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北魏孝文帝元宏:雄才大略 迁都洛阳行汉制

北魏孝文帝元宏:雄才大略 迁都洛阳行汉制

北魏孝文帝元宏:雄才大略 迁都洛阳行汉制

[键入文字]

北魏孝文帝元宏:雄才大略迁都洛阳行汉制

北魏孝文帝元宏(公元467 年—公元499 年),原姓拓跋,后改姓元,名宏,鲜卑人。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在位期间大力推行汉化改革。

北魏皇兴三年(公元469 年)六月,不满两周岁的拓跋宏被立为太子。他自幼由祖母冯太后抚养,深受汉文化的熏陶。皇兴五年(公元471 年)八月,年仅5 岁的他继皇帝位,由冯太后临朝称制。太和十四年(公元490 年)九月,冯太后去世,孝文帝开始亲政。太和十七年(公元493 年),孝文帝迁都洛阳。随后,孝文帝加大了汉化改革的力度。首先是从穿衣说话这些风俗习惯上开始。太和十八年(公元494 年)十二月,孝文帝下诏,禁止鲜卑人穿胡服,一律改穿汉服。次年六月,他又禁止说鲜卑话,一律改说汉话。在具体实行上,他考虑年龄因素,规定30 岁以上者可暂不强行,30 岁以下的,在朝上必须说汉话,否则就要降职免官。同时,他还规定,随迁洛阳的鲜卑人一律以河南洛阳为原籍,死后一律葬于洛阳,不得北还;将鲜卑复姓改为单姓,如皇族拓跋氏改为元姓,独孤氏改为刘氏等;鲜卑人要与汉人通婚,他自己纳汉族大姓女子充后宫,又替5 个弟弟娶汉女为妻室,并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汉人。

此外,孝文帝还改革官制和礼乐律令,遵从汉制。他重视汉文化教育,太和十九年(公元495 年)八月,他诏令在洛阳设立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及宫廷学校,为国家培养人才。

通过一系列汉化改革,北魏较快地从奴隶制过渡到了封建制。由于汉化改革扩大了其统治基础,社会制度、经济、文化都得到了较快发展。

孝文帝的改革并非一帆风顺。阻力首先来自太子。太和二十年(公元496 年)八月,孝文帝到嵩山巡视,太子恂与其亲信密谋逃回平城。孝文帝得知后,立即返回洛阳,将其痛斥、杖责、囚禁,后又将其处死。同年冬,鲜卑贵族穆泰、陆睿勾结镇北大将元思誉等在平城发动政变。孝文帝果断地派任城王元澄率兵讨平叛乱。这些行动沉重打

1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历史意义有哪些

[键入文字]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历史意义有哪些 在中国历史上,南北朝是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虽然只有169 年(公元420——589 年),但中华民族却经历了大分裂的剧痛,而最终又孕育了大融合的统一。在这一过程中,北魏孝文帝元宏于公元493 年决断将国都由平城南迁至洛阳,则是其关键性的转折。 平城和洛阳,在这一转折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那时的平城,即今日之大同;而那时的洛阳,则即今日偃师西部一带的汉魏洛阳故城。从这个意义上说,偃师和大同,在历史上曾经有着不解之缘。有鉴于此,笔者不揣冒昧,就北魏迁都洛阳的历史意义,谈几点刍荛之见,请教于大方。 一、北魏迁都洛阳,是结束南北朝分裂局面,促进祖国统一的深谋远虑之举 众所周知,西晋末年的“八王之乱”,导致了中央集权的崩溃,继之而至的是北方诸多少数民族的迅速崛起。其史称“五胡”的匈奴、鲜卑、羯、羌、氐这五个势力较大的游牧民族,都有吞并他族、雄踞北方的大志,在经过近百年的互相攻伐格斗后,最终由鲜卑族取得胜利,统一了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定都平城,国号为“魏”,形成了与南朝对峙的唯一强大势力。 北魏政权之所以能够剪灭群雄,统一北方,愚以为至少有三个重要原因:其一,发展文化,崇尚儒学。虽然曾制造了“国史案”这样的惨案冤狱,但相对于其他割据政权来说,北魏对发展文化是颇为重视的。《魏书》载:“太祖初定中原,虽日不暇给,始建都邑,便以经术为先,立太学,置五经博士生员千有余人。天兴二年春,增国子太学生员至三千。”《资治通鉴·一百一十一卷》载:(拓跋)珪问博士李克曰:“天下何物最善,可以益人神智?”对曰:“莫若书籍。”珪曰:“书籍凡有几何,如何可集?”对曰:“自书契以来,世有滋益,以至于今,不可胜计。苟人主所好,何忧不集!”珪从之,命郡县大索书籍,悉送平城。这样的文化氛围,对治国安邦是至关重要的。其二,重视 1

新代数控车床宏程序说明

一.用户宏程序的基本概念 用一组指令构成某功能,并且象子程序一样存储在存储器中,再把这些存储的功能由一个指令来代表,执行时只需写出这个代表指令,就可以执行其相应的功能。 在这里,所存储的一组指令叫做宏程序体(或用户宏程序),简称为用户宏。其代表指令称为用户宏命令,也称作宏程序调用指令。 用户宏有以下四个主要特征: 1)在用户用户宏程序中可以使用变量,即宏程序体中能含有复杂的表达式; 2)能够进行变量之间的各种运算; 3)可以用用户宏指令对变量进行赋值,就象许多高级语言中的带参函数或过程,实参能赋值给形参; 4)容易实现程序流程的控制。 使用用户宏时的主要方便之处在于由于可以用变量代替具体数值,因而在加工同一类的工件时.只得将实际的值赋予变量既可,而不需要对每个不同的零件都编一个程序。 二.基本书写格式 数控程序文档中,一般以“%”字符作为第一行的起头,该行将被视为标题行。当标题行含有关键字“@MACRO”时整个文档就会以系统所定义的MACRO语法处理。如果该行无“@MACRO”关键词此档案就会被视为一般ISO程序文档格式处理,此时将不能编写用户宏和使用其MACRO语法。而当书写ISO程序文档时标题行一般可以省略,直接书写数控程序。“@MACRO”关键词必须是大写字母。 对于程序的注释可以采用“//……”的形式,这和高级语言C++一样。 例一:MACRO格式文档 % @MACRO //用户宏程序文档,必须包含“@MACRO”关键词 IF @1 = 1 THEN G00 X100.; ELSE G00 Z100.; END_IF; M99; 例二:ISO格式文档 % 这是标题行,可当作档案用途说明,此行可有可无 G00 X100.; G00 Z100.; G00 X0; G00 Z0; M99;

洛阳地邪

洛阳地邪 首先,洛阳建国以后的城市建设不是四四方方的形状,特别是中州路,你感觉它是东西走向的,其实不然,看看地图就知道了,中州西路是东南走向,而中州中路是东北走向.这样的路是当年苏联国家设计院设计的,很科学,很合理,但不符合中国的传统观念.另外,洛阳的地面也不是很平坦的,最低的地方大概在文峰塔那个地方.其实是"洛阳地斜",因为城市中心线和东西主干道都是倾斜的.后来有好事的人故意念串了,念成"洛阳地邪",意思是有些事挺邪门的. ? “洛阳地邪”这句话在洛阳出现的频率决不亚于“吃饭了吗”“玛丽隔壁”等等常用语,就像是一句被赋予绝对权力的咒语一样根植在洛阳的民间文化中。而这句话却在日常生活中被屡屡验证,(去百度搜索洛阳地邪,便可知洛阳地有多邪),更加使这话超越了三人成虎的简单渲染,成为洛阳人的一种生活态度。? ??? 比如说吧,几人聊天,聊到生病,某人说我近一年都没去过医院了,其他人必说洛阳地邪,不要乱讲话。这人便会立刻打住话题。虽然貌似一句玩笑,但心里却会担心不测发生的可能了。? ??? 这种事情在现代社会听来好像挺滑稽,但在洛阳生活着的人们就是坚定的信仰着这句咒语。那么,这话的源头在哪里,为什么会在洛阳发生并流传呢,我百度过后没找到想要的答案,除了网友记录的一件件洛阳地邪的证明外,没什么更富价值的资料。? ??? 于是我找了洛阳风水的资料,是这么说的,“洛阳位居“天下之中”,八方辐凑。它北临邙山,南系洛水,东压江淮,西挟关陇。它有群山环绕,东据虎牢关,西控函谷关,北通幽燕,南对伊阙。人称“山河拱戴,形势甲于天下。”? 风水先生认为洛阳是龙脉集结处。李思聪在《堪舆杂著》论洛阳龙势时说:“洛阳,即今之河南府也。从嵩山而来,过峡石而北,变作冈,龙入首后,分一枝结北邙山托于后。山虽不高,蜒蜿而长顿。起首阳山,远映下首,至巩县而止于黄河之中。蒿山抽中干,起皇陵山,分出一枝至黑石关为水口,中扩为堂局,而四山紧拱,前峰秀峙,伊洛济湹涧,汇于前龙之右界水也。稠桑弘农,好阳诸涧,乃左界水,流入黄河,绕于北邙之后。洛河悠扬,至巩县而与黄河合,一大聚会也。”? ??? 早在西周初年,洛阳就被周公看中了,并且以都城的规模进行勘测。《尚书》记载周公摄政的第五年,以占卜的形式相洛邑。“予惟乙卯朝至于洛师,我卜朔黎水,我乃卜涧水东、湹水西,惟洛食,我又卜湹水东,亦惟洛食。”《尚书》又记载“成王在丰,欲宅洛邑,使召公先相宅,作召诰。”洛邑是当时世界上最早按照事前周详规划而建筑的城市。公元前 770 年,周平王迁都洛邑,这是洛阳作都城之始。洛阳有伊、洛、湹、涧四条河流贯穿其间,它在洛水之北,从战国开始,人们称洛邑为洛阳。洛邑在战国之前称王城,地址在今洛阳以西。”? ??? 由此可见,洛阳的风水相当的好,不然也不会建都史就有一千多年,洛阳成为古代建都的首选之城,我以为,恰恰是因为洛阳风水好,才会衍生“洛阳地邪”的说法,13朝古都,多少荣辱兴衰在这片不大的舞台上上演,什么事情没有见证过,今天是繁荣都会,明天就可能是一片废墟,战火带来死亡,据说邙山那带是世界上死人最多的地方,生在苏杭,葬在北邙嘛,死人多了,邪气自然就重了,此其一。? ??? 不相信风水的人可视以上说法为妖言惑众。? ??? 其二,“洛阳地邪”的说法其实反映了洛阳人民的一种文化心态,如前所述,洛阳的都城史就是中国的封建史,从周公营洛到唐末纷争,在此插一句,本来宋初的统治者在洛阳和开封之间有过很大的争议,而史学上更是有种说法北宋连年受制于北方铁骑就是因为都城的原因。洛阳经历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创立发展和高潮。而不幸的是,洛阳这个都城往往是作为一个王朝的终结者出现的,周建于西安,亡于洛阳,汉建于西安,亡于洛阳,隋建于西安,亡于洛阳,其他朝代不再列举。在两千年的封建历史中,重建与毁灭如此频繁的在同一个城市

B类宏程序

二、教学过程 1.变量 B类宏程序的变量与A类宏程序的变量基本相似,但也略有不同,主要区别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变量的表示:B类宏程序除可采用A类宏程序的变量表示方法外,还可以用表达式表示,但表达式必须封闭在方括号“[ ]”中。程序的圆括号“()”用于注释。 例# [#1+#2+10] 当#1=10,#2=100时,该变量表示#120。 (2)变量的引用:引用变量也可以用表达式表示 例G01 X [#100-30.0] Y- #101 F [#101+#103] ; 当#100=100时、#101=50、#103=80时,上式即表示为G01 X70.0 Y-50.0 F130; (3)变量的种类:B类与A类宏程序的变量种类相同 2.变量的赋值 (1)直接赋值变量可以在操作面板上用MID方式直接赋值,也可在程序中以等式方式赋值,在等号左边不能用表达式。 例#100 =100.0;#100 =30.0+20.0 (2)引数赋值宏程序以子程序方式出现,所用的变量可在宏调用时赋值。如下所示: 例G65 P1000 X100.0 Y30.0 Z20.0 F100.0; 此处的X、Y、Z不代表坐标字,F也不代表进给字,而是对应与宏程序中的变量号,变量的具体数值由引数后的数值决定。引用宏程序体中的变量对应关系有两种,见表2—4—2及表2—4—3。此两种方法可以混用,其中G、L、N、O、P不能作为引数替变量赋值。 例变量赋值方法1 G65P0030 A50.0 I40.0 J100.0 K0 I20 J10.0 K40.0; 经赋值后#1=50.0,#4=40.0,#5=100.0,#6=0,#7=20.0,#8=10.0,#9=40.0。 变量赋值方法2 G65 P0020 A50.0 X40.0 F100 经赋值后#1=50.0,#24=40.0,#9=100.0。 变量的赋值方法1、2混合 G65 P0030 A50.0 D40.0 I100.0 K0 I20.0 经赋值后,I20.0与D40.0同时分配给变量# 7,则后一个# 7有效,所以变量# 7=20.0,其余同上。 采用赋值后前面A类宏程序例题精加工程序可改写成如下形式: O010;(主程序) … G65 P0210 X28.0 Z-20.0 A20.0 B0 R20.0;(赋值后,#24=28.0,#26=-20.0,#1=20.0,#2=0,#18=20.0)… O210;(精加工宏程序) N1000 G01Z#26;

中考北魏孝文帝改革历史复习专题卷(有答案)

中考北魏孝文帝改革历史复习专题卷(有答案) 一、单选题(共30题;共60分) 1. ( 2分) 采用汉姓,改穿汉服,学习汉语,同汉人通婚,这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A.周平王迁都洛邑 B.商鞅变法 C.张骞通西域 D.北魏孝文帝改革 2. ( 2分) 和下图中人物有关的事件是() A.焚书坑儒 B.罢黜百家 C.迁都洛阳 D.淝水之战 3. ( 2分) 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开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为了改变这种局面,魏主决定() A. 推行移风易俗的政策 B. 迁都洛阳 C. 采取措施统一中原 D. 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 4. ( 2分) 商鞅和北魏孝文帝都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他们变法和改革的共同作用是() A. 促进了民族融合 B. 学习了汉族先进的文化 C. 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D. 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5. ( 2分) 北魏孝文帝改革以后,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是() A. 鲜卑语 B. 汉语 C. 氐族语 D. 羌族语 6. ( 2分) 近几年,网上热议“中国会不会因北京持续雾霾而迁都”的问题。网友吴铭说,有迁都的可能性,我国历史上就曾因种种原因而发生多次迁都,如商王盘庚、周平王、北魏孝文帝、明成祖等统治时期都迁都过。其中,北魏孝文帝迁都() A. 长安 B. 洛阳 C. 应天 D. 燕京 7. ( 2分) “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与汉通婚、学习汉族礼法。”这些内容与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有关() A. 管仲 B. 商鞅 C. 秦孝公 D. 北魏孝文帝 8. ( 2分) “由平城迂都到洛阳,改鲜卑姓氏为汉姓,讲汉语,穿汉服。”材料反映的是() A. 齐国管仲改革 B. 秦国商鞅变法 C. 楚国吴起改革 D. 北魏孝文帝改革 9. ( 2分) 下图反映了北魏经过改革以后出现的“胡人汉服” 的社会风尚。这次改革的领导人是() A.商鞅 B.秦始皇 C.汉武帝 D.孝文帝 10. ( 2分) 西晋灭亡后民族大交融成为一种历史趋势。在这一历史趋势中起到“催化剂”作用的历史人物是() A. 孝文帝 B. 司马懿 C. 司马炎 D. 诸葛亮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3北魏孝文帝改革含解析

(3)北魏孝文帝改革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魏书·李冲传》日:“旧无三长,惟立宗主督护,所以民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官吏们畏于权势,多与地主勾结,“纵富督贫,避强侵弱”。 材料二北魏统治者热衷于发动战争。对各族人民的统治,除租税繁多、徭役沉重外,他们还强迫其他族人民充当步兵,在打仗时冲锋在前,稍有迟缓,就会被后面督阵的鲜卑族的骑兵践踏致死。太武帝在一次攻城时,曾写信给守城主将。信中大意是说:我今所遣战士,尽非鲜卑人。你杀了他们等于替我清除内部隐患,对我们有利无害。 ——《魏书·高祖纪》材料三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柢,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国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其于制度,亦多所厘定。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材料四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评论,学术界有不同的声音。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说,“盖帝优于文学,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而当代著名史学家黄仁字却认为:孝文帝改革“不期然地做了中国再统一的工具”。 (1)依据材料一、二,说明北魏统一北方以后,哪些问题导致了北魏统治的深刻危机,并分析指出这些危机的实质。 (2)据材料三,归纳孝文帝“迁都”对改革的作用。从材料看,孝文帝“改革之心”坚定的原因是什么? (3)请从材料四中任选一位史学家的观点加以评述。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於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富强者并兼山泽,贫弱者望绝一廛,致令地有遭利,民无余财。或争亩畔以亡身,或因饥馑以弃业,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 今遣使者循行天下,与牧守均给天 下之田。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同步测试题(有答案)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同步测试题(有答案) 第3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夯实基础典型题 1、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的民族分布形成的特点是() A.大杂居、小聚居 B.各民族共同杂居在一起 C.汉族主要在中原地、少数民族散居边地 D.少数民族在南方,汉族在北方 2、历史上称之为“五胡内迁” 不包括下更哪个少数民族() A. 匈奴 B. 鲜卑 C. 羯 D.吐蕃 3、“五胡闹中原”指的是曾经内迁的五个少数民族,它们开始内迁始于()A.三国时期 B.东汉末年 C.西晋末年 D.南朝时期 4、5世纪30年代,统一我国的北方的少数民族是() A.鲜卑 B.匈奴 C. 羌 D.氐 5、北魏孝文帝是() A. 匈奴族人 B. 鲜卑族人 C. 羌族人 D.汉族人 6、北朝时,内迁的少数民族中,影响最大,建立北魏政权的少数民族是() A. 匈奴 B.氐 C. 鲜卑 D.羌 7、为了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魏孝文帝不顾保守派贵族大臣反对,迁都洛阳,时间是在 A.439年 B.494年 C.495年 D.498年 8、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是() A.受到北方其他少数民族的侵扰 B.孝文帝仰慕洛阳城的繁华 C.扩大鲜卑族的地位和影响 D.为了接受和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9、下列属于北魏孝文帝为了改革而做的模范行为的是()①迁都洛阳②将自己的姓名由拓跋宏改为元宏③用汉字处理公文、写诗④加强对经济和官吏的管理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10、当你重回498年的北魏的时候,下面不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A.在洛阳的街头,人们都穿着汉朝的服装 B.在朝廷中大臣在用鲜卑语向皇帝汇报 C.一家人正在举办婚礼,新郎是鲜卑人,新娘是汉族人 D.一个老师正在提问一个叫拓跋的学生 11、北魏孝文帝为了学习和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采取的主要改革措施是() A.打击守旧贵族 B.无偿分配农民土地 C.迁都,实行汉化政策 D.没收寺院财产[ 12、下列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最积极的作用的是() A.使北魏的姓氏变得单一B.使鲜卑族不复存在 C.有利于北魏统治中原D.加速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13、下列对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表现叙述错误的是() A.更多的少数民族仍从事游牧方式,不会农耕B.汉族人从少数民族那里学到不少畜牧业发展的经验 C.少数民族

北魏从孝文帝迁都那刻开始走向灭亡

北魏从孝文帝迁都那刻开始走向灭亡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年),孝文帝以进攻南齐为借口,率领文武大臣及步兵骑兵三十多万南下。行至洛阳时,正好碰到秋雨绵绵,道路泥泞,行军困难,但孝文帝仍坚持行军,大臣们本就不想征伐北齐便借天气原因纷纷出来劝阻,孝文帝则乘机迫使大臣们同意了迁都洛阳的要求,这便是北魏孝文帝改革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举措。这一举措的成功方便了北魏进一步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并加强了对黄河流域的统治。但是迁都洛阳除了给北魏带来了巨大的好处之后,也带了巨大负面影响。然而,孝文帝的英年早逝,使得迁都洛阳给北魏王朝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仅没有得到消除反而进一步加深,并且最终导致了北魏的灭亡。 迁都洛阳之后,孝文帝厉行全面汉化,他所面临的任务是十分艰巨的。同时,在社会变革过程中,诸多环节不仅需要执政者的热情与魄力,而且需要一定的过程与时间的消耗。太和二十三年(499年),年仅33岁的孝文帝病死于南征的前线。当时的汉化运动正在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这都需要通过更深层的改革来克服,以免出现严重的危机。但孝文帝的突然去世使其全面汉化政策因未及深入和完成,遗留问题不少,负面效应明显。 一是迁洛破坏了拓跋鲜卑原来的利益制衡关系,激化了拓跋鲜卑的内部矛盾,使北魏王朝原来的立国根基动摇了。尽管北魏孝文帝以南征为借口迫使文武百官同意了迁都洛阳。但就整体而言,鲜卑民族的保守势力根深蒂固,反对迁都、抵拒汉化的旧贵族人数颇多,力量甚大。例如贵族元老重臣拓跋丕,就因反对迁洛而被降职为都督,领并州刺史。一些极端保守的鲜卑旧贵族,在迁都过程中则不断制造事端,甚至在代北发动军事政变,如穆泰、陆睿等人,其背后的精神支柱实际上是元丕,而孝文帝太子元恂也不赞成迁都,参预谋反,一度谋划北奔。可以说,以孝文帝为代表的南迁集团与代北保守势力公然决裂了,这便引起了鲜卑上层内部的严重分裂与冲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北魏的统治基础,而孝文帝的英年早逝,使其未来得及制订出消除这些分裂的措施,导致这种分裂与冲突一直存在。 二是分定姓族,使鲜卑宗室贵族等成为一个特权阶层,在汉化改革过程中获得了最大利益,与鲜卑民族中的其他阶层形成了严重的分化和对立。孝文帝迁洛之后,由于在指导思想上认为主要威胁来自南朝,轻视北边防务,不再优待六镇将士,而内迁的贵族仕途通达,排斥守边贵族,号其为族"府户",当做仆役看待。朝廷对六镇将士少给衣食,各镇军官自更残酷地吃刻薄普通士卒。此外,随从魏孝文帝内迁的普通鲜卑人和宿卫军人,被看作寒人和武人,寒人永无入仕的希望,武人不列清流,不得任高官美职,这种人也对朝官切齿。为各方面所切齿的朝官,分成派别,争夺权位,又互相切齿。这样,鲜卑族内部的分裂,愈来愈深,到魏孝明帝时,鲜卑政权已失去大多数鲜卑人的支持,最终导致公元523年爆发的六镇流民暴动,及至尔朱荣攻入洛阳。

洛阳八大景

洛阳八大景:隋唐有定评从古说到今 自隋炀帝迁都洛阳并开通济渠、营造东都洛阳城后,洛阳的经济、文化发展以及城市的景观建设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自隋代开始至唐代中后期,文人们通过不断筛选、调整,基本确定了“洛阳八大景”;清代,“洛阳八小景”也出炉。 “八大景”是我国地域文化中的一个特殊符号,是人们对自己家乡景致的礼赞。 根据史料记载,隋代,文人们就开始为世人筛选洛阳景致了。到了唐代,白居易认为“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柳宗元为此专门列了一个提纲,初步确定了“洛阳八大景”,即龙门山色、马寺钟声、金谷春晴、邙山晚眺、天津晓月、洛浦秋风、平泉朝游、铜驼暮雨。 宋代的邵雍也为洛阳景致写了不少诗。再往后,明代的沈应时、刘贽、刘衍祚等分别写了多首有关洛阳风景的诗,至今仍有留存。到了清代,洛阳知县龚松林更是费尽心思,在“洛阳八大景”之外又增加了“洛阳十二景”:东城桃李、西苑池塘、石林雪霁、伊沼荷香、午桥碧草、瀍壑朱樱、天坛倒影、翟水叙潆、台栖紫凤、峪吼青牛、飞仙洞古、憩鹤若幽。后人把这十二景中的后六景去掉,另外加上两景即关林翠柏和龙池金鱼,就变成了如今的“洛阳八小景”,并一直沿用。 运河岸边数“家珍” 天津桥,始建于隋,位于东都洛阳城中轴线上,在隋唐时地处交通要道,十分繁华。每当拂晓,明月当空、薄雾蒙蒙之时,桥上已是车水马龙,桥下则波光粼粼,宛若仙境。这美景被称为“天津晓月”,为历代文学名家所赞美。 “铜驼暮雨”则源于隋唐洛阳城内的铜驼陌里坊。该里坊位于洛水北岸的丰都市附近,清代以后又称铜驼街,在今洛阳市老城东关东北一带。隋唐至宋时,这里人烟稠密,店铺林立,游人如织。每当夜幕降临,家家炊烟袅袅,时而有蒙蒙细雨,店铺楼堂高低错落,掩映在烟雾缥缈之中,恍若神话世界。 “洛浦秋风”说的是唐宋时,洛河两岸绿柳成荫,河上白帆点点,尤其是“金风消夏,半月横秋”之时,河边凉风习习,令人赏心悦目。现在,洛浦公园还建有秋风园。 “邙山晚眺”说的是春秋时节,日落西山,人们登邙山眺望,北有滔滔黄河,东、南、西有群山环绕,伊、洛、瀍、涧犹如白练,逶迤于伊洛平原。城内炊烟袅袅,万家灯火如同天上繁星。 另外,“龙门山色”说的龙门石窟始开于北魏;传出“马寺钟声”的白马寺创建于东汉永平年间;“金谷春晴”说的是西晋石崇别墅金谷园中的绝美春色;“平泉朝游”是指唐著名宰相李德裕别墅(其遗址位于伊川县梁村沟)朝霞初升时的迷人景色。 这八景不仅风景优美,而且各具特色,在名称的拟定上也非常讲究修辞,对仗工整,表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教案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教案 【课标要求】 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知道内迁的五个少数民族名称,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理解孝文帝改革促进了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二、能力与方法 1、通过对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影响的探究,培养学生归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根据课文内容,通过孝文帝迁都相关史料的学习和迁都原因的探究,从而培养学生的史料阅读和理解能力,论从史出以及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识读“学习汉族风俗文化”相关图表,培养学生识读历史图表的能力; 4、通过学生分小组的“体验历史”活动,来培养学生体验历史和语言表达能力; 5、通过小组讨论对孝文帝改革的评价,从而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正确评价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少数民族的内迁,出现了民族大融合趋势,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从而产生对历史的认同感; 2、学习孝文帝锐意改革的史实,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意识,深化改革意识; 3、介绍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学习各民族大融合的史实,使学生感知民族美,感受民族的和谐美。 【重点难点】 一、重点:“迁移都城”和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二、难点:孝文帝改革的影响和评价 【授课类型】新课 【教学时间】1 课时 【教具(媒体)】《千古帝王》视频,《敕勒歌》视频,鲜卑族的发展过程,鲜卑族、汉族生产生活的图片,“朕为天子……”史料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上课之前放《敕乐歌》的音乐视频(让同学们感受少数民族风情,创设情境)。上课,同学们好!刚才大家听到的是一首关于少数民族风情的民歌——《敕勒歌》,我们知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有各自的特点,关于民族差异,有人作了如下精辟的描述,大家请看视频(放《两个孩子的故事》的视频)。同学们想想,这视频里讲的长城内的“孩子”是指哪个民族,而长城外的呢? 生: 汉族、北方少数民族,(点出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的PPT)长城内的指的是汉族,外指的是北方少数民族,那他们各自的分布地域有什么特点呢? 生: 在我国的历史发展中,我国的民族分布形成了汉族居于中原,少数民族散居边地的格局。我们学过中原的汉族与北方的少数民族在生产和生活方式上都有很大的差别,而且一直处于对立斗争的状态。但公元5世纪的时候,中原的汉族与北方的少数民族携手了,让两者携手的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北魏孝文帝的改革。(点击上课标题第16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下面我们先来学习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第2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

第2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本课主要介绍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学习本课应重点把握以下三个方面:1.孝文帝改革前期在创新制度方面的措施与作用。 2.“巧设计迁都洛阳”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创造了条件。 3.“移风易俗”是孝文帝为深化改革推行的汉化政策。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20页 一、卓有成效的新制 1.概况 (1)主持者:冯太皇太后。 (2)目的:建立各种新的制度,用新制度取代不适应统治需要的旧制度。2.措施 新制度背景或目的内容作用 官吏俸禄制吏治黑暗,贪污 成风 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按级 别高低发放 使吏治有所好转 均田制政府控制着大量 的无主荒地 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 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 使无地农民得到了土 地,推动了北方地区社 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三长制配合均田制,强 化对地方的控制 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 长,五里设一党长。检查户 口,征收租赋,征发徭役和 兵役,推行均田制 使国家从中央到基层 的行政体制得以完善, 保证了国家对人民的 有效控制 租调制配合均田制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纳一 定数量的租调 使农民负担大为减轻, 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 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均田制是封建国家把无主荒地变为土地国有制,并未触动封建地主利益,它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促进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且先后为北齐、北周、隋、唐所沿用,是加速北方游牧民族农耕化最具影响力的措施。 二、设巧计迁都洛阳

1.原因 (1)政治上:为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平城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且保守势力强大,改革受阻。 (2)经济上:平城经济落后,粮食供给困难。 (3)军事上:北边强敌柔然的骚扰,很不安全。 (4)地理上: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对中原的统治。 2.过程 (1)孝文帝以“南伐”为名,巧设计谋迫使贵族大臣接受了迁都的决定。 (2)495年,北魏正式将都城迁到洛阳。 [思维点击] 1.有学者认为“迁都洛阳”是孝文帝改革大业中画龙点睛的一笔,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理解。 提示:洛阳是汉文化积淀深厚之地。迁都洛阳首先有利于巩固前期改革的成果,其次有利于进一步推行深层次的改革。迁都洛阳是整个改革的关键和后期改革的前提。 三、移风易俗 1.目的:学习和采纳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 2.内容 (1)易服装:鲜卑贵族一律改穿汉装。 (2)讲汉话:官员必须讲汉话。 (3)改汉姓:定门第等级,鲜卑族原有的姓氏改为汉姓。 (4)通婚姻:提倡鲜卑人与汉人通婚,以加强民族联系,巩固统治。 (5)改籍贯:已迁到洛阳的鲜卑人,一律以洛阳为原籍。 3.影响:促进了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争取到汉族地主对北魏朝廷的支持,推动了政权向汉族王朝统治模式的转化。 [思维点击] 2.阅读下面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服饰有什么特点?反映了怎样的生活状况? (2)图二服饰有怎样的特点?从图一到图二服饰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洛阳历史文化遗产

洛阳历史文化遗迹 洛阳是1982年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在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不但最早进入文明时代,而且在以后的长时期里,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从中国第一个王朝--夏王朝开始,先后有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十三个王朝建都洛阳,累计建都时间长达1500余年,洛阳以建都最早、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而在中国历史发展和城市建设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悠久的历史,灿烂的古代文明,给洛阳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存,洛阳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4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600余处,其中龙门石窟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一、洛阳片区大遗址群 洛阳片区大遗址群,包含了自夏商至隋唐三千年中华文明与文化起源和发展阶段的大规模遗存,价值突出,分布密集,规模宏大。分布在洛河沿岸的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东周王城、汉魏故城、隋唐洛阳城五大都城遗址,记录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兴衰,是我国早期都城遗址最杰出的代表、流传至今最重要的遗址、中华五千年文明最重要的物证。 二里头遗址:二里头遗址位于偃师二里头村附近,其时代距今3800年至3500年,是当时中国乃至东亚规模最大的城市。该遗址1957年被发现,经考证为夏都斟鄩所在地,号称华夏第一王都,标志着华夏

民族早在四千多年前就已经步入文明时代,为中国五千年文明史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证。以该遗址文化内涵为代表而命名的"二里头文化",填补了我国考古史上夏文化的缺环,是河洛文化繁荣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对研究华夏文明的渊源、国家的兴起、王都建设等重大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偃师商城遗址:偃师商城遗址位于偃师尸乡沟一带,面积约20平方公里。1983年被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发现以来,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国外学者将偃师商城遗址的发现,与十九世纪德国考古学家谢里曼在小亚细亚发现的著名的特洛伊古城相提并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偃师商城遗址的发现列为1983年世界十七大发现之一。偃师商城作为商代早期城址中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一座都城,规划周密,布局合理,总结了我国自仰韶文化晚期开始的造城经验,在我国都城建设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东周王城遗址: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在郑、秦、晋等诸侯的护卫下,东迁洛邑,建都于东周王城。东周王城的规模、布局和演变,历史文献多有记载。二十世纪50年代,文物考古工作者为寻找东周王城的踪迹,根据文献记载,在今洛阳市王城公园一带、涧河东岸的小屯村发现了汉河南县城遗址,并在其外围找到了沉睡地下两千多年的东周王城遗址,进而摸清了东周王城的具体位置、布局和范围。经考古证实,东周王城的西南部为宫殿区,宫殿区北部发现有作坊、烧窑等遗迹,东半部为墓葬区。洛阳东周王城遗址的发现,是中国城市考古的重大收获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建国以来,考古工作者在东周王

浙江地区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3.2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作业

第三单元第2课 一、选择题 1.北魏孝文帝改革前期,冯太后首先推行的改革措施是() A.推行均田制 B.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 C.设立三长制,强化对地方的控制 D.推行新的租调制 解析:北魏孝文帝改革前期重在建立各种新制度,B项是首先推行的制度。 答案:B 2.北魏孝文帝推行均田制主要是为了() A.接受汉族先进文化B.促进北方民族融合 C.恢复和发展经济D.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 解析:北魏孝文帝之所以推行均田制主要是为了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维护其统治,这也是当时北魏政府改革的核心。 答案:D 3.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有() ①平城保守势力强大,民族隔阂深②平城经济落后,交通不便③缓解京师大量人口所需要的生活供应④洛阳是中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D.②③④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②③④项均是孝文帝迁都的原因。 答案:A 4.为了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北魏采取的措施有() ①推行均田制②推行新的租调制③实行宗主督护制④设立三长制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均田制保证了农民对小块土地的使用权,调动了其生产积极性;租调制规定受田农民向政府交纳一定数量的谷物和绢帛;设立三长制以配合均田制的推行。③项是北魏要废除的旧制度。 答案:B 5.下列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的有()

①规定俸禄由国家筹集、发放给官吏,严禁贪污②改善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③政府把无主土地分给农民④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政策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③④D.②③④ 解析:可用排除法。从地理位置上看,北魏是一个北方政权,因此不可能改善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 答案:B 6.“州郡之民,或因年俭流移,弃卖田宅,漂居异乡,事涉数世。”孝文帝改革中能改变这种状况的是() ①均田制②三长制③整顿吏治④改穿汉服 A.①②④B.①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在旧的宗主督护制下农民的悲惨生活,①②③项均有助于改善这种状况,④项是汉化措施,不符合题意。 答案:C 7.北魏孝文帝确立先进生产关系的关键措施是() A.实行均田制和租调制 B.迁都洛阳 C.采取汉族地主阶级的政治制度 D.改革鲜卑旧俗 解析:生产关系主要指生产资料归谁所有,产品如何分配,从这一内涵思考,只有均田制与此一致,故选A项。 答案:A 8.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哪些措施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 ①整顿吏治②颁布均田令③迁都洛阳④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④ 解析:解题的关键是弄清“封建化”的含义。“封建化”主要指政治制度、生产方式、生活习俗、文化等方面的汉化,其中生产方式的汉化又是农业化的过程。根据所学知识,“学习汉族先进文化”明显符合题意;“颁布均田令”促进了农业化;“迁都洛阳”虽不是具体的汉化措施,但使得北魏政治中心南移,对鲜卑族封建化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也符合题意;“整顿吏治”不含有“封建化”的含义。 答案:B

第2课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学案(含答案)

第2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学案(含答 案) 第第2课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目标导航 1.了解北魏孝文帝前期改革的主要内容。重点 2.认识孝文帝改革中关于移风易俗的改革内容。难点 一.卓有成效的新制1前期改革的特点在冯太后主持下进行,改革的重点是建立各种新的制度。 2措施1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措施484年,孝文帝下诏实行俸禄制。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按级别高低发给官吏,不许官吏自筹。 影响吏治有所好转,成为北魏王朝走向兴盛的重要原因。 2推行均田制前提政府控制着大量的无主荒地。 内容485年,冯太后和孝文帝颁布均田令,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 作用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得到了土地,推动了北方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概念阐释均田制是由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的一种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部分土地在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其所有,部分土地在其死后还给官府。

3设立三长制目的为配合均田制的推行,强化对地方的控制内容设立邻长.里长和党长职责检查户口,征收租赋,征发徭役和兵役,推行均田制性质北魏基层行政组织影响使国家从中央到基层 的行政体制得以完善,取代了宗主督护制,保证了国家对人民有 效的控制4推行新的租调制内容规定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纳一 定数量的租调。 作用使农民负担大为减轻,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增加了政 府的收入。 思维点拨1北魏均田制是在不触动地主阶级土地占有制的前 提下,政府把无主荒地分配给农民,农民要缴纳赋税和服徭役, 其实质是维护封建统治。 2均田制是孝文帝改革的核心内容,与其他创新制度密切配合.相互作用,推动北魏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和发展,为其他改革措施的推行奠定了基础。 二.设巧计迁都洛阳1原因1政治上为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都城平城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且保守势力强大,改革 遇到阻力。 2经济上平城经济落后,粮食供给困难。 3军事上与北边柔然相毗邻,很不安全。 4地理位置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统治。 5文化洛阳为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北魏孝文帝元宏:雄才大略 迁都洛阳行汉制

[键入文字] 北魏孝文帝元宏:雄才大略迁都洛阳行汉制 北魏孝文帝元宏(公元467 年—公元499 年),原姓拓跋,后改姓元,名宏,鲜卑人。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在位期间大力推行汉化改革。 北魏皇兴三年(公元469 年)六月,不满两周岁的拓跋宏被立为太子。他自幼由祖母冯太后抚养,深受汉文化的熏陶。皇兴五年(公元471 年)八月,年仅5 岁的他继皇帝位,由冯太后临朝称制。太和十四年(公元490 年)九月,冯太后去世,孝文帝开始亲政。太和十七年(公元493 年),孝文帝迁都洛阳。随后,孝文帝加大了汉化改革的力度。首先是从穿衣说话这些风俗习惯上开始。太和十八年(公元494 年)十二月,孝文帝下诏,禁止鲜卑人穿胡服,一律改穿汉服。次年六月,他又禁止说鲜卑话,一律改说汉话。在具体实行上,他考虑年龄因素,规定30 岁以上者可暂不强行,30 岁以下的,在朝上必须说汉话,否则就要降职免官。同时,他还规定,随迁洛阳的鲜卑人一律以河南洛阳为原籍,死后一律葬于洛阳,不得北还;将鲜卑复姓改为单姓,如皇族拓跋氏改为元姓,独孤氏改为刘氏等;鲜卑人要与汉人通婚,他自己纳汉族大姓女子充后宫,又替5 个弟弟娶汉女为妻室,并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汉人。 此外,孝文帝还改革官制和礼乐律令,遵从汉制。他重视汉文化教育,太和十九年(公元495 年)八月,他诏令在洛阳设立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及宫廷学校,为国家培养人才。 通过一系列汉化改革,北魏较快地从奴隶制过渡到了封建制。由于汉化改革扩大了其统治基础,社会制度、经济、文化都得到了较快发展。 孝文帝的改革并非一帆风顺。阻力首先来自太子。太和二十年(公元496 年)八月,孝文帝到嵩山巡视,太子恂与其亲信密谋逃回平城。孝文帝得知后,立即返回洛阳,将其痛斥、杖责、囚禁,后又将其处死。同年冬,鲜卑贵族穆泰、陆睿勾结镇北大将元思誉等在平城发动政变。孝文帝果断地派任城王元澄率兵讨平叛乱。这些行动沉重打 1

初中七年级历史:第18课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导学案

新修订初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第18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导学案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Lesson 18 Reform of Emperor Xiaowen of Northern Wei Dynasty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第18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导学案 第16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导学案 【目标要求】 1.识记与理解 知道内迁的五个少数民族名称,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理解孝文帝改革促进了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2.能力与方法 通过对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影响的探究,培养学生归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课文内容,通过孝文帝迁都相关史料的学习和迁都原因的探究,从而培养学生的史料阅读和理解能力,论从史出以及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识读“学习汉族风俗文化”相关图表,培养学生识读历史图表的能力;通过学生分小组的“体验历史”活动,来培养学生体验历史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对孝文帝改革的评价,从而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正确评价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少数民族的内迁,出现了民族大融合趋势,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从而产生对历史的认同感;学习孝文帝锐意改革的史实,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意识,深化改革意识;介绍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学习各民族大融合的史实,使学生感知民族美,感受民族的和谐美。 【预习导学】 1.从东汉末年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少数民族纷纷内迁。北朝时,内迁的少数民族中,以的影响最大。 2.孝文帝借鉴汉族的____,实施一系列新的制度,加强对经济和官吏的管理。 3.迁移都城。494年,孝文帝把都城从_____迁至____。 4.大力推行学习____的政策。孝文帝让鲜卑贵族改用汉姓,他带头将自己的姓名有拓跋宏改为_____。他提倡和鼓励鲜卑人改穿_____、与汉族____、____,规定30岁以下的贵族官吏在朝廷上必须说汉话。 5.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______民族大融合的过程。 6.那时,在中原大地上,更多的少数民族群众改变了_____,学习汉族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定居下来,成为____。汉族则从少数民族那里学到了不少_____的经验和____加工制作技术。

北方民族大融合案例历史剧表演孝文帝迁都

北方民族大融合案例历史剧表演──孝文帝迁都 活动目的: 1.通过本课学习和编排历史剧本,使学生了解北魏孝文帝迁都的历史原因及迁都洛阳的历史意义,增强学生对历史的感性认识。 2.通过表演,使学生感受到民族融合过程中先进与落后、保守与创新的激烈碰撞,认识到孝文帝迁都洛阳是北方民族大融合这一历史趋势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不可阻挡的。 活动准备: 教师: 1.准备《中国历史地图册·七年级上册》“北魏迁都”图; 2.准备与孝文帝迁都相关的背景资料,如平城、洛阳的地理环境介绍、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的情况等。 学生: 1.课前通过网络或图书查找孝文帝迁都的有关资料;准备几张空白卡片,记录讨论结果及表演的台词; 2.编写剧本,并进行排演; 3.为了使活动更加形象,要求自制相关道具,如不同身份人物的冠帽、朝笏等。 活动步骤: 1.将学生分组,每组八人,向学生说明活动内容。 2.指导学生查阅历史书籍或利用网络资源查找相关资料,并以小组为单位,对故事进行编排,写成剧本形式。 3.历史剧表演。 活动建议: 1.历史剧的编写用对话形式,要有旁白、角色、人物对话。 2.适当使用自己的语言,注意要符合历史真实和人物的身份特征,避免生搬硬套。 3.注意表演的神态、动作,避免背诵对话。 活动过程: 1.活动开始。学生自由组合成8人小组,按分工合作的原则,查阅相关资料。 2.了解孝文帝迁都的背景。 ①指导学生研读课本,利用文字资料或网络资源查找与本课内容相关的历史资料,并对查找到的资料进行分类汇编; ②指导各小组观察《中国历史地图册·七年级上册》“北魏迁都”示意图。分析平城和洛阳地理环境的差异;教师提供相关材料,并指导学生阅读和分析,了解孝文帝迁都的历史背景。 ③学生就“孝文帝决定迁都的原因”和“部分鲜卑贵族反对迁都的原因”展开讨论,并将讨论结果写在卡片上备用。 3.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根据剧情的矛盾冲突,各小组进行角色分工:导演1人,旁白1人,主要角色北魏孝文帝、拓跋澄和大臣甲乙丙丁。同学们一边体会所演绎历史人物的特征,一边将台词写在卡片上。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完成剧本的编写。接下来进行排演,根据剧情的发展做最后的修缮,并根据剧情背景需要,自制相关道具,如皇冠、大臣的官帽、朝笏等。 4.各小组依次上台表演。下面为第二小组的精彩表演: (旁白):上朝。(孝文帝踱步上台,于正中面对臣子坐下。台下高呼万岁。) 孝文帝:南齐素来为我大敌,我准备近期大举讨伐南齐,你们意下如何? (众臣子面露难色) 拓跋澄:臣认为如此兴师动众,时机还不成熟。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完美版

第三单元第2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教案一、教学目标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

课时安排 1课时。 重点 孝文帝改革中创建新制和移风易俗。 难点 理解迁都洛阳在整个改革中的地位。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节引言简单介绍了以太子恂为首的鲜卑贵族守旧势力反对孝文帝改革,于496年接踵发动了两次叛乱,都被孝文帝严厉镇压的史实。旨在通过史事创设情景,激发起学生对孝文帝改革内容的探究,并激发起学生对孝文帝大义灭亲,坚决改革精神的钦佩情感。建议教师充分利用这一情景契机,提出问题,导入新课,实施情景教学。 本课教材从三个方面,两个时期介绍了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条理清晰。前期改革在冯太后主持下进行,重点是建立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政治经济制度,主要包括俸禄制、均田制、三长制和新的租调制;后期改革是在孝文帝亲自主持下进行,主要有两个方面,即迁都洛阳和移风易俗。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图片和文史资料,提出问题,创设情景,增加教学的生动性并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同时培养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另一方面鉴于本课教材在整个课题中承上启下的地位,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引导学生具体分析孝文帝改革每一项措施实施的原因和作用,以帮助学生从整体上理解这场改革的背景和影响,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第一目是“卓有成效的新制” 教材首先概括指出这一改革措施是在冯太后主持下进行的,是孝文帝改革前期的重点内容,目的是用新制取代不适应统治需要的旧制度。具体内容如下: (1)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 北魏官吏旧无俸禄,中央官吏按等级得到战争中获得的财物和劳动人口,地方官只要上交一定数量的租税和绢帛等实物,就可以任意搜刮百姓,结果吏治黑暗,贪污成风,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后果,直接威胁到北魏政权的稳定。为澄清吏治,巩固统治,484年,实行俸禄制。诏书说:“故宪章旧典,始班俸禄。户增调三匹,谷二斛九斗,以为官司之禄。均预调为二匹之赋,即兼商用。”(《魏书·高祖纪》)俸禄制就是由国家征收统一的租调,筹集禄银,按级别高低发给官吏,不许官吏自筹。同时将班行俸禄与严惩贪赃紧密地联系起来,规定了在“禄行之后,赃满一匹者死”的严厉惩治措施。孝文帝实行的俸禄制,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整顿吏治、惩办贪污,使北魏吏治状况开始明显好转,为北魏政权进行各方面的改革提供了一个比较有利的政治局面,成为推动北魏王朝走向兴盛的重要因素。史书曾称颂孝文帝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