活和健康,甚至危及人类的生存的环境问题。2.表现 (2)环境污染--由于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以废气、废液、固体废弃物、热、噪声、电磁波等形式),导致环境质量下降。

生态破坏--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 ①生态系统的基础与核心:植被 ②植被破坏不仅损害一个地区的景观,而且引起生物多样性受损害、环境质量下降、水土流失、土壤肥力降低、土地荒漠化等,使这些地区的居民丧失了起码的生存条件。 (4)全球环境变化 如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生物多样性锐减和海洋污染等问题。 [经典例题]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空白框内(每字母限填一次)。 a.臭氧层空洞 b.全球变暖 c.酸雨 d.森林锐减 (2)说明导致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3)简述减轻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 (二)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自然灾害 火山爆发、地震、台风等。 2.人为原因(更重要) (1)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根本性的原因) 1)资源的有限性: 让学生举例:如石油资源 2)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 让学生举例:如毁林开荒 3)人类需求的无限性 4)巨大的人口压力 P6思考题: 1、庞大的人口数量给带来了巨大压力。庞大的人口基数和较高的人口增长率,对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形成巨大的人口压力。人口的持续增长,对物质资料的需求和消耗随之增多,最终会超出环境供给资源和消化废弃物的能力,进而出现种种资源和环境问题。

环境治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环境治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问题严重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和谐。理论和实践表明,积极有效的环境治理,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目前,中国在环境治理能力,环境治理机制仍面临挑战。需要从国外经验中学习,在环保法例的执行,运用市场手段和公众参与方面,提高环境管理措施,促进环境治理。 关键词:环境污染;环境治理;问题对策 目前,与工业化和生产过程有关的环境问题愈演愈烈。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稳定增长的良好势头。与此同时,我们一直将发展经济和改善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并在污染治理,排放,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主要污染物控制取得了显著进展。在环保投资显著增加;国家环境保护区,流域和取得的成果。但是,环境污染的形势依然严峻的,环境污染相当一部分地区仍然没有得到改善,甚至愈演愈烈。在中国,对环境的污染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重要因素。有效地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促进资源,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不仅有利于环保,同时也为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发展。 一、我国的环境现状 我国目前的环境形势十分严峻。我国在环境污染物的排放量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据统计,2004 年工业SO2排放量为1.89×107吨,生活SO2排放量为3.64×106吨;全年烟尘总1.1×107吨;总废水(工业废水以及生活污水)排放量为4.82×1010吨。随着大量污染物的肆意排放,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酸雨面积的扩大(其覆盖面积已占我国30%以上国土面积),使我国成为了继欧洲、北美之后的第三大重酸雨污染区。 此外,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马路上的汽车越来越多,与此同时,也给大气带来更多的尾气。然而机动车的尾气是雾霾颗粒组成的最主要的成分。最新的数据显示,北京雾霾颗粒中机动车尾气占22.2%,燃煤占16.7%,扬尘占16.3%,工业占15.7%。2013年的1月,4次“雾霾”笼罩我国30个省(区、市),在北京仅有5天不是雾霾天。有报告显示,中国最大的500个城市中,只有不到1%的城市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与此同时,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有7个在中国。环境问题不仅是国民经济的发展的绊脚石,也是阻碍国民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二、我国环境治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1、环境治理相关法律体不健全 我国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仍未能满足环

关于环境污染问题的建议

关于环境污染问题的建议 龙津小学六(2)班黄泽南 尊敬的江西省环保局局长: 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中阅览我的信件。我是一名小学生,耳闻目睹了周围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后,倍感心焦,特向您提出来。 第一个问题,乱砍滥伐现象严重。人们都说森林是地球的肺,如果森林大量消失,到处是裸露的土地,到处是飞沙走石,我们又到哪儿去呼吸新鲜的空气,动物们又到哪儿去寻找赖于生存的家园呢? 第二个问题,大气污染严重。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六点: 1 工业排放。经过大量调查,我发现很多工厂都建的离居民区不远。有的工厂半夜偷排,刺鼻的气味飘荡在天空,长期影响人民的健康。 2 汽车尾气。据统计,汽车尾气排放的污染物为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铅等。人体长期处于尾气中,支气管炎,冠心病,肺结核和心脏衰弱的发生率会大幅度增加。 3 农垦烧荒。在我们这个小县城,每到秋收过后,农民们就会把稻杆等物品置于田地上烧成草木灰。到时,浓烟四起,灰尘在空中飘扬,人们连家门都不敢出。 4 森林失火。植被燃烧后土壤会释放氮氧化物,燃烧的颗粒物会引起空气污染,燃烧产生的卤代烷会对臭氧产生破坏作用。燃烧时产生的有害气体甚至会形成化学毒烟。 5 路边烧烤。烧烤时,由油滴在炭火上而产生的浓烟中,含有大气环境的细颗粒,严重影响环境景观和空气能见度。 6 建筑工地。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变化日新月异,由此产生的扬尘,烟尘,噪音页严重影响着大气层。 第三个问题,土地污染严重。人类发明了电池,当随意丢弃的废电池却对土地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譬如纽扣电池含有的有毒重金属汞,充电电池含有的有害重金属镉,干电池含有的汞,铅和酸碱类物质,都是对环境有害的。 尊敬的局长,我们需要社会的长治久安,我们更需要环境的青山绿水,碧海蓝天。对此,我想提几点小建议: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地理选修六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单元测试-word

2019-2019学年人教版地理选修六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湖泊数量的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 ①调蓄洪水的功能削弱;②湖水的减少可减轻当地的洪涝灾害;③使水生生物数量、种类减少;④可减小大气湿度,进而影响到局部地区气候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对大多数中国城市来说,较难实现“碧水蓝天”的主要原因是() A. 城市“热岛效应”使得城市多雨天,少晴天 B. 沙尘暴使得城市大气能见度变小,水域泥沙含量变大 C. 城市建设大兴土木,尘土飞扬,污水四溅 D. 城市排放的废气和废水造成城市大气和水域污染 3.读“我国逐年排放SO2情况”图,我国SO2排放量居高不下,下列因素与此无关的是() A. 能源消费结构特征 B. 生产技术水平 C. 环境保护观念 D. 人口众多 4.日本派专家帮助中国防治酸雨,韩国公民自发组织到北京西郊植树,这说明了() ①环境问题可能会影响到周边国家和地区 ②污染物质具有残留性 ③发达国家将污染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④解决环境问题需要国际协作 A. ①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 5.下列污染原因与结果搭配不正确的是() A. 氟里昂等排放物——臭氧层破坏 B. 大量使用农药——土壤和水污染 C. 砍伐森林——酸雨 D. 二氧化碳大量排放——全球变暖 6.污染排放强度=污染排放量/工业总产值,下列污染排放强度大小排序和相关叙述正确是() A. 工业废气污染排放强度火电工业>电子通讯设备>啤酒酿造 B. 城市污染排放强度上海>太原>旧金山 C. 新疆石化行业污染排放强度下降与产业链延长有关 D. 西气东送与上海污染排放强度下降无关 7.近年,“PM2.5”成为媒体和公众关注的话题,它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可入肺颗粒物。读

我国目前主要主要环境问题及治理

我国目前主要环境问题及治理 一、当代中国社会面临的环境问题 我国作为当今世上环境问题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受恶劣生态环境的影响导致我国每年的GDP都将损失7%~20%,环境问题已经升级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挑战,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水资源匮乏、土地荒漠化、工业污染等环境问题将会是我们必须正视的挑战。 (一)、大气环境 我国目前的空气污染相当于发达国家五六十年代污染最严重时的水平。大气污染以煤烟性污染为主,主要污染物为烟尘和二氧化硫,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约占70%,全国600多个城市中,大气环境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城市不到1%,全国大、中城市的总悬浮微粒和降尘基本都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二)水环境污染问题 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然而,人们在科学进步的同时,依然在浪费水资源,对于水资源的保护依旧未放在心上。 (三)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问题 目前,中国国土上的荒漠化土地已占国土陆地总面积的27.3%,而且,荒漠化面积还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增长。中国每年遭受的强沙尘暴天气由50年代的5次增加到了90年代的23次。而中国全国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则达50多亿吨,每年流失的土壤养分为4000万吨标准化肥,这对中国的农业是极大的损失。 (四)工业污染 应该说,当今社会诸多的环境问题多半都是由各国大肆发展重工业基地而忽略环境的保护所造成的,各大重工业产业都是造成这个局面的罪魁祸首之一,我们把由工业产业所产生的污染统称为工业污染。它主要是由生产中的三废,即废水、废气、废渣及各种噪音构成的,可分为废水污染、废气污染、废渣污染、噪音污染。这些污染若不及时进行预防和治理,将会对人民正常生活条件造成严重破坏,后患无穷。 二、对于环境问题的防治措施 综合上述所说,环境问题看似不起眼,却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与国家的长期发展息息相关的,现今的种种生态环境的不协调将会是国家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是我们必须致力解决的问题。 (一)预防措施 1、大力建设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城市环境污染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城市环境基础设施落后,跟不上城市发展的步伐。因此,要按照环境建设城市环境与城市建设同步发展的原则,积极建设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大力推行污染集中控制设措施。大力植树种草,提高绿化覆盖率,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自然净化能力。 2、加强宣传,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全民发动,提高公民环境意识,养成环

(环境管理)环境问题的表现与分布网程网中国教育招生网

课题:8.1环境问题的表现和分布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了解环境问题的表现,以及环境问题的全球性和地域性特点 2、通过对环境问题产生、发展、变化过程的考察,理解人与环境关系的变化,正确认识环境的作用,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 3、认识人类面的环境问题及其严重后果,提高对环境问题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 【重点难点】 重点:1、人类与环境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密切关系,这是本单元知识的基础.重点要落在当人类对环境施加的影响超过一定的程度,这时就会出现环境问题,即人类对环境的反作用 2、通过实例,使学生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主要表现 3、通过对不同地区经济结构、产业政策和环境政策的分析,引导学生掌握世界上不同地区所面临的环境问题的差异 难点:1、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的内涵 2、一个地区的环境问题有可能影响到其他地区甚至全球 【教学方法】 学生活动讨论法 【教学工具】 人与环境模式图、自制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5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人类与环境 1.人类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图中①代表:一方面,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据一定的空间,并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利用这些资源加工制成品,用于人类消费。 图中②代表:另一方面,人类的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的产物,以废气、废液、固体废弃物、热、噪声、电磁波等形式,排放到环境中。 图中③代表:人类在依赖环境-从环境中获取资源并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以保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同时,也在塑造环境-在开发、利用资源和排放废弃物的过程中不断地向环境施加作用力,不断地改变着环境提供资源和容纳、清除废物的能力,箭头③代表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但是我们可以把其中一个理解为对环境的良性影响,而另一个则代表人类建立在对自然规律无知和漠视之上的恶性影响。 图中④代表:环境作为人类生存的特定环境,一方面对人类的活动具有承载力-既有提供资源的能力,又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废弃物具有的容纳和清除能力,即环境的自净能力;另一方面,环境对人类的作用并不是被动的,环境也会把它所受到的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类本身。这是环境的反馈能力。当环境受到人类的良性影响时,它就可以为人类的继续发展提供足够的可能性,当它受到恶性的影响时,就会以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态失衡等问题来阻碍、破坏人类的发展所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和相互转化的对立统一关系。

关于家乡环境问题调查报告

关于家乡环境问题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党的十七次大会明确提出要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近年来,地区经济发展迅猛,环境污染问题也较为严重。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为全面、深入了解环境问题,我于20**年寒假到我的家乡四川省仁寿县四公乡 做了此次关于环境保护问题的社会调查。 二、调查方法 1、调查对象 “村容整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要求,而当前 日趋严重的农村环境污染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农村环境污染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理环境,“村容整洁”刚无从谈起。因此,调查以四公乡为个案,了解水资源污染的现状和集市市场卫生以及塑料袋的使用情况,分析农村环境问题对于“村容整洁”的重要性。 2调查过程 20**年1月12日走访调查了四公乡深沟水库水资源情况;1月 13日到四公乡集市调查市场卫生情况,并记录下相关数据;1月14日主要以蹲点记录的形式到四公红旗超市,便利店,万家鸿超市了解塑料袋的使用情况;1月15日到四公乡政府环境管理部门查阅环保相关资料。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深沟水库水资源情况 水是人类宝贵资源,是生命之泉。人体的50%到60%的重量是水份,儿童体内水份多达80%。没有水,就没有生命。然而,当水中的有害物质超出了水体的自净能力,这就会产生污染。这些有害物质包括农药,重金属及其化合物等有毒物质,各种废气物和放射性物质等。 四公深沟水库污染较为严重。最为明显的就是周边有一些纸屑,果皮,塑料袋,水面上也漂浮着一些垃圾。当然水也不清澈,还散发着难闻的味道。由于四公深沟水库周围有煤厂,造纸厂,学校,人口密集,所以在水库的水污源的主要是未加工的处理的工业废水,生活废水和农业污染。水库周边工厂一年排出的工业和生活废水就多达500立方米,而每一滴污水将污染数倍乃至数十倍的水体。生活污水主要水库旁边人口密集的四公中心小学和初级中学,以及周边人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各种污水的混合液,其中包括厨房、洗涤房、浴室和厕所排出的污水。农业污染主要是由于近年来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日益增多,而使用的农药和化肥只有少量附着或被吸收,其余绝大部分残留在土壤和漂浮在大气中,通过降雨,经过地表径流的冲刷进入地表水和渗入地表水形成污染。 对此情况,政府加强了对水资源的管理,严格监督工业废水的排入,加强水源调配方面的研究。实施了彻底截污、污/雨分流的策略,正确排放污水处理污水。并且对大众加强保护水质的教育,沿河树立一些警示牌,呼吁人们注意保护水质。但是,水污染是人祸,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