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类首次直接探测到引力波等8则

人类首次直接探测到引力波等8则

人类首次直接探测到引力波等8则
人类首次直接探测到引力波等8则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810038582.html,

人类首次直接探测到引力波等8则

作者:

来源:《科学之友》2016年第03期

1人类首次直接探测到引力波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召集了来自加州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以及LIGO科学合作组织的科学家在华盛顿特区国家媒体中心宣布:人类首次直接探测到引力波。这次探测到的引力波是由13亿光年之外的2颗黑洞在合并的最后阶段产生的。探测到的引力波信号初始频率为35 Hz,接着迅速提升到了250 Hz,最后变得无序而消失,整个过程持续了仅0.25秒。

2美国宇航局研发等离子推进器

美国宇航局计划在2030-2035年期间向火星运送人类宇航员。为实现这一目标,美国宇航局正在进行等离子推进器项目的开发,希望能以较低的能源损耗将宇航员送往火星。这台名为“X3”的等离子推进器样机,和桌面一般大小,它使用45 000迈的等离子流推进宇宙飞船。由于这台推进器的耗能仅是传统化学火箭的亿分之一,它将成为探索火星、小行星以及太阳系周边空间的理想工具。

【压轴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一次模拟试卷带答案(1)

【压轴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一次 模拟试卷带答案(1) 一、选择题 1.2018年10月17日,恭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隆重举行,来自海内外的各界代表在人文初祖大殿缅怀始祖功德。在中国古老传说中,中华民族的另一位人文初祖是()A.炎帝B.尧C.大禹D.商汤 2.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 A.蓝田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元谋人 3.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是 A.神话B.书籍C.传说D.化石 4.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有哪些 ①农作物种植 ②家畜饲养 ③聚落 ④磨制石器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5.好莱坞英雄史诗片《史前一万年》上映时获得不错票房,该片将视线放到了人类的远古时期。假如你也想穿越时空,回到远古时期去体验我国最早人类的生活,那么你应该最好选择去 A.云南 B.北京 C.浙江 D.陕西 6.“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材料反映了北京人 ①会制造和使用石器、骨器②会种植庄稼③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④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A.①③④B.①③C.①②④D.②④ 7.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比北京人进步的表现是 ①会种植农作物,开创原始农耕文化②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③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④会制作陶器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8.为了纪念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发现90周年,2019年5月18日,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开展了“承载历史展望未来”主题系列活动。下列图片能反映北京人生活状况的是

最新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小升初测试题

最新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小升初测试题 一、我会判。请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每题2分,共20分) 1、鱼缸里的水变绿是因为其中有绿藻的缘故。() 2、碱面是粉末状的,它不属于晶体物质。() 3、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同它的面积大小有关。() 4、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1/10厘米的微小物体。() 5、罗伯特.胡克第一个指出微生物同人类健康的关系。() 6、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到手上的细菌。() 7、微生物可以帮助我们生产食物,清理垃圾等。() 8、圆柱形和球形的器皿装水也有放大功能。() 9、蚜虫和它的幼虫都是草蛉的天敌。() 10、花岗岩主要由云母、长石、石英等矿物晶体组成。() 二、我会选。把正确答案涂爱相应的选项里(每题3分,共30分) 1、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机画面时,会看到排列有序的三色光区域( )。 A、红、黄、蓝 B、红、绿、黄 C、红、绿、蓝 2、罗伯特·胡克首次发现并命名为“细胞”的观察对象是( )。A、一块洋葱表皮B、一颗食盐晶体C、一块软木薄片 3、下列物质中不是晶体的一组是()。 A、食盐、砂糖 B、玻璃、珍珠 C、雪花、冰雹 4、观察写有字母“q”的装片,视野中看到的图像是( )。 A、q B、b C、d 5、在观察水中微生物时,常常加一些脱脂棉纤维,主要目的是为了( )。 A、将不同的微生物分隔开 B、吸除多余的水分 C、减慢微生物的行动速度 6、科学家()设计并制造出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A、巴斯德 B、格罗斯泰斯特 C、培根

7、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对足。 A、2 B、3、 C、4 8、凸透镜的凸度越大,它的( )越小。 A、放大倍数 B、焦距 C、视野 9、下面四幅图是制作洋葱表皮切片标本的四个基本过程,正确的顺序是( )。 A、①④②③ B、①④③② C、①②③④ 10、下列物体不适合用来培养微小生物的是( )。 A、鱼缸里的水 B、矿泉水 C、池塘水 三、我会填。把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每空1分,共22分) 1、放大镜也叫,它的镜片特点是,它能把物体的图像,显现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2、像食盐、白糖、、等的颗粒都是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物质叫做。 3、用显微镜观察蚕豆叶表皮细胞上有许多,那是植物进行蒸腾和光合作用的重要器官。 4、________是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显微镜的生物学家。 5、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6、生物体都是由________组成的,第一个发现和提出这个名称的人是英国科学家 ___________。 7、放大镜把通过透镜所能观察到的范围称为_______。放大倍数越大,我们能看到的范围就________,观察到的标本就________。 8、物体的微细结构必须制成________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清楚。 9、制作食盐晶体的方法主要是使里面的水分________。 10、洋葱表皮细胞的小黑点是____________。 11、血液细胞中的红细胞好像运输兵,主要负责运输________和__________等。 12、水中常见的微生物有很多,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连线填图题,把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共10分)

原初引力波与阿里探测计划

原初引力波与阿里探测计划 张新民苏萌李虹李明哲蔡一夫 2016年3月公布的我国“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列入了“强化宇宙演化、物质结构、生命起源、脑与认知等基础前沿科学研究”,从国家科技发展的战略高度肯定了宇宙演化等基础前沿科学的重要性。不久前的2016年2月11日,LIGO实验组和美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宣布探测到来自于十三亿年前由两个黑洞并合产生的引力波,这是人类第一次直接探测到引力波,可谓一项里程碑式的发现。 ▍一、引力波源及其探测方式 引力波源大体可分为两种,天体物理起源和宇宙学起源。对应不同的波源,相应的探测方式也不一样,如图1所示。 图1,引力波的源及相应的探测方式 (图片来自NASA 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一)天体物理起源的引力波及其探测

天体物理起源包括以下三类: (1)中子星、恒星级黑洞等致密天体(几十个太阳质量左右)组成的致密双星系统的合并过程。这类引力波的频率处于10赫兹- 1000赫兹量级的高频段,相应的探测手段是地面激光干涉仪。与迈克耳孙干涉仪一样,在引力波激光干涉仪中激光被分裂成两束后在两个垂直的臂中传播并发生干涉。当引力波经过时,局部的时空发生变形,两个臂的相对长度会发生改变,相应地激光干涉条纹就会移动。此类实验最具代表性的就是LIGO,利用长达4千米的两个互相垂直的探测臂首次探测到了引力波信号。 (2)大质量黑洞并合过程的后期、银河系内的白矮双星系统。频率为10?5赫兹 -1赫兹,这类引力波信号可通过空间卫星阵列构成的干涉仪来探测,如欧洲的eLISA计划。 (3)超大质量黑洞(数百万到数亿太阳质量)并合。频率为10?9赫兹 -10?6赫兹,探测手段是脉冲星计时,即利用地面上的大型射电望远镜,监视校准后的若干毫秒脉冲星。如果其附近有大质量黑洞并合时发出的引力波,这些毫秒脉冲星的脉冲频率会有变化。国际上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这方面的研究,90年代已获得诺贝尔奖,我国在这方面有计划运行的FAST实验。 综上所述,天体物理过程产生的是高频引力波,相应的探测装置覆盖的频率范围在10?9赫兹以上。 ▍(二)宇宙学起源的原初引力波及其探测 除了天体物理起源以外,在宇宙的早期剧烈的量子涨落会产生充满整个宇宙空间的引力波,称之为原初引力波。自1940年代以来,

引力波的发现历程

引力波的发现历程 班级:12级物理一班 姓名:陈昊昱 学号:1207020008 摘要:引力波是根据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作出的奇特预言之一,现代引力波研究已成为天体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前沿课题。 关键字:引力波(gravitational waves) 广义相对论电磁波 一、引力波初期探索 牛顿在数学,物理和天文学方面有着许多重要的贡献。但是,他最为人知的贡献是发现了引力学定理。爱因斯坦的许多理论,包括对引力波的预言,都是从牛顿引力学理论中得到灵感的。 其中一个最广为人知的故事,是描述有一天,牛顿正坐在一棵苹果树底下思考着宇宙。突然一个苹果从天而降砸到了他的头上。震惊中的牛顿马上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就在这一瞬间,他认识到了引力是怎样将物体拉向地球的。 这个故事可能是虚构的,但它却符合事实。牛顿对自然的观察使他发现了引力定理。他认识到那个将苹果拉向地球的力很可能与使月亮围绕地球转的力是一样的。从而,他认为所有物体之间一定存在一种吸引的力,并称之为引力。 根据他的发现,牛顿注意到所有物体都互相吸引。质量越大,引力越大,但随离开物体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他称这就是引力定理。 在他的引力学理论中,牛顿结合了另外三位伟大的科学家哥白尼(1473-1543),开普勒(1571-1630),伽利略(1564-1642)的理论。牛

顿的理论解决了许多他那个时期的难题,包括潮汐产生的原因,地球和月亮的运动,以及彗星的轨道问题。 虽然牛顿的理论解释了什么是引力,但是,在随后的300年中,引力产生的原因仍然是个谜 爱因斯坦认为是一种跟电磁波一样的波动,称为引力波。引力波是时空曲率的扰动以行进波的形式向外传递。引力辐射是另外一种称呼,指的是这些波从星体或星系中辐射出来的现象。牛顿认为是一种即时超距作用,不需要传递的“信使”电荷被加速时会发出电磁辐射,同样有质量的物体被加速时就会发出引力辐射,这是广义相对论的一项重要预言。 二、引力波检测的开拓者 爱因斯坦在把狭义相对论推广到广义相对论的研究过程中,他不但向世人说明引力是一种场,而且还发现了场方程,而场方程是联系引力物质的质量与时空“弯曲”的程度、性质之间的桥粱。 爱因斯坦认为,物质的分布及运动不仅决定其周商整阊的“弯曲”程度,同时还影响周围时间的流逝。这个“弯曲”的空间和时间一起,反过来再决定其周围物质的运动。物质间的万有引力作用就是通过上述过程来实现的,这当然不能在瞬间完成。 当某一物体作加速运动时,就会以有限的速度逐步影响周围的时空结构,若这种影响以波动方式向空问传播,从而逐点改变着原来已经弯曲的时空,进而影响周围物体的运动。例如激发起其他物体作机械振动等,而那正是引力波的传播。这就好似电荷发生运动变化,引

【常考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一次模拟试题(附答案)

【常考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一次 模拟试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 1.《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其中,“选贤与能”指的足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 A.分封制 B.世袭制 C.禅让制 D.宗法制 2.大禹全身心投入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消除了水患。从大禹治水的事迹中,我们可以学到的精神有 ①创新精神②无私奉献的精神③敬业精神④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3.河姆渡遗址发现了大量的稻谷、谷壳、稻秆和稻叶堆积,最厚处达1米。这一发展主要说明河姆渡人 A.靠采集植物果实为生 B.已使用青铜工具生产 C.已掌握栽培水稻技术 D.会制作古朴的艺术品 4.下列说法与河姆渡人生活无关的是() A.普遍种植水稻B.在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木结构的水井C.河姆渡人懂得使用天然漆D.河姆渡人已经会简单的纺织、制衣 5.我国神话传说中,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了三个有名的人物叫尧、舜、禹,他们都是通过推举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历史上把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为 A.选举制 B.投票制 C.世袭制 D.禅让制 6.以下古人类中,最早有可能享受到米饭的是 A.北京人 B.河姆渡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 7.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的主要证据。下面一组邮票反映的是河姆渡遗址发掘出的文物,它见证了我国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他们种植的农作物是水稻B.他们居住的是干栏式房屋 C.他们主要使用青铜农具D.他们已学会了制作舟船 8.微信好友在朋友圈说道:“我在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中看到‘古人用火的灰烬层,最厚的达到6米’猜猜我说的是那种古人类?”你的回复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人 9.以下示意图说明 A.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到20万年 B.狩猎是北京人主要的生活方式 C.化石是了解北京人特征的主要证据 D.北京人的脑容量比现代人略小 10.如图是上古时代九黎族部落酋长蚩尤,传说他有八只脚,三头六臂,铜头铁额,刀枪不入,是我国神话中的战神。他跟炎黄部落在黄河流域曾经发生过一场大战,从此,华夏族就逐渐地形成。他被打败是在 A.巨鹿之战 B.涿鹿之战 C.牧野之战 D.阪泉之战 11.2018年10月17日,恭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隆重举行,来自海内外的各界代表在人文初祖大殿缅怀始祖功德。在中国古老传说中,中华民族的另一位人文初祖是()A.炎帝B.尧C.大禹D.商汤 12.人类学家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北京人透址上经过考古发现:“……近10万件各类石器和大量动物化石……发现有灰烬、烧石和烧骨等。“以上材料表明北京人() ①制造石器 ②会建造房层

九年级初中语文阅读理解专题训练及答案

九年级初中语文阅读理解专题训练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①20世纪四十年代末,由于美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利用测量原子稳定能级之间跃迁的方式来计时的方法后,计时方式进入了所谓的“原子钟时代”。 ②原子钟的计时方式是采用测量一种稳定的原子能级之间的跃迁频率作为计时的方法。在1967年,国际度量衡大会决定采用原子钟来定义基本时间单位。到20世纪末,一方面通过进一步对原子钟的使用条件进行严格规定,另一方面通过技术改进,例如使用激光冷却和原子俘获,以及更精密的激光光谱技术,使原子钟的精确性有了更大的提高。这种精确的计时装置使时间的计量更加统一和准确,为科学技术研究、现代生产活动和人们的日常生活都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于是有人将之称为“时间魔盒”。 ③进入21世纪,科学家不但在原子钟的准确性方面继续努力,还在原子钟的微型化和节能化方面狠下功夫,使得新一代原子钟实现了芯片级的跃升,所需能量也大大降低,从而在稳定性和精密性方面再一次得到了极大的优化,并进入到了商业化推广阶段。 ④当前,原子钟在工作物质方面也开始多样化,不再限于铯元素。工作模式则分为光学原子钟和量子原子钟等多种不同的模式。原子钟甚至已经突破了单纯原子的界限,开始朝着原子核和单个离子特性测量的方向发展。特别重要的进展还在于,如今的原子钟________已作为一种精确的计时装置得到应用,________成为科学家研究宇宙天体乃至地形地貌等更广泛科学领域的新型探测工具。 ⑤我们已经知道时间并非绝对均匀的流逝过程,在不同的引力条件下时间流逝是有一定差异的。反映到原子钟的运行上,其时间快慢也由于引力场的作用而有所差异。但一般原子计时装置可能无法觉察到这种微小差异,只有超精密的原子钟才有可能探测到这个差异。基于这个思路,在目前更新一代原子钟技术的基础上,科学家开始通过探测其时间差异来研究不同宇宙天体的变化所引起的引力波现象。据英国《自然》杂志的报道,科学家也在利用便携式微型精密原子钟来测量山脉的高度,其原理也是基于山峰和谷底引力变化所导致的时间差异。 ⑥可以预见,随着原子钟技术的不断发展,一方面其为更广阔的科学技术领域,例如宇宙天体、人造卫星、地形地貌、半导体芯片等的研究应用创造新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将普及到更广泛的生产和生活领域,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 (1)①请用比喻的修辞为本文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要求题目中包含本文的说明对象。________ ②从全文看,本文依次介绍了原子钟的发明、特点、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②段划线句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了技术改进的方式和作用。 B. 直到21世纪,新一代原子钟实现了芯片级的跃升,才使得原子钟在精确性方面有了极大的提高。 C. 第⑤段援引英国《自然》的报道,说明了原子钟在科研上的应用原理。 D. 在原子钟的运行上,其时间快慢也由于引力场的作用而有所差异。但只有超精密的原子

《人类首次登陆月球背面的探测器》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小题。 人类首次登陆月球背面的探测器 喻菲 这里既无风也无雨,除了不时飞落的大大小小的陨石,已经寂静了 40 多亿年。2018年,月球永远背向地球的那一面将首次迎来人类的着陆探测器——嫦娥四号。 中国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刘彤杰透露,中国计划于 2018 年 5 月底或.6 月初将嫦娥四号的中继卫星发射至地月拉格朗日 L2 点的 Halo 轨道上,并在约.半年后发射嫦娥四号的着陆器和巡视器,对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开展着陆巡视探测。 月球背面成为探测热点 我们选择月球背面接近南极的艾特肯盆地着陆,因为这里是国际关注的热点,被科学家认为最有可能出科研成果的地方。?刘彤杰在近日举行的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上对新华社记者说。 据介绍,月球背面独特的环境条件和复杂的地质历史,一直是学术界和工程界探测与研究的难点、热点以及未来规划开展探测的重点。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开展对月球背面的着陆与巡视探测越来越受到航天大国的重视。目前美国航空航天局和欧洲空间局等都已制定了未来月球背面探测计划,特别是欧洲空间局提出了系统的月球背面探测任务建议书,并计划于 2025 年实施该计划的发射任务。 刘彤杰介绍,由于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登陆,地面测控站无法直接测控着陆过程和月面就位和巡视探测,只能依靠中继星。中继星的

传输链路通道资源有限,着陆的区域又是靠近南极,那里地形崎岖起伏,变化多样,而且后续的遥科学、遥操作都是通过中继星实施,这使得嫦娥四号比嫦娥三号任务更为复杂。 嫦娥四号的行囊 去旅行一定要带上相机,去从未被踏足过的月球背面更不必说。 刘彤杰介绍,嫦娥四号的着陆器上将带有降落相机、地形地貌相机,月球车上将带有全景相机。 此外,嫦娥四号的月球车还将继承?玉兔用于探测月球浅表层结构的测月雷达,以及分析月壤元素和矿物类型的红外成像光谱仪。 针对月球背面如此独特的地方,嫦娥四号还准备在着陆器上携带新研发的一个重要科学载荷:低频射电频谱仪。 它将利用月球背面没有地球电磁波干扰、天然‘洁净’的环境,研究太阳爆发、着陆区上空的月球空间环境,还可以对来自太阳系行星的低频射电场进行观测,并‘聆听’来自宇宙更深处的‘声音’。刘彤杰说。 国际合作探索深空 刘彤杰介绍,嫦娥四号还将开展国际合作,搭载三个以外方为主研制的探测器。 这是探月工程在中国国家航天局主导下,与国外开展的深度友好合作。可使中国工程师和科学家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共享科学数据,共同开展科学研究,还可以扩大中国航天的影响力,是双赢的合作。刘彤杰说。

你知道人类是什么时候第一次登上月球的

●你知道人类是什么时候第一次登上月球的? 1969年7月21日11时56分20秒 ●哪个国家的哪一位宇航员第一次踏上月球? 美国的阿姆斯特朗 ●关于月球的来源有哪些说法? 月球被俘获说;地月同圆说;地球分裂说;月球——宇宙飞船说 ●你知道月球上有哪些可以利用的资源? 土壤,岩石,硬金属,放射性物质,磁场 ●人造月亮是怎么回事? 模仿月球反光的特点,在地球制造出很大的镜子,反射光线 ●月球和地球相距多远? 384401公里 ●“朔”“望”各是什么现象? 由于月球本身不发光,当月球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时,我们从地球看去,月球黑暗的一面正朝我们,,这时月球完全看不见,叫做“朔”。 当地球在中间,也就是月球亮面整个朝向地球,我们就会看到满月,这时叫“望” 朔发生在初一,望发生在十五,十六。 ●“月海”是月球上的海吗?最大的“月海”叫什么? “月海”指的是肉眼看到的月面上的暗淡黑斑,是月球上广阔的平原。 风暴洋,面积越五百万平方公里。 ●月球与地球的年龄哪个大? 月球大 ●月球的半径是多少? 1738公里 ●为什么会发生“月食”现象?

当太阳与地球与月亮成一直线时,地球挡住了太阳光,在月球上成一阴影,即为月食 月食可分为月偏食、月全食及半影月食三种。当月球只有部分进入地球的本影时,就会出现月偏食;而当整个月球进入地球的本影之时,就会出现月全食。至于半影月食,是指月球只是掠过地球的半影区,造成月面亮度极轻微的减弱,很难用肉眼看出差别,因此不为人们所注意。 ●月球上的大大小小的“坑”是怎么回事? 陨石坑 ●人到了月球上为什么变得那么轻? 因为月球引力小,月球引力只有地球的1/6 ●月球为什么会发生圆缺变化? 是由于日、地、月三者的运行造成的一种自然现象。 ●为什么地球上的人只能看到月球的同一面? 由于月球自转周期恰好与月球绕地球转动的周期相等造成了月球总是以同一面向着地球。(在潮汐力的作用下,月球的自转速度已经变得与公转速度相等,月球总只有一面朝向地球。) ●在月球上能看到地球的什么建筑? 万里长城。 ●月球是行星吗? 不是,它是地球的卫星。 ●月球引起大海变化的现象叫什么?它是如何发生的? 潮汐 海水随着地球自转也在旋转,而旋转的物体都受到离心力的作用,使它们有离开旋转中心的倾向,这就好象旋转张开的雨伞,雨伞上水珠将要被甩出去一样。同时海水还受到月球、太阳和其它天体的吸引力,因为月球离地球最近,所以月球的吸引力较大。这样海水在这两个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引潮力。由于地球、月球在不断运动,地球、月球与太阳的相对位置在发生周期性变化,因此引潮力也在周期性变化,这就使潮汐现象周期性地发生。 ●你能说出哪些天文仪器? 天文望远镜、射电望远镜经纬仪及赤道仪

D-浙江省丽水市2019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9年3月高二阶段性考试语文学科试题卷本试卷共8页,共四部分,24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 座位号、考生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元洛先生另辟蹊(xī)径,他的散文将古典诗词与现代生活融于一炉,将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合为一事。读他的散文,我们仿佛能穿越亘(gèn)古的时空隧道,与古人促膝而谈。 B.大舅家堂屋里的土坯(pēi)墙已受烟熏火燎几十年了,几乎是昏暗的土坯墙上唯一鲜亮的地方就是大舅把对每一个亲人的牵挂,用一根瓜蔓(wàn)一样的铅笔线绘织成图。 C.大山深处只有一条逼仄的山间小路与外界相通,交通不便,但却层峦叠嶂(zhàng),山清水秀。在这里,你不仅可以呼吸到清沁肺腑的空气,甚至可以一吐(tǔ)胸中块磊。 D.当一个民族怕扶老人时,这绝不是个例可以解释清楚的。没有底线地对道德和善良进行蹂躏(lìn),最后会累(lěi)及全社会,人人自危,遏止良善,彰显恶性。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5分) 纺线是古代女子一生中的重要工作,在男耕女织的社会里,为了掌握纺织技术,女孩儿一出生,父母 便让她接触纺织之事,以乞求她长大后能够成为一个巧手织女。[甲]《诗经·小雅·斯干》中写道:“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大意是说:如果生了男孩,要给他睡在床上,穿着衣裳,给他玩弄玉璋;如果生了女孩,就让她躺在地上,裹着襁褓,给她玩弄 纺砖。这里的“瓦”并非指屋瓦,而是指纺砖。[乙]汉代毛亨解释说:“瓦,纺塼也。”所以,《诗经》中的“弄瓦”,是指让女孩生下来就“把玩纺砖”。后来,“弄瓦”就自然而然地成为生女孩的代称。宋代苏洵26岁时,其妻又生了第二个女孩,邀请朋友刘骥赴宴。[丙]刘骥酒醉后吟了一首“弄瓦”诗:“去岁相邀因弄瓦,今年弄瓦 又相邀。弄去弄来还弄瓦,令正莫非一瓦窑?”(令正是对别人妻子之敬称)这里,刘骥利用“瓦”既可以指 纺砖,又可以指屋瓦的两种意义,故意形成歧义,以收到戏谑、调侃的效果。 2.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乞求B.并非C.自然而然D.戏谑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甲 B.乙 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2018年平昌冬奥会花样滑冰男单自由滑比赛结束,卫冕冠军羽生结弦获得金牌,成为自1952年以来,首位连续蝉联冬奥会男单冠军的选手。 B.出汗是人的正常生理功能。如果汗腺功能不正常,当人体处在高热状态时,汗腺就不能分泌汗液,人就会发高烧,从而使心、脑、肝、肾及血液系统受损。 C.许多水果具有药用功效,例如大家都很熟悉的柠檬中就含有柠檬酸、柠檬多酚及维生素C等成分都具有很强的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原初引力波与阿里探测计划

3 原初引力波与阿里探测计划 张新民1 苏 萌2 李 虹3 李明哲4 蔡一夫5 (1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理论物理研究室 100049;2 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 02139;3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粒子天体物理中心 100049;4 中国科技大学交叉学科理论研究中心 230026;5 中国科技大学天 文学系 230026) 2016年3月公布的我国“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列入了“强化宇宙演化、物质结构、生命起源、脑与认知等基础前沿科学研究”,从国家科技发展的战略高度肯定了宇宙演化等基础前沿科学的重要性。不久前的2016年2月11日,LIGO 实验组和美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宣布探测到来自于13亿年前由两个黑洞并合产生的引力波,这是人类第一次直接探测到引力波,可谓一项里程碑式的发现。 一、引力波源及其探测方式 引力波源大体可分为两种,天体物理起源和宇宙学起源。对应不同的波源,相应的探测方式也不一样,如图1所示。 (1)中子星、恒星级黑洞等致密天体(几十个太阳质量左右)组成的致密双星系统的并合过程。这类引力波的频率处于10~1000赫兹量级的高频段,相应的探测手段是地面激光干涉仪。与迈克耳孙干涉仪一样,在引力波激光干涉仪中激光被分裂成两束后在两个垂直的臂中传播并发生干涉。当引力波经过时,局部的时空发生变形,两个臂的相对长度会发生改变,相应地激光干涉条纹就会移动。此类实验最具代表性的就是LIGO ,利用长达4千米的两个互相垂直的探测臂首次探测到了引力波信号。 (2)大质量黑洞并合过程的后期、银河系内的白矮双星系统。频率为10–5~1赫兹,这类引力波信号 可通过空间卫星阵列构成的干涉仪来探测,如欧洲的eLISA 计划。 (3)超大质量黑洞(数百万到数亿太阳质量)并合。频率为10–9~10–6赫兹,探测手段是脉冲星计时,即利用地面上的大型射电望远镜,监视校准后的若干毫秒脉冲星。如果其附近有大质量黑洞并合时发出的引力波,这些毫秒脉冲星的脉冲频率会有变化。国际上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这方面的研究,90年代已获得诺贝尔奖,我国在这方面有计划运行的FAST 实验。 综上所述,天体物理过程产生的是高频引力波,相应的探测装置覆盖的频率范围在10–9赫兹以上。 (二)宇宙学起源的原初引力波及其探测 除了天体物理起源以外,在宇宙的早期剧烈的量子涨落会产生充满整个宇宙空间的引力波,称之为原初引力波。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经典热大爆炸宇宙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预言的宇宙轻元素丰度、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等均被实验证实,其中关于微波背 图1 引力波的源及相应的探测方式(图片来自NASA 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 ) (一)天体物理起源的引力波及其探测 天体物理起源包括以下三类: DOI:10.13405/https://www.wendangku.net/doc/8810038582.html,ki.xdwz.2016.02.001

新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一次模拟试题含答案

新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一次模拟试题 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历史老师在介绍我国一处早期文化遗址时,提到“长江流域”“水稻”“干栏式房屋”。此文化遗址最有可能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2.下面为河姆渡人居住的房屋(复原图)的是() A.B. C.D. 3.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一个馒头,到各种小吃,全方位展示了中国人的日常饮食。米饭,永远都是江南餐桌上最后的主角。有可能最早享用米饭的古人类是() A.元谋人B.北京人 C.半坡人D.河姆渡人 4.小明想去参观世界上内涵最丰富、遗存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为此,他应前往( ) A.云南元谋县B.北京周口店 C.陕西西安半坡D.浙江余杭良渚 5.关于下图文物(猪纹陶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反映了半坡原始居民高超的制陶工艺 B.体现了黄河流域原始居民的绘画技能 C.反映了长江流域原始居民高超的制陶工艺 D.陶器是原始农耕时期先进的生产工具 6.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在北京人住过的山洞里有很厚的灰烬层,最厚

处达6米,灰烬堆中有烧过的兽骨、树籽、石块和木炭块。据此可以推测() A.北京人生存的地区有大片深林和水域B.北京人会使用工具猎取动物 C.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和保留火种D.北京人结成群体生活在一起 7.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证据是 A.考古发现 B.神话传说 C.史料文献 D.学者推断 8.迄今为止,考古学者发现年代最早的木构水井是在 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山顶洞人遗址D.河姆渡遗址9.“前额低平,眉脊较粗,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能够直立行走,能够打制石器,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根据这些特点,请你判断他属于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黔西观音洞人10.由于自然条件、特别是地理环境对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不同影响,导致两大流域的原始居民在农作物品种和住房方面的明显不同,以下属于半坡原始居民的是 A.水稻、干栏式房屋B.粟、半地穴式房屋 C.水稻、半地穴式房屋D.粟、干栏式房屋 11.下列图片中,反映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①猪纹陶钵②干栏式房屋③人面鱼纹彩陶盆④骨针 A.①③B.③④C.②③D.①② 12.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在新加坡进行“世纪之握”台湾领导人马英九先生致辞说:“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两岸人民都是“炎黄子孙”是因为A.炎、黄二部族的联合形成后来华夏族的主体 B.炎帝和黄帝联合战胜了蚩尤 C.两岸人民都是黄皮肤的黄色人种 D.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 13.微信好友在朋友圈说道:“我在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中看到‘古人用火的灰烬层,最厚的达到6米’猜猜我说的是那种古人类?”你的回复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人 14.在学完“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一课后,同学们开展了模仿“北京人生活的一天”的体验活动。下列场景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 A.用火烧烤食物B.使用石器、木棒追打野兽 C.制作陶器D.过着群居生活 15.“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据考古发现,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的是 A.半坡居民B.山顶洞人C.河姆渡居民D.北京人

重庆市2019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I)卷

重庆市2019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格列佛游记》中利立浦特小人国的宫廷游戏有两种,一种是绳上跳舞,另一种是在棍子上跳来爬去。 B.冰心生信奉“爱的哲学”,《繁星·春水》是她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 C.《伊索寓言》大部分是动物寓言,少部分以神或人为主人公。作品往往简洁客观地叙述一个故事,最后以一句话画龙点睛地揭示蕴含的道理。 D.《童年》中阿廖沙的舅舅叫“好事情”去扛大个儿十字架,结果好事情”不幸被十字架压死了。 二、字词书写 2 . 根据语境和拼音写汉字。 (1) 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bǐ(____)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毛泽东《纪念白求恩》) (2) 我确实找到了一个泉眼,可惜已经干hé(____)了。(让·乔诺《植树的牧羊人》) (3) 周围一片寂静,我趴在岩石上,神情huǎng(____)惚,害怕和疲劳已经让我麻木。(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 (4) 舅舅那里有三四只小猫,很有趣,正要送给人家。三妹便怂yǒng(___)着她去拿一只来。(郑振铎《猫》)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科学家发现银河系中或拥有许多黑洞双星系统 ①据国外媒体报道,黑洞碰撞、合并会产生强大的时空涟漪,科学家发现当两个黑洞合并时,会释放出巨大能量的引力波,这个预言由来已久。根据计算,黑洞合并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10的23次方个太阳的能量,如此巨大的能量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力。双黑洞宛如引力的定时炸弹,它们通过引力爆炸来宣布自己的存在。炸弹的倒计时由黑洞间的最初距离决定;唯有引力波天文学可以揭示它们的存在。 ②由两个黑洞构成的天体系统可通过几种方式形成,其一是由成对诞生的恒星产生,宇宙中只有三分之一到二

中国首次登月计划

中国首次登月计划分三步 据中国月球探测计划的有关负责人披露,未来几年如果顺利实现把宇航员送入太空的目标,中国可望在2010年以前完成首次月球探测。 据最新出版的《了望》周刊报道,中国的登月计划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发射太空实验室和寻找贵重元素的月球轨道飞行器;第二步,实现太空机器人登月;第三步,载人登月。虽然具体的登月时间现在尚不能完全确定,但航天科学家肯定中国实现人类登月所需的时间将比美国短。 月球探测是一个国家空间技术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各国探寻太空商机最重要的目标之一。 中国政府于2000年11月发表了中国航天白皮书,初步确立月球探测的目标,明确提出近期发展目标包括“开展以月球探测为主的深空探测的预先研究”。同时提出选择月球探测的目标必须突出特色,既要填补中国在月球探测领域的空白,也要为人类建立月球基地增添新的科学依据,尽量避免重复其他国家已做过的工作。 中国为登月计划成立了第一个空间机器人的专门研究机构,即国家高技术航天领域空间机器人工程研究中心。该中心的太空机器人专家称:太空机器人将在中国人登上月球前承担主要探测任务,在卫星维修、太空科学试验等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希望将来建立国际月球基地时,中国也能作出贡献。据已有的设计模型,用于月球表面探测的机器人轻小灵巧,会自由移动、爬坡和躲避障碍,并能适应月球上大温差和辐射等环境。 有科学家预言,21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将是建立利用太阳能的“月球城”--多余的能量将被传送到地球上的采集点。 中国一旦成功实现载人登月,将成为世界上移居月球俱乐部的创始成

员。 中新网11月29日电据新华网上海频道报道,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28日在此间表示,中国嫦娥工程探月计划进展顺利,运载火箭、探测器、数控、发射场和地面运用五大系统均完成初样阶段,各项技术指标均已确定,目前已进入转正样阶段,预计2007年发射嫦娥一号绕月卫星将不成问题。 欧阳自远院士是应首届长三角青年创新论坛的邀请,来上海做空间探测与中国月球探测的特色和创新的主题报告。 据欧阳院士介绍,中国探月计划经过长期准备、十年论证,其实早在2004年1月嫦娥工程正式立项前,已经有很多单位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过各项预研。对于这样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科学家首先将其划分成五大系统分别进行设计,设计方案讨论通过后,研制出原理性样机,再对样机经过各种复杂的实验,制作成初样,各项技术指标确定后,还要转成正样,再对正样进行单测、联测、综合测等各种测试,以保证任何一个环节都万无一失。 中国嫦娥工程探月计划主要分成绕、落、回三个阶段:2004-2007年为绕的阶段,主要目标是发射嫦娥一号卫星,围绕月球进行一年的探测;2007-2012年为落的阶段,主要目标是实现月球表面软着陆与月球巡视探测;2012-2017年为回的阶段,主要目标是实现月球表面软着陆并采样返回。只有完成了这三个阶段以后,中国才考虑载人登月。 目前,中国已经选定在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发射嫦娥一号卫星,发射火箭选定长征三号甲。嫦娥一号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目前初样星的整星测试已经完成,开始进入正样星的研制;承担卫星发射任务的长

《环境学基础》-论述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的背景、内容与价值 (5)

-南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考试卷 2019年春季学期期末(2020.2) 《环境学基础》 主讲教师:鞠美庭楚春礼邵超峰 一、请同学们在下列(25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成期末论文。 1.论述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的背景、内容与价值 2.可持续发展大会在环境科学发展中的地位与价值 3.我国大气环境问题发展历程 4.我国当前水环境问题的主要挑战 5.浅析我国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法历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及原因 6.我国生活垃圾分类策略研究 7.水环境功能区划在我国水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8.我国PM2.5防治策略研究 9.浅析我国地表水断面达标考核在水环境保护中的实践应用 10.从流域视角探讨水库富营养化治理策略 11.生态承载力及其在水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12.总量控制策略在我国大气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13.我国历次环境保护大会的内容及其对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作用 14.我国生活垃圾填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5.邻避效应的产生及应对策略 16.我国近三年噪声环境变化,及应对方案 17试论述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 18.生态城市及其在我国的实践 19.请结合中国环境与经济关系论述对两山论的认识 20. 试论述三线一单制度 二、论文写作要求 选题要与本课程内容相关,且有研究和分析价值,突出独立性,切忌抄袭。学生可以根据参考选题范围,自拟具体论文题目进行撰写。论文应结构严谨,层次清晰,逻辑性强,语言表达准确通顺。论文要求观点鲜明、正确,理论分析透彻,解决问题方案恰当可行,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或较大的应用价值。鼓励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工作开展研究,理论联系实际,论证有理有据,对解决现实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性。 三、论文写作格式要求 论文题目要求为宋体三号字,加粗居中; 正文部分要求为宋体小四号字,标题加粗,行间距为1.5倍行距; 论文字数要控制在2500-3000字; 论文标题书写顺序依次为一、(一) 1.

2018海淀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及答案

2018届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8.1.17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734字) 目前,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还未正式运行就新发现6颗脉冲星。中国科学家在北京发布了它取得的首批成果。 “中国天眼”是中国“十一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之一,基于选址方法、索网主动反射面、柔性索结合并联机器人的馈源支撑这三项中国自主创新技术,它突破了射电望远镜工程的极限。在未来可预见的二三十年内,它将是我们这个星球最先进、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 人类迄今已发现2500余颗脉冲星。但在“中国天眼”问世前,中国望远镜从未捕捉到新的脉冲星。事实证明,重大的科学突破离不开科研仪器的进步。世界各国相继认识到大科学装置在国家创新能力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中国也在不断兴建重器。包括“中国天眼”在内,仅中国科学院目前运行和在建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就有23个。2013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 - 2030年)》对能源、生命、天文等7个科学领域进行了系统【甲】bùshǔ。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台长严俊认为,“中国天眼”调试进展超过预期、打破了大型同类设备调试周期的国际惯例,并有系统的科学产出,这得益于【乙】卓有成效的早期科学规划和人才储备。从最初不到5人的研究小组扩大到上百人团队,“中国天眼”凭借国内100多家参建单位的力量,由跟踪模仿发展到集成创新。 发布会当日,人们自发为“中国天眼”之父,项目总工程师兼首席科学家南仁东先生默哀。2017年9月15日,在“中国天眼”落成近一周年之际,曾为之奔波奋斗的南先生【丙】溘然长逝。当年他毅然舍弃高薪,回国就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副台长。1993年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大会上,外国科学家们提出要建造新一代射电望远镜,以接受更多来自外太空的讯息。南先生跟同事们说:“咱们也建一个吧!”从那时起,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如今“中国天眼”新发现的脉冲星【丁】yìyì生辉,人们感慨它“足以告慰老南”。(取材于张素2017年10月10日的相关文章)1.阅读材料一,按要求完成下面问题。(4分) (1)根据【甲】【丁】两处的拼音写出汉字:bùshǔ;yìyì生辉 (2)给【乙】【丙】两处加点的字注音:卓有成效;溘然长逝 2.根据材料一,下列对“中国天眼”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三项自主创新技术助其领先世界B.它问世前中国从未发现过脉冲星 C.是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国家重器D.未正式运行就有系统的科学产出 材料二 采访对象:李莳,“中国天眼”副总工程师,国家天文台射电天文研究部首席科学家。 李莳的办公室墙上挂着他在世界各地进行观测的照片。由于长年做远程观测,在工地,或者开国际、国内电话会议,他已习惯了随时随地工作。他看王小波、马尔克斯的书,最近尤其喜欢余秀华的诗。对他而言,探测宇宙是件特别有意思的事儿。 中国天眼”还要调试两三年 广州日报:去年9月25日竣工以来,“中国天眼”的运行情况怎样? 李莳:世界大型望远镜,没有一个在竣工时就能投入使用,最快也要两年才能正式运行。澳大利亚的平方公里阵列探路者望远镜,2012年6月举行了竣工仪式,2013年10月才获得第一条谱线;2016年10月,有三分之一的天线调试完毕,可以协同工作,并开始了早期科学计划。依照国际惯例和大型地面设备的规律,“中国天眼”至少需要两到三年的紧张调试。调试过程中也将面临大量的挑战,如高压滤波器的升级改造等。 预计发现上千个脉冲星 广州日报:“中国天眼”是不是边调试边收集数据?“中国天眼”对脉冲星和中性氢的观测目标是什么? 李莳:是的。采集数据本身就是调试的一部分。我们观测天空中的亮源,例如射电星系和脉冲星,标定系统温度、面型精度等望远镜性能。调试后期,我们期待开始产生新发现。预计“中国天眼”未来会发现上千个脉冲星,实现中国相关领域的突破,并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利用脉冲星探测引力波等天体物理前沿领域,也是“中国天眼”的目标。 通过发现原子氢,也就是中性氢,可以发现新的星系、探索宇宙的演化历史和生命起源,寻找地外文明。 广州日报:“中国天眼”的观测范围有多大?运行后,将怎样巡天?

人类的第一次太空行走

人类的第一次太空行走 1965年3月18日“上升2”号飞船进入轨道后,飞船指令长别列亚耶夫立即帮助列昂诺夫作太空行走的准备。他先将生命背包系在列昂诺夫的舱外活动航天服的背部,然后让列昂诺夫吸纯氧排氮。因为飞船座舱中是氮氧混合空气,而舱外活动航天服中的气压比座舱中的气压低,这样,穿着舱外活动航天服在太空行走时,溶解在体液中的氮气就会游离出来,氮气泡会堵塞血管、形成气胸,危害航天员的生命。所以,走出座舱到太空中去活动,必须吸纯氧,逐渐地将氮气排出体外。这样准备了1个多小时。 在飞船绕地球飞行第二圈后不久,列昂诺夫打开通向气闸室的内舱盖,让气闸室充气,然后进入气闸室,穿好舱外活动航天服,并对它的密封性能进行了检查,随后逐渐让气闸室降低气压,最后,列昂诺夫打开气闸室外盖,走出气闸室,进入茫茫太空。 列昂诺夫与“上升2”号飞船并列着,以28000千米/小时的速度绕地球运行。它随时通过附设在保险绳上的电话线与指令长联系。 舱外行走10分钟后,指令长通知列昂诺夫返舱。列昂诺夫想把照像机先送入气闸室, 但非常困难,每一次把它推进去后,就立即被从气闸室中流出的微小气流冲了出来。列 昂诺夫只得先把一只脚伸进气闸室,然后将照像机的背带放在脚下踩住,使照像机无法 再飘起来。 但是,当他将身体移向气闸室时,真正的危险发生了。由于太空为真空,他穿的舱 外活动航天服鼓胀起来,使列昂诺夫怎么也进不了气闸室,急得他满头大汗,这样,汗 气又模糊了头盔的面罩,使他什么也看不清。 列昂诺夫只得冒险降低舱外活动航天服内的气压。从0.4个大气压降到0.35,不行;再降到0.3,还不行;再降到0.25,这个压力值已在允许的极限值以下!如果还进不去,那……好在舱外活动航天服终于瘪了下来,列昂诺夫挤进了气闸室,最后进入座舱,将气闸室抛掉。第一次太空行走成功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