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行地道深基坑专项方案

人行地道深基坑专项方案

人行地道深基坑专项方案
人行地道深基坑专项方案

乐山青江新区基础设施BT项目瑞祥路A段道路

(南段)新建工程

深基坑专项施工方案

批准:

审核:

校核:

编制:

中国水电建设集团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乐山青江项目总承包部

二〇一四年三月

目录

1编制依据2

1.1本项目工程技术方案编制的依据2

1.2参考技术规范3

1.3主要应用法规及其它3

2工程概况3

2.1工程简介3

2.2工程地质4

2.3地下水条件概述4

3资源配置5

3.1人员配置5

3.2施工机械6

4施工准备7

5施工方案7

5.1基坑开挖7

5.2基坑抽排水11

5.3基坑支护14

5.3.1支护优点14

5.3.2支护方案14

5.3.3基坑支护设计14

5.3.4支护支架施工方法19

6边坡稳定监测20

7雨季施工措施24

7.1做好防雨前期准备24

7.2雨期中的技术措施25

8施工质量保证措施25

8.1边坡开挖质量控制措施25

8.2锚杆施工质量控制措施25

8.3 锚喷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25

9安全保证措施26

9.1 机械设备使用安全26

9.2安全用电26

9.3锚喷安全施工措施26

10环保保证措施27

10.1施工期生产、生活用水污染防治措施27

10.2 施工期粉尘、噪声的治理措施27

11深基坑施工应急救援预案27

11.1项目部救援预案制定、修订的管理机构和指挥机构:27

11.2应急救援组织机构、人员及职责分工:27

11.3应急救援人力、设备、物资、通讯的配备和管理:29

11.4深基坑施工常见潜在的安全事故诱发因素:30

11.5深基坑应急处理程序:30

11.6深基坑施工的安全要求:32

11.7深基坑施工的安全保证措施:32

1编制依据

1.1本项目工程技术方案编制的依据

1、瑞祥路A段地下人行通道施工设计图。

2、瑞祥路A段排水工程施工设计图。

2、与乐山市城市投资有限公司签定的施工BT合同。

1.2参考技术规范

1、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2、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规范(CJJ69-95)

3、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

4、公路隧道交通工程设计规范(JTG/T D71-2004)

5、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6、公路桥梁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 D63-2007)

7、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8、锚杆喷射混凝土技术规程(GB50086-2001)

9、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89)

10、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92)

11、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92)

12、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01)

13、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14、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15、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 81-2002)

16、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8923-88)

17、埋弧焊用碳钢焊丝和焊剂(GB/T5293-1999)

18、碳钢焊条(GB/T5118-1995)

19、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20、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1.3主要应用法规及其它

国家、乐山市有关法规及规定和现场的踏勘资料。

2工程概况

2.1工程简介

瑞祥路道路宽度55m,设计为双向8车道。为解决瑞祥路两侧(即乐山火车

站站前广场侧与柏杨西路侧)的人行过街问题,在瑞祥路设置人行通道,本处为10+43.5人行过街地道。

10+43.5地下人行通道结构物均位于原地面以下,因此主通道和次通道施工都要进行基槽开挖。其中CK01~CK08、KJ01~KJ04处于深挖段,基坑开挖深度大于5m。为保障施工过程中边坡稳定及后期施工安全,我部对大于5m的地下人行通道基坑,采取喷锚挂网方式进行支护。

2.2工程地质

根据岩石勘察报告,基础土从新至老依次为人工填土(Q4ml)层及白垩系下统灌口组(k1g)砂质泥岩。描述如下:

(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

①耕土:黄褐色,松散,稍湿-湿,以粘性土为主,表层一般可见少量植物根系,主要分布于地表,厚度较薄,约0.4-0.8m。

②黏土:灰色、灰褐色,软塑-可塑,干强度较高,韧性较好,局部夹薄层粉质土,该层在场地内局部分布,厚度约0.4-1.5m。

③淤泥质黏土:灰色、灰褐色,流塑-软塑,自立稳定性差,带腥臭味,该层主要存在于水田和鱼塘之中,厚度约0.9-6.0m。

④泥炭土:灰黑色,湿,含水量较高,有机质含量较高,有腥臭味,厚度约

3.0-

4.0m。

(2)白垩系下统灌口组(k1g)砂质泥岩

⑤-1、强风化砂质泥岩:主要为褐红色,夹紫红色泥质薄岩,岩体破碎,结构大部分被破坏,层理不明显,具散体状结构或碎裂状结构,岩芯主要为碎块状、短柱状,该层在场地内广泛分布,稳定性较好,是良好的基础持力层。

⑤-2、中风化砂质泥岩:主要为褐红色,夹紫红色泥岩薄层,风化裂隙一般发育,结构部分被破坏,可见水平层理,具层状结构,岩芯主要呈柱状-长柱状,较完整,岩芯采取率可达85%以上,本次勘察未揭穿该层。该层强度较高,稳定性好,是良好的基础持力层。

2.3地下水条件概述

(1)区域水文地质总体特征

本工程区域水文地质类型主要包括地表水、上层滞水和基岩裂隙水,水量较小,主要由大气降水和地表水补给,地下水位受季节变化的影响不大,根据钻孔揭露,地下水位为1.8~3.6米,水位线起伏与地面起伏基本一致。

(2)地表水

拟建场地钻孔ZK5旁有一条南——北向水渠穿过,沟宽约2~3m,深0.5~1m,水深较浅,水量受季节及降水影响较大。

(3)地下水

①上层滞水(Q4ml)

第四系松散堆积层上层滞水,主要受大气降水和地表径流(场地内的水沟)补给,水量一般较小,水位无规律,无统一的地下水位。

②基层裂隙水含水层(k1g)

基岩风化裂隙水赋存于基岩风化带中的裂隙中。由钻孔内观测,该种地下水一般赋存于强风化岩下部及中风化岩石中,主要受邻区地下水侧向补给,水量受构造、岩性、裂隙发育程度等影响显著,存在水量分布不均的特点,总体上看,该类水水量不大。

根据现场已开挖的位置可知,现场开挖范围内地下水对边坡的影响较小,但是在施工过程中时刻注意地下水的变化情况,以便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加强边坡防护。

3资源配置

3.1人员配置

人员配置根据现场作适当的调整,以满足施工工期的要求。具体人员配置见下表。

地下人行通道人员配置

3.2施工机械

根据通道工程量及工期安排,实适地投入机械设备数量如下:

地下人行通道机械配置

4施工准备

(1)资源准备

根据本施工项目的实际情况,合理配置各项施工资源。确保各类施工机械性能良好,各类测量仪器精密度符合要求,各类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2)技术准备

按照深基坑专项施工方案,逐级进行技术交底,确保各类施工人员熟悉本工程施工中的技术、安全、质量中的具体要求。

(3)现场准备

做好现场安全文明施工,修建临时施工便道,合理布置弃料堆放区及合格料存放区,统筹安排现场施工用电。

5施工方案

5.1基坑开挖

(1)开挖工艺流程

人行地道深基坑开挖工艺流程 (2) 开挖顺序及开挖方法 1)开挖顺序

根据本人行地道所在地实际地形,该处地面高程均位于本工程建筑物之上,因此首先将对本工程所在区域路基结构层 1.5m (预留路基保护层)以上部分进行开挖。待以上部分开挖完成后,随即进行人行通道基坑开挖,基坑开挖借助次通道形成下基坑道路,首先完成主通道开挖,主通道开挖完成后,陆续完成次通道开挖,直至开挖完成。

在进行基坑开挖时,我部若全部对主通道及两侧副通道一次性进行开挖,则瑞祥路A 段场内主通道将会在该人行通道处被打断,地下通道南北两侧道路无法连通。因此我部在进行基坑开挖时,采用半幅施工半幅预留(供场内道路使用)的方法进行施工。首先进行道路中线东侧施工,然后进行中线西侧施工。由于东西两侧次通道结构形式不同,因此下基坑道路在布置上两侧存在差异,因此我部对东西两侧的开挖方法将进行分开论述。

开挖典型断面见下图:

主通道开挖典型断面图

1:0.

361:0.

36

次通道开挖典型断面图

2)东侧基坑开挖方法

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及场地要求,我部根据次通道下坡的结构形式,采用在次通道形成下基坑道路,但由于次通道结构坡比为1:4,不能满足20t 自卸汽车通行要求(通行要求坡比为1:10),需对此通道进行处理(方法一是对次通道超挖形成道路,此方法将增加路基处理范围;方法二是先预留下基坑道路,对道路占据部位后期开挖。本方案采用方法二),形成下基底道路。在此过程中由于开挖机械工艺要求,部分地段开挖石料存在二次转运,详见下图:

1:m

1:m

m值当开挖深度大于5m取0.36,当开挖深度小于5m时取1.25.

由于本人行地道主通道基坑开挖深度约9.5m左右,因此采用分层开挖的方法进行本通道开挖,分层开挖深度为3m,底部预留50cm厚度保护层,保护层采用人工配风镐开挖。主通道(开挖深度约9m)及次通道与主通道连接第一段(开挖深度约5~9.5m)采用1:0.36放坡,其他部位(强风化砂质泥岩)采用1:1.25放坡。

下基坑道路布置在左侧次通道。左侧次通道下基坑道路顶部预留30cm保护层,然后按照10%的坡度开挖,形成下基坑道路。道路占压部位由主通道向左侧次通道后退收料(机械开挖预留50cm作为保护层)。左侧次通道CK01与CK05交接处由于上层开挖面距建基面在3~3.9m之间,扣除预留50cm保护层,挖机开挖深度约2.5~3.4m,综合考虑挖机在坡面开挖的性能及安全要求,开挖深度大于2.5处需进行挖机二次倒运,将该处石料采用挖机后退法收料,倒运至开挖层深度浅的地方再进行装车。

2)西侧基坑开挖方法

西侧施工方法参照东侧进行施工,但由于本侧次通道结构距离较短,开挖方法局部有所调整,开挖放坡及分层厚度同东侧开挖施工。详见下图:

为了保证基底持力层不被破坏,基坑底面高程以上50cm范围内采用人工配风镐开挖,出料方式同样采用吊车配挂装渣容器。人工清挖基地时,专职安全监测人员时刻关注边坡稳定性,发现有渗水层、边坡位移、地表沉降等,立即通知施工人员撤离作业区域,并向上级汇报,及时排除危险。正常施工时,测量人员严格控制坑底高程和宽度,不使坑底原状土遭受扰动或破坏。

开挖出强度足够的石料可用于回填时,如果粒径不满足回填要求,在开挖现场统一改小后,再回填路基或者基坑。需要弃掉的石方,直接弃运至武家湾弃土场。

10+43人行地道基坑二次倒运石方工程数量表

5.2基坑抽排水

根据本工程水文地质情况,基坑抽排水采用明排的方法进行施工。本工程设置两道排水系统,基坑底部排水沟和基坑顶部排水沟,基坑底部排水沟设置水泵坑,降水抽排至基坑顶部排水沟,通过Φ159钢管统一抽排至东侧就近沟渠。基坑抽排水分东侧和西侧二期进行施工,首先进行东侧排水系统施工,待东侧施工完成后,场内道路改道后再进行西侧排水系统施工。具体见下:(1)顶部排水沟布置

基坑顶部排水沟距开口线1.5m,采用梯形C25混凝土结构,混凝土水沟尺寸为高0.5m,宽0.8m,厚0.1m。

(2)底部排水沟布置

基坑底部排水沟距坡脚0.5m,采用矩形C25混凝土结构,混凝土水沟尺寸为高0.4m,宽0.5m,厚0.1m。

(3)集水坑布置

底部集水坑:在基坑底部修建方形C25混凝土结构集水坑,尺寸长1.5m,宽1.5m,深1m,壁厚0.2m。采用2.5kw水泵将积水抽向坡顶排水沟。

顶部集水坑:在主通道与次通道交接顶部处距两侧开口线3m处设置顶部集水坑,顶部集水坑采用C25混凝土结构,尺寸长3m,宽3m,深3m,壁厚0.2m。

基坑抽排水布置详见下图:

基坑抽排水平面布置图

挖方区排水断面图坡顶排水沟

坡顶排水沟

坡底排水沟坡底排水沟

基坑顶部排水沟断面图(单位以m计)

基坑底部排水沟断面图(单位以m计)

基坑抽排水工程量

5.3基坑支护

5.3.1支护优点

(1)支护结构安全可靠,能保证基坑及周边建筑物与环境的安全。

(2)支护结构的施工工期短。

(3)有利于土方工程开挖,节省土方施工工期。

(4)支护结构造价低,经济合理。

5.3.2支护方案

根据本工程实际地质情况,为保障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对大于5米的深基坑地段采用喷锚支护,基坑每开挖一层(深度为3m),即做喷锚支护,然后再进行下一层开挖。由于本人行地道分期分侧开挖,主通道将被分两期进行开挖。主通道在进行一期(东侧)开挖时,与二期(西侧)主通道形成临时坡面,该坡面开挖坡率与支护形式同深基坑开挖支护相同。

5.3.3基坑支护设计

基坑边坡支护采用挂网锚喷混凝土的方法进行。施工工艺流程:

清理坡面搭架锚杆孔及排水孔成孔下锚杆绑扎钢筋网喷射砼。

5.3.3.1锚杆施工

(1)锚杆制作

锚杆采用Φ48钢管,锚杆长度分别问5m、4.5m、4m,在钢管上间隔30cm对撑焊接角钢倒刺。

(2)锚杆布置

喷锚支护采用梅花形布置,间距1.2m ,每开挖3m 深即进行喷锚,从上至下设置三排锚杆,深度分别为5m 、4.5m 、4.0m 。 (3)锚杆放线

由现场测量放线人员按各个断面设计要求放线,并经专人检查后做好施工记录。

(4)击入锚杆

通过潜孔钻机打孔,打孔深度依次为4m 、4.5m 、5m ,用12m 3空压机清孔后,将φ48钢管锚杆根据不同打孔深度击入80mm 的孔中。然后在钢管上进行注浆。锚杆端部焊倒刺扩孔器,扩大锚杆体端部直径,增大端部摩阻力,根据设计要求,锚杆向下与墙体倾角为15度左右。

(5) 浆液制备

清完孔,锚杆放入孔中过后,进行压浆。浆液采用P.O.325纯水泥浆,浆液水灰比为0.45。采用JW 型制浆桶进行浆液的制备。

(6) 压浆

为便于灌浆,在φ48钢管锚杆上预留有泄浆孔(φ3~φ6)。

待压浆浆液制备好后,便可进行压浆。注浆压力为0.3~0.5MPa 。每根锚杆压浆量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最适宜的压浆量。浆液搅拌均匀,随拌随用,须在浆液达到初凝前用完。

(7) 泄水孔

泄水孔采用PVC 塑胶管,呈梅花型布置,间距为2.0m ,孔径5cm ,深入墙体

水泥浆固结体角钢倒刺(间距30cm)

φ48钢管

锚杆断面图(m)

端部处采用土工布包裹。

5.3.3.2锚喷混凝土施工

锚喷混凝土采用湿喷法施工,锚喷混凝土采用C20混凝土,锚喷厚度为10cm。

(1)钢筋网规格

网片采用φ6钢筋制作,单层双向布置,间距20×20cm,采用22#扎丝绑扎,在横向和纵向间隔1.2m设置一道加强筋,加强筋采用Φ16二级螺纹钢。

钢筋网片图(图中单位以m计)

(2)钢筋网片安装

先修整坡面,采用人工修整,达到坡面平整无虚土存在通过加强筋将钢筋网片固定在墙体上,加强钢筋采用φ22#螺纹钢,钢筋打入坡面1m,钢筋网片临坡面安放2cm保护层垫块,确保喷射保护层厚度。

(3)混凝土拌制及运输

锚喷混凝土采用乐山嘉美志达商品混凝土,该商品砼站位于乐山市中区罗汉镇黎明村,运距14km。混凝土水平运输采用12m3的混凝土搅拌罐车运输,垂直运输采用混凝土泵车。

(4)喷射操作方法

钢筋网片固定好以后,先放线定出喷射混凝土面层的位置点,用短钢筋插入土中作厚度控制标记,再进行喷砼作业。

开机后,注意观察风压表值变化,并根据喷嘴出料情况调整主风阀开度。一般喷坡工作风压为0.2~0.4Mpa。

喷射作业时,操作手要时刻注意观察喷嘴情况,一旦发生堵管,要立即停止主电机和振动电机,然后再关风。待管路疏通和清除故障后方能开机。当喷嘴出料突然出现脉冲时,暂时关主电机和振动电机(主风阀不关),待管路畅通后再开机。

过程中注意观察结合面的密封情况,当结合面有砂浆呈喷射状喷出时,说明压紧力不够,或结合板磨损,适当调整结合板的压紧力或更换结合板。

作业过程中,上料速度要均匀连续适中,始终保持进料斗中有一定的混凝土贮存,及时清除掉振动筛上粒径的粗集料和其它异物。

喷射过程中,喷射手后方的助手应及时协助喷射手理顺混凝土胶管,避免喷射手变换喷射位置时,使混凝土管产生急拐弯和憋劲现象,引起堵管。

喷射手在操作喷嘴时,应尽量使喷嘴与受喷面垂直,距离在0.8~1.5m范围内。喷混凝土应分片自下而上喷射,喷嘴应均匀地呈螺旋形转动。

喷射过程中发现喷嘴出料少,说明气料仓积料太多须清理,可停机后打开料混合仓的快速接头,将其中的积料清理干净。

喷射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洒水养护,养护时间视气温状况而定,一般为7d。

锚喷支护图

5.3.3.3基坑坡顶硬化处理

在支护面顶部,设置1米宽,10mm厚C20钢筋砼翻边;钢筋布置间距为φ12@100mm×100mm,砼翻边向外做3%~5%坡度,防止坡顶地表水流向基坑内。

5.3.3.4基坑坡顶安全防护

在基坑四周距开口线 1.2m设置双横杆钢管防护栏(下道护栏离地面高度0.6m,上道护栏离地高度1.2m),立杆打入地面50cm深,立杆露出地面高度1.2m,防护栏埋设距基坑边缘为2m,立杆间距为3m。并沿基坑每隔3m交错布置警示灯和照明灯,并且设置密目安全网以防坠落。

人行道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概况 (1) 三、人员、机械设备配置 (1) 四、主要施工方案 (3) 五、注意事项 (5) 六、施工质量控制 (5) 七、成品防护措施 (5) 八、环保及防噪声措施 (6) 九、工期保证技术组织措施 (6)

一、编制依据 1、国家现行有关法律、法规、施工及验收规范、规程等; 2、本合同段招标文件,设计施工图,其它详见设计说明; 3、业主、总监办、驻地监理的有关文件、规定等; 4、我公司投入本项目的施工机械、上场人员等; 二、工程概况 本项目的CK2+765.735-CK2+806.64、CK3+013.36-CK3+046.735段左右幅人行道施工,从最底层到上层依次是4%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厚15cm,基层为12cm 厚C20砼垫层和3cm厚M10水泥砂浆,面层为3cm厚花岗岩人行道砖,桥面上人行道为2cm水泥砂浆+3cm人行道砖。 三、人员、机械设备配置 (1)主要管理人员 工程的主要管理人员表

(2)、机械设备配置表 主要施工机械及设备

四、主要施工方案 1、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垫层摊铺 (1)准备下承层:对已验收合格的路基表面进行清理,并且洒水后用YZ18压路机碾压一遍,确保下承层表面清洁、平整、密实。 (2)施工放样 ①恢复中线:每隔10米设一中装和边桩(按半幅)。在摊铺前放出松铺控制线,在整平过程中挂线(横、斜)控制,在碾压过程跟踪监测。 ②用水准仪在桩上测出松铺高程,并用红笔明显标注在桩上。松铺系数采用1.2. ③材料运输及堆放:根据垫层的宽度、厚度及规定的压实干密度及运料车辆的车厢体积,计算出每车料堆放距离。卸料时按照计算距离严格控制,避免料多或不够。 ④摊铺:摊铺按测量松铺高程挂线,用推土机将混合料均匀地摊铺在预定的宽度上,标高比松铺高程稍高,边部用压路机静压一遍,再用平地机配合人工按规定的路拱整平,整平过程中测量员跟踪控制标高,局部不平整再次用平地机配合人工精平。 2、路缘石、压条施工 (1)路缘石沟槽开挖 路缘石沿行车道外侧安装,既要保证行车道宽度,又要保证道路线形顺畅。在路缘石挖槽之前,应该全面进行中桩恢复,从而放出路缘石平面位置和走向,这是保证路缘石线形顺畅的前提。 路缘石沟槽开挖采用空压机配合风镐开挖进行,开挖过程中严格按成型操作,不得任意开挖,开挖深度和宽度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并清理干净基槽。 (2)砼垫层浇筑 砼基座浇筑前应该全面对道路边缘即行车道外侧高程进行全面测量,确定路缘石纵向顶标高,既要保证路缘石外漏高度基本一致,又要保证路缘石顶面顺适,从而保证人行道面层平整度和表面的柔和渐变。基座垫层采用细石砼浇筑,由于厚度不大,采用人工夯实,表面搓毛。 (3)路缘石选用 ①预制砼路缘石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为规定时,不应小于C30,

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

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

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CJJ69—95 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CJJ69—95 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的通知 建标[1996]144号 根据建设部建标[1990]407号文的要求,由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主编的《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业经审查,现批准为行业标准,编号CJJ69—95,自1996年9月1日起施行。 本规范由建设部城镇道路桥梁标准技术归口单位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负责归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主编单位负责,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出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1996年3月14日

1总则 1.0.1为了统一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标准(以下简称“天桥”与“地道”),使工程达到适用、安全、经济、美观,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城市中跨越或下穿道路的天桥或地道的设计与施工。郊区公路、厂矿及居住区的天桥与地道可参照使用。 1.0.3天桥与地道的设计与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0.3.1天桥与地道设计应符合城市规划布局的要求,应从工程环境出发,根据总体交通功能进行选型。 1.0.3.2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应积极采用新结构、新工艺、新技术。 1.0.3.3结构应满足运输、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要求。

1.0.3.4结构设计应与施工工艺统筹考虑,宜采用工厂预制的装配式结构。 1.0.3.5应按适用、经济、美观相结合的原则确定装饰标准。 1.0.3.6应符合防火、防电、防腐蚀、抗震等安全要求。 1.0.3.7应限制结构振动对行人舒适感、安全感的不利影响。 1.0.3.8选择施工工艺、制定施工组织方案时,应以少扰民、少影响正常交通为原则,做到安全、文明、快速施工。 1.0.4天桥与地道的设计与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在防火、防爆、防电、防腐蚀等方面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一般规定

涵洞施工专项方案

涵洞施工专项方案 第一章总述 一、工程概况 本项目位于郫县安德镇安龙村,主要由安友路、滨河路及组团道路组成,滨河路5号组团处一座拱桥。安友路全长2.027公里,该段起于安德镇职中,至友爱龙溪村大桥,按四级路标准设计,单车道,设计为速度20Km/h;滨河路起于永兴支渠成灌路口,止于走马河,路线全长1.963公里,按四级路设计,双车道,设计为速度30Km/h;组团道路为2#组团、3#组团、4#组团、9#组团,为安置点道路,主要连接安友路和滨河路,路线全长1.558公里,按四级路设计,单车道,设计为速度20Km/h。 二、编制依据 根据交通部《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第二部分盖板涵 一、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具体施工流程按下图进行:

1、测量放样 测量放线:根据涵洞与路基中线的夹角和涵洞的出入口型式准确放出涵洞中心轴线和路基中线。 a、在水准基点复测合格的前提下,利用往返测量将水准点引至涵洞施工地点附近一稳固处,经复核符合精度要求后,作为涵洞施工标高控制点。 b、施工前依据设计要求先核对进出口泄水面标高,依据涵的结构尺寸和纵横轴线用白灰洒出涵洞的轮廓线。 2、基础开挖 a、挖基施工尽量安排在少雨季节,开挖后应连续快速施工。 b、基础的轴线、边线位置及基底标高应精确测定,检查无误后方可施工,在附近有其他构造物时,应有可靠的防护措施。 c、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开挖,对于普通土基坑两边坡按1:1开挖; d、基础开挖底宽为涵洞混凝土基础宽度两边各加0.5m施工作业空间; e、基础开挖到离基底约有10~20cm时,则采用人工修整,确保不扰动基底地质层; f、挖基废弃方应拉至指定弃渣场。 3、基底验收 人工修整完后,对基底轴线、高程、平面尺寸报质检工程师进行自检,然后报现场监理验收,并对基底进行承载力试验,保证基底承载力:K1+654不小于220KPa 、其余不小于200KPa,承载力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进入下一道程序。 4、基础施工 a、钢筋制作安装:钢筋(基础支撑梁)绑扎安装必须依设计图纸进行,并与模板间垫砼垫块,以保证砼保护层厚度;本路段为Ⅱ类环境条件,钢筋最小保护层不小于钢筋公称直径,并符合以下要求:受力主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40mm,

人行步道铺设施工方案

怀柔区怀长路九渡河桥加固 人行道铺设施工方案 一、概况 人行步道铺设采用:25*25*5㎝水泥方砖,下铺设2㎝厚砂浆找平层。 二、主要工程量 人行步道砖:7 m3 加气混凝土:35m3 三、施工组织 1.为确保工序按计划工期完成,保质保量的顺利完成该项工程施 工,拟定实行项目负责制,对施工的质量、安全、进度全面负责。 2.项目、质量保证体系 项目经理:吕克重技术负责人:李子桐 质检负责人:龚成功安全负责人:迟永生 后勤供应:刘绵义 3.老务配置: 瓦工:4人壮工:4人 4.机械设备 手推车2辆 5.施工安排:左半幅自2008年5月10日~2008年5月15日 右半幅自2008年6月10日~2008年6月15日 四、主要施工方法:

水泥方砖的铺设:在铺设前测量校核面层的控制标高,采用5米设一个控制点,按着控制点拉线找平控制标高,铺设找平砂浆,刮平,铺砖,用胶锤砸平,砸实,沿控制线找平找直。全部铺设完成后,用1:3干硬水泥砂浆勾缝,用钢筋留压实、压平、压光后清扫表面,12小时后撒水养护,不少于7天。 五.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1.施工前,施工人员、技术人员必须认真仔细熟悉图纸,熟读技 术交底,认真严格执行施工技术规范及质量验收标准,加强施工人员质量意识,保证工程质量。 2.原材料进场必须检查其有效的质量合格证书,对质量不合格的 材料不得使用。 3.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加强自检、互检、 交接检,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严格执行技术规范要求及质量验收标准。

材料准备情况一览表 施工负责人签字:日期:2008年5月4日

机械设备准备情况一览表

涵洞工程施工方案

目录

1 工程概况 本项目位于从化区鳌头镇洲洞村,由于现状桥梁损坏,已经不能使用,对周围的交通造成不便。现对此桥进行改建。共修复两处路面、设置1道钢筋混凝土盖板明涵,盖板涵净跨径,净高2m。涵洞两侧安装护栏,两端设置警示桩,根据资料核查设计安全等级:涵洞,三级、桥涵设计基准期:100年、设计荷载:汽车荷载,公路—Ⅱ级、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环境类别:Ⅰ类环境、桥涵设计洪水频率:1/25。涵洞跨度为,宽度净+2×人行道护栏,全桥宽。下部结构采用混凝土基础及涵身,涵洞两侧新增浆砌石截水墙。 2 施工总体部署 由于本工程项目在汛期施工,因此围堰截留分段施工将是本项目的主要特点。 3 主要工程项目施工方案 桥梁钢筋加工及安装 适用范围 适用于桥梁工程钢筋加工及安装。 施工准备 技术准备 1. 认真审核结构图纸和钢筋料表,绘制钢筋节点大样图。 2. 编制钢筋安装方案,并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向有关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材料要求 1. 钢筋:品种、规格和技术性能等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定和设计要求,应有出厂合格证及检测报告,进入现场应进行复试,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 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如有发生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着不正常等现象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分析或其他专项检验。 2. 电焊条:应有产品出厂合格证,品种、规格和技术性能等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定和设计要求,选用的焊条型号应与主体金属强度相适应,经烘干后使用。 3. 其他材料:绑扎丝、氧气、乙炔等。

机具设备 1. 主要机具设备:钢筋弯曲机、钢筋调直机、钢筋切断机、电焊机、卷扬机、砂轮切割机等。 2. 工具:气焊割枪、钢筋扳手、锤子、钢筋钩、撬棍、钢丝刷、粉笔、手推车、尺子等。 作业条件 1. 所需材料机具及时进场,机械设备状况良好。 2. 钢筋加工厂场地平整、道路畅通,供电等满足施工需求。 3. 钢筋安装方案已审批,作业面已具备安装条件。 施工工艺 工艺流程 操作工艺 1. 钢筋进场检查 (1) 钢筋进场时,应按表1-3进行外观检查,并将外观检查不合格的钢筋及时剔除。 (2) 核对每捆或每盘钢筋上的标志是否与出厂质量证明书的型号、批号(炉号)相同,规格及型号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 钢筋储存 (1) 钢筋的外观检验合格后,应按钢筋品种、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类堆放,不得混放,且应设立识别标志。 (2) 钢筋在储存过程中,应避免锈蚀和污染,宜在库内或棚内存放,露天堆置时,应架空存放,离地面不宜小于300mm,应加以遮盖。 3. 钢筋取样试验 (1) 按不同批号和直径,按照表1-4规定抽取试样做力学性能试验。 (2) 检验合格的判定标准:如有一个试样一项指标试验不合格,则应另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复验,如仍有一个试样不合格,则该批钢筋判为不合格。 4. 钢筋加工 (1) 配料单编制:钢筋加工前,依据图纸进行钢筋翻样并编制钢筋配料单,配料单应结合钢筋来料长度和所需长度进行编制,以使钢筋接头最少和节约钢筋;钢筋的下料长度

道路工程人行道施工方案

?目录 一、编制原则及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编制原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编制依据?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工程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工程简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工程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3、主要技术标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施工布署?3 1、项目组织机构?3 2、施工管理目标 (4) 3、临时工程布置 (5) 四、主要施工方案及方法 (5) 1、人行道施工 (5) 2、季节性施工措施 (8) 10 五、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及措施? 10 1、质量目标? 2、质量管理体系及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六、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及措施? 七、文明施工管理体系 (13) 1、文明施工体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文明施工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道路工程人行道施工方案 一、编制原则及依据 1、编制原则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方针、政策、标准和设计文件,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实现工程项目的全部功能。 2)全面履行工程合同,满足建设单位要求,有效地集中施工力量,按期交付使用。 3)按照轻重缓急,合理安排施工部署,既突出重点,又照顾一般,充分考虑各阶段、各工序、各工种的施工特点、重点和难点,做到各阶段、工序、工种间的有机衔接,统筹安排各工程的施工顺序和进度目标,确保工程按期完成目标。 2、编制依据 2.1 CJJ1-2008城镇道路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 2.2《城镇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CJJ1-2008) 2.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4相关的国家及地方规范、规程。 2.5我单位历年积累类似的工程施工经验、技术力量及设备条件2.6现场实地勘查情况 二、工程概况 1、工程简介 1)工程名称:鹤山区东大线(一矿铁路—九孔桥)改造工程; 2)具体施工里程为:一矿铁路—九孔桥。

人行通道施工方案

新建蒙西至中华地区铁路煤运通道土建工程 MHTJ-19标段 邓州西站人行地下通道 施工方案 中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蒙华铁路MHTJ-19标项目部第二工区 二0一六年十二月

1、编制依据及范围 1.1编制依据 (1)新建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土建工程MHTJ-19标段设计文件; (2)《新建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土建工程MHTJ-19标段施工调查报告》; (3)《蒙西华中铁路股份有限公司煤运通道项目建设管理规定(修订)》(4)《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 (5)《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6)《铁路混凝土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7)《客货共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2008 (8)《(路基砂变更)变更设计会勘记录--路变记录[2016年]05号》 (9)《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等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规定;1.2编制范围 编制范围为新建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土建工程MHTJ-19标段邓州西站DK964+972人行地下通道施工。

二、工程概况 1、该人行地下通道位于新建蒙西至中华地区铁路煤运通道土建工程MHTJ-19标段邓州西站DK964+972处,地道面积515.74平方米,长22.6延米,洞身尺寸6.2m(净宽)X3.3m(净高),出入口宽4.5m(净宽)。基本站台及二站台出入口均设置单侧楼梯出入口。 地道结构安全等级:一级 构件主钢筋保护层厚度:均为50mm 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50kpa 混凝土:地道结构采用C35防水混凝土,防水混凝土的抗渗等级不小于P8 钢筋:主钢筋采用HRB400钢筋,构造钢筋采用HPB300钢筋 主要工程数量表

人行过街天桥(连续箱梁)工程施工方案

人行过街天桥工程施工方案 第一节、人行天桥结构概况 天桥总宽4.5m,连续箱形梁,桥跨布置为(26+27.5+26)m。上部为单箱单室钢箱梁,梁高 1.1m,等截面布置。整个天桥共布置两个过街梯步,两个缓梯步,缓梯步为折返式,宽3米,坡度1:4;梯步为直线式,宽3米,坡度1:2。下部结构采用砼桩基础+钢管墩;主桥桥墩直径70cm,梯步及坡道墩柱直径50cm。 (1)下部结构 1、桥墩为钢管混凝土结构,其中主桥中墩70cm,主桥边墩及梯步(坡道)为50cm。主桥独柱墩与梁体采用支座(GYZ φ500×75)连接,边墩采用GYZ φ400×65板式橡胶支座;梯步(坡道)钢管柱与上部结构亦采用支座(GYZ 175×35)连接。桥墩与基础均采用法兰连接,连接方式为工厂预制,现场焊接。 2、主桥及梯坡道基础均为钻孔桩基础,中支承为φ150cm,边支承采用φ120cm桩。梯步(坡道)采用120cm桩。 3、主梁与梯步(坡道)连接 采用牛腿支承梯步(坡道)。在主梁梁端支承处设置200cm宽暗横梁(桥横向贯通),并向外伸出40cm的牛腿,布置2个橡胶支座支承,支座间距150cm。(2)上部结构 人行天桥为三跨等截面连续钢箱梁结构,梁端悬臂长度0.75m,桥梁最大计算跨径27.5米,梁高110cm。 天桥主桥主梁顶板厚12mm,底板厚16mm,翼缘加劲板厚10mm ,腹板加劲肋厚10mm,顶板纵加劲肋厚10mm,底板纵向加劲肋厚10mm,横隔板厚10mm,支座垫板厚25mm。采用墩顶增设钢套筒的方式防落梁。 第二节、灌注桩施工 新建人行过街天桥钻孔灌注桩基础桩径均为Ф1500mm和Ф1200mm,施工工艺与匝道桥梁工艺相同。在钻孔前须详细调查钻孔桩附近现况管线,确保施工

涵洞专项施工方案

涵洞、通道工程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述 1、本合同段共设钢筋砼盖板涵2座、钢筋砼圆管涵2座、钢筋砼盖板通道1座。 1)K48+100 盖板涵1-2×2m, 长度60m(排水涵); 2)K48+315 圆管涵1-φ1.5m,长度39.04m(排水涵); 3)K49+420 盖板涵1-4×3m, 长度44.5m(人行通道); 4)K49+463 圆管涵1-φ1.5m,长度49m(排水涵); 5)K49+626 盖板涵1-2×2.5m,长度36m(排水涵)。 2、K48+100盖板涵为阶梯涵,分段涵底纵坡为4%,级差60cm。 3、涵口形式一览表 涵洞里程左侧右侧 K48+100跌井锥坡 K49+626八字八字 K48+315锥坡锥坡 K49+463一字锥坡 K49+420八字八字 4、涵洞施工本着“尽早开工、尽早完工、以利后序”的原则组织施工,由涵洞工程队负责施工。 5、工程数量 涵洞及通道主要工程数量表 序 号 项目 单 位 数量备注 1砼 C20m31302 已计入圆管 涵管节预制部分 数量 C20片石砼m3147.7 C30m3213.4 2钢筋 φ8kg6487.6 φ10kg3772.2 Φ12kg5962.1 Φ20kg7995

二、人员与设备配置 1、人员配备 为保证本工程的顺利实施,我项目部专门指定有项目总工程师和两名技术员组成的技术小组,专门对盖板涵工程进行技术指导。

三、工程特点及施工安排 1、工程特点 ⑴K49+463圆管涵、K49+626 、K49+420盖板涵、均位于软基地段,要待软基处理完毕后方可进行开挖施工。 ⑵K48+100盖板涵,回填碎碎石土后方可施工。 ⑶涵底承载力不小于200KPa 2、施工计划及实施安排。 ⑴首期: K48+100盖板涵---- 2007年6月10日~2007年08月25日完工。

人行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方案

目录 一、主要施工办法 二、拟投入的主要物资计划 三、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 四、劳动力安排计划 五、确保工程质量技术组织措施 六、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 七、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八、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九、施工总进度表或施工网络图 十、确保报价完成工程建设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十一、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一、主要施工办法 1、施工部署 1.1 组织机构 公司通过认真的研究决定,选派技术过硬、有丰富施工经验并具有项目经理资质的同志担任该工程项目部经理,组成素质较高的工程项目部。采取项目法进行施工管理,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和系统的工程理论,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确保一流的速度和一流的质量,进行精干、优质、高效的施工。 该项目经理多年从事项目管理工作,并参加过多个市政工程的施工,具有丰富的施工和管理经验,且具有相应项目经理资质,同时该项目经理政治思想高、理论修养好,有良好的工作作风,精明干练,能纵观全局,高质量、高效益工作。在施工现场,项目经理全权组织施工生产的各项工作,对本工程的工期、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成本等指标进行高效率,有计划的组织协调和管理,项目部全面履行公司对业主的签约承诺,每月向公司汇报,接受公司各业务科室对工程的全面检查和监督。 项目经理作为项目负责人,是施工项目的管理中心,是项目承包的责任者,项目动态管理的体现者,是项目生产要素合理投入和优化组合的组织者。对整个项目的生产经营负全面责任。 项目经理作为项目管理的核心,同时与生产副经理、项目工程师组成项目决策层,对整个工程起领导决策作用,对本工程的质量、工期、成本、安全及文明施工负责。 1.2 工程目标 (1)、质量目标:合格。 (2)、工期目标:,计划工期为45日历天。

过街人行地道地下体结构施工方案

体结构施工方案主体结构施工前,先作好侧墙部位围护桩间混凝土补平、底板以下垫层混凝土,同时作好结构外防水层等工作。 地下主体结构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循“纵向分段,竖向分层,由下至上”的原则,纵向将整个结构按照设计变形缝位置分成23小段施作;竖向从底板开始,自下而上施工主体结构底板、侧墙及中板、侧墙及顶板。 ㈠、施工程序 主体结构施工程序见图5-17。 ㈡、施工流程及要点 1、基底处理及验收 (1)、底板施工前,将基坑底部受水浸后形成的软土或泥浆清除干净。 (2)、对于局部超挖部分,采用砾石、砂、碎石或混凝土填充。 (3)、分段开挖的基坑两端保持纵坡稳定,同时设置截水沟和集水坑。 (4)、底板施工前,先对基坑进行验收,基坑验收标准符合表5-6的规定。 基坑验收标准表表5-6

图5-17 主体结构施工程序图 2、垫层施工 (1)、C20素混凝土垫层分段浇筑,主体结构施工节段端头处加长2m。 (2)、垫层的标高和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其允许偏差见表5-7。 垫层允许偏差表表5-7

3、防水层施工 底板防水层具体施工方法见本章防水施工一节。 4、底板施工 (1)、底板施工前,对围护结构渗漏水部位,采用混凝土填充进行堵漏。 (2)、邀请监理工程师对外防水层进行验收,满足结构防水标准后方可进行底板施工。如遇有防水板破损、搭接焊缝不满足要求时,及时进行修补。 (3)、现场人工绑扎钢筋,混凝土输送泵车浇筑商品混凝土,根据预先设置的标高控制桩控制浇筑标高。 (4)、降水井在施工完成后处理,先用碎石填实降水井,然后浇筑混凝土垫层,同时恢复外防水层,焊接钢筋,再使用比设计混凝土高一级的微膨胀混凝土浇筑密实。 5、搭设侧墙脚手架 侧墙脚手架使用碗扣式脚手架,上铺木板作为工作平台,脚手架搭设稳固牢靠,确保施工过程中使用安全。 6、侧墙施工 (1)、按设计要求作好防水层,并对支护结构的接缝及板面渗漏按设计和监理工程师的要求进行处理。

道路涵洞工程施工方案

道路涵洞工程施工方案 4.3.1 施工准备 (1)涵洞开工前,向监理工程师提交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开工报告,经工程师批准才能开始施工。 (2)测量放样:按图纸设计的平面位置,标高及几何尺寸,进行施工放样。 (3)外购的涵管需要经监理工程师验收认可后主可使用。 4.3.2 基坑开挖 (1)因该工程开挖工程量较小,所以采用人工开挖,其开挖方法:土质基坑采用放坡开挖。石质基坑采用垂直开挖。弃土提升及运输方法采用人工挑运。 开挖基坑边坡坡率应根据规范的要求确定,基坑底面尺寸对于无水基坑宜按基础设计平面尺寸每边放宽不小于50cm。对于有水基坑宜按基础设计平面尺寸每边放宽不小于80cm以满足四周排水沟和汇水井的位置。 (2)在确保基坑范围内无不明或未办手续的公用设施和民用设施以及文物等,才能开挖基坑; (3)基坑开挖应保持良好的排水,并维护天然水道使地面排水畅通。设置过道交通,保护好原有水系和原有交通。 (4)基坑应开挖至设计标高或监理工程师指定标高。地基承载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或监理要求时,最终开挖深度要依触探或土工试验资料确定。

(6)基坑开挖后应检验地基承载力,合格后,妥善修整,在最短的时间里铺垫层及安装涵管,不得暴露太久。 4.3.3施工主要工序 1. 垫层和基座 (1)砂砾垫层采用连续级配材料铺筑,其压实度应在95%以上,按重型击实试验测定;砂砾垫层分层摊铺压实,不得有离析现象,否则要重新拌和铺筑。 (2)基座尺寸及沉降缝按图纸所示施工,沉降缝位置与管节的接缝位置相一致。 (3)管涵基础按图纸所示或监理工程师的指示,结合土质及路基填土高度设置预留拱度。 2.敷设 (1)管节安装从下游开始,使接头面向上游;每节涵管应紧巾于垫层或其基座上,使涵管受力均匀;所有管节应按正确的轴线和图纸所示坡度敷设。 (2)在敷设过程中,应保持管内清洁无脏物,无多余的砂浆及其他杂物。 (3)任何管节如位置设置不准确,取出重新设置。 (4)如遇软基,则应按图纸和监理工程师指示对地基进行处理,当软基处理达到图纸要求后,方可在上面修筑涵管。 3. 接缝 (1)涵管接缝宽度不应大于10mm,绝不加大接缝宽来满

人行道专项施工方案

K0+000~K0+474 人行道 专项施工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编制依据 (1) 三、施工准备情况 (1) (一) 施工总体布置 (1) (二) 施工人员及机械准备情况 (2) (三) 材料准备情况 (2) 四、施工方法 (2) (一) 工艺流程 (2) (二) 测量放样 (2) (三) 人行道路基处理 (2) (四) 安装路缘石、平缘石 (3) (五) 级配碎石基层施工 (3) (六) 混凝土基层施工 (4) (七) 人行道块施工 (6) 五、进度计划 (7) 六、质量保证措施 (7) 七、安全保证措施 (7) (一) 安全保证措施 (8) (二) 安全施工预案 (8) 八、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8) (一) 文明施工措施 (8) (二) 环境保护措施 (9)

人行道专项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1)该工程东起劝桥,西止大链二级路,道路全长474.00m,宽30m,其中车行道宽20m。该工程内容包括路基开挖,路基回填,雨水管道安装、污水管道安装、铺筑沥青混凝土面层、电讯工程、供水工程、人行道敷设、路灯工程、绿化工程、河道工程、涵洞工程等。 (2)该道路工程人行道施工内容:土基处理及压实,平缘石及路缘石安装,混凝土基层施工及人行道块安装。 (3)人行道路面结构组合:花岗石人行道块(厚3cm)→水泥砂浆(M10)垫层(厚2cm)→C20混凝土(厚10cm)→级配碎石(厚10cm)→压实土基(压实度>90%)。 二、编制依据 (1)施工合同与XX道路设计图表。 (2)CJJ/T 8-2011《城市测量规范》 (3)DGJ 08-118-2005《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4)GB/T 50107-2010《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5)DBJ53/T-36-2011《云南省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规程》 (6)其他现行相关的强制性标准和技术规范、规程 三、施工准备情况 (一)施工总体布置 我部考虑到工程实际情况,为便于组织快速施工,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程质量及工期,因此建立了2个人行道施工班组。

人行通道施工组织设计..

地下通道施工方案 一、简介 本次设计湖口井路道路地下通道,主通道净宽6米,次通道净宽5米通道,有4个出入口通向地面,该人形地下通道附属结构舍友通风机房、监控室等设施,均采用现浇整体钢筋混凝土结构。 二、编制依据 (1)《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4)《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CJJ66-2011; (5)《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 (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及其他现行工程设计规程规范; 设计荷载-A级车辆荷载;人群荷载为3.5Kpa。 三、地下人行通道位置 1、湖口井路—桃花路地下通道 2、K0+075地下通道 3、湖口井路—金山路地下通道 4、湖口井路—金桃路地下通道 5、湖口井路—紫霞路地下通道 四、施工部署 1、管理目标: 质量目标:严格按IS09002质量体系标准施工,确保达市政优良工程。 安全目标:严格按建设部颁发的《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BJ59-99)进行管理,组织施工,杜绝一切大小安全事故。 工期目标:采用网络优化组合、立体交叉作业,确保工程建设单位规定施工日期内完工。 文明施工目标:按省建委颁发的《施工现场综合考评试行办法》争创湖口井路地下工程文明施工现场。

环境保护目标:施工排水、防尘、防噪等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和邵阳市有关要求。 2、现场施工组织机构 根据本工程施工特点,选派对市政工程、地下通道工程标比较精干的技术、管理人员,组建现场项目经理部,推行项目法施工。项目经理是本工程的直接联系、决策和指挥者,其管理模式及职责分解如下: (2)项目机构部门职责分解 ①工程部:施工准备、生产调度、施工现场管理。 ②施工技术部:图纸审核、施工方案编制、测量放线、技术交底、技术复核、工程技术资料管理、检测试验、计划、统计。 ③质安部:质量检查监督、评定、验收,安全监督与文明施工管理。 ④财务部:合同管理、工程月结算、工程最终结算、财务管理、成本核算、收支来往结算。 ⑤物资供应科:材料采购、管理、发放、设备调度、保养、维修。 ⑥综合办公室:医疗、食堂管理、生活设施、文件信函收发、对外关系协调、接待、生活办公用品及用具。 3、施工准备 (1)施工现场准备 1)组织先遣人员进行现场道路按邵阳市统一规定围挡。并进行项目部及工程部的驻地建设。

人行桥施工方案

人行桥施工方案 一、编制原则 1、认真贯彻国家对工程建设的各项方针和政策,严格执行工程建设程序。 2、保证重点,统筹安排,遵守招标文件的规定与投标书的承诺。 3、遵循建筑施工工艺及其技术规律,坚持合理的施工程序和施工顺序。 4、采用流水施工方法、工程网络计划技术和其他现代管理方法,组织有节奏、均衡和连续施工。 5、充分利用先由施工机械和设备,扩大机械化施工范围,提高施工项目机械化程度;不断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 6、尽量利用先进施工技术,科学地确定施工方案;严格控制工程质量,确保安全施工,努力缩短工期,不断降低工程成本。 二、编制依据 1、招标文件、设计图纸、技术要求及招标单位有效法律文件。 2、建设单位对该工程提出的施工工期、质量等要求。 3、《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 4、《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5144-2001 5、《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93 6、《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三、施工方案 一)、施工程序 (1)根据先地下后地上,先结构后装修的原则,本工程总的施工顺序为,附属设施桥墩基础墩柱桥面板预制安装桥面铺装桥台搭板护拦座浇筑护拦及伸缩缝防护竣工清理。 (2)施工测量 在开工之前采用GTS全站仪,DS2800水准仪对业主或监理工程师提供的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进行全面复测检查,核对所提供数据的精确程度,并增设导线点、水准点,对全桥位进行控制。 (3)施工放样 施工放样内业计算要求两人按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如相符,用之进行外业工作。如不符由第三人进行计算,直至计算数据准确。 平面结构的平面放样,采用精度较高的坐标放样法,并将水准控制点引至桥头,并置于

涵洞工程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 2施工总体部署 3主要工程项目施工方案 3.1桥梁钢筋加工及安装 3.2桥梁混凝土施工…… 4施工质量标准 4.1 基坑开挖质量标准 ...................................................................... -12 - 4.2钢筋加工及安装质量标准 ............................................ -12 - 4.3 模板、支架安装质量标准 .......................................... -13 - 4.4 砌体施工控制标准 ................................................ -14 - 4.5 砌体施工控制标准 ................................................ -14 - 5施工进度计划 ......................................................... -1 - 6 质量保证措施 ....................................................... -15 - 7安全技术措施 ....................................................... -15 - 8文明施工 .......................................................... -16 - 9环境保护措施 -17 - ......... -1 - -1 - ......... -1 - -1 - ...... ... - 1 - ........... -12 -

浦星路矩形人行地道顶管施工方案

人行矩形地道顶管施工方案 1.1 概况 本工程为地铁车站的过街地道,过街地道位于地铁车站西侧,采用顶管法施工,地道穿越浦星路,在浦星路东西二侧各设一个工作井,工作井顶板厚600mm,底板、侧板厚700mm。地道采用矩形顶管,通道最大埋深为7.887m。设计顶管管节有52节(标准管节48节、非标管节4节),标准管节每节长1.5m,非标管节每节1.3m,推进距离共77.2m,坡度为2%,管节内径5000mm×3000mm,环厚为600mm,环宽为 1500mm,注浆管采用2寸束节注浆管。管节砼标号C50,抗渗等级S8。注浆管采用2寸束节注浆管。每节管节的重量约34t,掘进总土方量约为850m3。本工程顶管始发井位于浦星路西侧,长度13.2m,宽度8.9m,该出入口最大埋深为10.387m,接收井位于浦星路东侧,长度7.4m ,宽度8.9m,该出入口最大埋深为10.235m。 1.2 现场平面布置 本过街地道施工共分为工作井及出入口的围护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和顶管施工两阶段。具体平面总体布置如下:

1.2.2 顶管施工现场布置 (1)布置150T履带吊在始发井侧区域,负责管节的吊运、井内吊装工作,部分设备的安装、材料的就位等。施工时需注意巴杆的回转方向,严禁超出围档。 (2)自动控制室布置在始发井北侧区域,控制顶管的掘进、纠偏。为了防止底部进水,控制室需垫高。 (3)管节堆放场地(贴片)布置在始发井南侧区域,前阶段钢筋棚位置,保证现场有3~4环余量,部分贴片材料就近布置。 (4)拌浆棚及拌浆材料堆放场地布置在始发井南侧区域,拌浆棚搭设考虑风向,注意防尘。 (5)注水系统靠近工作井布置,水管及排泥管道沿工作井围护边线布设。 (6)选用一集装箱作为仓库,布置在始发井南侧区域,堆放各类施工用具、辅助材料, (7)弃土坑布置于场地的南侧大门处。

人行天桥桥面铺装施工方案

K161+815 人行天桥 桥面铺装施工方案 一、适用范围 1.1 .1 本指导书适用于城市桥梁工程混凝土桥面铺装施工。 二、施工准备 1 . 2 .1 材料要求 1 .人行天桥桥面铺装所用材料(砂、石、水泥、钢筋、外加剂等)应符合设 计要求、现行产品标准及环保规定。 2.人行天桥桥面铺装所用材料应符合技术规范的规定。 1 . 2 .2 机具工具 1.模板加工机具:电锯、电刨、手电钻等。 2.钢筋加工设备:钢筋弯曲机、钢筋调直机、钢筋切断机、电焊机、砂轮切割机等。 3.混凝土施工机具:混凝土运输车、汽车吊、混凝土浇筑料斗、混凝土振捣器、振捣棒、平板振捣器、振捣梁等。 4.工具:振捣梁行车轨道(导轨梁)、操作平台、扳手、直尺、铁锹、钢抹子、木抹子、排笔、切缝机、手锤、大锤等。 1 . 2 . 3 作业条件 1.桥梁梁板铰缝或湿接头施工完毕,桥面系预埋件及预留孔洞的施工,如桥面排水口、止水带、照明电缆钢管、照明手孔井、波形护栏及防撞护栏处渗水花管等安装作业已完成并验收合格。 2.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的厚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对施工中可能造成桥面铺装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厚度时,应保证最小铺装厚度为8cm 的要求。其使用材料、铺装层结构、混凝土强度、防水层设置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1 . 2 .4 技术准备 1.认真熟悉图纸、根据现场条件编制施工方案,报有关部门批准。

2.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向班组进行交底。 3.桥面梁板顶面已清理凿毛和梁板板面高程复测完毕。对最小厚度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地方,会同设计人员已进行桥面设计高程的调整和测量放样。 三、操作工艺 1 .3 .1 工艺流程 基层顶面处理T桥面混凝土高程测设T铺设绑扎底层钢筋T立模板T绑扎上部钢筋T混凝土的拌制、运输T桥面混凝土铺装T抹面T拉毛T养护T检查验收。 1 .3 . 2 基面处理 1.基面的浆皮、浮灰、油污、杂物等应彻底清除干净;基面应坚实平整粗糙,不得有积水;不得有空鼓、开裂、起砂和脱皮等缺陷。 2.基层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1.3.3 高程测设 桥面混凝土高程可按振捣梁行走轨道顶面测设,振捣梁行走轨道可采用钢管或槽钢架设。轨道沿桥面横向铺设间距不大于3m ,铺装面两侧轨道支立位置距每次浇筑铺装作业面外侧300mm 左右。 1 .3 .4 铺设、绑扎钢筋网片 1.成品钢筋网片大小应根据每次铺筑宽度和长度确定,确保网片伸入中央隔离带宽度满足设计要求,并应考虑运输和施工方便。 2.成品钢筋网片要严格按照图纸要求铺设,横、纵向搭接部位对应放置,搭接长度为30d ,采用10 号火烧丝全接点绑扎,扎丝头朝下。 3.现场绑扎成型的钢筋网片,其横、纵向钢筋按设计要求排放,钢筋的交叉点应用火烧丝绑扎结实,必要时,可用点焊焊牢。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4.钢筋网片的下保护层采用塑料耐压垫块或同强度等级砂浆垫块支垫, 呈梅花形均匀布设,确保保护层厚度及网片架立刚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对采用双层

人行地道涵洞施工方案-精品文档

人行地道涵洞施工方案 中铁七局金马路4 标项目部 人行地道施工方案 人行地道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贵安新区金马路道路工程4 标段人行通道、涵洞工程设计图纸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贵阳市贵安新区金马大道4标,全长5.66km,道路整体线形呈南北走向,设有3 座地下人行通道,分别是K15+330 、K15+600 、K18+130 人行通道,1座车行通道K16+120 涵洞,2座过军用管线涵洞,分别是K17+905 ,K18+515 ;人行系统由地道主通道、地道接口和两端进出口通道组成,通道工程主体结构全部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其中主通道为“□” 形闭合框结构,出口为“ U ”形结构,主体通道设置在车行道下,净宽4 米,净高3米,箱体结构顶底板及侧墙厚均为0.5m,进出口梯道宽为3m,坡度分别为1:2、1:4 两种,中间设2m 宽休息平台。梯道第一级台阶高于人行道面0.15m,以保证地面流水不进入梯道。 本工程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重要性系数1.0,环境类别为I 类,抗震设防烈度为7 度,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地道工程为浅埋式地下建筑物,地基承载力为不小于0.3MPa,地道顶板面位于路基底,根据该路段管线情况,覆土埋深按3m考虑。基础垫层采用C15素砼,梯道及平台

采用C20 砼,主通道箱涵、接口框架、搭板、进出口U 型槽采用S8C30 砼;箱涵主体为模注防水混凝土,其抗渗等级不小于S8 的防水抗裂混凝 土。地道顶板和底板采用防水涂料防护,侧面与土质相接触面采用M7.5 水泥砂浆砌 MU10 的砖墙厚12cm、3cm 厚的M7.5 防水砂浆、防水涂料;在施工缝、变形缝、穿墙管及预埋件等细部构造部位,根据不同部位的防水要求将铜板止水带、防水卷材、防水涂料等几种材料复合搭配使用。 三、施工准备 1、测量放样。 2、各项材料报验,合格后进入施工现场。 3、挖掘机及施工机械设备已检修完毕,进入施工现场。 4、施工人员进场。 四、施工工艺流程测量放样-基坑开挖-基础找平-底板、墙身钢筋绑扎、管线预埋、砼浇筑-墙身、顶板钢筋绑扎、模板安装、砼浇筑丄型槽、U型槽钢筋绑扎、模板安装、砼浇筑-防水处理-附属 - 1 - 中铁七局金马路4 标项目部 人行地道施工方案构造施工- 砂浆找平粉刷-防火涂料- 台背回填 1、测量放样由测量人员准确定出拱涵中心及纵横轴线,在基槽外每侧设两个控制桩,进行基槽放样,开挖基槽。 2、基坑开挖 1)、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用爆破或机械开挖(土质边坡按 1:0.5,石质边坡按1:0.2)放坡,基坑内要有足够的工作面,放样后在基坑开挖线上 撒上石灰粉,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同意后进行基坑开挖。基坑开挖前在车行地道外基础边界

人行道施工方案(1)

柳湖公园西区 人 行 道 施 工 方 案 平凉建业建筑有限责任公司第九项目部 2012年11月1日

人行道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1、工程简介 柳湖公园西区儿童乐园南侧原有人行道为250*250彩色水泥砖、路缘石为500*200*100混凝土侧石,树池为1200×1200×100混凝土预制树池。我公司受平凉柳湖公园管理处的委托,对该项目实施施工阶段的改造工作,改造范围东至西全长100米,约800平方米30厚机刨青石板砖干铺,路缘石为200米(600*150*120)和37.5米(600*300*120)青石路缘石,安装44套1800*1800树池,围树砖尺寸规格为900×200×120青石(凸出周边地面50)。原有人行道宽5.4米,人行道横坡采用1.0%。 2、工期要求 人行道计划工期为:2012年11月1日~2011年1月11日。 3、主要工程项目有:原有铺装、侧石、平石挖除,土方开挖,垃圾运输,原土夯实,200厚3:7灰土,100厚C15商品混凝土垫层,路缘石安装,树池安装、石材铺装,养护等。 4、人员及机械安排:75型挖机一台,75型破碎机一台,10吨自卸运输车3两,2.5吨压路机一台,蛙式电夯一台,搅拌机1台,切割机5台,工人20人,临时用电采用公园原有配置电源。 二、施工程序 1、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放样→挖埋铺设人行道下各种管线(照明线等) →素土夯实

→200厚3:7灰土垫层→100厚C15砼结构层→浆砌人行道砖(围树砖、路缘石) →勾缝→养护。 2.施工方法 (1)人行道土方、碎石回填、平整、碾压同路基填筑。 (2)C15砼结构层施工时,砼的级配、振捣、厚度控制、高程、人行道横坡必段符合设计和施工验收规范要求。 (3)人行道道砖铺筑前由测量组进行施工放样,预埋管线施工完成后,根据设计横坡度由人工配合机械修整坡面,修整后坡面符合设计要求坡度。人行道整平夯实后,经质检员自检、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高程、尺寸均符合图纸要求后,方可进行砌筑。 (4)人行道砖装卸:装运时要注意强度和外观质量,要求颜色一致,无裂缝、不缺棱角。轻轻卸以免损坏。卸车前先确定卸车地点和数量,尽量减少小搬运。 (5)铺筑砂浆:于清理干净的底层上洒水一遍使之湿润,然后铺筑砂浆,M7.5水泥砂浆配料要准确,粗砂要过筛,和易性要好,厚度为3cm,按虚高用刮板找平。铺砂砂浆应随砌块同时进行。 (6)铺砌时,按桩线高程,由第一行道板横挂线绷紧,按线按标准缝宽砌上一行样板砖,然后纵线不动,横线平移,摊铺平砂浆后,依次按线及样板砖铺砌。 (7)铺砌时,道砖要轻放,用木锤轻击道板的中心,不得向道板底塞灰或支垫硬料。若不平,拿起道板平垫砂浆重新铺砌,必须按设计要求花样摆放砖块,铺平、安放稳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