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S[含参考答案]

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S[含参考答案]

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S[含参考答案]
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S[含参考答案]

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含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A.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B.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C.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

D.一部分哲学的基本问题

【正确答案】C

2.区分新事物和旧事物的标志在于看它们()

A.是不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

B.是不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有强大的生命力

C.是不是具有新形式和新特点

D.是不是得到绝大多数人的承认

【正确答案】B

3.“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风景都没有什么感觉;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矿物的商业价值,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这是()

A.先验论的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人的感觉具有主体性

D.经验论的观点

【正确答案】C

4.如果部门劳动生产率下降,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A)

A.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

B.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

C.价值量增加,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

D.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

7,对“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句话的正确解释是(D)

A.劳动和土地都是价值的源泉

B.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土地形成价值

C.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外部条件,土地是价值的真正源泉

D.劳动必须和自然物相结合才能创造出物质财富

5.纺织厂的资本家购买的用于生产的棉花属于()

A.不变资本

B.固定资本

C.可变资本

D.流动资本

6.质和量的关系是()

A.质和量是事物两种不同的规定性

B.互相依赖

C.互相制约

D.没有关系

【正确答案】ABC

二、单选题

7.考察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A.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

B.固定资本折旧的问题

C.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D.劳动力成为商品的问题

正确答案:C,

8.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把认识看成

A.人们纯思维的理性活动

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照镜子式的.直观被动的反映

D.无限发展的认识过程

正确答案:C,

9.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

A.科学技术

B.生产资料

C.劳动者

D.管理方式

正确答案:A,

10.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思维与存在的的关系问题

B.实践与认识的关系问题

C.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真理与谬误的关系问题

正确答案:A,

11.社会形态是

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C.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正确答案:D,

12.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

A.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对立的

B.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

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两者之间没有原则区别

正确答案:C,

13.我国原有政府管理过多过滥,在一定程度上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而《行政许可法》的实施,进一步规范政府职权,更好地发挥了政府的服务职能。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这体现了以下哲理

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B.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C.社会是变化发展的

D.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正确答案:D,

14.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同一社会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增减不定

正确答案:C,

15.“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否定是对旧事物的舍弃

B.否定是对旧事物的保留

C.否定是对旧事物的克服

D.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发展的环节

正确答案:D,

16.根据认识的发展规律,在认识的“熟知”与“真知”问题上的正确观点是

A.熟知必然转化为真知

B.熟知起源于真知

C.熟知不等于真知

D.熟知即真知

正确答案:C,

17.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历史观是

A.唯物史观

B.唯心史观

C.激变论

D.庸俗进化论

正确答案:B,

18.“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告诉了人们

A.时间具有不可逆性

B.时间是与任何外在东西无关的均一地流动

C.时间是存在于人的头脑中的主观形式

D.时间具有不可控性

正确答案:A,

19.“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网上广为流传的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A.对立统一的关系

B.质量互变的关系

C.肯定与否定的关系

D.主观和客观的关系

正确答案:A,

20.真理的发展过程是

A.相对真理逐渐向绝对真理转化的过程

B.真理和谬误相调和的过程

C.真理和谬误相互转化的过程

D.主观真理向客观真理转化的过程

正确答案:A,

21.尽管微博简短和情绪化的表达方式容易成为谣言滋生的温床,给公众与社会和谐带来不少困扰,但如果能加强管理,完善法制,塑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微博可以为人们“参政议政”提供一个更便捷有效的通道。这说明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辩证统一的

B.主次矛盾是辩证统一的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D.要用全面.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正确答案:D,

22.资本的价值构成是指

A.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

B.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比例

C.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

D.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

正确答案:D,

23.马克思曾经指出,古代国家灭亡的标志不是生产过剩,而是达到了骇人听闻和荒诞无稽程度的消费过度和疯狂浪费。对一个国家来说,奢靡之风抬头,如同衰亡的种子破土,政权的倾覆与事业的衰败往往由此而始。由此,我们一定要牢记“奢靡之始,危亡之渐”的古训,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扫除。“奢靡之始,危亡之渐”蕴含的哲理是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B.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C.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D.量变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正确答案:D,

24.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把认识看成

A.人们纯思维的理性活动

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照镜子式的.直观被动的反映

D.无限发展的认识过程

正确答案:C,

25.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

A.永恒不变的

B.可随主观意志而任意改变的

C.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

D.随着个性的改变而改变的

正确答案:C,

26.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就是要

A.突破落后观念的束缚,坚持实事求是

B.抛弃原有的一切观念,重新评价一切

C.不受任何约束,做到随心所欲

D.不受任何框框的束缚,思想上达到绝对自由

正确答案:A,

27.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

A.永恒性

B.客观性

C.不变性

D.终极性

正确答案:B,

28.社会形态是

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C.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正确答案:D,

29.构成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只能是(D)

A社会现存的各种生产关系

B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

C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生产关系D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

30.辨别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的关键是看它:()

标准答案:B

A.是不是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B.是不是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C.是不是具有绝对性

D.是不是能够满足人的需要

31.否认逻辑证明的作用是:()

标准答案:B

A.教条主义的表现

B.经验主义的表现

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32.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达了认识主体的涵义的是:()

标准答案:D

A.认识的主体是具有感性认识能力的人

B.认识的主体是具有理性认识能力的人

C.认识的主体是具体的,有血有肉的人

D.认识的主体是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33.资本主义经济细胞和包括资本主义一切矛盾的萌芽是:()标准答案:D

A.劳动商品的出现

B.雇佣劳动的存在

C.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存在

D.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的存在

34.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收益必须使生产商品的:()

标准答案:D

A.个别劳动时间等于倍加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35.两种商品可以按一定比例相互交换的原因,在于他们:()标准答案:D

A.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B.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

C.对人们有共同的效应

D.在生产中都耗费了一般的人类劳动

36.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标准答案:B

A.人民当家作主,成为社会的主人

B.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C.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D.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人的全面解放

37.“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是:()

标准答案:A

A.《共产党宣言》中的一段话

B.《共产主义原理》中的一段话

C.《哥达纲领批判》中的一段话

D.《资本论》中的一段话

38.垄断和竞争的关系是

A.垄断消灭了竞争

B.垄断缓和了竞争

C.垄断与竞争并存,使竞争更加激烈

D.垄断取代了竞争

正确答案:C,

39.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是指(D)

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B.不深刻的认识和深刻的认识

C.由认识到实践,由实践到认识

D.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

40.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标准答案:C

A.是否承认世界是运动和发展的

B.是否承认世界是统一的

C.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中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

D.世界是否是可知的

41.共产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是(C)

A.比资本主义社会高的社会生产力

B.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同的社会生产力

C.远远高于以往一切社会的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

D.以高新技术为代表的先进生产力

42.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社会发展的C

A两种不同的社会形态B两种不同的发展道路

C两种不同的社会状态D两种不同的发展目标

43.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大讨论是一场新的思想解放运动。实践之所以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

A.真理的主观性和实践的客观性所要求的

B.真理的相对性和实践的决定性所预设的

C.真理的属性和实践的功能所规定的

D.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正确答案:D,

44.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

A.科学技术

B.生产力

C.生产关系

D.人的需要

正确答案:B,

45.有人把个别的.局部的经验当作普遍真理,到处搬用,否认科学理论的指导意义。这在认识论上犯了类似于

A.唯理论的错误

B.经验论的错误

C.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

D.直观被动反映论的错误

正确答案:B,

46.现在社会上一些人在饮食上喜欢追求新异,对菜肴的名称更是讲究,逢酒席必上“生菜”,以求“生财”。从哲学上看这种做法否定了

A.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B.事物的联系是现实的.具体的

C.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实现的

D.事物的联系的多样性

正确答案:B,

47.垄断利润是

A.超额利润

B.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C.平均利润

D.企业利润加利息

正确答案:B,

48.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这个“相对”的对象是

A.劳动者的社会需要

B.资本家发财的需要

C.资本家生产的需要

D.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要

正确答案:D,

49.马克思主义形成的重要标志是

A.《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出版

B.《资本论》的出版

C.《反杜林论》的出版

D.《共产党宣言》的公开发表

正确答案:D,

50.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这句话应理解为(D)

A.革命运动是由革命理论派生的

B.革命理论是革命运动的基础

C.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最终决定作用

D.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三、多选题

51.资本主义政权的分权制衡是指:()

标准答案:ACD

A.立法权

B.管理权

C.行政权

D.司法权

5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认识过程的辩证法,认为(2.0分)

A.认识过程与实践过程是联系在一起的

B.不仅有客体到主体的反映过程,而且有从主体到客体的实践过程

C.认识是主体与客体.认识与实践.感性与理性等一系列矛盾运动的发展过程

D.认识是无数次的反复实践才能达到的

正确答案:ABCD,

53.产业资本循环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主要包括(2.0分)

A.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同时并存

B.资本家获得较高利润

C.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D.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在时间上相互继起

正确答案:AD,

54.商品的使用价值量.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是(2.0分)

A.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使用价值量成正比关系

B.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使用价值量成反比关系

C.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关系

D.同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同样时间内创造的价值与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无关

正确答案:ACD,

55.马克思指出:产业资本的连续进行的现实循环是它的所有三个循环的统一。这里讲的三个循环是指(2.0分)

A.生产资本循环

B.货币资本循环

C.流通资本循环

D.商品资本循环

正确答案:ABD,

56.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主要体现在(2.0分)

A.意识依赖于物质,意识统一于物质

B.人类社会也统一于物质

C.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也是物质

D.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一样具有物质性

正确答案:ABD,

57.唯物主义发展的三种基本形态有(2.0分)

A.朴素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庸俗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正确答案:ABD,

58.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2.0分)

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C.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

D.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规律

正确答案:AB,

59.“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所蕴涵的深刻哲理是(2.0分)A.“不同”是指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B.“和”是指不同事物相辅相成.共生共长

C.“和而不同”的实质是强调矛盾的统一和均衡

D.不同事物可以达到调和

正确答案:ABC,

60.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统筹谋划深化改革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要素,注重推动各项改革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协同配合;同时要注重抓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以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为突破口,牵引和推动全面改革。这一思路和方法所依据的哲学原理有(2.0分)

A.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发展的实质是新出现的事物战胜旧事物

C.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D.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正确答案:CD,

61.价值规律的主要作用表现在(2.0分)

A.自发地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

B.配置社会经济资源

C.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造成优胜劣汰的结果

D.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正确答案:ABD,

62.“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一论断的哲学思想是(2.0分)

A.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B.理论不能代替实践

C.理论本身就是物质的力量

D.理论的作用可以通过实践表现出来

正确答案:ABD,

63.垄断阶段存在的竞争有(2.0分)

A.垄断组织内部的竞争

B.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

C.垄断组织与非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

D.非垄断企业之间的竞争

正确答案:ABCD,

64.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是指(2.0分)

A.真理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

B.真理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C.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

D.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正确答案:CD,

65.辩证的否定观的基本内容包括(2.0分)

A.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B.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C.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D.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正确答案:ABCD,

66.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包括:()ABCD

A.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

B.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的列宁主义思想

C.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

67.19世纪英国作家惠兹里特说:"一个除了书本以外一无所知的纯粹学者,必然对书本也是无知的。"与这句话在内涵上相一致的名言还有(2.0分)

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B.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C.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离可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

D.饱经风霜的老人与缺乏阅历的少年对同一句格言的理解是不同的

正确答案:ABD,

68.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几次飞跃是:()

标准答案:ABC

A.19世纪中叶,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

B.20世纪初,社会主义从理论发展到制度建立的实践

C.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发展到多国实践

D.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69.资本主义政权的分权制衡是指:()

标准答案:ACD

A.立法权

B.管理权

C.行政权

D.司法权

70.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的决定性因素是人的劳动。()

标准答案:对

7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之所以是社会的基本矛盾,这是因为这两对矛盾:()

标准答案:ABCD

A.贯穿于人类社会始终

B.规定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和趋势

C.对社会发展起根本的推动作用

D.规定和影响社会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72.科学技术之所以是生产力,这是因为:()

标准答案:ABC

A.它可以引起劳动对象、劳动资料的深刻变革

B.它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极大提高劳动生产率

C.它可以大幅度提高管理效率

D.科学技术本身就是直接现实生产力

73.“天才论”属于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标准答案:错

74.“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标准答案:错

75.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标准答案:BD

A.世界的可知性

B.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

C.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

D.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判断题

76.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在于:()

标准答案:AB

A.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B.它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主线

C.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D.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

77.不同的质必然是不同的事物,而不同的量则不一定是不同的事物。()

标准答案:对

78.要善于从偶然中发现必然。()

标准答案:对

79.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积累不断地并且同它的能力和规模成比例地生产出相对的,即超过资本增强的平均需要的,因而是过剩的或追加的工人人口。”“过剩的工人人口是积累或资本主义基础上的财富发展的必然产物,但是这种过剩人口反过来又成为资本主义积累的杠杆,甚至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一个条件。”上述论断表明(2.0分)

A.资本主义生产周期性特征需要有相对过剩的人口规律与之相适应当

B.资本主义社会过剩人口之所以是相对的,是因为它不为资本价值增殖所需要

C.资本主义积累必然导致工人人口的供给相对于资本的需要而过剩

D.资本主义积累使得资本主义社会的人口失业规模呈现越来越大的趋势

正确答案:BCD,

四、判断题

80.商品经济出现的条件是社会分工和社会化大生产。

正确答案:false,

81.人的认识和实践既是有限的,也是无限的。

正确答案:true,

首页/成绩查询/综合考试/成绩详情

考试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时长:50分钟开考时间:2016-06-2117:33:59

提交时间:2016-06-2117:34:04

考试题型:

考试成绩:0.0/100.0

排名:无/496

试卷分值构成比例图

单选题40.0分

多选题40.0分

判断题20.0分

82.商品经济出现的条件是社会分工和社会化大生产。

正确答案:false,

83.人类可自由选择社会形态。

正确答案:false,

84.“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这段话强调的是认识的任务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

正确答案:true,

85.国际垄断同盟的形成意味着垄断资本之间的矛盾的消失和争斗的结束。

正确答案:false,

86.%40%20%

考生得分构成比例图

单选题0.0分

多选题0.0分

判断题0.0分

87.“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这表明,物质是寓于个性中的共性。

正确答案:true,

88.资本积累的实质在于通过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而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正确答案:true,

89.“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一观点是说指导实践是哲学的重要使命。

正确答案:true,

90.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其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它自身价值的源泉。

正确答案:true,

91.资本主义国家阶级性质的直接表现是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

标准答案:错

92.理性认识是唯一可靠的。

正确答案:false,

首页/成绩查询/综合考试/成绩详情

考试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时长:50分钟开考时间:2016-06-2117:13:50

提交时间:2016-06-2117:13:54

考试题型:

考试成绩:0.0/100.0

排名:无/465

试卷分值构成比例图

单选题40.0分

多选题40.0分

判断题20.0分

93.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决定的。

正确答案:false,

94.垄断统治下竞争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

正确答案:true,

95.机器人实际上是不变资本,其价值不会增殖。

正确答案:true,

96.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达数百万种。这一情况说明

A.物质世界是人创造的

B.人类通过实践将“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

C.物质世界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

D.人造物质可以脱离物质而存在

正确答案:B,

97.只要存在资本主义制度,经济危机就是不可避免的。

正确答案:true,

98.产业资本的循环运动要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的统一。()

标准答案:对

99.产业资本的循环运动要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的统一。()

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EP[含参考答案]

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含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属于唯物辩证法基本规律的有() A.质量互变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 C.联系发展规律 D.否定之否定规律 【正确答案】ABD 2.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包括( ) A.物质的本质是意识 B.B.物质可以被人们所认识 C.物质范畴体现了个性与共性.特殊和普遍.相对和绝对.多样性和统一性的统一 D.物质范畴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正确答案】BCD 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起决定作用的表现在(ABCE)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惟一对象 E.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4.ACD2.ABCD3.CD4.AB5.ABD6.ACD7.ABCD8.ABCD 5.金融资本是由() A.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B.银行资本的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C.垄断的银行资本和垄断的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D.垄断银行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 A.消除生产无政府状态的垄断资本主义 B.资产阶级国家同垄断资本相互分离的垄断资本主义 C.资产阶级国家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D.带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垄断资本主义

7.从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BCDE) A.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B.夺取了资产阶级的国家政权 C.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 D.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政府 E.生产力高度发达 8.与资本主义相比较,下列各项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的有(ACDE)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底劳动生产率 B.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消灭剥削和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C.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D.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分配制度 E.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以人为本,建构和谐社会。 第七章练习题 二、单选题 9.地理环境 A.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B.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C.决定社会的性质 D.是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正确答案:D, 10.我国古代有一句名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从哲学角度来理解,它强调的是 A.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B.书本和实践都是认识的来源 C.书本知识越多,实践经验越丰富 D.既要学习间接经验,又要获得直接经验 正确答案:D, 1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一的基本的观点是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B.认识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过程 C.认识是物质到思想的过程

马原试题与答案图文稿

马原试题与答案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期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表格内相应的位置) 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 (P3) A、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2、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A)(P14) A、科学性 B、革命性 C、实践性 D、开放性 3、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C) (P25)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4、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D)(P26) A、坚持人的主体地位 B、坚持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去认识世界 C、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坚持从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去理解现实世界 5. 人类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在于(C)(P51) A.人类能征服和改造自然界 B.人类必须依赖自然界,因为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C.人类是否能正确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 D.人类能够保持生态平衡 6、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A)(P42) 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 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最新马原期末试卷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A ) A.实现共产主义 B.消灭阶级 C.消灭国家 D.消灭两极分化 2、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B ) A、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C、彻底的唯心主义和不彻底的唯心主义 D、自然观上的唯心主义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3、在哲学基本问题上,唯心主义的主要错误是( C ) A.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B.主张物质和意识都是世界的本原 C.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D.抹煞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4、下列各项正确反映物质和运动关系的是 ( D ) A.运动是内容,物质是其形式 B.运动是现象,物质是其本质 C.运动是暂时的,物质是永恒的 D.运动是属性,物质是主体

5、时间是( A ) A.物质运动的持续性 B.物质运动的广延性 C.人们整理感觉材料的形式 D.人们头脑中形成的观念 6、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说( D ) A.意识是人脑自生的 B.意识是人脑的一种分泌物 C.人脑是产生意识的源泉 D.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 7、揭示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析性统一的规律是( D ) A.联系和发展的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 C.质量互变规律 D.否定之否定规律 8、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 C ) A.观察实验方法 B.逻辑推理方法 C.矛盾分析法 D.归纳演绎方法 9、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 ( D )

A.客观存在的各种物体 B.宇宙中存在的一切现象 C.物质的具体形态 D.某种具体的“原初物质” 10、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C ) A.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B.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C.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 D.能动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被动的反映论 11. 划分两种历史观的根本标准是(C)。 A.是否承认人类社会的内部矛盾 B.是否承认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是否承认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12. 理解全部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C)。 A.生产关系的发展史 B.社会意识的发展史 C.生产劳动的发展史 D.阶级斗争的发展史 13. 现代化生产中科学、技术、生产三者的关系是(D)。 A.科学、技术、生产三者浑然一体 B.基本上体现为"生产--技术--科学"的过

《马原》大学期末考试必背知识点汇总

最新《马原》大学期末考试必背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或经济、社会历史条件)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同唯物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为创立马克思主义奠定思想前提 4、在马克思主义创立过程中,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着作是《德意志意识形态》 5、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着作中,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的着作是《资本论》 6、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剩余价值理论 7、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共产主义者同盟 8、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着特征是实践性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9、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中交织着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 10、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专门的哲学术语有着特定的含义和确定的标准,不能随意乱用,也不能另立标准,否则会造成混乱。这里所说的特定含义和确定标准是指对世界本原究竟是物质还是精神的回答;存在和思维是否具有同一性,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的内容,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11、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世界本原问题 1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客观实在”是指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13、相信“意念移物”,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信奉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论 14、“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15、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概念之间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16、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17、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 18、对同一张事物的不同看法都是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 19、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这说明意识是客观精神的主观映象 20、“思想实验”体现了意识活动的创造性 2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22、“寒路神麦正当时”说明一切事物都处在永恒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 23、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也就是意识的能动作用,即人特有的积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24、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25、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26、柏格森所说的运动变化不是指任何具体的事物的运动变化,而只是纯粹的“动作”,是没有物质承担者的运动

马原试题及答案

、单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填入附表一。多选不给分。每题1分,共30分)。 1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A )° A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 D )° A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B工人罢工和起义 C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D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3 ?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C A消灭阶级、消灭国家B实现人权C实现共产主义4?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B )的基本问题。 A唯心主义哲学B全部哲学 5.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A实践性B运动性6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 )° A客观实在性B实物性 7.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 D 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 C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D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 C唯物主义哲学 D 一部分哲学 C客观性C结构性D物质性D可分性 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 D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50年的树,按市场上的木材价格计算,最&印度一位教授曾对一棵树算了两笔不同的账:一棵正常生长 多值300多美元;但从它产生的氧气、减少大气污染、涵养水源、可以为鸟类与其他动物提供栖息环境的生 态效益看,则值20万美元。这种算账方法强调了( A事物存在的客观性 9.时间是指(C )° A物质运动的广延性 10.商品最本质的因素是(A使用价值 B人类认识的主观性 C ) C事物联系的多样性D事物运动的规律性B物质运动的绝对性 C ) B交换价值 D )° C物质运动的持续性D物质运动的规律性 C价值D价格 11.货币的五种职能中最基本的是( A世界货币和贮藏手段B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 12.马克思主义认为,从实践的活动机制看,实践是( A生活、行为、现实、事实等感性活动B科学实验 13.“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A自然界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1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是( A客观世界B感觉 15.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C A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对立的 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16.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C )° A社会意识B地理条件17.划分生产关系类型的基本标志是( B )C价值尺度与价格标准 C )° C主体与客体通过中介相互作用的过程 ”这说明(D )° D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 B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思维D实践 B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 D两者之间没有原则区别 C生产方式D人口因素

马原期末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A卷 一、单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填入附表一。多选不给分。每题1分,共30分)。 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 )。zzzz A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D )。zzzz A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B工人罢工和起义 C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D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3.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C )。zzzz A消灭阶级、消灭国家B实现人权C实现共产主义D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 4.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B )的基本问题。zzzz A唯心主义哲学B全部哲学C唯物主义哲学D一部分哲学5.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D )。zzzz A实践性B运动性C客观性D物质性 6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 )。zzzz A客观实在性B实物性C结构性D可分性7.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D )。zzzz 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 C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D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8.印度一位教授曾对一棵树算了两笔不同的账:一棵正常生长50年的树,按市场上的木材价格计算,最多值300多美元;但从它产生的氧气、减少大气污染、涵养水源、可以为鸟类与其他动物提供栖息环境的生态效益看,则值20万美元。这种算账方法强调了(C ) A事物存在的客观性B人类认识的主观性C事物联系的多样性D事物运动的规律性zzzz 9.时间是指(C )。zzzz A物质运动的广延性B物质运动的绝对性C物质运动的持续性D物质运动的规律性 10.商品最本质的因素是(C ) A使用价值B交换价值C价值D价格 11.货币的五种职能中最基本的是(D )。 A世界货币和贮藏手段B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C价值尺度与价格标准D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 12.马克思主义认为,从实践的活动机制看,实践是(C )。zzzz A生活、行为、现实、事实等感性活动B科学实验C主体与客体通过中介相互作用的过程D道德行为和政治活动 13.“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D )。 A自然界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C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1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是(D )。zzzz A客观世界B感觉C思维D实践 15.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C )。

马原试题及参考答案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点是() A.阶级性 B.实践性 C.科学性 D.革命性 2. 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A.世界的统一性 B.世界的联系和发展 C.世界的可知性 D.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中谁是第一性的 3.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句话表明() A.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 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D.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4、“度”是指() A事物质变的关节点B事物质变的临界点 C事物保持一定质的量的限度D事物保持一定量的限度 5. 哲学中的发展指的是() A.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B.运动和静止的辩证统一 C.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 D.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6.“防微杜渐”中包含的哲学规律是() A.对立统一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7.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是() A普遍性和特殊性B同一性和斗争性 C绝对性和相对性D对抗性和非对抗性 8.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 A.实践的观点 B.客观实在性的观点 C.反映的观点 D.主体性的观点 9.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表现的是() A.辩证唯物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的对立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C.唯物论与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10、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是() A.科学评价 B.能动反映 C.自由选择 D.主观创造 11. 真理的客观性指的是() A.真理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 B.真理的形式是客观的 C.真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D.真理的内容及检验标准是客观的 12. 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主要的物质标志是() A.劳动者的技术水平 B.劳动对象 C.生产工具 D.科学技术 13. 社会进步的最终动因在于()

马原习题及答案

第五章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由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的时期是( ) A.18世纪末期 B .19世纪中期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2.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资本集中的最直接后果是() A.社会总资本急剧增加B.社会就业率明显提高 C.个别资本规模迅速扩大D.绝对剩余价值总量快速增长 3.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 A.加剧矛盾 B.形成积累 C.导致竞争 D.产生垄断 4.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 )实现的 A.联合制 B.参与制 C.股份制 D.价格制 5.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 A.金融资本 B.工业资本 C.商业资本 D.借贷资本 6.金融寡头政治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实现的 A.合作参与制 B.个人联合 C.建立政策研究咨询机构对政府施加影响 D.掌握舆论工具控制新闻媒介 7.垄断利润是()

A.超额利润 B.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C.平均利润 D.企业利润加利息 8.垄断价格是() A.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 B.生产成本加超额利润 C.生产成本加垄断利润 D.生产成本加利润 9.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垄断组织在采购原材料时多采取() A.垄断高价 B.垄断低价 C.自由价格 D.市场价格 1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础是( ) A.国有垄断资本 B.私人垄断资本 C.国私共有垄断资本 D.股份资本 1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根本特征是() A.国有企业的存在 B.国私共有的垄断资本 C.私人垄断资本的主导地位 D.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 1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的宏观调节,代表着() A.极少数金融寡头的经济利益 B.企业的经济利益 C.中小资本家的利益 D.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 1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从根本上说是( ) A.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B.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产物 C.资产阶级国家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产物 D.资产阶级国家管理经济的产物 18.战后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是( ) A.跨国公司 B.国际卡特尔

马原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卷面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A. 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 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2.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范畴的正确理解是:() A.物质是各种实物的总和 B.物质范畴是从各种物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C.物质的惟一特性是它可以被感知 D.物质是自然界中具体的物质形态 3. 意识产生的决定性环节是:() A.人脑的进化 B.动物心理的形成 C.语言的产生 D.劳动 4. 毛泽东“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诗句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间空间的主观性的统一 B. 物质运动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C. 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间空间的有限性的统一 D.物质运动的多样性和静止的单一性的统一 5. “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一论断说明:() A.世界除了过程,什么都不存在 B.一切都在变化和发展,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 C.世界作为过程的集合体本身是没有方向的运动状态 D.承认运动就必然否认相对稳定 6.科学家洛仑兹提出“蝴蝶效应”理论,他说:“可预言:一只蝴蝶在巴西振动翅膀会在德克萨斯州引起龙卷风”,这个说法:() A.说明一种事物和现象可以通过一系列中介环节和另一事物、现象发生联系 B.片面夸大了联系的普遍性 C.把联系理解为主观随意的,否认联系的客观性 D.否认了联系的多样性 D.矛盾双方融合促使事物发展 7.人类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在于:() A.人类能征服和改造自然界 B.人类必须依赖自然界,因为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C.人类是否能正确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 D.人类能够保持生态平衡 8. “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

【整理版】马原测试题和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于(D) A.18世纪中叶 B.19世纪中叶 C.20世纪初 D.19世纪40年代 2.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C )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3.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必然导致(C) A.绝对主义 B.唯物主义 C.不可知论 D.诡辩论 4.物质的惟一特性是(B) A.运动性 B.客观实在性 C.不可分性 D.时空性 5.我国明朝王守仁提出“心外无物”,这种观点属于(C) A.形而上学观点 B.经验主义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6.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意思是(B) A.世界都是过程,所以什么也不存在 B.一切都在变化发展,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 C.世界只是过程,所以是无方向的运动 D.否认事物存在的相对稳定性 7.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 A.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B.否定的观点 C.矛盾的观点 D.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 8.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D) A.事物数量的增加 B.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 C.事物的运动变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9.下列命题中,正确阐述了实践含义的是(C) A.实践是个人的日常生活活动 B.实践是主观创造客观的活动

C.实践是主体改造客体的活动 D.实践是主体应付环境的活动 10.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是(B)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B.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C.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 D.认识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过程 11.一个完整的认识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D) A.调查研究,了解情况 B.深入思考,形成理论 C.精心安排,制定计划 D.执行计划,付诸实践 12.真理就是(D) A.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B.大多数人同意的观点 C.对人类生存有用的理论 D.对客观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13.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C)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14.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是(B) A.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C.社会意识内部各形式间的相互影响 D.社会意识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15.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A) A.生产关系的总和 B.生产资料的总和 C.生产要素的总和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 16.生产关系中,最基本,最具有决定意义的是(B) A.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C.产品的分配形式 D.产品的交换方式 17.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A) A.生产力的发展 B.生产关系的发展 C.上层建筑的发展 D.经济基础的发展 18.马克思指出:“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这句话说明(B)

马原课机考试题库第一章试题及答案 (2015年9月)

第一章试题清单(含答案) 一.单选题 1.哲学是:() A.一切科学之科学 ( ) B.各门学科的知识基础 ( ) C.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 D.特定时代人们的世界观 ( ) 2.从哲学上看,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归结起来无非是两大类现象:() A.矛盾现象与和谐现象 ( ) B.运动现象与静止现象 ( ) C.物质现象与精神现象(√) D.进步现象与倒退现象 ( ) 3.哲学基本问题是:() 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B.实践与认识的关系问题 ( ) C.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 ) D.真理与谬误的关系问题 ( ) 4.从哲学上看,人类的一切活动归纳起来无非是两大类活动:() A.建设活动和破坏活动 ( ) B.自由活动和不自由活动 ( ) C.生存活动和发展活动 ( ) D.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5.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存在性 ( ) B.结构性 ( ) C.运动 ( ) D.客观实在性(√) 6.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范畴的正确理解是:() A.物质是各种实物的总和 ( ) B.物质范畴是从各种物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C.物质的惟一特性是它可以被感知 ( ) D.物质是自然界中具体的物质形态 ( ) 7.哲学物质概念与关于具体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自然科学物质概念之间的关系是:() A.本源和派生的关系 ( ) B.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 ) D.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 ) 8.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继承和汲取了:() A.以往唯物主义理解物质存在和物质概念的合理内容(√)

B.以往唯心主义理解物质存在和物质概念的合理内容( ) C.以往辩证法理解物质存在和物质概念的合理内容( ) D.以往可知论理解物质存在和物质概念的合理内容( ) 9.我们认识和把握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的前提是:() A.对哲学的正确理解 ( ) B.对物质的正确理解(√) C.对意识的正确理解 ( ) D.对宇宙的正确理解 ( ) 10.“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反应的特性,这是合乎逻辑的”。这一论断是:() A.认为一切物质都具有意识的“物活论”观点 ( ) B.辩证唯物主义解释意识起源的正确观点(√) 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感觉论观点 ( ) D.把意识与物质等同的庸俗唯物论的观点 ( ) 11.意识产生的决定性环节是:() A.人脑的进化 ( ) B.动物心理的形成 ( ) C.语言的产生 ( ) D.劳动(√) 12.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质是:() A.思维和存在的统一 ( ) B.各种实物的总和 ( ) C.主体和客体的统一 ( ) D.多样性的物质统一(√) 13.实践是( )既区分又统一的基础 A.运动和静止 ( ) B.时间和空间 ( ) C.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 ) 14.《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时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记载中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 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 ) B.运动与物质不可分割 ( ) C.精神运动时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 ) D.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15.“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一观点表明:()(1分) A.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 ( ) 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 ) C.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D.意识是主观世界的客观映象 ( ) 16.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是:() A.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马原练习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练习题 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3.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 )时代 A.自由资本主义 B.垄断资本主义 C.和平发展 D.资本主义作为中国共产 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4.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C )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书烈榜首的是() A.马克思 B.爱因斯坦 C.达尔文 D.牛顿 5.在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中,构成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基础部分的是()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人类学 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A.工业革命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D.阶级斗争 7.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C.工人罢工和起义 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 8.提出价值规律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是() A.马克思 B.亚当·斯密 C.大卫·李嘉图 D。威廉·配第 9.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 A.辩证法 B.历史观 C.劳动价值论 D.剩余价值论 10.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 A.合理内核 B.基本内核 C.精髓 D.核心 11.在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中,()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12.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 A.德国 B.奥地利 C.中国 D.俄国 13.“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 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 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 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 14.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B.与时俱进 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D.科学性 15.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辩证唯物主义 B.历史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唯物主义 16.在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中,构成整个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核心的是()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马原期末试题及答案(精)

长沙学院2007级(理工科)本科各专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A卷 一、单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填入附表一。多选不给分。每题1分,共30分)。 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A )。 A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 D )。 A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 B工人罢工和起义 C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D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3.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C )。 A消灭阶级、消灭国家 B实现人权 C实现共产主义 D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 4.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B )的基本问题。Z`zzz A唯心主义哲学 B全部哲学 C唯物主义哲学 D一部分哲学 5.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D )。zzzz A实践性 B运动性 C客观性 D物质性 6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 )。zzzz A客观实在性 B实物性 C结构性 D可分性 7.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D )。zzzz 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 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 C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D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8.印度一位教授曾对一棵树算了两笔不同的账:一棵正常生长50年的树,按市场上的木材价格计算,最多值300多美元;但从它产生的氧气、减少大气污染、涵养水源、可以为鸟类与其他动物提供栖息环境的生态效益看,则值20万美元。这种算账方法强调了(C ) A事物存在的客观性 B人类认识的主观性 C事物联系的多样性 D事物运动的规律性zzzz 9.时间是指(C )。zzzz A物质运动的广延性 B物质运动的绝对性 C物质运动的持续性 D物质运动的规律性 10.商品最本质的因素是( C ) A使用价值 B交换价值 C价值 D价格 11.货币的五种职能中最基本的是(D )。 A世界货币和贮藏手段 B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 C价值尺度与价格标准 D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 12.马克思主义认为,从实践的活动机制看,实践是(C )。zzzz A生活、行为、现实、事实等感性活动 B科学实验 C主体与客体通过中介相互作用的过程 D道德行为和政治活动 13.“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D )。 A自然界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C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1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是(D )。zzzz A客观世界 B感觉 C思维 D实践 15.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C )。

考试题库马原含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 、单项选择题 1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A 、生产方式 B 、地理条件 ) C 、社会意识 D 、人口因素 2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它 A 、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 ( ) B 、具有历史的继承性 C 、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 、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3、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 、生产资料所有制 ( B 、产品的分配和交换 C 、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D 、管理者和生产者的不同 地位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揭示 A 、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 B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 、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 D 、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 5、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这 说明( 4 、 A 、 ) 经济基础发展的道路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 B 、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 C 、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的制约 6 、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是 D 、 A 、 生产力 ) 、该社会的各种生产关系 C 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与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7、上层建筑是指 ( A 、社会的经济制度 B 、科学技术 C 、社会生产关系 D 、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和设施 8、社会形态是 ( )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B 、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体 C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D 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 9、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 ( A 、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规律 B 、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 C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 D 、 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 10、 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表现在 11、 A 、生产力的发展 B 、生产关系的变革 C 、 ) 社会形态的更替 D 、科技的进步 社会革命根源于 ( ) A 、人口太多 B 、少数英雄人物组织暴动 C 、 先进思想和革命理论的传播 D 、社会基本矛盾 的尖锐化 12、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 ( ) A 、改变社会主义制度 B 、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C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 、实现社会公平 13、 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 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 ) A 、科技革命是对统治阶级的极大威胁 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 B 、 科技革命对变革社会制度具有直接的决定作用

马原试题与答案

期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表格内相应的位置) 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P3) A、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2、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A)(P14) A、科学性 B、革命性 C、实践性 D、开放性 3、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C)(P25)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4、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D)(P26) A、坚持人的主体地位 B、坚持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去认识世界 C、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坚持从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去理解现实世界 5. 人类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在于(C)(P51) A.人类能征服和改造自然界 B.人类必须依赖自然界,因为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C.人类是否能正确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 D.人类能够保持生态平衡 6、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A)(P42) 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 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 7. 科学家洛仑兹提出的“蝴蝶效应”理论说:“可预言:一只蝴蝶在巴西振动翅膀会在德克萨斯州引起龙卷风”,这个说法(A)(P35) A.说明一种事物和现象可以通过一系列中介环节和另一事物、现象发生联系 B.片面夸大了联系的普遍性 C.把联系理解为主观随意的,否认联系的客观性 D.否认了联系的多样性 8、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C)(P61) 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B、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C、感性认识以反映事物的现象为内容,理性认识以反映事物的本质为内容 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马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注意:请将1-3题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复查人 核分人 三、名词解释(共20分) 1. 物质: 2. 实践: 3. 经济基础: 4. 人民群众: 5.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8分) 2.简述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4分) 3.价值规律的内容和形式是什么?(4分) 4.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4分) 1、用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统一的原理,说明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持的正确态度。(15分) 2、试论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以及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10分) 一、单项选择 (每题1分,共30分) 四、简述(共20分) 五、论述(20分)

复查人———— 核分人———— 4.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 A 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 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D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 D 1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是 ( ) A 客观实在性的观点 B 主体性的观点 C 反映的观点 D 实践的观点 13.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 )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30分) 1.哲学是( )。 A 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B 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的看法 C 关于人类社会历史的态度 D 唯物论与唯心论的不同观点 2.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焦点在于 ( ) A 世界发展动力问题 B 世界本原问题 C 意识本质问题 D 实践本质问题 3.列宁的物质定义揭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A 运动 B 物质可以认识 C 物质能为感官感知 D 客观实在性 5.就意识的能动性而言,“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 ) A B C 是对意识能动作用的一种正确的揭示 D 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 句诗句含的哲学道理是( ) A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 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量的统一 D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7.《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幡动,一僧曰风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话表明慧能关于运动观的基本观点是: ( ) A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 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C 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D 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8.“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 A 前者是辩证法,后者诡辨论 B 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 9.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 A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的观点 B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 C 矛盾的对立面既统一又斗争的观点 D 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 10.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这说明( ) A 量变是质变的准备 B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 量变和质变相互包含 D 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11.认识的初级阶段是( )。 A 直接认识 B 全面认识 C 理性认识 D 感性认识

马原课机考试题库第四章试题及答案-(2018年5月)

第四章试题清单(含答案) 一.单选题 1.社会经济的两种基本形态是:()) A.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 ( ) B.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 ( ) C.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 D.计划经济和自然经济 ( ) 2.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 A.自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 ( ) B.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私有制 ( ) C.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公有制 ( ) D.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 3.商品经济是:() A.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 ( ) B.为他人而生产的经济形式 ( ) C.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 D.存在于一切社会的经济形式 ( ) 4.商品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以下两个阶段:() A.自由商品经济和垄断商品经济 ( ) B.农业商品经济和工业商品经济 ( ) C.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 ) D.简单商品经济与发达商品经济(√) 5.商品经济最早出现于:() A.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 ) B.原始社会末期(√) C.奴隶社会晚期 ( ) D.封建社会全盛期 ( ) 6.马克思在研究商品时,之所以考察商品的使用价值,因为使用价值是:() A.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 ( ) B.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 ( ) C.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实体 ( ) D.商品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7.马克思指出:“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这段话说明:() A.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

B.价值的存在与物的有用性互为前提 ( ) C.只要物是有用的,它就有价值 ( ) D.物越是有用就越有价值 ( ) 8.决定商品之间交换比例的是:() A.商品的需要程度 ( ) B.商品的有用的程度 ( ) C.商品的使用价值 ( ) D.商品的价值(√) 9.生产商品的劳动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其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 A.创造新价值 ( ) B.创造剩余价值 ( ) C.创造必要价值 ( ) D.创造使用价值(√) 10.下列关于使用价值和价值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任何有用物品都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 ) B.任何有用物品的有用程度,都取决于其使用价值和价值之和的大小( ) C.任何有用物品都必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 D.任何有用物品都具有使用价值,但只有这种有用物品是劳动产品并作为商品时,它才具有价值(√) 11.在一切社会里,社会财富由:() A.价值构成的 ( ) B.各种各样的使用价值构成的(√) C.资本构成的 ( ) D.货币构成的 ( ) 12.商品的二因素是对立的统一的,这对矛盾解决有赖于:() A.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 ( ) B.货币的出现并充交换媒体(√) C.商品的出现 ( ) D.商品物质实体的消亡 ( ) 13.两种商品可以按一定比例相互交换的原因,在于他们:() A.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 ) B.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 ( ) C.对人们有共同的效应 ( ) D.在生产中都耗费了一般的人类劳动(√) 14.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指:() A.两种独立存在的劳动 ( ) B.同一劳动过程中先后出现的两种不同劳动 ( )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