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道格拉斯·C·诺思的国家理论述评

道格拉斯·C·诺思的国家理论述评

道格拉斯·C·诺思的国家理论述评
道格拉斯·C·诺思的国家理论述评

理论经济

[收稿日期]2005-06-20

[作者简介]唐 龙(1974-),男,湖北武汉人,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是发展经济学。

道格拉斯?C ?诺思的国家理论述评

唐 龙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摘 要]道格拉斯?C ?诺思的制度分析框架有三大基石:国家理论、产权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其中,国家理论处于核心位置。它规定了具有根本性激励功能的产权结构,塑造或影响意识形态,从而在经济盛衰中起着关键作用。国家理论把经济组织理论引入政治学领域,形成了国家起源、国家基本职能和目的、国家模型以及国家悖论等一系列理论主张。

[关键词]国家理论; 产权制度; 意识形态

[中图分类号]F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56(2005)04-0026-04

Comment on Douglas. C.N orth ’s Theory on State

T ANGLong

(School of Economics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T echnology ,Wuhan 430074,China )

Abstract :The framew ork of D ouglas.C.N orth ’s institutional analysis has three cornerstones :the state theory ,the property right theory ,and the ideology theory.As the core of the framew ork ,the state theory contributes significantly to the rise and decline of an economy by stipu 2lating the structure of property right with essential incentive function ,and shaping or affecting the ideology.The state theory introduces the the 2ory of economic organization into the field of politics ;hence a series theoretical stands such as the origin of state ,the basic function and pur 2pose of state ,state m odel and state paradox.

K ey Words :state theory ;property right system ;ideology

国家模式应当是任何有关长期变化分析的一个

明确的组成部分。国家理论之所以必不可少,原因在于,国家规定着所有权结构,并最终对所有权结构的效率负责,而所有权结构的效率则导致经济增长、停滞或经济衰退。因此,国家理论不仅要为产生低效率所有权的政治经济单位的固有趋势提供解释,而且必须说明历史上国家的非稳定性。然而,尽管在漫长的历史探索过程中,历史学家和政治学家提出了各种关于国家的理沦,但这一重要的理论工具却并没有用于经济史上说明长期变革。道格拉斯?C ?诺思设计的制度分析框架中,国家理论是联系产权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的纽带,处于最核心的位置。他把经济组织理论引入政治学领域,形成了国家起源、国家基本职能和目的、国家模型以及国家悖论等一系列理论主张。该理论的诞生有助于使传统的纯经济学研究转向经济与政治的整合研究,成为新自

由主义经济学中最富有吸引力和最耀眼的理论成果,为我们分析长期经济发展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分析思路。

一、国家的起源、特征与“诺思悖论”国家理论首先要说明国家的起源。总的来说,以往的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对国家性质有契约理论与掠夺理论(或剥削理论)两种解释。契约理论对国家产生以前的社会状态和国家产生过程的分析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先验的、思辨的假设描述,认为国家是公民达成契约的结果,它致力于社会福利的最大化。掠夺理论或剥削理论则力图从历史中找出国家起源的论据,认为“国家是一个集团阶级的代理机构,其职能是代表那个集团或阶级的利益榨取其他选民的收入。掠夺的国家将规定一套所有权使当权集团的岁入最大化,而不顾它对整个社会的福利有

什么影响。”[1]

显然,上述两种理论所说的国家都能

?

62?

为历史与现实所佐证,但它们均不能涵盖历史和现实中的所有国家形式,因而不具有一般性、普遍性。诺思指出,契约理论可以解释为什么国家可以潜在地提供一个节约利用资源的框架,从而可以促进福利增长。不过,作为每项契约的第三方和最终的强制根源,国家却在变成为争夺对其决策权的控制而进行战斗的场所,每一方都希望能按有利于自己集团的方式再分配福利和收入。尽管契约理论解释了缔约的最初收益,却未能说明不同利益的选民后来使其利益最大化的行为。掠夺理论恰巧忽略了缔约的最初利益,而专注于操纵国家的那些人如何榨取选民的租税。但是,这两种理论并不是相互矛盾的,两者之间有统一的基础。诺思认为国家带有契约和掠夺的双重属性,主张从动态角度来理解国家的性质,提出国家起源的“暴力潜力”分配论,指出:“正是‘暴力潜力’的分配使它们一致起来。掠夺理论假定不平等分配。”[1]

在国家起源的“暴力潜力”分配模式中,诺思认为:“就其作用来说,国家是一种在行政暴力上有比较利益的组织”[1]。在这样一个组织中,统治者也是一个具有福利或效用最大化行为的经济人。他们与选民是一种交换关系,既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问题,也面临着潜在竞争对手。诺思的国家模型有三个基本特点。其一,国家用一组服务———我们可以称为保护和公正———来交换岁入。由于提供这些服务有规模经济,当有组织地专门从事这些服务时,所得到的社会总收入要高于社会上每个人保护其各自财产时所得到的社会总收入。其二,国家试图像一个有识别力的垄断者那样行动,将每个选民团体分开,为每个选民团体发明所有权以最大限度增加国家岁入。其三,既然永远存在着能提供同一组服务的潜在的竞争对手,国家是受其选民的机会成本所制约的。竞争对手有其他国家,另外还有在现存的政治经济单位内可能成为统治者的个人。因而,统治者垄断权力的程度是各个不同选民集团替代密度的函数。这三个基本特点中,第一个特点说明统治者与选民的交易过程,其他两个特点说明决定交易费用的条件。它们共同构成了新制度经济学分析国家行为及其变迁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解释了著名的“诺思悖论”,即国家的存在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也是人为经济衰退的根源。

对于“诺思悖论”产生的原因,诺思认为,国家兴衰的根源,或者说使社会未能经历持久经济增长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家双重目标的内在不一致性。一般而言,国家有两个基本目标:一个目标是规定竞争与合作的基本规则,以便为统治者所得租金最大化提供一个所有权结构(即规定要素和产品市场的所有制结构);另一个目标是,在第一个目标的框架内,减少交易费用,以便使社会产出最大化,从而增加国家的税收。这就是说,国家既要使统治者的租金最大化,又要降低交易费用以使社会总产出最大化,从而增加国家的税收。显然,这两个目标不完全一致。第二个目标包含一组旨在使社会产出最大化的、完全有效率的所有权,第一个目标试图规定一组基本规则,能使统治者最大限度地增加自己的收入。到底是使统治者的租金最大化,还是使社会产出最大化?从历史上看,“在统治者(及其团体)最大限度增加其租金的所有制结构同减少交易费用和鼓励经济增长的有效率的制度之间,一直存在紧张关系。这一基本的二元结构,是社会未能经历持久的经济增长的根本原因。”[1]

二、国家理论与产权制度

产权理论对于说明人类为减少交易费用和组织交易而发明的各种经济组织是必不可少的。并且,产权制度提供了人类在其中相互影响的框架,使协作和竞争的关系得以确定,从而构成一个社会特别是构成了一种经济秩序。诺思的国家理论模型是以产权理论为基础的,其独特之处在于把产权理论及交易费用理论与国家理论结合起来,说明经济组织的存在与相互替代。对于国家理论与产权制度的相互关系,诺思分别从国家在产权界定和制度创新两方面进行了探讨。

诺思非常重视国家在产权界定中的作用。他认为,产权的本质是一种排他性的权利。国家作为一个享有行使暴力的比较利益组织,处于规定和强制实施所有权的地位。在人类社会产权制度的演进过程中,国家究竟充当了什么样的角色,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呢?诺思认为,离开产权,人们很难对国家做出有效的分析。历史上有效率的产权和无效率的产权都与国家有关,“事实上,出现所有权是国家统治者的期望与交易双方为减少交易费用所作的努力之间紧张状态不断加剧的结果。”[1]这里理解国家的关键在于,国家并非是“价值中立”的。它潜在地利用暴力来实现对资源的控制,仅仅在使统治者福利最大化的目标范围内促进和规定有效率的所有权,因而国家要对造成经济增长、停滞和衰退的产权结构的

?

7

2

?

效率负责。诺思具体阐明了国家在产权制度形成中的作用。其一,任何个人和团体推动的创新都只能在既定的制度环境下进行,不能逾越国家所设定规则的边界。其二,法律或政治上的某些变化可能会影响制度环境,使得某些集团实现一种再分配或趁机利用现存的外部利润机会成为可能。其三,国家能够根据自己的利益、偏好和价值判断,凭借对暴力的垄断权有意识地去支持或阻止某个创新。其四,国家作为第三种当事人,能通过建立非人格化的立法和执法机构来降低交易费用。当交换的基本规则确立之后,只要存在法律机构,谈判和行使的费用会不断减少。其五,国家权力介入产权安排的方式和程度存在差异,有的国家只为产权安排和产权变革提供“游戏规则”,有的国家不仅提供“游戏规则”,而且还直接参与甚至干预产权的安排与产权变革。这些差异会导致不同产权制度的形成,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或引起经济衰退。

值得一提的是,从理论上讲,国家应选择一种最有效率的产权安排以促进经济持续增长,也使国家的长期收入最大化。但是,经济史实说明,“国家的普遍趋势是产生低效率的所有权,从而不能达到持续增长;各国所固有的不稳定性导致经济变革,结果,最后引起经济衰退。”[1]原因何在?诺思认为无效率产权的出现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迫于交易费用和竞争的双重约束,统治者可能选择低效率产权。界定一套有效率的产权,需要耗费一定的监督和检测费用,于是从短期来看,统治者的收入会减少。由于统治者的理性和生命都是有限的,因此,当统治者的短期利益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利益相冲突时,统治者往往会注重眼前利益。竞争约束是指统治者总存在竞争对手,包括与之竞争的国家和本国内部的潜在统治者。在这种情况下,统治者将避免触犯有势力的选民集团。如果这些集团的势力达到威胁统治者利益的边界时,统治者会同意一个有利于这些集团的产权结构而无视它对效率的影响。事实上,产权制度的各种安排并不完全取决于效率或经济原则,而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不同规模、不同地位的利益集团与统治者相互博弈及各集团之间互相博弈的结果。二是统治集团的官僚制度结构存在委托—代理问题,可能造成代理人偏离统治者的目标,从而造成低效率的产权结构。造就用以规定和实施一组所有权的基础结构,需要授权于统治者的代理人。代理人的效用函数与统治者的效用函数不完全相同,统治者规定一组规则,要求代理人按其意图去执行。不过,统治者权力扩散到一定程度,代理人便不完全受规则约束。

除界定和行使产权之外,国家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促进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是诺思用来描述经济发展史的核心概念,也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因。分析制度创新必须先区分两个概念:一是制度安排,指管束特定行动模式和关系的一套正式或非正式的行为规则;另一个是制度环境,是一系列用来建立生产、交换与分配基础的基本的政治、社会和法律基础规则。制度创新指的就是由于现存的制度安排条件下无法获取潜在利润或外部利润,因而构造、建立一个新制度安排以使外部利润内在化的过程。

三、意识形态理论与国家经济增长的不稳定性及其消除

诺思指出,国家理论除了必须对造成无效率的产权的政治—经济单位的内在倾向做出解释外,还要说明历史中国家的不稳定性。他认为,市场制度有自行走向毁灭的趋势,这种趋势来源于竞争所固有的不稳定性。信息费用、技术、人口的变化、市场的扩展和统治者的死亡等都是明显地影响不稳定性的因素,将改变相对价格和选民的机会成本,最后可能导致与所有权的基本所有制结构发生冲突。所以,后果必然是不稳定的。换言之,“增长过程对一个国家意味着内部的不稳定”[1]。

如何缓解以至消除国家在增长过程中的内在不稳定性?诺思认为,意识形态将扮演重要角色。他认为,新古典经济学虽然认识到并阐述了在零交易费用意义上的生产率含义,以及正交易费用对经济组织的含义,但是,它没有抓住意识形态的重要性,因而提供的只是一个表面的政治过程理论。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使现有资源得以充分有效的使用,以实现政治经济运行体系的生产潜力。这依赖于整个社会的知识积累、大规模非人力的要素与产品市场的建立和组织制度的创新,但其结果却由于专业化分工体系更加深化而付出了思想异化的代价。事实上,任何社会的稳定性,都要求一套意识形态以使现有经济运行制度合法化。正如诺思所说:“如果没有一种关于意识形态的清晰理论,或更广泛意义上的关于知识社会学的理论,那么,我们解释现行资源配置或历史变革的能力便会有很大的缺口”[1];“如果没有有效的思想约束,约束行为的衡量费用会高得使新的组织形式不可行。”[1]因为,意识形态阐述

?

8

2

?

了现有制度的合法性,涉及到对制度特别是交易关系的公正或公平的一种判断,从而降低了维持现有秩序的运行成本。为深入说明意识形态与国家相对稳定性的关系,诺思探讨了意识形态的内涵及其制度性功能、成功的意识形态的特点及其在维持国家稳定中所起的作用。诺思认为,意识形态是由一种有内在联系、通观世界的看法构成,它既包含理解世界的一种综合方法,又按费用信息使行为节省。意识形态的不同起源于地理位置和职业的专业化。

不可否认,一项意识形态为人们接受的范围越广、程度越深,其维持现存秩序或改变现存秩序所需要的执行费用越低。因为,当人们对事物有高度共识时,较易达成一致的行动。此时,一致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正式章程与依循程序的替代。因此,成功的意识形态必须有助于说明现存制度的公平合理性,并促使人们自觉地遵守规则和不侵犯产权。

四、结论

政治—经济系统由一些相互有特殊关系的复杂制度构成。诺思着眼于从社会整体结构运动中去把握经济发展变化,采用成本—收益、投入—产出、需求—供给等经济分析方法来研究国家与制度,无疑拓展了我们的视野。国家作为寻求利益或效用最大化的经济人,其性质与竞争性组织相似,其特殊之处在于它为社会提供的是最基本的制度框架和博弈规则。这些制度、规则的变迁或创新构成了历史发展的过程,反过来也决定了国家的兴衰。他的分析框架可以被概括为:“由于人类受其自身生产能力和生存环境的约束,只有通过交换即交易这一基本活动获得经济效益和安全保障,而所有权是交易的基本先决条件,所有权结构的效率引起经济增长、停滞或经济衰退。国家则规定着所有权的结构,并最终对所有权的效率负责。此外,由于约束行为的衡量费用很高,如果没有思想信念约束个人最大限度追逐利益,会使经济组织的活力受到威胁。因此,意识形态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它是一种节省时间精力的工具,有助于实现决策过程简化并使社会稳定和经济制度具有粘合力。”[1]在这个分析体系中,国家理论作为联系产权理论与意识形态理论的纽带,居于研究的核心地位。诺思独特的国家理论把国家作为影响经济绩效和制度演进的内生变量纳入分析框架,包括以下一些独到之处:一是视国家为一种在暴力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的经济组织,把经济学中关于企业的理论延伸用来分析国家问题,为国家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二是深入国家的目标系统来揭示国家的内在矛盾及冲突的根源,提出了“诺思悖论”,即国家兴衰的根源———国家的存在对经济增长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但国家又是人为的经济衰退的根源;三是阐述了国家与产权的内在联系,认为国家理论关键的问题是解释由国家界定和行使的产权以及历史上推动产权结构变迁的有效性;四是揭示了国家的相对稳定性与意识形态的内在联系,指出成功的意识形态有助于降低政治经济系统的运行成本,克服经济增长中的内在不稳定性。

但是,我们也应看到,任何理论都不是完美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诺思的国家理论是从西方几个典型国家———法国、西班牙、荷兰和英国———的兴衰中总结和抽象出来的,因而其运用范围不够全面。例如,诺思在构建国家模型时,并没有把在世界经济史中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中国纳入研究对象,且他的国家理论基本上是以民主社会为分析对象的,在这样的社会中,中间阶层发达,能形成强有力的力量与国家博弈以影响国家的行为。因此,我们在研究时应注意诺思国家理论的“普适性”问题。此外,诺思对国家的经济人描述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国家的某些一般属性,破除了罩在其头上的神秘面纱,但它同时也回避了国家的阶级统治的实质,未能充分解答各类型的国家何以产生、发展和消亡的问题。另外,他将国家模型设定为单个统治者的情形也是不足取的。还有,诺思认为国家理论不仅要为产生低效率所有权的政治经济单位的固有趋势提供解释,而且必须说明历史上国家的非稳定性。这说明,他已在很大程度上看到了包括国家机构和法律规章在内的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尤其是所有权制度的能动作用,促使人们对国家政策、国家行为予以高度重视。从短期来看,事实确实如此,但从历史的长期发展进程来看,最终还是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形态,是以所有权安排为核心的经济基础决定国家的性质及其行为。这一点,是我们在分析政治经济运动规律时需注意的。

[参考文献]

[1][美]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责任编辑:郭小兵]

?

9

2

?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0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0 (总分:8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 1.“政教合一,以吏为师”描述了( )时期的教师活动。 (分数:2.00) A.封建社会 B.原始社会 C.奴隶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解析:解析:“政教合一,以吏为师”是指教育作为统治阶级的工具,具有道统性的特点。西周以后,我国学校教育制度已经发展到比较完备的形式,建立起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并有了“国学”与“乡学”之分。“以吏为师”是古代奴隶社会教育的一大特征。西周属于奴隶社会的社会形态。封建社会是从春秋战国后才出现的社会形态。 2.中外教育史上对教育的解说各不相同,但存在着一个共同的基本点。这个基本点是( )。 (分数:2.00) A.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 B.教育是增长人的知识的活动 C.教育是培养人的能力的活动 D.教育是提高人的素质的活动 解析:解析: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也是教育的本质。中外教育史上对教育的解说不管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知识、能力还是人的素质的活动,达成共识的还是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这也是由教育质的规定性所决定的。 3.提出“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把人的发展过程完全归结为生物学上的成熟,片面夸大遗传的作用,而且认为教育和后天的其他影响对于人的发展无足轻重的观点的学者是( )。 (分数:2.00) A.霍尔√ B.朱熹 C.高尔顿 D.老子 解析:解析:美国学者霍尔提出:“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认为先天的遗传已经决定了人的智力和发展水平,后天环境的影响微乎其微。 4.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专门术语,始于教育家( )。 (分数:2.00) A.夸美纽斯 B.洛克 C.斯宾塞√ D.赫尔巴特 解析:解析:夸美纽斯的近代教育思想,即“泛智主义”思想强调:人人均应受教育,以及人人均需学习一切知识;洛克提出“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并且得出结论,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主张取消封建等级教育,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斯宾塞的《教育论》一书反对传统教育,强调科学教育,他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最早提出了“课程”一词;赫尔巴特是近代教育科学的创始人,被公认为是“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5.罗杰斯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的教学模式属于( )。 (分数:2.00) A.非指导教学模式√ B.结构主义课程模式 C.发展性教学模式

柯布-道格拉斯(Cobb-Douglas)生产函数模型

柯布-道格拉斯(Cobb-Douglas )生产函数模型 齐微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理学院,辽宁阜新(123000) E-mail: qiwei1119@https://www.wendangku.net/doc/8b8761553.html, 摘 要: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obb-Douglas production function )用来预测国家和地区的工业系统或大企业的生产和分析发展生产的途径的一种经济数学模型,简称生产函数.本文对大量的生产数据进行处理,建立多项式拟合模型和线性规划模型对数据进行处理完成问题,对生产数据分析我们建立了多项式拟合,通过误差分析,多项式拟合模型是完全符合数据的.但通过使用线性回归方法求得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通过对其进行误差分析我们知道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与原始数据的误差比多项式拟合模型下的误差小的多. 关键词: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多项式拟合;线性回归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最初是美国数学家柯布(C.W.Cobb)和经济学家道格拉斯(P.H.Douglas)共同探讨投入和产出的关系时创造的生产函数,是在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上作了改进,引入了技术资源这一因素.他们根据有关历史资料,研究了从1899-1922年美国的资本和劳动对生产的影响,认为在技术经济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产出与投入的劳动力及资本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Y AK L αβ= 其中: Y —— 产量; A —— 技术水平; K —— 投入的资本量; L —— 投入的劳动量; ,αβ——K 和L 的产出弹性. 经济学中著名的柯布-道格拉斯(Cobb-Douglas )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为 (,),0,1Q K L aK L αβαβ=<< (1-1) 其中,,Q K L 分别表示产值、资金、劳动力,式中,,a αβ要由经济统计数据确定.现有《中国统计年鉴(2003)》给出的统计数据如表(其中总产值取自“国内生产总值”,资金 取自“固定资产投资”,劳动力取自“就业人员”)[3]. 问题1:运用适当的方法,建立产值与资金、劳动力的优化模型,并做出模型的分析与检验. 问题2:建立Cobb-Douglas 优化模型,并给出模型中参数,αβ的解释. 问题3:将几个模型做出比较与分析.

健身教练国职初级模拟试题

初级专项理论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 1.关节面是指构成关节两骨相对应的关节面,多为一凸一凹,凸的为——。 A 关节囊 B 关节头 C 关节窝 D 关节腔 2. 运动环节绕额状轴的矢状面内做的运动是 A 屈、伸 B 外展、内收 C回旋 D水平屈、伸 3.肘关节可完成下列运动中的——。 A 屈、伸 B 外展、内敛C水平屈、伸 D 环转 4 做下蹲练习,向上站起时,膝关节的运动 A 屈 B 伸 C 外展 D 内收 5 上肢带关节包括—— A 胸锁关节和肩锁关节B桡尺关节和肩锁关节 C 胸锁关节和肩关节 D 桡尺关节和胸锁关节 6 人体椎间盘的数量是—— A 22块 B 23块 C 24块 D 25块 7 下列骨中的——没有参与组成踝关节。 A 胫骨 B 腓骨 C 距骨 D 跟骨 8 不随意肌是指—— A 骨骼肌和心肌 B 平滑肌和骨骼肌 C 心肌和平滑肌 D 以上都不是 9 屈肘关节肌的对抗肌为—— A 肱二头肌 B 肱三头肌 C 肱桡肌 D 肱肌10肌肉在收缩产生张力的同时被拉长的收缩称为 A 向心收缩 B 离心收缩 C 等张收缩 D 等动收缩 11 盆带肌群中最大的肌肉为—— A 骼腰肌 B 梨状肌 C 臀大肌 D 臀中肌 12 属于背深层肌肉的是—— A 背阔肌 B 斜方肌 C 菱形肌 D 竖棘肌 13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前群肌使足背伸 B 后群肌使足跖屈 C 外侧群使足外翻 C 胫骨前肌使足内翻 14 人的神经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A 脑神经和脊神经 B 脑和脊髓 C 灰质和白质 D 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15 测量脉搏常用的部位是—— A 位于前臂下段掌侧面内侧的尺动脉 B 位于前臂下段掌侧面内侧的桡动脉 C 位于桡骨下端前面,桡侧的桡动脉 D 位于肱二头肌腱内侧的肱动脉 16 一个20岁的人所能达到的最大心率是—— A 220次/分 B 200次/分 C 180次/分 D 120次/分 17 人动脉血压的正常值是—— A 收缩压/舒张压120/80 B 收缩压/舒张压 140/80 C 收缩压/舒张压 120/90 D 收缩压/舒张压 140/90 18 对营养的概念描述正确的是—— A 食物中经过消化,吸收和代谢能够维持生命 活动的过程 B 人体每日所提取的食物,其中能够满足所需 人体的那一部分 C 生物必须获得并利用食物,才能生存与繁 殖,获得并利用食物的过程称为“营养” D 营养包括水,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 维生素,矿物质 19 每克脂肪可以提供给人体热量为—— A 4Kcal B 4.5Kcal C 7Kcal D 9Kcal 20 葡萄糖属于—— A 单糖 B 双糖 C 寡糖 D 复合糖 21 人体中含量大于体重的0.01%的元素 A 常量元素 B 微量元素 C 宏量营养素 D 微量营养素 22 下列属于微量元素的是—— A 锌 B 纳 C 镁 D 钾 23 B族维生素属于—— A 脂溶性维生素 B 水溶性维生素 C 微量营养素 D 宏量营养素 24 建议健康成人每天的饮水量为—— A 500ml B 1000ml C 1500ml D 2500ml 25 下列食物中含有膳食纤维较多的是—— A 苹果 B 牛肉 C 鸡蛋 D 牛奶 26 长期使用电脑会导致身体肌肉相对缩短的部位是—— A 臀部 B 手臂后侧 C 胸部 D 上背部 27 下列有氧器械对下肢关节的冲击力和压力最小的是—— A 室外跑步 B 动感单车 C 椭圆机 D 登山机 28 下面不属于有氧运动的是—— A 快走 B 慢跑 C 打网球 D 骑自行车 29 下列运动导致的肌肉酸痛属于延迟性肌肉酸痛的是—— A 五分钟后消失的肌肉酸痛 B 五小时后消失的肌肉酸痛 C 发生在运动结束12小时后的肌肉酸痛 D 发生在运动结束24小时后的肌肉酸痛 30 柔韧性是指人体——的最大活动幅度或范围 1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试题及答案解析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试题及答案解析 2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10小题,共10分)? 1.“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教学的()。?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2.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称为()。? A.教学程序? B.教学步骤? C.教学组织形式? D.教学阶段? 3.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称为测量的()。? A.信度? B.难度?

C.区分度? D.效度? 4.在信息技术整合的课堂中,学生每人拥有一台电脑,并与教师的电脑相连形成局域网,同时配有网络教学监控系统,这属于()的课堂组织形式。? A.小组活动? B.全班活动? C.个别活动? D.集体活动? 5.有经验的医师能从模糊不清的X光照底片上发现病兆,这是()。? A.知觉的整体性? B.知觉的选择性? C.知觉的理解性? D.知觉的恒常性? 6.学生看黑板时,白色字体往往成为知觉对象,而黑色板面成为背景。这是()。? A.知觉的整体性?

B.知觉的选择性? C.知觉的理解性? D.知觉的恒常性? 7.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 A.主导作用? B.决定作用? C.辅助作用? D.基础作用? 8.一次测验后,教师发现一年级学生在加减法运算中常有进位数加错、看错数字等现象,教师根据学生的错误进行补救与指导,这种测验属于()。? A.安置性测验? B.形成性测验? C.诊断性测验? D.总结性测验? 9.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是廖世承于()年编写的。? A.1903?

员工关系管理(考试资料)

员工关系管理 《员工关系管理》第一章员工关系管理概述 一、填空题 1、员工关系是社会关系在企业这个组织系统中的特殊表现形式,是20世纪初期西方学者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提出的,取代“劳资关系”的概念。p1 2、就员工关系双方相互间应履行的义务而言,具有对等性与非对等性之别。所谓对等性义务,是指一方没有履行某一义务时,他方可以免除另一相对义务的履行,如提供劳动与支付劳动报酬之间具有对等性。所谓非对等性义务,则是指一方即使没有履行某一相对义务,他方仍不能免除履行另一义务。p3 3、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除了员工关系管理之外,都有可能采用外包方式来处理。p4 4、员工认同企业的愿景和价值观是员工关系管理的起点。p5 5、利益关系是员工关系管理的根本。p5 6、心理契约是员工关系管理的核心内容。p5 7、企业的价值观念是企业内部绝大多数人认同并持有的共同信念和判断是非的标准,是调整企业员工行为和人际关系的持久动力,它是企业精神的表现。员工的团体价值是决定企业兴衰成败的根本问题,对于塑造企业形象和企业生存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p8 8、经济环境,一般包括宏观经济状况,如经济增长速度和失业率;也包括更多的微观经济状况,如在某一特定产品市场上雇主所要面对的竞争程度。p10 9、在诸多政策环境中,就业政策对于劳动力市场以及就业组织中的员工关系的影响最为直接。p11 10、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经营管理实践中形成并通过企业的各种活动表现出来的共同理想、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等,或是作为特定群体的企业组织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和调节矛盾的典型和特有方式。p13 11、员工参与管理有多种形式,最主要的几种形式是分享决策权、代表参与、质量圈、员工持股、职工代表大会和建议方案。p16 12、当冲突发生时,首先要辨别冲突的类型,对不利的冲突必须加以解决。例如,当冲突双方势均力敌,并且理由合理时,适合采用协商法;当冲突双方敌视情况严重,并且冲突的一方明显的不合情理,这时可采用上级仲裁法;如果双方的冲突不是很严重,并且是基于基本认识的冲突,对于工作没有太大的影响,则采用拖延法效果比较好。p17 13、人本管理就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它是在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基础上,戏曲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精华,在主观理性人的假设下由企业管理研究员提出来的。人本管理强调管理者要以人为中心,从人性出发,尊重人,

民族理论常识

高中民族理论常识知识点 1.什么是民族?民族有哪些基本特征? 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民族的基本特征:共同历史渊源;共同生产方式;共同语言;共同文化;共同风俗习惯;共同心理认同。 2.什么是民族识别?我国民族识别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民族识别是指对一个族体的成分和名称的辨别与确定。 我国民族识别的主要依据:民族特征、民族意愿、民族源流、相近和就近认同。 3.民族形成的条件和一般规律是什么?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出现、产品交换的发展,是民族形成的内在条件;战争、军事冲突等是民族形成的外在条件;社会生产的发展及其带来的结果,促进了民族的形成,这是民族形成的经济条件。 从部落发展成民族,这是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 4.民族的发展包括哪些方面?在我国,你认为目前各民族最重要的是发展哪一方面?为什么? 民族的发展包括民族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的发展最重要的是经济的发展 (1)民族的发展取决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民族其他方面发展的前提、基础。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是民族发展程度的根本性标志。 (2)同时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相对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当前的主要矛盾,因此,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更需大力发展生产力。 5.民族消亡的一般规律是什么? 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在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伴随着民族分化、组合、同化的过程,民族融合因素也不断出现和积累,并且经过量变到质变,最终民族将融合,民族将自行消亡。民族消亡只有在阶级灭亡、国家消亡之后才能实现,也就是说,人类社会进入共产主义以后才能实现。 6.什么是民族问题?民族问题涉及哪些方面? 民族问题是在多民族国家中,或在不同国家之间关系中经常遇到的具有民族性的社会问题,是在民族的活动、交往联系中发生的问题。 民族问题涉及四个方面:民族自身的发展问题,民族之间的关系问题,民族与阶级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及民族与国家之间的关系问题,即一个“发展”,三个“关系” 7.结合实际阐述民族问题产生根源 我国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源主要包括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两个方面。 (1)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生活环境、语言、不同的经济生活、心理状态等。各民族在接触和交往中,这些各不相同的特点和差异,便是造成民族问题的自然原因。 (2)国家政权和社会制度的性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民族政策,以及人的行为都会导致民族问题,而这些属于民族问题产生的社会根源。 8.为什么说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 民族问题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是和其他社会问题交织在一起的。因此,解决我国现阶段的民族问题,必须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服从和服务于这个大局,抓住历史机遇,千方百计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9.民族问题有哪些特点? 民族问题有5个方面的基本特点: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国际性和重要性。 10.民族问题的重要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民族问题关系到国家的治与乱,社会的进与退,个人的福与祸。 11.社会主义时期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的原因和表现有哪些? 原因: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发展,我国各民族间的交往联系越来越多,各民族间的相互影响也越来越多。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为各民族的交往、了解、亲近和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良好的社会条件,使各民族在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共同生活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这些都使民族间的共同因素逐渐增多。 表现在:第一,各民族的中华民族认同意识增强第二,各族人民的国家主人翁意识增强。 第三,各民族间的相互信任增多第四,各民族在社会生活中的共同性增多 第五,各民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识增强 12.在社会主义时期,民族特点、民族差异仍将长期存在。请你说说为什么?

诺斯理论

诺斯 诺斯是新经济史的先驱者、开拓者和抗议者,他开创性地运用新古典经济学和经济计量学来研究经济史问题。他对经济学的贡献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用制度经济学的方法来解释历史上的经济增长;重新论证了包括产权制度在内的制度的作用;将新古典经济学中所没有涉及的内容——制度,作为内生变量运用到经济研究中去,特别是将产权制度、意识形态、国家、伦理道德等作为经济演进和经济发展的变量,极大的发展了制度变迁理论。 诺斯以制度经济学的方法来解释历史上的经济增长而名噪经济学界。他对中国二三十年来的经济增长深感兴趣,并多次来华进行考察研究。他说,中国经济改革是通过解决现实问题而不断进行渐进式的经济变革,比如通过联产承包、乡镇企业就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他认为,从个人交易到非个人交易转化,要制定清晰的规则。现在的问题是有的法规已经存在,但并未认真实行。因此,有必要破解市场经济的阻力,以减轻交易成本。 诺斯指出,市场竞争促进经济发展,虽然在竞争中有输有赢,但终究是很好的分配资源的办法,要朝着公开公平的方向努力。当然,政府也应考虑残疾人和弱势群体社会保障问题。 诺斯还同国家统计局官员和海内外经济学家就制度经济学、中国贸易顺差等问题展开探讨。他在回答经济学家的提问时表示,他认可并希望中国经济改革的经验能够丰富其制度经济学的思想。 诺斯是新经济史的先驱者、开拓者和抗议者。诺斯“始终如一地站在近些年来席卷经济史学界的新浪潮的最前沿,而这股浪潮试图将新古典经济学应用于悬而未决的经济史问题”(马克?布劳格语)。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诺斯所在的华盛顿大学已经变成了新经济史学派、新制度学派和新政治学派的学术中心。 诺斯的主要贡献在于研究方法上的创新,即用古典经济学的方法研究新的对象。也就是说,运用新古典经济学和经济计量学来研究经济史问题。在其早期对远洋运输和美国国际收支所做的研究中,他与福格尔所代表的新经济史学派并驾齐驱,将新古典生产理论与经济史中所发现的数据结合起来。这种新的方法对经济史的研究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诺斯并不满足于此,他又利用产权理论来解释美国历史中制度变革对经济绩效的影响。诺斯的早期著作,诸如《美国从1790年至1860年的经济增长》、《美国过去的增长与福利:新经济史》等等,对此作了充分的反映。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诺斯又运用新制度经济学派的产权理论,分析西方世界最近两个世纪中工业化的更为一般的理论。其目的是探讨西方世界经济增长的原因,经济增长与制度变迁的内在联系,产权制度与经济发展的互动趋势,经济发展对制度的内在要求。诺斯这一方面的著作主要有《西方世界的兴起》、《制度变革与美国经济绩效》等等。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诺斯开始总结他30多年研究经济史的经验,从中提炼出一些对经济学尤其是对新制度经济学有重要贡献的理论。在这一方面他的著作主要有《制度、制度绩效与经济增长》。由于建立了包括产权理论、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在内的“制度变迁理论”,获得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概括起来说,诺斯对经济学的贡献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用制度经济学的方法来解释历史上的经济增长。 第二,作为新制度经济学的开创者之一,诺斯重新论证了包括产权制度在内的制度的作用。 第三,作为经济学家的诺斯将新古典经济学中所没有涉及的内容——制度,作为内生变量运用到经济研究中去。特别是将产权制度、意识形态、国家、伦理道德等作为经济演进和经济发展的变量,极大的发展了制度变迁理论。 (一)、产权理论

3、初级健身教练专业理论试卷模拟题-没有答案

初级健身教练专业理论试卷模拟题 一、判断题 1、通常私人教练第一次销售流程为,健康问答与体能评估,分析评估指标,体验课程,制定计划授课。 2、锌可以储存在脂肪内。 3、肩带肌起自锁骨和肩胛骨,止于肱骨。 4、可以伸展三角肌前束的运动为肩关节水平屈。 5、哑铃侧平举时肩部肌肉抗阻力练习。 6、在坐姿腿屈伸练习时股四头肌是主动肌,腘绳肌是对抗肌。 7、肱二头肌长头起自肩胛骨喙突,短头起自肩胛骨盂上结节,止于桡骨和前臂筋膜。 8、私人教练销售是一种有形产品的销售。 9、肩袖肌群对肩关节有一定的保护和加固作用。 10、体适能测试是了解个人健康状况的唯一途径。 11、实施运动计划中,要增长力量,负荷越大效果越好。 12、有氧运动时间少人体脂肪的唯一有效方式。 13、私人健身教练工作中所扮演的角色有:老师、教练、倾诉者、忠告者、支持者。14、脊柱可以完成各种基本运动,称为运动中的杠杆,他还有许多肌肉的附着点。 15、肘关节肱骨上端与桡尺骨上端构成复关节。 16、私人教练的销售行为指为实现客户目标将自己的专业和服务向客户出售的行为。17、私人教练课程销售过程中不得评价同行。 18、肩关节由肩胛骨的关节盂和巩固头组成。 19、运动锻炼既能使人的肺活量水平提高,也能延缓肺活量的衰退。 20、运动时间越长,效果越显著。

21、脉搏产生运动管壁向全身动脉传播,在身体浅表有动脉通过的部位,都可触摸到脉搏。22、肥胖症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下背痛骨质疏松瘫痪等均为运动不足病症。 23、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是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24、伸展股四头肌的方式是髋关节屈,膝关节屈。 25、制定适当运动类型、强度、时间及频度,要以锻炼者的运动目的为依据。 26、举重运动员不需要锻炼心肺耐力。 27、上肢在肩关节处作镶嵌后的绕环运动是环转运动。 28、抗阻力训练可以提高肌肉的横截面。 29、髋关节绕混合轴可完成环转运动。 30、肌肉力量是体适能其他要素的基础。 31、私人教练课程销售过程中不得评价同行。 32、训练良好的耐力运动员,安静时心率较快。 33、水在营养素中枢与宏量营养素。 34、股四头肌为羽状肌。 35、直臂下压是背阔肌的练习动作。 36、铁广泛存在于各种食物中,但人体吸收率各有不同。 37、勾脚动作的跖屈称为屈,绷脚面动作为背屈称为伸。 38、在仰卧举腿时,髋关节要始终保持与地面垂直。 39、健康状况问卷中了解到锻炼者的运动损伤史,可帮助教练为其制定康复计划。 40、胸部肌肉伸展是肩关节伸的动作。 41、通常不饱和脂肪酸是固态,饱和脂肪酸是液态。 42、有运动基础的人从事不习惯的运动,即使运动强度不大,也会出现DOMS 。 43、人在断水的情况下,只能生存5~10天。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0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历年真题试卷汇 编10 (总分:68.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7,分数:34.00) 1.【2015.广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是( )。 A.教学目标 B.教育目的√ C.培养目标 D.教育目标 解析:解析: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是学校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 2.【2015.江西】国际21世纪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提出:教育应该使受教育者( ),这一思想一经提出即获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并被称为学习化社会的“四大支柱”。 A.“学会学习”“学会工作”“学会生存”“学会成长” B.“学会学习”“学会工作”“学会共同生活”“学会成长” C.“学会认知”‘学会工作”“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D.“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解析:解析: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指出:面向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 3.【2012.江西】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对整个教育活动起指导性作用的是( )。 A.教育内容 B.教育方法 C.教育目的√ D.教育组织形式 解析:解析:教育目的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对一切教育工作都具有指导意义。 4.【2015.广西】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活动具有导向作用、调控作用和( )。 A.教导作用 B.选拔作用 C.评价作用√ D.管理作用 解析:解析:教育目的的功能有导向、调控和评价作用。 5.【2013.江西】教育目的可以发挥( )。 A.导向、规范和权威作用 B.激励、评价和统一作用 C.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 D.宣传、引导和激励作用 解析:解析:教育目的的作用是导向、激励、评价。 6.【2014.四川】明确规定教育为谁(哪个社会、哪个阶层)培养人,体现了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的( )。 A.定向功能√ B.调控功能 C.评价功能 D.指导功能 解析:解析:为谁(哪个社会、哪个阶层)培养人是教育目的的培养目标,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有目标导向作用.体现了教育目的的定向功能。

员工关系管理论文

摘要 在这个现代信息经济时代和政治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企业的变化亦是日新月异,当代企业发展的一大标志就是组织变革。组织变革中一系列变化对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改变带来机遇带来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员工关系管理方式上的改变,同时员工关系管理也促进着组织变革的发展。组织变革和员工关系管理二者只有相互协调配合才能使企业更好更快的融入发展的潮流中。本文从分析企业组织变革的员工关系管理的现状及问题出发,系统定位组织变革和员工关系管理二者的联系,基于企业组织变革的情况提出员工关系管理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组织变革;员工关系管理;管理策略 Abstract

In the modern information economy and the political era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increasingly fierce competition between enterprises, enterprise change is ever-changing contemporary business development is a major sign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Organizational change in a series of unprecedented changes in business change. Opportunities to bring change and progress, it also brings the way of employee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change management employee relations while also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Organizational change and employee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coordinated with only two companies to make better and faster integration into the development tren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 employee status and issues at the system positioning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 and employee relations link the two, based on the case of proposed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 employee relations strategies and measures. Key Words:organization change; staff relation management; management tactics

国家理论

国家理论 国家理论是诺斯制度变迁理论的第二大理论支柱。诺斯对国家的看法集中体现在这一悖论中:“国家的存在是经济增长的关键,然而国家又是人为经济衰退的根源”。对这一悖论的论证,诺斯是从国家与产权的关系上展开的。如果国家能够界定一套产权,提供一个经济地使用资源的框架,它就能促进全社会福利增加,推动经济增长,这就是国家契约论;如果国家界定一套产权,仅使权力集团的收益最大化,就不能实现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会造成人为的经济衰退,这就是国家掠夺论。那么,对国家存在的解释到底是契约论还是掠夺论呢?诺斯认为“尽管契约论解释了最初签订的契约得利,但未说明不同利益成员的利益最大化行为,而掠夺论忽略了契约最初签订的得利而着眼于掌握国家控制权的人从其选民中榨取租金”,所以他把不全面的两种理论统一起来,用“暴力潜能”论解释国家的存在。为什么国家对经济发展起着双重作用呢?诺斯认为国家作为“经济人”提供服务有两个基本的目的:一是界定形成产权结构的竞争与合作的基本规则(即在要素和产品市场上界定所有制结构),这能使统治者的租金最大化;二是在第一目的的框架中降低交易费用以使社会产出最大,从而使国家税收增加。事实上,这两个目的是不一致的。第一个目的实质上指国家企图确立一套基本规则,以保证统治者收入最大化,但国家为使自己的“垄断租金”最大化,并不关心交易费用的降低和有效率的制度的创新,从而会阻碍经济的增长。

第二个目的是界定一套使社会产出最大化且完全有效率的产权以推动经济增长。基于上述两个目的的不一致性,诺斯进一步认为国家在竞争约束与交易约束下会界定一套有利于统治集团而无效率的产权结构。 三只手(三种分析模式):无为之手、扶持之手、掠夺之手四大职能:最大制度供给者 产权界定与保护者 第三方实施者 不同利益集团利益关系的协调者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试题及答案(一)

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3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1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 考试时学生想起以前的知识作答,这种心理现象被称作( )。 A.再认 B.识别 C.感知 D.回忆 2. 福泽谕吉是日本近代着名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着有与张之洞同名着作( )。 A.《学记》 B.《为学》 C.《劝学篇》 D.《我的大学》 3. ( )提出了教学形式阶段论。 A.卢梭 B.裴斯泰洛齐 C.赫尔巴特 D.杜威 4. ( )规定了某一教育阶段的学生经过一定时间的课程学习之后,在德智体诸方面期望实现的发展程度。 A.课程目标 B.课程标准 C.教学大纲 D.教育目的 5. 刺激物只有达到一定强度才能引起人的感觉,这种强度范围叫做( )。 A.感觉阈限 B.感受性 C.统觉团 D.最近发展区 6. ( )是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 A.视角 B.视敏度 C.视野 D.明适应 7. 考察被试个体差异,用于衡量被试相对水平,用于以选拔为目的的测验是( )。 A.常模参照测验 B.标准参照测验 C.目标参照测验 D.团体参照测验 8.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 A.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B.知识、情感、意志 C.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9.作为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提出了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的教育学者是( )。 A.杜威 B.卢梭 C.赫尔巴特 D.夸美纽斯 10.“有意义学习”的概念是谁提出的?( )

A.布鲁纳 B.杜威 C.加涅 D.奥苏伯尔 11.马克思指出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 A.理论联系实际 B.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 C.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2.某学生在研究事物时,容易受他人态度的影响,这位学生的认知方式很可能属于( )。 A.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 C.冲动型 D.沉思型 13.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称为( )。 A.自我期待感 B.自我归因感 C.自我预期感 D.自我效能感 二、填空题(每空l分,共15分,请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4.兼容班级上课与个别教学的优点,将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别作业结合在一起的教学组织形式是_______。 15.当前存在的学制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形态。 16.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凡是年满_______周岁的儿童,都必须入学接受规定年限(一般为_______年)的教育。 17.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_______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分_______和_______。 18.自我控制主要表现为个人对自己行为的_______和_______,使之达到自我的目标。 19.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_______的交叉学科。 20.奥苏贝尔指出,一切称之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至少包括三方面的内驱力决定成分,其中_______被看作是学习的最重要和最稳定的动机。 21.课堂气氛作为教学过程中的软情境,通常是指课堂里某种占优势的_______与_______的综合表现。 三、辨析题(本大题共3道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22.动机强度越高,越有利于取得成功。 23.智力高者创造力必定高。 24.人类学习和学生学习之间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综述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综述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 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们的总和。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根据组织发展战略的要求,有计划地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通过对组织中人员的招聘、培训、使用、考核、激励、调整等一系列过程,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员工的潜能,为组织创造价值,确保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是组织的一系列人力资源政策以及相应的管理活动。这些活动主要包括组织人力资源战略的制定,员工的招募与选拔,培训与开发,员工关系管理,员工安全与健康管理等。即:组织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对人力资源的获取(选人)、开发(育人)、保持(留人)和利用(用人)等方面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等一系列活动,最终达到实现组织发展目标的一种管理行为。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1.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 萌芽时期(——1910 年) 人力资源管理可以追溯至公元前18 世纪的汉谟拉比法典。这部法典中记录着在我们今天看来是最低工资标准的规定。继1436 年威尼斯兵工厂之后,出现了更为复杂的工资结构。当时,根据所从事工作的自然情况,将工资划分为计时工资率(per diem rate)和计件工资率(per piecework rate)。 科学管理时期(1910 年一1940 年) 20 世纪初的1911 年,弗雷德里克,泰勒(Frederick Taylor)提出了所谓的科学管理原理,并有意地把管理看作是一门独立的学科领域,并使这门学科专业化。事实上,在此期间,“效率专家”(efficiency expert)这一术语出现了,科学管理理论强调改进工作,并为此引入了时间一动作研究,去掉任何多余的动作,以提高工作效率。

民族理论结课论文定稿版

民族理论结课论文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民族问题都是世界上多民族国家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它影响着各国政府和人民,世界的安宁和稳定。世界上许多的多民族国家采用不同的民族政治制度来处理民族问题,像联邦制、民族自治等,中国则采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其前提是国家的集中统一,核心是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根本目的是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重要内容。 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一)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激发了各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积极性和主人翁的责任感。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的正确结合,是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有着很大的灵活性。它可以充分适应我国民族分布上的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特点,使人口多的和人口少的、大杂居的和小聚居的少数民族,都能建立相应的自治地方,使各少数民族都能充分享受自治权利,实现当家作主和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愿望,充分调动少数民族人民的积极性的主人翁责任感,为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定团结,为建设好民族区域地方,促进全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胜利发展发挥作用。 (二)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又经过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政治的、经济的、思想的基础。这种民族关系是迄今为止人类发展史上最进步的民族关系。它保证了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人翁地位和经济权益,消除了民族压迫、歧

健身教练理论试题

健身教练理论试题

健身教练理论考试试题(满分:100) 考试时间:60分钟门店:姓名: 一、判断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常用的两种量度静态心率的方法是桡静脉测量法和颈动脉测量法。() 2.心肺耐力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人体摄取和运输氧的能力及肌肉利用氧的能力。() 3.测定肌肉力量时,1RM是指尽力举起一次的最大重量。() 4.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应该在24—48小时内进行热敷和按摩进行消肿止痛。() 5.肩关节和胸锁关节都属于球窝关节。() 6.在人体的基本切面中矢状面就是正中面,冠状面就是额状面。() 7. 目前公认的骨骼肌纤维的收缩机理是微丝滑动学说。() 8.白肌纤维中脂类物质、ATP和CP的含量要比红肌纤维中少。() 9、肩袖肌群包括冈上肌、冈下肌、大圆肌、肩胛下肌。()

10.在高位下拉的运动环节中,背阔肌和胸大肌向心收缩使肩关节内收。() 11.椎骨包括7块颈椎、12块胸椎、1块骶骨和1块尾骨。() 12.髂腰肌在近固定时可使髋关节内旋和屈。() 13. 在做侧平举练习三角肌时,肘关节应该低于肩的高度。() 14. 坐姿负重提踵可以强化腓肠肌的肌力和肌耐力。() 15. 肱二头肌有使肩关节屈的功能。() 16. 维生素A、D、E都属于水溶性维生素。() 17. 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磷的吸收和利用。() 18. 减脂人群一定要服用左旋肉碱,否则脂肪无法燃烧供能给人体。() 19. 补充肌酸可以改善和提高骨骼肌线粒体的功能。() 20. 过度摄入乳清蛋白对壮大肌肉和质量并没有好处,并容易造成血氨的升高。() 二、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

历届湖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

历届湖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4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40 分。 第 1 题: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的要求,从历届年教育部将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统一更改为( )。 A.品德与法律 B.道德与法治 C.法治与生活 D.道德与法律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的要求,从历届年起.将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 第 2 题:在历届年 3 月 9 日举行的“人机围棋大战”中,韩国著名棋手李世石输给了“阿尔法围棋( AlphaGo)”,科技又一次展出爆炸性的发展速度和力量,在我国“科技创新一2030 项目”中,智能制造和机器人成为重大工程之一;培育人工智能、智能硬件、新型显示、移动智能终端等,被列入( )发展行动。 A.信息产业 B.智能产业 C.战略性新兴产业 D.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首次出现了“人工智能”一词,在“科技创新 2030 项目”中,智能制造和机器人成为重大工程之一;培育人工智能、智能硬件、新型显示、移动智能终端等,被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行动。 第 3 题:教育部规定:自 2015 年起,教师资格证不再实行终身制,并且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的有效限期是( )。 A.10 年 B.6 年 C.5 年 D.3 年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2013 年 9 月,教育部宣布,2015 年起,教师资格认证考试不再由地方组织,将首次实现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不再终身有效,改为 3 年有效期限;教师资格证必须每 5 年一审;师范生不再一毕业就能拿教师资格证,2015 年开始必须参加全国统考。 第 4 题:教师通过自己长期的辛勤工作,使学生提高了思想品德素养,完善了知识与能力, 身体和心理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这些事实集中反映了教师的( )。 A.教学能力 B.自我调控能力 C.科研能力 D.语言表达能力

员工关系管理(个人总结)

第一章员工关系管理导论 一、对企业来说,员工的工作绩效、忠诚度、工资福利水平是影响生产效率、劳动力成本、生产质量的重要因 素,甚至会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二、员工关系的含义: 是指管理方与员工及团体之间产生的,由双方利益引起的表现为合作、冲突、力量和权利关系的总和,并受到一定社会中经济、技术、政策、法律制度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 员工关系的本质是:双方合作、冲突、力量和权利的相互交织。有时它是建立在一种“心理契约”的基础之是 三、冲突的形式: 对员工来说,有罢工、旷工、怠工、抵制、辞职等; 对管理方来说,有关闭工厂、惩罚或解雇等。 四、力量分为:劳动力市场力量和双方对比关系力量。 1、劳动力市场力量:反映了工作的相对稀缺程度 2、双方对比关系力量:是指员工进入组织后所具有的能够影响管理方的程度,其中尤以退出、罢工、岗 位三种力量最为重要。 3、“退出”:员工辞职给用人方带来的成本,如寻找和培训顶替辞职员工的费用; “罢工”:是员工停止工作给管理方带来的损失; “岗位”主要是由于在岗员工不服从、不配合用人方的工作安排而带来管理成本的增加。 五、员工关系的特点: 1、个别性与集体性, 指个别员工与管理方之间的关系,集体员工关系是员工的团体,如工会; 2、平等性与不平等性, 从签定劳动合同角度来看,双方是平等的,而员工有劳动过程中有服从管理方指示的义务,员工关系有不平等的一面; 3、对等性与非对等性, “对等性义务”,指一方没有履行某一义务时,他方可以免除另一相对义务的履行,“非对等性义务”,则是指一方即使没有履行某一相对义务,他方仍不能免除履行另一义务。对等性义务属于双方利益的相互交换,而非对等性义务则属于伦理上的要求, 4、经济性、法律性与社会性。 六、员工关系管理的内容: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