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技术李全利第3版答案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技术李全利第3版答案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技术李全利第3版答案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技术李全利第3版答案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技术李全利第3版答案

1.第一台计算机的问世有何意义?

答:

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问世,标志着计算机时代的到来。与现代的计算机相比,ENIAC有许多不足,但它的问世开创了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新纪元,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计算机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

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组成,运算器与控制器合称为CPU。

3.微型计算机由哪几部分构成?

答:

微型计算机由微处理器、存储器和I/O接口电路构成。各部分通过地址总线(AB)、数据总线(DB)和控制总线(CB)相连。

4.微处理器与微型计算机有何区别?

答:

微处理器集成了运算器和控制器(即CPU);而微型计算机包含微处理器、存储器和I/O接口电路等。

5.什么叫单片机?其主要特点有哪些?

答:

在一片集成电路芯片上集成微处理器、存储器、I/O接口电路,从而构成了单芯片微型计算机,即单片机。单片机主要特点有:控制性能和可靠性高;体积小、价格低、易于产品化;具有良好的性能价格比。。

6.微型计算机有哪些应用形式?各适于什么场合?

答:

微型计算机有三种应用形式:多板机(系统机)、单板机和单片机。

多板机,通常作为办公或家庭的事务处理及科学计算,属于通用计算机。

单板机,I/O设备简单,软件资源少,使用不方便。早期主要用于微型计算机原理的教学及简单的测控系统,现在已很少使用。

单片机,单片机体积小、价格低、可靠性高,其非凡的嵌入式应用形态对于满足嵌入式应用需求具有独特的优势。目前,单片机应用技术已经成为电子应用系统设计的最为常用技术手段。

7.当前单片机的主要产品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答:

多年来的应用实践已经证明,80C51的系统结构合理、技术成熟。因此,许多单片机芯片生产厂商倾力于提高80C51单片机产品的综合功能,从而形成了80C51的主流产品地位,近年来推出的与80C51兼容的主要产品有:

●ATMEL公司融入Flash存储器技术推出的AT89系列单片机;

●Philips公司推出的80C51、80C552系列高性能单片机;

●华邦公司推出的W78C51、W77C51系列高速低价单片机;

●ADI公司推出的ADμC8xx系列高精度ADC单片机;

●LG公司推出的GMS90/97系列低压高速单片机;

●Maxim公司推出的DS89C420高速(50MIPS)单片机;

●Cygnal公司推出的C8051F系列高速SOC单片机等。

8.简述单片机的开发过程。

答:

系统需求分析,硬件方案设计,软件编程,仿真调试,实际运行。

9.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方法有哪些新方法?

答:

在系统编程(ISP)技术,在应用编程(IAP)技术。

章2 80C51的结构和原理

1.80C51单片机在功能上、工艺上、程序存储器的配置上有哪些种类?

答:

功能上分为基本型和增强型;

工艺上分为HMOS工艺和CHMOS工艺;

在片内程序存储器的配置上有掩膜ROM、EPROM和Flash、无片内程序存储器形式。

2.80C51单片机的存储器的组织采用何种结构?存储器地址空间如何划分?各地址空间的地址范围和容量如何?在使用上有何特点?

答:

采用哈佛结构,在物理上设计成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两个独立的空间;80C51基本型单片机片内程序存储器为4KB,地址范围是0000H-0FFFH,用于存放程序或常数;片内数据存储器为128字节RAM,地址范围是00H-7FH,用于存放运算的中间结果、暂存数据和数据缓冲;另外在80H-FFH还配有21个SFR。

3.80C51单片机的P0~P3口在结构上有何不同?在使用上有何特点?

答:

作为通用I/O口时,P0、P1、P2和P3都是准双向口。

P0可以作为地址/数据总线,此时是一个真正的双向口;P2口可以作为地址线的高8位;P3口是双功能口,每条口线还具有不同的第二功能。

另外,P0口的驱动能力为8个TTL负载,而其它口仅可驱动4个TTL负载。

4.如果80C51单片机晶振频率分别为6 MHz、11.0592 MHz、12MHz时,机器周期分别为多少?

答:

机器周期分别为2μs,1.085μs,1μs。

5.80C51单片机复位后的状态如何?复位方法有几种?

答:

复位后,PC内容为0000H,P0口~P3口内容为FFH,SP内容为07H,SBUF内容不定,IP、IE和PCON 的有效位为0,其余的特殊功能寄存器的状态均为00H。复位方法一种是上电复位,另一种是上电与按键均有效的复位。

6.80C51单片机的片内、片外存储器如何选择?

答:

80C51的EA引脚为访问片内、片外程序存储器的选择端。访问片内、片外数据存储器需要采用不同的指令加以区分。

7.80C51单片机的PSW寄存器各位标志的意义如何?

答:

CY:进位、借位标志。有进位、借位时 CY=1,否则CY=0;

AC:辅助进位、借位标志(高半字节与低半字节间的进位或借位);

F0:用户标志位,由用户自己定义;

RS1、RS0:当前工作寄存器组选择位;

OV:溢出标志位。有溢出时OV=1,否则OV=0;

P:奇偶标志位。存于ACC中的运算结果有奇数个1时P=1,否则P=0。

8.80C51单片机的当前工作寄存器组如何选择?

答:

当前工作寄存器组的选择由特殊功能寄存器中的程序状态字寄存器PSW的RS1、RS0 来决定。

9.80C51单片机的控制总线信号有哪些?各信号的作用如何?

答:

RST/VPD:复位信号输入引脚/备用电源输入引脚;ALE/PROG:地址锁存允许信号输出引脚/编程脉冲输入引脚;EA/VPP:内外存储器选择引脚/片内EPROM(或FlashROM)编程电压输入引脚;PSEN:外部程序存储器选通信号输出引脚。

10.80C51单片机的程序存储器低端的几个特殊单元的用途如何?

答:

0000H:单片机复位入口地址;0003H:外部中断0的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000BH:定时/计数器0溢出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0013H:外部中断1的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001BH:定时/计数器1溢出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0023H:串行口的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

章3 80C51的指令系统

1.80C51系列单片机的指令系统有何特点?

答:

执行时间短。1个机器周期指令有64条,2个机器周期指令有45条,而4个机器周期指令仅有2条(即乘法和除法指令);

指令编码字节少。单字节的指令有49条,双字节的指令有45条,三字节的指令仅有17条;

位操作指令丰富。这是80C51单片机面向控制特点的重要保证。

2.80C51单片机有哪几种寻址方式?各寻址方式所对应的寄存器或存储器空间如何?

答:

80C51单片机的寻址方式有七种。即:寄存器寻址、直接寻址、寄存器间接寻址、立即寻址、基址寄存器加变址寄存器变址寻址、相对寻址和位寻址。

这些寻址方式所对应的寄存器和存储空间如下表所示。

序号寻址方式寄存器或存储空间

1 寄存器寻址寄存器R0~R7,A、AB、DPTR和C(布尔累加器)

2 直接寻址片内RAM低128字节、SFR

3 寄存器间接寻址片内RAM(@R0,@R1,SP)

片外RAM(@R0,@R1,@DPTR)

4 立即寻址ROM

5 变址寻址ROM(@A+DPTR,@A+PC)

6 相对寻址ROM(PC当前值的+127~-128字节)

7 位寻址可寻址位(内部RAM20H~2FH单元的位和部分SFR的位)

3.访问特殊功能寄存器SFR可以采用哪些寻址方式?

答:

直接寻址和位寻址方式。

4.访问内部RAM单元可以采用哪些寻址方式?

答:

直接寻址、寄存器间接寻址和位寻址方式。

5.访问外部RAM单元可以采用哪些寻址方式?

答:

寄存器间接寻址。

6.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可以采用哪些寻址方式?

答:

立即寻址、变址寻址和相对寻址方式。

7.为什么说布尔处理功能是80C51单片机的重要特点?

答:

单片机指令系统中的布尔指令集、存储器中的位地址空间与CPU中的位操作构成了片内的布尔功能系统,它可对位(bit)变量进行布尔处理,如置位、清零、求补、测试转移及逻辑“与”、“或”等操作。在实现位操作时,借用了程序状态标志器(PSW)中的进位标志Cy作为位操作的“累加器”。

8.对于80C52单片机内部RAM还存在高128字节,应采用何种方式访问?

答:

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

9.试根据指令编码表写出下列指令的机器码。

(1)MOV A,#88H----------------74H, 88H

(2)MOV R3,50H----------------ABH,50H

(3)MOV P1,#55H----------75H,90H,55H

(4)ADD A,@R1---------------------27H

(5)SETB 12H----------------------D2H,12H

10.完成某种操作可以采用几条指令构成的指令序列实现,试写出完成以下每种操作的指令序列。

(1)将R0的内容传送到R1;

(2)内部RAM单元60H的内容传送到寄存器R2;

(3)外部RAM单元1000H的内容传送到内部RAM单元60H;

(4)外部RAM单元1000H的内容传送到寄存器R2;

(5)外部RAM单元1000H的内容传送到外部RAM单元2000H。

答:

(1)MOV A,R0

MOV R1,A

(2)MOV R2,60H

(3)MOV DPTR,#1000H

MOVX A,@DPTR

MOV 60H,A

(4)MOV DPTR,#1000H

MOVX A,@DPTR

MOV R2,A

(5)MOV DPTR,#1000H

MOVX A,@DPTR

MOV DPTR,#2000H

MOVX @DPTR, A

11.若(R1)=30H,(A)=40H,(30H)=60H,(40H)=08H。试分析执行下列程序段后上述各单元内容的变化。

MOV A,@R1

MOV @R1,40H

MOV 40H,A

MOV R1,#7FH

答:

(R1)=7FH

(A)=60H

(30H)=08H

(40H)=60H

12.若(A)=E8H,(R0)=40H,(R1)=20H,(R4)=3AH,(40H)=2CH,(20H)=0FH,试写出下列各指令独立执行后有关寄存器和存储单元的内容?若该指令影响标志位,试指出CY、AC、和OV的值。

(1)MOV A,@R0

(2)ANL 40H,#0FH

(3)ADD A,R4

(4)SWAP A

(5)DEC @R1

(6)XCHD A,@R1

答:

(1)(A)=2CH

(2)(40H)=0CH

(3)(A)=22H,(CY)=1,(AC)=1,(OV)=0

(4)(A)=8EH

(5)(20H)=0EH,P=1

(6)(A)=EFH,(20)=08H

13.若(50H)=40H,试写出执行以下程序段后累加器A、寄存器R0及内部RAM的40H、41H、42H 单元中的内容各为多少?

MOV A,50H

MOV R0,A

MOV A,#00H

MOV @R0,A

MOV A,#3BH

MOV 41H,A

MOV 42H,41H

答:

(A)=3BH,(R0)=40H,(40H)=00H,(41H)=3BH,(42H)=3BH。

14.试用位操作指令实现下列逻辑操作。要求不得改变未涉及的位的内容。

(1)使ACC.0置位;

(2)清除累加器高4位;

(3)清除ACC.3,ACC.4,ACC.5,ACC.6。

答:

(1)SETB ACC.0

(2)ANL A,#0FH

(3)ANL A,#87H

15.试编写程序,将内部RAM的20H、21H、22H三个连续单元的内容依次存入2FH、2EH和2DH单元。

答:

MOV 2FH,20H

MOV 2EH,21H

MOV 2DH,22H

16.试编写程序,完成两个16位数的减法:7F4DH-2B4EH,结果存入内部RAM的30H和31H单元,30H单元存差的高8位,31H单元存差的低8位。

答:

CLR CY

MOV 30H,#7FH

MOV 31H,#4DH

MOV R0,#31H

MOV A,@R0

SUBB A ,#4E

MOV @R0,A ;保存低字节相减结果

DEC R0

MOV A,@R0

SUBB A,#2BH

MOV @R0,A ;保存高字节相减结果

17.试编写程序,将R1中的低4位数与R2中的高4位数合并成一个8位数,并将其存放在R1中。

答:ORG 1000H

mov A,R1;

ANL A,#0FH;

mov R1,A;

mov A,R2;

ANL A,#0F0H;

ORL A,R1;

mov R1,A;

SJMP $

END

MOV A,R2

ANL A,#0F0H

ORL R1,A

18.试编写程序,将内部RAM的20H、21H单元的两个无符号数相乘,结果存放在R2、R3中,R2中存放高8位,R3中存放低8位。

答:

MOV A,20H

MOV B,21H

MUL AB

MOV R3,A

MOV R2,B

19.若(CY)=1,(P1)=10100011B,(P3)=01101100B。试指出执行下列程序段后,CY、P1口及P3口内容的变化情况。

MOV P1.3,C

MOV P1.4,C

MOV C,P1.6

MOV P3.6,C

MOV C,P1.0

MOV P3.4,C

答:

(CY)=1,(P1)=10111011B,(P3)=00111100B

章4 80C51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1.80C51单片机汇编语言有何特点?

答:

汇编语言结构紧凑、灵活,汇编成的目标程序效率高,具有占存储空间少、运行速度快、实时性强等优点。它是面向机器的语言,对于单片机硬件的操作直接、方便,有利于初学者对单片机结构的认知。

但它与高级语言相比移植性不好、编程复杂、对编程人员的基础要求高。

2.利用80C51单片机汇编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步骤如何?

答:

一、任务分析

首先,要对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目标进行深入分析,明确系统设计任务:功能要求和技术指标。然后对系统的运行环境进行调研。这是应用系统程序设计的基础和条件。

二、算法设计

经过任务分析和环境调研后,已经明确的功能要求和技术指标可以用数学方法(或模型)来描述,进而把一个实际的系统要求转化成由计算机进行处理的算法。并对各种算法进行分析比较,并进行合理的优化。

三、流程描述

程序的总体构建。先要确定程序结构和数据形式,资源分配和参数计算等。然后根据程序运行的过程,规划程序执行的逻辑顺序,用图形符号将程序流程绘制在平面图上。应用程序的功能通常可以分为若干部分,用流程图将具有一定功能的各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

流程图可以分为总流程图和局部流程图。总流程图侧重反映程序的逻辑结构和各程序模块之间的相互关系;局部流程图反映程序模块的具体实施细节。

3.常用的程序结构有哪几种?特点如何?

答:

顺序程序:无分支、无循环结构的程序,其执行流程是依指令在存储器中的存放顺序进行的;

分支程序:可以改变程序的执行顺序;

循环程序:按某种控制规律重复执行的程序,控制一部分指令重复执行若干次,以便用简短的程序完成大量的处理任务。

4.子程序调用时,参数的传递方法有哪几种?

答:

利用累加器或寄存器;

利用存储器;

利用堆栈。

5.什么是伪指令?常用的伪指令功能如何?

答:

伪指令是汇编程序能够识别并对汇编过程进行某种控制的汇编命令。常用的伪指令包括:

ORG,功能是向汇编程序说明下面紧接的程序段或数据段存放的起始地址;

END,功能是结束汇编;

DB,功能是从标号指定的地址单元开始,在程序存储器中定义字节数据;

DW,功能是从标号指定的地址单元开始,在程序存储器中定义字数据空间;

EQU,功能是将表达式的值或特定的某个汇编符号定义为一个指定的符号名;

BIT,功能是将位地址赋给指定的符号名。

6.设被加数存放在内部RAM的20H、21H单元,加数存放在22H、23H单元,若要求和存放在24H、25H中,试编写出16位无符号数相加的程序(采用大端模式存储)。

答:程序如下:

ORG 0000H

MOV R0,#21H

MOV R1,#23H

MOV A,@R0

ADD A,@R1

MOV 25H,A

DEC R0

DEC R1

MOV A,@R0

ADDC A,@R1

MOV 24H,A

SJMP $

END

7.编写程序,把外部RAM中1000H~101FH的内容传送到内部RAM的30H~4FH中。

答:

ORG 0000H

MOV R0,#30H

MOV R7,#32

LOOP:MOVX A,@DPTR

MOV @R0,A

INC R0

INC DPTR

DJNZ R7,LOOP

RET

8.编写程序,实现双字节无符号数加法运算,要求(R0R1)+(R6R7)→(60H61H)。

答:

ORG 0000H

MOV A,R1

ADD A,R7

MOV 61H,A

MOV A,R0

ADDC A,R6

MOV 60H,A

SJMP $

END

9.若80C51的晶振频率为6MHz,试计算延时子程序的延时时间。

DELAY:MOV R7,#0F6H

LP:MOV R6,#0FAH

DJNZ R6,$

DJNZ R7,LP

RET

答:延时时间:2μs*{[1+((1+2*250+2)*246)+2]+2}=0.247486秒(含调用指令2个机器周期)

10.在内部RAM 的30H~37H单元存有一组单字节无符号数。要求找出最大数存入BIG单元。试编写程序实现。

答:

ORG 0000H

BIG DATA 2FH

ONE DATA 2AH

TWO DATA 2BH

START:MOV R7,#7 ;比较次数

LOOP:MOV A,@R0

MOV ONE,A

INC R0

MOV TWO,@R0

CLR C

SUBB A,@R0

JC NEXT ;ONE小,TWO大继续比下一对数

MOV @R0,ONE ;ONE大放后面(交换)

DEC R0

MOV @R0,TWO ;TWO小放前面

INC R0 ;

NEXT:DJNZ R7,LOOP

MOV BIG,37H

SJMP $

END

11.编写程序,把累加器A中的二进制数变换成3位BCD码,并将百、十、个位数分别存放在内部RAM 的50H、51H、52H中。

答:单字节二进制数转换为压缩的BCD码仅需要2个字节;在将压缩的BCD码拆分存于3个单元。

org 0

MOV 52H,#0

MOV 51H,#0

MOV 50H,#0

MOV A,#0FDh

LCALL DCDTH

SJMP $

DCDTH:MOV R7,#8

MOV R0,A ;暂存于R0

LOOP:CLR C

MOV A,R0

RLC A

MOV R0,A

MOV R1,#51H;

MOV A,@R1 ;

ADDC A,@R1 ;

DA A ;

MOV @R1,A ;

DEC R1

MOV A,@R1

ADDC A,@R1

DA A

MOV @R1,A

DJNZ R7,LOOP

INC R1 ;50H已是结果,R1指向51H,51H单元需拆分

MOV A,#00H

XCHD A,@R1

MOV 52H,A

MOV A,@R1

SWAP A

MOV @R1,A

RET

END

12.编写子程序,将R1中的2个十六进制数转换为ASCII码后存放在R3和R4中。答:

ORG 0

MOV R1,#5BH

MOV A,R1

ANL A,#0F0H

SWAP A

ACALL ASCII

MOV R3,A

MOV A,R1

ANL A, #0FH

ACALL ASCII

MOV R4, A

SJMP $

ASCII:PUSH ACC

CLR C

SUBB A, #0AH

POP ACC

JC LOOP

ADD A, #07H

LOOP: ADD A, #30H

RET

END

13.编写程序,求内部RAM中50H~59H十个单元内容的平均值,并存放在5AH单元。

答:

ORG 0000H

MOV R7,#10

MOV R0,#50H

MOV B,#10

CLR C

CLR A

LOOP:ADDC A,@R0

INC R0

DJNZ R7,LOOP

DIV AB

MOV 5AH,A

SJMP $

END

14.如图4.10所示,编制程序实现:上电后显示“P”,有键按下时显示相应的键号“0”~“7”。答:

实现程序如下:

TEMP EQU 30H

ORG 0000H

JMP START

ORG 0100H

START:MOV SP,#5FH

MOV P0,#8CH ;正序显示"P"

MOV P3,#0FFH ;输入方式

CLR CY

NOKEY:MOV A,P3

CPL A

JZ NOKEY ;无键按下

MOV TEMP,P3 ;有键按下

CALL D10ms

MOV A,P3

CJNE A,TEMP,NOKEY ;去抖动

MOV R2,#0 ;键号计数器复位

MOV A,TEMP

LP:RRC A

JNC DONE

INC R2

SJMP LP

DONE:MOV A,R2

MOV DPTR,#CODE_P0

MOVC A,@A+DPTR

MOV P0,A

JMP NOKEY

D10ms:MOV R5,#10 ;10MS

D1ms:MOV R4,#249

DL:NOP

NOP

DJNZ R4,DL

DJNZ R5,D1ms

RET

CODE_P0:

DB 0C0H,0F9H,0A4H,0B0H,99H,92H,82H,0F8H

DB 80H,90H,88H,83H,0C6H,0A1H,86H,8EH

END

章5 80C51的中断系统及定时/计数器

1.80C51有几个中断源?各中断标志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复位的?CPU响应各中断时,其中断入口地址是多少?

答:5个中断源,分别为外中断INT0和INT1、T0和T1溢出中断、串口中断。

电平方式触发的外中断标志与引脚信号一致;边沿方式触发的外中断响应中断后由硬件自动复位。

T0和T1,CPU响应中断时,由硬件自动复位。

RI和TI,由硬件置位。必须由软件复位。

另外,所有能产生中断的标志位均可由软件置位或复位。

各中断入口地址:INT0―0003H,T0—000BH,INT1—0013H,T1—001BH,RI和TI—0023H。

2.某系统有三个外部中断源1、2、3,当某一中断源变低电平时便要求CPU处理,它们的优先处理次序由高到低为3、2、1,处理程序的入口地址分别为2000H、2100H、2200H。试编写主程序及中断服务程序(转至相应的入口即可)。

答:将3个中断信号经电阻线或,接INT1。

ORG 0000H

LJMP MAIN

ORG 00013H

LJMP ZDFZ

ORG 0040H

MAIN:SETB EA

SETB EX1

SJMP $

0RG 0200H

ZDFZ:PUSH PSW

PUSH ACC

JB P1.0,DV0

JB P1.1,DV1

JB P1.2,DV2

INRET:POP ACC

POP PSW

RETI

ORG 2000H

DV0:------------

JMP INRET

ORG 2100H

DV1:------------

JMP INRET

ORG 2200H

DV2:------------

JMP INRET

3.外部中断源有电平触发和边沿触发两种触发方式,这两种触发方式所产生的中断过程有何不同?怎样设定?

答:

当IT0=0时,INT0为电平触发方式。电平触发方式时,CPU在每个机器周期的S5P2采样INT0引脚电平,当采样到低电平时,置IE0=1向CPU请求中断;采样到高电平时,将IE0清0。在电平触发方式下,CPU响应中断时,不能自动清除IE0标志。

电平触发方式时,外部中断源的有效低电平必须保持到请求获得响应时为止,不然就会漏掉;在中断服务结束之前,中断源的有效的低电平必须撤除,否则中断返回之后将再次产生中断。该方式适合于外部中断输入为低电平,且在中断服务程序中能清除外部中断请求源的情况。

当IT0=1时,INT0为边沿触发方式。边沿触发方式时,CPU在每个机器周期的S5P2采样INT0引脚电平,如果在连续的两个机器周期检测到INT0引脚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即第一个周期采样到INT0=1,第二

个周期采样到INT0=0,则置IE0=1,产生中断请求。在边沿触发方式下,CPU响应中断时,能由硬件自动清除IE0标志。

边沿触发方式时,在相继两次采样中,先采样到外部中断输入为高电平,下一个周期采样到为低电平,则在IE0或IE1中将锁存一个逻辑1。若CPU暂时不能响应,中断申请标志也不会丢失,直到CPU响应此中断时才清0。另外,为了保证下降沿能够被可靠地采样到,INT0和INT1引脚上的负脉冲宽度至少要保持一个机器周期(若晶振频率为12MHz,为1微秒)。边沿触发方式适合于以负脉冲形式输入的外部中断请求。

4.定时/计数器工作于定时和计数方式时有何异同点?

答:

定时/计数器实质是加1计数器。

不同点:设置为定时器模式时,加1计数器是对内部机器周期计数(1个机器周期等于12个振荡周期,即计数频率为晶振频率的1/12)。计数值乘以机器周期就是定时时间。设置为计数器模式时,外部事件计数脉冲由T0或T1引脚输入到计数器。在每个机器周期的S5P2期间采样T0、T1引脚电平。当某周期采样到一高电平输入,而下一周期又采样到一低电平时,则计数器加1,更新的计数值在下一个机器周期的S3P1期间装入计数器。

相同点:它们的工作原理相同,它们都有4种工作方式,由TMOD中的M1M0设定,即

方式0:13位计数器;

方式1:16位计数器;

方式2:具有自动重装初值功能的8位计数器;

方式3:T0分为两个独立的8位计数器,T1停止工作。

5.定时/计数器的4种工作方式各有何特点?

答:

方式0位13位计数器,由TL0的低5位(高3位未用)和TH0的8位组成。TL0的低5位溢出时向TH0进位,TH0溢出时,置位TCON中的TF0标志,向CPU发出中断请求。

计数初值计算的公式为:

X=213-N

方式1的计数位数是16位,由TL0作为低8位、TH0作为高8位,组成了16位加1计数器。计数个数与计数初值的关系为:

X=216-N

方式2为自动重装初值的8位计数方式。TH0为8位初值寄存器。当TL0计满溢出时,由硬件使TF0置1,向CPU发出中断请求,并将TH0中的计数初值自动送入TL0。TL0从初值重新进行加1计数。周而复始,直至TR0=0才会停止。计数个数与计数初值的关系为:

X=28-N

方式3只适用于定时/计数器T0,定时器T1处于方式3时相当于TR1=0,停止计数。方式3时,T0分成为两个独立的8位计数器TL0和TH0,TL0使用T0的所有控制位。当TL0计数溢出时,由硬件使TF0置1,向CPU发出中断请求。而TH0固定为定时方式(不能进行外部计数),并且借用了T1的控制位TR1、TF1。因此,TH0的启、停受TR1控制,TH0的溢出将置位TF1。

6.要求定时/计数器的运行控制完全由TR1、TR0确定和完全由INT0、INT1高低电平控制时,其初始化编程应作何处理?

答:TMOD中GATE的值不同:完全由TR1、TR0确定时GATE为0;完全由INT0、INT1高低电平控制时GATE为1。

7.当定时/计数器T0用作方式3时,定时/计数器T1可以工作在何种方式下?如何控制T1的开启和关闭?

答:T0用作方式3时,T1可以工作在方式0、1和2。T1的开启由TR1控制,即TR1=1时,T1开始工作;TR1=0时或者定时/计数器工作在方式3时,T1停止工作。

8.利用定时/计数器T0从P1.0输出周期为1s,脉宽为20ms的正脉冲信号,晶振频率为12MHz。试设计程序。

答:

采用定时20ms,然后再计数1、49次的方法实现。

a、T0工作在定时方式1时,控制字TMOD配置:

M1M0=01,GATE=0,C/T=0,可取方式控制字为01H;

b、计算计数初值X:

晶振为12 MHz,所以机器周期Tcy为1μs。

N=t/ Tcy =20×10-3/1×10-6=20000

X=216-N=65536-20000=45536=4E20H

即应将4EH送入TH1中,20H送入TL1中。

c、实现程序如下:

ORG 0000H

AJMP MAIN ;跳转到主程序

ORG 0030H

MAIN:MOV TMOD,#01H ;设T1工作于方式2

MOV TH0,# 4EH ;装入循环计数初值

MOV TL0,#20H ;首次计数值

LP0:SETB P1.0

ACALL NT0

CLR P1.0

MOV R7,#49 ;计数49次

LP1:ACALL NT0

DJNZ R7,LP1

AJMP LP0

NT0:MOV TH0,# 4EH

MOV TL0,#20H

SETB TR0

JNB TF0,$

CLR TR0

CLR TF0

RET

END

9.要求从P1.1引脚输出1000Hz方波,晶振频率为12MHz。试设计程序。

答:采用T0实现

a、T0工作在定时方式1时,控制字TMOD配置:

M1M0=01,GATE=0,C/T=0,可取方式控制字为01H;

b、计算计数初值X:

晶振为12 MHz,所以机器周期Tcy为1μs。1/1000=1×10-3

N=t/ Tcy =0.5×10-3/1×10-6=500

X=216-N=65536-500=65036=FE0CH

即应将FEH送入TH0中,0CH送入TL0中。

c、实现程序如下:

ORG 0000H

AJMP MAIN ;跳转到主程序

ORG 000BH ;T0的中断入口地址

LJMP DVT0

ORG 0030H

MAIN:MOV TMOD,#01H ;设T0工作于方式2

MOV TH0,# 0FE H ;装入循环计数初值

MOV TL0,#0CH ;首次计数值

SETB ET0 ;T0开中断

SETB EA ;CPU开中断

SETB TR0 ;启动T0

SJMP $ ;等待中断

DVT0:CPL P1.1

MOV TH0,# 0FE H

MOV TL0,# 0C H

SETB TR0

RETI

END

10.试用定时/计数器T1对外部事件计数。要求每计数100,就将T1改成定时方式,控制P1.7输出一个脉宽为10ms的正脉冲,然后又转为计数方式,如此反复循环。设晶振频率为12MHz。

答:

a、T1工作在计数方式2时,控制字TMOD配置:

M1M0=10,GATE=0,C/T=1,可取方式控制字为60H;

T1工作在定时方式1时,控制字TMOD配置:

M1M0=01,GATE=0,C/T=0,可取方式控制字为10H;

b、计算初值X:

定时10ms时:

晶振为12 MHz,所以机器周期Tcy为1μs。

N=t/ Tcy =10×10-3/1×10-6=10000

X=216-N=65536-10000=55536=D8F0H

即应将D8H送入TH1中,F0H送入TL1中。

计数100时:

N=100

X=28-N=256-100=156=9C H

c、实现程序如下:

ORG 0000H

AJMP MAIN ;跳转到主程序

ORG 001BH ;T1的中断入口地址

LJMP DVT1

ORG 0030H

MAIN:MOV TMOD,#60H ;T1工作于计数方式2

MOV TH1,#9CH ;装入计数初值

MOV TL1,#9CH ;

CLR P1.7

SETB ET1 ;T1开中断

SETB EA ;CPU开中断

SETB TR1 ;启动T1

SJMP $ ;等待中断

DVT1:SETB P1.7

CLR ET1

CLR TR1

MOV TMOD,#10H ;T1工作于定时方式1

MOV TH1,#0D8H ;装初值

MOV TL1,#0F0H

SETB TR1

JNB TF1,$ ;查询等待10ms

CLR TF1

CLR TR1

CLR P1.7

MOV TMOD,#60H ;T1工作于计数方式2

MOV TH1,#9CH ;装初值

MOV TL1,#9CH ;

SETB ET1 ;T1开中断

SETB TR1 ;启动T1

RETI

END

11.利用定时/计数器T0产生定时时钟,由P1口控制8个指示灯。编一个程序,使8个指示灯依次闪动,闪动频率为1次/秒(即,亮1秒后熄灭并点亮下一个,-----)。

答:采用定时20ms,计数50次实现1秒定时。编制1秒延时子程序,由主程序调用。

a、T0工作在定时方式1时,控制字TMOD配置:

M1M0=01,GATE=0,C/T=0,可取方式控制字为01H;

b、计算计数初值X:

晶振为12 MHz,所以机器周期Tcy为1μs。

N=t/ Tcy =20×10-3/1×10-6=20000

X=216-N=65536-20000=45536=4E20H

即应将4EH送入TH1中,20H送入TL1中。

c、实现程序如下:

ORG 0000H

AJMP MAIN ;跳转到主程序

ORG 0030H

MAIN:CLR CY

MOV A,#01H

LP0:MOV P1,A

CALL D1SEC

RL A

AJMP LP0

D1SEC:MOV R7,#50 ;计数50次

MOV TMOD,#01H

DL:MOV TH0,#4EH

MOV TL0,#20H

SETB TR0

JNB TF0,$

CLR TR0

CLR TF0

高电压技术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电压技术练习题(一) 一、填空题 1.描述气体间隙放电电压与气压之间关系的是(A)

A、巴申定律 B、汤逊理论 C、流注理论 D、小桥理论。 2.防雷接地电阻值应该( A )。 A、越小越好 B、越大越好 C、为无穷大 D、可大可小 3.沿着固体介质表面发生的气体放电称为(B) A电晕放电 B、沿面放电 C、火花放电 D、余光放电 4.能够维持稳定电晕放电的电场结构属于(C) A、均匀电场 B、稍不均匀电场 C、极不均匀电场 D、同轴圆筒 5.固体介质因受潮发热而产生的击穿过程属于(B) A、电击穿 B、热击穿 C、电化学击穿 D、闪络 6.以下试验项目属于破坏性试验的是(A )。 A、耐压试验 B、绝缘电阻测量 C、介质损耗测量 D、泄漏测量 7.海拔高度越大,设备的耐压能力(B)。 A、越高 B、越低 C、不变 D、不确定 8.超高压输电线路防雷措施最普遍使用的是(B ) A、避雷针 B、避雷线 C、避雷器 D、放电间隙 9.变电站直击雷防护的主要装置是(A )。 A、避雷针 B、避雷线 C、避雷器 D、放电间隙 10.对固体电介质,施加下列电压,其中击穿电压最低的是(C)。

A、直流电压 B、工频交流电压 C、高频交流电压 D、雷电冲击电压 11.纯直流电压作用下,能有效提高套管绝缘性能的措施是(C)。 A、减小套管体电容 B、减小套管表面电阻 C、增加沿面距离 D、增加套管壁厚 12.由于光辐射而产生游离的形式称为( B )。 A、碰撞游离 B、光游离 C、热游离 D、表面游离答案:B 19.解释气压较高、距离较长的间隙中的气体放电过程可用( A ) A、流注理论 B、汤逊理论 C、巴申定律 D、小桥理论 13测量绝缘电阻不能有效发现的缺陷是( D )。 A、绝缘整体受潮 B、存在贯穿性的导电通道 C、绝缘局部严重受潮 D、绝缘中的局部缺陷 14.设 S1、S2 分别为某避雷器及其被保护设备的伏秒特性曲线,要使设备受到可靠保护必须( B )。 A、S1高于S2 B、S1低于S2 C、S1等于S2 D、S1与S2 相交 15.表示某地区雷电活动强度的主要指标是指雷暴小时与( B )。 A、耐雷水平 B、雷暴日 C、跳闸率 D、大气压强 16.极不均匀电场中的极性效应表明( D )。 A、负极性的击穿电压和起晕电压都高 B、正极性的击穿电压和起晕电压都高 C、负极性的击穿电压低和起晕电压高 D、正极性的击穿电压低和起晕电压高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期终试卷(A)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一﹑填空题(将正确答案填在题干的空白处。1分×35=35分) 1、十进制数-47用8位二进制补码表示为:11010001B。 2、89C51含4KB Flash ROM,128B的RAM,在物理上有4个独立的存储器 空间。 3、若8031单片机的晶振频率fosc=12MHz,则振荡周期为1/12us ,状态周期为1/6us ,机器周期为1us ,执行MUL AB指令需要时间为4us 。 4、假定A=85H,R0=20H,(20H)=0AFH。执行指令:ADD A,@R0后,累加器 A的内容34H ,CY的内容1 ,AC的内容1 ,OV的内容1 。 5、假定DPTR的内容为8100H,累加器A的内容为40H,执行下列指令: MOVC A,@A+DPTR 后,送入A的是程序存储器8140H 单元的内容。 6、PSW中RS1 RS0=10H时,R2的地址为12H 。 7、ROM在物理上分为片内ROM 和片外ROM ,在逻辑上两者统一编址。 8、MCS-51单片机当EA=1时,首先使用的是片内程序存储器,存储容量超过4KB时开始使用外部程序存储器;EA=0时,则仅仅使用片外程序存储器。 9、MCS—51单片机访问片外存储器时,利用ALE 信号锁存来自P0 口的低8位地址信号。 10、欲使P1口的高4位输出1,而低4位不变,应执行一条ORL P1,#0F0H指令。 11、12根地址线可选4KB个存储单元,32KB存储单元需要15 根地址线。 12、设80C51 fosc=12MHz,定时器工作在方式0,则最大定时时间为8192μs。 13、异步串行数据通讯有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共三种传送方式。 14、51单片机的中断系统最多可以有 2 个嵌套。 15、8031单片机指令MOV是访问内RAM ,最大范围为256B ,MOVX是访问外RAM ,最大范围为64KB,MOVC是访问ROM ,最大范围为64KB 。 二、单项选择(1分×15=15分) 1、MCS-51上电复位后,SP的内容是(B) (A)00H (B)07H (C)60H (D)70H 2、80C51是(C)

数字电子技术试题及答案(题库)

《数字电子技术》试卷 姓名:__ 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 1. 有一数码10010011,作为自然二进制数时,它相当于十进制数( ),作为8421BCD 码时,它相当于 十进制数( )。 2.三态门电路的输出有高电平、低电平和( )3种状态。 3.TTL 与非门多余的输入端应接( )。 4.TTL 集成JK 触发器正常工作时,其d R 和d S 端应接( )电平。 5. 已知某函数??? ??+??? ??++=D C AB D C A B F ,该函数的反函数F =( ) 。 6. 如果对键盘上108个符号进行二进制编码,则至少要( )位二进制数码。 7. 典型的TTL 与非门电路使用的电路为电源电压为( )V ,其输出高电平为( )V ,输出低电平为( )V , CMOS 电路的电源电压为( ) V 。 8.74LS138是3线—8线译码器,译码为输出低电平有效,若输入为A 2A 1A 0=110时,输出 01234567Y Y Y Y Y Y Y Y 应为( )。 9.将一个包含有32768个基本存储单元的存储电路设计16位为一个字节的ROM 。该ROM 有( )根地址线,有( )根数据读出线。 10. 两片中规模集成电路10进制计数器串联后,最大计数容量为( )位。 11. );Y 3 =( )。

12. 某计数器的输出波形如图1所示,该计数器是( )进制计数器。 13.驱动共阳极七段数码管的译码器的输出电平为( )有效。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函数F(A,B,C)=AB+BC+AC 的最小项表达式为( ) 。 A .F(A,B,C)=∑m (0,2,4) B. (A,B,C)=∑m (3,5,6,7) C .F(A,B,C)=∑m (0,2,3,4) D. F(A,B,C)=∑m (2,4,6,7) 2.8线—3线优先编码器的输入为I 0—I 7 ,当优先级别最高的I 7有效时,其输出012Y Y Y ??的值是( )。 A .111 B. 010 C. 000 D. 101 3.十六路数据选择器的地址输入(选择控制)端有( )个。 A .16 B.2 C.4 D.8 4. 有一个左移移位寄存器,当预先置入1011后,其串行输入固定接0,在4个移位脉冲CP 作用下,四位数据的移位过程是( )。 A. 1011--0110--1100--1000--0000 B. 1011--0101--0010--0001--0000 C. 1011--1100--1101--1110--1111 D. 1011--1010--1001--1000--0111 5.已知74LS138译码器的输入三个使能端(E 1=1, E 2A = E 2B =0)时,地址码A 2A 1A 0=011,则输出 Y 7 ~Y 0是( ) 。 A. 11111101 B. 10111111 C. 11110111 D. 11111111 6. 一只四输入端或非门,使其输出为1的输入变量取值组合有( )种。 A .15 B .8 C .7 D .1 7. 随机存取存储器具有( )功能。 A.读/写 B.无读/写 C.只读 D.只写 8.N 个触发器可以构成最大计数长度(进制数)为( )的计数器。

(完整版)高电压技术(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_2

第一章作业V 1- 1解释下列术语 (1)气体中的自持放电;(2)电负性气体; (3)放电时延;(4)50%冲击放电电压;(5)爬电比距。 答:(1)气体中的自持放电:当外加电场足够强时,即使除去外界电离因子,气体中的放电仍然能够维持的现象; (2 )电负性气体:电子与某些气体分子碰撞时易于产生负离子,这样的气体分子组成的气体称为电负性气体; (3)放电时延:能引起电子崩并最终导致间隙击穿的电子称为有效电子,从电压上升到静态击穿电压开始到出现第一个有效电子所需的时间称为统计时延,出现有效电子到间隙击穿所需的时间称为放电形成时延,二者之和称为放电时延;(4)50%冲击放电电压:使间隙击穿概率为50%的冲击电压,也称为50%冲击击穿电压; (5)爬电比距:爬电距离指两电极间的沿面最短距离,其与所加电 压的比值称为爬电比距,表示外绝缘的绝缘水平,单位cm/kV。

1-2汤逊理论与流注理论对气体放电过程和自持放电条件的观点有何不同?这两种理论各适用于何种场合? 答:汤逊理论认为电子碰撞电离是气体放电的主要原因,二次电子来源于正离子撞击阴极使阴极表面逸出电子,逸出电子是维持气体放电的必要条件。所逸出的电子能否接替起始电子的作用是自持放电的判据。流注理论认为形成流注的必要条件是电子崩发展到足够的程度后,电子崩中的空间电荷足以使原电场明显畸,流注理论认为二次电子的主要来源是空间的光电离。 汤逊理论的适用范围是短间隙、低气压气隙的放电;流注理论适用于高气压、长间隙电场气隙放电。 1-3在一极间距离为1cm的均匀电场电场气隙中,电子碰撞电离系数a =11cm-1。今有一初始电子从阴极表面出发,求到达阳极的电子崩中的电子数目。 解:到达阳极的电子崩中的电子数目为 n a e d e11 1 59874 答:到达阳极的电子崩中的电子数目为59874个。 1-5近似估算标准大气条件下半径分别为1cm和1mm的光滑导 线的电晕起始场强。 解:对半径为1cm的导线 0 3 0 3 Ec 30m 3 (1 ——)30 1 1 (1 )39( kV / cm) .r 3 1 1

高电压技术第二版习题答案

第一章 1—1 气体中带电质点是通过游离过程产生的。游离是中性原子获得足够的能量(称游离能)后成为正、负带电粒子的过程。根据游离能形式的不同,气体中带电质点的产生有四种不同方式: 1.碰撞游离方式在这种方式下,游离能为与中性原子(分子)碰撞瞬时带电粒子所具有的动能。虽然正、负带电粒子都有可能与中性原子(分子)发生碰撞,但引起气体发生碰撞游离而产生正、负带电质点的主要是自由电子而不是正、负离子。 2.光游离方式在这种方式下,游离能为光能。由于游离能需达到一定的数值,因此引起光游离的光主要是各种高能射线而非可见光。 3.热游离方式在这种方式下,游离能为气体分子的内能。由于内能与绝对温度成正比,因此只有温度足够高时才能引起热游离。 4.金属表面游离方式严格地讲,应称为金属电极表面逸出电子,因这种游离的结果在气体中只得到带负电的自由电子。使电子从金属电极表面逸出的能量可以是各种形式的能。 气体中带电质点消失的方式有三种: 1.扩散带电质点从浓度大的区域向浓度小的区域运动而造成原区域中带电质点的消失,扩散是一种自然规律。 2.复合复合是正、负带电质点相互结合后成为中性原子(分子)的过程。复合是游离的逆过程,因此在复合过程中要释放能量,一般为光能。 、水蒸汽)分子易吸附气体中的自由 3.电子被吸附这主要是某些气体(如SF 6 电子成为负离子,从而使气体中自由电子(负的带电质点)消失。 1—2 自持放电是指仅依靠自身电场的作用而不需要外界游离因素来维持的放电。外界游离因素是指在无电场作用下使气体中产生少量带电质点的各种游离因素,如宇宙射线。讨论气体放电电压、击穿电压时,都指放电已达到自持放电阶段。 汤生放电理论的自持放电条件用公式表达时为 γ(eαs-1)=1 此公式表明:由于气体中正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向阴极运动,撞击阴极,此时已起码撞出一个自由电子(即从金属电极表面逸出)。这样,即便去掉外界游离因素,仍有引起碰撞游离所需的起始有效电子,从而能使放电达到自持阶段。 1—3 汤生放电理论与流注放电理论都认为放电始于起始有效电子通过碰撞游离形成电子崩,但对之后放电发展到自持放电阶段过程的解释是不同的。汤生放电理论认为通过正离子撞击阴极,不断从阴极金属表面逸出自由电子来弥补引起电子碰撞游离所需的有效电子。而流注放电理论则认为形成电子崩后,由于正、负空间电荷对电场的畸变作用导致正、负空间电荷的复合,复合过程所释放的光能又引起光游离,光游离结果所得到的自由电子又引起新的碰撞游离,形成新的电子崩且汇合到最初电子崩中构成流注通道,而一旦形成流注,放电就可自己维持。因此汤生放电理论与流注放电理论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对放电达到自持阶段过程的解释不同,或自持放电的条件不同。 汤生放电理论适合于解释低气压、短间隙均匀电场中的气体放电过程和现象,而流注理论适合于大气压下,非短间隙均匀电场中的气体放电过程和现象。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在线考试试题答案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远程教育学院期末考核 《单片原理及应用》 说明:共100分,每题20分,在下题中任选5题。 1.MCS-51的时钟周期、机器周期、指令周期是如何分配的?当振荡频率为10MHz时,一 个机器周期为多少毫秒? 参考第二章第四节。MCS-51典型的指令周期为一个机器周期,每个机器周期由6个状态周期组成,每个状态周期由2个时钟周期(振荡周期)组成。一个机器周期=6×一个状 态周期=12×一个时钟周期=12× 答: 为使单片机能够完成取指、译码、执行指令等操作,需要为单片机提供时钟信号以产生必要的时序。单片机振荡电路中的振荡信号对应的周期叫振荡周期(时钟周期)。对振荡周期12分频后得到的信号周期叫做机器周期,即12个时钟周期,是1个机器周期。一个机器周期宽度为6个状态周期,并依次表示为S1~S6。每个状态周期由2个时钟周期(振荡周期)组成。Mcs51单片机的111条指令,执行时,所花费的时间,称为指令周期。 一个机器周期=6×一个状态周期=12×一个时钟周期=12×=12×1/10=1.2 us=0.0012ms 2.指出下列指令中画线的操作数的寻址方式? MOV R0, #55H ;立即寻址 MOV A, 2AH ;直接寻址 MOV A, @R1 ;寄存器间接寻址 MOV @R0, A ;寄存器寻址 ADD A, R7 ;寄存器寻址 MOVX A, @DPTR ;寄存器间接寻址 MOV DPTR, #0123H ;立即寻址 MOVC A, @A+DPTR ;基址加变址寻址 INC DPTR;寄存器寻址 参考第三章第二节指令寻址方式 3.外部RAM中从1000H到10FFH有一个数据区,现在将它传送到外部RAM中2500H单元 开始的区域中,编程完成上述功能。 参考第三章第三节数据传送类指令和第六章第二节外部存储器扩展 START: MOV R0,#00H MOV DPTR,#1000H LOOP: MOVX A,@DPTR MOV DPH,#25H MOVX @DPTR,A MOV DPH,#10H

电工电子技术试题及答案..

电工电子技术试题 一、填空题(共133题,每空一分) 1、电力系统中一般以大地为参考点,参考点的电位为 0伏 2、欧姆定律一般可分为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和全电路欧姆定律。 3、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是用来说明电路中电压、电流和电阻三个物理量之间关系的定律。 4、全电路欧姆定律,说明了回路中电流Ⅰ与电源电动势的代数和成比,而与回路中的 及之和成反比。 5、导体电阻的单位是欧姆,简称欧,用符号表示,而电阻率则用符号表示。 6、已知电源电动势为E,电源的内阻压降为U0,则电源的端电压U= E-U O。 7、有一照明线路,电源端电压为220伏,负载电流为10安,线路的总阻抗为0.2欧姆,那么负载端电 压为 218 伏。 8、串联电路中的处处相等,总电压等于各电阻上之和。 9、一只220伏15瓦的灯泡与一只220伏100瓦的灯泡串联后,接到220伏电源上,则 15 瓦灯 泡较亮,而 100 瓦灯泡较暗。 10、1度电就是1千瓦的功率做功1小时所消耗的电量,所以它的单位又叫千瓦时。 11、频率是单位时间内交流电重复变化的次数。 12、某正弦交流电流,频率为50赫,最大值为20安,初相位为-40°,此正弦交流电的瞬时值表达式 为 u=20sin(314t- 40°) ,相量式为。 13、如果用交流电压表测量某交流电压,其读数为380伏,此交流电压的最大值为 537 伏。 14、把一个100欧的电阻元件接到频率为50赫、电压为10伏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其电流为 0.1A 安。 15、有一电感L为0.08亨的纯电感线圈,通过频率为50赫的交流电流,其感抗X L= 25.12 欧。如 通过电流的频率为10000赫,其感抗X L= 5024 欧。 16、一个10微法的电容接在50赫的交流电源上,其容抗X C= 318 欧,如接在2000赫的交流电源上, 它的容抗X C= 7.95 欧。 17、某正弦交流电流为i=100sin(6280t- π/4)毫安,它的频率f= 1000Hz ,周期T= 0.001 秒, 角频率ω= 6280 ,最大值Im= 100mA ,有效值I= 100/1.414 mA ,初相位φ=π/4 。 18、已知两交流电流分别为i1=15sin(314t+45°)安,i2=10sin(314t-30°)安,它们的相位差为75 °。 19、在纯电感交流电路中,电感元件两端的电压相位超前电流 90 度。 20、在纯电容交流电路中,电容元件两端的电压相位滞后电流 90 度。 21、在纯电阻交流电路中,电阻元件通过的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相位同相。 22、交流电路中的有功功率用符号 P 表示,其单位是 W 。 23、交流电路中的无功功率用符号 Q 表示,其单位是 VAR 。 24、交流电路中的视在功率用符号 S 表示,其单位是 VA 。 25、三相正弦交流电的相序,就是三相交流电到达最大值的顺序。 26、如三相对称负载采用星形接法时,则负载的相电压等于电源的相电压,线电流等于相电流的 1 倍。 27、如三相对称负载采用三角形接法时,则负载的相电压等于电源的线电压, 倍。 28、在三相对称电路中,已知线电压U、线电流I及功率因数角φ,则有功功率P=UICOSφ,无功功率 Q=UISINφ,视在功率S=UI 29伏。 30、当三相发电机的三相绕组联成星形时,其线电压为380伏,它的相电压为 220 伏。 31、有一台三相异步电动机,额定电压为380伏,三角形联接,若测出线电流为30安,那么通过每相绕

(完整版)高电压技术(第三版)课后习题集答案解析2

第一章作业 1-1解释下列术语 (1)气体中的自持放电;(2)电负性气体; (3)放电时延;(4)50%冲击放电电压;(5)爬电比距。 答:(1)气体中的自持放电:当外加电场足够强时,即使除去外界电离因子,气体中的放电仍然能够维持的现象; (2)电负性气体:电子与某些气体分子碰撞时易于产生负离子,这样的气体分子组成的气体称为电负性气体; (3)放电时延:能引起电子崩并最终导致间隙击穿的电子称为有效电子,从电压上升到静态击穿电压开始到出现第一个有效电子所需的时间称为统计时延,出现有效电子到间隙击穿所需的时间称为放电形成时延,二者之和称为放电时延; (4)50%冲击放电电压:使间隙击穿概率为50%的冲击电压,也称为50%冲击击穿电压; (5)爬电比距:爬电距离指两电极间的沿面最短距离,其与所加电压的比值称为爬电比距,表示外绝缘的绝缘水平,单位cm/kV。

1-2汤逊理论与流注理论对气体放电过程和自持放电条件的观点有何不同?这两种理论各适用于何种场合? 答:汤逊理论认为电子碰撞电离是气体放电的主要原因,二次电子来源于正离子撞击阴极使阴极表面逸出电子,逸出电子是维持气体放电的必要条件。所逸出的电子能否接替起始电子的作用是自持放电的判据。流注理论认为形成流注的必要条件是电子崩发展到足够的程度后,电子崩中的空间电荷足以使原电场明显畸,流注理论认为二次电子的主要来源是空间的光电离。 汤逊理论的适用范围是短间隙、低气压气隙的放电;流注理论适用于高气压、长间隙电场气隙放电。 1-3在一极间距离为1cm的均匀电场电场气隙中,电子碰撞电离系数α=11cm-1。今有一初始电子从阴极表面出发,求到达阳极的电子崩中的电子数目。 解:到达阳极的电子崩中的电子数目为 n a= eαd= e11?1=59874

高电压技术答案

高电压技术-在线作业_A 用户名: 最终成绩:100.0 一 单项选择题 1. 不变 畸变 升高 减弱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 升高 知识点: 2. 波阻抗的大小与线路的几何尺寸有关 波阻抗是前行波电压与前行波电流之比 对于电源来说波阻抗与电阻是等效的 线路越长,波阻抗越大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 线路越长,波阻抗越大 知识点: 3. 偶极子极化 离子式极化 空间电荷极化 电子式极化 若电源漏抗增大,将使空载长线路的末端工频电压( ) 下列表述中,对波阻抗描述不正确的是( ) 极化时间最短的是( )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 电子式极化 知识点: 4. 弹性极化 极化时间长 有损耗 温度影响大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 弹性极化 知识点: 5. 电化学击穿 热击穿 电击穿 各类击穿都有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 电击穿 知识点: 6. 16kA 120kA 下列不属于偶极子极化特点的是( ) 若固体电介质被击穿的时间很短、又无明显的温升,可判断是( ) 根据我国有关标准,220kV 线路的绕击耐雷水平是( )

80kA 12kA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 12kA 知识点: 7. 不确定 降低 增高 不变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 降低 知识点: 8. 某气体间隙的击穿电压UF 与PS 的关系曲线如图1 所示。当 时,U F 达最小值。当 时,击穿 电压为U 0,若其它条件不变,仅将间隙距离增大到4/3倍,则其击穿电压与U 0相比,将( )。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试卷和答案(三套试卷和答案)

试卷一 一、填空题(20分,每小题2分) 1、-19D的二进制的补码表示为11101101B。 2、89C51含4KB掩膜ROM,128B的RAM,在物理上有4个独立的存储器空间。 3、通过堆栈操作实现子程序调用,首先要把PC 的内容入栈,以进行断点保护。调 用返回时再进行出栈操作,把保护的断点弹回 PC。 4、74LS138是具有3个输入的译码器芯片,其输出作为片选信号时,最多可以选中8 块芯片。 5、PSW中RS1 RS0=10H时,R2的地址为12H。 6、假定DPTR的内容为8100H,累加器A的内容为40H,执行下列指令: MOVC A,@A+DPTR 后,送入A的是程序存储器8140H单元的内容。 7、设SP=60H,片内RAM的(30H)=24H,(31H)=10H,在下列程序段注释中填执 行结果。 PUSH 30H ;SP=61H,(SP)=24H PUSH 31H ;SP=62H,(SP)=10H POP DPL ;SP=61H,DPL=10H POP DPH ;SP=60H,DPH=24H MOV A,#00H MOVX @DPTR,A 最后执行结果是执行结果将0送外部数据存储器的2410H单元。 8、在中断系统中,T0和T1两引脚扩展成外部中断源时,计数初值应当是(TH)=(TL)= 0FFH。 9、12根地址线可寻址4KB存储单元。 二、选择题(10分,每小题1分) 1、MCS-51响应中断时,下面哪一个条件不是必须的(C) (A)当前指令执行完毕(B)中断是开放的 (C)没有同级或高级中断服务(D)必须有RETI 2、执行PUSH ACC指令,MCS-51完成的操作是(A) (A)SP+1→SP,(ACC)→(SP);(B)(ACC)→(SP),SP-1→SP (C)SP-1→SP,(ACC)→(SP);(D)(ACC)→(SP),SP+1→SP 3、89C51是(C) (A)CPU (B)微处理器 (C)单片微机(D)控制器 4、关于MCS-51的堆栈操作,正确的说法是(C) (A)先入栈,再修改栈指针(B)先修改栈指针,再出栈 (C)先修改栈指针,再入栈(D)以上都不对

电子技术考题大全及答案(完整版)

习题 【2-1】填空、选择正确答案 1.对于阻容耦合放大电路,耦合电容器的作用是 A.将输入交流信号耦合到晶体管的输入端; √B.将输入交流信号耦合到晶体管的输入端;同时防止偏置电流被信号源旁路; C.将输入交流信号加到晶体管的基极。 2.在基本放大电路中,如果集电极的负载电阻是R c,那么R c中: A.只有直流; B.只有交流; √ C.既有直流,又有交流。 3.基本放大电路在静态时,它的集电极电流的平均值是();动态时,在不失真的条件下,它的集电极电流的平均值是()。(I CQ;I CQ) 4.下列说法哪个正确: A.基本放大电路,是将信号源的功率加以放大; √B.在基本放大电路中,晶体管受信号的控制,将直流电源的功率转换为输出的信号功率; C.基本放大电路中,输出功率是由晶体管提供的。 5.放大电路如图2.1.7所示,试选择以下三种情形之一填空。 a:增大、b:减少、c:不变(包括基本不变) (1) 要使静态工作电流I c减少,则R b1应。(a) (2) R b1在适当范围内增大,则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 。(b;a;c) (3) R e在适当范围内增大,则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 。(b;a;c) (4) 从输出端开路到接上R L,静态工作点将,交流输出电压幅度要。 (c;b) (5) V cc减少时,直流负载线的斜率。(c) 6.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越小,放大电路输出电压的稳定性()。(越好) 7.放大电路的饱和失真是由于放大电路的工作点达到了晶体管特性曲线的()而引起的非线性失真。(饱和区) 8.在共射基本放大电路中,若适当增加 ,放大电路的电压增益将()。(基本不增加) 9.在共射基本放大电路中,若适当增加I E,电压放大倍数将如何变化()。(增加) 10.在共射基本放大电路中,适当增大R c,电压放大倍数和输出电阻将有何变化。 √ A.放大倍数变大,输出电阻变大 B.放大倍数变大,输出电阻不变 C.放大倍数变小,输出电阻变大 D.放大倍数变小,输出电阻变小 11.有两个电压放大电路甲和乙,它们的电压放大倍数相同,但它们的输入输出电阻不同。对同一个具有一定内阻的信号源进行电压放大,在负载开路的条件下测得甲的输出电压小。哪个电路的输入电阻大。(对放大电路输出电压大小的影响,一是放大电路本身的输入电阻,输入电阻越大,加到放大电路输入端的信号就越大;二是输出电阻,输出电阻越小,被放大了的信号在输出电阻上的压降就越小,输出信号就越大。在负载

高电压技术(第三版) 简答题整理

第一章电解质的极化和电导 ①气体介质的介电常数:1)一切气体的相对介电常数都接近于1。2)任何气体的相对介电常数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压力的增大而增大,但影响都很小。 ②液体介质的介电常数:1)这类介质通常介电常数都较大。但这类介质的缺点是在交变电场中的介质损较大,在高压绝缘中很少应用。2)低温时,分子间的黏附力强,转向较难,转向极化对介电常数的贡献就较大,介电常数随之增大;温度升高时,分子间的热运动加强,对极性分子定向排列的干扰也随之增强,阻碍转向极化的完成,所以当温度进一步升高时,介电常数反而会趋向减小。 ③固体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1)中性或弱极性固体电介质:只具有电子式极化和离子式极化,其介电常数较小。介电常数与温度之间的关系也与介质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很接近。2)极性固体电介质:介电常数都较大,一般为3—6,甚至更大。与温度和频率的关系类似畸形液体所呈现的规律。 3、介电常数与温度、频率关系:1)低温时,分子间黏附力强,转向较难,转向极化对介电常数的贡献较小,随温度升高,分子间黏附力下降,转向极化对介电常数贡献较大,介电常数随之增大,当温度进一步升高时,分子的热运动加强,对极性分子的定向排列的干扰也随之增强,阻碍转向的完成,介电常数反而趋向较小。2)当频率相当低时,偶极分子来得及跟随交变电场转向,介电常数较大,接近于直流电压下测得的介电常数,当频率上升,超过临界值时,极性分子的转向已跟不上电场的变化,介电常数开始减小,随着频率的继续上升由电子位移极化所引起的介电常数极性。 4.电解质电导与金属电导区别:金属导电的原因是自由电子移动;电介质通常不导电,是在特定情况下电离、化学分解或热离解出来的带电质点移动导致。 5温度对电导影响:温度升高时液体介质的黏度降低,离子受电场力作用而移动所受阻力减小,离子的迁移率增大,使电导增大;另外,温度升高时,液体介质分子热离解度增加,也使电导增大。 6.电容量较大的设备经直流高压试验后,接地放电时间长的原因:由于介质夹层极化,通常电气设备含多层介质,直流充电时由于空间电荷极化作用,电荷在介质夹层界面上堆积,初始状态时电容电荷与最终状态时不一致;接地放电时由于设备电容较大且设备的绝缘电阻也较大则放电时间常数较大(电容较大导致不同介质所带电荷量差别大,绝缘电阻大导致流过的电流小,界面上电荷的释放靠电流完成),放电速度较慢故放电时间要长达5~10min。 第二章气体放电的物理过程 1.电离形式:①光电离②撞击电离③热电离 ④表面电离:热电子发射、强场发射(冷发射)、正离子撞击阴极表面、光电子发射 2. 负离子的形成:负离子的形成不会改变带电质点的数量,但却使自由电子数减少,因此对气体放 电的发展起抑制作用。(或有助于提高气体的耐电强度)。 3. 去游离的三种形式:1)带电粒子在电场的驱动下作定向运动,在到达电极时,消失于电极上而形成外电路中的电流;2)带电粒子因扩散现象而逸出气体放电空间。3)带电粒子的复合。气体中带异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试题及答案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试题 及答案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a15119688.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题 1、10110110B 作为无字符数时,十进制数值为182;作为补码时,十进制数值为—74. 2、原码01101011B 的反码为01101011B ;补码为01101011B 。 3、由8051的最小系统电路除芯片外,外部只需要复位电路和时钟(晶振)电路,如果由8031的最小系统,还需要扩展外部ROM 电路。 4、若已知8051RAM 的某位地址为09H ,则该位所处的单元地址为21H 。 5、C51语言中,指令#define ADC XBYTE[OXFFEO]能够正确编译的前提是包含头文件absacc.h ,该指令的作用是定义一个外部地址单元为OXFFEO 。 二、选择题 1、程序和常数都是以(二进制)的形式存放在单片机程序的存储器中。 2、下列哪一个选项的指令语句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被C51正确编译(uchar; k=ox20) 3、当PSW 的RS0和RS1位分别为1和0时,系统选用的寄存器组为(1组) 4、若某存储器芯片地址线为12根,那么它的存储容量为(4KB ) 5、已知T osc =12MHZ ,TH1=177,TL1=224,TMOD=ox10,则从定时器启动到正常溢出的时间间隔为(20ms ) 三、简答题 答:①新建工程项目②配置工程项目属性③创建源文件④将源文件加入项目⑤保存项目 3、PSW 寄存器有何作用其各位是如何定义的 4、 答:标志寄存器PSW 是一个8位的寄存器,它用于保存指令执行结果的状态,以供工程查询和判别。 C (PWS.7):进位标志位 AC (PWS.6):辅助进位标志位 FO (PWS.5):用户标志位 RS1、RS0(PWS.4、PWS.3 PSW DOH

电子技术试题及答案(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电子技术基础》题库 适用班级:2012级电钳3、4、5、6班 备注:本学期进行到第七章;第一、二、三章是重点内容,要求掌握;第四、八章没有涉及。 一、填空题: 第一章半导体二极管 Q、根据导电能力来衡量,自然界的物质可以分为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三类。 A2、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物质是半导体。 Q3、半导体具有热敏特性、光敏特性、参杂的特性。 虫、PN结正偏时,P区接电源的正极,N极接电源的负极。 ?、PN结具有单向导电特性。 @、二极管的P区引出端叫正极或阳极,N区的引出端叫负极或阴极。 △7、按二极管所用的材料不同,可分为硅二极管和锗二极管两类; 食、按二极管用途不同,可分为普通二极管、整流二极管、稳压二极管、开关二极 管、发光二极管、光电二极管和变容二极管。 ★9、二极管的正向接法是二极管正极接电源的正极,负极接电源的负极:反响接法相反。Q0、硅二极管导通时的正向管压降约0.7V,锗二极管导通时的管压降约0.3V。 △11、使用二极管时,应考虑的主要参数是最大整流电流、最高反向电压和反向电流。 ★12、发光二极管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 ★13、变容二极管在高频收音机的自动频率控制电路中,通过改变其反向偏置电压来自动 调节本机震荡频率。 只供学习与交流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14、所谓理想二极管,就是当其正偏时,结电阻为零。 第二章半导体三极管及其放大电路 05、三极管是电流控制元件。 06、三极管具有放大作用外部电压条件是发射结正偏丿电结反偏。 ★17、当温度升高时,晶体三极管集电极电流Ic变大,发射结压降变小。 △18、三极管处在放大区时,其集电结电压小于零,发射结电压大于零。★19、三极管的发射区杂质浓度很高,而基区很薄。 △20、三极管实现放大作用的内部条件是:发射区杂质浓度要远大于基区杂质浓度,同时基区厚度要很小. △21、工作在放大区的某三极管,如果当I B从12讥增大到22讥时,I c从1mA变为2mA,那么它的B约为100 。 OL2、三极管的三个工作区域分别是饱和区、放大区和截止区。 ★23、发射结…正向…偏置,集电结正向偏置,贝U三极管处于饱和状态。 ★24、为了消除乙类互补功率放大器输出波形的(交越)失真,而采用(甲乙类)类互补功率放大器。 ★25、OCL电路是(双)电源互补功率放大电路; ★26、0TL电路是(单)电源互补功率放大电路。 ★27、共集电极电路电压放大倍数(1),输入电阻(大),输出电阻(小),常用在 输入级,输出级或缓冲级。 第三章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 &8、差分放大电路输入端加上大小相等、极性相同的两个信号,称为____ 。△29、差分放大电路能够抑制零点漂移。 只供学习与交流

高电压技术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作

?1-1解释下列术语 (1)气体中的自持放电;(2)电负性气体; (3)放电时延;(4)50%冲击放电电压;(5)爬电比距。 答:(1)气体中的自持放电:当外加电场足够强时,即使除去外界电离因子,气体中的放电仍然能够维持的现象; (2)电负性气体:电子与某些气体分子碰撞时易于产生负离子,这样的气体分子组成的气体称为电负性气体; (3)放电时延:能引起电子崩并最终导致间隙击穿的电子称为有效电子,从电压上升到静态击穿电压开始到出现第一个有效电子所需的时间称为统计时延,出现有效电子到间隙击穿所需的时间称为放电形成时延,二者之和称为放电时延; (4)50%冲击放电电压:使间隙击穿概率为50%的冲击电压,也称为50%冲击击穿电压; (5)爬电比距:爬电距离指两电极间的沿面最短距离,其与所加电压的比值称为爬电比距,表示外绝缘的绝缘水平,单位cm/kV。

1-2汤逊理论与流注理论对气体放电过程和自持放电条件的观点有何不同?这两种理论各适用于何种场合? 答:汤逊理论认为电子碰撞电离是气体放电的主要原因,二次电子来源于正离子撞击阴极使阴极表面逸出电子,逸出电子是维持气体放电的必要条件。所逸出的电子能否接替起始电子的作用是自持放电的判据。流注理论认为形成流注的必要条件是电子崩发展到足够的程度后,电子崩中的空间电荷足以使原电场明显畸,流注理论认为二次电子的主要来源是空间的光电离。 汤逊理论的适用范围是短间隙、低气压气隙的放电;流注理论适用于高气压、长间隙电场气隙放电。 1-3在一极间距离为1cm的均匀电场电场气隙中,电子碰撞电离系数α=11cm-1。今有一初始电子从阴极表面出发,求到达阳极的电子崩中的电子数目。 解:到达阳极的电子崩中的电子数目为 n a? e?d? e11?1?59874 答:到达阳极的电子崩中的电子数目为59874个。

完整版高电压技术第2章参考答案

第二章参考气隙的伏秒特性是怎样绘制的?研究气隙的伏秒特性有何实用意义?、1,从示波图求答:气隙伏秒特性用实验方法来求取:保持一定的波形而逐级升高电压取。电压较低时,击穿发生在波尾。电压甚高时,放电时间减至很小,击穿可发生在被头。在波尾击穿时,以冲击电压幅值作为纵坐标,放电时间作为横坐标。在波头击穿时,还以放电时间作为横坐标,但以击穿时电压作为纵坐标。把相应的点连成一条曲线,就是该气隙在该电压波形下的伏秒特性曲线。伏秒特性对于比较不同设备绝缘的冲击击穿特性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考虑不同绝缘强度的配合时,为了更全面地反映绝缘的冲击击穿特性,就必须采用伏秒特性。和球-球气S/D>10)试说明在雷电冲击电压作用下,导线对平行平板气隙(2、S/D<0.5)的伏秒特性形状有何不同,并解释其原因。隙()的伏秒特性答:两种情况反映在伏秒特性的形状上,导线对平行平板气隙(S/D>10)的伏秒特性在很小的S/D<0.5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向左上角上翘,而球-球气隙(时间范围内向上翘。,电场分布极不均匀,在最低)原因可以解释为:导线对平行平板气隙(S/D>10击穿电压作用下,放电发展到完全击穿需要较长的时间,如不同程度地提高电压,电场分布较为均匀,)峰值,击穿前时间将会相应减小。球-球气隙(S/D<0.5(不故击穿前时间较短当某处场强达到自持放电值时,沿途各处放电发展均很快,。s)超过2~3? 50试解释%击穿电压。、3的冲击电压峰值。该值已很接近伏秒击穿电压是指气隙被击穿的概率为50%答:50%,能反映该气隙的基本耐电强度,但由于气隙的击穿电压与电特性带的最下边缘50%击穿电压并不能全面地代表该气隙的耐电强度。压波形相关,因此 ,电m标准大气条件下,下列气隙的击穿场强约为多少(气隙距离不超过2、4压均为峰值计)?答:均匀电场,各种电压。、a??S.653?U24.4S?b?——空气的相对密度;S——气隙的距离,式中cm。 1 b、不均匀电场,最不利的电场情况,最不利的电压极性,直流、雷电冲击、操作冲击、工频电压。 直流:4.5kV/cm;棒板间隙(正棒负板) 雷电冲击:6kV/cm棒板间隙(正棒负板) 操作冲击:3.7kV/cm棒板间隙(正棒负板) 工频电压:4.4kV/cm棒板间隙(正极性) 为什么压缩气体的电气强度远较常压下的气体为高?又为什么当大气的湿、5度增大时,空气间隙的击穿电压增高。 答:压缩气体中的电子的平均自由行程大为减小,削弱电离过程,从而提高气体的电气强度。当大气的湿度增大时,大气中有较多的水蒸气,其电负性较强,易俘获自由电子以形成负离子,使最活跃的电离因素即自由电子的数目减少,阻碍电离的发展。 某110kv电气设备如用于平原地区,其外绝缘应通过的工频试验电压有效值、6为240kv,如用于海拔4000m地区,而试验单位位于平原地带,问该电气设备的外绝缘应通过多大的工频试验电压值? U?U?K?K试验电压修正经验公式:hd0b其中:K为湿度修正系数,这里不考虑,可取1;hm??K,指数m一般情况下取1。为空气相对密度修正系数,K dd??273p0???

单片机原理试题库答案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复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或几个正确答案,填在题的括号中) 1、80C51基本型单片机内部程序存储器容量为(C)。 (A)16KB (B)8KB (C)4KB (D)2KB 2、在80C51单片机应用系统中,可以作为时钟输出的是(C)引脚。 (A)EA(B)RST (C)ALE (D)PSEN 3、在80C51的4个并行口中,能作为通用I/O口和高8位地址总线的是(C)。 (A)P0 (B)P1 (C)P2 (D)P3 4、当优先级的设置相同时,若以下几个中断同时发生,(D)中断优先响应。 (A)并口(B)T1 (C)串口(D)T0 5、在80C51中,要访问SFR使用的寻址方式为(AB)。 (A)直接寻址(B)寄存器寻址(C)变址寻址(D)寄存器间接寻址 6、以下的4条指令中,不合法的指令为(D)。 (A)INC A (B)DEC A (C)INC DPTR (D)SWAP ACC 7、当需要扩展一片8KB的RAM时,应选用的存储器芯片为(B)。 (A)2764 (B)6264 (C)6116 (D)62128 8、若想扩展键盘和显示,并希望增加256字节的RAM时,应选择(A)芯片。 (A)8155 (B)8255 (C)8253 (D)8251 9、80C51单片机要进行10位帧格式的串行通讯时,串行口应工作在(B )。 (A)方式0 (B)方式1 (C)方式2 (D)方式3 10、80C51复位初始化时未改变SP的内容,第一个入栈的单元地址为(A)。 (A)08H (B)80H (C)00H (D)07H 11、MCS—51单片机的复位信号是( A )有效。 A.高电平 B.低电平 C.脉冲 D.下降沿 12、若MCS-51单片机使用晶振频率为6MHz时,其复位持续时间应该超过( B )。 A.2μs B.4μs C.8μs D.1ms 13、若PSW.4=0,PSW.3=1,要想把寄存器R0的内容入栈,应使用( D )指令。 A.PUSH R0 B.PUSH @R0 C.PUSH 00H D.PUSH 08H 14、能够用紫外光擦除ROM中程序的只读存储器称为( C )。 A.掩膜ROM B.PROM C.EPROM D.EEPROM 15、在片外扩展一片2764程序存储器芯片要( B )地址线。 A.8根 B.13根 C.16根 D.20根 16、定时器/计数器工作方式1是( D )。 A.8位计数器结构 B.2个8位计数器结构 C.13位计数结构 D.16位计数结构 17、设MCS-51单片机晶振频率为12MHz,定时器作计数器使用时,其最高的输入计数频率应为 ( C ) A.2MHz B.1MHz C.500KHz D.250KHz 18、已知1只共阴极LED显示器,其中a笔段为字形代码的最低位,若需显示数字1,它的字形代码应为( A )。 A.06H B.F9H C.30H D.CFH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