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回民之乱的历史

回民之乱的历史

回民之乱的历史
回民之乱的历史

回民之亂的歷史

回部居於天山南路的地區,其人民多信奉回教。及至明中葉時,回教穆罕默德的後

力平定諸部,回教勢力遂遍及天山南路通稱回部。清初以準部人徵收諸城賦稅,威行回部。乾隆初,準部內亂,回部黑山宗乘機獨立。1755

睦撒納為亂。至1759年,大小和卓木敗死,回部遂平。自1764

以西。然而及至乾隆1781年甘肅新舊回教徒發生衝突,地方官袒護舊回教徒,新回教徒起兵反抗,至公元1783年始平。

清宣宗道光初年,西北又有回亂。天山南路的國民,因受清廷官員的壓榨勒索,積忿難平,於嘉慶末奉張格爾(大和卓木之孫) 為首,屢於犯邊。1826年,張格爾陷喀

回部復定。張格爾的家屬,寄居浩罕。1829年,浩罕助張格爾兄玉素普入寇,末幾解圍。至1847年,和卓木的後裔加他漢等七人,又以復仇為名,糾眾入寇,因回民頗少響應,不戰而遁。

當清軍與太平軍、捻匪惡戰之際,西南西北地區的回民又先後叛變。咸豐5年(1855年) ,雲南回民與漢人爭奪礦產,發生衝突,官吏偏袒漢人,大殺回眾,因此激起變亂。回酋杜文秀襲據大理,攻略附近州縣,另一回酋馬現則進攻省城(昆明)。十一年(1861年)12年(1873年) 雲南回亂纔完全平定。

同治初,太平軍一部曾流竄至陜甘,當地回教徒紛起響應。及西捻入陜,與叛回聯合,以馬仕龍為首,亂勢益熾。天山南路回眾,也舉兵反清,而回酋和卓布素魯克(張格爾之子) ,又引浩罕將阿古柏入寇,盡佔天山南北路。左宗棠平西捻後,旋帥剿回。至同治12年(1873年) 陜西、甘肅省回亂,全部肅清。這時阿古柏仍據回疆,交通英俄,聲勢甚盛,朝議以遠征勞費,多主放棄天山南北路,左宗棠堅主進兵。德宗光緒元年(1875年) ,清命左宗棠進討,先定天山北路,次定南路。三年(1877年) ,亂事平定。至八年(1882年) 遂以天山南北路,改置新疆省。

甲、回民之亂的起因:

主要是由於清朝統治階層對回民族所實施的政策所導致促成的。那是利用教派不同,挑撥回族內訌,削弱回族內部力量,利用回族地主教主壓榨回族,勞動人民;更惡毒殘酷的是,挑撥漢族與回族的關係,假借優待漢人,誘使漢人中壞分子欺壓回人,回

民之間,怨怨相報,循環無止境。同時,統治階層亦故意壓制伊斯蘭教。此外,在侵略國內各小數民族時,大多派遣回族官兵隨同征戰;在回民被迫起義時,又征調蒙古、西藏等族的官兵參加對起義的鎮壓,以製造回族與其他各族之間的仇恨和矛盾,因而希望

(1648年) 爆發了以米刺印,丁國棟為首的回民「反清復明」起義,更使清朝政府對回族的統治和壓迫特別殘酷,現詳述有關的情況。

民族因素

首先,回民的人格被賤視。這具體性地表現在清朝的公私文書中,不僅把回民低稱為「回子」、「回賊」、「回匪」,而且更普遍把回字加一「犬」旁 --「回」--,以示回族人不屑於人類。

(1843年及1847年),雲南永昌府曾發生先後二次屠殺回民的事件。以前者為例,由於清政府官勢力得以放膽屠殺回民,而這次屠殺,不論原居城鄉或是過客,只要是回族,即被殺害。是年值考秀才之期,到永昌應考的回民均遭殺害。在保山地區的回民亦是無一倖免。然清廷及後亦未能妥善安撫回人的怨憤,更被迫回民散居於不同的地方,以致流離失所,無家可歸。此外,在清朝官吏支持下,雲南其他各地也時常發生屠殺回民的暴行,如楚雄、麗江和鶴慶等地的回民都遭受到漢族地主的殘殺。清朝統治者這種挑撥漢民屠殺回民的暴行,正是雲南和西北回民起義的政治根源。

社會因素

回民慘受剝削,生活瀕於絕境。清朝時,回民除了受到本族和漢族地主的剝削外,還受到清政府的殘酷的剝削。在陜西、甘肅、青海一帶回民聚居最多的地區,早在乾隆年間,甘肅官吏之搜括民脂民膏,就已到達到毫無忌憚的地步。一直到咸豐末年,因對太平天國的戰爭,西北協餉加重,正稅不夠供給,於是便開捐雜稅如紳捐、民捐、房捐、租捐、田畝捐。到了同治初年,蘭州一帶便發生餓殍載道,人相食的現象。更因軍費開支浩大、清政府不顧回族人民的身計,竭力搜括人民財富,如在隴南設置軍麵局。令人民貧窮力竭,以致春夏季缺乏米谷時,人民餓死不計其數。

至於回民較多的雲南,因鄉勇餉銀由當地籌措,官吏任意科征聚歛,弊奢叢生;且正賦之外,歷年以來,都是按照成熟田畝徵釐谷十分之一二,以充軍食。同治三年(1864年) 以後,清朝政府為籌餉,鎮壓回民起義,除照舊抽收釐谷外,並將可徵地丁(田賦和人口稅) 全數改徵糧米,這絕對加重了回民所受的剝削。其次,清朝官吏對於雲南回民的借端勒索,也是十分厲害的。如道光十九年(1839年)正月,劣紳楊耀斗、趙士志

土地、房屋。以上所述,具體而又實在地說明了回民遭受清朝政府官吏及漢族地主的壓榨,凌辱,以致屠殺,均是極端嚴重和殘酷的。這一切就是太平天國期間雲南及西北回民起義的社會根源。

政治因素

回族的武裝被利用作為製造民族仇恨的工具。滿清統治者為了要鞏固國內政治,「革除華夷成見」,消滅漢人力量和轉移其反對清統治的視線,因此不斷地發動戰爭,如對准部(新疆天山北路)、回部(新疆天山南路)西藏、苗彊(貴州)、大小金川(四川)等先後用兵攻打。在這些侵略中,幾乎沒有不派遣回族將領及士兵隨漢,滿官一同征戰。其中的名將有哈元生、哈礬龍、冶大雄,馬良柱、哈國興、許世享。至於黑鳴風,許文謨、江長貴、鄭魁士、閃電奎、馬建、馬新貽、馬繼美等回將則派遣鎮壓如白蓮教、天理教、太平天國、捻黨等的反清運動。

另外,清政府又利用回兵士製造各少數民族對回族的仇恨,用以擴大和加深國內少數民族之間的互相矛盾,從而轉移被清統治之少數民族仇恨清統治階級的視線。如嘉慶五年(1800

而道光十九年(1839

七百五十四戶,男女三千餘戶。這種慘劇的發生,正是清政府所挑撥的民族仇恨的結果。

司法因素

回族的法律地位較漢人尤為低下。清政府同樣把不平等的法律強用於回民身上,犯法回民的懲罰更較漢民為重,如流徙罪,漢族普通人犯可以聲請存留養親,回民則不得聲請,而且規定流徙地點不得在甘肅等回民聚居的區域,其用意為使回族人犯不能獲得就近親友的探訪和照顧。另外,法律亦規定回民犯罪「加等科罪」;官吏審斷辭訟,總是護漢抑回,故意製造回漢兩族之間的不平等,而從中取利。

宗教因素

回族所信仰的伊斯蘭教受到鄙視、壓抑和摧殘。伊斯蘭教在清廷心目中,只是一種所謂「不敬天地,不祀神祇,另定宗主,自為歲年,黨羽眾盛,濟惡害民」的左道。如雍正帝認為伊斯蘭教徒皆為「鄙薄之徒」。而乾隆帝對於伊斯蘭教書籍亦鄙視為「鄙俚者多」。回民起義後清廷對伊斯蘭教的摧殘遂更為嚴重,如鎮壓甘肅石峰堡的田五起義後,清還下詔永禁回回民立新教。又如光緒年間在鎮壓了甘肅狄道、河州的回民起義後,清廷更勒令回民拆毀教坊,革除掌教,甚至回民在禮拜寺內誦經也受到限制。

乙、回民之亂的經過:

早在滿清入關,就已出現回民的起事。在這反清的怒潮中回族由米剌印及丁國棟首先帶領起義,他們於順治五年(1648年)四月在甘州發動起義,雖然附近的回民紛起響應,使起義軍的人數多達十萬之多,但雙方勢力懸殊,起義軍的兵力不足以守據點,加上又缺乏作戰經驗,自然不及素有訓練、作戰經驗豐富的清軍。在這不利的形勢中,米剌印終於在水泉堡戰敗被殺。而丁國棟團結起義軍餘部,進據肅州。順治六年,終在十一月被清軍攻破,是次起義失敗告終。

另外,在乾隆後期由於大臣和珅專權,貪污盛行,政治日壞,加上不斷的發動戰爭,使軍費支出鉅大,最終人民受到剝削,生活日困,蠢蠢欲動。清廷為了鞏固政權,時對少數民族之間或族內加以挑撥,回族也不例外。

於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所發生的蘇四十三起義亦因上述原因而導致的。這起事原為回教新舊兩派之爭(新教是指由馬明心於乾隆二十六年所創,反對「門宦制度」的回教;舊教是主張「門宦制度」的回教)。由於新教興起,清害怕新教勢力的蔓延,故加以挑撥,新教始創者馬明心更被遂出境。然新教仍在傳播,兩教派遂時生衝突,蘇四十三起義的導火線為乾隆四十六年新舊教秩徒於路上相遇而互毆的事件。這時,馬明心的信徒蘇四十三及韓二個帶領新教徒殺死舊教的戶長韓三十八,以及教徒百餘人。韓三十八的兒子衙門控訴,總督命知府楊士機等查辦,楊氏揚言為舊教作主,並謂新教若不守法,則盡洗之。此舉使蘇四十三決心反抗,殺死楊氏,並奪軍械,攻河州。於是總督派兵扼守及調兵圍剿狄道、河州,逮捕及拘禁教首馬明心。其後蘇四十三直攻蘭州。據蘭州城西南偪山的有利地形,清兵無法攻下。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五月,清兵攻華林山,包圍起義軍。蘇氏終於被清軍所殺,起義者退至山中華林寺,清兵放火燒寺,起義者皆葬身火海,蘇四十三起義終告失敗。

自蘇四十三起義失敗後,清為對回民加強控制,故採用強硬的鎮壓手法,但這反而加深了回民對清的仇恨,於是激起了於乾隆四十八年出現的田五起義。田五為馬明心的信徒,為了復仇(馬明心的死)。於乾隆四十八年四月,田五把準備起義的隊伍分伏於羌縣的鹿盧山,靜寧州的底店山等,扼守險要。五月,清廷命甘肅提督剛塔等領兵進剿,與回民戰於羌城外,田五受傷陣亡,群「回」無首,紛紛潰敗。田五的同伴馬四圭及馬文慶等已趕來支援,攻下通渭,進攻秦安、靜寧、靖遠等縣城,礙於遇到漢族官紳的抵抗而失敗。他們憤而燒村落,殺死部分漢人,或逼其信奉新教。其後,清又利用各族士兵進行圍剿,於六月時,馬四圭等戰敗,起義軍死傷數百,有的潰敗,甚至投降。七月初,馬氏未能突圍,起義的領袖最終被殺,田五起義失敗。

自田五起義之後,並無發生很大的回民亂事,至道光時,才出現回彊張格爾之亂。張格爾為乾隆平定回彊而被殺的大和卓木的孫子,心有復國之志,以傳教為名,來往浩罕回彊之間。大多回民把他視為和卓木的後裔,懷有擁戴之意。其於嘉慶時已收攬了一批信徒,聲勢日大。嘉慶時吏治腐敗,由荒淫無道的斌靜駐守,當地回民怨聲載道,張格爾北赴布魯特借兵,攻新彊,百姓群起響應。其時嘉慶駕崩,道光即位。道光聞變,

派人勘查。其後改由永芹取代斌靜,永芹派人剿張格爾。張格爾據新彊那林河源,大多回民為其耳目,清兵久久無功,殺布魯特族百餘人而還。布魯特一部長大怒,率兵擊清軍,清兵死者多達二百餘人。道光震怒,派慶祥平亂。道光六年時,慶祥與張格爾大戰於渾河兵敗,慶祥自縊而死,南彊大亂。道光命長齡進討,調楊遇春及楊芳率軍數萬增援。道光七年,張格爾逃走出境,亡命浩罕。清人利用張格爾(白山宗)與黑山宗之不和施行誘敵之計,清以黑山宗為耳目,散佈流言,說清兵已退守,回民渴望張格爾的回來。張格爾中伏,與三十騎兵突圍,逃奔布魯特。布魯特不敢開罪於清,把張格爾獻給清,張格爾被凌遲處死。張格爾之亂失敗。

其後,是發生在咸豐同治之際的回亂─西南雲南及西北陝甘回亂。咸豐五年,雲南的臨安發生漢回爭礦產而生的衝突,加以清官挑撥離間、偏袒漢人,任由漢人搶掠回人財物,屠殺回人。回民馬凌漢召集六百人起來自衛,被清政府喻為「陰謀作反」。咸豐六年(1856年)四月十六,清官發出對省城回民「格殺勿論」,對當地回民一律屠殺,僅永昌則有八千回民被殺。此舉激起了永昌一回教徒名杜文秀,趁勢起事。集回民萬多人,攻陷雲南省大理府,自喻「總統兵馬大元帥」。各地回民紛起響應,不久就控制了滇西大部分地區,進逼省坦,省垣內的回民從中響應。逼使駐在昆明的雲南總督自殺,時咸豐七年。繼任的吳振棫採綏靖政策,殺死幾個反回的漢人求和,雙方暫時罷兵。咸豐八年,吳氏去職,繼任者皆不敢上任。當地巡撫徐之銘為回民所劫持,而與回民合作,奉回教長教馬德新以安撫回人。至同治初年,清派潘鐸任雲貴總督,潘鐸毅然進入省垣,決定重整聲威,以安輯回漢。同治二年時,潘氏親自鎮壓一次回民亂事,被回民所殺。後來有藩司岑毓英率兵守著藩台衙門,保護了大部分清官。又有總兵馬如龍,本為回人領袖,受岑氏之襲絡,效命於清,與岑氏同誅亂黨,恢復秩序。

同治六年,劉嶽昭任巡撫,後升為總督,由岑氏任巡撫,馬如龍為提督,雲南戰況漸而明朗。岑氏與馬如龍曾把杜文秀擊敗,並肅清了雲貴川三省的回匪。岑氏又在雲南辦團練,選練滇勇,加強戰鬥力。同治八年,完全肅清了雲南東部的回疊,遂集中進攻滇西的杜文秀。同治一年十二月,大理城被攻破,杜文秀自殺身亡,杜文秀起事失敗。

另外,在咸豐末年,河南巡撫嚴樹森曾招募了六百名陝西回勇往開封協防,事畢後回陝遣散,為陝西團練大臣張芾所留用。適逢太平天國扶王陳得才勾結捻黨,在同治元年從河南經由武關入陝西,陝西大亂,這批被徵的回勇乘亂散走。他們走到華州地方,與漢人發生衝突,被漢人殺死了兩名回勇,激起附近回民群起要為他們報仇。其時,有一回人名叫任五,原為杜文秀部下,方從雲南回到陝西。趁勢煽動並領導這批流散的回勇,結合當地回民一同作亂。在渭水臨潼一帶,燒毀漢人村落,屠殺漢人。而華陰耀州等地的漢人屠殺回民以為報復,造成一場回漢的大鬥爭。陝西團練張芾聞變,率兵鎮壓,但為任五所殺。任五乘勝進圍同州,攻掠西安,甘肅的回民響應。

在甘肅的回民中,有一新教教主名馬化龍,與漢人的積怨已深,乘時起事造反,以

馬彥龍;馬占鰲、馬桂源等紛紛起兵響應。是次亂事從陝西到甘肅,皆亂成一片。清派勝保和多隆阿平亂。由於勝保於陝西濫漁女色,被人控告,而革職查辦。多隆阿則奮戰不懈,平定任五等陝西大部分的回亂,但於同治三年三月因重傷而死。

同治五年清廷派左宗棠剿回。左宗棠到了陝西,開闢財源,籌妥軍餉,再制定戰略。於同治七年,盤據在陝北最大的回亂為董福祥,他與張俊、李雙良等,據陝北的花馬池榆林一帶十多個縣份,以鎮靖堡為根據地。同治七年十月,左氏派劉松山率領奇兵鎮回,不久即直擊榆林,攻下鎮靖堡董福祥投降,所部十數萬人一并收復。同治七年年底,陝西的回亂大體肅清。其後,分兵三路以解甘肅的回亂。三軍所向皆捷,回眾西竄。同治九年正月,劉松山進抵金積堡時,中炮身亡。由劉氏兄劉錦棠率眾繼續攻打,於同年十一月攻下金積堡,殺掉馬化龍及其頭目數十人。馬化龍死,在河州的另一回民領袖馬占鰲也繳械投降。

馬化龍馬占鰲一死一降後,僅餘下一個兇悍的回酋白彪虎,率其黨徒西走。左氏與劉錦棠率兵追擊,終被其逃往新彊,致新彊回民之亂於其後出現。而在河西肅州的殘回,亦於同治十二年肅清。

自同治三年起,阿古柏自立為王後,佔領南彊,與北彊相攻,南北彊混戰。白彪虎亡走新彊後,與南彊自立為王的阿古柏(為回教徒)聯合,擴大了回彊的亂事。左宗棠於光緒二年二月派人進剿,其時回酋馬人得據烏魯木齊,白彥虎據紅廟宇,土回馬明據古牧。光緒三年三月,清兵

拉不戰而逃,阿古柏勢孤力弱,服毒自殺。阿古柏一死,天山南路的回眾解體,光緒三年九月,完全收復天山南路。阿古柏長子伯克胡里乘其父自殺而率兵截殺其弟,據喀什噶爾稱王。其後,不敢戀戰,而逃往俄國,左氏遂把回亂肅清。

從上可見,回民雖然發起了很多的起事,其中經過均被清廷鎮壓,全都是失敗的下場。

丙、陜甘回民之亂領導階層:

由於回民之亂大大小小,多不勝數,領袖也不少,所以現只說雲南、陜西、甘肅回亂領導階層如下:

雲南回民之亂領袖:

杜文秀:永昌回民,是雲南回亂領袖中最具代表性的。他本人沒有太多的回民分離主義,並沒有要反清廷建立一個由回民統治中國的思想。在清誣告回民作亂後,回民之亂茅頭直接指清政府而再不只是地方上的惡霸。

馬現(馬如龍):一名低級軍事學士,其家庭非常注重軍事,有助其用兵。後來受到清官岑毓英勸降,成為雲南提督,倒戈相向,擊敗杜文秀。

陜甘回民之亂領袖:

馬化龍:回族新教領袖,也是寧夏首富,回民敬之若神,呼之為「教主」,廣納槍械,多儲糧草,勢力一時大盛。

馬占鰲:響應馬化龍,於青海甘肅交界起事。但隨馬化龍的死,馬占鰲投降。

馬本源,馬桂源兄弟:於西寧起事。後投降於滿清手下,西寧的軍政大權落入馬氏兄弟之手。

有部份是在雲南,一部份於陜甘,路途遙遠,領袖與領袖之間很難聯繫,各地區的起事並沒有聯合,缺乏策畫;由此可見回民的組織鬆散,失敗並非沒有原因。

回民起事雖沒有以宗教作為號召,但和宗教脫不離關係。例如馬化龍般,為新教領袖,回民敬之曰神,無論教主作何種決定,回民一定會跟從到底。所以回民能一致性起事,宗教的功勞是不可抹殺的。

雖然回亂之中不乏有對軍事有認識的領袖,可是由於有些領袖如馬現、馬氏兄弟等被迫參與,意志簿薄弱,受不起清的招撫而投降,以至削弱了回軍勢力,倒戈相向,使回亂最終失敗。

現在將回民之亂的領袖階層與太平天國和義和團作比較:

「回」與「太平軍」、「義和團」的起事小同大異,雖然它們都有宗教成份,如回民的回教,太平軍的基督教、義和團的白蓮教,但是回亂沒有像它們那樣,以宗教作為號召,以宗教為招撫,以吸引民眾,而回民本身已有一定的團結性。

另外,太平軍反清但不復明,義和團到後期乃扶清滅洋,與回民的宗旨——「反清復明」完全迴異。所以回民起事時,不與太平天國聯合,此亦為回亂的致命傷。

丁、回民之亂的意識形態

若要深入了解回民之亂的意識形態,必定要瞭解它的特色,以下將述其普遍特色。

首先,回民之亂的一大特色,為缺乏有領導階層及其組織散亂。回族雖是西北少數民族,但其分佈散落,如散居於新疆、青海、甘肅、陜西、山西等一帶地區,而且各地方回民都有自己所推舉的「酋回」,也即領袖。由是於此,回民之亂並非如太平天國有洪秀全一類至高領袖所帶領。加上,各地回民受到中國同化的程度不同,之間更可能有

對他們施行不平等政策的滿清,繼而恢復明朝的統治,使之能回復明朝時門宦制度對他們的厚待;然發展至後期,卻取消復明的意念,以「連回漢一體」為口號。另外,有些地方的回民又以恢復自主宗教為目的,有的更是沒有目標,是被迫參與的,如1863年馬兆元迫馬化龍、周法、王大桂等人起事。各地回民亂起,並無明確最終目的,也是由於缺乏內部領導階層,其組織不但散落,更是十分紊亂的。

現在將論述一下回民之亂中所包含的各種思想。

在宗教方面,回教作為回族人民所信奉的宗教,對其發展可謂帶來不少影響。他們能一致性發起連串叛亂,在一定程度上是與宗教有關的。宗教的力量,將回民沒有組織的缺點作出彌補,能把他們緊扣在一起,這情況有如太平天國雖沒邏輯及中心思想,但宗教卻起了團結作用。

另外,由於回民信奉回教,他們所尊奉的是真神亞拉,可以說是一神論,這與中國歷來多神祟拜的剛好相反。所以,當兩個有不同宗教的漢人及回人住在一起時,難免會有衝突。而清初入關後也對回民施行「輕其教,歧其人」的政策,鄙視伊斯蘭教「一無可取」,認為其教徒「率階鄙薄之徒」,對伊斯蘭教加以壓迫。由於雙方的不能互相接受諒解,回民之亂因此而起。

但有一點要明白,回民雖然因宗教衝突而起事,但他們卻沒有起用回教的教義、禮節等作為它的號召,或以此思想作出政治社會改革。所以,回民之亂中雖有宗教思想存

在社會方面

漢人等不同種族的血統,一向被視為外族看待。雖然在元朝時蒙古族入關,回人享有色目人的階級,受到優待,而明朝時對回族也是施行懷柔安撫政策,明的門宦制度對回民來說是十分厚待,享有特權。但是自清入關後,清廷為鞏固其地位,不但以漢制漢,更以漢人規範回人,而且更將囚犯,流民等放逐到西北等地實邊。漢人與回人的文化、風俗、習慣、語言等大多不同,回民飽受歧視,民族意識漸起。為了得到公平對待,捍衛自己民族及尊嚴,回民之亂因而爆發。這同樣能解釋為何在1862年山西回民亂起,各地回民響應,繼而傳遍整個西北地區。雖然1878年清將回民鎮壓,但回族的民族思想還沒有消失於其腦海中。至清末,這民族思想又繼之而起,爆發另一次回民之亂。

在政治方面,回民之亂之政治目的不是為了要使回族統治中國,而是推翻滿清的高壓不平等政策。之前已有提及,清入關以漢制漢,漢人一直歧視回人,但清廷卻沒有加以阻止。另外,滿清對新疆等西北邊境地區虎視耽耽,不單止為了軍事目的,保衛邊境,

以防範。由此可見,回民一向生活於平靜狀態當中,但是清的政策干擾他們的生活,於是才起而反清,以推翻清朝為目的,有的更以復明為口號。

總括來說,回民之亂的政治目的,是為了推翻清朝對他們的鎮壓政策,並非為建立由回族所統治的國家,更並非要建立一個烏托邦或絕對和平世界。

戊、有關於回民之亂的制度

有關於回民之亂中所確立的政權及曾推行過的制度措施,可以以杜文秀於大理所建立的政權及曾推行的措施為例。

咸豐六年(1856年)杜文秀起義後,「即以優待漢民為政,所有漢民皆得各安生業,漢族中之士紳、舉、貢、生、監皆授以文職,治理民事或參贊軍務;且改用明朝衣冠,

遂自組織政權 --

帥,「築台拜帥」,並「宣布遙奉太平天國南京之號召」,以吸引民眾的支持。大理元帥府的旗幟是白色,上書「革命滿清」(意即革清朝之命) 四個大字。並通命:改正朝,蓄全髮,易衣冠,減賦稅,輕納糧;凡對於訴訟,速審判決,俾民便利。因而,令民眾大為信服,對之跟隨。此外,大理元帥府亦制訂了一系列的制度、法令,並頒布了嚴格的紀律,現分述如下:

有關於議事制度

針對清政府君主獨裁政體的流弊,大理元帥府於議事制度上勵行以下措施:

「帥府內…無論文書,凡有軍機大小事情,元帥傳集商酌,並先會議妥當,或可或否,請元帥鈞裁施行。」

有關於課稅

針對清政府貪污情況嚴重,民眾滲遭無理迫害的事件日益增加。大理元帥府於課稅制度上勵行以下措施:

「地方課稅,舊有例者,方准抽收。不得私加名目,妄自徵收。」

「地方私款…如向…屈苛派地方者,准給…豁免。」

有關於吏治

針對清政府政治架構中冗官冗員沖積,以及買官欲爵盛行,以致政治敗壞,大理元帥府於上勵行以下措施:

「保舉官員,須審查才能,酌量功勳。果然堪授此職,方可保舉前來。」

「府、廳、州、縣各衙內,不須多養閒人。至六房書吏,不准任用,以為民害。」 「鎮守官,勿論文武,須以廉潔自持。」

「若有受賄者」,按情節輕重,或「追繳」,或「倍罰」,或「罷職」,或「抄家」,或「絞、斬」。

「文武官員……倘有……

「文武官員……不准估聚(應系「佔聚」) 民間婦女,為妻作妾,違者,罷職。」

懲究,或任意偏私,或徇情枉法,雖未受賄,亦屬有害,准許地方百姓來轅上訴。」 「地方有妨害弊端,如鎮守官不能發動叛亂,使百姓永久受害,無生活之日,該鎮守官實屬尸位素餐,有違上府體恤百姓之至意,一經查覺,或被百姓上訴,按情節輕重處罰。」

有關於軍紀

大理元帥府重點針對清政府的八旗、綠營軍怠懶,沉溺聲色、攻破城池後屠城姦淫等惡政。大理元帥府勵行軍紀實行以下的措施:

「帶兵官次攻破城池,三日內招撫流離,不准姦淫搶掠,焚燒民房,亦不准擅自殺人,借故復仇等情。(違者) 一經查覺,不論官兵,按軍法斬首。」

「帶兵官經過投誠地方,如有惝入村寨,妄動一草一木,姦淫嚇詐事情,查出,不

「帶兵官凡遇敵人前來投誠,不論何營官兵相遇,須…

由於以上政策,因符合了人民的願望和要求,所以其反清勢力發展迅速,其全盛期竟佔領了全省之大半,計五十三個縣城曾擴張至貴州的興義、普安,四川的綿竹及陜西的西安。至於回民之亂其間,其他有關確立的政權及曾推行過的制度,據所得的資料中皆未有具體的紀錄。

己、回民之亂的本質

對於清朝的回民之亂的本質,有言是農民起義,或言是反清復明的起事,或曰乃宗教性民族叛亂,亦有言只得叛亂二字,或有指出加上反清二字,即地區性反清民族叛亂,諸如此類。結果得出,地區性民族叛亂來形容清朝的回民之亂最為恰當。

先言地區性民族叛亂何解最為恰當。「地區性」一詞乃相對於「全國性」一詞而言,由於清朝時的回民主要居於雲南、新疆、甘肅、安徽、遼寧、山東、河南、河北一帶等中國的西北及西南部,回民之亂的爆發也多於雲南、甘肅等地區。雖回民分散於全國每個省份,但其他省份的回民人數很少,亦未曾帶領起事或對政府有很大的影響。加上縱觀清朝多次間斷性的起事,無任何一次是波及全國或帶起全國人民起事。或有言他們曾參與太平天國起事波及全國,但回民人數少,相對於太平天國組織只是少數,回民參與與否對太平天國運動影響不太大,真正波及全國的起事是太平天國非回民。且其組織多是數百、數千或過萬人,並未有發起數十萬人,故其組織不算很大。總括而言,「地區性」一詞最為恰當。

「民族」二字即代表是回族的人民的意思,清朝回民之亂是回族的人民起事,故以「民族」二字來形容,以知識別。而從回民之亂爆發之起因乃與民族之間的衝突很有關係,因有很大程度是清朝挑起漢族與回族之間的衝突,而且回族又未能受到與漢族一樣的待遇及其他原因等種種積壓,使回族對清政府不滿,產生民族仇殺而起事,故加上「民族」二字較為適合。

而「叛亂」是採史家的觀點,史家指「叛亂」是形容針對人而非針對事的反政府起事。清朝回民之亂正是回民針對清朝對他們所造成的壓迫而起來反抗,而不是為改造社會,建立新的社會秩序,或者是其他的革命,他們並非要由回族人民來統治政府,只是宣洩對滿清的不滿,反清之後點怎樣是沒有周詳的計畫,所以以「叛亂」來形容。

「農民起義」之不恰當是因全中國的人民,九成以上都是農民,人民起事當然有農民參與,我們不能因此就斷定為「農民起義」。而且農民起義是為了與地主之爭,爭取農民的利益為依歸,縱觀回民之亂並無提出要爭取農民利益。而且回民並不只是農民,牧民、手工業者、商人、小販等亦為數不少。

回民之亂在清初時雖有以「反清復明」為口號,但以「反清復明的起事」來形容亦不恰當,其原因是清回民之亂初期以反清復明為目標,及後起事多為意氣之爭,為先前起事者報復等而不是為了反清復明,而且回民由清朝建立之初至光緒才平定,歷時甚久,「反清復明」口號只限前期數十年間,亦非貫穿整個亂事,相反民族間的問題就連貫了整個亂事,故「反清復明」只是可用來初期的回民之亂而已。

對於「宗教性民族叛亂」一詞的爭議性較大。有很多人以為回民即信奉回教(伊斯蘭教)的人民的意思。其實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簡稱,因元朝南征北伐,俘虜戰俘到中國,其中有很多不同種族的人,回民是其中之一。其族初信薩滿教,其教為多神論,最高神是天神即宇宙主宰,且有祭祖、祭天、求福等觀念。其後受其他文化影響,有信奉摩尼教、祅教、景教、佛教等,及後大部分信奉伊斯蘭教,但並非全部回民都信奉伊斯蘭教。縱觀歷史發展,宗教學術思想多為統治階級利用麻醉勞苦大眾精神的聖藥,回民之亂的領導者利用宗教思想來團結、激勵人民,可蘭經內有「凡穆民都是兄弟」,只要求教徒必需無條件服從伊斯蘭教對回亂只有團結作用,非推動反政府的動力,而回亂沒有以宗教起義為口號,事實上清政府雖不支持伊斯蘭教,但亦無禁絕它,加上回民之亂的起因亦不是純宗教衝突,而是涉及民族衝突因素較多。反觀回民初時與未入關前的滿族同是信奉薩滿教的少數民族,及後又同受漢族文化影響,故其受宗教及文化衝突的影響較低。因些不宜加上「宗教性」三字。

總括而言,我組經詳細的討論、分析和研究所得,以「地區性民族叛亂」來形容清回民之亂最為恰當。

历史上的中国回族名人有哪些

历史上的中国回族名人有哪些 回族是五十六个民族之一,对于历史悠久的中国华夏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的历史上有着许多的名人,这些名人是历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们都为中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那么你知道回族的历史名人有谁吗?下面的回族文化为您带来更多内容,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郑和郑和(1371—1433),回族,云南昆阳州(今昆明晋宁县)人。原名马和,小字三宝,十一岁时在明太祖朱元璋发动的统一云南的战争中被俘进宫,后当朱元璋四子燕王朱棣的近侍。 1403年朱棣登基,史称明成祖。次年正月初一,朱棣念他有勇有谋,屡立奇功,便赐姓“郑”,改称郑和,并提拔为内宫太监,永乐三年(1405年7月11日),郑和率领庞大船队首次出使西洋。自1405年到1433年,漫长的28年间,郑和船队历经亚非三十余国,涉十万余里,与各国建立了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完成了七下西洋的伟大历史壮举。 海瑞海瑞(1514—1587年),回族,广东琼山人。小官僚家庭出身,家境贫寒。明嘉靖举人,初任南平教谕,后升浙江安知县,推行清丈、均徭。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任户部主事时,上疏批评世宗迷信道教,不理朝政等事,被逮入狱,世宗死后获释。 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任应天巡抚,疏浚吴淞江,推行一条鞭法。后因被人排挤,革职闲居16年。万历十三年(1585年)再起,先后任南京吏部右侍郎和南京右佥都御史,力主严惩贪污。他曾平反一些冤狱,民间因而有“海忠介公居官公案”,“大红袍”等传说。着作有《海瑞集》。 马本斋马本斋(1901—1944年),回族,河北省献县东辛庄人。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军大举进犯华北,马本斋义愤填鹰,组织本村青壮年70余名,毅然举起了抗日义勇军的大旗。1938年3月,他率队参加了河北游击军,编为冀中回民教导队,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回民教导队队长、总队长、八路军第三纵队回民支队司令员,冀鲁豫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兼回民支队司令员。

回民之乱的历史

回民之亂的歷史 回部居於天山南路的地區,其人民多信奉回教。及至明中葉時,回教穆罕默德的後 力平定諸部,回教勢力遂遍及天山南路通稱回部。清初以準部人徵收諸城賦稅,威行回部。乾隆初,準部內亂,回部黑山宗乘機獨立。1755 睦撒納為亂。至1759年,大小和卓木敗死,回部遂平。自1764 以西。然而及至乾隆1781年甘肅新舊回教徒發生衝突,地方官袒護舊回教徒,新回教徒起兵反抗,至公元1783年始平。 清宣宗道光初年,西北又有回亂。天山南路的國民,因受清廷官員的壓榨勒索,積忿難平,於嘉慶末奉張格爾(大和卓木之孫) 為首,屢於犯邊。1826年,張格爾陷喀 回部復定。張格爾的家屬,寄居浩罕。1829年,浩罕助張格爾兄玉素普入寇,末幾解圍。至1847年,和卓木的後裔加他漢等七人,又以復仇為名,糾眾入寇,因回民頗少響應,不戰而遁。 當清軍與太平軍、捻匪惡戰之際,西南西北地區的回民又先後叛變。咸豐5年(1855年) ,雲南回民與漢人爭奪礦產,發生衝突,官吏偏袒漢人,大殺回眾,因此激起變亂。回酋杜文秀襲據大理,攻略附近州縣,另一回酋馬現則進攻省城(昆明)。十一年(1861年)12年(1873年) 雲南回亂纔完全平定。 同治初,太平軍一部曾流竄至陜甘,當地回教徒紛起響應。及西捻入陜,與叛回聯合,以馬仕龍為首,亂勢益熾。天山南路回眾,也舉兵反清,而回酋和卓布素魯克(張格爾之子) ,又引浩罕將阿古柏入寇,盡佔天山南北路。左宗棠平西捻後,旋帥剿回。至同治12年(1873年) 陜西、甘肅省回亂,全部肅清。這時阿古柏仍據回疆,交通英俄,聲勢甚盛,朝議以遠征勞費,多主放棄天山南北路,左宗棠堅主進兵。德宗光緒元年(1875年) ,清命左宗棠進討,先定天山北路,次定南路。三年(1877年) ,亂事平定。至八年(1882年) 遂以天山南北路,改置新疆省。 甲、回民之亂的起因: 主要是由於清朝統治階層對回民族所實施的政策所導致促成的。那是利用教派不同,挑撥回族內訌,削弱回族內部力量,利用回族地主教主壓榨回族,勞動人民;更惡毒殘酷的是,挑撥漢族與回族的關係,假借優待漢人,誘使漢人中壞分子欺壓回人,回

回族民间文学有着怎样的历史来源和发展轨迹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回族民间文学有着怎样的历史来源和发展轨迹 导语:回族是目前中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公元7世纪中叶,大批波斯和阿拉伯商人经海路和陆路来到中国的广州、泉州等沿海城市以及内地的长安、开 回族是目前中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公元7世纪中叶,大批波斯和阿拉伯商人经海路和陆路来到中国的广州、泉州等沿海城市以及内地的长安、开封等地定居。公元13世纪,蒙古军队西征,中亚的穆斯林(伊斯兰教徒的特称)大批迁入中国,以这些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亚移民、波斯人、阿拉伯人为主,后吸收汉、蒙古、维吾尔等民族成分,逐渐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民族——回族。回族,有人口约9,820,000人(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民族之一。主要聚居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在甘肃、新疆、青海、河北以及河南、云南、山东也有不少聚居区。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 在长期历史过程中吸收了汉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等生活习俗。汉语为回族的通用语言,在日常交往及宗教活动中,回族保留了大量阿位伯语和波斯语的词汇,在边疆民族地区,回族人民还经常使用当地少数民族的语言。回族有小集中、大分散的居住特点。在内地,回族主要与汉族杂居;在边疆,回族主要与当地少数民族杂居;大都分布于水陆交通线上,因此经济文化较为发达。回族主要从事农业,有的兼营牧业、手工业。回族还擅经商,尤以经营饮食业突出。喜爱摔牛的运动,喜食炸油。 回族分布较广,食俗也不完全一致。如:宁夏回族偏爱面食,喜食面条、面片,还喜食调合饭。甘肃、青海的回族则以小麦、玉米、青稞、马铃薯为日常主食。油香、馓子是各地回族喜爱的特殊食品,是节日馈赠亲友不可少的。民间特色食品有酿皮、拉面、打卤面、肉炒 生活常识分享

回族舞蹈的历史变迁与发展

浅谈回族舞蹈的历史变迁与发展 专业: xxx 姓名:xxx 指导教师:xxx 摘要回族舞蹈是伴随着回回民族的形成、发展而逐渐形成的,是在伊斯兰文化和中国本土文化的双向交流、渗透过程中新的文化创造,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宗教观念和民族生活的特定性,回族舞蹈无论是流散于民间的娱乐活动还是舞台表演的作品创作,都是在以表现民族精神气质、反映民族思想感情、展示民族生活风貌过程中形成自己艺术独特的审美风范。笔者从回族舞蹈的起源与发展出发探讨了回族舞蹈的独特的审美特征。 关键词回族,舞蹈,历史变迁,发展,审美特征 ABSTRACT Hui Hui ethnic dance is accompanied by the formation, development gradually formed in the Islamic culture and Chinese local culture, two-way communication, the process of penetration of new cultural cre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culture. The religious concepts and the specific nature of national life, whether it is dispersed in Muslim folk dance entertainment or theatrical performances of works of creation, are in the national ethos of performance, reflecting the national sentiments, showing the process of national life to form their own artistic style Unique aesthetic style. I dance from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Hui of the Muslim dance off the uniqu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Hui, Dance, History development and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回族来源及历史演变

回族来源及历史演变 华夏经纬网 2007-05-30 11:01:04字号:小大 早在唐代,宁夏地区就曾留下了大食及西域各国穆斯林军士、商人及贡使过往的踪迹。到北宋、西夏时期,东来的穆斯林客人也多数从玉门、酒泉经西夏属地而至中原。元初,随着蒙古军队的东归,一批批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亚各族人民以及阿拉伯人、波斯人不断地被签发或自动迁徒到中国来。当时,战争和农耕占很重要的地位。因此东来的穆斯林主要以驻军屯牧的形式,编成“探马赤军”。同时,也以工匠、商人、学者、掌教、官吏等不同身份散居到我国各地,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就留住在宁夏,他们一概被叫作“回回人”。据《元史》记载,至元八年(1271年)九月,元世祖忽必烈“签西夏回回军”,至元十年(1273年),元世祖又下令“探马赤军,随地入社,与编民等”。按照规定,他们“上马则备战斗,下马则屯聚牧养”。元朝驻宁夏一带的蒙古军队中,有相当多的人信奉了伊斯兰教,成为宁夏回族的族源之一。 元代,宁夏一带是重要的屯垦区,行政区划归属陕西行中书省管辖。元代著名回回政治家赛典赤·赡思丁的儿子纳速拉丁,曾担任陕西平章政事,他“子孙众多,分为纳、速、拉、丁四姓,居留各省,故宁夏有纳家户,长安有拉家村,今宁夏纳氏最盛”(《陕西通志》)。在《银川小志》一书中还记载,“纳速耳丁,先世回纥,仕元廉访使”。据《蒙兀儿史记》“色目氏族表”中“回回氏”介绍,“凡名末有丁字者,皆摩诃末(穆罕默德)教徒男子之美称”。此纳速耳丁在元时已被列为当地“乡贤”。在13世纪初及以后的一百三四十年中,回回人已在全国许多地区取得了经济上的生存条件,并逐渐形成“大分散、小集中”的地域特点。在宁夏,回族人居住的村落和街坊的人口逐渐繁盛起来,成为宁夏主要民族之一。陕西诸道行御史台设回回椽史(《甘宁青史略》),专管回族事务。 明朝初年,不断有大批回回人以归附土达的身份被安插到灵州及固原各州县,形成了许多回族聚居点。清朝初年,宁夏回族人口更加繁盛,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陕西巡抚毕沅在奏折中称,“宁夏至平凉千余里,尽系回庄”。由于回族在宁夏一带居住得十分密集,故当年在甘肃等地有“回七汉三”的说法。 清朝同治年间,宁夏以马化龙为首的回民起义军,和清军进行了多年的激烈战斗,最后遭到清政府的血腥屠杀。一部分回民曾被逼迁徙到贫瘠地区,置身在“三边一梢”(河边、滩边、湖边、渠梢)生活,尤其是南部干旱山区的回民,生活更加困苦,连日常饮水都得之不易。在城镇,多数回民居住在城关,摆摊做小商贩。 民国时期,宁夏回族聚居区内,封建占有关系日益加剧,良田沃壤都为官僚、地主所侵占,地租、高利贷和超经济剥削都很严重。据统计,光地主就占有全部耕地的百分之六十至七十。宁夏七十多万人,而马鸿逵却豢养了十多万官吏和军队,回汉人民负担着沉重的军事费用。由于经济负担越来越重,当时在宁夏形成一股惊人的“逃户”现象,如回民聚居的同心县,原有居民四万二千人,到解放前夕,因死亡和逃散,全县剩下不到三万人。该县的王家团庄,原有一百多户人家,到1949年只留下三户孤寡。

北京的回族历史

北京的回族历史…… 北京回族和北京城 北京回族和北京城有着悠久而密切的关系。从历史上看,北京地区曾是各族统治者争夺的舞台,在进进出出的各族当中,有的被迁移出去,有的被融合,在这样的变化中,曾使许多民族至今只成为历史名词而不复存在。作为少数民族之一的回族。迄今不仅未被融合,而且依然立于民族只林并得到了发展,人数上也有增长。 原来北京旧城的东南角,是唐代幽州藩镇城的所在地。五代时,后晋皇帝石敬瑭为换取契丹人辽王朝的支持,把燕云十六州割给辽。辽王朝于太宗会同元年(公元938年)把幽州作为陪都称做南京。公元1122年,女真族的金朝灭辽,把契丹人赶出幽州。公元1123年(宋徽宗宣和五年),金人把幽州等六州还给宋朝,宋在幽州恢复了主权,把幽州改称为燕京。过了两年,即宣和七年,幽州再次落入金人之手。公元1153年金改燕京为圣都,后又改称中都,自此金人宣告建都于燕,而成了当时大半个中国的首府。蒙古人崛起之后,于公元1213年攻占了金中都,金亡。在这200多年当中,北京曾在辽、金、元三朝间易主,幽州城也由藩镇城一跃成为全国的都会。 在辽的南京(幽州)没有回回在此活动的记载,大概这里是陪都的原因。而在辽的上京(今蒙古巴林旗东北)倒是有回鹘商人居住。金在燕定都后,大兴土木,使整个城市“大部入宫室,百姓绝少”。在这种情况下,回回是不大可能落居与此的。待蒙古灭金占据中都后,情况就不同了。据记载,蒙古军攻打中都之战役,首立大功者就是回回人阿刺浅,史称“赛夷氏”。即阿文Sahid的音译。成吉思汗一次对群臣说:“朕今日得至此(指中都)者,阿刺浅之功也”。待成吉思汗北还后,阿刺浅驻留中都。被任命为达鲁花赤(断事官),即这一地区的行政长官。据《元史百官志》说:“断事官,秩三品,掌刑政之属,国初尝以相臣任之,其名甚重”。阿刺浅不仅是中都地区(即北京)第一任行政长官,也是第一个进入北京的回回市民。公元1218年成吉思汗西征,曾带大批波斯、阿拉伯人东来。从这是起一直到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九年(公元1272年)大都建成,其间有半个多世纪,中都是蒙古人在华北的重镇,也是蒙古人管理“汉地”的首府。在这一重要的政治中心,有很多色目人来管理各种事物。除被编入“探马赤军”中的回回在此就地落户者之外,还有各样回回人才,如医药、天文、历算、工程技术、传教师和商贾等等。据元世祖中统四年(公元1259年)的统计,中都地区有回回2953户(见王珲《秋涧先生全集》卷88)。平均每户以5口人计算,当时的回回人就有一万五千多人。回回和北京有着如此悠久的关系,回回是“老北京”当之无愧。回族人民以其勤劳和智慧,对于北京的发展有着卓越的贡献,他和各兄弟民族一道共同缔造了这座美丽的城市。 北京回族的来源和分布 回回大量涌入北京是在元代。待元大都称建成,曾规定迁入新称的条件,即“高居职者先”,所以当时的官宦人家和富商大贾迁入新称,穷回回则仍留在旧称之内。相传当年大都城内有清真寺30多座,由此可以推测大都城内回民遍布与各处。到了明代,北京回回来源是多方面的,一是明初曾大量的从南向北移民。据说,今北京的回族姓氏中,凡任、沙、刘、李、马、金、霍等姓的祖籍大多是南方来的;另一来源是明代兵制所形成的,军人屯垦,把军人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回回军人在屯垦中也是聚族而居,这就形成了中国各地的回回营,久而久之就成了地名或村名。据《冈志》(牛街地区志)记载:“燕都之回回,多自江南,山东二省分批来者,何也?由燕王之国,护围(卫)军僚多二处人故也”。所谓由燕王之国,即指明成祖朱棣,曾被封燕王,治所北平(北京),今天北京一些老回回住户仍说他们是“揪着龙尾巴”来的。另外,北京有些回民的姓氏堂号,有的常能表示其来源,如西门刘家(即指南京水西门刘家)、大同马家、泊头曹家、韦河张家、沧州刘家、陈家、陕西古家……等等。从这些堂号中,可知北京回民是来自四面八方、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