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21高考新人教版地理一轮复习练案(30)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的成因与防治措施

2021高考新人教版地理一轮复习练案(30)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的成因与防治措施

2021高考新人教版地理一轮复习练案(30)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的成因与防治措施
2021高考新人教版地理一轮复习练案(30)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的成因与防治措施

练案[30]第1讲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的成因与防治措施(2019·潍坊市二模)灌丛荒漠往往呈带状分布于山麓地带和绿洲边缘。灌丛植物能够阻挡风沙,并将其固定在周边形成灌丛沙堆。若干旱加剧或者地下水位下降,灌丛植物根系无法再获取水分就会死亡,最终形成流动沙丘。图甲示意某区域植被分布,图乙示意灌丛沙堆景观。据此完成1~3题。

1.影响该区域植被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C )

A.热量和光照B.地形和降水

C.热量和水分D.土壤和水分

2.图中无植被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D )

A.人类不合理活动造成植被破坏

B.海拔高,气温低,生长条件差

C.降水少,气候干旱,土壤贫瘠

D.多砾石、粗砂,孔隙大,水分渗漏严重

3.若农田大量引水灌溉,会导致荒漠化加剧的地区是( A )

A.绿洲东部灌丛荒漠区B.绿洲植被灌丛荒漠区

C.无植被区西侧灌丛荒漠区D.无植被区

[解析] 第1题,灌丛荒漠往往呈带状分布于山麓地带和绿洲边缘,灌丛植物能够阻挡风沙,并将其固定在周边形成灌丛沙堆,影响该区域植被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热量和水分。第2题,干旱加剧或者地下水位下降,灌丛植物根系无法再获取水分就会死亡,最终形成流动沙丘,无植被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多砾石、粗砂,孔隙大,水分渗漏严重。第3题,读图可知,根据图中两块农田分布可确定河流自西向东经过两地。绿洲东部灌丛荒漠位于农田下游,农田大量引水,地下水位下降,灌丛植物根系无法再获取水分就会死亡,最终形成流动沙丘,A正确;绿洲西部灌丛荒漠区和无植被区西侧灌丛荒漠区位于流经农田河流的上游,农田大量用水对此地的地下水影响不大,B、C错误;农田水对无植被区无影响,D错误。

(2019·湖南省株洲市二模)为了解不同植被坡耕地水土保持情况,分三组观测:Ⅰ组植被覆盖度约95%,Ⅱ组约75%,Ⅲ组为裸地。下表为某年5月和8月各选三场的降雨过程及水土流失数据,甲、乙、丙分别对应三个观测组。结合相关地理知识,完成4~5题。

降雨月份降雨降雨量降雨强度土壤流失量(g)

(月) 场次(mm) (mm/h) 甲乙丙

5月1 26.70 1.46 7.818 0.168 25.217

2 32.00 2.20 22.928 9.750 324.042

3 24.32 3.05 32.233 11.238 386.549

8月4 11.75 2.66 5.975 2.451 221.785

5 14.40 3.24 19.135 3.170 226.180

6 53.33 3.88 222.121 130.335 4 867.960

A.Ⅰ组、Ⅱ组、Ⅲ组B.Ⅱ组、Ⅲ组、Ⅰ组

C.Ⅱ组、Ⅰ组、Ⅲ组D.Ⅲ组、Ⅱ组、Ⅰ组

5.通过上表可推出( B )

A.降雨量越大,土壤流失量越大

B.降雨强度对土壤流失的影响大于降水量

C.5月份降水量多于8月份

D.单场降雨时间最长的是8月份的最后一场雨

[解析] 第4题,据表格可知,在任意一次降水过程中,土壤流失量最小的均为乙,最大的均为丙,可以推出乙地森林覆盖率最好,丙地森林覆盖率最低,甲地居中。第5题,据表格可知,降水量大,土壤流失量不一定大,如第3次降水量比第1次降水量小,但甲地第3次土壤流失量远大于第1次;表中数据反映降水强度越大则土壤流失量越大,降雨强度对土壤流失的影响大于降水量;注意表中数据是5月和8月降水中任选的三次,并不是5月和8月的全部降水量;单场降水时间等于降雨量除以降雨强度,通过计算可知第6次降雨时间约为14 h,但第1次降雨时间约为18 h。

(2019·湖南省湘东六校联考)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中央,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沙漠中的沙丘顶部多流沙,植被较少,而沙丘底部植被相对丰富。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年降水量70~150 mm,主要集中在5~9月,年蒸发量2000 mm以上,冬季一般有20~30 cm深的稳定积雪覆盖。下图为沙漠中某沙丘剖面图,据此完成6~8题。

6.沙丘土壤水分最丰富的季节是( A )

A.春季B.夏季

C.秋季D.冬季

7.沙丘1~2 m土层土壤水分含量总体变化规律是( C )

A.坡顶>坡中>坡脚B.坡顶>坡脚>坡中

C.坡脚>坡中>坡顶D.坡中>坡脚>坡顶

8.位于丘间平地处的梭梭等植被,可以有效地( B )

A.增加降水,调节气候B.涵养水源,增加土壤水分

C.防风固沙,保护农田D.保护水土,减轻洪涝灾害

[解析] 第6题,根据材料,该地冬季有20~30 cm深的稳定积雪,积雪冬季不会融化,而在春季气温回升后,积雪消融,水分下渗,土壤水分含量高,A正确,D错误;该地夏秋季节气温高,蒸发量大,因此土壤水分含量小,B、C错误。第7题,地下水是可以流动的,坡脚处地势最低,水分最容易汇集,因此水分含量最高,而坡顶地势最高,因此水分含量最少。从图示植被分布来看,坡脚处植被最丰富,也说明水分含量最高,坡顶几乎无植被,因此水分条件最差,C正确。第8题,丘间平地地势低平,土壤水分条件好,植被对涵养水源有一定作用。

(2020·福建省模拟)黄土沟谷特征是对黄土沟谷的发育以及沟谷形态起重要控制作用的核心点位,黄土沟谷特征的基本类型见下图。径流源点(也称沟谷源点)是产生径流过程的起点,即形态上沟谷的起始点;沟谷节点是在沟谷体系中,沟谷之间在空间上形成的交汇点;裂点是溯源侵蚀作用下沟道坡度突变的部位;沟谷中点是某个沟谷段的几何中点;局部侵蚀基准点(也称流城出口点)为流城的出水口,控制整个水系的发育。为了治理流城内的水土流失,黄土高原地区逐步推广建设淤地坝(指在水土流失地区各级沟道中,以拦泥淤地为目的而修建的坝工建筑物,其拦泥淤成的地叫坝地)。据此完成9~11题。

9.河流下蚀作用最强的点是( D )

A.径流源点B.沟谷节点

C.局部侵蚀基准点D.裂点

10.关于图示区域地貌特点及其成因的表述正确的是( C )

A.山地众多—地壳隆起B.平原广布—流水沉积

C.沟壑纵横—流水侵蚀D.丘陵连绵—风力沉积

11.淤地坝最适宜建在( C )

A.径流源点B.沟谷节点

C.局部侵蚀基准点D.裂点

[解析] 第9题,从材料信息“裂点是溯源侵蚀作用下沟道坡度突变的部位”,即可判断裂点处沟道坡度变化较大,河流下蚀作用最强。第10题,图示区域位于黄土高原地区,从图中可获知该地地貌表现为沟壑纵横,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土高原地区沟壑纵横的地貌与该地的流水侵蚀作用密切相关;黄土高原地形以高原为主,地表千沟万壑,无众多的山地、平原和丘陵。第11题,据材料信息可知,局部侵蚀基准点(也称流域出口点)为流域的出水口,在该地建坝可以控制整个沟谷的水和沙,是修建淤地坝的最佳地点。

12.(2019·广东省六校第三次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青海湖湖滨地带分布有广泛风沙堆积(下图)。青海湖区沙丘的主要沙源是西岸和北岸几条大河造成的河口三角洲沉积物,而沙丘集中分布于湖东平原。青海湖区盛行风向主要为西北风,夏季能受到东南季风的影响,青海湖岸克图垭口地区新月形沙丘在不同季节坡向可发生明显改变。近年来,近青海湖周边地区土地沙漠化问题日趋严重,已经严重威胁到湖区周边生态安全。

(1)分析沙丘集中分布于青海湖东部而西岸少的原因。

(2)分析克图垭口地区新月形沙丘在不同季节坡向发生明显改变的原因。

(3)青海省湖滨风沙入湖现象严重。分析海晏湾西侧的沙堤的成因。

(4)分析青海湖周边地区土地沙漠化的人为原因并提出治理措施。

[解析] 第(1)题,由材料可知,青海湖区沙丘的主要沙源是西岸和北岸几条大河造成的

河口三角洲沉积物,而沙丘集中分布于湖东平原;由于该地全年盛行西北风,河口三角洲沉积物,受西北风的作用,不断向东推移,并沉积;由于东岸分布有日月山,当从西侧吹来的风沙,受到山脉的阻挡作用,从而导致沙粒停落,进而造成湖岸东测广泛的风沙堆积;西岸湖滩的沙子,在风力作用下,多会沉降于湖中,不易形成沙丘,因此沙丘集中分布于青海湖东部。第(2)题,由材料可知,青海湖区盛行风向主要为西北风,夏季能受到东南季风的影响,冬季西北风强劲时,新月形沙丘向东南移动;夏季东南风沿河谷侵入,受“狭管效应”的影响,风力增强,从而使新月形沙丘向西北推动,从而导致沙丘的坡向随着季节发生改变。第(3)题,本题主要从沙源、动力等方面进行分析。读图可知,海晏湾位于青海湖的西侧,在西风的作用下,泥沙沉积在湖底和湖东,泥沙在西风和自西向东注入湖泊的河流驱动下,不断向东推移到湖岸,从而导致水下沙堤不断增高,青海湖水位下降,最终沙堤露出水面。第(4)题,青海位于青藏高原地区,属于高寒气候,由于过度放牧、过度开垦、再加上工程建设、修路,从而导致地表植被不断破坏,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荒漠化不断加剧;措施,可以从工程措施、生物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工程措施可以采用固沙或建设立式沙障等措施;生物措施可以采用封沙育林育草,退耕、退牧还草等措施。

[答案] (1)①全年盛行西北风;风沙向东移动堆积(沉积);②东岸湖滩的沙丘受到东岸高山阻挡后,沙粒停落造成湖岸东测广泛的风沙堆积;③西岸湖滩的沙子,在风力作用下,多会沉降于湖中,不易形成沙丘。

(2)青海湖受季风影响明显。冬季西北风强劲,夏季东南风沿河谷侵入,风力增强使沙丘坡向改变。

(3)西风携带泥沙沉积在湖底和湖东,西风和自西向东注入湖泊的河流驱动湖水向东运动,在湖流(或湖浪)动力作用下,湖底泥沙向东推移到湖岸,水下沙堤不断增高,青海湖水位下降,最终沙堤出露水面。

(4)原因: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植被破坏,工程建设、修路。

措施:工程固沙或建设立式沙障;生物措施(封沙育林育草,退耕、退牧还草等)。

13.(2020·重庆市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具有形式多样、地表受侵蚀时间集中的特点,主要侵蚀力包括流水侵蚀、风力侵蚀等。淤地坝,是指在水土流失区各级沟道内修建的以滞洪拦泥、淤地造田为目的的水土保持工程。它是黄土高原地区人民在长期水土保持实践中独创的治理水土流失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工程措施。

(1)从气候因素角度,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为什么具有侵蚀时间相对集中的特点。

(2)说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造成的资源损失。

(3)简述沟道中修建多座淤地坝所起的作用。

(4)分析黄土高原开展的防护林、经济林、人工草地建设产生的生态效益。

[解析] 第(1)题,从材料“主要侵蚀力包括流水侵蚀、风力侵蚀等”信息入手,考虑风力和流水的侵蚀作用。黄土高原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此时流水侵蚀严重;冬季受西北风影响以风蚀为主。第(2)题,资源损失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水土流失造成的资源损失主要是水资源、土地资源的损失及由水土资源损失造成的进一步损失。水土流失使下渗减少,更多水资源直接注入海洋,造成水资源损失;搬运走大量泥沙,沟壑增多,土地面积减少,表层肥沃的土壤被冲走,土壤更贫瘠;水资源的减少会影响生物生存,损失生物资源;下游河道含沙量增大,使下游水库库容减小,发电功能受损。第(3)题,通过淤地坝拦水拦泥沙,拦水有利于蓄积更多水分,增加水资源;拦泥沙有利于减少下游河道含沙量,从而减轻洪涝灾害,也可以增强当地防洪抗旱能力;读图可知,淤地坝后期淤泥处变成了耕地,说明可以增加耕地面积;坝顶平坦,利于车辆通行。第(4)题,植被(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生态效益,应从这些角度思考、组织答案。

[答案] (1)原因:降水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一年中的土壤侵蚀常由几次大暴雨造成;冬春季北方冷空气南下,风力强劲,土壤遭风蚀。

(2)损失:大量泥沙淤积于干流的水电站,导致其库容减小,削弱水电站的发电能力;为减轻河床和库区泥沙淤积,需大量水用于冲沙入海(或水土流失导致下渗量减少,水资源通过地表径流流入海洋),导致水资源的浪费;耕地面积缩减,土壤肥力下降;生态环境脆弱,生物资源减少。

(3)作用:拦泥保土,蓄积地表径流;淤地造田,增加耕地面积,提高了粮食产量;以坝代桥,改善交通(坝顶成为连接沟壑两岸的桥梁,方便了村民生产生活);利于沟谷防灾减灾,保护下游生产生活安全。

(4)生态效益:拦截降水,涵养水源,调节地表径流;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固结土壤;改善小气候,促进农林牧多种经营。

2018年江苏高考卷地理试题(解析版)

2018年高考江苏卷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公元399年~412年,僧人法显西行求法,游历三十余国,其旅行见闻《佛国记》是现存最早关于中国与南亚陆海交通的地理文献。图1为“法显求法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 《佛国记》中有“无冬夏之异,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节”的记载,其描述的区域是 A. 印度河上游谷地 B. 帕米尔高原 C. 斯里兰卡沿海平原 D. 塔里木盆地 2. 法显从耶婆提国乘船返回中国最适合的时间是 A. 1月~5月 B. 5月~9月 C. 9月~12月 D. 11月~次年3月 【答案】1. C 2. B 【解析】 1. 根据题干所述“无冬夏之异”,说明该地区全年气温差异不大,再结合该地区“草木常茂,田种随

人,无有时节”可以推断,该地区全年气温较高,且降水丰富。印度河上游谷地位于喜马拉雅山区,海拔较高,不会草木常茂,A项错误;帕米尔高原深居内陆,且海拔较高,冬季漫长,气温较低,B项错误;斯里兰卡沿海平原地势平坦,且为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丰富,符合《佛国记》的叙述,故C项正确;塔里木盆地降水少,且气温年变化大,不可能草木常茂。 2. 古代船只主要是帆船,其航行的动力来自于盛行风,从耶婆提返回中国,一路向东北前行,最适合的是遇到西南风,可以顺风而行,东南亚地区吹西南风的季节是每年的夏半年,即5~9月这段时间,故B 项正确,A、C、D项错误。 图2为“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3. 线①所示太阳视运动轨迹出现时的节气为 A. 春分 B. 夏至 C. 秋分 D. 冬至 4. 该地所属省级行政区可能是 A. 琼 B. 新 C. 苏 D. 赣 【答案】3. D 4. B 【解析】 3. 根据太阳视运动图,二分二至,太阳高度角最高的时候,太阳方位都位于该地的正南方向,所以该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北,①所示节气,日出东南方向,日落西南方向,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所以其太阳视运动轨迹出现的节气为冬至。故D项正确,A、B、C项错误。 4. 根据①所示太阳视运动图和第1问可知,该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约为23°,又因为该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可以假设当地纬度为α,则冬至日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为:23°=90°-(α+23.5°),该地纬度约为43.5°N,琼、新、苏、赣四个省级行政区,琼、苏、赣三省的纬度均低于40°N,43.5°N 横穿新。故B选项正确,A、C、D项错误。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3:4.3荒漠化与水土流失练习题

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与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29讲荒漠化与水土流失 基础落实练 1.(2014·广东文综)沙漠中植被的出现可对沙丘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主要作用机制是() A.降低风速进而增加风沙流对地表的侵蚀 B.增加风沙流中颗粒物的含量而减少堆积 C.促进风沙流携沙能力的增强而增大侵蚀 D.拦截风沙流中的悬浮颗粒物并形成沉降 (2017·咸宁期中)读“我国新疆(土地面积约166万km2)荒漠化情况统计数据表”,回答2~3题。 表1新疆荒漠化土地类型(万km2) 荒漠化土地总面积耕地林地草地未利用土地 111.32 2.35 4.31 50.54 54.12 表2新疆荒漠化土地形成因素(万km2) 水蚀风蚀冻融盐碱化 12.53 83.93 5.24 9.398 2.下列关于新疆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荒漠化土地面积小于非荒漠化土地面积 B.荒漠化主要是由滥伐林木造成的 C.保护草地、合理利用草场资源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手段 D.荒漠化主要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地区 3.下列关于新疆土地荒漠化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是由人类不合理农牧活动造成的 B.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农田灌溉不合理 C.只要人类改变了粗放经营的活动方式,就不会形成荒漠化 D.新疆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动力是近地面水平气流和地表径流

(2017·吉林调研)下图为“非洲大陆荒漠化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 4.非洲荒漠化严重区主要出现在() A.热带雨林带B.热带草原带 C.热带荒漠带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5.造成非洲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有() ①人口增长——荒漠化面积与人口密度呈正相关 ②过度砍伐——大约600万公顷的森林遭到砍伐 ③过度放牧——大约2.4亿公顷的草场遭到破坏 ④过度开垦——耕地面积扩大是荒漠化的首要因素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6.下图是“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和生态安全战略工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共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a.位于地势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处

2018年高考文综地理试题及答案解析演示教学

2018年高考文综地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8年高考文综试题地理部分(全国卷1) 密★启用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途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近年来,世界上出现了将精密机械设备的组装或加工工厂建在地下的现象。例如,日本岐阜某激光加工机组装企业和我国大连某数控机床加工企业,都将工厂建于地面10米以下。据此完成1~3题。 1.将生产精密机械设备的工厂建在地下有利于 ①保持恒温环境②储存原材料和产品③降低生产成本④减小地面震动影响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与岐阜相比,大连地下工厂的设计与施工较少考虑的问题是 A.防渗水 B.防噪声 C.防坍塌 D.防地震 3.推断上述企业将工厂建在地下的直接目的是 A.增强保密程度 B.保证产品品质 C.满足战备需要 D.集约利用土地 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在人口,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图1示意近十年来我国某直辖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数量变化,据此完成4~5题。

如何解决中国土地沙漠化

如何解决中国土地沙漠化,干旱,水土流失,沙尘暴,空气污染等问题 解决中国土地沙漠化,干旱,水土流失,沙尘暴,空气污染等问题,唯一途径就是全国各地进行大规模植树造林运动,严禁乱砍乱伐,破坏森林,草原,湿地,利用一切可利用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全国各地植树造林运动,经过几代乃至几十代人的努力,提高中国森林覆盖率,北方宜种植榆树,胡杨,梭梭等耐旱植物,南方适合种植各类乔木。一旦中国森林覆盖率达到百分之五十,中国土地沙漠化,干旱,水土流失,沙尘暴,空气污染等问题随之解决,中国必将风调雨顺,人民安居乐业,自然灾害日益减少。 生态专家指出,目前,中国荒漠化面积有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3%,每年还新增2460平方公里,遍布东经74度到119度、北纬19度到49度的广阔空间,涉及18个省、471个县(尤以西北及内蒙古6省区最为严重,占全国荒漠化面积的71.1%)。受荒漠化影响,全国40%的耕地在不同程度地退化,其中800万公顷危在旦夕,1.07亿公顷草场也是命若游丝。荒漠化深重地影响着4亿人的现在和未来,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有541亿元之巨,相当于西北5省3年的财政收入。 未来土地资源、粮食、水资源、能源、森林资源等均是制约我们中华民族腾飞的重要因素。过去由于乱砍乱伐导致暴雨泥石流、高温、干旱、沙尘暴等气候灾害,使我国成为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造成的直接损失已经超过2000亿人民币了。要使降水趋于均匀和谐变害为利,只有仰仗足够量的森林、湿地、灌丛和草地等天然植被的庇护。 我们爱护森林应该象爱护人类自己一样。森林植被具有水土稳固的作用,就好象一个大型的绿色水库,把水份吸收在树木的身体中和根系上。通过森林的蒸

2016年高考全国卷地理试题解析版

第Ⅰ卷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2003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据此完成1-3题。 1.与景德镇相比,20世纪80年代佛山瓷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市场广阔 B.原材料充足 C.劳动力素质高 D.国家政策倾斜 2.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佛山 A.产业结构调整 B.原材料枯竭 C.市场需求减小 D.企业竞争加剧 3.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A.资金充足 B.劳动力成本低 C.产业基础好 D.交通运输便捷 自20世纪50年代,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000平方千米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近20年来,该地区城镇扩展程度小,基本维持稳定的城镇结构体系。据此完成4-6题。 4. 兰斯塔德地区通过空间规划,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 A.服务种类 B.服务等级 C.服务范围 D.服务人口 5. 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显著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 A.技术创新 B.空间集聚 C.市场拓展 D.产品升级 6. 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可以 A.提高乡村人口比重 B.降低人口密度 C.促进城市竞争 D.优化城乡用地结构 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图1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据此完成7-9题。 7.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 A.向陆地方向推进 B.向海洋方向推进 C.位置稳定 D. 反复进退 8.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由此 A.形成新的贝壳堤 B.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 C.形成河口三角洲 D.迫使河流改道 9.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 A.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 B.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 C.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 D.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7讲荒漠化与水土流失学案人教版.doc

第27讲荒漠化与水土流失 考纲展示核心素养定位考查方向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人地协调观:探讨荒漠化、水土流失与人 类活动的关系,并提出治理措施。 综合思维:分析荒漠化、水土流失产生的 原因及危害。 区域认知:荒漠化、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 地理环境特征。 地理实践力:探究当地某生态环境问题, 归纳其成因及治理措施。 以区域地图、景 观图、示意图、 热点材料为背 景,考查荒漠化、 水土流失等生态 环境问题的表现 形式、成因、危 害和治理措施。 一认识荒漠化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西北地区的地域差异 示意图 植被景观01荒漠荒漠草原02草原年降水量50 mm以下←200 mm以下←400 mm以下 土地生 产能力 自东向西土地的自然产出和载畜量逐渐03减少

3.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07气候异常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 三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荒漠是一种现象和景观,而荒漠化是一个过程。荒漠化的成因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 四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1.荒漠化的危害 01区域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而且严重威 02生存环境。 2.防治内容 (1)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 (2)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3)恢复荒漠化土地的03生产力。 3.防治原则 (1)坚持维护04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 (2)坚持治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 4.防治措施 (1)合理利用05水资源。 (2)06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07能源问题。

北京高考文综地理试卷及解析版答案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 本试卷共15页,共100分。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40分) 本部分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2016年8月21~25日,第33届国际地理学大会将在北京举办。往届大会曾在华盛顿、首尔等地举办。读图1,回答第1、2题。 图1 1.本届大会期间,北京 A.适逢中国农历处暑节气B.八达岭长城漫山红叶 C.比首尔正午太阳高度大D.比华盛顿日出时间晚 2.图中举办地所在国家 A.位于北半球中纬度B.地处环太平洋灾害带 C.人口增长模式不同D.南部沿海有寒流经过 图2表示某日20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及16~24时 北京空气质量指数变化。读图,回答第3题。 3.该日20时 A.北京大风扬沙,空气污染加重 B.东海海域天气晴朗,风大浪高 图2

C.低压天气系统中,P强度最强 D.Q地位于暖锋锋前,出现降水 图3示意平顶海山的形成过程。读图,回答第4题。 4.平顶海山 A.为褶皱山 B.由沉积岩构成 C.顶部形态由内力作用塑造 D.随着板块的移动没入水下 图3 图4为某流域局部景观示意图。读图,回答第5、6题。 5.图中 A.①处冰川融化,湖泊水位升高 B.②处流量稳定,河流的落差小 C.③处谷宽、流速慢,适宜修建水库 D.④处地形平坦,农业生产条件优越 6.若该图示意中国某流域,图中 A.地物按1:10万比例描绘,特征清晰 B.冰川地处新疆,覆盖范围沿山脊延伸 C.径流季节变化大,存在不同程度水患 D.海域位于北回归线以南,港口数量少 图4 图5为某山地气象站一年中每天的日出、日落时间及逐时气温(℃)变化图。读图,回答第7、8题。 7.气温日较差大的月份是 A.1月B.4月 C.7月D.10月 8.该山地 图5

202003高三地理试题解析版

保密★启用前 2019-2020学年高三模拟监测 地理试题2020.03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座号、考号填涂在相应位置。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绘图时,可用2B铅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陕西洛川县地处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平均海拔1072米,曾经是“陕北的米粮之仓”,如今成为“苹果之乡”。苹果树是乔木,树冠高大,可达15米。近年来洛川县通过引进先进技术,有序推进苹果矮化栽培,大力发展高标准矮化种植园。“洛川苹果”素以色、香、味俱佳著称,含糖量高,香甜可口,畅销国内外。据此完成1~3题。 1.造成洛川县果进粮退的主要原因是 A.农村土地流转 B.市场需求改变 C.城乡统筹发展 D.引进种果技术 2.苹果矮化栽培的主要优点是 A.适于密植,增加产量B.耐旱抗寒,提升品质 C.根系发达,保持水土D.管理方便,易于采摘 3.洛川商家在上海开设果行零售苹果,主要是因为上海 A.消费市场巨大B.有政策的支持 C.运输条件便利D.劳动力素质高 【分析】本题组考查的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体现了地理核心素养中——区域认知;难度较小; 国家园林城市,是根据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园林城市标准》评选出的分布均衡、结构合理、功能完善、景观优美,人居生态环境清新舒适、安全宜人的城市,是国内重要的城市品牌之一。图1是对某年我国部分省区城市数量和国家园林城市数量的统计。据此完成4~5题。

荒漠化与水土流失

荒漠化与水土流失 学院:土建学院 班级:1109 姓名:那鑫宇 学号:11231248

荒漠化与水土流失 摘要:近些年来,由于人类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识有所欠缺,也因为金钱利益的驱使,是大量的植被遭到人为的破坏,使得地表的防风固沙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因此,大面积的荒漠化和水土流失是急需人类解决的环境问题。同时,也在提醒人类环境保护的重要性。【Abstract】:In recent years, due to the human in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nsciousness, but also because money is in the interests of the drive, is a lot of vegetation were man-made destruction, making the surface wind not seriously damaged, therefore, a large area of desertification and soil and water loss is in urgent need of human beings to solv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t the same time, also remind the human the importanc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关键词:荒漠化水土流失环境保护生态失衡 【Key words】:desertification Water loss and soil eros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cological imbalance 前言:荒漠化和水土流失这类地灾的性质与地震、崩坍、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沉降、坑道瓦斯爆炸、岩爆等突发性灾害不同,它们不是骤然形成的,而是渐进的、缓慢的和累进的。它们造成的灾害往往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明显地显示出来,有的甚至要经过几十年或更长时间,所以常为人们所忽视,这类地灾有荒漠化(或称沙漠化)、水土流失、盐渍化或沼泽化、海水入侵等。因为不能把这类地灾确定是在某一天或某一年形成的,故只能进行较长时间的对同一地域的地质环境变迁的对比研究,才能得出一个清晰的轮廓。 正文: (一)荒漠化 荒漠化的成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自然因素是气候的干旱、地表的松散

2020高考地理模拟试题解析版

第Ⅰ卷(选择题) 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几内亚的铝矾土储量丰富,分布广泛,易于开采,所以该国被称为“铝矾土王国”。2015年中国从几内亚进口铝土矿仅有50万吨,但在2016年,来自几内亚的铝土矿就达到了1300万吨,据此完成1-2题。 1.中国某企业要在甲地建设电解铝工厂,有利的区位因素是() ①水能资源丰富②陆路交通便利③芳动力廉价丰富④本地市场广阔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中国某集团是一家集氧化铝、电解铝、铝制品为一体的大型铝业集团,2015年开始与新加坡韦立(航运)国际集团、烟台港集团

合作开采乙地区铝矾土矿,该集团选择合资伙伴的主要目的是() A.加强国际交流,提高研发能力 B.节约运输成本,保障原料供应 C.承接产业转移,加快产业升级 D.增强集聚效应,提高企业利润 表1为某国家四个城市的有关资科,据表完成3-4题。 3.下列城市中,终年盛行西北风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4.乙地分布的自然带是() A.亚寒带针叶林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热带荒漠带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陶溪川文创街区立足世界瓷都景德镇,以文化为端,以陶瓷为基,在保护利用陶瓷工业产的墨础上,通过活力再造,结构改造,环境管造,轴传统,时尚、艺术、科技于一体,建设成为工业遗产成功转型的样本,产业发展升级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典范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在业界形成了“构溪川现象”。火热的陶溪川,引来天南海北的精英荟萃,据此完成5-7题。

5.“陶溪川现象”成功的主要基础是() A.政策扶持 B.地理位置优越 C.高知名度 D.科技发达 6. 陶溪川文创街未来发展方向是() A.改革陶瓷技术 B.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C.扩大陶瓷市场 D.加快城市化进程 7.“陶溪川现象”成功的成功() A.有利于促进文化交流 B.明显改善城市热岛效应 C.解决了当地就业问题 D.加速了人口向外迁移 梅原产中国南方,在中国传统火化中,它以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华北地区梅的正常花期为3-4月。植物开花要求一定的日照长度和温度,根据这种特性可以引种、育种。据此完成8-9题。 8.推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长日照植物起源于低纬②长日植物起于高 ③长照植物多在春开花④长日照植物多在秋季开花 ⑤海拔高的植物多为低温长目照⑥海拔高的植物多为高温短日照 A.①④⑤ B.①③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9北京花匠为使梅在春节期的提前开放的有效办法可能是()A.推迟种植时间 B.自天用黑布笼罩 C.白天放在背阴处 D.提高环境的温度 多年来看,长江和鄱阳湖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互作用,鄱阳

高考地理试题天津卷附答案和详细解析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附答案) 文科综合·地理 第I 卷(选择题 共44分) 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图1,回答第1题。 图1 1.下列曲线图,正确反映图1气流运动过程中气温、降水可能性变化趋势的是 气温 降水 A B C 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对图2所示区域进行考察,读图回答2~3题。

2.在同学们绘制的地形剖面图中,依据图2甲、乙两处连线绘制的是 3.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当地政府计划将图2中a 、b 、c 、d 四处居民点集中到一处。地理小组建议居民点集中建在水源最丰富的地方,该地应选在 A .a 处 B .b 处 C .c 处 D .d 处 4.为了使中心城区与滨海新区核心区间的客运交通更加便捷,我市实现了津滨轻轨与市内地铁的连通,这一变化体现了我市轨道交通的 A .高速化 B .网络化 C .大型化 D .专业化 5.随着“网购”的兴起,商品的流通量不断增加。这促进了 A .商业网点密度的加大 B .商业区的规模扩大 C .商业流通环节的增加 D .地域间的商业联系 读图3,回答6~7题。 (米) 400 200 0 (米) 400 200 0 (米) 400 200 0 (米) 400 200 0 A D C B 1甲 400 d c 300 200 300 a 100 200 300 b 乙 400 400 500 23

6.据图3中珊瑚礁(岛)分布状况判断,珊瑚适宜生长在 A .岛屿周围的浅海 B .有暖流经过的浅海 C .温暖清澈的浅海 D .有河水注入的浅海 7.图3中一些珊瑚岛海岸,分布着珊瑚碎屑组成的沙滩。这些沙滩形成于 A .风化作用 B .侵蚀作用 C .搬运作用 D .沉积作用 图4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照片中的弧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读图回答8~9题。 8.据图4判断,摄影师拍摄的地点位于 A .低纬度地区 B .中纬度地区 C .北极附近 D .南极附近 9.图4中a 恒星视运动准过的角度约为50°,据此判断摄影师连续拍摄的时间为 A .1个多小时 B .3个多小时 C .5个多小时 D .7个多小时 2009年4月14日晚,渤海沿岸发生了一次较强风暴潮。这次风暴潮是由低压系统、向岸风共同引起的,海水涌向陆地,给沿岸地区造成较大损失。读图5,回答10~11题。 图4 图3 太平洋珊瑚礁(岛)分布示意图 图例 珊瑚礁(岛) 赤道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高考地理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答题要点

水土流失: 我国典型地区: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原因: 自然:黄土特性垂直节理-遇水容易崩解;降水集中,多暴雨7、8月降水变率大---冲刷地质构造新构造运动强烈-多地震、滑坡;植被稀少,土壤偏碱性 人为:根本原因,人口增长—人均耕地不断减少,人口与土地矛盾: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开挖原生地面—植被破坏;排弃土石—新物源,滩地开矿—泥沙入河。 历史上:营造宫殿,过渡樵采,毁林开荒,战争,轮荒。 危害:1土壤肥力下降,土地减产(暴雨冲刷-裸露坡地-表层土壤流失-肥力下降-农业减产)2加剧沟壑发展—威胁工矿设施,引发泥石流,崩塌 3生态环境恶化,水文-泥沙淤积;地貌-沟壑;土壤侵蚀;植被退化;气候变化 4淤积下游江河湖泊,加剧洪涝—地上河 5影响水资源合理利用,蓄清排浑--汛期排出"浑水"(实际上是排沙),汛后蓄满"清水"。措施:生物: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矿区的复垦 工程:水库,打坝淤地—拦沙,防护林(生物)--固沟;封坡育林育草,修水平梯田-护坡;平整土地,营造防护林网(生物) 农业技术措施:平整土地、栽培种植,田间管理,轮耕套种,选育良种,地膜覆盖,喷灌滴灌,科学施肥 调整农业结构: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 控制人口—生态移民 与南方丘陵比不同: 南方丘陵降水丰富,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南方丘陵造成的经济损失更大:人均土地少;多为较薄的石质山地,恢复困难;重要的工农业生产中心。 荒漠化: 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自然+人文 表现: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云贵(岩石地带的植被破坏,而形成岩石裸露的地表,在水、风的侵蚀、搬运等外力作用下,使该地水土流失、沙化的现象。);次生盐碱化 原因: 自然:干旱环境 气候:1干旱、风力强劲2气候异常,降水变率大 地形:地处内陆,山脉盆地相间分布-加剧干旱 水文:河流欠发育,流水作用微弱 植被:稀少 土壤:疏松沙质沉积物 人为:人口增加—不合理利用资源 水资源不合理利用-过度用水;过度放牧;过度开垦;过度樵采;灌溉次生盐碱化;工矿建设不注意环保 措施: 控制人口增长 合理利用水资源-合理灌溉-节水农业,上中下游水资源合理分配;减少水井。 植物固沙:沙障,防护林,封沙育草

全国卷3高考地理试题分析

高考地理试题分析 一、总体评价 试题延续了上一年的出题风格和呈现形式,设问结构上还是围绕同一主题递进式的设问,深层次、多角度考查。素材内容选取导向非常明确,注重从当今我国的伟大建设成就、生活中有用的地理两个主要方面选取素材,通过素材具体化以及层层设问引导考生运用已学知识分析其中蕴含的地理原理,意在培养学生用地理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点明学习地理的实用性。 试题特点 特点一:各模块考查趋于均衡 考查“自然地理”的比重下降,“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比重相近,各占“半壁江山”。而且区域地理的考查占比增加,说明试题以区域作为载体,注重考查对区域特殊性的分析,考查学生构建主干知识间联系的能力以及对基础知识的迁移能力。也就是突显了“新课改”对学生提出“从空间——区域视角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并进行分析、比较与评价”的要求。 特点二:知识涵盖面广 今年的试题都是以“意料之外的情景材料”,着重考查“情理之中的主干知识”。处处体现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内容涉及自然地理部分,如地球上的大气,地球上的水,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整体性和差异性,人文地理部分: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人地关系。必修所涉及的大部分知识都有所涵盖,各模块的考查趋于均衡;既有上文提及的深度,还有一定的广度。 二、试题分析 我国人口众多,生活垃圾产生量巨大,迫切需要对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近些年,某企业开发了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并在全国很多城市推广。下图示意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厨余垃圾是图示自动处理系统中的 A. 肥料 B. 原料 C. 能源 D. 产品 2. 符合图示自动处理系统局部工艺流程的是 A. 废渣→生产沼气→沼气发电 B. 工业油脂→提取生物油脂→有机渣 C. 有机渣→生产沼气→废渣 D. 生产沼气→有机渣→提取生物油脂 【答案】1. B 2. C 【分析】 本组题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为切入点,考查了进行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等相关问题,引导考生从身边小事做起,关心和保护环境,注重读图分析及运用地理知识分析生活中的环境问题,难度较低。 【1题详解】

湘教版 高二地理 必修三 21荒漠化和水土流失附答案

2.1 荒漠化与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现象在我国十分严重,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水土流失类型分布图”,完成1-2题。 )地区更严重的自然原因有( 1.曾导致A地区水土流失状况比B ②植被覆盖率低①地表多疏松的沉积物 ④河流的流量更大,流速更快③地壳活动更活跃①④ D. C. ②③ B. ③④ A. ①② )2.C地区曾是我国洪涝灾害的多发地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②洪涝集中于春季和夏季①河道弯曲,支流多 ④清淤河道,加固堤坝减轻洪涝③通过绿化工程将地表水转化为地下水 ①④D. ②③ B. ③④ C. A. ①② 降雨侵蚀力,是指降雨引起土壤侵蚀的潜在能力。闽东南地区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降雨侵蚀力是该地区引起水土流失的重要外在驱动力。下图为闽东南月均降雨侵蚀力与降雨量的年内题。分布图。读图回答3-5 )该地区地带性植被类型为(3.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季雨林 B. A. D. 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 )月小的主要原因可能是(6月降雨侵蚀力较4.7.

A. 东南风势力较往年弱 B. 雨带已经推移到北方 C. 受信风控制时间较长 D. 该月植被覆盖率极高 ) 5.引起图中降雨侵蚀力最大的降水类型是( 锋面雨 D. C. 台风雨 B. 地形雨 A. 对流雨 水土流失是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生态问题之一,对水土流失形成机制和综合治题。6-7理的研究已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读坡度—侵蚀强度关系示意图,完成 坡度—侵蚀强度关系示意图关于坡度与侵蚀强 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6. A. 坡度20°时,坡面侵蚀强度最大 20°~4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降低B. 坡度在 C. 坡度在40°左右,坡面侵蚀强度最大 坡度越大,坡面侵蚀强度越大D. 7.坡度在40°~9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小,其原 因是()降水量少且强度小 B. A. 植被破坏的程度较轻 D. 受雨面积减小,使坡面径流量减小 C. 坡面径流流速小 题。.湖南省是我国水土流失较严重的省区之一,结合湖南省地图,回答8-9

2018江苏地理高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地理 2018年高三试卷 地理 考试时间:____分钟 题型简答题总分 得分 简答题(综合题)(本大题共17小题,每小题____分,共____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公元399年~412年,僧人法显西行求法,游历三十余国,其旅行见闻《佛国记》是现存最早关于中国与南亚陆海交通的地理文献。图1为“法显求法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佛国记》中有“无冬夏之异,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节”的记载,其描述的区域是 A. 印度河上游谷地 B. 帕米尔高原 C. 斯里兰卡沿海平原 D. 塔里木盆地

2.法显从耶婆提国乘船返回中国最适合的时间是 A. 1月~5月 B. 5月~9月 C. 9月~12月 D. 11月~次年3月 图2为“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线①所示太阳视运动轨迹出现时的节气为 A. 春分 B. 夏至 C. 秋分 D. 冬至 4.该地所属省级行政区可能是 A. 琼 B. 新 C. 苏 D. 赣 图3为“某区域地质简图”。该区沉积地层有Q、P、C、D、S2、S1,其年代依次变老。读图回答5~6题。

5.从甲地到乙地的地形地质剖面示意图是 6.为揭示深部地质状况,在丙处垂直钻探取芯,可能发现的地层是 A. 志留系 B. 石炭系 C. 二叠系 D. 第四系 图4为“2018年5月10日2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7~8题。

7.该日,甲地政府部门可能发布 A. 台风预警 B. 森林火灾预警 C. 寒潮预警 D. 滑坡、泥石流预警 8.北京市未来两天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A. 雨过天晴,气温将显著升高 B. 气压下降,出现连续性降水 C. 降雨后,可吸入颗粒物减少 D. 风向转为偏南风,风速降低 图5为“我国西部某山地北坡垂直带谱示意图”。据该山地海拔2500~3400m间的一小流 域水量平衡实验资料,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60mm,水量支出中蒸发占28%,下渗占2%,不产生地表径流。据此回答9~10题。

高考地理人教第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荒漠化与水土流失(含解析)

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荒漠化与水土流失 时间:45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下图示意我国现有主要盐碱地占耕地面积比例。读图,完成1~2题。 1.A、B两地耕地中盐碱地所占的比重大,其共同原因主要是( ) ①灌溉措施不当,蒸发旺盛,盐分易在地表聚集②土壤贫瘠,化肥使用量大③降水量少,盐分随季节变化小④人口密度小,开发程度低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答案:B 解析:A、B两地位于西北内陆,气候干旱,耕作业主要依靠灌溉水源。灌溉措施不当,导致地下水位上升,由于地表水分蒸发旺盛,盐分在地表积累而成次生盐碱地,故①正确;气候干旱,年降水量很少,雨水淋盐作用弱,盐分随季节变化小,③对。 2.C地盐碱地占耕地比重较大,主要自然原因是( ) A.人类不合理灌溉 B.降水集中,盐分随季节变化小 C.地势低平,沿海地区海水浸渍 D.夏季风强劲 答案:C 解析:C地位于东部沿海,盐碱地主要是海水浸渍的结果,地势越低洼越明显,故C正确。人类不合理灌溉不是自然原因,A错。降水对土壤盐分具有淋溶作用,降水量大且集中,则盐分随季节变化大,B错。夏季风强劲,带来降水多,淋溶作用强,会减弱盐碱化,故D

错。 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为了保持水土,当地采取了一系列工程与生物措施,下图是黄土高原中的某小流域剖面图。读图回答下面3-4题。 3.下列措施与该流域中字母所示地对应正确的是( ) A.A、E两处营造护田林网 B.B处打坝建库,营造防护林 C.C处封坡育林育草 D.D处建林果基地、水平梯田 解析:A、E两处为塬,营造护田林网可以保塬,防止水土流失,A项正确;B处为缓坡,不能打坝建库,要营造防护林或修建梯田护坡,B项错误;C处为沟,不是封坡育林育草,C项错误;D处陡坡,不能修建水平梯田,D项错误。 答案:A 4.黄土高原地区通过小流域综合治理,对下游地区产生的影响有( ) ①降低下游河床 ②减轻下游的土地盐碱化 ③减轻下游洪涝灾害 ④增加河流入海口处的渔业资源 ⑤使河口三角洲沉积速度变慢 ⑥减少地下水漏斗区 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③⑤

高考地理测试题及解析

高考地理测试题及解析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第I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9年8月,苹果公司供应链数据显示,在巴西和印度建立代工厂并未减轻苹果公司对中国的依赖。在中国,富士康、和硕等代工厂雇用了上百万工人为苹果组装设备,其中富士康目前在中国有29个生产点,和硕有12个。除代工厂外,中国占苹果公司的全球供应商比例由2015年的44.9%上升到2019年的47.6%。据此完成1~3题。1.苹果公司在印度建厂的直接目的是 A.利用当地原料B.降低生产成本C.提升产品性能D.规避关税风险 2.富士康、和硕等代工厂的生产特点是 A.劳动力需求量大B.研发能力强 C.空间布局集中D.原料来源广泛 3.苹果公司难以撤离中国的主要原因是 ①对中国供应商依赖性强②中国有巨大的消费市场③对中国矿产资源依赖性强④对中国代工厂依赖性强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本题组考查产业转移相关知识。 第1题:苹果公司在印度建代工厂,主要进行组装,主导因素是劳动力。印度具有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生产成本低。故答案选B。 第2题:富士康、和硕等代工厂主要进行组装环节,故劳动力需求量大。答案选A。 第3题:苹果公司难以撤离中国,说明中国的优势和吸引力很大。结合苹果产业特点和中国情况,很显然“③对中国矿产资源依赖性强”错误。苹果产业不属于资源型产业。故答案选B。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简称“六普”),广东省流动人口分布在珠江三角洲、东翼、西翼和山区。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简称“五普”)相比,“六普”广东省内流动人数从598.92万增至989.27万,省外流入人数由1506.49万增至2149.78万。下图示意广东省流动人口迁移原因(单位:%)。据此完成4~5题。

2018年天津市高考地理试卷及解析

2018年天津市高考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卷共有11小题,每题4分,共4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8.00分)结合图1和图2中的信息,回答1﹣2题。 1.结合图1和图2中的信息,回答1﹣2题。 最有可能观察到图1中景观的地点,是图2中的()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2.结合图1和图2中的信息,回答1﹣2题。 1

在图1所示地区,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带应位于() A.终年积雪区B.高山草甸带C.云杉林带D.山麓草原 (8.00分)读图文材料,回答3﹣4题。 3.读图文材料,回答3﹣4题。 依据图中信息判断,造成甲、乙、丙三地地貌类型不同的最主要原因是()A.年降水量的差异 B.地质构造部位不同 C.植被覆盖率不同 D.地表岩石种类不同 2

4.读图文材料,回答3﹣4题。 古河床沉积物是某地质历史时期河流位置的标志。在乙地不同高度上分布着两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河床沉积物。 这反映了自古河床形成以来,该地区地壳经历过() A.间歇性抬升B.持续性抬升C.间歇性沉降D.持续性沉降 (12.00分)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为减缓全球变暖,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读图文材料,回答5﹣7题。 科学家们考察了美国西北部某山岳冰川消融的状况(如图)及产生的影响。 5.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为减缓全球变暖,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读图文材料,回答5﹣7题。 科学家们考察了美国西北部某山岳冰川消融的状况(如图)及产生的影响。 3

对如图所示地区1936﹣2015年期间地表环境变化的表述,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A.年蒸发量始终不变B.河湖水量持续稳定增加 C.生物种类保持不变D.地表淡水资源总量减少 6.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为减缓全球变暖,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读图文材料,回答5﹣7题。 科学家们考察了美国西北部某山岳冰川消融的状况(如图)及产生的影响。 科学家们在推断海平面上升所淹没的陆地范围时,不作为主要依据的是() A.沿海地区的海拔高度B.海水受热膨胀的幅度 C.全球冰川融化的总量D.潮汐规模和洋流方向 7.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为减缓全球变暖,发展低碳经济是人 4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选对点训练: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表1为我国某区域2019年主要土地覆被类型的面积。图1示意该区域1~9年土地覆被类型面积变化率,正值表示增长,负值表示减少。该区域生态环境已呈退化趋势。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表1 1.改善该区域生态环境首先应() A.治理盐碱地 B.退耕还草 C.保护沼泽地 D.植树造林 2.该区域可能位于() A.云贵高原东部 B.松嫩平原中部 C.黄土高原中部 D.内蒙古高原西部 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坡耕地上的切沟由流水侵蚀而成,下图为切沟景观。 指出切沟对坡耕地的危害,并提出防止措施。 4.近年来,我国道路施工愈加注重保护环境。喀斯特地区土层薄,保护土壤尤为重要。在南方喀斯特地区修建公路,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需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在工程结束后,仍在原地维持土壤的生产功能。 指出为达到保护土壤的目的,在南方喀斯特地区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应采取的措施,并简述理由。 5.下图是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和生态安全战略工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共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位于地势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处 b.气温年较差大 c.降水集中 d.植被破坏严重

(2)以流水作用为主的侵蚀区界线以西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3)对减轻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旱涝灾害都有重要意义的生态安全战略工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图中代号)。①工程所在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 (4)分别从地形和气候两方面比较分析①、④建设防护林的条件。 6.黑龙江省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粮食产区,随着人口的增长和过度开垦,严重的水土流失已使黑土厚度由20世纪50年代的60cm变为现在的20 cm。下图示意该区域1950~2019年水土流失面积演变。 (1)说出1950~2019年该区域水土流失的变化特点,并简述水土流失对当地农业生产造成的危害。 (2)简述该区域防治水土流失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7.我国东南丘陵区地处亚热带湿润地区,但在部分山区常会发现大片“红色沙漠”,这些地区表层土壤遭受严重侵蚀,红色砂岩裸露,土地退化成类似荒漠景观,植被难以生存,严重影响到当地的农业生产。 简述我国东南丘陵区“红色沙漠”形成的原因。 8.石漠化,即石质荒漠化,主要是指地表森林植被遭破坏,土壤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程。云贵高原是我国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试分析云贵高原石漠化严重的原因。 9.贵州省某喀斯特山区石漠化严重。农民在山上放牧、砍柴、找土种玉米,当地农民反映,山上的土一年比一年薄,一发大水,土全被冲走了,玉米也被冲走了,石头越来越多,最后连玉米也无法种了,生活越来越困难。 简述为改善环境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当地政府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10.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红水河流城内山岭连绵,地形崎呕,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它的梯级开发已被我国政府列为国家重点开发项目。红水河的红色来自上游的红土地,其含沙量居广西诸大江河之首。 材料二红水河流城开发图。 根据图文材料,并提出红水河上游水土流失的治理对策。 1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石漠化是发生在喀斯特地貌分布区的土地退化现象,表现为土壤严重流失,基岩大面积裸露或砾石堆积。这种现象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尤以贵州省最为严重。下图为贵州省不同程度石漠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