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翻译观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翻译观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翻译观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翻译观

德里达解构主义翻译观

———戴维斯的《解构主义与翻译》评介

摘要:解构主义是针对传统结构主义语言学而出现的一种反传统、反理性的思潮。作为创始人和代表人物之一, 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核心观点是消除结构主义所倡导的二元对立, 排除本源和中心。凯瑟琳·戴维斯的著作《解构主义与翻译》在传承了德里达解构主义翻译观的基础上, 根据其研究重新思考了翻译中的许多理论与实践问题, 对重新认识德里达及解构主义对翻译的影响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解构主义;翻译;德里达

Derrida’s View on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construction

———Comment on Davis’s Deconstruction and Translation

(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Nanchang330032, Jiangxi)

Abstract: Deconstruction is the violation of rational and traditional thought, which is distinguished from traditional structural linguistics. As the forerunner of deconstruction, the French philosopher Jacques Derrida advocates the elimination of logocentrism. Based on Derrida’s research on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construction, Kathleen Davis presents her meditation on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in Deconstruction and Translation. This book helps us to have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Derrida as well as his works on deconstruction. Meanwhile, it exerts a great impact on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construction.

Key words: deconstruction; translation; Derrida

一、引言

Deconstruction and Translation(《解构主义与翻译》)一书于2004年4月出版,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推出的原版《国外翻译研究丛书》之一。此书作者凯瑟琳·戴维斯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英语系的助理教授,其研究领域主要涉及中古世纪英语文学、后殖民理论(中世纪与后殖民性的关系)、翻译理论。该书向读者阐述了如何根据德里达的研究,对于翻译中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重新思考。

《解构主义与翻译》一书分为两大部分共六章。每大部分均以引言作为读书向导, 每一章在详细论述之后都附有总结部分,这样便于读者能够更好的了解作者所要阐释的观点及内容。第一部分为本书的1,2,3章主要讲的是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的问题,在第一部分中作者主要向读者介绍并阐释了德里达解构思想中的一

些关键概念,诸如延异、印迹、限制、可重复性等,以此为第二部分涉及到的解构思想运用到翻译实践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部分(4,5,6章)主要讲述德里达思想后期的许多重要文献,介绍诸多学者和译者在解构思想指导下的翻译实践问题,着重阐释了解构主义对翻译理论的影响与指导意义。

二、内容简介

第1章“延异”在第一节“起源中的差异”中作者提到了德里达关于巴别塔之旅的看法,以此引起人们对语言与结构两者之间关系问题的关注。同时,德里达提到:在语言系统中,一个专有名词在没有对应词的情况下不能表示任何事物,必须在与其他能指的差异关系中才能发挥作用。巴别塔的故事就说明了这一差异关系:名字的赋予者上帝处于语言起源之中。(Derrida 1985:167)在接下来的两节中,作者主要是对德里达的“延异”概念及“延异”密切相关的概念“印迹”进行深入探讨。作者在文中提到由于意义不能先于延异,因而不可能有纯粹完整的意义起源。意义产生语言,不止是语言表达中的首要在场。因而也不可能从语言及语言转换中轻易获取。由此作者进一步说明翻译的必要性以及在绝对意义上的不可译性问题。最后,在本章的结论部分作者对于德里达作为绝对意义上不可译性的声称者经常被误解这一看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同时也对可译性问题进行了阐述。

第2章“限度”介绍了德里达关于单一性和普遍性的思考,提出可译性限度的命题。限度不是指存在之间的明确界限。在后面的两节中作者从文本的定义和写作阐述了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难以融合。在“文本”这节中,德里达对于文本是这样解释的:我说得暗含所有结构,这些结构被称为真实的,经济的,具有历史性的,简而言之:所有可能的指称对象。换一种说法就是语境之外别无它物。这并不意味所有指称对象如人们所说得那样在一本书中被中止,否定甚至封闭。(Derrida 1988:148)在“写作”这节中,作者提出,德里达在反思索绪尔思想的基础上解构了传统的言语/书写的等级性二元区分,从而对翻译派生观进行了彻底颠覆。在最后结论部分作者说到可译性限度的研究要求我们对可重复性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同时对语言中的稳定性和不稳定性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这也将是作者在第三章中所要涉及的内容。

第3章“可重复性”涉及结构稳定性的探讨及其由此产生的翻译中的意义问题。作者在第一节提到,根据德里达对能指与所指之间差异性的探讨可以表明德里达并未声称意义没有稳定性;实际上,他是一直在研究结构稳定性元素及这些元素在产生意义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为了进一步阐述自己的观点,作者列举了德里达在谈及稳定性这一问题时写的一篇关于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短评,德里达在一个宽泛的历史性语境中讨论稳定性。在后面的两部分作者介绍了“补充”和“生存”两个解构概念,对翻译与哲学的关系以及译文与原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进一步阐释。在本章的结论部分作者提出对完全可译性的追求体现了统治和占领的欲望,解构主义因力图颠覆这种系统的根基而带有深刻的政治性。

第4章“卸载术语”介绍了德里达对一些当代翻译理论研究的重要概念,如“决定”(decision) 、“意图”(intention) 和“交际”(communication)的探讨,试图为翻译研究提供更广阔的视野。作者在第一节中提到,在翻译研究当中,人们经常把焦点放在译者决策的制定过程中,其影响深远。任何一个文本的意义都是不可判定的,因为意义是语言的反映并且不能被获取或重组。因此译者需要时

刻做出决策,翻译永远是一种道德伦理的行为,因为译作不是重演已发生的事件, 而是一种“施为性”的事件(performative events)。(Davis 2004:51)在第二节中,作者引用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和格莱斯的合作原则,进一步阐释了意义的不确定性,意义是语言的反映,是说话者意图的承载和体现。由于语境是不断变化的,因而意图也是变化的,所以作者最终得出的结论是语言/文本传递的意义是依语境的变化而变化的,是不确定的。在第三节和结论部分,作者主要是对“交际”这一术语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作者列举了《语言学和语音学字典》中关于交际的一段描述并且对这段描述发表自己的见解。交际承认语言不是信息输送的传播,而是一种表演或一个事件。

第5章“翻译德里达作品”列举了信奉德里达理论的译者们如何翻译德里达作品并分析了其翻译方法的差异性,以此来说明解构不是一种翻译方法,而是一种思考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解构主义运用的实践意义。这些译者使用的翻译方法多种多样,风格迥异,如斯匹瓦克(Spivak),尽管她的序言有许多对翻译有着重要作用的术语和议题,她却很少加注说明其翻译决策,并使用风格特殊的英语;巴思(Bass) 喜欢加注使读者阅读语境化并且热衷为德里达文本提供哲学化背景;本宁顿(Bennington) 和麦克列奥德(Mcleod)选择“折衷”的英语,认为这样可以让人们认识到替补永不停止,译文呼唤重译和修订;李维斯(Lewis) 坚持“滥译”(滥用的忠实,abusive fidelity) ,试图用新的语言表达,用符合译文自身特征的文字去对应原文多重和多样的表达手法(Davis,2004:67-89)。在本章结论部分,作者提到了德里达“双重约束”(double bind)的翻译观--翻译在同一时刻,某一层面,即可能又不可能,既保护又滥用,即忠实又不忠实,既是意义的产生又是意义的再生产。由此作者提出翻译是需要决策的活动。

第6章“反应与责任”介绍了德里达后期思想中“aporias”(绝境)、“正义”(justice) 和“宽恕”(Mercy) 等重要概念。德里达常用“绝境”,一个指示逻辑矛盾的希腊术语,来指他常称之为任何形而上学论述的“盲点”。在“正义和宽恕”这一节中,作者利用了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的台词来说明法律与正义之间的关系,由此提出了在翻译中,译者需要被赋予法律上的责任和正义,对翻译作品做到公正。在“恰当翻译”这节中主要涉及德里达对译界当时热门的古特(Gutt)关联理论的批判及德里达对何谓恰当翻译的看法,以此呼吁译者强化自己的伦理意识。译者在做出决策的过程中,也需要对译作负责,使之成为恰当的翻译。在最后结论部分作者主要还是在强调译者如何使翻译作品成为恰当的翻译以及译者的使命和责任。

三、简评

《解构主义与翻译》一书主要是通过分析解构主义创始人德里达的思想著作、言论等来评说解构主义与翻译。这本书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什么是解构主义,何谓解构主义翻译,从而认真思考翻译研究可以从解构主义中学到什么以及解构主义对翻译研究有着怎样的影响。

首先,翻译是一种“施为性”的事件(performative events),而不是对已经发生的事件的重演,因而译者需要时刻作出决策。作者在第四章“卸载术语”中,在介绍德里达对一些当代翻译理论研究的重要概念中,谈及“决定”(decision)这一术语,作者说到,由于意义是语言的反映并且不能被获取或重组,因而任何一个文本的意义都是不可判定的。因此译者需要时刻做出决策,因为译作不是重演已发生的事件, 而是一种“施为性”的事件(performative events)。(Davis

2004:51)这在某种程度上就突出了译者的主体地位,强化了译者对于译作的主体意识。译者在一部作品的翻译过程当中,需要做出决定,认真考虑该如何翻译,采用何种翻译手段等等。因为翻译永远是一种关乎道德伦理的行为,译者在做出决策的过程中,也需要对译作负责,使之成为恰当的翻译。

其次,解构不是一种翻译方法,而是一种思考方式,解构主义思想对翻译的研究及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文中第5章德里达作品的英译中就有体现,作者列举了诸多信奉德里达思想的学者对其作品的英译以此强调解构主义思想对于翻译实践的深远影响。作者通过比较和分析,发现这些英译作品的差异性,翻译方法各不相同,有的甚至相互抵触,这些译者在批判和解构之间的夹缝中探索时,对语言的把握、翻译实践的意义不断进行思考,但他们的思考方式却未有太大的改变,他们在“双重约束”(double bind)---德里达的翻译观中进行挣扎。正因为如此,作者在接下来就提到,我们需要记住的是解构主义不是一种翻译方法。文本解构自身,因为他们自身隐藏着差异,而文本随着这种差异的运动不断变化着。(Davis 2004:87)因而我们应该认真地对解构主义进行思考,以一种反对绝对中心和二元对立的批判性思维方式,多角度看待问题,以此来更好的指导翻译实践。

德里达的翻译思想加深了人们对解构主义与翻译的认识,拓展了翻译研究领域,也从全新的角度发现不少新的研究课题,如文中作者对于德里达早期思想中的一些关键概念的探讨引发了我们对可译性问题的思考,接着在书中的第二部分,作者对于德里达思想中的宽恕观,正义观等则促使学者意识到翻译与伦理关系的问题,译者需要在翻译过程中作出反应和责任。同时,解构主义翻译观对于种族、性别课题的研究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Derrida, Jacques(1985) ‘Des Tours de Babel’, (English and French versions) in

J.Graham(ed,trans), 167.

[2]Derrida, Jacques(1988) ‘Afterword’, trans. Samuel Weber in Limited Inc, Evanston, IL: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148.

[3]Davis, K. Deconstruction and Translation [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pp.51; 67-89.

[4]楚立峰.解构主义翻译观述评[D].福州大学,2006:23-25

[5]蔡新乐. 从德里达的翻译思想看理性主义的翻译理论建构[J].中国翻

译,2001(4):58-60

[6]黄志旻.德里达的解构主义与译学意义观[D]. 华东师范大学,2007:34-41

[7]刘军平.解构主义的翻译观[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97,(02).

[8]单继刚.德里达:翻译与解构[J].世界哲学,2006,(01).

[9]孙志祥.德里达晚年翻译思想发生过转变吗?——从《何谓“确当的”翻译》一文谈起[J].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6).

[10]张隆溪,《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述评》[M].北京:三联书店,1986.

解构主义翻译的进步与局限性

第21卷 第4期 2008年8月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 Vol.21 No.4August 2008 解构主义翻译观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3 李晓惠,谷童宇,孙孝文 (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收稿日期:2008203228 作者简介:李晓惠(1953-),女,河南省驻马店市人,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主要从事英语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 谷童宇(1982-),女,湖北省襄樊市人,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生,主要从事英语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  3基金项目:武汉理工大学课题“大学英语阅读课研究型教学模式研究” (2007087)。摘要:通过剖析解构主义反中心和反二元对立的基本哲学主张对传统翻译理论产生的巨大冲击,揭示了解构主义翻译观的进步性和局限性。解构主义的进步性主要表现在其为翻译研究引入了新的思想方法,但是由于其翻译观存在的局限性,它也给翻译行为、译文及读者带来消极影响和负面效应。关键词:解构主义;进步性;局限性;传统翻译理论;冲击 中图分类号:H059;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477(2008)04-0597-04 在西方翻译界,最具影响力的是结构主义 (st ruct uralism )思想,这一思想有其系统的理论,在翻译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结构主义以语言的规律性、整体性和深层结构等理论给翻译研究带来了理性思维,使得翻译研究取得很大进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结构主义的翻译理论在经过实践的检验后,渐显其弊端。 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起,在西方文艺批评理论界产生了对结构主义的反叛,以消解性为主要特征,系统地解构了结构主义关于结构和意义 等重要概念,故名曰“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 2ism ),又称后结构主义(post 2st ruct uralism )。其 主要代表人物是雅克?德里达(J acques Derri 2 da )、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 )、罗兰?巴特(Roland Bart hes )等。德里达于1967年发表的三部著作奠定了解构主义的基础 [1] 。 解构主义的特点是反逻格斯中心、反权威、反理性和反结构。它认为语言表达之前先有明确的内在意义,文字只是其外在形式,直接否定了意义的确定性,否认了结构的存在。它主张要突破原有的系统,打开封闭的结构,排除中心和本原,消解二元对立[2]。 解构主义文学翻译观强调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强调解构作者的权威地位,是译者赋予了原作作者作品以新的生命。因此它赋予译者更大的自 由,让译者主动地在阅读中介入作品的再创造。 一、解构主义翻译观的进步性 解构主义者把自己的解构主义哲学思想引入翻译理论中,给翻译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开拓了 新的视野。解构学派的反传统观念(反结构主义)无疑对传统翻译理论产生了巨大的冲击[3]。本节通过剖析解构主义翻译观对传统翻译理论的两方面的冲击来阐明其进步性。 (一)对“忠实”原则的冲击 解构主义首先打击的是结构主义思想的核心———逻格斯中心主义,即语言能够完善地再现和把握思想的存在。由结构主义这样的语言观念形成的翻译观不可能是一种开放型的。逻格斯中心主义认为意义不在语言之内而在语言之先,语言本身无足轻重,它只是表达意义的一种工具。然而解构主义反对在意义和语言之间做出这样的区别,认为语言并不是可以被自由支配的工具,语言所表达的就是文字或者说是语言本身,而不是某种存在于语言之外的先在的意义[4],这一点是其进步性所在。 此外,解构主义主张文字先于语言,攻击结构主义的语言、语音先于文字的观点。在《论文字学》一书中,德里达认为:没有文字就没有语言,文

解构主义的翻译理论

解构主义的翻译理论 马梦琪 一、什么是解构主义 解构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末自法国兴盛起来的一股颇引人注目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其重要代表人物有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罗兰·巴尔特(Roland Barthes)、麦克·福柯(Michel Foucault)和朱丽娅·克利斯蒂娃(Julia Kristeva)等。解构主义是在对结构主义的批判中建立起来的,以消解性为主要特征,系统地解构了结构主义关于结构和意义等重要概念,故名曰“解构主义”。二、解构主义的起源与发展 解构主义最先兴起于哲学领域。在海德格尔看来,西方的哲学史即是形而上学的历史,发端于柏拉图对于古希腊逻各斯(Logos)问题的强行曲解。在柏拉图及其弟子看来,真理源于逻各斯,即真理的声音,上帝之音。这种逻各斯主义认为,世上万物的存在都与它的在场紧密相联。为此,最理想的方式应当是直接思考“思想”,而尽量避免语言的媒介。他们要求语言应该尽量透明,以便人类能够通过自身的言语(speech),自然而然地成为真理的代言人。换言之,逻各斯主义认为,言语与意义(即真理,上帝的话)之间有一种自然、内在的直接关系。言语是讲话人思想“自然的流露”,是其“此刻所思”的透明符号。据此,逻各斯主义也被后人称为“语音中心论”(phonocentrism)。与此同时,书面文字(writing)则传统地被认为是第二位的,是一种对于声音的代替,是媒介的媒介。即便是索绪尔(Saussure)的能指,也首先是一种“声音的意像”。书面文字作为能指,则是由声音转化而来的。 另外,他们也认为在万物背后都有一个根本原则,一个中心语词,一个支配性的力,一个潜在的神或上帝,这种终极的、真理的、第一性的东西构成了一系列的逻各斯,所有的人和物都拜倒在逻各斯门下,遵循逻各斯的运转逻辑,而逻各斯则是永恒不变,它近似于“神的法律”,背离逻各斯就意味着走向谬误。 19世纪末,尼采宣称“上帝死了”,并要求“重估一切价值”,他的哲学思想对西方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解构主义的思想渊源之一。另外两股启迪和滋养了解构主义的重要思想运动,分别是海德格尔的现象学以及欧洲左派批判理论。

西方翻译理论 翻译的解构主义流派

西方翻译理论翻译的解构主义流派 概述 一、受逻各斯中心主义(logocentrism)影响的结构主义翻译观 结构主义的翻译观认为,原文有固定确切的意义,原文作者是原文的主体,因而在翻译中译者必须仰视原文及其作者,将其作为翻译中的本原,把再现原文当做中心任务,以求得译文与原文之间的等值。 二、解构主义的翻译思想的代表人物:德里达本亚明韦努蒂 三、解构主义思潮出现对传统翻译理论产生巨大的冲击。 1、对结构主义和解释—接受理论的批判。 2、将解构主义引入翻译理论,形成了解构主义的翻译流派:1)主张用辨证的、动态的和发展的哲学观来看待翻译;2)原文意义只是在上下文中暂时被确定下来;3)译者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来寻找原文意义,发掘出使原文存活的因素;4)主张原文与译文,作者与译者应该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 3、解构主义的翻译思想,不是“求同”,而是要“存异”。 “异延”解构主义翻译思想与德里达 一、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哲学 1、从方法论上批评了结构主义的结构中心论。 1)解构哲学的目标,就是要拆除“结构主义” 所认为的具有中心指涉结构的整体性同一性; 2)解构的方式是用“意义链”(a chain of signification)去取代“结构”,从而避免结构的先 验同一性。 3)在德里达看来,结构主义的“结构”中心性整体性是建立在“在场的形而上学”基础之上的。他认为,这种关于“在场”的信念是限制人们理解世界的具体知识。 2、从本体论上批判了海德格尔寻求终极真理的形而上学观。 1)德里达认为,西方形而上学逻各斯中心主义从本质上认定某一认识真理的方法优于另外一些方法,这使得西方传统的形而上学思维方法建立在一正一反二元对立的基础之上。2)德里达指出,西方传统的二元对立思维的 二元项对立并非是平等并 置,而且存在着等级秩序,这种等级秩序所证 明的是二元对立的前一项 优于或先于后一项,因而前项是首位的、本质 的、中心的、本原的,而 后项则是次要的、非本质的、边缘的、衍生的。 3、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策略 1)德里达称西方哲学为“在场的形而上学”,而他的解构主义理论就是要颠覆这一认为只有一个本原,一个中心,一种绝对真理的“在场的形而上学”。 2)他得出了几种瓦解在场(presence)的解构主义策略:异延(difference),播撒(dissemination)、踪迹(trace)、替补(substitution)等概念。 二、德里达从解构主义思想入手讨论意义的本质和文本的意义。 1、Difference(异延)是德里达自创的瓦解结构主义意义确定性的关键性术语。

探析解构主义在翻译中的体现和运用

探析解构主义在翻译中的体现和运用 一.引言 随着各类学科的诸多理论方法在翻译研究中的引入,翻译的理论阐释也变得多样新颖,诸如令人耳目一新的翻译心理学、翻译美学和翻译哲学等。其中,产生于西方文论界的解构主义是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是对结构主义的反思。解构主义理论在人文、社科和哲学领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和轰动。通过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笔者发觉从解构主义角度研究翻译,确实能够看清翻译的本质,进而挖掘出研究翻译的新思路。 讨论解构主义与翻译问题在当代翻译研究中已不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了,无论对这种理论赞成与否,人们都无法否定其客观存在的影响。(王宁,2009)解构主义代表人物德里达将这一思想引入翻译,打破传统的翻译观点忠实和通达,强调译者本身作用和意义,这对翻译的传统理论有较大冲击,但也给人们对翻译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二.解构主义在翻译理论中的具体体现 解构主义最初是从法国兴盛起来的一股后现代主义思潮,其创始人和代表人物是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该思潮对自柏拉图以来的西方形而上学传统大加责难,倡议打破现有的单元化的秩序,包括社会秩序、道德秩序以及个人意识上的秩序和民族性格等。总之,是打破秩序然后再创造更为合理的秩序。换言之,解构主义是一种反逻各斯中心主义(anti-logocentrism)、反二元对立、反权威的学术思潮。 因而,翻译的本质过程也就解析和重构了文本并且回到表达意象被命名和传达之前的一个状态了,从而便使得语言在本质含义层面重新传达或转向的路径走向透明清晰了。解构主义理论家认为翻译的实质是一个不断分解、重新分析、再次构建的过程,通过引入的外来各类语种元素,颠覆、拆解原文语言秩序。因而,在解构文本材料时,源语文本的界限和限制因素不复存在,其隐含的涵义也并非不变,延异存在于文本材料开放的动态过程进行中。用德里达的话说,翻译其实就是内涵意义不断地被推迟和延异,在这样的延续过程中,不断地被解析和构筑,译者自身成为语言文本材料的最终解构者和阐释者(derrida, jacques,2001)。法国社会及文学评论家巴尔特曾在其著作中直接宣称作者已死,即所有文本(小说、戏剧、散文和诗歌等)一旦完成,剩下的只有语言符号本身,而读者通过对语言符号来解读文本的实质意义。译者作为文本解读过程中第一读者,已经不再是被动的或是对原作者亦步亦趋,而是得到了一定的主动权和独立性,译者能够依据自己的理解与探析来地赋予文本材料意义,由此翻译者的主体性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 三.翻译中解构主义的具体特点 解构主义在翻译中的应用,本质上打破了原语文本材料含义的单一论,为翻译研究者提供了新颖和独特的方向,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第一,解构主义第一次打破了传统翻译理论准则中的二元对峙关系。在传统翻译理论中,文本原作者和译者、源语和译入语一般都会在二元对立状态;源语和原作者总被认为是重要的和主导的,而译入语和译者则是第二位的、次要的,而且译者的身份地位都屈从于原作者。(贾和平,2010)这些传统理论却正是解构主义理论家所反对和打破的,他们认为以上两者之间是一种平等互补关系,是一种共生共存的关系。凭着这种新逻辑、新视野,解构主义将译文从屈从于原文的处境中解放了出来,使得译文获得与原文同样的地位与研究价值。此外,从阐释学角度把译文当作独立的文本,也消解了存在的二元对立关系,提高了译者身份和地位和翻译的创新性。 第二,解构主义反对文本材料语言和意义的同一性与确定性。传统认为源语文本材料的意义是语言通过言语规律去预先设定的,其含义是确定的,所有读者只要按照一定的语言规范去分析和解读,都会获取同样的感受。这种观点显然是没有认识到语言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层面的含义以及不同读者群的主观性和创造性。解构主义理论家认为作品的最终和唯一确定

解构主义与翻译过程

解构主义与翻译过程 付习涛周琦钰 (湖南第一师范, 湖南长沙,410002) 提要:本文通过介绍分析解构主义的原文形成观与阅读观,并与翻译过程的原文理解与译作表达相对比,提出解构过程与翻译过程正好是反向行径,可以构成一条信息流。解构主义的这两种观点对翻译过程有大的借鉴作用,可以使我们跳出原作者意图中心论的狭小圈子,进入原作者…原作-译者-译作…译作读者的宏观信息交流模式,有利于译者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利于翻译过程的具体化实际化。 关键词:解构主义写作创造性阅读解构翻译过程 解构主义是西方反传统怀疑论批评方法之一,是20世纪70年代初由法国哲学家和文艺批评家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提出的。解构主义是一种文学评论观,实质上是一种阅读文学作品文本的批评模式。 翻译过程,一般包括原文理解,译作表达。原文理解亦即原文的读解,在翻译过程中是最基本的,是第一性的,是表达成译作的根据。因而阅读原文,理解原文是关键所在。 在这里,我们不想谈论解构主义的优与劣,只想谈谈其某些观点对翻译过程的启发及借鉴作用。 首先是解构主义的原文形成观。德里达认为,作者写作是种制造“踪迹”(trace)的活动。写作并不必然地表明作者的意图。文本对作者想说的东西往往存在距离。“口是心非”,“感激之情难以言表”,“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以及说谓“笔误”等情况正是这种观点的最好例证。按照他们的观点,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在符号中表现。作者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时,他很难完全控制自己的意思,他的作品会得到预想不到的理解和解释。 解构主义认为文学作品是由许多层次,系统构成的,它并没有一个内在的中心或结构,也没有决定作品终极意义的绝对真理,而只是一个“无中心系统”,任何文学作品的文本都是别的作品文本的吸收和转化,是与别的作品相联系的,又是具有本身的具体性的。 其次是解构主义的原作阅读观。解构主义认为写作即阅读,阅读即误读,实质上是一种创造性的阅读(creative reading)。因为“语言无法掌握现实,语言是存在的牢笼”。(胡经之,1995:397)他们认为文字只是某种缺陷严重的外在符号,不可能反映朴实的真理,因而他们更多地关注作品文本和阅读过程,更多地强调这种“创造性的”阅读。在他们看来,阅读活动不再是一个把握作者

什么是解构主义

什么是“解构主义”? 严春友 【按语:“后现代”、“解构主义”是国内知识界相当流行的词汇,然而存在着根本的误解,在媒体、艺术和文学领域尤其如此。他们把后现代主义或解构主义简单地理解成“破坏”、理解成“无意义”。他们这种理解不过是道听途说,与后现代的实质风马牛不相及。描述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文本就摆在那里,为什么不去读一读呢?如利奥塔的《后现代状况》和德里达的《书写与差异》,两本书的文字并不难读,特别是德里达的文字很有气势,思路也非常清晰。 【法国巴黎后现代艺术展览中心“蓬皮杜艺术中心”外景。严春友摄,2006年10月20日】 前几天法国马赛大学艺术系主任高利耶教授来举办了一次讲座,讲的是《法国艺术三十年》。讲完以后,有艺术学院学生说,后现代艺术就是无意义,“我作的曲子都是无意义的”。这种说法既不是后现代的精神,也没有概括出高利耶教授讲座所展示的艺术精神。高利耶教授所讲述的那些后现代艺术,并非要消灭意义,恰恰相反,那些艺术作品是要启发人们去思考、去追寻,以至于觉醒。这些后现代艺术与传统艺术相比负载着更多的意义,更着重于引导人们去进行独立思考。 那位同学所说的话自身也难以成立:既然她在作曲,那就一定有意义,作曲本身就是意义;如果没有意义,你为什么要作曲呢?既然作曲,就是在表达什么,也就是在表达意义。如果你作的曲子是没有意义的,那就只能是噪音——不!即使噪音也有意义。 假如作品是没有意义的,那么你为什么不是任何时刻都可以有作品产生呢?为什么你的作品每一个都是不同的呢?这些不同难道不就显示了意义吗?

按照解构主义的思路,并不是说作品没有意义,而时说作品的意义是多重的,也不是由作者完全决定的,即:不存在一个像实体那样的真理或意义固定在文本里,等待着我们去理解就行了。相反,对文本的理解过程就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也是意义发生分叉的过程,正如文本自身内部的意义也在发生着分叉一样。 鉴于上述,特将旧作发表在这里,它是对于德里达《书写与差异》一书思想的概括,以正视听。】 “解构主义”这个词,在国内很是时髦,被看做是后现代的核心思想,人们将其理解为“破坏”,意思好像是要拆除一切既定的结构。实则不然,解构主义并不仅仅是破坏,而是同时在建构着。许多人动辄德里达如何如何,实际上对他的思想并没有完整把握,存在着很多误解。解构主义代表人物德里达所倡导的“解构主义”与上述理解相去甚远。 在他看来,解构,就是以非哲学的态度来思考哲学,即:要超出哲学,就必须以某种非哲学的方式超出。在哲学中本来也存在着非哲学的活动,如当我们思考哲学是什么的时候,这种思考本身就不是哲学的。一般地说,任何思考本身都存在着与思考本身相异、甚至相对立的东西,都会超出其本身,这种超出不能还原为所要思考的东西,我们对于理性、哲学和人本身的思考,不能还原为这些东西本身。 在对待哲学的态度上,解构主义诚然要批判形而上学的错误,但另一方面它又不主张否定哲学,哲学并不像有些人所说的那样已经过时。在哲学与非哲学之间不存在绝对清晰的界限,或者说这个界限是相对的、移动的,因而我们无法在哲学与非哲学之间做出选择。一般地说,对于任何问题也都不能简单地做出“是”或“否”的断言。毋宁说,解构主义是一种妥协和和解的策略,德里达称之为“双重约束”,这是因为事情的复杂性、多重性所致,更是因为事情的矛盾性所致:我们常常遇到两种截然相反、不能相互兼容但又同样必要的情形,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的不是肯定或否定,而是协商和和解,这也就意味着我们是处于“是”与“不是”之间。 在这样一种态度之下,德里达对于传统的书写模式进行了质疑。传统的书写模式是封闭的,与百科全书类似,所提供的是绝对知识,统治其中的是单线的逻辑,由此形成了清晰的知识,构成了绝对真理。这种传统的哲理观是建立在逻各斯之上的,也就是说,统御它们的是逻各斯。逻各斯就是理性、话语、比例关系、计算和语言,也意味着逻辑和秩序,逻各斯通过这些方式把知识聚集起来,成为一个有条理的系统。这就是逻各斯中心主义。这种知识体系产生于古希腊时代,其后一直统治着西方的哲学与文化,直到海德格尔还是如此。 他认为存在着非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可能性,比如中国的文化就有可能是非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即使在传统的书写中,也并不存在像逻各斯中心主义所允诺的那样的逻辑一致性、自洽型、单线性和明晰性,事实上,在任何一个文本中都存在着一个以上的姿态,这些姿态之间进行着不知不觉的滑动和变换、迂回和弯曲。换言之,是多逻辑的,在沿着一条逻辑线索前进的时候,往往超出了原来的逻辑,走入了非逻辑的胡同。逻辑总在超出逻辑。于是可以说逻辑具有生殖能力,从中不断产生出它原来没有的、预料不到的东西。 他认为书写实质上是断片式、格言式的,尽管形式上可以很系统,逻辑上似乎也是连贯的,如黑格尔的体系,可实际上却是断续的碎片,它们只是用语言连缀起来的格言,根本不能保证逻辑的一致性和观点的绝对自洽性,而总是处于不断分裂的状态。书写过程中不断发生着断裂,意义的断裂、逻辑的断裂。书写既是表达又是遮蔽,当某种意义被表达出来时,同时也就遮盖了其他的意义,意义的获得也意味着意义的丧失:当一种结构形成,其它结解构就被隐藏起来。理性、逻辑不能完全揭示出这种间断性。意义的道路如同森林中的道路一样,不时地会发叉,究竟这些道路通向何方,书写者是不知道的,他更不能决定这些道路的走向。

德里达解构主义与传统翻译理论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917495791.html, 德里达解构主义与传统翻译理论 作者:任淑平 来源:《文教资料》2012年第08期 摘要:传统翻译研究注重翻译标准和翻译方法等实践层面的研究,追求译文对原文的忠实和对等。而译介学认为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之一,涉及其他诸多因素。德里达的解构理论否定中心、否定意义,对传统翻译理论的“忠实”原则造成重大冲击。本文将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思想与传统翻译理论进行对比,阐述解构主义对传统翻译理论造成的重大冲击,以及其对翻译研究提供的新视角。 关键词:德里达解构主义翻译理论 一、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翻译观 1966年,年仅36岁的雅克·德里达以《人文科学话语的结构、符号和游戏》语惊四座,次年更以3本文集《书写与差异》(Writing and Différance)、《言说与现象》(Speech and Phenomena)和《论书写学》(Of Grammatology)奠定了他作为“解构主义”领军人物的地位。 解构(deconstruction)一词的词根来自“解”、“瓦解”(to“undo”、“de-construct”),由否 定性词头de-和construction(结构)组成,正体现了解构主义和结构主义否定性的前后相继关系。因此,解构主义也被翻译成后结构主义。德里达认为解构主义与翻译息息相关,对于翻译过程中不可捉摸的现象,德里达提出了“延异”(différance)这一概念。在《哲学的边缘》(M argin s of Ph ilo sophy)的论文中德里达杜撰了一个新词“différance”,“延异”被规定了两个含义:一是指差异或区分,即“to differ”,二是指延期或推迟,即“to delay”,前者指空间,后者 指时间。德里达有意改变一个字母(difference—différance)意在表明,语言中任一要素都不是自足的,必与其他要素相关,但又彼此有别。例如,所指与能指相关,能指并不就是特定能指的能指,所指也不一定先于能指存在,两者的联系是有差异和不确定的。德里达相信这一新词最能体现索绪尔关于语言是一套差异的系统理想,而翻译体现了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差异。 就翻译来说,德里达认为原文信息和编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译文的不同表达形式和相互联系。德里达曾这样认为:“Supposing a play o f forms without a determined and invariable substance,and also supposing in the practice of this play a retention and protection of differences,a spacing and temporization,a play of traces.”(Derrida,1982:15转引自刘军平)因而,翻译理论的目的是保护这些形式差异,而忽视内容(中心)。在中心和本原缺席的时刻,一切都变成非形而上学的话语。与拘泥于语法规则的形式主义不同,德里达的内容(中心)是超验主义的所指,并且“印迹”(trace)、非中心化(decentering)、补替(supplement)、播散(dissemination)和延异(différance)无限扩展了意指指用领地,激发了语言、思维和翻译的

解构主义视角下原文与译文的关系

解构主义视角下原文与译文的关系3 黄培清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福建361012) 摘 要:罗兰?巴尔特的《作者死了》宣告了原文及作者权威性的终结。在后现代这一背景下,解构主义的代表人物雅克?德里达深受沃尔特?本雅明的著作《译者的任务》一文中关于翻译论述的启发,对原文与译文的关系作出了新的思考。他打破了二者长期以来二元对立的等级结构,指出译文是原文的“来世”,二者是互相补充,互相依赖的“共生”关系。这一见解为翻译研究开拓了新的思路,是翻译研究中的一大进步。 关键词:原文;译文;解构主义;“共生”关系 原文与译文的关系是翻译研究中不可避免的话题之一。西方传统译学研究是以原语为导向的,早期的翻译研究语文学派和以奈达为代表的语言学派,均认为原文、作者的地位是高高在上,神圣不可侵犯的;译文是附属于原文的,译者是作者的“仆人”,是“隐形人”。现代翻译研究派则将“原文-译文”这一二元对立的等级秩序完全颠倒过来,认为翻译是对原文的“操控”和“改写”。安德烈?勒菲弗尔在其著作《翻译,改写和文学名称的操控》的扉页指出:“翻译当然是对原文的改写。所有的改写不论其意图如何,都反映某种意识形态和诗学。因此,翻译实际上也是译者对文本的摆布,使文学以一定的方式在特定的社会里产生作用”(Translati on is, of course,a re writing of of an original text.A ll re writ2 ings,whatever their intenti on,reflect a certainideol ogy and a poetics and as such mani pulate literiture t o func2 ti on in a given s ociety in a given way)。该学派的研究方向向目的语倾斜,考察目的语中影响翻译的意识形态,诗学,赞助人等因素,这在提高译文和译者地位的同时,也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到了后现代,罗兰?巴尔特和米歇尔?福柯等哲学家对原文及作者的权威性提出质疑。以雅克?德里达为代表的解构主义者对西方传统逻各斯中心主义进行解构,打破了原文和译文二元对立的等级结构,认为译文是原文的“来世”,二者是互补的“共生”关系。本文试图对德里达的这一见解进行探讨,并阐释这一思想对译学研究的意义。 一、后现代语境下“作者之死”———对作者及原文权威性的解构 1968年,法国文学评论家罗兰?巴尔特发表了一篇题为“作者之死”的文章。在文章的最后一句,他声称“读者的诞生必须以作者的死亡为代价(The birth of the reader must be at the cost of the death of the author.)”。 “作者死了”,意味着文本一旦完成,作者就已经死亡,真正起作用的是文本里的符号,读者通过解读这些语言符号,解释文本的意义。因此,文本能否存在下去,取决于读者,这样,作者对原文的权威性就被解构了。同时,巴尔特还否认文本有中心系统,有所谓的终极意义。他指出,文本就像一颗洋葱头,“是由许多层(或层次,系统)构成,里边到头来没有心,没有内核,没有隐秘,没有不能再简约的本原,唯有无穷层的包膜,其中包着的只是它本身表层的统一”。这说明文本的意义不是唯一的,固定的,一成不变的,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解释。以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为例,对该小说所要表达的含义,不同的评论家提出了不同的,甚至是大相径庭的看法,时至今日,对该作品新的看法仍旧层出不穷。这就表明,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是被动的接受者;文本意义的生成是读者积极参与的结果,而不是高高在上的作者安放在文本里的东西。这样,对文本的解释权就由作者转移到了读者手中,读者被赋予极大的权力,其主体地位大大提高了。 巴尔特关于“作者死亡”的宣言得到了诸多后 72 2010年3月第11卷第1期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BAOT OU VOCATI O NAL&TECHN I CAL C OLLEGE M arch.2010 Vol.11.No.1 3收稿日期:2010-01-08 作者简介:黄培清(1980-),女,福建泉州人,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硕士,主要从事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教学及研究工作。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翻译观

德里达解构主义翻译观 ———戴维斯的《解构主义与翻译》评介 摘要:解构主义是针对传统结构主义语言学而出现的一种反传统、反理性的思潮。作为创始人和代表人物之一, 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核心观点是消除结构主义所倡导的二元对立, 排除本源和中心。凯瑟琳·戴维斯的著作《解构主义与翻译》在传承了德里达解构主义翻译观的基础上, 根据其研究重新思考了翻译中的许多理论与实践问题, 对重新认识德里达及解构主义对翻译的影响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解构主义;翻译;德里达 Derrida’s View on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construction ———Comment on Davis’s Deconstruction and Translation (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Nanchang330032, Jiangxi) Abstract: Deconstruction is the violation of rational and traditional thought, which is distinguished from traditional structural linguistics. As the forerunner of deconstruction, the French philosopher Jacques Derrida advocates the elimination of logocentrism. Based on Derrida’s research on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construction, Kathleen Davis presents her meditation on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in Deconstruction and Translation. This book helps us to have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Derrida as well as his works on deconstruction. Meanwhile, it exerts a great impact on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construction. Key words: deconstruction; translation; Derrida 一、引言 Deconstruction and Translation(《解构主义与翻译》)一书于2004年4月出版,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推出的原版《国外翻译研究丛书》之一。此书作者凯瑟琳·戴维斯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英语系的助理教授,其研究领域主要涉及中古世纪英语文学、后殖民理论(中世纪与后殖民性的关系)、翻译理论。该书向读者阐述了如何根据德里达的研究,对于翻译中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重新思考。 《解构主义与翻译》一书分为两大部分共六章。每大部分均以引言作为读书向导, 每一章在详细论述之后都附有总结部分,这样便于读者能够更好的了解作者所要阐释的观点及内容。第一部分为本书的1,2,3章主要讲的是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的问题,在第一部分中作者主要向读者介绍并阐释了德里达解构思想中的一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