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铁路轨道路基标准横断面及压实标准

铁路轨道路基标准横断面及压实标准

铁路轨道路基标准横断面及压实标准
铁路轨道路基标准横断面及压实标准

铁路路基

[铁路路基横断面图] [主要包含铁路路基、基床、路堤、路桥过渡段横断面图]

第 1 页共14 页

铁路路基

目录

1.路基横断面 (2)

2.路基基床 (5)

3.路堤 (7)

3.过渡段 (9)

第 1 页共14 页

铁路路基

1.路基横断面

无砟轨道支承层(或底座)底部范围内可水平设置,支承层(或底座)外侧路基面设置不小于4%的横向排水坡。有砟轨道路基面形状应为三角形,由路基面中心向两侧设置不小于4%的横向排水坡。曲线加宽时,路基面仍应保持三角形。

路基面标准宽度

有砟轨道曲线地段路基面加宽值

第 2 页共14 页

7000>R≥50000.5

R<5000 0.6

12000≥R>9000 0.4 350

9000≥R≥6000 0.5

无砟轨道双线路堤标准横断面

无砟轨道双线硬质岩路堑标准横断面

无砟轨道双线非硬质岩路堑标准横断面

无砟轨道单线路堤标准横断面

有砟轨道双线路堤标准横断面

有砟轨道双线硬质岩路堑标准横断面

有砟轨道双线非硬质岩路堑标准横断面

有砟轨道单线路堤标准横断面

2.路基基床

(1)基床结构

高速铁路路基基床是由基床表层和底层组成的两层结构。我国高速铁路基床表层厚度无砟轨道为0.4 m,有砟轨道为0.7 m,基床底层厚度为2.3 m。

(2)基床表层

路基基床表层的刚度应满足列车运行时产生的弹性变形能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要求;其强度应能承受列车荷载的长期作用;其厚度应使扩散到其底层面上的动应力不超过基床底层土的长期承载能力。基床表层填料应具有优良的级配、较高的密实度、强度及良好的水稳性;能够防止地表水侵入导致基床软化及产生翻浆冒泥、冻胀等基床病害。我国高速铁路基床表层要求填筑级配碎石,压实标准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其材料规格应符合相关技术条件要求。

基床表层的压实标准

压实标准级配碎石

压实系数K ≥0.97

地基系数K30(MPa/m)≥190

动态变形模量Evd(MPa)≥55

注:无砟轨道可采用K30或Ev2。当采用Ev2时,其控制标准为Ev2≥120 MPa,

且Ev2/ Ev1≤2.3。

(3)基床底层

路基基床底层填料采用A、B组填料或改良土,A、B组填料粒径级配应符合压实性能要求,寒冷地区冻结影响范围填料应符合防冻胀要求。路基填料最大粒径在基床表层内应小于60 mm,在基床以下应小于75 mm。基床底层压实标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基床底层压实标准

注:1.无砟轨道可采用K30或Ev2;当采用Ev2时,其控制标准为Ev2≥80 MPa,且Ev2/ Ev1≤2.5;

2.括号内数字为寒冷地区化学改良土考虑冻融循环作用所需强度值。

铁路路基

第 7 页 共 14 页

3.路堤

基床以下路堤宜选用A 、B 组填料和C 组碎石、砾石类材料,其粒径级配应符合压实性能要求;当选用C 组细粒土填料时,应根据填料性质进行改良。基床以下路堤压实标准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基床以下路堤压实标准

注:无砟轨道可采用K30或Ev2;当采用Ev2时,其控制标准为Ev2≥45 MPa ,且Ev2/ Ev1≤2.6。

工后沉降是指铺轨工程完成以后,基础设施产生的沉降量。路基工后沉降值应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地基处理措施应根据地形和地质条件、路堤高度、填料及工期等进行计算分析确定。对路基与桥台及路基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地层变化较大处和不同地基处理措施连接处,应采取逐渐过渡的地基处理方法,减少不均匀沉降。路基施工应进行系统的沉降观测,铺轨前应根据沉降观测资料进行分析评估,确定路基工后沉降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轨道铺设。路基工后沉降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无砟轨道路基工后沉降应满足扣件调整和线路竖曲线圆顺的要求。工后沉降不宜超过15 mm ;沉降比较均匀并且调整轨面高程后的竖曲线半径应满足下式的要求时,允许的工后沉降量为30 mm 。

2sh sj

0.4ν≥R

式中

sh

R ——轨面圆顺的竖曲线半径(m );

sj

ν——设计最高速度(km/h )。

路基与桥梁、隧道或横向结构物交界处的工后沉降差不应大于5 mm,不均匀沉降造成的折角不应大于1/1000。

2)有砟轨道路基工后沉降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路基工后沉降控制标准

至于各种特殊地区路堤的填筑要求以及路堑、路基排水、路基防护、路基支挡等问题不再详细介绍。

铁路路基

3.过渡段

(1)设置过渡段的原因

铁路线路是由不同特点、性质迥异但又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构筑物(桥、隧、路基等)和轨道构成的。由于组成线路的结构物强度、刚度、变形、材料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因此必然会引起轨道的不平顺。为了满足列车平稳舒适且不间断地运行,必须将其不平顺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例如,与桥梁连接处的路堤一直是铁路路基的一个薄弱环节,由于路基与桥梁刚度差别很大,一方面引起轨道刚度的变化,另一方面,路基与桥台的沉降也不一致,在桥路过渡点附近极易产生沉降差,导致轨面发生弯折。当列车高速通过时,必然会增加列车与线路的振动,引起列车与线路结构的相互作用力的增加,影响线路结构的稳定,甚至危及行车安全。在路基与桥梁之间设置一定长度的过渡段,可使轨道的刚度逐渐变化,并最大限度地减少路基与桥梁之间的沉降差,达到降低列车与线路的振动,减缓线路结构的变形,保证列车安全、平稳、舒适运行的目的。路基与桥台、横向结构物、隧道及路堤与路堑、有砟轨道与无砟轨道等连接处均应设置过渡段,保证刚度及变形在线路纵向的均匀变化。

(2)路桥过渡段

路堤与桥台连接处应设置过渡段,可采用沿线路纵向倒梯形过渡段形式,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过渡段长度按下式确定,且不小于20 m。

L=a+(H-h)·n

式中,L——过渡段长度(m);

H——台后路堤长度(m);

h——基床表层厚度(m);

a——倒梯形底部沿线路方向长度,取3:5 m;

n——常数,取2~5。

第9 页共14 页

台尾过渡段设置

2)过渡段路堤基床表层应满足上述有关要求,并掺入5%的水泥。基床表层以下倒梯形部分分层填筑掺入3%水泥的级配碎石,压实标准应满足压实系数K≥0.95、地基系数K30≥150 MPa/m、动态变形模量E vd≥50 MPa。

3)过渡段桥台基坑应以混凝土回填或以碎石、灰土分层填筑并用小型机具碾压密实,混凝土应满足设计强度要求,碎石、灰土填筑应满足Evd≥30 MPa。

4)过渡段地基需要加固时应考虑与相邻地段协调渐变。

5)过渡段还应符合轨道特殊结构的要求。

6)过渡段路堤应与其连接的路堤同时施工,并按大致相同的高度分层填筑。距离台背2.0 m范围内应用小型机具碾压密实并适当减少分层填筑厚度。

7)过渡段处理措施及施工工艺应结合工程实际,进行现场实验。

(3)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路堤与横向结构物(立交框构、箱涵等)连接处,应设置过渡段,可采用沿线路纵向倒梯形过渡形式,如图所示。寒冷地区过渡段设置应充分考虑与横向结构物冻结影响范围填料的防冻,如图所示。横向结构物顶面填土厚度不大于1.0 m时,横向结构物及两侧20 m范围内基床表层填筑级配碎石应掺加5%水泥,

如图所示。

一般路堤与横向结构物(h>1.0 m)过渡段

寒冷地区路堤与横向结构物(h>1.0 m)过渡段

路堤与横向结构物(h≤1.0 m)过渡段

(4)路堤与路堑过渡段

路堤与路堑连接处应设置过渡段,过渡段可采用下列设置方式:

1)当路堤与路堑连接处为硬质岩石路堑时,在路堑一侧顺原地面纵向开挖台阶,每级台阶自原坡面的挖入深度不应小于1.0 m,台阶高度0.6 m左右,并应在路堤一侧设置过渡段,如图所示。

2)当路堤与路堑连接处为软质岩石或土质路堑时,应顺原地面纵向开挖台阶,每级台阶挖入深度不应小于1.0 m,台阶高度0.6 m左右,如图所示,其开挖部分填筑要求应与路堤相应位置相同。

硬质岩石堤堑过渡段

软质岩石或土质堤堑过渡段

(5)其他过渡段土质、软质岩路堑与隧道连接地段,应设置过渡段,并采用渐变厚度的混凝土或掺入5%水泥的级配碎石填筑。

无砟轨道与有砟轨道连接处路基应设置过渡段,并符合轨道形式过渡要求。

两桥之间、桥隧之间及两隧之间的短路基宜采取适宜措施,平顺过渡;当两桥间为小于150 m非硬质岩路堑时,路基基础可采用桩板结构或保证平顺过渡的工程措施。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TB TB 10751 -2010 J XXX- 2010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Standard for constructional quality acceptance of high speed railway subgrade engineering (报批稿) 2010—12—08 发布 实施 2010—XX — XX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Standard for constructional quality acceptance of high speed railway subgrade engineering TB 10XXX -2010 J XXX-2010 主编单位: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批准部门:中 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施行日期:2010 年XX 月 XX 日 2010 年

、八 冃U 言 本标准是根据铁道部《关于印发2009年铁路工程建设标准编制计划的通知》(铁建设函[2009]34号)的要求,在《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的基础上,充分吸纳京津、武广、郑西、合宁、合武、石太等高速铁路的建设、运营经验以及京广、浙赣、胶济、郑徐线等第六次大面积提速工作经验编制而成的。 本标准的编制工作紧紧把握高速铁路总体技术路线,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通过原始创 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了符合我国国情、路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咼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本标准共分15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地基处理、填料、基床以下路堤、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路堑、基床、路基支挡工程、路基排水、路基边坡防护、路基相关工程及设施、沉降变形观测、路基单位工程综合质量评定。 本标准的主要内容如下: 2?强调了工程施工质量必须达到设计要求的结构安全、使用功能和耐久性能,主体结构质量实现零缺陷,满足设计使用年限内正常运营的需要; 3?体现了对施工管理、技术、作业三个层次的有关要求,明确了建设各方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过程中的具体质量职责; 4 ?体现“四新”技术及机械化、工厂化、专业化、信息化等现代化手段,规定了工程施工应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工艺,保证质量,保障安全; 5?规定了质量检测应采用先进、成熟、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质量数据做到全面、真实、可靠; 6.突出源头控制、过程控制、细节控制。加强工程用原材料的检查验收,完善施工过 程中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每一项作业的质量控制要求; 本标准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在执行本标准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如发现需 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及时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交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太原市西矿街130号,邮编:030024),并抄送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北京市海淀区北蜂窝路乙29号, 邮政编码:100038),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由铁道部建设管理司负责解释。 技术总负责人:。 主编单位: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吴波黄直久张晓波武常明王彩文李佐厉鹏陈济洲王俊华刘金成胡建万伟明刘卫

Ⅰ级铁路路基压实标准和检测频率

Ⅰ级铁路路基压实标准和检测频率 第1页共2页 序号部位填料 填料压实 后标准 检测项目压实标准 检测 标准 检测频率 备 注 1 路堤 基底 (原地 面) H≤0.6m 黏性土 基床表层下换 填级配碎石 地基系数K30(MPa/m) K30≥130 铁建设 【2004】 8号 检测方法: ①.地基系数K30采用K30平板荷载仪检测。 ②.孔隙率n、压实系数K通过检测路基压实密度, 计算得到。 ③.细粒土和砂类土中的黏砂土、粉砂土可以采用 环刀法、核子密度仪法、灌砂法、灌水法、气囊法 检测压实密度。 ④.粗粒土可以采用灌砂法、灌水法或气囊法检测 压实密度。 ⑤.碎石类和最大粒径小于60mm块石土可以采用灌 水法检测压实密度。 检测频率: ①地基系数K30检测:每填高0.9m,纵向每100m 检查2个断面4点,距路基边缘2m处1点,中间2 点。不足0.9m亦检查2个断面4点。监理20%分别 进行平行检验和见证检验,且每检验批不少于2点。 ②压实系数K检测:每层沿纵向每100m等间距检 查2个断面6点,距路基边线lm处左、右各2点, 中部2点。监理20%分别进行平行检验和见证检验, 且每检验批不少于2点。 砂类土、砂砾土/ 地基系数K30(MPa/m) K30≥130 岩石/ 按风化情况,比照上述要求进行 处理,坚硬岩石不做处理。 2 路堤 基底 (原地 面) 0.6m< H ≤2.5m 黏 性 土 水位距地表 >0.5 m 挖除表层 0.3~0.5m,并 回填整平碾压 地基系数K30(MPa/m) K30≥130 压实系数K K≥0.95 水位距地表 ≤0.5m换填0.5m 渗水土 地基系数K30(MPa/m)K30≥130 压实系数K K≥0.95 砂类土、砂砾土/ 地基系数K30(MPa/m) K30≥130 岩石/ 按风化情况,比照上述要求进行 处理,坚硬岩石不做处理。 3 路堤 基底 (原地 面) H>2.5m 黏性土清除表土整平 地基系数K30(MPa/m)K30≥85 压实系数K K≥0.85 砂类土、砂砾土/ 地基系数K30(MPa/m) K 30≥110 岩石/ 按风化情况,比照上述要求进行 处理,坚硬岩石不做处理。 注:路提高度小于2.5m的低路堤,基床范围内的地基土比贯入阻力Ps值应大于1.5MPa或允许承载力 [σ]应大于0.18 MPa。

铁路路基检测频率规定

中铁二局林织铁路中心试验室 路基工程试验检测频率实行情况 一、参考标准 1、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7]85号 2、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3、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 J447-2005 4、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TZ212-2005 5、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TZ216-2007 6、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2004 J338-2004 7、变形模量Ev2检测规程铁建设[2005]188号 8、相关设计图[成灌施路专-15(对于水泥搅拌桩)和成灌施路专-16(对于CFG桩)] 9、关于发布《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等十九项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局部修订条文的通知铁建设[2007]159号 二、原地面处理 路堤地基条件符合设计文件的原地面处理应满足所处路堤部位的填筑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沿线路纵向每100m检验2点,监理单位100%见证检验,勘察设计单位现场确认。 检验方法:动力触探试验(因本工程所有原地面处理为换填或地基加固处理,换填到位的基底土均为碎石类土,所以采用动力触探的方法检测,规范规定的静力触探不适用于碎石类土)本条参考《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第4.1.3~4条规定。 三、路基检测分为路堤、基床、过渡段三大部分,各部分检测情况如下 (一)、基床以下路堤填料选用A、B组填料。填筑前应对取土场填料进行取样检验;填筑时应对运至现场的填料进行抽样检验。当填料土质发生变化或更换取土场时,应重新进行检验。检验项目及频次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注:表中数值为进行一次试验的填料体积 检验方法: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 TB10102-2004 J338-2004 本条参考《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7]85号第6.2.1条规定。 (二)、基床以下路堤(含换填部分)每一填筑层压实质量应符合下表规定:

铁路轨道路基标准横断面及压实标准

铁路路基 [铁路路基横断面图] [主要包含铁路路基、基床、路堤、路桥过渡段横断面图] 第 1 页共14 页

铁路路基 第 1 页共14 页 目录 1.路基横断面....................................................................................................................................................................... 2 2.路基基床 ........................................................................................................................................................................... 5 3.路堤 ................................................................................................................................................................................... 7 3.过渡段 . (9)

铁路路基 第 2 页共14 页 1.路基横断面 无砟轨道支承层(或底座)底部范围内可水平设置,支承层(或底座)外侧路基面设置不小于4%的横向排水坡。有砟轨道路基面形状应为三角形,由路基面中心向两侧设置不小于4%的横向排水坡。曲线加宽时,路基面仍应保持三角形。 路基面标准宽度 轨道类型 设计最高速度(km/h) 双线线间距(m) 路基面宽度单线(m) 双线(m) 无砟轨道 250 4.6 8.6 13.2 300 4.8 13.4 350 5.0 13.6 有砟轨道 250 4.6 8.8 13.4 300 4.8 13.6 350 5.0 13.8 有砟轨道曲线地段路基面加宽值 设计最高速度(km/h) 曲线半径R (m )路基外侧加宽值(m )250 12000≥R ≥100000.2 10000>R ≥7000 0.3 7000>R ≥50000.4 5000>R ≥40000.5 R <4000 0.6 300 12000≥R ≥9000 0.3 9000>R ≥7000 0.4

铁路路基施工技术要求

铁路路基施工技术要求 一、路基结构简述 1-1 路基面:路基的顶面。路基面宽度设计为11.0m,路基面两侧称为路肩,路基面应做成路拱,本段路基路拱设计为三角形,拱高0.2m,路拱底宽同路基面即11.0m,路基顶面高程为设计高程加沉降量,考虑到预留沉落加高量,边坡应较设计坡度稍后施工。 1-2 路基基床。路基基床是指路肩施工高程至其下1.2m 范围,其中:路肩高程至其下0.5m范围称基床表层,表层以下0.7m范围称为基床底层。 1-3 路堤。除路基基床部分之外的填土路基称为路堤。 二、路基填土土质要求 根据本段路基可取土土质情况,采用铁路路基填料B组中的粘砂土和砂粘土作为路基填土用土。 2-1 土质的要求:必须符合设计院对土质取样试验的标准,其参数如下:⑴液性界限(简称液限)WL:是指粘性土由可塑状态转变为流塑状态的限界含水量,以百分数计即W1=x%,路基填土所用砂粘土的液限W1≤26%.⑵塑性界限(间称塑限)Wp:是指粘土由半干硬状态转变为可塑状态的限界含水量,单位同液限。 ⑶塑性指数IP:是指粘性土的液限值与塑限值之差即IP=W1一Wp,其中:3<IP≤7为粘砂土,7<IP≤17为砂粘

土。 本段路基填土所用的粘性土,其塑性指数IP≤12. 2一2 每一个取土场必须作1一3组土质试验,符合2一1土质要求后方可用作路基填土。 三、路堤基底处理要求 3-1 当路堤经过池塘或积水洼地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排水疏干,挖除淤泥及有机土等松软土层并换填渗水性土石。 3-2 对有松土或耕作土的原地面,如果松土厚度不大于30cm时,可将原地面碾(夯)压密实,若松土厚度大于30cm 时,则应翻挖松土并分层回填压实。 3-3 黄河大堤两侧坡度如果陡于1:5时,应将原坡面挖成宽度不小于1.0m的台阶。 3-4 路堤土方施工前,一律将基底原地面的树木、农作物及草皮等杂物清除干净。 四、路堤填筑要求 4-1 本段路堤分浸水路堤和不浸水路堤两种:黄河大堤以北至S32台间(即迎河面)属浸水路堤;黄河大堤以南至S33台间及S67台后至DK22+274里程间属不浸水路堤。 4-2 压实系数:是指填土经压实后的干容量(也称设计干容量)γd与填土实验求得的最大干容量γdmax之比,即K=γd/γdmax,一般情况下γdmax范围,粘砂土为18.5~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试题答案及解析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试题 姓名:部门: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 1、换填地基顶面应有横向排水坡度。 2、高压旋喷桩施工前应进行成桩工艺性试验(不少于 2 根),确定各项工艺参数并报监理单位确认后,方可进行施工。 3、路堑开挖应自上而下纵向、水平分层开挖,纵向坡度不得小于4%。 4、路堑基床表层换填宽度检验,施工单位沿线路纵向每100米抽样检验 3 个断面。 5、下列代号分别表示:: K30 地基系数;K 压实系数; n 孔隙率;P S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ω含水率;ωopt最优含水率;ρ干密度;ρdmax最大干密度; 6、不同性质的填料应分别填筑,不得混填。每一水平层的全宽应用同一种填料填筑,每种填料层累计总厚不宜小于50cm。 7、压实顺序应按先两侧、后中间进行碾压。 8、接触网拉线基础与下锚支柱基础平面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的下锚环方向应在支柱基础中心与拉线基础中心连线上。

9、路基工程施工前,对影响路基稳定的地下水,应予以截断、疏导、降低水位,并引排到路基范围以外。在路基施工期,不得任意破坏地表植被或堵塞水的通路;各类排水设施应及时维修和清理,保持排水畅通、有效。 10、预应力锚索施工应先造孔、装索、注浆,再做承压板(或桩、柱),最后进行张拉封孔。在锚固工程施工初期,应进行预应力锚索锚固试验,锚固试验的数量不少于总量的3%。 11、过渡段级配碎石应和与其相连的路堤及锥体同时施工,并将过渡段与连接路堤的碾压面按大致相同的水平分层高度同步填筑、均匀压实。在填筑压实过程中,应保证桥台、横向结构物稳定、无损伤。 12、在抗滑桩开挖施工中应核对桩孔地质情况,当地质情况特别是滑动面实际位置与设计出入较大时,应按规定及时进行变更设计。 13、预埋管线、综合接地等应按设计要求与路基同步施工。 14、排水设施应纵坡顺适、沟底平整、排水畅通、无冲刷和阻水现象。 15、雨季路堤填筑的每一压实层面均须做成2%-4%的横向排水坡,路堤边坡应随时保持平整,每次作业收工前必须将铺填的松土层压实完毕。 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1、地面横坡陡于1:5时,应按设计在原地面开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 A、1米 B、2米 C、3米 D、4米 2、挡土板宜预制,每块应预留两个吊装孔,孔的直径宜为cm,

路基连续压实作业指导书

路基连续压实作业指导书-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新建黔江至张家界至常德铁路路基工程 编号:QZCLZ- 001 路基连续压实施工作业指导书 单位:中铁三局集团黔张常铁路项目经理部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5年05月08日发布 2015年06月1日实施

目录 1.适用范围 (1) 2.作业准备 (1) 3.技术概述 (2) 4.技术要求 (7) 5.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7) 6.施工要求 (8) 7.劳动组织 (8) 8.材料要求 (8) 9.设备机具配置 (9) 10.质量控制及检验 (9) 11.安全及环保要求 (11)

新建黔张常铁路路基工程 路基连续压实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黔张常铁路10标路基连续压实施工。 2.施工准备 2.1 内业技术准备 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施工现场准备 2.2.1 进行测量放线 1) 复测线路中线、水准必须与相邻工段的线路中线、水准贯通闭合。 2) 每次测量结果必须进行复核。测量的原始记录应完整地保存至竣工测量完毕之后。 3) 对重要的中线控制桩设置护桩,并做好记录。 4) 设立路基边桩。根据复测后的中线、水准按横断面施工设计图及加宽值测设,在地形、地质变化处应加设边桩。路基边桩应随填层不断移动。 2.2.2 试验段试验。 开工前根据填料种类和压实机械,选择30-50m长路堤做填筑压实试验,以确定合理的铺填厚度、压实遍数和CMV值。

快速绘制道路横断面图

快速绘制道路横断面图的一种新方法 ?本文详细阐述了在不需要专业编程知识的情况下,利用AutoCAD和Excel精确自动地绘制道路横断面图的一种新方法。该方法不仅简单灵活,而且能提高工作效率以及保证工作质量。 1 引言 传统横断面测量方法有水准仪皮尺法、横断面仪法和经纬仪视距法等,简而言之就是根据地形的变化对与道路轴线方向相垂直的断面进行测量,其中直线段所测断面方向与道路中线方向垂直,而曲线路段与测点的切线方向垂直。在对横断面测量以后,为计算道路工程土方量,我们紧接着就要绘制道路横断面图。在实际工作中,横断面图的绘制通常是采用手工在米格纸上按照一定比例用卡规和复式比例尺按照横向是距离、纵向是高程刺点,用小钢笔连接刺点绘制闭合图形。然后把每一个断面的横断面图分成若干个梯形用复式比例尺和卡规量出每一个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计算出每一个梯形的面积,然后把所有的梯形面积相加才得到一个断面面积。 通常道路横断面施测要求每20m测一个断面。在地形变化较大的位置要加测横断面,这样每1km道路至少要绘制50多个横断面图。可见如果用传统的方法绘制一条50km的道路断面图工作量是非常巨大的,而且由于是手工绘制,修改起来很麻烦,在实际工作中返工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由此可见快速高效地绘制出道路横断面图是非常重要的。 笔者根据实际情况发现如果能对Auto CAD系统进行二次开发,运用AutoLISP语言和V isual LISP开发环境进行编程,创建Auto CAD的新命令或重新定义原有的标准命令,提供系统自动执行重复性的计算与绘图任务,此类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但这要求道路施工人员具备专业性很强的编程知识。在绘制了大量的横断面图后,笔者总结出一个非常便捷的方法,这种方法不需要道路工程人员具备很强的编程知识,只要具备常规的Excel和Auto C AD知识,就可以自动、精确和快速绘制道路横断面图,并且此方法可以推广至重复性较强的绘图工作。下面以一个实例进行详细说明。 2 对横断面数据的处理 2.1确定边桩位置和高程 倾斜地面高等级道路施工测量中的边桩定位一般用逐渐趋近法。该方法无论采用经纬仪或全站仪都不能直接给出边桩位置,只能通过重复多次测量和计算,才能确定边桩的位置,这种方法的野外工作量较大。本文给出了由横断面测量数据直接计算中桩到边桩的水平距离和边桩高程的方法,利用这种新方法可一次性标定边桩位置(如图1所示)。

道路横断面图集

1、“一块板”断面 各种车辆在车道上混合行驶。适用于机动车交通量不大且非机动车较少的次干道、支路及用地不足拆迁困难的旧城改建的道路。 2、“二块板”断面 在车道中心用分隔带或分隔墩将车行道分为两半,上、下行车辆分向行驶。根据需要再决定是否划分快、慢车道。解决了机动车与对向机动车之间的矛盾。 主要用于车速较快、非机动车较少的道路,还常用于有平行道路可供非机动车道行驶的快速路、郊区道路以及横向高差大或地形特殊的路段。

3、“三块板”断面 中间部分为双向行驶的机动车车道,两侧为靠右侧行驶的非机动车车道,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进行了隔离,解决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的矛盾。适用于机动车交通量大,非机动车多的道路。 4、“四块板”断面 在三幅路的基础上,再将中间的机动车道上下行再分开,做到分向、分道行驶。双向机动车之间、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均进行了隔离,交通的安全性最好。适用于机动车车速较高,各向两条机动车道以上,非机动车多的快速路与主干路。

一、路肩概念 公路和采用边沟排水的郊区道路应在行车道外侧设路肩。路肩分为硬路肩(包括路缘带所占宽度)及保护性路肩,保护性路肩一般采用土路肩或简易铺装。 路缘带

1、单幅路:是指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设有分隔带,车行道为机非混合行驶。 特点:机动车车行道条数不应采取奇数,一般道路上的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高峰时间不会同时出现(速度不同)公共汽车停靠站附近与非机动车相互干扰。 适用条件:适用于机非混行,交通量均不太大的城市道路,对于用地紧张与拆迁较困难的旧城市道路采用的较多,适用于城市次干道和支路。 2、双幅路:是指在车行道中央设一中央分隔带,将对向行驶的车流分隔开来,机动车可在辅路上行驶。 特点:单向车行道的车道数不得少于2条。 适用条件:适用于有辅助路供非机动车行驶的大城市主干路或设计车速大于5千米每小时;横向高差较大或地形特殊的路段、城市近郊区,以及非机动车较少的区域都适宜采用双幅式路。 3、三幅路:是用分隔带把车行道分为3部分,中央部分通行机动车辆,两侧供非机动车行驶。 特点:机非分行,避免机非相互干扰,保障了交通安全,提高了机动车的行驶速度,占地较多,投资较大,公交乘客上下车时需穿越非机动车道,对非机动车有干扰。

道路横断面和路基设计word文档

3 道路横断面和路基设计 3.1横断面布置 本段路为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根据公路《规范》和《标准》进行设计。 路基总宽度为24.5m,桥梁和隧道路基断面设置见后面桥梁和隧道设计。 表3.1 路基宽度组成 车道宽度(m)中间带宽度(m)硬路肩(m)土路肩(m)路基总宽(m)3.75×2+3.75×20.5+2.00+0.5 2.5+2.50.75+0.7524.5 3.2路基设计 3.2.1一般路基设计 1)填方路基设计 (1)填方路基断面形式 图3.1填方路基断面形式 (2)填料选择 此段路位于山区,可以利用挖方的土石进行填筑,碎石土强度高、水稳定性好、易于碾压,而且透水性好有利于路基的排水。填料岩芯抗压强度不小于15 MPa (用于护坡的不小于20MPa),在石方爆破时采取相应的爆破工艺,按比例分出三类石料:①路基的主填料,要求石块粒径不超过25 cm,供粗粒层用;②石屑等细料,供细粒层用;③码砌边坡用的块石,主要是粒径为0. 3~0. 5m 的块石,选用表面比较平整的石块。 路基底层首先进行地表处理,清除表土15cm。采用分层摊铺,分层碾压。每层厚度为40cm左右,采用大型压路机进行碾压。在与路床接触的那层填筑一层40 cm 厚的碎石、石屑过渡层。相邻段采用不同材料土填筑时采用斜坡连接。 (3)压实标准 路基土石经充分压实后,变得相当紧密,可减少压缩性,透水性及体积变化,提高强度,抗变形能力和水稳定性,消除自重,行车荷载干湿作用引起的沉降和压实变形。路基压实标准见表 表3.2 路基压实度标准(%) 路床顶面以下深度(cm)0~3030~8080~150>150压实度标准≥96≥96≥94≥93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14-2018与2003对比

铁路路基工程验标新版修订内容 旧版:1.0.2本标准适用于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等于或小于160km/h 的客货列车共线运行的新建、改建标准轨距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 新版:1.0.2本标准适用于新建和改建设计速度为200km/h及以下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 新版术语增加2.1.14普通填料,2.1.15物理改良土,2.1.6化学改良土,2.1.17级配碎石,2.1.18厂拌,2.1.19站场路基,2.1.20细粒含量等定义。 旧版:3.1.35隐蔽工程在隐蔽前应由施工单位通知监理单位组织验收,并应形成验收文件。地基处理等重要分部工程验收时,勘察设计单位应派人参加。 新版:3.1.35隐蔽工程在隐蔽前应由施工单位通知监理单位组织验收,并应形成验收文件。地基处理、变形观测及评估、路堑开挖、支挡结构、边坡防护及路基防排水等重要分部工程验收时,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应派人参加。验收过程中应按附录A的要求留存影像资料。新版增加3.1.4、3.1.5、3.1.6、3.2.7内容。 新版3.3.22一般项目的质量抽样检验增加内容:不得有严重缺陷,不合格点不应集中。 旧版:3.4.2分项工程应由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分项工程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 新版:3.4.2分项工程应由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分项工程技术负

责人等进行验收,支挡结构基坑开挖、边坡防护、路基防排水等重要分项工程验收时,勘察设计单位专业设计负责人应参加。 旧版:3.4.3分部工程应由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和技术、质量负人等进行验收,路基工程涉及地基处理、路堑开挖、沉降观测等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分部工程进行验收时,勘察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应参加。 新版:3.4.3分部工程应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和技术、质量负人等进行验收,地基处理、变形观测与评估、路堑开挖、支挡结构基坑开挖、边坡防护及路基防排水等重要分部工程验收时,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应参加。 新版增加4工程材料一大项。 旧版:原地面平整碾压主控项目4.1.3当路堤高度小于2.5m时,其地基压实质量应符合本标准附录B的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100m等间距检查4个点;监理单位每200m见证检验2个点。 检验方法:根据地基土的类别,其检验方法应符合本标准第6.1.6条的规定。 新版:原地面平整碾压主控项目5.1.3原地面地基碾压质量应符合相应部位的压实质量要求。 检验数量:区间正线路基沿线路纵向连续长度每100m,站场路基每1.0×104m2,施工单位抽样检验4点,至少有1点在碾压范围边线上;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检数量的10%平行检验,每工点至少

路基横断面测量方法

1 引言 传统横断面测量方法有水准仪皮尺法、横断面仪法和经纬仪视距法等,简而言之就是根据地形的变化对与道路轴线方向相垂直的断面进行测量,其中直线段所测断面方向与道路中线方向垂直,而曲线路段与测点的切线方向垂直。在对横断面测量以后,为计算道路工程土方量,我们紧接着就要绘制道路横断面图。在实际工作中,横断面图的绘制通常是采用手工在米格纸上按照一定比例用卡规和复式比例尺按照横向是距离、纵向是高程刺点,用小钢笔连接刺点绘制闭合图形。然后把每一个断面的横断面图分成若干个梯形用复式比例尺和卡规量出每一个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计算出每一个梯形的面积,然后把所有的梯形面积相加才得到一个断面面积。 通常道路横断面施测要求每20m测一个断面。在地形变化较大的位置要加测横断面,这样每1km道路至少要绘制50多个横断面图。可见如果用传统的方法绘制一条50km的道路断面图工作量是非常巨大的,而且由于是手工绘制,修改起来很麻烦,在实际工作中返工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由此可见快速高效地绘制出道路横断面图是非常重要的。 笔者根据实际情况发现如果能对Auto CAD系统进行二次开发,运用AutoLISP语言和Visual LISP开发环境进行编程,创建Auto CAD的新命令或重新定义原有的标准命令,提供系统自动执行重复性的计算与绘图任务,此类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但这要求道路施工人员具备专业性很强的编程知识。在绘制了大量的横断面图后,笔者总结出一个非常便捷的方法,这种方法不需要道路工程人员具备很强的编程知识,只要具备常规的Excel和Auto CAD知识,就可以自动、精确和快速绘制道路横断面图,并且此方法可以推广至重复性较强的绘图工作。下面以一个实例进行详细说明。 2 对横断面数据的处理 2.1确定边桩位置和高程 倾斜地面高等级道路施工测量中的边桩定位一般用逐渐趋近法。该方法无论采用经纬仪或全站仪都不能直接给出边桩位置,只能通过重复多次测量和计算,才能确定边桩的位置,这种方法的野外工作量较大。本文给出了由横断面测量数据直接计算中桩到边桩的水平距离和边桩高程的方法,利用这种新方法可一次性标定边桩位置(如图1所示)。 图1确定边桩位置和高程示意图 建立如图1所示坐标系,确定边桩也就是确定图中D的位置和高程,假设B、C点坐标分别为(X1,Y1)、C(X2,Y2)、边桩D坐标为(X,Y),因为B、A是所测原地面的两点,所以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751-2018更改

1.明确本标准适用于新建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补充了本标准未涉及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验收要求。 2.优化调整了施工质量验收单元单元划分,补充了站场路基填筑、工程材料、路堑坡体排水、防风沙设施、防雪害设施的验收单元,取消了混凝土工程的模板验收单元,调整了地基处理验收单元分类及划分;并规定了施工前施工单位结合工程特点制定分项工程和检验批的划分方案,由监理单位审批,建设单位备案的要求。 3.规定了隐蔽工程的检查验收要求以及隐蔽工程和关键工序施工影像资料的留存要求。 4.为确保材料进场质量,保证材料进场进行专业化检验和验收,并减少材料进场重复验收和资料归集的工作量,新增了工程材料一章,统一规定了路基工程所用填料、混凝土、砂浆注(喷)浆材料、土工合成材料、钢筋(钢料)和拉锚材料、石料、预制构件、其他材料的原材料制品和检验要求。 5.补充了CFG桩、螺杆(纹)等素混凝土桩和托梁、承载板的验收要求;明确了施工前和施工期间地址核对工作相关要求,补充完善了成桩、垫层、预压、岩溶及采空区注浆等地基处理的验收要求。 6.补充了按过渡段设计的短路基、提堑连接处、半挖半填路基的检验规定;明确了过渡段及锥体采用同种材料、不同填料填筑时的填层检验要求;完善了化学改良土混合材料的块料粒径技术条件和掺水泥级配碎石的使用时限技术条件。 7.补充了槽型挡土墙的验收要求,完善了锚杆、锚索注浆检验规定,取消了短卸荷板式挡土墙、锚定板挡土墙、沉井基础等高速铁路路基不使用支挡类型的验收要求。 8.补充了空心砖内客土植生防护、喷混植生、植生袋、生态袋、植被毯的质量验收内容,充分体现生态和环保理念;完善了一般地区、旱地地区、寒冷地区不同地区植被覆盖、成活的验收要求。 9.补充了孔窗式护墙(坡)、柔性防护网、拦石墙的验收要求;完善了边坡防护的防冻胀设施及措施的验收要求。 10.补充了纤维混凝土及混凝土防(隔)水层、轨道板与封闭层构造缝嵌缝等新型防(隔)水措施的验收要求;补充完善了吊沟消力池及挡水墙、盲(渗)沟、坡体仰斜孔及引水、排水管的验收要求,细化了地面排水工程系统化的一般规定。 11.补充了防风沙设施和防雪害设施的验收要求,取消了端刺基坑等验收要求;完善了电缆槽垫层和基底压实质量的验收规定;增加了接触网下锚支柱基础及拉线基础的验收内容;补充了补充了接地端子预埋检验、综合接地系统及其连接方式核查和选取试验段进行声屏障基础、锚杆试验性施工的要求。 12.细化、补充完善了沉降变形观测和冻胀变形监测的有关要求。 新增: 3.基本规定 3.1一般规定 3.1.3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应包括实体质量检查、观感质量检查、质量控制资料检查等内容。 2.涉及结构安全、环境保护或主要使用功能的试块、试件及材料应按规定进行平行或见证检验。 3.隐蔽工程在覆盖前应经监理单位验收,并按附录A的要求留存影像资料。 4.单位工程以及涉及结构安全、环境保护或使用功能的重要分部工程在验收前应按规定进行抽样检验。 3.1.4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资料应齐全、真实、系统、完整,并应包括下列主要

道路施工图组成、制图标准

道路施工图组成、制图标准 图纸组成 应按封面、扉页、目录、说明、材料总工程量、工程位置平面图、主体工程、次要工程排列。结合本院设计图纸组成为: 1图纸目录(图纸目录不应编入图号) 2设计说明(参照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3工程量汇总表 4区域位置图 5线路总平面布置图(含立交及线路复杂时用) 6(立交)道路线位图(线路简单时5、6合并) 7道路平面图 8道路纵断面图(辅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与主线纵断面不同时应单独绘制或在同一纵断面图上绘制) 9立交匝道纵断面图 10道路标准横断面图(主线不同路段标准横断面、匝道标准横断面) 11路拱曲线大样图(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 12土方横断面图(含土、石方工程量表) 13交叉口接缝布置图(水泥混凝土路面) 14交叉口竖向设计图(水泥混凝土路面结合分块采用等高线加数字表示) 15路面结构图 16无障碍设施设计图 17接缝构造图(水泥混凝土路面) 18混凝土板补强设计图(水泥混凝土路面) 19特殊路基设计图(如软基处理工程量较大,宜另编目录,组成完整部分)20挡墙设计图 21其它附属设施设计图 22道路红线图 23交通标志、标线设计图(交通部分)

工程量汇总表 1 机动车道面积m2(不同类型分别统计,均注明厂拌) 沥青混凝土面积(水泥混凝土面积) 水泥稳定基层面积 2 非机动车道面积m2(不同类型分别统计) 沥青混凝土面积(注明厂拌) 水泥稳定基层面积 3 人行道面积m2(不同类型分别统计) 4 立道牙长度m (不同类型分别统计) 5 平道牙m (不同类型分别统计) 6 钢筋混凝土挡墙混凝土m3钢筋kg (T) 7 浆砌片石挡墙m3 8 排水沟长度m (不同类型分别统计) 9 边护防护m2(不同类型分别统计) 10 绿化面积m2指不含边坡防护绿化的道路绿化面积。 不含行道树 11 土石方工程量m3* 有条件应根据地质报告分别算出土、石 方量 * 对渔场、沟渠应注意其土方量的计算 * 根据地质报告,需进行换填处理的路段 的土石方量应单独算出,并单项列表 * 路口土方工程量 12 波形防撞护栏m 13 钢筋混凝土防撞护栏m 14 防爬格栅护栏m 15 人行栏杆m 不同类型分别统计 16 拆迁工程量含道路、房屋、管线等其它设施,分类 单项计算 17 临时施工措施根据工程所需临时施工措施说明,并附 工程量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试题答案及解析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试题姓名:部门: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 1、换填地基顶面应有横向排水坡度。 2、高压旋喷桩施工前应进行成桩工艺性试验(不少于 2 根),确定各项工艺参数并报监理单位确认后,方可进行施工。 3、路堑开挖应自上而下纵向、水平分层开挖,纵向坡度不得小于4%。 4、路堑基床表层换填宽度检验,施工单位沿线路纵向每100米抽样检验 3 个断面。 5、下列代号分别表示:: K30 地基系数;K 压实系数; n 孔隙率;P S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 ω含水率;ωopt最优含水率; ρ干密度;ρdmax最大干密度; 6、不同性质的填料应分别填筑,不得混填。每一水平层的全宽应用同一种填料填筑,每种填料层累计总厚不宜小于50cm。

7、压实顺序应按先两侧、后中间进行碾压。 8、接触网拉线基础与下锚支柱基础平面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的下锚环方向应在支柱基础中心与拉线基础中心连线上。 9、路基工程施工前,对影响路基稳定的地下水,应予以截断、疏导、降低水位,并引排到路基范围以外。在路基施工期,不得任意破坏地表植被或堵塞水的通路;各类排水设施应及时维修和清理,保持排水畅通、有效。 10、预应力锚索施工应先造孔、装索、注浆,再做承压板(或桩、柱),最后进行张拉封孔。在锚固工程施工初期,应进行预应力锚索锚固试验,锚固试验的数量不少于总量的3%。 11、过渡段级配碎石应和与其相连的路堤及锥体同时施工,并将过渡段与连接路堤的碾压面按大致相同的水平分层高度同步填筑、均匀压实。在填筑压实过程中,应保证桥台、横向结构物稳定、无损伤。 12、在抗滑桩开挖施工中应核对桩孔地质情况,当地质情况特别是滑动面实际位置与设计出入较大时,应按规定及时进行变更设计。 13、预埋管线、综合接地等应按设计要求与路基同步施工。 14、排水设施应纵坡顺适、沟底平整、排水畅通、无冲刷和阻水现象。 15、雨季路堤填筑的每一压实层面均须做成2%-4%的横向排水坡,路堤边坡应随时保持平整,每次作业收工前必须将铺填的松土层压实完毕。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等十九项验收标准局部修订条文<铁建设[2007]159号> 一、《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 (一)4.2.3、4.3.2、4.7.3、4.8.4、4.10.4、4.10.5、4.11.5、4.12.4、4.13.3、 4.16.4、4.19.4、4.19.5、 4.19.8、 5.1.6、5.5.5、5.7.7、 6.1.6条中,有关监理单位抽样检验的规定,改为“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检次数的10%分别进行平行检验和见证检验,均不少于一次”。 (二)4.4.5、4.5.6、4.6.5、4.9.3、4.20.7、5.3.10条中,有关监理单位抽样检验的规定,改为“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检次数的10%进行见证检验,但至少一次”。 (三)5.3.12条中,有关监理单位抽样检验的规定,改为“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检次数的20%进行平行检验,但至少一次”。 (四)8~20章及附录E中,有关监理单位对混凝土、砌体的原材料、强度等级的检验按《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03)的规定办理。 二、《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 (一)4.5.1、4.6.1、4.7.1、4.8.2条中,有关监理单位抽样检验的规定,改为“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检次数的10%分别进行平行检验和见证检验,均不少于一次”。 (二)4.8.5、4.9.5条中,有关监理单位抽样检验的规定,改为“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检次数的10%进行见证检验,且不少于1根”。 (三)6.5.16条中,有关监理单位对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抽样检验,改为“检查试验报告”。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751-2018更改

1. 2. 3.明确本标准适用于新建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补充了本标准未涉及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验收要求。 4.优化调整了施工质量验收单元单元划分,补充了站场路基填筑、工程材料、路堑坡体排水、防风沙设施、防雪害设施的验收单元,取消了混凝土工程的模板验收单元,调整了地基处理验收单元分类及划分;并规定了施工前施工单位结合工程特点制定分项工程和检验批的划分方案,由监理单位审批,建设单位备案的要求。 5.规定了隐蔽工程的检查验收要求以及隐蔽工程和关键工序施工影像资料的留存要求。 6.为确保材料进场质量,保证材料进场进行专业化检验和验收,并减少材料进场重复验收和资料归集的工作量,新增了工程材料一章,统一规定了路基工程所用填料、混凝土、砂浆注(喷)浆材料、土工合成材料、钢筋(钢料)和拉锚材料、石料、预制构件、其他材料的原材料制品和检验要求。 7.补充了CFG桩、螺杆(纹)等素混凝土桩和托梁、承载板的验收要求;明确了施工前和施工期间地址核对工作相关要求,补充完善了成桩、垫层、预压、岩溶及采空区注浆等地基处理的验收要求。 8.补充了按过渡段设计的短路基、提堑连接处、半挖半填路基的检验规定;明确了过渡段及锥体采用同种材料、不同填料填筑时的填层检验要求;完善了化学改良土混合材料的块料粒径技术条件和掺水泥级配碎石的使用时限技术条件。 9.补充了槽型挡土墙的验收要求,完善了锚杆、锚索注浆检验规定,取消了短卸荷板式挡土墙、锚定板挡土墙、沉井基础等高速铁路路基不使用支挡类型的验收要求。 10.补充了空心砖内客土植生防护、喷混植生、植生袋、生态袋、植被毯的质量验收内容,充分体现生态和环保理念;完善了一般地区、旱地地区、寒冷地区不同地区植被覆盖、成活的验收要求。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4道路横断面设计

第四章道路横断面设计 第一节设计原则 第4.1.1条道路横断面设计应在城市规划的红线宽度范围内进行。横断面型式、布置、各组成部分尺寸及比例应按道路类别、级别、计算行车速度、设计年限的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交通量和人流量、交通特性、交通组织、交通设施、地上杆线、地下管线、绿化、地形等因素统一安排,以保障车辆和人行交通的安全通畅。 第4.1.2条横断面设计应近远期结合,使近期工程成为远期工程的组成部分,并预留管线位置。路面宽度及标高等应留有发展余地。 第4.1.3条对现有道路改建应采取工程措施与交通管理相结合的办法,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保障交通安全。 第二节横断面布置 第4.2.1条道路的横断面型式有单幅路、双幅路、三幅路及四幅路,见图4.1.2 -1~图4.1.2-8。 图中:ωr——红线宽度(m); ωc——机动车车行道宽度或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合行驶的车行道宽度(m); ωb——非机动车车行道宽度(m); ωpc——机动车道路面宽度或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合行驶的路面宽度(m); ωpb——非机动车道路面宽度(m); ωmc——机动车道路缘带宽度(m); ωmb——非机动车道路缘带宽度(m); ωl——侧向净宽(m); ωdm——中间分隔带宽度(m); ωsm——中间分车带宽度(m); ωdb——两侧分隔带宽度(m); ωsb——两侧分车带宽度(m); ωa——路侧带宽度(m); ωp——人行道宽度(m); ωg——绿化带宽度(m); ωf——设施带宽度(m); ωs——路肩宽度(m); ωsh——硬路肩宽度(m);

ωsp——保护性路肩宽度(m)。 各种横断面型式的适用条件如下: 一、单幅路适用于机动车交通量不大,非机动车较少的次干路、支路以及用地不足,拆迁困难的旧城市道路。 二、双幅路适用于单向两条机动车车道以上,非机动车较少的道路。有平行道路可供非机动车通行的快速路和郊区道路以及横向高差大或地形特殊的路段,亦可采用双幅路。 三、三幅路适用于机动车交通量大,非机动车多,红线宽度大于或等于40m的道路。 四、四幅路适用于机动车速度高,单向两条机动车车道以上,非机动车多的快速路与主干路。 第4.2.2条一条道路宜采用相同型式的横断面。当道路横断面型式或横断面各组成部分的宽度变化时,应设过渡段,宜以交叉口或结构物为起止点。 第4.2.3条桥梁、隧道断面型式规定如下: 一、小桥断面型式及总宽度应与道路相同。大、中桥断面型式中车行道及路缘带宽度应与道路相同,分隔带宽度可适当减窄,但应大于或等于1m。计算行车速度小于或等于40km/m的道路的两侧分隔带可用交通标线代替。桥上不应设停车带。 二、隧道的的车行道及路缘带宽度应与道路相同,分隔带宽度可适当减窄,但应大于或等于1m。分隔带可用交通标线代替,但曲线隧道不得用标线代替。隧道中不应设置停车带。 第三节机动车车道与路面宽度 第4.3.1条各级道路的机动车车道宽度应根据车型及计算行车速度确定。机动车车道宽度见表4.3.1。 第4.3.2条机动车车行道宽度包括几条车道宽度。机动车道路面宽度包括车行道宽度及两侧路缘带宽度。 单幅路与三幅路机动车车行道上采用临时实体中间分隔物分隔对向交通时,机动车道路面宽度应包括分隔物与两侧路缘带宽度,见图4.3.2-1。采用双黄线分隔对向交通时,机动车道路面宽度应包括双黄线宽度,见图4.3.2-2。 快速路应设中间分车带,特殊困难时可采用分隔物,不得采用双黄线;计算行车速度大于或等于50km/h的主干路宜设中间分车带,困难时可采用分隔物。 第四节非机动车车行道宽度、路面 宽度与路面结构 第4.4.1条非机动车车行道主要供自行车行驶,应根据自行车设计交通量与每条自行车道设计通行能力计算自行车车道条数。非机动车道路而宽度包括几条自行车车道宽度及两侧各2 5cm路缘带宽度。 三幅路或四幅路的非机动车车行道上如有兽力车、三轮车、板车行驶时,两侧非机动车道路面宽度除按设计通行能力计算确定外,还应适当加宽。为减少分隔带断口,保证机动车交通顺畅,允许少量机动车在非机动车道上顺向行驶一段距离时,应适当加宽非机动车道路面宽度。 第4.4.2条非机动车车道宽度见表4.4.2。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