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Module 3 Unit 1 学案 No

Module 3 Unit 1 学案 No

Module 3 Unit 1 学案  No
Module 3 Unit 1 学案  No

Module 3 Unit 1 学案No.10

编写:刘玉荣审核:初三英语组2014/9/13

Teaching aims:

1.Master all the new words and phrases.

2.Mater all the new language points and sentences.

预习自测

根据首字母及汉语提示完成单词

1. Is it necessary for me to __________(参加)the meeting?

2. How much did it cost you to study __________(在国外)?

3. You must do____________(不管什么)is best for you.

4. I find it _______________(令人大为惊奇的)that you can’t swim.

5. I have every reason to be confident of our ___________(胜利).

6. Do you r_______ how dangerous this is?

7. They have lived a________ for many years, so they miss their homeland.

精讲点拨

1. She’s my hero because she’s one of the best table tennis players in the world and I love playing table tennis.

“one of +the +形容词最高级+可数名词复数”意为“最……的……之一”,这是含形容词最高级的句式之一。当它作主语时,谓语动词用单数形式。

2. Her English wasn’t good enough when she began.

巧记enough 在句中的位置:

修饰名词很自由,可置前来可置后。

若是修饰形或副,一定后置要记住。

3. Well, I think she’s a good student as well as a good player.

as well as 意为“除……之外(还),不仅……而且……”,常用来连接两个并列的成分,它强调的是前一项,后一项只是顺便提及。因此A as well as B结构作主语时,谓语动词要与A的人称和数保持一致。

注意:not only A but also B结构作主语时,谓语动词要与B保持一致,即采取“就近原则”。

Your wife as well as you is very friendly to me= Not only you but also your wife is very friendly to me.

当堂检测

一用so, so that, because, because of填空

1. This meal is my treat,________ put your money away.

2. I get up early _______ I can do some exercise.

3. I didn’t eat the fish _______the smell was terrible.

4. He was _______ill that two nurses attended to him.

5. Many soldiers died _________ dearth of food.

二单项选择

1.—What is Einstein famous _____?

--- Theory of Relativity.

A. for

B. as

C. in

D. of

2. He can hardly move at al, _________ ?

A. can’t he

B. can he

C. don’t he

D. do he

3. ---You are too tired. Please stop _________rest.

--- It’s very kind of you.

A. have

B. having

C. to have

D. had

4. Who are the ______ of this game?

A. win

B. won

C. winner

D. winners

5. You’d better _______smoking. It’s bad for your health.

A. set up

B. put up

C. cheer up

D. give up

三根据句意及课文内容完成句子。

1. 她是我的英雄,因为她是世界上最优秀的乒乓球运动员之一。

She’s my hero because she’s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table tennis players in the world.

2. 无论她做什么,她从不放弃。

Whatever she does, she never ________ ________!

3. 那令人惊异!

_________ ________!

4. 我认为她不仅是个优秀的运动员,而且是个好学生。

I think she’s a good student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a good player.

5. 一开始,她是一名乒乓球运动员。

______ _______, she was a table tennis player.

课后提高

一根据所给汉语完成句子,每空一词

1. 我们队赢得了足球赛。

Our team_______ _______ ______ _______ ________.

2. 因为路面结冰了,今晚要格外小心。

______ _______ ______ tonight _______ the road is icy.

3. 他立刻停止了弹钢琴。

He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at once.

4. 无论做什么,他都不放弃。

_______ he does, he _______ ______ ______.

5. 那个老妇人总爱打听别人的事情,因此没有人喜欢跟她说话。

The old lady is very nosy, ______ _______ likes to _______ ______ her.

二单项选择

1. Tom had his 15th birthday party last night,_______?

A. didn’t he

B. did he

C. hadn’t he

D. was he

2. --- When was your best friend born?

--- He was born _____June 12,1999.

A. at

B. in

C. on

D. for

3. A _____boy , Mike , is looking after his father who’s been ill for several days.

A. thirteen-year-old

B. thirteen-years-old

C. thirteen years old

D. thirteen year old

4. Many animals like to wait_______ it is dark when they go out to look for their

food.

A. since

B. until

C. as

D. because

5. – What shall we do now?

-- ______ it’s raining hard,let’s stay at home.

A. So

B. Since

C. Though

D. If

6. I watched her ______out of the room just now.

A. go

B. to go

C. gone

D. went

三句型转换

1. Whatever we do, we never give up! (改为同义句)

_______ _______ ______ we do, we never give up!

2. She’s my hero because she’s one of the best players in the world.(就画线部分提

问)

_______ _______ she your hero?

3. She stopped playing when she was twenty-four. (改为同义句)

She stopped playing 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twenty-four.

4. I think his films are fantastic,_______ _______?(完成反意疑问句)

四短文填空

Happy birthday to you!

On this special day, I’d like to talk to you 1 a special way. I don’t think I am good at 2 you my thoughts face to face, so I’m writing 3 my love to you.

You are not a rich man or a famous person. But I think you’re one of the greatest 4 in the world. I’m proud of you. You aren’t 5 in fame and

wealth(名利). You do common things like working as a 6 in your factory. The Smile on your face shows that you are 7 with the family. You take good care of my grandparents and help me with 8 lessons. You do some shopping with Mom on Sundays.

In the past, I didn’t care 9 you were with me or not. Now I’m sorry to say I wasn’t good to you before. I’m 10 lucky because I have such a great father. And I feel happy that now I can let you know how much I love you. You are successful as a son, a father, a husband and a friend. Wish you happy forever!

Yours,

Ben 1.________ 2.__________ 3._________ 4.__________ 5.____________

6.__________

7._________

8.__________

9._________ 10.____________

五任务型阅读

Chinese writer Mo Yan has won the 2012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He is the first Chinese to win the prize.

Mo Yan was born into a farmer’s family in Shandong in 1955. He left school to work at the age of twelve, first on the farm, later in a factory. In 1976 he joined the PLA and during this time he began to study writing. His first short was published in 1981. He has written many famous books about his childhood and his hometown. Many of his book have been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French and many other languages.

Mo Yan’s winning of 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widely regarded as a great encouragement to China’s literature, is bringing more confidence to the nation’s young authors.

1. How old is Mo Yan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When did he win the Nobel Prize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Is Mo Yan a Chinese write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Where was he born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Mo Yan left school to work at the age of 14,didn’t he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谏太宗十思疏》学案

《谏太宗十思疏》学案 《谏太宗十思疏》学案 学习要点 1 学习作者反复开导、循循善诱的劝谏艺术; 2领悟“十思”的积极意义; 3掌握中一些实词的词义和虚词的用法。 重点讲解 题解 “疏”通称“奏疏”。疏,原本是疏通的意思。后作为一种公形式,成了古代官员向帝王进言,以便使下情上达的进谏奏。疏,演变为疏通事理,分条陈述的意思。它起于汉代,后世人们以“奏疏”作为这类进言体的通称。“疏”的用途较广,论谏、陈乞、待罪、推荐、辞官等都可用“疏”。 “谏”是规过劝善的意思,一般用于下对上。规劝的言论也可以称为“谏”,如同学们学过的《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谏”就是“规劝的言论”的意思。“谏”古代专指用于对帝王、上级、尊长的劝告,规劝其改正不当的言行。 《谏太宗十思疏》选自《魏郑公集》,标题是后人加的。起初称为《十思疏》。标题中的“太宗”是庙号。古代皇帝死后要在太庙立室

供奉,为此就需要立一个名号,这就是庙号。从汉代起,每一个朝代的开国皇帝一般都称为太祖、高祖或世祖,以下称为太宗或世宗。李世民是在其父李渊之后称帝的,庙号为太宗。由此也可推知“谏太宗十思疏”是后人加的题目,李世民活着,是不能称其为太宗的。 “十思”的针对性 1.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魏征评论:“陛下贞观之初,无为无欲,清静之化,远被遐荒。考之于今,其风近坠……今则求骏马于万里,市珍奇于域外,取怪于道路,见轻于戎狄。” 典型史实:王珪谏太宗出美人 太宗尝闲居与珪宴语,时有美人侍侧,本庐江王瑗之姬,瑗败籍没入宫。太宗指示之曰:“庐江不道,贼杀其夫而纳其室。暴虐之甚,何有不亡者乎?” 珪避席曰:“陛下以庐江取此妇人为是耶,为非耶?”太宗曰:”杀人而取其妻,卿乃问朕是非,何也?”对曰:“……今此妇人尚在左右,窃以圣心为是之,陛下若以为非,此谓知恶而不去也。”太宗虽不出此美人,而甚重其言。 2.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魏征评论:“陛下贞观之始,视人如伤,恤其勤劳,爱民犹子,每存简约,无所营为。顷年已,意在奢纵,勿忘卑俭,轻用人力,乃云百姓无事则骄逸,劳役则易使……” 典型史实:张玄素谏修乾阳殿 贞观四年,诏发卒修洛阳宫乾阳殿以备巡幸,玄素上书谏曰:“……

信息技术 - 第八册计算机教育学习学案及教案(全册)-四年级

信息技术-第八册计算机教案(全册) -四年级 教学计划 一、教学大纲对本年级本学科的基本要求: 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删除、还原方法;认识常用的图片文件格式;掌握用AcDSee软件浏览图片的操作方法;认识电子邮箱的作用;学会申请电子邮箱;学会收发电子邮件;认识电子邮件的格式;掌握在“outlookExpress”软件中设置电子邮件帐号的操作;学会用“outlookExpress”发送电子邮件;掌握在邮件中插入附件的操作方法;学会绘制简单的图形;掌握自选图形格式的设置;掌握表格的插入方法;会在表格中输入文字;掌握在表格中插入和删除行列的方法;会简单修饰表格的方法;了解分栏的方法;了解打印预览的功能;学习制作贺年片。 二、对教材体系和内容的简要分析: 本学期学习内容主要包括:学习收发电子邮件;学习用woRD制作表格;页面设置和制作贺卡。 1、文件的删除; 2、图片的浏览; 3、申请电子邮箱; 4、收发电子邮件; 5、学做邮票; 6、制作课程表; 7、表格的修改; 8、页面设置; 9、学做贺卡。 三、对本年级学生学习情况的基本分析: 四年级学生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对计算机的功能及简单操作已经有了较全面的认识,也已经学会用woRD处理文字的简单操作,对网络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如何上网;最重要的是学生对学习计算机这门课程兴趣浓厚,对于进一步的教学有一个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进度 略 第一课文件的删除

教学目标: 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删除和还原方法 教学重点: 文件和文件夹的删除和还原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删除文件 1、删除硬盘中的文件 如删除“画1”这个文件的方法是: 选定“画1”这个文件, 单击工具栏中的删除按钮, 弹出“确认删除文件”对话框; 单击“是”。 2、删除软盘上的文件 如删除软盘上图像文件“房子”的方法是: 将软盘插入软盘驱动器中, 打开“我的电脑”窗口,双击软驱图标,打开软盘窗口;右击需要删除的文件“房子”,再单击菜单中的“删除”命令; 在弹出的“确认文件删除”对话框中单击“是”。 二、回收站的操作 1、还原文件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单元复习学案

第二章复习学案 一、物质的分类 1、常用的分类方法: 和 2、①胶体的本质特征:; ②胶体的性质:当光束通过胶体时,可以看到,叫做,用于区别。 ③Fe(OH)3胶体的制备: 。 练习: 1.下列各组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2、下列各组选项按照电解质、非电解质、单质、混合物顺序排列的一项是() A.HCl、CO2、铜、液氯 B.蔗糖、NaNO3、氮气、玻璃 C.NaCl、乙醇、铁、漂白粉 D.盐酸、SO3、石墨、水玻璃 3、下列分散系中,能出现丁达尔现象的是( ) A.蔗糖溶液B、碘化银胶体 C.浓盐酸 D.豆浆 4、用特殊方法把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米级(1—lOOnm,1nm=10—9m)的超细粉末粒子,然后制得纳米材料,下列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和这种粒子具有相同数量级的是() A.溶液B.悬浊液 C.胶体 D.乳浊液 二、离子反应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在里或能导电的叫做电解质。 练习: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非电解质的是( )能导电的是() A.烧碱溶液 B.铁丝 C.熔融的K2SO4 D.酒精 E.石墨 F.SO2G.硫酸铜晶体H.液态氯化氢I.熔融的硫酸钡 (二)、离子共存 1、下列各组离子中,在碱性溶液里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 A K+、MnO4-、Cl–、SO42-BNa+、AlO2-、NO3-、HCO3- CNa+、、H+、NO3-、SO42- D Na+、SO42-、NO3-、Cl- 2、加入铝片能放出H2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 NH4+、CO32-、Al3+、Cl-BNa+、AlO2–、K+、SO42- C Cl-、K+、SO42-、Na+ D K+、SO42-、HCO3-、Na+ 3、在pH=1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Na+、K+、SO42-、ClO- B Al3+、Mg2+、SO42-、Cl- CK+、Na+、SiO32-、NO3- D K+、Na+、SO42-、F- 4、下列各组离于在溶液中既可以大量共存,且加入氨水后也不产生沉淀的是() A Na+Ba2+Cl-SO42- B K+AlO2-NO3- OH-? C H+NH4+A l3+SO42- DH+Cl-CH3COO-NO3- 5、在某无色溶液中缓慢地滴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右图所示,由此确定,原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 A.Mg2+、Al3+、Fe2+ C.H+、Ba2+、Al3+ D.只有Mg2+、Al3+ (三)、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

重庆市高一英语必修一第六单元《The Internet and Telecommunications》全套教案

重庆市高一英语必修一第六单元《The Internet and Telecommunications》全套教案 本单元以The Internet and Telecommunications为主题,分为三节内容,介绍因特网、因特网的兴起、万维网和万维网的发明,通过本单元学习,不仅要求学生了解有关电脑网络、电信等词汇,而且要了解因特网的历史和电信事业的迅猛发展及因特网在现在交际中的作用。从情感上来讲,要求学生能正确的、客观的、辩证地看待因特网和现代通讯设备,积极利用因特网获取信息,使因特网更好地服务我们的生活。 一、学前准备: 准备录音机、电脑和PPT课件。 二、学习目标: 1. 学习掌握科技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2. 能够用自己的话简要介绍文章的大意,并能简要复述文章的故事情节。 3. 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三、学习重点: 1. 学习与网络相关的词汇。 2. 围绕“the internet and Telecommunications”展开讨论。 3. 教会学生如何从文中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和准确筛选信息。 四、教学难点: Help the Ss to talk about the Internet and Telecommunications. 五、单元课时分配: 1、第一课Reading 1个课时

2、第二课Grammar 1个课时 3、第三课Language points 1个课时

1) The Internet is the biggest source of information in accessible 拥有 只有高 资源,物力,财力, … The beauty of Venice consists in the style of its ancient 其主语是部 的主语是整体,指一个整体 成 Do the exx on English Weekly.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声现象复习学案

第一章《声现象》复习导学案 一、复习目标: 1、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 2、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3、理解声音的三个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4、知道减弱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5、知道超声波和次生波及其应用。 6、回顾本章实验,知道研究方法,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复习重点: 理解声音的三个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三、复习难点: 实验探究声音的响度、音调及其影响因素。 四、基础诊测: 1、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振动,发生才停止。 2、气体、液体和都可以传播声音,声音在中传播的最慢,15℃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但不能传播声音。 3、声音具有三个特性,分别是、和。其中,与振动的频率(每秒钟物体振动的次数)有关,且频率越大,越高;与物体振动的振幅有关,且振幅越大,越大,它还与距离发声体的有关;不同的发声体不同。 4、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是。频率高于的声叫波,频率低于的声叫波,生活中用超检查身体及胎儿的发育情况用的是波,地震、火山、台风、海啸及一些动物交流时用的是波。 5、控制噪声的三种方法是、、。 6、声既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声传递信息的例子有:;声传递能量的例子有:。 五、例题解析: 知识点一: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1、如图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闹钟和罩的底座之间 垫上柔软的泡沫塑料,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会逐渐变小, 直至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音必须通过介质才能传播 C、声波在玻璃罩中发生了反射 D、声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逐渐减少 知识点二:关于乐音的三个特征问题(要注意音调与响度的区别) 2、下列四个句子:(1)这首歌调太高,我唱不上去;(2)引吭高歌;(3)她是唱高音的;(4) 请勿高声喧哗.其中“高”字指音调的是 ( ) A、(1)(2) B、(2)(4) C、(1)(3) D、(3)(4) 知识点三:环保问题 3、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声音无处不在。下列声音①工厂车间机器的轰鸣声,②剧场 里京剧表演的演奏声,③清晨公园里小鸟的鸣叫声,④装修房子的电钻声,⑤婚庆时的爆竹声,⑥山涧小溪潺潺的流水声。其中属于噪声的是() A、①③④ B、①②⑤ C、①④⑤ D、①④⑤⑥ 知识点四:回声测距问题: 4、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3s,收到回波信号,

《谏太宗十思疏》复习学案

《谏太宗十思疏》复习学案 ?熟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1、文学常识填空 (1)魏征(580~643) 字玄成,巨鹿曲阳(今河北省晋县)人,封郑国公,谥文贞,以直言敢谏著称,史以“”称之。唐代、、史学家。曾主持编撰《隋书》《群书治要》,作《隋书》的序论及《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贞观十一年上《十思疏》,有诗五古《述怀》等30多首。魏征一生先后上书二百多次,达数十万言,大都被采纳。他死后,唐太宗悲痛不已,亲自为他写了碑文,并对侍臣说:“,可以正衣冠;以古为 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2)疏,是的一种文体,又称、,多分条陈述。 2、本文阐述了要“”、“”、“”的道理。(用原文词语回答) 3、名句填写 (1)臣闻求木之长者,;欲流之远者,;思国之安者,。(2)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 (3)怨不在大,可畏惟人,,所宜深慎。 4、写作借鉴 (1)写法:本文第一段提出了什么观点?是如何提出的? (2)素材:“读史使人明智”。一千三百年后的今天重温《谏太宗十思疏》,不仅要体味它流畅艺术的文气,还应从字里行间去感受一代忠臣魏征为使唐王朝长治久安而敢于直谏的高度责任感、使命感,时刻胸怀一颗火热的报国心! ?读译全文,完成下列问题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浚:必浚其泉源() 2、当:当神器之重() 3、景:承天景命() 4、董:虽董之以严刑() 5、克:克终者盖寡() 6、作:将有作() 7、牧:则思谦而自牧() 8、敬:则思慎始而敬终() 9、黜:则思正身以黜恶() 10、简:简能而任之() 二、通假字 1、振之以威怒() 2、则思无以怒而滥刑() 三、一词多义 1、安: ①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②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③项王曰:“沛公安在?”()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案全集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案全集(必修) 1.1信息及其特征 一、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 “信息及其特征”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的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 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 1、信息特征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 信息的含义。 六、教学方法 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 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生2:观看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 生3:从网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报导等。

山东省新泰市第二中学鲁教版地理必修1必修一第二单元学案水循环

洋流对局部气候的形成、港口、海上航行、海洋污染的稀释与扩散等相关知识。为此设计了本讲知识,以让学生灵活掌握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洋流的形成原理及其规律作为着眼点,其中考点整合作为基础知识回顾或课后梳理考点均可。本讲的设计探究点的讲解必须让学生能够理解其原理和规律,或通过具体针对性练习加以落实。 【考点整合】

【要点热点探究】 探究点一我国河流五种补给形式的比较 季节变 季节变化 愈往 水位高的补 注意:河流单一补给的很少,往往是多种水源补给,而以某种补给为主。 探究点二流量过程线图的判读方法 例1 (2011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下图是我国某河流近30年径流量、蒸发量和气温之间统计关系示意图,完成⑴~⑵题。

⑴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是 A.雨水B.冰川C.湖泊水D.地下水 ⑵该流域位于 A.温带季风气候区B.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C.热带沙漠气候区D.地中海气候区 探究点三水循环的过程、意义及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注意:⑴在水循环的三种循环类型中,海上内循环参与的水量最多,陆地内循环参与

例2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中A地的水循环为___________,B地的水循环为__________. ⑵甲、乙两城市中,水资源较丰富的是________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⑶水循环得以顺利完成的内因是_____________,外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意图:此题为综合性较强的练习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⑴题让学生了解水循环的类型;⑵题让学生了解距离海洋远近直接影响水循环,进而影响水资源的多少;⑶题让学生用辨证的观点去分析水循环的成因。 解析:⑴A处水蒸发、降水,水没有最终注入海洋,为陆地内循环,B处于外流区既参与陆地内循环,又参与海陆间大循环;⑵降水多的地区水资源比较丰富;⑶考查知识识记。 答案:(1)陆地内循环海陆间循环和陆地内循环(2)乙该城市离海洋近,水循环活跃,海洋带来丰沛的降水(3)水的三态变化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的作用[变式训练] (2011届海口市高考调研测试)我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昆仑站于2009年1月27日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地区胜利建成。下图为南极地区的自然物质运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必修一第一章学案

必修一第一章学案(完整版) 第一章?集合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学习目标: 1.了解集合的含义,能够举例说明集合,能够判断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描述不同的 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3.掌握列举法和描述法表示集合、常用数集及其记法、集合元素的三个特征. 学习重点: 1.判断元素与集合的 “属于”关系; 2.用列举法和描述法表示集合、常用数集 3.理解集合元素的三个特征 自主学习 1.一般地,指定的某些对象的全体为,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 2.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记 作:;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集合A,记作:.3.集合中元素的三个性质:①,② , ③ .

4.全体整数的集合简称,记作;所有 正整数的集合简称,记作;全体非负整数组配套K12教育资料

成的集合简称,记作;全体有理数的集合简 称,记作; 全体实数的集合简称,记作;不含任何 元素的集合称,记作; 合作探究: 例1 :以下能组成集合的是__________ .①n的近似值的 全体; ②20XX年北京四中暑假新入学的学生;③平方等于一1 的实数的全体; ④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第一象限内的一些点;⑤1,2,3,1. 变式训练1 :下列所给对象不能构成集合的是() A.—个平面内的所有点 B.所有小于零的整数 C.某校高一(4)班的高个子学生 D .某一天到商场买过货物的顾客 例2:需添加什么条件,才能使{x2-x , 2x}表示一个集合? 变式训练2:设集合A={x2 , x+2, 0},求实数x的取值范围. 例3:所给下列关系正确的个数是()①12R; ②2Q;③ ON;④ 3N A. 1 B. 2 C. 3 D. 4 变式训 练3:若所有形如3a+ 2b(a € Z, b€ Z)的数组成集合A,试 判断6-22是不是集合A中的元素?知识总结:1 .判断一组对象

第一章声现象1.5《声的利用》同步练习题

第一章声现象1.5《声的利用》同步练习题 1.下列利用声信息的有() A.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可能有一场大雨 B.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判定螺栓是否松动 C.医生利用B超观察人的身体状况 D.有经验的人选瓷碗总是敲一敲分辨音质 2.蝙蝠通常是夜间活动,它飞行时发出一种__________,这些声波碰到昆虫会反射回来,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蝙蝠可以确定目标的__________. 3.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波能传递__________,中国传统中医有“望、闻、问、切”检查病人,其中:“闻”就是__________的意思,它是利用声波能传递__________. 4.1912年“泰坦尼克号”首次出航即触冰山沉没,这件事震惊世界,随即人们提出用声学方法遥测航道上的冰山.和同学讨论讨论,说一说声学测冰山的道理.5.探究:能使声音反弹回来吗? 实验器材:两根相同的纸管,书,机械表. 图1.5-1 实验步骤: (1)图1.5-1所示,把两根纸管,书放好,管不要与书接触; (2)把表放在一个纸管内的一端,从另一根管子里一端侧耳倾听,用手捂住另一只耳朵,左右移动倾听的纸管,寻找听到的滴答声最响的位置; (3)拿走听管,仍在原位听,你现在还能听到同样清晰的滴答声吗? (4)再把硬纸管放回原位,拿走书本,现在你能听到清晰的滴答声吗?你知道为什么吗? 6.小实验: 用蜡烛火焰显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现象

图1.5-2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是由声源振动引起周围空气振动而形成的.装置如图1.5-2所示,取一只扬声器,装在一只硬纸盒内,在纸盒的面板上钻一个直径约为2~3mm的小孔,将扬声器通过一只耳机插头插入收录音机的输出插孔中,演示时,在纸盒小孔的前方放一枝生日蜡烛,且使小孔对准蜡烛引线的上端.点燃蜡烛,然后播放音乐,可以在听声音的同时看到烛焰在飘动,停止播音,声音消失,烛焰即竖直用蜡烛火焰显示声向上.实验中是否能说明声音传递能量?能量是靠什么传播的? 7.自己动起来的乒乓球 图1.5-3 实验步骤: (1)将两个相同的音叉放在两个相同的共振盒上; (2)在铁架台的悬臂上用细线悬吊一个乒乓球,使球刚好可以触及一个音叉,如图1.5-3所示; (3)将两个共振盒的开口相对放置,用橡皮锤敲击不与球接触的音叉; (4)观察球的运动状态的变化. 现象解释: 乒乓球会振动起来.球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它__________(填是或否)获得了能量.被敲击的音叉作为声源,当它的振动能量在空间传播时,造成周围介质运动状态的变化.尤其是引发了另一个音叉的共振,使该音叉能够最大限度地吸收声源所传播的能量,并引起乒乓球的振动.说明声音__________(填能或者不能)传递能量.

谏太宗十思疏教学案讲课教案

谏太宗十思疏教学案 课前导学:《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徵于贞观十一年(637)写给唐太宗的奏章,意在劝谏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太宗,即李世民,唐朝第二个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开明君主之一,在他的统治时期,出现了安定富强的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十思”是奏章的主要内容,即十条值得深思的情况。“疏”即“奏疏”,是古代臣下向君主议事进言的一种文体,属于议论文。 文学常识:魏征(公元580—643年)唐初政治家。字玄成,馆陶(今属河北)人。少年出家。曾参加隋末农民起义。后入唐为太子洗马。太宗即位后,被擢为议谏大夫,历任秘书监、侍中等职。参预朝政,先后向太宗陈谏二百余事,是历史上有名的敢谏之臣。后以修史功,进位光禄大夫,封郑国公。曾提出“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主张“薄赋敛”,“轻租税”,“息末敦本”,“宽仁治天下”等,对太宗的行动及政策措施给以极有益的影响。其言论见于《贞观政要》。 整:文章一开始,作者运用了排喻的手法,作者首先举出“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欲流之 远者,必浚其泉源”两组比喻,从而引出了“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作者先设置这样两个形象性和哲理性都很强的比喻,而后引出了自己要表达的真实意图,这种手法的应用是有很强的说服力。如果作者开篇不用这十分形象的排喻,而只是简单地讲述抽象的道理,是很难吸引对方,使对方理解信服。作者引喻用得好,好就好在比喻用得“巧”、“俗”、“切”。比喻的应用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具体化,使深奥的问题通俗化。刘勰在《文心雕龙·论说》中所说的:“喻巧而理至”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设喻明理,比喻不但要设得巧,而且喻体要浅显通俗,树木、江河,处处可见,人人熟悉。所讲的道理也是人人皆知,不难理解的通俗事理。刘勰在《文心雕龙·比兴》中说:“比类虽繁,以切至为贵”。文章中比喻运用的“切”,实际上就是喻体与本意要相切合,要抓住重点,选最集中、最深刻、最精彩的喻体来表现本意,作者用十分熟悉的树木,泉源,用这些微不足道的事物,引出国之大政,平易而自然。 使用了排喻的方法开篇后,作者又以三个“不”字的排比句从反面来说明问题,“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从而进一步强调了作者的政治意图。作者使用的言辞尖锐,用反激法去激发对方。作者指出,自己所列举的比喻和叙说的是连自己这样愚笨的人都明白的道理,何况英明圣哲的皇帝。然后作者很明确地向唐太宗指出,做为一国之主的帝王,身负重任,就要在安乐时想到危难,尽量避免奢侈,要提倡节俭。不然的话就会做出象伐根而求树茂,塞水而望流长一样的愚蠢事。这里,在文章结构上前呼后应,环环紧扣,充分表达了作者进谏规讽的本意。 紧接着作者向唐太宗指明历史上的君王,一开始创业时大多都能兢兢业业,而善始善终的就不多了。作者这里用了一个反问句来说明“创业容易,守业难”的道理。作者同时明确地告诫唐太宗,不要危难忧患时诚心待人,而成功后就放纵,傲慢待人。并指明,对人以诚相待,仇敌也团结成为一个整体;傲慢待人,即使是亲人也会众叛亲离。对人民使用高压钳制,用威势来统治他们,会造成他们与你貌合神离,表面十分顺服而实际上却十分怨恨。作者这里指出被激怒的百姓是十分可畏的。并再次用一个真切生动的比喻来说明帝王与百姓之间的辩证关系。作者将百姓妙喻为水,将帝王比喻为行船。水能浮载行船,但也可以将行船

信息技术基础的学案6.1.2

第六章信息集成与信息交流 6.1 信息集成(上机实践) 一、学习目标 1.通过信息集成实践更好的理解信息集成的过程的含义,体验信息集成四个阶段 2.了解常见的信息集成工具的分类及代表性的信息集成工具的工作环境 3.掌握网站制作的过程,并能熟练使用FrontPage2000进行网页制作 4.培养团队协作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思想、感情交流习惯 二、知识要点 FrontPage软件知识介绍:FrontPage是Microsoft公司制作的,很受欢迎的网页制作工具。 1.“FrontPage2000”界面主要有“标题栏”、“菜单栏”、“常用工具栏”、“格式工具栏”、“视图工具栏”、“编辑区”、“状态栏”等组成。 2. FrontPage2000 中的“编辑区”是我们制作网页的舞台。在这里,网页以三种状态显示: (1)普通视图——显示网页的编辑状态,可以设置文本、插入表格和图像、插入各种网页元素。(2)HTML视图——显示自动生成的HTML语句,此时可以用HTML语言来编辑和修改网页(3)预览视图——模拟显示编辑完的网页,供编写者查看。 3.“菜单栏”——“查看”命令——“视图栏” 视图栏提供了浏览、组织或编辑网页的几种方式: (1)“网页”视图提供编辑网页的方式 (2)“文件夹”视图提供显示和组织站点中文件和文件夹的功能 (3)“报表”视图提供了统计和分析站点中文件和超链接的功能 (4)“导航”视图显示站点中的导航结构,即网页间的链接情况 (5)“超链接”视图显示了各个网页的超链接情况 (6)“任务”视图列出站点中要完成的任务 三、网站制作知识介绍 1.网站也叫做站点,是网页等一组网络资源的集合,我们把制作的所有素材和网页集合成一个网 站,便于维护和管理。新建站点:文件——新建一个站点——只有一个网页的站点 2.利用表格布局网页:表格在网页中有定位和设置网页布局的作用,利用表格可将各块内容分类 列出,使网页清晰美观、富有条理。用表格布局时,表格边框粗细应设置为0。菜单

历史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必修一第二单元学案

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㈠“理”考点及内在联系 ㈡“理”三级考点的要素、要点 ⒈了解地理环境和城邦制度对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影响 ⑴自然环境 A、特点:位于地中海东部的巴尔干半岛,东临爱琴海,海岸线曲折,天然良港众多,海岛星罗棋布。航海和海外贸易条件得天独厚。山岭纵横交错,没有肥沃和广阔的平原。 B、影响:①利于发展海外贸易和工商业,是民主政治产生的经济基础。②海外贸易、殖民活动及其他经济、文化交往活动,使古希腊形成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并较早地接受平等互利的观念,是民主政治产生的社会条件。 ⑵城邦制度 A、特点:城邦是具有共同血缘和地域的公民团体。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构成城邦的基本特点。 B、影响:城邦制度是孕育古希腊民主政治的摇篮。 ⒉了解梭伦改革和克里斯提尼改革。 ⑴梭伦改革 A、时间:前6世纪初,执政官梭伦进行改革 B、内容:按财产多少,把公民分为四个等级;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各等级公民均可参加;建立四百人议事会,前三等级公民均可入选;建立陪审法庭;废除债奴制等。 C、作用: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⑵克里斯提尼改革 A、时间:前6世纪末 B、内容:建立十个地区部落,以部落为单位举行选举;设立五百人议事会,由各部落轮流执政;每部落选一名将军组成十将军委员会;继续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等。 C、作用: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雅典民主政治确立。 ⒊了解伯利克里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繁荣的表现 前5世纪,在伯利克里担任首席将军期间,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表现在: ①所有成年男性公民可以担任几乎一切官职。②五百人议事议的职能进一步扩大。③陪审法庭成为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法官从各部落30岁以上的男性公民中产生。④为鼓励和保证所有公民积极参政,向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⑤特意为公民发放“观剧津贴”。 ⒋了解《十二铜表法》、公民法和万民法 ⑴公元前5世纪中期,在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中,罗马制定了《十二铜表法》。从此,审判、量刑皆

初二物理第一章声现象教案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 山东省阳信县实验中学常俊山 【设计思想】 初二学生由于刚刚进入物理学科的学习,会感到物理与自己的生活有很大距离。因此拉近物理与生活的关系,激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非常关键的。而《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这节课的内容特点决定了它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因此,本节课的设计就从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通过探究活动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出发,在教师引导下,使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和对实验现象及收集的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在探究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锻炼,同时也感到物理就在自己的生活之中。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 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掌握初步研究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师、学生双边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 3.学会用物理知识来描述生活中声现象。 【教学重点】 1.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以及解释生活中的声传播现象。 【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 【教师准备】 音叉、小锤、铁架台、带有细线的乒乓球、水槽、水、真空玻璃罩、抽气机、烧杯。 【学生准备】 橡皮筋、细线、铅笔、白纸、细砂、小闹钟(或小收音机)、小石头、塑料袋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媒体播放:海涛声、砂轮与工件的摩擦声、优美的歌声、琴声、锣鼓声、神奇的超声波等。 引导提问: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为什么会有各种各样、千差万别的声音呢? 导入课题:我们听到的如此优美的乐曲及大千世界里如此丰富多彩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又是怎样传播的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二、进行新课 问题一: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学生讨论:如此丰富多彩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 引导比较:1.让学生感知比较说话与不说话时喉咙部位的情况。 2.观察比较按紧的直尺不发声与拨动发声时的情况。 3.观察比较烧杯中的静水与向烧杯中倒水发声时水的情况。 4.让观察比较拉紧的橡皮筋发声与不发声时的情况。

谏太宗十思疏导学案(教师)

《谏太宗十思疏》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实词、虚词和语言现象、句式特点。 2.学习本文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 3.领会“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思想。 二、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在教师的指点帮助下自己归纳整理文言知识。理解并领会作者“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思想。 【学习难点】:学习本文运用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来论证观点的写作手法。 三、知识链接: 1、文学常识——疏 疏,是奏议文体的一种,奏议类文章是古代臣属进呈给帝王的奏章的统称,包括奏、议、疏、表、对策等。疏,是分条陈述的意思。有名的“疏”类文章有《论贵粟疏》(晁错)、《谏逐客疏》(李斯)、《论积贮疏》(贾谊)等。 2、作者与作品 魏征,字玄成,唐朝下曲阳人。隋末,因避乱而出家做道士,后参加李密反隋的起义军,李密失败后降唐,太宗时拜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世人称魏郑公。死后赠司空,谥文贞。魏征死后,唐太宗对侍臣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魏征从政十六七年,上书言事二百多次,达十万言,起奏疏收在《魏郑公谏录》、《贞观政要》中。 3、写作背景 隋朝在农民起义中覆灭,给唐朝统治者敲响了警钟。唐太宗李世民就曾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朝初年,为了缓和阶级矛盾,积极纳谏。太宗起初听不进魏征直谏,发誓要杀他,后来他悟出这是为了国家长治久安,便越听越爱听。这篇奏疏是魏征贞观十一年写给唐太宗的。当时,经过战争后的休养生息,经济得到了发展,人民生活也富裕起来,加上对外战争连年胜利,边防巩固,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四处游玩,劳民伤财,就在魏征呈上此文的当年,太宗先下令修飞仙宫,后来又诏令修建老君庙、宣尼庙。二月巡游洛阳宫,六月巡游明德宫,十月猎于洛阳苑,十一月又巡游怀州,狩于济源,为此民怨沸腾。魏征“频上四疏,以陈得失”(此为第二疏),太宗猛醒,还写了《答魏征手诏》称赞他。 四、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 塞(sa)源殷(yīn)忧:(深切的忧虑)懈怠(dài ) 壅(yōng)蔽:(被堵塞、蒙蔽)谗(chán)邪 黜(chù)恶:(斥退奸恶的人)谬(miù)赏:(错误的奖赏) 2、积累下列成语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鲜克有终、垂拱而治 纵情傲物、载舟覆舟、长治久安、竭诚待下 3、《谏太宗十思疏》课文思路梳理: 这篇谏文主旨明确,论证思路缜密,环环相扣。文章论说的中心是:“思国之安者,

教科版的《信息技术基础》教案全套

1.1信息及其特征 一、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 “信息及其特征”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的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 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 1、信息特征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 信息的含义。 六、教学方法 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

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生2:观看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 生3:从网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报导等。 生4:在报纸上可以了解国内外的信息。 ……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非常好。 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的影子,如,医生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的身体内部的变化以确定病因,因此我们可以说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的内容。 师: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信息的存在多种多样,作为万物中的一种,它们同样有着其固有的特性,也就相同的本质。下面我们通过所获取到的信息,找出它们共同的特性。 师:在我们周围存在的信息中,书刊上的文字依附于纸张,颜色依附于物体的表面,老师讲课的声音依附于空气。还有很多的信息,同学们能举出其他的现象吗? 生:(讨论)我们的体重依附于身体,CD音乐依附于光盘,…… 师:有没有信息是不依附于任何载体而存在呢? 生:(讨论)找不到。 师:这说明了什么? 生:(齐)信息必须依附于载体而存在,信息依附的物体多种多样。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信息是必须依附某一媒体进行传播的,所以不能独立存在;文字既可以印刷在书本上,也可以存储到电脑中;信息可以转换成不同的载体形式而被存储下来和传播出去,供更多的人分享,而“分享”的同时也说明信息可传递、可存储。 师:(课件演示) 1、载体依附性 (1)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 (2)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媒体。 (3)载体的依附性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特点。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 《烛之武退秦师》 教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教学创意】 《烛之武退秦师》是一篇经典课文,但我们常常按教授文言文一般的做法在教,由字词到人物再主题。这样上文言文很规矩,却了无新意与深意,无法激发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故我有意改变策略,鼓励学生自读课文,到课本中发现问题,再进行探讨教学。没想到学生发现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学生不能理解“以乱易整,不武”中“武”的意义。因此在第二课时,抓住“武”问题展开教学,挖掘“武”的文化内涵,进一步探讨烛之武的谋略艺术及其形象。此设计让学生真正成了问题的主人,通过“一点突破,遍及其余”的方式教学,使他们整体把握人物形象与主题,并深刻感受到了经典作品的恒久魅力——中华文化的普世价值,这是我设计的初衷。 【教学目标】 1、挖掘“武”的深刻文化内涵,把握人物形象。 2、领会烛之武高超的谋略艺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战争始终伴随着人类。中国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在冷兵器时代的中国涌现出大批优秀的外交家,他们凭着三寸不烂之舌、纵横捭阖的外交智慧让战争呈现出别样的意义。今天我们就随着鲁国史官左丘明的脚步,穿越历史的隧道,去探究一下大家关注的“武”的真正内涵。 二、质疑问难合作解疑 对文学作品的探究有很多种方式,质疑就是其中一种。大家预习时,发现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接下来细读相关段落,共同探讨“武”的真正内涵。 探讨话题一:以乱易整,不武。 课外查找了对这句话的各种翻译,苏教版解为: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是不勇武的。人教版中将“以乱易整,不武”解为“用散乱代替整齐,这是不符合武德的”,说明“武”是“勇武”,“武”即“武的精神或原则”。 1、学生质疑: 士兵打仗不论用混乱或整齐方式都应该有武的行为,有武斗的性质,是用武力去解决问题,很勇武; 去攻打背叛自己的盟友,完全符合武德,“以乱易整”何以不武? 学生思考并交流。 明确:不管是不勇武、不威武,还是不符合武德,都带有“用力量去打击敌人”这层面的理解。如果从这个层面去理解,是回答不了“何以不武”的问题,肯定还存有其他层面的理解。 2、提问:“武”还能有其他层面的理解吗? 在此环节,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找出“武”字的详细解释。 明确:“武”为会意字,从止,从戈。据甲骨文,人持戈行进,表示要动武。本义:勇猛;猛烈。 《左传?宣十二年》:止戈为武。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 由此表明用武的目的是止息干戈,防止战争,止戈为武,武以止战。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学案

第六单元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单元整合课) 【学习目标】 1. 通过自主学习和史料阅读,梳理古代户籍制度的演变趋势,了解中国古代有代表性的基层管理组织。 2. 通过分析比较,理解中国古代基层治理的特点。 3. 通过自主学习,概括中国古代社会救济和优抚的措施,理解发展趋势。 4. 通过自主学习和分析比较,知道西方国家基层治理的历程和特点,以及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学习内容】 1. 中国古代基层社会治理演变的特点及意义 2. 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特点 3. 中国古代社会救助制度的基本特征 4. 西方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基本特征 5. 中国历史上大一统国家治理特点 【学习过程】 ※.单元时空构建(一)主干知识梳理 ※任务1:自主梳理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基层管理组织、社会治理、社会救济、优抚政策在各朝代的发展,完成以下表格。

※任务2:阅读课本P104-107,简述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的发展历程。 (二)拓展提升 ※【拓展提升1】:中国古代社会救助制度的基本特征 ※【拓展提升2】:西方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基本特征※【拓展提升3】:中国历史上大一统国家治理特点(三)单元总结 ※单元体系构建

(四)历史概念 1.基层治理:指对基层地区(如城市社区农村等)的治理。基层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城市的社区治理、农村的村落治理,都属于基层治理范畴。基层治理涉及面宽、量大、事多,直接面对群众,在整个国家治理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基层治理是否有效,直接决定着经济社会是否能持续发展、繁荣和稳定。 2.乡里制度:指中国古代县以下的各级基层行政区划的制度,具有宗法性与行政性的高度整合,集中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一些特殊性。它是君主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结构中原基层的行政单位,拥有按比户口、宣布教化、督催赋税、摊派力役、维持治安、兼理司法的职权,被称为"治民之基"。 3.乡官: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任用地方人士为县以下各级基层组织的职事人员,以管理基层人户和有关各项事务的制度。 4.职役:是对唐及以后官府无偿差派民夫充任衙门胥吏和基层行政人员的统称。官府不付给应役者薪酬,实属一种徭役。这种徭役既非力役又非兵役,且各有分工,负一定职责,故名职役。 5.社会救济:指国家和社会为保证每个公民享有基本生活权利,而对贫困者提供物质帮助。主要包括自然灾害救济、失业救济、孤寡病残救济、和城乡困难户救济等。 6.社会保障制度:在政府的管理之下,以国家为主体,依据一定的法律和规定,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以社会保障基金为依托,对公民在暂时或者永久性失去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用以保障居民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 7.行会:指在封建社会,随着城市的兴起和手工业生产的繁荣,为了保护同行手工业者的利益不受外人的侵犯,为了阻止外来手工业者的竞争和限制本地同行业的手工业者之间的竞争,城市手工业者建立起的一种组织。后来,行会的代表还可以通过选举进入市政会。 8.特许状:也称"豁免证书"。一般是国王或者城市原本所辖的封建领主颁发,大多需要城市以金钱赎买,主要内容是承认城市的自治权力和工商特权,明确市民的权利和义务。国王或领主则相应得到城市承担军事义务、财政帮助以及宣誓效忠的保证,它是一种封建的权利转让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