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管理者思维方式动作分解

管理者思维方式动作分解

管理者思维方式动作分解
管理者思维方式动作分解

管理者思维方式动作分解

第1讲管理者思维方式动作分解(一)

【本讲重点】

1.前言

2.员工不尽全力怎幺办

3 ?常见误区:摆脱不了做业代的“习性”

员工不尽全力怎幺办

管理是什幺

管理就是通过管人达到理事目的的一个过程,是一门“与人斗”的学问。而所谓的优秀管理者,就是那些善于用人、善于利用人的各种特点来激发他人主观能动性的人。

下面是一个体现管理理念的案例,这个案例可以让我们了解到什幺是管理、什幺是优秀的管理者,从而在观念上完成从一个普通员工到一名销售经理,即一个管理者的飞跃。

【案例】

某销售经理负责一个中等大小的区域。公司有不少人认为这位经理不够敬业,原因是该经理工作似乎都不太紧张,整天谈笑风生,从不主动加班。但他的下属看起来都很忙、很紧张(至少看起来比这位经理忙),而且整个部门的业绩不算太好、也不算差。

如果你是这位销售经理的上级,你会怎样评价这位经理?

以上案例中的那位销售经理很精明,他能保证每个月完成90%勺任务量,每当完成到101%的时候,他都会

“刹闸”。因为他知道如果不“刹闸”,这个月的业绩太好,下个月的业务量就会增加,这种经理在企业里比比皆是。

案例分析

在现实工作中,同样一位职业经理如果遇到的上级不同,就可能获得不同的待遇,比如上级向其施加隐性压力,暗示其销售代表在告状;也可能会增加任务量;还有可能会获得加薪、培训的机会等等。

以下是两种比较好的应对方法,这两种方法可以收到很好的管理效果:

1.方法一——给予对方软激励

所谓软激励就是给对方一种暗示性的激励。管理企业的人一定要“务实”,但是有时候,也要适当地“务虚”。暗示性的激励比起实实在在的物质奖励当然可以称之为“虚”。

?给予对方软激励的原因

给这位经理软激励的主要原因是这位经理很有能力,但他在这个企业里觉得很不得志。他有能力的具体表现是:

他不很忙,但他的下属都特别忙,这是其能力强的表现。

这位经理对这个企业不满意,他有意在压缩销售量。如果处罚、责骂、加任务量给他,他会离开公司。这个人走人之后,能再找到一份工作。如果他找到另一份工作,他的工资会提高。

?软激励的具体方法示例

作为上级,你可以这样对那位经理说:“张经理,我知道你心里很委屈,但你不要以为我这个上级是白当的,我看得岀来你的能力,我也知道你心中有怨气,但是我想告诉你,你要先给我一个交代,我才能给大家一个交代,也才能给你一个交代。群众来信写的是你,领导晚上睡不着想的又是你。你帮我,我才能帮你,对不对?”这番话一说完,领导可以转身就走,留给对方足够的思考空间,这就是一种软激励。

这种软激励就是暗示对方“我能够看到你的能力,但我需要你有更好的表现,你才能获得更好的机遇”。

2.方法二——平调

平调就是让两位销售经理互换工作区域,比如把负责广东的甲经理与负责广西的乙经理进行对调,由甲来负责广西,而乙负责广东。

?平调的原因

在销售行业中单纯根据一个时段、一个时期的业绩,很难判断一个经理是否真的有水平。销售行业是非常不公平的,正所谓“前人挖坑,后人倒霉”,这是非常常见的。

要判断一个经理是否有能力,是否通过了一些暗箱操作完成了销售目标,就要采用第二种方法一一平调。

?平调的作用

销售人员一旦互换区域,就会迸发岀无限的力量,因为他们一定要在前三个月把销量大幅度提高,向公司显示自己比前任强;其次,后任一定会找出前任存在的一些问题;第三,后任往往会向总监表示:前任把市场做得很混乱,而自己是受命于危难之中。

比如,可口可乐公司每年都要对各区域的销售经理进行调换,从而催生岀无限的人力资源,并抓住很多问题。

懒乌鸦定律

前面我们说过,优秀的管理者,就是那些善于用人、善于利用人的各种特点来激发他人主观能动性的人。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就需要向乌鸦学习。

故事虽小,寓意却深。上面的小故事折射岀的寓意是一在一家公司里,要想坐在那里什幺也不干,你必须坐在比较高的位置上。这则故事中的乌鸦是管理者,兔子是执行者,要想从执行者变成管理者,首先就要学着什幺都不干,这就是“懒乌鸦定律”。

简而言之,“懒乌鸦定律”就是让管理者转换思路,向乌鸦学习,也就是学会变成一只“懒乌鸦”。一只成功的乌鸦总是坐在树上,心满意足地看着自己的兔子满山乱跑;而一只失败的乌鸦面临的却是兔子全部上树,

乌鸦下地跑步。

管理是通过管人达到理事目的的过程。管理者要转换思路,首先就要够“懒”一一从“自己去做”到“想

办法让别人做”。

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定势。当你从“兔子”变成“乌鸦”的时候,一时之间会难以实现角色的转变,所以会有以下几种管理者岀现,他们各有优缺点。我们一定要把握主要矛盾,找到让他们真正变“懒”的好方法。

1.勤劳型兔子做乌鸦

?患有职业病

“勤劳型兔子”都患有职业病,凡是从“兔子”变成“乌鸦”的人,大多数都需要过“学懒”这一关。“兔子”之所以能够变成“乌鸦”,他的业务能力一定很强,正是因为自己的能力强,当他看到下属工作拖泥带水,行动迟缓时,他就会说:“去去去,让我来!”然后自己就会事必躬亲,最后导致整个团队士气低落,无所事事。

?如何治疗职业病

治疗勤劳型兔子的职业病首先要攻破心理关,设法让自己成为一只成熟的乌鸦。以前作为“兔子”,每当拿到一项工作任务的时候,你先想的是怎幺样把这项工作做好。现在,当你成为“乌鸦”的时候,一拿到工作首先要想的就是如何让他人做好。总之,一只成熟的“乌鸦”拿到工作后,先想的是如何让别人来做;而一只不成熟的“乌鸦”拿到工作,先想的却是“我怎幺自己把它做好”。

? “自己做”和“让别人做”是两个概念

“自己做”和“让别人做”是完全不同的。自己是一个业务高手,并不意味着能带好一个团队。

2.彪悍型兔子做乌鸦

彪悍型兔子,也就是业务高手当经理,他们往往存在以下两大问题:

?重经营、轻管理

所谓重经营、轻管理,就是这位经理考虑的都是业务层面、执行层面和经营层面的问题,例如怎幺样进行销售、怎幺样与客户谈判、怎幺样进行促销等等,他不会去考虑如何管人、如何打造这支团队的执行力。实际上,他与一个成熟的管理者之间最大的差别就在于:成熟的管理者会去考虑怎样调动人、怎样管理人。

?重视兄弟感情

业务员岀身的经理很容易与自己手下的员工有一种兄弟感情。兄弟感情具有以下四大特点:

相信员工的自觉性

当你把手下的员工视为兄弟的时候,你会不由自主地说:“我手下这帮兄弟看起来不像坏人呀,他们还会偷懒?”其实,这句话是最要不得的。因为事实往往证明一你拿员工当兄弟,员工却拿你当傻瓜。

相信兄弟们的自觉能力

业务员岀身的经理经常会说:“这幺简单的事,我交给他,他还能办砸?”结果你把这项工作交给你的兄弟,他往往会真的给你办砸了。

缺乏必要的激励

业务员岀身的经理,往往会忽略激励员工。因为这位一线经理觉得“我与兄弟相处不需要那幺虚伪,做得不对我就骂”。所以平

时他不去考虑怎幺样去激励人,而且直言不讳。

刀子嘴豆腐心

表面上这个人对下属很严厉,做得不对就批评,但是,一旦上级来检查市场发现某个员工业绩做得很差要将其辞退的时候,这位经理却下不了手。

以上四点,对于一只从事业务层面工作的“兔子”来说都没有错,因为他相信同事、为人善良、性格直爽, 但是,一旦把这些特点带入到管理层面,这些特点就变成了管理者的大忌。

“乌鸦”与“兔子”是不同的,在某种程度上讲,“乌鸦”比“兔子”更难当。“兔子”只要做好本职工作就可以了,可是“乌鸦”却要领导一群“兔子”,要想方设法让这群“兔子”自觉自愿、勤勤恳恳地工作,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乌鸦”要与“兔子”天生的懒惰和反抗性斗智斗勇。

【自检】

第2讲管理者思维方式动作分解(二)

【本讲重点】

1?在控制质量的前提之下让别人做好

2.角色转变:不再是以前的你(上)

在控制质量的前提之下让别人做好

管理观念的转变

“兔子”变成了“乌鸦”,首先要转变管理观念,转变管理观念是从执行者变成管理者的第一要务,一言以蔽之,就是要掌握“让别人做”的方法。所以,要想成为一只合格的乌鸦,还要掌握“乌鸦”常用的一些手段,也就是掌握管理者常用的行为工具,真正做到“让别人做”。

下面是一个案例,通过这个案例,我们首先了解一下乌鸦(优秀的管理者)和兔子型经理面对同样的工作任务的时候,他们会有什幺不同的表现。

【案例】

一家公司让一位经理和他手下的6个业务员去零售店铺货。即逐个拜访零售店,问零售店要不要货,如果要货的话,

就写定单、放货、做陈列、贴海报。接到这个任务后,乌鸦(优秀的管理者)和兔子型经理会有不同的处理方法。

兔子型经理的处理办法:

兔子型经理会身先士卒,带领着业务员们去开拓市场。只要有一个零售店不要货,他马上就会对业务员说:“别着急,看我的!”就冲岀去将事情亲自落实,之6后在一群小兔子的赞美声中得意洋洋。

评价:

兔子型经理的做法实在是让人难以恭维。因为他是经理,拿着5000元钱的工资,竟然干着2000元钱的工作,自己居

然还觉得挺得意。

乌鸦(优秀的管理者)的处理办法:

策划、动员

提前为大家做策划是“乌鸦”首先要做的事。他们会采用常用的活动策划方法,即确定5W2H ――什幺人、在什幺地点、

什幺时间、做什幺事、为什幺做、如何做、做多少;接着召开动员大会,告诉业务员这个产品的优势、赠品有什幺、这次铺货对公司的市场发展具有什幺长远影响、对他们在公司的成长有什幺帮助,通过这些充分调动起业务员的积极性。

事前建标准所谓事前建标准,就是一只成熟的乌鸦在让下属做一件工作之前,自己先要思考岀下属可能岀现的所有问题,而且以制度形式将其确定下来,以免下属犯错。建立事前标准实际上就是建立一个预防的过程。同样的,还要把这项工作的事前、事中都牢牢控制在手中。

还是以铺货为例,为了避免可能岀现的问题,销售经理事前可以确定如下标准:

①告知下属:顾客买4瓶可乐送一个打火机,如果超过8瓶也不多送。也就是8瓶或者16瓶甚至更多瓶都只送一个打

火机,这样可以避免下属去批发市场卖货,以大单化小单;

②规定每个商店都只张贴三张海报,这样可以避免乱贴海报;

③严禁在店门外对消费者销售,只能对商店销售;

④3人一组到商店铺货,3个人要分工明确,组长负责进店谈判,谈判结束后由副组长拿货,副组长只听命于组长。另外,谁送货谁收钱,要保证账务不乱。

总之,事前建标准是为了防止可能岀现的问题,这个标准要非常细致,甚至要规定是中午还是上午岀去铺货更好,如果中午岀去铺货,很可能一顿午饭吃到下午,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要把吃饭的时间也提前规定好。

?事中严控制

主管在事中首先要身先士卒,带领下属岀去铺两个商店的货。这不是要替下属工作,而是做给下属看,是要确保下属学

会整套方法。接下来主管就可以撤退了,主管如果一直冲在前面,下属就会没有独当一面的机会。

之后主管虽然不必亲历亲为,但是一定要确保整个过程在自己的掌握之中。回到办公室,主管要做好策划案,同时,可能隔两个小时就要给各组打电话,询问各组的工作进度。而且,主管要善于在各组之间开展竞争。

在下属铺货的过程中,销售主管不仅要全程监控、挑起竞争,还要不断检核。比如打电话询问一组员工当前的工作位置,或马上开车过去亲自探察,一旦与事实不符,就要处罚相关员工,杀鸡儆猴。

?事后总结、奖罚

事后要做好总结、奖罚工作,对工作岀色的组别进行表扬和宣传,对工作较差的组别要进行通报批评,做到既能总结好

的工作经验,又能赏罚分明,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由上可知,即使是非常简单的铺货,“乌鸦”也要从事前建标准,到事中紧盯、检核,再到事后的奖

罚总结,只有这样,“乌鸦”才会越飞越高,才会相对的越来越轻松,掌控的资源才会越来越多。

所以,“乌鸦”想学懒也不容易,先要过心理关,再要过技术关。

第3讲管理者思维方式动作分解(三)

【本讲重点】

i ?角色转变:不再是以前的你(下)

2?管理就是要“把干毛巾榨岀水来”

管理就是要“把干毛巾榨岀水来”

黑乌鸦定律:管理者角色的转变

从“兔子”变成“乌鸦”,除了要学会“偷懒”,即将工作分解给别人做之外,还要转变传统的道德观念,让自己变得够“黑”,做一只“黑乌鸦”。要学会在不同场景扮演不同的角色。简而言之,屁股决定思想:当官不是只为民做主,而是要“官官相护”。这就是所谓的“黑乌鸦定律”。

下面以一般企业经常要面对的两大问题作为讨论点,来说明管理者如何让自己变得够“黑”,做一只“黑乌鸦”。

1.财务部报销发票慢

财务部的发票报销工作进行得太慢是企业经常面临的一大问题。销售人员与财务人员好象永远都是对立的,

因为销售部经常想的是“冲”,而财务部想的却是“守”;销售部想的是“给我批费用,让我做广告、做促销”,

而财务部想的却是“销售部没有现金就不要向我提这些要求”;销售部的员工出差回来后拿着差旅发票报销,而财务部往往把发票一压就是几个月。

财务报销慢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一个销售经理经常会遇到下属发这样的牢骚:“老板,这活儿没法干,

我们在外面拼死拼活打市场,财务部那些人整天坐在空调房子里,就是不给我们报销发票。”

销售经理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谨慎处理,千万不能因重视“兄弟感情”而激发大家的怨气,这种做法只会令双方大打岀手,从而使自己和员工都陷入困境。

这种时候,销售经理应该马上对员工说:“你们闭上眼睛想一下,假如我们公司来一张发票就报,这个公司还有没有今天?一个企业要靠现金流来维持。销售部是耙子,财务部是匣子,不怕耙子没有齿,就怕匣子没有底,也就是不怕销售部业绩差,就怕财务部守不住钱。越是大的公司,财务流程越严格。公司的财务流程严格、报销慢,应该是你们的自豪;另外,你们要看看自己贴的发票有没有问题?有没有连号、有没有盖住票号等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容易让财务部无法审核,我们先反省反省自己的问题。”说完这番话再告诉员工他自己的发票也没有报。

销售经理在告诉员工财务部的管理流程是正常的,同时引导他们进行自我反省之后,接下来要与财务部的经理进行沟通。要向财务部经理表示“发票报销慢不是你们的问题,而是我们自己的问题,我们的发票可能不合规范,请您告诉我们正确的贴法是怎样的。以后我们每个月只定一个内勤,每月5号交票,15号拿票,好吗?”

这样的高姿态有利于自己与财务部的沟通,同时也为以后解决双方的矛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新产品不好推

新产品不好推广也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公司有时候可能会岀现决策失误,生产一种利润低、价格高、包装不美观的产品。员

工对此往往会有抱怨,他们会这样对销售经理说:“生产部又生产了一个产品,价格高,

利润又低,又不好卖,这活儿没法干了。”

面对员工的这类抱怨,销售经理要告诉他们:“好卖就不让你卖了,你能把不好卖的卖岀去,这才能证明你的能力。公司分配给你的工作一定有难度,假如工作没难度,那就是我分配给你的工作本身有问题。今天我就要告诉大家,谁敢在我的早会上说新产品不好卖,就地正法。”

实际上,对一名销售经理来说,新品的推广难度根本不在于新品本身,而在于销售人员是否愿意努力推销,因为所有的员工都愿意推销最便宜、最畅销的成熟产品。

除了言辞上的激励之外,最好先让员工填写一个“不好卖七问表”,目的是把新品推广作为企业的一项常规工作来抓,以防胜极则

衰。

表1 —1销售人员“不好卖”七问表

如果一个销售人员可以在经理面前说:“我的库存合理,价格合理,整个新品上市我都在参与,超市、零售店、批发有货,员工受到了激励。”那幺就说明他很好地完成了表1-1中的各项任务,在这种情况下,新产

品的销售情况一定很好。若还是不好,那就说明问题不在销售人员身上,而在企业身上了。

综合以上内容我们可知,一名合格的销售经理一定要学会对员工说官话,一方面要消除员工的消极情绪,另一方面要为他们指岀清晰的方向。优秀的管理者要记住:屁股决定思想,即当官不只是为民做主。当官绝对不能一心只考虑为民做主,失败的销售经理总以为自己“占山为王”,如果兄弟们在外面受了欺负,马上就要替他们讨回公道。这种思想对于企业的管理人员来说是万万要不得的。部门经理一定要设法促进与其它部门的合作,而绝对不是跟对方一决雌雄。

最可怜的销售经理是那种总是充当工会主席的经理,他们总想代表群众来与领导谈判,总觉得自己这种行为是在维护员工的利益,其实,这种行为往往会换来被剔除的结局。因为经理必须和企业领导站在同一条战线上,如果销售经理对下属宣称新产品有问题,会带来很大的负面效应。

一个经理要做的是消除负面效应,营造正面的方向和动力。当官不能只为民做主,而一定要顾全大局。所以做乌鸦除了要会偷懒,还要够“黑”。

管理者价值观的转变

1.建立利润管理观念

“乌鸦”的价值是创造

有利润的销量,所以,

做乌鸦还要建立利润管

理观念和费用核算意

识。

如表1-2所示,一个企业的销售额等于成本加利润,假设能够把成本下降1%价格提高1%销量提高1%

利润变化会是多少?下面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案例】

上面的例子告诉我们,如果成本下降1%,价格提高1%销量提高1%,利润会提高20. 19%。这个答案非常

令人吃惊。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不是固定的,你输入不同的数值,得到的结果也会不一样。但是你会发现,每

当你输入一次数值就会吓自己一跳,三个1%合你带来的利润变化可能是20% 30% 50%甚至于70%。越是高

成本、低毛率的行业,三个1%勺变化越能带来更可观、更大的利润率变化。

所以,销售经理一定要建立利润管理观念和费用核算意识。一个真正成熟的销售经理,一定要学习一点财务管理知识,不管公司是否考核你的利润,你都要学会用财务经理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的销售额,将你给公司带来的销售毛利减去你的办公费用、人员费用、销售费用、广告费用、行政费用后,看看能获得的毛利有多少。通过计算你会发现,这个利润简直低得可怜,你会发现当一个企业达到一定规模以后,它的利润根本不是赚岀来的,而是省岀来、挤岀来的。

2.学会开源节流

节流是可以慢慢养成的习惯,一名合格的区域经理一定要在行政管理上做到精益求精,要做到海报数着张数领,报表数着张数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培训资料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众所周知,不同民族的思维既有共同相似之处,同时也具有单一特殊之处。因为作为一种生物,人类具有共同的生理属性,即人类的大脑功能。此外,由于人类发展的进程大体一致,很自然地就奠定了不同民族思维的共同基础。同时,由于人类大脑功能的复杂性,使得具有相同或者不同经历的不同种族和文化背景的人,形成了具有差异性的思维方式。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在体现着人类思维方式共性的同时,也呈现出其独特的韵味。 一思维方式的概念 世界上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不同的思维方式。刘长林将思维方式定义为:“在一个民族的发展过程中,那些长久地、稳定地、普遍地起作用的思维习惯、思维方法、对待事物的审视趋向和公认的观点,就叫作该民族的思维方式”(刘长林,1990)。一直以来,许多专家和学者孜孜以求地从各个方面和角度对思维方式不断地进行研究。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思维方式是一个复杂的双层结构。其深层结构表现为人们对事物的看法和观点,这包含人的情感、意志和潜意识等;而其表层结构的外观表现就是我们熟知的语言。事实上,任何一种类型思维方式的形成都离不开一定的自然环境、生产环境和社会组织环境交织而成的人类生活背景,其形成过程非一朝一夕的,而是长期的、逐步的演变过程。 思维方式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主体,固定了思维的基本属性,包括思维结构、认知形式、民族文化、个性表达以及现实运用等。从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产生背景和发展过程来看,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恪守着独特的传统形式,固守着极富个性化的文化本位,坚持着自己对自然和社会特殊的认知方式。 二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 法国学者列维?布留尔认为,原始思维方式是一种“情感的和激情的因素简直不让真正的思维获得任何优势”的思维方式。 冯天瑜先生把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概括为“观物取象”,认为“它是以未经分化的表象联系代替因果关系,必然性与偶然性尚未分化,人们不承认偶然性,而确信神秘的支配力量”。显然,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方式这一特征与其原始的思维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也就是说,它是一种直观的、情感的、感悟性的思维方式,这与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和生活习惯方式是密不可分的。古代中国人热衷于“现象”。例如,古人用以测吉凶的观察卦爻之象和用以生产生活的观测天象。此外,中国人对其他自然现象和人类现象也很关注,并以文字或者图像将其记载下来。然而,依据哲学的观点,现象本身既具有多样性,又具有复杂性。所谓复杂性,是指各种各样的现象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的,所以,多样性和变化性这两个重要的概念便在中国人的思维中凸显出来。在各种各样的现象中,中国人又格外关注对立和联系的现象,并由此产生了对立统一思维,进而发展成中国人所特有的思维特点。 此外,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也更倾向于实用性。中国漫长的传统社会结构和小农经济生产方式,使得中国人很早就有了天文学的萌芽,其目的就是要为农业生产提供时间服务。因此,中国人热衷于通过观天象而知农时,形成了独特的“观象授时”的文明形式,并确定了阴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等重要节气。中国人的这种依赖自然的生存方式,从根本上决定和限

颠覆人生的六种思维方式

颠覆人生的六种思维方式,学会一个受益终身 人总是在尝试合理化自己的行为,意图为自己的一举一动找到推卸责任的解释,从而维护自己的自尊、或者减少自己的焦虑,这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这是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在《思维方式》一书中,提出的一个公式。 在他看来,拥有正确的思维方式,甚至比拥有智商、体魄等其他能力更为重要。 为什么自己很努力,却还是不行? 为什么有的人不聪明,却总能取得成功? 许多情况下,处理事情的逻辑和方法,才是带人跳出困境的首要因素。 为了更好的开始,别再被自己的思维给坑了。 了解以下六点,也许对打破你的固有思维,有所启发。 1、斯坦纳定理 正确的沟通法则是少说多听 心理学家Stainer提出,一个人在哪里说的越多,在哪里听到的就越少。 古希腊有这样一则传说。 一位年轻人向苏格拉底求教,学习如何演讲。为了表现自己口才好,他半句未歇,讲了很多话。

苏格拉底默默听完后对他说,“看来你需要缴纳两份学费。” 年轻人不解,“您为什么要我交双份呢?” 苏格拉底解释:“因为我需要教你两件事,第一件事是如何闭嘴,第二件事才是如何开口演讲。” “要做一个善于辞令的人,只有一种办法,就是学会听人家说话。” 太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常会错失别人的建议。 声音专家朱利安在TED演讲《五种令倾听更有效的方法》里谈到,日常生活中,我们花60%的时间去听,但真正被接收的只有25%。 他举了这样一个例子,结婚时,他向妻子承诺每天听从她,像第一次一样。 “现在,这是我每天功亏一篑的事情。”

表达自己的意见很容易,专心听别人讲话却很难。 有研究表明,实际沟通过程中,只有20%的人能排开主客观干扰,做到倾听。 而每一次认真听别人讲话,都是一次“韬光养晦”。 成功的沟通,往往靠的是准确把握别人的观点。美国心理学家P·F·古德提出的这个定律,完美阐释了倾听的重要性。 2、忌鸵鸟综合征 不找借口是改正错误的第一步 没兴趣、做了也没用、我不懂…… 遇事总找客观因素推诿,是一个人的致命弱点。

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的影响

受到自然、社会、人文等因素的影响,中西方思维模式存在显著差异。这些思维方式上的差异在跨文化交流中会造成不同的表达和言语方式、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同的行为方式和交往方式。 (一)思维方式的差异形成不同的表达和言语方式 思维方式的差异首先造成的就是言语方式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在信息传达上,中国人习惯于形象思维和联想,为了使文章生动、形象,经常使用丰富的形容词和比喻,而且,在切入正题之前往往还要进行很多铺垫。而对于西方人来讲,这种做法只会减弱信息传播的效果,而且往往被认为是空洞和夸大其词。因为西方的写作风格,特别是英语的写作,比较注重逻辑的紧密和事实的陈述,一般来讲比较低调,即使是一些名人的著名演讲,也没有很多华丽的词藻。 (二)思维方式的差异形成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中西方在人生观和价值观上最明显的不同就是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区别。中国人由于采取整体优先与和谐至上的思维定势,因而认同集体主义,在中国人的社会氛围中,祥和、安宁、合作、顺从始终占主导地位。西方人由于主要采取分析思维与求异思维来看待事物,因而往往看到的是事物的对立面,他们更注重个人的存在,个人的价值和自我的实现。西方的民主思想就是建立在这样的思维基础上,人们不崇信集体也不崇信任何权威,而认为不论是集体还是权威都是由契约形成的,个人的权力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别人对自己的关心爱护有可能被认为是对自己自由的干涉。此外,中西方在对待科学的态度也是不同的,西方人从总体来说相信那些经过分析方法证明的东西,他们相信科学实验、相信问卷调查结果,而不轻易相信经验和直觉,对于中医学他们可能感到比较神奇,出于冒险和刺激心理,有些人可能会接受如针灸和汤药等中医疗法,但是多数人并不认同中医。 (三)思维方式的差异形成不同的行为方式和交往方式 中西方由于思维方式的差异而导致行为方式和交往方式的差异。西方人习惯于竞争,喜欢表现白我,崇尚冒险、刺激、新颖、花哨,而中国人则往往觉得西方人的这些表现过于张扬,为人肤浅。中国人由于注重整体优先的思维方式,人际交往时往往不分你我,工作一起干,吃饭付费往往是抢着付钱,而西方人则是明确地分清是非和你我,彼此之问保密隐私并不认为是不信任,相反,像中国人那样随便打听别人的收入、年龄和私生活,反而会被认为是极不礼貌的行为。总之,由于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上的差异,中西方人在行为方式和交往方式上的差异比比皆是,不一而足。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中西方交流的逐渐增多,中国人和西方人之问的差距也在逐步减少,中国文化正在大量吸收外来文化和西方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而西方人到中国来之后也能“入乡随俗”。

浅谈中国人的思维方式_姜勇

浅谈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姜勇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 思维方式是指人们用以处理信息和感知周围世界的一种思维习惯。心理学将思维定义为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认识,具体地说就是人们在头脑中运用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知识经验,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的高级元认知过程。人类通过思维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从而形成概念和解决遇到的问题。思维方式是一个民族或区域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一种较为固定的元认知模式,反映了处在不同文化中的个体和群体在看待和处理问题时的认知特性。 尽管人类的思维方式伴随着人类文明产生并发展,但在心理学框架内对思维方式进行分析却始于上个世纪。心理学家荣格的“人格类型”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着一个人的思维特性。荣格的人格类型包括内倾与外倾,从功能上又可以组合成8种,分别为内外倾的感觉、直觉、思维和情感型。荣格的理论成为后来西方心理学家探讨思维方式问题最直接的启发者。20世纪30年代,精神分析学派的另一个主要人物阿德勒提出的“生活风格”也包含了思维方式的成份。在阿德勒看来,个体由于生活环境不同,每个人都发展了一套自己独特的适应生活的方式,这种方式决定着一个人对待他人与世界的反应方式,进而体现在个体对人生三大问题(社交、职业和恋爱)的解决上。到20世纪60年代,“个人建构心理学”创始人乔治?凯利进一步强调了这种风格的影响,他认为个体与其生活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人独特的看待和处理问题的方式,而这种方式是很难改变的。心理学家迈尔斯等人在研究管理者人格问题时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思路,提出了著名的梅比人格类型指标,用以衡量个体的认知风格。心理学家斯腾伯格的“心理自我管理”理论也探讨了思维方式的问题。按照斯腾伯格的观点,我们的日常生活受许多方式的统治和操纵,这些管理我们日常的活动或使用哪些能力的方式就是思维方式,个体的思维方式随着情境要求的不同而不同,并在一定程度上依赖社会化的过程。斯腾伯格把思维方式分成了13种,这13种思维方式又可以汇聚到5个维度上,分别是: 功能——强调新思想的产生、管理和对问题的分析与评价,包括制定、执行和判断。 形式——强调激励的目标是单一的、层级的、竞争的或者是非系统的,包括等级、专制、独裁和无政府主义式的思维方式。 水平——包括整体和局部的思维方式。范围——包括内部人际取向和外部工作取向的思维方式。 学习——包括开放和保守的思维方式。斯腾伯格以上述理论为基础编制了著名的《思维方式测查表》,该表是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效果而设计的,后来心理学家费奥纳等人又将思维方式引入管理咨询并编制了一套测量个体思维方式的量表,应用该量表可以区分出26个维度的思维特性。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思维作为高级的元认知活动具有跨文化一致性。人们普遍假设所有 人群都具有相同的诸如归类、学习、演绎、推理、归因等基本的认知过程。从18、19世纪欧洲的经验主义哲学家开始,到派尔盖特的认知理论、20世纪中期的学习理论,再到现代认知科学都接受这一假设。然而,文化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基于不同本体认识论的思维方式在不同的文化中并不一样。文化是生活在一定地域内的人们的思想、信念及生活与行为方式的总称,它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社会行为,而且也影响人们的认知过程与思维方式。文化对人的影响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对人们可观察的外在物品的影响;第二层次是对人们价值观的影响;第三层次是对人们的潜在假设的影响。斯腾伯格等人编制的思维方式测量工具是针对西方人的,没有考虑到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不能反映不同文化中人们的心理与行为模式的差异。 著名哲学家李泽厚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对形成、塑造、影响中国人心理结构和思维模式时提出中国传统文化建立在血缘根基基础上,以儒道互补,追求内圣外王,是讲求天人合一的乐感文化,具有实用理性的特点。以农业为基础的中国新石器时代延续很长,氏族社会的组织结构发展得十分充分和牢固,在此基础上的文明发达得很早,血缘亲属纽带极为稳定和强大,没有为诸如航海(希腊)、游牧或其他因素所削弱或冲击,虽历经各种经济政治制度的变迁,但以血缘宗法为纽带的社会生活和社会结构很少变动。这种血缘根基让中国人注重人际关系,尊重经验,而忽视开拓创新。儒家思想正是建构在这样的社会基础之上,成为中国文化的轴心。天人合一是指人与自然、个体与群体的顺从、适应的协调关系,天既不是人匍匐顶礼的神圣上帝,也不是人征伐改造的对象,天人合一既包含着人对自然规律的能动适应和遵循,也意味着人对主宰、命定的被动地顺从和崇拜。天人合一的传统观念形成了中国人思维方式里和谐、折中、矛盾的特点。中国的传统文化反映在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生活信仰方面是有别于西方“罪感文化”的“乐感文化”。西方文化强调人生是原罪,重个人奋斗,期望以赎罪来获得神眷。由于信奉独立上帝的存在,西方人认为人人都是平等的。而以心理的情感原则作为伦理学、世界观、宇宙论的基石是自孔子开始的儒家精神的基本特征,天地宇宙和人类社会都必须处在情感性的群体人际的和谐关系之中,人们享乐于尘世之中,很少有真正彻底的悲观主义,他们总愿意乐观地眺望未来。体用不二、天人合一、情理交融、主客同构是中国的传统精神,也即是所谓的中国智慧。这种智慧表现在思维方式上,更重视整体性的直观把握、领悟和体验,而不重视分析性的知性逻辑,认为事情总是变化的。儒家文化本身的多因素多层次结构就具有乐观的包容性质,这使它能不断地吸取溶化各家,构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系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由于有这种稳定的反馈系统以适应环境,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上也反映为强调求同,所谓“通而同之”,“求大同存小异”,注重事物之间的联系。中国人的实用主义重视从长远的、系统的角度客观地考察和思索,而不重眼下的、短暂的得 失胜负与成败利害。这是一种历史(经验)加 情感(人际)的理性。情感不越出人际界限,理智不越出经验界限,即中庸。中国人倾向于用模糊笼统的全局性的整体思维和直观把握,去追求和获得某种非逻辑、非纯思辨、非形式分析所能得到的真理和领悟,而缺乏严格的推理形式和抽象的理论探索。以儒家文化为基础的实用理性使中国人在认识论和价值观上保持一种中庸的方式:贵领悟、轻逻辑、重经验、好历史,以服务于现实生活、保持现有的有机系统的和谐稳定为目标,珍视人际,讲求关系,反对冒险,轻视创新。这些传统文化深深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形成了中国人独特的认识论和思维方式。心理学家在研究美国人和中国人对社会事件归因中发现美国人对事件做内归因,强调行动者,忽略其所处的环境,而中国人做外归因即强调情境因素的影响。在棒框实验中,中国人的成绩比美国人差一些,就是因为中国人把判断目标和背景当作一个整体。中国人在评价他人的时候往往把一个人的生活背景、家庭出身以及他成长与生活的环境联系起来,而不是从他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去评价与衡量。在对比中英文报纸报道卢岗(留美学生杀人事件)与McIlvane(美国一投递公司职员,因为失业而枪杀上司)事件我们发现,中文报道更多地强调环境因素对此二人行为的影响,而英文报道更多地强调个人内在特征的作用。 在对比中美大学生看待问题方式的研究中发现中国人与美国人在认识论方面的差异如表1所示: 表1 中美大学生认识论的差异 在以中国和美国大学生为被试,研究大学生对辩证格言的评价、在解决社会冲突时所采用的方法、在与人争论时所偏好的论据形式、处理矛盾信息时的方法时发现与美国人相比,中国大学生表现出明显的辩证思维倾向。在其中一项关于东西方辩证思维差异的实验研究中,给出了两个情境:母——女价值冲突(valueconflict:3位母亲在如何教育孩子上观念不同,现在她们的女儿长大了,反对母亲的观点)和上学--玩耍冲突(school-fun conflict:3个大学三年级的学生由于作业与考试的压力,觉得目前的教育很没意思),让被试评价在冲突中谁应负责,如果被试认为母女双方或是学生与学校双方都有责任就被认为采用的是辩证思维。从下表的结果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人比美国人更倾向采用辩证思维方式。 通过对东西方文化与思维方式的比较我们发现,西方文化起源于古希腊,关注个体的 (下转第191页)

牛人们最常用的个逻辑思维方式

牛人们最常用的7个逻辑思维方式 2016-01-29?|发布:?|分类:?|标签:++?|?阅读:7,042VIEWS 牛人们还有哪些思维方式值得我们学习 下半年,读过《穷查理宝典》之后,深受震撼,加之平时习惯把知乎、豆瓣、果壳好的东西放在自己的Evernote里,年末了把自己一年收集的思维方式整理一下,希望能启发读者。 一多学科思维 在《穷查理宝典》一书中,投资大师查理.芒格认为,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对于一个具体的问题,如果仅用一种思维方式进行分析和思考,只会得到一个狭隘的结果,就好像美国的那句谚语,“在手里拿着铁锤的人看来,世界就像一颗钉子”(当然,很多时候这样的思考方式更有助于我们快速解决某一问题)。 然而,芒格在对一家公司进行评估时,会把它放在一个更大的商业生态系统中,用一系列跨学科的复式思维框架来对其进行更为全面的分析和解读。他觉得这种广谱的分析法能让人更好地理解许多和候选投资公司相关的因素是怎样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有时候这种理解会揭示出更隐秘的情况,这些因素联合起来会创造出或好或坏的巨大的“lollapalooza效应”(几个模型联合起来后,两种、三种或多种力量共同作用于同一个方向,类似力学中的合力)。 在《穷查理宝典》中,作者分析一个商业问题经常用到的学科思维有:数学、心理学、生物学、微观经济学(不方便一一介绍)。我们在思考分析问题时,也要全面、多学科地分析问题,以免受思维局限性的影响。 二模型思维(这部分可以归到前文去) 模型思维即把我们知识点以及处理工作中,思维的过程提炼为模型的能力。 例如大学课程里有一门很火的课程叫“数学建模”,即把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建立成数学模型,来量化分析解读。 碰到心理学问题,可以建立成“何人何故在何时何地做了何事”的思维模型;企业里常用的SWOT模型分析法:S(strengths)是优势、W(weaknesses)是劣势,O(opportunities)是机会、T(threats)是威胁。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对研究对象所处的情景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研究,从而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计划以及对策等。按照企业竞争战略的完整概念,战略应是一个企业“能够做的”(即组织的强项和弱项)和“可能做的”(即环境的机会和威胁)之间的有机组合;又比如:在企业管理中,常用的5W1H分析法也称六何分析法,

针对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差异

针对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差异,从曲线与直线、解析与整体、模糊与精确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了各自的优势与不足。有利于我们了解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的特点和原因,有利于我们既保持自身好的特性,克服不足,又能更好地融合到文化全球化的趋势之中,对我们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由于历史及文化发展的关系,东西方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差异,有些方面的差异甚至是巨大的。在多方面的差异中,思维差异是最根本的。思维方式是人类在认识过程中形成的带有一定普遍性和稳定性的思维结构模式和思维程式,它是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的统一结合形式。从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分析中提炼出对我们有启迪性的东西,使我们在全球化过程中能够彼此了解。 (1)东方人好曲线,西方人好直线 西方人直线思维,喜欢开门见山;中国人曲线思维,习惯迂回。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寻求世界的对立,“非此即彼”的推理判断是西方理论家思考问题的基本方法。由此引发的“线性推理”的观念,好像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探寻世界的统一性,是中国哲学思维的本色,如“天人合一”、“亦此亦彼”就成为中国古代思想家的思维习惯。如果说西方的思维方式可以用直线来比喻的话,那么中国的思维方式以“辨证”为主,即使要以线条来表示也不能只采取直线形的方法。螺旋或波浪式的曲线,似乎较能反映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我们中国人的“醉翁之意不在酒”这一传统思维导致的做事风格或处事方式,至今未尝有根本改变! 西方人喜欢更简单的抽象符号,对汉字的图形符号识别感到非常头痛,因为这不是他们认识事物的方式,所以他们认为汉字是世界是最深奥最难懂的文字。所以,他们认定使用这种难懂文字的中国人,其思维方式更是不可捉摸的。东西方文化在逻辑观念上也存在着基本的差异。比如,面对同本身想法有悖的观点时,美国人会进一步增强自己的观点,驳斥他认为不太正确的观点。相反的,亚洲人则更加容易改变自己的立场,承认即使不太正确的观点也有可取之处。东方人因“整体思维”更容易注意到重要的环境因素,并认识到它们也会产生影响,因此犯下“基本归因错误”的几率较低。所以,东方人的这种思维方式在处理各种事情上都有可取之处,不可片面否定;但在很多事情诸如有关一些原则性的问题上则可以向西方人的这种思维方式学习。 最耐人寻味的是,最近西方的研究显示,长期旅居东方的西方人和移居西方的东方人,在有关心理实验中的表现都介于东西方之间,并没有显示西方人“解析思维”或东方人“整体思维”的特征。这预示着,全球一体化的时代,在人文思想上或许会出现新气象[3]。 (2)西方重解析,东方看整体 生活在不同变化下的人们对外界的认识模式存在着差别。季羡林认为:“一言而蔽之,东方文化体系的思维模式是综合的,而西方则是分析的”。东方和西方的思维方式从总体上看具有不同的特征,如东方人偏重人文,注重伦理、道德,西方人偏重自然,注重科科学、技术;东方人重悟性、直觉、意象,西方人重理性、逻辑、实证……这样看来,中西思维方式分别属于整体、直觉、具象思维与分析、逻辑抽象思维。 仅举一个例子:德国人做菜放多少盐是需要用天平来称的,而中国是用勺子舀的。中国人似乎更长于总体把握,而西方人长于条分缕析;中国人善于归纳,西方人善于演绎;中国人强调群体,西方人强调个体;中国人重悟性,西方人重理性;中国人善形象思维,西方人善逻辑思维;中国人更具诗人的气质,西方人更具科学家的头脑;中国人把宇宙看作一个整体,充塞其中的是“道”或“气”,西方人把宇宙看作一个个原子,各自独立又彼此联系;中国人处理事情就像中医,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众所周知,不同民族的思维既有共同相似之处,同时也具有单一特殊之处。因为作为一种生物,人类具有共同的生理属性,即人类的大脑功能。此外,由于人类发展的进程大体一致,很自然地就奠定了不同民族思维的共同基础。同时,由于人类大脑功能的复杂性,使得具有相同或者不同经历的不同种族和文化背景的人,形成了具有差异性的思维方式。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在体现着人类思维方式共性的同时,也呈现出其独特的韵味。 一思维方式的概念 世界上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不同的思维方式。刘长林将思维方式定义为:“在一个民族的发展过程中,那些长久地、稳定地、普遍地起作用的思维习惯、思维方法、对待事物的审视趋向和公认的观点,就叫作该民族的思维方式”(刘长林,1990)。一直以来,许多专家和学者孜孜以求地从各个方面和角度对思维方式不断地进行研究。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思维方式是一个复杂的双层结构。其深层结构表现为人们对事物的看法和观点,这包含人的情感、意志和潜意识等;而其表层结构的外观表现就是我们熟知的语言。事实上,任何一种类型思维方式的形成都离不开一定的自然环境、生产环境和社会组织环境交织而成的人类生活背景,其形成过程非一朝一夕的,而是长期的、逐步的演变过程。 思维方式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主体,固定了思维的基本属性,包括思维结构、认知形式、民族文化、个性表达以及现实运用等。从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产生背景和发展过程来看,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恪守着独特的传统形式,固守着极富个性化的文化本位,坚持着自己对自然和社会特殊的认知方式。 二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 法国学者列维?布留尔认为,原始思维方式是一种“情感的和激情的因素简直不让真正的思维获得任何优势”的思维方式。 冯天瑜先生把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概括为“观物取象”,认为“它是以未经分化的表象联系代替因果关系,必然性与偶然性尚未分化,人们不承认偶然性,而确信神秘的支配力量”。显然,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方式这一特征与其原始的思维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也就是说,它是一种直观的、情感的、感悟性的思维方式,这与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和生活习惯方式是密不可分的。古代中国人热衷于“现象”。例如,古人用以测吉凶的观察卦爻之象和用以生产生活的观测天象。此外,中国人对其他自然现象和人类现象也很关注,并以文字或者图像将其记载下来。然而,依据哲学的观点,现象本身既具有多样性,又具有复杂性。所谓复杂性,是指各种各样的现象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的,所以,多样性和变化性这两个重要的概念便在中国人的思维中凸显出来。在各种各样的现象中,中国人又格外关注对立和联系的现象,并由此产生了对立统一思维,进而发展成中国人所特有的思维特点。 此外,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也更倾向于实用性。中国漫长的传统社会结构和小农经济生产方式,使得中国人很早就有了天文学的萌芽,其目的就是要为农业生产提供时间服务。因此,中国人热衷于通过观天象而知农时,形成了独特的“观象授时”的文明形式,并确定了阴历二十四节气中的

人的思维模式_系统论作为一种普遍的方法论是迄今为止人类所掌握的最高级思维模式

一、系统思维七种重要思维 (1)概念 系统是一个概念,反映了人们对事物的一种认识论,即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元素相结合的有机整体,系统的整体不等于其局部的简单相加。这一概念揭示了客观世界的某种本质属性,有无限丰富的内涵和处延,其内容就是系统论或系统学。系统论作为一种普遍的方法论是迄今为止人类所掌握的最高级思维模式。 系统思维是指以系统论为思维基本模式的思维形态,它不同于创造思维或形象思维等本能思维形态。系统思维能极大地简化人们对事物的认知,给我们带来整体观。 按照历史时期来划分,可以把系统思维方式的演变区分为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古代整体系统思维方式——近代机械系统思维方式——辩证系统思维方式——现代复杂系统思维方式。 (2)方法 A整体法 是在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始终从整体来考虑,把整体放在第一位,而不是让任何部分的东西凌驾于整体之上。 整体法要求把思考问题的方向对准全局和整体、从全局和整体出发。如果在应该运用整体思维进行思维的时候,不用整体思维法,那么无论在宏观或是微观方面,都会受到损害。 B结构法 进行系统思维时,注意系统内部结构的合理性。系统由各部分组成,部分与部分之间组合是否合理,对系统有很大影响。这就是系统中的结构问题。 好的结构,是指组成系统的各部分间组织合理,是有机的联系。 C要素法 每一个系统都由各种各样的因素构成,其中相对具有重要意义的因素称之为构成要素。要使整个系统正常运转并发挥最好的作用或处于最佳状态,必须对各要素考察周全和充分,充分发挥各要素的作用。 D功能法 是指为了使一个系统呈现出最佳态势,从大局出发来调整或是改变系统内部各部分的功能与作用。在此过程中,可能是使所有部分都向更好的方面改变,从而使系统状态更佳,也可能为了求得系统的全局利益,以降低系统某部分的功能为代价。 二、辩证思维 (1)概念 辩证思维是指以变化发展视角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通常被认为是与逻辑思维相对立的一种思维方式。在逻辑思维中,事物一般是“非此即彼”、“非真即假”,而在辩证思维中,事物可以在同一时间里“亦此亦彼”、“亦真亦假”而无碍思维活动的正常进行。 辨证思维模式要求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时,以动态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 辩证思维是唯物辩证法在思维中的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范畴、观点、规律完全适用于辩证思维。辩证思维是客观辩证法在思维中的反映,联系、发展的观点也是辩证思维的基本观点。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也是辩证思维的基本规律,即对立统一思维法、质量互变思维法和否定之否定思维法。 (2)方法 A、联系 就是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来考察思维对象的一种观点方法,是从空间上来考察思维对象的横向联系的一种观点。 B、发展 就是运用辩证思维的发展观来考察思维对象的一种观点方法,是从时间上来考察思维对象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纵向发展过程的一种观点方式。 C、全面 就是运用全面的观点去考察思维对象的一种观点方法,即从时空整体上全面地考察思维对象的横向联系和纵向发展过程。换言之,就是对思维对象作多方面、多角度、多侧面、多方位的考察的一种观点方法。 三、逻辑思维 (1)概念

简述中国人的思维特点

简述中国人的思维特点 中国人的思维特点 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是以直觉、体验、类比、象征取代了理性、逻辑,感性强,理性弱。 中国人的思维有比较强的直觉思维能力,这种思维方式对事物的整体把握上十分有帮助。西方的科学重理性分析与逻辑推理,注重方法与技术上的操作与实验,要求用精确的数字来把握所认识的对象,同时通过归纳法概括出一般性的原理与规律。特别是在伽利略与牛顿时代,思辨的、演绎的人们和技术的、归纳的人们建立了紧密联系,使得这些科学家们既是实验家,又是理论家与思想家。但是,中国人的思维基本上说是浑沌的、粗疏的,同时也是凭直觉性的整体性把握事物 中国人的思维 1、“天人合一”:推崇“整体思维” 2、“塞翁失马,焉知祸福”:善用“辩证思维” 3、“叩其两端”:喜欢“中庸思维” 4、“顿悟成佛”:偏好“直觉思维” 5、“唯上是从”:习惯“权威思维” 6、“这有什么用?”:讲究“实用思维” 7、“月印万川”:爱用“形象思维” 8、“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偏爱“循环思维”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最基本特征 象形文字中的象思维与超常感知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们一直在关注和找寻着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征与流程。然而,一个多甲子过去了,中国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们尚没有在中国传统思维的基本方式与基本特征上凝聚出共识。一个偶然的机会,笔者遇到一位研究古汉字多年的老先生。这位老先生认为:其实,中国的象形字就是最好的老师,东汉文字学家许慎的《说文解字》是一部好书。顺着老人家提供的思路,在《说文解字》中找到了许慎对象形文字的精解:“象形文字,先象后形”。接着,又在老子《道德经》中找到了三处关于“象”的阐解,如第21章的“惚兮恍兮,其中有象”;第35章的“执大象,天下往”;第41章的“大象无形”。仔细揣摩许慎与老子所言,人们也许会问,许慎和老子所说的“象”指的是什么?华夏古人在始创汉字时是否真的看到了宇宙自然的“象”?几千年前的古人对“象”的认知是否真的超过了今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需的创新思维、创新潜能与华夏古人的象思维是否有所关联呢?下面就对上述几个问题谈谈微浅看法。 中国的一位艺术史学家认为:许慎与老子在谈及“象”时虽不是针对美学问题所言,但这些话却是华夏古人审视人与自然过程中获得的特殊体验。在绘画艺术或美术创作中,中国古代的艺术大师们之所以能在“象与非象”、“形与非形”中得到超越,正是在于他们在观察人与自然的诸多的“形”时获得了“象”的灵感。中央美术学院的一位美学教授指出:“象思维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中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人类思维的共同的表现方式。而所

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有什么不同

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有什么不同 中国学术思想的特点是在与其他文明的比较中凸现出 来的,所以我们不妨以西方乃至印度的学术思想为背景探讨这个问题。 一、文字、思维、文化 对中西文化系统上的差异,近代以来,学术界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反复讨论。笔者试图从文字对思维、思维对文化的影响方面作一尝试性探索。 现代脑科学研究证实,大脑左右两半球的分工是不同的。右半球主要处理各种各样的形象,左半球主要处理形形色色的语言符号。这表明左右两半球的思维工具不同,右半球的主要思维工具是形象,我们可以称这种思维为形象思维;左半球的主要思维工具是语言,我们可以称这种思维为语言思维。语言是形象的象征性符号,形象是语言代表的意义。在大脑中,形象和语言、形象思维和语言思维之间并不是漠不关心的。相反,连接大脑两半球的胼胝体以难以想象的速度传递左右脑的信息。 人们常说,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不同。这是毫无疑问的。然而,它们到底是如何不同呢?这种不同是怎样形成的呢? 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我认为,中西书写文字的差异,

是造成两者思维方式不同的根本原因。固然,文字是语言的书写符号,它不同于语言,不等于思维的工具。但是作为人们最经常使用的交流工具,文字对思维无疑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西方语言的书写形式是字母文字,这种文字既不表形,也不表意,而仅仅表音;也就是说,它完全割断了与形象的直接联系,是一种纯粹的记录语言的符号。这种纯粹记录语言的字母文字频繁地、广泛地刺激人们的大脑,就逐渐地形成了西方人长于语言思维的特点,使之语言思维特别发达。而汉语书写符号是方块汉字,它不仅表音,而且还能表形、表意。这种音、形、意互相联系的文字,为形象思维提供了方便的工具,使中国人长于形象思维。 文字影响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又影响文化的发展特点。中西文字和思维方式的不同,使中西文化表现出各自的独特风貌。西方学者认为,语言和思维是相互依赖的。如黑格尔就声称:“思维形式首先表现和记载在人们的语言里。”杜威也指出:“吾谓思维无语言则不能自存。” 而我们的语言学教科书则反复强调,语言和思维是外壳和内核的关系。与此相反,许多中国学者却认为自己思想的最高境界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今本《老子》一章)、“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 ”(《庄子·秋水》)、“书不尽言,言不尽

人类思维的基本形式

科学人才的培养,历来是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的。然而有科学知识并非就是科学人才。对于科学人才来说,也许更重要的是方法——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即要有创新意识,能够科学地思维和科学地工作,才能为祖国担起创业的大任,而不致于只抱着前人伟大的粗腿而不能前进一步。当前有关科学研究的著作很多,但相应的思维与方法学论述却较少。笔者在教学与科研的实践中,深感钱学森院士所倡导的思维科学的重要性。 (一)人类思维的基本形式 1. 形象思维 人类的思维,有时是通过生动形象的描述,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进行的。这种思维,翱翔于客观现象的全部生动和丰富之中,常常带有感情的色彩并有很大的震撼力量。而对事物的认识,多寓于感性的形象之中,不带或较少带有条理性,一般称之为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是丰富的客观现象直接作用于人脑而激发出的的一种思维活动,其发展是不可逆的。常常听到这样一种议论,即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但为什么像意大利复兴时期的绘画、古希腊的雕塑以及我国敦煌的壁画、西安的兵马俑等伟大的艺术在人类社会中不曾再重现过呢?从人类认识的历史发展来讲这是很容易理解的。人类和一个人一样,其认识也是由感性到理性的。人类早期的认识比较集中于感官对外界刺激的捕捉,这时候的人类似乎还看不清人体的骨骼。而当“他”以后成了一名解剖学教授,当“他”面对一个血肉之躯,思考的确是索然无味的骨架,又怎能为蒙娜丽莎的微笑所震撼呢?形象思维的基础是形象,是感官捕捉到的全部生动形象的总和——客观现象越丰富、越生动、越复杂,对人脑的刺激就越大,形象思维过程就越可能导致重要的成果。强调作家深入生活、强调医生临床实践、强调地质、生物学家注意野外观察等是因为“感多才能震撼”、“见多才能识广”,甚至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也可从中受益(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过程可视为一例)。形象思维全部生命力的源泉就在于丰富的客观形象之中。 形象思维并非是形象全部总和的缩影。最重要、最感人形象的选择,应该是形象思维的另一重要特征。然而,这种选择带有感性的性质,理性仅占有次要地位。如蒙娜丽莎的微笑,尽管这微笑到底代表什么人们一直在争论,但它确是这幅画中最感人的形象之一,是一个人、一代妇女、一代新生阶层特殊性格的反映。 联想是形象思维的第三个重要特征。中医给人看病,由摸脉而联想到气的运移;星相学家观天,由星移斗转而联想到社会的变迁;地质学家跑山,由褶皱而联想到造山运动;等等。联想是由形象到认识的中间环节。对形象思维来说,在联想与形象之间的联系是很薄弱的。同样的形象,经不同人产生不同的联想,可能得到完全不同的结论。 想象是形象思维的第四个重要特征。简言之,想象就是形象思维对现象的观察、形象的选择和联想而激发出的对事物的形象认识。想象是一种创造,它所创造出的新形象,是对基础形象内容和本质的揭露。

针对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差异.

针对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差异 , 从曲线与直线、解析与整体、模糊与精确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 , 指出了各自的优势与不足。有利于我们了解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的特点和原因 , 有利于我们既保持自身好的特性 , 克服不足 , 又能更好地融合到文化全球化的趋势之中 , 对我们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由于历史及文化发展的关系 , 东西方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差异 , 有些方面的差异甚至是巨大的。在多方面的差异中 , 思维差异是最根本的。思维方式是人类在认识过程中形成的带有一定普遍性和稳定性的思维结构模式和思维程式 , 它是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的统一结合形式。从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分析中提炼出对我们有启迪性的东西 , 使我们在全球化过程中能够彼此了解。 (1 东方人好曲线 , 西方人好直线 西方人直线思维 , 喜欢开门见山 ; 中国人曲线思维 , 习惯迂回。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寻求世界的对立,“ 非此即彼” 的推理判断是西方理论家思考问题的基本方法。由此引发的“ 线性推理” 的观念 , 好像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探寻世界的统一性 , 是中国哲学思维的本色 , 如“ 天人合一” 、“ 亦此亦彼” 就成为中国古代思想家的思维习惯。如果说西方的思维方式可以用直线来比喻的话 , 那么中国的思维方式以“ 辨证” 为主 , 即使要以线条来表示也不能只采取直线形的方法。螺旋或波浪式的曲线 , 似乎较能反映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我们中国人的“ 醉翁之意不在酒” 这一传统思维导致的做事风格或处事方式 , 至今未尝有根本改变 ! 西方人喜欢更简单的抽象符号 , 对汉字的图形符号识别感到非常头痛 , 因为这不是他们认识事物的方式 , 所以他们认为汉字是世界是最深奥最难懂的文字。所以 , 他们认定使用这种难懂文字的中国人 , 其思维方式更是不可捉摸的。东西方文化在逻辑观念上也存在着基本的差异。比如 , 面对同本身想法有悖的观点时 , 美国人会进一步增强自己的观点 , 驳斥他认为不太正确的观点。相反的 , 亚洲人则更加容易改变自己的立场 , 承认即使不太正确的观点也有可取之处。东方人因“ 整体思维” 更容易注意到重要的环境因素 , 并认识到它们也会产生影响 , 因此犯下“ 基本归因错误” 的几率较低。所以 , 东方人的这种思维方式在处理各种事情上

中国人的思维特点是什么

中国人的思维特点是什么 中国人的思维特点 中国人善于采用整体的、全息的、系统的方法,而不是局部的、解剖的、分析的方法。如中医是整体疗法,头疼可能医脚;五行之金、木、水、火、土构成一个相生相克的整体,对应于人体的肝、肾、脾、心、肺,也是一个系统、整体;中医认为一些穴位包含了整个人体的信息,此即符合宇宙中任何一点包含整个宇宙全部信息的全息理论。在中国人眼里,人与大自然、社会也是一个整体,此即天人合一、集体主义的思想基础。 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是以直觉、体验、类比、象征取代了理性、逻辑,感性强,理性弱。我们的古人记录了哈雷彗星四十来次,但没人总结它的运行规律,最终让英国人哈雷获得了此项发现权;我们早就有类似于血液循环的看法,但没有上升为理论,最终是英国人哈维奠定了理论基础。 中国人反映哲学思考的语言也往往文约义丰,充满了随意性、不确定性、模糊性、暗示性。传统哲学经典多是格言警句式的片断汇集,语句之间没有多少联系,如《道德经》皆似名言隽语,虽深刻但不系统;《论语》也是往往以寥寥数语阐述哲学观点,虽简约但不规范。这与中国哲学的用途有关。它为铸就有修养的“人”并妥善处理人际关系为目标,只有简洁,哲学才能在民间推广,达到熏陶每个人的目标。

爱因斯坦说:西方的科学是以逻辑推理和实验验证为基础的,而中国却不是走这样的路。的确,有别于西方智慧的逻辑型、思辨型、实证型,中国的智慧是记录型、描述型的,我们有许多彗星、新星、太阳黑子的记录,我们有无数的实用技术发明,但常常处于捕捉现象的阶段。难怪雨果说:“中国是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 中国人的思维有哪些 中庸之道 中庸作为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执两用中,不走极端,如对圣人的描写,“宽而栗,严而温,柔而直,猛而仁”。(2)无过无不及,避免偏执,不偏激,追求平和。最明显体现在中医对身体阴阳二气的调节上。(3)得时勿失,时不我待,追求时中。至今仍有关于种小麦的农谚,“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4)允执其中,保持平衡。(5)有原则地折衷。 中庸的思维方式在古代中国农业、医学、政治和人际关系之中都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它稳固了古代社会政治生活,缓和了阶级对立和贫富差距,协调了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至今对世界仍有重大意义。 直觉思维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并不怎么重视逻辑思维,而习惯于进行直觉体验。但这种直觉思维并不排斥理性思维,而是与理性思维交互为用,相辅相成,具有典型的混合思维(整体思维、系统思维)的特征。它目的在于把握对象的整体表象特征,其基本形式常常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方朝晖: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与精神世界 2013-06-08 09:47 来源:《人民论坛·学术前沿》有3人参与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方朝晖 【摘要】如何理解中国文化,不仅要看它过去发明的思想体系有何特征,还要看这些思想体系是如何产生的,看这一文化中的制度、价值和发展规律是如何形成的。在介绍过去数十年来文化心理学领域的相关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了中国文化的特征:关系本位、团体主义和此岸取向。这是研究中国文化的现实状况和未来走向的重要依据,是阐明中国未来的政治与社会道路的关键。同时,亲情为中国文化之本,以及中国社会道德与秩序重建的基础。 关键词中国文化此岸取向关系本位团体主义 作为生活方式的“文化” “文化”一词的现代含义是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Edward Taylor,1832~1917)于1871年创立的,指一个社会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乃至技能等的复合体。①泰勒对于文化的定义虽然权威,却也引起人们的疑惑,一个如此之多成分混合出来的东西意义何在?格尔茨说,“尽管他的概念的创新力不容否认,但在我看来,似乎是模糊之处大大多于它所昭示的东西。”②另一个给人带来迷惑的是“文化”一词的多义性。克罗伯、克鲁克洪一共搜罗到164种不同的“文化”定义,其中157种均发生于1920年~1950年这30年间。③Philip D. Smi th则认为,文化的诸多不同含义可归纳为三个方面:智识、精神和审美能力的进步;各种文艺活动及其产物,如电影、艺术、戏剧等;民族、群

体或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的生活、活动、信仰和习俗。④事实上,包括克罗伯等人在内的文化人类学家,多半从最后一方面来理解文化。他们多倾向于把文化当作一群人(一个种族或民族)的生活方式。⑤本文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来讨论文化和中国文化的。 那么,该如何理解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文化”呢? 文化人类学者克利福德·格尔茨(Clifford Geertz)认为,“文化就是这样一些由人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⑥具体来说,文化可定义为在符号中展现、在历史中传承的意义模式,一种以符号方式表达、通过继承获得的概念系统,人们正是凭借它得以交流、延续和发展他们对于生活的知识和态度。⑦文化心理学的倡导者Richard A. Shweder也认为,文化是一个通过符号组织起来并代代相传的、共享的意义世界,因而是一个典型的“人为制造出来的”的世界,作者把这个世界称为“意向性世界”(intentional worlds),意在强调人为因素的作用。在这个世界中,文化共同体内部传承下来的世界观、价值观、信仰、观念等等“武断地”决定了一个世界的面貌,并导致不同的文化世界之间具有不可通约性。以园中野草为例,“野草”之为野草,完全是定义出来的,其存在、被拔除、被欣赏等也完全因此而定。⑧ 在Richard Shweder看来,文化心理学主要研究文化因素是如何影响人的心理、思想、情感、价值的,该学科强调了人类存在方式的不确定性(在意义寻求方面),以及世界是人为建构出来的意向性概念(inte ntional conception of "constituted" worlds)。前者认为人类存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