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饮料生产水处理工序作业指导书

饮料生产水处理工序作业指导书

饮料生产水处理工序作业指导书
饮料生产水处理工序作业指导书

饮料生产水处理工序作业指导书

1.目的

对水处理工序进行有效控制,确保净化水符合质量要求。2.适用范围

适用于水处理工序的水净化设备控制、管道及设备的使用、维护及清洗操作。

3.操作程序

3.1开机前准备

3.1.1确认机器设备清洁、完好,管路、阀门无泄漏。

3.1.2检查供水系统各阀门所处位置,保证准确无误,仪表电器等部位是否正常。出水阀门处在排位位置。

3.1.3观察RO系统成品水箱水位,如在高水位应首先开启输送泵向生产工序送水,直至水位下降到RO设备能开机的水位。

3.2开机

3.2.1做好以上开机前的准备

3.2.2开启自来水总阀,把机械过滤罐及活性炭过滤器上阀门设在过滤位置,关闭相应的反冲阀。

3.2.3启动原水加压泵使RO前设备有水压0.1-0.3Mpa。

3.2.4启动RO系统开关开始制水并检测RO出水电导率<10μm/cm,合格后进入成品水箱。

3.3停机

在不需要制水时,待RO系统停止工作并自动反洗结束时,关闭电源开关,关闭进水阀门。

4.控制要点

4.1设备正常运行时,控制浓水流量在45L/分,压力1Mpa ±0.2,纯水流量为90-100L/分,压力1.1Mpa±0.2.

4.2机械过滤压力0.2Mpa±0.1,活性炭过滤压力0.2Mpa±0.1,精滤器压力0.16 Mpa±0.1。

4.3阻垢剂加药泵设定为75%。

5.卫生要求

5.1每日卫生要求

5.1.1随时保持水处理机附近干净、整洁,要求无其它杂物。

5.1.2每日生产结束后将工位附近及表面打扫干净,按《工序设备清洗消毒作业指导书》要求对灌装设备进行清洗消毒并记录。

5.2每周、月卫生要求

5.2.1按每日卫生要求执行

5.2.2每周、月将地面、墙面、地沟、盖板、设备、车间死角部位用去污粉刷洗干净,用0.2%二氧化氯溶液喷洒地面、地沟进行消毒。

6.设备主要单元工作原理

6.1机械过滤器工作原理:采用石英砂填料作为制取软化水、纯水的预过滤。

6.2活性炭过滤器工作原理:用活性炭填料可吸附水中60%左右的有机物及余氯,去除水中的臭味、色度及残留的浊度。

6.3加药装置:为防止反渗透过程中无机盐达到饱和状态时在膜表面凝结形成垢,加入阻垢剂防止盐离子形成垢,有机物在膜表面的凝结,提高设备的使用效果及膜的寿命。

6.4精密过滤器:由孔径5μm的过滤棒组成防止部分微粒带

入反渗透使膜阻塞。

6.5高压泵:多级泵使压力达到10-14kg左右,满足膜体的进水压力。

6.6反渗透(RO)装置:含各种离子的水通过RO 膜,使水与离子分离,水中所含重金属离子、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被清除。

7.设备的维护

7.1机械过滤器每工作24小时需反洗至出水变清。

7.2活性炭过滤器使用48小时后需反洗至出水变清。

7.3精密过滤器:当过滤器前后压差大于20psi或使用30天后需进行清洗。

7.4反渗透组件两端的压力比正常值升高达15%时,或纯水生产率小于设备正常生产率的85%时,保险进行膜的清洗。

7.4.1清洗药液的配比:柠檬酸15.4kg,纯水75kg,氢氧化铵PH值调至4.

7.4.2反渗透膜的清洗:将过滤水入口与清洗液槽相连,系统纯水和浓水也与清洗槽相连,将清洗液用清洗泵供入系统

在其中循环。随时检测PH值,PH值高于4时要添加柠檬酸调至4,直至PH值不再升高为酸洗结束。按清洗管道通入自来水,进行冲洗至冲洗用水PH只为6-7方清洗合格。

7.4.3每三十天需对纯水箱内壁及纯净水管道用0.2‰二氧化氯消毒一次并清洗干净。

8.操作要点

8.1反渗透设备必须每天开机运行,最长停机时间不得超过三天。设备不得在低于0℃或高于45℃的环境下运行。

8.2高压泵开机时如声音异常或泵不启动,立即关闭开关,检查电路。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垢再重新启动。泵出口压力突然下降,立即将泵关闭,查明原因后重新启动。

8.3水质的电导率检验:

8.3.1取样:每两小时从正在运行的RO系统取水样口取样,取洁净的烧杯,用纯净水刷洗三次后取适量水样,用电导率仪测试水质电导率<10μs/cm为合格。

9.关键控制点及纠偏措施:

9.1水质电导率的检测机控制:依8.3要求进行定时检测,如

水质未达到<10μs/cm则不允许输入下工序,同时按7.4要求进行清洗至符合要求。

9.2在检测水质不符合要求时,需马上通知下工序停止使用并排放,对检测前30分钟内输入下工序的已包装产品进行检测并隔离存放,待品管部门检验合格后壳入库。

10.质量记录

《水处理工序操作记录》

特殊过程能力确认作业指导书

特殊过程能力确认作业指导书 1.目的 确保分公司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实现,对生产施工过程中的特殊过程实施有效的控制,使工程质量符合设计和规定的要求,达到顾客满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成昆铁路米攀段项目部生产所涉及的桥梁工程、路基工程、隧道的生产过程。 3.术语 本指导书所涉及术语采用GB/T 19001-2008、GB50430-2007。 4.职责 本指导书由质安部科组织编制、修订,并实施归口管理,其他个各部门协助实施。 5.措施和方法 5.1特殊过程的特点 5.1.1当生产和服务特工队特殊过程的输出不能由后续的监视或测量加以验证,或不能经济地加以验证的过程称为特殊过程。如:软基处理、钢筋机械连接、钢筋焊接、预应力张拉压浆等。 5.1.2特殊过程的根本特点是其经生产后可能有未检验和试验出来的内部缺陷,因此难以准确评定其质量。可能产生内部缺陷的原因是采用某种特殊工艺,决定了该过程是特殊过程。 5.2特殊过程的确认:为保证特殊过程具有实现预期结果的能力,要对特殊过程实施确认。 5.2.1工程项目经理部针对项目的特点或检验条件,通过编制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中予以识别和确认,起确认方法: a)施工中难以或无法验证,只能通过工艺参数的控制来间接实现对质量特性的控制。例如:预应力张拉及压浆工艺,这种过程应视为特殊过程。 b)在施工中形成的缺陷可能在工程使用后才会暴露出来。例如:软基施工等应视为特殊过程。 c)有的特殊过程不宜用后续监测加以验证的施工过程,若要进行检测,则需要检验代价过高或具有破坏性。例如:桩基砼浇筑的检验,这种过程应视为特殊过程。 对于确认的特殊过程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 5.2.2满足特殊过程作业所需材料及机械设备的确认:根据对特殊过程所编制的施工方案所需的机械设备和原材料、加工的半成品要进行确认。确认施工机械的能力、完

锅炉水处理作业人员考核作业指导书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 锅炉水处理作业人员考核作业指导书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第1 页共14 页

锅炉水处理作业人员考核作业指导书 第一条为了规范水处理作业人员的考核工作,保障锅炉安全、经济运行,根据《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规则》等规定、制定本指导书。 第二条本指导书适用于湖州市内从事锅炉水处理作业人员的考核。 锅炉水处理作业人员划分为Ⅰ,Ⅱ两个级别。级别划分及其允许的作业范围如下: (一)Ⅰ级,热水锅炉和额定工作压力小于或者等于2.5MPa的蒸汽锅炉; (二)Ⅱ级,锅炉参数不限。 第三锅炉水处理作业人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年满18周岁,男性60周岁以下,女性55周岁以下; (二)身体健康,矫正视力正常,无色盲; (三)一般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其中Ⅱ级水处理作业人员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 (四)有相应的锅炉水处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 (五)熟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掌握有关安全技术知识。 第四条锅炉水处理作业人员考试,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实际操作技能考试。理论考试采用全省统一题库,机考;实际操作技能考试采用实际操作和口试结合的方式。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技能考试具体内容见附件。 第五条锅炉水处理作业人员理论知识考试各部分知识所占比例如下: 第 2 页共 14 页

(一) 基础知识,占30%; (二) 专业知识,占40%; (三) 安全知识,占10%; (四) 法规知识,占20%。 第六条锅炉水处理作业人员实际操作技能考试各部分技能所占比 例如下: (一) 汽、水品质,占40%; (二) 水处理设备操作,占40%; (三)水处理设备故障排除,占20%。 第七条作业人员理论知识考试的题型包含判断题、选择题、多选题。实际操作技能考试汽水品质化验操作与我中心水质化验员进行比对;水处理设备操作和故障排除采用口试。 第九条作业人员的理论知识考试和实际操作技能考试合格后,方可取得相应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第十条经考试合格的作业人员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注明考试合格项目作业项目代号和考试合格日期。 附件A理论知识 A1基础知识 A1.1 Ⅰ级锅炉水处理作业人员基础知识 A1.1.1 化学基础知识 A1.1.1.1 元素、原子、分子、分子式、分子量、原子量、化合物、化合价、物质的量、氧化与还原、化学反应以及化学反应方程式、酸、碱、盐、氧化物、洛化物、浓度、溶解氧、电解与电离; A1.1.1.2 化学平衡与平衡常数,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 第 3 页共 14 页

消除应力热处理作业指导书

消除应力热处理作业指导书 1.范围 1.1 本守则规定了膨胀节产品的消除应力热处理基本程序和要求。 1.2 本守则适用于膨胀节压制简体和成形的膨胀节消除应力热处理工序。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本规程。 质技监局锅发[1999]154号《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GBl50-1998《钢制压力容器》 JB/T4709-2000《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规程》 GBl6749《压力容器波形膨胀节》 3.工艺规范 3.1 工艺曲线 3.2 常用材料消除应力热处理温度及保温时间参见相关材料标准的推荐温度。 3.3 焊件进炉时炉内温度不得高于400℃。焊件出炉时,炉温不得高于400℃,出炉后应在静止的空气中冷却。 3.4 升温速度最大不得超过PWHT 5000 δ℃/h ,且不得超过200℃/h ,最小可为50℃/h 。降温速度最大不 得超过PWHT 6000 δ℃/h ,且不得超过260℃/h ,最小可为50℃/h 。 4.工艺操作 4.1 消除应力热处理应在焊接工作全部结束并检测合格后,于压制成形或在压力试验前进行。奥氏体不锈钢压制的波纹管、膨胀节一般不进行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工艺或客

户有特殊要求的按工艺处编制的热处理工艺卡执行。 4.2 消除应力热处理应尽可能采取整体热处理。 4.3 装炉时,工件距炉门不得小于****毫米,距炉墙不得小于****毫米,加热炉对炉温应能控制,对工件不得产生过度氧化和有害影响。 4.4 装炉时需要将工件垫平、垫稳。工件之间保持一定距离,不要靠紧。若需垛装时,上下工件之间要用垫板垫起。垫板厚度要大于*******毫米,上下垫板必须平行对正。 4.5 对于直径较大、壁厚较薄的筒体,内部没有支承圈或固定塔板时,应适当在内部支承,以防加热时变形。 4.6 产品焊接试板应随同工件同炉热处理,试板须放在能代表工件的适当位置。试板应有钢印标记,经核对并经检查员认可。 4.7 焊件升温期间,加热区内任意长度为*******毫米内的温差不得大于*****℃。焊件保温期间,加热区内最高与最低温度之差不宜大于*****℃。升温和保温期间应控制加热区气氛,防止焊件表面过度氧化。 5. 测温与记录 5.1 热处理炉应配有自动记录温度时间曲线的测温仪表。 5.2 热电偶应安装在能反映工件实际温度的适当位置。补偿导线的线径及长度要合适,并经常检查热电偶的老化情况。 5.3 测温仪表和热电偶必须定期检定,保证合格准确。 5.4 工件热处理曲线记录和检验记录应存档保管,且保存不得少于***年。

关键工序、特殊工序界定Word 文档

关键工序、特殊工序界定及控制措施 一、定义 1、关键定义:在产品质量形成过程中,对工程产品质量有直接重大影响的工序; 2、特殊工序定义:特殊工序(过程)指上一工序(过程)完成后,不能或难以由后续检测、监控加以验证的作业工序(过程)。 二、关键工序及特殊工序界定 关键、特殊工序界定表

三、对关键工序的监控 1、各架子队队技术主管在技术交底时以清楚实用的方式,提供操作规程、方法、操作要求,或编制技术操作规程,必要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使上岗操作人员在明白工艺、质量、操作要求后进行操作。工程部进行检查,必要时由工程部进行技术交底或技术培训。 2、在施工过程中,工程技术人员、质量工程师对过程参数和过程产品进行监控,并做好检查记录。 3、经检查验收,当发现不合格情况时,必须立刻向经理部进行报告,并制定整改措施,由安质部验收整改情况,直至工程质量合格。 四、对特殊工序的监控 1、安质部对从事特殊工序的操作人员及质量管理、验证人员必须进行资格认证,必要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保证参加特殊工序施工的所有相关人员持证上岗。 2、特殊工序施工时,工程部编制改特殊工序的《作业指导书》、下发至架子队,架子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作业指导书》对施工方法、质量要求、验证方式、验证人员等作出明确规定,工程部对操作人员进行详细技术交底。《作业指导书》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实施。 3、对特殊工序配备的施工机械设备,施工前由物机部人员进行验证,确认其是否符合《作业指导书》要求的施工能力。

4、配备与规定质量要求相符的检验、测量、试验设备,由工区试验室、安质部人员进行验证。 5、施工过程中,技术负责人组织工程部、安质部的人员,对其进行专项检查和监控。 6、保存对特殊工序作业人员和机械设备、检验、测量、试验设备的验证记录及过程参数的监控记录。

废水处理系统作业指导书

目录 1.编制依据----------------------------------------------------2 2.工程概况----------------------------------------------------2 3.要紧工程量--------------------------------------------------3 4.作业条件----------------------------------------------------6 5.作业方案----------------------------------------------------7 6.设备安装施工工序卡------------------------------------------8 7.转动机械安装施工工序卡--------------------------------------9 8.管道及支吊架安装施工工序卡----------------------------------11 9.创优质量保证措施--------------------------------------------20 10.QA检查单--------------------------------------------------21 11.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爱护措施---------------------------------22 12.绿色施工操纵措施-------------------------------------------25 13.强制性条文施工执行表

热处理设备的使用与维护保养

1.目的: 使设备有效性的能力维持在最佳状态,从而达到设备寿命周期最大经济化。2.范围: 包括公司所有直接或间接用于热处理的设备。 3.职责: 3.1车间生产人员负责设备的日常点检、运行维护保养。 3.2机电人员负责设备的维护保养的指导、定期检查、大/中修等工作。 3.3热处理技术员负责设备的定期检查.和校验。 3.4实验员负责产品硬度的校验,对实验数据进行记录,并出具产品实验报告。 4.流程:无 5.作业内容: 5.1设备操作 a.开机前,必须熟悉热处理炉传动系统和结构,各开关的功用。 b.升温前首先由机电工对电器.热电偶进行检查,确认正常后,操作工对照《设备日常点检卡》中规定的项目(包括各项报警项目)进行点检,正常后进行操作。c.先开淬火槽循环和水冷却,然后按照升温工艺进行升温。 d.淬火炉温度升到300℃时开启网带传动。 e.当淬火炉升温到600℃,开启回火炉进行升温;当回火炉温度升到设定温度后才开启网带传动(先开网带传送,然后拧涨紧螺杆)。 f. 温度设定:通过温度仪表的上下按键对温度设定值进行调节。 g. 网带速度设定:通过变频器的旋转钮左右旋转对网速进行调节。 5.2 设备运行 a.设备运行过程中操作工应每30分钟巡视一次设备,若发现异常应当即通知机电工进行排异。 b. 设备运行过程中遇设备故障或其它紧急情况,请按照《热处理通用规定》执行。 c. 淬火槽温度接近70℃时开启油冷却对油进行降温,油温接近50℃时关闭油冷却。 5.3 设备停止 a.炉内产品走完后关闭加热电源,(淬火加热炉的网带传动.淬火槽循环.回火炉风扇.水冷却必须开,其它可关。回火炉开始降温后必须停网带,并把涨紧螺杆松开,防止网带拉长变形)。 b. 停炉后必须继续通入甲醇,等淬火炉炉温低于700℃后方可关闭甲醇。 c. 淬火加热炉温低于300℃后才能停网带传动,低于200℃后关闭淬火槽循环泵。回火炉温度低于200℃后可停风扇。 d. 炉温冷却后关闭冷却水。 5.4 日常维护保养

特殊工序作业指导书

特殊(热镀锌)工序作业指导书 1.镀前处理: 1.1.要求: 待镀件必须满足相关图纸镀前尺寸及形状要求。 1.2.方法及措施: 1.2.1.对照生产流程单,确认待镀件的品种、数量及质量,对不 合格品返回上道工序。 1.2.2.采用打磨、机加工、滚压、锉削等纺织清除待镀件多余部 分及毛刺; 对焊制件、锻制件和铸造件,清除焊渣、氧化层和型砂等,可 用抛丸机抛丸处理,时间视待镀件的大小、形状及需清除物的 程度而定,约在10~45分钟。 2.酸洗处理。 2.1要求: 待镀件必须清除金属腐蚀物(氧化物、硫化物、锈层)及泥灰杂质(油泥、灰尘)等,满足热镀锌状态。 2.2方法及措施 待镀件的搬运不得损坏其使用性能及改变其形状、尺寸。 用配制好的稀释盐酸溶液酸洗待镀件。 酸洗池内干净无杂物。要定期清除沉淀的氧化物和泥污; 待镀件的酸洗时间视产品状况及环境温度为约1-3小时,天冷时,可加专用助剂增强酸洗能力。

当镀件表面附有暗棕色铁盐,用手可轻轻擦掉时,酸洗恰到好处。酸洗后的待镀件应立即用清水冲洗,除去残酸,或用流动的清水(中性)泡洗2~4小时。 酸洗后的乏酸掺入新酸后可继续使用,酸泥、杂物应已清除。乏酸在其铁盐含量达200~260克/升或PH值达时,乏酸作废,放入规定的池中待处理。 酸洗好的待镀件应加以检验,确认符合要求后,记录交接下道工序,对酸洗不当造成腐蚀过度及上道工序的加工缺陷的待镀件应及时检出,做好标识、记录,不得流入下道工序。 3.助熔剂 3.1要求 助熔剂基本上是一种使熔融金属能润湿固体基底金属的表面活 性剂。达到阻止锌液氧化,形成锌铁合金,促进机体与锌层的有机结合。 3.2方法及措施 助熔剂选用含量28~31%的盐酸(HCL),乏盐酸重新配制后可连续使用,待镀件在助熔剂中浸湿时间大约10分钟左右,以除去铁锈,显露机体本色为佳。 作为助熔剂的盐酸必须清洁,无泥污、杂物,盛酸槽应每天清洗。 4.烘干 4.1要求 待镀件在浸入锌液前必须烘干,以免爆炸伤人及影响镀锌质量。

铸钢件热处理作业指导书

热处理作业指导书 1.目的 保证热处理质量。 2.热处理方式 按加热和冷却条件不同,铸钢件的主要热处理方式有:退火、正火、均匀化处理、淬火、回火、固溶处理、沉淀硬化、消除应力处理及除氢处理。 3.热处理操作要求 .退火 退火是将铸钢件加热到Acs 以上20~30℃,保温一定时间,冷却的热处理工艺。退火的目的是为消除铸造组织中的柱状晶、粗等轴晶、魏氏组织和树枝状偏析,以改善铸钢力学性能。碳钢退火后的组织:亚共析铸钢为铁素体和珠光体,共析铸钢为珠光体,过共析铸钢为珠光体和碳化物。适用于所有牌号的铸钢件。图1—1为几种退火处理工艺的加热规范示意图。表l—1为铸钢件常用退火工艺类型及其应用。表1-2铸钢件退火工艺及退火后的硬度。 图1—1为几种退火处理工艺的加热规范示意图

表l—1为铸钢件常用退火工艺类型及其应用

表1-2铸钢件退火工艺及退火后的硬度 .正火 正火是将铸钢件目口热到Ac。温度以上30~50o C 保温,使之完全奥氏体化,然后在静止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工艺。图1—2为碳钢的正火温度范围示意图。表1-3铸钢件正火工艺及退火后的硬度,表1-4常用低合金铸件正火或正火+回火工艺及硬度。正火的目的是细化钢的组织,使其具有所需的力学性能,也司作为以后热处理的预备处理。正火与退火工艺的区别有两个:其一是正火加热温度要偏高些;其二是正火冷却较快些。经正火的铸钢强度稍高于退火铸钢,其珠光体组织较细。一般工程用碳钢及部分厚大、形状复杂的合金钢铸件多采用正火处理。 图1—2为碳钢的正火温度范围示意图 正火可消除共析铸钢和过共析铸钢件中的网状碳化物,以利于球化退火;可作为中碳钢以及合金结构钢淬火前的预备处理,以细化晶粒和均匀组织,从而减少铸件在淬火时产生的缺陷。

水处理设备作业指导书

水处理设备作业指导书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水处理设备操作规程 编号:MN/YN-012<sb>/JS-12-01-29 一、将各软水控制柜电源合上,看指示灯是否亮,即有电源指示, 如没有需电工及时处理。 二、将自来水进水阀打开,给接触水箱加水。 三、将锰砂缸各阀打到反洗状态。 四、检查增压泵各进出水阀均应在打开状态。 五、启动增压泵。 六、清洗10分钟后,将锰砂缸各阀打到正洗状态,关闭反洗状态各 阀,清洗10分钟关观察排污水是否澄清,如未清继续按上述操 作清洗,直至澄清。 七、检查钠离子交换器进出水阀是否在开启状态,如未打开应先打 开。 八、打开锰砂缸出水阀,关闭再生状态各阀。 九、观察接触水箱水位,如短缺太多,应停增压泵,防止泵空转, 直至水位到50%再启增压泵。 十、当软水箱水位绿灯或黄灯亮时,启软水泵,启泵前进水阀应在 开启位置,当泵的远传压力表达到时,缓慢开启出水阀到全部 打开。 十一、当运行5分钟,黄灯亮时关闭增压泵,同时关闭自来水进水阀,如纯净水在运行状态则不必停增压泵,但注意接触水 箱水位。 十二、当黄灯灭时,应启动增压泵,同时接触水箱加水。 十三、当黄灯亮时应停增压泵,接触水箱停止加水。 十四、当红灯亮时应将软水泵停止运转,关闭出水阀,直至黄灯或绿灯亮,重新启动软水泵(此过程增压泵和接触水箱加水 一直在运转状态,直至黄灯亮时停止运转),启动软水泵时也 如前所述,将旋转按钮打到运行位置,表压力至时缓慢开启出 水阀到全部打开,未经允许不得触摸变频器。 十五、如软水停用时,先将接触水箱加水关闭,增压泵停止运转,然后将软水泵停止,如纯净水还需运转,则接触水箱加 水,增压泵不能停止,但经常注意水箱水位,如满水应将加水 阀关闭,下降至50%时,再加水如此循环。

焊接热处理作业指导书

热处理作业指导书 一、工程概况 1.1本工程为江苏常州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热电厂一台240吨纯燃高炉煤气锅炉安装工程及相应的汽水、消防、电气、热控等配套系统。锅炉设备由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设计制造。 二、编制依据 2.1西北电力设计院设计图纸 2.2《施工组织总设计》 2.3《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50049-94” 2.4“DL5000-2000”《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及《火力发电厂施工图设计手册设计》 2.5《汽水管路支吊架手册》1983年版 2.6《电力建设安全操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2002年版 2.7《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1996年版 2.8《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焊接篇) 1996年版 2.9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篇) 1996年版 2.10《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DL/T821-2002射线篇、DL/T5048-95超声波篇) 2.11《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869-2004 三、作业条件 3.1 技术准备 3.1.1焊接工艺经过评定,符合工艺要求。 3.1.2作业指导书编制并审批完成,开工报告审批完成。

3.1.3工程所用的材料到位并验收合格。 3.1.4施工人员及工机具设备到位(特殊工种持证上岗)。 3.1.5施工场地清洁无杂物,具备施工的条件。 3.1.6人员组织机构建立并开始行使职责。 3.1.7 检查该项作业的上道工序应具备的技术条件。 3.1.8 施工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完成,且交底与被交底人员进行了双签字 3.2热处理前先决条件 3.2.1热处理操作工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具有相应资质的考核委员会签发的资格证书。 3.2.2所使用的热处理设备运转正常。 3.2.3检测、计量器具已经检查和校验,且在检定的有效期内。 3.2.4施工交底工作已经完成,所有操作和检验人员必须熟悉热处理程序和相应的施工措施中的各项规定和要求。 3.2.5焊后热处理应在施焊工作结束并完成焊接自检和专检合格后进行。 四、作业人员及机具配置 4.1作业人员配置、人员资格及职责:

水处理系统清洗消毒作业指导书

版本:00 日期:2012-02-23页数: Page 1 of 7标题:水处理系统清洗消毒作业指导书 文件修改记录 版本日期修订内容 00 2012-02-23 分发号 : ______(仅适用于控制文件) (仅盖有红色印章的文件才有效)

版本:00 日期:2012-02-23页数: Page 2 of 7标题:水处理系统清洗消毒作业指导书 1.目的 保证水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延长水处理系统各组件(设备)的使用寿命 2.范围 适应于工艺制水的各系统设备 3.术语(无) 4. 职责 4.1水处理岗位员工负责对水处理系统的清洗、部分消毒工作; 4.2水处理岗位员工协助设备部人员做好水处理系统保养工作; 4.3生产领班负责督导员工对水处理系统的清洗、部分消毒及保养工作; 4.4部门负责人对水处理清洗、消毒、保养的执行情况进行核查。 5.流程图(无) 6. 内容 6.1 800吨水池:储存地下水,保证原水的供给。 6.1.1清洗消毒频率:正常情况下半年一次,首次使用、或检测结果不合格、或维修维护 后对产品质量存在质量隐患或其他需要时应进行清洗消毒; 6.1.2消毒介质:二氧化氯; 6.1.3方法:先排完水,人工清洗至干净,必要时可以使用食品级柠檬酸或食品级清洗液 清洗至干净,并记录《水处理系统/原水系统清洗记录表》,再用活化后的二氧化氯原液 持续熏蒸24小时以上,此消毒工作由质量部门负责完成并记录,最后清洗至消毒介质无 残留。 6.2工艺水缸及原水缸 6.2.1清洗消毒频率:正常情况下半年一次,首次使用、或检测结果不合格、或维修维护 后对产品质量存在质量隐患或其他需要时应进行清洗消毒;

检验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2).

检验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 1.0 目的 对原辅材料、半成品及成品进行规定的检验或试验,确保未经检验和不合格的材料、产品不投入使用、加工和出厂,以使产品满足顾客的要求。 2.0 范围 适用于原辅材料、半成品及成品的检验和试验。 3.0 职责 3.1品管部负责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检验标准的制订和检验。 3.2生产部门负责自检及互检。 4.0 方法 4.1进料检验控制(IQC 4.1.1采购部在收到到货的原辅材料后,采购部的采购员填写《物料入库单》(四 联上品名、规格、应到数,仓管员负责核对实际到货数量,并将检查的结果记录在《物料入库单》上。合格后传递给品管部的IQC,如不合格按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4.1.2品管部IQC接到《物料入库单》后,按照《进料检验作业指导书》进行检 验,将检验结果记录在《进料检验记录表》上。如不合格按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4.2过程检验和试验控制 4.2.1首件检验

a.首检时机:①一批量产时; ②转模时; ③人员更换时(包括转班时; ④工、模、夹治具及机台故障修复时; ⑤生产工艺参数调整时。 b.操作员在首机时机按照相应的作业指导书对首件(一般2~5件外观 进行自主检验,并将结果记录于《首/末件产品质量检验单》,合格经 生产组长签字后送交PQC确认。 c.PQC按照相应《产品检验规范》等相关检验文件对首件进行检验,合格 后立即签板,以作操作员自检时参照。检验结果记录在《首/末件产品 质量检验单》上(尺寸冷却两小时后测量出结论并在备注栏内注明 “首件”。 d.首件经PQC确认合格后,生产部门方可进行量产。 4.2.2自检 各机位工人按照《产品检验规范》和《检验项目执行规定》进行自检和互检。 4.2.3巡检 PQC按照《产品检验规范》、《检验项目执行规定》和《抽样检查标准》相关内容及样件至少每两小时巡检一次(对于重点的工序或机台应适当地增加巡检频次,并将检验结果记录于《注塑部生产状况QC检验记录表》或《喷油、丝印车间QC检验记录表》,现场测量员每两小时进行尺寸检验,并记录在《尺寸检测表》。

特殊工序作业指导书

特殊(热镀锌)工序作业指导书 1.镀前处理: 1.1.要求: 待镀件必须满足相关图纸镀前尺寸及形状要求。 1.2.方法及措施: 1.2.1.对照生产流程单,确认待镀件的品种、数量及质量,对不合格品 返回上道工序。 1.2.2.采用打磨、机加工、滚压、锉削等纺织清除待镀件多余部分及 毛刺; 对焊制件、锻制件与铸造件,清除焊渣、氧化层与型砂等,可用 抛丸机抛丸处理,时间视待镀件的大小、形状及需清除物的程 度而定,约在10~45分钟。 2.酸洗处理。 2.1要求: 待镀件必须清除金属腐蚀物(氧化物、硫化物、锈层)及泥灰杂质(油泥、灰尘)等,满足热镀锌状态。 2.2方法及措施 2、2、1 待镀件的搬运不得损坏其使用性能及改变其形状、尺寸。 2、2、2 用配制好的稀释盐酸溶液酸洗待镀件。 2、2、3 酸洗池内干净无杂物。要定期清除沉淀的氧化物与泥污; 2、2、4 待镀件的酸洗时间视产品状况及环境温度为约1-3小时,天冷 时,可加专用助剂增强酸洗能力。

2、2、5 当镀件表面附有暗棕色铁盐,用手可轻轻擦掉时,酸洗恰到好 处。 2、2、6 酸洗后的待镀件应立即用清水冲洗,除去残酸,或用流动的清 水(中性)泡洗2~4小时。 2、2、7 酸洗后的乏酸掺入新酸后可继续使用,酸泥、杂物应已清除。 乏酸在其铁盐含量达200~260克/升或PH值达0、5时,乏酸作废,放入规定的池中待处理。 2、2、8 酸洗好的待镀件应加以检验,确认符合要求后,记录交接下道 工序,对酸洗不当造成腐蚀过度及上道工序的加工缺陷的待镀 件应及时检出,做好标识、记录,不得流入下道工序。 3.助熔剂 3.1要求 助熔剂基本上就是一种使熔融金属能润湿固体基底金属的表面活性剂。达到阻止锌液氧化,形成锌铁合金,促进机体与锌层的有机结合。 3.2方法及措施 3、2、1 助熔剂选用含量28~31%的盐酸(HCL),乏盐酸重新配制后可 连续使用,待镀件在助熔剂中浸湿时间大约10分钟左右,以除去铁锈,显露机体本色为佳。 3、2、2 作为助熔剂的盐酸必须清洁,无泥污、杂物,盛酸槽应每天清 洗。 4.烘干

锅炉水处理作业人员考核作业指导书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7100 There Are Certain Management Mechanisms And Methods In The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s, And The Provisions Are Binding On The Personnel Within The Jurisdiction, Which Should Be Observed By Each Party.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锅炉水处理作业人员考核作业指导书正式样本

锅炉水处理作业人员考核作业指导 书正式样本 使用注意:该管理制度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管理机制和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设置的规范,条款对管辖范围内人员具有约束力需各自遵守。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第一条为了规范水处理作业人员的考核工作, 保障锅炉安全、经济运行,根据《特种设备作业人员 监督管理办法》、《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规则》等 规定、制定本指导书。 第二条本指导书适用于湖州市内从事锅炉水处 理作业人员的考核。 锅炉水处理作业人员划分为Ⅰ,Ⅱ两个级别。级 别划分及其允许的作业范围如下: (一)Ⅰ级,热水锅炉和额定工作压力小于或 者等于2.5MPa的蒸汽锅炉;

(二)Ⅱ级,锅炉参数不限。 第三锅炉水处理作业人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年满18周岁,男性60周岁以下,女性55周岁以下; (二)身体健康,矫正视力正常,无色盲; (三)一般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其中Ⅱ级水处理作业人员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 (四)有相应的锅炉水处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 (五)熟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掌握有关安全技术知识。 第四条锅炉水处理作业人员考试,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实际操作技能考试。理论考试采用全省统一题库,机考;实际操作技能考试采用实际操作和口试结合的方式。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技能考试具体内容

XX果汁饮料公司RO反渗透水处理作业指导书

RO 反渗透水处理岗位作业指导 书 1岗位设备及工艺流程 1.1 设备流程

1.2岗位设备一览表 1.3工艺流程

1.4工艺控制要点

2.1.1 进入车间前换上工作服,带上工作帽。 2.1.2 检查车间及设备卫生情况,保证生产场地清洁卫生。 2.1.3 检查设备情况是否正常,情况正常才能开机。 2.1.4 检查化学药剂是否准备充足,若不够,领取补足。 2.1.5 检查电源、电压、水源、水压是否正常。 2.2 启动 2.2.1 正常启动时首先打开进水阀1和排气阀6,待排气阀6中气体排尽,有持续水 流出时打开 下排阀4,然后关闭排气阀6,调节进水阀1和下排阀4,使进水流量控制 在正常流量,运行3分钟后打开出水阀5和下一级设备的进水阀,关闭下排阀 4,过滤 器正常运行 2.2.2 正洗和反洗 2.2.2.1 正洗时打开进水阀1和下排阀4,时间约为5-10分钟,当阀4出水变澄清 时正洗结 束,打开出水阀5,关闭下排阀4,转入运行。 2.2.2.2 反洗时利用原水泵提供反洗用水,打开反洗阀 3和上排阀2,可同时打开排 气阀6。反洗流量以滤料不被冲出为控制点,反洗时间约为 5-10分钟,以出水澄清为 终点。反清洗结束后逐渐减少反洗水直到停水进水。等滤料沉淀稳定后,既可转入正 洗一运行。 注:反洗过程中,可采用突然关小阀门后再突然开大阀门来增加过滤器反洗力度, 加强反洗效果,但要控制流量不要过大,防止冲出太多滤料和使滤料乱层。 2.3 停机 停机时先停止水泵,打开排气阀6,然后关闭进水阀和出水阀5。 二、活性炭过滤器 1 正常启动时首先打开进水阀1和排气阀6,待排气阀6中气体排尽,有持续水流出 时打开下排 阀4,然后关闭排气阀6,使进水流量控制在正常流量,运行 3分钟后打开 出水阀5和下一级设备的进水阀,过滤器正常运行。 2正洗和反洗 2.1 正洗时打开进水阀1和下排阀4,当阀4出水变澄清时正洗结束,打开出水阀 5,以及下一级设备的进水阀,关闭下排阀 4,转入正常运行。 一、多 介质 过滤 器 2起停机操作控制程 2.1启机前的准备工作

管道焊接及焊后热处理作业指导书

焊接及焊后热处理作业指导书 1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工业管道或公用管道中材质为碳素钢、合金钢、低温钢、耐热钢、不锈钢和异种钢等压力管道的手工电弧焊、氩弧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及其焊后的热处理施工。 2 主要编制依据 2.1 GB50236-98《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2.2 DL5007-92《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火力发电厂焊接篇)》。 2.3 SH3501-2002《石油化工剧毒、可燃介质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2.4 其他现行有关标准、规范、技术文件。 3 施工准备 3.1 技术准备 3.1.1 压力管道焊接施工前,应依据设计文件及其引用的标准、规范,并依据我公司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编制出焊接工艺技术文件(焊接工艺卡或作业指导书)。如果属本公司首次焊接的钢种,则首先要制定焊接工艺评定指导书,然后对该种材料进行工艺评定试验,合格后做出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3.1.2 编制的焊接工艺技术文件(焊接工艺卡或作业指导书)必须针对工程实际,详细写明管道的设计材质、选用的焊接方法、焊接材料、接头型式、具体的焊接施工工艺、焊缝的质量要求、检验要求及焊后热处理工艺(有要求时)等。 3.1.3 压力管道施焊前,根据焊接作业指导书应对焊工及相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做好技术交底记录。 3.1.4 对于高温、高压、剧毒、易燃、易爆的压力管道,在焊接施工前应画出焊口位置示意图,以便在焊接施工中进行质量监控。 3.2 对材料的要求 3.2.1 被焊管子(件)必须具有质量证明书,且其质量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或部颁标准)的要求;进口材料应符合该国家标准或合同规定的技术条件。 3.2.2 焊接材料(焊条、焊丝、钨棒、氩气、二氧化碳气、氧气、乙炔气等)的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且具有质量证明书。对焊接材料的具体要求详见《压力管道组成件、支承件及相关材料检验试验规程》,其中钨棒宜采用铈钨棒;氩气纯度不应低于

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汇编.

作业指导书汇编 ZYJX/JW-01-2014 编制: 审核: 批准: 发布:2014-5-10 实施:2014-5-10 目录

文件名称页码目录------------------------------------------------------1托辊焊接作业指导书----------------------------------------2 托辊装配作业指导书----------------------------------------3 装配作业指导书--------------------------------------------5 滚筒焊接作业指导书---------------------------------------13油漆作业指导书-------------------------------------------17 托辊焊接作业指导书

1.目的:明确工作职责,确保加工的合理性、正确性及可操作性。规范安全操作,防患于未然,杜绝安全隐患以达到安全生产并保证加工质量。 2.范围:适用于所有托辊轴承座焊接加工作业,是托辊生产关键工序。 3.职责:指导托辊轴承座焊接加工作业操作者的焊接工作。 ,4. 设备调整:检查设备是否完好,按规定要求润滑设备;按照托辊型号选择与之相对应的压头,调整设备支座高度使之与加工托辊相适应。 5. 焊接规范:使用CO2气体保护焊:要求焊角高3㎜,电流i=130~160A,电 压u=19~22V,CO2气体流量Q=20~25L/min,焊接速度V=40~45㎝/min,焊丝直径1.0㎜,材质H08Mn2SiA。 6. 加工完成的轴承座,经过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压装和焊接。 7. 第一步压装轴承座:将经过检验合格后轴承座放入筒皮两端各一个,摆在后 在压装机上采用与轴承座相对应的压头将冲压轴承座压入管体两端(关键工序:注意摆正,不可压偏)。 8. 第二步焊接轴承座:将压装上轴承座的筒皮置于托辊焊接机床上,顶紧轴承 座。要求焊缝均匀一致,接口不许有焊瘤、凸点、凹坑等缺陷。 9. 焊接:启动焊机,按焊接规范开始焊接一端轴承座。 10. 检验:焊接结束后检验两端焊缝,要求轴承座焊接牢固,焊高符合要求,焊 缝均匀一致,表面光洁,不得有气孔、夹渣、虚焊、疙瘩等质量缺陷。11. 自检合格后,报质检部检验。

过程作业指导书

篇一:过程流程图作业指导书1. 目的 过程流程图是反映出零部件从原材料入厂到成品入库的整个制造过程,是由一系列按顺序的制造单元所组成,它是pfmea/控制计划/作业指导书/设备清单/人员配置/生产节拍等文件的输入基础。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内产品试生产和批量生产过程流程图的编制和实施。 3. 职责 3.1 技术部为过程流程图制定和管理的归口部门。 3.2 质量部、制造总部、各车间为过程流程图制定、实施和管理的配合部门。 4. 工作程序 4.1 项目小组应根据产品技术要求或标准、dfmea、以往同类产品经验,分析制造、装配过程的设备、材料、方法和人力变化的原因,合理编排过程流程图,并发制造总部和各车间。项目小组应使用《过程流程图检查清单》来进行检查和评审。由技术部负责编制试生产和批量生产的产品过程流程图。 在产品过程流程图下方写明共几页和第几页。 4.3.2制定部门 填入负责编制过程流程图最终版本的部门。 4.3.3制定日期 填入首次编制过程流程图的日期。 4.3.4 产品名称/件号 填入被监控的产品/过程的名称和描述。 4.3.5规格/型号 填入被监控的产品规格/型号。 4.3.6零件编号 填入被监控的系统、子系统或部件编号。 4.3.7顾客名称 填入客户公司名称。 4.3.8版本 若适用试生产或批量生产,在s、a、b后面对应的方框中打“■”,s代表试制状态版本,a 代表小批量生产状态版本,b代表批量状态版本。 4.3.9修订日期 填入编制过程流程图最新修订日期。 4.3.10步骤 填入产品加工工序号。 4.3.11过程流程 填入各步骤的相应符号:“◇”表示检验、“□”表示加工、“→”表示搬运、“△”表示贮存、“☆”表示返工/返修。 4.3.12过程流程名称 填入每道工序过程的名称。 4.3.13机器设备/测量设备填入每一操作的工具。 4.3.14产品特性 填入直接在产品或其零件中反应的质量特性。 4.3.15过程特性 过程中要控制的会影响产品特性的参数等。 4.3.16搬运方式 填入加工工序间所用到的运输工具。 4.3.17特殊特性符号 填入客户所规定的特殊特性符号,如客户没要求的,在此填入企业内部自行识别的对应特性标识,按下方法分五类: s、r、a、b、c 。s、r:在可预料的合理范围内变动会显著影响产品的安全特性或政府法规的符合性(如:易燃性、车内人员保护、转向控制、排放、噪声等等);需要特殊生产、装配、发运、或监控的产品要求(尺寸、规范、试验)或过程参数,一般按顾客要求列此类。a:在可预料的合理范围内变动可能显著影响顾客满意程度重要的产品、过程和试验要求(非安全或法规方面),例如配合、功能、安装和外观,或者制造、加工此产品的能力;b:在可预料的合理范围内变动不显著影响产品的安全性、政府法规的符合性,也不会显著影响顾客对产品的满意程度,但对下道工序或过程的装配、制造等带来显著影响的特性。c:在可预料的合理范围内变动不会对总成产品的性能、安装和外观有显著影响、也不会因此而引起顾客抱怨的的特性)。 4.3.18编制: 填入负责编制过程流程图的项目工程师。 4.3.19审核 填入负责审核的负责人。 4.3.20批准 填入负责批准的负责人。 4.4 监控计划的实施和管理

工业管道安装预热及热处理作业指导书

工业管道安装预热及热处理作业指导书 5.1 预热一般技术要求 5.1.1 预热的必要性以及预热温度应在焊接工艺规程中规定,并经焊接工艺评定验证。 5.1.2 当用热加工法切割、开坡口、清根、开槽或施焊临时焊缝时,亦应考虑预热要求。 5.2 预热温度 5.2.1 各种材料所要求和推荐的最低预热温度见表5.2.1。若环境温度低于0℃,表5.2.1中的推荐温度即为规定的预热温度。 5.2.2 不同预热要求的材料焊接时,应符合表5.2.1中的较高预热温度要求。 5.2.3 需要预热的多层(道)焊焊件,其层间温度应不低于预热温度。

表5.2.1 预热温度 母材类别较厚件 的 名义壁 厚 Mm 规定的母 材 最小抗拉 强度 MPa 最低预热 温度 规定 ℃ 推 荐 ℃ 碳钢(C) 碳锰钢(C-Mn) <25 ≤490 -10 ≥25 全部-80 全部>490 -80 合金钢(C-Mo、Mn-Mo、Cr-Mo) Cr≤0.5% <13 ≤490 -10 ≥13 全部-80 全部>490 -80 合金钢(Cr-Mo) 0.5%<Cr≤2% 全部全部150 -合金钢(Cr-Mo) 2.25%≤Cr≤10% 全部全部175 -马氏体不锈钢全部全部-150a 铁素体不锈钢全部全部-10 奥氏体不锈钢全部全部-10a 低温镍钢(Ni≤4%) 全部全部-95 8Ni钢、9Ni钢全部全部-10 5Ni钢全部全部10 -

铝、铜、镍、钛及其合金全部全部-10 a 奥氏体不锈钢的层间温度宜小于150℃,马氏体不锈钢的层间最高温度为315℃。 5.3 预热温度的测量 5.3.1 预热温度应采用测温笔、热电偶或其它合适方法进行测量并记录,以保证在焊前及焊接过程中达到和保持焊接工艺规程中规定的温度。测量仪表应经计量检定合格。 5.3.2 热电偶可用电容储能放电焊直接焊在工件上,可不必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和技能评定。热电偶去除后,应检查焊点区域是否存在缺陷。 5.3.3 预热区域应以焊缝中心为基准,每侧距离应不小于焊件厚度的3 倍,且不小于25mm。 5.4 中断焊接 5.4.1 焊接中断时,应控制合理的冷却速度或采取其它措施防止对管道产生有害影响。 5.4.2 再次焊接前,应按焊接工艺指导书的规定重新进行预热。 5.5 弯曲和成形后的热处理 5.5.1 除弯曲或成形温度始终保持在900℃以上的情况外,

关键(特殊)工序作业指导书

关键(特殊)工序作业指导书 一、经过研究,本工程将下列工序列为关键工序 1、电缆桥架安装 2、电缆敷设 3、矿物绝缘防火电缆(含柔性矿物绝缘电缆)技术要求 4、综合吊架安装 二、施工工艺 1、电缆桥架安装 桥架安装前,必须与空调通风、给排水等专业协调,避免与风管、水管发生冲突。 根据车站综合管线布置图,以风管、水管或墙体为参考,确定桥架的安装位置,使用钢卷尺、水平尺、线锤、墨斗等工具进行弹线定位。 在桥架直线段两端用冲击钻打孔,安装两端的四个立柱,用水平尺和线锤调正。再用尼龙绳绷紧在两立柱靠桥架侧平面,以此为依据每隔1.5米依次安装其他立柱。 立柱安装好后同样先安装两端托臂,调平后利用尼龙绳以同样的方法安装其他托臂。 桥架安装时应先安装弯通、三通,再安装直线段部分。桥架与桥架之间用连接板连接,连接螺栓采用半圆头螺栓,半圆头在桥架内侧。 多层桥架应先安装上层,后安装下层,各层标高以设计图为准。水平相邻桥架净距不宜小于50mm,与弱电电缆桥架距离不小于0.5m。 桥架跨越建筑物变形缝时应按《钢制电缆桥架安装工艺》做好伸缩缝处理,桥架直线段超过30m时,应设热胀冷缩补偿装置。 桥架安装应横平竖直、连接牢固、整齐美观,宜与建筑物坡度一致,同一水平面内水平度偏差不超过5mm/m,直线度偏差不超过5mm/m。 桥架接地采用在桥架上敷设40×4镀锌扁钢作为接地干线,并通过单芯电缆与变电所接地母排可靠连接,桥架与桥架间、桥架与接地干线间通过编织铜线相互连接,形成电气通路。

2、电缆敷设 (1)电缆敷设 电缆敷设前检查电缆支架、桥架、吊架、托架等预埋件的牢固,预留孔、洞、槽的正确、电缆夹层、沟、隧道、电缆井无杂物和积水,附设路径畅通,电缆滚动前,检查电缆盘牢固,滚动时顺着电缆盘上的箭头指示或电缆缠紧方向,再穿过站台板、轨道、建筑物时穿管防护,防护管内径大于电缆外径的1.5倍。 在桥架上敷设多根电缆时,事先将电缆的排列用图表的方式画出来,按图敷设,以防交叉和混乱。敷设前应检查电缆外观无损伤、扭曲现象,绝缘测试良好。 敷设时将电缆盘置于放线架上,放线架的设置地点以敷设方便为原则,一般在电缆的起点或终点。在桥架上均匀安放滚轮或滑车,将电缆置于其上以人力牵引敷设。电缆上不得有铠装压扁、电缆绞拧和护层折裂等未消除的机械损伤,附设后按设计要求排列整齐无交叉,在终端和接头处附近预留备用长度。 对于部分穿管敷设的电缆,敷设前应首先检查钢管两端口是否光滑,护口是否齐全,钢管内部无积水且无异物堵塞;当管路较长或转弯较多时,应往管内吹入适量的滑石粉。 敷设电缆时应用力均匀,配合协调,牵引力不得大于缆线允许张力的80%。站内长路径、隔层或隔房间敷设电缆时应配备对讲机。电缆遇建筑物伸缩缝应留有余量,电缆最小弯曲半径要符合施工规范要求。 电缆敷设完毕应及时在两端挂牌,标牌字迹清晰、不易褪色,注明起止点、电缆编号及规格型号。桥架上的电缆应整理顺直并用尼龙扎带绑扎固定。 电缆桥架内每根电缆每隔50m处,电缆的首端、尾端及转弯处设置标记,注明电缆编号、型号、规格、起点和终点。强电与弱电再同一竖井内敷设时,分别再竖井的两侧敷设或采取隔离措施。桥架距地面的高度,不得低于2.5m(专用电缆通道除外)。 电缆桥架遇伸缩缝时配置伸缩板进行补偿处理。 (2)电缆终端头制作 严格遵守制作工艺流程,电缆终端头按设计安装在指定位置,带电部分对地净距离满足室内配电装置最小安全净距的要求,并牢固地固定在支架或框架上。 电缆终端头制作前应将电缆两端包扎好,防止潮气进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