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

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

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包括两个方面,即市场机制对国际收支失衡的自动调节和政府可能采取的政策引导措施。
一、国际收支失衡的自动调节
国际收支失衡的自动调节是指由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来实现的国际收支调节,即在政府没有干预的情况下,由市场经济中的其他变量与国际收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来实现的国际收支调节。通常,国际收支的失衡会引起汇率、物价、国民收入、利率的变化,而后者的变化又会改变国际收支的失衡。
1、国际收支与汇率变动
国际收支是影响汇率变动的实际经济因素之一。现实经济生活中,人们对汇率的预期和资本流动的决策等,都要把国际收支状况作为主要的考虑因素;另一方面当汇率发生变动时,不仅一国商品的进出口、服务的贸易会受到显著的影响,而且资本的跨国流动也会出现大规模的变化。
2、国际收支与物价变化
英国的经济学家大卫?休谟最早注意到物价变化同国际收支状况之间的关联,他于1752年提出了有名的“物价——铸币流动机制”。休谟指出,在国际金本位制度下,各国的国际收支失衡会通过价格水平的变化而自动地得到调整。这是国为每一个国家的货币供给是以黄金本身或以黄金为基础的纸币构成的。
在当代,价格变化对国际收支状况仍然存在重要的影响,当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时(顺差情况正好相反),意味着对外支出大于收入,货币外流(基础货币减少,从而减少了社会的货币量),物价下降,同时该国的货币会贬值,即汇率上浮,由此引起本国出口商品价格相对下降,进口商品价格相对上升,从而使出口增加,进口减少,贸易收支得到改善。
3、国际收支与国民收入水平
当一国国际收支发生逆差时,表明国民收入水平下降。国民收入水平下降导致社会总需求、进口需求下降,从而贸易收支得到改善。国民收入水平下降不仅能改善贸易收支,而且也能改善经常项目收支和资本项目收支。因为国民收入水平下降会使对外国劳务和金融资产的需求都程度不同的有所下降,从而使整个国际收支得到改善。值得注意的是,国民收入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是“不完全的”,它很可能在国际收入完全恢复平衡以前就不再起作用,而不象“物价——铸币流动机制”那样会消除国际收支的失衡。
4、国际收支与利率变化
一国的国际收支出现顺差,表明该国银行所持有的外币存款和其他外国资产增多,负债减少,因此产生银行信用膨胀,国内金融市场银行银根趋于松动,利率水平逐渐下降。利率下降会引起本国资本外流,同时也阻止外国资本内流,于是在资本帐户中净差额减

少,国际收支的顺差也会减少;相反,一国的国际收支出现逆差,即表明该国银行所有持有的外国货币和其他外国资产减少,而负债增多,于是该国信用会出现紧缩,银根也会相应地趋于紧张,利率也会随着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而上升。利率上升必须会导致本国资本不再外流,同时外国资本也纷纷流入本国谋求高利。因此,资本帐户的逆差就会向顺差方向转化。
以上是国际收支与各种经济变量,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实现的国际收支调节,这种调节是一种基于内生因素的自动调节,它的成立必须具备一系列的条件:1)这种调节只有在进口商品需求价格弹性较大时,才能发挥作用。如果弹性小,即无法缩小进口,也就不能改变贸易入超状况;
2)由物价变动导致商品进出口的变化,其前提条件是物价的弹性较大,否则,它也不能起到自动调节作用。
3)这种自动调节需要对利率升降有较敏感的反映。如果对利率的反应迟钝,那么即使是信用有所扩展或紧缩,也难于立即引起资本流入与流出。对利率反映的敏感程度与利率结构也有关系,也与一个国家金融市场业务的发展情况息息相关。
4)这种自动调节必须在国家财政金融政策不过分干预的情况下,才能发挥作用。
二、 国际收支调节的政策引导
国际收支自动调节的实现必须以一定的经济条件为基础,离开了这些条件,它是无法实现的,而现实生活中往往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这样的条件;再者,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还会带来一些问题:比如,它会产生某些难以接受的后果,比如市场汇率随供求而变化必然造成汇率的变化无常,这会增大外汇市场的风险;降低赤字会减少国内总需求从而使均衡产出下降;充分就业时,出口的自发性增加会在国内引起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又会降低或消除盈余;如果让货币调节机制自发地作用,就需要允许本国货币量随着国际收支状况的变化而变化,这样一国的货币政策就可能由外部因素来决定,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就会丧失等等;再如,自动调节过程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例如,当一国存在较为严重的国际收支赤字时,市场机制就需要较长的时间来解决这个问题,因此,各国不能单纯地依靠市场来自动调节国际收支,而必须利用各种政策措施来调节国际收支的失衡,政策引导就是指政府为校正国际收支失衡而采取各种措施。这些政策和措施不仅会改变国际收支,而且还会给国民经济带来其他影响,因此,政府在对国际收支失衡进行调节时,应当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对策。
1、外汇缓冲政策
外汇缓冲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官方储备的变动或短期

的对外借款来干预外汇市场,校正国际收支的失衡。外汇缓冲政策可以很好的解决暂时性的国际收支失衡。由于外汇价格较高出售所造成的损失,政府会在随后外汇价格较低时的收购中得到补偿,短期的、暂时性的国际收支失衡,官方对外借款的偿还时间短,利息负担不会很大。类似地,短期资本的不正常流动的可通过外汇缓冲政策来对付。
当然,如果一国的国际收支上不是暂时性的失衡,运用外汇缓冲政策就可能面临严重的问题。一方面,如国本国货币实际上已经贬值即均衡汇率不跌了,政府继续运用外汇缓冲政策来维持现有的汇率,结果只能导致外汇储备被消耗干净。另一方面,如果国际收支的失衡不是暂时性的,本国政府的信誉也会受到影响,官方对外借款也将会难以为继。即使一国是处在国际收支顺差的状态,外汇缓冲政策仍然无法解决长期性的失衡问题。因为尽管政府力图控制本国货币升值,但市场机制必然会改变汇率,这就会刺激投机行为。同时,官方储备的过量增长,会给经济运行带来不良的影响。
不过,要判断什么是暂时性失衡,什么是根本性失衡并非易事。许多国家的政府在这方面有过失误。
2、需求管理政策
又称为改变支出政策,即通过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改变国内总需求,以校正国际收支失衡的政策。
财政政策是需求管理广泛使用的手段之一,具体地说就是通过调整政府的收入和支出,影响社会总需求,进而校正国际收支失衡,当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顺差时,政府可以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促使国际收支平衡。此外,在收入和物价上升的过程中利率有可能上升,后者会刺激资本流入。一般说来,扩张性财政政策对贸易收支的影响超过它对资本项目收支的影响,因此它有助于一国在国际收支顺差的情况下恢复国际收支平衡。而当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时,政府可以通过紧缩性财政政策促使国际收支平衡。但是政府一般只是在充分就业和高通货膨胀率情况下推行紧缩性财政政策,因此它的基本作用是减少国际收支逆差。
货币政策也是实施需求管理的一个重要途径。假设其他方面的条件不变,货币当局紧缩银根,就会引起利率上升,从而产生双重的结果。一方面利率提高会降低企业的投资意愿,增强消费者的储蓄意愿,从而降低国内总需求,正常情况下这会导致进口规模缩小;另一方面,利率变动对资本流动有更加敏感的影响,尤其是对短期资本的流动。总的来说,货币政策对改变总需求的效果比较明显,而且政府的操作成本低。
需求管理政策的优点在于,它是从根源上对国际收支进行调节,是各国

在解决长期性国际收支失衡的必须考虑采用的。但它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时间上的滞后。因为当政府调整财政或货币政策之后,对国际收支产生影响还要有一个过程,对外汇市场的短期波动不能收到直接的效果。另外,为解决国际收支失衡问题而采取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可能同国内经济目标发生冲突。因此,正确选择财政货币政策实现国际收支平衡,必须注意时机。
3、直接管制政策
直接管制政策是指政府直接直接干预对外经济活动以实现国际收支调节的政策措施。直接管制的一个主要方面是对进出口贸易干预,其基本措施包括通过关税、各种非关税壁垒来限制进口,以及对本国的出口给予政策上的鼓励。直接管制是政府调节国际收支的基本手段,可以分为外汇管制、财政管制和贸易管制。
外汇管制。外汇管制是指政府机构对外汇买卖和国际结算加以行政性干预。它是许多国家曾经使用或正在使用的直接管制办法,当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十分严重时,外汇管制可能成为政府首先选用的措施:限制私人持有外汇;限制私人购买外汇;限制资本输入;限制资本输出;实行复汇率制;禁止黄金输出,限制个人携带本币进出国境的数量。
外汇管制对经济生活的影响是广泛的。
受外汇管制影响最深的还是国内经济,资源配置严重扭曲,国民福利水平被人为地降低。因为外汇管制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对本币的估值偏高,造成市场信息失真,削弱本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使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流向效率偏低的生产部门,这对一国经济长远发展相当不利。同时,消费者对进口商品的需求既无法得到正常的满足,又被迫放弃从出口增长中可能获得的收入,受到双重的损害。
财政管制。国际收支的财政管制是指政府通过有关机构管制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和成本从而调节国际收支的政策手段,财政管制机构包括财政部、海关、官方金融机构等。
常用的财政管制手段包括:①进口关税政策,②出口补贴政策,③出口信贷政策。
贸易管制。贸易管制是指政府直接限制进出口数量的政策。政府可以通过加强贸易管制缓和国际收支逆差。

常用的贸易管制手段有:①进口配额制,②进口许可证制,③规定苛刻的进口技术标准,包括卫生检疫条件,安全性能指标,技术性能规定,包装和标签条例等。④歧视性采购政策,⑤歧视性国内税收政策,⑥国家垄断外贸业务。
直接管制在政策调节方面具有一些明显的优点:①见效快,通过的中间环节少。②由于它对市场机制依赖程度较低,市场发育程度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可以有效地采用这种国际收支调节手段,即

具有可操作性。③直接管制的效力容易测定,从而政府可以更好的控制国际收支调节力度。④直接管制对国内经济的影响面较小,政府在使用这种调节手段时更具有更大的灵活性。⑤直接管制使政府对经济的调节深入到微观领域,它可以克服财政货币政策等宏观调控手段的某些局限性。

另一方面,直接管制也表现出一些弊端:①直接管制容易遭受对方的报复,从而可能给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带来消极影响。②直接管制本身要消耗一定的行政管理费用和信息成本。③它可能扭曲市场价格信号,使市场机制作用不能充分发挥,从而可能使该国资源配置不够合理,不能充分利用国际分工发挥自身优势。④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竞争,从而消费削弱了国内企业创新的动力。⑤它可能鼓励寻租行为,助长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如配额分配中经常出现权力与金钱的交换。⑥公众承担的福利损失可能相当高。
4、汇率调整政策
汇率调整政策是指一国通过调整本币汇率来实现国际收支的平衡政策。
政府改变法定的汇率以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国内产品与外国进口产品的市场价格会发生变动,由此会导致社会需求的转换。比如,当一国发生国际收支逆差后,政府实行货币贬值可以改善该国的贸易收支。同样,当一国长期存在国际收支顺差时,政府可以用货币升值来促使国际收支平衡。

汇率调整政策操作简便而且见效快,一些国家的政府故意将本国货币的价值贬到均衡汇率以下,以刺激本国产品的出口,增加就业机会,并力图在国际收支中追求顺差。但一国货币贬值要达到预期的目标,还需具备一定的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国内存在较大供给弹性,而且,其他国家不采取报复措施。

三、国际收支调节政策的国际协调

各国政府调节国际收支的政策都是以本国的利益为出发点,他们采取的调节措施可能对别国的经济产生不利的影响,并导致其他国家采取相应的调节措施。为了维持世界经济的正常秩序,各国政府加强了对国际收支调节政策的国际协调。

通过各种国际经济协定确定国际收支调节的一般原则。例如关贸总协定规定了非歧视原则,关税保护和关税减让原则,取消数量限制原则,禁止倾销和限制出口补贴原则,磋商调解原则等。国际货币基金协定规定了多边结算原则,消除外汇管制和制止竞争性贬值原则等。这些原则以贸易和金融自由化为核心,通过限制各国采用损人利已的调节政策来缓和各国之间的矛盾。

1、建立国际组织或通过国际协定向逆差国提供资金融通,以缓解国际清偿力不足的问题。

2、建立区域的一体化

集团以促进经济一体化和国际收支调节。

3、建立原料输出国组织以改善原料输出国的国际收支状况。

4、通过各种国际会议协调多种经济政策,以提高经济政策特别是国际收支平衡政策的效力。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根本原因在于各国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各种制度安排的不合理。政府的国际收支调节政策只能起到暂时缓和本国国际收支困境的作用,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格局。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