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初中生物光合作用教案

初中生物光合作用教案

初中生物光合作用教案
初中生物光合作用教案

初中生物光合作用教案

【篇一:北师版七年级生物光合作用教案】

第5章绿色开花动植物的生活方式

第1节光合作用

一、教材分析

教材先介绍光合作用的发现史,让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对光合作用形成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通过几个不同类型的活动,引导学生对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进行探讨。然后,指导学生用显微镜观察新鲜树叶的徒手切片,认识叶片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最后,对光合作用的实质和重要意义进行总结归纳,通过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使学生能体会光合作用的实践意义。

二、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

1、识别叶片的结构,说出叶片与其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2、概述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阐明光合作用的实质意义,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原理对作物种植的指导意义。

? 能力目标:

独立完成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操作,尝试制作叶的徒手切片,使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结构。

? 情感目标:

1、通过探索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等各种实验活动,初步领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认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在生物界乃至自然界的意义,养成爱护一草一木的生态意识。

三、教学重点

1、探索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的实验。

2、叶片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3、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四、教学难点

1、探究叶绿素在光下形成的实验。

2、制作和观察叶徒手切片。

五、教学课时:7课时

课题一从柳苗之谜说起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使学生领悟到光合作用的发现是许多科学家智慧的结晶和不懈努

力的结果。②使学生领略科学家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

方式,接受科学素质的启蒙教育。

2、知识目标:

①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发现的过程。

②通过几个经典实验的图示,培养学生对图示进行分析,归纳的能力,初步领悟科学家研究的方法。

教学重点:

1、说出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

2、解释发现光合作用实验的原理。

3、说明光合作用发现的意义。

教学难点:阐明发现光合作用实验的原理。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引题】【多媒体播放】请学生观看屏幕上几幅图片,问:这几种

鲜嫩蔬菜和诱人可口的水果中储存着什么物质?这些物质怎么来的?谁知道光合作用是怎么发现的?是哪些人发现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从柳苗生长之谜说起。

【教授新课】

一、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

(1)海尔蒙特他在90kg干燥的细粒土壤中,种了一棵2.3kg重的柳树,然后往盆里浇纯净的的雨水,但不供给他其它营养物质。五年后,他发现柳树的增重74.5kg,土壤仅减少0.057kg。

提出质疑:柳苗增加的74.5kg从哪儿来呢?

首先不可能来自泥土,因为仅少0.057kg的干泥土变不出来74.5的柳苗树来。而整个实验中施加的唯一的东西只有水,通过对实验数

据分析,可以得出结论什么?如果你是海尔蒙特,你会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植物生长所需的物质是水不是土。植物生长需水作为原料。

过渡:海尔蒙特当时还不知道光合作用是怎么回事。这为后人留下

一个问号。

(2)时光推移到十八世纪,有一位科学家对气体非常感兴趣,他就是

普利斯特利。我们来观察他的实验,在一个玻璃罩中放了一支蜡烛,过一会儿,熄灭了,在一个玻璃罩中放了一只小白鼠,结果很快也

死去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们的现象?请同学们分析蜡烛熄灭和小白鼠死亡

可能的原因。教师引导得出结论:蜡烛燃烧和小白鼠呼吸会使瓶中

的空气变坏。

进一步质疑:如何才能使用使空气变好,当时科学家曾用水来试验,但都没有成功,如果你是科学家,你会采取什么措施来净化空气呢。我们来了解一下科学家们是怎么做的。在玻璃罩中放了一盆植物后。蜡烛和小白鼠都很好。

植物和蜡烛为什么能长期共存,小白鼠因为有了绿色植物也没有死去。

总结归纳:植物生长不仅需要空气而且能净化空气。因为在当时,

普利斯特利仅知道这些。

(3)提问:请同学们仔细思考第一个实验,柳苗增加74.5kg是什么

物质?

有机物。那么如何知道植物光合作用产生了有机物呢?我们来学习

19世纪萨可斯的实验。

讲述:首先把一盆植物放在暗处数小时,消耗叶片中部分营养物质,然后把叶片一部分露在光下,另一部分遮光,经过一时间后,用碘

蒸气处理叶片,结果遮光的部分无颜色变化,而照光部分叶片呈现

深蓝色。

结论: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淀粉,同时证明了光合作用时行需

要光照条件。

3、由学生归纳上述实验,试试看可得到的什么结论。

二、师生共同总结

1、什么是光合作用?

2、绿色植物的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是什么?原料是什么?产物是什么?归纳出以下式子:

这个过程我们就称为光合作用。它是地球上一个最重要的化学反应,它的发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发现的意义(由学生自己归纳)

(三)练习(连线)

科学家实验过程或结果结论

海尔蒙特(1648)栽柳树5年植物增重来自水

普利斯特利(1771)钟罩里的小鼠植物可以净化空气萨克斯(1864)光照天竺葵植物光照下产生淀粉希尔(1938)光照绿叶的滤液植物光照下产生气体

课题二探索光合作用(3课时)

第一课时探究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

教学目标:

1、阐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通过实验验证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淀粉。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探究能力。

3、理解光合作用发生的场所和产物的判定方法以及其原理,体验生物探究中的科学方法。

4、通过学习使学生养成爱护绿色植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

1、通过实验验证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淀粉。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探究能力。

3、理解光合作用发生的场所和产物的判定方法以及其原理,体验生物探究中的

科学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光合作用发生的场所和产物的判定方法以及其原理,体验生物探究中的科学方法。

学生准备:

1、预习本课实验操作内容。

2、各实验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将实验用植物进行必要处理。

3、查询有关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资料,理解光合作用的

基本过程及意义。初步形成保护植被,爱护森林的意识。

教师准备:

根据课本准备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材料用具。准备两株

不同处理的天竺葵(洋绣球)。一株是与书中实验要求一致的处理

方法,同时,还要选取一个叶片让它全部被遮光纸遮住。另一株是

提前一天结束暗处理的植株,注意在这株植物上要选取不同着生位

置的叶片进行遮光处理,在叶片的处理上同样要形成部分遮光和全

部遮光的区别。

准备进一步探究的实验设计方案。

查询书籍、网站、录像收集有关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实质,意义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组织学生回忆生物的主要特征,引导学生产生疑问并自己提出问题:植物体的自养的营养方式是通过什么生理过程进行的?植物体由小长大的过程中自身营养物资的积累从何而来?植物体内有机无制造的条件、场所和过程是怎样的?

2、分析蒙特海尔实验和萨克斯实验,引导学生找出答案:植物体内有机物来源于植物体的光合作用。

二、活动----《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

1、方案:学生4人一组,按照书中实验要求进行实验操作。

在操作中注意观察实验现象,针对实验步骤提出问题,也可针对实验步骤提出改进实验的措施。根据实验现象讨论归纳结论。

【思考】

①为什么要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②水浴加热后,叶片变为什么颜色?

③加碘液后,叶片变为什么颜色?能否判断叶在光下制作的是什么物质?

2、教师巡回指导,提示实验注意事项,确保实验安全有序进行;提示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力争将问题形成结论。组织讨论,通过小组间提问解答的方式,鼓励与同学合作共同归纳光合作用的过程与实质。

教师在此基础上演示此实验的过程并根据对植物不同的实验处理引导学生做出判断,引导学生对前后知识形成连贯性。

三、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理清思路: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光合作用的场所、产物光合作用的本质光合作用的产物的运输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意义与保护森林的情感意识。

四、预设思考题:

①光合作用的过程是怎样的?

②光合作用的条件是什么?

③光合作用的场所是什么?

④光合作用的产物是什么?

⑤我们吃的大豆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说明了什么?

⑥生物圈中,动物的食物主要来源于谁制造的产物。这说明了什么

问题?

【教学反思】

在生物教学中新课改所倡导的实验探究式学习,起点高(情境高于教材)而落点低(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础理论直接或间接

源于教材),既能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法和思维,还能让学生在

问题解决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对学生而言,实验过程中问题的解

决不仅是一个知识输出的再现过程,更是一个知识信息重组和整合

的获得性过程。以课内外学生实验、探究性学习与教师的过程式教

学引导为依托实施本节教学,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地位,思维活跃,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对前人做过的实验,学生经过探究,

能从中发现问题,并能很好地把握实验要点;学生在实验中表现出

的热情、机敏以及锲而不舍的精神感染了为师者,这一切都是灌输

式教学所无法体验到的。一节课下来,感觉时间过得太快,探究过

程显得紧迫;对于教师如何更好适应角色转变,成为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促进者,而不是越俎代疱,将学生的探索研究引向既定结论,教师应提供信息、启发思维、补充知识、引导质疑、探究和创新,使学生自己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这一

点还有待进一步磨炼和提高。

第二课时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

一、【演示实验】《检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植物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释放的气体是否是氧气,可用燃烧方法来

检验。

【活动目标】

检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材料器具】

金鱼藻、玻璃水槽、玻璃棒、剪刀、短管漏斗、试管、卫生香或牙签、火柴、小木块、碳酸氢钠、清水。

【方法步骤】

1、取一个玻璃水槽或20cm直径的标本瓶,注满清水,每100ml

水加入0.1g碳酸氢钠,用玻璃棒搅拌,以增加水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2.将采集的金鱼藻在水中剪取若干带顶端的嫩枝,放置在水槽内,

并使切口的一端向上,然后用短管漏斗将其倒扣在水槽里,在漏斗

下面垫上两个小木条,使漏斗与水槽底部分开。

3.取一支盛满清水的试管,用拇指堵住管口,倒转移入玻璃水槽的水中,套在漏斗短管上,试管内要充满水。

4.将实验装置放在温暖而阳光充足的环境里,使金鱼藻接受阳光照射。不久你可以看到许多气泡从金鱼藻放出,并聚集在试管顶端。 5.待收集约1/2管气体后,在水中用拇指堵住管口,取出试管并立即倒转,使水落到试管的下部。然后,将带火星的卫生香或牙签伸入试管中。请注意观察卫生香或牙签的燃烧情况。

【讨论】

1.请描述浸入水中的金鱼藻在光照条件下产生气体的状况。

2.将带火星的卫生香或牙签伸入试管后发生哪种实验现象?

3.分析该实验结果,获得的实验结论是。

【思考】绿色植物在光下释放氧气有什么意义?

二、【演示实验】《检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把一片叶放在一个空气中有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内,另一片叶放在一个用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内。分别经过一段时间照光后,检验这两片叶片中

【篇二:七年级北师大版生物上册教案:5.1 光合作用

(1)】

1

2

【篇三:北师大版生物七上第一节《光合作用》word

教案】

第5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

第一节光合作用

一、教材分析

教材先介绍光合作用的发现史,让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对光合作用形成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通过几个不同类型的活动,引导学生对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进行探讨。然后,指导学生用显微镜观察新鲜树叶的徒手切片,认识叶片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最后,对光合作用的实质和重要意义进行总结归纳,通过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使学生能体会光合作用的实践意义。

二、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

1. 识别叶片的结构,说出叶片与其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2. 概述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阐明光合作用的实质意义,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原理对作物种植的指导意义。

? 能力目标:

独立完成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操作,尝试制作叶的徒手切片,使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结构。

? 情感目标:

1. 通过探索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等各种实验活动,初步领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 认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在生物界乃至自然界的意义,养成爱护一草一木的生态意识。

三、重难点:

? 重点:

1. 探索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的实验。

2. 叶片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3. 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 难点:

1. 探究叶绿素在光下形成的实验。

2. 制作和观察叶徒手切片。

四、教学课时:7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引题

为什么绿色植物的叶和一些茎会是绿色呢? 那是因为它们含有一元素叫叶绿体,这个叶绿体它有什么作用呢?用处可大了,它能利用光能,把植物吸收的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 同时释放氧气,由此我们说叶绿体的作用非常巨大,植物少了它就不能存活,在这里,我们把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发现,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那么,植物光合作用是怎样发现的呢?

二.教授新课

(一)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

1.学生四人一组

材料二、18世纪,普利斯特来的实验

材料三、20世纪,希尔的实验

2.分析上述三个实验的基本过程

(1)范海尔蒙特他在100kg干燥的细粒土壤中,种了一棵2.5kg重的柳树,然后往盆里浇水,但不供给他其它营养物质。五年后,他发

现柳树的重量为82.5kg.

(2)在光照下,普利斯特莱让一只蜡烛在内有薄荷枝条的玻璃罩里燃

烧至熄灭。十天后,薄荷枝条仍是繁茂的。当普利斯特莱重新点燃

熄灭的蜡烛时,蜡烛又重新明亮的燃烧起来。

(3)希尔巴植物的叶片烘干后,碾成粉,然后把叶绿体和叶绿素一起

提取出来。他把这些叶绿体和叶绿素与不同的铁化合物相混合。当

他把光照射在这个培养的混合物上时,出现了气泡。当光照停止后,氧气流也停止了。

3.归纳每个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并在书上图6-4中用文字或符号表

示出来。

(由学生自己归纳)

(二)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发现的意义

(由学生自己归纳)

三、练习(思考题)

上新课前,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叶片的哪些细胞含有叶绿体?回答:叶肉细胞和保卫细胞中含有叶绿体。

师:很好,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那我们如何去验

证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做

实验证明。

(一)解疑导拔,合作探究

实验指导:

1、剪取你所喜欢的形状的黑纸片(小于叶片),从上下两面将处理过的天竺葵叶片遮盖起来,然后放于光下照射30分钟。

2、摘下叶片,去掉黑纸片(观察叶片的颜色的变化),把黑纸片放入盛有适量酒精的小烧杯里,水浴加热,观察叶片的颜色变化。

3、用自来水冲洗叶片,再向叶片滴加碘液。

4、稍停片刻,用自来水冲洗碘液,观察叶片的颜色变化。

请同学们根据实验现象,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1、为什么要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2、水浴加热后,叶片变为什么颜色?

3、加碘液后,叶片变为什么颜色?能否判断叶在光下制作的是什么物质?

学生实验

回答1: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将用于实验的植物叶片中的

淀粉除去。不至于影响实

验想象。

师:很好,在黑暗处叶片不能再进行光合作用,叶片中原有的淀粉

一部分通过叶脉运输到其它部位,还有一部分被呼吸作用消耗掉。

回答2:水浴加热后,叶片变为白色。

师:为什么变为白颜色呢?

回答:略。

师:由于酒精溶解了叶绿素,从而去除了叶片中的绿色。

回答3:加碘液后,叶片四周变为了蓝色,而被纸片遮住的地方颜色

没变,从这可以判断光

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是淀粉。

师:淀粉遇碘液变蓝色是我们判断淀粉存在的有力证据。那为什么

有上面现象产生呢?

回答:因为叶片被黑纸片遮住后,就不能接受光进行光合作用了产

生淀粉,所以加碘液后四

周显蓝色,而中间不显蓝色。

(三)明理强化,实践探究

师:很好,从今天的实验我们能得到什么结论?

回答:光合作用能产生有机物,有机物主要是淀粉。

师:淀粉是一种贮藏大量能量的有机物,玉米、小麦、水稻等种子

含有大量的淀粉。

(二)引深探究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能提出什么新的问题呢?

回答:1、二氧化碳和水是怎样形成淀粉的?

2、光合作用能否产生其它有机物?

师: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回去思考,并查找有关资料去探究。

我们知道,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

成贮

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植物光

合作用的

发现,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那么,光合作

用的场所在什地方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

t:光合作用需要光,那我们来想一想,在植物中哪一部分能吸收大量的光呢?

s:叶子在植物体中能吸收大量的光。

t:那光合作用应在什么地方进行的呢?

s:在植物的叶子里进行的。

t:哪我们就知道叶子中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下面我们来共同学习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一)、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参天大树拔地而起,枝繁叶茂:纤纤小草茁壮成长,生生不息。

绿色植物一般具有叶,中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我们来看一下几种植物

的叶子。看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让学生看几种植物的叶子。

s:它们都有一个长长的柄和叶片。

t:我们反长长的柄叫做叶柄。

t:同学们,你认为光合作用是在什么地方进行的呢?

s:光合作用是在叶片地方进行。

叶片是叶子和主要器官,下面我们研究一下叶片和结构。

学生实验:

请大家来练习一下徒手做切片,并且识别一下叶片的结构。

1、学生4人一组,先观察绿叶。

2、制作叶片切面的玻片标本,

? 把绿叶放在载玻片上,用手把绿叶按平。

? 用刀片慢慢的切绿叶,绿叶切的越薄越好。

? 把切好的绿叶放入有水的培养皿中,使叶片的切片散开。

? 在培养皿中选择最薄的切片放在载玻片上,然后盖好盖玻片。

3、将制好的玻片标本,入在显微镜的低倍镜下观察,说出叶片和结构如书上p71图

绿色植物的叶片一般包括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

表皮位于叶片的最外层,分为上表皮和下表皮。表皮细胞的外壁常有一层角质层,可以保护叶片不受病菌侵害,防止叶内的水过度散失。表皮上有一种成对存在的肾形细胞,叫做保卫细胞。保卫细胞之间的空隙,叫做气孔。气孔是叶片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

叶肉位于上表皮与下表皮之间,一般分为栅栏层和海绵层。栅栏层

的细胞排列比较整齐,细胞里含有较多的叶绿体。海绵层的细胞排

列比较疏松,细胞里含有较少的叶绿体。

叶脉分布在叶肉之间。叶脉具有输导水、无机盐和有机物的功能,

还具有支持叶片的功能。

(二)、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叶片的叶肉细胞和保卫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叶绿体中又含叶绿素。

叶绿素能够吸收光能,为光合作用提供能量。在生命活动旺盛的绿

叶细胞中,叶绿素的含量很多。

学生实验

观看绿叶细胞中的叶绿体

学生4人一组,把标本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注意细胞中的绿色部分。讨论:叶片为什么呈现绿色?

叶绿体中的叶绿素,是叶片呈现绿色的主要原因。

叶绿中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没有叶绿,绿钯植物就不能

进行光合作用。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也需要光。只有在地定强度的光照下,植物

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满足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

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来源。叶绿素也只有在光下才能形成。因此,生产实践中,可以利用“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的原理生产韭黄。

一、小结

植物的叶是光合作用的器官,叶中的叶绿体中光合作用的

场所,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叶绿素使叶子呈现绿色。

二、社会实践

1、在生活中寻找不是绿色的植物。

2、到农村菜农家学习如何生产韭黄。

三、答案

一、思考题的答案

1、判断(1)╳(2)√

2、选择(1)b (2)c

初中生物七上《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教案

第四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课题呼吸作用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观察绿色植物的呼吸现象,探究植物呼吸作用的发生部位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总结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科学实验过程中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一、教学重点 植物呼吸现象,探究植物细胞呼吸作用的实验,呼吸作用的概念和意义。 二、教学难点 植物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概念。 活动安排45分钟 教学用具煮熟的绿豆种子萌发的绿豆种子澄清石灰水温度计 教学方法利用实验演示的方法进行具体形象的教学。 利用归纳总结的方法进行概念公式的讲解。 教学过程 流程教师行为学生行为 导入 让学生做到:温故知新通过习题检测光合作用学习情 况,并引出呼吸作用 1.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正确的实验顺序是 () ①选叶遮光与照光②酒精脱色③黑暗处理④清水 漂洗并滴加碘液⑤清水冲洗⑥观察变化 A.①③②⑤④⑥ B.③①②④⑤⑥ C.③①②⑤④ ⑥ D.①②③④⑤⑥ 2.写出光合作用的公式,并说出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和 条件 3.生物生命活动需要能量。生物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是 来自生物的什么过程?刚收获的粮食堆在一起会发热,是 什么原因?。 那其实呼吸作用究竟是什么,它的过程是什么,大家 知道吗?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来学习呼吸作用。希 望学完这节课,刚刚这些问题同学们都能解答出来。 回答问题: c 回答: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氧气 光,场所叶 绿体 引出课题:绿色植 物的呼吸作用 实验演示讲解 今天关于呼吸作用的内容,我们一起用实验来进行探 究。我们今天用到的材料是萌发的种子和煮熟的种子。知 道为什么要用这两种材料吗? 对,其实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是很旺盛的,就好比你 们现在是长身体的时期,所需要的营养比平常都多是一个 道理的,而这里用到煮熟的种子进行的是(学生回答:对 比)。大家知道,煮熟的种子是死的,没有生命力,肯定 就没有呼吸作用,这样一对比,就能够很清晰地知道呼吸 作用的特点。 说到呼吸作用,你第一个想到的是需要什么? 那是不是这样的呢?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这里有两 个瓶子,这边是甲瓶,里面装的是萌发的绿豆种子,这个 是乙瓶,装的是煮熟的绿豆种子,都已经在里面放了一整 晚了。在昨晚我就往甲瓶和乙瓶各插了一支温度计,上面 的温度都是一样的,现在我想请个同学上来看看现在这两 思考后回答:煮熟 的没有生命力,无 法呼吸。 对比 甲瓶的温度计上温

高三生物光合作用知识点讲解

2019高三生物光合作用知识点讲解 生物是高中生学好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好直接影响着高考的成绩。下面是查字典生物网为大家分享的高三生物光合作用知识点讲解。 光合作用知识点讲解 名词:1、光合作用:发生范围(绿色植物)、场所(叶绿体)、能量来源(光能)、原料(二氧化碳和水)、产物(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和氧气)。 语句:1、光合作用的发现:①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将点燃的蜡烛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蜡烛不容易熄灭;将小鼠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玻璃罩内,小鼠不容易窒息而死,证明:植物可以更新空气。②1864年,德国科学家把绿叶放在暗处理的绿色叶片一半暴光,另一半遮光。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发现遮光的那一半叶片没有发生颜色变化,曝光的那一半叶片则呈深蓝色。证明: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③1880年,德国科学家思吉尔曼用水绵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证明: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氧是叶绿体释放出来的。 ④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了光合作用。第一组相植物提供H218O和CO2,释放的是18O2;第二组提供H2O和C18O,释放的是O2。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来水。

2、叶绿体的色素:①分布:基粒片层结构的薄膜上。②色素的种类:高等植物叶绿体含有以下四种色素。A、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包括叶绿素a(蓝绿色)和叶绿素b(; B、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包括胡萝卜素和叶素 3、叶绿体的酶:分布在叶绿体基粒片层膜上(光反应阶段的酶)和叶绿体的基质中(暗反应阶段的酶)。 4、光合作用的过程:①光反应阶段a、水的光解: 2H2O4[H]+O2(为暗反应提供氢)b、ATP的形成:ADP+Pi+光能ATP(为暗反应提供能量)②暗反应阶段:a、CO2的固定:CO2+C52C3b、C3化合物的还原:2C3+[H]+ATP(CH2O)+C5 5、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区别与联系:①场所:光反应在叶绿体基粒片层膜上,暗反应在叶绿体的基质中。②条件:光反应需要光、叶绿素等色素、酶,暗反应需要许多有关的酶。 ③物质变化:光反应发生水的光解和ATP的形成,暗反应发生CO2的固定和C3化合物的还原。④能量变化:光反应中光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在暗反应中ATP中活跃的化学能CH2O中稳定的化学能。⑤联系:光反应产物[H]是暗反应中CO2的还原剂,ATP为暗反应的进行提供了能量,暗反应产生的ADP和Pi为光反应形成ATP提供了原料。 6、光合作用的意义:①提供了物质来源和能量来源。②维持大气中氧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③对生物的进化具有重要作用。总之,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

(完整word版)教案精选:初中生物《植物的呼吸作用》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初中生物《植物的呼吸作用》教 学设计 教案精选:初中生物《植物的呼吸作用》教学设计教法指导 一、授课思路与方法 1.呼吸作用的概念是通过演示实验,并围绕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推导才总结出来的。因而,演示实验效果的明显性尤显重要。教师可对教材中的演示实验作适当改进或增加其他一些实验。 2.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推导、总结最好由学生来完成,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也最好由学生自行列表比较,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概括比较能力。 二、课时安排 本节共安排1课时。 教案实例 一、教学目标 ㈠认知目标 1.掌握呼吸作用的概念。 2.了解呼吸作用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3.了解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

㈡技能目标 通过对植物呼吸作用的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推理能力。 ㈢情感目标 通过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联系的分析,使学生树立事物间是既对立又联系的基本观点。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呼吸作用的概念。 2.教学难点:呼吸作用的能量转化,呼吸作用与生活、生产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 大小试管、吸管、澄清的石灰水、将要萌发的水稻(或小麦)种子、被烫死的水稻种子、广口瓶、火柴、橡皮塞、黑布或黑纸,幼嫩植物、凡士林、玻片。 四、教学过程 ㈠人和动物都一刻不停地在进行呼吸,在呼吸时,吸入的是氧气放出的是二氧化碳。那么植物有没有呼吸作用?用什么方法证明呢? ㈡呼吸作用演示实验 1.演示,明确二氧化碳的特点:口含吸管向澄清石灰水吹气,使石灰水变浑浊。然后提出问题,怎样才能检测二氧化碳气体含量的增多?

2.明确氧气的作用:氧气可以助燃,缺氧气会使燃烧的火柴熄灭。 3.让学生讨论实验设计方案,然后让学生发言,教师慢慢引导,最后确定实验方案,方案有多种,只要原理正确,方法科学,效果明显,各种不同的方法都可以采用。 4.[方案一]取两个同样的广口瓶,把将要萌发的水稻种子和已被烫死的水稻种子装入瓶中,并将盛有澄清石灰水的小试管用细绳吊进大瓶中,塞上瓶塞,半小时后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将要萌发的活的水稻种子所在瓶中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了种子呼吸能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方案二]把幼嫩的植物的叶、茎放入广口瓶中,盖上玻片,用凡士林封住,而后用黑布把整个广口瓶罩住,过24小时后,把燃烧的火柴棒伸入瓶内,观察现象。 燃着的火柴熄灭,说明了瓶中氧气含量已减少。说明植物的呼吸作用需吸收氧气。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呼吸作用需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同时根据方案一,死的种子不能进行呼吸作用,从而得出呼吸作用的条件是活的细胞。针对方案二,教师必须补充说明,植物无论在暗处还是在光亮处都要进行呼吸,只不过在光照下同时发生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现象不像在暗处那么容易观察到。 ㈢呼吸作用的实质

北师版七年级生物光合作用教案 新颖 完整 教学

新颖优质可下载完整 北师版七年级生物光合作用教案 绿色开花动植物的生活方式 第1节光合作用 一、教材分析 教材先介绍光合作用的发现史,让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对光合作用形成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通过几个不同类型的活动,引导学生对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进行探讨。然后,指导学生用显微镜观察新鲜树叶的徒手切片,认识叶片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最后,对光合作用的实质和重要意义进行总结归纳,通过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使学生能体会光合作用的实践意义。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识别叶片的结构,说出叶片与其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2、概述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阐明光合作用的实质意义,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原理对作物种植的指导意义。 ●能力目标: 独立完成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操作,尝试制作叶的徒手切片,使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结构。 ●情感目标: 1、通过探索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等各种实验活动,初步领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认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在生物界乃至自然界的意义,养成爱护一草一木的生态意识。 三、教学重点 1、探索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的实验。 2、叶片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3、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四、教学难点 1、探究叶绿素在光下形成的实验。 2、制作和观察叶徒手切片。 五、教学课时:7课时 课题一从柳苗之谜说起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使学生领悟到光合作用的发现是许多科学家智慧的结晶和不懈努力的结果。 ②使学生领略科学家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方式,接受科学素质的启蒙教育。 2、知识目标: 第1 页共12 页

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相关习题

高二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复习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1、关于ATP 1 2??→←??酶酶ADP +Pi +能量的反应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上述过程中存在着能量的释放和贮存 B .所有生物体内ADP 转变成ATP 所需能量都来自细胞呼吸 C .这一反应无休止地在活细胞中进行 D .这一过程保证了生命活动的顺利进行 2.下表是为了认识酶作用的特性,以20%的过氧化氢溶液为反应底物的一组实验方法 ( ) A B .酶具有高效性 C .酶具有专一性 D .高温会使酶失去活性 3.ATP(甲)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在主动运输过程中,乙的含量会显著增加 B .甲→乙和乙←丙过程中,起催化作用的酶空间结构相同 C .丙中不含磷酸键,是RNA 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D .丁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而戊可用于甲的合成 4.ATP 中的化学能储存于 ( ) A .腺苷内 B .磷酸基内 C .腺苷和磷酸基连接的键内 D .普通磷酸键和高能磷酸键内 5.如图为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示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叶片呈绿色是由于Ⅰ上含有大量色素 B .能够将光能转换为稳定的化学能的过程是在Ⅰ上完成的 C .Ⅱ中CO 2被固定并还原成图中的甲物质 D .Ⅰ、Ⅱ上酶的种类、功能不相同 6.下图表示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物质的转化过程,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②两物质依次是H2O和O2 B.图中产生[H]的场所都是线粒体 C.用18O标记葡萄糖,则产物水中会检测到放射性 D.图示过程只能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 7.右图所示的图解表示真核细胞呼吸的部分过程,可以在细胞质 基质中发生的是()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8.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相同点是() ①反应场所都有线粒体②都需要酶的催化③反应场所都有细胞质基质④都能产生ATP⑤都经过生成丙酮酸的反应⑥都能产生水⑦反应过程中都能产生[H]⑧都能把有机物彻底氧化 A.②③④⑤⑥⑦B.①②③④⑤⑦ C.②③④⑤⑦D.②③④⑤⑧ 10.下图表示有氧呼吸过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④中数值最大的是① B.③代表的物质名称是氧气 C.产生①②的场所是线粒体 D.原核生物也有可能完成图示全过程 11.利用地窖贮藏种子、果蔬在我国历史悠久。地窖中的CO2浓度较高,有利于() A.降低呼吸强度B.降低水分吸收 C.促进果实成熟D.促进光合作用 12.下列关于酶和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酶是由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产生的 B.ATP的组成元素和核酸的一致 C.温度或pH改变可以导致酶结构的改变 D.ATP转化为ADP时要消耗水 13.下图为ATP的结构和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关系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1中的A代表的是腺嘌呤,b、c为高能磷酸键 B.ATP生成ADP时图1中的c键断裂并释放能量 C.ATP与ADP相互转化过程中物质是可逆的,能量不可逆 D.酶1、酶2具有催化作用,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14.下图表示在最适温度和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呼吸作用教案

5-3呼吸作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观察绿色植物的呼吸现象。 ②说明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③举例说出生活中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实例。 2.能力目标: ①探究植物发生呼吸作用的部位。 ②运用澄清石灰水遇二氧化碳变浑浊的原理,探究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气体。 ③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勤于动脑、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体验探究式分组合作学习法的过程和乐趣,树立团队合作意识。 ②提升科学探究的能力,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养成规范的实验习惯。二.教学重点: ①植物呼吸的现象。 ②探究植物细胞呼吸作用的实验。 ③呼吸作用的概念和意义。 三.教学难点: ①植物细胞都进行呼吸作用 ②呼吸作用的概念。 四.活动安排: ①观看呼吸作用的动画视频,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共同得出结论。 ②体验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吹气的过程,说明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 理,得出植物呼吸作用也产生二氧化碳的结论。 ③联系生活实际,讨论“在密闭的卧室中放生长旺盛的植物是否科学”和“进 入地窖之前应该采取的措施”。 ④从概念中总结出植物呼吸作用的原料、产物和场所,从而写出呼吸作用的 反应式。 五.课的类型: 教学常态课 六.教学模式: 探究式分组合作学习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八.内容要点:(板书设计)

5-3 呼吸作用 一、观察植物的呼吸现象 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时,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产生热量。 二、呼吸作用在细胞中进行澄 清 石 灰 水三、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遇二氧化碳 1.呼吸作用的反应式:变浑浊 有机物(储存能量)+ 氧气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 线粒体 一部分以热量散失 2.呼吸作用的意义 一部分用于生命活动 九.教学过程: 包括教学程序、教师行为和学生活动及目标达成。 时间分配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所需教学工 具所用教学 技能 设计意图 导入(两分钟)同学们,你们能利用日 常的生活经验解释以 下问题吗? (1)萝卜放久了为什么 会糠心呢? (2)粮食为什么要晾干 后贮藏呢? (3)冷藏的蔬菜为什么 能较长时间地保持 新鲜呢? (4)花盆的底部为什么 要有洞呢? (5)植物要进行呼吸作 用吗?…… 学生表现出极大 的好奇心并引起 其学习本节内容 的兴趣。 多媒体 提问技能 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便于 整个课堂的开 展与进行

七年级生物光合作用练习题

第五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作业 第一节光合作用 一、选择题。 1.含叶绿素最多的细胞是() A、海绵细胞 B、栅栏细胞 C、表皮细胞 D、保卫细胞 2.“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实验的正确顺序是() ①用不透光纸从上下两面遮盖叶片的一部分 ②把实验材料放在光下照射2~3小时 ③把盆栽的天竺葵或其他绿色植物放于暗处2~ 3 ④用清水漂洗叶片后滴加碘夜 ⑤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 ⑥摘取一片部分遮光的叶片,除去不透光纸 A、③①②⑥⑤④ B、④③②⑤①⑥ C 、②③④⑤①⑥ D、②④③⑤⑥① 3.会养金鱼的人,常在缸内放一些水草,其目的是为了() A、增加美感 B、增加水中的氧气 C、提供鱼饵 D、增加水中的二氧化碳 4.从蛇吃蛙,蛙吃虫,虫吃草可以看出蛇生命活动所利用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A、蛙 B、虫 C、草 D、阳光 5.在莲的宽大叶面上,阵雨过后,常常看到有水珠在叶面上滚动,而没有渗进叶内,其原因是() A、气孔没有开放 B、表皮细胞外壁有不透水的角质层 C、水分太多,已吸收饱和 D、表皮细胞外壁有不透水的脂肪层 6.如果把韭黄移到阳光下生长,过几天以后,韭黄将()(叶绿素形成的条件) A、不变 B、死亡 C、变绿 D、变白 7.下列有关叶片结构与光合作用之间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表皮细胞及其外壁上的角质层均无色透明、有利于光线的通过 B 、筛管为光合作用输送原料 C、椰肉中含有叶绿体为光合作用提供场所 D、保卫细胞围成的气孔是气体进出的通道 8. 光合作用的过程发生在() A、所有活细胞中 D、含叶绿体的细胞中 B、叶肉细胞中 C、叶的细胞中 9.下列反应式中正确表达了光合作用的是() A、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 B、有机物+二氧化碳—〉水+氧气 C、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 D 10.下列属于光合作用意义的是() ①为动物和人提供了食物来源②促进了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③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④维持了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氧气的性质是() A、能使快要熄灭的卫生香剧烈燃烧起来 B、能使火熄灭

初中生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一、课标要求 1、掌握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过程、生理作用和意义 2、识记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 3、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4、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5、呼吸作用与温度、水分的关系 6、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 二、知识疏理 (一)教材解读 1.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是个重点,经常考) ①将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让叶片内的有机物运走消耗干净; ②用黑纸片将叶的一部分遮住后再移到阳光下的目的:进行对照; ③叶片在酒精中隔水加热的原因:让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最后叶片变成黄白色; ④叶片的见光部分遇碘变蓝。说明产生了有机物——淀粉。 结论: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2.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反应式 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就叫光合作用。 光 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 叶绿体 3.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产物、场所 ①原料:二氧化碳+水②条件:光能 ③产物:有机物+氧④场所:叶绿体中 4.光合作用的意义 ①制造的有机物为自身提供营养物质,也是动物和人的食物来源。 ②有机物中储存的能量,是地球上一切生命所必需的最终能量来源。 ③产生氧气,吸收二氧化碳,维持生物圈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碳——氧平衡)。 5.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在农业生产上,要保证作物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条件,尤其是光。种植农作物时,

应该合理密植。 6.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①有机物用来构建植物体 ②有机物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7、呼吸作用的概念、反应式及场所 呼吸作用——植物体吸收空气中的氧,将体内的有机物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 场所:主要在线粒体内进行。 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 8、呼吸作用意义 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是供给植物各种生命活动需要,一部分转变成热量散发出去。 9、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超过了自身对氧的需要,其余的氧都以气体的形式排到了大气中;绿色植物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 10、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呼吸作用所分解的有机物,是光合作用合成的。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能量,是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 11、教材中有关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实验(教师重点讲解)

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的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的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的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的知识点 2019-11-16 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的知识点 一、应牢记知识点 1、追根溯源,绝大多数活细胞所需能量的最终源头是太阳光能. 2、将光能转换成细胞能利用的化学能的是光合作用. 3、叶绿体中的色素及吸收光谱⑴、叶绿素(含量约占3/4)①、叶绿素a ——蓝绿色——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②、叶绿素 b ——黄绿色——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⑵、类胡萝卜素(含量约占1/4)①、胡萝卜素——橙黄色——主要吸收蓝紫光②、叶黄素——黄色——主要吸收蓝紫光 4、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⑴、提取方法:丙酮做溶剂. ⑵、碳酸钙的作用:防止研磨过程中破坏色素. ⑶、二氧化硅作用:使研磨更充分. ⑷、分离方法:纸层析法⑸、层析液:20份石油醚:2份酒精:1份丙酮混合⑹、层析结果:从上到下——胡黄ab ⑺、滤液细线要求:细、均匀、直⑻、层析要求:层析液不能没及滤液细线. 5、叶绿体中光和色素的分布——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 6、光合作用场所——叶绿体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基粒类囊体膜上,分布着与光化作用有关的色素和酶. 7、光合作用概念: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8、光合作用反应式:光能 CO2 + H2O ——→ (CH2O)+ O2 叶绿体光能 6CO2 + 12H2O ——→C6H12O6 + 6H2O + 6O2 叶绿体 9、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J .Priestly,1773—1804)实验证实:植物能更新空气. 10、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J .Ingen – housz)发现:只有在阳光照射下,只有绿叶才能更新空气. 11、1785年明确了:绿叶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12、1845年,各国科学家梅耶(R .Mayer)指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 13、1864年,德国科学家

高考生物知识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 1、呼吸作用的本质是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不一定需要氧气,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2、有氧呼吸的反应式: , 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 进行,原料是糖类等,产物是 丙酮酸 、氢 、 ATP ,第二阶段在线粒体 进行,原料是丙酮酸和水 ,产物是 C02 、ATP 、氢 ,第三阶段在线粒体进行,原料是 氢 和 氧 ,产物是 水、 ATP ,第一、二阶段的共同产物是氢 、 ATP ,三个阶段的共同产物是 ATP 。1mol 葡萄糖有氧呼吸产生能量 2870 KJ ,可用于生命活动的有1161 KJ ( 38molATP ),以热能散失 1709 KJ ,无氧呼吸产生的可利用能量是 61.08 KJ ( 2 molATP ),1molATP 水解后放出能量 30.54 KJ 。 场所 发生反应 产物 第一阶段 细胞质 基质 丙酮酸、[H]、释放少量能量,形成少量ATP 第二阶段 线粒体 基质 CO 2、[H]、释放少量能量,形成少量ATP 第三阶段 线粒体 内膜 生成H 2O 、释放大量能量,形成大量ATP 3、无氧呼吸反应式 C 6H 12O 6 2C 2H 5OH (酒精)+2CO 2+能量 C 6H 12O 6 2C 3H 3O 3+能量 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分 2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与 有氧 呼吸的相同,是由 葡萄糖分解为 丙酮酸 , 第二阶段的反应是由丙酮酸分解成CO 2和酒精 或 转化成 C 3H 3O 3(乳酸) 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乳酸菌、动物、马铃薯的块茎、玉米的胚、甜菜的块 根 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植物、酵母菌 4、影响呼吸速率的外界因素: 1、温度:温度通过影响细胞内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的活性来影响细胞的呼吸作用。 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细胞正常的呼吸作用。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越 低,细胞呼吸越弱;温度越高,细胞呼吸越强。 2、氧气:氧气充足,则无氧呼吸将受抑制;氧气不足,则有氧呼吸将会减弱或受抑制。 6H 2O 酶 2丙酮酸 少量能量 [H] + + + 6CO 2 H 2O 酶 大量能量 [H] + + O 2 葡萄糖 酶 2丙酮酸 少量能量[H] + +

(完整word版)高三生物光合作用高考题精选

C 化合物3C 化合物4 C 含量14C 化合物4C 化合物3 C 含量14C 化合物3C 化合物4 C 含量14C 化合物3C 化合物4 C 含量140000A B C D 《光合作用》高考题精选 15、(05全国二.30、)(27分)回答下列(1)、(2)小题。 (1)植物叶片表皮上分布有大量的气孔,气孔结构如图所示。 当组成气孔的细胞(保卫细胞)吸水后,会膨胀变形,气孔开启; 反之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请以放置一小段时间的菠菜为材料 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气孔具有开启和关闭的功能。要求写出实验材 料与主要用具、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并作出解释。 实验材料与主要用具: 实验步骤: 预测实验结果并作出解释: 16、(05全国一.2)在光照下,供给玉米离体叶片少量的14CO 2,随着光合作用时间的延续, 在光合作用固定CO 2形成的C 3化合物和C 4化合物中,14C 含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 ) 17、(05全国III.2)右图表示在适宜的温度、水分和CO 2 条件下,两种 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当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光合作用强度不再 增加,即达到饱和 B . C 3植物比C 4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更容易达到饱和 C .C 4植物比C 3植物光能利用率高 D .水稻是 阴生植物,玉米是阳生植物 18、(05上海35.)(9分)回答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 下图表示当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X 、Y 和Z 变化时,光合作用合成量和光强度的关系。 (1)图中X 1、X 2、X 3的差异是由于某种原因______________影响了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_ 所导致。要提高大棚作物的光合作用合成量,由X3增加为X1,最常采取的简便而有效的 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生物七年级《第六章第五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教学设计附反思

第六章第五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 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二氧化碳能够使农作物增产。 2.举例说出温度和氧气影响农作物生长和果蔬保鲜。 3.举例说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1.举例说二氧化碳能使农业增产。 2.举例说出温度和氧气影响农作物生产和果蔬保鲜。 教学难点 1.说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2.温度、氧化和植物器官含水量影响呼吸作用的原理。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 (1)查阅有关资料。了解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呼吸作用的原理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情况。b5E2RGbCAP (2)准备种植反季节蔬菜的温室中二氧化碳的调控示意图和农民贮藏小麦时 的劳动情景图等挂图、图片和几枚新鲜的水果、几粒小麦。 2.学生准备 (1)阅读本节课的内容。联系前面学习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对本节课内容 作一了解。

(2)调查当前农村生产的实际情况,搜集有关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生产实际例子。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有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知识。我们都知道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植物重要的生命活动,同时也为人类提供粮食、蔬菜、油料和瓜果。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老师小的时候,过年时根本吃不到新鲜的茄子、黄瓜、西红柿等蔬菜。现在我们过年时能吃上新鲜的蔬菜,你们知道这些新鲜的蔬菜是怎样在严冬季节种植出来的吗?那么农民利用温室种植蔬菜的道理是什么? 二、探究过程 (一)、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我们都知道,粮食、蔬菜、油料、瓜果和纤维来自不同植物的不同部位,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合理地应用光合作用的原理,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使营养物质更多地积累在人们需求的植物器官中,这样我们的农业就会获得丰收,那么,人们是怎样利用光合作用的原理而使农作物获得丰收的呢?(出示温室中的调控系统示意图)同学们请看这张图,同桌之间可以讨论一下,说温室中的调控系统是怎样调控二氧化碳浓度的? (学生讨论回答……)我们知道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 原料.而适当地增加温室中的二氧化碳的浓度时会使光合作用显著增强,产量就会有较大的提高。但是在温室中使用二氧化碳也要有个度。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一般是0. 03%。当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到0. 5%—0. 6%时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才会显著增强,产量就会有较大的提高。这种给农作物使用了二氧化碳的方法称为气肥法,二氧化碳又被称为“室中肥料”。你们知道给农作物施加二氧化碳的方法有哪些吗?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考题汇编

【大题冲关】高中生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考题汇编 .... 1、将某绿色植物置于密封的玻璃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给以充足的光照,容器内CO2的含量每小时减少了36mg、放在黑暗条件下,容器内CO2含量每小时增加8mg,据实验测定,该植物在上述光照条件下每小时制造葡萄糖30mg。回答: (1)上述条件下,光照时细胞呼吸的强度与黑暗时细胞呼吸的强度_____(相等) (2)在光照时该植物每小时葡萄糖的净生产量是_________mg。(24.55 mg ) (3) 若在一昼夜中给4小时光照、20小时黑暗,此植物体内有机物的含量是 A 增加 B减少 C 不变 D 先减后增 2、(8分)将一株植物置于密闭的容器中,用红外测量仪进行测量,测量时间均为1小时, (1)在25 ℃条件下,若这株植物在充分光照条件下1小时积累的有机物都是葡萄糖,则1小时积累葡萄糖g。(0.06) (2)在25 ℃条件下,这株植物在充分光照下1小时总共制造葡萄糖g。(0.09) (3)如果一天有10小时充分光照,其余时间在黑暗下度过,如果光照时的温度为25℃,黑暗时的温度为15℃,则一昼夜积累葡萄糖g.( 0.39 (4)从以上计算可知,种在新疆地区的西瓜比种在江浙一带的甜,其原因之一是。(昼夜温差大、积累葡萄糖多) 4、在光合作用下,要保持叶绿体中五碳化合物数量不变,同时合成1mol葡萄糖,暗反应中将产生多少摩尔三碳化合物 A 2mol B 4mol C 6mol D 12mol 1 d 中积累的葡萄糖为 A.765 mg B.1485 mg C.315 mg D.540 mg 6、有一瓶子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液,吸进氧气的体积与放出CO2的体积之比是3:5,这是因为 A 有1/2的葡萄糖用于有氧呼吸 B 有2/3的葡萄糖用于有氧呼吸 C 有1/3的葡萄糖用于有氧呼吸 D 有1/4的葡萄糖用于有氧呼吸 7、现有一瓶酵母菌的葡萄糖液,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酒 (假定两种呼吸作用产生CO2的速率相同), 精和CO2的量如图13-3所示, 在氧浓度为a时发生的情况是 A.100%酵母菌进行发酵 B.30%的酵母菌进行发酵 C.60%的酵母菌进行发酵 D.酵母菌停止发酵 10、图5-10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 浓度下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的变化。 请据图5-10回答下列问题:

七年级生物植物的呼吸作用教案

第三单元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第二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描述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的过程。 2.说出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3.认同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中的重要作用。 【过程与方法】: 参与探究实验的过程,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及创新意识;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同绿色植物在制造有机物方面对于生物圈有重要意义,反思人与生物圈的关系,树立生物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又服务于生活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 重点:呼吸作用的概念和探究呼吸作用的三个实验。 难点:呼吸作用过程中的有机物的分解和能量的释放。 三、教学设计思路: 围绕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过程,以实验为依托,以生活和环境事件为载体,从分析实验现象入手,推测出呼吸作用的原料、产物以及有机物分解和释放能量的实质,揭示呼吸作用的实质与普适性。然后从生物圈的角度探讨碳-氧平衡,反思人与生物圈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 准备实验所需要的仪器和器材。提前一周黄豆,装在玻璃瓶中的白菜。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学案 自主学习 一、植物的呼吸作用 1.概念:细胞内有机物在___的参与下被分解成___和___,同时释放___的过程。 2.反应公式:_________。 3.观察种子呼吸现象的演示实验。 温度计示数上升说明___。 蜡烛熄灭说明呼吸作用吸收___。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___。 4.呼吸作用释放能量,一部分以___的形式散失,其余主要用于维持___。 二、呼吸作用的应用 1.田间松土、及时排涝有利于根的___。 2.粮食、蔬菜、水果贮藏需要抑制呼吸作用。 课堂练习 1.白薯、白菜堆放久了会发热的原因是() A.光合作用产生了热量 B.蒸腾作用产生了热量 C.呼吸作用产生了热量 D.都有可能 2.在农业生产上,为了利于植物呼吸,常采取的措施是() A.大量使用有机肥料 B.大量使用无机肥料 C.大量浇水 D.中耕松土 3.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部位是() A.绿色部分 B.叶片 C.种子 D.植物体有生命的部分 4、讨论:我国北方农村里常将马铃薯储藏在地窖中,进入地窖取物前,农民往往把一盏油灯吊入地窖内,你知道这一做法的目的是什么?

七年级(初一)生物光合作用教案

光合作用教案 华理大附中 赵运高 课堂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通过对近几年上海高考题中光合作用计算题的分析、归纳,理顺所学知识的 逻辑关系,启迪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并灵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 通过师生的讨论活动,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解题能 力和应试技巧。 3.情感价值目标: 通过对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相联系等生物科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帮助学生 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通过科学家研究光合过程的科研成果的介绍,增强对 光合作用意义的理解,也增强学生投身生命科学的学习和研究的信心。 重点和难点 光合作用相关的计算 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设置一些疑问启发式教学,以习题来强化对相关知识 的理解。 教学媒体:主要运用PPT 课件,提高课堂教学的容量和效率。 三、教学过程: 导入:通过光合作用意义的介绍引入植物的光合作用。 (一)光合作用的过程。 进而让同学总结出光合作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6 CO 2 +12H 2O →C 6H 12O 6+6H 2O+6O 2 并通过光合作用过程和反应式可知: 光 叶绿体

(二)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 如二氧化碳的浓度,温度和光照强度等。 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问题1、温室大棚种植蔬菜时,为什么要经常开门窗通风? 问题2、为什么农业生产上种植作物时“合理密植”? 问题3、为什么在冬季时野外的植物生长速度总会减慢? 而大棚作物的产量却依然很高? 光合作用是最基本的物质和能量代谢,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制造了有机物和O2,贮存了能量,这与我们的农业生产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单位面积的农作物产量如何,需要多强光照才能保证其产量,温室栽培要供应多少气肥?宇航员在太空中的供氧若通过小球藻的光合作用来补充,那需要培养多少小球藻才合适呢?这些问题都离不开光合作用的相关计算,而光合作用相关的计算题目一直是上海高考题的一大特色,在全国有很大的引领作用,而且这一特色要一直保持下去。那么我们在解决此类问题时应注意些什么呢?(三)光合作用有关计算问题 例1、(06上海).请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 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当的温度条件下,测定某双子叶植物叶片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作用速度,结果如右表。表中负值表示二氧化碳释放量,正值表示二氧化碳吸收量。 (1)在右侧坐标系上绘出光照强度与该植物叶片光合作用速度的关系图。 (2)该植物叶片的呼吸速度是(CO2mg/lOOcm2叶·小时)。 (3)在光照强度为千勒克司时,该植物叶片光合成量和呼吸消耗量相等。 (4)在一天中,将该植物叶片置于10千勒克司光照下10小时,其余时间置于黑暗中,则每lOOcm2叶片产生的葡萄糖中有mg将转化为淀粉。(取小数点后一位) (5)据图分析,在0~8千勒克司范围内,光合作用速度受因素影响;超过8千勒克司时,光合作用速度受因素影响。 通过该例题的分析,以及以往我们所掌握的知识,我们在解决光合作用有关计算问题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1、学会从题干中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特别是通过图表来表达的。

高中生物 必修1 光合作用 知识点全面总结

第三单元之—光合作用 一、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 (一)叶绿体的结构模型. (二)相关知识 1、.叶绿体是真核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2、叶绿体由两层膜(内膜和外膜)包围而成,内部有许多基粒,基粒和基粒之间充满了基质。 3、每个基粒都有许多个类囊体构成,类囊体薄膜上含有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的色素以及光反应所需的酶,是光反应的场所。 4、基质中含有暗反应所需的酶,是进行暗反应的场所。 5、光合色素的相关知识。 (1)叶绿体色素的种类及含量: 叶绿素a 叶绿素(3/4) 叶绿素b 叶绿体色素 胡萝卜素 类胡萝卜素(1/4) 叶黄素 (2)叶绿体色素的分布: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 (3)叶绿体色素的功能:吸收,传递(4种色素),转化光能(只有少量的叶绿素a把光能转为电能) (4)影响叶绿素合成的因素: ①光照:光是影响叶绿素合成的主要条件,一般植物在黑暗中不能合成叶绿素,因而叶片发黄。(例如韭黄,蒜黄) ②温度:温度可影响与叶绿素合成有关的酶的活性,进而影响叶绿素的合成。低温(秋末)时,叶绿素分子易被破坏,而使叶子变黄。 ③必需元素:叶绿素中含N、Mg等必需元素,缺乏N、Mg将导致叶绿素无法合成,叶变黄。另外,Fe是叶绿素合成过程中某些酶的辅助成分,缺Fe也将导致叶绿素合成受阻,叶变黄。

(5)叶绿体色素的吸收光谱: ①叶绿体中的色素只吸收可见光,而对红外光和紫外光等不吸收。 ②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色素对绿光吸收最少。对其他波段的光并非不吸收,只是吸收量较少。 经过色素吸收后,光谱出现两条黑带。说明: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6)叶绿体色素的性质:易溶于酒精、丙酮和石油醚等有机溶剂,不溶于水,叶绿素的性质不稳定,易被破坏,类胡萝卜素性质相对稳定。 (7)植物叶片的颜色与所含色素的关系: 正常绿色正常叶片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比例约为3∶1,且对绿光吸收最少,所以正常叶片总是呈现绿色 叶色变黄寒冷时,叶绿素分子易被破坏,类胡萝卜素较稳定,显示出类胡萝卜素的颜色,叶子变黄 叶色变红秋天降温时,植物体为适应寒冷,体内积累了较多的可溶性糖,有利于形成红色的花青素,而叶绿素因寒冷逐渐降解,叶子呈现红色 6、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1)原理解读: ①色素的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溶于有机溶剂而不溶于水,可以用无水乙醇(或丙酮)作溶剂提取绿叶中的色素,而不能用水,因为叶绿体中的色素不能溶于水。 ②色素的分离原理:利用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进行分离,溶解度大的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从而使各种色素分离。 (2)选材:应选取鲜嫩、颜色深绿的叶片,以保证含有较多的色素。 (3)过程:省略。 (4)结果分析:

北师大初中生物七上《呼吸作用》教案_18

《第2节呼吸作用》 一、教材分析 1.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第3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主要讲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生活方式,作用及意义及绿色植物的生活史。而第5章正是通过学习绿色植物的生活方式,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命活动。本节内容位于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5章,是在学过《光合作用》之后,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是呼吸作用的物质前提,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又是其它生命活动的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学好本节能使学生对光合作用的现象和本质更深刻的体会和理解,对生活中的生命现象和本质产生更多的顿悟,有助于他们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呼吸作用也是高中生物课的重要内容,研究呼吸作用有利于初高中生物知识的过渡和衔接。 1.2教材内容分析及教学对策 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描述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但从教材的编写意图来看,主要是通过演示实验的阅读、观察、分析、结论,强化学生对对照实验中控制变量进行分析与体验,渗透对照实验的设计思想。本节知识包含3个方面,即(1)植物呼吸现象(2)进行呼吸作用的基本单位及场所(3)呼吸作用的原理及意义。教材用萌发种子和煮熟种子作为对照设置3个演示实验,由现象到本质引导学生理解呼吸作用的实质。然后由为什么煮熟种子不能进行呼吸作用的问题讨论,引出呼吸作用进行的基本单位及场所。再由三个演示实验引导出呼吸作用的原理和意义。初一学生对实验往往只关注实验结果,对实验的过程不重视,加之,学生缺乏必要的化学、物理的知识,缺乏对细胞内微观结构及功能的了解,使学生理解实验及抽象概念教学成为教学的难点。因此为突破难点,也为突出重点,设计了多媒体,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进行有效的文本对话,增强交流的简洁性和明晰度,增加课堂的信息量,增强教学内容的生动性。 1.3教学重点:(1)探究植物细胞呼吸作用的实验; (2)呼吸作用的原理和意义。 1.4教学难点:(1)探究植物细胞呼吸作用的实验; (2)植物细胞都进行呼吸作用; (3)呼吸作用的原理和意义。

初一生物光合作用等五大作用

光合作用 光(条件)二氧化碳+水 (贮存能量)+氧气【产物】 1.光合作用的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为 贮存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 2.光合作用过程包括哪两种变化?一是物质转变,无机物转变为淀粉等 复杂的有机物;二是能量转化,光能转变为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3.光合作用的意义是什么?a.制造有机物 b.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 含量的相对稳定 c.贮存能量(如石油,煤炭,天然气) 4. 5.①葡萄行间种植草莓属 于立体种植,在_空间__和__时间__上进行最优化组合,以达到_增产_、增收__的目的。②种植玉米时,株距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应该要__合理密植____。③温室帐篷里白天适当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 呼吸作用 +水+能量 6.萌发种 子的呼吸作用旺盛。 7.实验:验证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时吸收氧气。把种子密封放 在温暖的地方放置一段时间,再用燃烧的蜡烛检验玻璃杯里是否有氧气。

①请描述实验现象。甲瓶中燃烧的蜡烛熄灭了,乙瓶继续燃烧 ②实验中的变量是什么?种子是否具有生命力对照组是什么?甲。 ③实验装置放在冰箱里可以吗?为什么?不可以。因为温度过低,萌发种子呼吸作用弱,实验现象不明显 8.实验:验证种子萌发时释放二氧化碳。 ①该实验不够完备,还需添加什么装置? 还需添加一个实验组,装置如上图,种子换成煮熟的种子 ②该实验的三个原理是什么?萌发种子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遇二氧化碳变浑浊;加水排气法,将气体压到试管中。 ③描述实验现象。上图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9.实验:种子萌发时释放能量 ①该实验为什么要用保温瓶?保温,防止瓶内温度受外界影响,影响实验结果 ②看图,哪幅图的种子具有生命力?甲 10.呼吸作用的概念是什么?植物体吸收氧气,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11.呼吸作用过程包括什么变化?a。物质转变。有机物转变为无机物 b.有机物中的化学能主要转化为热能 12.呼吸作用的意义是什么?植物体通过呼吸作用释放能量,一部分用于各种生命活动,一部分转化为成热量散失。 13.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_动力____. 14.凡是_具有生命力的_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__无时无刻__ 萌发的种子 澄 清 石 灰 水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