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20年云南大学中国哲学史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名词解释精编

2020年云南大学中国哲学史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名词解释精编

特别说明

本书根据最新复试要求并结合历年复试经验对该题型进行了整理编写,涵盖了这一复试科目该题型常考及重点复试试题并给出了参考答案,针对性强,由于复试复习时间短,时间紧张建议直接背诵记忆,考研复试首选资料。

版权声明

青岛掌心博阅电子书依法对本书享有专有著作权,同时我们尊重知识产权,对本电子书部分内容参考和引用的市面上已出版或发行图书及来自互联网等资料的文字、图片、表格数据等资料,均要求注明作者和来源。但由于各种原因,如资料引用时未能联系上作者或者无法确认内容来源等,因而有部分未注明作者或来源,在此对原作者或权利人表示感谢。若使用过程中对本书有任何异议请直接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沟通处理。

因编撰此电子书属于首次,加之作者水平和时间所限,书中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恳切希望广大考生读者批评指正。

重要提示

本书由本机构编写组多位高分在读研究生按照考试大纲、真题、指定参考书等公开信息潜心整理编写,仅供考研复试复习参考,与目标学校及研究生院官方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一、2020年云南大学中国哲学史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名词解释精编

1.诸子百家

【答案】指先秦至汉初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后用作当时各学派的总称。战国时已有“百家”之称,《荀子·解蔽》“诸侯异政,百家异说。”《庄子·天下》“百家之学时或称而道之。”刘歆的《七略》“凡诸子百八十九家,四千三百二十四篇。”后据此概括为“诸子百家”。

性无善恶论战国时告子首先提出的人性论观点。《孟子·告子》“性无善无不善也。”认为“生之谓性”,“食色性也。”“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还以杞柳为喻“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棬。”北宋王安石以情论性,认为情是可善可恶的,而性则是无善无恶的。“性生乎情,有情然后善恶形焉,而性不可以善恶言也。”王守仁也认为性无善无恶,“性之本体,原是无善无恶的,发用上也原始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的;其流弊也原是一定善一,定恶的。”还提出“无善无恶是理之静,有善有恶是气之动。不动于气,即无善恶,是谓至善。”

2.五无论

【答案】对于未来社会的描述,章太炎以悲观主义的思想、虚无主义的思想,描绘了一个五无世界。那是无政府、无聚落、无人类、无众生、无世界的世界。

3.五德终始

【答案】亦称五德转移,邹衍创立的关于历史变化的学说。《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邹衍“称引天地剖判以来,五德转移,治各有宜,而符应若兹”。认为土木金火水五种物质德性相克的循环变化,决定着历史王朝的兴替和制度的改变。为我杨朱政治、伦理学说的核心。《孟子·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韩非子·显学》“今有人于此,义不入危城,不处军旅,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胫一毛”。其特点是“轻物重生”,“不以物累其形”(《淮南子·氾论训》)。认为天下大利,亦为身外之物,胫之一毛,却属己之形体;能尊生,虽富贵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把道家养生理论推到极端。《列子·杨朱》引其政治主张“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4.九思

【答案】《论语·季氏》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清刘宝楠《论语正义》“此章言君子有九众之事当用心思虑使合礼仪也。”

5.别宥

【答案】宥,通囿,局限,引申为有所蔽或偏见。别宥,摒弃偏见。《庄子·天下》“接万物别宥以为始。”《吕氏春秋·去宥》“夫人有所宥者,固以昼为昏,以白为黑,以尧为桀,宥之为败亦大矣。……故凡人必别宥然后知,别宥则能全其天矣。”一说宥为区域,别宥意为区别万有,见成玄英《庄子集释·天下》疏。

6.心术

【答案】《管子》篇名,分上下篇,上篇前经后解,下篇与《内业》篇多有重复,为战国时期稷下学士著作,一说为宋趼、尹文派遗著。所谓“心术”,有双重含义既是指心认识道的方法和途径,又是指君王驾驭、控制群臣的方法。认为“心术者,无为而制窍者也”。“心之在体,君之位也;九窍之有职,官之分也”。提出静因之道的认识方法,强调要排除主观成见与嗜欲,如实地观察客观事物。所论“事督乎法,法出乎权,权出乎道”,反映了道法融合的趋势。

7.性善论

【答案】孟子首先提出的一种人性论观点。《孟子·告子上》“人之性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又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公孙丑上》)四端扩而充之,就是仁义礼智四德。“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告子上》)但不否定环境和教育对于道德意识的影响。“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殊尔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也。”并强调学习和修养在培养善良德性中的作用。

8.冲气

【答案】老子用来指含有阴阳激荡相互作用的气。《老子·四十二章》“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说文》“冲,涌摇也。”意为万物包容着阴阳,阴阳二气互相作用而形成和气。一说作盅气。《说文》“盅,器虚也。”指一种肉眼看不到的“冲虚之气”。

9.大衍

【答案】《周易》蓍筮用语。大,至极,衍,演算。《易·系辞上》“大衍之数五十。”王弼注“演天地之数,所赖者五十也。”今有人考大衍之数五十后脱去“有五”两字。《易·系辞上》称“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

10.知天

【答案】荀子用来指顺应自然而役使万物。《荀子·天论》“其行曲治,其养曲适,其生不伤,夫是之谓知天。”认为人能正确利用认识器官,适应自然,就能“知其所为,知其所不为”,使“天地官而万物役”,做到言行合治,奉养适度。

11.儒家八派

【答案】亦称“八儒”,战国时儒家内部形成的派别。《韩非子·显学》“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孟子)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荀子)之儒,有乐正氏之儒。”

12.三务

【答案】墨子用来指当时“王公大人”的三项政治要求,为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墨子·尚贤上》)“天下贫,则从事乎富之;人民寡,则从事乎众之;众而乱,则从事乎治之。”“若三务者,此仁者之为天下度也。”(《节葬下》)认为达到三务的关键在于尚贤使能。

13.王霸之辩

【答案】中国古代两种统治方法和政治理想的争辩。王指王道,即先王之正道。孟子以王道与霸道相对,认为施行仁政,以德服人者为王道。霸指霸道,即凭借武力假行仁义以征服别人的政治统治方法。霸

道以武力压服别人,不能使之心悦诚服。孟子提倡王道,反对霸道。韩非则提倡霸王之道。秦汉以后王霸并用。到宋代,王霸之辩更演为社会历史观的争论。朱熹和陈亮进行了数年的争论,在中国思想史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4.十事

【答案】《鲁问》篇记墨子自云“国家混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国家憙音湛湎,则语之非乐、非命;国家淫僻无礼,则语之尊天、事鬼;国家务夺侵凌,则语之兼爱、非攻。”

15.道

【答案】中国哲学的主要范畴之一。本义是人所行走的道路。引申为规律、原理、准则、本原等意义。春秋时“道”指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和人的行为准则。孔子少言天道,注重人道。老子首先从抽象的哲学意义把“道”规定为万物的本体。庄子继承发挥老子思想,以“道”为宇宙的本体。儒家后学则着重阐发了“道”的伦理意义,所关心的仍是人道。到《易传》,才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以“道”为天地万物运动变化最根本的规律。这种理论对中国古代哲学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韩非子把“道”说成是万物所依循的总规律。西汉董仲舒用道来论证三纲五常的绝对性。宋明理学家在发扬儒学之时,吸收了道家和《易传》的思想,把道规定为理,作为宇宙万物的最高本体。

16.同名和异名

【答案】《荀子·正名》“知异实者之异名也,故使异实者莫不异名也,不可乱也,犹使同实者莫不同名也。”主张事物同实则同名,异实则异名,名、实之同异,不能混淆。

17.崇本举末

【答案】王弼提出的“崇本举末”他主张以“崇本息本”、“崇本举末”、“守母存子”,来处理自然与名教的关系。具体来说,一是“因道立教”,即根据自然无为之则制定名分、设置名教,亦即名教以自然为本,而不可以舍本逐末、“离道执教”;二是“越教归道”,即由有反无、由末归本,复归于自然之道,以解现实中所出现的名教之弊;三是“即道全教”,即遵循自然规则,而不执着于名教,以全名教功,达到化成天下的目的。

18.天情

【答案】荀子用语。人类自然具有的情感、欲望。《荀子·天论》“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哀乐臧焉,夫是之谓天情。”唐杨倞注“天情,所受于天之情也。”

19.五行相胜

【答案】说春秋时期,五行相杂说向五行相胜说转化。晋太史史墨说“火胜金,故弗克。”“水胜火,伐姜则可。”这是认为五行之间有互相制约的关系,而不仅仅满足于五行之间的差异关系。

20.和同和

【答案】指不同东西和合和统一;同,指相同东西的简单相加或同一。西周末史伯首先把和与同作为有差异而又有联系的一对范畴提出。《国语·郑语》“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俾同,尽乃弃矣。”春秋时晏婴继承发挥之,认为五味相和,方能成为美羹,进而提出君臣关系应该和而不同“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而去其否。”(《左传·昭公二十年》)孔子以和同推及人伦关系,认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