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唐诗五首复习用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唐诗五首复习用

唐诗五首

1.《野望》作者是初唐诗人王绩,字无功,号东皋子,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有避世的思想。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首联叙事兼抒情,总摄以下六句。“望”字点题,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心情。“徒倚”,即徘徊,写出人物内心的苦闷和矛盾;“欲何依”表现出作者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却终不得志的迷茫和失意情绪。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对偶)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颔联和颈联承“望”字面来,又紧扣“薄暮”。写出远望所见到的景色。“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写静态的远景,侧重宏观描绘。“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转而写人,写动态的近景。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近景与远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用典)

尾联由外物回归自身,首尾呼应,狂发感情,收束全诗。诗人感觉自己虽身处陶渊明般的境地,却难觅知音,孤苦无依,只好向前贤那里寻找慰藉,放声高歌,怀念古时候的隐者伯夷和叔齐。

作者崔颢,唐朝诗人著有《崔颢集》。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首联扣题,从神话传说落笔,写现在的鹤去楼空。“空”可理解为“空空荡荡”,强调空间上的虚无,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感。读首联,仿佛看到诗人凭栏远眺,吊古伤今,陷入无限沉思之中的形象。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颔联紧承首联来写,是首联的延伸。这两联四句,虚中有实,抚今追昔,写出诗人对世事变化难以逆料的感慨;以神话传说起笔,增添了黄鹤楼的神异色彩,丰富了诗歌的内容。“空”可理解为“空自”“徒然”,强调时间的渺远,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惆怅,也反映出封建社会一些知识分子困苦的情状。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对偶)

颈联转写登楼所见之明丽之景,诗人也从怀古之思中回到现实(是写实,不是想象)中来。境界阔大,色彩鲜明。两句对仗工整,各用一叠词,声调铿锵,音韵清朗,富于音乐美。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作者王维,字摩诘,盛唐山水田园派的代表,世称“诗佛”,与孟浩然并称“王孟”。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首联叙事,交代地点及事由。“单车欲问边”,写自己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属国”是诗人自称;实际诗人并不需经过居延,这样写,也是表现关塞迢迢,山高路远,烘托孤寂的心境。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比喻、对偶)

颔联承接首联,直抒内心感受。以“征蓬”“归雁”自比,“征蓬”喻诗人,是正比,而“归雁”喻诗人,是反衬。雁北归旧巢(由此得知诗人出行的时间是春季),诗人迎着大漠风沙像蓬草一样飘向塞外,景况迥然不同。此联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诗人幽微难言的情感(被排挤的孤寂、飘零之感)。“出”“入”描绘动态景物,与颈联“直”“圆”描绘静态景物相结合,使画面富有变化,意境深远。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前两联还在个人荣辱浮沉的小圈子里打转,颈联则画风一转,境界转而阔大起来:“大”写出了边疆沙漠的茫茫无边;“孤”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直”表现了孤烟之高;“长”表现了大漠的无边无际、黄河的杳无尽头;“圆”表现了落日之低之大。这两句以传神的笔墨描绘奇美壮丽(明媚秀丽不对)的塞外风光,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被称为千古名句。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从侧面烘托了守边将士凄凉艰苦的生活环境,借以反映他们不畏艰苦,积极守卫边疆的爱国主义精神。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用典)

尾联与首联呼应,继续写出使一事。诗人行至萧关(萧关是地名,不是人名!),探马来报,都护逐杀敌军,已到了最前线,诗句中流露出诗人对都护的赞叹,也表现出诗人对前线战事的关心。“燕然”为用典,不是实指,而是代指前线,暗示前方取得了胜利。

这里诗人情绪已经高涨起来,似为前线大捷而欢欣鼓舞,

作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是继屈原之后最具个性、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首联点题,以叙事为主,交代地点和事由。诗人乘舟来到遥远的荆门外,将到楚地游览。随着船的移动,两岸的景色像画卷一样展开、变换。接下来,诗人很自然地描绘了舟过荆门时所见的景色。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颔联以移动视角来写景物的变化。“随”字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地表现出山水的动感,山岭本是静止的事物,却如影随形,竞至于消失,这里作者化静为动,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入”字将江仿佛流入碧空,流入荒漠辽阔的原野,流入大海之外的意境写了出来。这两句诗,看似无理,却正是行舟观景时真实的体验,也符合江水进入楚地后一马平川的特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比喻)

颈联则以静观的视角,描摹江上的美景,宛如两幅图画。第一幅是水中映月图,写朗月映照下的夜景。第二幅是天边云霞图,写黄昏的风景。(注意两幅图画的顺序和时间!)这两联所写景物,或天高地远,气象阔大,或风物灵动,景色优美,正是作者喜悦开朗心境的展现,洋溢着青春的活力。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拟人)

尾联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思乡之叹:还是故乡的水好啊,把我的船送到万里之外,还不忍分别,不

作者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朝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有“诗魔和诗王”之称,是新乐府运动的领袖。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首联点题,交代游踪。诗人出游,从孤山寺北出发,到贾公亭以西,远眺湖面,春水初涨,云脚低垂,与湖面相接。当是湖面开阔,视野无碍,方能见此景象。这就勾画出了西湖早春的轮廓,是从大处落笔。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中间两联是分写,抓住早莺、新燕、乱花、浅草四种景物,细致描摹早春景致,颔联写莺和燕,是动物。“几处”说明早莺还少,“争暖树”,说明尚是乍暖还寒时候,“谁家新燕”,说明燕子始回,尚未筑巢,可谓描摹细腻。(“写“莺”“燕”是为了拓展读者的视野,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的说法不对!)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颈联写花和草,是植物。“渐欲”说明乱花初放,东一团西一簇,用一个“乱”来形容,让人眼花缭乱;“浅草”写出芳草才生,尚未长高,仅能没过马蹄。“才能”写出花草欣欣向荣的趋势。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尾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湖东”点明诗人行踪,与首联呼应;“绿杨阴”“白沙堤”,颜色鲜明,一派春和景明气象;“行不足”,是因为看不足,说明诗流连忘返,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并没有将“绿杨阴历”的美景描绘的栩栩如生,而是给人无尽的遐想)诗的前四句写湖上春光,范围上是宽广的,它从“孤山”一句生发出来;后四句专写“湖东”景色,归结到“白沙堤”。前面先点明环境

,然后写景;后面先写景,然后点明环境。诗以“孤山寺”起,以“白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