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重症中暑患者的紧急降温护理措施

重症中暑患者的紧急降温护理措施

重症中暑患者的紧急降温护理措施

重症中暑患者的紧急降温护理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转移到阴凉通风的环境中:立即将患者转移到室温较低的地方,最好有空调或风扇进行通风降温。

2. 除去患者多余的衣物:帮助患者脱掉过多的衣物,并及时给予干燥的毛巾或湿巾,以帮助散热。

3. 使用冷湿敷:将湿毛巾或冰袋敷在患者的额头、脖子、腋窝和腹股沟等大血管区域,以帮助降温。

4. 给予冷饮:给予患者低温的饮料,如冷水或冰块含在嘴里,不断补充体内的水分,以防止脱水。

5. 注意避免不必要的活动:让患者保持安静躺卧,避免运动引起身体热量的进一步升高。

6. 监测体温:定期监测患者的体温,以确保降温措施的有效性。

7. 密切观察病情:注意患者的意识状态、呼吸和心率等生命体征的变化,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寻求医疗救助。

请注意,以上措施针对重症中暑患者,如果出现症状较轻的中暑患者,可采取适度冷却措施,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处理。同时,及时就医是非常重要的,由专业医务人员进行综合评估和治疗。

关于中暑急救常识

关于中暑急救常识 关于中暑急救常识 中暑分为中暑衰竭,中暑痉挛,日射病和中暑高热四种类型。 ㈠诊断要点 1、先兆中暑。在高温环境中工作一定时间后,感到全身疲乏,四肢无力、头昏、胸闷、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口渴、大汗等,此时离开高温环境,略事休息,短时间内可恢复正常。 2、轻度中暑。除上述症状外,伴面色潮红,皮肤灼热、大汗、恶心、呕吐、血压下降、脉搏增快,体温在37.5℃以上等,休息3-4小时后常可恢复正常。 3、重度中暑。除上述表现外并伴有昏厥、痉挛、高热等。 ㈡中暑急救 1、将轻度中暑者移至附近阴凉通风处,解衣平卧休息,用湿毛巾置于额部,口服含盐清凉饮料,仁丹、十滴水、麝香正气丸等。 2、肌肉痉挛者,用中等力量按摩。 3、体温升高、神志不清、抽搐等重度中暑应迅速采取降温措施。 ①4℃水浴法:将伤员除头部外,浸在4℃水中,若无4℃水,用凉水也可以,并不断摩擦四肢皮肤,使热能尽快散发;②有条件时可将伤员置空调室中,室温调到25℃左右、或用电扇直吹,并于头部、腋下、腹股沟大血管处放置冰袋,同时用冷水擦浴全身。 4、将神志不清的中暑病人送往医院途中应严密观察呼吸、脉搏等情况,保持降温措施。 中暑急救四字诀:搬擦服掐 发现自己和其他人有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表现时,首先要做的是迅速撤离引起中暑的高温环境,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并多饮用一些含盐分的清凉饮料。还可以在额部、颞部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或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药。如果出现血压降低、虚脱时应立即平卧,及时送往医院静脉滴注盐水。 当身边人出现中暑症状时,要尽快用“中暑急救四字诀”进行救

治: 1.搬。 转移病人:迅速将患者搬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使其平躺,用扇子和电扇扇风,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领裤带,以利于呼吸和散热。 2.擦。 物理降温:用冷水或稀释至40%的乙醇(酒精)擦身,或用冷水淋湿的毛巾或冰袋、冰块置于患者颈部、腋窝和大腿根部、腹股沟处等大血管部位,帮助患者散热。 3.服。 使用药物:在额部、颞部(太阳穴)擦拭清凉油、风油精等提神醒脑药。感到不适时,及时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解暑药,同时给予淡糖盐水以补充体液的损失。 4.掐。 按摩穴位:若患者一直昏迷不醒,可用大拇指按压患者的人中、合谷等穴位。特别注意:经解救清醒后的患者,必须在凉爽通风处充分安静休息,因为此时体内的抗中暑机能处于疲劳状态,若重回炎热的环境或参加体力活动,会引发比前次中暑更加严重的后果。 中暑急救的方法 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从而引起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 一、中暑原因 中暑的原因有很多,除了高温、烈日曝晒外,工作强度过大、时间过长、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等均为常见的诱因。在高温作业的车间工作,如果再加上通风差,极易发生中暑;农业及露天作业时,受阳光直接暴晒,再加上大地受阳光的暴晒,使大气温度再度升高,使人的脑膜充血,大脑皮层缺血而引起中暑,空气中湿度的增强易诱发中暑;在公共场所、家族中,人群拥挤集中,产热集中,散热困难。再加上人呼吸的二氧化碳浓度增高,如果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高至0.7%~1%时,使人的嗅觉神经麻痹、呼吸急促、身体抵抗力低下,导致中暑发生。

中暑的预防及急救措施

中暑的预防及急救措施 在炎热的夏季,高温、高湿、强热辐射天气可造成人体的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等出现一系列生理功能改变,一旦机体无法适应,则可能造成体温异常升高不降,引起正常生理功能紊乱,发生中暑相关症状。 一、中暑的表现: 中暑是指高温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等而引起的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气温过高、湿度大、风速小、体弱、对热不适应、劳动强度过大和时间过长、过度疲劳等都易诱发中暑。 中暑的症状可轻可重,轻症中暑可出现头昏、胸闷、心悸、面色潮红、皮肤灼热、体温升高等。一旦发展为重症中暑,则可出现大量出汗、血压下降、晕厥、肌肉痉挛,甚至发生意识障碍、嗜睡、昏迷等。 1、先兆中暑:出现大量出汗、口渴、头昏、耳鸣、胸闷、心悸、恶心、体温升高、全身无力。 2轻度中暑:除上述病症外,体温38℃以上,面色潮红,胸闷,或有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等呼吸循环衰竭的早期症状。 3、重度中暑:除上述症状外,出现昏倒痉挛,皮肤干燥无汗、体温40℃以上等症状。重度中暑:可分三型: (1)热痉挛:在高温环境下进行剧烈运动大量出汗,活动停止后常发生肌肉痉挛,主要累及骨骼肌,持续约数分钟后缓解,无明显体温升高。肌肉痉挛可能与严重体钠缺失(大量出汗和饮用低张液体)和过度通气有关。热痉挛也可为热射病的早期表现。 (2)热衰竭:常发生于老年人、儿童和慢性疾病患者。严重热应激时,由于体液和体钠丢失过多引起循环容量不足所致。表现为多汗、疲乏、无力、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和肌痉挛,可有明显脱水征:心动过速、直立性低血压或晕厥。体温轻度升高,无明显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表现。根据重庆做人流医院病情轻重不同,检查可见血细胞比容增高、高钠血症、轻度氮质血症和肝功能异常。热衰竭可以是热痉挛和热射病的过程中介过程,治疗不及时,可发展为热射病。 (3)热射病:是一种致命性急症,主要表现为高热(直肠温度≥41℃)和神志障碍。早期受影响的器官依次为脑、肝、肾和心脏。根据发病时患者所处的状态和发病机制,临床上分为两种类型:劳力性和非劳力性 (或典型性)热射病。劳力性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内源性产热过多;非劳力性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引起散热减少。

急诊科中暑患者急救护理常规

急诊科中暑患者急救护理常规 中暑是指人体在高温环境下,由于水和电解质丢失过多、散热功能障碍,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热损伤性疾病,是一种威胁生命的急症,可因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功能障碍导致死亡、永久性脑损害或肾衰竭。 (一)病因 高温、潮湿、无风的环境最容易引起中暑。在高温作业的车间工作,如果再加上通风差,极易发生中暑:农业及露天作业时,受阳光直接暴晒易诱发中暑。机体对高温环境的适应能力不足,如年老、体弱、产妇、肥胖、甲状腺功能亢进和应用某些药物(如苯丙胺、阿托品)、汗腺功能障碍(如硬皮病、先天性汗腺缺乏症、广泛皮肤烧伤后瘢痕形成)等容易发生中暑。 (二)临床表现 根据临床表现的轻重程度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 1.先兆中暑患者在高温环境工作或生活一定时间后, 出现口渴、乏力、多汗、头晕、目眩、耳鸣、头痛、恶心、胸闷、心悸、注意力不集中,体温正常或略高。

2.轻症中暑出现早期循环功能紊乱,包括面色潮红、苍白、烦躁不安、表情淡漠、恶心、呕吐、大汗淋漓、皮肤湿冷、脉搏细数、血压偏低、心率加快,体温轻度升高。 3.重症中暑按表现不同可分为三型。 (1)热痉挛是突然发生的活动中或者活动后痛性肌肉痉挛,通常发生在下肢背面的肌肉群(腓肠肌和跟腱),也可以发生在腹部。肌肉痉挛可能与严重体钠缺失(大量出汗和饮用低张液体)和过度通气有关。热痉挛也可为热射病的早期表现。 (2)热衰竭在热应激情况时因机体对热环境不适应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外周血管扩张,周围循环容量不足而发生虚脱。表现为头晕、晕眩、肌痉挛、血压下降甚至休克。热衰竭可以是热痉挛和热射病的中介过程,治疗不及时,可发展为热射病。常见于老年人、儿童和慢性疾病患者。 (3)热射病又称中暑高热,属于高温综合征,是中暑最严重的类型。在高温、高湿或强烈的太阳照射环境中运动数小时(劳力性),或老年、体弱、有慢性疾病患者在高温和通风不良环境中维持数日(非劳力性)热应激机制失代偿,使中心体温骤升,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功能障碍。其征象为:体温高达40~42℃甚至更高、皮肤干燥(早期可湿润),意识模糊、惊厥、甚至无反应,周围循环衰竭或休克。此外,

中暑病人的急救与护理措施

中暑病人的急救与护理措施 我国南、北方最近连续出现高温天,专家提醒老人和体弱多病者是高温的最大受害者。很容易造成中暑,中暑患者的急救措施有哪些呢?下面就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暑病人的急救与护理措施,供大家参考。 关于中暑的护理和急救措施 发现自己和其他人有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表现时,首先要做的是迅速撤离引起中暑的高温环境,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并多饮用一些含盐分的清凉饮料。还可以在额部、颞部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或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药。如果出现血压降低、虚脱时应立即平卧,及时上医院静脉滴注盐水。 对于重症中暑者除了立即把中暑者从高温环境中转移至阴凉通风处外,还应该迅速将其送至医院,同时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救治。若远离医院,应将病人脱离高温环境,用湿床单或湿衣服包裹病人,并给强力风扇,以增加蒸发散热。在等待转运期间,可将病人浸泡于湖泊或河流,或甚至用雪或冰冷却,也是一种好办法,若病人出现发抖,应减缓冷却过程,因为发抖可增加核心体温(警告:应每10分钟测1次体温,不允许体温降至38.3℃,以免继续降温而导致低体温),在医院里,应连续监测核心体温以保证其稳定性,避免使用兴奋剂和镇静剂,包括吗啡;若抽搐不能控制,可静脉注射地西泮和巴比妥盐,应经常测定电解质以指导静脉补液。严重中暑后,最好卧床休息数日,数周内体温仍可有波动。 中暑急救要点有如下几点 第一,立即将病人扶到或移到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如走廊、树阴下,最好是空调的房间内。 第二,让病人仰卧,解开衣扣,脱去或松开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上干衣服,同时开电扇或开空调,以尽快帮助其散热降温。昏迷呕吐者,要让其头偏向一侧,取出活动的假牙,慎防呕吐特误吸引起窒息。

中暑急救护理论文(共4篇)

本文从网络采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此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第1 篇:重症中暑中集束化护理的干预 中暑是指人体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中,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产热大于散热,使体内热能积累导致高热,以无汗、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的综合征10。重症中暑患者容易浮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病死率很高。集束化护理是集合一系列有循证基础的操作及护理措施,每一项干预措施经临床实践证实能提高治疗效果。本研究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62 例患者进行护理,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般资料 将本院2022 年7—9 月和2022 年7—9 月收治的重症中暑患者62 例纳入本组研究对象,均符合重症中暑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 例。对照组男16 例,女15 例;年龄23~40 岁,平均年龄(±)岁;病程1~3d,平均病程 (士)d。观察组男17 例,女14 例;年龄20~38 岁,平均年龄(±)岁;病程1~3d,平均病程(±)d。本组

研究通过了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2 组患者均对本次治疗目的和治疗方法知情允许,自愿参预本次研究并主动签署了知情允许书。经过统计学处理,2 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比、病情、病程等方面无显著差异 (P >)。 纳入标准:①明确诊断为重症中暑者;②年龄20~40 岁,性别,民族,职业不限;③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④APACHEn 评分為12 分;⑤自愿参加,且签署过知情允许书者。排除标准:①普通中暑者; ②入院时已诊断为脑死亡和不可恢复的临终患者;③ 有精神病史者或者依存性差无法完成本研究者;④自动出院或者转院者;⑤围生期、晡乳期的妇女。 方法 2 组患者在接受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的常规护理和必要的心理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①人员分配:成立专门的护理小组,减少交接班,实行12h 上班24h 负责制,赋予患者全方位的护理,根据病情变化常与医生交流,制订合理的护理方案。②物理降温:患者在ICU 时,室温控制在20~24°C,湿度为40%~60%,可放置电风扇,增加空气对流,达到快速降温的效果;有条件者赋予亚低温治疗仪降温,将冰毯齐床头铺与床上,让

中暑的急救措施

中暑的急救措施 中暑的急救措施 1、中暑后要快速搬移 迅速将患者抬到通风阴凉的地方,使其平卧并解开衣扣,松开或脱去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降温,患者头部可捂上冷毛巾,可用,酒精,白酒,冰水或冷水进行全身擦浴然后用扇或电扇吹风,加速散热; 但不要快速降低患者体温,当体温降至,以下时要停止一切冷敷等强降温措施补水,患者仍有意识时,可给一些清凉饮料,在补充水分时可加入少量盐或小苏打水但千万不可急于补充大量水分。 2、中暑后要促醒病人 病人若已失去知觉,可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位,使其苏醒中暑急救措施转送,对于重症中暑病人,必须立即送医院诊治,搬运病人时应用担架运送,不可使患者步行同时运送途中尽可能用冰袋敷于病人额头、枕后、胸口,肘窝及大腿根部,积极进行物理降温。 3、中暑后要及时送去医院 对于重症中暑病人,必须立即送医院诊治。搬运病人时应用,担架运送,不可使患者步行,同时运送途中尽可能用冰袋敷于病人额头、枕后、胸口、肘窝及大腿根部,积极进行物理降温转送。 4、中暑后等患者清醒后补充水分 若患者清醒,应为其补充含盐分或小苏打的清凉饮料。 注意:不宜大量补充水分,不然会引起腹痛、呕吐和恶心等不适症状。不宜饮用咖啡或酒精类饮料。 5、中暑后应该使用担架搬运重症中暑病人 并在运送过程中用冰袋冰敷在患者额头、后脑勺、胸前、手肘窝以及大腿的根部,以在搬运过程中达到降温的效果。 中暑的预防方法 充足的睡眠。合理安排休息时间,保证足够的睡眠以保持充沛的体能,并达到防暑目的。

科学合理的饮食。吃大量的蔬菜、水果及适量的动物蛋白质和脂肪,补充体能消耗。切忌节食。 做好防晒措施。室外活动要避免阳光直射头部,避免皮肤直接吸收辐射热,带好帽子、衣着宽松。 合理饮水。每日饮水3升至6升,以含氯化钠0。3%-0。5%为宜。饭前饭后以及大运动量前后避免大量饮水。 因为夏季一般都会高温炎热,在室内也会可能中暑,在户外活动,更容易中暑,所以中暑前后的防范和处理方法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上面讲到的中暑,野外防范措施,及事后的紧急处理要点希望大家能够仔细的阅读。这篇文章是非常有用的。

中暑急救五步骤 中暑急救五要诀

中暑急救五步骤中暑急救五要诀 中暑急救五步骤(中暑急救5要诀) 1、搬移 迅速将中暑患者抬到通风、阴凉的地方,使其平卧并解开衣扣,松开脱去衣服。 2、降温 中暑患者头部可捂上冷毛巾,可用50%酒精、白酒、冰水或冷水进行全身擦浴,然后用扇或电扇吹风,加速散热。但不要快速降低患者体温,当体温降至38摄氏度以下时,要停止一切冷敷等强降温措施。 3、补水 中暑患者仍有意识时,可给一些清凉饮料,但千万不可急于补充大量水分或冰啤酒等饮料,否那么,会引起呕吐、腹痛、恶心等病症。 4、促醒 中暑病人假设已失去知觉,可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使其苏醒,可同时对其进行刮痧急救。 5、转送 对于重症中暑病人,必须立即送医院诊治。在运送途中要注意,尽可能的用冰袋敷于病人额头、枕后、胸口、肘窝及大腿根部,以保护大脑、心肺等重要脏器。 中暑的急救 在烈日下或高温环境中工作,身体调节体温的能力不能适应,体内产生的热能不能适当地向外散发,积聚而产生高热称为中暑。患者先有头痛、眩晕、心悸、恶心等,随即出汗停止,体温上升,如不及时抢救可致昏迷而死亡。一般可分为日射病、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四者可单独出现,也可同时并见。在烈日下出现的中暑病症,首先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头部先用温水敷,以后改为冷水敷。在高热环境下出现的中暑病症宜先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饮用含盐饮料,静脉滴注生理盐水500-1000毫升。或速将患者抬到阴凉处,迅速针刺或指压人中、内关、足三里、十宣等穴位,还可静脉滴注5%糖盐

水。因高温、高湿、无风,身体散热困难,体温高达40摄氏度以上出现昏迷、抽搐等中暑病症者,宜立即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用冷水或冰水擦浴使皮肤发红,体表盖以湿毛巾,头部及大血管分布区放置冰袋,还可用药物降温,如氯丙嗪、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等。 处理原那么 首先当速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预防中暑的最好方法是加强劳动防护,防止日光的直接照射,缩短或减少在烈日下或高温环境中连续工作时程,随时补充体液,宜多饮防暑降温饮品,尤其是大汗淋漓时。 中暑的病症 1、先兆中暑病症 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37.5℃),表现为头晕、眼花、耳鸣、恶心、呕吐、胸闷、心悸、口渴、大汗、注意力不集中等。如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和盐分,短时间内即可恢复。 2、轻症中暑病症 体温往往在38度以上。除头晕、口渴外往往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表现,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如及时处理,往往可于数小时内恢复。 3、重症中暑病症 顾名思义,是中暑中情况最严重的一种,如不及时救治将会危急生命。这类中暑又可分为四种类型:热痉挛、热衰竭、日射病和热射病。 热衰竭病症特点:这种中暑常常发生于老年人及一时未能适应高温的人。主要病症为头晕、头痛、心慌、口渴、恶心、呕吐、皮肤湿冷、血压下降、晕厥或神志模糊。此时的体温正常或稍微偏高。 日射病病症特点:这类中暑的原因正像它的名字一样,是因为直接在烈日的曝晒下,强烈的日光穿透头部皮肤及颅骨引起脑细胞受损,进而造成脑组织的充血、水肿;由于受到伤害的主要是头部,所以,最开始出现的不适就是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继而可出现昏迷及抽搐。 热射病病症特点:还有一局部人在高温环境中从事体力劳动的时间较长,

高温中暑急救常识

高温中暑急救常识 高温中暑急救常识 一、中暑的症状 1、先兆中暑:出现大量出汗、口渴、头昏、耳鸣、胸闷、心悸、恶心、体温升高、全身无力、注意力不集中、四肢发麻、动作不协调等。 2、轻度中暑:除上述病症外,体温38℃以上,面色潮红、胸闷、有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汗、皮肤湿冷、脉搏细弱、心率快、血压下降等呼吸循环衰竭的早期症状。 3、重度中暑:大多数患者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昏倒痉挛。此前患者常有头痛、麻木、眩晕、不安或精神错乱、定向力障碍、肢体不能随意运动等,继而出现皮肤出汗停止、干燥、灼热而绯红、体温常在40℃以上等症状。 二、中暑的急救方法 首先,立即将中暑者移到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休息;其次,让中暑者仰卧,解开衣扣,脱去或松开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干衣服,同时打开电扇或空调,尽快使患者体温降至38摄氏度以下;还可以用凉湿毛巾冷敷患者头、颈、腋下以及腹股沟等大血管经过的部位,用温水或酒精檫拭全身。意识清醒的或经过降温清醒的中暑者可饮服绿豆汤或含食盐0.1%~0.3%的凉开水,立即服用人丹、十滴水和藿香正气水等中药。一般患者如果及时休息降温、补充水和盐分,短时间内即可恢复。对于重症中暑,有高热不退、神志不清、抽搐等症状者,应立即拨打120电话,求助医务人员紧 急救治。 三、预防高温中暑措施 1、人数较多的生产车间、高温环境场所应采取必要的通风和降温措施,置备人丹、十滴水、风油精和藿香正气水等防暑药品。 2、暑期必须保证饮水供应,有条件的应提供白糖和含盐或含酸的清凉饮料。

3、天气炎热时,劳动者应注意保障休息睡眠、合理搭配营养、及时诊治疾病;采取穿浅色或素色的服装、戴遮阳帽等防晒措施,尽量避免长时间被阳光曝晒。 4、做好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工作,对患有心、肺、脑血管性疾病、肺结核、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其他身体状况不适合高温作业的员工,应调离高温作业岗位或对其加强预防中暑保护措施。 5、在连续高温期间,根据生产特点和具体条件,及时调整作息时间,避开和减少高温时段作业,严格控制加班加点,保证生产人员休息,适当减轻劳动强度。 6、加强对食堂环境卫生、食品卫生、饮水点、职工休息场所安全、卫生的检查,防范杜绝夏季食物中毒和肠道传染疾病的发生。 7、各单位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开展防暑降温和中暑急救的宣传教育活动,做好防暑降温的预防保障工作。 高温中暑预防与急救常识2016-07-17 17:50 | #2楼 一、什么是中暑? 中暑是人在高温环境下(气温超过34℃就有可能发生中暑)发生的急性疾病。由于身体产热量不断增加,能量不能及时散发,体温失调,引起过度蓄热,同时由于大量出汗,导致脱水、失盐从而发生中暑:空气湿度大、风速小或有强烈辐射热也可能促使中暑发生,此外劳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体弱多病、过度疲劳等也易引起中暑。中暑大多有头痛、头晕、胸闷、恶心、心慌、口渴、多汗、乏力等症状,严重时体温升高, 血压下降,脉快而细,甚至出现昏迷或抽筋等症状. 二、中暑的症状 1、先兆中暑:出现大量出汗、口渴、头昏、耳鸣、胸闷、心悸、恶心、体温升高、全身无力、注意力不集中、四肢发麻、动作不协调等。 2、轻度中暑:除上述病症外,体温38℃以上,面色潮红、胸闷、有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汗、皮肤湿冷、脉搏细弱、心率快、血压下降等呼吸循环衰竭的早期症状。

中暑的护理常规

中暑的护理常规 一、护理评估1、生命体征及神志。 2、病因及诱因。 3、中暑的程度及其他伴随病症。 (1)先兆中暑:体温>37. 5。。,出现头晕、眼花、胸闷、心悸、注意力不集中。 (2)轻度中暑:体温〉38。&面色潮红或苍白、皮肤湿冷、脉细弱、血压下降、心率加快。 (3)重症中暑:高热体温〉40℃,嗜睡、昏迷、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呼吸加快、心率加快。 (4)热衰竭表现腋温高,周围循环衰竭、晕厥、神志不清。 (5)热痉挛表现体温正常、阵发性肌肉痉挛、少尿。 (6)热射病表现剧烈头痛、头晕、烦躁不安、意识障碍。 4、社会心理评估:评估患者的情绪及心理反响。 二、护理措施(一)急救护理 1、降温:脱离高温环境,置患者于阴凉通风处。 (1)轻度中暑者,口服清凉含盐开水等。 (2)重度中暑者,脱去衣服,用冷水、冰水或乙醇擦浴全身,加速 散热。头部放置冰枕或冰帽,大血管处置冰袋,必要时冰盐水灌

肠。 2、取合理体位:心衰患者给予半卧位,血压过低患者取平卧位。 3、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心电监护、氧气吸入,如有呼吸停止倾向,应做好气管插管及人工呼吸的准备。 4、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用药:应用脱水剂及利尿剂控制脑水肿;有心衰者及早用洋地黄类药物;躁动抽搐者给予镇静处理;有急性肾衰竭者注意限制水、盐的输入;发生DIC者,防止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 (二)一般护理 1、病情观察: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降温效果及有无并发症发生。 2、药物护理:观察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响。 3、补液速度不宜过快,用量适宜,防止加重心脏负担,诱发心力衰竭;高热惊厥患者应给予保护性约束,防止坠伤,床边备开口器与舌钳以防咬伤。 4、对热痉挛患者,轻者多饮含盐饮料,重者积极补充钠盐及水份,直至血压恢复正常。 5、基础护理:加强口腔护理及皮肤护理,保持肢体功能位,做好尿管和会阴部护理。 6、心理护理: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疏导,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 心。 三、健康指导要点1、高温下保证足够的入量,加强营养。

高温中暑的急救措施和方法

高温中暑的急救措施和方法 高温中暑的急救措施和方法 一、中暑的原因和类型:中暑是人体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出现故障,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症状的总称,是因热平衡机能紊乱而引发的一种急症。可以分成三种: 第一种是在闷热的房间里容易出现的热射病,病人会感觉到头痛、头晕、口渴,然后体温迅速升高、脉搏加快、面部发红,甚至昏迷。 第二种是日射病,指人因长时间被烈日曝晒,强烈的日光穿透头部皮肤及颅骨引起脑细胞受损,进而造成脑组织的充血、水肿;由于受到伤害的主要是头部,所以,最开始只有头部温度增加,高的时候可以达到39℃以上,然后有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继而可出现昏迷及抽搐,但体温不一定升高。 第三种叫热痉挛,是人在高温环境中,因大量出汗,丢失大量盐分,使血液中的钠含量过低,引起腿部甚至四肢及全身肌肉痉挛。 二、中暑的症状 1、先兆中暑:出现大量出汗、口渴、头昏、耳鸣、胸闷、心悸、恶心、体温升高、全身无力、注意力不集中、四肢发麻、动作不协调等。 2、轻度中暑:除上述病症外,体温38℃以上,面色潮红、胸闷、有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汗、皮肤湿冷、脉搏细弱、心率快、血压下降等呼吸循环衰竭的早期症状。 3、重度中暑:大多数患者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昏倒痉挛。此前 患者常有头痛、麻木、眩晕、不安或精神错乱、定向力障碍、肢体不能随意运动等,继而出现皮肤出汗停止、干燥、灼热而绯红、体温常在40℃以上等症状。 三、中暑的急救方法:首先,立即将中暑者移到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休息;其次,让中暑者仰卧,解开衣扣,脱去或松开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干衣服,同时打开电扇或空调,尽快使患

中暑预防及处理措施

中暑预防及处理措施 一、中暑应急处理措施 ★发现自己和其他人有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表现时,首先要做的是迅速撤离引起中暑的高温环境,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并多饮用一些含盐分的清凉饮料。还可以在额部、颈部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或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药。如果出现血压降低、虚脱时应立即平卧,及时上医院静脉滴注盐水。对于重症中暑者除了立即把中暑者从高温环境中转移至阴凉通风处外,还应该迅速将其送至医院,同时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救治。若远离医院,应将病人脱离高温环境,用湿床单或湿衣服包裹病人并给强力风扇,以增加蒸发散热。严重中暑后,最好卧床休息数日。 ★患者速离高温现场到阴凉处,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裤,以尽快散热。 ★在病人头上经常更换凉水毛巾,以及冷水淋浴或酒精搽身。 ★轻度中暑病人可喝一些淡盐水或藿香正气水等防暑药解暑。 ★对于重症中暑病人,要立即拨打120电话,以求助医务人员紧急救治。 二、预防中暑的方法 ★1、避开烈日。2、多喝水。3、避免酒精。 4、勿抽烟。 5、慢慢适应气温的转变。 6、从事户外活动应放慢速度。7、过於炎热时可以冷水冲淋头部及颈部,当水分蒸散时可帮助散热。8、中暑可能在连续几天内逐渐地虚脱,如有体重在数天内直线下降的情况,应加以留意。9、戴帽子可减缓头颈吸热的速度,特别是秃头或逐渐秃头的人。10、勿打赤膊,以免吸收更多的辐射热,通风的汗衫反而有消暑的作用。11、选择浅色的衣服,棉花及聚酯合成的衣物最为透气。12、一旦中暑,请为患者泼水,将患者移到有冷气的地方,如果患者意识清楚,则给予补充水分,再以冷毛巾湿敷患者。 ★夏日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10点至16点时在烈日下行走,因为这个时间段的阳光最强烈,发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时的10倍!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有条件的最好涂抹防晒霜;准备充足的水和饮料。此外,在炎热的夏季,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龙虎人丹、风油精等一定要备在身边,以防应急之用。外出时的衣服尽量选用棉、麻、丝类的织物,应少穿化纤品类服装,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引起中暑。 ★老年人、孕妇、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温季节要尽可能地减少外出活动。 ★多喝水: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为口渴已表示身体已经缺水了。最理想的是根据气温的高低,每天喝1.5至2升水。出汗较多时可适当补充一些盐水,弥补人体因出汗而失去的盐分。另外,夏季人体容易缺钾,使人感到倦怠疲乏,含钾茶水是极好的消暑饮品。 ★饮食 夏天多吃蔬菜,如生菜、黄瓜、西红柿等的含水量较高;新鲜水果,如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为80%至90%,都可以用来补充水分。另外,乳制品既能补水,又能满足身体的营养之需。其次,不能避免在高温环境中工作的人,应适当补充含有钾、镁等元素的饮料。 ★保持充足睡眠:夏天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劳。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措施。最佳就寝时间是22时至23时,最佳起床时间是5时30分至6时30分。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风扇下,以免患上空调病和热伤风。 ★怎样预防中暑?中暑了怎么办? 中暑是高温影响下的体温调节功能紊乱,常因烈日曝晒或在高温环境下重体力劳动所致。

中暑的护理

中暑(heat illness)是在暑热天气、湿度大和无风的环境条件下,表现以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丧失过多为特征的疾病。根据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不同,通常将中暑分为热痉挛(heat cramp)、热衰竭(heat exhaustion)和热〈日〉射病(heatstroke, sun stroke)。上述三种情况可顺序发展,也可交叉重叠。热射病是一种致命性疾病,病死率较高。 【病因】 对高温环境适应不能充分是致病的主要原因。在大气温度升高(>32℃)、湿度较大(>60%)和无风的环境中,长时间工作或强体力劳动,又无充分防暑降温措施时,缺乏对高热环境适应者极易发生中暑。此外,在室温较高和通风不良的环境中,年老体弱、肥胖者也易发生中暑。通常,湿热〈气温高和湿度大〉环境较干热(气温高和辐射强〉环境更易发生中暑。促使中暑的原因有:①环境温度过高:人体由外界环境获取热量;②人体产热增加:如从事重体力劳动、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应用某些药物〈如苯丙胺);③散热障碍:如湿度较大、过度肥胖或穿透气不良的衣服等;④汗腺功能障碍:见于系统性硬化病、广泛皮肤烧伤后瘢痕形成或先天性汗腺缺乏症等患者。 【发病机制】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能控制产热和散热,以维持正常体温的相对稳定。正常人腋窝温度波动在36~37.4℃,直肠温度在36. 9~37. 9℃。 (一)体温调节 正常人体内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相对平衡,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 1.体温调节方式 (1)产热:人体产热主要来自体内氧化代谢过程,运动和寒战也能产生热量。气温在28℃左右时,静息状态下,人体产热主要来自基础代谢,产热量为210~252kJ/ (h·m2)。剧烈运动时产热增2520~3780kJ/(h • m2)或600~900kcal/(h • m2)。运动时肌肉产热占90%。 (2)散热:体温升高时,通过自主神经系统调节皮肤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约为正常的20倍,大量出汗促进散热。大量出汗又会引起水盐丢失。人体与环境之间通过以下方式进行热交换:①辐射( radia tion):约占散热量的60%。室温在15~25℃时,辐射是人体主要散热方式。②蒸发(evaporation):约占散热量的25%。在高温环境下,蒸发是人体主要散热方式。蒸发1L汗液,散热2436kJ (580kcal)。湿度大于75%时,蒸发减少。相对湿度达90%~95%时,蒸发完全停止。③对流(convection):约占散热量的12%。散热速度取决于皮肤与环境的温度差和空气流速。④传导( conduction):约占散热量的3%。如果人体皮肤直接与水接触,因水较空气热传导性强,散热速度是正常的20~30倍。 2.高温环境适应在高温环境中工作7~14天后,人体对热应激的适应能力增强,具有对抗高温的代偿能力,表现心排血量和出汗量增加,汗液钠含量较正常人少等。完全适应后,出汗散热量为正常的2倍。无此种适应代偿能力者,易发生中暑。 (二)高温环境对人体各系统影晌 中暑损伤主要是由于体温过高(>42℃)对细胞直接损伤作用,引起酶变性、线粒体功能障碍、细胞膜稳定性丧失和有氧代谢途径中断,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 1.中枢神经系统高热能引起大脑和脊髓细胞的快速死亡,继发脑局灶性出血、水肿、

高温急救措施

高温急救措施 中暑是指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的症状的总称。那么,你知道高温急救措施有哪些吗?下面是店铺带来关于高温急救措施,希望能让大家有所收获! 高温中暑急救措施 1、立即将病人移到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如走廊、树阴下。 2、使病人仰卧,解开衣领,脱去或松开外套。若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干衣服,同时开电扇或开空调(应避免直接吹风),以尽快散热。 3、用湿毛巾冷敷头部、腋下以及腹股沟等处,有条件的话用温水擦拭全身,同时进行皮肤、肌肉按摩,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散热。 4、意识清醒的病人或经过降温清醒的病人可饮服绿豆汤、淡盐水,或服用人丹、十滴水和藿香正气水(胶囊)等解暑。 5、一旦出现高烧、昏迷抽搐等症状,应让病人侧卧,头向后仰,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立即拨打120电话,求助医务人员给予紧急救治。 中暑的临床表现 根据我国《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GB11508-89),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 先兆中暑、轻症中暑者口渴、食欲不振、头痛、头昏、多汗、疲乏、虚弱,恶心及呕吐,心悸、脸色干红或苍白,注意力涣散、动作不协调,体温正常或升高等。 重症中暑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 热痉挛是突然发生的活动中或者活动后痛性肌肉痉挛,通常发生在下肢背面的肌肉群(腓肠肌和跟腱),也可以发生在腹部。肌肉痉挛可能与严重体钠缺失(大量出汗和饮用低张液体)和过度通气有关。热痉挛也可为热射病的早期表现。 热衰竭是由于大量出汗导致体液和体盐丢失过多,常发生在炎热环境中工作或者运动而没有补充足够水分的人中,也发生于不适应高

温潮湿环境的人中,其征象为:大汗、极度口渴、乏力、头痛、恶心呕吐,体温高,可有明显脱水征如心动过速、直立性低血压或晕厥,无明显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表现。热衰竭可以是热痉挛和热射病的中介过程,治疗不及时,可发展为热射病。四 热射病是一种致命性急症,根据发病时患者所处的状态和发病机制,临床上分为两种类型:劳力性和非劳力性热射病。劳力性者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内源性产热过多(如炎热天气中长距离的跑步者),它可以迅速发生;非劳力性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引起散热减少(如在热浪袭击期间生活环境中没有空调的老年人),它可以在数天之内发生。其征象为:高热(直肠温度≥41℃)、皮肤干燥(早期可以湿润),意识模糊、惊厥、甚至无反应,周围循环衰竭或休克。此外,劳力性者更易发生横纹肌溶解、急性肾衰竭、肝衰竭、DIC或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较高。 预防中暑的好方法 (1)充足睡眠养足精神 夏天中午,烈日当头,酷暑炎炎,人们容易疲劳犯困。不仅晚上要睡好休息好,而且适当的午睡不仅可以避开高温还可以养足精神, 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 既利于工作和学习, 也是预防中暑的好措施。 (2)适当饮水补充水分 高温酷暑的夏天,不论运动量大小都要及时补充水分;千万不要等口渴时才饮水,因为口渴表示身体已经缺水了。 小贴士:对于某些需要限制液体摄入量的病人,高温时的饮水量应遵医嘱。 (3)补充盐分和矿物质 对于暴露在烈日下的工作人员,由于汗液的大量排出,可以通过饮用盐开水或含有补充含有钾、镁等微量元素的运动型饮料补充盐分和矿物质。 小贴士:不用为了贪图一时凉快而饮用冰冻饮料,以免造成胃部痉挛;酒精性饮料和高糖分饮料会使人体失去更多水分,在高温时不宜

中暑的现场急救措施

中暑的现场急救措施 1。搬移:迅速将患者抬到通风、阴凉、甘爽的地方,使其平卧并解开衣扣,松开或脱去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衣服。 2。降温:患者头部可捂上冷毛巾,可用50%酒精、白酒、冰水或冷水进行全身擦浴,然后用扇或电扇吹风,加速散热。有条件的也可用降温毯给予降温.但不要快速降低患者体温,当体温降至38摄氏度以下时,要停止一切冷敷等强降温措施. 3。补水:患者仍有意识时,可给一些清凉饮料,在补充水分时,可加入少量盐或小苏打水.但千万不可急于补充大量水分,否则,会引起呕吐、腹痛、恶心等症状. 4.促醒:病人若已失去知觉,可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使其苏醒。若呼吸停止,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 5.转送:对于重症中暑病人,必须立即送医院诊治。搬运病人时,应用担架运送,不可使患者步行,同时运送途中要注意,尽可能的用冰袋敷于病人额头、枕后、胸口、肘窝及大腿根部,积极进行物理降温,以保护大脑、心肺等重要脏器。

中暑的急救知识 夏天,在闷热的环境中劳动,或在强烈阳光下长时间劳动或走路,尤其是老年人、妇女、体质虚弱者,很容易中暑. 1。临床表现:发生中暑后可出现头痛、头昏、恶心、呕吐,严重的会突然晕倒,不省人事. 2。急救方法 (1)降温:迅速将病人移到阴凉通风处静卧,松解衣扣,给其扇风,同时用凉水擦身,或用凉水毛巾贴敷在病人的头部和胸部. (2)针刺:对于中暑后昏迷者,可针刺人中、十宣、委中穴.也可用清凉油涂擦病人的太阳穴。 (3)口服解暑药:口服人丹、十滴水,或喝些绿豆汤、冷开水。 (4)对于中暑后高热不退,昏迷不醒者,在做上述紧急处理的同时,应迅速送医院抢救。 3。简易疗法 一方:鲜丝瓜花7~8朵,绿豆60克。先用一大碗清水煮绿豆,将豆煮烂捞出后,放丝瓜花煮沸,1次口服, 二方:藿香l0克,银花l0克,连翘l0克,六一散30克。水煎放冷后顿服. 三方:莲叶梗30克,柳叶3克,薏苡仁l0克,扁豆l5克,加水3碗,煎至l碗,1次顿服. 当人们在夏季长时间受到强烈阳光的照射,或停留在闷热潮湿的环境中,以及在炎热的天气

中暑的急救措施

中暑的急救措施 夏天容易中暑,对于老人和小孩中暑我们怎么做,如何知道自己中暑了, 搬。 迅速将患者搬到阴凉、通风的地方,使其平躺,用扇子或电扇为他扇风,解开其衣领裤带,以利患者呼吸和散热。 擦。 用冷水或稀释的酒精帮患者擦身,也可用冷水淋湿的毛巾或冰袋、冰块放在患者颈部、腋窝或大腿根部腹股沟处等大动脉血管部位, 帮助患者散热。 服。 感到不适时,及时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解暑药,并多喝些淡盐水,以补充流失的体液。 掐。 如果患者一直昏迷不醒,可用大拇指按压患者的人中、合谷等穴位。救醒后的患者,必须在凉爽通风处静卧休息,如果回到炎热的 环境,会引发比之前更严重的后果。 当宝宝出现这些症状时不要惊慌,只要积极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宝宝的情况就会好转的。 1)立即将宝宝移到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如走廊、树荫下。 2)让宝宝仰卧,解开衣扣,脱去或松开衣服,

3)快降温,使宝宝的体温降至38度以下。具体做法是:用凉凉的湿毛巾冷敷宝宝头部,或给宝宝洗温水浴。 4)在宝宝意识清醒前不要让其进食或喝水,意识清醒后可让宝宝饮服绿豆汤、淡盐水等解暑。 中暑时的紧急救护:脱离高温环境,迅速将中暑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休息。使其平卧,头部抬高,松解衣扣。补充液体:如果中暑者神志清醒,并无恶心、呕吐,可饮用含盐的清凉饮料、茶水、绿豆汤等,以起到既降温、又补充血容量的作用。人工散热:可采用电风扇吹风等散热方法,但不能直接对着病人吹风,防止又造成感冒。冰敷:亦可头部冷敷,应在头部、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放置冰袋(用冰块、冰棍、水激凌等放入塑料袋内,封严密即可),并可用冷水或30%酒精擦浴直到皮肤发红。每10—15分钟测量1次体温。 1.发热、乏力、皮肤灼热、头晕、恶心、呕吐、胸闷。 2.烦躁不安、脉搏细速、血压下降; 3.重症病例可有头痛剧烈、昏厥、昏迷、痉挛。

成批高温中暑患者的急救护理

成批高温中暑患者的急救护理 摘要总结98例成批高温中暑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护理要点是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成3人一组的检诊团队;重症中暑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有效的急救物资供给;抢救现场秩序的有效维持是成批高温中暑患者成功应对的基础。 关键词应急预案;高温中暑;急救护理 中暑是指在高温热辐射或高强度体力活动情况下,机体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导致机体核心体温升高,引起潜在致命性机体紊乱[1]。按照临床表现中暑可分为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重症中暑以核心体温升高(>40℃)伴有脑功能障碍为临床特征,表现为意识不清、谵妄和惊厥等[2]。随着室温效应等导致全球气温变暖,加之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人类耐热能力逐步减退,中暑发生率呈上升趋势[3]。扬州地区2016年7月25~31日最高气温均在37℃以上,短短1周时间,本院东西急诊共收治高温中暑患者98例,其中重症患者51例,轻症患者47例。在抢救中暑患者过程中,本院立即启动院内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实施紧急的救治,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迅速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2016年7月22~31日天气炎热,高温酷暑。扬州日气温在30~39℃,高温天气持续时间长,预检分诊护士在接诊3例中暑患者后,职业的敏感性让急诊护士意识到可能会有成批的中暑患者来院救治,护士长立即汇报医务处、护理部。根据医院的应急管理办法,本院制定并启动扬州大学附属医院高温天气医疗护理应急处置预案。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基层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为了依法、迅速、科学、有序应对突发事件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4]。本院制定的应急处置预案内容包括总则、事件分级、组织体系、监测与报告、应急响应、保障措施、奖惩、附则等八个部分组成。①总则:包含由编制的目的、编制的依据、适用范围、工作原则四个方面。②事件的分级:日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35℃,连续数天(3 d以上)的高温天气称之为高温热浪,应做好防范应对工作。根据温度、湿度等气象因子,结合地区气候背景资料以及高温持续时间,划分为可能发生中暑、较易发生中暑、易发生中暑、极易发生中暑四个等级。扬州的高温天气属于极易发生中暑。③组织体系:规定医务处为正常工作时间医疗应急指挥常设办公室,总值班为非正常时间应急指挥临时办公室,负责在各自职责时限内接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后快速动员组织抢救和信息初步上报,并负责到现场指挥协调抢救工作。全院各级医务人员应服从医院指挥,统一调配。医院建立高温天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小组并成立小组微信群。④监测与报告:规定本院东西急诊科为高温天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点。急诊科应由预检分诊人员做好高温天气导致严重疾病(热射病、热痉挛、热衰竭)的登记和报告工作。如短时间内高温天气造成3人以上(包括3人)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影响的重症抢救事件,急诊科护士长应立即向应急指挥办公室电话报告。如1 d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