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的理解(2013-07-24 12:15:32)

转载▼

标签:细胞膜的流动性结构特点物质转运教育分类:教学反思

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的理解

(典型例题)下列过程中,不直接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就能完成的是(C )

A.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B.吞噬细胞对抗原的摄取

C.mRNA与游离核糖体的结合D.植物体细胞杂交中原生质体融合

教学问题:关于细胞膜结构的研究经过了很长时间,它是细胞水平上的微观领域研究,教材中所说的细胞膜的结构特点——一定的流动性,实际上学生是很难理解的,更何况是结构特点的研究过程经典实验和生命活动中的体现方面的理解。例如,主动转运怎么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呢?

下面对细胞膜的流动性内容进行整理,总结如下:

1.膜的流动性含义

是生物膜结构的基本特征之一,主要指膜脂肪酸链部分及膜蛋白的运动状态。膜脂类分子在相变温度以上条件下主要有侧向扩散、旋转、左右摇摆、伸缩振荡、翻转及异化运动等方式。

流动性是选择透过性的基础,正是因为膜脂的流动性和膜蛋白的运动性,才决定了细胞膜的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从而体现出选择透过性,因此,膜的流动性是结构特点。

2.膜流动性的测定方法

主要有荧光探针标记,电子自旋共振以及差示扫描量热法,x线衍射等。例如,科学家用发绿光的染料标记老鼠的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用发红光荧光的染料标记人的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将老鼠的细胞和人的细胞融合,融合的一半发绿色荧光,一半发红色荧光。在温度为37度,经过40分钟后,两种颜色的荧光均匀分布。此结论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3.膜流动性的意义和影响因素

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这是生物膜正常功能的必须条件。例如,细胞的物质运输、细胞识别、细胞免疫、细胞分化与信息转导等都与膜流动性有密切关系。

温度影响分子运动,因而影响膜的流动性。一定范围内,温度升高,膜的流动性加大,有利于生理功能的进行;但温度过高,膜流动性过大,会破坏膜结构,不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甚至使细胞死亡;若温度过低,膜流动性下降,黏度增加,运输功能下降,严重的使膜结构破坏,通透性增大,内容物大量排出,引起细胞死亡。

过酸、过碱都会使细胞膜的蛋白质变性失活,进而使细胞膜丧失其生理机能。

蛋白酶可水解膜蛋白,脂溶剂可溶解膜脂等,从而破坏膜结构,使细胞膜丧失其生理机能。

据资料,细胞膜上的酶活性与流动性有很大关系,在一定范围内,膜的流动性大有利于酶分子侧向扩散和旋转运动,使酶活性增加。

在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中,一些载体蛋白分子的运动性和它们所在膜中脂类分子的流动性有关,如胞吞作用必须由膜的流动性来完成。

膜流动性与信号转导有密切关系,例如G蛋白偶联受体与膜外信号分子结合后,导致受体构象的改变,引起一系列变化都和膜的流动性有关。

在发育过程中细胞膜的流动性有明显的变化,细胞的衰老与膜的流动性有关。例如成年老鼠的脂肪细胞膜与幼年的相比,膜流动性较低,这是细胞衰老变化的特征。

4.高中生物中细胞膜流动性的具体表现

(1)植物细胞出现的质壁分离生复原试验

(2)白细胞吞噬病菌

(3)变形虫捕食和运动时伪足的形成

(4)草履虫取食过程中食物泡的形成以及胞肛废渣的排出

(5)动物细胞分裂时细胞膜的缢裂过程

(6)细胞杂交时的细胞融合

(7)红细胞通过狭窄毛细血管的变形

(8)精子细胞形成精子的变形

(9)酵母菌的出芽生殖中长出芽体

(10)受精过程

(11)变形虫的切割试验

(12)物质出入细胞

(13)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

5.膜流动性的应用

动物细胞融合;植物原生质体融合;将膜脂制成微球体包裹酶、抗体、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或小分子药物,运输到患病部位,通过脂质微球体膜和细胞膜的融合,把这些物质送入细胞,从而达到治疗疾病或改变细胞代谢和遗传特性等目的。

细胞膜的渗透性实验报告

细胞膜的渗透性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细胞膜的渗透性 2 .了解各种小分子物质跨膜进入红细胞的速度 二、实验原理: 1. 细胞膜具有对物质选择透过的生理功能。脂溶性越高通透性越大,水溶性越高通透性越小;非极性分子比极性容易透过,小分子比大分子容易透过。水分子可通过由膜脂运动而产生的间隙。非极性的小分子如O2、CO2、N2可以很快透过脂双层,不带电荷的极性小分子,如尿素、甘油等也可以透过人工脂双层,尽管速度较慢,分子量略大一点的葡萄糖、蔗糖则很难透过,而膜对带电荷的物质如:H+、Na+、K+、Cl–、HCO3 –是高度不通透的。 2.hemolysis(溶血现象):渗入红细胞的溶质能提高红细胞的渗透压,使水进入细胞,引起细胞吸水胀破;即红细胞膜破裂,血红蛋白从红细胞中逸出的现象称为溶血现象。 3.i sotonic solution(等渗溶液):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称为等渗溶液。 4.Hypertonic solution(高渗溶液):渗透压高于血浆渗透压的溶液称为高渗溶液。 5.Hypotonic solution(低渗溶液):渗透压低于血浆渗透压的溶液称为低渗溶液。

6.semipermeable(半透性):膜或膜状结构只允许溶剂(通常是水)或部分溶质(一般为小分子物质)透过,而不允许其他溶质(一般为大分子物质)透过的特性。 7.osmosis(渗透作用):膜两侧溶液浓度存在差异,造成化学势能差,在势能差的驱动下,溶剂穿过对溶质不透膜的过程。 三、实验材料及作用: 150 mmol/L NaCl , 蒸馏水,5 mmol/L NaCl,65 mmol/L NaCl,0.8 mol/L 甲醇,0.8 mol/L乙醇,0.8 mol/L丙醇,0.8 mol/L乙二醇,0.8 mol/L丙三醇,2%Triton X-100,氯仿(三氯甲烷)。 1.NaCl的作用:将正常红细胞悬浮于不同浓度的NaCI溶液中:等渗溶液中的红细胞保持正常大小和双凹圆碟形;渗透压递减的一系列溶液中,红细胞逐步胀大并双侧凸起,当体积增加30%时成为球形;体积增加45%~60%则细胞膜损伤而发生溶血,这时血红蛋白逸出细胞外,仅留下一个双凹圆碟形细胞膜空壳,称为血影细胞(ghost cell)。正常人的红细胞一般在0.42%NaCI溶液中时开始出现溶血,在0.35%NaCI溶液中时完全溶血. 2.甲醇:小分子、亲脂性的非极性分子甲醇为低渗溶液,容易溶解于脂双层,并迅速透过,提高红细胞的渗透压,促使水分进入细胞,引起溶血。 3.乙醇:乙醇是脂溶性小分子,可以自由扩散进出细胞。红细胞外有相对高浓度的乙醇,大量乙醇分子顺浓度差进入红细胞,使红细胞内渗透压高于红细胞外渗透压,水通道开放,大量水分子进入红细胞,发生溶血。 4.丙醇,丙二醇,丙三醇的作用与甲醇,乙醇的作用相似,都是脂溶性分子,随着分子量的增加,分子的增大,溶血时间增加。

细胞膜

细胞膜 第3章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考点解读】1、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B)2、细胞膜系统(B)【基础回顾】 1、细胞膜的组成成分:是由、和组成。细胞膜中的糖类是少量的,主要与蛋白质或脂类结合形成糖蛋白质或糖脂,与细胞的识别有关,如红细胞膜上的即为糖蛋白。 2、细胞膜的结构:流动镶嵌模型。其中基本支架是:,蛋白质在其中的分布: 3、细胞膜结构的特点:。细胞膜中的蛋白质是膜功能的主要体现者,其中有的与物质的运输有关,如载体,有的是酶,有的是激素或其他有生物活性物质的受体。不同膜上的蛋白质的具体种类是不同的,所以其生理功能也不同,如叶绿体膜。线粒体膜、内质网膜等。细胞膜对物质的运输具有选择性是由决定的,载体蛋白具有专一性。 4、细胞膜的功能:(三点) 细胞膜的功能上的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学海导航】知识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问题探讨讨论: 1、你怎样区分显微镜视野中的 气泡和细胞?光学显微镜下能看见细胞膜吗? 1、气泡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而细胞是一个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复杂结构,而且是一个立体的结构,在显微镜下,通 过调节焦距可以观察到细胞的不同层面。光学显微镜下______ (能或不能)看见细胞膜。 一、细胞膜的制备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①为什么选择动物细胞? ②为什么选择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做实验材料?③怎样才能获得 细胞膜?①因为动物细胞没有_________________。②因为哺乳动 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_____和_______。③把细胞放在_____中,由于细胞内物质有一定浓度,水会进入细胞,把细胞涨破。(若实验在 试管内进行,要获得较纯的细胞膜可以借助_________法)二、细胞膜的成分 1、细胞膜的成分有哪些?各成分的比例关系如何? 2、细胞膜的功能主要和哪种成分有关? 1、细胞膜主要由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组成,此外,还有少量的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约占细胞膜总量的50%,________约占40%,___________ 占2%~10%。在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___________ 最丰富。 2、功能越复杂的细

细胞膜的渗透性实验报告.doc

姓名:高超学号:201300140020 同组者:樊晓航,王昊明,余敬洋 实验名称:细胞的渗透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细胞膜的渗透性 2 .了解各种小分子物质跨膜进入红细胞的速度 二,实验原理: 细胞膜具有对物质选择透过的生理功能。脂溶性越高通透性越大,水溶性越高通透性越小;非极性分子比极性容易透过,小分子比大分子容易透过。水分子可通过由膜脂运动而产生的间隙。非极性的小分子如O2、CO2、N2可以很快透过脂双层,不带电荷的极性小分子,如尿素、甘油等也可以透过人工脂双层,尽管速度较慢,分子量略大一点的葡萄糖、蔗糖则很难透过,而膜对带电荷的物质如:H+、Na+、K+、Cl–、HCO3 –是高度不通透的。 将红细胞放入数种等渗溶液中,由于红细胞对各种溶质的透性不同,有的溶质可以渗入,有的溶质不能渗入,深入的溶质可以提高红细胞的渗透压,所以促进水分进入细胞,引起细胞溶血。由于溶质渗入的速度互补相同,因此溶血时相同。 三,实验器材: 鸡血,0.85%的氯化钠溶液,0.0085%的氯化钠溶液,0.8mol/L的甲醇,0.8mol/L的丙三醇,6%的葡萄糖溶液,2%的Triton X—100溶液,试管六支,离心机,滴管,载玻片,显微镜等

四,实验步骤: 1、取鸡血2-3ml加入0.85%的氯化钠溶液4ml,在1000r/min条件下离心5分钟,(RBC压积量不少于0.3ml,否则应补加鸡血) 2、将上述离心的红细胞按沉淀量配成50%浓度的溶液(总体积量不少于0.6ml) 3、取六支试管,分别加入如下溶液个3ml (1)0.85%氯化钠溶液(2)0.0085%的氯化钠溶液(3)0.8m o l/L的甲醇(4)0.85m o l/L丙三醇 (5) 6%的葡萄糖溶液(6) 2%的Triton X—100溶液 4、向上述六支试管中加入50%的红细胞悬液1滴,轻摇混匀,观察是否有溶血现象发生(观察时间1小时),记录溶血时间并于显微镜下观察各种溶液中的细胞。 五,实验现象与结果: 实验结果:

细胞膜流动性的理解

细胞膜流动性的理解 细胞膜的流动性的理解 关于细胞膜结构的研究经过了很长时间,它是细胞水平上的微观领域研究,教材中所说的细胞膜的结构特点—-一定的流动性,实际上学生是很难理解的,更何况是结构特点的研究过程经典实验和生命活动中的体现方面的理解。 膜的选择透性和流动性存在着怎么样的关系?例如,主动转运怎么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呢?胞吐体现了膜的流动性特点,那么,有没有体现膜的选择性? 我认为,细胞膜的胞吐也应该体现了选择性(有资料认为没有体现“透”性),因为也需要识别,所以,在试题中需要表述“结构特点”还是“功能特性”。 典例解析 试题:下列过程中,不直接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就能完成的是 () A.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 B.吞噬细胞对抗原的摄取 C.m R N A与游离核糖体的结合 D.植物体细胞杂交中原生质体融合 答案:C

解析: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方式属于胞吐,需要膜的流动性,A错误;吞噬细胞对抗原的摄取需要膜的流动性,B错误;m R N A通过核孔出来与游离核糖体结合,没有膜结构,不能体现膜的流动性,故B正确;植物体细胞杂交中原生质体融合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故D错误。 NO.1 膜的流动性含义及其测定 膜的流动性是生物膜结构的基本特征之一,主要指膜脂肪酸链部分及膜蛋白的运动状态。膜脂类分子在相变温度以上条件下主要有侧向扩散、旋转、左右摇摆、伸缩振荡、翻转及异化运动等方式。

流动性是选择透过性的基础,正是因为膜脂的流动性和膜蛋白的运动性,才决定了细胞膜的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从而体现出选择透过性,因此,膜的流动性是结构特点。 膜的流动性主要有荧光探针标记,电子自旋共振以及差示扫描量热法(一咱热分析方法),x线衍射等。 例如,科学家用发绿光的染料标记老鼠的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用发红光荧光的染料标记人的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将老鼠的细胞和人的细胞融合,融合的一半发绿色荧光,一半发红色荧光。在温度为37度,经过40分钟后,两种颜色的荧光均匀分布。此结论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完整word版)“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练习题

2018年“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专题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最可能构成细胞膜的一组元素是() A.C、H、O、N B.C、H、O C.C、H、O、P D.C、H、O、N、P 2.科学家在用电子显微镜清晰地观察到细胞膜之前,已经能够确定细胞膜的存在了。你认为当时确定细胞膜存在的依据最可能是() A.动物细胞有明确的边界B.植物细胞有明显的固定形态C.细胞能够分裂D.物质进出细胞受到控制3.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 A.磷脂、蛋白质、糖类B.糖脂、糖蛋白C.脂质、蛋白质、无机盐D.磷脂、蛋白质、核酸4.科学家常用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作为材料来研究细胞膜的组成,这是因为() A.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容易得到B.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在水中容易涨破 C.哺乳动物的成熟的红细胞内没有核膜和众多的细胞器 D.哺乳动物的红细胞的细胞膜在光学显微镜下容易观察到 5.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膜上的() A.磷脂含量B.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C.糖的种类D.水含量 6.作为系统的边界,细胞膜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有多种功能。如图的模型主要表明了细胞膜的何种功能()A.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 B.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D.促进物质的运输 7.细胞膜可以控制物质进出细胞,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可以从外界进入细胞B.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可以排出细胞 C.抗体、激素等物质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D.环境中一切有害的物质都不能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8.细胞之间依靠细胞膜进行信息交流,下列具体事例与之不符的是() A.细胞膜将细胞与环境分隔开B.相邻细胞的细胞膜接触C.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通过血液循环与靶细胞膜表面受体结合,传递信息D.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 9.将红细胞放在质量分数为9%的食盐溶液中制成装片后,用显微镜观察,可以发现红细胞的状态变化是()A.不能判断 B.正常状态 C.胞膜破裂 D.细胞皱缩 10.“在原始海洋中,生命起源过程至关重要的阶段是膜的出现。”这一提法的重要依据是() A.细胞膜是细胞的结构组成部分B.细胞膜上有许多功能蛋白 C.细胞膜将生命物质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使其成为独立的系统,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D.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11.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与癌细胞膜成分的改变有关。临床上检测癌症病人的相应指标是 A.谷丙转氨酶(GPT)超过正常指标B.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指标超过正常值 C.血糖(GLU)超标D.胆固醇(CHOL)超标 12.动物细胞和植物叶肉细胞的功能差异较大,其主要原因是构成细胞膜的成分中() A.脂质不同B.磷脂不同C.蛋白质不同D.水不同 13.据最新研究发现,内皮素在皮肤中分布不均是造成色斑的主要原因。内皮素拮抗剂进入皮肤,可以和黑色素细胞膜的受体结合,使内皮素失去作用,这为美容院研究机构带来了福音。分析上述材料体现了细胞膜哪项功能() A.细胞膜中磷脂含量越高,功能越复杂B.细胞膜可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D.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主要为磷脂和蛋白质 14.在哺乳动物的受精过程中,精子能够与卵细胞相互识别,精子将其头部钻入卵细胞中,与卵细胞发生结合,当一个精子进入后,细胞发生变化,不再让其他精子进入。这一现象体现了细胞膜能够() A.保障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B.控制物质进出 C.卵细胞摄入所需要的精子D.控制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15.科研上鉴别死细胞和活细胞,常用“染色排除法”。例如,用台盼蓝染色,死的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的细胞则不着色,从而判断细胞是否死亡。所利用的是细胞膜的哪种功能() A.保护细胞内部结构功能B.吸收功能C.控制物质进出功能D.免疫功能 16.下列关于植物细胞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植物细胞都有细胞壁 B.细胞壁可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细胞壁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D.细胞壁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 17.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主要是脂质和蛋白质B.不同功能的细胞,其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相同 C.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D.癌细胞的恶性增殖和转移与癌细胞膜成分的改变有关 1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细胞膜的功能() A.作为系统的边界,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B.提高细胞内化学反应的速率 C.将细胞内合成的抗体、激素等物质分泌到细胞外D.相邻的两个细胞的细胞膜会相互接触,进行信息交流19.多细胞生物体内实现各个细胞间的功能协调依赖于() ①细胞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②细胞壁的支持作用③细胞内的物质合成④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20.下列哪一项不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 A.胰岛细胞形成的胰岛素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组织细胞B.精子和卵细胞相互接触完成受精作用 C.细胞膜将细胞与环境分隔开D.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

细胞膜的渗透性实验

实验三细胞膜的渗透性实验 班级:09生科3班学号:200900140157 姓名:俞华军时间:2011/03/17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细胞膜的渗透性及各类物质进入细胞的速度。 2. 掌握估测、比较各类物质进入细胞速度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将红细胞放入数种等渗溶液中,由于红细胞对各种溶质的透性不同,有的溶质可以渗入,有的溶质不能渗入,渗入的溶质能够提高红细胞的渗透压,所以促使水分进入细胞,引起溶血。由于溶质渗入速度不相同,因此溶血时间也不相同。因此,溶血现象可以可用于粗略判定物质穿膜的速度快慢和时间。 影响物质穿膜能力大小的因素主要有三个:一是物质脂溶性的大小,因为膜骨架是有脂双层分子构成的,所以脂溶性物质易于穿过细胞膜;二是分子体积大小,较小的分子易穿过细胞膜;三是物质带电状况,因为细胞表面一般带电,不带电的物质易进入细胞。 判定细胞溶血不溶血的方法:溶血的溶液红的程度更高,且溶液发亮,透明度也更高。二是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细胞破裂后细胞形态并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而是膜结构上有一个小口,膜还是有结构的,只不过体积变小了。 需要说明的等渗溶液中细胞也会是破裂的,因为生活状态下膜两侧不断交换物质,代谢产物的积累使细胞渗透压的平衡破坏,同时有些代谢物质对细胞是有毒性的,所以长时间放置会使细胞破裂,所以做等渗实验时间不宜超过1h。三、实验材料 试剂:鸡血,0.85%氯化钠溶液,0.0085%氯化钠溶液,0.8mol/L甲醇,0.8mol/L 丙三醇,6%葡萄糖溶液,2%Triton X-100 用具:显微镜、粗天平、载破片、盖玻片、滴管2支、离心管2支、离心机、9试管、磁力搅拌器。 四、实验步骤 1、取鸡血2-3ml,加0.85%氯化钠溶液4ml,在1000r/min条件下离心5min(RBC 压积量应不少于0.3ml,否则应补加鸡血) 2、将上述离心的红细胞按沉淀量配成50%浓度,总体积量应不少于0.6ml 3、每组取6支试管分别加入如下溶液各3ml (1)0.85%氯化钠溶液 (2)0.0085%氯化钠溶液 (3)0.8mol/L甲醇 (4)0.8mol/L丙三醇 (5)6%葡萄糖溶液 (6)2%Triton X-100 4、向上述6试管中分别加入50%红细胞悬液1滴,用吸管吸打均匀。观察各管是否有溶血现象发生(观察时间一小时)。记录溶血时间并于显微镜下观察各溶液中细胞。

红细胞膜流动性测定方法

悬浮后,红细胞膜蛋白定量,用考马斯亮蓝法三、材料、试剂与器具 (一)试剂 1、染色液:取考马斯亮蓝G-250(红褐色) 100mg溶于50ml 95%乙醇中,加100ml 85%磷酸,加水稀释至1升。该染色液可保存数月,若不加水可长期保存,用前稀释。 2、标准蛋白溶液:0.5mg/ml牛血清白蛋白。 3、未知浓度的蛋白质溶液用酪蛋白配制,浓度控制在10—30mg/ml (二)器具 1、试管及试管架 2、移液管(1ml,5ml) 3、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四、操作步骤 (一)标准曲线的制作 1、取7支试管,按下表加入试剂

2、将试管摇匀,放置20分钟。 3、用分光光度计比色测定吸光值A595nm。 4、以A595nm为纵坐标,标准蛋白色质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二)样品的测定 1、取一支试管,加入未知浓度的蛋白质溶液0.2ml,蒸馏水0.8ml考马斯亮蓝试剂5ml. 2、将试管摇匀,放置20分钟。 3、比色测定吸光值A595nm,对照标准曲线求得蛋白质的浓度。 调整蛋白浓度为200~800ug/ml 荧光偏振法 DPH溶液:将0.464mgDPH溶于1ml四氢呋喃中配制储备液,浓度为2×10^-3mol/l,剧烈振摇3~5min,f放在棕色瓶中,避光保存于-20℃冰箱。临用前从冰箱取出,在室温下融化,每次试验前再用PBS(0.01mmol/l,ph=7.4))稀释成2×10^-6mol/l的工作液。稀释时必须猛烈摇晃2~3min, 红细胞膜的荧光标记:将洗净的红细胞与2×10^-6mol/lDPH

在25℃条件下温育30分钟。加入肝素抗凝的新鲜血液3000r/min离心5min,加PBS缓冲液,洗涤三次,去除上清在红细胞沉淀中加入8ml的10mmol/l ph=7.4的 HCL溶液,同时加入适量的蛋白酶抑制剂对甲苯磺酰氟,4℃溶血过夜,使红细胞膜破膜,使红细胞溶液以1200r/min,4℃离心30min,弃上清液,10mmol/l PH=7.4Tris-HCL溶液同样转数离心洗涤三次,辞去白色沉淀物,最后1:1悬浮在等体积的ph=7.4的PBS溶液中。用考马斯亮蓝法 得到红细胞膜影泡,(dph做荧光探针)取新配制的2mmol/l 的DPH四氢呋喃液1ml,分别加入200ul红细胞膜影泡悬液及2mlPBS缓冲液,快速混匀配置,在37℃下水浴30min,3000r/min,离心10min,弃去残留DPH标记液,用等渗PBS (磷酸盐缓冲液)洗两遍,再用等渗PBS缓冲液稀释成4ml 细胞悬液。 在石英杯中用荧光分光光度仪检测荧光偏振度荧光偏振法测定: 测定参数:激发波长(EX)362nm,发射波长(EM)432nm,激发狭缝为5nm发射狭缝10nm,根据下列 (Ex)362nm,发射波长(EM)432nm,根据下列公式分别计算偏振度(P)、微黏度(11)和膜脂流动性值 偏振度 P=(I。一GIh)/(I。+GIh) (G为校正因子,

高考生物复习细胞膜专项练习试题(含答案)

高考生物复习细胞膜专项练习试题(含答案)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基本相同,主要由脂类、蛋白质和糖类组成。以下是细胞膜专项练习试题,希望考生可以查缺补漏。 1.科学家在用电子显微镜清晰地观察到细胞膜之前,已经能够确定细胞膜的存在了。你认为当时确定细胞膜存在的依据最可能是()A.动物细胞有明确的边界 B.植物细胞有明显的固定形态 C.细胞能够分裂 D.物质进出细胞受到控制 解析从题目的四个选项分析可知,D项能够体现出细胞膜的特性;植物细胞具有明显的固定形态是因为具有细胞壁;动、植物细胞都有明确的边界;细胞能够分裂不能体现细胞膜的存在。 答案 D 2.研究发现,脂溶性物质能够优先通过细胞膜,细胞膜会被溶解脂质的溶剂溶解。它证明了() A.构成细胞膜的物质是脂质和蛋白质 B.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C.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D.组成细胞膜的物质中有脂质 解析易错选C项,尽管C项叙述本身正确,但由题目信息

只能确定组成细胞膜的物质中有脂质。答案 3.单纯的磷脂分子在水中可以形成双层脂分子的球形脂质体(如图),它载入药物后可以将药物送入靶细胞内部,下列关于脂质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a处嵌入脂溶性药物,利用它的流动性将药物送入细胞 B.在b处嵌入脂溶性药物,利用它的流动性将药物送入细胞 C.在a处嵌入水溶性药物,利用它与细胞膜融合的特点将药物送入细胞 D.在b处嵌入水溶性药物,利用它与细胞膜融合的特点将药物送入细胞 解析球形脂质体的双层脂分子的亲水端朝外,疏水端朝内,所以图中a处可嵌入水溶性物质,b处可嵌入脂溶性物质,利用脂质体可以和细胞膜融合的特点,将药物送入靶细胞内部。 答案 C 4.图为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一种方式,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反映了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B.图中乙细胞表示靶细胞 C.图中a表示信号分子(如激素) D.图中b表示细胞膜上的载体 解析题图为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的间接传递方式。甲细胞

2018年高考生物专题复习卷: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复习卷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复习卷 1.下列关于细胞膜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流动性的基础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流动的 B.选择透过性的基础是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和磷脂分子具有特异性 C.细胞的胞吞和胞吐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D.钾离子通过主动运输的形式进入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答案】B 2.春天,很多植物同时开花,花粉在空气中传播后,也很容易黏附到其他植物的柱头上。但这些花粉不能萌发,而同种植物的花粉可以萌发,这依赖于花粉和柱头细胞的细胞膜之间信号分子与受体的识别,下面选项中与此实例表现的细胞膜功能不同的是() A.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与组织细胞识别,以降血糖 B.精子和卵细胞融合需要先经过细胞膜之间的信息交流 C.细胞膜间搭建的胞间连丝能够传递信息 D.细胞能识别的物质能进入细胞,不识别的物质无法进入细胞 【答案】D 3.细胞膜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载体蛋白是镶嵌在细胞膜外表面的蛋白质 B.细胞膜内外两侧结合的蛋白质种类有差异 C.磷脂双分子层不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D.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信息交流所必需的 【答案】B 4.下列关于动物细胞生物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B.兴奋时,Na+进入神经细胞不消耗A TP C.溶酶体清除进入细胞的病原体的过程与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有关 D.细菌再次刺激引发记忆细胞增殖分化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答案】C 5.下列与细胞膜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细胞的树突和轴突能显著增大细胞膜的面积 B.构成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和脂肪,其中含量最丰富的是磷脂 C.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和甲胎蛋白含量减少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学科:生物 教学内容: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学习目标】 1.理解细胞膜的化学成分、分子结构以及流动性的结构特点。 2.理解细胞膜的主要功能、物质出入膜的两种方式及功能特点。 3.建立细胞膜的结构模型,了解细胞膜的其他功能。 4.能用膜的流动性、选择透过性等特点进行分析和解释相关的现象。 【学习障碍】 1.理解障碍 如何理解细胞膜的结构以及结构特点;如何理解膜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如何理解膜的结构特点与功能特性之间的联系。 2.解题障碍 用膜的结构特点以及膜的选择透过性的原理去分析解释有关细胞的融合、物质出入细胞(包括内吞与外排、主动运输等)等相关的生命现象。 【学习策略】 1.理解障碍的突破 (1)用“模型法”理解细胞膜的结构。 生命是物质的,生命活动需要一定的结构来保障,因此,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生物体的结构问题,尤其是更微观层次上的结构,这就要求学习者能将微观问题转变成宏观的问题,而建立一个简单、直观的模型来辅助,为思维创建一些支点,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这就是所谓的“模型法”。如下图。 在细胞膜中每一个磷脂分子头部因含有磷酸和碱基,极性强,是亲水性的;尾部的碳氢链为非极性的,具疏水性。如通过实验将磷脂加入水中,在一定浓度下,磷脂分子相互聚集,亲水性的极性头部朝向水相,而疏水的非极性尾部则避开水向内聚集,从而形成微小的球形

磷脂分子团。若继续用超声波处理,则形成不易溶于水且在水相对稳定存在的磷脂双分子层结构。因此,膜中的磷脂分子正如模型中的那样排列。而磷脂分子的这种性质对于构成稳定的膜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从模型中还可以看出,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主要结构支架;膜蛋白为球蛋白,分布于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或嵌入磷脂分子中,有的甚至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组成细胞膜的各种成分在膜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即具有不对称性。例如:膜蛋白在磷脂双分子层中不对称地、不同程度地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或分布于膜表面。同时不同部位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同;另外,细胞膜上的糖被只存在于膜外表面,与外层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所以,糖类在细胞膜中的分布具有显著的不对称性。这些特点对于膜的功能的实现具有更直接的意义。 [例1]根据细胞膜的化学成分和结构特点,分析下列材料并回答有关问题: (1)1895年Overton在研究各种未受精卵细胞的透性时,发现脂溶性物质容易透过细胞膜,不溶于脂质的物质透过细胞膜十分困难。这表明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中有_________。 (2)1925年Gorter Grendel用丙酮提取红细胞膜的类脂,并将它在空气、水界面上展开时,这个单层分子的面积相当于原来红细胞表面积的两倍。由此可以认为细胞膜由_______________组成。 解析:用“联想对照法”来解。 答案:(1)脂质分子(2)两层磷脂分子 点评:此题以考查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为线索,兼学科内综合及跨学科知识于一体。取材于书外,回答的内容却在书内,即“题在书外,理在书内”,是一道科技含量高,分析推理较强的试题。 (2)用“借比法”理解膜的结构特点。 “借比法”就是把难于想象或很抽象的生物学内容,通过借助我们所熟知的一些事例或现象进行比喻,以达到对问题真正理解的一种科学思维方法。 根据细胞膜的结构,巧妙地利用“借比法”帮助理解。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膜的流动性是细胞膜结构的基本特征之一,同时也是细胞膜表现其正常功能的必要条件。膜的流动性是指膜结构分子的运动性,它包括膜磷脂分子的运动和膜蛋白的运动。我们可以联想细胞就好比地球,假设地球上没有陆地而全被大海所覆盖,那么磷脂双分子层就好比海水,蛋白质分子就好比海上的各种船只,它们都是可以运动的,这样就很容易理解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3)用“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去理解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构特点与功能特性之间的联系。 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有一定的结构就必然有与之相对应的功能存在;二是任何功能都需要有一定的结构来完成。 细胞膜的基本结构是:①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这种结构的存在就必然有与之相对应的功能存在——脂溶性物质能够以自由扩散的方式优先通过膜,其他不带电荷的小分子也可以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膜。②在磷脂双分子层中,镶嵌有蛋白质分子,这一结构的存在,也必然有与之相对应的功能存在——蛋白质可以作为物质运输的载体,从而使膜具有主动运输的功能;糖被的存在,与细胞保护、润滑、识别等功能有关。因此,细胞膜的结构使其具有保护、物质交换、识别、分泌、排泄、免疫等功能;而细胞膜的以上这些生理功能的实现必定有一定的结构来完成,这就是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是具有选择透过性,这是两个不同而又有联系的概念。膜的流动性的存在,就既可使膜中各种成分按需要调整其组合分布而利于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又能使细胞经受一定程度的变形不至破裂而具有了保护细胞内

细胞膜

细胞膜 细胞膜(cell membrane)是每个细胞把自己的内容物包围起来的一层界膜,又叫质膜(plasma membrane)。细胞膜使细胞与外界环境有所分隔而又保持种种联系。它首先是一个具有高度选择性的滤过装置和主动的运输装置,保持着细胞内外的物质浓度差异,控制着营养成分的进入细胞和废物、分泌物的排出细胞;其次它是细胞对外界信号的感受装置,介导了细胞外因子对细胞引发的各种反应。它还是细胞与相邻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的连接中介。 质膜与细胞内膜(即各种细胞器的膜)具有共同的结构和相近的功能,统称为生物膜(biological membrane)。生物膜具有各种复杂奇妙的功能,其基础在于它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在常规电镜超薄切片上,它们呈两暗夹一明、总宽度约为7nm的膜层。在冷冻蚀刻技术中,它们可被断裂成两个半膜,在断裂面上可以看到膜内颗粒。生物膜都是由脂质分子、蛋白质分子、糖类分子以非共价结合的方式组成的。脂质分子排列成厚约5nm的连续双层,称为脂双层(lipid bilayer),构成膜的支架,并成为对大多数水溶性分子的通透屏障;蛋白质分子分布在脂双层内,担负着作为酶、运输蛋白、连接蛋白、膜抗原和受体等的种种特殊使命;存在于膜表面的糖类也参与了膜的一些重要功能。 本章将讨论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还将讨论细胞膜的一部分功能—对小分子物质的运输。膜的其他功能如大分子物质的运输、细胞外信号的识别和传导、膜抗原和免疫反应等内容将在其他章节中介绍。 第一节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 从多种细胞分离获得的纯净质膜或各种内膜进行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各种生物膜都是由脂类、蛋白质和糖类这三种物质组成的。三种成分的比例在不同的膜有很大变化。例如,主要起绝缘作用的神经髓鞘膜上,75%为脂类,而主要参与能量转换的线粒体内膜上,75%为蛋白质。对大多数细胞来说,脂类约占50%,蛋白质约占40%-50%,糖类约占1%-10%。 生物膜之所以具有种种复杂而重要的功能,不但因为构成膜的三种成分各自具有独特的理化性状,而且因为这三种成分之间有着巧妙的相互作用,组成特定的结构。对于膜的结构曾先后有过多达50种的假说。随着电镜冷冻蚀刻技术以及多种生物物理、生物化学新技术的应用,对膜结构有了逐步深入的认识。1972年Singer 和Nicolson 提出的“液态镶嵌模型”(fluid mosaic model)是现今我们对膜结构认识的主要依据。这一模型(图6-1)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脂质分子排成双层构成生物膜 1

高考生物关于细胞膜的考点归纳

2019年高考生物关于细胞膜的考点归纳 查字典生物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19年高考生物中关于细胞膜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有其他最新的资讯,小编会在第一时间通知大家,请大家持续关注查字典生物网。 细胞膜的出现使细胞形成,从而出现了最基本的生命系统;通过制备出纯净的细胞膜,分析出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和脂质,另外还含有少量的糖类,脂质中主要是磷脂,还含有少量的胆固醇;细胞膜的功能除了将细胞和外界环境分开,使细胞成为一个独立的生命系统外,还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和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作用,并且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有很多种。 常见考法:在平时的测试中可以以选择题或简答题的形式出现,考查细胞膜的结构组成、功能,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等等。在高考中,通常在选择题中考查,考查内容和平时考试类似,但是一般以综合题的形式出现,结合其他的知识来一起考查。【高考生物知识点】1、研究细胞膜的常用材料: 人或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 【高考生物知识点】2、细胞膜主要成分: 脂质和蛋白质,还有少量糖类。 成分特点:脂质中磷脂最丰富,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 【高考生物知识点】3、细胞膜功能: 将细胞与环境分隔开,保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控制物质出入细胞。 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还有分泌,排泄,和免疫等功能。 【高考生物知识点】4.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实验) 原理:渗透作用(将细胞放在清水中,水会进入细胞,细胞涨破,内容物流出,得到细胞膜) 选材:人或其它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 原因:因为材料中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 提纯方法:差速离心法 细节:取材用的是新鲜红细胞稀释液(血液加适量生理盐水) 【高考生物知识点】5.与生活联系 细胞癌变过程中,细胞膜成分改变,产生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 【高考生物知识点】6.细胞壁成分 植物:纤维素和果胶 原核生物:肽聚糖 作用:支持和保护 【高考生物知识点】7.细胞膜特性 结构特性:流动性 举例:(变形虫变形运动、白细胞吞噬细菌) 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 举例:(腌制糖醋蒜,红墨水测定种子发芽率,判断种子胚、胚乳是

细胞膜的渗透性实验报告记录doc

细胞膜的渗透性实验报告记录doc

————————————————————————————————作者:————————————————————————————————日期:

姓名:高超学号:201300140020 同组者:樊晓航,王昊明,余敬洋 实验名称:细胞的渗透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细胞膜的渗透性 2 .了解各种小分子物质跨膜进入红细胞的速度 二,实验原理: 细胞膜具有对物质选择透过的生理功能。脂溶性越高通透性越大,水溶性越高通透性越小;非极性分子比极性容易透过,小分子比大分子容易透过。水分子可通过由膜脂运动而产生的间隙。非极性的小分子如O2、CO2、N2可以很快透过脂双层,不带电荷的极性小分子,如尿素、甘油等也可以透过人工脂双层,尽管速度较慢,分子量略大一点的葡萄糖、蔗糖则很难透过,而膜对带电荷的物质如:H+、Na+、K+、Cl–、HCO3 –是高度不通透的。 将红细胞放入数种等渗溶液中,由于红细胞对各种溶质的透性不同,有的溶质可以渗入,有的溶质不能渗入,深入的溶质可以提高红细胞的渗透压,所以促进水分进入细胞,引起细胞溶血。由于溶质渗入的速度互补相同,因此溶血时相同。 三,实验器材: 鸡血,0.85%的氯化钠溶液,0.0085%的氯化钠溶液,0.8mol/L的甲醇,0.8mol/L的丙三醇,6%的葡萄糖溶液,2%的Triton X—100溶液,试管六支,离心机,滴管,载玻片,显微镜等

四,实验步骤: 1、取鸡血2-3ml加入0.85%的氯化钠溶液4ml,在1000r/min条件下离心5分钟,(RBC压积量不少于0.3ml,否则应补加鸡血) 2、将上述离心的红细胞按沉淀量配成50%浓度的溶液(总体积量不少于0.6ml) 3、取六支试管,分别加入如下溶液个3ml (1)0.85%氯化钠溶液(2)0.0085%的氯化钠溶液(3)0.8m o l/L的甲醇(4)0.85m o l/L丙三醇 (5) 6%的葡萄糖溶液(6) 2%的Triton X—100溶液 4、向上述六支试管中加入50%的红细胞悬液1滴,轻摇混匀,观察是否有溶血现象发生(观察时间1小时),记录溶血时间并于显微镜下观察各种溶液中的细胞。 五,实验现象与结果: 实验结果: 试管编号是否 溶血 时间结果分析 1,0.85%氯化钠溶液+1滴稀释鸡血否------- 鸟类的是生理 盐水的浓度是 0.85%,故不发 生溶血现象 2,0.0085%的氯化钠溶液是大约50 秒 0.0085%的氯 化钠溶液是标

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主备人:王海荣使用人:高一生物组 【学习目标】 1.简述生物膜的结构。 2.探讨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中,实验技术的进步所起的作用。 3.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学习重点】学习重点: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课前自主预习】 (一)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1.19世纪末,欧文顿提出:膜是由__________组成的 2.20世纪初,科学家的化学分析结果表明:膜主要由_______和 ____________组成。 3.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提出: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 _____________。 4.1959罗伯特森年提出:生物膜都由三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构构成的态模型。 5.1970年,荧光标记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实验指出:细胞膜具有 ____________性。 6.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生物膜的___________________模型(二)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1.膜是由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组成的。(还有少量多糖) 2.膜的基本支架:______________双分子层(其中磷脂分子的 ___________朝向两侧, __________朝向内侧)且其具有。(这体现了膜的流动性)。 3.蛋白质分子有的__________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____________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_________整个磷脂双分子层。(体现了膜结构内外的不对称性)大多数蛋白质分子也。(也体现了膜的流动性) 4.在细胞膜的外表,有一层由细胞膜上的与结含形成的,叫做糖被(糖被与细胞识别、胞间信息交流等有密切联系)。除了糖蛋白之外,细胞膜表面还有和结合成的。 5.膜的结构特点:具有_________性(磷脂和大部分的蛋白质分子都是可以________的)。 6.膜的功能特点:_______________。 【课前预习自测】 1.下列哪项叙述不是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A.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B.细胞膜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 C.细胞膜的分子结构具有流动性 D.有些蛋白质分子可以在膜的内外之间移动

细胞膜的渗透性实验报告

细胞膜的渗透性实验报告 篇一:细胞膜通透性实验报告 姓名班级13级生命基地班学号同组者: 科目细胞生物学实验实验题目细胞膜通透性实验 【实验题目】细胞膜通透性实验【实验目的】 1、观察溶血现象并掌握其发生机制。 2、了解细胞膜的渗透性及各类物质进入细胞的速度。【实验材料与用品】 1. 试剂:0.85% NaCl溶液、0.085% NaCl溶液、0.8mol/L 甲醇溶液、0.8mol/L丙三醇溶液、6% 葡萄糖溶液、2% TritonX-100 2. 器具:离心管、试管架、滴管、显微镜、离心机 3. 材料:鸡血红细胞【实验原理】 细胞膜是细胞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选择性屏障,它是一种半透膜,可选择性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各种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是不同的,水是生物界最普遍的溶剂,通透性高(肾小管、肠上皮、植物根细胞更高),水分子可以从渗透压低的一侧通过细胞膜向渗透压高的一侧扩散,这种现象称为渗透。渗透作用是细胞膜的主要功能之一。 1. 溶血现象将红细胞放在低渗盐溶液中,水分子大量渗到细胞内使细胞涨破,血红蛋白释放到介质当中,介质由不透明的细胞悬液变为红色透明的血红蛋白溶液(此时的细胞膜收缩,会

略有不溶性内容物),这种现象称为溶血。 红细胞在等渗盐溶液中短时间之内不会发生溶血,但是由于红细胞的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同,时间久了,膜两侧的渗透压平衡会被打破,也会发生溶血。 姓名班级13级生命基地班学号同组者: 科目细胞生物学实验实验题目细胞膜通透性实验 由于各种溶质透过细胞膜的速度不同,因此发生溶血的时间也不相同。发生溶血现象所需的时间,可以作为测量某种物质进入红细胞速度的指标。即溶血时间对应着穿膜速度。 2. 物质穿膜运输的类型(1)被动运输(不耗能)被动运输分为简单扩散(顺浓度梯度扩散)和协助扩散。(通道:载体蛋白、通道蛋白)(2)主动运输(耗能)需要跨膜载体蛋白的协助,这些载体蛋白起到泵的作用,有选择性地把专一溶质逆浓度梯度的穿膜运输。 3. 影响物质穿膜通透性的因素 (1)脂溶性越大的分子越容易穿膜(非极性的物质比极性的物质更容易溶于脂类物质)(2)小分子比大分子更容易穿膜(小的非极性分子,如O2 、CO2等) (3)不带电荷的分子容易穿膜(离子难溶于脂质物质,离子带水膜使体积增大) (4)亲水性分子和离子的穿膜要依赖于专一性的跨膜

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的理解(2013-07-24 12:15:32) 转载▼ 标签:细胞膜的流动性结构特点物质转运教育分类:教学反思 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的理解 (典型例题)下列过程中,不直接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就能完成的是(C ) A.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B.吞噬细胞对抗原的摄取 C.mRNA与游离核糖体的结合D.植物体细胞杂交中原生质体融合 教学问题:关于细胞膜结构的研究经过了很长时间,它是细胞水平上的微观领域研究,教材中所说的细胞膜的结构特点——一定的流动性,实际上学生是很难理解的,更何况是结构特点的研究过程经典实验和生命活动中的体现方面的理解。例如,主动转运怎么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呢? 下面对细胞膜的流动性内容进行整理,总结如下: 1.膜的流动性含义 是生物膜结构的基本特征之一,主要指膜脂肪酸链部分及膜蛋白的运动状态。膜脂类分子在相变温度以上条件下主要有侧向扩散、旋转、左右摇摆、伸缩振荡、翻转及异化运动等方式。 流动性是选择透过性的基础,正是因为膜脂的流动性和膜蛋白的运动性,才决定了细胞膜的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从而体现出选择透过性,因此,膜的流动性是结构特点。 2.膜流动性的测定方法 主要有荧光探针标记,电子自旋共振以及差示扫描量热法,x线衍射等。例如,科学家用发绿光的染料标记老鼠的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用发红光荧光的染料标记人的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将老鼠的细胞和人的细胞融合,融合的一半发绿色荧光,一半发红色荧光。在温度为37度,经过40分钟后,两种颜色的荧光均匀分布。此结论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3.膜流动性的意义和影响因素 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这是生物膜正常功能的必须条件。例如,细胞的物质运输、细胞识别、细胞免疫、细胞分化与信息转导等都与膜流动性有密切关系。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一)基础扫描 1 、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阐明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的理论观点是。判断: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 、细胞的原核细胞:没有,如、细菌、蓝藻、放线菌 类型真核细胞:有,如绝大多数生物(酵母菌、衣藻、草履虫、变形虫) 判断:①成熟的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因为没有细胞核,所以是原核细胞() ②生物界可能存在这样的生物:体内既有原核细胞,又有真核细胞() 3 、细胞膜的成分:含有、和,其中,和是主要成分 4、细胞膜的分子结构:层磷脂分子形成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磷脂分子的头部 是的,因此在表面;尾部是的,因此在中间);蛋白质以不同深度结合在磷脂双分子层上。 5 、细胞膜的膜外结构:糖被(由组成),消化道和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的糖被有 和作用;糖被还与有关。(请课后试绘:细胞膜结构模式图) 结构特点是: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和蛋白质分子不是静止的,而是流动 的 6 、细胞膜生理特性是:即水分子能自由通过(自由扩散)、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 的特点子(主动运输)、小分子(O2、CO2、甘油、乙醇、苯是自由扩散,葡萄糖 除进入红细胞以外是主动运输,氨基酸是主动运输)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 小分子、大分子则不能通过(指细胞膜总量不变的情况下) 7 、细胞壁:在植物细胞外表面有一层细胞壁,主要成分是和,起支持和保护作用,是全透性结构;一般的原核细胞的表面也有一层细胞壁,主要成分是。判断:在由细胞构成的生物中,只有人和动物的细胞外面才没有细胞壁() 8 、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有:、、、 细菌细胞的特殊结构有:、、 (二)难点突破 1 、物质基础:构成生物体的和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