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传统孝道及其现实意义

论传统孝道及其现实意义

论传统孝道及其现实意义
论传统孝道及其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考察论文——论传统孝道及其现实意义

学院:商学院

班级:15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二班

姓名:徐雄韬

学号:151112116

论传统孝道及其现实意义摘要: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国历史上绵延几千年,以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成为中华传统道德文化的核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客观地认识传统孝道的产生与发展历程,探求其合理内核,紧密结合当代社会实际进行合理的批判与继承,对中国在新世纪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施以德治国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孝孝文化传承发扬

一、孝文化的内涵

(一)什么是“孝”

孝,本生于血缘亲情之爱。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说,最根本,最首要的,莫过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兄姊与弟妹的关系,故有“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之说。孝,主要是指子女对父母的尊与养。孝的概念形成于西周时期,由于西周以血缘宗法立国,因而孝道在社会生活中居于特别重要的地位。

1.善事父母,孝敬父母

孝文化的核心内涵就是家庭伦理,孝首先倡导就是孝敬尊重父母。

敬养父母即是“敬爱”、“奉养”父母。儒家倡导对父母首先要“敬”。古之人有言曰:“衣与!缪与!不女聊。今夙兴夜寐,耕耘树艺,手足胼胝,以养其亲,无此三者,则何为而无孝也?”这种援敬入孝的思想,使一般的亲缘血亲关系规定上升为规范化的道德情操。

2.珍爱生命,生儿育女

《孝经?开宗明义章》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敬养父母以保全身体为前提,尽到敬奉父母的责任;即使身体健全,但品行不端,名声有损,也是尽不敬养父母的职责的。因此,全身是事亲的前提,而全身又是为了更好的敬养父母,实现孝道。孔子曾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而《孟子》有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生儿育女传宗接代摆在了孝行得首位。

(二)什么是孝文化

首先,孝的基本要求在于继承父志。其次,孝顺以礼为准则。第三,孝是仁德的根本,“亲情之爱”即孝道。第四,孝是为政的根本。孝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人伦之基,事业之本。汉司马迁曾言:“且父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也,夫天下称颂”。这就把修身、齐家、治国,紧密联系在一起。可见孝是中国封建道德的核心。

孝文化是指孝行为在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中的体现。孝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孝文化。孝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应,又给予巨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孝文化包含经典孝文化和民俗孝文化。所谓经典孝文化,即中国传统的儒家孝文化,包括:孝与仁,孝与义,孝与礼,孝与信,孝与忠。。

二、弘扬孝文化的重大意义

孝文化就是道德文化,也就是尊老爱幼、长幼有序、团结互助、爱国爱家等诸多优秀品质的具体体现。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等优秀传统美德源远流长。上古时期五帝之中的舜帝,不仅在孝行为上树立了典范,而且还要求人们按照“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的道义办事。孔子最早提出了“仁”的道德原则,而“孝弟”则是“仁”的根本,足见他对血缘关系上的常有道德标准的高度重视。墨子的“慈孝”,董仲舒的“三纲五常”,程朱理学的“存理灭欲”,都是孝文化内容的不断丰富与传承。

孝文化是中国优秀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就是“必须继承和发扬一切优秀”文化的具体内容。把这些闪烁着真理光芒和人格魅力的民族文化瑰宝发掘出来,形成具有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规范体系,以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是一项功德无量的事业。

三、孝文化的重建

(一)重拾传统孝文化的教育

传统孝文化教育的缺失是当今社会孝道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必须要重视传统文化对我们的影响,我国古代有着丰富的孝道文化,需要我们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与时俱进地取其精华,去其槽粕地加以批判的继承和发展。在学校的教育中,从学前教育开始,培养孩子的孝道的意识,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加强孩子对《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经典国学书籍的学习,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能够发扬光大,越走越远,与时俱进。在家庭的教育中,父母通过言传身教对孩子进行孝道的教育,为孩子树立良好地榜样,使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自觉地受到良好的熏陶,让“孝”在孩子的心灵中扎根。组织开展“孝文化进校园”活动,加大孝文化在青少年中的普及力度。在社区、农村和家庭广泛宣传孝文化知识和孝文化模范人物的典型事迹,营造积极向上的孝文化氛围。

(二)培养感恩意识

孝文化跟感恩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我们要学会感恩,学会感恩,就意味着我们懂得了孝顺父母,尊老爱幼,珍惜我们现在所拥有的幸福生活。“感恩”是个舶来词,“感恩”二字,牛津字典给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感恩”是因为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一切的一切包括一草一木都对我们有恩情!在人的一生中,小而言之,从我们小时候,就领受了父母的养育之恩;等到上学,老师的教育之恩贯穿我们学习过程的始终,工作以后,领导、同事的关怀、帮助之恩,帮助我们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让我们走向成熟;等我们老了,走不动了,又免不了要接受晚辈或社会的赡养、照顾之恩;感恩,说明一个人对自己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有着正确的认识;报恩,则是在这种正确认识之下产生的一种责任感。

学会感恩,懂得感恩,才知道父母的艰辛,老师的不易,曾经帮助你的所有人的真诚,因此,感恩,就是在践行孝道,怀抱一颗感恩的心去孝行你的父母、老师及他人。

(三)聚全社会之力,大力弘扬孝文化

我们研究孝文化,不仅仅是因其优秀的文化理论和其重要的文化遗产,更重要的是要与我国社会现实紧密结合,而现代社会弘扬孝文化的意义可归纳为:

1.和睦家庭

敬亲养亲的思想,维持了家庭的和谐。“孝”最基本和核心的涵义就是“事亲”,而且不仅要在物质上奉养亲人,更重要的是在精神上尊敬亲人。

2.稳定社会

珍爱生命是作为一个人必须具备的思想素质。正是每个人都珍爱生命,才是法律拥有了可行性。人们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因而不会轻易去触犯法律,以免获得物质、肉体或者是精神上的惩治,有些甚至是生命的代价。这种珍爱的思想形成了一种无形的法律束缚,巩固了法律的有效性。而孝文化中所倡导的慈老爱幼,提倡的是一种博爱与广敬的思想。博爱的思想构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关心、互助、友爱,从而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广敬的思想所要求人们尊重万物,也是从侧面时刻要求自己修身养性,以仁爱之心对世间万物。

3.振兴民族

由古代孝文化中承志立身,忠孝相通而繁衍出来的是对祖国深沉的热爱。人们由对父母、家庭的爱以及对于祖国的爱的情感升华,必然能够转化为服务社会、报效祖国的实践行为,为社会、国家、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斗。这就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责任心,使全球的炎黄子孙在孝文化的陶冶下,更加热爱中华民族,团结一起来担当民族复兴的大任,振兴中华民族。由爱家,爱社会,到爱国家,每一个人都将为家庭的和谐,社会的稳定,国家的振兴,做自己最大的努力。

在一个强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时代里,我们迫切的渴望一切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养料。孝文化,以它优秀而独特的文化精髓,以及其日益完善的文化内涵,引导着一代一代的中国人民在这片黄土地上繁衍生息,衍生文明。

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谈谈你对孝道的理解

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谈谈您对孝道的理解 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仅就是一种“善事父母”的日常伦理意识、规范与实践,实际上它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整个中国文化的首要精神,其影响之大、涵盖之广,既深且远。孝就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集道德观、人生观、宇宙观为一体的核心与首要观念。孝就是中华传统伦理体系的起点与诸道德之首。对当代中国影响深远且发展至今又具有新的时代特点。 传统中国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可称之为孝的文化;传统中国社会更就是奠基于孝道之上的社会,因而孝道乃就是使中华文明区别于古希腊罗马文明与印度文明的重大文化现象之一。孝不仅在中国文明中有其广泛的文化综合意义,它不仅就是一种亲子间的伦理价值观念与规范,而且包含着宗教的、哲学的、政治的、法律的、教育的、民俗的、艺术的等诸多文化意蕴,可以说就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核心观念与首要文化精神,就是中国文化的显著特色之一。 孝的一般意义就是孝敬父母,其具体内容在儒家经典—《孝经》中有明确说明:“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又谓:“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子如何事亲呢?“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 诚然,对于封建统治阶级所提倡的残害人性、盲从盲信、极不平等为特征的“愚忠”、“愚孝”,我们应该批判、剔除之;但就是,孝敬父母、尊敬长者的基本思想,则就是中华民族数千年调整、与谐家庭关系所积累起来的伦理规范,就是历代人们所认同的传统文化精神,在我们今天仍须继承与发扬。这就是因为,孝敬父母不但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就是现代文明的重要内容。它不但可以促进家庭的与睦、团结,也能帮助社会与国家的稳定,使社会正气上升。 对于孝亲敬长的合理的孝,我们应大力弘扬;而对于残害人性、盲从盲信、极不平等为特征的“愚忠”、“愚孝”,我们则应批判、剔除之。 孝就是中华文化的中华伦理的鲜明特点。中国文化虽然就是由儒释道等多种要素组成的,但其中心则就是儒学,而仁学又为儒学之主要精神,但仁学之精神却就是完全由孝道出发的。所以孝道也可以说即为中国文化的核心。孝就是贯穿天、地、人、祖、父、己、子、孙之纵向链条,孝就是中国文化逻辑之网的纽带与核心。又由于在孝中已经全部包含了儒家亲亲、尊尊、长长的宗旨,因而成为儒家文化甚或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孝就是中国文化中出现最早的伦理观念与德目之一。在周代,孝就是尊祖敬宗的宗教与人文合一的意识,再发展,才产生了“善事父母”的人文伦理意识。从孝义的产生、发展本身来瞧,它就就是合天道与人道为一的观念,把天、祖、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从孝本身的内涵瞧,也就是把自然亲情的天道与亲子伦理的人道很好地结合起来了。孝在中国文化中就是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纵向链条。因此,孝意识就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核心。 孝就是传统伦理的元德。“百事孝为先”。孝就是中华传统伦理体系的起点与诸德之首。正如《孝经》所说:“曾子曰:‘敢问圣人之德,无以加于孝乎?’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 孝就是中国古代政治的伦理精神基础。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孝,不仅就是德之本,教之所由生,而且也就是古代政治伦理精神基础。这不仅体现在思想家的著述与文化观念中,而且也贯彻实施在古代社会的政治中。孝之所以成为仁之根本,关键在于孝就是维护封建社会政治、社会稳定的伦理精神基础。 孝道在中国传统社会有极高的社会地位,它不仅就是传统伦理文化的基石,而且就是整个文化与社会、政治生活的基石。简而言之,泛孝主义就是孝在传统社会的地位,但在当代社会,孝不可能再继续享有这样的地位了。它只适用于家族主义盛行的传统农业社会,而不适合于宏扬个性独立的现代工商社会。于就是,在范围上,孝道只能局限于家庭之内;在性质上,孝道只能局限于亲子之间。 在建设当代社会的孝文化的过程中,实现由传统孝道向现代新孝道的创造性转化就是至为重要的。那么较之于传统孝道,现代新孝道有哪些特点呢?主要可以概括为:1、人格平等性。2、义务并行互利性。3、注重感情性。4、强调自律性。到了现代社会,它律性的孝道失去其原有的作用与功能,现代社会中,个人独立自主的倾向很强,她律的孝道训练不易为子女接受,也难以产生预期的效果。比较明智的办法,只有代之以自律的孝道教育。在这种教育过程中,父母应该放弃以权威的方式训练子女盲目的服从与外表的恭敬,改以理喻的方式教导子女理解善待父母及其她人的重要与意义,从而学得设身处地的孝道原则。这样的孝道原则则属于个人自己的,不必靠外在的权威或规范来监督,即能自动自发的做出自己认为适当的孝行,所以,这种孝道就是自律性的而不就是她律性的。 总之,我们既要继续发扬我国孝亲尊老的优良传统,同时也要吸取重视代际亲子平等的合理因素,在新时代

传统孝道与现代孝道

传统孝道与现代孝道 肖波 每个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都要解决“老有所养”的问题。我们民族给出的答案是“导民以孝,以孝侍亲”,以孝文化作为解决养老问题的思想基础。面对今日中国“银发社会”浪潮到来之挑战,应着力推动传统孝道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现代孝道筑强我国养老保障制度。 传统孝道以养老敬老为基本要求 传统孝道主张养老敬老。孝老敬亲是中国人伦道德的根本,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伦理思想资源。 ⒈“奉先思孝”、善事父母,民以敬老为德。 爱敬父母是孝最基本的内容。孝之爱敬,从何而来?《礼记·祭义》有云:“立爱自亲始”,这种“爱人”之情来源于父母与子女的血缘亲情;是一种出自自然人性,发自子女内心的对父母的亲近、敬重。 “善事父母”是孝文化最基本的要求。这首先指“能养之孝”。孔子说:“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要求“事父母,能竭其力”;在“能养之孝”的基础上,孔子又提出“敬亲之孝”。他说,“今之孝者,是为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即是说如果对父母不是由衷地敬爱,那养父母和养牲畜就没有什么差别。在这里,孔子援“敬”入“孝”,拓宽和升华了孝的内容。那么,怎么才算敬养,怎么才算孝子之行呢?《孝经》中提出来了“五备”:“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也,然后能事其亲。”“五备”的要义在于要将父母放在心上,以诚敬的心情做好“生、养、死、葬”中的每一件事。这一点实际上为后世对老人的“精神慰藉”“人文关怀”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⒉“导民以孝,以孝侍亲”,国以敬老为计。 这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特点。“洪荒年代”有过集体养老。“孝之本宜,恐非限于父母,诸父诸祖亦应善事。”(《金文诂林·卷八》)社会处于一种原始、初级的集体养老的阶段,扶养老人是全氏族成员的共同责任。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养老方式由集体养老逐步转变为家庭养老。这首先是因为,物质生活资料有了相对剩余,私有财产的范围逐渐扩大。这就为人们的“亲亲之私”及养老方式变化提供了客观条件。二是由于婚姻家庭形式发生重要变化。人类社会逐渐步入

浅谈儒家孝道思想的生命意识(一)

浅谈儒家孝道思想的生命意识(一) 论文关键词]孝道生命意识追思爱敬延续 论文摘要]在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和道德传统中,儒家孝道思想不仅体现出一种家庭伦理思想,同时也体现出人类对于自身生命的关怀,它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生命价值观,是人类追求生命永恒的一种体现。祭祀祖先是对生命的追思意识,孝养父母是对生命的爱敬意识,生儿育女、以期传宗接代是对生命的延伸意识,儒家孝道思想的生命意识正是通过这三个层面展示出来,这也是儒家孝道文化独特魅力所在。梁漱溟先生曾说过:“中国文化是‘孝’的文化,自是没错。”1](P307)当人们谈论儒家孝道思想的时候,往往最容易想到子女孝敬父母、关爱父母,其实,儒家孝道思想不仅局限于子女对父母的孝养,还包括其他两个层面的内容,即崇拜、祭祀祖先和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对祖先的崇拜和祭祀是对过去生命的一种追思;对父母的尽孝则是对现在生命的珍视与关爱;生儿育女、传宗接代是对未来生命能够得以延续的一种期望,在以家庭为单位的古代社会,人类的生命正是通过在这三个环节中的不断流动得以传承与提升。孝道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孝是中国文化最突出的特色2](P31),生命意识则是儒家孝道思想的本质。 一、生命的追思意识 孝道思想中对祖先的祭祀是中国人祖先崇拜的一种表现,是人类亡而不死的生命意识,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经·三才》)孝是人类一切社会行为的根本准则,是从事其他社会活动的起点,故曰“夫孝,三皇五帝之本务,而万事之纲也”(《吕氏春秋·孝行览》)。孝字是一个会意字,早在殷商甲骨卜辞中就有“孝”字,孝字结构具有双重特征。从象形角度看,该字上半部是“老”字,表示祖宗、先辈的意思;下半部是“子”字,表示子女、晚辈的意思。从会意角度看,孝字则是“老”字与“子”字的组合,其中蕴涵着丰富的生命意义:“老”扶“子”头,“子”承“老”身,这一结构既可理解为“子”是“老”的拐杖,有责任、义务对“老”的生命进行赡养和照顾;又可看作“老”用饱经生活沧桑的手掌抚摸着“子”的头,向晚辈托付生命传承的责任,传授做人做事的道理和方法。正是基于这样的意蕴,故《尔雅·释训》解释道:“善父母为孝”;许慎《说文解字》中解释说:“孝,善事父母者。从老、从子,子承老也。”“孝”的文字结构向我们展示了“孝”所具有的最原始、最质朴的意蕴,尽管这只是一种萌芽状态,但构成了整个孝文化的生长点。正是通过对“老”和“子”这种原发性的生命关系的延伸和提升,才形成了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孝文化。 人类与其他一切动物最本质的区别就是能够自觉用意识的力量去维护生命,在人类早期,人就开始思考自身的存在和生命本源问题,从而产生了对生命本源重视的意识,这种观念则体现在人们对祖先崇拜以及祭祀的活动中。 西周金文中的孝观念大多数表现在对祖先的祭祀活动中,祈求祖先保佑子孙后代,其崇拜对象并非健在的父母,而是先祖。当时出现的孝字,也多与祖先祭祀活动有关,如《追簋》中有“用享孝于前文人”(《三代吉金文存》9.5),《酒诰》中有“用孝养厥父母”(《尚书·酒诰》),《文侯之命》中有“追孝于前文人”(《尚书·文侯之命》)等,句中无不包含此种意义。祖先崇拜的出现固然是由多方面心理因素造成的,但感念生命的由来、感激祖先赋予生命无疑是最重要的方面。他们知道:“先祖者,类之本也”(《荀子·礼论》),“无先祖焉出?”(《大戴札记·礼三本》),“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礼记·效特性》)。由于生命是从祖先那里传承而来的,我们先人所拥有的生命来之不易,所以人不能忘祖,“君子反古复始,不忘其所由生也”(《礼记·祭义》)。人们祭祀祖先,就是要表达对祖先赋予我们生命的崇敬、感激和追思之情。“我们从思想的观念来看,人的最高生活目标就是生命,尤其在古代社会,举凡一切人能赖以生存的都被人视为最高价值所在,而当人智对自我主体有更深刻认识时,对生命之源,生命所从出之所,必生敬慕感念之情而加以祀之。”3](P71)从这个意义上说,祖先祭祀与崇拜的行

论《论语》中的孝道观及其现实意义

论《论语》中的孝道观及其现实意义 提纲:一、孝的本质与核心 二、如何尽孝 三、再倡孝道的现实意义 自古以来,“孝”即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儒家经典《论语》更是将“孝”提升到道德的最高境界——“仁之本”的高度。本文阐述了《论语》中孔子的孝道观:仁是孝的本质,礼是孝的核心,并探究其对当前社会的现实意义。 2008年《杂文报》10月刊登了一组主要针对当今居民家庭成员隔代人之间的表情以及脸色变化的调查数据。该调查一共调查了100位老人对后辈儿孙及100位后辈儿孙对长辈的表情及脸色。调查显示,有100位老人见到后辈儿孙时,有91人表情愉悦,面带微笑;有5人显得很平静;有4人面带期待与希冀。而100位儿孙遇见长辈时,有46人板着面孔,显着冷淡,脸色难看;有41人面无表情,无动于衷;只有13人笑脸相迎,嘘寒问暖,情谊融融。这项调查让人想起《论语》中孔子关于“色难”的看法: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孔子认为:“子女在父母前经常有愉悦的容色,是件难事。有事情,年轻人效劳;有酒有肴,年长的人吃喝,难道这竟可认为是孝么?”子女孝的态度很重要,要竭力做到和颜悦色地侍奉父母。几千年过去了,晚辈对长辈依然“色难”且有加重的趋势,有必要从经典中对孝道做一番回顾,以启发当前。 一、孝的本质与核心 在春秋时代人们的心中,父母和君王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国语》中说:“民生于三,而事之如一。父生之,师教之,君食之。非父不生,非食不养,非教不知。”没有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导和君主的恩赐,我们是无法生存的。因此我们要感恩于父母的养育,感恩于师长的教诲,感恩于君主的恩赐,落实到行动上就是要尽孝、尽忠、重言诺。儒家学说的显着特点就是注重家庭和伦理,夫

关于孝道论文

儒家文化中的孝是一切伦理道德的根本,正所谓“百善孝为先”,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那对其他人的好都是假的。再由孝推而广之到社会的一切伦理秩序,就好像在家“父为子纲”,出到外面就是“臣为君纲”等等。如果孝不存在了,一切伦理道德规范都会失去根基,只要家庭中的孝道能够一直保存下去,那社会、国家就会和谐。 孝不仅在中国文明中有其广泛的文化综合意义,它不仅是一种亲子间的伦理价值观念与规范,而且包含着宗教的、哲学的、政治的、法律的、教育的、民俗的、艺术的等诸多文化意蕴,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核心观念与首要文化精神,是中国文化的显着特色之一。孝的一般意义是孝敬父母,其具体内容在儒家经典—《孝经》中有明确说明:“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又谓:“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子如何事亲呢“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 诚然,对于封建统治阶级所提倡的残害人性、盲从盲信、极不平等为特征的“愚忠”、“愚孝”,我们应该批判、剔除之;但是,孝敬父母、尊敬长者的基本思想,则是中华民族数千年调整、和谐家庭关系所积累起来的伦理规范,是历代人们所认同的传统文化精神,在我们今天仍须继承和发扬。这是因为,孝敬父母不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现代文明的重要内容。 那么较之于传统孝道,现代新孝道有哪些特点呢?主要可以概括为:1.人格平等性。2.义务并行互利性。3.注重感情性。4.强调自律性。到了现代社会,它律性的孝道失去其原有的作用与功能,现代社会中,个人独立自主的倾向很强,他律的孝道训练不易为子女接受,也难以产生预期的效果。比较明智的办法,只有代之以

我的儒学孝道感悟

我的儒学孝道感悟 学习了一学期的儒学导读课,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我感触很深,从中了解了更多关于中国儒学的精神和思想,受益匪浅,在这里由衷的向崔老师表示感谢。 儒学文化博大精深,它让国人引以为豪,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但不知是什么时候,中国人淡忘了儒家,而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更是从出生到现在都没有明确儒家这一概念,只是无形中感觉到孔子就是它的形象代言人,而孔子作为儒家的始祖,他的语录通过《论语》这部儒学经典流传甚广,深入人心。儒家文化的传承到了我们这一代出现一段历史空白。但我相信随着儒学重新为国人们所接受,这段空白会一点点被填补。 在这里我想以我十分浅薄的知识谈谈我对儒学思想中关于“孝”的理解,儒家说:“百善孝为先”我觉得很有道理。因为人从咿呀学语、蹒跚学步开始,就在父母的呵护之下。也就是说,父母是孩子出生后的第一位启蒙老师,也是孩子来到世上所接触到的第一位长辈,孩子有行为能力后第一个尽善的应是父母。 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人之行,莫大于孝”;“教民亲爱,莫善于孝”;“夫孝,德之本也”。孔子认为为人子女,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法则,是人们应该身体力行的。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父母在时,如果一定要远游,就要告诉父母明确的方向。几千年来,[论语]中这句关于“孝”的朴实经典格言在中国几乎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父母最关心的就是儿女的健康平安,担心我们,儿女能保护好自己,不让父母担心就算是尽孝。是做儿女对父母尽孝的基本层面。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忧。”父母的年纪是不可以不知道的事情。我们一来对他们的长寿感到喜悦,一来又时时刻刻为他们的衰老而担忧。“养老”与“送终”也是儿女尽孝的基本内容。 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仅仅供养父母,不算难事,只有和颜悦色的面色最难能可贵。人的脸色,是由心决定的。子女对于父母,必然有深切笃定的孝心,由此才会有愉悦和婉的面容。所以孝道第一个要敬,这是属于内心的;第二个则是外形的色难,态度的。 子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意思是:我们的身体毛发皮肤是父母给我们的,我们必须珍惜它,爱护它,因为健康的身心是做人做事的最基本条件,所以珍惜它,爱护它就是行孝尽孝的开始。人在世上,遵循仁义道德,有所建树,显扬名声于后世 ,从而使父母显赫荣耀,这才是孝的终极目标。如果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是要求我们做到自爱的话,那么“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则是要求我们做到自立、自强。自立、自强是自爱的行动,人要发展必然要自立、自强。同时,成为一个自立、自强的人是父母对子女的殷切希望。每一个成年人都应该自觉增强自立意识,孝子更应该做到这一点。孝子不仅要做到自立,更要做到自强,为实现自我价值而奋斗不息。“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不可否认,这句话有些功利化,但是如果在孝的实践中真的做到这一点,那么客观上确实有利于自我价值的实现。天下的父母无不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子女能够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对他们来说是最大的欣慰。“立身行道”,才是真正的孝。 “和颜悦色”与“以显父母”是基于“唯其疾之忧。”基础上更高层面的关于“孝”的正面阐述。

孟子之道德教育思想以及现实意义

孟子之道德教育思想以及现实意义 探析孟子之道德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 摘要:孟子的道德观以性善论为基础,德性不仅是道德行为的出发点,也是个体自我修养的主要途径,义利观是孟子道德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崇尚道义、依义取利是其价值观的取向。本文探索孟子道德教育思想的内在积极因素,结合当前现实,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道德价值体系,丰富和完善以德治国的理论基础,努力实现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和谐社会。 关键词:孟子道德教育;义利观;和谐社会;现实意义 1 引言 当今世界,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面对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我们目前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道德教育体系。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德教育体系的建立,一个重要的理论来源,就是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的道德教育思想,把其中优秀的、合理的内容融合在现代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中,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孟子的道德教育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他推崇仁政、井田制及先富民而后教之的主张;强调道德教育的自主性,同时也提醒统治者注意对百姓的道德教育。认为人性是善的,人人皆有善性,只要道德个体存心养性、保持善端、反求诸己,就能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孟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对于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也给人们的精神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一些人存在着价值观念困惑、理想信念迷失、心理素质不高、道德修养不够等现象。在新时期,着力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促进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是道德建设的重中之重。 2 孟子道德教育思想分析 3 孟子道德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4 结语 新世纪,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国内和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改变。不同行业、不同社会阶层的群体在各自利益的基础上形成了比较复杂的社会关系,人们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思维方式都在社会现实中发

教师读《论语》心得5篇

教师读《论语》心得5篇 读书心得就是应用自己的话语,把读过的东西,浓缩成简略的文字,然后加以评价,最重要的是提出自己的看法或意见。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师读《论语》心得5篇,欢迎阅读参考! 教师读《论语》心得(1) 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历史,产生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它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而且对今天在全民族弘扬爱国主义思想,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仍有巨大的现实意义。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已成为世界文化宝藏的重要部分。 《论语》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它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共同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论语》是人类语言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古代圣人们智慧的结晶,是多少年来文化知识的沉淀,这些充满智慧、魅力的妙语将让我们现在都受益匪浅。 读完《论语》,它让我深切的感受到古人的聪明智慧。其中讲了很多关于孝敬、仁义、礼记、伦理等方面的内容,在这里我着重拜读了关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思想品德修养这方面的内容。 在学习方法的几则中,我们要时常复习旧的知识,从而得到新的知识,所谓“温故而知新”;学习与思考二者必须结合起来,不可顾此失彼。光思不学,会变成空想、妄想;光学不思,又会成为书呆子。在学习知识时,既要学又要思考;与别人在一起时,要学习他的长处,他做的不好的地方,譬如短处,则要避免。思索贵于勤,凡事都应该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是走向成功的必备条件。生活中也是这样的,面对一个问题我们都要想想,不能仅仅知道结果就行了。 在学习态度的方面,我们在学习时,不要不懂装懂,要聪明好学,知识是永远无法满足的;还要做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要爱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而为耻。这一点是很难做到的。有些同学们也许认为自己很了不起,从不向其他同学和老师请教,既使是自己不懂的地方也不吭声,不懂还装懂。这样则会

论中国传统孝道文化

论文编号: 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论文(园林)课程名称: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论文题目:中国传统孝道文化 学生沈晓宙 专业园林 层次高起专 批次 111 学号 320901111276 学习中心苏州职业技术学院 工作单位苏州新气象 2013年 2 月 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制

中国传统孝道文化 摘要:孝观念产生于父系氏族社会,西周时“孝”开始被确立为宗法道德规范的核心,是社会生活的根本,它贯穿于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现代社会里继承和提倡孝道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传统孝道两重性继承与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无论在其主流思想——儒、释、道的哪一思想体系中,孝都是一个重要范畴。尤其是儒家,不仅十三经中处处皆有谈及孝的义理,而且它还是儒家伦理的基础和核心。两千多年来,“孝”不仅影响着中国历朝历代人们的思想,同时也成为支配人们行动的准则和评判人们德行的标准,成为统治阶级的“御用工具”。对孝道探本溯源,剔除其中的糟粕,可以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对现实生活的消极影响;汲取其中的精华,与时俱进的对传统孝道进行创造性的继承与发展,则有助于当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孝道的产生及演变 孝的观念源远流长,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孝”字。而“孝”的造字经历了从图、符号到文字的过程,是一个会意字。《说文》的解释是:“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该书的作者许慎以“孝”的小篆字形为依据,认为“孝”字是由“老”字省去右下角的形体,和“子”字组合而成的一个会意字。我国最早解释词义的专著《尔雅释训》,也将“孝”解释为:“善事父母为孝,善兄弟为友。”因此,“孝”字的注释义应该是子女对父母的善行和美德。一般认为,中国人的孝观念产生于父系氏族社会。康学伟博士在《先秦孝道研究》一书中指出:“孝观念的形成当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基于血缘关系而产生的亲亲之情,二是个体婚制的建立。而这两个条件的成熟,当在原始社会晚期,即父系氏族公社时期。”而且“这时的孝观念只是一种敬亲爱亲的感情,并未超出自然之性,尚不具有阶级性”。正如《诗经·小雅·蓼莪》所云:“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可见,懂得善事父母、报答父母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良知本性。这种亲情回报的纯朴情感,也是人类最基本的孝意识。 辛亥革命后,孝道经历了一个由被批判到重建的变革过程。“五四”时期,以《二十四孝图》为代表的传统孝道,受到了陈独秀、胡适、吴虞、鲁迅等激进反传

浅析传统孝道的演变及其对如今社会的影响

浅析传统孝道的演变及其对如今社会的意义 09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班35号靳潇飒 内容摘要:中国文化的一个核心观念就是“孝”文化,传统的中国社会更是奠基于孝道之上的社会。中国的孝悌思想在原始社会文字初始时就已萌发,在夏商周三代之时初步形成了一个完整体系,春秋战国时期经过儒家的完善推广以后,孝道观念开始变得理论化和系统化。《孝经》自汉代以后开始成为历朝统治者都大力推崇的对象,二十四孝的故事也开始广为流传。虽然传统孝道中有很多内容已经不符合当今时代的主题,然而对如今已经迈入老龄化社会的中国来说,其中有很多宝贵的养老敬老思想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发扬的。 关键词:孝道、孝经、尊老敬老 传统中国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称之为孝的文化,而传统的中国社会更是奠基于孝道之上的社会,因而可以讲孝道乃是使中华文明区别于古希腊罗马文明和印度文明的重大文化现象之一1。由此可见在传统的中国社会与文化中,孝道具有根源性的重要作用。黑格尔认为“中国纯粹建筑在这一种道德结合上,国家的特性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2”这说明,孝不仅在中国文化中有其广泛的文化综合意义,而且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核心观念与首要文化精神,是中国文化的显著特色之一。 一孝道思想的起源与形成 世上至大莫如“孝”字,“孝”字在我国现存最早的汉字文献资料殷商甲骨卜辞中就已经出现,由此可见孝应该出现于汉字形成的初始时期,这也可以看出我国的孝道思想在汉字初始时期便已经萌发了。《尔雅·释训》对孝的解释是善事父母为孝“,《说文解字》中,许慎的解释是“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3”因此,根据“孝”字字义综合分析,大抵远古时代“孝”的含义是:亲老,子女养之;亲病,子女待之;亲死,子女葬之。这也说明了在原始社会初、中期,由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和人类文明都处于最低级阶段,因此孝的义涵与行孝方式无疑也是最简单质朴的。 1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M),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2(德)黑格尔:《历史哲学》(M)165页,王造时(译),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0年第1版; 3许慎:《说文解字》,转引自宁业高、宁业泉、宁业龙:《中国孝文化漫谈》(M),第3页,,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年3月第1版

孝亲观念的现代意义

孝亲观念的现代意义 内容摘要:“孝”是传统儒家文化的核心内容,千百年来一直作为伦理道德之本、行为规范之首而倍受推崇。现代家庭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和追求个人自由、权利意识的蔓延,使得孝亲观念越来越为人们所忽视。从而也出现了很多人伦关系失调、家庭关系紊乱等社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是多方面的,重新认识和提倡儒家伦理中重视孝道的思想,对于从根本上解决这些社会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主题词:家庭美德孝敬尊老儒家伦理 对于现代家庭关系问题的讨论,笔墨日益集中于夫妻双方关系的处理和协调,这是否意味着现代家庭中子女越来越少地关注对父母的赡养与孝敬问题?易言之,传统社会中浓厚的孝亲观念在现代家庭中还处于何种地位、起着多大的作用呢?带着这个疑问,笔者对当代家庭中子女对父母的“孝敬”问题进行了访谈调查。 调查是在烟台开发区的一个居民小区中进行的。由于地处开发区,集中了许多年轻的和中年的夫妇,与地处开发区的特点有关,这里聚集的年轻人都具有较高的学历和较好的文化素质。我们的访谈对象集中于那些与儿女生活在一起的老年人,了解他们对儿女的孝亲观念的看法。这些回答似乎反映了某一年龄段(25--35岁)、某一文化层次(大专以上学历)的城市青年(或中年)人对孝亲问题的态度。 在谈及儿女对父母是否“孝敬”的问题时,这些老人的回答大都是肯定的。然而,这些肯定的回答在我们听来,都带有一种“知足常乐”的无奈。在他们看来,能和子女生活在一起,受到儿女的照顾,就很

满足了。而这种满足似乎来自于与那些歧视打骂父母、吃父母的、要父母的、拿父母的儿女的对比。从他们的谈话中还得知,对于洗衣、做饭、照看孩子等家务,他们也都心甘情愿地承担了,目的是为了在自己能干活的时候,不要成为子女的包袱。至于象子女不高兴了,说话时不在乎父母的感受、甚至带有训斥的口吻等情况,他们也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心态接受了。他们的精神生活,更多的是来自于与孙子、外孙的感情交流,而来自于儿女的却很少。儿女也没有很好地意识到应该关心父母的精神生活,而把孝仅仅理解为赡养父母。这与中国传统社会对“孝”的理解相距甚远。 “孝”是传统儒家文化的核心内容,千百年来一直作为伦理道德之本、行为规范之首而倍受推崇。如孔子的“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第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孟子的“仁之实,事亲也者”(《孟子·离娄上》)、《孝经》上的“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都把孝视为仁、义的根本,“人伦之公理”。后世的思想家和历代统治者也把它当作维护社会伦理关系和政治统治的重要手段,并从不同的角度、比较全面地阐述了“孝”的含义、内容以及各种具体要求。 I. 孝道为什么这样为古人所重视呢? 在儒家思想家看来,孝敬是性德,即本性中所具有的品德。儒家讲人性本善。人性的本善体现在人生而具有的恻隐之心、是非之心、辞让之心、羞恶之心的基础上。而建立在父子亲情这种自然的伦理关系之上的孝敬,最容易体现出人生而具有的恻隐之心等。因此,讲孝最容

论语的现实意义

中国传媒大学2014学年第二学期中国古代文学名著选读课程 题目:论语的现实意义 姓名:王斯沛 学号:201302113014 班级:英语(国际新闻方向) 学院:外国语学院 任课老师:朱萍老师 成绩:

论语的现实意义 摘要:在现今物欲横流的社会,很多人在都市丛林中迷失了自己,这时就需要一些东西来洗涤自己污浊的心灵,来更好的生活学习。论语作为儒家经典,经历千年洗礼,代表着中国的主流文化。古代的圣贤书在现代也同样有着非凡的意义。 关键词:论语思想现实意义 《论语》记录的是我国春秋时期的大圣人孔子生活中的言行。它是由孔子的门人们记录下了孔子生活中的片片断断,然后汇集编纂,最后形成了《论语》。两千多年来,《论语》以及儒家思想无不影响着中华文化。并且它对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道德规范,价值观,世界观等等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当社会步入了二十一世纪,当西方文化大肆“侵占”我国的传统思想,人们逐渐忽略了我国的传统文化、思想,当然也包括《论语》。更有甚者觉得《论语》是封建社会的产物,不该出现在当今的现代社会中。虽然宋代宰相赵普的“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豪言壮语”早已不适用于这个时代,更何况他只是夸张的彰显了《论语》的重要性,但是孔子思想中还是有很多观点在如今社会中是有现实意义的。 《论语》的现实意义并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讲清楚的。简而言之,我觉得可以把它归结为一本教我们如何在社会活的快乐,活出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社会做出最大的贡献的书。它始终都在传递的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朴素的、中庸的生活态度。孔子也正是用这样的生活态度在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来影响他的弟子。 “人类要想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到孔夫子哪里去寻找智慧”,也许这句话略带有夸张的成分,但是要知道这话是1999年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发出的宣言。目前的中国正处于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社会转型的时期。一方面,社会快速的发展并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使得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但是另一方面,我国社会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有待解决,尤其是在精神生活建设上。当下很多人缺乏信仰,精神空虚,无论做什么事都是金钱至上。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今后社会发展的重大隐患,可能会在以后严重的影响社会健康有序的发张和运行。我们既需要在现实中找到原因同时也要充分的从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寻求有利的部分来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匡正人心的迷失与混乱。而《论语》中的积极部分正是人们现在所需要的,我们完全可以充分发挥它的正确理念和观点在理论上为我们的社会发展做出指导。 我们可以来简单分析解剖下《论语》的几个适用于现今社会的观点与思想。 孔子的教学思想是“有教无类”。在孔子以前,社会中文化的传播是相当有限的,一般的平民百姓是上不起学。而孔子恐怕是创立私立学校的第一人了,而他的学生大多也是出生贫贱,所以孔子的收费也是相当低廉的。孔子提倡有教无

关于孝道论文

中的孝是一切伦理道德的根本,正所谓“”,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那对其他人的好都是假的。再由孝推而广之到社会的一切伦理秩序,就好像在家“父为子纲”,出到外面就是“臣为君纲”等等。如果孝不存在了,一切伦理道德规范都会失去根基,只要家庭中的能够一直保存下去,那社会、国家就会和谐。 孝不仅在中国文明中有其广泛的文化综合意义,它不仅是一种亲子间的伦理价值观念与规范,而且包含着宗教的、哲学的、政治的、法律的、教育的、民俗的、艺术的等诸多文化意蕴,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核心观念与首要文化精神,是中国文化的显着特色之一。孝的一般意义是孝敬父母,其具体内容在儒家经典—《孝经》中有明确说明:“,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又谓:“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子如何事亲呢“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 诚然,对于封建统治阶级所提倡的残害人性、盲从盲信、极不平等为特征的“愚忠”、“”,我们应该批判、剔除之;但是,孝敬父母、尊敬长者的基本思想,则是中华民族数千年调整、和谐家庭关系所积累起来的伦理规范,是历代人们所认同的传统文化精神,在我们今天仍须继承和发扬。这是因为,孝敬父母不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现代文明的重要内容。 那么较之于传统孝道,现代新孝道有哪些特点呢主要可以概括为:1.人格平等性。2.义务并行互利性。3.注重感情性。4.强调自律性。到了现代社会,它律性的孝道失去其原有的作用与功能,现代社会中,个人独立自主的倾向很强,他律的孝道训练不易为子女接受,也难以产生预期的效果。比较明智的办法,只有代之以自律的孝道教育。在这种教育过程中,父母应该放弃以权威的方式训练子女盲目的服从与外表的恭敬,改以理喻的方式教导子女理解善待父母及其他人的

中国传统孝道及其对我国现代养老的意义

摘要自古以来孝就是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是处理子女与父母、晚辈与长辈关系的一个重要的道德规范。孝文化的核心就是要做到养老、尊老、敬老,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家庭养老便是传统社会延续至今的最主要的养老方式。面临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大趋势以及我国未富先老的国情,大力弘扬我国的孝道传统,对缓解我国日趋严重的养老压力至关重要。 关键词传统孝道养老家庭养老 1 中国传统孝道及其作用 1.1中国传统孝道的涵义 产生于周初的孝,大体上有两个涵义,即尊祖敬宗和传宗接代。《礼记·祭统》:“祭者,所以追养继孝也”;又云:“是故孝子之事亲也,有三道焉:生则养,没则丧,丧毕则祭……尽如此三道者,孝子之行也。”《国语·周语上》:“夫祀,所以昭孝也。”《鲁语上》:“夫祀,昭孝也,各致斋敬于其黄祖,昭孝之至也。”这里的“孝”与“享”与“祭”同义,“孝”的对象是祖先,“孝”的方式是祭祀。这是周初“孝”的最主要涵义。 儒家所倡导的孝道的核心就是“善事父母”。那如何才能做到孝呢?具体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能养,满足父母生活的物质需要。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养亲,这是对父母尽孝的基本。那如何养亲呢?孔子进一步阐述,“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 学而》);《礼记》中也说要“生则养”;在《二十四孝》中也不乏“奉养”的例子如鹿乳奉亲、怀橘遗亲、哭竹生笋、卧冰求鲤等都是千方百计地为父母提供饮食。 (2)诚敬,从心里尊敬父母。正如孔子云:“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没有敬只有养,与养鸡养狗就没有区别了。子夏问孝时,孔子进一步指出:“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儿子侍奉父母时,经常有愉悦的脸色,是件难事。有事情,子女去效劳,有酒食,长辈来享用,那能算“孝”吗?言外之意,要想做到“孝”就必须首先做到“敬亲”。 (3)悦亲,使父母高兴,为父母争光。《孝经》概括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事亲就是要爱亲、敬亲,自己的身体发肤是从父母那儿得到的,它们还属于父母,并非己有,不能随便损坏;与人相处和睦、勿纵勿失,不要随心所欲,不顾后果,也不要犯罪和重大失误,要勤奋向上,做出重大贡献或做好事,使父母感到荣耀。 (4)谏亲,向父母提意见。孔子在《论语》中讲“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几谏就是委婉地劝告,不听怎么办?还要保持尊敬顺从,要认真做事而不埋怨,等父母心情好的时候再进行劝告。 (5)送葬悼念。孔子说:“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也就是要“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1.2中国传统孝道的作用 产生于奴隶社会兴盛于封建社会的传统孝道,是以封建小农经济为基础的,作为上层建筑不可避免地体现并维护着统治阶级的利益,也就是说传统孝道体现着落后的封建性。例如:过分强调了子女对长辈的绝对服从,抹杀了子女的独立人格;儒家倡导的“厚葬久丧”的隆重仪式往往使得孝道流于形式,造成财富巨大浪费,影响人们正常生活,助长社会虚浮之风,这一点墨子早就看到并给予严厉批判。再有统治者为了自己的统治利益,鼓吹和泛化孝的观念,造成民间愚孝盛行。将传统的孝融入并最终形成“三纲五常”作为处理人伦关系的基本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以及封建统治者维护其统治的政治伦理原则,几千年来束缚着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传统孝道虽然有其落后的封建性,但是它在日常的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中也发挥了重大的积极作用。传统孝道的推行有助于解决家庭养老问题, 使得失去了劳动能力的老人“老有

传统孝道是不是包袱

谢谢主席,大家好,今天我方的观点为传统孝道是包袱。开宗明义,传统孝道即指在古代特定人际关系,社会制度下,晚辈在处理与长辈的关系时,所需遵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品质。我方承认孝文化是美德,但传统孝道不能与孝文化等价而论。因为他除了包含孝文化以外,还糅合了统治者维护社会秩序稳定,进行思想控制等方面的考量。此外,传统孝道是包袱,并不等于我方排斥孝道。我方只是认为,符合当代社会价值观,且继承了孝文化内涵的现代孝道才是时代所需要的。而我方判定传统孝道是财富还是包袱的标准为,传统孝道能否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模式,并得到大众的认可。我方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论述。 首先,传统孝道会造成父母与子女之间关系的不平等,扼杀人的自由意志。无论是孔孟时代还是宋明理学框架下的孝道,都把“父命子从”放在重要的位置。孩子任何违背家长命令的行为,都会被认为是大逆不道的体现。在这样的家庭中,孩子需要对父母保持无条件地服从,(仅仅作为父母的附属体而存在)而他们对自由,对未知的探求得不到应有的保证。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孩子的个人意志被取代,自由追求被扼杀;给孩子,也给整个家庭带来不可逆转的伤害。例如,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构建起来的婚姻,终究造成了贾宝玉林黛玉式的悲剧,《孔雀东南飞》中的一对佳人也只能以最无奈的方式来抵抗传统孝道的压迫。 其次,传统孝道会导致个人创造性缺失,抑制社会本应有的发展和变革。在传统孝道的理论体系下,“子承父业”被认为是孩子尽孝的一种体现,但这种某一职业世代沿袭的模式,扼杀了年轻人出去闯一闯的想法,也将整个家族固化在了某个阶级。因此,当传统孝道仍被当作一种文化主流,倘若年轻人仍认为,尽孝需要“子承父业”来体现,那么创新意识,求变观念从何而来?倘若年轻人仍然坚持传统孝道中诸如此类不合时宜的条条框框,那么试问人才交流,国家发展又从何谈起? 最后,传统孝道中有相当部分的内容违背了现代法制社会精神,与大众价值观相悖。以《二十四孝图》为例,郭巨试图埋葬儿子来供养母亲的行为竟受到了如此的肯定,显然当今

孟子孝道观的现实意义

孟子孝道观的现实意义 □毕宝魁 孝道是中国五千年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儒家思想核心内容仁的根本,目前的公益广告或街谈巷议多有孝道的话题,孝道是永恒的主题之一。 关于“不孝有三” 孟子时代各种思潮涌动,故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也是热门话题。可能有人批评舜没有报告父母就娶了妻子,是错误而且不孝的行为。孟子仗义执言,为舜进行辩护,他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这是两千多年来在中国流传最广泛的一句话,成为人们生活常识中非常重要的指导思想。养儿防老,传宗接代是中国社会学、民俗学的重大题目。中国是以农耕文明建立起来的社会和国家,故家族传承便是最起码的传承。中国的社会结构也很有意思,是以家庭为细胞,由家庭而扩充为家族,在由家族而扩充为部族,由部族发展为诸侯国。这样,家族的血脉传承便是第一大事。 中国到三代后便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其后形成的谱牒制度更增加了要有后代子孙的责任。这样,孟子对于舜的理解和维护就都可以理解了。可能是有人提及舜没有告诉父母就自己做主娶了妻子,因此孟子才说:“不孝的情况有三种,而没有后代是最严重的。舜不先禀告父母就娶了妻子,就因为怕没有后代,因此君子认为舜即使没有禀告也如同禀告了一样。”孟子的理解和维护是很有力量的,原因就是这种社会集体无意识的思想基础。如果扩展开来,生育后代也是对历史文化负责任的态度,既是对于家族的传承负责任,也是对全民族的文化传承负责任,也是敢于担当的一个最具体最现实的方面。不能只贪图自己这辈子轻松快乐就不要孩子,这样做实际也很自私和不负责任,不应该鼓励。 “不孝有三”,孟子没有直接说出具体内容,是赵岐注解说明是哪三点,即“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因此感觉这是孟子以前就存在的古训,孟子是在引用。而孟子时代,也有关于孝道的普遍认识,而不孝不是有三,而是有五了。 关于“不孝有五” 孟子在齐国和一位叫匡章的将军有交往,关系还不错。而这位匡章将军还是位有争议有故事的人物。《孟子·离娄下》第三十章开头一段是:公都子曰:“匡章,通国皆称不孝焉,夫子与之游,又从而礼貌之,敢问何也?”从公都子的语气和言辞看,匡章的罪名还不轻,影响也很恶劣。“通国”都说他不孝,这可不是小问题。但孟子不但与其有交往,而且还很尊敬和有礼貌,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是孟子看走了眼,还是另有隐情?孟子正是在仗义执言为匡章辩解的文字中提出“不孝有五”的这一话题,我们先看这一点,再说匡章到底是怎么回事。 面对质疑,孟子理直气壮,回答说:“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章子有一于是乎?”大意是说:“社会上所谓的不孝有这样五种情况:极其懒惰,四体不勤,不顾父母的赡养问题,这是第一不孝。好赌博好酗酒,不顾父母的赡养问题,这是第二不孝。好积攒货物钱财,只是私下里爱老婆孩子,不顾父母的赡养问题,这是第三不孝。放纵自己耳目的欲望,使父母蒙受羞辱,这是第四不孝。逞强好胜爱打架下狠手,危及父母,这是第五不孝。匡章有其中的一点吗?”这是笔者看到关于“不孝有五”的唯一文献,而且孟子还说“世俗所谓不孝者五”,那就是当时社会上普遍流行的观点,而这五种情况在当今社会上依然有大量的表现,在今天,依然也是判断是否孝道的重要参照。我们逐条分析之。 极其懒惰,四体不勤,不顾父母的赡养问题,这是第一不孝。没有什么本事,还极其懒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