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塑料模具设计》课程教学方法的深层次探讨1

《塑料模具设计》课程教学方法的深层次探讨1

180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职业技术研究

模具生产技术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工艺水平的重要标志。美国工业界认为:模具是美国工业的基石;日本工业界认为:模具是促进社会繁荣的动力。塑料模具作为10大类模具中的一类,在塑料成型加工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了更好地适应塑料模具市场对高素质、高技能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塑料模具设计》课程已经引起了国内许多工科院校的重视。然而,一提起设计类课程,很多老师、学生都有力不从心的感觉:老师虽绞尽脑汁,学生仍感“枯燥无味”;学生虽刻苦认真,基础扎实,但课程结束之后仍连一个简单的机械零部件也独自设计不出,更别提采用AUTOCAD、Solidworks或Pro/E等相关绘图软件来设计一个简单的机器了。要造就大量的创新型人才,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关键。目前之所以出现机械设计类专业的学生不敢设计、不会设计,甚至不乐于设计的现状,主要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提供给他们施展创新设计意识的平台和环境,不能引入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创造理念。导致学生所谓的“设计”不过是在现有模型的基础上修改个别地方而已,仅起到纯粹熟悉绘图软件的作用。本人通过对几届学生讲授《塑料模具设计》课程后,感觉启示颇多,很多学生对本人的教学模式反馈较好。下面本文将详细对《塑料模具设计》课程的一些教学方法和教学体会进行分析和探讨。1引进“第三方思维”设计理念这里提出的所谓的“第三方思维”源于目前经济学中的一个流行概念,引入教学中,主要是指,它不同于我们常规的教学思路和学生延续这种传统的设计理念这二者之外的第三方,它是一个柔性概念,具有“不按常规出牌”的特点,引导学生在对相关知识了解和熟知的基础上,充分对教材中的某些理论知识点或某个机械机构进行创新思维设计,提出一些合理的“莫名其妙”的新想法,然后独自或分组展开讨论,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最后对其进行有规律的、合乎逻辑的创新性或创造性设计。这一设计新理念打破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和方法,它在这一总体设计过程中,要求授课老师首先要有创新意识,能够提出供学生思考和充分发挥想象的问题。比如在设计注塑模的推出机构时,很多同学在老师的引导下提出一些“奇特”的好想法,虽然这些想法可能能够实现,也可能是“空想”或“幻想”,但毕竟激发起了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而且通过最终的集体分组讨论,也明白了自己提出的设计方案为何有“问题”,为以后从事相关设计研究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这种新思想的实施在学生的“毕业设计”环节

中有了很好的展现,有的学生提出的机器人智能模块化设计思想、新型高效开槽机中上百把车刀同时工作的机构等都受到评委老师的高度赞扬,有的学生为此还获得奖励。当然要求授课老师有很好的创新意识,可能对一些老师会产生压力,其实这一

点也不要怕,不要低估了学生的创造力。众所周知,对于同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小孩可能给你一些让你难以想象的、感觉很不可思议、但是又有一点独特意义的答案;而大人,尤其是掌握知识越多的人,有时反而由于对该简单问题想的比较多,比较复杂,无形中增加了很多条条框框的限制,最终导致很难产生,甚至不能产生创造性的思维。而且我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受到了学生

的很多启发,产生了很多新的设计思想。2实施责任分组、综合设计要实现创新设计理念,尤其对于古老的机械设计而言,单靠一两个学生是很难

完成的,这就需要团队思想。这对目前的高

科技技术研究也是如此。针对《塑料模具设

计》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本人就提出采用责任分组、综合设计的教学方法。具体就是老师在讲授这门课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把塑料模具设计课程中的某些重点的教学内容分成几大模块,而且始终以一个固定的注塑模例子,如手机后盖为例对其详细讲解。从浇注系统、成型零件设计、导向机构设计、推出机构设计、侧向分型机构设计最后到温度调节系统设计中的每一个环节,学生根据老师讲授的设计理念和设计原则,以5~6个学生为一组实行分组分环节设计,待每一环节设计完成后统一进行三维实物效果或二维CAD图展示,由每组设计人员选出代表对自己组设计的相应的机构进行简单说明,然后老师再对每组设计的机构进行评价和解析,找出和总结出有“创新设

计”思想的例子,并对这些学生进行表扬和平时成绩加分,以鼓励他们设计的积极性。通过大约6次这样的有针对性的分组讨论和综合设计及其激烈讨论,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创新意识也有了很大的改善。此外,这种以固定示例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对注塑模的设计过程有一个清晰、整体的认识和掌握。

3重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设计类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而且需要一定空间想象力的课程,《塑料模具设计》也不例外。传统教学中教师大多采用板书、零星挂图、实物模型等进行讲授,教师讲起来很费劲,甚至有些问题也很难讲清楚,比如热固性塑料流动性大小的判定等,这是因为不论是挂图,还是实物模型都是静态的,没有动态效果。因此,学生听起来很吃力,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现代多媒体教学使《塑料模具设计》课程的教学生动活泼起来,可以具体明了地描述和展示一些教材中难以表达的概念、理论以及复杂结构,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比如对整个注射机工作原理的说明,如果直接对着教材讲,会显得很乏味,学生没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有些学生甚至可能不能完全理解;而如果采用注射机工作过程的flash动画、视频文件就可以很清晰地说明整个注射机的工作过程,而且其中注射模的每个组成部件也都能看的很清楚,这使学生更容易获得知识,理解其中的原理。

另外,多媒体教学对于节省课堂绘图时间,增大课堂信息容量,提高视觉效果以及拓宽学生知识面和创新思维等都优越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板书式,这尤其在机械设计类课程中体现的最明显。

参考文献

[1]周永泰.我国塑料模具现状与发展趋势

[J].塑料,2000,29(6):23~27.

[2]王文平,池成忠.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

设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3]陈志刚.塑料模具设计[M].北京:机械工

业出版社,2002.

《塑料模具设计》课程教学方法的深层次探讨

张立军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电工程学院 山东东营 257061)

摘 要:以《塑料模具设计》课程为例,首次提出了针对机械设计类课程所需要的“第三方思维”设计新理念。同时为了有效提高这类课程的教学效果,指出责任分组、综合设计和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段相结合是十分有效的教学途径。关键词:“第三方思维”设计 责任分组与综合设计 多媒体技术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09)02(b)-0180-01

万方数据

《塑料模具设计》课程教学方法的深层次探讨

作者:张立军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电工程学院,山东东营,257061

刊名: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年,卷(期):2009,(5)

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3条)

1.周永泰我国塑料模具现状与发展趋势[期刊论文]-塑料 2000(6)

2.王文平.池成忠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2005

3.陈志刚塑料模具设计 2002

相似文献(0条)

本文链接:https://www.wendangku.net/doc/8612798793.html,/Periodical_rdsta200905150.aspx

下载时间:2010年5月17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