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MRI动态增强扫描对肛瘘的诊断价值

MRI动态增强扫描对肛瘘的诊断价值

MRI动态增强扫描对肛瘘的诊断价值

付志辉;王晓鹏;倪政欣;姚冰;周建华;孙启明

【摘要】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value of 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 combined with routine MRI scanning for the diagnosis of anal fistula. Methods:A total of 51 cases were confirmed by postoperative anal fistula underwent routine MRI scanning and 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RI(DCE-MRI) examination,and the display rates of anal inner and outer fistula,dy-namic enhancement curve were compared. Results:Compared with the operative findings,contrast enhanced MRI represented 70 fistulae (96.2%),51 internal openings (98.3%) and outside mouth 52 (100%) as well as 9 sites of abscess (100%),79.3% of the fistula peak enhancement for 165 seconds. Conclusion: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can improve the detection rate of anal fistula. It is a feasible method for evaluating perianal fistula activity.%目的:评价MRI动态增强扫描联合常规MRI扫描对肛瘘的诊断价值. 方法:51例肛瘘患者行常规MRI扫描及动态增强扫描,比较肛瘘内、外瘘口的显示率及瘘管动态强化曲线. 结果:MRI动态增强扫描共显示瘘管70个、内口51个、外口52个、脓肿9个;与手术所见比较,显示肛瘘内口、瘘管数量、肛瘘外口和脓肿准确率分别为96.2%、98.3%100.0%和100.0%,79.3%的瘘管强化峰值为165 s.结论:MRI动态增强扫描能提高肛瘘合并肛周脓肿的检出率,并对瘘管炎症活动性的判定有应用价值.

【期刊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年(卷),期】2015(013)006

【总页数】3页(P601-603)

【关键词】直肠瘘;磁共振成像

【作者】付志辉;王晓鹏;倪政欣;姚冰;周建华;孙启明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中医医院放射科,江苏苏州 215003;江苏省苏州市中医医院肛肠科,江苏苏州 215003;江苏省苏州市中医医院放射科,江苏苏州 215003;江苏省苏州市中医医院放射科,江苏苏州 215003;江苏省苏州市中医医院放射科,

江苏苏州 215003;江苏省苏州市中医医院放射科,江苏苏州 215003

【正文语种】中文

肛瘘是常见病,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临床常表现为肛周分泌物、疼痛不适和发热,由于手术常不能发现一些复杂的分支及瘘管,术后复发率较高。MRI软组织分辨

力高,能显示优良的解剖细节,多方位显示瘘管的走行及其与肛管内外括约肌的关系,较瘘管造影、经直肠超声及CT显示更清晰全面,可提高瘘管的清除率[1-2]。MRI平扫对术前肛瘘诊断价值的研究虽多,但结论不一[2-4],而MRI增强扫描及动态增强扫描对肛瘘诊断价值却鲜有报道。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2014年经手术证实的51例肛瘘患者的MRI常规及动态增强扫描图像,

对比分析术前平扫、动态扫描及术后结果,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本组51例,均经手术证实,其中男41例,女10例;年龄18~65岁,平均36.5岁。均有肛旁皮肤有溃口、分泌物及皮下红肿硬结等症状。12例于术后3个月行MRI复查。

1.2仪器与方法患者均行MRI常规序列扫描及动态增强扫描。检查前瘘管内均未

放置标记物,未注入对比剂,未做肠道准备,直肠肛管区未放置水囊等。采用GE 1.5 T MRI仪,心脏相控阵线圈,患者取仰卧位,以耻骨联合为中心,先行矢状位

扫描,再沿肛管长轴行横轴位扫描,垂直于肛管长轴行冠状位扫描。扫描序列及参数:矢状位T2WI(FOV 29 cm× 29 cm,TR 4 440 ms,TE 110 ms,层厚2.5 mm),横轴位及冠状位T1WI(FOV 26 cm×26 cm,TR 640 ms,TE 12 ms,层厚4 mm),横轴位及冠状位T2WI(FOV 24 cm×24 cm,TR 3 440 ms,TE 105 ms,层厚4 mm)及抑脂技术。平扫结束后,先行蒙片扫描,再经上肢静脉

注射对比剂Gd-DTPA 15 mL,注射流率1.5 mL/s。横轴位动态增强扫描10期,每期扫描时间为33 s,共330 s,扫描参数:FOV 26 cm×26 cm,TR 8.7 ms,TE 3.2 ms,TI 9.0 ms,层厚5 mm。动态扫描结束后再行横轴位及冠状位增强扫描。

1.3图像分析图像经2位影像科副主任医师共同读片,观察肛瘘内外口及脓肿的位置、形态、走向及其与肛管直肠、肛门括约肌、提肛肌之间的关系等,分析瘘管的动态强化曲线。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本组51例,经手术证实瘘管73条,瘘管内口53个,外口52个,脓肿9个。术前MRI平扫发现瘘管63条,显示瘘管的内口38个,外口52个,增强扫描后显

示瘘管70条,瘘管内口51个,外口52个。增强扫描在显示肛瘘内口及瘘管方

面均优于MRI平扫(χ2分别为5.14、11.07,均P<0.05)。

2.1常规MRI平扫及增强扫描表现瘘管在T1WI呈低信号,T2WI及脂肪抑制序列上显示为条状或线状高信号,T1WI增强扫描示瘘管壁呈显著条形强化,管腔无强化。脓肿形态不规则,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脓肿壁呈明显

环形或条形强化,周围炎性水肿的括约肌亦表现为明显强化,边界模糊。47例瘘

管于T2WI及T1WI增强扫描上均呈明显高信号,仅4例瘘管于T2WI上信号不高,其中1例增强扫描显示瘘管。

2.2动态增强表现本组51例增强扫描显示瘘管70条,所有强化瘘管的动态强化

曲线几乎均表现为平台型,其强化达峰时间均集中在第3、4、5、6 4个时相内(图3a,3b),其中42例(82.4%)瘘管强化峰值时间为165 s(第5个时相),2例99 s(第3个时相),4例132 s(第4个时相),3例198 s(第6

个时相)。术后回访的12例中,其部位达峰时间均晚于术前,大多集中在第7、8、9 3个时相内(图3c,3d)。

图1女,36岁图1aT2WI脂肪抑制序列瘘管位于左侧内外括约肌间,于5点钟方向(截石位)似与肛管相通图1bT1WI增强扫描示瘘管于5点钟方向(截石位)

与肛管相通图2男,42岁图2aT2WI脂肪抑制序列示瘘管位于右侧内外括约肌间,不能显示瘘管与肛管相通图2bT1WI增强扫描示瘘管于7点钟方向(截石位)与

肛管相通图3男,46岁图3a,3b术前瘘管动态强化曲线的达峰时间在第4、5

个时相图3c,3d术后复查,显示患处的达峰时间明显延后,在第7个时相

大部分瘘管走行较简单,手术成功率较高,但若手术切除不彻底,术后复发率较高,约25%肛瘘术后复发[2-3]。国内外研究表明[3-5],MRI术前诊断肛瘘与手术有着高度一致性,MRI是肛瘘首选的检查方式。国外学者发现[2-3],MRI平扫对单纯性瘘管显示率85.7%,瘘管二级分支显示率91.4%,马蹄型瘘管显示率94.3%,瘘管内口显示率80%。但大部分文献[6-7]只报道了MRI平扫对肛瘘

术前诊断的价值,部分研究者认为对比剂并不能提高肛瘘的检出率,临床价值也不大,且对比剂的使用会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引发不良反应。本研究中增强扫描对内口判断的准确率为96.2%,与平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增强扫描2例瘘管的内口未清晰显示,原因可能与内口细小或闭合、病灶部位直肠肛管

黏膜的强化与之混淆而不能清晰显示有关。而对瘘管外口的显示,平扫与增强扫描符合率无差异,与大部分文献基本一致[5-8]。

目前,国内外研究MRI动态增强扫描对肛瘘诊断价值的文献较少,本研究初步探

讨了动态增强扫描对瘘管的诊断价值,研究发现大多瘘管的强化曲线表现为平台型,其中82.4%的瘘管的强化达峰时间为165 s,另外约20%瘘管的强化达峰时间前

后只相差一个时相。其中12例3个月后复查MRI动态增强扫描,其达峰时间均

晚于术前,主要原因可能为术后局部炎性肉芽组织消失,纤维组织增生,疤痕形成,血供较术前明显减少。

目前,研究多集中在如何清晰显示瘘管的数目、多方位显示瘘管走行与肛管内外括约肌的关系,准确定位瘘管内口的位置等方面。也有研究[8-11]认为,通过

T1WI增强扫描及DWI对肛瘘炎症活动性进行判定,可指导临床制订治疗方案。Yoshizako等[8-9]研究发现,DWI对炎症活动性判断有重要价值,活动性炎症的ADC值明显较低,DWI序列对活动性炎症的敏感度达95.7%,特异度50%,

准确度75.1%,对静止性炎症的准确度达90%。研究表明[10-11],由于术后

瘘管形成纤维疤痕组织,不具活动性,邻近括约肌的水肿也消失,T2WI信号不高。本研究中,通过对比分析部分患者术前术后动态强化曲线及常规MRI图像,发现

瘘管的强化峰值低于术前,达峰时间也明显晚于术前,因此,笔者认为MRI动态

增强扫描对瘘管活动性的判断具有一定价值。

本研究认为相对于MRI平扫,MRI增强扫描检查肛瘘有明显优势:①可清晰显示有无肛瘘、瘘管数目及走行;②能准确定位瘘管内口位置,有利于术者制订合理的治疗手段、减少术后复发的可能;③MRI动态扫描可清晰显示瘘管的强化达峰时间,对判断瘘管的活动性具有重要价值,有利于选择合理的治疗手段。由于本研究中术后复查患者较少,不具普遍性,动态扫描对瘘管活动性炎性的判定还需进一步证实,今后的研究应纳入更多的研究对象,对瘘管的活动性进行更多的对比治疗研究。

【相关文献】

[1]Bell SJ,Halligan S,Windsor AC,et al.Response of fistulating Crohn’s disease to infliximab treatment assessed b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J].Aliment Pharmacol Ther,2003,17:387-393.

[2]Halligan S,Stoker J.Imaging of fistula in ano[J].Radiology,2006,239:18-33. [3]Buchanan GN,Halligan S,Bartram CI,et al.Clinical examination,endosonography,and MR imaging in preoperative assessment of fistula in ano:comparison with outcome-based reference standard[J].Radiology,2004,233:674-681.

[4]叶苏婷,缪锦芬,赵志新,等.磁共振成像检查在肛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23(2):271-274.

[5]李文儒,袁芬,周智洋,等.克罗恩病肛瘘的影像学诊断[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4,17(3):215-218.

[6]姜胜东,缪锦芬,张家辉,等.LAVA增强MRI检查对复杂性肛瘘的诊断价值[J].实用医学

杂志,2013,29(8):1322-1324.

[7]王新岭,张善宏,韩磊,等.磁共振成像对肛瘘的诊断[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2,28(10):1569-1571.

[8]Yoshizakoa T,Wada A,Takahara T,et al.Diffusion-weighted MRI for evaluating perianal fistula activity:feasibility study[J]. Eur J Radiol,2012,81:2049-2053.

[9]Mullen R,Deveraj S,Suttie SA,et al.MR imaging of fistula in ano:indications and contribution to surgical assessment[J].Acta Chir Belg,2011,111:393-397.

[10]Hori M,Oto A,Orrin S,et al.Diffusion-weighted MRI:a new tool for the diagnosis of fistula in ano[J].J Magn Reson Imaging,2009,30:1021-1026.

[11]Horsthuis K,Ziech ML,Bipat S,et al.Evaluation of an MRI-based score of disease activity in perianal fistulizing Crohn’s disease[J].Clin Imaging,2011,35:360-365.

10直肠影像:肛周瘘道的MRI-放射医师应了解相关的知识

直肠影像:肛周瘘道的MRI-放射医师应了解相关的知识目的:本文的目的是提供盆腔MRI对肛瘘的诊断评价的概要,描述MRI技术, 有关的正常解剖结构的插图,以及各种类型的瘘的举例说明。 结论:关于肛瘘的MRI诊断可以被盘问,了解相关的盆腔解剖和瘘道分类是其 是诊断的关键。MRI对于瘘道的诊断具有高度准确性,并且通过提供准确的疾病状态和扩展的评估,能够帮助制定手术方案,来减少复发和检测临床表现不明显的疾病。 正文 肛周瘘的MRI诊断要求了解有关盆腔解剖,病理生理和瘘管类型的分类,及其对治疗方案的影响。由于肛门和盆底肌肉及肛门周围组织的介入及累及,经常是肛周瘘道治疗不全,从而导致其显著的发病率。盆腔MRI通过提供高空间分辨率图像和多平面的功能,描绘了骨盆的精致结构,使其成为检测和评估肛瘘的理想成像方式。 解剖 了解肛门复杂的括约肌和周围组织的解剖结构是用于分析图像的关键(图1和2)。肛管由肛提肌起始部延伸到肛门边缘尾端,由内部和外部肛门括约肌环绕。内括约肌是直肠内环形平滑肌的向下延伸,主要负责使非随意肛门自制松弛[ 1 ] 。外括约肌由横纹肌骨骼肌,与肛提肌和耻骨直肠肌紧密相连,主要负责随意肌的自制。因此,手术(如会阴切开术)损伤外括约肌时可导致大便失禁。内部和外部括约肌由内外括约肌间的脂肪组织分离开来,它是由松散的脂肪,内含网状组织组成。围绕肛管,在复杂的括约肌和耻骨直肠肌之间,是两个相邻锥体含脂肪的空间,即为坐骨直肠间隙的起始部和坐骨肛门间隙的尾端。 病理生理学 近端肛管的粘膜表面是由一系列纵向粘膜,被称为莫尔加尼肛柱 [2]。肛柱之间的空间被称为肛窦(或莫尔加尼隐窝),其从肛门腺接收引流。肛柱远端由小肛门阀连在一起,形成圆圈,即齿状线。 根据“隐窝假说”,高达90%的肛周瘘被认为出现继发于肛门腺的分泌排出受损 [3,4]。感染及肛门腺的阻塞可导致急性肛周脓肿。有些脓肿可通过内部引流至肛管自发地解决,而另一些可能需要手术切开引流[5]。不充分或不完全排空的脓肿会持续存在,并最终可能通过括约肌间隙或括约肌复合体内寻求另外的引流途径,即在此过程中,形成瘘道。因此,肛周脓肿和肛瘘被认为是同一疾病过程的急性和慢性表现。多达87%的急性肛周脓肿患者随后有得肛瘘的可能[6,7]。 剩余10%由其他原因造成,如克罗恩病,结核病,憩室炎,盆腔感染,外伤,肛门直肠癌症,或放射治疗的结果。克罗恩病经常伴有肛瘘形成,20年后具有高达26%的累积发生率[8];而因为肛瘘的复杂性及不完全治愈、容易复发,因此在放射检查中容易见到。 治疗

3 D-SPGR增强序列在肛瘘诊断中的价值

3 D-SPGR增强序列在肛瘘诊断中的价值 邵继满;陈志坚;万小玲;卜军;肖慧荣 【期刊名称】《实用临床医学》 【年(卷),期】2015(000)008 【摘要】目的:通过钆增强三维损毁梯度回波(3D-SPGR)序列与其他常规 MRI 序列比较,评估增强3D-SPGR序列在肛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97例肛瘘患者术前均行 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序列包括矢状位 T2加权成像(Sag T2WI)、冠状位T2WI抑脂(Cor T2WI FS)、横断位 T2WI(Ax T2WI)、横 断位 T2WI抑脂(Ax T2WI FS)和钆增强三维损毁梯度回波(3D-SPGR)。评估和比较 MRI各序列显示的瘘管、内口、瘘管分支及脓腔。结果97例患者中内口 和主瘘管117个,支瘘管143个。1级肛瘘12例,2级肛瘘11例,3级肛瘘11例,4级肛瘘39例,5级肛瘘24例。MRI各序列结果显示,97例患者3D-SPGR显示内口和瘘管、支瘘管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 Sag T2WI、AX T2WI、AX T2WI FS、Cor T2WI及Cor T2WI FS(均P<0.05)。结论钆增强3D-SPGR 序列可提高肛瘘诊断的准确率,能够为外科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较详尽的影像资料。【总页数】4页(P83-85,89) 【作者】邵继满;陈志坚;万小玲;卜军;肖慧荣 【作者单位】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放射科,南昌 330006;江西中医药大学附 属医院放射科,南昌 330006;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放射科,南昌 330006;江 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放射科,南昌 330006;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放射科, 南昌 330006

T2WI、T2WI FS、DWI及增强T1WI FS序列在肛瘘诊断中的价值对比

T2WI、T2WI FS、DWI及增强T1WI FS序列在肛瘘诊断中的价 值对比 摘要】目的:探讨MRI常规序列:T2WI、T2WI FS、DWI及增强T1WI FS在肛瘘诊断中的价值对比。方法:6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肛瘘的患者,比较分析横断位T2WI、T2WI FS、DWI及增强T1WI FS序列上肛瘘的显示价值。结果:对于主瘘管的检出,四个序列手术病理符合率分别为T2WI 89.06%、T2WI FS 84.38%、DWI 68.75%以及增强T1WI FS 95.31%。结论:肛瘘常规的四种MRI序列,增强T1WI FS序列诊断价值最大,DWI序列诊断价值最低。T2WI序列具有高的诊断价值,特别是对于主瘘管的显示,但对于炎性水肿的显示,还需要借助T2WI FS或增强T1WI FS序列。 【关键词】肛瘘;磁共振成像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4-0178-02 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特别是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广泛应用,MRI成像能从矢状位、冠状位及横截位获得理想的影像图片,充分显示瘘管走向及内、外口显示等重要信息[1]。本次研究旨在讨论各个序列对肛瘘显示的优势与不足,探寻肛瘘检查的最优检查序列。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苏州市中医医院2015年9月—2017年1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4例肛瘘患者的术前MRI资料,所有患者均为初次手术,临床上均表现为肛瘘的典型症状体征,其中,男性47例,女性17例,年龄21~58岁,中位年龄34.5岁。 1.2 方法 所有患者检查前瘘管内均未注入对比剂,也未做肠道准备,直肠肛管区未放置水囊等物品。采用西门子公司Aera 1.5T磁共振仪,体线圈,仰卧位,以耻骨联合为中心。所有患者均采用横断位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2WI、T2WI脂肪抑制序列(T2WI FS)、DWI序列、以及增强T1WI脂肪抑制(增强T1WI FS)扫描,并统一视野26cm,层厚4mm。T1WI增强扫描:上肢静脉注射对比剂钆-二乙烯三胺五乙酸(Gd-DTPA),按照0.2ml/kg的剂量,注射速率1.5ml/s,注射造影剂后60s开始扫描。 1.3 资料分析 所有图像经2名副主任医师双盲法阅片,达成一致意见后作出诊断,以术前诊断与手术病理相一致的病例数,计算出手术病理符合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不同序列对肛瘘诊断符合率的对比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主瘘管的显示情况 T2WI序列检出64例主瘘管,其中48例表现为高信号,16例表现为明显低信号(图1、7)。T2WI FS序列检出56例主瘘管,8例无信号差别未检出(图2)。DWI序列检出47例主瘘管,17例图像分辨率较差且无信号差别未检出(图5)。增强T1WI FS序列检出64例主瘘管,瘘管壁强化呈明显高信号(图6)。 2.2 诊断符合率

肛瘘的MRI诊断

肛瘘的MRI诊断 肛瘘是指肛门周围的皮肤和肛管之间通道的形成,通常是由于直肠周围的感染、肛门周围的皮肤脓肿或直肠周围的脓肿引起的。肛瘘通常会导致肛门周围的疼痛、分泌物排出和痛苦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MRI(磁共振成像)是一种诊断肛瘘的重要方法,它可以清晰地显示肛瘘的位置、大小、形状及周围组织的情况,帮助医生准确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 MRI诊断肛瘘的原理是利用磁场和射频脉冲的作用,使人体组织发出信号,经过计算机的处理,形成图像,从而观察病变部位的情况。在进行肛瘘的MRI检查时,患者需要脱下金属饰品和穿着专门的磁共振服装,避免产生伪影和对影响图像质量。在检查过程中,患者需要保持静止,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完成各种体位的摆放,以便获得清晰、准确的图像。 肛瘘的MRI检查主要包括T1加权像和T2加权像两种成像方式。T1加权像主要用于显示肛瘘及其周围软组织的情况,如周围肌肉和血管的状态,有助于评估肛管的解剖结构和术前情况。T2加权像则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肛瘘的形态、范围和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于肛瘘的诊断和分型有重要的帮助。 肛瘘的MRI影像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 内括肛瘘:内口位于肛管壁内,外口位于肛门皮肤下,通道较短,多为浅表性。 2. 外括肛瘘:内口位于肛管壁内,外口位于肛门皮肤下,通道较长,穿透肛骨肌外括至肛周皮肤。 3. 上括肛瘘:内口与外口分属两个不同的直肠腔内。 4. 下括肛瘘:内口与外口位于同一直肠腔内。 除了上述基本的MRI表现外,还有一些特殊类型的肛瘘,如多分支型、盲端型、复杂型等。这些不同类型的肛瘘在MRI上有不同的表现,医生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MRI影像来进行综合分析。 除了显示肛瘘本身的情况,MRI还可以清晰地显示肛瘘周围的软组织结构、血管分布和神经分布等情况。这些信息有助于医生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MRI还可以帮助医生排除其他疾病对肛门周围的影响,如直肠肿瘤、肛周脓肿等,提高对肛瘘的诊断准确性。 除了用于诊断,MRI还可以用于评估肛瘘手术的情况。手术前后的MRI对比可以清晰地显示手术后的肛瘘情况,包括是否完全清除、手术伤口情况等。这有助于医生评估手术效果,及时发现手术后的并发症,指导患者术后的康复治疗。

肛瘘的MRI诊断

肛瘘的MRI诊断 肛瘘是指由直肠或肛门的周围组织与肛管之间形成的异常连接管道。肛瘘可以导致肛 门周围感染和炎症,并引起疼痛、排便困难和排粪性流脓等症状。为了确诊肛瘘并确定其 类型和严重程度,医生通常会使用MRI技术进行诊断。 MRI(磁共振成像)是一种无创的医学影像技术,可以提供关于人体内部结构和器官功能的详细信息。对于肛瘘的诊断,MRI可以提供很多有用的信息,包括病变的位置、长度、深度、形态和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等。 在进行肛瘘的MRI诊断时,患者会被安置在一张移动的检查床上,并被带入MRI机中。医生会要求患者保持静止,以确保获得清晰的图像。在进行MRI之前,患者应该清空肠道,以便能够清楚地观察肛门和直肠区域。 MRI诊断可以使用不同的序列和技术,来观察肛瘘的不同方面。T1加权像可以提供较 好的分辨率,适用于观察肛瘘和周围组织之间的关系。T2加权像可以提供更好的对比度,适用于观察肛瘘的形态和深度。 MRI可以显示肛门周围的软组织和骨骼结构,例如肛管、直肠、会阴肌、括约肌等。 通过MRI,医生可以观察到肛瘘与肛管之间的连接管道,从而确定肛瘘的类型。肛瘘的类 型可以分为低位和高位,以及单纯型、复杂型和经括约肌型等。这些信息对于选择合适的 治疗方法非常重要。 MRI还可以检查肛门周围的其他并发症。MRI可以观察到肛门周围的脓肿,以及肛瘘与脓肿之间的关系。这对于手术治疗的规划和评估非常重要。 MRI诊断肛瘘的优点包括非侵入性、无痛苦、无辐射和可以提供详细的解剖信息。MRI 也有一些局限性,例如对金属或其他物质的不良耐受性较差,以及对某些病人可能造成焦 虑感或干扰呼吸等问题。 MRI是一种非常有用的诊断工具,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肛瘘的类型、严重程度和相关并 发症。通过MRI的诊断,医生可以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以便尽早治疗肛瘘及其相关症 状。

肛瘘的MRI诊断

肛瘘的MRI诊断 肛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肛肠疾病,通常是由于肛管黏膜层发生感染或创伤造成的,当肛管黏膜层与肛门皮肤层之间出现一个道路时,便会形成肛瘘通道。肛瘘通常会引起肛门周围的疼痛、瘙痒、流脓、发热等不适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还会引起其他严重的并发症。 目前,MRI已被广泛应用于肛瘘的诊断,其具有无创伤性、准确性高、能够清晰地显示病灶解剖结构等优点,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MRI诊断肛瘘的相关内容。 1、肛瘘的MRI检查前准备 在进行肛瘘的MRI检查前,患者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包括: a、检查前30min口服1L水,以保持肠道充盈状态; b、检查前要空肠清空,无异物植入。需要在患者饭后的底数,通过大肠后路灌肠的方式,将灌肠液排空,同时在排空的过程中对排便情况实时监控,确保灌肠液完全排出,并保证肠腔清洁。 c、检查前应咨询医生,确认是否需禁忌针对性肠减压处理与禁食禁水等安排。 2、MRI检查具体步骤 a、患者进入MRI检查室,因为MRI强烈的磁场与梯度电磁场可能影响患者的心脏起搏器、人工关节等植入物的工作,所以MRI检查室将需要工作人员检查患者身体是否有金属物质植入,同时将禁止患者穿戴任何可能影响心脏起搏器、人工关节等植入物的工作的物品进入MRI检查室。 b、MRI检查需要患者平卧于MRI检查台上,并保持不动。对于肛瘘的MRI检查,通常需要患者穿着指定的短裤(或内裤)进行检查,检查进行时,患者还需要屈曲对腿并放在头侧,同时在口服的液体剂量足够的情况下尽量保持小便。 c、在MRI检查室内,医生会帮助患者调整好体位,并安排快速平扫采集图像、快速平扫采集脂肪饱和的T2WI图像、矢状面的T2WI图像、关键水平面的矢状面观察图像和斜FSE序列成像,以便更好的发现和评估肛瘘的情况。 3、MRI诊断结果 a、肛瘘的形态和定位。 MRI可以清晰地显示肛瘘形态和定位,对于诊断肛瘘是十分重要的。通过MRI图像可以明确肛瘘的深度、长度、通道的形态及分枝情况等,为后续手术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b、伤口及肛门周围组织的炎症程度。

肛瘘的MRI诊断

肛瘘的MRI诊断 肛瘘是指肛门周围组织与直肠或肛管之间异常的通道形成,导致肛门与肛管之间的渗 液通道。肛瘘常常表现为肛门周围有排脓窦道并伴有畸形的肛门排便方式。 MRI是一种非侵入性、无放射线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肛瘘的诊断和评估具有很高的 价值。MRI能够提供关于病变的详细解剖结构、病变类型和扩展程度的信息,有助于临床 医生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在进行肛瘘的MRI诊断时,通常需要使用薄层的序列来进行扫描,以准确地显示瘘管 的位置和走向。常用的MRI序列有T1加权和T2加权序列,这些序列可以提供不同对比度 和解剖信息,从而有助于诊断肛瘘。 在MRI图像中,肛门周围的肛瘘通道通常呈现为一个线性或曲线状的低信号强度区域,途中常可见到高信号强度的渗液或炎性肿胀。通过观察其走向和扩展情况,可以进一步确 定病变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根据病变的类型和严重程度,肛瘘通常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单纯肛瘘:仅有一条与肛门或肛管相连的窦道。 2. 复杂肛瘘:存在多个瘘道、瘘孔或与其他组织相连的脓肿。 3. 上行肛瘘:瘘道与直肠之间存在一条通道。 4. 分支肛瘘:存在多条支脉或多个与直肠或肛门相连的窦道。 除了确定肛瘘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外,MRI还可以帮助评估肛瘘的解剖关系。通过观察 瘘管与肛门括约肌、直肠括约肌以及其他邻近组织的关系,可以确定手术切除范围和术前 评估手术的可行性。 MRI在肛瘘的诊断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观察肛瘘的形态、位置和扩展情况, 可以确定病变的类型和严重程度,从而指导临床医生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需要注意的是,MRI检查通常需要耗时长且价格较高,因此在决定是否进行此项检查时需要慎重考 虑。

磁共振成像在肛瘘诊断中的应用

磁共振成像在肛瘘诊断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肛瘘术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7例临床诊断为肛瘘的患者进行MRI检查,分析肛瘘的MRI表现,将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17例患者共显示瘘管32条,外口23个,内口18个,肛周脓肿3个。肛瘘分型为括约肌间型9例,经括约肌型6例,括约肌上型1例,括约肌外型1例。手术共检出瘘管34个,内口24个,外口23个,脓肿3个。MRI 检查对瘘管、内口、外口,肛周脓肿显示的准确率分别为94.1%、75%、100%、100%。结论:MRI对肛瘘术前准确分型及手术方式选择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MRI应作为肛瘘患者术前重要的检查手段。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肛瘘;诊断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8-0132-02 肛瘘为常见肛门直肠疾病,由内口、瘘管与继发性外口组成,其病程反复,常迁延不愈,手术是其治疗的主要方法,而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明确诊断。MRl多序列、多方位成像,可明确肛瘘的术前临床亟待解决问题。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17例患者,其中男13例,女4例,年龄21~56岁,中位年龄34岁,所有患者均存在肛瘘的症状及体征。 1.2 检查方法 采用西门子MAGNETOM Verio 3.0T磁共振成像系统。体部相控阵表面线圈,患者仰卧位,足先进,磁场中心定于耻骨联合上缘,所有患者均先行平扫,再行增强扫描。 扫描序列:矢状位T2WI脂肪抑制-TSE序列:TR 4500ms,TE99ms,层厚 4mm,间隔0.4mm;冠状位T2WI-TSE序列:TR4000ms,TE93ms,层厚4mm,间隔0.4mm;轴位T1WI-TSE序列:TR500ms,TE11ms,层厚4mm,间隔0.4mm;轴位T2WI-SE-TIRM序列:TR5000ms,TE96ms,层厚4mm,间隔0.4mm;Gd-DTPA增强后用T1WI-SE脂肪抑制序列:TR650ms,TE11ms,层厚4mm,间隔 0.4mm。Gd-DTPA用量为0.1mmol/kg。 1.3 图像分析 依据parks分型,对肛瘘进行观察和分析。将MRI检查结果与手术所见进行对照,计算MRI检查对瘘管、内口、外口、脓肿显示的准确率。 2.结果 17例患者共显示瘘管32条,所有瘘管在T1WI图像上呈稍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见明显强化。MRI显示外口23个,表现为线状或条状高信号直达皮肤表面,MRI显示内口18个,表现为肛管或直肠壁内出现点状的增强。肛周脓肿3个,呈不规则状长T1长T2信号,增强后脓腔不强化,脓肿壁明显强化。肛瘘分型为括约肌间型9例,经括约肌型6例,括约肌上型1 例,括约肌外型1例。手术共检出瘘管34个,内口24个,外口23个,脓肿3个。MRI检查对瘘管、内口、外口,肛周脓肿显示的准确率分别为94.1%、75%、100%、100%。 3.讨论 肛瘘是一种常见的肛肠外科疾病,好发于青壮年男性。肛瘘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肛瘘是由于隐窝腺化脓感染,在内外括约肌间蔓延形成,继发性肛

肛瘘的磁共振成像检查的影像分析

肛瘘的磁共振成像检查的影像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肛瘘的磁共振成像检查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临床 56例肛瘘患者行磁共振成像检查的影像进行分析诊断。结果:56例患者应用改 良三腔管成功插管,肛管直肠扩张充分,扫描获得图像良好,50例诊断为复杂性 肛瘘进行手术治疗,2例诊断为骶前囊肿行经骶尾部骶前囊肿切除术,4例诊断 为直肠周围占位性病变,局部活检为黏液腺癌。所有患者MRI诊断结果与手术后 诊断结果均一致。结论:肛周脓肿行 MRI可无创、方便、准确进行诊断,清晰显 示脓肿与肛管结构的解剖关系。为手术提供了理想的解剖学依据,证实MRI对肛 瘘内口诊断的准确率和对主管、支管和脓腔的准确率明显优于术前直肠指检的检 出率。 【关键词】肛瘘;磁共振成像;临床诊断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5-0040-02 肛瘘是肛肠外科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磁共振检查对于复杂性肛瘘,必要时 可行磁共振检查,确定瘘管的走行和方向,并与其他疾病鉴别[1]。磁共振成像对 肛提肌上下区域的瘘管确诊率极高,有应用价值。选取2014年1月—2016年3 月收治的肛瘘患者56例肛瘘患得临床磁共振检查诊断表现进行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肛瘘患者56例,其中男43例,女13例,年龄9~68岁,平均 年龄42±3.5岁。临床表现为肛周疼痛,并肛会近瘘口中及脓性血性粘性分泌物等。所有患者均经MRI检查后进行手术治疗。 1.2 方法 取仰卧位,采用盆腔或相控阵线圈及l.5T场强成像,这是当前盆底MRI技术 的现状。采用T2加权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SE),可精确评价盆底形态学。通过采 用腔内(直肠内、阴道内、尿道内)线圈使空间分辨率得以提高。结合T2加权FSE 序列,腔内线圈还可以提供高信噪比(sNR)和高分辨率图像。然而,腔内线圈的缺 点是视野有限,这些线圈只能为紧邻线圈的结构提供充足的信号。因此,采用腔 内线圈的成像方案总是要与相控阵线圈成像相结合[2]。3.0T MRI系统目前已应用 于临床。与l.5T系统相比,该系统的最主要优势是信噪比更高。因SNR随场强呈 线性变化,3.0T的信噪比预期可能达到l.5T的2倍。但实际上,受技术所限, 3.0T的SNR通常仅是l.5T的1.7~1.8倍。临床上,3.0T场强下获得的高SNR可增加空间分别率或缩短采集时间[3]。 2.结果 56例患者应用改良三腔管成功插管,肛管直肠扩张充分,扫描获得图像良好,50例诊断为复杂性肛瘘进行手术治疗,2例诊断为骶前囊肿行经骶尾部骶前囊肿 切除术,4例诊断为直肠周围占位性病变,局部活检为黏液腺癌。所有患者MRI 诊断结果与手术后诊断结果均一致。50例肛瘘患者中,术前指检确定主管的准确 率为76%,MRI检查确定了全部的肛瘘主管,且与手术结果一致。术前指检确定 支管的准确率为57.9%,MRI检查确定支管或脓腔准确率为94.7%。与麻醉下探 查比较,术前指检确定内口的准确率为48%,MRI检查确定内口的准确率为84%。 3.讨论

肛瘘的MRI诊断

肛瘘的MRI诊断 肛瘘是指直肠和肛周组织之间异常的病理通道。MRI(磁共振成像)是一种非侵入性的诊断技术,可用于评估和诊断肛瘘。 MRI以其优良的软组织对比度和多平面重建的能力,成为评估肛瘘最常用的方法之一。MRI可以提供有关肛瘘的详细解剖信息,包括其起始点、走行路径、与肛括约肌和直肠之 间的关系等。 进行肛瘘MRI诊断之前,患者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一般来说,患者在进行MRI之前 需要进行肠道清理,以确保研究的准确性。患者需要在研究期间保持平静和稳定的姿势, 以确保得到高质量的成像结果。 肛瘘MRI通常使用T2加权成像进行评估。T2加权成像可以提供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以帮助评估肛瘘的走行路径和与周围组织的关系。T2加权成像还可以帮助检测炎症、脓肿、瘘管和瘘管口等。 在肛瘘MRI诊断中,常采用冠状面、矢状面和横断面的多平面重建方式进行评估。通 过这些不同的平面,可以全面地评估肛瘘的解剖结构和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尤其是冠状面 图像可以显示肛括约肌和直肠之间的关系,帮助评估瘘管与括约肌之间是否有交通。 肛瘘MRI评估的主要目标是确定肛瘘的解剖特点以及与肛括约肌和直肠之间的关系。 在肛瘘MRI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 1. 起始点和走行路径:通过MRI可以确定肛瘘的起始点和在肛周组织中的走行路径。这对于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非常重要。 2. 内口和外口:MRI可以显示肛瘘的内口和外口。内口通常位于直肠壁内,外口位于肛周皮肤下。通过MRI可以确定内口和外口的位置和大小。 3. 瘘管:MRI可以显示肛瘘的瘘管,即连接内口和外口的通道。瘘管的长度、形状和走行路径可以通过MRI进行评估。 4. 肛括约肌和直肠:MRI可以显示肛瘘与肛括约肌和直肠之间的关系。这对于评估肛括约肌的完整性以及瘘管与直肠之间是否存在交通非常重要。 在肛瘘MRI诊断中,医生需要综合分析上述信息,并与临床症状和其他影像学结果进 行综合评估,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磁共振成像在复杂性肛瘘诊断中的价值及临床应用

磁共振成像在复杂性肛瘘诊断中的价值及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用磁共振体线圈成像技术检查复杂性肛瘘,在探讨滋共振成像MRI在复杂 性肛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32例临床诊断为复杂性肛瘘的患者术前进行磁共振相控阵列线 圈检查,以手术结果为准,比较术前指诊检查和MRI检查结果。结果:MRI检查肛瘘内口确 定为73.91%,术前检查仅为24.78%;MRI检查支管、浓腔诊断为86.97%,术前检查支管、 浓腔诊断为26.09%,MRI支管、浓腔诊断明显高于术前检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MRI检查主管显示结果为100%,术前检查主管显示结果为86.97%,两组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磁共振体线圈MRI能准确定位复杂性肛瘘的主管、支管,内口及脓腔,较为准确的显示复杂性肛瘘与肛管直肠括约肌复合体之间的复杂关系,亦可以 排除其它潜在病变。 【关健词】磁共振成像;复杂性肛瘘;诊断;价值 肛瘘是比较常见的直肠疾病,其病程容易反复,久治不愈,累及括约肌时可导致不同程度的 肛门失禁,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肛瘘中约有15%左右为复杂型,复杂型肛瘘术后复发率 高达20%到40%,术中遗漏瘘管、隐匿性脓肿等是其高复发率的原因。因此,术前对瘘管位置、走行、行程的准确评估,特别在明确脓肿及继发瘘管的存在及走向等非常重要,对手术 方法的选择和降低复发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本次对32例肛瘘患者的术前MRI与手术结果 对照分析,探讨MRI对肛瘘显示的准确性及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手术证实的肛瘘患者32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7例,年龄在22~62岁,平均(39.19±2.32)岁。病程8个月到21年不等。临床表现为肛周疼痛, 肛周皮肤见一个或多个外瘘口,反复排出脓性分泌物。 1.2 MRI仪器和检查方法 我院采用Siemens1.5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扫描,相控阵列线圈,设置相同参数,无间隔, 层厚4mm,分别作横截位和矢状位扫描(有部分患者加冠状位扫描),其中T1加权像 (T1WI)应用短时翻转恢复序列(STIR),T2加权像并进行压脂,序列及参数如下:自旋回 波序列(SE)轴位T1WI:重复时间(TR)500ms,回波时间(TE)10M;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SE)轴位T2WI:TR4 000MS,TE97ms;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SE)矢状位T2WI(脂肪抑制):TR4 270ms,TE97ms;横截位T2WI(脂肪抑制):TR4 270ms,TE97ms;上述序列扫 描视野:230mm²,层厚4mm,无间隔,距阵256×192。检查前二小时常规清洁灌肠。检查 时直肠深内放置自制改良后的三腔管,去除胃囊,远端结扎,经导管食管囊内注入 80~100ML生理盐水,使气囊充分扩张,结扎导管。患者取仰卧位进行MRI扫描。所有患者 均进行平扫,轴位切面与肛管垂直,冠状位和矢状位切面与肛管直肠轴线平行。影像学分析 包括肛瘘内口、主管及存在的支管和脓腔。 1.3 术中探查及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由医生于麻醉状态下行局部详细检查,并依据手术(高位复杂性肛瘘低位切开高 位挂线术)中探查结果对术前诊断进行更正,做出肛瘘内口、主管、支管及脓腔位置的最终 定位。 1.4统计学方法 本组统计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实施t 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肛瘘的MRI检查

肛瘘的 MRI检查 肛瘘属于肛周软组织慢性炎性病变的一种表现,会对日常生活与工作产生直接的影响,甚至还会诱发大便失禁等情况。在临床治疗肛瘘期间,定位肛瘘内外瘘口与瘘管的走向并客观评估其和肛门括约肌之间的关联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也可更好地优化预后。以下,我们将针对肛瘘MRI检查展开相关性研究,证实其诊断价值,提高检出率,以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1肛瘘的发病原因与类型有哪些? 对于原发性的肛瘘,以引窝腺化脓感染为源头,并且于括约肌内、外间隙进行蔓延,进而进入到肛门周边间隙亦或是直肠周边间隙内。而对于继发性肛瘘,则以全身性疾病为源头。参考解剖和肛瘘之间的关联,一般可将肛瘘类型细化成五种:①括约肌上方瘘;②表浅瘘;③经括约肌瘘;④括约肌间瘘;⑤括约肌外侧瘘。后期,以此类别划分为主,针对肛瘘的MRI征象进行了级别划分:Ⅰ级为线形括约肌内瘘;Ⅱ级为括约肌内瘘并发脓肿;Ⅲ级为非复杂性经括约肌瘘;Ⅳ级为经括约肌肛瘘并发坐骨直肠脓肿;Ⅴ级为经肛提肌亦或是肛提肌上瘘并发继发脓肿。 通常来讲,肛瘘的组成主要有内、外瘘口和瘘管,然而也存在很多患者并没有内、外瘘口的情况,也会呈现出闭合状态。长期以来,单纯性肛瘘的临床发生率较高,主要指的就是仅具有一内口与一外口。若外口不低于1个,内口存在亦或不明确,属于原发性瘘管与继发性瘘管,且存在手术史,则被称作复杂性肛瘘。对于复杂性肛瘘的诊断,一般不应仅凭借外口数量做出决定,而是要存在管道对肛管直肠环造成累及的情况。除此之外,若肛管的左侧与右侧都存在外口,即有发生蹄铁型肛瘘的可能,也属于性质特殊的贯通括约肌肛瘘,具体表现为瘘管围绕肛管,并从其中一侧的坐骨直肠窝向对侧通过,呈半环型表现出来。而且,齿线周边存在一内口,大量外口于肛门两侧分布,支管数量过多并向周边蔓延。对于蹄铁型的肛瘘,一般也可将其细化成前蹄铁与后蹄铁两种不同的类型。

肛瘘的MRI诊断

肛瘘的MRI诊断 肛瘘是一种较常见的肛门疾病,其特点是肛门周围的炎症形成通道连接肠腔和肛周皮肤。肛瘘通常伴有肛门周围的疼痛、肿胀、渗液等症状,严重者还可能导致发热和全身不适。肛瘘的诊断主要依赖于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其中MRI是一种常用的无创手段。本 文将详细介绍肛瘘的MRI诊断以及相关解剖结构。 MRI检查的前期准备包括饮食禁食以及清洁肛门区域。患者需在MRI机中保持身体平躺,医务人员会为患者放置肛门探头,并使用软管进行饮水。 MRI图像主要包括常规T1、T2加权图像以及增强扫描。T1加权图像主要用于显示肌肉、脂肪等组织,而T2加权图像则对液体信号敏感,常用于显示瘘管腔和周围炎症水肿。增强扫描则可以更好地显示炎症范围以及瘘管和肠道之间的连接。 在解读MRI图像时,首先需要对肛门周围的解剖结构有清晰的认识。肛门周围主要包 括肛管、肛周皮肤、肛尾部和周围肌肉组织。这些结构在MRI图像中呈现为不同信号强度 的区域,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肛瘘的位置和严重程度。 常见的肛瘘类型有3种,分别为内口和外口位于肛管壁内侧的内瘘、外口位于肛管壁 外侧的外瘘以及口位位于肛管壁上的上瘘。在MRI图像上,内瘘通常表现为一条高信号的 瘘管,连接肠腔与肛管壁内侧,其内口在肛管壁内侧,常常难以直接观察到。外瘘则表现 为一条高信号的瘘管,连接肠腔与肛周皮肤,其外口可直接观察到。上瘘则表现为一条高 信号的瘘管,连接肠腔与肛管壁上,其口位在肛管壁上。 除了肛瘘的类型,MRI图像还可以显示瘘管的形态和扩展范围。瘘管通常是一条弯曲 的通道,可呈“S”形或“Z”形,亦可呈分叉状。瘘管的扩展范围可以在增强扫描中更好 地显示,有助于评估炎症的程度和肛瘘的复杂程度。 肛瘘的MRI诊断主要依赖于上述图像特征的判断,但有时候仍需要结合体格检查和其 他影像学检查来进行综合评估。特别是对于复杂的肛瘘,如肛瘘与肛周脓肿的鉴别或肛管 壁有赘生物的情况,MRI图像的解读更需要经验和专业知识。 MRI是一种常用的肛瘘诊断影像学检查手段,它可以显示肛瘘的类型、形态和扩展范围,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但MRI诊断还需要结合体格检查和其他影像学检查来进行综合 评估,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对于MRI图像的解读需要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以 确保正确诊断和有效治疗。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