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6中国政法大学行政管理考研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课件

2016中国政法大学行政管理考研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课件

2016中国政法大学行政管理考研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课件
2016中国政法大学行政管理考研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课件

【名师指导】2-8月份是专业课复习黄金时间,因为在复习过程遇到不懂的难题可以尽早地寻求帮助得到解决。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早准备才能在最后时刻不会因为时间不够而手忙脚乱。对于跨专业来说,时间安排上更是应当尽早。复习的尺度上,主要是将参考书精读2-3遍,速度不宜太快,否则会有遗漏,一般每天弄懂2-3个问题为宜。由于这段时间很关键,大家完全可以而且应当把专业问题都吃透。事实上,并非所有的知识点都能够作为考试内容,但是重点则会不厌其烦地在不同年份的真题中变换着面孔出现。所以,大家在精读的时候就需要把这些能够成为考察点的东西挖掘出来,整理成问答的形式。限于篇幅,不再赘述,以上仅供大家参考,不当之处,敬请指正,更多备考方法、策略、规划请到我们的官网查询,必能满足你的期待。

公共政策分析陈庆云

我是14届中国政法大学行管考研第一名,今天我给大家梳理的是中国政法大学的行政管理专业的考研专业课命题知识点。

接下来的时间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公共政策分析》这门课程,这门考试科目的逻辑性和连贯性比较强,大家要进行提纲挈领的复习才会有好的效果。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首先是关于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框架、然后是政府、市场与公共政策的关系分析、公共政策系统分析、然后是对公共政策问题的构建、公共政策方案的制定、公共政策内容的执行、政策效果的评价进行分析,最后一部分讲了一下公共政策分析方法论以及公共政策分析模型与框架。我们将一一展开进行学习。

以上就是政府、市场与公共政策的关系分析,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公共政策系统分析的主要知识点。

公共政策系统主要有三个构成要素:公共政策主体、公共政策客体和公共政策环境。

公共政策主体是指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全过程的个人、团体或组织。其中官方的决策者包括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和执政党,非官方参与者包括利益集团、政治党派、大众传媒、思想库和公民个人等。公共政策的直接客体是社会问题,间接客体为目标群体。

在公共政策的制定中,我们不仅要界定政策问题,确定政策目标,选择政策方案,而且还要确定采取何种手段、通过何种机制来执行政策。这种手段和机制就是公共政策工具(10年简答题)。

我们将政策工具分为三类;自愿性工具、混合性工具和强制性工具。

自愿性工具的核心特征是它很少或几乎没有政府干预,它是在自愿的基础上完成预定任务。自愿性工具包括家庭与社区、志愿者组织和市场。

强制性工具,也叫指导性工具,它借助政府的权威和强制力,对目标群体的行动进行控制和指导。政府可以选择管制、公共企业或直接提供等手段来实现政策目标。

混合性工具结合了自愿性工具和强制性工具的特征,允许政府对非政府行为主体的决策进行不同程度的干预,但最终仍由私人作出决策,在某种程度下,这类政策工具兼备自主性和强制性的优点。主要有四种形式:信息与规劝、补贴、产权拍卖、税收与使用者付费等。

了解了公共政策工具,我们来看一下公共政策分析的具体程序中所涉及到的主要考点和知识点。

公共政策问题的构建是公共政策过程的逻辑起点。所谓政策问题(06年名词解释),是指基于特定的社会问题,由政府列入政策议程并采取行动,通过公共行为希望实现或解决的问题。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特征(05年简答题):关联性、主观性、人为性、动态性。公共政策问题主要分为分配型、管制型与再分配型三类。

公共政策问题的构建过程主要有(可能的简答题):

(1)以问题感知体悟问题情境。政策问题的构建有一个前提就是认识或感知问题的情境,同时要企图发现政策问题利害关系人所共同感受到的问题情境;

(2)以问题搜索认定元问题。此阶段中是以公共政策概念诠释问题情境,使之成为政策分析家所能处理的元问题。

(3)以问题界定发现实质问题。此阶段是以专业知识来判断该问题究竟属于哪一个政策领域。

(4)以问题陈述建立正式问题。一旦界定了实质问题,就可以进一步确立更详细、更具体的正式问题。

公共政策议程的建立是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一步。在政治系统中存在着各种政策议程,主要有系统议程(08年名词解释)和正式议程。

所谓的系统议程又称为公众议程,是指某个社会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公众和社会团体的普遍关注,他们向政府部门提出政策诉求,要求采取措施加以解决这样一种政策议程。从本质上来讲,公众议程是一个众人参与的讨论过程,是一个问题从与其具有特殊联系的群体逐渐扩展到社会普通公众的变化过程,即一个问题引起相关群体的注意,进而引起更多人的兴趣,最后受到普通公众的关注。

正式议程又称为政府议程,是指某些社会问题已经引起决策者的关注,他们感到有必要对之采取一定的行动,并把这些社会问题列入政策议程这样一种政策议程。从本质上来讲,政府议程是政府部门按特定程序行动的过程,在程序上表现为正式和固定,在方法上表现为比较严谨和精确,在内容上表现为具体和集中。

社会问题进入政策已成需要一定的触发机制,以下就是推动社会问题加速进入政策议程的四种触发机制(可能的简答题):

(1)政治领导:政治领导者是决定政策议程的一个重要因素,不管政治领导者出于何种政治优先权的考虑,还是因为对公共利益的关注,或者两者兼而有之,他们都会密切关注公共领域的一些问题,将其公布于众,并提出解决方案;

(2)危机事件:某种危机事件或突发事件会使某些事情尽快提到政策议程,如煤矿事故、自然灾害等;

(3)抗议活动:包括暴力事件,是使问题引起决策者重视,并使问题提到议程的又一手段;(4)传媒曝光:特别问题吸引了大众传媒的注意,通过大众传媒的报道与传播,能使问题成为政策议程上的重要内容。而那些已被提到政策议程上的问题,则能引起更多的关注。

如前所述,并非所有的社会问题都能被政府列入政策议程,阻碍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原因(可能的简答题)主要有以下几种:

(1)政治原则的偏离:任何国家都有其视为立国之本的基本政治原则,坚持这些原则,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政策诉求一旦偏离了这些原则,政府就会通过各种方法将其排斥在政策制定的系统之外。

(2)价值体系的排斥:任何社会都有其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和信仰体系,它是人们思考问题的依据和行为选择的准则。凡是与社会主流价值规范相冲突的社会问题和政策方案,都很难进入政策议程;

(3)政府体系的排斥:如果政府体系保守,决策过程封闭,政务信息闭塞,民选代表不能代表选民的利益,那么公众的利益偏好与政策意愿就很难被政府决策者所知道,这样,公众觉察的社会问题就很难进入政府议程。

(4)承受能力的不足:任何一种政策问题的提出,如果超出了决策者的承受能力,就会受到他们的排斥或回避。尽管这种问题提出有时对社会有利,符合民众愿望和时代潮流,往往也难以进入政策议程。

考研真题答题黄金攻略

名师点评:认为只要专业课重点背会了,就能拿高分,是广大考生普遍存在的误区。而学会答题方法才是专业课取得高分的关键。

(一)名词解释答题方法

【考研名师答题方法点拨】

名词解释最简单,最容易得分。在复习的时候要把参考书中的核心概念和重点概念夯实。

近5-10年的真题是复习名词解释的必备资料,通过研磨真题你可以知道哪些名词是出题老师经常考察的,并且每年很多高校的名词解释还有一定的重复。

专业课辅导名师解析:名词解释答题方法上要按照核心意思+特征/内涵/构成/案例,来作答。

①回答出名词本身的核心含义,力求尊重课本。这是最主要的。

②简答该名词的特征、内涵、或者其构成、或者举一个案例加以解释。如果做到①②,基本上你就可以拿满分。

③如果除非你根本不懂这个名词所云何事,或者压根没见过这个名词,那就要运用类比方法或者词义解构法,去尽可能地把握这个名词的意思,并组织下语言并加以润色,最好是以很学术的方式把它的内涵表述出来。

【名词解释答题示范】

例如:“行政权力”。

第一,什么是行政权力(核心意思,尊重课本)

第二,行政权力的几个特征,不必深入解释。

第三,行政权力的5点内涵。

具体一点,如,“行政责任”。

行政责任是指政府及其构成主体行政官员(公务员)因其公权地位和公职身份而对授权者和法律以及行政法规所承担的责任。

行政责任的特征包括:①行政责任是一种责任;②行政责任是一种义务;③行政责任是一种任务;④行政责任是一种理论;⑤行政责任是一种制度;⑥行政责任是一种监控体系。

【名词解释题答题注意事项】:

第一,控制时间作答。由于名词解释一般是第一道题,很多考生开始做题时心态十分谨慎,生怕有一点遗漏,造成失分,故而写的十分详细,把名词解释写成了简答或者论述,造成后面答题时间紧张,专业课老师提示,要严格控制在5分钟以内。

第二,在回答名词解释的时候以150-200字为佳。如果是A4的纸,以5-8行为佳。

(二)名词辨析答题方法

【考研名师答题方法点拨】:

这道题目可以作为“复合型名词解析”来解答。最主要的还是要解释清楚题目中的重要名词。

对于答题思路,还是按照课堂总结的“三段论”的答题模式。一般可以归类为“A是…”“A和B…”“AB和C”的关系三种类型,分别做答。

【名词辨析答题示范】:

例如“工资就是薪酬”。(专业课老师解析:这属于“A和B…”类型的题目)

第一,工资的定义。

第二,薪酬的定义。

第三,总结:工资与薪酬的关系。

【名词辨析题答题注意事项】:

第一,不能一上来就辨析概念之间的关系。如果先把题目中的相关概念进行阐释,会被扣除很多分数,甚至大部分分数,很多考生很容易忽视这一点。

第二,控制时间。辨析题一般是专业课考试最前面的题目,一般每道题350-400字就可以,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篇幅占到A4纸的半页为佳。

(三)简答题答题方法

【考研名师答题方法点拨】

简答题难度中等偏下,主要是考察考生对于参考书的重要知识点的记忆和背诵程度。往往是“点对点”的考察。一般不需要跨章节组织答案。因此,只要大家讲究记忆方法,善于记忆,记忆5-7遍,就可以保证这道题目基本满分。

简答题采用“定义+框架+总结”答题法。

①首先把题干中涉及到的最重要的名词(也叫大概念)进行阐述,就像解答名词解释一样。这一环节不能省略,否则无意中丢失很多的分数,这是很多考生容易忽视的一点。

②读懂题意,列要点进行回答。回答要点一般3-5点,每条150-200字。

进行简单的总结,总结多为简单评析或引申。

【答题示范】:

例如“简答公共财政的职能。”

第一,公共财政的定义。(不能缺少)

第二,公共财政的3大职能。(主体部分)

第三,总结评析。

【简答题答题注意事项】:

第一,在回答简答题的时候,要采取“总-分-总”答题结构。即在回答要点之前进行核心名词含义的阐释,最后写几句起总结的话,这样不会给人一种太突兀的感觉。

第二,在回答的时候字数一般在600-800为佳,时间为15-20分钟。通常字数应该是本题分值的至少30倍,即,1分至少30个字。

第三,如果课本没有明确答案,那你也不能拍脑门乱写,好的策略是向课本靠拢,将相关的你能够想到的内容往4×150里套就行了。关键在于有条理又能自圆其说,你如果能结构清晰、条分缕析的把题答完,你肯定可以得满分。

(四)论述题答题方法

【考研名师答题方法点拨】

论述题属于中等偏上难度的题目,分值往往也比较大,考察对学科整体的把握和对知识点的灵活运用,进而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洞悉论述题的本质,其实回答起来

还是非常简单的。论述题,从本质上看,是考察对多个知识点的综合运用能力。因此答案的组织往往是横贯全书,跨章节的。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课本的整体框架和参考书的作者的写书的内部逻辑。这一点是重点,特别是对于跨专业的考生来说,要做到这一点,难度非常大,同时也很必要。

考研论述题答题攻略:论述题“3w答题法”,即what,why,how。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答题结构上“总—分—总”,开头要阐述背景,解释相关的名词,最后要做总结,还是那句话,不要给人留下突兀的感觉。

①阐释论述题中重要的相关概念,并把论述题中重要的核心理论要点写出来。这部分是考察书本的理论知识的掌握,是后面展开分析的基础。

②要分析问的原因或者必要性。这部分构成了论述题中的“论”,要写的像论文里面的分论点,对于每一个分论点要适当的“述”。这是论述题的关键,结合课本,选好切入的角度至关重要。

③提出自己合理化的建议,并在最后做总结或者展望。

【论述题答题示范】

例如:结合公共财政相关理论,论述收入分配领域为什么“不患寡而患不均”。

第一,阐释“公共财政”的定义,阐释公共财政的职能,市场失灵理论,并详细阐述公共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

第二,分析目前“患不均”,即防止“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这一问题的原因,一般4-5条。

第三,结合公共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提出化解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政策主张。

【论述题答题注意事项提示】:

第一,紧扣理论。先阐释清楚相关的概念和核心理论。

第二,回答的视角要广,角度要多,不能拘泥于一两个点。但是条数也不宜过多,在5-8条为好。

第三,要点之间要有条理性。论述题字数在1500左右。用时为25-30分钟。

第四,如果没有案例分析题,论述题一般是最后一道考题,分值较大,需要考生合理规划时间,每道论述题至少留出30分钟以上的时间。

(五)案例分析题答题方法

【考研名师答题方法点拨】

案例分析考察形式往往看起来比较灵活,给人一种难以驾驭的感觉。但是案例分析题并不难,与其说是在考察案例,不如说是再考察考生对核心理论的掌握。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先理论后结合案例分析,方可获得案例分析题的高分。

考研答题攻略:案例分析要采用“理论——材料分析法”。

第一,仔细阅读案例,寻找涉及到的每一个相关的理论,并在答题的第一部分将理论部分写透。(这是主要的部分)

第二,结合理论分析案例材料。

【答题示范】

例如:结合我国房地产市场现状,给出一段描述房地产市场现状的材料。请运用公共政策知识分析,在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市场失灵,是否存在政府失灵?运用什么政策工具解决人们的住房问题?

第一,明确案例的理论依据——市场失灵理论、政府失灵理论和政策工具理论。然后阐述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概念及其表现,阐释政策工具的定义和种类。

第二,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结合材料具体说明为什么在房地产市场既存在市场失灵也存在政府失灵,以及运用什么政策工具。

【案例分析题答题注意事项提示】:

第一,不要就事论事,要先分析、铺垫理论。

第二,要做到理论和材料的有效结合,不能理论材料两张皮。结合的方法或为验证理论的正确,或为运用理论对材料的相关问题进行评析,这个需要考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三,案例分析题一般是最后一道考题,分值较大,需要考生合理规划时间,每道案例分析至少留出30分钟以上的时间。

【名师结语点评】如果想考取专业课135分及以上的高分,答题方法不可忽视。经过长期摸索,总结了一套成熟的考研专业课答题模板。每年的专业课复习后期,一般是12月份左右,会组织相关的专业课模考,一般考生只要按照总结的模板模拟考试4-5次,就能熟练地掌握高分答题方法和技巧。

2016考研独家专业课复习经验指导

考研专业课的复习分为六大阶段,六大阶段是考研专业课复习的“六部曲”。正确的阶段做正确的事,优化每个阶段的复习,才能让考研“更容易”,才能做到“不走弯路,一次成功。”

(一)择校预备阶段(1月中旬——3月初):

关键词:全面自我分析、确定考研院校专业、了解内部信息、抱定信念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全面的自我分析基础上,定下自己的目标院校和专业,并进一步明确自己报考专业的参考书目、报考人数、招生人数、复试分数线、该专业必备考研资料。提醒广大考生:选择院校和专业要综合考虑兴趣、专业课基础、外语水平、未来职业规划、报考专业的就业前景等因素。考研就是给自己一次机会,无论跨考与否,报考名校与否,择校、择专业一定要要建立在全面自我分析的基础上。一旦决定,要抱定信念,切勿轻易中途换学校、转专业!中途换院校和专业会极大浪费有限的备考时间和精力。

(二)基础理解阶段(3月上旬——7月初):

关键词:扎实理解、参考书及核心资料通读3遍、记下核心概念和公式

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建立完整理解,为后面记忆和运用打下基础。将参考书目完整地看至少3遍以上。全部知识点重在理解,除了核心概念和公式外,不必刻意记忆。实在不理解的知识点标记下来,后面通过相关的辅导或者查阅解决。此外,这一阶段做笔记,切不可过分细致,以梳理框架和概念为主,太细会浪费很多时间,也记不住。建议考生制定每天和每周的规划,一般2-3章/天,这个速度比较合适。

(三)重点掌握阶段(7月初——11月上旬):

关键词:分清重点、地毯式全面记忆、不断循环巩固、检测督促

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抓住重点、掌握重点。要抓住重点,一是要分析真题;二是要专业化辅导;三是内部资料,如出题老师的论文、讲义、当前学术热点等。在此基础上坚持专业课复习的80/20法则,对核心概念、基础概念、重要知识点、要点、常见公式一定要地毯式全面记忆,并反复强化,达到永久记忆。提醒广大考生要自我检测或者让专业课老师及时检测,不断督促,有压力才能保障效果。

(四)框架专题阶段(11月上旬——12月上旬):

关键词:将知识系统化、体系化,建立知识结构树

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将知识体系化,系统化。知识点掌握的零散,不体系化,会造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思路狭隘,影响答题发挥,尤其是做大题的时候。必须要按照参考书的章节架构或者通过总结专题将知识体系化,系统化。对参考书做到提纲挈领,纲举目张。总结了全国各学校专业课的专题和章节联系,能在这一阶段帮助广大考生建立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五)模拟考试阶段(12月上旬——1月初):

关键词:全真检测、训练答题方法、试卷批阅、查漏补缺

这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通过全真模拟掌握答题技巧和方法,查漏补缺。知识储备的好,不一定答题好,更不一定意味着考场得高分。要全真模考,在考试时间、题型题量和真题完全一致的情况下,做

3-5次模拟试题,通过全真检测发现知识盲点,纠正答题方法,稳住考前心态,要经历一个盲目自信——弱点暴露——完善提高——再次暴露——再完善再提高的涅槃重生的过程,提高答题能力。建议一定要让权威的有经验的专业课辅导老师批改试卷,发现问题,及时查漏补缺。

(六)考前冲刺阶段(1月初——考试):

关键词:保持复习热度、调节最佳身心状态、查漏补缺

这一阶段最主要的任务是调整身心状态,以最佳的心态迎接考试。经过前面5个阶段的复习,效果已经基本定型,在最后的5-10天内,要保持每天8小时的复习,保持专业课和公共课复习热度。这一阶段的复习要跳出来,不要纠缠于知识点的细枝末节,要敢抓敢放,抓大放小,整体通览,查漏补缺。此外,调节最佳的身心状态也很关键,要调整作息适应考试时间,比如考试是上午考英语,那么现在的复习也应该是上午复习英语;要注意饮食健康,充足睡眠;要积极的心理暗示,给自己输入考研正能量。考研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完美的知识储备,优秀的答题能力,强健的身心状态也很关键。赢在终点,笑到最后。

此资料由易研教育名师团队独家整理

(完整版)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读书笔记

《公共政策分析》读书笔记 本书共十二章,分别对公共政策分析的理论框架;政府、市场与公共政策的关系分析;公共政策系统分析;公共政策问题的构建分析;公共政策方案的制定分析;内容执行分析;效果评价分析;方法论;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分析方法;分析模型与框架以及量化方法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作者认为,公共政策的本质是社会利益的集中反映。公共政策是某类政策主体,如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中各种利益进行选择与整合的基础上,在追求有效增进与公平分配社会利益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有三个:导向功能、调控功能与分配功能。利益究竟分配给谁?在通常情况下,下列三种利益群体和个体容易从公共政策中获得利益:与政府主观偏好一致或基本一致者;最能代表社会生产力发展方向者;普遍获益的社会多数或绝大多数者。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框架是:公共政策问题的构建;公共政策方案的制定与通过;公共政策内容的实施;公共政策效果的评价。 书中指出,从一般意义上讲,公共政策是由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民众,为实现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事务实施共同管理过称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包括四点:1、公共政策制定主体是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民众;2、公共政策的需求基础是社会公共事务;3、公共政策是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所制定的行为规范;4、公共政策的主体在对社会公共事务实施管理的同时,也要对自身管理制定准则。 在书中第二章,作者集中考察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这种考察将有助于回答如下问题:政府为什么要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政府应当在哪些方面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实际上,这些问题同时也就是政府在解决社会问题过程中的角色定位问题。 由于上述问题的重要性,社会科学中的许多理论都对其有所涉及。此书主要以经济学理论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分析为线索来进行讨论。这一方面是因为经济学理论在此领域的分析是到目前为止最为系统的理论之一;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经济理论对该问题的分析,已经影响到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从而成为一种基本的分析途径。大致上,经济学理论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分析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

2013年中国政法大学行政管理考研试题

七月一日之前推出全国58所院校行政管理视频和资料,优惠价为1680元-2500元。越早越优惠!还赠送最后三套押题卷和公共课阅卷老师一对一的点评指导。 育明教育包揽2009-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状元! 第二节公共政策执行模型(书中也说,这部分只是简单介绍,所以了解即可,不要深究) 70年代中期后出现了不同的公共政策执行模型 一、T·史密斯的政策执行过程模型 我看其实基本上是系统论的观点,把政府看作是政策输出系统,向目标群输出政策而产生社会张力,引发冲突。它说是政府设立新的公共事务机构改变原来的处理模式的复杂行动 影响政策成败的关键因素可以归结为以下四类:理想化的政策;执行机构;目标群体;环境因素,强调要素之间的互动和与环境的反馈 微观缺陷:对执行人员的重要性关注不够 二、范·米特与范·霍恩的政策执行系统模型 政策执行过程中会存在六大因素影响政策执行绩效 它们分别是:政策目标与标准:是否是清晰可行的目标;政策资源:包括所有运用于政策执行的资源;组织间的沟通与强制行为:规范,激励,惩罚;执行机构的特性;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执行者偏好。 此模型没有考虑目标群体 三、麦克拉夫林的政策执行互适模型 把政策执行看成是执行者与受影响者之间就目标和手段做相互调试的一个过程 强调由于执行者与受影响者的观点和利益不一致而带来的互动,使目标和手段富有弹性,不断地调试以赋予政策新的含义,双方都不是被动的。 此模型是个简化的模型。对其它因素忽略过多

四、雷恩和拉宾诺的政策执行循环模型 把政策执行看作是介于政策意向与行动之间的动态过程,由拟定纲领、分配资源和监督执行三个阶段组成,并不断重复循环 说明了政策环境对政策执行产生的基础性影响 强调政策过程重复循环的价值 抹杀了目标群体的存在 五、萨巴蒂尔和马兹曼尼安的政策执行综合模型 把在政策执行中起较大作用的主要因素分为三类,类似于多元流模型 政策问题的可处理性 政策本身定规制能力 政策以外的变量 六、爱德华的政策执行模型 把影响政策执行状况的因素分为:沟通,资源;执行者偏好,官僚组织机构 沟通:政策内容和知性方法能否准确地传达给执行人员 资源:人员;信息;设备;权威 执行者偏好:执行者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对执行的影响较大 官僚组织机构:标准作业程序和执行权责分散化 其中,官僚制的标准作业程序可能对政策执行的不利影响包括: 1、限制执行人员执行能力的发挥,无法适应环境 2、产生目标置换 3、抵制创新与变迁 七、高金的府际政策执行沟通模型 试图综合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途径 分析重点在于政府间关系对政策执行的影响,突出地方政府的相对独立性 提出了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这在以前是容易忽略的 继承者将府际关系划分为四个类型:合作共事性;合作但维持地方自主型;逃避式各自为政型;争斗性各自为政型 八、萨巴蒂尔的政策变迁支持联盟框架 用“政策变迁”取代“政策执行”,意味着政策执行过程本身就是改变政策内涵,政策取向的学习过程 此模型作为政策分析的方法不仅仅用于政策执行分析 政策变迁最好以政策子系统的观念来诠释,而不是以政府组织的变迁来诠释。 政策子系统包含公私部门的行动者,政府官员,知识精英等,基于相同的价值和利益形成支持联盟,采用若干倡导策略,以便影响政策。策略的冲突需要政治掮客的协调 政策在政策子系统中得以形成并获得执行 要理解政策变迁,还要有相对稳定的系统参数和外生于子系统的事件 此模型重在理论解释,而不是为实践着提供指导 第三节: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与方式 如果前面所有的途径,理论,模型都是从理论上解释和研究公共政策执行的过程,那么本节的内容则是在说明在实践中执行者是如何操作的,因此,政策执行的过程被分为三个阶段:政策执行的准备阶段,政策执行的实施阶段,政策执行的总结阶段 一、政策执行的过程 准备阶段:宣传准备;组织准备;物质准备;制定执行计划 进行政策宣传,加强政策认知 定义:政策宣传是指向社会公众宣布和传播政策的意图和内容,引导社会公众的行为向着宣传者所希望的

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考研笔记总结

育明教育 2014年考研视频课程+内部资料笔记+历年真题+公共课阅卷人一对一3次指导=2500元 第一年没过,第二年免费重修,直到考上!!! 此外,现在很多小机构虚假宣传,建议到现场实地考察,并一定要查看其营业执照,或者登录工商局网站查看企业信息。 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笔记 ——育明教育考研咨询师整理汇编·五年积淀综合模型 综合模型的提倡者认为上述两种模型都或隐或显地使用了两个相互联系的变量,即国家能力和政策子系统的复杂程度。由此,它用这两个变量建构了一个政策工具选择的二元四维模型。 考试时,列出表格之后,要对每一个选择进行解释说明。 第四章公共政策问题的构建分析 1.从本章开始就进入公共政策分析的过程模块阶段了,整个政策分析过程从政策问题的构建开始。所谓 “公共政问题的构建是公共政策过程的逻辑起点”。公共政策本质上是问题取向的,关心的就是解决社会问题,这一点我也提到过。首先必须明白,政策问题是构建的,不是自然形成的。政策问题远远不是社会问题本身。 2.本部分的内容包括:政策问题的特性;政策问题的分类;政策问题构建的环节;政策问题论证的种类 以及社会问题进入政府议程的几种途径。 3.政策问题的构建分析之所以重要不仅仅是因为它是政策过程的逻辑起点,更因为传统的政策研究忽视 了对问题的分析,只把政策分析的任务看作是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把政策问题看成是特定的客观存在而忽视了它其实是人们主观构造的产物,(传统的政策分析只重视政策制定,政策执行也被忽略)所以导致用有效的方法解决错误的问题,而不是错误的方法解决正确的问题。这就是所谓的“第三类错误”

育明教育:考研专业课答题攻略 (一)名词解释 1.育明考研名师解析 名词解释一般都比较简单,是送分的题目。在复习的时候要把重点名词夯实。育明考研专业课每个科目都有总结的重要名词,不妨作为复习的参考。 很多高校考研名词解释会重复,这就要考生在复习的同时要具备一套权威的、完整的近5年的真题,有近10年的最好。 2.育明考研答题攻略:名词解释三段论答题法 定义——》背景、特征、概念类比、案例——》总结/评价 第一,回答出名词本身的含义。一般都可以在书本找到。 第二,从名词的提出的背景、它的特征、相似概念比较等方面进行简述。 第三,总结,可以做一下简短的个人评价。 3.育明教育答题示范 例如:“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第一,什么是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这是答案的核心) 第二,它的几个特征,并简单做一下解释。 第三,和职能人力资源管理,人事管理等进行对比。 4.危机应对 如果出现没有遇到的名词解释,或者不是很熟悉的名词解释,则尽量把相关的能够想到的有条理的放上去,把最有把握的放在第一部分,不要拘泥于以上的答案框架。 5.育明考研温馨提示 第一,名词解释一般位于试卷的第一部分,很多考上刚上考场非常的兴奋,一兴奋就容易下笔如流水,一不小心就把名词解释当成了简答题。结果后面的题目答题时间非常紧张。 第二,育明考研咨询师提醒大家,在回答名词解释的时候以150-200字为佳。如果是A4的纸,以5-8行为佳。按照每个人写字的速度,一般需要5分钟左右。 (二)简答题 1.育明考研名师解析 简答题一般来说位于试题的第二部分,基本考察对某些重要问题的掌握程度。难度中等偏低。这就要求考生在复习的时候要把课本重要问题梳理清楚,要比较扎实的记忆。一般来说书

行政管理心得体会范文

行政管理心得体会范文 记得我是从xx年年10月份开始选学校和专业的,人生最痛苦的就是选择了,经历过考研的人感触尤其深。考研路上的第一个选择就是专业问题,在专业问题的选择上我想兴趣还是最重要的吧,经过一番考虑,我最终选择了行政管理,定下了专业算是迈出了考研路上的第一步,接下来就是最头疼的选学校问题了。 从xx年年11月份我就开始大量收集研招信息,主要有以下内容:1、找到所有招收行政管理专业的院校机构,2、对这些院校分省统计,3、找到这些院校的招生目录和参考书目,4、找到这些院校往年的报考录取比例及分数线,5、分区情况,211院校,985院校,34所自主划线院校,这个工作的任务量非常大,我花了两个月左右的时间,然后根据以上收集到的信息结合自身情况最终确定了以下几条择校标准:第一,地理位置,毕竟是自己选择学校报考,当然要好好考虑自己比较喜欢哪些地方,根据个人喜好我最终确定了13个自己比较向往的省份;第二,必须是211,由于自身本科院校是个地方二本实在拿不出手,所以我当然不能再考个有这种感觉的学校(觉得考研是个难得的自我提升的机会,也是对高考缺憾的弥补吧),(个人感觉像行政管理这样的文科性专业学校还是比较重要的),现在看来当初的这个选择还是对的,经历过考研的同学都知道,万一分数过了国家线而没有进入复试需要调剂的话,很多学校都要求什么本科院校要是985的,211的,或者是第一志愿报考的是985或者211的院校;第三,招的人不能少于10个,越是好点的学校推免的比例越大(尤其是全国56个有研究生院的高校推免比例最大,这点很多人不知道),减去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的考生,减去单考生,再减去一些关系户(有些关系硬的不仅可以提前弄到专业试题,甚至还可以在试卷上做记号,此类人有,但很少),所剩给我们这些绝大多数统考生的名额就不多了,所以这点也必须注意;最后还有些需要参考虑的因素,比如1往年的报考录取比例,这个很多人是找不到的;2参考书的数目,对于准备太晚的人,或者选校后后期又打算换学校的人这点不可以不考虑;3考试的题型,有些学校出题基本全是按书上的回答就可以了,有些则不是,灵活度很大。根据以上标准我最终选择了一下几个学校:中国政法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徐州招14人);中国地质大学(2本书武汉40多人);中国石油大学(山东3本10人);中国海洋大学(山东4本参考书30人);华东理工大学(上海4本参考书30人);中国传媒大学(北京5本参考书16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5本30人左右);郑州大学(60人左右)。 有了这9个学校再选择就容易多了,下面要做的工作就是联系些这学校的同学,学长等,以了解这几个学校的'具体情况,做出最终选择。这个过程同样很恶心人,我加过这些学校的qq群,论坛,校内上联系过学长,但结果并不理想,经常遭遇冷漠,经常是没有人理,经常被“请出”qq群,甚至还会有人打击你不考。当然了也不乏有好心人会给你些建议。我实在是受不了种种次次冷遇,甚至打算报一个没有怎么考虑过的郑州大学(不是说郑大不好,相反它的这个专业挺好的,只是我想去外省而已,因为有个非常好的哥们在这个学校,他本科就是行管专业的,以前也去过郑大,买了些书,复印了几本他们班一个推免生的笔记),不过回来后还是不怎么想考省内学校。现在看来,我觉得这个过程能做好就做,做不好也没有关系,自己的努力才是最重要的,并没有某些辅导班渲染的那么重要,毕竟那些辅导班的老师他们考研时的情况和我们现在已经不一样了。最终选

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配套题库【章节题库】(公共政策方案的制定分析)

第五章公共政策方案的制定分析 一、概念题 1.政策制定过程(对外经贸大学2009年研) 答:政策制定过程是指政策决策者根据面临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使其转化为政策规范的过程。政策制定系统担负着政策制定的任务,改进政策制定系统是提高政策质量的关键。政策制定必须遵循科学的程序和运用科学的方法,以保证政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有两个基本要素:一是目标,二是方案。政策目标是政策制定者希望通过政策实施所要达到的目的,政策方案是实现政策目标的具体途径。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确定政策目标是前提,拟定政策方案是基础,选择优化方案是关键。公共政策制定作为一个动态过程,一般包括确定政策目标、设计政策方案、论证评估方案、抉择方案等几个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的环节。 政策制定过程可分为:①广义上的公共政策过程,从政策问题的确认开始,一直到政策评估和政策终结为止。站在宏观角度,关注从问题确认到政策终结这样一个完整的政策周期。 ②狭义上的公共政策制定过程,是指从确立政策目标到抉择政策方案的过程。站在微观角度,研究从确立政策目标到决策政策方案的微观过程。 2.孔多塞悖论(厦大2013年研) 答:投票循环或投票悖论是指在采用过半数规则时,投票过程的次序至关重要,不同的次序会产生不同的选择结果,各种政策方案,都有可能被通过的现象。包括:①孔多塞悖论,

是指在只存在两个备选方案时,多数票规则是有效的;而当面对三个或更多个的备选方案时,多数票规则便会显得不那么有效,通常会出现循环投票现象。即在多数票规则下,可能没有稳定一致的均衡结果,而是在各种选择中循环。②阿罗悖论,又称阿罗不可能定理,是指不可能存在一种社会选择机制,能够使个人偏好通过多数票规则转换为成社会偏好。 3.方案规划(首都经贸大学2007年研) 相关试题:政策规划(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研) 答:政策方案规划是指公共权力机关针对特定的政策问题,依据一定的程序和原则确定政策目标、设计政策方案并进行优选抉择的过程。在政策方案规划的过程中,有两个基本要素:一是目标;二是方案。确定政策目标是前提,拟定政策方案是基础,选择优化方案是关键。政策方案规划的特性包括:政策规划的目标导向、变革取向、选择取向、理性取向和群体取向。 4.政策目标(厦大2010年研) 答:政策目标是指决策者凭借决策手段所要取得的东西,是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制约着公共决策及政策分析的全过程。目标涉及“是什么”和“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对不同政策目标的澄清和认定是分析者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基本的政策目标包括增长、效率、稳定和公平。 政策分析的中心任务,是要确定解决问题的目标。界定了政策问题,并不等于确定了目标,因为问题中确认的东西还太抽象,往往抓不住要害。所以必须要求目标明确,具体落实。围绕问题,开始设定的目标往往笼统,有待进一步具体化。其方法有两种:—是把总目标分解成更低层次的子目标;二是量化,给目标定出必须实现的数量界限。这样使整体目标与

中国政法大学同等学力申硕学位课考试命题范围409 专利法考试范围

《专利法》考试范围 一、考查目的 《专利法》作为知识产权专业的核心学位课程,主要侧重于考查学生对专利制度、专利权的主体与客体、专利权的授权和取得、专利权的内容与限制、专利代理和管理,以及专利权的保护等几个重要而基础的专利制度的掌握、理解与运用情况。 二、考查要求 专题一、专利法律制度概述 1.掌握 专利、专利权以及专利法的基本含义、专利制度的起源与发展、我国专利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专利制度的作用 2.理解 专利权的基本特征、不同时期专利制度对促进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的不同作用 3.运用 分析专利制度与版权制度、商标制度的不同 专题二、专利权的主体与客体 1.掌握 专利权的主体概述、发明人或设计人、发明人或设计人的工作单位、外国人、专利权的客体类型和具体特征、不受专利法保护的对象2.理解 我国专利权主体的种类、职务发明的判断标准和权利归属、我国专利权客体的种类、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基本含义 3.运用 分析职务发明专利的归属 专题三、专利权的授权与取得

1.掌握 发明和实用新型授予专利权的条件、外观设计授予专利权的条件、专利申请、专利申请的审查与批准 2.理解 不同类型专利权的授权条件、专利申请和审判的程序 3.运用 理解专利授权和取得中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专题四、专利权的内容与限制 1.掌握 专利权人的权利、专利权人的义务、专利权的限制、专利权的期限、终止和无效 2.理解 专利权人的权利内容与权利限制 3.运用 专利权终止和无效的程序 专题五、专利管理与专利代理 1.掌握 专利管理、专利代理 2.理解 我国专利机关及其管理职能、设置专利代理必要性 3.运用 我国专利管理的具体内容,从机制层面规范专利代理行为 专题六、专利权的保护 1.掌握 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专利侵权行为、专利权的法律保护 2.理解 对专利侵权行为的判定、对专利权范围的界定、专利侵权赔偿标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各细分专业介绍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各细分专业介绍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各专业方向如下: 1.法学理论 2.法律史 3.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4.军事法学 5.法与经济学 6.民商法学 7.诉讼法学 8.经济法学 9.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10.知识产权法学 11.刑法学 12.国际法学 以上专业方向每一项还包括具体研究方向划分,由于篇幅限制就不一一列举。在凯程的教育学栏目有专门介绍各个专业的情况。 以上各专业方向初试科目大部分是一样的,如下: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法或241德或242西或243意 ③701法学综合一 ④801法学综合二 侦查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法或241德或242西或243意 ③740侦查学综合 ④801法学综合二 司法鉴定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法或241德或242西或243意 ③741司法鉴定综合 ④801法学综合二 法医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法或241德或242西或243意 ③720法医学综合一 ④820法医学综合二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考研难度分析 本文系统介绍中国政法大学法学考研难度,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就业,中国政法大学法学专业方向,中国政法大学法学考研参考书,中国政法大学法学考研专业课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法学考研机构! 一、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难度大不大,跨专业的人考上的多不多? 近几年法学考研比较热门,中国政法大学大学是政法类院校的翘楚,每年考的人较多,难度肯定不会很小。法大初试题客观题比较多,所以相对来说比较客观公平,只要自己努力加上专业的辅导,考上的几率会很大。在凯程,老师会帮助同学们总结重点难点,帮助同学们梳理脉络,搭建法学知识框架。 法学考研大多数是法学本科的人在考,每年在凯程辅导班里很多二本三本的考生,都考的不错,而且都是成功录取的学员,主要是看你努力与否。所以记住重要的不是你之前学得如何,而是从决定考研起就要抓紧时间完成自己的计划,下定决心,就全身心投入,要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 二、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就业怎么样? 中国政法大学大学法学研究生教育方面开创了多项全国第一,法学专业博士生、硕士生招生规模上名列全国第一,每年会派出大批研究生出国出境游学、出国攻读博士学位或联合培养。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师资力量雄厚,名师辈出,绝大多数研究生在学期间即跟随导师参加国家立法、司法咨询、重大项目研究工作,在高端法律活动中锻炼自己。 就业方向: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公检法机关、公司企业、律师事务所、金融机构等。 三、中国政法大学法学考研是否公平? 根据往年的录取情况来看,初试分高的一般就能保证录取,而且被录取的考生也是来自于各类院校,本校的学生并不多。而且通过我们辅导成功考上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研究生的众多考生都是通过自己努力,采取正确方法从而实现自己梦想。同时,我们团队成员身边的同学毫无意外也都是初试成绩优异,表现优异的同学。从这些情况来看,中国政法大学法学考研还是比较公平的。 五、中国政法大学法学辅导班有哪些? 对于中国政法大学法学考研考研辅导班,业内最有名气的就是凯程。很多辅导班说自己辅导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您直接问一句,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参考书有哪些,大多数机构瞬间就傻眼了,或者推脱说我们有专门的专业课老师给学生推荐参考书,为什么当场答不上来,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辅导过中国政法大学法学考研,更谈不上有中国政法大学法学考研的考研辅导资料,有考上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的学生了。在业内,凯程的中国政法大学法学考研非常权威,基本上考中国政法大学法学考研的同学们都了解凯程,考入率达95%。凯程有系统的《凯程中国政法大学法学讲义》《凯程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题库》《凯程中国政法大学法学考研宝典》,也有系统的考研辅导班,及对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深入的理解,在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深厚的人脉和及时的考研信息。不妨同学们实地考察一下。并且,在凯程网站有成功学员的经验视频,其他机构一个都没有。 六、中国政法大学法学考研参考书是什么?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考研参考书很多人都不清楚,这里凯程老师给大家整理出来了: 701 法学综合一 《法理学导论》(初试必读)第二版舒国滢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年版 《法理学》(初试选读)舒国滢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宪法学》(第四版)焦洪昌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主法制出版社 2004年版 《国际法》周忠海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大学出版社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 2008年 《国际私法》第三版赵相林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大学出版社 2011年第三版 《国际经济法》(第四版)王传丽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大学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参考书

中国政法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参考书 公共管理综合一(709管理学原理、公共行政原理各75分) 《管理学》(第二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刘俊生主编 《公共行政原理》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马建川、翟校义著 公共管理综合二(812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分析、政治学基础各50分) 《公共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修订版张成福、党秀云著《公共政策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陈庆云著《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王浦劬 2015行政管理考研真题答题黄金攻略 名师点评:认为只要专业课重点背会了,就能拿高分,是广大考生普遍存在的误区。而学会答题方法才是专业课取得高分的关键。 (一)名词解释答题方法 【考研名师答题方法点拨】 名词解释最简单,最容易得分。在复习的时候要把参考书中的核心概念和重点概念夯实。 近5-10年的真题是复习名词解释的必备资料,通过研磨真题你可以知道哪些名词是出题老师经常考察的,并且每年很多高校的名词解释还有一定的重复。

专业课辅导名师解析:名词解释答题方法上要按照核心意思+特征/ 内涵/构成/案例,来作答。 ①回答出名词本身的核心含义,力求尊重课本。这是最主要的。 ②简答该名词的特征、内涵、或者其构成、或者举一个案例加以解释。如果做到①②,基本上你就可以拿满分。 ③如果除非你根本不懂这个名词所云何事,或者压根没见过这个名词,那就要运用类比方法或者词义解构法,去尽可能地把握这个名词的意思,并组织下语言并加以润色,最好是以很学术的方式把它的内涵表述出来。 【名词解释答题示范】 例如:“行政权力”。 第一,什么是行政权力(核心意思,尊重课本) 第二,行政权力的几个特征,不必深入解释。 第三,行政权力的5点内涵。 具体一点,如,“行政责任”。 行政责任是指政府及其构成主体行政官员(公务员)因其公权地位和公职身份而对授权者和法律以及行政法规所承担的责任。 行政责任的特征包括:①行政责任是一种责任;②行政责任是一种义务;③行政责任是一种任务;④行政责任是一种理论;⑤行政责任是一种制度;⑥行政责任是一种监控体系。 【名词解释题答题注意事项】:

同等学力考试通过率到底高不高

同等学力考试通过率到底高不高 近年来,在职研究生教育发生了很多改革,原来的十月在职联考被取消了,很多考生都担心同等学力申硕考试难度会增大,所以对于同等学力考试通过率的问题大家都比较关心。那么,同等学力考试通过率到底高不高呢? 同等学力考试通过率到底高不高? 同等学力在职研究生教育:本科获得学士学位之后,在原工作岗位上担任一定的工作任务的同时进行非脱产的学习,修满学分,获得在职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结业证书,满足申请硕士学位的流程之后,通过国家组织的每年五月份举行的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全国统一考试,完成研究生论文并答辩通过,获得硕士学位证书。 由于新大纲的影响,和往年同等学力申硕英语考试对比,词汇没变,题型有所变化,多了一题型“短文完成”,当然分值也有调整。对于同等学力申硕考试

难度--同等学力申硕英语水平考试比大学考试时四级水平高一级,但是也没有那么难,5500-6000单词量。 报考同等学力申硕是通过性考试,考生只要成绩达到合格分数线即为通过。当然,不同专业的考试通过比率也是不尽相同的,而且每个学校的申硕通过率也各不相同。在全国范围看,每年的通过率大概处于30%-45%之间,但这是全国平均水平。一些名校的通过率比较高,如中国人民大学在职研究生同等学力申硕考试的通过率能达到70%以上。 因此,可以说同等学力申硕考试难度不大,与现行的研究生考试形式相比,是难度最低的。再加上其可以先参加学习再考试,而且在成绩有效期内,还给予单科成绩保留,这样对于考生顺利通过两门考试进一步降低了难度。 同等学力申硕不同于其他考试形式,其他考试都是先考试再入学,考试不能通过就要等到下一年重新报名,而同力统考可以最少申硕四年,每年在三月份报名,五月份参加考试,四年内能累计通过两门考试即算通过。通过后完成论文答辩的考生,就能拿到在职研究生学位证书。 总的来说,大家想要提高同等学力申硕考试通过率需要选择好专业并且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只要做到这样,大家都能顺利通过同等学力申硕考试,对于这点,大家不用过于担心,暂时没有消息说2017年同等学力申硕考试难度会有变化,大家可以放心报考、好好复习。

中国政法大学行政管理考研背诵笔记公共政策分析

公共政策广义(由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民众,为实现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事务 实施共同管理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公共政策狭义(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通过对社会中各种利益进行选择与整合,在追求有效增进与公平分配社会利益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公共事务(不仅包括人们公认的、涉及到所有或绝大多数人的共同事务,而且也包括那些可能转换为前者,但却与部分人,甚至个别人相关的事务) 社会公共事务(包括政治性公共事务、经济性公共事务和社会性公共事务等,其中“社会”是相对的,可划分为多个层次) 公共政策的本质(要解决利益的增进与分配问题,它是社会利益的集中反映,是政府对社会利 益进行的权威性分配。理解要点:1实实在在地增进社会利益;2对全社会的利益进行分配;3基于多种利益关系的有选择的利益分配;4通过整合各种利益矛盾后的利益分配;5要在实践中得到兑现的利益分配;6要在增社会利益中突出效率,在分配社会利益中突出公平) 政策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各种利益群体把自己利益要求输入到政策制定系统中,由政策主体依据自身利益需求,对复杂利益关系进行调整过程:1利益选择2利益整合3利益分配4利益落实)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1阶级性2整体性3超前性4层次性5多样性6合法性7规范性) 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1导向功能:正负导向;2调控功能:调控社会各种利益关系尤其是物质利益关系,有直接的和间接的两种形式,表现出倾斜性,也有积极与消极之分;3分配功能) 公共政策分析(对政府为解决各类公共政策问题所采取的对政策的本质、产生原因及实施效果的研究;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政策、政策系统及政策过程的研究) 公共政策基本分析框架(麦考尔一韦伯分析模式:描述性分析与规范性分析;沃尔夫的分析模式:政策分析程序;邓恩的分析模式:从政策信息的转换过程去研究) 公共政策分析要素(1政策问题2政策目标3政策方案4政策模型5政策资源6政策评价标准:多元理性基本内容:技术、经济、法律、社会、实质理性7政策效果8政策环境9政策信息) 公共政策分析原则(1系统原则2预测原则3协调原则4分解综合原则5民主原则) 政府角色定位的基本理论框架(1在现代社会中,市场和政府是解决社会问题的两种基本 途径2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市场是解决社会问题的基础性途径。但市场并不是完美的,市场的失灵为政府干预提供了依据。3政府也存在失灵的可能性,这将制约政府在解决社会问题时发挥作用的空间。4应将的讨论拓展到包括政府、市场、第三部门和社区四者之间关系的讨论) 问题(泛指实际状态与期望状态之间的差距) 社会问题(社会的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一个问题要成为社会问题,必须是一个同时对许多个体发生影响并导致这些个体不满的状态)

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配套题库【课后习题】(公共政策分析方法论)

第八章公共政策分析方法论 一、概念题 1.模型 答:模型是指主体为了某种特定的认识目的,依据相似性原则而创造或选择一种系统,用于代表被研究的对象。通常把模型分为实物模型与理论模型。公共政策分析所讨论的对象经常既可以是定性相似,也可以是定量相似;既可以是外在的相似,也可以是内在的相似;既可以是结构的相似,也可以是功能的相似。 2.系统 答:系统是指由两个以上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与外部环境发生联系的有机整体。坚持系统观点,要充分认识到系统是各要素之间、要素与整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具有从要素的量的组合达到系统整体的质的飞跃的矛盾统一体。系统具有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环境适应性和动态性的特点。 3.决策论 答:决策论是根据信息和评价准则,用数量方法寻找或选取最优决策方案的科学,是运筹学的一个分支和决策分析的理论基础。在实际生活与生产中对同一个问题所面临的几种自然情况或状态,又有几种可选方案,就构成一个决策,而决策者为对付这些情况所采取的对策方案就组成决策方案或策略。

4.对策论 答:对策论是研究互动决策的理论。互动决策,即各行动方的决策是相互影响的,每个人在决策的时候必须将他人的决策纳入自己的决策考虑之中,当然也需要把别人对于自己的考虑也要纳入考虑之中,从而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战略。 5.模型方法 答:模型方法是指作为一种现代科学认识手段和思维方法,所提供的观念和印象,不仅是人们获取知识的条件,而且是人们认知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模型方法是以研究模型来揭示原型的形态、特征和本质的方法,是逻辑方法的一种特有形式。模型舍去了原型的一些次要的细节、非本质的联系,以简化和理想化的形式再现原型的各种复杂结构、功能和联系,是连接理论和应用的桥梁。模型方法在满足政策系统整体性的要求下,力求抓住本质、化繁为简,为处理和解决社会公共问题提供行之有效的工具。 6.线性规划 答:线性规划是一种合理利用资源、调配资源的应用数学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在满足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实现目标的最大化,即以消耗最少的资源,实现最大化的社会经济效益目标。这个目标既可以使产出最大,也可以使投入达到最小。 7.事实分析 答:在政策分析中,事实是指对客观存在的事物、事件与过程的描述与判断。事实分析是指要对社会的事物、事件、关系及其相互作用进行描述、观察、计数、度量与推理。事实

2018年中国政法大学美学(010106)考研参考书目、招生人数、考试科目、专业指导、经验

2018年中国政法大学美学(010106)考研参考书目、招生人数、考试科目、专业指导、经验 一、考试科目及招生人数:Array二、专业指导经验-学习方法: (一)参考书的阅读方法

1.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2.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3.问题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 (二)学习笔记的整理方法 1.通过目录法、体系法的学习形成框架后,在仔细看书的同时应开始做笔记,笔记在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影响看书的速度,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会发现笔记对于整理思路和理解课本的内容都很有好处。 (三)真题的使用方法 认真分析历年试题,做好总结,对于考生明确复习方向,确定复习范围和重点,做好应试准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分析试题主要应当了解以下几个方面:命题的风格(如难易程度,是注重基础知识、

应用能力还是发挥能力,是否存在偏、难、怪现象等)、题型、题量、考试范围、分值分布、考试重点、考查的侧重点等。 考生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有针对性地复习和准备,并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这样既可以检查自己的复习效果,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以待改进;又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 2.做笔记的方法不是简单地把书上的内容抄到笔记本上,而是把书上的内容整理成为一个个小问题,按照题型来进行归纳总结。 三、专业课全年复习规划 1.基础复习阶段 着重基础知识的系统理解和梳理。该阶段要保持踏实认真的态度,深入研修。建议复习专业课时可以交叉进行,一天可以看两门专业课或更多。可交替进行,减少疲劳,提高效率。 该阶段可以认真听听辅导班的课,仔细看书,做好笔记,增进对专业课知识的理解。 2.强化提高阶段

公共政策分析陈庆云(整理)

第一章导论:公共政策 第一节公共政策的本质 一、中外学者对公共政策的界定 1 、伍德罗。威尔逊认为,公共政策是有政治家,既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而由行政人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这个定义对政策内容规定得太窄,并受到政治与行政二元论的影响。)2、戴维?伊斯顿认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作有权威的分配。(这个定义侧重于公共政策的价值分配功能,但对价值可以有广义的理解) 3、拉斯韦尔与卡普兰认为,公共政策是一种具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这个定义强调了政策作为一种以特定目标为取向的行动计划,以及与一般计划的区别,但内涵过于笼统。) 4、托马斯?戴伊认为,凡是政府决定做的或者不做的事情就是公共政策。(这个定义强调了政策的表现形式,特别提出了"不做"的形式,但它没有严格地指出政府要做的事情与决定做的事情之间存在的偏差。) 5、詹姆斯。安德森认为,公共政策是政府的一个由目的的活动过程,这一过程是有一个或一批行为者为处理某一问题或事务采取的。(这一定义强调公共政策是政府官员的活动过程,是政府实际做的事情而不是政府打算或将要做的事情,指出了公共政策的动态性和实证性。 但这种理解忽视了价值判断与政策方法的重要性,尤其忽略了政策执行的重要性。) 6、国内学者张金马认为,公共政策是党和政府用以规范、引导有关机构团体和个人行动的 准则或指南。其表现形式有法律规章、行政命令、政府首脑的书面或口头声明和指示以及行动计划与策略等等。(这个定义比较全面地指出了公共政策的表现方式,而且突出了它是一种行为规范。但定义没有把公共政策的本质反映出来。) 第二节公共政策的特征与功能,, 一、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 1、整体性政策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完整性;政策的过程具有完整性等. 2、超前性政策是对未来的一种安排与指南,所以必须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3、层次性 不同的主体制定的不同政策是有主次之分的. 4、多样性 由于政府职能管理内容的扩大,而引发的政策问题页涉及到诸多领域,从而变得多元化 和复杂化. 5、合法性 政策体现着政府的行为,在法治国家,政府的行为必须依法而行. 二、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 1、导向功能政策的导向功能是指政策引导人们的行为或事物的发展朝着政策制定者所 期望的方向发展。如改革开放初期,党和国家制定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引导成千上万的城乡居民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2、控制功能政策的控制功能是指政策对社会中人们的行为或事物的发展起到制约或促进作用。政策控制功能的典型例子是我国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它通过政策的控制功能把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增长率控制在一个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水平上。 3、协调功能国家的管理活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其申有许多利益关系需要协 调,以保证整个国家社会生活的和谐进行。比如”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就是协调执政的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关系的基本政策;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策,反对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是我国协调 各民族关系的基本政策。

行政管理考研中国政法大学行管考研真题及解析

如何理解古德诺关于政治与行政二者关系的思想。(15分)弗兰克.约翰逊.古德诺,他于1900年出版《政治与行政》一书,详细论述了行政与政治的关系,由此大大推动了行政学的发展。(1)他提出了政治与行政的区别:古德诺在西方行政学史上是以坍塌政治与行 政各自的职能以及二者的关系而闻名。他的主张与威尔逊的观念有较大的分歧,在《政治与行政》第一章“国家的职能”中明确指出:在所有的政府体制中,都存在这两种主要的或基本的政府功能,即国家意志的表达和国家意志的执行,这两种功能分别称之为“政治与行政”。政治是表示国家意志的领域,行政是实现国家意志的方法和技术,行政不应受政治权益措施及政党因素的影响。它放映了当时美国社会行政改革,实行科学管理的要求,对美国的行政实践和理论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政治与行政的协调。古德诺在“政治与行政二分法”上的重要贡献,主要不在于率先提出二分法的主张,而在于对政治与行 政的关系提出一些有独创的思想,在二者的关系上他认为:政 治与行政的分离是相对的。即政府各机构之间的分工不可能像 政府两种功能之间的划分那样来得一清二楚。实际上在各种类 型的政府里,这两种功能不仅都被分开了,而且每个政府都建 立了一些多少有些区别的机关。一方面,所有这些机关不可能 把自己完全限于形式其中的某一功能;另一方面,它们又都在 很大程度上或主要地以行使这种或那种功能为特征。以执行国

家意志为主要功能的机关,经常又被赋予表达国家意志的具体细节的职责,尽管这些国家意志的具体细节在表达时,必须合乎由蛀牙职责在于表达国家意志的具体细节的职能,尽管这些国家意志的具体细节在表达时,必须合乎由主要职责在于表达国家意志的机构所制定的一般原则。这就是说,被称为执行机构的机构,几乎在任何情况下都拥有大量的制定法令全或立法权;另一方面,以表达国家意志为主要职责的机关,即立法机关,通常又有权用某种方式控制以执行国家意志为主要职责的机关对国家意志的执行。也就是说,尽管人们能够区分开政府的两种主要功能,但无法严格地规定这些功能委托给那些政府机关去行使。 关于行政的功能,古德诺认为行政不应仅被当做执行机构的一种功能,相反,人们看到行政是执行国家意志的功能。在某些方面,它在范围上可能比由成文法规定的执行机构的功能要大一些,在另一方面则可能小一些。在他看来,把每一种功能烦恼派给一个分立的机构去执行是不可能的,这不仅因为政府权力的行使无法明确的分配,而且还因为随着政府体制的发展,政府的这两种功能趋向于分化成一些次要的和从属的功能。他强调,以“政治行政二分”的提法容易造成这样的误解:一种政府功能只能存在于一种政府机构中。他第一次指明这个道理:分权原则的极端行使不能作为任何具体整治组织的基础。因为这一原则要求存在分立的政府机构,每个机构只限于行使一种被分开的政府功能。然而,实际政治的需要却要求国家意志的表达

2015年中国政法大学行管考研复习笔记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

育明教育 2014年中国政法大学行政管理考研辅导再创佳绩2014年,育明教育共有6名学员成功考上中国政法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更有8名学员成功考上北大行管,12名学员成功考上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5年中国政法大学行管考研全程班(基础+强化+冲刺)优惠价2500元!赠送阅卷人指导一对一指导! (一)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笔记 ——育明教育考研咨询师整理汇编·八年积淀 政策过程的一般框架就是我们所说的教科书式的过程模型,也叫阶段模型。把公共政策看作是由政策主体作用于政策客体的决策行为,公共政策分析正是设计并选择政策方案的过程。李永军说过他认为这种简单地建立主体客体的对立划分上的线性过程一般模型存在很大的缺陷,但是却毕竟还是主流的模型。与此相对应,我们看到诸如多源流模型,倡导者联盟框架、间歇性均衡框架,政策传播与创新框架都与此不同,一方面并不简单地把公共政策过程看作是主体对客体的作用,即并不对政策行为者作简单的主体和客体的划分,另一方面认为政策过程不是线性的先制定政策再执行政策的过程,而是复杂多变的。这几种框架是对传统的阶段模型框架的创新。 由于整个政策分析学科内在发展逻辑较为混乱,还未形成统一的模式,所以不用在学科发展上作太多的纠缠,只需要记住每一个模型内部具体说了什么就行了。 这本笔记有很多是用论述和讲述的口吻写的,非常利于理解。虽然内容很多,但并不难记忆。 虽然陈庆云时代和李永军时代考察的重点不一样,前者是利益政策,决策类型,政策过程,后者是政府市场关系及政策工具,但是二者要考察的内容极少超出书本上的内容,只是书上有的东西很容易被忽略罢了。所以最终还是要回归书本,把书本理解得滚瓜烂熟才是根本。 第一章导论: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框架 公共政策(在形式上)是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民众在对社会公共事务共同管理过程中所

中国政法大学学位授予办法

中国政法大学学位授予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学校按照国家招生政策和规定录取的接受学历教育的本科生、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和博士学位研究生,以及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生。 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的在职人员硕士、博士学位以及授予成人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的工作细则另行制定。 外国留学生和台港澳学生申请学位,参照本办法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三条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授权,学校按授权学科门类分别授予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 第四条凡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学术道德,品德良好,并具有规定学术水平者,均可按照本办法规定向学校申请相应的学位。但是,学位申请人不得同时向学校和其他学位授予单位申请相同的学位。 第二章学士学位 第五条学位申请人完成本科教学计划规定的各项要求,经考核合格,准予毕业,即可向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申请授予学士学位。学位申请人应当在申请学位时提交学位申请书和其他规定的申请材料。

第六条二级培养单位根据本办法有关规定和学分制要求对本培养单位毕业生进行审核;教务处对各二级培养单位提交的申请学位本科毕业生的学习成绩进行复审,参照《中国政法大学学士学位授予办法》提出拟授予学士学位学生名单,报请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并授予学士学位。 第三章硕士学位 第七条学位申请人完成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培养内容、环节和要求,通过学位课程考试,成绩合格,取得规定的学分,并完成学位论文,即可向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申请授予硕士学位。 学位申请人应当在申请学位时提交学位论文、学位申请书和其他规定的申请材料。 第八条申请硕士学位的学位论文应当是在所申请学位专业范围内,在指导教师(以下简称“导师”)指导下从事科学研究,并独立撰写的具有创造性的学术成果,应当在理论或实践上对社会主义建设或本门学科发展有一定的意义,表明作者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其中,学术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须是一篇系统而完整的学术论文,应当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应当反映研究生综合运用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可以将研究报告、案例分析等作为主要内容,以论文形式表现。 学位论文撰写应当符合《中国政法大学学位论文形式要求》。 第九条学位申请人应当在答辩前1个月提交学位论文,填写《中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