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分析(上传)要点

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分析(上传)要点

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分析(上传)要点
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分析(上传)要点

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分析

摘要: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国之一,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配额取消后,特别是经历了金融危机的冲击后,对中国纺织业如何继续保持其强大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切实有效的对策。

关键词:纺织品、出口贸易、对策

一、引言

当前在国际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发展趋缓的背景下,全球纺织品市场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随着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我国纺织品出口将面临更多的贸易壁垒,在全球纺织品配额制度取消以后,我国的纺织品出口贸易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分析了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面临的新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当前我国纺织品出口现状

(一)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规模

长期以来,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规模增长速度很快。如图1所示,1995 年中国纺织品出口额139.18亿美元,到2008年出口额迅速扩大为653.61亿美元,几乎为1995年的5倍。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额回落到598.21亿美元,仍然高出1995年4倍多。

与此同时,中国纺织品的出口贸易国际市场占有率也在不断攀升。如图 2 所示,中国纺织品国际市场占有率由1995年的 9.14%迅速上升到 2009 年的 28.34%,比1995 年高了3 倍。

(二)出口市场分析

1.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地区结构

(1)美国

我国纺织品出口市场主要集中于美国、欧盟和日本。在中美纺织经贸关系上,中美经贸合作关系是互利双赢的。中美两国经济具有很强的互补性,长期以来,我国纺织品出口对美国市场的依存度高。我国从1994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以来,纺织品出口额约占世界纺织品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据统计,我国出口纺织品到达美国市场的比率达20.14%。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出口仍将以劳动密集型等轻工业产品为主,其中纺织品出口仍将是对美国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中美贸易摩擦将继续升温。随着中美贸易顺差逐渐加大,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和分歧在纺织品贸易中也愈来愈激烈。美国方面认为我国纺织品在花色、图案设计等方面有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担心我国纺织品会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垄断地位,因此美国提高我国出口纺织品门槛,而且可对其出口企业进行反倾销,同时对出口国采取反补贴调整,这些措施对限制我国向美国出口纺织品

都有一定的针对性。

(2)欧盟地区

欧盟是中国纺织品出口的第三大市场,其出口份额在1995—2004年间呈稳步上升趋势。但欧盟东扩后,由于新成员中有不少以纺织品服装工业为支柱产业的国家,为避免其纺织工业受到巨大冲击,欧盟一方面在全欧范围内推广“欧洲制造”标签的使用,另一方面则加设各种非关税壁垒,提高市场准入来保护本土产业。这显然抑制了我国纺织品出口在欧盟市场的增长

(3)其他地区

一直以来,中国纺织品出口在香港地区、日本、韩国和东盟市场,近年来韩国市场份额不断下降,东盟异军突起,欧美则成为纺织品出口的主战场。中国与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之间都有着纺织品贸易关系,但是与美国、欧盟之间的贸易份额占很大的比重,贸易的空间总体布局很不平均。人世以来,亚洲市场份额持续下降,欧美市场份额不断上升。

2.出口市场多元化格局

目前我国纺织服装业出口市场多元化层次分明。第1层次是指占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 10% 以上的国家和地区;多元化第 2 层次是指占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的5% ~10% 的国家和地区(2006年为空);多元化第 3 层次是指占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 1% ~ 5% 的国家和地区,指除前 2个层次以外的较为重要的贸易伙伴。2005 — 2009年 3 个层次的国家和地区布局变化见图3。

3.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比较分散

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目标就是通过将出口市场分散化,使总出口额的波动程度降低。衡量出口市场多元化程度的一个较好的指标是出口分散度指数(EDI),当所有出口都集中在一个国家时,出口分散度指数为 0,而当出口平均分布到各个国家时,出口分散度指数最大。因此,出口分散度指数越大,表明出口市场越分散,多元化程度越高。

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分散度指数(图 8)表明,2005 — 2008年我国纺织

品服装出口分散度指数为逐年下降,到2009年没有明显改变。因此,从整体上讲,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仍主要集中在欧盟、美国、日本和香港四大市场,出口分散度较低,出口市场多元化程度仍然较低。

(三)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发展趋势

1.贸易自由化背景下,区域性优惠安排增加的趋势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加深,世界各国之间经济和贸易的联系与依赖日益增强.对贸易保护主义形成一定程度的制衡,要求贸易自由化的呼声也越来越大。纺织品配额的取消本身就是贸易自由化的有力例证。因此.从长远来看.国际贸易包括纺织品贸易的大环境是自由化。但是.全球贸易自由化并不是全球性自由贸易。在贸易自由化背景下全球贸易体系中出现区域贸易协定急剧增长的趋势这种发展趋势对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些区域贸易优惠安排为贸易转移提供了机会,在对区域市场形成保护.促进与既定贸易伙伴国的贸易发展的同时,事实上减少了各成员按照比较利益原则增加从中国进口纺织品的可能性,增添了我国产品在其区域内扩大市场份额的难度

2.贸易争端背景下,关税壁垒被重新利用的趋势

从2005年1月1日开始.纺织品全球配额取消。作为WTO的成员国中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中国理所当然地享受纺织品配额取消的利益。但是,配额取消带来的自由贸易仅100多天就被美欧的频繁设限打破。中美欧纺织品贸易争端的背后,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发达国家面临纺织品进口增长为推卸责任将矛头指向中国.希望通过打击我国的纺织品出口以转移国内压力。关税壁垒作为WTO认可的贸易保护措施正出现被重新利用的趋势虽然发达国家纺织品服装平均关税约束水平较低但是下降幅度有限并呈现以下特点:(1)关税升级现象。以欧盟为例,享受最惠国待遇的供应方向欧盟出口纺织品时遭遇的关税结构为:原料平均关税为0。7%,纤维平均税率为5-3%,纱线平均税率为6.3%,织物平均税率为

9.1%,服装平均税率为11.9%.从原料到服装的关税升级现象十分明显.使服装制成品的有效关税大大高于其名义关税:(2)关税高峰现象。以美国为例,美国至少对200种纺织品制定了高于18%的从价关税税率,对部分羊毛及人造纤维的征税超过30%,一些特定服装的从价税达到33%,甚至更高。就其发达国家纺织品服装关税安排特点来看.关税仍然是直接影响竞争力并形成不公平竞争的最直

接的因素。

3.自由保护主义背景下,贸易限制手段多样化趋势

进入后配额时代的世界纺织品贸易并未从此真正步入自由贸易。在许多纺织品进口国不安地要求延长配额取消时限时,我们就已经体会到这一点。配额取消后,国际纺织品贸易保护不会随之消失,相反将以一种新的形态继续配额的影响。

利用“二保一反”措施实施贸易限制。”二保一反指我国《入世协定书》中所规定的“纺织品特别保障措施、“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和反倾销措施”。按照我国《入世协定书》中规定,所有世贸组织成员在截至2008年12日前,如遇自中国进口的纺织品在短期内数量激增、价格下跌,对其造成市场扰乱”,可运用纺织品特别保障措施条款对中国纺织品实施进1:3限制:也可在截至2013年12月10日前(即中国入世后12年内).运用“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条款对中国纺织品实施进口限制;也可在截至2016年l2月10日前(即中国入世l5年内)根据反倾销措施条款在确定倾销时将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可以预见各国以二保一反实施的贸易救济将成为我国今后很长~段时间内纺织品出口的主要障碍。

利用生态标准等技术贸易壁垒形成出口屏障。近年来欧美等发达国家纷纷提高了产品的技术标准同时以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命安全为由.对产品制定了苛刻的绿色环保要求。目前.纺织品服装领域主要盛行的欧盟生态标签和生态纺织品认证已造成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货和出口限制并成为我国纺织品国际市场准入的“绿色屏障” 利用劳工标准制造贸易障碍

三、我国纺织品出口存在的问题

(一)贸易摩擦、贸易壁垒不断

在金融危机和经济趋缓的背景下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我国纺织品出口将面临更多的贸易壁垒。自2008年1月起欧盟对华10类纺织品数量限制措施虽已结束,但在市场转移和区域内贸易保护压力之下,仍会通过各种手段强化对华纺织品的限制。随着中国出口的纺织品在欧美市场的占有率不断增长,欧美各国为了保护本国市场,维护经济和政治利益,从多方面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设置各种壁垒,包括加大反倾销投诉,通过技术性贸易壁垒约束我国纺织品

服装出口。欧美等发达国家制定了各种环境保护法规和纺织品环境标准。如在环境标志方面就有德国的“蓝色天使”,美国的“能源之星”,荷兰的“生态标签”等,欧盟要求纤维、服装和鞋类产品贴上欧盟环境标志。此外,把纺织品,贸易与劳

工待遇结合,推出社会责任义务标准(SA8000)。这些限制直接针对中国的纺织品出口企业。

(二)国际纺织品市场竞争日益加剧

随着国际纺织品和服装协定(《ATC》)终止后释放的效应,纺织品服装自由竞争市场在扩大,发展中国家承受配额抑制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和出口能力得到全面释放。在未来的几年中,全球纺织品服装产业格局和贸易格局进入一个新的调整时期。越南、菲律宾、老挝、非洲地区等一批新兴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国的竞争优势将显现出来,包括中国在内的传统纺织品服装生产优势地位受到挑战。目前美国97%的纺织品和服装依赖进口,欧盟也需大量的进口,那么无论配额取消与否,这个局面都不会发生质变。虽然亚洲和拉美主宰了欧美国家纺织品供应,但一些生产成本更低的国家有望成为欧美纺织品贸易市场竞争的第二梯队成员。由于纺织品服装行业具有劳动密集型的特征,商家仍然寻求低工资、低成本生产地,因此,《ATC》终止后,纺织服装的生产将从高成本国家向低成本国家转移,新的国际纺织品生产和贸易格局将逐渐形成。

(三)纺织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

纺织企业自主生产性不强。我国的纺织行业生产以大量的加工为主,缺乏自主创新。由于我国纺织品的加工能力和加工规模只在中低档产品市场有优势,所以纺织品出口企业的利润率比较低,赚取的只是制造加工环节微薄的利润,出口多以定牌、贴牌为主,50% 以上的服装出口是来料加工,30% 以上是进口国提供商标、款式、纸样稿来进行加工,自主品牌服装仅占 10% 左右,而且设计开发水平不高,不能自主设计、生产适合销路的产品。出口成本增大,且品牌竞争力不强。人民币汇率上升、出口退税率下调等因素成了中国纺织品出口企业的最大利空因素,一般一票出口订单的周期是三个月,而人民币汇率又不趋于稳定,几乎一个月内就会有较大的变化。由于纺织品附加值较低,人民币升值使企业的出口成本增加,更是削减了企业的出口利润。上海著名经济学家石士均教授在宁波举行的2007年出口形势报告会上指出从去年中期开始,人民币就不断向上攀升,到现在累计升值近3%,加上去年12 月起部分纺织品退税率下调2 百分点,这大大加剧了纺织企业的困难。

四、对我国纺织品产品出口的对策建议

(一)创立自有品牌,实施“走出去”战略

目前,中国纺织品的自由品牌占有率很低。中国虽然是世界第一大纺织品生产国,但赚取的只有制造加工环节的微薄利润,产品附加值很低。因此,中国企业应树立品牌意识,注重培养企业的品牌开发和推广能力。对于资金实力雄厚的大企业来说,一方面,可在国外适宜地点设厂,打造全球供应链,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整合;另一方面,可尝试介入国外营销网络,开发自有品牌,获取仅靠加工贸易无法获得的批发、零售等环节利润和品牌利润。中国纺织

品的主要出口市场是欧盟、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但这些国家和地区会利用设置贸易壁垒等方法限制中国纺织品的进入,所以这些地区同时也是贸易争端和摩擦的高发地区。通过与发达国家合作建厂,在消费国生产和销售纺织品,可以帮助企业有效地绕开这些壁垒,规避贸易风险,从而更好地参与到国际贸易活动中来,提高企业实力,进而带动纺织业竞争力的提升。

(二)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信息化程度

中国在加入 WTO 之后,加快了由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转变的速度,国内纺织企业随之在高速成长。随着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的信息化程度也成纺织企业要顺应潮流,随时进行管理变革,在管理模式上不断创新,在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采用更能适应自身情况的方案,加强信息化管理,以应对不断出现的问题。政府可以投资建立纺织行业信息交流平台,发布各国对纺织品的贸易政策、需求状况等并促进业内不同企业间的交流。同时,企业还要积极提高生产技术,增加产品的技术凝结和竞争优势,提高产品附加值。还要对技术设备进行及时的更新换代,不断提高企业的生产力。总之,企业要集中自身的优良资产、优势资本和优良技术装备,注重开发适销对路的特色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改善资产结构,提高企业整体素质。这样才能增强企业实力、赢得国际市场,在国际竞争中取得并保持优势,纺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也会随之提高。

(三)选择出口市场,努力规避贸易壁垒。

中国入世至今仍被一些国家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纺织品行业还将存在特殊

保护措施,加上其他一些因素,国外针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保障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今后将长期存在,企业应针对目标市场的需求,抓紧时间调整结构,加强管理,练好内功,增强自身的国际竞争能力。尽管美欧都在纺织品贸易设置了重重障碍,但两者之间存在差异,无论在贸易障碍的设置种类、启动保护措施的门槛高低、还是贸易壁垒的保护程度方面,美欧均有所侧重。从新兴市场国看,俄罗斯、巴西、东欧国家、中东石油国家,其自身纺织品服装供给远远满足不了国内需求,需要来自本国以外的产品来填补市场空缺。因此,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和出口企业应仔细分析目标市场的贸易规则,根据产品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市场,尽力规避贸易壁垒。

(四)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积极开展自律、互律等行业协调工作,及时跟踪国内外法规条例的变化,积极应对。尽管美欧在纺织品贸易中设置了很多贸易障碍,但这些障碍基本上都是在WTO允许的规则框架内提出的,符合WTO规则和《中国加入WTO议定书》的规定,企业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应对,我们应及时跟踪进口国相关规则条例的变动,加强对重点出口产品数量和价格的动态监控,完善现有的纺织品出口预警机制,做好出口纺织品的信息引导工作,做到未雨绸缪。参考文献:

[1] 邢洪涛,张亚军.当前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商场现代化,2007,(521):14-16

[2] 郝佳.中国纺织业出口贸易国际竞争力实证研究.教学月刊,2012,(416):61-63

[3] 郭燕.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市场多元化发展研究.纺织导报,2010,(11):11-12

[4] 解全明.浅谈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现状.中国知网,2009:57-58

我国纺织业出口现状与分析

我国纺织业出口现状与分析 纺织业在中国是一个劳动密集程度高和对外依存度较大的产业。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和出口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持续稳定增长对保证中国外汇储备、国际收支平衡、人民币汇率稳定、解决社会就业及纺织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纺织品出口约占全球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的30%左右。 我国纺织工业主要集中浙江、江苏、山东、广东、上海、福建六大省份,出口额占全国80%左右。广东主要出口香港;浙江的出口产品附加值不高;江苏、山东以棉制品为主,利润较高;上海是主要的出口口岸;福建以针织、机织服装成衣为主。当然这六大省市也存在分化,上海的发展明显已经减速,江浙两省填补了上海留下的大量空白。山东纺织业在环渤海经济圈已显示出强大的领头作用,其纺织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发展潜力。广东纺织业的增速不很理想,一方面是由于该地区纯加工贸易的模式存在弊端;另一面,该地区也逐渐有选择地退出传统行业而专注于新兴产业,但是广东纺织业的整体工业化水平高于江浙两省。一、目前出口状况: 今年一季度我国纺织行业生产和出口平稳增长,3月份纺织品服装出口全面回升。 据海关数据显示,今年一二月份,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达328.54亿美元,同比增长13.40%,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15.67个百分点。其中,纺织品出口130.63亿美元,同比增长19.96%,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19.12个百分点;服装出口197.91亿美元,同比增长9.45%,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14.26个百分点。 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的专家分析,从出口市场来看,今年一二月份,我国纺织品服装对美出口额为48.11亿美元,同比仅增长5.06%,增速较去年同期大幅回落28.47个百分点;对欧盟出口额为76.39亿美元,同比增长11.67%,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18.61个百分点;对日本出口额为36.28亿美元,同比增长17.06%,增速较去年同期增加16个百分点。究其原因是前两年日本经济恢复较其他国家和地区有所放缓,此数据是日本地震前的出口统计数据。 据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发布的《2011年3月全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快报》显示:今年3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迅速回升,达165.7亿美元,同比增长50.6%,环比增长58.7%。其中纺织品出口78.98亿美元,同比增长56.4%,环比增长96.2%;服装出口86.7亿美元,同比增长45.6%,环比增长35.2%。 1~3月,我国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486.3亿美元,同比增长24%,其中纺织品出口201.7亿美元,增长32.7%;服装出口284.6亿美元,增长18.4%。专家预测,在棉价高位运行、成本上涨、人民币升值、国际环境动荡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下,行业出口持续稳定增长的难度有所增加。 二、市场状况与需求变化 作为一个世界人口大国和纺织品出口大国,中国的纺织品遍及全球,是影响全球纺织行业的重要力量。但是需要大量进口纺织品的还是一些主要发达国家,他们没有比较优势来大规模生产纺织品,以是进口的比例比较大。因此中国纺织品出口主要集中在日、美、欧三大市场。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现状与趋势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现状与趋势 发表时间:2018-10-15T10:33:43.790Z 来源:《知识-力量》2018年10月下作者:马韶辉[导读] 对外贸易也称“国外贸易”或“进出口贸易”,是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技术、劳务的交换活动。 (辽东学院) 摘要:对外贸易也称“国外贸易”或“进出口贸易”,是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技术、劳务的交换活动。这种交货活动由来已久,并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本文先是分析了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与其中的问题,然后分析了推动中国外贸的策略,最后分析了中国对外贸易的趋势,望文中所述,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有一定参考价值。关键词:对外贸易;一带一路;贸易结构 一、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1、贸易顺差不断增长 结合近几年中国进出口贸易的数据来看,中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着贸易顺差不断增大的问题,外贸出口额大致处于稳定上涨的趋势,但进出口却一直处于失衡状态。以2016年进出口贸易数据为例,中国进出口总值24.33万亿元人民币,比2015年下降0.9%。其中,出口13.84万亿元,进口10.49万亿元,贸易顺差3.35万亿元。因中国市场的广阔,吸引了大量外资企业来华投资,这使得一些贸易进口被外资企业的投资所替代,加之中国大部分企业都是以贸易出口为目标,国内需求不足,使得外贸顺差逐渐扩大。 2、对外贸易区域结构不合理 长期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都存在很明显的区域差别,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来说对外贸易活动要活跃得多,发展速度更快,贸易活动持续涌入东部地区,这使得东部地区具备很大的贸易优势。当前,中国的出口地区大多数分布在东部,而后便是中部最后为西部。不管是低技术附加值产品亦或者是高技术附加值产品,都是东部占据优势,即便目前中国正逐渐将对外贸易向中西部转移,但转移的幅度及速度还有待提升。于此同时,因受到地区间长期发展失衡的影响和制约,使得中西部地区在承接转移能力上存在一定的欠缺,无法实现快速有效的转移。 3、贸易摩擦持续增加 在中国经济不断快速发展和贸易规模不断扩张的局势下,中国和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伴随而来的贸易摩擦也与日俱增。最近几年,中国在对外贸易活动中所遭遇的反倾销事件越来越多,这些事件随着中国出口规模的逐渐扩张慢慢变多。一直到2016年年底,中国遭遇外国反倾销调查已达2000多起。在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的背景下,加之欧美经济面临疲软,中国将面临越来越严密的贸易壁垒保护,所受到的反倾销调查可能会越来越多。随着中国和全球经济的不断融合,所遭遇的贸易摩擦很可能会进一步增加。 二、推动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对策 1、扩大内需,缓解贸易顺差 必须将内需为主,以内需带动外需作为主要发展模式,从而让消费充分发挥其在提升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功效,推动中国经济的顺利发展,为其稳定运行提供保障,免受外来因素的干扰。在此过程中,企业需对国家当前的外贸形势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和把握,把握好市场机遇,让集中出口风险分散化,同时还需缓解国家集中出口某个国家的顺差压力。另外,企业还需加大内销市场的拓展。当前,中国的国内市场还有待发掘和扩展,尤其是农村市场,其具备极大的潜力。因此,企业在发展国内市场的同时,还需关注新的经济增长点,对其进行充分的挖掘。 2、大力发展中西部贸易,平衡贸易结构 当前,中亚五国作为连接欧洲和亚洲大陆桥的关键区域,利用其独特的地理优势,成为中国拓展对外贸易的主要渠道。将来,中国和中亚国家之间的合作将会持续扩张,覆盖经贸、金融以及投资等各个领域,不仅合作内容会越趋丰富化,同时,合作范围也会越来越广泛。为加强欧亚各国之间的经济互动,使合作更为深入,中国需不断创新合作模式,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做出共同的构建,应以“一带一路”战略思想为基础,不断调整和优化对外贸易结构,于此同时,也需重视对外贸易产品的不断更新,以此来推动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 3、加大自身优势培育,减少贸易摩擦 对于中国来说,要想从对外贸易大国逐渐朝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强国进行发展转变,深化和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十分必要,同时还要加强与各种经济组织之间的沟通协作。随着特朗普政府表示退出TPP,以对外贸易为主要经济来源的新加坡等国处于极大的压力之下,对于此时的中国来说,以RCEP为基础深化和亚太地区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是非常好的一种方式和渠道,以此来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构建一种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另外,中国还需不断加强“一带一路”建设力度,在“一带一路”的带领下,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从而带动全国经济增长。 三、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趋势 1、贸易自由化程度不断提高 中国出口市场当前已经发展为以亚洲为核心,以欧洲和美洲为两翼的模式。根据当前中国所拥有的贸易伙伴来看,如美国、日本、欧盟、巴西以及澳大利亚等,中国贸易伙伴已经分布于世界的各个角落,形成一种多元化格局。随着近几年多边贸易的缓慢发展,大多数国家都开始以双边区域经济合作的方式来开展对外贸易活动。而对于作为世贸组织成员的中国来说,对外贸易的市场也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扩展,基于贸易投资自由化的理念,健全多边贸易体系,这一系列举动将使中国的商品出口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服务贸易所面对的国际市场空间也将越来越广阔,中国将更便利的从国际市场获取自身所需的资源及先进技术。 2、对外贸易合作竞争空间逐渐扩大 从中国正式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开始,很多国家已经和中国进行了合作协议的签订,当今,中国的贸易对象已得到了全面的扩展,范围覆盖到全球。随着合作关系的逐渐扩张,不但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同时,中国选择贸易伙伴的自主性也到了提升,合作渠道更为多样,合作方式更为多元。基于这些贸易活动的开展,中国所拥有的话语权将越来越强,今后在国际贸易中的自主选择范围也会随之扩大。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doc5)(1)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背景下,提高我国外贸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己成为关键。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得贸易发展的动态利益,更好地通过贸易发展战略来促进产业结构的良性调整,提高贸易商品的国际竞争力,我国应充分利用WTO赋予的各种许可的措施,制定并建立我国面向21世纪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实现我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引言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在全球X围内的经济融合,它是世界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其推动力是追求利润、取得竞争优势和谋求经济的发展。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大大加强,导致经济全球化的直接原因是国际直接投资与贸易环境出现了新变化。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己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大趋势。经济全球化可以带来整个世界X围内的经济发展和资源最优配置,这一点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具有尤其重要的意义。可以说经济全球化为中国实现经济发展和赶超发达国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同时,经济全球化作为无法回避的客观现实,中国只有积极参与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实现经济现代化的需要,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是在更大X围和更深程度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需要。进入世贸组织后,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将进一步发展,故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会与日俱深。中国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也将面临国际激烈竞争的严峻挑战。 二、WTO与国际贸易的发展潮流

(一)国际贸易的历史发展潮流。考察国际贸易的变迁历史,一国对外贸易的产生、发展都是在其国家干预、保护下而进行的,国际贸易过去没有、将来也不可能离开国家的干预而存在。那种认为国际贸易是在自由的市场经济中自发产生、发展的观点是没有历史依据的。经济学家卡尔?博兰尼论证了这一观点。他认为从起源上说,对外贸易具有冒险、勘探、狩猎、掠夺和战争的性质,而非以物易物的市场交换关系。同时对外贸易也绝非意味着双向的和平关系,即使它共有这样的内涵,通常是根据互惠原则建立起来的,而不是市场交换的原则。 (二)WTO与国际贸易发展。WTO是一个调整国际经济和贸易关系的国际经济组织。它通过规定各国政府所应承担的主要契约义务,来规X各国对外贸易立法与规章的制定和实施。WTO大大拓展了多边贸易体制规X的X围,将长期游离于GATTs规则和纪律之外的主要货物贸易领域——农产品贸易以及纺织品与服装贸易拉上了自由贸易之路,而且还扩展至服务贸易、知识贸易和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并加强了约束能力。无论是赞同或是反对WTO者,大都倾向接受WTO的角色就是要推动自由贸易。支持者自然认为WTO是在促进贸易自由化,是为了打破贸易障碍和建立一套自由和平等的竞争规则。批评者尽管对WTO有极大的保留,但在论述的层次上,却往往未能摆脱将WTO 当作为自由贸易推动者的迷惑。实际上,WTO在本质上只是一套管理国际经济的机制,与实际上实行的国际贸易是否自由无关。而现实中的国际贸易是自由还是保护其关键取决于一些贸易大国的国际贸易行为。历史已经证明,对资本主义国家来说,只有当他们的经济竞争力足以称雄世界以后,才会愿意推行自由贸易的政策,同时大力鼓吹自由贸易的论调。由于各国国家利益的不同,21世纪国际贸易自由化的路途并不会非常平坦,贸易自由和贸易保护交织在一起是未来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特征。 三.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重新定位

中国纺织品出口现状浅析

中国纺织品出口现状浅析 发表时间:2010-09-30T10:54:28.217Z 来源:《魅力中国》2010年9月第1期作者:戴睿王靖宇 [导读] 进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的纺织品出口贸易却遭遇了一系列新型非关税壁垒。 戴睿王靖宇(1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四川成都 610065;2四川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四川成都 610065)摘要:进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的纺织品出口贸易却遭遇了一系列新型非关税壁垒。针对这些新型的非关税壁垒,除了从政府到企业各个层面加强应对外,更重要的是抓好我国纺织品的持续发展,不断提高纺织品的质量。 关键词:制度;主动配额制;产品结构;技术 中图分类号:D9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9A-0034-01 我国是纺织品出口大国,扩大纺织品出口贸易对我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进入WTO之前,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纺织品贸易都是通过双边协定的方式进行的,纺织品出口贸易一直受到西方发达国家的不平等待遇,再加上纺织品的配额制度,使我国本来具有很大优势的纺织品出口贸易受到很大的限制。 2005年1月1日,“纺织品配额”被取消了,我国的纺织品出口贸易理应放手大干一场,然而美国、欧盟等国家针对我国采取的反倾销、反补贴措施及以保护生命、保护环境为由的绿色壁垒等一系列新型非关税壁垒接踵而至,反而使我国的纺织品产业措手不及。对于这些层出不穷的新型非关税壁垒,究其实质,是对纺织品质量要求的提高,因此,我认为针对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中所遭遇的一些非关税壁垒,我们除了从政府到企业各个层面加强应对外,更重要的是抓好我国纺织品的持续发展,不断提高纺织品的质量,使我国纺织品质量达到设限国家的要求。要提高我国纺织品竞争力,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主体地位作用,积极促进国内的制度创新 我国应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国内制度、推进各项制度改革,不断完善与国际制度的接轨,为我国贸易适应多边贸易体制规则奠定制度基础。同时政府可以凭借其强制力、意识形态等优势,维护社会稳定、协调各种利益集团之间的激烈冲突等等,从而降低制度变迁的成本。 二、企业内部应制订有利于人力资本形成与技术创新的制度安排 必须加大意识形态与政治法律制度的改革,为人力资本的形成和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企业内部要制订合理的准入制度和奖罚制度,为人力资本的流动创造条件,激励优秀的企业家脱颖而出,到国际市场中去开拓、竞争。加快国有外贸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强化产权激励。首先是界定产权。在明晰产权的同时,应进一步在企业内部建立起有效的治理结构,推行企业家制度,这是公司制的核心。同时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以制度创新带动技术创新。企业内部要同时进行管理制度改革,加快结构调整的力度,完善产业升级。 三、“主动配额制”的实施,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纺织业大国,中国一直致力于维护世界纺织行业的稳定与有序发展,一方面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行为,维护中国纺织企业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也兼顾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利益努力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寻求合作发展。 因此,为了避免出现摩擦现象,中美纺织品协议到期后,我国应实施“主动配额制”,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建立纺织品贸易新秩序,缓解贸易摩擦,这不仅能够将实际贸易损失减少到最小,而且对外表明了一个欲以对话方式“和平”解决争端的积极姿态,赢得了谈判的先机。 四、改善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产品结构 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产品结构很不合理。①纺织品出口贸易中占着较大比例的主要是服装类产品,装饰用和产业用的纺织品所占比例太小,要改变这种格局,在以服装为主攻方向的同时,扩大装饰用和产业用纺织品的生产;②我国纺织品的档次主要以中低档的产品为主,高档产品出口很少,这样纺织品出口的价格就很低,利润相对就很小,所以我们要增加高档服装出口的比重;③从产品的出口方式看,纺织品出口具有明显的加工贸易特征,我国只能得到较少的加工费用,盈利不高,所以我们还应该坚持以一般贸易为主,加工贸易为辅的发展方针。 五、提高我国纺织品的科技含量 现代市场竞争越来越体现为科技和人才的竞争。我国纺织品的科技含量不高,传统的纺织品出口主要是 “以量取胜”,产品质量没有多少优势,严重影响了我国纺织品出口的竞争力。现在,各国都在通过技术创新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提高纺织产品的竞争力。对纺织品科技的开发,一方面纺织企业自己要努力培养科技人才、增加科技经费,加大科技的开发力度,争取尽快实现纺织产品的升级换代;另一方面,政府也应该在政策方面给于优惠,支持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研究开发,对纺织产业链相关产业加大扶持力度,使其更好地为纺织品出口服务。 参考文献: [1]贺小勇.国际贸易争端解决与中国对策研究-—以WTO为视角[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231. [2]王莹.新形势下我国纺织品遭受反倾销的现状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0(16) [3]王静媛.纺织商会会长王沈阳:纺织品出口量增价跌当属正常[J].东方企业文化.2005(3) [4]储玲.纺织品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 [5]周培仁唐树伶.金融危机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美国的影响及对策[J].北方经济:综合版.2010(6) [6]谢振叶. 中国纺织品出口国际竞争力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06(12) [7]肖海霞. 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发展对策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3) 作者简介:戴睿(1988.6-),男,汉族,四川成都人,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革制品设计。王靖宇(1989.1-),男,汉族,山东青岛人,四川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应用物理。

中国出口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国出口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一、中国出口贸易的现状分析 1、从出口规模来看,出口总额不断增长,但增速放缓 2009年中国货物贸易出口额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但因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我国出口出现了负增长,增速为-16%。2010年随着全球经济复苏,我国的出口大幅度的增加,2010年和2011年的增速分别高达31.3%和20.3%。之后因受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国际市场需求持续低迷等因素影响,贸易成本不断攀升,出口增速明显放缓。2014年,我国出口额为23427.47亿美元,增长6.1%。从表1的数据不难看出,中国的出口总额不断增长,但是增速明显放缓。 2、从出口商品的结构来看,出口的商品结构不断优化 近年来,随着我国外贸转方式、调结构,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初级产品出口比重从2008年的5.4%下降到2014年的4.8%;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比重从2008年的94.4%上升到2014年的95.2%,其中,化学品及有关产品的出口比重分别从2008年的5.5%上升到5.7%。具体的出口商品结构见表2。 3、从出口分贸易方式来看,出口贸易方式调整成效显著 从出口分贸易方式来看,2008年、2009年、2010年出口中加工贸易所占的比重超过一般贸易,但从2011年开始,一般贸易出口超过了加工贸易的出口,出口贸易方式调整成效显著。2014年一般贸易出口占比恢复到一半以上。进出口企业从代工生产、贴牌出口向自创品牌、自主设计、自主研发转变,努力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2014年,一般贸易出口同比增长10.7%,占出口总值比重为51.4%,二十多年来首次超过一半,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达87.8%。加工贸易出口8843.6亿美元,增长2.7%。新型贸易方式蓬勃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贸易、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等新型贸易方式顺应个性化的全球消费潮流,也契合了帮助广大中小企业发展外贸业务的市场需要,正逐步成为外贸发展的新增长点。2014年,跨境电子商务增速高达30%以上。相关数据见表3。 4、从出口主体来看,民营企业对出口的贡献度明显提高 从出口主体来看,中国出口主体日益多元化。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所占的比重呈现递减的趋势,而民营企业出口所占的比重明显上升。国有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比重分别从2008年的18%和55.2%下降为2014年的10.9%和45.9%;2014年私营企业的出口比重高达40.8%。从表4可以看出,民营企业对出口的贡献度明显提高。 5、从出口的国内区域市场来看,出口布局继续优化 从出口的国内区域市场来看,东部、中部、西部出口布局继续优化。历年来东部地区的出口比重在不断的降低,中部和西部的出口比重不断上升。东部地区的出口比重由2008年89.8%下降到83%,而中部和西部的出口比重分别由2008年的5.6%和4.6%上升到2014年的7.8%和9.3%。2014年,东部地区的出口额同比增长了3.9%,中部地区的出口额同比增长了12.8%,西部地区出口额同比增长高达22%。具体的区域出口情况见表5。 6、从出口的国际市场来看,出口市场逐步向多元化发展 近年来,中国对发达市场的依赖程度不断降低,出口市场逐步向多元化发展。中国对美国、欧盟和日本三大经济体的出口额占比从2008年的46.2%下降到2014年的39.1%。而对新兴经济体出口额总体增长较快,2014年中国对东盟出口较2013年增长了11.5%。2014年全年,中国对非洲的出口额达到1061.47亿美元,增长了14.4%,高于我同期外贸增幅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同比增长13%。2014年,中国对主要贸易伙伴出口比重如图1所示。 二、中国出口贸易发展面临的挑战 1、国际需求较难回升

中国对外贸易面临的形势、问题及对策

中国对外贸易面临的形势、问题及对策 尊敬的委员长、各位副委员长、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汇报的题目是“中国对外贸易面临的形势、问题及对策”。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发达国家经济增速明显减缓,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实力有所上升,全球经济步入调整发展新阶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持市场化改革和积极的对外开放战略,国民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面对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坚持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战略,努力提升外向型经济的质量和水平至关重要。总体判断,中国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应按照中央总体战略部署,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全面落实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努力实现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下面我从三个方面向各位领导做一汇报。 一、对当前世界经济贸易形势的判断分析 本轮金融危机是西方国家长期积累的各种矛盾的一次总爆发,属于系统性危机,具有明显长周期特征。2010年以来,世界经济虽已呈现缓慢复苏态势,但主要靠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刺激,内生的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尤其是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结构失衡、债务危机、财政赤字等问题频出。主要发达国家非但没有认真反思其政策失误,反而将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归结于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及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其结果导致了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合作动力不足,从而使得全球经济复苏基础很不牢固,复苏进程仍面临多重矛盾,致使中国面临的国际经贸环境更趋复杂。

(一)世界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金融危机使发达国家经济受到重创,发展中国家虽然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新兴经济体基本保持了增长的态势,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有所增强。2010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全球经济的份额比2009年下降了2.5个百分点,欧盟下降了2.4个百分点,而“金砖五国”则上升了2.3个百分点,占全球经济的份额达到18.3%,新兴经济体成为支撑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50%。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力量对比趋势发生重大变化,这些变化有助于推动世界经济格局逐渐向多元化发展。但需要强调的是,发达国家主导世界经济的格局短期内仍不会发生根本变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将长期存在。 表一 2010年世界主要国家GDP份额比例表 (二)经济全球化进程有所放缓 贸易投资增长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重要标志。在全球化快速推进的1985-2005年间,国际贸易出口额从2万亿美元激增到10万亿美元。金融危机使全球的贸易投资受到重创,国际贸易急剧萎缩,跨国资本流动骤减。据世界贸易组织(WTO)报告,2009年,全球货物贸易量下降12.2%,是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下降幅度最大的一次;全球货物贸易额下降23%,从2008年的15.8万亿美元降至12.2万亿美元。另据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报告,2009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锐减39%,从2008年的1.7万亿美元降至1.04万亿美元。2010 年虽然有所上升,但仍未恢复到危机前水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2011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增幅将从2010年的12.5%降至7%。在过去的10年里,

中国对外贸易习题参考答案 (2)

中国对外贸易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1,贸易顺差是否越多越好?贸易顺差对贸易有什么影响? 不是越多越好, 影响:1、外汇储备增加,2、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3.有利于缓解产能过剩4.拉动经济增长,外在风险同时增大,5.贸易摩擦加剧。总之,贸易顺差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提高了对外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缓解产能过剩问题、拉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削弱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加大了人民币升值压力和经济增长的外在风险,导致贸易摩擦加剧 2,中国的贸易顺差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 原因: 1、从贸易方式上看,集中在加工贸易, 2、从地区结构看,贸易顺差集中在美欧国家 3、从贸易主体看,非国有经济成为推动贸易顺差激增的主要力量 4、从商品结构上看,顺差集中在工业制成品上5,全球化进程中的国家要素禀赋6、国内需求不足与生产过剩7、大量外资企业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安排生产解决办法: 减少顺差关键在改变“三低”现状:即改变劳动力成本低、环境成本低、资源价格低的现状。其他措施:(1)要大力发展国内消费市场,可以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刺激内需,改善国内消费不振的局面。 (2)要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通过扩大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的产品目录,对“两高一资”等产品的加工贸易进行政策调整。 (3)对利用外资政策进行必要调整,由“招商引资”转为“选商择资”、“养商育资”等。 (4)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合理引导升值预期。 (5)在调整出口结构和扩大进口方面做一些具体工作,特别是要促使少数发达国家或地区放松高精技术及其产品对我国的出口限制,使进出口结构更趋优化,缓解顺差上升过快的压力。 讨论: 你认为广西的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如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对广西的贸易结构有什么影响? 核心要点:1,广西处于贸易顺差,初期初级产品占主导位置,但是目前正逐步向工业制成品转变。 2,影响:优化产业结构、改进北部湾经济区各个国家的贸易关系、扩大广西加工贸易的发展,增加就业、优化出口结构、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等等。 3,加工贸易在中国的状况?加工贸易的作用? 状况:略 作用: 1.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增长 2.成为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渠道 3.优化出口结构 4.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 5.扩大了劳动就业,维护了社会稳定

当前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现状、问题及对策(1)论文

当前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现状、问题及对策(1)论文 【论文摘要】在全球纺织品配额制度取消以后,我国的纺织品出口特别是服装出口行业得到迅速发展,然而我国的纺织品出口贸易也面临巨大的挑战。本文主要从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摩擦和自身存在的不足以及应对措施上阐述自己的看法。【论文关键词】纺织品贸易贸易壁垒行业协会自主品牌纺织业是我国最早开放进入国际市场的产业,也是我国在国际市场上成长最好、增长最快、发展最完善的产业。然而,我国的纺织品在取得骄人成绩的同时,也存在很多诸如国际贸易环境适应度不高及出口自身不足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着我国纺织品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发展的步伐。一、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现状 1.近年来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规模上的新突破我国加入WTO后,纺织品出口从20XX年的亿美元猛增到20XX年约亿美元。五年中,出口增长了近3倍。据最新统计数据,20XX年我国纺织品服装进出口总值为亿美元,同比增长%,占全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贸易顺差达亿美元。纺织品服装出口总值是亿美元。其中,纺织品出口金额是亿美元,同比增长%;服装出口金额是亿美元,同比增长%。中欧、中美纺织品协议的签署,为我国纺织品出口提供了稳定的贸易环境,确保了我国纺织品出口持续有序的发展。以20XX年为例,纺织品出口保持稳定增长,出口价格提高,出口效益得以提升,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20XX年前9个月,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增长%,对美纺织服装出口价格增长42%,对欧盟服装出口价格也增长了17%。尽管20XX年我国的纺织品出口在贸易摩擦频多、人民币汇率升值、出口退税下调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下,在出口整体规模和效益上仍取得较大发展。 2.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地区结构我国纺织品出口市场主要集中于美国、欧盟和日本。在中美纺织经贸关系上,中美经贸合作关系是互利双赢的。中美两国经济具有很强的互补性,长期以来,我国向美国出口诸如纺织品之类的低附加值的产品,同时也从美国进口大量的高科技含量的产品。我国纺织品出口对美国市场的依存度高。我国从1994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以来,纺织品出口额约占世界纺织品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据统计,我国出口纺织品到达美国市场的比率达%。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出口仍将以劳动密集型等轻工业产品为主,其中纺织品出口仍将是对美国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中美贸易摩擦将继续升温。随着中美贸易顺差逐渐加大,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和分歧在纺织品贸易中也愈来愈激烈。美国方面认为我

中国对外贸易及存在问题的解决

中国的对外贸易 第一、最近十年来我国的对外贸易白皮书基本内的容 自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一直是中国经济最为活跃、增长最快的部分之一。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对外贸易的活力进一步增强。改革开放30年来的经验表明,外贸对拉动经济增长、扩大社会就业、推动产业升级、促进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对国民经济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也使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经济一部分,促进了经济全球化向有利于世界各国和地区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 大家知道,2011年12月11日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十周年。10年来,中国走出了一条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的道路。过去10年是中国发展最好最快的10年,也是与世界各国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10年。在总结纪念“入世”十周年活动的背景下,我们首次发布《中国的对外贸易》白皮书,就是通过全面、客观地介绍中国对外贸易的基本情况,让社会各界更好地认识中国的对外贸易。我们也希望通过发表对外贸易白皮书,向国际社会和国内各界介绍中国对外贸易取得的历史性进步,表明中国将更加坚定地走改革开放道路的态度和决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将更加深入地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更好地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实现对外贸易的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实现与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和繁荣。 《中国的对外贸易》白皮书由前言、正文、结束语三部分组成,约1.3 万字。主要内容概括起来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中国对外贸易的历史性进步。详细介绍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贸取得的成绩。中国对外贸易总量跻身世界前列,目前已经是世界第一大出口和第二大进口国。中国对外贸易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出口商品已经由初级产品为主向工业制成品为主转化。与此同时,中国已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和多元化的进出口市场格局,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 二、中国外贸体制的改革与完善。回顾并阐述中国政府通过加快对外经济贸易法制化建设,采取进一步降低关税,削减非关税措施,全面放开外贸经营权,进一步扩大服务市场开放和营造更为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等措施,中国的外贸体制逐步与国际贸易规则接轨,建立起统一、开放、符合多边贸易规则的对外贸易制度。 三、中国外贸发展对世界的贡献。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在全球率先趋稳回升,促进了世界经济复苏。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不仅提高了中国与贸易伙伴的国民福利,而且为贸易伙伴提供了广阔市场。此外,中国全面参与并推动了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改革,是对最不发达国家开放市场程度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 四、促进对外贸易基本平衡增长。阐明一国对外贸易是顺差还是逆差,主要由其经济结构以及产品或服务的国际竞争力决定。中国并不刻意追求对外贸易的顺差。中国的货物贸易顺差主要来源于外商投资企业和加工贸易,中国政府为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协调发展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 五、构建全方位互利合作经贸关系。中国的对外贸易是全方位发展的对外贸易,中国坚持与不分大小、贫富的所有贸易伙伴发展务实合作和互利共赢的经贸关系。中国十分重视双边和区域经贸合作的机制化建设,积极主动地参与并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深入参与和推动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谈判,努力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权威性。 六、实现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具体阐述了中国政府推动对外贸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努力。通过培育外贸发展的综合竞争优势,加快推进外贸发展中的节能减排,加强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提高出口商品的质量和安全要求,增强进出口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合作等措施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力争实现外贸的可持续发展。 简而言之,白皮书全面回顾了改革开放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和改革进程,阐明了中国外贸发展对世界的贡献,澄清了中国货物贸易顺差产生的根源,阐述了中国政府为解决贸易不平衡问题、构建互利共赢的贸易关系、实现外贸的可持续发展所进行的努力,以及为此已经实施和将要实施的政策、措施。 第二、中国对外贸易值得关注的问题 1、入世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有哪些亮点? 2011年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十周年,弹指一挥间,加入世贸组织的时候,中国经济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和挑战,当时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冲击还没有完全过去。但实践告诉我们,在过去的十年里,在dang zy、guowy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紧紧抓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个历史契机,化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既认真地履行了承诺,又充分享受了权利,在更大的范围和更深的程度参与了国际分工与合作,推动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取得

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一、当前我国对外贸易现状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对外贸易一直保持着比较迅速的增长,这为我国国民经济较快平稳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几十年来,我国对外贸易额持续大幅度增长。2002年至今,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连续4年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2005年居全球第3位。2006年中国对外贸易规模高达17606.9亿美元,比2005年净增3385.7亿美元,增长23.8%,实现贸易顺差1774.7亿美元,外贸出口9690.8亿美元,增幅回落1.2个百分点;进口7916.1亿美元,增幅上升2.4个百分点。金融危机前后我的对外贸易整体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对外贸易增长速度强劲反弹 自实施对外开放,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贸易顺差逐年扩大。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外贸增长幅度大大增加,进出口同比增长速度2003 年达到最高点,为37. 1%; 出口同比增长速度2004 年达到最高点,为35. 4%; 进口同比增长速度2003 年达到最高点,为39. 9%。2005 ~2007 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出口、进口增长速度均保持在一个较为平稳的状态。 2008 年9 月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内爆发,中国对外贸易受其影响,2008 年进出口增长速度下降为17. 8%; 出口增长速度下降为17. 2%; 进口增长速度下降为18. 5%,2009 年进出口总额自加入世贸组织后首次出现减少,外贸增长速度更是降到最低谷,均出现负增长。2010 年外贸形势有所好转,外贸增长速度大幅上升。 (二)对外贸易差额有所下降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进出口贸易整体态势良好( 见表1) 。2001 ~2010 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由5096. 51 亿美元增长到29727. 6 亿美元,贸易规模扩大了5. 8 倍。其中,出口额从2660. 98 亿美元增长到15779. 3 亿美元,出口规模扩大近6 倍,进口额从2435. 53 亿美元增长到13948. 3 亿美元,进口规模扩大约5. 7 倍,进出口贸易差额从225. 45 亿美元增长到1831 亿美元,扩大约8. 1 倍。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中国遭遇了空前的困难和挑战,

自考-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选择题重点

选择题重点 1、从进出口综合来看,我国第一至第五大贸易伙伴依次是:欧盟、美国、日本、香港地区、 东盟。 2、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超过万亿美元是在2004年。 3、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首次实现年度顺差是在2004年。 4、把对外贸易统制确定为我国对外贸易的基本政策是在1949年。 5、世贸组织对中国进行次贸易政策审议是在2006年4月。 6、《对外贸易法》颁布于1994年。 7、我国对外贸易制度的基本原则是实行全国统一的对外贸易制度。 8、中国承诺到2008年过渡期结束时,关税总水平将降到10.17%。 9、中国出口信用保险成立于2001年12月18日。 10、中国进出口银行提供的出口卖方信贷的贷款种类有:中短期额度贷款、境外投资贷款、境外加工贸易贷款、对外承包工程贷款、出口卖方信贷项目贷款。 11、对于实行“非一批一证”管理的货物,同一份《自由进口许可证》在有效期内累计使用不得超过6次。 12、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最大顺差来源地是中国香港和美国。 13、新一轮服务贸易谈判正式启动的时间是2000年。 14、新一轮服务贸易谈判的第二阶段主要谈具体承诺议题。 15、2003年,全球最大的服务贸易逆差国是德国。 16、属于《服务贸易总协定》条款中规定的普遍性义务的是最惠国待遇原则。 17、国际经济合作在战后产生与发展的直接动因是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出现及其影响。 18、战后国际经济合作产生与发展的基础是战后国际分工的新发展。 19、经济生活国际化和国家间的相互依赖是促进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0、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为国际经济合作的产生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1、中国进行中外合作开始的主要方式是风险合同形式。 22、中国开始借用外国贷款始于1979年。 23、中国向境外发行债券始于1982年。 24、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在海外开办的第一家合营经营企业是京和股份有限公司。 25、自1999年开始,成为我国海外投资一个新的增长点是境外加工贸易。 26、截止2004年年底,我国经商务部批准具有对外劳务经营资格的企业超过2000家。 27、为了避免国际双重征税,各国采取了不同的方法。其中税负最重的是扣除法。 28、完全放弃居民(自然居民和法人居民)税收管辖权而只实行地域税收管辖权的国家或地区有:香港、巴拿马、阿根廷。 29、一般适用于缺乏可比对象的某些工业品销售及特许权使用费之类无形资本转让收入的分配方法是:成本利润推算法。 30、1978-2004年,我国对外贸易年平均增长速度约为16%。 31、2004年,我国货物出口排名第一位的国家或地区是美国。 32、我国被批准成为世贸组织成员的时间为2001年11月。 33、“WTO后过渡期”是指自2005年1月1日直至中国所承诺的行业全部开放。 34、根据修订后的《外贸法》的规定,2004年7月1日前发生的对外贸易行为不适用该法。 35、承保出口企业所有以非信用证为支付方式出口的收汇风险的是统保保险。 36、对进口许可证,凡符合要求的申请,发证机构一般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发放。 37、无商业价值的广告和货样属于法定减免税范围。

我国纺织业产业结构与外贸现状

中国纺织业产业结构及外贸现状 摘要:纺织行业作为我国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在繁荣市场、扩大出口、吸纳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镇化进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的纺织业行业的生产能力居于世界首位,纺织品出口量在世界纺织品出口总量中占据第一的位置。然而,纺织业外贸依旧面临着一定的问题。在那个背景下,本文从宏观的角度动身,对我国纺织业进展历程进行回忆,就我国纺织业外贸进行分析,找出我国纺织业外贸方面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一定的建议。 关键词:纺织业外贸现状分析问题 一、中国纺织业产业结构 (一)中国纺织业的进展

1.全面建设时期(1950~1979年) 新中国成立之初,纺织产业的首要目标确实是尽快解决我国宽敞城乡人民的穿衣问题。为此,党中央提出依靠农业提供的天热纺织原材料,重点进展棉纺织业,同时兼顾毛、麻、丝纺织、针织以及化纤工业的纺织进展战略方针。到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纺织产业进展成为一个品种丰富、工业门类齐全的产业。这一时期的纺织产业进展属于典型的自给自足模式。纺织品服装的出口专门少,用以换取一定的外汇以进口国民经济建设所需的其他必要的物资。 2.快速进展时期(1980~2001年) 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纺织产业的进展驶入了一个新的快车道,纺织产业的进展模式开始从内需导向型向出口导向型转变。这一时期的纺织产业抓住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对内不断深化企业改革,对外以出口创汇为突破口,接着扩大对外开放,进展外向型经济。通过内外并举的进展思路,不仅纺织产业的工业基础有了专门大的提高,同时纺织产业的外贸出口能力也持续增强。 3.全面提升时期(2002年以来) 2002年以后我国正式以世界贸易组织(WTO)成员国的身份参与

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1我国纺织品出口的现状 1.1近年来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规模上的新突破 我国加入WTO后,纺织品出口从2001年的534.4亿美元猛增到2006年约1651.4亿美元。五年中,出口增长了近3倍。据最新统计数据,2006年我国纺织品服装进出口总值为1651.36亿美元,同比增长22.66%,占全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9.38%,贸易顺差达1290.34亿美元。纺织品服装出口总值是1470.85亿美元。其中,纺织品出口金额是522.54亿美元,同比增长18.84%;服装出口金额是948.30亿美元,同比增长28.91%。 中欧、中美纺织品协议的签署,为我国纺织品出口提供了稳定的贸易环境,确保了我国纺织品出口持续有序的发展。以2006年为例,纺织品出口保持稳定增长,出口价格提高,出口效益得以提升,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2006年前9个月,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增长24.2%,对美纺织服装出口价格增长42%,对欧盟服装出口价格也增长了17%。尽管2006年我国的纺织品出口在贸易摩擦频多、人民币汇率升值、出口退税下调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下,在出口整体规模和效益上仍取得较大发展。 1.2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地区结构 作为一个世界人口大国和纺织品出口大国,中国的纺织品遍及全球,是影响全球纺织行业的重要力量。但是需要大量进口纺织品的还是一些主要发达国家,他们没有比较优势来大规模生产纺织品,以是进口的比例比较大。因此中国纺织品出口主要集中在日、美、欧三大市场。 中国和日本的纺织品贸易一直比较好,日本既是中国纺织品的出口大国,也是纺织品的进口大国。中国从日本进口的主要是原料,加工后再返销到日本。中国对日本的纺织品出口50%甚至更高是加工贸易。日本在华投资也对中国纺织品贸易起了很大的作用。据统计,2003年日本从中国进口纺织品占48.3%。以是,日本是中国纺织品的出口大国,是最有前景的一块市场,即第一市场。 美国是一个工业大国,其国家经济发达、技术先进,他们对于劳动密集型的纺织业无瑕顾及,因而是一个纺织品进口大国。我国出口到美国的主要是服装,近年来一直存在着很大的贸易顺差。据数字显示,2003年中国的纺织品占美国纺织品进口总额的19.8%。以是美国是中国纺织品出口的另一块肥地,即第二市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