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

泰山医学院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

2015级函授药学专科

《分析化学》课程试卷 (A)

(特别提醒: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1-60小题每题1分;61-70小题每题2,共80分)

1、某弱酸性指示剂的离解常数K In=1.0×10-6。此指示剂的理论变色范围为是。

A:3.1~4.4 B:4.4~6.2 C:5~7 D:8~10

2、在EDTA配位滴定过程中,影响滴定曲线突跃范围的主要因素是。

A:分析浓度和EDTA用量B:稳定常数和EDTA用量C:条件稳定常数和EDTA用量D:分析浓度和条件稳定常数

3、质子条件反映溶液中质子转移量的关系,例如c mol/L乙二酸溶液的质子平衡式是。

A:[H+]=[HC2O4-]+2[C2O42-]+[OH-]

B:[H+]=[HC2O4-]+[C2O42-]+[OH-]

C:[H+]=[HC2O4-]+ [C2O42-]+2[OH-] D:[H+]=2[C2O42-]+[OH-]小题

4、0.1000mol/L NaOH溶液滴定0.1000mol/L H3PO4溶液(已知pK a1~pK a3分别为2.12,7.20,12.36)选用酚酞做指示剂,达到酚酞指示终点时对应的产物是

A:NaH2PO4B:Na3PO4C:NaH2PO4和Na2HPO4D:Na2HPO4 5、在同样条件下,测得浓度为0.030 g/ml的罗丹明标准液的荧

光强度为60,样品的荧光强度为50,空白液的荧光强度为10,则样品中罗丹明的浓度( g/ml)是。

A:0.12 B:0.024 C:6.8 D:12.5

6、某弱酸型指示剂的理论变色范围是4.32~6.32,该指示剂的解离常数Ka是

A:10-4.32B:10-6.32C:10-5.32D:10-3.32

7、0.1mol/L 氢氧化钠滴定0.1mol/L的HCl对应的滴定突跃范围是4.3~9.7,当用0.01mol/L氢氧化钠滴定0.01mol/L HCl时对应的滴定突跃范围是

A:3.3~10.7 B:5.3~8.7 C:4.3~8.7 D:5.3~10.7

8、0.1mol/L HAc溶液(Ka=1.7×10-5),当δ(HAc)=δ(Ac-)时,溶液的pH是

A:4.76 B:5.25 C:6.43 D:7.67

9、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测定的是多少nm波段的电磁波

A:200~400 B:400~800 C:800~1200 D:200~800

10、0.10mol/LNH4Cl溶液的pH是(氨水的K b=1.8×10-5)

A:4.68 B:5.12 C:3.87 D:6.64

11、盐酸滴定碳酸钠时,以酚酞为指示剂,这时碳酸钠与盐酸物质的量之比是。

A:1:2 B:2:1 C:1:1 D:1:4

12、下面论述中错误的是。

A:系统误差呈正态分布B:标准偏差用于衡量测定结果的分散程度C:增加平行测量次数可以减小偶然误差D:偶然误差呈正态分布

13、含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混合溶液,用盐酸滴至酚酞变色,耗去 V 1ml ,继续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滴定又耗去盐酸V 2ml 。则V 1和V 2的关系是。

A :V 1=V 2

B :V 1=2V 2

C :V 1 〉V 2

D :V 1

14、标定NaOH 溶液浓度时所用的邻苯二甲酸氢钾中含有少量的邻苯二甲酸,将使标出的NaOH 浓度较实际浓度。

A :偏低

B :偏高

C :无影响

D :不确定

15、35.45000若要求保留3位有效数字,保留后的数是。

A :35.4

B :35.5

C :35.40

D :35.50

16、标定EDTA 溶液浓度时,应选用下列哪种物质作为基准物。 A :Pb(NO 3)2 B :硼砂 C :ZnO D :AgNO 3

17、某溶液含钙和镁离子及少量铁和铝离子,今加入三乙醇胺(掩蔽剂)并调pH=10,以铬黑T 为指示剂,用EDTA 滴定,此时测定是溶液中。

A :镁的含量

B :钙的含量

C :钙和镁的总含量

D :钙、镁、铁、铝的总量

18、已知lgK FeY =24.78和不同pH 对应的酸效应系数对数值

若用0.02 mol/LEDTA 滴定同浓度Fe 3+的溶液,滴定时最高允许酸度是(ΔpM=±0.2,TE=±0.1%)

A : pH ≈1

B : pH ≈1.25

C : pH ≈1.75

D : pH ≈2.25

19、对Fe 3+/Fe 2+电对,忽略离子强度影响,25℃时条件电位等于 A : ][][lg 059.023++Θ+Fe Fe

? B : +

++Θ23lg 059.0Fe Fe C C ?

C : +++Θ32lg 059.0Fe Fe αα?

D : +

++Θ23lg 059.0Fe Fe αα? 20、用铈量法测定某样品中铁含量时,若所用蒸馏水中含有微量的铁,则应该用下面哪种方法进行实验来检验。

A : 与标准法对照

B : 进行空白试验

C : 增加测定次数

D : 进行结果校正

21、Mohr 法不适合于碘化物中碘的测定,主要是由于

A : AgI 的溶解度太小

B : AgI 的吸附能力太强

C : AgI 的沉淀速度太慢

D : 没有合适的指示剂

22、在1mol/LHCl 溶液中,已知V Ce Ce 28.134/

/=++Θ?,当

0.1000mol/LCe 4+有99.9%被还原成Ce 3+时,该电对的电极电位是 A :1.22V B :1.10V C :0.90V D :1.28V

23、在分光光度法中,为了减小仪器的测量误差,通常要求仪器测得的吸光度读数范围应在什么范围。

A :0~0.2

B :0.1~0.4

C :0.2~0.7

D :1.0~2.0

24、在用紫外可见光度法测定溶液中的铁时,需要加入盐酸羟胺,其作用是。

A :作为中和剂

B :作为氧化剂

C :作为还原剂

D :作为显色剂

25、在用紫外可见光度法测定溶液中的铁时,需要选用参比溶液,该参比溶液的组成是。

A :溶剂水

B :溶剂水和显色剂

C :显色剂

D :除铁以外所有组成测量溶液的试剂

26、若分光光度计的测量绝对误差△T=0.01,当测得透射率T=70%时,则其仪器测量引起的浓度相对误差(绝对值)是

A :4%

B :2%

C :6%

D :8%

27、某显色剂在pH 为1~6呈黄色,pH 为6~12呈橙色,pH 大于13呈红色。该显色剂与某金属离子配位后呈现红色,则该显色反应需在

A :弱酸溶液中进行

B :弱碱性溶液中进行

C :中性溶液中进行

D :强碱性溶液中进行

28、在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的范围内,有色物的浓度、最大吸收波长、吸光度三者的关系是

A : 增加、增加、增加

B :减小、不变、减小

C :减小、增加、增加

D :增加、不变、减小

29、激发光波长对荧光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影响荧光光谱的形状和荧光的强度

B :不影响荧光光谱的形状和荧光的强度

C :影响荧光光谱的形状,但不影响荧光的强度

D :不影响荧光光谱的形状,但影响荧光的强度

30、分子荧光的产生对应于下属那种能级跃迁

A:分子从较高能级的激发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 B:分子从第一激发单重态最低振动能级跃迁到基态最低振动能级 C:分子从第一激发单重态最低振动能级跃迁到基态的各振动能级 D:分子从三重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跃迁到基态的各个振动能级 31、0.02718mol/L 的4KMnO

标准溶液测定+2Fe ,若用滴定度表 示(g/mL )应为(4KMnO

和+2Fe 的摩尔质量分别为158.03g/moL ,

56g/moL ):

A :0.054360

B :0.007590

C :0.81450

D :0.0003795

32、测定药用Na 2CO 3的含量,称取试样0.1257 g ,溶解后用浓

度为0.1006mol/L 的HCL 标准溶液滴定至甲基橙终点,消耗该 HCL 标准溶液23.50 mL ,则试样中Na 2CO 3的质量分数为。 A :99.70% B :85.47% C :92.12% D :76.83%

33、在电池Zn ⅠZnSO 4(1mol/L)ⅡCuSO 4(1mol/L)ⅠCu 中

A :Zn 极为正极

B : Zn 极发生还原反应

C :Cu 极发生还原反应

D : Cu 极发生氧化反应

34、下列物质发射荧光强度最大的是

A :

B :

C :

D :

35、计算-HS 的b pK 值是多少(已知S H

2的81109.8-?=a K , 192100.1-?=a K )

A :7.05

B :6.95

C :9.87

D :8.43

36、某组分在固定相中的质量为m A 克,在流动相中的质量为m B 克,则此组分在两相容量因子k 为

A 、 A

B m m

B 、 B A m m

C 、 B A B m m m +

D 、 B A A m m m +

37、在气相色谱分析法中,要使相邻的两组分完全分离,分离度R 的数值最小是

A 、 R=1.0

B 、 R=1.5

C 、 R=2.0

D 、 R=0.8

38、根据范第姆特方程可以计算出载气的最佳操作流速,其计算公式是

A 、

C B A u opt ++= B 、 C B u opt /= C 、 C B A u opt ?+=2

D 、 C

B A u opt ??= 39、对于多组分样品的气相色谱分析,一般对柱温采取程序升温操作方式,此操作的主要目的是

A 、 使各组分都有较大的峰面积

B 、 保护固定相

C 、 使各组分都有较好的分离

D 、 延长色谱柱使用寿命

40、使用“归一化法”作气相色谱定量分析的最基本要求是

A 、 样品中各组分均应出峰

B 、 样品中各组分均应在线性范围内

C 、 样品达到完全分离

D 、 样品中不出峰的组分不需考虑

41、在I CH CH --23分子中,甲基上氢核在核磁共振波谱图上是

A 、 单重峰

B 、 二重峰

C 、 三重峰

D 、 四重峰

42、在I CH CH --23分子中,关于甲基上氢核的化学位移与亚甲

基上氢核的化学位移描述正确的是

A 、甲基上氢核的化学位移比亚甲基上氢核的化学位移大

B 、亚甲基上氢核的化学位移比甲基上氢核的化学位移大

C 、甲基上氢核的化学位移与亚甲基上氢核的化学位移一样

D 、无法确定

43、在液液分配色谱中,若某一含a 、b 、c 、d 、e 组分的混合样品在柱上的分配系数分别为105、85、310、50、205,组分流出柱的先后顺序应为

A 、 d 、b 、c 、a 、e

B 、 d 、c 、a 、b 、e

C 、 c 、e 、a 、b 、d

D 、 d 、b 、a 、e 、c

44、在CHCl 3分子中,若出现同位素峰时可能有M 、M+2、M+4、M+6四种,则它们的峰强度的比值为

A、27:27:9:1

B、3:1:1:1

C、1:1:2:2

D、9:9:1:1

45、采用反相键合相色谱法

A、适于分离极性大样品

B、适于分离非极性或极性小样品

C、极性小的组分先流出色谱柱

D、极性大的组分后流出色谱柱

46、在反相键合相色谱分析法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流动相为极性,固定相为非极性

B、流动相为非极性,固定相为极性

C、流动相为极性,固定相为极性

D、流动相为非极性,固定相为非极性

47、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对于极性组分,当增大流动相的极性,可使其保留值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增大或减小

48、在I

分子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CH-

CH

2

3

A、五个氢是化学等价磁不等价

B、五个氢是化学等价磁等价

C、五个氢是化学不等价磁不等价

D、五个氢是化学不等价磁等价

49、在气相色谱分析法中,调整保留时间反映了哪些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A、组分与载气

B、组分与固定相

C、组分与组分

D、组分与载气和固定相

50、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基于从光源辐射出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的光,通过样品的蒸气时,被蒸气中待测元素下面哪种吸光质点所吸收

A、原子

B、激发态原子

C、分子

D、基态原子

5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组成是

A 、 光源—单色器—原子化器—检测器

B 、 光源—单色器—原子化器—单色器—检测器

C 、 光源—原子化器—单色器—检测器

D 、 光源—原子化器—检测器—单色器

52、原子吸收光度法中光源发射谱线的半宽度应

A 、远大于原子吸收线的半宽度

B 、等于原子吸收线的半宽度

C 、远小于原子吸收线的半宽度

D 、等于原子吸收线半宽度的二分之一

53、评价高效液相色谱法柱效能的指标是

A 、理论塔板数

B 、分配系数

C 、保留时间

D 、峰面积

54、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当吸收为1%时,其吸光度为

A 、-2

B 、 2

C 、0.01

D 、0.0044

55、在红外光谱图上1500cm -1、1600cm -1两个吸收峰是常用来鉴别下列何种基团的存在

A 、—CH 3

B 、苯环

C 、—OH

D 、C ≡C

56、苯甲醛分子的不饱和度是

A 、4

B 、3

C 、5

D 、6

57、乙炔分子的自由度为

A 、6

B 、7

C 、5

D 、8

58、已知C=C 键的键力常数为10 N/cm ,其振动吸收峰的波数 为(cm -1)

A 、1680

B 、2060

C 、1190

D 、3020

59、氢核在1.409T 磁场中,1181067519.2--??=S T γ,1H 的共振

频率为(MHz)

A、100

B、60

C、80

D、120

60、某化合物,其红外光谱在3000~2800cm-1、1460cm-1、1375cm-1、720cm-1等处有吸收峰,则该化合物可能是

A、烯烃

B、炔烃

C、烷烃

D、芳烃

61、AAS中谱线变宽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变宽

B、赫鲁兹马克变宽

C、劳伦兹变宽

D、温度变宽

62、在气象色谱分析中,下列检测器属于浓度型的是

A、TCD

B、FID

C、ECD

D、FPD

6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所用的光源常常采用下列哪种灯

A、无极放电灯

B、铜空心阴极灯

C、氘灯

D、卤钨灯

64、摩尔吸光系数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

A、物质性质

B、入射光波长

C、溶剂

D、测量温度

65、电位分析中,以下哪个属于离子选择性电极

A、pH玻璃电极

B、氨气敏电极

C、饱和甘汞电极

D、F-选择电极

66、用于色谱定性的参数是

A、保留时间

B、保留指数

C、峰面积

D、相对保留值

67、下列数中有效数字位数为两位的是

A、[H+]=0.0030 mol/L

B、Mn%=1.4032

C、pH=10.53

D、pKa=4.57

68、分子吸收可见-紫外光后,可发生哪类分子能级跃迁

A、转动能级跃迁

B、振动能级跃迁

C、电子能级跃迁

D、以上都不能发生

69、在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某有色物质的农的时,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比色皿外壁有水珠

B、待测溶液注到比色皿2/3高度处

C、光度计用参比溶液调零

D、将比色皿透光面置于光路中

70、符合Lambert-Beer定律的有色溶液,当其浓度发生变化时,下列不变的是

A、吸光度

B、吸收峰的位置

C、摩尔吸光系数

D、最佳吸收波长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酸碱滴定突跃是指滴定体系在计量点附近误差允许范围内的

pH值急剧变化()

2、强酸碱滴定弱碱的计量点的pH值大于7()

3、使酚酞不显色的溶液是酸性()

4、滴定曲线是为获得滴定突跃范围、选择合适的指示剂而制作的

()

5、当滴定剂与被测物质的反应恰好完全时,即为反应的滴定终点

()

6、螯合物是指中心离子与多齿配位体形成的环状配合物()

7、EDTA的副反应系数主要有两类,即酸效应系数和共存离子系

数()

8、金属指示剂本身无色,但其与金属离子反应生成的配合物有颜

色()

9、金属指示剂颜色转变点与计量点越接近,滴定误差越小()

10、滴定分析中,滴定至溶液中指示剂恰好发生颜色突变时即为

计量点()

分析化学考试题b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小题1分,共40小题,共计40分) 1.固体样品取样量为0.1~10mg的分析方法是: A.常量分析 B.半微量分析 C.微量分析 D.痕量分析 E.半痕量分析 2.晶形沉淀的沉淀条件是: A.浓、冷、慢、搅、陈 B.稀、热、快、搅、陈 C.稀、热、慢、搅、陈 D.稀、冷、慢、搅、陈 E.浓、热、慢、搅、陈 3.下列情况中引起偶然误差的是: A.重量法测定二氧化硅时,试样中硅的沉淀不完全 B.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数字估测不准 C.使用腐蚀了的砝码进行称量 D.使用的试剂中含有被测成分 E.重量法测定二氧化硅时,沉淀吸附杂质 4.滴定分析法要求相对误差为±0.1%,若使用灵敏度为0.1mg的天平称取试样时,至少应称取:

A.0.1g B.0.2g C.0.05g D.1.0g E.2.0g 5.表明变色硅胶具备干燥能力的颜色是: A.无色 B.红色 C.蓝色 D.黄色 E.绿色 6.Na2B4O7·10H2O作为基准物质用来标定HCl,若将其置于干燥器中保存,则所标定的HCl浓度: A.偏高 B.偏低 C.产生偶然误差较大 D.没有影响 E.产生偶然误差较小 7.Fe3+、Al3+对金属离子指示剂铬黑T有: A.僵化作用 B.氧化作用 C.沉淀作用

D.封闭作用 E.还原作用 8.用EDTA直接滴定有色金属离子M,终点所呈现的颜色是: A.游离指示剂的颜色 B.EDTA-M配合物的颜色 C.指示剂-M配合物的颜色 D.上述a+b的混合色 E.上述a+c的混合色 9.H3PO4的pKa1~pKa3分别为2.12,7.20, 12.4。当H3PO4溶液的pH=7.18时,溶 液中主要存在形式的浓度大小,正确 的是: A.[H2PO4-]>[HPO42-] B.[HPO42-]>[H2PO4-] C.[H2PO4-]=[HPO42-] D.[PO43-]>[HPO42-] E.[H3PO4]>[HPO42-] 10.从精密度好就可断定分析结果可靠的前提是: A.偶然误差小 B.系统误差小 C.平均偏差小 D.标准偏差小

分析化学(第7版)习题参考解答复习过程

分析化学(第7版)习题参考解答

第二章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 1、指出下列各种误差是系统误差还是偶然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请区别方法误 差、仪器和试剂误差或操作误差,并给出它们的减免方法。 答:①砝码受腐蚀: 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更换砝码。 ②天平的两臂不等长: 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③容量瓶与移液管未经校准: 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④在重量分析中,试样的非被测组分被共沉淀: 系统误差(方法误差);修正方法,严格沉淀条件。 ⑤试剂含被测组分: 系统误差(试剂误差);做空白实验。 ⑥试样在称量过程中吸潮: 系统误差(操作误差);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⑦化学计量点不在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内: 系统误差(方法误差);另选指示剂。 ⑧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数字估计不准: 偶然误差;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增加测定次数。 ⑨在分光光度法测定中,波长指示器所示波长与实际波长不符: 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⑩在HPLC测定中,待测组分峰与相邻杂质峰部分重叠 系统误差(方法误差);改进分析方法 6、两人测定同一标准试样,各得一组数据的偏差如下: ②为什么两组数据计算出的平均偏差相等,而标准偏差不等; ③哪组数据的精密度高?

解:①n d d d d d 321n ++++= Λ 0.241=d 0.242=d 1 2 i -∑= n d s 0.281=s 0.312=s ②标准偏差能突出大偏差。 ③第一组数据精密度高。 7、测定碳的相对原子质量所得数据:12.0080、12.0095、12.0099、12.0101、12.0102、12.0106、12.0111、12.0113、12.0118及12.0120。求算:①平均值;②标准偏差;③平均值的标准偏差;④平均值在99%置信水平的置信限。 解:①12.0104i =∑= n x x ②0.00121)(2 i =--∑=n x x s ③0.00038== n s s ④0.0012 0.000383.25 25.3t 92-2 0.01±=?±==±±==时,,查表置信限=f n s t n s t x u 8、在用氯丁二烯氯化生产二氯丁二烯时,产品中总有少量的三氯丁二烯杂质存在。分析表明,杂质的平均含量为1.60%。改变反应条件进行试生产,取样测定,共取6次,测定杂质含量分别为:1.46%、1.62%、1.37%、1.71%、1.52%及1.40%。问改变反应条件后,产品中杂质百分含量与改变前相比,有明显差别吗?(α=0.05时) 解: %.n S S .S x x 05306/%13.0/%130 1.51% ===== 1.7% 053.0% 60.1%51.1=-= -= x S x t μ计 查表2-2,t 5,0.05=2.571,t 计算 < t 临界值 。 所以,改变反应条件后,杂志含量与改变前无明显差别。

分析化学期末

1.下列四种硫的含氧酸盐中,氧化能力最强的是………………………………( )(A)Na2SO4(B)Na2S2O3(C)Na2S4O6(D)K2S2O8 2.下列物质中不是一元酸的是………………………………………………………………() (A) CH 3COOH (B) H 3 PO 3 (C) HNO 2 (D) H 3 PO 2 3.下列卤化物中,共价性最强的是……………………………………………………………() (A) BeI 2 (B) RbCl (C) LiI (D) LiF 4.下列离子中,最易水解的离子是……………………………………………………………() (A) Na+(B) Ca2+(C) Al3+(D) K+ 5. IVA族元素从Ge到Pb;下列性质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加的是………………………() (A) +2氧化态的稳定性 (B) 二氧化物的酸性 (C) 单质的熔点(D) 氢化物的稳定性 6.铁的原子序数为 26,则Fe3+ 在强八面体场中的晶体场稳定化能(以△ =10 Dq表示)是…() (A) -20Dq(B) -20Dq+ 2P (C) -12Dq(D) -12Dq+ 2P 7.将K2MnO4溶液调节到酸性时,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A)紫红色褪去(B)绿色加深 (C)有棕色沉淀生成(D)溶液变成紫红色且有棕色沉淀生成 8.在酸性介质中加入过氧化氢(H2O2)时不生成过氧化物的化合物是…………………………() (A) 钛酸盐(B) 重铬酸盐(C) 钒酸盐(D) 高锰酸盐

9. BF 3、B 2 H 6 、Al 2 Cl 6 都是稳定的化合物,BH 3 、AlCl 3 则相对不稳定,其原因是……… () (A) 前者形成大π键,后者缺电子 (B) 前者通过大π键、多中心键、配位键补偿了缺电子,后者缺电子 (C) 前者缺电子,后者有多中心键 (D) 前者有配位键,后者缺电子 10.[Ni(en) 3 ]2+离子中镍的价态和配位数是……………………………………………………() (A) +2,3 (B) +3,6 (C) +2,6 (D) +3,3 11.下列各组化合物中,不能稳定存在的一组物质是…………………………………………() (A) SiF 4,Si 3 N 4 (B) PbBr 4 ,PbI 4 (C) SnBr 4,SnI 4 (D) GeCl 2 ,PbF 4 12.在热碱性溶液中,次氯酸根离子不稳定,它的分解产物是………………………………() (A) Cl—(aq) 和Cl 2 (g) (B) Cl—(aq) 和(aq) (C) Cl—(aq) 和(aq) (D) Cl—(aq) 和(aq) 13.下列各对含氧酸盐热稳定性的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A) BaCO 3 > K 2 CO 3 (B) CaCO 3 < CdCO 3 (C) BeCO 3 > MgCO 3 (D) Na 2 SO 3 > NaHSO 3 14.干燥H 2 S气体,通常选用的干燥剂是………………………………………………………() (A) 浓H 2SO 4 (B) NaOH (C) P 2 O 5 (D) NaNO 3 15.某白色固体易溶于水,加入BaCl 2 有白色沉淀产生,用HCl酸化,沉淀完全溶解,再加入过量NaOH至强碱性,并加热,有刺激性气体逸出。此白色固体是………………………………()

分析化学试题1(含答案)

分析化学试题1(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20 分) 】 1.测得邻苯二甲酸pKa1=, pKa2=,则Ka1,Ka2值应表示为:( B ) A. Ka1=1×10-3, Ka2=3×10-6; B. Ka1=×10-3, Ka2=×10-6 ; C. Ka1=×10-3, Ka2=×10-6; D. Ka1=1×10-3, Ka2=×10-6; … 2.由计算器算得的结果为,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将结果修约为:( B ) A. ; B. ; C. ; D. ; 3.测定中出现下列情况, 属于偶然误差的是:( B ) ! A. 滴定时所加试剂中含有微量的被测物质; B. 某分析人员几次读取同一滴定管的读数不能取得一致; C. 某分析人员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总是偏高或偏低; D.滴定管体积不准确; < 4. 从精密度好就可断定分析结果可靠的前提是(B ) A. 随机误差小; B. 系统误差小; C. 平均偏差小; D. 相对偏差小; ! 5.下列有关NaHCO3在水溶液中质子条件的叙述,哪个是正确的( C ) A. [H+]+[HCO3-]+[Na+]=[OH-]; B. [H+]+[Na+]=[OH-]+[CO32-]; C. [H+]+[H2CO3]= [OH-]+[CO32-]; D. [HCO3-]+[Na+]=[OH-]+[CO32-]; — 6.在EDTA配位滴定中,下列有关EDTA酸效应的叙述,何者是正确的(B ) A. 酸效应系数愈大,配合物的稳定性愈高; B. 酸效应系数愈小,配合物稳定性愈高; )

C. 反应的pH愈大,EDTA酸效应系数愈大; D. 选择配位滴定的指示剂与酸效应无关; 7.当被滴定溶液中有M和N两种离子共存时,欲使EDTA滴定M而N不干扰,则在%的误差要求下滴定反应要符合: ( C ) A. KMY/KNY104; B.KMY/KNY105; C.KMY/KNY106; D. KMY/KNY108; ~ 8.在EDTA滴定中,下列有关掩蔽剂的应用陈述,哪一个是错误的(A ) A. 当Al3+、Zn2+离子共存时,可用NH4F掩蔽Zn2+而测定Al3+; ~ B. 测定钙镁时,可用三乙醇胺掩蔽少量Fe3+、Al3+; C. 使用掩蔽剂时,要控制一定的酸度条件; D. Bi3+、Fe3+共存时,可用盐酸羟胺掩蔽Fe3+的干扰; { 9.今有A,B相同浓度的Zn2+-EDTA溶液两份:A为pH = 10的NaOH溶液;B为pH=10的氨性缓冲溶液。对叙述两溶液K’ZnY的大小,哪一种是正确的( B ) A. 溶液的K’ZnY和B溶液相等; B. A溶液的K’ZnY小于B溶液的K’ZnY; 。 C. A溶液的K’ZnY大于B溶液的K’ZnY; D.无法确定; 10. 条件电势是(D ) A. 标准电极电势; B. 任意温度下的电极电势; C. 任意浓度下的电极电势; ` D. 在特定条件时,氧化态和还原态的总浓度均为1mol·L-1时,校正了各种外界因素影响后的实际电极电势; 11. 已知:E0F2/2F-=,E0Cl2/2Cl-=,E0Br2/2Br-=,E0I2/2I-=,E0Fe3+/Fe2+=,根据电极电势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 A. 卤离子中只有I-能被Fe3+氧化; B. 卤离子中只有Br-和I-能被Fe3+氧化; C. 卤离子中除F-外都能被Fe3+氧化; D. 全部卤离子都能被Fe3+氧化;

分析化学上册总答案

分析化学上册总答案

第2章 2、为了了解磷肥对水稻生长的影响,若果从某稻田中取一小铲泥样进行测定,试问由此试样所得分析结果有无意义?为什么? 答:无意义,这样的分析结果没有代表性。了解磷肥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因素需要对土壤进行分析,土壤的分析内容十分丰富,包括成分分析,肥力分析和污染物分析等。土壤的组成具有不均匀性,且影响因素十分复杂,为了采得具有代表性的试样,必须多方面考虑。比如:采样点的布设,采样时间,采样深度,采样量等。 5、已知铝锌矿的K=0.1,a=2。 (1)采取的原始试样最大颗粒直径为30mm,问最少应采取多少千克试样才具有代表性?(2)将原始试样破碎并通过直径为3.36mm的筛孔,再用四分法进行缩分,最多应缩分几次?(3)如果要求最后所得分析试样不超过100克,问试样通过筛孔的直径应为多少毫米? 解:(1)K=0.1 a=2 m =Kd a=0.1×(30)2=0.1×900=90kg (2) K=0.1 a=2 m= Kd a=0.1×(3.36)2=1.13kg (90/2n)<1.13 n=6.33 故最少缩分6次。 (3) Kd2≧0.1 d=1mm 第4章 2.指出下列情况下,各会引起哪种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应该采取什么方法减免? (1)电子天平未经校准;(2)容量瓶何以业管部配套; (3)试剂中含有微量的被测组分;(4)天平的零点有微小波动; (5)滴定时从锥形瓶中溅出一滴溶液; 。 (6)标定HCl溶液用的NaOH标准溶液中吸收了CO 2 答:(1)系统误差中的仪器误差。减免的方法:校准仪器或更换仪器。 (2)系统误差中的仪器误差。减免的方法:校准仪器或更换仪器。 (3)系统误差中的试剂误差。减免的方法:做空白实验。 (4)随机误差。(5)过失误差。 (6)系统误差中的试剂误差。减免的方法:做空白实验。 8.下列数据中包括极为有效数字? =4.74 (6)pH=10.00 (1)0.0083 (2)27.160 (3)700.0 (4)7.80 (5) pK a 答:(1)2 (2)5 (3)4 (4)3 (5)2 (6)2 10两位分析者同时测定某一合金中铬的质量分数,每次称取试样均为2.00g,分别报告结果如下:甲:1.02%,1.03%;乙:1.018%,1.024%。问哪一份报告是和合理的,为什么?

分析化学期末复习资料

分析化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 绪论 1. 分析化学包括:定量分析,定性分析,结构分析(形态分析) 2. 定性分析的对象包括:样本,分析物 3. 按样本大小可分为:常量分析(固:>100mg ,液:>10mL ),半微量分析(固:10~100mg ,液:1~10mL ),微量分析(固:0.1~10mg ,液:0.01~1mL ) 4. 按分析物在样品中所占含量可分为:主要(常量)组分分析(>1%),微量组分分析(0.01~1%),痕量组分分析(<0.01%) 第二章 误差及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 1. 误差:测定值与真值之间的差值。 2. 绝对误差:E=T X - 3. 相对误差:Er= ?-T T X 100% 4. 准确度:测定平均值与真值接近的程度,常用误差大小表示。误差小,准确度高。 5. 偏差:个别测定结果与几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之间的差值。 6. 绝对偏差:di =Xi-X 7. 相对偏差:dr = ?-X X Xi 100% 8. 相对平均偏差:??-= ∑X n X Xi dr 100% 9. (样本)标准偏差:s= () 1 -n X -Xi n 1 i 2 ∑= 10. 精密度:在相同条件下,多次重复测定值相互符合的程度,常用偏差大小表 示。 11. 实验结果首先要求精密度高,才能保证有准确的结果,但高的精密度不一定能保证有高的准确度。(如无系统误差存在,则精密度高,准确度也高) 12. 校正系统误差(准确度,误差)的方法:改进方法,校正仪器,对照实验,空白实验,回收率实验 13. 校正随机(偶然)误差(精密度,偏差)的方法:增加测定次数 14. 随机误差大,系统误差不一定大 15. 可疑值的取舍:G 检验(书p17)(G= s X X i -,s :标准偏差),Q 检验(p18) 16. 平均值的置信区间(p14):n s t X ?± =μ(t :查表可得,n ;测定次数)

分析化学考试试卷及答案1

分析化学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在分析过程中,下列情况将引起何种(系统、随机)误差。使用没有校正的砝码引起系统误差;用部分风化的H2C2O4·H2O标定NaOH引起系统误差;滴定管读数最后一位不一致为随机。 2.万分之一天平的每次称量误差为±0.0001g,其相对误差为 % 100 001 .0 ? ± m 若要求称量的相对误差为0.2%,称量时至少要称取质量0.1 g。 3.配制标准溶液的方法有直接配制法和间接配制法。 4.用0.10mol/L NaOH溶液滴定0.10mol/L HCl和H3BO3混合溶液时,在滴定曲线上出现 1 个突跃。(H3BO3的p Ka1=9.42) 5.写出NH4Ac在水溶液中的质子条件:[HAc]+[H+]=[OH—]+[NH3] 6.0.10mol/L乙酸钠(p Ka=4.74)的pH=8.87 。 7.0.10mol/L NH3·H2O和0.10mol/L NH4Cl水溶液的pH=9.26。 8.六次甲基四胺的p K b = 8.85,用它配制缓冲溶液时的pH范围是5.15±1 9.某一弱酸型的指示剂和离解常数为K HIn=1.0×10-5,该指示剂的理论变色范围是pH=5±1 。 10.用0.100mol/L HNO3滴定同浓度的NaOH的pH突跃范围为9.7~4.3。若HNO3和NaOH的浓度均减小10倍,则pH突跃范围为8.7~5.3 。 11.用KMnO4滴定 - 2 4 2 O C时,红色的消失由慢到快是属于自动催化反应。 12.于20.00mL0.100mol/L Fe2+(1mol/L H2SO4)溶液中分别滴入19.98mL和20.028mL Ce4+溶液,平衡时,体系的电位分别0.86 为和 1.26 ;化学计量点的电位为 1.06 ( V V Fe Fe Ce Ce 68 .0 ; 44 .1'0 / '0 /2 3 3 4= =+ + + +? ? )。 13.某有色物的浓度为1.0×10-4mol/L,以1cm吸收池在最大吸收波长下的吸光度为 0.480,在此波长下该有色物的ε= 4.8×103L·mol-1·cm-1,T%= 0.33=33%。 二、选择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多选不给分。每题2分,共20分) 1.某人根据置信度为95%对某项分析结果计算后,写出如下几种报告,合理的是(B)A.(25.48±0.1)% B.(25.48±0.13)% C.(25.48±0.135)% D.(25.48±0.1328)% 2.下列各组酸碱,属于共轭酸碱对的是(B)

分析化学(上册)-课外习题

1.下列数据中有效数字不是四位的是( ) (A)0.2500 (B)0.0025 (C) 2.005 (D)20.50 2. 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0.2g 试样,正确的记录应是( ) (A)0.2g (B)0.20g (C) 0.200g (D)0.2000g 3. 欲配制pH=5的缓冲溶液,下列物质的共轭酸碱对中最好选择( ) A. 一氯乙酸(K a = 1.4×10-3) B. 甲酸(K a = 1.8×10-4) C. 乙酸(K a = 1.8×10-5) D. 氨水(K b = 1.8×10-5) 4. 在pH= 5.0的醋酸缓冲液中用0.02 mol·L -1的 EDTA 滴定同浓度的Pb 2+。已知:lg K PbY =18.0,lg Y(H) =6.6,lg Pb(Ac) =2.0,化学计量点时溶液中pPb’应为( ) A. 10. B. 9.0 C. 6.7 D. 5.7 5. 某HCl 溶液中c Fe(III)=c Fe(Ⅱ)=1mol ?L -1,则此溶液中铁电对的条件电位'θ?为( ) A. ' θFe /Fe 23+ + ?= θFe /Fe 23++? B. ' θFe /Fe 23++?= θFe /Fe 23++?) () (II Fe III Fe lg 059.0αα+ C. ' θFe /Fe 23++?= θFe /Fe 23++?) () (II Fe Fe III Fe Fe 32lg 059.0αγαγ+ + + D. ' θFe /Fe 23++?= θFe /Fe 23++?) () (III Fe Fe II Fe Fe 23lg 059.0αγαγ+ + + 6.反应 2A ++ 3B 4+ → 2A 4++3B 2+到达化学计量点时电位是( ) A. 2 θB θA ??+ B. 5 6 )2(θ B θA ?+?? C. 5 32θ B θA ??+ D. 523θB θA ??+ 7. 在下列各组酸碱组分中,不属于共轭酸碱对的是( ) A. HOAc-NaOAc B. H 3PO 4-H 2PO 4- C. +NH 3CH 2COOH-NH 2CH 2COO - D. H 2CO 3-HCO 3- 8. 莫尔法测定Cl -含量时,要求介质的pH6.5~10.0范围内,若pH 过高,则

分析化学第7章课后知识题目解析

第七章氧化还原滴定 1.条件电位和标准电位有什么不同?影响电位的外界因素有哪些? 答:标准电极电位E′是指在一定温度条件下(通常为25℃)半反应中各物质都处于标准状态,即离子、分子的浓度(严格讲应该是活度)都是1mol/l(或其比值为1)(如反应中有气体物质,则其分压等于1.013×105Pa,固体物质的活度为1)时相对于标准氢电极的电极电位。 电对的条件电极电位(E0f)是当半反应中氧化型和还原型的浓度都为1或浓度比为,并且溶液中其它组分的浓度都已确知时,该电对相对于标准氢电极电位(且校正了各种外界因素影响后的实际电极电位,它在条件不变时为一常数)。由上可知,显然条件电位是考虑了外界的各种影响,进行了校正。而标准电极电位则没有校正外界的各种外界的各种因素。 影响条件电位的外界因素有以下3个方面; (1)配位效应; (2)沉淀效应; (3)酸浓度。 2.是否平衡常数大的氧化还原反应就能应用于氧化还原中?为什么? 答:一般讲,两电对的标准电位大于0.4V(K>106),这样的氧化还原反应,可以用于滴定分析。 实际上,当外界条件(例如介质浓度变化、酸度等)改变时,电对的标准电位是要改变的,因此,只要能创造一个适当的外界条件,使两电对的电极电位超过0.4V ,那么这样的氧化还原反应也能应用于滴定分析。但是并不是平衡常数大的氧化还原反应都能应用于氧化还原滴定中。因为有的反应K虽然很大,但反应速度太慢,亦不符合滴定分析的要求。 3.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度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1)反应物的浓度;2)温度;3)催

化反应和诱导反应。 4.常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有哪几类?这些方法的基本反应是什么? 答:1)高锰酸钾法.2MnO4+5H2O2+6H+==2Mn2++5O2↑+8H2O. MnO2+H2C2O4+2H+==Mn2++2CO2+2H2O 2) 重铬酸甲法. Cr2O72-+14H++Fe2+===2Cr3++Fe3++7H2O CH3OH+Cr2O72-+8H+===CO2↑+2Cr3++6H2O 3)碘量法3I2+6HO-===IO3-+3H2O, 2S2O32-+I2===2I-+2H2O Cr2O72-+6I-+14H+===3I2+3Cr3++7H2O 5.应用于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反应具备什么条件? 答:应用于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反应,必须具备以下几个主要条件: (1)反应平衡常数必须大于106,即△E>0.4V。 (2)反应迅速,且没有副反应发生,反应要完全,且有一定的计量关系。 (3)参加反应的物质必须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或能与还原剂或氧化剂生成沉淀的物质。 (4)应有适当的指示剂确定终点。 6.化学计量点在滴定曲线上的位置与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电子转移数有什么关系? 答:氧化还原滴定曲线中突跃范围的长短和氧化剂与还原剂两电对的条件电位(或标准电位)相差的大小有关。电位差△E较大,突跃较长,一般讲,两个电对的条件电位或标准电位之差大于0.20V时,突跃范围才明显,才有可能进行滴定,△E值大于0.40V时,可选用氧化还原指示剂(当然也可以用电位法)指示滴定终点。 当氧化剂和还原剂两个半电池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相等,即n1=n2时,则化学计量点的位置恰好在滴定突跃的中(间)点。如果n1≠n2,则化学计量点的位置偏向电子转移数较多(即n

分析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2008 –2009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分析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定量分析结果的标准偏差代表的是-----------------------------(C )。 A. 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B. 分析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C. 分析结果的精密度 D. 平均值的绝对误差 2.下列哪种情况应采用返滴定法-------------------------------------(C )。 A. 用AgNO3标准溶液测定NaCl试样含量 B. 用HCl标准溶液测定Na2CO3试样含量 C. 用EDTA标准溶液测定Al3+试样含量 D. 用Na2S2O3标准溶液测定K2Cr2O7试样含量 3.下列各项叙述中不是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要求的是----------(D )。 A. 反应必须有确定的化学计量关系 B. 反应必须完全 C. 反应速度要快 D. 反应物的摩尔质量要大 4. 下列四个数据中为四位有效数字的-------------------------------- ( C ) (1)0.0056 (2)0.5600 (3)0.5006 (4)0.0506 A. 1, 2 B. 3, 4 C. 2, 3 D. 1, 4 5. 以下有关随机误差的论述正确的是------------------------------( C ) A. 正误差出现概率大于负误差 B. 负误差出现概率大于正误差 C. 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等 D. 大小误差出现的概率相等 6. 在用K2Cr2O7法测定Fe 时, 加入H3PO4的主要目的是--( B ) A. 提高酸度, 使滴定反应趋于完全 B. 降低化学计量点前Fe3+/Fe2+电对的电位,使二苯胺磺酸钠在突跃范围内变 色 C. 提高化学计量点前Fe3+/Fe2+电对的电位, 使二苯胺磺酸钠不致提前变色 D. 有利于形成Hg2Cl2白色丝状沉淀 7. 用Fe3+滴定Sn2+在化学计量点的电位是--------------------------( D ) [ ?' (Sn4+/Sn2+)=0.14V] ?' (Fe3+/Fe2+)=0.68V, A. 0.75V B. 0.68V C. 0.41V D. 0.32V 8. 测定试样中CaO 的质量分数, 称取试样0.9080 g,滴定耗去EDTA 标准溶液20.50 mL, 以下结果表示正确的是---------------( C ) A. 10% B. 10.1% C. 10.08% D. 10.077% 9. 下列滴定分析操作中会产生系统误差的是-----------------------( C ) A. 指示剂选择不当 B. 试样溶解不完全 C. 所用蒸馏水质量不高 D. 称样时天平平衡点有±0.1mg的波动 10. 某溶液含Ca2+、Mg2+及少量Al3+、Fe3+,今加入三乙醇胺, 调至pH=10, 以铬 黑T为指示剂, 用EDTA滴定, 此时测定的是---------( A )

分析化学考试试题A卷

):

C .ZnO D . AgNO 3 7.有A 、B 两份不同浓度的有色溶液,A 溶液用1.0cm 吸收池,B 溶液用2.0cm 吸收池,在同一波长下测得的吸光度的值相等,则它们的浓度关系为: A . A 是B 的1/2; B. A 等于B ; C . B 是A 的4倍; D. B 是A 的1/2 8. 液液萃取分离中,同一物质的分配系数K D 与分配比D 的数值不同,这是因为该物质在两相中的 A . 浓度不同; B. 溶解度不同; C . 化合能力不同; D. 存在形式不同 9.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电位选择性系数可用于: A. 估计电极的检测限 B. 估计共存离子的干扰程度 C. 校正方法误差 D. 计算电极的响应斜率 10.电位滴定是以测量电位的变化情况为基础,下列因素影响最大的是: A. 参比电极; B. 液接电位; C. 不对称电位; D. 被测离子活度 11. 若分光光度计的仪器测量误差ΔT =0.5%,在T =50%时,由测量引起的浓度相对误差为: A .1.0% B .1.4% C .1.8% D .2.2% 12. 示差分光光度法与普通分光光度法的不同之处是: A. 选择的测定波长不同; B. 使用的光程不同 C. 参比溶液不同; D. 标准溶液不同 13.摩尔法测定Cl -,所用标准溶液、滴定条件和应选择的指示剂分别是: A .NH 4 SCN ,酸性,K 2CrO 4 B .AgNO 3,中性弱碱性,K 2CrO 4 C . AgNO 3,中性弱酸性,K 2CrO 4 D . NH 4 SCN ,碱性,K 2Cr 2O 7 14.用浓度为C 的EDTA 滴定金属离子M ,为满足滴定要求(误差≤0.2%),)H (Y lg α应满足的 关系是: A. 9)MY (K ) H (Y -≤α B. 6)MY (lg ≥α C. 6C lg )MY (K lg lg )H (Y -+≥α D. 6C lg )MY (K lg lg ) H (Y -+≤α 15.若两电对在反应中电子转移数分别为1和2,为使反应完全程度达到99.9%,两电对的条 件电位差至少应大于: A .0.09V B .0.18V C .0.27V D .0.35V 16. 在草酸溶液中,H 2C 2O 4的分布系数计算式是:

武大版分析化学上册答案

第一章概论 1—3 分析全过程: 取样、处理与分解;试样的分离与富集;分析方法的选择;结果的计算与评价. 1-4 标定碱标准溶液时,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 M=204。23g.mol—1)和二水合草酸(H2C2O4. 2H2O, M=126。07g.mol—1)都可以作为基准物质,你认为选择哪一种更好?为什么? 答:选择邻苯二甲酸氢钾更好。因为邻苯二甲酸氢钾的摩尔质量较大,称量误差较小。 1—5.基准物Na2CO3和Na2B4O7·10H2O都可用于标定HCl溶液的浓度.你认为选择哪一种更好为什么答:选择Na2B4O7·10H2O更好.因为Na2B4O7·10H2O的摩尔质量较大,称量误差较小 1—6 用基准Na2CO3标定HCl溶液时,下列情况会对HCl的的浓度产生何种影响(偏高、偏低或没有影响)? a。滴定时速度太快,附在滴定管壁的HCl来不及流下来就读取滴定体积 b. 称取Na2CO3时,实际质量为0.0834g,记录时误记为0。1824g c. 在将HCl标准溶液倒入滴定管之前,没有用HCl溶液荡洗滴定管 d。锥瓶中的Na2CO3用蒸馏水溶解时,多加了50mL蒸馏水 e。滴定开始之前,忘记调节零点,HCl溶液的液面高于零点 f。滴定管活塞漏出HCl溶液 g. 称取Na2CO3时,撇在天平盘上 h. 配制HCl溶液时没有混匀 答:使用Na2CO3标定HCl的浓度时,HCl的浓度计算公式为:c HCl=2m Na2CO3/(M Na2CO3V HCl)。 a。由于V HCl偏高,c HCl偏低; b. 由于m Na2CO3偏低,c HCl偏低; c. 由于V HCl偏高,c HCl偏低; d. 无影响; e。因为V HCl偏低,c HCl偏高; f. 因为V HCl偏高,c HCl偏低; g. 由于Na2CO3易吸湿,应用减量法称量。称取Na2CO3时,在天平盘上,Na2CO3会吸湿,使m Na2CO3偏低,最终导致c HCl偏低; h. 溶液没有混匀时,很可能的情况是上层较稀,因此c HCl偏低的可能性较大. 1—7. 若将H2C2O4·2H2O基准物质不密封,长期置于放有干燥剂的干燥器中,用它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时,结果是偏高,偏低,还是无影响 答:若将未密封H2C2O4·2H2O基准物质长期置于放有干燥剂的干燥器中,会使其失去结晶水。用它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偏高。根据,最终使结果偏低。 1—8. 假设用HCl标准溶液滴定不纯的Na2CO3试样,若出现7题中所述的情况,将会对分析结果产生何

分析化学,第七版,李发美主编,仪器分析部分习题答案

- 242O C 电位法及永停滴定法 1.在25℃,将pH 玻璃电极与饱和甘汞电极浸入pH=6.87的标准缓冲溶液中,测得电动势为0.386V ;测定另一未知试液时,测得电动势为0.508V 。计算未知试液的pH 。 94.8059 .0386 .0508.06.87 059.0=-+=-+=S X S X E E pH pH 2. 若K H+,Na+=1×10-15,这意味着提供相同电位时,溶液中允许Na +浓度是H +浓度的多少倍?若Na +浓度为1.0 molL 时,pH=1 3.00的溶液所引起的相对误差是多少? (1)K H+,Na+=1×10-15时,意味着干扰离子Na +的活度比被测离子H +的活度高1×1015倍时,两者才产生相同的电位。 (2)%0.110 .10016.0101%100%13 15=??=??=?--x n n Y Y X a a K C C Y X , 3.某钙离子选择电极的选择系数K Ca2+,Na+=0.0016,测定溶液中Ca 2+离子的浓度,测得浓度值为 2.8×10-4molL ,若溶液中存在有0.15molL 的NaCI ,计算:①由于NaCl 的存在,产生的相对误差是多少?②若要使相对误差减少到2%以下,NaCl 的浓度不能大于多少? ()%89.12%100108.215.00016.0%100%4 1 /2=???= ??=?-x n Y Y X a a K C C Y X , 若要使相对误差减少到2%以下,则 ()%100108.20016.0%100%24 1 /2???= ??>-x x n n Y Y X C a a K Y X , 解得NaCl 的浓度不能大于0.059molL 4.用下列电池按直接电位法测定草酸根离子浓度。 Ag │AgCl (固)│KCl (饱和┊┊ (未知浓度)│Ag 2C 2O 4(固)│Ag (1)推导出pC 2O 4与电池电动势之间的关系式(Ag 2C 2O 4的溶度积K sp =2.95×10- 11) (2)若将一未知浓度的草酸钠溶液置入此电解池,在25℃测得电池电动势为0.402V ,Ag-AgCl 电极为负极。计算未知溶液的pC 2O 4值。 (已知A g C l /A g ?= + 0.1990V ,Ag /Ag +?=+0.7995V ) 4 24211////2059 .04889.02059 .0)1095.2lg(2059.07995.0lg 2059.0lg 2059.0lg 059.0lg 059.024 224 24 22O pC O pC K K O C sp Ag Ag O C sp Ag Ag Ag Ag Ag Ag O C Ag +=+?+=-+=+=+=--+- +++α?α?α??θθ θθ 4 242////2 059 .02899.01990.02059.04889.0lg 059.0422O pC O pC E Ag Ag Ag Ag Ag Ag Ag Ag O C Ag +=-+=-+=-=++++?α???θ 80 .32 059 .02899.0402.04242=+=O pC O pC

分析化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2007级年《分析化学》试题 一、填空题. 1、分析化学的任务是_____________;定量分析包括的主要步骤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莫尔(Mohr)法和佛尔哈德(Volhard)法所用指示剂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密度与准确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高锰酸钾法分析铁时,如有少量Cl-存在,则分析结果会偏高,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间接碘量法应注意__________。 2、用硫酸滴定NaOH时,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 ,则硫酸对NaOH的滴定度为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试样中K2O的质量分数为a,则换算成K3PO4的化学因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下图所示滴定曲线类型,并选择一适当的指示剂。(见下图、表) 曲线的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宜选用_________为指示剂。 p H 指示剂变色范围p H 苯胺黄 1. 3 — 3. 2 甲基橙 3. 1 — 4. 4 甲基红 4 .4 — 6. 2 9.7 酚酞8. 0 — 10.0 8 硝胺11.0 — 12. 3

7.7 6 4 2 50 100 150 200 标准溶液加入量% 4、滴定分析的方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示差吸光 光度法与普通吸光光度法的差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某三元酸的电离常数分别是K a1= 1×10-2,K a2= 1×10-6,K a3= 1×10-12。用NaOH标准 溶液滴定时有_______(个)滴定突跃。滴定至第一计量点时,溶液pH =_________,可选用_________作指示剂;滴定至第二计量点时pH=_________,可选用__________作指示剂。 6、NH4H2PO4水溶液的质子条件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用草酸钠为基准物质,用直接滴定法标定高锰酸钾溶液时应注意的条件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摩尔吸光系数ε的物理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化学第四版 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 1、仪器分析和化学分析: 仪器分析是以物质的物理性质和物理化学性质(光、电、热、磁等)为基础的分析方法,这类方法一般需要特殊的仪器,又称为仪器分析法;、 化学分析是以物质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2、标准曲线与线性范围: 标准曲线是被测物质的浓度或含量与仪器响应信号的关系曲线; 标准曲线的直线部分所对应的被测物质浓度(或含量)的范围称为该方法的线性范围。 3、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和检出限: 物质单位浓度或单位质量的变化引起响应信号值变化的程度,称为方法的灵敏度; 精密度是指使用同一方法,对同一试样进行多次测定所得测定结果的一致程度; 试样含量的测定值与试样含量的真实值(或标准值)相符合的程度称为准确度; 某一方法在给定的置信水平上可以检出被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质量,称为这种方法对该物质的检出限。 第三章光学分析法导论 1、原子光谱和分子光谱: 由原子的外层电子能级跃迁产生的光谱称为原子光谱; 由分子的各能级跃迁产生的光谱称为分子光谱。 2、原子发射光谱和原子吸收光谱: 当原子受到外界能量(如热能、电能等)的作用时,激发到较高能级上处于激发态。但激发态的原子很不稳定,一般约在10-8 s内返回到基态或较低能态而发射出的特征谱线形成的光谱称为原子发射光谱; 当基态原子蒸气选择性地吸收一定频率的光辐射后跃迁到较高能态,这种选择性地吸收产生的原子特征的光谱称为原子吸收光谱。 3、线光谱和带光谱: 4、光谱项和光谱支项; 用n、L、S、J四个量子数来表示的能量状态称为光谱项,符号为n 2S + 1 L; 把J值不同的光谱项称为光谱支项,表示为n 2S + 1 L J。 5、统计权重和简并度; 由能级简并引起的概率权重称为统计权重; 在磁场作用下,同一光谱支项会分裂成2J+1个不同的支能级,2J+1称为能级的简并度。 6、禁戒跃迁和亚稳态; 不符合光谱选择定则的跃迁叫禁戒跃迁; 若两光谱项之间为禁戒跃迁,处于较高能级的原子具有较长的寿命,原子的这种状态称为亚稳态。 7、 8、 9、分子荧光、磷光和化学发光; 荧光和磷光都是光致发光,是物质的基态分子吸收一定波长范围的光辐射激发至单重激发态,再由激发态回到基态而产生的二次辐射。 荧光是由单重激发态向基态跃迁产生的光辐射, 磷光是单重激发态先过渡到三重激发态,再由三重激发态向基态跃迁而产生的光辐射。 化学发光是化学反应物或反应产物受反应释放的化学能激发而产生的光辐射。 10、拉曼光谱。 拉曼光谱是入射光子与溶液中试样分子间的非弹性碰撞引起能量交换而产生的与入射光频率不同的散射光形成的光谱。 第四章原子发射光谱法

分析化学(第7版)课后习题参考解答

第二章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 1、指出下列各种误差是系统误差还是偶然误差?如果是系 统误差,请区别方法误差、仪器和试剂误差或操作误差,并给出它们的减免方法。 答:①砝码受腐蚀: 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更换砝码。 ②天平的两臂不等长: 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③容量瓶与移液管未经校准: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④在重量分析中,试样的非被测组分被共沉淀:系统误差 (方法误差);修正方法,严格沉淀条件。⑤试剂含被测组分: 系统误差(试剂误差);做空白实验。⑥试样在称量过程中吸潮: 系统误差(操作误差);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⑦化学计量点不在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内:系统误差(方法误差);另选指示剂。⑧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数字估计不准:偶然误差;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增加测定次数。⑨在分光光度法测定中,波长指示器所示波长与实际波长不符: 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⑩在HPLC 测定中,待测组分峰与相邻杂质峰部分重叠 系统误差(方法误差);改进分析方法

6、两人测定同一标准试样,各得一组数据的偏差如下: (1) 0.3 -0.2 -0.4 0.2 0.1 0.4 0.0 -0.3 0.2 -0.3 (2) 0.1 0.1 -0.6 0.2 -0.1 -0.2 0.5 -0.2 0.3 0.1 ① 求两组数据的平均偏差和标准偏差; ② 为什么两组数据计算出的平均偏差相等,而标准偏差不等; ③ 哪组数据的精密度高? ②标准偏差能突出大偏差。 ③ 第一组数据精密度高 7、测定碳的相对原子质量所得数据: 12.0080、12.0095、 12.0099、 12.0101、12.0102、12.0106、12.0111、12.0113、12.0118 及 12.0120。 求算:①平均值;②标准偏差;③平均值的标准偏差;④平均值在 99%置信水平的置信限。 解:① x x i 12.0104 n 2 ② s (x i x) 0.0012 n1 解: d 1 d 2 d 3 d n d 1 0.24 d 2 0.24 s 1 0.28 s 2 0.31 d s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