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以实践为标准鉴别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糟粕6-28大众日报

以实践为标准鉴别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糟粕6-28大众日报

以实践为标准鉴别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糟粕6-28大众日报
以实践为标准鉴别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糟粕6-28大众日报

以实践为标准鉴别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糟粕2015-06-28 作者:王经西来源:大众日报

王经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任、研

究员

□王经西

纵观人类社会,对待传统文化向来有三种态度:一种是胶柱鼓瑟,是古非今,譬如汉朝的王莽新政和当今流行的原教旨主义;一种是全盘否定历史,譬如中国二三十年代的“全盘西化”和文革的打倒一切;一种是对传统文化批判的继承,譬如欧洲文艺复兴首倡人文主义和中国新文化运动倡导白话文。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继承者,历来主张对传统文化要批判的继承,弃其糟粕,取其精华。中华传统文化其主流无疑是有强大生命力的,否则这种文化也不会5000年而绵延不绝。但是,其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不适合现代文明,不合乎时代潮流,需要扬弃。习总书记说,对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重点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习总书记强调的“两创”,揭示了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但是,何谓精华?何谓糟粕?必须依赖一个客观的衡量标准,这个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

一、社会实践是文化的本体

就狭义的文化——人类的精神成果——而言,文化是社会实践,主要是生产活动的创造物。中国近代学术史上有一段由张之洞引发的公案:“体”、“用”之争。中学西学,何者为体?何者为用?这个争论到今天也没有定论,而且永远也不会有定论。因为不管是中学为体,还是西学为体都找错了“体”,“体”只能是社会实践。任何学问,无论中西,都产生于人们的社会实践,同时也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思维的现实性力量,.……关于离开实践的思

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任何思想、学说,不与人们的社会实践相适应将失去生命力。黑格尔有一句名言: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马克思从相反的角度去理解这句话:凡是不合理的都失去存在的意义,都

应该受到批判。时间空间发生了变化,彼时彼地合理的东西,此时此地就可能是不合理的了。譬如中国封建社会针对妇女的“三从四德”,在父权制尚有进步意义的时候,它是合理的,拿到今天它就是毒药。一切历史,都是现代史,人们总是站在当代的视角去解读历史。离开火热的社会实践,历史不过是一堆不会说话的资料。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演进过程看,不同的时代,对倡导什

么学说、价值观有不同的选择。尽管我们的前辈不知道马克

思主义的认识论,不知道实践对于认识的决定性作用,但他

们从面临的实际问题出发,采取了不同的文化选择。战国大争之世,法家思想最为流行;汉朝初创,百废待举,与轻徭薄赋政策相适应,道家无为而治成为国家的指导思想;武帝当政,国势日强,道家无为思想不再适应国家有所作为的国策,不利于大一统局面的维护,于是皇帝采纳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策。汉末至隋中国陷入400余年的大分裂、大混乱,学校废弛,儒道式微,佛教乘虚而入,道家因势而兴;隋唐之世,国家重归统一,科举制创立,儒学重归统治地位,直至清

朝灭亡而不能动摇。儒学的重新兴起,推动了佛教中国化,儒佛道三教融合导致中国化的佛教禅宗的出现。同时,佛教、道教也深深地影响了儒学,导致宋明理学的兴起,推动了儒

学的哲学化。以上简要说明传统文化的继承过程,是一个根据实践需要的选择过程和发展过程。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经历了前所未有之大变局。如果说从秦至清,中国社会始终处于渐变之中,那么鸦片战

争以后在外力的冲击下,中国社会迅速发生了质的变化——西方的大炮和商品摧毁了中国封建社会赖以生存的自然经

济基础,在此基础上的封建宗法制度也产生了根本的动摇。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巨大变革,对传统文化的挑战之严峻,是我们的先人所没有遇到过的。发生于100年前的新文化运动,正是中国知识界面对现实挑战的“应激反应”。今天看

来,新文化运动对传统的态度虽然偏激,但它高扬民主与科学的旗帜,矛头直指封建礼教,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做好了准备,实际上也为沉疴不起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开辟了道路。总而言之,对传统文化弃与取的选择标准,是个实践问题,不是个理论问题。

二、从实践要求出发解读传统文化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的经济、政治、社会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此相伴生的是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和再认识。人们重读经典,恢复传统节日和习俗,发掘和保护文化遗产,这个过程既有官方的提倡引导,也有民间的自觉自愿。这说明恢复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不是哪一个人的主观喜好,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要求。但是,传统文化浩如烟海,不免泥沙俱下,我们要从实践的需要出发对其加以鉴别和择取。正如习总书记所说,对明显不符合当今时代要求的内容,要加以扬弃。

第一,科学昌明要求我们在解读儒家经典时重归轴心时期。人类文明的轴心时期,是德国学者雅斯贝尔斯提出的重要概念,认为在公元前800至200年之间,相当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人类至今赖以自我意识的世界几大文化模式(中国、印度、西方)大致同时确立起来,从此,人类一直靠轴心时期所产生的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燃火焰。假如说,哥白尼日心说的出

现,动摇了基督教的神学基础,那么在科学昌明的今天,两汉经学和宋明理学的所建立的宇宙观——天人感应与太极图说——便显得十分荒唐。经学与理学的基础既然已经动摇,整个哲学大厦也就无法存在。可以说,我们不可能循着经学和理学的路,找到一个与时代相适应的孔子。经学和理学都把孔子供上了神坛,一个把孔子弄得玄而又玄,一个把孔子弄得呆头呆脑。学习古代经典,不论是儒家还是诸子百家,科学的精神是把圣人当人敬,而不是当神供。一旦走上神坛,便成为教条,丧失了活力。中国历史上,发生了好几次文化上的复古运动,譬如唐朝韩愈发起的古文运动,提倡学古文,习古道;明朝王世贞等人发起的复古运动,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这些运动对于匡正人心,改变萎靡的文风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明末清初兴起的“实学”,实质上也带有复古的性质,它以儒家传统的经世致用精神,反对理学的空疏学风。李贽反对对孔子的神化,主张恢复孔子的本来面目;黄宗羲发挥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对君主专制进行了无情地批判;王夫之主张,孔子以后皆“伪儒”。总结历史上的复古运动,并不是真的把社会拉回到先秦去,而是轴心期潜力的苏醒和对轴心期潜力的回归,或者说复兴,为文化的进步提供了精神的动力。

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明清两朝正是中

国文化的衰微期,这个时期的西方走出了中世纪的昏暗,活

力迸发,哲学、科学、文学艺术、政治文明高歌猛进。而中国的封建制度走向没落,相权失落,君权日盛,独裁专制加深。官方所倡导之理学,成为钳制人们思想的精神枷锁,整个社会失去了活力。在文化上,既丧失了汉唐的进取精神,又丧失了宋代的宽容儒雅,社会道德水准每况愈下。《金瓶梅》、《儒林外史》、《红楼梦》等现实主义小说,生动地反映了明清时代社会的全面溃败:知识分子之无耻,市井小民之无赖,官场之腐败,礼教之残酷。对我们今天产生直接影响的传统文化恰恰是明清时期的文化,这其中有对儒学糟粕的放大,有对儒学经典的曲解,明代思想家李贽曾愤慨地说,毁灭佛

教的是和尚,毁灭儒教的是儒生。今天我们讲传统文化,要对这一时期形成的一些理念和所谓经典保持一份特别的警惕。

第二,适应世界潮流,挖掘传统文化中的人文主义精神。传统文化必须吸收世界的先进文化,并自觉与世界潮流相适应才能有生命力。肇始于13世纪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开启了人类思想解放的大门。不论是卢梭、伏尔泰还是马克思、恩格斯,都是这场运动的继承者。文艺复兴标榜人文主义,提出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

对愚昧迷信的思想,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人文主义的思潮借助西方的工业革命及其伴生的资产阶级民

主革命和社会主义运动,席卷了全世界。假如说,点燃文艺复兴运动的古希腊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以儒、道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文化,在人文精神方面一点也不逊色于古希腊文化。以孔子为例,他反对迷信,关注人生,“子不语怪、力、乱、神”,“未知生焉知死”;他尊重人的生命,诅咒人殉制度,“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他认为爱与宽容是做人和施政的根本,“吾道一以贯之”,“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他主张人通过学习来超越自我,追寻生命的意义和尊严,“学如不及,尤恐失之”,“笃信好学,守死善道”。毫不奇怪,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一读《论语》便为之折服,把孔子的学说作为攻击封建专制的思想武器。陈独秀曾经是批孔的先锋,他也认为封建礼教与真正的孔子精神是两码事。先秦时期,不论诸子百家还是《诗经》、《离骚》,都闪耀着人文主义的光辉,有一种勃勃生机。但是后来的儒者,经常对经典加以曲解,逐渐窒息了其生机。譬如《诗经》,开篇就是《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明明就是一篇歌颂少男少女纯洁爱情的诗篇,孔子说它“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而后代儒者,却将其穿凿为歌颂“后妃之德”。到了明清时期,中国文化逐步走向溃败,僵化的理学彻底窒息了先秦儒学的人文主义精神,封建礼教成为戕害人的个性的精神枷锁,对妇女儿童的摧残尤为残酷。鲁迅给礼教冠以“吃人”二字绝非虚言。要求妇女从一而终,官府甚至奖励殉夫,

殉夫越果决越惨烈越光荣。明朝的《女儿经》正是这样一篇劝人节烈的文章。即便象《水浒传》、《三国演义》这样家喻户晓的名著,也充满了对妇女的歧视甚至侮辱。孝道在孔子那里,大致不离人之常情,是人性的自然流露。明清以来提倡的孝道,则是片面强调晚辈对长辈的绝对服从,甚至教儿

童牺牲自己,不近人情到了荒唐的地步。譬如“二十四孝”宣传的“郭巨埋儿”、“曹娥投江”、“割股疗亲”、“王祥卧冰”等,已经失去了孝道传递的爱的真谛,叫人感觉毛骨悚然。鲁迅讽刺这些故事是“拿肉麻当有趣……以不情为伦纪,污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再譬如儿童启蒙书《弟子规》中写道:“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要求儿童完全放弃个性,成为家长的附庸。习总书记在视察孔子研究院时说:对孔子和儒学的“基本观点要深入研究阐释,根据国情、形势变化的需要,界定、借鉴和扬弃。如‘孝’的观念,孝是应该的,现在如何孝,如何体现?在现在社会‘忠孝节义’、‘仁义礼智’怎么体现?”解答这些疑问需要长期的、深入的研究和实践,但有一点是应当明确的:我们要努力去除传统中那些窒息个性,妨

碍创新,不利人全面发展的糟粕。

第三,弘扬传统文化要注意吸收科学精神。以儒学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文化有其独特的优势,主要是它的伦理思想和修养方法,也就是“尊德性而道学问”。传统文化中的核心

价值观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宝贵财富,譬如习总书记说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这些东西可以说是人类社会的基本遵循,抛弃这些传统思想,社会就可能陷入价值混乱。我们曾经试图同传统的观念彻底决裂,教训是惨痛的,直到今天我们还在品尝这个苦果。在认识传统文化优势的同时,我们也要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看到传统文化固有的缺陷,不能什么东西都“古已有之”。对比古希腊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大缺陷在科学精神方面。中国的圣人孔子全部学说都是人伦道德,不涉及任何自然科学。古希腊的圣人亚里士多德,本身就是一个伟大科学家,它在生物学、物理学、天文学、逻辑学等方面都有深刻的研究。近代科学在欧洲勃兴,是有其文化渊源的。新文化运动打出了“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可以说是戳中了中华文化缺陷的要害。即使在教育普及的今天,我们依然需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去抵制那些打着国学旗号的愚昧迷信。中国民间有一个现象——过几年就出几个“大师”,他们或者包治百病,救苦救难;或者精通周易,助人逢凶化吉。而这些大师被一再证明是骗子,但上当受骗的总是前赴后继。尤为可悲的是,一些受过教育的干部,甚至是领导干部,烧香拜佛,打卦问卜,不问苍生问鬼神,精神世界乌烟瘴气,这些现象的根源就在于国民缺乏科学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

中国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 我觉得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管是对历史负责,还是对未来负责,都应保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的特色,是中国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五千年文化的积累,是中国文化保持长久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每一代人都应该了解,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把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古人没有现代人的忙碌节奏,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人生思考未来思考那些我们现在可能觉得是疯子似的问题,他们之所以睿智,是因为他们比我们更用心的去观察了这个社会,我们被更多世俗的东西蒙住了眼睛,我们被局限到了一个自己的小世界里,我们无法认识更广阔的天地。假如我们思考问题只从自己出发,那么看到的都是很短期,肤浅的利益。那么为社会为他人牺牲更是无从说起。但是,如果把我们置于一个群体中,置身与我们大社会,我们就不会过多的注重自我的感受和个人的得失了。我想一个人如果懂得了这些,那么心胸会开阔很多。文化是一个太深厚的主题,我无力探讨什么。但是以一个虚心学习者的身份,我觉得,将自己放在一个历史长河中,或是说站在一个历史的角度,我们身后那么博大的文化,我们个人的恩怨情仇,大喜或大悲已是不值得一提了。因为我们的无知,所以我们必须要学习前人的知识与智慧。

儒家学问里有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人要想成才,那么首要的是修身-----修身养性! 读书可以修身,但是读些怎样的书?怎样才算修身养性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自己懂的也不很多。但是学习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我们首先要把人做好了,才有资格谈能力。一个品德低下的人即使学富五车也是徒劳。这样的人于社会于他人也将是无所益处的。我们必须不断学习,以一颗真诚虔诚谦虚的心努力学习好我们炎黄子孙的文化精华,丰富自己,充实自己。将信息化为知识最终成为自己的智慧!我的心里渐渐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方向,我知道自己以后应该怎么更好地去学习。 现代的人多是浮躁的,甚至是一些研究古典文化的人也是如此,多想所有的人都去真的专心的去学习一些传统文化,让旷久的时间静默的历史浩瀚无声的文化来安静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更好的去珍惜生命,感受生命。 在学习了中国传统文化后,我知道一个人要有着豁达心胸才可以宁静平和的心态去对待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

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传统文化, 社会实践, 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春节期间感受传统文化,了解民风民俗。 二、调查对象: 寒假期间的各个传统节日。 三、调查内容: 这些节日的由来、传说、习俗以及意义。 四、调查方式: 资料法。 五、调查时间: 1月15日~2月11日 六、社会实践调查结果: 在这期间,我国的传统节日主要有除夕、春节、元宵节这三个。首先,除夕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重大的节日之一。指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即春节前一天晚,因常在夏历腊月三十或二十九,故又称该日为年三十。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门笼,人们则换上带喜庆色彩和带图案的新衣。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疬之鬼”,这就是“除夕”节令的由来。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指中国及其他汉文化圈地区的农历一月一日的前一天的晚上。一般这一天,是人们吃、喝、玩、乐的日子。北方人风俗一致,过年包饺子;而南方各地则风俗不同,或做年糕、或包粽子、或煮汤圆、或吃米饭等等,南方不同的地域有

着诸多不同的过年风俗。水饺形似“元宝”,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其次是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中国农历年的岁首称为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关于春节的起源有很多说法,但其中为公众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由虞舜兴起。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春节过去也叫元旦。春节所在的这一月叫元月。最后是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春灯节,是中国汉族民俗传统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 七、调查体会: 通过这次调查,我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了一个新的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是悠久的、深厚的,更是不可玷污与冒充的。或许现在很多中国人都听说过这件事:那就是我们的邻国,韩国与日本竟然拿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去申请专利~这是我们所不能容忍的事情。当然,这也提醒着我们也该重视起这些传统节日,这些民风民俗;不

《中华传统文化》课程标准

. 《中华传统文化》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000007 课程性质:公共课 学分:2.0 计划学时:32 适用专业:高职各专业 1.前言 1.1课程定位 《中华传统文化》是我院各高职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一门讲授中国传统文化,传 承中国民族精神,弘扬优秀文化传统,提高学校教育文化品位和学生人文素养的课程。本课程以 高等职业教育为切入点,力求贴近学生生活,体现职业教育特色,注重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 相统一。目的在于提升大学生文化涵养,丰富校园文化,发挥文化传承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人 文素养。 通过学习本课程,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领略传统文化的魅 力,解读传统文化的精髓,从中获得人生的启迪,提升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引领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正确的价值取向。 学生通过初高中《语文》课程的学习,具备一定的传统文化基础知识。该课程开设 于第一学期,为后续课程《沟通与口才》、《应用文写作》、《实用美学》的学习,打下坚 实的传统文化知识基础。 1.2 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培养学生必备的传统文化素养为核心,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主旨,以各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围绕“人文精神”和“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 社会能力,成为有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1.2.1课程设置的依据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 新的重要途径。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 基。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 育,对于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建设社会主义 .

当代大学生应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当代大学生应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答: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由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积淀起来的、传承下来的、保留在中华民族中间的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遗产,也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的精神体现。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整体性、人伦性和传承性,它所包含的丰富的思想材料,是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价值体系和文化体系建立和建设的必不可少的资源,是加强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 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第一,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坚忍不拔、自强不息主体精神。 第二,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义轻利、整体至上的精神对中华民族的长期稳定和团结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西方文化倡导的个人位主义、极端利己主义的侵袭和泛滥起到了批判和抑制作用,也激发了当代中国大学生不断高涨的爱国主义热忱。 第三,传承和追求和谐统一的价值取向。中国传统文化强调整体,崇尚和谐统一。归纳起来,和谐统一思想对当代大学生产生重要影响的方而有二:其一,和谐统一思想强调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和谐与和平,主张通过道德教化而非强制手段来解决问题,主张用和平手段而非暴力手段来解决争端。这种以一贯之的思想教化,造就了一个爱好和平的伟大民族,一个闻名于世的礼仪之邦,更铸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正确的价值取向。其二,主张家庭内部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倡导一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的价值取向对中国当代大学生的团体意

识、宽容精神、家庭意识、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和培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四,传承和发扬“仁者爱人”的人本主义精神。儒家提倡对人的爱护和尊重,一贯把“仁爱”作为协调人际关系的伦理道德。要求人们首先要有“爱亲”之心,从爱自己的亲人做起,然后由己推人,由近及远,达到“泛爱众”的道德境界。通过对“仁爱”的倡导和践行,中国古代社会形成了“四海之内皆兄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宽广情怀和尊老爱幼的良好社会风尚。“仁者爱人”的理念,是中国古代人文主义精神的集中表现,它有利于激发人们的社会责仟感,有助于培养社会成员最基本的道德义务感。 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不是与三生俱来的,而是通过高校的人文知识的科学教育、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家庭的良好传统教育、党和政府的坚强有力支持、新闻媒体的大力宣传、整个社会的良好风尚以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勤奋工作的等多种途径和方式的全力作用的结果。 总之,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不是短期、短效行为,而是一个历史的时代的重大课题,是一个民族自立自强的长远发展规划。这就要求我们要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切实改进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路、模式、方法和载体,努力营造大学生传承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形成长效机制,在自由民主、活泼开放、和谐创新的环境中哺育一代又一代素质高、方向坚定的国家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心得体会-最新范文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篇一:学习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 学习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 中国传统文化,对我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的,但在听了专家们的真诚讲座后,在座的老师都留下了感动的眼泪。而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无穷的智慧,中国传统文化让我们更加坚定一颗对父母的孝心,对师长,对朋友的恭敬之心。听完讲座,我的心里是沉甸甸的感觉,心灵得到了深深的净化。对照弟子规,自己身上太多的缺点,很多都没做到过,没有想到过。回来后慢慢调整自己的心态,反思自己的过错。 中国是具有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知恩图报,尊老爱幼,待人诚恳……这些优良的传统从古至今都为人所熟知,感恩给我们生命的人、感恩给我们知识的人、感恩给我们衣食的人、感恩给我们住所的人、感恩曾经批评过我们的人。将别人的爱永记于心,把别人的美德汲取,完善自己,感动别人。 在古代,《弟子规》是做人的准则,在当代仍然影响着更多的人,教育我们如何做人,人生中重要的不是生命的表象,而是生命的本质。人生百态,最重要的就是品行,欲做事,先做人。文明健康的品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才是真正的自我归宿,是照耀心灵永恒的阳光!我在细细品读《弟子规》的同时,也带走了我心灵上的尘埃。我想起了曾经有人说过这样的话:若你---- 播下思想的种子,便收获文字;

播下文字的种子,便收获行为; 播下行为的种子,便收获习惯; 播下习惯的种子,便收获人格; 播下人格的种子,便收获命运。 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认同的过程,而对自身产生影响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我们学习《弟子规》,背诵下来应该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真正对一个人产生有益的影响,那就需要时间了。一个人处世必定有一些原则,在他们潜意识中受到这些原则的制约。学习了《弟子规》,就是要把圣人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回想起来,我真的很幸运,有幸学到传统文化。曾经的有恃无恐、狂妄等等阻碍人生路上的绊脚石。在没有学习弟子规之前,万事都要分清彼此的责任。 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对于我,是一次很大的心灵震撼。我知道人要有着豁达心胸才可以宁静平和的心态去对待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淡泊名利,去掉尘世的浮华与虚无,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瑰宝,要传承,要发扬;但它更需要我们去学习,去实践,去体悟。我们要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去;以传统文化规范自己的言谈举止,用传统文化宽抚我们的内心,让传统文化促进社会的和谐。只有运用到生活中去,才能真正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精髓。 中华传统文化是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的,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他包括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

传统文化调查报告

传统文化调查报告 篇一:关于大学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调查报告——以楚雄师范学院为例 一、调查目的和意义 作为社会未来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态度相当重要。传统文化离不开大学生的支持,传统文化的弘扬、发展,更少不了大学生的参与。目前,大学生传统文化的缺失应从多方面考虑。下面我们主要围绕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缺失的表现和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和思考。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文明演

化汇集而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 三、中国传统文化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延续不绝,一直影响到今天的生活。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凝聚中华民族力量的客观要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现实需要。 四、当代大学生与中国传统文化 大学生作为社会上最富有朝气、创造性和生命力的群体,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往往影响着社会民众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的却是很多人传统文化意识的淡薄,在历史文化常识方面的无知。即便是在大学校园里,许多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漠然处之的现象也并不鲜见。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

样的局面? 对此,我们小组就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的现状与大学生获得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主要途径展开了调查。调查对象主要是楚雄师范学院在校学生。大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教育在社会上有一定的认知程度及影响力。数据显示,认为认知程度“很高”的有%;认为“一般”的最多,有30%;而认为“很低”的只有6%。在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进行评价时,选择“比较大”的比例(37%)最多。由此可见,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是持肯定态度的。 课堂教育是大学生获得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主要途径,但效果不尽如人意。大学生获得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途径和方式很多,如课堂教育、课外阅读、媒体、课外辅导和课外活动等。 但最主要的途径还是课堂教育,获选率高达%。但从调查结果看,这种方式的效果却不尽人意。我们选取了三个

中华传统文化学习教案

[中华传统文化学习教案优秀推荐] 中华文化的勃兴北戴河第三中学张春 茹 课程标准: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 标准解读:1、怎样认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性?相比之下,观念的遗物比物的和生产生活方式的还要多的多,单从数量上,就不能忽视观念遗产的重要性;此外,三者又不可能是各自孤立的,事实上,他们是统一的,互相渗透,无法分开的。任何古代的文化遗产都不可能没有观念的影响和支配。从理论上说,思想文化与当代的关系最为密切,因为它是中国古代社会留给现代的最丰富,最富有生命力的遗产,是今日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觉地作为一个中国人所必须的修养。 2、中国古代思想家为什么只单列孔子一人之名?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代表了一种生活方式和观念系统,在当今的世界,这种生活方式和观念系统的许多重要内容仍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深远的影响,而随着世界形势的发展,它的潜在价值将不断地被重新发现、认识和评估。诚然,中国古代有着众多的思想家,但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只有孔子,因此,他被公认为是世界历史文化名人之一。要了解中国思想,必须了解孔子 3、“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指的是什么?“百家争鸣”中的“百家”大概只是一个夸张的说法,没有证据表明当时的学派或学术流派有百家之多,所谓“百家争鸣”,表示当时流派的众多和学说的纷争。何谓“主要史实”?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要知道,除了儒家外,主要的还有道家、法家、墨家、阴阳家、名家、兵家等,最好能知道各家重要的代表人物,如道家的老子、庄子、法家的商鞅、韩非,墨家的墨翟,阴阳家的邹衍,名家的惠施、公孙龙,兵家的孙武、孙膑,如有可能,最好讲述与其中某些人有关的历史故事,如,孙膑赛马之类,通过生动形象的情节,加深对这些思想家的印象。二是初步了解,所谓“百家争鸣”是“各家争鸣”是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了解孔子在思想教育文化方面的主要贡献,知道“百家争鸣”中的主要派别及代表人物。过程与方法:本课教学以学生活动为主,通过灵活运用随堂小品、知识竞赛、故事会等形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分组这一形式,培养学生的协作性;通过假设历史情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究能力,激发其历史学习的兴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了解老子的哲学思想,培养辨证看待事物的能力;学习诸子百家在社会大变革时期,敢于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创造性探索的勇气和精神,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重点难点重点: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难点:通俗讲解各位思想家的主张课前准备:预习教材本课内容,阅读相关课外知识评价方式:观察评价法、调查评价法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概述)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点:在我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代,是一个称霸争雄的时代,是一个变革图强的时代。这一社会现实付诸于意识形态领域,使得这一时期又成为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各个思想家就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站在各自的立场上各抒己见,彼此辩驳,从而带来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思想大发展的黄金时代!(过渡说明)本课侧重介绍了当时5个主要的思想学派和9位代表人物,我们将这9位代表人物与8个纵向小组分别对应起来。(对应见下)

浅谈我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浅谈我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内容摘要: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如何才能在经济全球化导致的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认在我们小组看来,只有历史辩证地正视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保护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重构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采用不同的媒介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传承 一、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当今时代,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满足人民精神期待的重要保证,它可以创造生产力、提高竞争力、增强吸引力,形成凝聚力。一个国家如果只注重硬实力的发展,不注重软实力的发展,国家的发展难以持久。只有二者协调发展,国家才有可能持续、健康地向前发展。文化软实力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的前途与命运。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世界秩序正在进行调整和重组,在这个过程中,不充分认识文化软实力在国家发展中的意义将会在全球化中坐失良机。随着现代化的高速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在现代化洪流冲击受到排挤.但是任何一个民族的现代化都必须

建立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上.如果说文化是整个社会的灵魂,那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就是现代化的活水.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我们的传统文化,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挖掘精华,把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结合起来,不断创新,继承和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 时间的洪流不断地向前,国家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终将有一天需要我们青年大学生去继承、去发扬。但是,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的我们对传统文化有过多少了解呢?对此,我们小组在校内进行了一次比较详尽的问卷调查。 一、我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而在此次关于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的同学其实根本不重视这一次的问卷调查,由此也可见现在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保护与继承意识的淡薄。根据调查的结果我们也发现,许多同学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只有大体上的一种模糊的认识。这里列举的也只是一小部分: (一)被冷落的国粹—京剧 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内涵,蕴藏着浓厚的文化思想。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我校大学生中流行音乐盛行,歌星、超女大受欢迎,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文化也多元化的发展,传统文化能不能在同学们的心中站稳脚跟,他们是否有心去感受和体会国粹的魅力?京剧的发展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它是我国传统文化与历史的积淀,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它的博大精深值得

《走近中国传统文化》综合实践活动方案(高淑兰)

《走近中国传统文化》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一、活动背景: 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中国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时下我们对洋节付出的情感明显多于我们自己的节日。我们记得情人节是哪一天,记得圣诞节是哪一天,知道平安夜是怎么回事,知道母亲节甚至是父亲节的来历,但我们却往往忽略了我们的传统节日。在我们的忽视中,端午节寂寞了一年又一年,重阳节冷落了一次一次,清明节若不是与一部分人的哀思联系在一起,恐怕我们早已忘记了它的存在,更不要说它的深刻内涵了。 大树不能断根而叶茂,民族也不能忘本而繁荣,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是我们赖以生存在的土壤、营养,在洋节铺天盖地的中国社会里,我们的传统节日再也不能默默无闻、倍受冷落了。我们既要提醒成年人记起我们的传统节日,更要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就浸润在祖国的传统节日里,感受祖国传统节日的那份情怀,那份厚重的文化,因此,我们学校决定要在小学的六年时间里,让孩子逐步地熟悉中国的传统节日,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继而热爱中国的传统节日。 二、活动目的: 1、围绕精美的民间工艺、民间艺术、风俗习惯、民间文学、民间建筑、名胜古迹、方言土语、名人逸事等主题,指导学生通过网上调查、社会考察、采访等方式和收集相关资料、图片等方式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2、引导学生通过对身边传统文化的调查,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和文化特色,并在活动中受到热爱中国灿烂的传统文化的教育。 3、利用地方的各种便利条件,对同学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4、引导学生互相交流活动成果,互相学习,增进彼此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三、活动框架: 1、理论依据 新课程理念。新课改关注学生的兴趣、态度、经验和生活世界,一改传统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传统文化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传统文化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篇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社会实践活动调查报告 我的祖国,我的民族 ——“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社会实践活动调查报告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的文明史是一部长卷史诗。理清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糟粕,吸收精华,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必要条件。传统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与自然的长期交往活动中所积累的和积淀下来的物质和精神的各种事物的总和。 身为华夏子孙,中华民族的一员,对祖国的传统文化的学习是一门必修课,五千年的文明孕育出今天的中国,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潮流涌进,对于外国事物的接触越来越多,其中表现最明显的是对于节日的态度。在情人节的玫瑰、巧克力,圣诞节的苹果,万圣节的南瓜灯,装扮在我们城市的街头时,我们却忘记了在重阳节为家中的老人送上一句问候。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忙碌中甚至连春节都无法抽身回家陪伴年年迈的父母。我们的传统节日中除了端午以外,都跟“合家团圆”有关系。但处在家庭小型化初期的中国,年轻人的家庭观念是相对淡薄的。而且中国人总是习惯性的把某种节日和食品联系在一起,仿佛除了吃这种食品过节就

没别的了。 总之,这都是社会转型期人们的浮躁心态所导致的。传统节日是有生命力的,等到整个社会重新对自己的文化有自信力、重新找回传统文化的价值时,也就重新重视传统节日了。 我认为我们过外国节日是在吸取外国的一些好的内容,这是可以的,但是我们也应该要更加关注我们的传统节日,关注外国节日固然不伤大雅,但是我们却不应该将外国节日看得比我国的传统文化更重 要,过外国节日只不过是一种娱乐而已,而我们的传统文化却已是根深蒂固,它是属于我们自己的! 我们要充分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营养,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使民族精神世世代代得以继承和发扬,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充分挖掘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遗产,做到古为今用。 我们要坚持与时俱进,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不断进行文化创新,努力繁荣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对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我们应该全面、系统地认识。应以以人为本,在尊重为前提而继承,在创新的理念下进一步充实、完善、提高,以满足广大人民不断提高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这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标准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131024 课程总学时:40 课程学分:2.5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文秘 制定单位:人文学院 制定时间:2014年7月 一、课程总述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文秘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是一门兼顾历史的关于中国国别文化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课程。主要让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中国悠久而丰富的文化内容,扩展知识,理清脉络,进一步认识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在此的基础上,引发学生思考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创新问题,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本课程无先导与后续课程,与古代文学、古代汉语、中国秘书史等课程在内容上有较多关联。 2.课程设计思路 现代秘书必须具备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需要了解与吸收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知识营养,了解秘书工作产生与生产的文化大环境,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爱国主义情怀,这是设置本门课程的理论依据。中国传统文化绵延时间长,覆盖面广,理论性强,知识系统性强,在教学过程中以理论教学为主,可辅以社会调查、专业考察等形式,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教学组织与安排上可以以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3.课程目标 课程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中国悠久而丰富的文化内容,扩展知识,理清脉络,进一步认识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在了解、认识中国文化的基础上,引发学生思考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创新问题;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大学生对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灿烂文化成就有一个宏观的、明确的把握,从而引发他们关心和思考对中国文化的继承、创新和发展问题以及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问题。

传统文化实践总结

传统文化实践总结 中华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的,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传统文化实践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传统文化实践总结篇一中华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的,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他包括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自己的理论体系,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到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再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党在坚持根本理论阵地的同时,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和继承,也给予了更多的关注。通过学习《弟子规》、《道德经》等中华传统文化,感想、体会颇深。 一是认识上的转变。在以前的学习和工作中从没有真正接触过国学方面的知识,只知道是儒家学问,还有些封建思想意识,认为学这些也没有多大的用处。然而,通过这段时间对《道德经》和《弟子规》的学习,认识有了新的转变。我认为,国学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人

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延绵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正是因为有如此深厚的国学文化作为支柱,这种文化一直贯穿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 学国学是当今很热门的一个词儿,是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正视。其概念广泛、内涵丰富、分类多样,把我们祖辈们的经历、体验、方法以及感悟都融入在这些文字中,为我们后人所一一品读,并领悟其中的奥妙。他们把这些经典留给我们,自然是希望我们代代相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是学习的重要。人的一生是从学习开始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开篇即提出了以学习为乐事,反映了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一个人在生命的历程中,有很多不可知的部分,但是知识可以增长才干,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因此,我感到爱学习是一种快乐,想学习是一种幸福,求知若渴是一种喜悦。学习新知识,温习旧知识是一件让我们感觉愉悦的事情,学习能使我们提高素质、增长才干。所以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三是努力践行。“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是《弟子规》的总纲领,

传统文化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传统文化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篇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社会实践活动调查报告 我的祖国,我的民族 ——“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社会实践活动调查报告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的文明史是一部长卷史诗。理清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糟粕,吸收精华,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必要条件。传统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与自然的长期交往活动中所积累的和积淀下来的物质和精神 的各种事物的总和。 身为华夏子孙,中华民族的一员,对祖国的传统文化的学习是一门必修课,五千年的文明孕育出今天的中国,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潮流涌进,对于外国事物的接触越来越多,其中表现最明显的是对于节日的态度。在情人节的玫瑰、巧克力,圣诞节的苹果,万圣节的南瓜灯,装扮在我们城市的街头时,我们却忘记了在重阳节为家中的老人送上一句问候。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忙碌中甚至连春节都无法抽身回家陪伴年年迈的父母。我们的传统节日中除了端午以外,

都跟“合家团圆”有关系。但处在家庭小型化初期的中国,年轻人的家庭观念是相对淡薄的。而且中国人总是习惯性的把某种节日和食品联系在一起,仿佛除了吃这种食品过节就没别的了。 总之,这都是社会转型期人们的浮躁心态所导致的。传统节日是有生命力的,等到整个社会重新对自己的文化有自信力、重新找回传统文化的价值时,也就重新重视传统节日了。 我认为我们过外国节日是在吸取外国的一些好的内容,这是可以的,但是我们也应该要更加关注我们的传统节日,关注外国节日固然不伤大雅,但是我们却不应该将外国节日看得比我国的传统文化更重 要,过外国节日只不过是一种娱乐而已,而我们的传统文化却已是根深蒂固,它是属于我们自己的! 我们要充分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营养,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使民族精神世世代代得以继承和发扬,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充分挖掘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遗产,做到古为今用。 我们要坚持与时俱进,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不断进行文化创新,努力繁荣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对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我们应该全面、系统地认识。应以以人为本,在尊重为前提而继承,在创新的理念下进一步充实、完善、

《中国传统文化诵读》校本课程纲要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 八里中心小学 一、课程目标 中国古代文化经典浓缩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知识,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的遗产。它不仅为当代中国人所继承,而且引起世界许多国家人民的重视,传统蒙学课本《三字经》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儿童道德丛书》,许多经典被译成多国文字,所以,让中国的儿童诵读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 其次,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约有140多亿个神经细胞组成,而经常使用的仅占脑细胞总量的10%——20%,大多数脑细胞处于修整、后备状态,也就是说,儿童的大脑有挖掘不尽的潜能,让他们背诵大量古诗、古文大有也处。因为他们的头脑里储存的东西不多,且由于相互干扰少,容易把东西装进去并不会遗忘。虽然很多经典的内容学生一时无法理解,只要让他们装在脑子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对知识理解能力的增强,这些东西就会发生质的变化,成为融会贯通的知识,到那时便是一笔丰富的财产。 再次,我校以“以人为本,追求卓越”为办学理念,确立了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宽厚的知识素养、浓厚的探究欲望、亮丽的爱好特长”的培养目标,以“厚德健体、崇文明理”为校训,经典的古诗词的诵读与积累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丰厚学生的人文底蕴,培养崇尚文明礼仪、行为文明雅致,明白事理,勤于探究,善于思考的西新人。 基于以上三点,我们决定在全校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课程,其目的在于宏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塑造一代具有丰厚文化底蕴及现代意识为一体的跨世纪人才,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同时,在诵读中开发

儿童的记忆潜能,陶冶情操,为学生健全的人格发展与良好的性情修养形成奠基。基于这种目的,我们确立《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课程目标如下: 1、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了解国古代的优秀诗文。 2、在读古文、背古诗的过程中,宏扬中国传统文化,培养爱国情感。 3、丰富学生的文学储备,加强其文学功底,促进学生成为一代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的新世纪人才。 4、通过读古文、背古诗,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帮助学生修身养性,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5、开发儿童的记忆潜能,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想象及表达能力,为儿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既有其精华之处,但也有其糟粕,所以我们应当具有选择性地吸取精华。故在诵读内容的选择上,我们一定要慎重。那些被称之为“经典”的诗文,和对学生的人格发展、性情修为乃至人世观、世界观、价值观等的形成具有正面影响的优秀篇章,是我们的道选。我们确定的诵读内容主要为以下六个: (一)唐诗宋词 古诗作为一种文学载体,一直以来被语文教材选作范例。尤其是新课程改革以来,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上已明确规定了各年级要求背诵的篇目。结合学生实际,我们将唐诗宋词作为诵读的首选,并确定了具体目标:(二)古代蒙学教学 在所有的蒙学书中,最流行的便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经》《弟子规》,读《三字经》以习见闻,三字一句,合辙押韵,便于低年段学生诵读,所以《三字经》被列为低年段学生诵读内容之列。

朱晓明:一个人的精神要有滋养7-10大众日报

朱晓明:一个人的精神要有滋养 2015-07-10 来源:大众日报 【查看PDF版】 朱晓明,江苏南通人,中国无神论学会理事长、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副会长;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曾任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中央统战部民族宗教局局长、副秘书长,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常 务副院长,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党组书记。 ■周末人物·中国新闻名专栏 在中国,信仰不是一神教排他的、绝对的信仰,而是表示一种精神上的追求、提升和指引。不能否定“小确幸”给一般人带来的幸福感,但是也不能满足于这样的幸福感,还应引导人们把眼光放得更开阔一些。 □本报记者卞文超 6月28日,齐鲁大讲坛第100期开讲。演讲嘉宾朱晓明,演讲主题:今天的中国需要什么精神。 周日的上午,空气开始变得炎热,山东博物馆一楼的学术报告厅里,观众陆续就座。讲坛的主办方工作人员最初没有料到,到讲座即将开始时,可容纳360人的报告厅座无虚席,来得晚的观众只能站在过道里。 今天的中国需要什么精神?对这个问题的思考,萦绕在台上台下。在讲座末尾的观众提问环节,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拿过话筒,直接追问: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人生的意义说起来很复杂。人年纪越大越会思考这个问题。而现在人的寿命越来越长,退休以后尚有二三十年可以自主安排。这么长的时间,怎么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安身立命之处在什么地方?光是一天吃点喝点就完了吗?人和动物的区别是什么?那就是,要有自己的意

识。” 朱晓明的演讲风格平实清晰。对于人生终极关怀的问题,他以缜密的逻辑,从科学无神论的角度给出答案。不问鬼神,问苍生。“心大了,事就小了;心小了,事就大了。”随后他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 我们是没有信仰的民族吗? 民调机构盖洛普国际2014年底搜集数据,来自65个国家的63898人接受调查。宗教文化最浓厚的国家是泰国,94%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信教。宗教信仰比例最低的是中国大陆地区,只有7%;同时有61%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是无神论者。 这个调查结果显示,全球信仰宗教人数比例最高的国家是泰国,最低的是中国。 无神论者在中国仍是数量最大的群体。这意味着我们是没有信仰的民族吗? 记者(以下简称记):近年来,信仰成了热门话题,“信仰缺失”、“信仰危机”这样的词经常被提起。您怎么理解信仰? 朱晓明(以下简称朱):什么是信仰?《辞海》、《辞源》里解释,信仰是对某种宗教、或对某种主义极度信服和尊重,并以之为行动的准则。 信仰是信任所在。而信仰和信任不同的是,信仰是人们对生活所持的一种长期和必须加以捍卫的根本信念,信仰回答的是人生关切最有深度的方面。 记:如果笼统地说,无神论者是没有信仰的,恐怕过于简单和片面了。 朱:无神论者不信仰宗教,并不意味着没有信仰。信仰这个词,在西方语境和东方语境里是不一样。在中国,信仰不是一神教排他的、绝对的信仰,而是表示一种精神上的追求、提升和指引。 方志敏烈士曾经写过这样的诗句:“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绝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这表明了一个无神论者对信仰的坚定和执着。 有的学者认为,信仰不光是一种态度和立场,而且是一种和理性对立的思维模式。所以他们建议不要用信仰,用信念。但如果我们无神论者放弃了对信仰的阐释权、话语权,那么就会把信仰的话语权完全交给了有神论。无神论者也有精神追求。我认为信仰这个词还是能用在无神论者身上的。 记:宗教有特定的宗教仪式去完成精神的净化,比如礼拜,比如诵经等等。无神论者在日常生活中,怎样经营内心的世界? 朱:丰富精神的世界,有很多的事情可以做,很多方式可以探索。 举个身边的例子,中国无神论学会成立于1978年,首任会长是任继愈先生。我们现在有个自发的读书会,叫继愈学社。在这个读书会里,我们隔一段时间就要交流,做研讨。这就是丰富我们精神世界的方式,使每个人的精神得到提升。 如果一个人只是做自己的工作,挣钱养家,而精神上没有滋养,生活就太枯燥了。读书会的形式不只是关起门来学习,而是有交流,有碰撞,保持精神世界的活跃和交流。 比如,我们讨论儒家是不是宗教,讨论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是什么。一次讨论结束,把讨

《走近中国传统文化》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高淑兰)

《走近中国传统文化》综合实践活动方案(高淑兰)

————————————————————————————————作者:————————————————————————————————日期:

《走近中国传统文化》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一、活动背景: 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中国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时下我们对洋节付出的情感明显多于我们自己的节日。我们记得情人节是哪一天,记得圣诞节是哪一天,知道平安夜是怎么回事,知道母亲节甚至是父亲节的来历,但我们却往往忽略了我们的传统节日。在我们的忽视中,端午节寂寞了一年又一年,重阳节冷落了一次一次,清明节若不是与一部分人的哀思联系在一起,恐怕我们早已忘记了它的存在,更不要说它的深刻内涵了。 大树不能断根而叶茂,民族也不能忘本而繁荣,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是我们赖以生存在的土壤、营养,在洋节铺天盖地的中国社会里,我们的传统节日再也不能默默无闻、倍受冷落了。我们既要提醒成年人记起我们的传统节日,更要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就浸润在祖国的传统节日里,感受祖国传统节日的那份情怀,那份厚重的文化,因此,我们学校决定要在小学的六年时间里,让孩子逐步地熟悉中国的传统节日,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继而热爱中国的传统节日。 二、活动目的: 1、围绕精美的民间工艺、民间艺术、风俗习惯、民间文学、民间建筑、名胜古迹、方言土语、名人逸事等主题,指导学生通过网上调查、社会考察、采访等方式和收集相关资料、图片等方式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2、引导学生通过对身边传统文化的调查,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和文化特色,并在活动中受到热爱中国灿烂的传统文化的教育。 3、利用地方的各种便利条件,对同学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4、引导学生互相交流活动成果,互相学习,增进彼此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三、活动框架: 1、理论依据 新课程理念。新课改关注学生的兴趣、态度、经验和生活世界,一改传统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调查报告

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程度的调查 一、导言 大学生不仅仅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更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形成的璀璨文化的继承者。现在的大学生纷纷要求个性,讲求流行,一味地追求新颖,而这往往也会造成中国传统文化在这一代人心中的淡化甚至是流失。一个国家的后备军,对别国的文化艳羡不已并且效仿践行,对本国的文化却置之不理甚至概念不清,这无疑是很可悲的。 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文化是从未间断过的。泱泱中国,历史悠久,衍生出的文化亦是十分丰富多彩,这原本是一件多么令人自豪的事情,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一些人大方地接纳着别国的文化,以此标榜自己的“与国际接轨”,乐此不疲。他们渐渐淡忘了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只知道过节时有假可放,有乐可寻,传统节日背后的故事被他们抛在了九霄云外。这只是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不容乐观的种种表现中的一种,此时,探究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 通过对这项课题的调查,可以大概了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和态度,了解并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是这代人继承、弘扬传统文化的基础。如果情况不容乐观,我们可以针对其中暴露出的问题即时地采取措施。一个人,如果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他的人生也注定不平凡,对国家来讲更是如此。文化对国家的繁荣兴盛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的影响虽然是间接的,但它作为一种精神支柱,所能爆发的力量却是无穷的。这也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体现,不然,不会有如此多的国家热衷于“文化侵略”。总之,为了引起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了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我们开展了此次调查,希望能得到一个较为客观、真实的结果,并针对调查结果提出一些合理的意见和建议,为我们的传统文化能够更好的传承下去尽一份绵薄之力。 二、研究方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