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5年高考生物热点集训7

2015年高考生物热点集训7

高考热点集训7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1.(原创题)右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过程2、6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

B.乙表示组织液、丁表示细胞内液

C.T细胞、B细胞可以存在于甲和丙中

D.丁中O2浓度不可能比甲中的高

【解析】据图分析:乙表示组织液、甲表示血浆、丙表示淋巴、丁表示细胞内液,当2、6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当丁表示红细胞时,O2浓度比甲中的高。

【答案】D

2.运动员在参加激烈比赛的过程中,需要通过一定机制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大量流汗导致失水过多,通过减少抗利尿激素分泌进行调节

B.产热增多使体温升高,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以维持体温稳定

C.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并释放到血液中的乳酸,由缓冲物质中和以维持酸碱平衡

D.葡萄糖的大量消耗使血糖浓度偏低,可以通过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进行调节

【解析】大量流汗导致失水过多,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促使由下丘脑合成、垂体后叶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抗利尿激素可以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从而降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

【答案】A

3.下图所示为人体皮肤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维持体温的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正常情况下机体在炎热环境中产热/散热的值比寒冷环境中产热/散热的值小

B.乙和丁可表示进入炎热环境时皮肤对炎热的反应,皮肤血流量减少

C.甲、丙能发生在寒冷环境中

D.机体通过神经调节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解析】甲图汗液分泌少,乙图汗液分泌多,丙图表示血管收缩,丁图表示血管舒张。正常情况下无论在炎热或寒冷环境中,机体的产热和散热都应达到平衡,即产热量等于散热量,A错误。进入炎热环境,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多,B错误。炎热环境中汗液分泌多、皮肤血管舒张,寒冷环境中汗液分泌少、皮肤血管收缩,C正确。机体通过神经—体液调节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D错误。

【答案】C

4.如图是高等动物雌性激素分泌及作用机制模式图,A、B、C代表器官,a、b、d、e代表物质,①、

②和③代表过程。据图判断不合理的是()

A.雌性激素是固醇类物质,通过自由扩散跨膜运输后与细胞内的受体结合

B.图中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的细胞位于A处

C.血液中雌性激素含量通过反馈调节维持相对稳定

D.该雌性激素通过调节DNA的复制过程调节代谢过程

【解析】固醇类物质以自由扩散的形式被细胞吸收,A正确;图中A、B、C分别是下丘脑、垂体和卵巢,下丘脑的某些细胞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B正确;血液中雌性激素含量达到一定值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C正确;d、e分别是DNA、RNA,雌性激素和核受体结合后调节DNA的转录过程,D错误。

【答案】D

5.不同生物的生命活动的调节机制不尽相同,以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单细胞动物只有体液调节,而人体内则具有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B.兴奋的传递体现了生物膜的信息传递功能,依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

C.有的内分泌腺直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可看做反射弧的组成部分

D.在高等动物和人体内,兴奋在神经元内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

【解析】兴奋在离体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但在高等动物和人体内只能单向传导。

【答案】D

6.如表所示是实际测得的某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的三项生理指标的数据,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测量时间

A.三项生理指标的实测数据都基本正常

B.胰岛素在血糖调节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C.三项生理指标的调节过程中,下丘脑直接参与的是甲、乙、丙

D.缓冲物质NaH2PO4/Na2HPO4对维持血液pH的稳定有重要作用

【解析】正常人的血糖浓度为0.8~1.2 g/L,即4.4~6.7 mmol/L,甲项在正常范围内,人体正常体温为37 ℃左右,丙项测试液的pH均正常,A说法正确;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参与体温调节过程,C说法错误;人体内的NaHCO3/Na2CO3和NaH2PO4/Na2HPO4使血液pH保持稳定,D说法正确。

【答案】C

7.(2014·郑州模拟)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号,能把某种调节的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如图表示影响胰岛A细胞分泌因素及其发挥作用的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胰岛A细胞能分泌胰高血糖素,影响其分泌的刺激Y可能是血糖水平降低

B.刺激X→①→②→③→胰岛A细胞,属于非条件反射;②结构位于下丘脑

C.图示激素主要作用于肝脏细胞,从而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及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并且抑制葡萄糖分解,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D.靶细胞“受体”的物质基础是脂质,此过程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解析】血糖水平降低将会促进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可以促进肝糖原的分解、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但不能抑制葡萄糖分解,靶细胞“受体”的物质基础是糖蛋白,不是脂质。

【答案】B

8.(2014·广东六校联考)若图1、图2两图均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细胞之间的相互联系,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对寒冷刺激做出的反应只与图1有关

B.细胞a分泌的激素作用于细胞b,并参与细胞代谢

C.细胞c受到刺激产生的兴奋通过电信号传递给细胞d

D.如果细胞a是垂体细胞,细胞b可以表示性腺细胞

【解析】从图示看出,图1为体液调节图示,图2为神经调节图示。人体对寒冷刺激做出的反应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结果,与图1、图2有关;激素不参与细胞代谢;细胞c受到刺激产生的兴奋通过化学信号传递给细胞d;如果细胞a是垂体细胞,细胞b可以表示性腺细胞。

【答案】D

9.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刚宰杀的家兔探究影响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的因素,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中不合理的是()

A.3号瓶、4号瓶、5号瓶对比说明甲状腺激素和下丘脑影响TSH的分泌

B.2号瓶和5号瓶对比说明垂体对下丘脑分泌TSH有促进作用

C.1号瓶、2号瓶、3号瓶对比说明TSH是由垂体分泌的

D.3号瓶、4号瓶对比可知,甲状腺激素对TSH的分泌有抑制作用

【解析】由图可知,只有培养液或下丘脑时没有TSH的生成,而只有垂体时有较多的TSH生成,说明TSH是垂体分泌的。3号瓶和5号瓶对比说明下丘脑促进垂体分泌TSH,3号瓶和4号瓶对比说明,甲状腺激素对TSH的分泌有抑制作用。

【答案】B

10.酒后驾驶给个人和社会带来极大危害,现在国家已经加大力度进行整治。如图是对测试者酒后进行简单反应时(对简单信号作出反应的最短时间),视觉保留(对视觉信号记忆的准确度)和血液中乙醇浓度的测试结果。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根据乙醇浓度与简单反应时的关系,可判断乙醇会延长兴奋在相应反射弧上的传输时间

B.驾驶员看见红灯刹车是条件反射,其神经中枢是脊髓

C.已知乙醇能通过加强某种抑制性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的结合从而影响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可判断乙醇作用于突触

D.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因甲状腺激素含量过高而干扰测试结果

【解析】由图可知,饮酒后随着血液中乙醇浓度升高,简单反应时延长,可推测乙醇会延长兴奋在相应反射弧上的传输时间,从而降低机体反应速度和判断能力,A正确;驾驶人看见红灯刹车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有大脑皮层的参与,B错误;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结合在突触处完成,因此可判断乙醇作用于突触,C正确;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过多,它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因此其不适合作受试者,D正确。

【答案】B

11.(2013·北京市昌平区期末)下图所示神经元N只接受来自两个独立神经末梢a和c释放的递质的作用,神经末梢b通过突触与神经末梢a相连。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a、c不释放递质,则N的膜电位为外正内负

B.若a释放递质,则N的细胞内可检测到a释放的递质

C.若b释放递质,则N的细胞膜一定产生兴奋

D.若c释放递质,则b末梢处可记录到膜电位反转

【解析】由于神经元N只接受来自两个独立神经末梢a和c释放的递质的作用,则若a、c不释放递质,N的膜电位为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神经递质作用完后即失活,在N的细胞内检测不到a释放的递质;神经末梢b通过突触与神经末梢a相连,而不直接与N相连,所以b释放递质,N的细胞膜不一定产生兴

奋;神经递质只能由前膜作用于后膜,则c释放递质,b末梢处记录不到膜电位反转。

【答案】A

12.(2014·陕西五校一模)现有一种含催产素的新药,它能使人们对陌生人产生信赖感,这一新药可能有助于治疗孤独症等疾病,催产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垂体后叶释放的一种九肽荷尔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催产素一定含有C、H、O、N四种元素,含有9个肽键

B.孤独症患者直接口服适量该药可以有效地缓解症状

C.下丘脑中有些细胞不仅能够分泌激素,而且能传导兴奋

D.催产素参与的调节过程具有作用范围比较局限、作用时间比较长等特点

【解析】由题意可知,催产素含有C、H、O、N四种元素,含有8个肽键;催产素属于多肽类激素,不能口服,否则会被消化酶分解;下丘脑中有些细胞不仅能够分泌激素,而且能传导兴奋;催产素参与的调节过程具有作用范围比较广泛、作用时间比较长等特点。

【答案】C

13.(2014·石家庄二模)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新型禽流感,由颗粒型重配病毒引起,于2013年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发现。该病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 ℃以上。下图为某患者体内一些生理过程的示意图,其中①~⑥表示体内的激素或免疫物质。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患者的发热症状主要是由激素③的作用造成的,激素③的名称是。当其含量过高时,激素②的变化趋势是。据图可知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是。

(2)患者因在服药后大量出汗而使尿量减少,参与此过程调节的激素是(用数字表示),其作用的靶器官是。

(3)⑥表示免疫活性物质,其中属于信号分子的是;能清除体液中抗原的是;在非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发挥作用的是。

(4)若患者一段时间后康复,参与此过程的调节机制是。

【解析】(1)激素③是由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其含量过高时,反馈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

则激素②分泌减少。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是下丘脑。

(2)参与尿量减少调节的激素是抗利尿激素,作用的靶器官是肾小管和集合管。

(3)免疫活性物质包括溶菌酶、抗体和淋巴因子等,其中作为信号分子的是淋巴因子,能清除抗原的是抗体。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的是溶菌酶。

(4)在患者患病到康复恢复的过程中,参与的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

【答案】(1)甲状腺激素下降下丘脑

(2)⑤肾小管(或肾小管和集合管)

(3)淋巴因子抗体溶菌酶

(4)神经—体液—免疫

14.2013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抵制毒品,参与禁毒”。目前可卡因是最强的天然中枢兴奋剂,吸毒者把可卡因称作“快乐客”。下图1表示突触结构,图2为毒品可卡因对人脑部突触间神经冲动的传递干扰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图1中所示突触小体结构复杂,D代表,由图可以看出,D的形成与[]直接有关。

(2)突触易受药物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已知某种药物能阻断突触传递兴奋,但对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和降解或再摄取等都无影响,则导致兴奋不能传递的原因可能是该药物影响了的结合,此现象反映了细胞膜具有的功能。

(3)多巴胺是脑内分泌的一种神经递质,主要负责大脑的情欲、感觉、兴奋及开心的信息传递,也与上瘾有关。由图2可知可卡因的作用机理是,导致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含量,从而增强并延长对脑的刺激,产生“快感”。吸毒“瘾君子”未吸食毒品时,精神萎靡,四肢无力,体内(激素)的含量减少。

【解析】(1)图1中A、B、C、D分别代表高尔基体、线粒体、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由图可知突触小泡是由高尔基体膜突起包裹神经递质形成的。(2)兴奋的传递与神经递质的产生、分泌、与受体结合有关,排除法可推知该药物影响了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的结合,从而阻断突触传递兴奋。(3)由图2可知,突触前膜释放的多巴胺起作用后可经多巴胺转运体运回重新利用,但可卡因可与多巴胺转运体结合,从而阻止多巴胺的回收,使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含量增多,延长了多巴胺的作用时间。甲状腺激素(和

肾上腺素)可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提高代谢水平,所以人精神萎靡、四肢无力与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含量减少有关。

【答案】(1)突触小泡A高尔基体(2)神经递质与受体信息传递(3)与多巴胺转运体结合,阻止了多巴胺进入突触前膜增多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

15.人体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图1表示人体某器官由于感染出现炎症时神经—体液—免疫相互调节的关系模式图,图2是雌性激素调节细胞功能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1中的(填名称)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于肾上腺,使肾上腺分泌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并作用于发炎部位的淋巴细胞,使炎症减轻。

(2)图1中物质②由⑦产生并作用于免疫细胞上的①,物质②的名称是。②和图2中的雌性激素一般都有对应的①结构,从位置上看①在图1、图2中有何不同?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免疫细胞产生的物质③(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作用于④,在此发生了

的信号转换过程。

(4)人体在初次接触新病毒时,免疫系统往往会产生过激反应,甚至危及生命。由图1分析知医生可给病人注射以降低免疫反应。

(5)性激素作为细胞间的信号分子,通过改变细胞代谢过程来影响个体的生长、发育。结合图2分析,其调节作用的机理是:性激素以方式进入细胞后形成激素—受体蛋白复合物,并进一步启动基因表达的过程,最终使细胞内酶等蛋白质合成增加,产生一系列效应,从而使机体生长加快。

【解析】(1)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由垂体分泌。(2)⑦是神经元,所以物质②是神经递质。①为受体,在图1中,受体位于细胞膜上,而在图2中,受体位于细胞内。(3)物质③是化学物质,结构④是神经元,所以物质③作用于④是发生了化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信号转换过程。(4)由第(1)小题知,肾上腺分泌的糖皮质激素具有免疫抑制的作用,所以要降低免疫反应,可以注射糖皮质激素。(5)性激素属于脂类小分子物质,可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进入细胞。图2体现的是转录过程,所以性激素进入细胞后,形成激素—受体蛋白复合物,并进一步启动了基因的转录。

【答案】(1)垂体

(2)神经递质图1①(受体)位于细胞膜上,图2①位于细胞内

(3)化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4)糖皮质激素

(5)自由扩散转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