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ZBGB标准下载网-nyt 563-2002 禽霍乱(禽巴氏杆菌病)诊断技术.pdf

ZBGB标准下载网-nyt 563-2002 禽霍乱(禽巴氏杆菌病)诊断技术.pdf

ZBGB标准下载网-nyt 563-2002 禽霍乱(禽巴氏杆菌病)诊断技术.pdf
ZBGB标准下载网-nyt 563-2002 禽霍乱(禽巴氏杆菌病)诊断技术.pdf

鹅霍乱的防治方法

鹅霍乱的防治方法 鹅霍乱在我国发生趋重,不少养殖户忽视防治,造成严重损失,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一般2月龄以上的育成鹅和成鹅易感,但雏鹅也有感染的,发生此病多取败血症变化,表现剧烈下痢,防治不及时死亡率80%~95%以上,覆灭性损失也不鲜见。 鹅霍乱症状 1、最急性型:多发生于流行初期,几乎看不到症状而突然无亡,有时鹅群看来很正常,白天吃食饮水均很好,次日却发现死在舍内,有的突然倒地,双翼扑动几下就死亡了。 2、急睦型:症状比较典型,体温43~44℃,食欲减少或不食,饮欲增加,精神沉郁,缩颈闭眼,羽毛松乱,离群呆立,常有剧烈腹泻,粪便黄绿或灰白色,呼吸困难,后期昏迷而死亡,病程半天至3天,死亡率在80%以上。 3、慢性型:多由急性转化而来,表现呼吸道和消化道慢性炎症,病鹅消瘦、贫血、鼻窦肿大、关节发炎、肿胀、跛行、常卧地不起,病程可达数周,死亡率不高,但发育受阻,生产能力下降。

鹅霍乱预防 1、经常保持鹅舍干燥、通风、透气,每3~5天换用阳光暴晒干燥的垫料。 2、气候突变时做好防寒和降温工作。 3、饲料供应不可骤变,维生素、矿物质应满足生长发育所需。 4、饮水器、食糟等每天用2%氢氧化钠溶液冲洗后用清洁水洗刷,鹅舍、地面、用具要常用5%石灰水或1%漂白粉溶液等清洗消毒。 5、发现病鹅及时隔离、治疗并做好鹅舍等消毒,病鹅尸体要及时深埋并严格消毒。 6、用1010禽霍乱弱毒菌苗按使用说明用水稀释,后多点供鹅饮用或将此饮用水加入适量玉米粉等拌成稀粥状,让鹅在2小时内吃完,免疫期可达8个月。 7、VC系禽霍乱弱毒冻干苗用铝胶水百倍稀释后,每羽鹅颈部皮下注射0.5~1毫升,两周后重复一次,免疫期可达3个月。 8、紧急预防和治疗时用抗禽霍乱高免血清皮下注射3~5毫升,隔日重复1次,有预防和早期治疗作用。

禽霍乱

1.禽霍乱:病原为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是两端钝圆,中央微凸的短杆菌,长1~1.5um,宽0.3~0.6um,不形成芽胞,也无运动性。普通染料都可着色,革兰氏染色阴性。病料组织或体液涂片用瑞氏、姬姆萨氏法或美蓝染色镜检,见菌体多呈卵圆形,两端着色深,中央部分着色较浅,很象并列的两个球菌,所以又叫两极杆菌。用培养物所作的涂片,两极着色则不那么明显。用印度墨汁等染料染色时,可看到清晰的荚膜。新分离的细菌荚膜宽厚,经过人工培养而发生变异的弱毒菌,则荚膜狭窄而且不完全。 病理变化,最急性型无明显病变,心外膜和心冠脂肪有出血点、肿大,急性病鸡的腹膜、皮下组织及腹部脂肪常见小点状出血,心包内积有多量不透明淡黄色液体,心冠脂肪出血明显,肺充血、出血,肝呈棕色或黄棕色、质脆,表面有许多灰白、针头大的坏死点。 2.口蹄疫:病原为口蹄疫病毒,属于微核糖核酸病毒科口蹄疫病毒属,是目前所知病毒中最细微的一级。其最大颗粒直径为23纳米,最小颗粒直径为7—8纳米。目前已知口蹄疫病毒在全世界有七个主型c A、O、C、南非1、南非2、南非3和亚洲1型,以及65个以上亚型。O型口蹄疫为全世界流行最广的一个血清型,我国流行的口蹄疫主要为O、A、C三型及ZB型(云南保山型)。据观察,一个地区的牛群经过有效的口蹄疫疫苗注射之后,1—2月内又会流行,这往往怀疑是另一型或亚型病毒所致。这是因为该病毒易发生变异。该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很强,在冰冻情况下,血液及粪便中的病毒可存活120—170天。阳光直射下60分钟即可杀死;加温85℃15分钟、煮沸3分钟即可死亡。对酸碱之作用敏感,故1%一2%氢氧化钠、30%热草木灰、1%一2%甲醛等都是良好的消毒液。 病理变化,除口腔和蹄部病变外,还可见到食道和瘤胃粘膜有水疱和烂斑;胃肠有出血性炎症;肺呈浆液性浸润;心包内有大量混浊而粘稠的液体。恶性口蹄疫可在心肌切面上见到灰白色或淡黄色条纹与正常心肌相伴而行,如同虎皮状斑纹,俗称“虎斑心”。 3.猪肺疫:病原为病原巴氏杆菌为短小杆菌,两端钝圆,中央凸起,形状近似随圆,也有少数类似球状,长约0.7-2.5微米,宽约0.3-0.6微米,在猪体内常呈单个存在,本菌无芽胞,无鞭毛,有荚膜,革兰氏染色为阴性,由于两端染色较深,中间着色淡所以称它为两极杆菌,看上去像并列的两个小球菌。到目前为止,已知巴氏杆菌有16个血清型,根据在培养基上菌落的荧光色彩来区分,分为FG型和FO型。FG型是对猪、牛有强毒的致病苗,FO型为禽的强毒致病菌。约有30%健康猪的鼻、咽喉部带有巴氏杆菌,在扁桃体上达63%,但毒力弱。在病猪的各组织,体液分泌物及排泄物里,含有病菌。本病对物理和化学作用的抵抗力较低,在自然干燥的情况下,很快死亡。在37℃条件下,猪肉中的病菌,7天死完;在肝、脾内可存活15天;在血液中可存活6个月;在浅层土壤中存活7-8天,在疏松粪便中存活14天。病菌对各消毒药敏感不一,如5%牛石灰乳中仅1分钟即死,1%石炭酸约3分钟杀死,1%漂白粉约1分钟死亡,对克辽林抵抗力较强,1%克辽林2小时30分钟100%克辽林1小时都不能杀死。热对巴氏杆菌杀菌力强,60℃约经1分钟即死。 病理变化,最急性型:全身粘膜、浆膜和皮下组织有出血点,尤以喉头及其周围组织的出血性水肿为特征。切开颈部皮肤,有大量胶胨样淡黄或灰青色纤维素性浆液。全身淋巴结肿胀、出血。心外膜及心包膜上有出血点。肺急性水肿。脾有出血但不肿大。皮肤有出血斑。胃肠粘膜出血性炎症。急性型:除具有最急性型的病变外,其特征性的病变是纤维素性肺炎。主要表现为气管、支气管内有多量泡沫粘液。肺有不同程度肝变区,伴有气肿和水肿。病程长的肺肝变区内常有坏死灶,肺小叶间浆液性浸润,肺切面呈大理石样外观,胸膜有纤维素性附着物,胸膜与病肺粘连。胸腔及心包积液。慢性型:尸体极度消瘦、贫血。肺脏有肝变区,并有黄色或灰色坏死灶,外面有结缔组织,内含干酪样物质;有的形成空洞,与支气管相通。心包与胸腔积液,胸腔有纤维素性沉着,肋膜肥厚,常常与病肺粘连。有时在肋间肌、支气管周围淋巴结、纵隔淋巴结及扁桃体、关节和皮下组织见有坏死灶。 急性型:除了全身粘膜、实质器官、淋巴结的出血性病变外,特征性的病变是纤维素性肺炎,有不同程度肝变区。胸膜与肺粘连,肺切面呈大理石纹,胸腔、心包积液,气管、支气管粘膜发炎有泡沫状粘液。 慢性型:肺肝变区扩大,有灰黄色或灰色坏死,内有干酪样物质,有的形成空洞,高度消瘦,贫血,皮下组织见有坏死灶。

鹅常见病的防治

鹅常见病的防治

目录 1、小鹅瘟。 (1) 2.小鹅流行性感冒。 (1) 3.曲霉菌病。 (1) 4.鹅卵黄性腹膜炎。 (2) 5.鹅出败病。 (2) 6.绦虫病: (3) 7.鹅口疮。 (3) 8.鹅球虫病。 (3) 9.鹅裂口线虫病。 (4) 10.鹅链球菌病。 (4) 11.禽霍乱 (4) 12.鹅大肠杆菌病(蛋子瘟)。 (5) 13.副伤寒 (6) 14.鹅矛形剑带绦虫病 (6) 15.软骨病。 (7)

1、小鹅瘟。 症状:由小鹅瘟病毒引起。1-60日龄的小鹅均易发病,其中1—20日龄和30-40日龄是发病的高峰期。该病发生有周期性,死亡率30%-40%,高达70%左右。病鹅精神沉郁,吃草减少或衔草不吃,拉灰白色粪便,脱水消瘦,不能站立,滑冰样运动,一般5-8小时死亡。慢性病鹅可见蜡肠粪。 防治:①搞好孵坊和鹅舍的消毒。 ②刚孵出的雏鹅每只注射高免血清1毫升免疫,治病时皮下注射1.5毫升; ③母鹅注射鸭胚弱毒苗100倍稀释液1毫升,或鹅胚弱毒苗10 0倍稀释液给母鹅注射,500倍稀释液给小鹅滴鼻免疫。 ④鸡鸭制备的卵黄抗体每只1毫升,腿部皮下注射,防治效果达90%以上。 (5)对病鹅和同群鹅要用高免的抗小鹅瘟血清进行防治。 2.小鹅流行性感冒。 症状:由鹅流行性感冒志贺氏杆菌引起。主要危害30日龄左右的幼鹅,传染快,死亡率高。病鹅食欲减退,流鼻涕,下痢,缩头嗜睡,伏卧怕冷,不断摇头,羽毛乱,两脚瘫软无力。 防治:①注意环境清洁卫生,防寒保暖。 ②病鹅按每公斤体重用青霉素4万单位或氯霉素12-15毫克,肌注,每天2次,连用2天。 ③磺胺嘧啶片每只每次0.25毫克,1次内服;敌菌灵按鹅每公斤体重30毫克,1次内服,每天2次。 3.曲霉菌病。

禽霍乱的防治措施

禽霍乱的防治措施 禽霍乱的防治措施 核心提示:禽霍乱是一种侵害家禽和野禽的接触性疾病,又名禽巴氏杆菌病、禽出血性败血症。该病常呈现败血性症状,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但也常出现慢性或良性经过。 流行病学 本病对各种家禽,如鸡、鸭、鹅、火鸡等都有易感性,但鹅易感性较差,各种野禽也易感。禽霍乱造成鸡的死亡损失通常发生于产蛋鸡群,因这种年龄的鸡较幼龄鸡更为易感。16周龄以下的鸡一般具有较强的抵抗力。但临床也曾发现10d发病的鸡群。自然感染鸡的死亡率通常是0~20%或更高,经常发生产蛋下降和持续性局部感染。断料、断水或突然改变饲料,都可使鸡对禽霍乱的易感性提高。 临床症状 自然感染的潜伏期一般为2~9d,有时在引进病鸡后48h 内也会突然爆发病例。人工感染通常在24~48h发病。由于家禽的机体抵抗力和病菌的致病力强弱不同,所表现的病状亦有差异。一般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三种病型。 最急性型 常见于流行初期,以产蛋高的鸡最常见。病鸡无前驱症

状,晚间一切正常,吃得很饱,次日发病死在鸡舍内。 急性型 此型最为常见,病鸡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羽毛松乱,缩颈闭眼,头缩在翅下,不愿走动,离群呆立。病鸡常有腹泻,排出黄色、灰白色或绿色的稀粪。体温升高到43~44℃,减食或不食,渴欲增加。呼吸困难,口、鼻分泌物增加。鸡冠和肉髯变青紫色,有的病鸡肉髯肿胀,有热痛感。产蛋鸡停止产蛋。最后发生衰竭,昏迷而死亡,病程短的约半天,长的1~3d。 慢性型 由急性不死转变而来,多见于流行后期。以慢性肺炎、慢性呼吸道炎和慢性胃肠炎较多见。病鸡鼻孔有粘性分泌物流出,鼻窦肿大,喉头积有分泌物而影响呼吸。经常腹泻。病鸡消瘦,精神萎顿,冠苍白。有些病鸡一侧或两侧肉髯显著肿大,随后可能有脓性干酪样物质,或干结、坏死、脱落。有的病鸡有关节炎,常局限于脚或翼关节和腱鞘处,表现为关节肿大、疼痛、脚趾麻痹,因而发生跛行。病程可拖至一个月以上,但生长发育和产蛋长期不能恢复。鸭发生急性霍乱的症状与鸡基本相似,常以病程短促的急性型为主。病鸭精神萎顿,不愿下水游泳,即使下水,行动缓慢,常落于鸭群的后面或独蹲一隅,闭目瞌睡。羽毛松乱,两翅下垂,缩头弯颈,食欲减少或不食,渴欲增加,嗉囊内积食

禽病防治考试题和答案解析

禽病防治考试题及答案 2010-07-14 00:25:08 来源:阳光畜牧网浏览:8052次 一、名词解释 高致病性禽流感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马立克氏病鸭瘟鸭病毒性肝炎鸡毒支原体感染禽霍乱 二、填空题 1、我国的HAPI主要由亚型引起。 2、新城疫的主要特征是、、及。 3、新城疫病毒表面的和构成纤突,在病毒的上发挥重要作用,并且具有良好的。 4、根据不同毒株对鸡的致病性差异,将新城疫病毒分为3种类 型:、和。 5、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属于科属。 6、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可在增殖,通过接种后,形成的特征病灶。 7、鸡马立克氏病病毒属于科,属。 8、马立克氏病毒是一种典型的病毒,它以三种类型和细胞相互作 用:、、。 9、禽白血病的病原是,属于科,属。 10、鸭肝炎病毒属于科,属。 11、鹅细小病毒感染又称,本病主要侵害,以传播 快、、、、为特征。 12、鸡毒支原体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天后可形成样菌落。 13、多杀性巴氏杆菌用染色法呈明显的。 14、根据细菌的和,将多杀性巴氏杆菌分为不同的血清型。

15、鸡球虫病通常由科球虫所引起。 三、选择题 1、下列病毒中,属于双股RNA病毒的是()。 A.传染性法氏囊病毒 B.新城疫病毒 C.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D.马立克病毒 2、下列病毒中不属于疱疹病毒科的是()。 A. 鸭瘟病毒 B.马立克氏病病毒 C.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 D.鸭肝炎病毒 3、鸡球虫病的诊断常用()。 A.银染色法 B.血清学方法 C.饱和盐水漂浮法 D.显微镜直接观察 4、目前已发现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主要有()亚型。 A.H5N7、H7N1 B.H5N1、H7N7 C.H5N2、H7N1 D.H9N1、H7N7 5、鸡新城疫常用的诊断方法为()。 A.免疫电泳试验 B.琼脂扩散试验 C. RT-PCR D. HI 6、鸡马立克氏病常用的血清学诊断方法为()。 A.HI B.病毒中和试验 C.琼脂扩散试验 D.ELISA 7、禽霍乱肝脏的病理变化主要是( )。 A.肝硬化 B.肝脂肪样变 C.肝肿大质脆 D.肝肉样变 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鸭瘟俗称“大头瘟” B.鸭病毒性肝炎主要发生于成年鸭 C.小鹅瘟的临床特征是食欲废绝、严重下痢 D.鸡霍乱可以传染给鸭 四、问答题 1、简述流感病毒的流行特点? 2、试述禽流感的主要临床特征? 3、简述禽流感的大体剖检病变? 4、简述禽流感的主要预防控制措施及其公共卫生学意义? 5、简述鸡新城疫的主要流行特点? 6、简述鸡新城疫的主要临床症状?

禽霍乱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88401469.html, 禽霍乱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 作者:李虹 来源:《乡村科技》2017年第09期 [摘要] 禽霍乱,简称禽巴氏杆菌病,是一种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禽类急性败血性传 染病,具有传播范围广、死亡率高于传染力较强的特点,一旦家禽感染禽霍乱后,就会快速扩散、蔓延,给养殖业造成经济损失。本文主要研究禽霍乱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 禽霍乱;诊断;治疗;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 S85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7)09-66-2 禽霍乱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接触性传染病,依据发生的性质,可划分为3种类型:最急性、急性与慢性。其中,最急性表现为家禽类毫无预兆的死亡,死亡率达100%;急性临床体现为家禽迅速下痢与败血;而慢性的发病时间较长,发病后治愈的可能性较大,临床表现为呼吸道炎、关节炎与肉髯水肿。为降低禽霍乱发病概率,提高养殖者的经济效益,促进我国养殖业稳定发展,加强对禽霍乱的诊断、质量及预防十分重要。 1 禽霍乱的诊断 1.1 鸡新城疫 鸡新城疫作为一种传播速度快、发病率于病死率较高的疾病,各种年龄的鸡都会感染,鸡一旦感染该疾病后,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临床表现为鸡的心冠脂肪呈现出血点,腺胃乳头与肠道黏膜出血,甚至是溃疡、坏死,并且盲肠扁桃体有坏死迹象。而禽霍乱多发于16周龄以上的产蛋鸡群,一旦感染该疾病,会出现急性败血症状,病程较短,病死率高,在解剖病死的鸡尸体时,全身有许多出血点,心包黏附纤维素性渗出物,肝有坏死灶。 1.2 鸡大肠杆菌病 鸡群感染败血性大肠杆菌病后,尸体会出现特殊臭味,解剖后肝脏变成绿色、肿大,局部有白色坏死灶。而禽霍乱病死的鸡尸体没有任何气味,但尸体解剖后,内部肝脏呈暗红色,异常肿大,并黏附典型的坏死灶。 1.3 禽副伤寒 好发于2周龄的鸡仔,成年鸡感染后临床表现为厌食、腹泻、迅速下痢、产蛋量下降。而鸡群一旦感染急性禽霍乱,会毫无预兆死亡,死亡率较高。相反,鸡群一旦感染慢性禽霍乱

鹅的饲养方法

鹅有哪些常见的疾病_鹅的饲养方法 2、小鹅瘟,它是雏鹅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症状为严重下痢,排黄白色或黄绿色水样稀便,鼻孔流浆性分泌物,时时摇头。 有的鹅没有发现任何症状就突然死亡。防治:在孵化前1个月给产 蛋母鹅肌注种鹅用小鹅瘟疫苗,孵出的雏鹅自身就有免疫力;如母鹅 没进行防疫,雏鹅要在1日龄内皮下注射小鹅瘟疫苗,或皮下注射 小鹅瘟血清可起到预防作用;发病时用小鹅瘟血清皮下注射可治愈。 4、霍乱(巴氏杆菌病),症状为口鼻流出粘液或泡沫,排出绿色 或灰黄色稀便,食欲废绝。治疗:环丙沙星,每升水0.05克;氟哌酸,每千克饲料0.2克。 6、鹅球虫病,寄生于鹅的球虫有16种,最常见的为肠球虫。各种年龄鹅都可感染,幼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症状:摇头,口 流白沫,伏地,颈下垂,排血水样粪便。防治:做好养殖场严格消 毒工作,氨丙林,每千克体重250毫克,拌料,连喂三天;氯苯胍, 每千克体重10毫克,拌料,连喂三天;球虫宁,每千克体重30毫克,拌料,连喂三天。 2、成鹅饲养。母鹅产蛋期的饲养。产蛋期每天早、中、晚各饲 喂1次,白天上、下午可各放牧1次,每只早晚各补饲谷粒25克, 每只每天耗青草750~1000克,料150~175克。每次喂饲后均让其充 分饮水。种鹅公母按1:5的留比饲养,最好放牧饲养,早晚适当补料,能达到生长快、耗料少、效益高的目的。 鹅白痢的症状表现怎样? 怎样防治鹅白痢? (2)引进雏鹅时要隔离饲养,不要立即与本地健康鹅混群,同时 辅以必要的药物防治,确认健康后混群。

(3)-旦鹅群中发生白痢时,要做好隔离消毒工作,病鹅、健鹅分养,对健康雏鹅进行药物预防,病雏进行药物治疗,病死雏及时探埋或焚烧。 (4)防治药物选择 ①痢特灵按0.02%-0.04%拌料或饮水,一日龄起连用2周。 ②磺胺增效剂按0.02%创J比例拌料,连用2周。 ③土霉素0.3%拌料或氧霉素每千克饲拌料,用10天。 ④大蒜捣碎加水10~20倍,每只鹅每次0.5~lml,每日4次,连用3天。 ⑤庆大霉素1500单位/只,饮水5天。 最急性型:多发生于流行初期,几乎看不到症状而突然无亡,有时鹅群看来很正常,白天吃食饮水均很好,次日却发现死在舍内,有的突然倒地,双翼扑动几下就死亡了。 本病典型剖检变化为肝脏肿大质脆,有的呈土黄色,有的有针尖大小的灰白色坏死灶,十二指肠出血。 鹅霍乱怎样预防? (1)加强饲养管理,消除发病诱因,杜绝传染源侵入,经常预防性消毒。 (2)预防注射,1个月龄的鹅可注射禽霍乱菌苗进行预防。 (3)常发病地区鹅群最好采用间隔15天再注射1次,效果更好。 发生鹅霍乱怎样治疗? (1)免疫血清治疗禽霍乱免疫血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治疗时接每公斤体重注射2ml,每天1次,连续注射2~3天。 (2)抗生索治疗青霉索、链霉索、土霉索都有较好的效果。青霉素每只成鹅肌肉注射5~10万单位,每日2次,连用2~3天;链霉

3 论禽巴氏杆菌病的性状与仿制(修改后).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论禽巴氏杆菌病的性状与防制 姓名贾岭燕 学号 10091428 专业畜牧兽医 班级 10大牧14班 所在系畜牧系 指导老师何孟莲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教务与科研处制 2013年 5 月 10 日 论禽巴氏杆菌病的性状与防制 贾岭燕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山东,潍坊,261061) 摘要作为一种人兽共患的细菌性传染病,禽巴氏杆菌病不仅对于现代养禽业的危害巨大,而且对于人类的公共卫生方面也有相当程度的影响。随着我国现代养禽业的高度发展以及越来越规模化和集约化的发展趋势,此病势必成为妨碍禽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所以为了更加科学健康的进行禽类养殖,减小养殖过程中因此病而带来的损失,有针对性的对此病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特征等各种性状加以研究,并找到应对的仿制措施和解决的方法就非常具有实际指导意义,而且在人类的公共卫生学方面也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巴氏杆菌;症状;仿制措施;意义 禽巴氏杆菌病,又叫禽霍乱或禽出血性败血病,是主要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的发病特征是病禽的肝脏有针头大小、边缘整齐的灰白坏死点,还可见心脏出血、肺脏水肿、肠道出血等败血性变化,本病多发于成鸡,雏鸡较少发病,常常造成大批鸡死亡,给养禽业带来很大的损失。 1.病原 多杀性巴氏杆菌呈短杆状或球杆状,长0.6—2.5纳米。常单个存在,较少成对或成短链,革兰氏染色为阴性。本菌有多个血清型且不同的分类方法表现出的血清型数量不一样。其抵抗力弱,对热,日光照敏感,常用消毒剂可在短时间内将其杀灭。 2.流行病学 2.1 本菌对多种动物和人均有致病性,家畜中牛,猪较为易感。畜禽发生巴氏杆菌病时,往往查不出病原,一般认为在发病前已经带菌。禽体在寒冷,闷热,气候剧变,潮湿,拥挤,营养不良等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下机体抵抗力降低时,

鹅的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

鹅的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 鹅的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 一、雏鹅的饲养与管理 鹅与鸭同为水禽,但两者的俗食谱不同,“鸭要腥、鹅要素”。故有“好草好水养肥鹅”的谚语。 1.雏鹅的饲养。雏鹅的开食以出壳24-30小时为宜,开食前先饮水,饮水中间加入0.22%高锰酸钾,连用3天。开食用籼米饭,不可用成一团的烂饭,饭粒要用清水淋过。再搭配一份切成丝状的青菜叶,放在浅瓷盆内,让小鹅自由采食,随吃随加;或者先喂料(米饭),再喂青料;或者把米饭放一处,青菜放另一处,让小鹅自由挑选,一旦形成习惯,就不要天天改变。 1周龄以内的雏鹅,白天喂6-7次,晚上加喂2-3次,这是养好小鹅的重要措施,尤应注意。 除保证向雏鹅提供各种饲料外,还应充分供水,不仅每次都喂青饲料,还要经常喂水,断水会引起雏鹅暴饮,使消化机能紊乱,容易致病。 8-14日龄的雏鹅,白天喂4-5次,晚上喂1-2次;2周龄以上,随放牧时间延长,白天喂3次,夜晚加喂一次,20日龄以上,如放牧场地好,白天可以不喂,夜晚仍要加喂一次。 2、雏鹅的保温。雏鹅体温调节能力差,抗寒抗热能力弱,温度过低过高或变化太大,都会影响雏鹅的生长发育和存活率。因此,温度是育好雏鹅的关键环节,育雏温度第一周为28-30℃,以后每周降1℃,冬季和夜晚可适当提高温度,夏季和白天温度可稍低些,温度的适宜与否可根据雏鹅的动态叫声和吃食状况来判断。温度适宜时,雏鹅均匀散开,安静、活动自如,吃食正常,无异常叫声;温度过高时,雏鹅远离热源,张口呼吸喘气,饮水量增加;温度偏低时,雏鹅互相拥挤、打堆、不吃食,绒毛直立,躯体卷缩,发出“叽叽”的尖叫声,严重时造成大量的雏被压死、踩死. 育雏室的温度过高过低或变化太大,均不利于雏鹅的生长发育,温度高时,易感染呼吸疾病或感冒,温度过低时,雏鹅受凉,导致消化不良或死亡数增多,在育雏期间,温度必须平稳下降,切忌忽高忽低急剧变化。保温的方式有以下几种:①自温育雏,②电热育雏,③煤炉育雏,④火坑育雏等。 3、雏鹅的湿度。湿度与温度同样对雏鹅的健康和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而且二者共同起作用,在低温高湿的情况下,引起体热的大量散发而感到寒冷,易引起感冒和下痢,打堆、增加僵鹅、残次鹅和死亡数,这是导致育雏成活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雏鹅体热的散发受到抑制,体热的积累造成物质代谢和食欲下降,抵抗力减弱,同时高温高湿易引起病源微生物的大量繁殖,是发病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也是育雏过程中经常发生的现象,是育雏之大忌,因此,在育雏室要注意通风换气,喂水时切匆外溢,常打扫卫生,扫保持舍内干燥,适宜的相应温度以10日龄以内要求60-65%,10日期以上65-70%。 4、通气与阳光。随着雏鹅日龄的增加呼出的二氧化碳,排泄的粪便以及垫草中散发的氨气增多,若不及时进行通风换气,将严重影响雏鹅的健康和生长,过量的氨气引起呼吸器官疾病,降低饲料报酬,舍内氨气的浓度保持在10ppm以下,二氧碳保持在0.2%以下为宜,一般控制在人进入鹅舍时不觉得闷气,没有刺眼、鼻的臭味为宜。 阳光能提高鹅的生活力,增进食欲,还能促进某些内分泌的形成,有助于钙、磷的正常代谢,维持骨骼的正常发育,如果天气比较好,雏鹅从5-10天可逐渐增加舍外活动时间,以便直接接触阳光,增强体质。 5、适宜的饲养密度。饲养密度与雏鹅的运动,室内空气的新鲜与否及室内温度有密

多杀性巴氏杆菌

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multocida)属于巴氏杆菌科巴氏杆菌属的细菌,巴氏杆菌属细菌已报道有20多种,多杀性巴氏杆菌是本属中最重要的畜禽致病菌。本菌可引起多种畜禽巴氏杆菌病,表现为出血性败血病或传染性肺炎。本菌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正常存在于多种健康动物的口腔和咽部黏膜,属于条件致病菌。 一、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及染色特性 为球杆状或短杆状菌,两端钝园,大小为0.25-0.4μm*0.5-2.5μm 。单个存在,有时成双排列。新分离的强毒菌株有荚膜,但经培养后荚膜迅速消失。革兰氏染色阴性。病料用瑞氏染色或美兰染色时,可见典型的两极着色,即菌体两端染色深、中间浅,无鞭毛,不形成芽孢。 (二)培养及生化特性 本菌为需氧或兼性厌氧菌,对营养要求较严格。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贫瘠,在麦康凯培养基上不生长。在加有血液、血清或微量血红素的培养基中生长良好。最适温度为37℃,pH为7.2-7.4。在血清琼脂平板上培养24h,可长成淡灰白色、边缘整齐、表面光滑、闪光的露珠状小菌落。在血琼脂平板上,长成水滴样小菌落,无溶血现象。在血清肉汤中培养,开始轻度浑浊,4-6d后液体变清朗,管底出现黏稠沉淀,振摇后不分散,表面形成菌环。 本菌可分解葡萄糖、果糖、蔗糖、甘露糖和半乳糖,产酸不产气。大多数菌株可发酵甘露醇,一般不发酵乳糖,可形成靛基质,甲基红试验和VP试验均为阴性,不液化明胶,产生硫化氢。 (三)血清型 本菌主要以其荚膜抗原和菌体抗原区分血清型,前者有6个型,后者分为16个型。以阿拉伯数字表示菌体抗原型,大写英文字母表示荚膜抗原型,我国分离的禽多杀性巴氏杆菌以5:A为多,其次为8:A;猪的以5:A和6:B为主,8:A与2:D其次;羊的以6:B为多,家兔的以7:A为主,其次是5:A。

禽病防治试题与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10分) 传染源: 传播媒介: 消毒: 免疫程序: 补充宿主: 二、填空:(每题3分,共15分) 1、禽免疫接种的方法包括()、()、()、()、()、()。 2、引起禽眼炎或失明的主要疾病有()、()、()、()、()、()。 3、IB以()周龄的雏鸡感染最为严重;IBD以()周龄的雏鸡易感性最强;MD发病大于()周龄;AL一般情况下母鸡易感性比公鸡(); AE自然发病通常为()周龄的雏鸡;GP多发生于()以内的雏鹅。 4、我国的HAPI主要由()亚型引起;新城疫的主要特征是()、()、();新城疫病毒表面的()和()构成纤突,并且具有良好的。 5、鹅细小病毒感染又称();鸡毒支原体感染又称();新城疫又称();禽组织滴虫病又称()或();鸭霍乱又称() 三、根据下列疾病的简写写出疾病名称(10分) HPAI:ND: IB:IBD: ILT:MD: AL:AE: GP:DP: 四、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填在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1.禽流感的病原属() A.副黏病毒 B.副嗜血杆菌 C.疱疹病毒 D.冠状病毒 E.正黏病毒 2.可在咽喉部及上部气管处的黏膜表面形成白色假膜的传染病是() A.禽流感 B.新城疫 C.鸡痘 D.传染性支气管炎 E.传染性喉气管炎3.鸡痘的接种途径是() A.饮水 B.点眼或滴鼻 c.肌肉注射 D.气雾 E.翼膜刺种 4.禽大肠杆菌病在临床上最常见的是() A.气囊炎和肝周炎 B.关节炎 C.急性败血症和卵黄性腹膜炎D.心包炎和滑膜炎 E.脐炎 5.在剖解上表现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的疾病是() A.大肠杆菌病 B.传染性支气管病炎 C.沙门氏菌病 D.马立克氏病 E.传染性喉气管病炎 第 1 页共5 页

禽巴氏杆菌病病原的分离与鉴定(以发表)

禽巴氏杆菌病病原的分离与鉴定 *** *** (***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禽巴氏杆菌病又叫禽霍乱和禽出血性败血症,是禽类的一种常见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各种类型的禽均可感染并导致死亡。其特征表现为急性败血过程,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低毒感染或急性发病之后,可出现慢性的、局部性的疾病。 (一)、病原 1、形态染色 禽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多杀性巴氏杆菌为卵圆形的短小杆菌,少数近于球形,长约0.6~2.5 um(微米),宽约0.2~0.4 um,无鞭毛,不能运动,不形成芽胞。革兰氏染色阴性,多呈单个或成对存在。在组织,血液和新分离培养物中的菌体用美蓝、瑞氏、姬姆萨氏法染色均可着色,菌体呈明显的俩极着色,中间部分着色较浅,很像许多并列的两个球菌,所以又叫两极杆菌。血清型菌株有荚膜,用印度墨汁等染料染色时,可以见到清晰的荚膜。人工培养后及弱毒株,荚膜不明显或消失。 2、培养特征 巴氏杆菌为需氧兼性厌氧菌。在普通培养基上可生长,37℃培养18~24h (小时),可见灰白色,半透明,光滑,湿润,隆起,边缘整齐的露滴状小菌落,直径约1~2 mm(毫米)。本菌在鲜血琼脂,血清琼脂或马丁琼脂平皿上培养,生长良好,不溶血。在肉汤中培养时,初期呈均匀混浊,24h后上清清亮,管底有灰白色絮状沉淀,轻摇时呈絮状上升。新分离的细菌接种到马丁琼脂平皿上,通过45°折光观察,可见菌落有荧光,呈橘红色带金光,边缘有乳白色光带,结构细致,边缘整齐,称为Fo型菌落,对鸡等禽致病

力强;另一类菌落呈蓝绿色而带金光,边缘有红黄色光带,称为Fg型菌落,对鸡等禽致病力较弱。 该菌可利用果糖,甘露糖,蔗糖,产酸不产气;不能利用肌醇乳糖,靛基质,过氧化氢酶,氧化酶和硝酸盐还原阳性,尿素酶阴性,不液化明胶,在麦康凯培养基上不生长,普通琼脂上发育不良或不发育。 3、种类 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抗原结构比较复杂,分类方法有很多种,Garter在1955年用间接血凝试验根据细菌荚膜将其分为A、B、D、E四个型。Rimler 于1987年又发现一种新的荚膜血清型F,[17]Namioka用盐酸除去荚膜做交叉凝集试验,将该菌分为1~12个菌体血清型。至此,本菌的血清型可以用荚膜血清型和菌体血清型合并表示,以阿拉伯数字表示菌体抗原,大写英文字母表示荚膜抗原,如5:A。禽巴氏杆菌多属A型,少数见于D型。经我国学者对禽巴氏杆菌分型研究表明,我国流行的禽源巴氏杆菌大部分均为5:A、8:A及9:A。 多杀性巴氏杆菌的荚膜与其毒力有关,有致病力的菌株如果失去产生荚膜的能力,可导致其毒力的丢失。已有研究表明多杀性巴氏杆菌在体内繁殖可以产生毒素,内毒素是其主要的毒力因子,引发病理过程。 (二)、禽巴氏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1)、病料采集: 无菌操作采取死亡鸡肝脏、脾脏、心脏,采病料时用烧红的刀片烧烙组织,而后用灭菌棉拭子或接种环通过烧烙表面插入组织或心脏内取样。 (2)、涂片镜检: 将肝触片和心血涂片,滴加几滴甲醇,作用2~3 min,自然干燥,然后分别进行革兰氏染色和美兰染色,镜检。 (3)、禽巴氏杆菌分离与纯化: 无菌取急性死亡的鸡的心血、肝分别接种血液琼脂平板、麦康凯培养基

10种肉鹅常见病的防治方法

10种肉鹅常见病的防治方法 养鹅过程中有哪些常见鹅病需要防治?下面介绍10个鹅常见病防治方法,供养殖户参考: 1、小鹅瘟。此病应主要以预防为主。在种鹅产蛋前1个月左右连用2次小鹅瘟疫苗,进行超前免疫。也可对雏鹅用抗鹅瘟血清实行紧急免疫,预防每只皮下注射0.5毫升,保护率可达90%。病鹅治疗时,15日龄以下每只注射1毫升;15日龄以上每只注射2毫升,隔日再注射1次,治愈率可达70—85%,也可用高蛋黄注射液进行紧急防治。 2、鹅白痢。此病主要是由于细菌感染所致,可用辣椒粉、生姜适量,放入锅内炒几分钟,然后拌入米糠再炒。待米糠炒熟放凉后饲喂,连喂2天即可治愈。 3、鹅流感。主要发生于雏鹅,大多因温度突变所引起。病鹅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摇头晃脑。治疗方法是给病鹅肌肉注射青霉素,也可以口服碘胺嘧啶片。 4、副伤寒。7—10日龄的雏鹅最易感染,主要表现是食欲废绝,口干喘气,痉挛抽搐。治疗此病可用按0.65%的比例拌入饲料中饲喂,连喂3~8天,即可见效。 5、禽霍乱。病鹅闭目呆立,食欲丧失,体温高达40—43℃,发病后2—3天死亡。发病后应及时用青霉素和链霉素合剂肌肉注射3~4天,每天2次,同时在饲料中添加0.02%的复方新诺明。 6、风湿症。此病又称“风脚病”。防治此病将雏鹅的脚掌叉剪开,挤出污血,放入人尿中浸泡3—5分钟即可痊愈。 7、球虫病。该病主要危害21—90日龄的雏鹅。预防应主要集中于21—90日龄。可在饲料中加入氯苯胍。预防量为每公斤饲料中添加50毫克;治疗量为每公斤饲料中添加100毫克。 8、寄生虫病。寄生虫病是鹅的一种营养消耗性疾病,虽不至于造成饿死亡,但严重影响鹅的生长发育。一般在雏鹅1月龄时进行第1次蛆驱虫。一般在晚上对每公斤体重的鹅投喂硫双二氯酚150—200毫克,对防治绦虫有特效。 9、软脚病。该病主要是由于鹅饲料中缺乏维生素D和矿物质所致。治疗方法是每只鹅喂服维生素D10毫升,每天2次,连服3~5次。 10、中毒症。主要是由于鹅误食了喷洒农药的青绿饲料所致。鹅发生中毒现象,可给鹅嘴中塞入干尿素10—15粒,然后喂水。喂水后将鹅赶入水塘里自由饮水,一般中毒较轻的鹅,2小时后便可慢慢恢复正常。

常见鹅病症状及防治

常见鹅病症状及防治 1、鹅白痢 主要症状是雏鹅排白色稀便,有糊肛现象(粪便在*周围)。一旦发现必须积极治疗,负责容易大批死亡,使用新华痢康+氟甲康、阿孢玉奇、替米考星等2-3种药品联合抗菌增效剂(TMP或DVD),如果效果不理想,立即加大联合用药剂量,不得延误时间。 2、鹅流感 主要发生于雏鹅,大多因育雏室温度忽高忽低或气温突变而致。病鹅精神不好、食欲不振、挤成一堆、流鼻涕、摇头晃脑,治疗不利则死亡。治疗方法是病鹅群肌注青霉素+病毒唑,饮水中加金刚烷胺。 3、禽霍乱 也叫巴氏杆菌病、禽出败、摇头瘟,病鹅闭目呆立、沉郁、离群、食欲减少或废绝、呼吸困难、腹泻、下痢粪便呈草绿色,体温高达41-43℃,发病2-3天死亡;剖检死、病鹅可见全身出血性变化,皮下结缔组织,整个肠道以及实质器官如肝、心、脾、肾等出血。最有特征的病变是心脏和肝脏:心冠脂肪和心内、外膜出血,出血可以是点状,也可以由出血点融合成为出血斑;肝脏表面有许多针尖至针头大小的白色环死点。立即注射青霉素链霉素,每公斤体重各用10-20

万单位,一天2次;敌菌净、氟苯尼考饮水。 4、浆膜炎 呼吸困难,眼和鼻孔分泌物增多,下痢、运动失调和抽搐、斜颈,肺部斑点。防雨淋日晒、防寒冷等应激以及营养不足等,特别注意防惊吓。多种抗菌药对传染性浆膜炎都有疗效。 5、曲霉菌病 食入发霉的饲料或垫料等霉变,张口吸气时,呼吸困难,排灰白色稀粪,在肺部气囊表面有黄豆料大小、灰白色硬霉菌结节。硫酸铜1:3000倍饮水,维生素B1,维生素B2,0.1%饮水,制霉菌素口服或拌料。 6、风湿症 又称“风脚病”,将雏鹅的脚掌叉剪开,挤出污血,放入人尿中浸泡5分钟即愈。 7、副伤寒 10日龄的雏鹅最易感染,表现不吃食、口干喘气、颤抖、拉稀粪便、头往后仰、痉挛抽搐、最后倒地死亡。治疗此病可选磺胺嘧啶按0.5%的比例拌入粉料中连续喂8天。 8、球虫病 该病主要危害3周龄至3月龄的鹅,预防应集中于20-90日龄,可在每公斤饲料加入氯苯胍50毫克,(治疗量用100毫克)连用10天。

鹅的常见病与防治

鹅的常见病与防治 一、小鹅瘟 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雏鹅的急性败血性的传染病。特征症状是严重下痢,典型病变为小肠粘膜渗出性炎症,大处理坏死和凝固物形成腊肠样栓状物都塞肠管。 本病主要侵害3—25日龄雏鹅,日龄越小损失越大,3—15日龄为高发日龄,发病率和死亡率随时日龄增大而降低;15日龄以上的雏鹅,症状较缓和,部分可自愈;25日龄以上的很少发病;成年鹅感染后不显症状,成为带毒者。 主要传染源是病雏鹅和带毒成年鹅,病鹅的排泄物污染饲料、饮水、用具及场地,健康鹅饮食经消化道传染,带毒的种蛋用于孵化更易传染。 l.症状:7日龄以内的雏鹅感染后常为最急性,病程仅此天左右,大多不显症状突然死亡;15日龄以内为急型,病症为吃食减少、精神沉郁、缩颈、离群呆立、不愿活动、羽毛松乱,继而不吃,严重下痢,排出黄白色或黄绿色混有气泡的水样粪,鼻分泌液增多,喙、蹼呈青紫色,死前全身由于抽搐或摊痪,有神精症状,病症程1—2天;15日龄以上雏鹅多为恶急性,主要症状多是精神萎顿,不愿活动,少食或不食,下痢、消瘦。 2.病变:最急性的特征病变是十二指肠粘膜充血,呈弥漫红色,小肠中、下段特别是回盲部极度膨大,像香肠一样的坚实,切开肠管可见腊肠样状的栓子,凝固物堵塞肠腔。亚急性型病例的主要病变除肠管栓子外,肝脏肿大呈深紫色,胆囊膨大,脾脏充血。 3.预防:本病目前尚无有效物治疗,及时用小鹅瘟血清治疗,治愈率可达50%左右。采取预防措施能有效控制本病的发生和流行,应加强对种鹅和雏鹅的预防接种工作。 种鹅的免疫程序 由于小鹅瘟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高低与种鹅的免疫直接相关,因此应特别重视和加强种鹅的免疫接种工作。种鹅应于开产前1个月进行首免,用灭菌生理盐水将疫苗做20倍稀释,每只鹅皮下或肌肉注射1.0亳升。如有条件应定期对种鹅群进行免疫监测,以便及时了解掌握其抗体水平的消长状况。 雏鹅的免疫程序 对来源于免疫监测达标种鹅群的种卵,其孵出的雏鹅应于出壳后7—10天接种小鹅

动物疫病防治

一、名词解释 1.传染:病原微生物通过适当的途径进入体内,在体内定居、生长、繁殖,引起一系列病理 反应的过程。 2.传染病: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临床变现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3.隐性感染:机体防御能力强或病原微生物毒力弱数量少,病原微生物虽在体内繁殖,但只 引起机体轻微变化,而不表现临床症状。 4.病原携带者:处于隐性感染的动物可以带毒、排毒,形成或引起二次传播。 5.持续性感染:病毒在动物体内存在数日、数年甚至终生的一类感染。 6.传染源:有某种病原体在其中定居生长繁殖、并排除体外的动物抗体。 7.直接接触传播:在没有任何外界因素的参与下,病原体通过被感染动物与易感动物的直接 接触而引起易感动物感染的传播方式。 8.传染媒介:携带病原体的活的生物和死的尸体。 9.疫源地:相当于传染源+病原+外界环境 10.自然疫源地:某些疾病的病原体在一定地区的自然条件下,由于存在某些特有的传染源、 传染媒介、易感动物而长期有病,当人和动物进入这一生态环境也可能被感染,而驯养动物和人的感染和流行对这类病原体在自然界的存在并不重要。 11.解除封锁:报告上级部门批准,最后一次病畜康复或捕杀,经过最长潜伏期后,无病例出 现,经全面消毒,即可解除封锁。 12.炭疽:由炭疽杆菌经多种途径感染,引起人及多种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 13.狂犬病:由狂犬病毒经伤口感染引起人及哺乳动物的一种神经性、致死性传染病。 14.畜禽大肠杆菌病:由一定血清型致病大肠杆菌经多种途径感染,引起多种畜禽的一种多病 型传染病。 15.猪瘟(HCV、CSF):由猪瘟病毒经多种途径感染引起各种年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 性传染病。 16.疾病:是动物机体与外界的致病因素相互作用而产生动物的损伤与抗损伤的复杂斗争过 程,在这个过程中,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降低,动物的生产性能下降。 17.飞沫传播:病原体由传染源通过咳嗽、喷嚏排出的分泌物和飞沫,使易感动物吸入受染。 18.发病率=发病数/总数感染率=被感染数/被检数死亡率=死亡数/患病数 19.动物防疫:动物疾病的防疫,控制,扑灭以及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检疫。防疫工作的基本内 容:养防检治隔封消处。 20.免疫程序:疫苗接种的时间,次数和间隔免疫安排。 21.疫区:某病正在流行的地区。疫点:疫区内发病动物的场和舍。 22.BVD-MD: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 23.蓝舌病(BT):由病毒通过节肢动物传播,引起绵羊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 24.绵羊痒病(跳跃病、驴跑病):由朊病毒感染,引起绵羊的一种慢性、神经性、致死性传 染病。 25.小反刍兽疫: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绵羊、山羊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 26.终末宿主:成虫期或有性繁殖期寄生的宿主。 27.中间宿主:幼虫期或无性繁殖期寄生的宿主。 28.IBD:传染性法氏囊 29.禽流感:由一定亚型的禽流感病毒经多种途径感染引起禽及人类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 传染性病。 二、填空 1.疾病的发生的原因病原微生物、有害物、营养性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遗传。 2.畜禽疾病的病理学特征:发热、贫血、黄疽、水肿、脱水、酸碱中毒、缺氧、休克、 3.疾病的分类,按发病原因:传染病、寄生虫病、普通病。按发生经过:慢性病、急性病、

常见鹅病防治技术

---------------------------------------------------------------最新资料推荐------------------------------------------------------ 常见鹅病防治技术 2010-08-16 14:31:04 来源: 阳光畜牧网浏览: 489 次(一)小鹅瘟小鹅瘟又名德斯氏病,是雏鹅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出壳后 4-30 日龄,传播快,死亡率高,据方定一教授首次报导, 1956 年发生于江苏杨州市郊,大批流行,随后在广西广东、浙江、安徽等省发生,普及全国各养鹅地区,世界有几个国家对该病作了报导,但他们将该病误认为鹅流感,方定一在 1961 年分离到病毒,测得其直径为 20-25 纳米,称做小鹅瘟病毒,匈牙利地尔斯在 1971 年建议将其称做为鹅细小病毒。 [病原]小鹅瘟的病原体是鹅细小病毒(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完整的病毒颗粒呈六角形,没遂膜,有 32 个壳粒,直径为2022 纳米,病毒的基因为单股线状 DNA,鹅细小病毒对理化因素抵抗力很强,可耐受56℃30 分钟加热处理,鹅细小病毒在不同条件下可抵抗多种化学物质的处理,在-20℃冰冻下至少能存活 2 年。 鹅细小病毒存在于病雏的各内脏组织、肠、脑及血液中,经免疫荧光直接染色证明,各脏器的检出率依次为肾、胰、肝脾、心肺、脑,以肾、胰、肝检出机会最多,也就是肾、胰、肝含病毒最多。 初次分离将病毒接种于 12-14 日龄鹅胚,鹅胚经 5-7天死亡。 1 / 18

[流行病学]本病在自然传染的情况下只感染雏鹅,鸭和鸡不感染。 最早发病的雏鹅为 3-5 日龄, 7-10 日龄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以后又逐渐下降,死亡率一般为 70-95%,最高达 100%, 20 日龄的鹅发病率较低,一月以上的鹅极少发病,年龄越小,死亡率越高,年龄越大,死亡率越低。 被感染的鹅经粪便排出大量病毒,污染饲料、水源、垫料和各种管理用具,经消化道引起本病迅速传播,该病的发生大部分由垂直传播引起,成年鹅发生亚临诊感染并成为鹅细小病毒的携带者,经所产的蛋可将病毒传播给孵化室的易感雏鹅。 [临床症状]本病分为最急性、急性、亚急性三种。 1、最急性: 出壳 3-5 天发病,发现即衰竭、倒地划动直至死亡。 2、急性: 6-15 天发病,精神萎顿,虽能采食,但将啄得之草随即甩去,有的拒食,行动落后,瞌睡,口渴,排灰白色、淡黄绿色米汤样稀粪,并混有气泡,肛门突出,周围被毛潮湿并粘有污物,呼吸困难,鼻孔流出浆液性渗出物,啄端色泽变暗,蹼呈暗灰色,病程 1-2 天,临死前可出现两腿麻痹或抽搐, 15 日龄以上的雏鹅病程一般为 2-5 天。 3、亚急性: 萎顿,消瘦拉稀便秘,少数幸存者则生长不良。

动物疫病防治

初、中级防治员 1.硒制剂可治疗白疾病 2.垫料潮湿有利于鸡球虫病卵囊的发育 3.酒石酸锑钾是瘤胃兴奋药 4.常用的生石灰配成10%石灰乳来刷圈舍地面进行消毒 5.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6.传染病的流行过程有三个基本环节 7.安钠钾是中枢兴奋药 8.初乳是母畜四周内分泌的乳汁 9.正常放血后的淋巴结的颜色为浅乳白呈淡黄棕色 10.猪瘟弱毒冻干苗需在零下15摄氏度条件下保存 11.目前治疗耕牛血吸虫病的首选药是吡喹酮 12.猪的正常体温为37.5-39.5 13.对豁鼻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疗法 14.伪造检疫证明是指未经法定主管机关批准,擅自印制检疫证明或伪造检疫证 明填写内容 15.治疗后线原虫(肺丝虫)病的药物是左咪唑 16.目前已对口蹄疫病实行先免疫后填写《动物免疫证》的管理制度 17.丙硫咪唑对治疗线虫病效果最佳 18.对被病毒污染的环境进行消毒的有效药物是5%苛性钠 19.黄体酮可用于治疗先兆性流产 20.牛的妊娠期为282天 21.鸡舍光照在产蛋期每天应保证8小时 22.鸡的传染性鼻炎用药物治疗无效 23.鸡冠黄染多见于溶血性疾病 24.妊娠期家兔日粮中粗蛋白含量以15%为宜 25.雄性家禽生殖系统无副性腺 26.狂犬病毒是经血液散播的 27.马蹄铁的蹄钉应装在白线上 28.犬的五联苗连续注射2-3次免疫期为一年 29.鸡的体温是40-41摄氏度 30.手术后每天检查体温、心脏机能和术部变化。若一切正常可在7-10天拆线 31.细菌培养基适宜的酸碱度为PH7.2-7.4 32.80-100摄氏度1小时杀死一般细菌 33.一般情况下,消毒的效果与消毒剂的浓度呈正比 34.猪丹毒的潜伏期最短为1天 35.猪瘟的潜伏期最短时间为2天 36.鸡新城疫的潜伏期最短为3-6天 37.依各种传染病的最长潜伏期的长短,观察期一般为一个月 38.免疫血清注射后可获得7-20天的免疫力 39.寄生虫幼虫寄生的宿主叫中间宿主 40.牛瘤胃切开通常是站立保定 41.鸭病毒性肝炎多发在1-3龄鸭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