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半部论语治天下:一个千年的谎言(微信版)

半部论语治天下:一个千年的谎言(微信版)

半部论语治天下:一个千年的谎言(微信版)
半部论语治天下:一个千年的谎言(微信版)

一部论语就治得了天下吗?

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出处。“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故事是说公元960年,赵普辅佐赵匡胤在陈桥黄袍加身,登上了皇帝宝座。赵普也由此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开国名相,后来,宋太宗继位,赵普又两次出任宰相。当时人们纷纷传言赵普读书甚少,仅仅一部《论语》而已。宋太宗便问赵普,是不是这么回事?赵普从容回答说:“我平生的学问哪有那么多?只有半部而已。当初我用半部《论语》辅佐太祖皇帝平定天下,现在打算仍用这半部辅佐陛下达到天下太平”

为什么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推动这段历史发展的这位高级谋士也就是宋朝初年的著名宰相。这位宰相虽然能谋善断,但早年读书太少,晚年常读《论语》,他曾经对宋太祖的弟弟宋太宗说:“我用半部《论语》替太祖打天下,我再用半部《论语》替陛下治天下。”所以,后人赞誉他为“半部论语治天下”。

“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近年来甚嚣尘上,《论语》作为治国平天下的经典地位,再一次被大肆宣扬,有人甚至说,《论语》将是二十一世纪的福音书。为此,我们对“半部论语治天下”前世今生及时代变迁后的时代作个分析。

半部论语治天下不过是元代以降儒生参政议政的广告词。在赵普生前,以及整个北宋,没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一说。此说真正流传开来是在元朝。但恰恰是在元朝,对儒术表示了极大的轻蔑,所谓“九儒十丐”,那些满腹经纶的儒生,其地位与乞丐不相上下,连自己的生计问题都难以解决,更何谈治天下。这句台词既是向往也是自我广告。

邹纪孟先生在《半部论语治天下:元代失意儒生的自我广告》1一文众考证后指出三点:其一,在赵普生前,以及整个北宋,没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一说。其二,此说真正流传开来是在元朝。但恰恰是在元朝,对儒术表示了极大的轻蔑,所谓“九儒十丐”,那些满腹经纶的儒生,其地位与乞丐不相上下,连自己的生计问题都难以解决,更何谈治天下。为此,元杂居中的那句台词,既是地位低下的儒生们对前朝文人地位的向往,对自己学问的一种自负,也是向当朝执政者的一种自我推荐。其三,由于这句话极大地夸张了《论语》的功能,得到了那些能

1邹纪孟.书屋[J].2008(7)

将《论语》倒背如流的儒生们的普遍欢迎,所以才广泛地流传开来。

《论语》是什么?《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四书五经中的一本而已。《论语》是孔子及其亲传弟子的对话记录,《孟子》是比孔子晚出生一百多年后的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论记录,《礼记》是孔子的弟子们学习孔子有关“礼”的理论后产生的感想汇编。《大学》和《中庸》则是《礼记》中抽出来的章节单独成篇的。此外《易经》、《诗经》、《书经》、《春秋》都是孔子时代已经存在的书,孔子根据自己的理论需要及其审美眼光对其进行了编辑、修订、发挥等。孔孟之后历代学者对四书五经的注释书,可以看成是不同时代的人们根据其时代的需要而对儒家思想进行的解释和发挥。

《论语》是什么?我们看黑格尔是怎样评价论语的。黑格尔在《哲学讲演录》中评论中国哲学,第一是孔子,第二是易经,第三是老子。按照他的三段论,排在前头的最低级,排在后面的反而高级。黑格尔最看不上《论语》,说这本书一点哲学味道都没有,里面所讲的是一种常识道德,在哪一个民族文化里都找得到,思辨的哲学是一点也没有的--只有一些善良的、老练的、道德的教训。黑格尔还说,为了保持孔子他老人家的名声,《论语》最好别翻译。

黑格尔只是从思维的逻辑体系看,如果从价值观看,《半部论语治天下》更属荒谬。《论语》不过是为集权专制意识形态服务的集大成者。儒学之徒说《论语》所谓的“微言大义”,玩弄了华夏子民两千多年。因为,孔子的基本价值观决定了决定了《论语》泥古守旧的思想本质。“学而优则仕”就是儒家学习思想最经典的概括。为了做官而读书,为了科举而读书,这就应试教育至今不死的根源所在。儒家经典虽然也培养了少数的国家栋梁,但深受其害的却是大多数。为了考试,就得死读朝廷规定的内容,牵强附会地从故纸堆里去发掘“微言大义”。古代的中国究竟培养了多少书呆子,恐怕是没有人能够统计出来的。

有比较才能分得出高下优劣,只要你稍微翻阅一下世界史的同一时期,人家的读书人在思考和讨论什么样的问题,你就会发现中国的读书人除了较好的文字功夫外,的确一无是处。当亚里士多德提出司法、行政、议事三权分离说;当孟德斯鸠认为“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并提出了立法、司法和行政权三权鼎立的时候,与他们同时代的中国知识分子在思考什么呢?他们不是在绞尽脑汁弘扬儒家思想,就是在为朝廷歌功颂德。

至于《论语》强调的孝顺父母、尊敬兄长,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素养,也是一种动物本性。任何社会、民族与家庭谁不强调孝顺父母、尊敬兄长。问题是,两千多年的儒家道德却是强者对弱者的规范,通过人的本性的孝顺提出君为臣纲、夫为子纲、夫为妻纲,它的终极目标是和谐,真是目的是潜移默化的奴化教育,剔除人的“反骨”。鲁迅就认为这一道德不过是“收拾弱者的手段”。

半部论语治不了天下。古人云,…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纵观中国历史,儒家像粮店,和平时期治国可以用一些。南怀瑾曾说道:“而道家则像药店,不生病可以不去,生了病则非去不可。生病就好比变乱时期,要想拨乱反正,就非研究道家不可。道家思想,包括了兵家、纵横家的思想,乃至天文、地理、医药等等无所不包,所以一个国家民族生病,非去这个药店不可。”2请看秦始皇、汉高祖、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等等,哪个不是脸厚心黑,谁是实行孔子的…仁政?打天下、得天下的?赵普帮赵匡胤打天下是用论语吗?可见,赵普死前对太宗的话,或者是对论语运用入迷后的胡话;或者是马屁话或是自己…得意忘形?而自吹表功的话,以求太宗好好地为他善后而已。

半部论语治天下没有历史的真实性。治天下需要政治头脑,军事才能,理财专长,法律识见,道德修养,绝非一家一学可以大包大揽。儒家虽号称大成至圣,中国历史上还没有一个全凭儒家学说治理的朝代。一般都是表儒里法,或儒法道释四家合流。有宋一代,行伍出身的太祖皇帝,号称一条军棍打下四百座军州,创大宋基业;擅长书画的风流皇帝徽宗,尊号“教主道君太上皇帝”,俨然是一位道士;而力图挽狂澜于既倒,中兴大宋的“拗相公”王安石,从理财入手,重在立法,坦言“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不足法”,一反传统儒家所为,也都是儒家并不能包打天下的明证。

其实,中国的历史不是《论语》治天下的,而都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后晋叛臣安重荣曾说,“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宁有种乎?”道出中国封建王朝轮替史。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到公元1949年毛泽东把蒋介石赶到台湾岛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在长达二千余年的时间跨度里,在中华民族的身上,政权不知更迭了多少次,然而,哪一次不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从公元前211年至公元1976长达2187年的时域中,中华民族历史上由“枪杆子里面出政

2南怀瑾.历史的经验[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权”所分娩出来的大屠杀,诸如张献忠屠蜀,八旗兵血洗扬州,太平军滚刀南京城,直至当代的“文革”的武斗和杀戮,夺走了多少鲜活的生命啊!而这些鲜活生命中又蕴藏着多少想象力和创造力,没等出世展现身手,便烟消云散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确实是一条千古不变的真理。而不是半部论语治天下。

国学经典(论语、道德经、韩非子)

国学经典 在评述孔子、老子、孙子思想核心的基础上,从道德价值和现实功利相结合的视角,比较《孙子》之"全"与《论语》之"仁"、《老子》之"道"的主要差别,探究其迥然不同的哲学观和人生观。《论语》之"仁"从总体上表现出一种否定现实功利的道德理想主义倾向;《老子》之"道"在追求现实功利和自我生存圆满的同时,带有不可讳言的自私性;《孙子》之"全"则是立足于特定战争领域,实现了理想与现实、功利与仁义的完美结合。 《论语》的思想核心: “半部《论语》治天下”-----赵普(北宋初年宰相,原本是乡村教师) 核心是 "仁"和"礼" 。仁即仁者爱人,礼即克己复礼。 孔子身处礼崩乐坏的乱世。孔子最推崇“杀身成仁”(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季氏:地主。八佾,一佾为六人) 三季人的故事(四七二十七的故事)。 《道德经》的核心思想: 《道德经》核心思想:无为。老子提出了他的核心思想——“无为”!到底什么是“无为”呢?是很多人认为的不作为么?是一种消极的思想么?从全文来看,老子的“无为”绝对不是不作为的意思。“无”就是“天地之始”的意思,所以“无为”可解释为“做在天地之始该做的。。“无为”是在事物起始阶段的时候为,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万物尚未成形,没有竞争,没有邪恶,处于混沌状态,婴儿未孩之态!道的核心就是易,只有顺着道,才什么都顺,但如果只想控制在“无”的阶段,这是 不可能的,老子当时充满了多少的矛盾啊!(中国最早的哲学)《韩非子》的核心思想:

韩非(约前280—前233),韩国的贵族,荀子的学生,生活于战国末期。起初秦始皇读他的著作,十分佩服,邀他来到秦国。他的同学李斯恐怕他被重用而动摇自己的地位,将他陷害入狱,最后自杀于狱中。他的著作《韩非子》,是先秦法家的代表作,共五十五篇。 韩非虽师从荀子,思想差异却很大。他综合了申不害、商鞅等人的思想,发展成为自己完整的理论,着重谈治国的法术,供君王采用。对于儒家,他是斥之为“蠹”——蛀虫的。韩非是一个聪明、深刻的人,对当时人情世故看得颇为透彻。 他不相信人有美好感情,也不相信人可以经教育感化而为善,只相信赏罚分明,以利驱使人、以害禁制人。一部《韩非 子》,构筑了一整套极端专制主义的、严厉控制人的方法和理论,读来令人不寒而栗。不过,对于研究政治学,这是一部极重要的书。 从文化思想来说,韩非鄙视一切属于艺术、美感范围的东西,是一个彻底的功利主义者。但他的文章很有特色。他懂得运用各种手段来阐述自己的思想。从逻辑的严密、论述的细致、条理的清晰来看,还要超过《荀子》;因为他喜欢把道理说得很透,一层一层地铺展,所以篇幅大多很长(如《五蠹》约有七千字);因为他的思想尖锐,又很自信,所以文风峻峭,锋利无比,语气坚决而专断。他还善于运用大量的譬喻和寓言故事来论证事理,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说服力。 今有不才之子,父母怒之弗为改,乡人谯之弗为动,师长教之弗为变。夫以父母之爱,乡人之行,师长之智,三美加焉而终不动,其胫毛不改。州部之吏,操官兵,推公法,而求索奸人,然后恐惧,变其节,易其行矣。故父母之爱,不足以教子,必待州部之严刑者,民固骄于爱听于威矣。故十仞之城,楼季弗能逾者,峭也;千仞之山,跛牂易牧者,夷也。故明主峭其法而严其刑也。(《五蠹》)文章从常见的生活现象来推演重大的道理,可谓深刻明切。但取例极端也是一眼可知的。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难一》) 这就是常用成语“自相矛盾”的出处。原来用于攻击儒家同时赞颂尧的明察和舜的德化,指出二者不可能并存于一时,表现了韩非对于逻辑严密性的要求。其他如“守株待兔”、“郑人买履”、“滥竽充数”等,都是生动的寓言故事,至今仍被广泛引用。 《韩非子》标志着先秦理论文的进一步发展。其实,后世的理论文章,可以与之相比的也不多

《论语的治理聪明》绪论:为什么是《论语》(1)

《论语的治理聪明》绪论:为什么是《论语》(1) 一、反拉二胡 据说左撇子的人都聪明,我有个表弟就是个左撇子。有一次他拿了个二胡玩,刚一上手,就拿反了,由于他习惯左手拉弓子。大家笑话一番,他不好意思了,就换了持法,却显得更加笨拙。我说你不妨用你自己的方法试一下,他又恢复左手持弓,果然推拉自如;无独占偶,我看十二女子乐坊的演奏,就发现有个美女笛子手把笛子放在左侧演奏的。后来才知道其中的缘故,原来舞台上有两个笛子手,为了追求对称的舞台效果,其中一个就来了个“反吹竹笛”。假如这位乐手不是左撇子,练就这番技艺确实值得称道。表弟的“反拉二胡”是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法,美女的“反吹笛子”是为了适应乐队的舞美效果,这些突破常规的做法都有着很好的理由。常规方法好,还是***规方法好呢?这题目问得没趣了,所谓的好和坏实在是不存在的,只有适合与不适合最为重要,适合的就是好的。本来二胡就不好学,要让我表弟不顾自身的特殊条件而必须采取适合别人的方法,学起来,凭白增加很多难度,有什么好处呢?当年有个企业叫“三株”,用小报纸式的广告页把自己的三株口服液卖得很火。我有位做高档白酒的朋友,把这方法拿来了,廉价的宣传小报散发的满世界都是,着名度倒是上往了,可价钱却上不往,品牌形象大打折扣。为什么小报纸对三株口服液是“好”的,对我朋友的白酒就是“不好”的呢?原因就是适合和不适合的题目。橘在淮南为橘,到了淮北则为枳,口味坏得不可进口。为什么?好的东西,换个地方就变得不好了。美国

很著名的咨询公司在中国国内吃不开,弄坏了好几个案例,并不是人家的方法“不好”,其中就有不适合中国企业的缘故。中国的企业先是推崇西方的治理模式,后来又喜欢日本的治理模式,由于日本的文化可能更接近我们,所以更轻易找到相似的地方。然而中国和美国、和日本都是大不相同的,且不说市场环境、文化背景、企业特征,单就“人”这一项就大不一样了。我们常说企业“以人为本”,实在中外企业的最大区别就在于组成企业的人是不一样的。我们不从资本或技术的所有者来区分,只要是在中国本土,由中国人构成的企业都属于我们所要讨论的范畴。中国人和外国人到底有什么不同?根本上当然是文化背景的不同,并且由此而产生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等的巨大区别。面对不同的人群,却打算用相同的治理方法,那难度简直是自找了,由于那些是未必适合中国人的特点的。成功有着成功的背景,这个背景往往存在极大的差异。当你不具备人家当时的条件的时候,同样的方法就会产生相反的结果。事实上,只有根据自己的情况采取的对策才可能有效。表弟要学二胡了,为什么偏要他采用通常的方式,而放弃适合自己的方式呢?二、为什么是《论语》中国人的特点是什么?这可是个大课题。不过有个小例子可使我们窥其一斑:即便是山村一个字不熟悉的老太太,在行为方式上也在遵循中国自己的道德标准。比如她会说:“我要做了这样的事情,死后让人家怎么说我?”这是什么思想?这叫“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她还可能说:“这孩子是个孝子,靠得住!”这个判定的理论依据是什么?是“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这些话都是《论语》中的章句。为什么

读《论语》我学到了“孝”与“敬”之真谛

读《论语》,我学到了“孝”与“敬”之真谛《论语》是我国的经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学习论语后,感觉自己获益颇多,孺子的思想与自己的思想碰撞出灿烂的火花,让自己在迷途中又找回了方向的指南针。古人曾云:“半部论语治天下。”但是作为现代21世纪的我们,从中并不是要学会如何治天下,而是如何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与养成自己的行为规范,让自己更加轻松自如的生活于“天下”这个庞大的自然体系中。 读《论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但细细想来,“孝”与“敬”两个字给我的 印象最深,所以在孔子的多种思想中选择了“孝”与“敬”来分析思考其内涵。 首先,说说“孝”。从论语中,我们知道孔子的践行重点在“政”上,思想创造的核心是“仁”,而这两者都以孝为基础,这说明“孝”在孔子的思想体系和实践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是孔子政治理论和仁学思想体系的支柱。在父母生前尽孝,是让父母能够在生前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论语》中所说的孝有三个等级:第一是孝养,指赡养父母使他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保障,这是做基本的一个层面。第二是孝顺,要在侍奉时顺从父母的心意,悉心照顾,不能忤逆他们。第三是孝敬,孔子特别强调了“敬”,他认为孝养还是一种比较低的境界。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要做到真正的孝,就必须做到孝养、孝顺、孝敬才行。 俗话说得好,“百善孝为先”,一切善行皆从孝开始谈起,如果连孝都做不好,其他的事不管做的如何如何的惊天动地也皆为枉然。孝敬父母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做的最基本的事。但有的人认为孝就只是赡养父母,让他们物质生活得到保障。这是多么可笑又愚蠢的想法啊!《论语》的《为政》篇有:子游问孝。子 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意思 是:现在所谓的孝,认为能够养活父母就行了。至于狗马都能得到饲养,如果对父母只供养而无恭敬之心,又和饲养狗马有何区别呢?所以说“孝”不只是供养, 还包括情感上的“敬”。对父母的“敬”,即儿女对父母在感情上的真情投入,只有用真实的尊敬爱戴之心,才算是“孝”。“敬”是“孝”的基础和前提。正如李泽厚先生所说“孝,必须首先是一种心理情感的培养和展望。”我们必须理解“孝”的真谛,才能更好的对父母以“孝”待之。 《为政》篇还有: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这句话的意思是: 一个孝子,除了疾病等身体上的原因外,不会有什么可让父母担忧的。所以说我们应该尽力的把自己的生活、学习、工作做好,不管是什么方面的事,都不应该让父母有担心的源头,把可能会让父母担忧的事自己及早发现,及时纠正转危为安,让父母无忧可担。至于身体疾病等不能人为改变的事情,我们应该理解和体谅父母为我们担心的这种心情,想他们之所想,尽量的让自己少陷入疾病的泥沼中。所以说:孝还应该不管何时何地何境,都应该设深处地的为父母着想,想他们之所想,理 解体谅父母的心情。 在我看来,“孝”可以淋漓尽致的体现在我的母亲和她的兄妹上。记得我从小到大,她们对外公外婆的关心和照顾都以深深的感染着我们。即使身在他乡,她们仍会经常性的电话问候与尽可能的回家看望外公外婆。记得我上高三的时候,正是夏季,外公被查出患了直肠癌,不过幸好是良性的,只要马上手术即可。母亲四兄妹们听到消息后,马上放下手中的所有事,马不停蹄的奔赴外公所在的医院,全部都守在外公的病床边,照顾外公等待手术,特别是当外公做完手术后,她们更是人

《论语》中的管理

感受《论语》中的管理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们思想和言行的书,其中的思想便是中国管理思想的源头。我们知道,《论语》是中国哲学的颠峰之作,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誉,其中的管理哲学和方法才是其精髓。并且这种管理哲学是基于对人的研究和影响的,也就是说,《论语》所显示的管理哲学正是适合《论语》所塑造的人群的。一个深受《论语》思想影响的民族,必然适应《论语》所推行的管理哲学。 《论语》中的管理思想历来为众多政治家所运用,尤其是自西汉儒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以《论语》为核心的儒学便始终占据着政治管理的中心地位。然而,历来《论语》中的管理学都是被用来治天下了,并没有被企业界所广泛研究和利用。但是我相信在当下的企业管理之中,《论语》管理思想同样具备不可替代的价值。也许我们做不到赵普所说的“半部《论语》治天下”,但我们肯定能够从《论语》中寻找到适合当下企业管理的思想。 大略地说,《论语》是一部政治管理哲学著作。不过,《论语》的政治管理核心理念是以德治为内涵的人治思想,并且对于在位者、从政者和立志从政者都从个人修为上提出具体的要求,所以从表面上看,《论语》更多的内容像是为人处世的道理和规范。而正是这些治国的道理、从政的原则和为人的规范为现代企业管理带来极大参考价值。

《论语》末章《尧曰》,明确提出治国的方法、途径和心态。方法基本是采用带有法家思想的制度来约束人,途径则是纯粹仁儒思想的爱护人,而所谓“宽、信、敏、公”则是对执政者心态上的要求。三个方面无不是关乎一个“人”字;至于从政的原则,即所谓“尊五美,屏四恶”,也都是就人的好的品质和坏的行为而言;最后一章讲个人修为的目标时,很明确地说是“知命”、“知礼”和“知言”,更是直接是解决得人的事了。而最后一句“不知言,无以知人也”更加直接地回归到“知人”的本源上来。 为何“知人”是本源问题?我们可以回到《论语》开篇的《学而》第一章来。“学而时习之”,是讲自身所学能够运用于社会的发展,是最高形式的利用;“有朋自远方来”,是自身所学能够得到世人的认可并使其受到教化影响;最不理想的是“人不知”,世人不理解,那么也可退而修为自身。很明显是“利世、利人和利己”的三个层次,也确实如朱子之所言的“入道之门”,看《论语》全文,其实无外乎一个“人”字。个人修为是人的问题,有所功用则为了影响世人,而济世又何尝不的为了人呢?并且,所有这一切的实现,都是建立在个人修为的基础上,以一个修为高尚的人或者这样的群体来影响整个社会。 这其实已经揭示出孔子所倡导的管理原则,即以高尚品德的人群来带领和影响普通的人群,以实现全人类的素养提升,从而达到整个社会以最和谐的方式来发展。现代企业管理里有个寓言,说“企”字

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由谁而来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在儒家学派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儒家对于《论语》有着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那么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由谁而来?半部论语治天下是什么意思?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由谁而来 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的典故出自宋代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宋初宰相赵普,人言所读仅只《论语》而已。太宗赵匡义因此问他。他说: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赵匡胤)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 半部论语治天下 儒家学子引用宋初宰相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来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后世所谓的儒生将其混淆,认为只需半部论语便可治理天下国家。实际上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其真正意义在于统治天下,而非治理天下。当时赵普说半部论语知天下时明确了并不是一部论语治天下,是因为儒家论语用于统治而非用于治理,后世却增加到了四书五经,确实是悲剧。 《论语》相关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论语》作为一部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的儒家经典著作,许多篇章谈到做人的问题,这对当代人具有借鉴意义。孔子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其有关治国的道理在《论语》中也有重要的位置。《论语》体现了孔子的治国思想是,治国的根本在于人伦纲常,前提在于君子主要严于律己,基本方法是选才、富国、育人,立法,基本原则是讲究信用,爱护人民。 但不可否认的是,《论语》作为儒家经典之一,与儒家思想一样也具有其局限性。儒家统治国家可以,但治理国家还是以应法家、兵家、纵横家辅佐。可惜后世扭曲了这句话的真正意义,使得治国只知统治,只知孔儒,而不知治理,这才是封建社会的真正病症之一。

半部论语治天下的价值和意义

第一单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一、本单元的价值和意义 1、现代人,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形成了两种极端,一为“顶礼膜拜”,完全照搬;二为“全面抨击”,绝对否定。 2、因此,我们对待传统文化,应本着“面向未来、本质自觉”的态度,求同存异的探索精神,取精华、去糟粕。 第二单元德义双修一以贯之 一、本单元的价值和意义 1.在西方文化中,“德”是核心; 2.儒家仁学的“一以贯之”的践行之道是“忠恕”。 3.即二者有着相互补充、相互规定、相互包含的意思。 第三单元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1.“君子”是孔子的理想化的人格。 2.君子处事要恰到好处,要做到中庸。 3.君子的反面,既是小人。 第四单元正心诚意笃志明德 第一课时 一、本单元的价值和意义 1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2孔子提倡的“仁”. 3注重个人道德修养,尤其注重严于律己。 第五单元德才兼备,才能赢得人生 第一课时 大胜靠德 一、学习本单元的价值和意义 1道德是指人们行为应遵循的原则和标准。 2道德是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各种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第六单元快乐的修炼 第一课时 快乐在于自己的选择 一、学习本单元的价值和意义 1、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得到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 2、人的快乐更多的时候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第七单元乐学善思,仁德至上 第一课时 一、本单元的价值和意义 1在儒家看来,一个有教养和道德高尚的人必定把学习视为人生的第一大快乐。 2其次是仁德,中国社会基本的道德体系标准大都源于儒家的仁义道德思想. 第八单元礼仪天下,礼乐为本 第一课时 一、本单元的价值和意义 1孔子的思想是建立在"仁"这一本体精神之上的学说. 2礼乐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3提出了尽善尽美的评价标准. 第九单元君子之处世之道 第一课时 一、学习本单元的价值和意义 1.第一,君子人格中自强不息的乐观进取精神,有利于我们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 2.第二,君子人格中的“仁”“爱”思想,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3.第三,君子追求高尚人格的价值观,有助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升人们的精神需求与精神境界 4.第四,君子诚信为本的伦理规范与市场经济中信誉至上的原则也是相通的。

半部论语治天下典故

半部论语治天下典故 赵匡胤有一柄“柱斧”从不离手。那是一个象牙柄水晶头的斧头,很名贵,打起人来也很疼。公元967年,当时是宋太祖的乾德五年。当时,君臣几个人谈起年号来,赵匡胤对“乾德”这个年号相当得意。赵普跟着拍马屁,列举了几年来不少好事,然后归功于赵匡胤改的这个年号。谁知,旁边站着一位名叫卢多逊的翰林学士,极有学问,而且死看不上赵普。他等赵普特别起劲地拍完马屁后,不动声色地说了一句:“可惜,乾德是伪蜀用过的年号。”皇帝大吃一惊,马上命人去查。结果真是前蜀的年号,而且是亡国的年号。这一下赵匡胤的羞惭恼怒可想而知。想起赵普这厮身为宰相,却不读书不看报,让自己在天下臣民面前出了这么大的一个洋相,真是可恶万分。皇帝阴沉着脸在那儿运气,坐了半天,实在还是压不住心头的怒火,便招手叫道:“赵普过来。” 赵普以为要挨那柱斧的揍了,就战战兢兢地走向御案前,只见皇帝拿起御笔,蘸饱了黑墨,在赵普脸上就是一阵乱写乱画,弄得他满脸满身翰墨淋漓。一边涂,皇帝还一边骂:“你不学无术,怎么比得上卢多逊?” 从此,大宋宰相赵普受此奇耻大辱,开始发愤读书。他有一个大书匣,不许别人动。人们只是看到他每天从里面拿出一本书来读,但是谁也不知道是什么书。等到这位宰相死后,人们打开书匣,发现里面只有《论语》。从此以后,赵普以“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故事就传遍天下了。在赵匡胤攻城略地之后,他制定了这些政策制度、祖宗家法。大宋帝国的“郁郁乎文哉!”就是在此基地上,成长起来的。赵匡胤和他子孙那个时代是中国经济、文化达到巅峰的时代,是中国在全世界最文明、最发达的时代。这一切,可能都与它的开国皇帝、好汉赵匡胤的那个“卧榻”情结有关。 论语: 孔子言论的汇编,儒家最重要的经典。由孔子门生及再传弟子集录整理,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的主要资料。旧时用来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

用论语看时事

用《论语》看时事 “半部论语治天下”典出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宋初宰相赵普,人言所读仅只《论语》而已。太宗赵光义因此问他,他说:“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赵匡胤)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 ---前言 大贤往矣,瞻仰其德,只能从史记传文等资料中得知一二,宋初贤臣赵普以《论语》作为安邦之道,宋朝经历了三百余载。前人以《论语》治天下,我借《论语》看天下,今摘录两句,用《论语》看时事。 其一、子曰:“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今日之国是邦有道,贫且不论,就论贱。贱,下贱或者做贱,下贱是指事,做贱是指人。是伦理道德对事情和人的判断,是对事物和人在态度上做出的反应,通俗的说是有这个条件而产生情感上的厌恶,一种不愉快的心情。昨见一篇时事杂文,例举社会幽暗现象,感叹世风日下,道德沦丧。其实这类文章网上太多了,至于目的是什么,不是我等能道的明的,也不想知道。故而写一篇,以助读者对文章好坏上的甄别。首先我们设问其动机是什么?呐喊?还是用如椽巨笔来醒世?爱国的文章在邦有道时是奋进是强心,在邦无道时是疾呼是醒世。如今做出如此空空泛泛之文有何目的,难道是标榜自己智慧?世人皆醉我独醒吗?我们可以去谈论,也可以成文字发表,但只能从熟知的世界,就事论事,用事实、数据去论证、阐述表达自己的观点,这类文章是客观的,不可妄加定论,态度上是严肃的,给读者带来什么样的情绪是要考虑的,对事物正负面的影响是要思索的。所以千万别去做冲动的做贱之事,成为做贱的做贱之人,那就是一件可耻的事了。( 文章阅读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8c8999898.html, )

其二,子曰:“视其所以, 观其所由, 察其所安。” 意思是一件事先看结果,发现疑问,再看动机,这样我就不疑惑了,没有什么事情我不明白的,至于过程,没必要过多去考察。其思维即理性又敏捷,这种辨事明理的方法值得大家去学习。万事万物皆有两端,只是无形与有形的区别,事物发展的两端称为始末,好坏的两端叫两极。还有一种辩证的说法是从质变到量变,说的是事物的状态,是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因此我们要明辨事理,洞察秋毫,障目之事非礼之事摒而唾之。 我从民生的角度来阐述个人对时事看法。 我国是农业大国,当今有十三亿多人口,面对悠悠之口,衣食住行,如何改善?生老病死,如何有依?是治世贤者们考虑的头等大事。领袖说过:“落后就会挨打,发展是硬道理。”只有国家强大了,就不会被外国者侵略、蹂躏;只有发展经济,才能改善民生。要是人人都吃着红薯,裹着粗缯大布,住着破败的房子,在精神世界里游走就是和谐社会,那么这样的和谐存之有何意义?所以要发展,要改善。要发展就有取舍,要改善就有阵痛,如图夏风之凉爽,必开室窗,风进来了,虫子也来了,社会不良的、混淆视听的也会来,是自然之事理,这有何奇怪?当然我们可以采取方法和手段来遏制这些虫子,那是发展的后续,是治理。取舍和阵痛的状况很复杂,茫然、犹豫、焦虑、愤怒等情绪都会有,其正确性检测的唯一办法是时间,治世贤者们时刻对政策执行情况,方向预期和产生的风险作出评估,通过不断的修正来达到预期发展的目标,其过程是漫长的,也是艰辛的。 低端生产力带来的低效收益,资源的过度开采,自然生态的破坏,通货膨胀等现象让良知们感到揪心,然而环比五年、十年、二十年,无论国际地位、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等变化都是翻天覆地的,也是有目共睹的。看全民医保,低保生活补贴,养老补贴、种田开山补助;看村村通路,村村通信,村村通水,村村通电;看高架复道行空,隧道如地之蛟龙,光

《论语》思想中体现的领导之道

谈《论语》思想对领导阶层的几点启发 【摘要】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有其自成体系的政治思想。自古以来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誉。孔子通过《论语》向世人表达了他的为政思想:“礼”、“仁”,他主张“为政以德”、“以人为本”,崇尚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并且,他在《论语》中还深刻地指明了道德与政治的统一关系,特别是对现代的领导阶层来说,熟读《论语》,一定能悟出一些管理之道。 【关键词】《论语》;孔子;领导; 启发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其一言一行被铸成了一部传世经典——《论语》,为我们后世子孙留下了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他所身处的春秋战国时期正在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制度的过渡,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发了一场生产关系的大变革、政治的大动荡。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农业和手工业不断进步促进了商业的快速发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进一步变化,为孔子政治思想的产生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经济条件;诸侯割据分裂、社会动荡不安、“天下大同”的政治抱负未能实现,使得孔子周游列国,开展政治活动成为可能;各种思想学术流派的萌芽与发展,文化环境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新局面,这为孔子的政治思想的产生提供了文化条件。面对社会的动荡不安,孔子究其原因进行全面深刻的分析,并且试图去寻找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的方法,试图通过游学来改变这“礼崩乐坏”的政治现实,孔子的政治思想应运而生。其弟子将其一生的政治思想言论记录下来,形成了一部伟大的经典《论语》。在《论语》中,孔子向人们阐明了思想道德和政治统治内在的统一关系,试图解决人们之间的政治关系,并且阐述了政治本质、国家制度、治国之道、用人制度等基本的政治问题。 作为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美誉的《论语》,其思想包涵了许多有关治国的道理,为现代的领导阶层所借鉴和使用。其透露出的思想概括起来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其一,领导者要不断提高自身道德素质修养。其二,领导者要时刻约束自身行为。其三、领导者要“以德治国”。其四、领导者要“以仁治国”。其五,治国的基本方法,“选才、富国、育人,立法”。孔子认为君主管理国家大事,要处处从大局着眼,重视选拔优秀人才。孔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治国的基本原则,讲究信用,爱护人民。孔子认为治理好国家,君主一定要重视人品、道德,要讲究信用,爱护民众,这是治国的基本原则。 通观《论语》,它是孔子治国之道的思想结晶,对后世的领导者有着很大的启发和借鉴的作用。 一、领导者要不断提高自身道德素质修养 孔子很注重政治生活中领导阶层的作用,他要求领导者必须首先在道德和修养上作出一定的成绩,否则就无法领导下层的民众。“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1]这句话的意思是工匠们在做事之前要把工具磨得锋利。深究其意,孔子在告诉我们,这个“器”指的就是领导者自身的道德素质。领导者要如何提高自身道德素质修养,在《论语》中,也做了大量的阐述。

心得体会:读圣人言,静修己身——读《论语》有感(最新)

心得体会:读圣人言,静修己身——读《论语》有感(最新) 古语云:“半部论语治天下”。这本曾被誉为治国之本的《论语》,既是一部哲学经典也是一本教人为人处事的范本。孔子的“温良恭俭让”、“慎言敏行”、“贫而无谗,富而无骄”的教诲,对我们今天做人、做事仍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值此经典研读之际,再次温习儒家经典著作《论语》,果然有许多新的收获,新的感悟: 一、关于学习。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习总书记曾经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引用过这两句话。前一句告诉我们要注重学习和思考之间的关系。学习包括从书本上学,也包括从实践中学。“思”可以理解为问题意识,只有带着问题学,学习才有方向。后一句告诉我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孔子看来,学习的最高境界,是能够将学习作为一种乐趣。在当今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阅读和学习也都变成了“碎片化”的了,读到的很多都是别人整理总结好的“鸡汤”,直接略去的思考的过程,长此以往,学习及思考能力必

然退化。只有谨记这两句话,坚持培养自己学习的兴趣,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坚持做到“学而思”,才能提升学习本领。 二、关于做人。我们常听到《论语》中的一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我更喜欢这句话的下文“己所欲,慎施于人”。自己所喜欢的东西或者认为是对的东西,也不能强加给别人。即做人不能主观和武断,即使是助人也要在尊重对方意愿的基础上,不可一意孤行,用爱的名义去绑架别人。而我们经常遇到的是“己所欲,强施于人”的情况,社会上经常可见的就是“道德绑架”。把自己认为是对的、好的强加给别人,别人如果不接受,就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批判别人,也许出发点是好的,但这是伪善。真正的善良与仁义是建立在尊重别人的基础上的,正如孔子所说我们要“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要多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多为别人的利益想一想,这样就能避免很多矛盾和冲突。家庭生活中也经常有人打着“我为你好”的旗号将自己的“善意”强加给亲人,如果对方不买账,就会造成家庭矛盾,如果能牢记“己所欲,慎施于人”,定能使家庭更加和谐。

《论语》 孔子的治国之道

《论语》新解 主讲:王天美 开场词: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史为镜,经世致用。集中国文化万千于一身,当代世界最经典之儒学,《论语》——从简练质朴的语言中领略中国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 以出世思想治国的老子认为:治大国如烹小鲜,提倡无为而治。那么作为以入世思想治国的孔子又是怎样提出自己的治国思想的呢?请听王老师《论语》新解之孔子的治国方略。 “半部论语治天下”语出自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宋初宰相赵普,人言所读仅只《论语》而已。太宗赵光义因此问他。他说:“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赵匡胤)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用来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 中国人都是喜欢看武侠小说的,易中天曾分析过:老百姓希望有一个好皇帝,没有好皇帝的时候希望有一个好官员,好官员也没有的时候希望有一个侠士站出来为人民主持公道,当侠士也被社会所打压不能出现,那只有看武侠小说了。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为了争夺地盘、人口和统治权,展开了激烈的纷争,于是各学派对当时的社会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从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孔子就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总结出了自己的学说。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这是孔子治国思想的简单描述。它是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的。

历史朝代歌这样说:“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孔子所处的时代周王室衰微,周天子权威丧失,诸侯不听天子号令互相征伐,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奴隶制在华夏大地上已经走到了结束的边缘。处于社会底层的“士”这一阶层开始崛起。士是没落的贵族后裔,享受教育的权利,但没有社会地位。他们很想参与国家政治,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而这些理想必须借助于在位的诸侯或者叫做大地主去推行,去实施。大乱以后必然大治,治理国家就要有政治主张,这个主张要得到最广泛力量的支持才能实行。所以孔子根据以上时政提出了治理国家的三个基本原则: 第一条“敬事而信”。孔子的弟子孟子解释说: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piǎo)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要求统治者严肃认真地办理国家各方面事务,这样才能让统治者取信于民,即使做不到,舆论宣传也要让人民群众相信,与周王室区分开来,显示你比周天子做的优秀。毕竟孔老夫子对“得民心者得天下”也是很明白的; 第二条“节用而爱人”,节约用度,爱护官吏,人民是需要官员去”牧”的。挥霍无度的统治者是不得民心的,没有行之有效的行政系统,国家机器更是运行不开的。不要像纣王一样残暴杀戮官员,行政系统搞得人心惶惶,所分管的区域能太平吗?你要做的使“士”想当官。有一个好皇帝才会有一批好官员。孟子《鱼我所欲也》解释“爱人”

论语中的人生智慧

《论语中的人生智慧》主要内容简介:《论语》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源头,也是一部为人处世的规范读物,古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论语》一直是国人的必读之书。这一本被读了几千年的教科书,包含了对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历史、哲学和宗教等方方面面的思考,大到治国,小至日常起居,无不饱含精警的启迪,充满着哲理和智慧。 作为中华子民,我们没有理由不去读《论语》。今天,重读《论语》之后,我们的心灵仍然可以插上飞翔的翅膀,跨跃历史的漫漫长河,抵达那个智者为我们创造的清朗境界。《论语中的人生智慧》将《论语》中所涉及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以通俗的语言加以浅析,并结合寓意深刻的故事展开阐述,让先哲的思想智慧开启你的心灵之门,为你的人生铺路、导航。 《论语中的人生智慧》:《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成书时间大约在春秋时期。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后人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 治学者读《论语》,可以辨岐义、求真理,从政者读《论语》,可以明清廉、学自律,经商者读《论语》,可以建人脉、善经营。 《论语》内容广博,涉及到政治、教育、礼仪、经济、文学、天道观、认识论等等,反映了孔子伦理体系最基本的思想,是五千年文明沧海中最耀眼的一颗明珠,被誉为中国的“圣经”。 论语中的人生智慧》由古今编著。《论语》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源头,也是一部为人处世的规范读物,古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论语》一直是国人的必读之书。这一本被读了几千年的教科书,包含了对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历史、哲学和宗教等方方面面的思考,大到治国,小至日常起居,无不饱含精警的启迪,充满着哲理和智慧。作为中华子民,我们没有理由不去读《论语》。今天,重读《论语》之后,我们的心灵仍然可以插上飞翔的翅膀,跨跃历史的漫漫长河,抵达那个智者为我们创造的清朗境界。《论语中的人生智慧》将《论语》中所涉及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以通俗的语言加以浅析,并结合寓意深刻的故事展开阐述,让先哲的思想智慧开启你的心灵之门,为你的人生铺路、导航。

半部论语治天下:一个千年的谎言(微信版)

一部论语就治得了天下吗? 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出处。“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故事是说公元960年,赵普辅佐赵匡胤在陈桥黄袍加身,登上了皇帝宝座。赵普也由此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开国名相,后来,宋太宗继位,赵普又两次出任宰相。当时人们纷纷传言赵普读书甚少,仅仅一部《论语》而已。宋太宗便问赵普,是不是这么回事?赵普从容回答说:“我平生的学问哪有那么多?只有半部而已。当初我用半部《论语》辅佐太祖皇帝平定天下,现在打算仍用这半部辅佐陛下达到天下太平” 为什么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推动这段历史发展的这位高级谋士也就是宋朝初年的著名宰相。这位宰相虽然能谋善断,但早年读书太少,晚年常读《论语》,他曾经对宋太祖的弟弟宋太宗说:“我用半部《论语》替太祖打天下,我再用半部《论语》替陛下治天下。”所以,后人赞誉他为“半部论语治天下”。 “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近年来甚嚣尘上,《论语》作为治国平天下的经典地位,再一次被大肆宣扬,有人甚至说,《论语》将是二十一世纪的福音书。为此,我们对“半部论语治天下”前世今生及时代变迁后的时代作个分析。 半部论语治天下不过是元代以降儒生参政议政的广告词。在赵普生前,以及整个北宋,没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一说。此说真正流传开来是在元朝。但恰恰是在元朝,对儒术表示了极大的轻蔑,所谓“九儒十丐”,那些满腹经纶的儒生,其地位与乞丐不相上下,连自己的生计问题都难以解决,更何谈治天下。这句台词既是向往也是自我广告。 邹纪孟先生在《半部论语治天下:元代失意儒生的自我广告》1一文众考证后指出三点:其一,在赵普生前,以及整个北宋,没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一说。其二,此说真正流传开来是在元朝。但恰恰是在元朝,对儒术表示了极大的轻蔑,所谓“九儒十丐”,那些满腹经纶的儒生,其地位与乞丐不相上下,连自己的生计问题都难以解决,更何谈治天下。为此,元杂居中的那句台词,既是地位低下的儒生们对前朝文人地位的向往,对自己学问的一种自负,也是向当朝执政者的一种自我推荐。其三,由于这句话极大地夸张了《论语》的功能,得到了那些能 1邹纪孟.书屋[J].2008(7)

半部论语的故事

半部论语的故事 : 赵普,原先是赵匡胤手下的推官。公元960年,赵匡胤率军北上,部队到达陈桥时,赵普为赵匡胤出谋划策,发动陈桥兵变。赵匡胤做了皇帝,建立了宋朝,史称宋太祖。接着,赵普又辅佐宋太祖统一了全国,做了宰相。宋太祖死后,他的弟弟赵匡义继位,史称宋太宗。 宋太宗时,赵普仍然是宰相。有人对宋太宗说赵普学识浅,所读之书只是儒家的一部经典《论语》,当宰相不恰当。 有一次,宋太宗问赵普:“有人说你只读过一部《论语》,这是真的吗?” 赵普老老实实地回答说:“我所知道的,确实不超出《论语》这部分。过去我用半部《论语》辅助太祖平定天下,现在我用半部《论语》辅助陛下,天下太平。” 后来赵普病逝,家人打开他的书箱,里面果真只有《论语》二十篇。 “半部论语”强调儒家思想的精深。 出自宋?罗大经《鹤林玉露》 相关人物介绍: 赵普922年-992年,字则平,幽州蓟人,后徙居洛阳,北宋著名的政治家。 显德七年960年正月,与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以黄袍加于赵匡胤之身,推翻后周,建立宋朝。乾德二年964年,任宰相,协助太祖筹划削夺藩镇,罢禁军宿将兵权,实行更戍法,改革官制,制定守边防辽等许多重大措施。992年七月因病辞世,追封真定王,赐谥"忠献",亲撰并书写八分字神道碑赐之。咸平元年998年,追封普为韩王。次年,又诏普配飨太祖庙。 赵普虽读书少,但喜《论语》,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对后世很有影响,成为以儒学治国的名言。 赵普的故事: 秒对太祖 赵普是宋朝的开国功臣,他的功劳可以和汉朝的张良和萧何相比,一次,宋太祖问赵普:"天下什么东西最大?"赵普没有立刻做出回答,他的头脑正在快速地思考着。他想,当

2018中考《论语》十二章-复习要点

------------《论语》十二章复习要点 一、文学常识: 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创始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被后人尊为“至圣先师”,与孟子合称为“孔孟”。 2、“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3、《论语》:共20篇,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书。 4、《论语》十二章: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学习方法和态度、道德修养和为人处世之道。 二、重点词语及翻译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 子乎” 时:按时时习:按一定的时间复习。说:通“悦”,愉快。知:了解。 愠:生气、发怒。君子:道德上有修养的人。朋:志同道合的人。 不亦……乎:不也是……吗,表示委婉的反问语气。 译文: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日:每天。三:虚指,泛指多次。省:自我检查,反省。为:替。谋:办事,出主意。忠:尽心竭力。信:真诚,诚实。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了呢”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有:通“又”(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常加“有”字。) 立:站立、站得住,这里指独立做事情。惑:迷惑,疑惑。天命: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耳顺:能听得进不同意见。逾:越过,超过。矩:规矩,规范。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就立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为外物所迷惑,五十岁的时候就知道了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时能听得进不同意见,七十岁时可以随心所欲,而不会越过规矩。”

论语

论语》是我国的经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在历代的统治者心目中的地位了。 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统治中国近2000年。《论语》当然也就稳坐了2000年的宝座。直至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论语》的地位才开始动遥文-化-大-革-命时期深刻的“批林批孔”,更进一步瓦解了儒家思想对人们的束缚,《论语》从此埋没人间。 《论语》究竟是什么内容?为什么他被古人视为经典,而后又成为所谓“封建统治者的工具”呢?怀着这些疑问,我漫步于《论语》的花园,尝试着去感受其中的奥秘。 粗看《论语》,不过是一本语录,和《毛主席语录》没什么差别。可细细品来,孔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思想、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理念等几乎都包含在语录的字里行间。《论语》里最常见的词汇,无非是中庸、君子、礼仁云云。 中庸却是《论语》里最容易理解的而最难做到的。中庸指的是“对人处事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衷的态度”。这种思想体现了当今北京居民的“忍”文化。对中庸的字面理解就是:惹不起躲得起、始终保持中立。这固然是好的,能避免许多不必要的争端,但过度的“忍”却能使一个民族沉睡,古代中国的发展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据。中庸是儒家的为人之道,体现了儒家学派的软弱性。 君子是一个意义深刻的词。从小就听说什么“君子动口不动手”、“观棋不语真君子”等,感觉君子就像个呆呆的人似的。事实上,君子就是孔子他们儒家学派的一种自称,是理想的“中庸”的人。比如“君子不器”、“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斗”,转载自百分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8c8999898.html,,请保留此标记都体现了君子的优良品质。与君子相对的当然就是小人了,小人并非是坏人,只是素质没有君子高罢了。《论语》花了相当篇幅直截了当的阐明君子和小人的不同点,如“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然而,君子的物质地位往往与小人相差甚远。毛泽东说过:“小人累君子,君子当存慈悲之心以救小人。”可见君子的物质生活是那么的悲惨! 礼,表现了孔子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孔子生活在动荡不安的春秋时代,诸侯国不遵守“周礼”,闹得一团乌烟瘴气。孔子的礼的核心是“正名”,即“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孔子致力于维护三纲五常,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因此,当鲁国大夫季氏“八佾舞于庭”时,孔子愤怒地说:“是可忍也,熟不可忍也?” 仁,是孔子的道德观,这后来发展成为了他学生孟子的政治主张。孔子认为,“克己复礼为仁”。克制自己,遵循“礼”,这就便是“仁”了。“仁者爱人”,这里爱的“人”是指上层社会的王室贵族;尊重朝廷贵族,“不犯上”,也说明孔子对“礼”的尊重。此外,孔子还把“仁”当作“人”的标准:“仁者,人也。” 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说过:孔子“这种所谓仁道,很显然的是顺应着奴隶解放的潮流的。这也就是人的发现。” 纵然,《论语》经历了两千个春秋,并不能完全适合我们现在的思想,但是它毕竟是经典中的经典。经典永远不会过期,我们要批判地继承这些中华传统文化,让《论语》为社会主义

论语(下半册)课外阅读题库(附答案)

六年级《论语》阅读测试题 一、填空题(20分) 1.子曰:兴于《诗》,,成于乐。 2.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 3.子在川上曰:,不舍昼夜。 4.子曰: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5.子曰:巧言乱德。,。 6.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言,。 7.子曰:其身正,;其身不正,。 二、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40分) 1.“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直而无礼则绞。”这句话缺少的部分是() A.天下有道则见 B. 勇而无礼则乱 C.临之以庄则敬 D.人而无礼则乱 2.“能以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这句话是() A.孔子评价颜回的 B.曾子评价颜回的 C.曾子评价子路的 D.孔子评价子路的 3.曾子说:“有知识的人不能没有广阔的胸怀和刚毅的性格,因为他们责任重大而且前程远大。”这句话的原句是() A.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B.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C.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D.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4.“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中的“后生”的意思是() A.忠厚的人 B.年轻人 C.学生 D.后面的学生 5.在论语中“过犹不及”本是孔子用来评价子张和子夏的,后来用来形容() A.事情做得过头比做得不够强。 B.做事情要考虑中和之道。 C.做事情不能过头。 D.事情做得过头和做得不够一样,都不合适 6.《孔子游春》中,孔子教育他的弟子们做有德行的君子,孔子认为他的学生中有德行的有()(多选) A.颜回 B.闵子骞 C.冉伯牛 D.仲弓 7.颜回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的回答是() A.仁者爱人 B.刚毅木讷 C.温文尔雅 D.克己复礼 8.司马牛问孔子什么是君子?孔子的回答是君子()(多选) A.不忧不惧 B.成人之美 C.笃信好学 D.守死善道 9.下列句子和治理国家有关的句子是() A.立不中门,行不履阈 B.人之过也,各于其党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