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面包发霉条件的实验记录

面包发霉条件的实验记录

面包发霉条件的实验记录
面包发霉条件的实验记录

面包发霉条件的实验记录

(面包发霉了)四年级科学下册

霉菌属于真菌,营养方式为异样,适合生长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在设计这个实验时,器材是有机物丰富、适合霉菌生长的物质,如面包、馒头、橘皮等。

《面包发霉了》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材食物单元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活动。让学生将观察到的变化与健康生活建立起联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吃剩的食物放久以后,都会发霉。这使我产生了疑问,防止面包发霉,究竟哪一种方法会使霉菌生长快一点。因此,我们选了两组面包进行实验。

在观察面包发霉的过程中,为发现一条条菌丝和一个个孢子囊而兴奋,为发现了面包发霉的条件而兴奋。

第一组:

实验器材:纸盘、自来水、未加防腐剂烘干的面包、可密封的塑料袋步骤:

1.把两片大小、厚度完全相等的面包分别放到两个干净的纸盘中。让第一块面包保持干燥,在第二块面包用滴管用滴管滴10滴水。由于有些买来的面包本身就是较湿的,所以为了保持干燥,得先烘干。

2.用镊子取一些霉菌放在面包上。

3.分别把两片面包放进密封袋中,挤压袋子,赶出空气,把袋子封口。

4.把一个放进冰箱里,把另一个放进到房间里。

5.每天观察两片面包,观察霉菌是否出现及霉菌的变化,并且如实记录。观察时不打开袋子。实验结束后把记录的情况交给老师。

第二组:

实验器材:纸盘、自来水、未加防腐剂烘干的面包、可密封的塑料袋。

步骤:

1.把两片大小、厚度完全相等的面包分别放到两个干净的纸盘中。

2.在面包上各滴上10滴水。

3.用镊子取一些霉菌放在面包上。

4.分别把两片面包放进密封袋中,挤压袋子,赶出空气,把袋子封口。

5.每天把密封袋取出,观察霉菌是否出现,同时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这样持续五天。每次观察前估计霉菌在面包上出现的部位。

面包发霉的条件

第一组第二组

第一块面包

(干燥常

温)

第二块面包

(潮湿常温)

第三块面包

(潮湿低温)

第四块面包(潮

湿较高温)

第一天正常正常没怎么变化

(大约11%)多了一点(大约12.5%)

第二天正常开始繁衍(有

些发黑)比第一次多

了(大约

12.5%)

有了明显的变

化(大约40%)

第三天正常开始繁衍(呈

黑黄色)更多了(大约

40%)

比较多(大约

50%)

第四天正常霉菌几乎覆盖

面包霉菌覆盖大

部分面包

(80%)

几乎覆盖了整

个面包(大约

98%)

通过实验,我们知道霉菌生长需要营养,因为霉菌都是生长在面包上,袋子上的霉菌很少。霉菌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建议让学生做更多的对比,可能大部分学生猜测水分越多,霉菌生长越快。其实并不是水分越多霉菌生长越快,食物如果完全浸泡在水中,就会抑制霉菌的生长。

六年级科学上册 馒头发霉了教案1 苏教版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馒头发霉了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利用显微镜观察霉,并能通过图画、文字、语言等描述霉的样子; 2.能够设计对比实验,探究物体发霉的基本条件,了解霉菌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了解防止食物和物品发霉的方法。 3.激发学生乐于探究、发现奥秘的欲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凭借已有的经验对霉菌产生的条件进行假设,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然后在课外做对比实验。 2.难点:凭借已有的经验对霉菌产生的条件进行假设,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然后在课外做对比实验。 三、教学准备: 发霉的馒头、水果、放大镜、显微镜、抹布、切片、图片等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图片引出话题: 通过多媒体出示霉的图片,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你知道这是什么吗?在我们的生活中见过没有? 2.交流:你带来了什么发霉的物品? 讲述:请大家仔细观察带来的发霉的物品,看一看,物品的霉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先请同学们用语言描述一下所见到的霉形状。再用显微镜观看物品上的霉,用文字和画在活动记录纸上描述显微镜下霉的形状和特征。(做好巡视和辅导) 3.学生汇报、小结: 霉是一种生物,它非常小,用眼睛很难直接看清,必须借助显微镜,所以叫它微生物。霉的种类很多,颜色各异,有青绿色、黄色、黑色、白色等,形状有绒毛状、蛛网状、絮状等 4.讨论霉菌有生命吗?怎样证明呢?(从无到有,从少到多) 5.讨论: 根据生活中物体发霉的事例,探究馒头在什么条件下会发霉。其他物体发霉的条件和馒头发霉一样吗? 6.讨论:

教材第9页表,你认为除了表中列出的实验条件外,还有哪些组合方式。请补写在表格的下方。课堂小结: 霉是什么?它有生命吗?物体发霉的条件有哪些? 作业:每小组选择一个组合条件做物体发霉的实验。写好实验报告。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霉是不是就会在食品上发生?在其他物品上会发生吗? 2.霉发生的条件有哪些? 3.交流,根据实验说明霉发生的条件和温度、湿度、空气和光线有关。 (二)根据发霉的条件说明应该怎样防止发霉 1.隔绝空气。 2.保持干燥。 3.高温灭杀。 4.低温保存。 (三)教师辅导学生学习霉的功过。 1.可以用霉制止食品。 2.制作药品 3.霉菌会使物品损坏 4.霉变食品会危害人体健康。 (四)学习科学家发明青霉素的故事。 (五)小结: 应该怎样防止有害的霉发生?应该创造什么条件让有益的霉发生。

(完整版)四年级科学--5.面包发霉了教案

5、面包发霉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面包的变质发霉是霉菌大量繁殖引起的,霉菌的生长需要适宜的环境和条件。通过对霉菌的培养可以进行霉菌生活条件的研究活动。 过程与方法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假设,并设计实验研究霉菌的生长与环境的关系。坚持记录霉菌的生长情况,分析、整理自己记录的数据。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霉菌的观察,拓宽观察周围世界的视野,保护并发展对事物的好奇心。在对霉菌生长的实验活动中,锻炼长周期实验观察的意志品质。 教学重点:观察发霉的面包,了解霉菌;探究面包发霉的条件。 教学难点:观察霉菌的生长情况。 教学准备:为每组学生准备: 放大镜,载玻片,有条件的学校准备显微镜;发霉的面包(装在密封好的口袋中),干面包四小块、滴管、水、塑料袋、实验记录单(参见教科书第53页)。 教学过程: 一、引入我们可能注意到食物在保存的过程中也会发生变化。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与哪些条件有关呢? 二、探究过程 1、观察发霉的面包 (1)分组观察老师提供的面包,说说你的发现?面包发霉了!(揭

示课题) (2)怎样才能看清楚面包上霉菌的样子?用放大镜把面包发生的变化记录下来。学生讨论,小组尝试。师引导学生用牙签取一些面包上的霉菌放在载玻片,用放大镜进行观察。有条件的话引导学生利用显微镜观察,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指导——一提(提镜筒)二转(转换器)三调光四载(标本置载物台)五降(降镜筒)六反向(升镜筒) (3)汇报交流:投影仪展示各组记录单,学生代表用语言来描述你看到的霉菌的样子。 2、面包发霉的条件 (1)讨论:面包上怎么会长出霉菌?面包发霉与哪些因素有关?观察活动中得到的哪些信息能够帮助我们进行分析?还需要得到哪些方面的信息? (2)小组探讨,作出推测 (3)全班交流:霉菌长在面包上,而离面包最近的塑料袋上并没有霉菌生长,这可能说明霉菌的生长需要面包提供养分;面包如果是放在了温暖的地方发的霉,这说明霉菌的生长与温度的高低有关;发霉的面包还是软软的,有一些水分,这说明霉菌的生长需要水分……3、哪一块面包上的霉菌生长得快 (1)过渡:刚才的讨论只是我们的一种猜想,霉菌的生长还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请各组根据老师为你们提供的材料,你能设计一个实验证明霉菌的生长与温度的关系?你能设计实验证明霉菌的生长与

面包发霉与哪些因素有关

面包发霉与哪些因素有关 面包这种食品在人们的日常饮食当中经常会见到,也是很多人十分喜爱食用的一种食物,但是面包的储存的时间比较的短,因此非常容易出现发霉变质的情况,一旦出现这种情况面包就不能够食用的,但是很多人想要知道面包是因为哪些因素才出现发霉的。那么,面包发霉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第一,面包发霉与哪些因素有关呢?面包发生霉变是由霉菌作用引起的。污染面包的霉菌种类很多,有青霉菌、青曲霉、根霉菌、赭霉菌及白霉菌等。初期生长霉菌的面包,就带有霉臭味,表面具有彩色斑点,斑点继续扩大,会蔓延至整个面包表皮。菌体还可以侵入到面包深处,占满面包的整个蜂窝,以致最后使整个面包霉变。面包放着忘了吃,过几天表面就会长出白色的霉菌,上面还有一点一点黑色球状的东西,这就是课本里常介绍的面包霉,又称为根霉。它通常都进行无性生殖,菌丝体在基质(面包)中蔓延,向上长出黑色球状的孢子囊,待孢子囊成熟破裂即散放出大量透明的小孢子,随空气飘浮四处散布,继续繁衍下去。 第二,糕点、面包霉变是霉菌在糕点面包上繁殖的结果。霉菌是一种真菌。凡在营养基质上形成绒毛状、蜘蛛网状或絮状菌丝体的低等真菌,通称霉菌。霉菌的营养体由菌丝构成,菌丝生长发育形成分枝,并交织在一起,形成菌丝体。有的菌丝无横隔,整个菌丝就是一个单细胞,含有多个细胞核,如毛霉、棍霉、梨头霉的菌丝体。另一类霉菌菌丝体细胞内有横隔的,为多细胞的

菌丝。例如曲霉、青霉等。在糕点、面包上生长的霉菌主要是毛霉、棍霉、曲霉等等。毛霉分菌丝、孢子囊柄、孢子囊等部分,孢子囊中有大量孢子。 面包发霉与哪些因素有关呢?要防止面包发霉就得保持干燥,或放在冰箱里低温保存,让霉菌不易生长。由于它们有(+)(-)性别的区分(恰似植物的雌雄异体),所以很少在自然环境中发现面包霉有性的接合子。必须在实验室内寻找不同的菌株进行交配,才能观察到它的接合子。因面包霉能分解淀粉,所以我们从其菌落中可提制淀粉酶与乳酸。另一种米根霉则可利用来制造酱油。面包霉会产生接合孢子、分生孢子进行生殖。

面包发霉条件的实验记录

面包发霉条件的实验记 录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面包发霉条件的实验记录 (面包发霉了)四年级科学下册 霉菌属于真菌,营养方式为异样,适合生长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在设计这个实验时,器材是有机物丰富、适合霉菌生长的物质,如面包、馒头、橘皮等。 《面包发霉了》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材食物单元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活动。让学生将观察到的变化与健康生活建立起联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吃剩的食物放久以后,都会发霉。这使我产生了疑问,防止面包发霉,究竟哪一种方法会使霉菌生长快一点。因此,我们选了两组面包进行实验。 在观察面包发霉的过程中,为发现一条条菌丝和一个个孢子囊而兴奋,为发现了面包发霉的条件而兴奋。 第一组: 实验器材:纸盘、自来水、未加防腐剂烘干的面包、可密封的塑料袋 步骤: 1.把两片大小、厚度完全相等的面包分别放到两个干净的纸盘中。让第一块面包保持干燥,在第二块面包用滴管用滴管滴10滴水。由于有些买来的面包本身就是较湿的,所以为了保持干燥,得先烘干。 2.用镊子取一些霉菌放在面包上。 3.分别把两片面包放进密封袋中,挤压袋子,赶出空气,把袋子封口。 4.把一个放进冰箱里,把另一个放进到房间里。 5.每天观察两片面包,观察霉菌是否出现及霉菌的变化,并且如实记录。观察时不打开袋子。实验结束后把记录的情况交给老师。 第二组: 实验器材:纸盘、自来水、未加防腐剂烘干的面包、可密封的塑料袋。 步骤:

1.把两片大小、厚度完全相等的面包分别放到两个干净的纸盘中。 2.在面包上各滴上10滴水。 3.用镊子取一些霉菌放在面包上。 4.分别把两片面包放进密封袋中,挤压袋子,赶出空气,把袋子封口。 5.每天把密封袋取出,观察霉菌是否出现,同时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这样持续五天。每次观察前估计霉菌在面包上出现的部位。 通过实验,我们知道霉菌生长需要营养,因为霉菌都是生长在面包上,袋子上的霉菌很少。霉菌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建议让学生做更多的对比,可能大部分学生猜测水分越多,霉菌生长越快。其实并不是水分越多霉菌生长越快,食物如果完全浸泡在水中,就会抑制霉菌的生长。

面包为什么会发霉会长毛

面包为什么会发霉?会长毛? 一、引言与背景 《面包发霉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食物》单元中的一课,《食物》单元包含三部分内容:一是对食物的静态观察,二是对食物的变化探究,三是研究食物包装袋上的信息。《面包发霉了》是第二块内容中的一部分,在研究食物由生到熟的基础上研究食物发霉变质的变化过程,从而为下一课时进一步研究怎样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打下基础。本课的主要内容分两部分:一、观察发霉的面包;二、研究哪一块面包上的霉菌生长得快。通过让学生们从身边曾经看到过的事物出发展开科学探究活动,从而让学生们能关注自己的日常生活、关注身边的科学,使学生们不断深入到科学探究的过程之中,并在经历一个个活动的过程中提高科学素养。 二、教学过程 片断1: 师首先提出一系列问题: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什么?想不想吃?想不想看发霉的面包?在学生用放大镜小组合作观察后,师又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的回答有:我看到了一根根象棉花样的东西;有绿色的东西;发霉的旁边有红的东西;面包变色了;原来是黄色的面包,现在变成了灰色的;霉是红色的;霉是蓝色的,面包上面还有小孔洞。在没有进一步探讨的前提下,老师又有了新问题:请思考,霉是什么?学生匆忙结论:是一种细菌呗。接下来老师总结如下:食物长时间放置,就会腐烂变质,变会长霉,霉是菌的一种,叫霉菌,也是微生物的一种。片断2: 第一教学段落初告结束,为了调查学生还想了解什么,还有哪些认知需求和探究需求,教师特别设计了如下质疑的环节:通过观察交流,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知识,你还想知道什么?不问不打紧,一问吓一跳,学生们的问题闸子由此打开:生1:如果继续存放,面包会不会都变成霉菌? 生2:霉是怎样形成的?在什么条件下会形成霉? 生3:哪些地方会有霉? 生4:霉可不可以燃烧? 生5:在什么部位容易形成? 生6:不同物质上的霉是否相同? 生7:毛毛会不会长大? 生8:霉分哪些种类? 生9:有了霉会怎样? 师:这个马上可以解答,会变质,吃了会拉拉肚子。 生10:霉可不可以吃? 生11:可乐水上飘浮着的是不是霉?水上也会长霉吗? 生12:霉长出后会消失吗?怎样让霉消失? 生13:怎样让霉的生长加快? 生14:人的身上会不会长霉? 生15:霉菌有几种颜色? 生16:我想用显微镜看看是什么形状? 师:等会儿大家就可以用显微镜观察了。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面包发霉了

5、面包发霉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面包的变质发霉是霉菌大量繁殖引起的,霉菌的生长需要适宜的环境和条件。通过对霉菌的培养可以进行霉菌生活条件的研究活动。 过程与方法: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假设,并设计实验研究霉菌的生长与环境的关系。坚持记录霉菌的生长情况,分析、整理自己记录的数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霉菌的观察,拓宽观察周围世界的视野,保护并发展对事物的好奇心。在对霉菌生长的实验活动中,锻炼长周期实验观察的意志品质。【教学重点】 观察发霉的面包,了解霉菌;探究面包发霉的条件。 【教学难点】 观察霉菌的生长情况。 【教学准备】 为每组学生准备: 放大镜,;发霉的面包(馕)(装在密封好的口袋中),干面包四小块、滴管、水、塑料袋、实验记录单(参见教科书第53页)。 【教学过程】 一、引入:我们可能注意到食物在保存的过程中也会发生变化。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与哪些条件有关呢

二、探究过程 1、观察发霉的面包(1)分组观察老师提供的面包,说说你的发现面包发霉了!(揭示课题)(2)怎样才能看清楚面包上霉菌的样子用放大镜把面包发生的变化记录下来。学生讨论,小组尝试。师引导学生用牙签取一些面包上的霉菌放在载玻片,用放大镜进行观察。(3)汇报交流:投影仪展示各组记录单,学生代表用语言来描述你看到的霉菌的样子。 2、面包发霉的条件(1)讨论:面包上怎么会长出霉菌面包发霉与哪些因素有关观察活动中得到的哪些信息能够帮助我们进行分析还需要得到哪些方面的信息(2)小组探讨,作出推测(3)全班交流:霉菌长在面包上,而离面包最近的塑料袋上并没有霉菌生长,这可能说明霉菌的生长需要面包提供养分;面包如果是放在了温暖的地方发的霉,这说明霉菌的生长与温度的高低有关;发霉的面包还是软软的,有一些水分,这说明霉菌的生长需要水分…… 3、哪一块面包上的霉菌生长得快(1)过渡:刚才的讨论只是我们的一种猜想,霉菌的生长还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请各组根据老师为你们提供的材料,你能设计一个实验证明霉菌的生长与温度的关系你能设计实验证明霉菌的生长与水有关霉菌的生长还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你还能用实验来证明吗(2)选择实验条件拿出材料袋的四块烘干的面包,

《馒头发霉了》的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 《馒头发霉了》教学设计 教育理论指导: 本节课的设计我采用了建构主义教学论中提倡的科学中怎样才能实现让学生自我建构目标,最好的办法就是促使学生亲身经历大量的有意义的探究过程和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小学六年级科学苏教版的教学参考为指导来设计教学,可以说教学方式是丰富多彩的。比如阅读、研究资料、观察、讨论、探究研讨、动手操作等等。当然也没有排斥教师言语的讲授。 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中的第3课。教材选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发霉的馒头”作为探究材料,意在激发学生对霉的探究兴趣,并以此作为探究课题,引导学生走进并了解霉菌家族。教材分为四个部分,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体现科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本课的学习,就要让学生在了解了霉的基础上,探究霉产生的条件,研究霉的产生到底于哪些因素有关系。 学情分析: 发霉是一种常见的现象,食物和其他物品发霉的例子经常可见。霉是什么?为什么会发霉?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发霉?霉一定是有害的吗?这都是学生非常感兴趣且乐于探究的问题。本课的探究活动从

日常生活中发霉的现象开始,,观察霉,了解霉的功与过,探究霉的生长条件,研讨怎样防霉,加深学生对霉的认识。 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能够设计有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研究物体发霉的条件; 2、能够用图和文字表示显微镜下霉菌的特点。 二、知识与技能 1、知道霉菌是一种真菌,是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一种微生物; 2、知道食物和物品发霉的原因,了解防止食物和物品发霉的方法; 3、会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上的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到人类对霉菌的研究和利用; 2、在探究活动中体验与人合作与交流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究在什么情况下物体容易发霉 难点:设计有控制变量的探究实验。 教学准备:发霉的食物、放大镜、显微镜、霉菌切片、白纸、铅笔、实物投影、镊子。 教学过程设计:

馒头发霉了实验教学设计

馒头发霉了实验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探究在什么情况下物体容易发霉。 难点: 设计有控制变量地探究性实验。 探讨发霉的条件。设计实验进行研究。 1、出示发霉的馒头,请学生观察。 2、请学生借住放大镜进行观察。 3、分发显微镜,要求仔细观察,用图画画下所看到的霉菌样子。 4、师给于肯定,提出质疑:这些霉菌在什么情况下最容易产生呢?根据是什么? 5、让学生做出预测,请各小组根据自己的预测设计实验。比一比谁最快发霉,发霉最多? 6、师分发同样对的同一时间生产的馒头。 1、学生观察带来的发霉食物,比较其颜色,认识到颜色多样:黄、绿等 2、汇报发现:在放大镜下看到的霉成颗粒状或则丝状等等。 3、按小组进行观察,边看边画,师给于指导。然后汇报。 4、引发学生的讨论。 温暖潮湿?温暖干燥?寒冷潮湿?寒冷干燥?

5、学生根据预测,小组讨论如何实验。 6、进行实验。 实验报告:馒头发霉对比试实验报告 实验材料:两个馒头,两个塑料袋。 实验条件;1.干燥的环境下(干馒头)2.阴凉的环境下(湿馒头) 实验猜测:阴凉的环境下的湿馒头会很快发霉。 实验步骤:取两个馒头,将其中一个滴上水,分别放入两个塑料袋中,再分别放到干燥环境和阴凉环境。放把其中一个碗滴一些水 实验结果:湿馒头比干馒头要容易发霉 实验结论:我在网上查找了食物变质的原因:微生物作怪。环境中到处都是微生物,食物在生产、运输、销售的过程中,很容易被微生物感染。只要温度正好,微生物就会生长繁殖,分解食物中的营养素,以满足自身需要。这时食物中的蛋白质就被破坏了,食物会发出臭味和酸味,失去了原有的坚韧性和弹性,颜色也会发生变化。这是要使再吃的话,就容易导致疾病

实验室质量监督记录表

-- --- 实验室质量监督记录表 DECDC/BGGL-012 被监督人 监督项目 样品编号 监督日期 监督员 要素 检查内容 检查结果 纠正措施 人员 人员是否持证上岗,工作服是否穿戴齐整 采样点位的布设是否合理 样品 现场水样采集及采样记录的填写是否符合技术规 范要求 运输是否符合要 采集 水样的保存方法和条件是否正确, 求,样品的交接是否符合规范, 是否填写分析样品 流转登记单 使用的仪器设备检定是否在有效期内、 仪器设备是 否校准或按计划进行期间核查 仪器 仪器的精度、 量程是否符合方法的要求, 仪器设备 设备 操作是否符合规范 及 仪器设备是否贴有设备状态的标识 标准 仪器的存放和使用环境是否符合要求 物质 在使用前后是否对仪器进行了检查, 并按规定要求 填写了仪器设备使用记录,维修保养是否有记录 是否执行标准物质发放、领用登记制度 方法 依据、方法是否适用、是否受控和现行有效 实验室是否干净、 整洁,室内是否有与实验无关的 物品 实验室环境是否满足方法、 仪器和人员安全健康的 工作 要求 标签是否符合要求 环境 查配制的试剂是否在有效期内, 是否按规定及时对环境条件进行了监控记录 所有玻璃器皿是否干净,精度是否符合方法要求 样品是否在有效期内, 样品取样是否规范, 样品在 分析过程标识是否清楚 试剂配置是否符合要求, 对检测结果有影响的试剂 分析 和辅助物资是否符合相应要求 (如实验室用水、 化 操作 学试剂等) 分析操作是否熟练, 样品的分析操作过程是否符合 标准要求,工作曲线是否在有效期内 废液处理是否规范 记录 环境记录、 采样记录、 仪器使用记录等是否填写正 确,分析记录和数据处理是否正确, 审核是否符合 要求 平行样合格率是 质控 每批样是否有空白样品和平行样, 措施 否符合要求,样品的质控措施是否达到要求 确认 被监督人: 监督人 : 质量负责人: 意见 日 期: 日 期: 日 期: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馒头发霉了 (2)青岛版

3.馒头发霉了 【教学内容】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 【教学目标】 1.能利用器材仔细观察发霉的食物,初步感知食物、衣物等会长出霉菌这一现象。 2.能根据问题进行假设,能设计实验研究霉菌的生长与环境的关系,探究出物体发霉的条件,知道食物和物品发霉的原因,了解防止食物和物品发霉的方法。 3.能坚持记录霉菌的生长情况,会分析、整理自己记录的数据。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探究在什么情况下物体容易发霉。 难点: 设计有控制变量地探究性实验。 【教具、学具】 学生准备: 发霉的食物或衣物、新鲜的食物、透明塑料袋、小刀、手套、吸管等 教师准备: 放大镜、显微镜和霉菌切片(课前调整好)、培养皿,镊子、盛水的洗手盆、发霉的馒头、有关课件。 【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教师检查学生带来的发霉的物体。 2.教师出示自己准备的发霉的馒头。以小组为单位发给学生。 学生初步观察。

教师: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这些霉菌形态各异,千变万化。馒头等为什么会发霉呢?大家大胆猜测一下。 2.猜测:食物发霉的原因 提出问题:馒头等发霉与哪些因素有关系?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天热时馒头等容易发霉,天气潮湿时,馒头等容易发霉等)进行假设。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进行猜想,在学生汇报交流中教师选择有共性的猜想让学生进行探究。如天热、温度高、潮湿、不通风等并进行有选择性地板书。 预设1、馒头发霉可能与温度有关系。 学生汇报日常生活中的发现,如天热时,馒头容易发霉,教师及时跟进指导判断。 讨论:馒头等在天热时容易发霉,这说明,馒头等发霉与温度有什么关系? 预设2、馒头发霉可能与水分有关系。 学生发现:天气潮湿时,馒头等容易发霉。 讨论:馒头等物品发霉与水分有什么关系? 2、设计方案: 教师谈话:馒头发霉与温度、水分等有什么关系?需要我们亲自通过实验验证。 学生讨论实验方案,并进行交流。 教师听取小组汇报,引导学生合理设计实验方案,特别对有争议的方案进行完善。 重点强调对比实验的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 3.小结:我们设计的方案都很好,这只是我们的猜想,这个猜想是否正确还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 课下,请同学们认真做好对比实验,认真观察记录。下一节课进行交流。 四、总结概括,抽象提升 1.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霉菌有了哪些方面的理解?学生自由回答。

实验室质量记录材料表格.docx

'\ 应城市白杨商砼有限公司 质量记录表格 编制: 批准: 应城市白杨商砼有限公司 保护客户机密信息和所有权工作检查记录表

检查人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 收样员 样品员 资料员 其他人员 违反保密规 定说明 '\ 控制编号: ZLJL001技术负责人 检查时间 监督员 检查情况 是否对各项保密措施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主持该项工作管理?是□否□是否批准借阅保密资料;是□否□是否监督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中存在的反应延迟等问题?是□否□是否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经理报告?是□否□ 是否负责维护本文件的有效性?是□否□是否了解和掌握客户对机密信息和所有权的要求?是□否□是否做好检测报告发送中的保密工作?是□否□是否是否对本中心保密设施进行检查,并提出改进意见和监督实施?是□否□是否认真做好客户的样品接收工作?是□否□是否记录客户对样品及相关资料的保密要求?是□否□是否做好样品和相关资料的传递交接记录过程中的保密工作?是□否□是否做好样品和相关资料的传递交接记录过程中和样品保存、发放 过程中的保密工作?是□否□是否按照本程序的要求做好文件的编号和保管?是□否□是否对有保密要求的文件和资料实行专柜保存?是□否□是否防止保密文件丢失、损坏和随意借阅?是□否□是否自觉遵守本中心的保密规定,做好本中心的保密工作?是□否□是否从事检测工作人员应对检测过程中检测数据进行保密?是□否□是否做好对分包实验室的保密工作?是□否□ 检查人(技术负责人□监督员□)签字:日期: 填表说明:如果没有违反保密规定,“违反保密规定说明”一栏不添。 客户样品及有关资料审查登记表

'\ 控制编号: ZLJL002名称 客户 地址联系人 信息 邮政编码电话号码 样品 / 资料一览表 序号样品 /资料名称收件日期是否保密接件人 审查意见 检测室主任 意见 技术负责人 意见 文件更改通知单 控制编号: ZLJL003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馒头发霉了》教学设计

《馒头发霉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霉是一种微生物,了解其形状、颜色及其作用和危害;知道霉产生的条件,了解防止发霉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能够利用工具观察霉,并通过图画、文字、语言等描述霉的样子 能够设计对比实验,研究霉产生的条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乐于探究的欲望 在科学实验中勇于克服困难,善始善终 二、教学过程 (一)通过图片导入新课 1.多媒体出示霉的图片,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你知道这是什么吗?2.交流:你带来了什么发霉的物品? 3.讨论:关于霉,你最想了解些什么? (二)学生观察霉的样子 1.讲述:请大家仔细观察带来的发霉的物品(馒头、橘子等),看一看,物品的霉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并完成导学案课前探究表格部分。 2.学生观察记录,教师巡视。 3.学生汇报,教师小结:霉是一种生物,它非常小,用眼睛很难直

接看清,必须借助显微镜,所以叫它微生物。霉的种类很多,颜色各异,有青绿色、黄色、黑色、白色等,形状有绒毛状、蛛网状、絮状等。 (三)指导学生阅读资料 1.谈话:霉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对此,你了解些什么呢? 2.学生交流对霉的已有认识。 3.学生阅读教材资料——《霉的功与过》。 4.让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霉的其他资料,让学生明白霉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对人类有贡献也有危害。 (四)探究霉的生长条件 1.大胆进行假设。 (1)提问:你们知道在哪些条件下馒头容易发霉?请大家根据生活经验大胆猜想,再请各个小组把这些条件写下来。 (2)各小组汇报猜想结果。 2.设计实验方案。 (1)讲述:同学们的推想是否正确,我们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下面先请各小组根据导学案课内探究的表格设计几个对比实验。(2)学生设计对比实验,要求把设计意图写下来。 (3)小组派代表利用实物投影仪汇报交流。 (4)小结:在我们假设的条件中,选择一个进行研究,在改变这个条件的同时,其他条件不能改变。 3.小组相互交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进行实验。

最新ISO17025:2017一整套表格(实验室认可服务)

最新ISO17025:2017一整套表格 序号记录名称文件编号 1 质量目标实现检查表……………………………………………QRD0201-2005 2 质量目标完成情况统计表………………………………………QRD0202-2005 3 文件发放审批表…………………………………………………QRD0301-2005 4 文件修改记录表…………………………………………………QRD0302-2005 5 文件发放回收登记表……………………………………………QRD0303-2005 6 文件修改通知……………………………………………………QRD0304-2005 7 文件销毁记录……………………………………………………QRD0305-2005 8 测量及数据处理软件评审表……………………………………QRD0306-2005 9 计算机软件、数据修改申请表…………………………………QBD0307-2005 10 泄密情况处置表………………………………………………… QRD0308-2008 11 质量监督记录表………………………………………………… QRD0309-2005 12 质量监控计划表………………………………………………… QRD0310-2005 12 质量监控评审报告……………………………………………… QRD0311-2008 14 技术规范查新记录……………………………………………… QRD0312-2005 15 文件定期审查表…………………………………………………

QRD0314-2005 17 受控文件一览表………………………………………………… QRD0315-2005 18 文件修改申请表………………………………………………… QRD0316-2005 19 要求、标书和合同评审表………………………………………QRD0401-2005 20 计量器具检定/校准合同……………………………………… QRD0402-2005 21 校准/检测分包方评审表……………………………………… QRD0501-2005 22 校准/检测分包协议…………………………………………… QRD0502-2005 23 校准/检测分包情况登记表…………………………………… QRD0503-2005 24 采购申请表……………………………………………………… QRD0601-2005 25 采购计划表……………………………………………………… QRD0602-2005 26 供应商评价表…………………………………………………… QRD0603-2005 27 合格供应商登记表………………………………………………

四年级科学下册(面包发霉了)

5、面包发霉了 教学目标: 1.面包的变质发霉是霉菌大量繁殖引起的,霉菌的生长需要适宜的环境和条件。 2.通过对霉菌的培养可以进行霉菌生活条件的研究活动。 教学重点: 1.观察发霉的面包,了解霉菌;探究面包发霉的条件。 教学难点: 1.观察霉菌的生长情况。 教学准备:为每组学生准备: 放大镜,载玻片,有条件的学校准备显微镜; 发霉的面包(装在密封好的口袋中),干面包四小块、滴管、水、塑料袋、实验记录单(参见教科书第53页)。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 我们可能注意到食物在保存的过程中也会发生变化。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与哪些条件有关呢? 二、探究过程 1、观察发霉的面包 (1)分组观察老师提供的面包,说说你的发现? 面包发霉了!(揭示课题)

(2)怎样才能看清楚面包上霉菌的样子?用放大镜把面包发生的变化记录下来。 学生讨论,小组尝试。师引导学生用牙签取一些面包上的霉菌放在载玻片,用放大镜进行观察。 有条件的话引导学生利用显微镜观察,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指导——一提(提镜筒)二转(转换器)三调光四载(标本置载物台)五降(降镜筒)六反向(升镜筒) (3)汇报交流:投影仪展示各组记录单,学生代表用语言来描述你看到的霉菌的样子。 2、面包发霉的条件 (1)讨论:面包上怎么会长出霉菌?面包发霉与哪些因素有关?观察活动中得到的哪些信息能够帮助我们进行分析?还需要得到哪些方面的信息? (2)小组探讨,作出推测 (3)全班交流:霉菌长在面包上,而离面包最近的塑料袋上并没有霉菌生长,这可能说明霉菌的生长需要面包提供养分;面包如果是放在了温暖的地方发的霉,这说明霉菌的生长与温度的高低有关;发霉的面包还是软软的,有一些水分,这说明霉菌的生长需要水分…… 3、哪一块面包上的霉菌生长得快 (1)过渡:刚才的讨论只是我们的一种猜想,霉菌的生长还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请各组根据老师为你们提供的材料,你能设计一

面包发霉条件的实验记录

面包发霉条件的实验记录 (面包发霉了)四年级科学下册 霉菌属于真菌,营养方式为异样,适合生长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在设计这个实验时,器材是有机物丰富、适合霉菌生长的物质,如面包、馒头、橘皮等。 《面包发霉了》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材食物单元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活动。让学生将观察到的变化与健康生活建立起联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吃剩的食物放久以后,都会发霉。这使我产生了疑问,防止面包发霉,究竟哪一种方法会使霉菌生长快一点。因此,我们选了两组面包进行实验。 在观察面包发霉的过程中,为发现一条条菌丝和一个个孢子囊而兴奋,为发现了面包发霉的条件而兴奋。 第一组: 实验器材:纸盘、自来水、未加防腐剂烘干的面包、可密封的塑料袋步骤: 1.把两片大小、厚度完全相等的面包分别放到两个干净的纸盘中。让第一块面包保持干燥,在第二块面包用滴管用滴管滴10滴水。由于有些买来的面包本身就是较湿的,所以为了保持干燥,得先烘干。 2.用镊子取一些霉菌放在面包上。 3.分别把两片面包放进密封袋中,挤压袋子,赶出空气,把袋子封口。 4.把一个放进冰箱里,把另一个放进到房间里。 5.每天观察两片面包,观察霉菌是否出现及霉菌的变化,并且如实记录。观察时不打开袋子。实验结束后把记录的情况交给老师。 第二组: 实验器材:纸盘、自来水、未加防腐剂烘干的面包、可密封的塑料袋。 步骤:

1.把两片大小、厚度完全相等的面包分别放到两个干净的纸盘中。 2.在面包上各滴上10滴水。 3.用镊子取一些霉菌放在面包上。 4.分别把两片面包放进密封袋中,挤压袋子,赶出空气,把袋子封口。 5.每天把密封袋取出,观察霉菌是否出现,同时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这样持续五天。每次观察前估计霉菌在面包上出现的部位。 面包发霉的条件 第一组第二组 第一块面包 (干燥常 温) 第二块面包 (潮湿常温) 第三块面包 (潮湿低温) 第四块面包(潮 湿较高温) 第一天正常正常没怎么变化 (大约11%)多了一点(大约12.5%) 第二天正常开始繁衍(有 些发黑)比第一次多 了(大约 12.5%) 有了明显的变 化(大约40%) 第三天正常开始繁衍(呈 黑黄色)更多了(大约 40%) 比较多(大约 50%) 第四天正常霉菌几乎覆盖 面包霉菌覆盖大 部分面包 (80%) 几乎覆盖了整 个面包(大约 98%) 通过实验,我们知道霉菌生长需要营养,因为霉菌都是生长在面包上,袋子上的霉菌很少。霉菌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建议让学生做更多的对比,可能大部分学生猜测水分越多,霉菌生长越快。其实并不是水分越多霉菌生长越快,食物如果完全浸泡在水中,就会抑制霉菌的生长。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面包发霉了1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三单元食物 5.面包发霉了 【教学目标】 1.面包的变质发霉是霉菌大量繁殖引起的,霉菌的生长需要适宜的环境和条件。通过对霉菌的培养可以进行霉菌生活条件的研究活动。 2.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假设,并设计实验研究霉菌的生长与环境的关系。坚持记录霉菌的生长情况,分析、整理自己记录的数据。 3.通过对霉菌的观察,拓宽观察周围世界的视野,保护并发展对事物的好奇心。在对霉菌生长的实验活动中,锻炼长周期实验观察的意志品质。 【教学重点】观察发霉的面包,了解霉菌;探究面包发霉的条件。 【教学难点】观察霉菌的生长情况。 【教学准备】为每组学生准备:放大镜,载玻片,有条件的学校准备显微镜;发霉的面包(装在密封好的口袋中),干面包四小块、滴管、水、塑料袋、实验记录单(参见教科书第53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上星期要求你们做的面包发霉实验都做了吗? 生: 师:能够说说你的发现吗? 生: 师笑: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那么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 生摇头。 师:这里面的奥秘我们学了《面包发霉了》这一课之后就为你揭晓了。 Ppt1:课件出示课题:5、面包发霉了 二、探究过程 1.观察发霉的面包 师:怎样才能更加清楚得看到面包上霉菌的样子? 生:用放大镜观察。 师:好,现在我就把放大镜给你们,老师把研究交给你们了。等一下告诉老师你看到的霉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 学生对观察结果进行描述,相互交流。 生1:霉很小,肉眼看不到。 生2:我看的是墨绿色的,还有黑色的。

师小结:霉是一种生物,它非常小,用眼睛很难直接看清,必要时,我们可以借助显微镜来观察,所以通常叫它微生物,霉是种类很多,颜色各异,有青绿色、黄色、黑色、白色等,形状有绒毛状、蛛网状、絮状等。 Ppt2~ Ppt9:课件出示霉菌的有关介绍。 霉是一种生物,它非常小,用眼睛很难直接看清,必要时,我们可以借助显微镜来观察,所以通常叫它微生物,霉是种类很多,颜色各异,有青绿色、黄色、黑色、白色等,形状有绒毛状、蛛网状、絮状等。 2.面包发霉的条件 师:面包上怎么会长出霉菌? 生: 师:面包发霉与哪些因素有关? 生: 师:观察活动中得到的哪些信息能够帮助我们进行分析? 生: 师:还需要得到哪些方面的信息? 生: Ppt10:课件出示面包发霉的条件。霉菌的生长需要养分,霉菌的生长与温度的高低有关,霉菌的生长需要水分…… 师:(小结)霉菌长在面包上,而离面包最近的塑料袋上并没有霉菌生长,这可能说明霉菌的生长需要面包提供养分;面包如果是放在了温暖的地方发的霉,这说明霉菌的生长与温度的高低有关;发霉的面包还是软软的,有一些水分,这说明霉菌的生长需要水分…… 3.哪一块面包上的霉菌生长得快 师:上个星期同学们都亲自做了面包发霉了的实验,是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的吗? 师:我们来回顾我们所做的实验。我们所做的实验名称叫什么? 生:面包发霉条件对比实验 师:你做这个实验时用到了哪些材料? 生:干面包四小块、滴管、水、塑料袋、实验记录单。 师:你所做的实验步骤是怎么样的? 生:1.把面包切成四小块,分别放进塑料袋中。2.把其中一个袋子用线扎紧口袋,放在餐厅的桌上。3.在另外三块面包上滴一些水,分别装进袋子里用线扎紧袋口。把其中一个袋子放在餐厅桌上,一个袋子放在冰箱的冷藏格里,还有一个袋子放在阳台上,让阳光晒到。4.每天傍晚6点去观察做好记录。 Ppt11:课件出示面包发霉的条件实验的过程。

四年级自然与科学下册 面包发霉了教

科学概念 面包的变质发霉是霉菌大量繁殖引起的,霉菌的生长需要适宜的环境和条件。 通过对霉菌的培养可以进行霉菌生活条件的研究活动。 过程与方法 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假设,并设计实验研究霉菌的生长与环境的关系。 坚持记录霉菌的生长情况,分析、整理自己记录的数据。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霉菌的观察,拓宽观察周围世界的视野,保护并发展对事物的好奇心。 在对霉菌生长的实验活动中,锻炼长周期实验观察的意志品质。 【教学重点】 观察发霉的面包,了解霉菌;探究面包发霉的条件。 【教学难点】 观察霉菌的生长情况。 【教学准备】 为每组学生准备: 放大镜,载玻片,有条件的学校准备显微镜; 发霉的面包(装在密封好的口袋中),干面包四小块、滴管、水、塑料袋、实验记录单(参见教科书第53页)。

第一课时 一、引入 我们可能注意到食物在保存的过程中也会发生变化。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与哪些条件有关呢? 二、探究过程 1、观察发霉的面包 (1)分组观察老师提供的面包,说说你的发现? 面包发霉了!(揭示课题) (2)怎样才能看清楚面包上霉菌的样子?用放大镜把面包发生的变化记录下来。 学生讨论,小组尝试。师引导学生用牙签取一些面包上的霉菌放在载玻片,用放大镜进行观察。 1换器)三调光四载(标本置载物台)五降(降镜筒)六反向(升镜筒) (3)汇报交流:投影仪展示各组记录单,学生代表用语言来描述你看到的霉菌的样子。 2、面包发霉的条件 (1)讨论:面包上怎么会长出霉菌?面包发霉与哪些因素有关?观察活动中得到的哪些信息能够帮助我们进行分析?还需要得到哪些方面的信息? (2)小组探讨,作出推测 (3)全班交流:霉菌长在面包上,而离面包最近的塑料袋上并没有霉菌生长,这可能说明霉菌的生长需要面包提供养分;面包如果是放在了温暖的地方

《馒头发霉了》案例分析

《馒头发霉了》案例分析 过程与方法 会通过显微镜观察物品上的霉。 能够设计有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研究物体发霉的条件。 能够用图和文字表示显微镜下霉菌的特点。 科学知识 知道霉菌是一种真菌。 知道真菌是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一种生物。 知道食物和物品发霉的原因。 了解防止食物、物品发霉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到人类对霉菌的研究和利用。 么样子的?如果条件许可将发霉物体带来。关于霉的有关资料如:视频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布置了观察发霉的物体,谁能将你看到的情况给大家描述一下?(目的是让学生说出什么物体发霉,物体发霉的样子,和环境,为进一步认识霉奠定基础。) (二)学生交流: 生1,我家的馒头发霉了,馒头上有黑色的毛, 生2,我家的面包发霉了,面包上有绿色的点。师:有几个?面积

大吗? 生2,刚开始小,不多,放了几天就更多了,而切多了黑色的毛。师:从这一点你能联想到什么?(霉是有生命的,可以生长,繁殖)生3,我家的橘子发霉了,橘子上有绿色的毛,还有白色的点,而且橘子坏了,发软。师:从这一点你又能联想到什么?(霉可以使食物腐烂、变质、) 生4,出示发霉的大米。大米发霉有黑毛。 生5,出示发霉的柚子。柚子上面有白毛的丝状物。 课堂特别活跃,在学生发言时我有意识的记录了物品的名称,霉的颜色目的是为下一步获得霉的知识奠定基础。 (三)学生谈体会:初步认识霉 师:从刚才的观察和交流中,你们获得了关于霉的哪些知识? (一石激起前层浪,同学们又活跃起来了) 生1,我知道了霉有多种颜色。 生2,我知道了霉的颜色有白、黄、黑 生3,我知道了霉的样子,有的长的长长的丝,有的像棉花一样。生4,我知道了发霉需要一定的条件,因为有的物品会发霉。有的不会发霉,只有具备了条件下会发霉, 生5,我知道了霉的害处会使食物腐烂。 生6,我知道了不仅馒头发霉,其他食物也发霉。 生7,我知道了霉无处不在。 生8,我知道了霉有很多种,因为颜色不同。

小学科学《面包发霉了》参考教案

面包发霉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面包的变质发霉是霉菌大量繁殖引起的,霉菌的生长需要适宜的环境和条件。 通过对霉菌的培养可以进行霉菌生活条件的研究活动。 过程与方法 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假设,并设计实验研究霉菌的生长与环境的关系。 坚持记录霉菌的生长情况,分析.整理自己记录的数据。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霉菌的观察,拓宽观察周围世界的视野,保护并发展对事物的好奇心。 在对霉菌生长的实验活动中,锻炼长周期实验观察的意志品质。 教学重点 观察发霉的面包,了解霉菌;探究面包发霉的条件。 教学难点 观察霉菌的生长情况。 教学准备 为每组学生准备: 放大镜,载玻片,有条件的学校准备显微镜; 发霉的面包(装在密封好的口袋中),干面包四小块.滴管.水.塑料袋.实验记录单(参见教科书第53页)。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 我们可能注意到食物在保存的过程中也会发生变化。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与哪些条件有关呢? 二、探究过程 1.观察发霉的面包

(1)分组观察老师提供的面包,说说你的发现? 面包发霉了!(揭示课题) (2)怎样才能看清楚面包上霉菌的样子?用放大镜把面包发生的变化记录下来。 学生讨论,小组尝试。师引导学生用牙签取一些面包上的霉菌放在载玻片,用放大镜进行观察。 有条件的话引导学生利用显微镜观察,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指导——一提(提镜筒)二转(转换器)三调光四载(标本置载物台)五降(降镜筒)六反向(升镜筒) (3)汇报交流:投影仪展示各组记录单,学生代表用语言来描述你看到的霉菌的样子。 2.面包发霉的条件 (1)讨论:面包上怎么会长出霉菌?面包发霉与哪些因素有关?观察活动中得到的哪些信息能够帮助我们进行分析?还需要得到哪些方面的信息? (2)小组探讨,作出推测 (3)全班交流:霉菌长在面包上,而离面包最近的塑料袋上并没有霉菌生长,这可能说明霉菌的生长需要面包提供养分;面包如果是放在了温暖的地方发的霉,这说明霉菌的生长与温度的高低有关;发霉的面包还是软软的,有一些水分,这说明霉菌的生长需要水分…… 3.哪一块面包上的霉菌生长得快 (1)过渡:刚才的讨论只是我们的一种猜想,霉菌的生长还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请各组根据老师为你们提供的材料,你能设计一个实验证明霉菌的生长与温度的关系?你能设计实验证明霉菌的生长与水的多少有关?霉菌的生长还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你还能用实验来证明吗? (2)选择实验条件 拿出材料袋的四块烘干的面包,用牙签在每块面包上放一些霉菌。(这是一组对比实验,用牙签在每块面包上放一点儿霉菌,目的是为了创设在四块面包上都有霉菌这样一个相同的条件。) 第一组:让第一块面包保持干燥,在第二块面包上滴10滴水,分别装在两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