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甲烷气体检测技术研究背景及现状

甲烷气体检测技术研究背景及现状

甲烷气体检测技术研究背景及现状
甲烷气体检测技术研究背景及现状

甲烷气体检测技术研究背景及现状甲烷气体检测技术研究背景及现状 1研究背景

2甲烷气体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1)催化燃烧法

(2)半导体气敏法

(3)红外光谱法

(4) 气相色谱法

1研究背景

我国是世界煤炭生产和消费大国,煤炭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是主要能源。近年来,重大、特大瓦斯事故在煤矿生产事故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避免瓦斯爆炸事故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要做好瓦斯的检测工作,提前掌握煤矿瓦的变化情况,一旦出现异常,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

瓦斯是煤矿开采的伴生物,矿井瓦斯是对煤矿井下各种有害气体的总称,其主要成分是甲烷(CH ),二氧化碳(CO),一氧化碳(CO)等。在这些有毒有害气体42 中,甲烷的含量占了80%以上,所以人们习惯上将甲烷称为瓦斯。瓦斯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瓦斯在空气中浓度增大时,能使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相对降低,而使人窒息,当空气中的瓦斯含量达到40%以上时,能使人立刻死亡。新鲜空气中,瓦斯浓度达到5%-16%时,就达到爆炸浓度,也称爆炸极限。

发生瓦斯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加强监管、严格治理,对矿井内瓦斯的长期可靠性检测监控,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防护作用,也是防止瓦斯事故的一个重要方法。因此,研究开发响应迅速快、长期稳定可靠的煤矿瓦斯(甲烷)气体传感器及相应的测量系统,对保证煤矿工业安全生产,减小事故发生和生命财产损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甲烷气体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到目前为止,己经有许多技术来实现甲烷检测。检测方法主要有催化燃烧法、

半导体气敏法、红外光谱法、气相色谱法和光纤传感法等。

(1)催化燃烧法

催化燃烧法是借助加热催化元件来实现对有机物的完全氧化,催化传感元件由

掺有贵金属催化剂 Pt 或 Pd 的AlO多孔陶瓷体中的Pt丝线圈构成。当可燃23 气体在催化元件表面燃烧时,元件表面温度升高引起了铂丝电阻的变化,根据电阻的变化来测量气体浓度。目前,我国装备的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大都采用热催化原理检测甲烷。

催化剂对化学反应有着很大的影响,研制新型催化剂以及如何提高催化剂的寿

命成了该类瓦斯传感器的研究热点。国内普遍采用的载体催化元件的初始工作温度大于 400?,温升灵敏度约为 20–35? / 1%CH 。当 CH浓度超过 5% (爆44 炸下限)时,表面温度已接近 CH的着火点(593?), 元件自身可能成为爆炸源。

4

董华霞等采用微电子平面工艺, 利用溅射法制备 Pt 膜电阻取代 Pt 丝, 降低了初始温度和温升灵敏度。当 CH 浓度达 1%时, 元件的温度仍可保持在 355? , 4 达到了本质安全特性要求。 Ferri等报道了 LaCoO 催化剂具有高活性, 在23 500?就实现了甲烷的完全氧化。缪少军等发现了一种新的甲烷低温燃烧催化

剂 Au-Pt / CoO, 使甲烷的最低全转化温度降低了50? 。Wang等还对ZrO、

SiO3422和 HfO2 等化合物作为催化剂添加剂或单独载体材料进行了考察, 发现ZrO 2是最具潜力的一个材料。CeO-ZrO 固溶体作为载体, 不只分散活性组分, 还能22

增强催化剂的活性。

为了提高催化元件寿命的研究, 重庆煤科院开发研制了 KC9701 高浓度CH传感器, 大大提高了元件性能。仪器调校周期延长到了3周, 寿命达到 18 个4 月以上。镇江中煤集团自行研制的抗冲击检测方法采用了嵌入式控制电路, 解决了催化元件不稳定的问题。

载体催化元件存在着不稳定和寿命短的缺点。当 CH 浓度大于4% 时元件4 会发生“激活” 现象,即灵敏度忽高忽低, 易造成永久损坏;如果遇到硫化氢、砷化物等一些有毒气体时, 元件会中毒而不能使用。在矿井实际运行中,元件还会受到环境温度、湿度等因素的影响及由此引起的零点漂移, 给实际操作带来困难。

(2)半导体气敏法

氧化物半导体传感器是以氧化物半导体为基本材料, 使气体吸附于该氧化物表面, 利用由此而产生的电导率变化测量气体的成分和浓度, SnO 是一种表2面控制型、宽隙的 N 型半导体, 是目前在甲烷检测中最常用的氧化物半导体气敏材料。

纯 SnO 气敏传感元件性能不佳, 较少单独使用, 而掺杂贵金属 Pd 和 Pt, 2 能够提高 SnO 检测CH 的灵敏度已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孙良彦等在研24

究中采用表面掺杂的方法向 SnO 表面浸渗金属盐, 以 AlO 为载体, 将金属223

的醋酸盐和氯化物溶液浸渗在氧化物半导体上, 形成了掺 Pd 的催化活性层。结果表明: 掺杂了 3%Pd / AlO 的材料在真空干燥条件下的活性最高。张天舒等23

在氩气气氛中向 SnO 表面溅射一层金属 Pd, 发现热处理后 Pd 迅速扩散到 2 SnO 内, 使元件表面存在大量吸附氧, 在低温下(160?)对极为稳定的 CH 具24有很高的灵敏度。其他金属的掺杂也能够起到提高元件灵敏度的效果。彭士元将

Pt 和氧化铯混合掺杂在用气相反应法制备的 SnO 薄膜中,元件对 CH 表24现出极佳的选择性。黄兆新等将适量的α-FeO 掺入SnO 中研制出了 232MQK-T 型气敏元件, 该元件除了在5000ppm 能正常报警外, 还能够很好地鉴别出9000ppm 和10000ppm 浓度的 CH, 进行二级报警,产品很适合于在实际4

矿井中使用。

对于传感元件的稳定性研究, Lucio 等以质量百分比为 70%的 SnO 为基2材, 掺杂 29.5%的 AlO和 5%的 Pd 或 Pt, 喷涂成厚膜后在 750–950?退火23 处理, 会增加测试元件的稳定性, 对 CH 具有良好的选择性。易家宝以 SnO 42为基材, AlO 和Pt为催化层, 在催化层和底层敏感材料间涂覆一层α- AlO或2323二氧化硅隔离层, 大大提高了传感器的稳定性。Flingelli等在 GaO 薄膜上制备23一层多孔 GaO 氧化的过滤层, 在800?工作温度下, 传统干扰气体乙醇和有23

机溶剂在通过过滤层时被氧化, 只有非常稳定的 CH 才能够到达传感器的表4 面。试验中, 元件在 300ppm 的乙醇的干扰下, 对 5000ppm 的 CH 还具有很4好的选择性, 且重复性好、稳定性高, 响应速度快。

总之, 以 SnO 基气敏材料为代表的氧化物半导体气敏传感元件在检测 2

CH 方面取得了一定突破, 掺杂贵金属和稀有金属虽然可以提高元件的灵敏度4 和选择性, 但工作温度高、稳定性和一致性较差是其目前走向实际应用的障碍。 (3)红外光谱法

红外原理应用于矿井可以快速准确分析气体,用来检测甲烷。光谱法瓦斯传感

器是基于不同化合物在光谱作用下由于振动和旋转变化表现了不同的吸收峰。测量吸收光谱, 可知气体类型, 测量吸收强度, 可知气体的浓度。甲烷与传感器直接接触后,通过吸收红外线的特定波长, 用红外检测器来检测气体的浓度。

光源的选择对红外瓦斯传感器有一定的影响,Chan 等采用 InGaAsP LED 和压

电干涉滤光片与光纤连用, 实时气体浓度在近红外区吸收测量, 检测灵敏度达

400ppm,相当于甲烷在空气中最低爆炸极限的 0.8%。 KOGA等用连续波驱动的

TDL-Pb,SnTe 做光源,能够测得 3ppm 的甲烷。 Uehara 等用He-Ne 激光器为光源, 采用双波长差分吸收原理检测纯甲烷, 检测灵敏度达 0.4ppm。

在红外瓦斯光谱仪的研究方面, Saito 等利用内壁镀 Ag / AgI 介质膜的空心

[21]光纤作为气室, Pt-Si传感阵列作为检测器, 制作了快速红外分光光谱

仪。李虹研制了一种用于监测甲烷气体的红外光纤传感检测系统, 此系统重点考察空气中浓度在 1-6%甲烷气体, 响应时间为 5s, 有效地消除了光源输出功率波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为使检测仪器达到便携式的目标, 赵海山以室温半导体激光器

为基础,研制成功一种新的便携式的中红外气体敏感器, 用于测量空气中甲烷浓

度。许宏高等利用差分吸收法消除了因光源不稳定对测量精确度的影响, 实现了

对甲烷气体的实时监测。

红外瓦斯传感器精度高, 选择性好, 可避免零点漂移和中毒现象发生, 但结构

复杂。国外已有多家公司推出了用于煤矿井下检测瓦斯的红外原理的传感器及便

携仪,目前国内还未研制出同类产品。

(4) 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用于分离分析气体。甲烷分析常用的色谱柱有二甲基甲酰胺 / 活

性氧化铝、丙烯碳酸酯/活性氧化铝、β, β′ -丙二腈 /活性氧化铝、角鲨烷/活性炭、分子筛等。检测器用热导池检测器、氢焰离子化检测器、质谱、脉冲氦放

电离子化检测器和量热检测器。张锐采用 5A 分子筛色谱柱, 80?柱温,氢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沼气中甲烷的含量。随着半导体工业的发展, 大规模集成

电路的生产对甲烷等气体的检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氢焰离子化检测器, 随着

灵敏度的提高,噪音明显增高, 基线达到稳定需要较长的时间。刘义民等采用液氮冷阱冷却载气, 基线不仅能很快达到稳定, 而且在高灵敏度时, 噪音显著降低,

[26]检测下限为 0.5ppm。张翔等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厌氧发酵后的主要产物 CH 4和 H , 回收率大于 95.0%, 分离效果好, 重复性好, 变异系数小于 2.0%。马

时2

申等运用气相色谱的原理建立了一套工程上可用的气相色谱仪, 其具有好的选-6择性和灵敏度, 对于氩气中的 CH 和 CO 的分析, 分析下限达到5×10, 精

密4

度为 3%。王晓梅等用气相色谱法检测了大气中甲烷的含量, 测量结果表明甲

烷的最小检出限是0.2mg/m3, 即0.28ppm。

气相色谱法是一种重要的分离分析方法, 测量范围十分广泛, 它的分离速度快, 并且检测甲烷可以达到较高的灵敏度, 但是仪器较笨重, 难于实现实时、在线检测。

甲烷CH4气体检测仪

甲烷CH4气体检测仪 甲烷CH4气体检测仪适用于各种环境和特殊环境中的甲烷CH4气体浓度和泄露,在线检测及现场声光报警,对危险现场的作业安全起到了预警作用,此仪器采用进口的电化学传感器和微控制器技术,具有信号稳定,精度高,重复性好等优点,防爆接线方式适用于各种危险场所,并兼容各种控制器,PLC,DCS等控制系统,可以同时实现现场报警和远程监控,报警功能,4-20mA标准信号输出,继电器开关量输出。 甲烷CH4气体检测仪产品特性: ①进口电化学传感器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能,适用寿命8年。 ②采用先进微处理技术,响应速度快,测量精度高,稳定性和重复性好。 ③检测现场具有具有现场声光报警功能,气体浓度超标即时报警,是危险场所作业的安全保障。 4现场带背光大屏幕LCD显示,直观显示气体浓度,类型,单位,工作状态等。 5独立气室,更换传感器无须现场标定,传感器关键参数自动识别。 6全量程范围温度数字自动跟踪补偿,保证测量准确性。 甲烷CH4气体检测仪技术参数: 检测气体:空气中的甲烷CH4 检测范围:0~100ppm,0~200ppm,0~1000ppm,0~1000ppm,0~5000ppm,100%LEL可选。 分别率:0.01ppm(0~100ppm);0.1ppm(0~1000ppm);1ppm(0~10000ppm以上);0.1LEL. 工作方式:固定式连续工作,扩散式,管道式,流通时,泵吸式可选。 检测误差:≦1%(F.S) 响应时间:≦10S 输出信号:电流信号输出4-20MA 报警方式:2路无源节点信号输出,报警点可设置。 工作环境:-20℃~50℃(特殊要求:(-40℃~+70℃) 相对湿度:≦90%RH 工作电压:DC12~30V

兽药残留检测技术现状

兽药残留检测技术现状 摘要近年来,国际上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食品安全事件,使得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任度下降,对食品来源的关注逐渐增加。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现已成为全球性的议题。因此,建立准确、灵敏、可靠的兽药残留分析方法刻不容缓。本文介绍了目前兽药残留分析的检测现状。 关键词兽药残留检测食品安全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a series of major international food safety incidents have happened, consumers trust in food safety dropped, and focus on increasing food sources. Animal-derived food safety has become a global issue. Therefore, there must be establishing accurate, sensitive and reliable way about analysis of veterinary drug residues without delay.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detection of veterinary drug residue analysis. Keywords Residues of Veterinary Drugs detect food security 0前言 近年来,兽药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增加,由此导致的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问题日益突出。兽药残留分析是复杂混合物中痕量组分的分析技术,既需要精细的微量操作手段,又需要高灵敏的痕量检测技术,难度大、仪器化程度和分析成本高,分析质量控制和分析策略有特殊要求。现对兽药残留分析中的和检测方法作简要介绍[1]。 1检测技术 有许多高灵敏、通用性或专一性强的检测器供选用,如氢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氮磷检测器(NPD)等。但是大多数兽药极性或沸点偏高,需繁琐的衍生化步骤,限制了气相色谱法(GC)的应用。所以,2O世纪80年代后HPLC的发展速度超过GC,相当数量的兽药采用或改用HPLC进行分析,如氯霉索、磺胺类药物等。 1.1标记免疫分析技术[2] 1.1.1常见标记免疫分析技术及其应用 1.1.1.1放射免疫分析 放射免疫分析(Radioimmunoassay,RIA)是最早建立的标记免疫检测方法。1968年,Centeno等首次将RIA用于DDT和马拉硫磷的检测,其后该技术在对硫磷、克百威、百草枯、氯霉素、青霉素等农兽药残留检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1.1.1.2酶免疫分析 酶免疫分析(Enzyme immunoassay,EIA)是在抗原或抗体分子上标记特定的酶,依据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和酶催化显色反应的高效性对超微量残留物进行检测。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nzyme.1inked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是目前最常用的酶免疫分析方法。ELISA法是一种非均相免疫测定方法,即抗原、抗体反应在固液相间进行,反应平衡后需要进行两相分离,在实际应用中检测农兽药等小分子物质常采用间接竞争ELISA法和包被抗体(或抗原)直接竞争ELISA法。迄今为止,已建立了有机磷、拟除虫菊酯、三嗪类、磺胺类及氟喹诺酮类等农兽药的单残留和多残留ELISA检测方法。 1.1.1.3荧光免疫分析 荧光免疫分析(Fluorescent immunoassay,FIA)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ime resolved fluoroimmunoassay,TRFIA)、荧光偏振免疫分析(Fluorescence polarizafion Immunoassay,FPIA)、荧光猝灭免疫分析(Fluorescence quenching immunoassay,FQIA)和荧光增强免疫分析(Fluorescence enhancedimmunoassay,FEIA)等,它们以荧光物质为标记物,基于免疫反应对待测物进行检测。在药物残留分析方面,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汇总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汇总 快速检测技术广泛用于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临床检验、检验检疫、毒品检验等公共领域。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是指对食品利用便携式分析仪器及配套试剂快速得到检测结果的一种检测方式。 食品安全问题主要有害污染物 1.农药、化肥:有机磷,有机氯,硝酸盐 2.兽药:兴奋剂,镇静剂,抗生素 3.重金属离子:镉,铅,汞,铬,砷,钼 4.生物毒素:黄曲霉毒素,呕吐毒素,肉毒素 5.致病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葡萄球菌等 快速检测含义 包括样品制备在内,能够在短时间内出据检测结果的行为称之为快速检测。三方面体现: (1)实验准备要简化 (2)样品经简单前处理后即可测试,后采用先进快速的样品处理方式 (3)分析方法简单,快速,准确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分类 按分析地点: 现场快速检测,实验室快速检测 按定性定量: 定性快速筛选检验,半定量检验,全量检验 农药残留检测方法 (一)生物法 1.生物化学测定法(酶抑制率法,速测卡法) 2.分子生物学方法(如:ELISA) 3.活体生物测定法(发光细菌,大型水藻,家蝇) 4.生物传感器法

生物传感器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1)食品成分分析 (2)食品添加剂的分析 (3)农药和抗生素残留量分析 (4)微生物和生物毒素的检验 (5)食品限度的检验 (二)化学方法酶抑制法酶联免疫检测法 蔬菜中硝酸盐含量的快速测定 将NO3-还原N02-后,芳香胺与亚硝酸根离子发生重氮化反应,生成重氮盐,重氮盐再与芳香族化合物发生偶联反应,生成一种红颜色偶氮化合物(偶氮染料),其颜色强度与硝酸盐含量呈正比,通过试纸由无色变为红色,变色的试纸放入基于光学传感器原理的硝酸盐检测仪中比色测定硝酸盐含量。仪器与材料:硝酸盐试纸. 快速测定仪 硝酸盐速测管 适用范围:乳品、饮用水、蔬菜等食物中硝酸盐的快速检测。 方法原理:按照国标GB/T5009. 33盐酸蔡乙二胺显色原理,在格林试剂中加入硝酸盐转化剂,并将其做成速测管,速测管中的试剂可将N03-还原为N02-后,再与芳香胺(氨基苯磺酸) 发生重氮反应,生成重氮盐,重氮盐再与芳香族化合物( A-祭胺)发生偶联反应,生成红色偶氮化合物(又叫偶氮染料),颜色深浅与硝酸盐含量成正比,与标准色卡比对,确定硝酸盐含量. 兽药残留快速检测微生物法检测 检测管中的培养基预先接种了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并含有细菌生长所需的营养以及pH指示剂。只需加入100ul样品于检测管中。 将含有样品的检测管放入64±1℃水浴中加热一段时间。奶或奶制品在培养基中迅速扩散,若该样品中不含有抗生素(或者抗生素低于检测值),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将在培养基中生长,葡萄糖呗分解后所产生的酸会改变Ph指示剂颜色,由紫色变为黄色。相反若高于检测限的抑菌剂,则嗜热脂肪芽孢杆菌不会生长,指示剂颜色不变仍为紫色。 黄色表明该样品没有抗生素残留或抗生素残留的含量低于试剂盒的检测限(阴性) 紫色表明该样品中含有抗生素残留且浓度高于试剂盒的检测限(阳性) 如果介于黄色紫色之间,则说明该样品可能不含抗生素残留或者抗生素残留的含量低于试剂盒的检测限(部分阳性) 免疫金标记技术

超声自动探测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超声自动探测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一、国内外技术现状、发展趋势 1.1超声自动检测与无损评价技术研究意义 超声探伤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无损检测技术,在现代工业的各个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体现在改进产品质量、产品设计、加工制造、成品检验以及设备服役的各个阶段;体现在新材料和新技术的研究中;也体现在保证机器零件、最终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上,世界各国对它的研究都非常重视。例如美国为了保持它在世界上科学技术的领先地位,早在197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成立的六大技术中心中,无损检测技术便是其中之一。日本最近制定的21世纪优先发展四大技术领域之一的设备延寿技术中,也把无损探伤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另外,无损探伤技术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率也是明显的,目前我国的投入不比日本少,而国民生产总值只有日本的三分之一左右,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我国产品质量上存在问题而导致大量产品报废所致。据测算,我国不良品的年损失约2000亿元。再者,无损探伤的经济效益还表现在产品的竞争能力上,在无损技术支持下提高产品质量和可靠性,是保证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例

如,日本小汽车生产中30%零件采用无损检测后质量迅速超过美国,市场扩大而严重威胁美国的汽车工业,德国奔驰汽车公司对汽车的几千个零件全部进行无损检测后,运行里程增加一倍,大大提高了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 铝板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地位。由于板材缺陷而导致飞机失效甚至失事的所造成经济损失。 采用自动超声检测能节省人力。 研究超声无损评价技术对铝板的质量控制具有重大的意义。传统的超声检测多是依据检测者的经验对超声回波进行主观的评价。这种方法太主观,检测的可靠性和效率十分有限。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将信号分析与处理技术、成像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于超声检测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不仅可以通过图像来展现内部缺陷,而且可以利用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来进行缺陷的定性定量分析和无损评价。 1.2超声检测技术国内外现状、发展趋势 1.2.1超声检测方法和技术现状 1)国内现状 国内超声检测技术的主要研究领域可以分

磁性无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Applied Physics 应用物理, 2020, 10(8), 373-379 Published Online August 2020 in Hans.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92518799.html,/journal/app 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892518799.html,/10.12677/app.2020.108050 Research Progress of Magnetic Nondestructive Testing Technology Meiquan Liu, Bin Lang, Binkun Tao, Nan Ma Shijiazhuang Campus of Army Engineering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Hebei Received: Jul. 30th, 2020; accepted: Aug. 13th, 2020; published: Aug. 20th, 2020 Abstract Magnetic nondestructive testing technology has a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 in the field of judg-ing and identifying fatigue damage of ferromagnetic materials.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of the nondestructive evaluation of ferromagnetic material properties and life evaluation. Fundamentals and latest developments of magnetic nondestructive testing are introduced. Problems demanding prompt solution for magnetic powder inspection, magnetic flux leakage testing, magnetic memory testing and micro magnetic testing are discussed. Keywords Defect, Magnetic Field, Magnetic Measurement, Nondestructive Testing 磁性无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刘美全,郎宾,陶斌坤,马南 陆军工程大学石家庄校区,河北石家庄 收稿日期:2020年7月30日;录用日期:2020年8月13日;发布日期:2020年8月20日 摘要 磁性无损检测新技术在判断与识别铁磁材料疲劳损伤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铁磁材料性能无损评价和寿命评估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介绍了磁性无损检测的分类和基本原理,针对磁粉探伤、漏磁检测、磁记忆检测和微磁检测提出了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为进一步提高磁性无损检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甲烷气体检测系统

甲烷气体检测报警系统 一、方案概述 在石油化工装置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各种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气体(或蒸汽),这些气体一旦泄露或积聚在周围环境中,将可能引起火灾、爆炸或人身中毒等恶性事故。为了保证生产和人身安全,应设置可靠的甲烷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器,连续监控控制环境中甲烷和有毒气体的浓度情况,及时发出报警。本检测报警系统就是为了实现对油库各控制室以及储罐附件接口等处的甲烷气体进行实时浓度监测与报警实现和集中统一管理。 为了实现可靠的甲烷气体检测报警系统。初步对甲烷气体检测报警系统进行设计,包括检测点的设置,检测器和指示报警设备的选型,系统配置以及安装到检测系统实现的整体预设。 系统主要功能包括: (1)实时监测油库控制室及灌区附近甲烷气体和有毒气体的含量,达到一定浓度时实时报警。 (2)通过上位机系统监控中心实时观看油库的现场情况。 (3)在监控中心实时记录以上各监测数据,对数据统一集中管理。 (4)并能通过声光报警、语音报警、LED屏幕显示等多种方式发出报警信息,及时告知维护管理责任人。 (5)对历史数据的自动分类整理。 (6)管理软件提供事件查询、告警配置和查询、环境参数浏览。 二、方案介绍与设计 1检测点的定位 通过对油库的细致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设置甲烷气体探测器的最佳位置或必要设置点。如容器或储罐溢流口附近,物料进出口开关附近,管道与容器、阀件等之间接口处附近,以

及周围工作控制室等位置。具体到某个装置时可做更具体的分析,根据上述可能泄露的部位,确定甲烷体探测器布置的最佳位置或必要设置点,从而保证泄漏的甲烷气体充分扩散到检测器附近,使泄漏险情及时被探知。 2检测报警系统的选择 针对油库的实际环境与自然条件的限制,选用红外线甲烷气体探测器较为合适,因为红外光学型是利用红外传感器通过红外线光源的吸收原理来检测现场环境的碳氢类甲烷气体,比较适用于油库的环境类型。 红外线甲烷气体探测器属于无干扰智能型产品,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操作灵活简便。这种探测器的一个主要的特点是它的自动校准功能,可以通过带背光的液晶显示屏上的提示一步步地引导操作者进行校准。传感器及信号发生器被安装在一个防爆机壳内,机壳上有玻璃罩,正好适用于油库这种特别要求的环境中。这种产品系列延续了在气体传感器设计中体现的“易于安装、易于维护”的理念。 SK-600-CH4型红外线甲烷气体探测器特点: (1)独特的小型即插型现场可更换传感器 (2)无干扰、智能型探测器界面 (3)加热的光学设计避免了冷凝现象 (4)故障自诊断功能 (5)极少的维护要求,长期使用成本低廉 (6)低能耗 3检测报警系统安装与实现 整个检测系统可由检测器和报警器组成,也可以结合PLC控制器与组态功能,实现上位机直接观测被检测地点实时情况的远程智能检测报警系统。此检测仪器带有声光和振动报警功能,根据具体需要,可以设置为具有消音和锁存功能,只通过上位机获取各检测点的直观甲烷气体浓度值。此外检测系统还可以通过自身或外接存储器记录以往的历史检测数据。工作人员可以通过PC机或监控仪器上获取红外线甲烷气体探测器所的实时和历史数据,便于查询和分析。当检测到甲烷物浓度达到危险值,可通过PLC控制器自动实现报警器的报警显示功能。 报警器可采用蜂鸣器、指示灯、指示仪等常规仪表,也有PLC、分散控制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工业控制计算机或专用报警显示设备等电子设备。报警器包括信号设定器和闪光报警两个基本单元。为保证检测报警系统的可靠性,报警控制器或信号设定器应与检测器一对一相对独立设置,闪光报警单元可与其他仪表系统共用,对重要的报警与自动保护有关的报警,应与独立设置。指示报警设备应安装在有人值守的控制室、现场操作室内。现场报警器应就近安装在检测器所在的区域。 除此之外,在设计检测器时需要充分考虑其安装位置的合理性,为以后的使用、维护、检定提供方便。根据现场的空气可能环流及空气流动的上升趋势,以及厂房的空气自然流动情况、通风通道等综合推测,当发生大量泄漏时,根据甲烷气体或有毒气体在平面上自然扩散的趋势方向,确定平面位置,再根据泄漏气体的密度并结合空气流动的方向,确定空间位置。 三、方案总结 综上,本方案即利用典型的红外线甲烷气体探测器为引导,实现由检测器和报警器,结合PLC控制器与组态功能,最终实现上位机直接观测与控制被检测地点实时情况的远程智能检测报警系统。此外,还可考虑将甲烷、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与火灾检测报警系统合并

桥梁检测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桥梁检测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湖北省武汉市 430070) 摘要:随着我国公路、市政桥梁事业的发展,新建高公路及市政桥梁越来越多,同时既有的许多桥梁亦逐渐进入了养护维修阶段,有关专家认为桥梁使用超过25年以上则进入老化期。桥梁在长期运营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各种结构性损伤, 桥梁的结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逐步降低,直至影响到桥梁的运营安全。为了保证桥梁结构的安全使用, 桥梁结构的检测工作也日益凸现出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鉴于此,主要阐述了桥梁检测现状、桥梁检测新技术以及桥梁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无损伤检测技术研究)。 关键词:结构承载力;耐久性;桥梁检测;无损伤检测技术; Bridge Detec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Status and Development Rrends (School of Science,Wuhan 430070,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roads, municipal bridges career, More and more new high road and municipal bridges,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many bridges have gradually entered the maintenance phase. Experts believe that the use of bridges over more than 25 years to enter the aging period. Bridge in the long-term operation of the process will inevitably produce a variety of structural damage. The bearing capacity and durability of the bridge are gradually reduced, until affecting the operation safety of the bridge.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afe use of the bridge structure, The detection work of the bridge structure has also becom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and necessary. In view of this,the paper mainly expounds the bridge detection status, bridge detection technology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bridge detec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on non damage detection technology). Key words:structure bearing capacity; durability; bridge detection; no damage detection technology;

无损检测技术综述

无损检测技术原理与应用 安全工程1401班2014074201 1无损检测技术的定义及发展概况 随着中国科学和工业技术的发展,高温、高压、高速度和高负荷已成为现代化工业的重要标志。但它的实现是建立在材料高质量的基础之上的。必须采用不破坏产品原来的形状,不改变使用性能的检测方法,以确保产品的安全可靠性,这种技术就是无损检测技术。无损检测技术不损害被检测对象的使用性能,应用多种物理原理和化学现象,对各种工程材料,零部件,结构进行有效地检验和测试,借以评价它们的连续性、完整性、安全可靠性及某些物理信息。目的是为了评价构件的允许负荷、寿命或剩余寿命,检测设备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结构不完整性及缺陷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保障设备安全[1]。 无损检测技术是机械工业的重要支柱,也是一项典型的具有低投入、高产出的工程应用技术。可能很难找到其他任何一个应用学科分支,其涵盖的技术知识之渊博、覆盖的基本研究领域之众多、所涉及的应用领域之广泛能与无损检测相比。美国前总统里根在发给美国无损检测学会成立20周年的贺电中曾说过,(无损检测)能给飞机和空间飞行器、发电厂、船舶、汽车和建筑物等带来更高的可靠性,没有无损检测(美国)就不可能享有目前在飞机、船舶和汽车等众多领域和其他领域的领先地位。作为一门应用性极强的技术,只有与国家大型工程项目结合,解决国家大型和重点工程项目中急需解决的安全保障问题,无损检测技术才能有用武之地和广阔的发展空间[2]。 我国无损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得益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综合实力的快速增强。近十年来,我国经济一直处于快速发展期,无损检测事业也处于蒸蒸日上

的局面,其总体形势和水平已是十年前无法比拟。在我国各工业部门和国防单位,我国无损检测工作者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2]。 2无损检测技术的基本类型及其原理 目前常用的无损检测类型主要有超声检测技术、射线检测技术、磁粉检测技术、渗透检测和红外检测技术五种,本文选取其中3种检测技术对其基本原理和应用进行简单的讲述,选取超声波检测技术和红外检测技术这两种检测技术进行较为详细的论述。 2.1超声检测技术 超声检测技术主要是检测设备构件部及表面缺或用于压力容器或管道壁厚的测量等,能有效的发现对焊缝部埋藏缺陷和压力容器焊缝表面裂纹,而且可测出焊缝缺陷的自身高度。由于超声探伤仪器体积小、质量轻,便于携带和操作,适合在多种工况下工作,因此在过程设备检验中得到广泛应用。超声检测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共振法:通过调整超声波的发射频率,以改变发射到工件中超声波的波长,并使工件的厚度为超声波半波长的整数倍时,入射波和反射波相互叠加便产生共振。根据共振时谐波的阶数以及超声波的波长,就可测出工件的厚度。(2)穿透法:将两个探头分布置于被测试件相对的两个侧面,一个探头用于发射超声波,另一个探头用于接收透射到另一侧面的超声波,并根据所接受超声波的强弱来判断工件部是否有缺陷。(3)脉冲反射法:将具有一定持续时间和一定频率间隔的超声脉冲发射到被测工件,当超声波在工件部遇到缺陷时,就会产生反射,根据反射信号的时差变化及在显示器上的位置就可以判断缺陷的大小和深度。(4)液浸法:在探头与工件之间填充一定厚度的液体耦合剂,使探头发射的声波经过液体耦合层后,再入射到工件中去。由于探头与工件不直接接触,

甲烷气体检测仪

地址:深圳市龙华新区大浪下岭排新工业区14栋4楼官 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892518799.html, 甲烷气体检测仪

地址:深圳市龙华新区大浪下岭排新工业区14栋4楼官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892518799.html, 产品描述: 在线式甲烷气体检测仪,适用于各种环境中的甲烷气体体浓度和泄露实时准确检测,采用进口传感器和微控制器技术.响应速度快,测量精度高,稳定性和重复性好等优点.防爆接线方式适用于各种危险场所,并兼容各种控制报警器,PLC,DCS 等控制系统,可以同时实现现场报警预警,4-20mA 标准信号输出,继电器开关量输出;完美显示各项技术指标和气体浓度值;同时具有多种极强的电路保护功能,有效防止各种人为因素,不可控因素导致的仪器损坏; 产品特性: ★进口传感器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能,使用寿命长达3年; ★采用先进微处理器技术,响应速度快,测量精度高,稳定性和重复性好; ★检测现场具有现场声光报警功能,气体浓度超标即时报警,是危险现场作业的安全保障;★现场带背光大屏幕LCD 显示,直观显示气体浓度/类型/单位/工作状态等; ★独立气室,传感器更换便捷,更换无须现场标定,传感器关键参数自动识别; ★全量程范围温度数字自动跟踪补偿,保证测量准确性; ★半导体纳米工艺超低功耗32位微处量器; ★全软件自动校准,传感器多达6级目标点校准功能,保证测量准确性和线性及数据恢复功能;★具备过压保护,防雷保护,短路保护,反接保护,防静电干扰,防磁场干扰等功能; ★并且具有自动恢复功能,防止发生外部原因,人为原因,自然灾害等造成仪器损坏; ★全中文/英文操作菜单,简单实用,带温度补偿功能; ★ppm,ppm,mg/m3三种浓度单位可自由切换; ★防高浓度气体冲击的自动保护功能; 技术资料: 显示方式:3.5寸液晶显示 温湿度:选配件,温度检测范围:-40~60℃,湿度检测范围:0-100%RH 检测方式:扩散式、流通式、泵吸式可选安装方式:壁挂式、管道式 检测精度:≤±1%线性误差:≤±1% 响应时间:≤3秒(T90)零点漂移:≤±1%(F.S/年) 信号输出:①4-20mA 信号:标准的16位精度4-20mA 输出芯片,传输距离1Km ②RS485信号:采用标准MODBUS RTU 协议,传输距离2Km ③电压信号:0-5V 、0-10V 输出,可自行设置 ④脉冲信号:又称频率信号,频率范围可调(选配) ⑤开关量信号:标配2组继电器,可选第三组继电器,继电器无源触点 防爆标志:ExdII CT6(隔爆型)壳体材料:压铸铝+喷砂氧化/氟碳漆,防爆防腐蚀防护等级:P66工作温度:-30~60℃ 工作电源:24VDC (12~30VDC )工作湿度:≤95%RH ,无冷凝 尺寸重量:183×143×107mm(L ×W ×H )1.5Kg(仪器净重)工作压力:0~100Kpa 标准配件:说明书、合格证质保期:3年

食品快速检测方法评价技术规范

食品快速检测方法评价技术规范 1目的 为保证食品快速检测方法评价工作科学合理、标准统一,特制定本规范。 2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组织开展的食品(含食用农产品)中农兽药残留、非法添加、真菌毒素、食品添加剂、污染物质等定性快速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评价。 3评价指标 3.1灵敏度 3.2特异性 3.3假阴性率和假阳性率 3.4与参比方法一致性分析 4评价方法 最低检出水平(检出限)设置对于禁用物质或者无残留限量的物质应小于或者等于参比方法的检出限水平,对于存在国家标准限值规定的物质应小于或等于限值规定。所有参数需要在不同种类或者类型的食品中测定的实际结果进行统计。 4.1灵敏度 灵敏度是指方法在实验条件下达到的实际最低检出水平时,检出阳性结果的阳性样品数占总阳性样品数的百分比,具体计算要求见附表,评价中可描述为该百分比下方法的检出限。 4.2特异性 特异性是指方法在实验条件下达到的实际最低检出水平时,检出阴性结果的阴性样品数占总阴性样品数的百分比,具体计算要求见附表,评价中可描述为方法检出限下不存在干扰的百分比。 4.3假阴性率和假阳性率 假阴性率是指方法在实验条件下达到的实际最低检出水平时,阳性样品中检出阴性结果的最大概率(以百分比计),具体计算要求见附表,计算结果为方法最大假阴性率的结果。 假阳性率是指方法在实验条件下达到的实际最低检出水平时,阴性样品中检出阳性结果的最大概率(以百分比计),具体计算要求见附表,计算结果为方法最大假阳性率的结果。 4.4与参比方法一致性分析 快速检测方法应与方法中规定的参比方法进行一致性比较。与参比方法一致性分析统计

红外热波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第40卷 第5期 红 外 技 术 V ol.40 No.5 2018年5月 Infrared Technology May 2018 401 〈综述与评论〉 红外热波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郑 凯1,江海军2,陈 力3 (1.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0036;2. 南京诺威尔光电系统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46; 3. 电子科技大学,四川 成都 610054) 摘要:红外热波成像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新型无损检测技术,它是一门跨学科、跨应用领域的通用型实用技术,其三大核心技术包括热激励、红外图像采集及红外图像处理。本文对热激励技术中的闪光灯、激光、卤素灯、红外灯、超声、电磁等几种主要热激励方法的特点及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与对比,分析了采集技术中的制冷与非制冷热像仪各自特点,并对红外图像处理技术中的降噪、增强、序列热图处理及缺陷提取等四大研究方向进行了总结,介绍了相应发展状况和进展。最后总结了该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红外无损检测;热波成像;热波激励;红外图像采集技术;红外图像处理 中图分类号:TB30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891(2018)05-0401-11 Infrared Thermography NDT and Its Development ZHENG Kai 1,JIANG Haijun 2,CHEN Li 3 (1. Special Equipment Safety Supervision Inspection Institute of Jiangsu Province , Nanjing 210036, China ; 2. Novelteq Ltd , Nanjing 210046, China ; 3.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 Chengdu 610054, China ) Abstract :Thermography is a new NDT testing technology that has developed rapidly in recent years. It is an interdisciplinary and broadly applicable technology crossing multiplefields. Three major components of this technology include the excitation source, IR image acquisition, and data processing. This paper presents a brief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research status for different excitation sources, including flashlights, lasers, IR lamps, ultrasound, and electromagnetism. It compar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oled and uncooled thermal imagers and also introduces the recent development of various IR image processing technologies for feature enhancement, noise reduction, sequence processing, and defect extraction. Finally, the trend of this technology is briefly summarized. Key words :thermography ,nondestructive testing ,thermal excitation ,IR image acquisition ,IR image processing 0 引言 热波成像是一种主动式红外无损检测技术,它利用热能的传播来对材料的热导特性的变化进行检测。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一种灵活便捷的通用型无损检测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金属、非金属、复合材料中存在的脱粘、裂纹、锈蚀、疲劳、损伤等缺陷的检测[1-3]。与射线、超声、磁粉、渗透、及涡流等传统无损检测技术相比,它具有快速、高效、大面积、直观及可远 距离非接触检测等优点,是一种新型数字化无损检测技术,近年来在国际上得到快速的发展,并不断地被人们所接受并推广使用[4-5]。作为一门跨学科、跨应用领域的通用型实用技术,红外热波无损检测是对传统无损检测技术的替代和补充,通过相互结合,可以提 万方数据

农产品无损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

农产品无损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 农产品品质无损检测技术相对于有损检测技术来说具有快捷、卫生、准确等优点。近年来,无损检测技术在农产品检测方面发展检测的内容主要包括农产品的外部品质、内部品质,众多学者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此外,利用无损检测技术中的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超声波技术和机器视觉技术进行肉品品质评价取得了不小的突破。 一、紫外分光检测技术 紫外分光法主要是在紫外光源的照射下,导致荧光物质发光而进行目标检测的。如果仅通过肉眼检测常有漏检情况发生。在暗室中,当受损的水果受到紫外光源照射时,损伤部位会通过发出荧光的形式放出可见光,显得格外明亮。而正常部位理论上无可见光。损伤果的检测正是利用了水果正常部位和损伤部位在紫外光源照射下的反射差异,通过摄像、计算机图像处理后进行检测的。 二、近红外分光检测技术 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的原理主要是利用在近红外区用漫反射光谱作定量分析。根据其检测对象的不同分成近红外反射光谱和近红外透射光谱两种。近红外分光法在食品成分检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三、软X射线检测技术 X射线具有穿透能力、衍射作用和激发荧光的特性。通过捕获X射线的穿透特性,可以得到样品的透射图像和断层图像,进而探明物质的内部结构;通过捕获X射线与样品作用产生的荧光和衍射效应,可以检测到样品所含多种元素的情况,尤其是重金属含量。 四、机器视觉检测技术 计算机视觉是基于图像的数字识别技术而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检测时,被检测的农产品被安置在特定的光照环境中,摄像机获得的二维图像信息通过电缆输送计算机进行处理,抽取图像的有关特征,这些特征以一定的方式与被测对象的质量指标相对应。检测结果传递到后续处理设备中。 五、声学特性及超声波检测技术 农产品的声学特性是指农产品在声波作用下的反射特性、散射特性、透射特性、吸收特性、衰减系数和传播速度及其本身的声阻抗与固有频率等,它们反映了声波与农产品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农产品的声学特性随农产品内部组织的变化而变化,不同农产品的声学特性不同,同一种类而品质不同的农产品其声学特性往往也存在差异,故根据农产品的声学特性即可判断其品质如何,并据此进行

木材无损检测技术研究历史、现状和展望

木材无损检测技术研究历史、现状和展望 随着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我国近年来树木面积不断扩大,但社会消耗量也越来越大,而木材的无损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因此要求我们要充分利用木材。本文主要研究木材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为以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标签:木材;无损检测;研究;现状 一、目视检测简介 木材无损检测方法中目视检测是使用最早、最简单的方法,该方法主要是通过人眼进行目测,对木材表面各种影响强度或相关性能的缺陷进行评估。目视检测需要操作人员具有丰富的经验;而且,木材内部的结构形态无法通过肉眼进行判断,因此无损检测方法在木材检测方面能发挥很好的作用。 二、国内外研究历史及现状 1.国内外应力波检测的应用研究情况 应力和应变扰动以应力波作为传播形式,在可变形固体介质中机械扰动表现为质点速度的变化和相应的应力、应变状态的变化。应力、应变状态的变化以波的方式传播,称为应力波。应力波的敏感性使其在木材中传播时会受到木材内部缺陷的影响,检测应力波的传播时间变化能判断木材的内部情况。20世纪60年代,国外学者开始利用应力波对木材进行无损检测。 1988年,Ross J.R.等采用应力波检测方法研究木材的弹性模量、应力波速度和木材密度的关系,为木材中的无损检测技术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1994年,Ross J.R.等利用应力波技术,根据应力波在板材间传播时间的差异性辨别木材是否存在缺陷。2003年,Wagner等运用应力波技术,结合回归分析法,对美国花旗松进行研究,得出应力波传播速度和弹性模量之间的关系,并建立起应力波速度与动态弹性模量之间的相关性。2005年国内学者林文树等经分析得出超声波与应力波均受木材密度、孔洞大小及数量等因素影响,由此判断出木材的内缺陷。 2.国内外超声波检测的应用研究情况 20世纪60年代,超声波开始被用来进行无损检测。2000年开始,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学者对超声波技术进行研究:李华和刘秀英利用超声波检测仪对大钟寺博物馆钟架进行了无损检测,通过测定钟架木材的弹性模量,对钟架木结构力学强度的变化做出评估。 3.国内外X射线检测的应用研究情况

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概述及认识

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概述及认识 摘要:本文概述了无损检测与评估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提出了无损检测与评估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最后分析了无损检测与评估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无损检测;探伤;发展概况; 一、引言 任何设备或构件自身都可能有各种缺陷,关键是这种缺陷是否发展、发展得快慢及最后的危害如何。国内与国际上对承压类特种设备所含缺陷的危害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长足进展,同时,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为人们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对含缺陷焊接特种设备安全评定已成为可能。而在进行评定分析时,结构缺陷的准确定位与定量是一个关键问题,因为缺陷对焊接结构的完整性起着重要作用。为保证设备服役时的安全性,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利用无损检测手段对设备进行检查,再应用安全评价分析技术和手段对检查得到的缺陷进行安全评定。可见,锅炉、压力容器安全评定与爆炸预防等技术应用的基本前提是无损检测技术。本文对工业中常用的无损检测原理及特点进行分析,概述了无损检测与评估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提出了无损检测与评估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最后分析了无损检测与评估技术的发展趋势。 二、工业常用无损检测原理及特点分析 2.1射线检测技术 原理:射线探伤法是利用射线透过物体时, 会发生吸收和散射这一特性, 通过测量材料中因缺陷存在而影响射线的吸收来探测缺陷的, 有缺陷部位对射线的衰减减弱, 运用胶片的照相原理浏黄穿透工件后射线的强度变化, 从而, 测量出工件内部缺陷大小、数和性质的一种方法。该方法是最基本的、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射线检测方法。常用于探伤的射线有X 光和同位素发出的γ射线,分别称为X光探伤和γ射线探伤。一般情况下,射线探伤是不易发现裂纹的,或者说,射线探伤对裂纹是不敏感的。因此,射线探伤对气孔、夹渣、未焊透等体积型缺陷最敏感。即射线探伤适宜用于体积型缺陷探伤,而不适宜面积型缺陷探伤。2.2超声波检测技术 原理:超声波检测主要用于探测试件的内部缺陷, 所谓超声波是指超过人耳听觉、频率大于20 的声音。目前用的最多的探伤方法是脉冲反射法。脉冲反射法在探伤时用纵波或者横波把超声波射入被检物的一面, 然后在同一面接收从缺陷处反射回来的回波, 根据回波情况判断缺陷的情况。通常用超声波探头与待探工件表面良好的接触,探头则可有效地向工件发射超声波,并能接收(缺陷)界面反射来的超声波,同时转换成电信号,再传输给仪器进行处理。根据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常称声速)和传播的时间,就可知道缺陷的位置。当缺陷越大,反射面则越大,其反射的能量也就越大,故可根据反射能量的大小来查知各缺

动物性产品中兽药残留的快速检测方法

动物性产品中兽药残留的快速检测方法 ——ELISA & CharmⅡ 一、前言: 1、现状 目前兽医用药几乎占据了所有抗微生物药物的50%,因此食品病原菌、条件致病菌和共生菌不可避免的成了耐药菌。在过去的50年中大约有100万吨的抗生素被释放到生物圈中。欧洲动物卫生联盟(European Federation of Animal Health ,FEDESA)对欧盟和瑞士抗生素使用统计数据表明,仅1997年用于人类健康的抗生素达5460吨,用于动物健康的抗生素达3465吨,用于动物生长促进剂的抗生素达1575吨,并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在我国,由于兽医用药制度的不完善及一些养殖厂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及相应的检测监督体系不健全,药物的滥用现象更为严重,动物产品中兽药的污染时有发生。其潜在的致癌、致畸作用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由于水产品中氯霉素含量过高,欧盟委员会于今年1月作出禁止中国动物源食品进口的协议,使得我国水产品对欧盟出口严重受挫,虽然现在部分产品开始解禁,但形式依然不容乐观;美国、日本等国也开始高度关注我国水产品的质量,并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对我国出口动物性产品进行限制。在现代文明的世界,健康第一的贸易法则将是关税、价格、质量所不可比拟的,政治上的友好往来无法替代经济贸易中的游戏规则。 2、食品中兽药残留对人类的危害 2.1耐药菌株的产生 抗生素使用和细菌耐药性永远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矛盾的两个方面,细菌耐药非正常增加,往往是抗生素的非正常使用的结果。早在1920-30年青霉素问世时,Dr Fleming就提出了青霉素的耐药性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各种新药的出现,耐药性菌株也接踵而至(即包括药物选择压力的结果也包括细菌自身的进化)。抗生素的副作用以及耐药菌株的存在将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而且临床亚治疗水平的抗生素更容易促使抗性基因的转移,比如对动物进行低水平四环素治疗,其粪肠菌群由对四环素敏感逐渐变成抗四环素最后发展成对其它药物也产生抗性。在长期的生活中,恰恰是人类和动物肠道的正常菌群成了耐药基因的储存库,并不断的将耐药基因转移给致病菌,并在人和动物中交叉传播,尤其是释放到环境中耐药菌的危害更为严重,可造成耐药基因的迅速转移。 2.2抗生素的毒副作用 残留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抗生素被人们食用后,除了加速人体内耐药菌株的进化之外,抗生素本身的毒副作用往往威胁人类尤其是孕妇和婴儿的健康,这一点在过去往往很容易被忽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