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坚持陆海统筹 发展海洋经济

坚持陆海统筹 发展海洋经济

坚持陆海统筹 发展海洋经济
坚持陆海统筹 发展海洋经济

坚持陆海统筹发展海洋经济

坚持陆海统筹,是海南推进经济转型升级、跨越式发展海洋经济的题中之义。“十一五”时期,海南海洋经济以年均14%的速度增长,进入“十二五”,海洋经济发展稳中有进。海洋经济已成为海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增长点。

海南海洋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虽然海南海洋经济发展取得了较大成效,但海洋经济持续发展仍面临不少矛盾和问题。

发展水平与所具有的资源优势极不相称。当前,海南海洋生产总值在全国所占的分量还很低。海南岛岸线经济密度(海洋生产总值与海岸线长度之比)在全国沿海省份排名倒数第二。海洋经济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2:23:55,还不够合理。

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矛盾依然较为突出。长期以来,一些地方突出对海洋资源的利用,海洋生态保护存在薄弱点,近海生态环境过载。

产业特色不突出与结构同构现象较为严重。海南密布着大小港口20多个,平均不到100公里就有一个港口。近年来,不少沿海市县都突出传统的临港产业发展,海洋渔业、海洋旅游、海洋船舶、油气化工、交通运输等在沿海“遍地开花”。

新兴海洋产业发展有待进一步提升。海南海洋经济仍以传统海洋产业为主,海洋新兴产业比重较小、产业化水平低。2013年,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电力两个新兴海洋产业产值仅占当年海洋生产总值的0.32%。海南的海水利用还仅处于研究探索阶段,尚未具备产业规模。

推进海南海洋经济发展的建议

坚持陆海统筹,在发展陆地经济同时,深耕海洋生产力,才能不断提升地区核心竞争力。

进一步强化海洋意识和陆海统筹思维。要加大教育宣传力度,在全社会形成关注海洋、热爱海洋、保护海洋和合理开发海洋的良好氛围。坚持多层次陆海统筹思维,既从维护国家陆海安全的高度来认识,也从国家发展战略的角度来认识。

加强陆海统筹科学规划和顶层设计。切实把海洋经济发展更好地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构建“海陆互动”工作布局。

做好海洋产业发展的陆海和区域统筹。统筹考虑海洋资源与陆地资源的关系,加强政策引导与支持,实现海陆资源互补、海陆产业互动和海陆经济一体化,提高海洋经济的质量和效益。

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海洋资源和生态环境。加快转变海洋资源开发方式,提高资源开发效率和综合利用率。积极推进

近岸重点海域环境整治与生态修复,对重点海域污染物排放实行总量控制。高度重视海岛、海岸线、河口、滩涂的保护,科学确定围填海规模和开发时序,加大渔业资源养护与修复。做好海洋生态环境和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不断提高海洋防灾减灾能力。

切实提高海洋开发控制和综合管理能力。实施科技兴海战略及海洋科技计划,大力发展深海勘探、卫星遥感和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等高新技术。建立健全涉海行政审批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严禁违规审批。加强对围海填海、海砂开采和无居民海岛开发等活动的监管,规范海洋养殖。加大海洋执法力度,维护我国海洋权益。推进海洋领域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各种挑战。

争创国家陆海统筹发展海洋经济示范区。近年来,国家先后颁布了促进山东、浙江、广东和福建等地海洋经济发展的专项规划,以建设高效发展的海洋经济集聚区、示范区。坚持陆海统筹,发展海洋经济,不仅有利于海南更好地落实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国际旅游岛战略对海南的定位和要求,而且有利于将海南具有的政策优势、资源优势、环境优势、区位优势变为现实的竞争优势、发展优势、赶超优势。对此,海南有关部门应解放思想,创新观念,积极争取国家支持,打造国家级改革创新平台。

有序有度开发国土空间_严金明

本刊特稿 SPECIALPAPER 当前,针对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无序等问题, 我们应立足基本国情,以资源承载能力为 基础,注重国土开发的生态文明导向,实施有序有度的国土开发,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辽阔的国土,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共有家园。目前我国存在国土空间开发无序、区域和城乡发展差距加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不高、生态环境破坏加剧等突出问题。我们应立足基本国情,以资源承载能力为基础,注重国土开发的生态文明导向,实施有序有度的国土开发。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建设和农业生产对国土空间需求不断扩大,城市与农村、生活与生产、农业与建设之间的空间需求矛盾日渐突出。不合理的国土开发强化了各类空间利用之间的不良影响,造成国土空间利用的效率损耗,加剧了国土开发利用的生态化矛盾。 国土开发不能逾越资源环境承载力,必须尊重自然规律,把资源禀赋和环境容量作为国土空间开发的基础条件。根据区域资源环境中的“短板”要素确定人口经济集聚和产业发展的限制性要求,明确国土空间开发的规模、结构、布局和时序,引导产业和人口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高的区域合理集聚,确保国土开发在生态环境安全、资源保障安全、粮食供给安全等前提下进行。 目前,我国农用地保护和生态保护的形势日趋严峻,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必须保有一定数量的耕地。同样,为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也需要大力加强对具有生态功能的土地的保护。但是,农用地后备资源少、生态环境约束大、资源补充能力不足,国土资源保护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划定“生存线”、“生态线”,加强国土开发空间管控,夯实水土资源基础,构建生态屏障体系,统筹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加强对人口和城乡发展、产业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的空间引导,全面提升国土空间开发效率和质量。 划定“生存线”,即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加强对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引导,加大灾毁耕地防治力度,适度开发宜耕后备土地,强化耕地质量建设和管理。划定并永久保护基本农田,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 划定“生态线”,即严格保护国家基础性生态用地,实行生态红线控制。在重要生态功能区,陆地和海洋生态环境敏感区、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红线,严格禁止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开发,遏制生态系统不断退化的趋势,保持并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严格控制对天然林、天然草场和湿地等基础性生态用地的开发利用。严格保护林地,通过生态自我修复和加大治理力度等措施,有 以资源禀赋和环境容量为基础,坚持国土开发与资源承载能力相匹配 划定“生存线”、“生态线”,推进“两线”管控引导 文\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严金明18国土资源2013年7月号

以陆海统筹建设海洋强国——充分发挥陆海统筹的战略引领作用

以陆海统筹建设海洋强国——充分发挥陆海统筹的战略引领作用 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以陆海统筹推进海洋强国建设,要深入把握海洋强国建设的内涵和要求,进一步明确陆海统筹的主要任务,充分发挥陆海统筹对海洋强国建设的战略引领作用,坚持走依海富国、以海强国、人海和谐、合作共赢的发展道路。 把握海洋强国建设的内涵和要求 习近平同志指出,“21世纪,人类进入了大规模开发利用海洋的时期。海洋在国家经济发展格局和对外开放中的作用更加重要,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角色更加显著,在国际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竞争中的战略地位也明显上升。”我国是一个陆海兼备的发展中大国,建设海洋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提供重要依托。世界海洋强国普遍高度重视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正在走向深海、远洋、极地,深海油气、海底矿产、深海生物基因和远洋渔业已成为国际海洋资源开发的热点。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海洋经济快速发展,为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作出了巨大贡献。《2017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2017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达77611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4%。同时,我国绝大部分外贸运输通过海运完成。以陆海统筹推进海洋强国建设,要不断加强对深海、远洋、极地的探索与开发,充分发挥海洋对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重要作用。 以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为目标。维护国家海洋战略利益,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重要内容,对建设海洋强国意义重大。我国拥有300多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维护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使命光荣而神圣、任务繁重而艰巨。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方面成就卓著。以陆海统筹推进海洋强国建设,必须以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为目标,坚定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寻求与相关国家利益汇合点,推动世界各国共享海洋。 以绿色发展为引领。海洋为人类提供着丰富的物质财富,是人们生产、生活和运输活动的重要空间和载体。海洋也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全球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伴随深海环境、气候变化等领域研究不断取得新进展,人们对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价值的认识水平不断提升,合理有度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以陆海统筹推进海洋强国建设,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牢固树立发展和保护相统一的理念,建立完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落实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让绿色发展理念从大陆向大洋延伸,守护好海洋这片蓝色国土。

陆海统筹发展的理论实践与对策

陆海统筹发展的理论、实践与对策 2013年10月29日17:29 来源:《区域经济评论》2013年第5期作者:杨荫凯字号 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 113 摘要:我国是海洋大国,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事关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和国家安全大局。协调有力的综合管理体制是促进陆海统筹的坚实保障;导向明确的发展规划是促进陆海统筹发展的必要条件;循序渐进的推动方式是促进陆海统筹发展的正确选择。推进陆海统筹发展,要切实加大重大问题研究力度,着力强化相关规划的统筹协调,积极寻求突破口和战略支点,抓紧制定相关政策和探索建立多部门协调机制。 关键词:陆海统筹,理论,实践,对策 一、陆海统筹研究成果综述 陆海统筹(或海陆统筹)相关理论是我国首先提出的,国外的相关研究还比较鲜见。1996年《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首次提出“要根据海陆一体化的战略,统筹沿海陆地区域和海洋区域的国土开发规划,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方针”,从而奠定了陆海统筹的基本理念。目前,学术界、理论界对陆海统筹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总结起来,主要有三方面重点: (一)陆海统筹的内涵 目前,各方面对陆海统筹的内涵尚未形成较为一致的结论。归纳起来,主要有三方面观点: 一是认为陆海统筹是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和战略思维。高之国认为,陆海统筹是一个全新的发展理念,实行陆海统筹,就是要破除长久以来重陆轻海传统观念束缚,综合协调和正确处理陆地和海洋开发的关系,确立陆海一体、陆海联动发展的战略思路。王芳认为,海陆统筹是一种思想和原则,就是要树立正确的海陆整体发展的战略思维,正确处理海洋开发与陆地开发的关系,加强海陆之间的联系和相互支援。王倩,李彬认为从广义上讲,海陆统筹追求的是海陆之间的战略平衡和国家整体发展。 二是认为陆海统筹是陆海发展空间与资源环境的整合。鲍捷等从空间范围和目标范畴上界定了陆海统筹的内涵,认为从地理学视角看,陆海统筹其实就是对陆地和海洋的统一谋划。李义虎从地缘政治角度,认为中国是一个海陆度值高、兼具陆地大国和濒海大国双重身份,在发展空间战略选择上需要海陆统筹,消除海陆两分。王芳认为,海陆统筹是指根据海陆两个地理单元的内在联系,统筹谋划海洋与沿海陆域两大系统的资源利用、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生态安全和区域政策,把海陆地理、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系统整合为一个统一整体。 三是认为陆海统筹是处理区域和产业发展的一个基本原则。韩增林等认为,陆海统筹是一个区域发展的指导思想,强调将陆域和海洋两个相对独立的区域联系起来。徐志良等将中国沿海地区看成“新东部”,提出要按照海陆区划统筹的构想来统筹推进。叶向东等提出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坚持陆海统筹的原则和策略。韩立民认为,海陆统筹是以海陆两方面协调为基础进行区域发展规划、计划的编制及执行工作,以便充分发挥海陆互动作用,从而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和谐、健康、快速发展。 (二)陆海统筹的内容

坚持陆海统筹 发展海洋经济

坚持陆海统筹发展海洋经济 坚持陆海统筹,是海南推进经济转型升级、跨越式发展海洋经济的题中之义。“十一五”时期,海南海洋经济以年均14%的速度增长,进入“十二五”,海洋经济发展稳中有进。海洋经济已成为海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增长点。 海南海洋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虽然海南海洋经济发展取得了较大成效,但海洋经济持续发展仍面临不少矛盾和问题。 发展水平与所具有的资源优势极不相称。当前,海南海洋生产总值在全国所占的分量还很低。海南岛岸线经济密度(海洋生产总值与海岸线长度之比)在全国沿海省份排名倒数第二。海洋经济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2:23:55,还不够合理。 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矛盾依然较为突出。长期以来,一些地方突出对海洋资源的利用,海洋生态保护存在薄弱点,近海生态环境过载。 产业特色不突出与结构同构现象较为严重。海南密布着大小港口20多个,平均不到100公里就有一个港口。近年来,不少沿海市县都突出传统的临港产业发展,海洋渔业、海洋旅游、海洋船舶、油气化工、交通运输等在沿海“遍地开花”。

新兴海洋产业发展有待进一步提升。海南海洋经济仍以传统海洋产业为主,海洋新兴产业比重较小、产业化水平低。2013年,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电力两个新兴海洋产业产值仅占当年海洋生产总值的0.32%。海南的海水利用还仅处于研究探索阶段,尚未具备产业规模。 推进海南海洋经济发展的建议 坚持陆海统筹,在发展陆地经济同时,深耕海洋生产力,才能不断提升地区核心竞争力。 进一步强化海洋意识和陆海统筹思维。要加大教育宣传力度,在全社会形成关注海洋、热爱海洋、保护海洋和合理开发海洋的良好氛围。坚持多层次陆海统筹思维,既从维护国家陆海安全的高度来认识,也从国家发展战略的角度来认识。 加强陆海统筹科学规划和顶层设计。切实把海洋经济发展更好地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构建“海陆互动”工作布局。 做好海洋产业发展的陆海和区域统筹。统筹考虑海洋资源与陆地资源的关系,加强政策引导与支持,实现海陆资源互补、海陆产业互动和海陆经济一体化,提高海洋经济的质量和效益。 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海洋资源和生态环境。加快转变海洋资源开发方式,提高资源开发效率和综合利用率。积极推进

山东实施陆海统筹的实践与重要启示

新战略联盟,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2.提升海洋教育发展水平。要积极探索落实区内高等学校专业设置自主权的体制机制,加快构建门类齐全的海洋学科体系。中国海洋大学应在巩固海洋基础学科优势的基础上,重点发展与海洋经济密切相关的学科专业,努力建成世界一流的综合类海洋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等高等院校应结合自身优势和市场需求,重点发展海洋生物、海洋新能源、海洋环保、海洋工程建筑、海洋运输等学科。实施示范性职业技术院校建设计划,在沿海7市建设一批海洋职业技术教育基地,加快建设国家级海洋经济技师学院。 3.构筑海洋高端人才高地。立足建设我国海洋高端人才聚集地和高素质人力资源富集区,大力实施高端人才培养计划,加强创新型海洋科技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海洋紧缺人才培训工程,培育高技能实用人才队伍;加大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建设一批海外留学人员创业园区(基地)和引智示范基地。 山东实施陆海统筹的探索实践与重要启示 郑贵斌 (山东社会科学院,山东济南250002)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45[2011]09-0011-04 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坚持这一意义重大的战略方针,必须遵循陆海一体化规律,认真总结、借鉴我国沿海陆海统筹发展的实践经验,在已有的基础上努力提高陆海统筹水平,进一步强化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的陆海一体发展综合管理能力建设。 一、实施陆海统筹是沿海经济发展的重大历史使命 (一)陆海统筹发展是陆海兼备的国家与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 海洋与陆地,唇齿相依,互为依托。陆海兼备的国家与地区的发展,都存在正确处理陆海关系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陆海关系越来越密切,陆海资源的互补性、产业的互动性、经济布局的关联性逐步增强。海陆产业在技术上、空间上相互依赖,相互促进。享有海洋权益,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依赖于陆海一体。一方面海洋资源的深度和广度开发,需要有强大的陆地经济作支撑,只有在与陆地经济的互补、互助中才能逐步消除海洋经济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另一方面,陆域经济发展战略优势的提升和战略空间的拓展,必须依托海洋优势的发挥和蓝色国土的开发与利用。特别是开放性经济的发展更是高度依赖于海洋。只有建立和谐的陆海关系,努力发挥沿海洋的战略优势地位,才能更好地发展沿海地区经济。陆海统筹就是要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综合考虑陆、海资源与环境特点,系统优化陆海的经济功能、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以陆海两方面协调为基础进行区域发展规划、计划的编制及执行工作,以便充分发挥陆海互动、联动作用,从而促进陆海一体化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二)陆海一体化统筹已成为本世纪沿海国家发展的重要趋势 将海洋与沿海陆域两大系统的资源利用、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生态安全和区域政策统一筹划,统一实施,已成为一种指导沿海区域经济发展的指导原则和战略方针。世界沿海发达国家在强化沿海陆域发展的同时都高度重视和依赖海洋,比较正确的对待和处理陆海关系,遵循陆海一体统筹发展的规律,通过陆海联动发展,迅速实现现代化和国家崛起。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颁布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沿海发达国家的专属经济区开发和沿海发展在经历了以直接开发海洋资源的产业发展阶段以后,跨入了以海洋高新技术为支 收稿日期:2011-07-26 作者简介:郑贵斌,男,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11

2014年6月国务院同意设立青岛西海岸新区 详解诞生始末38

国务院同意设立青岛西海岸新区详解诞生始末 2014年06月10日07:19 来源:青岛早报 原标题:青岛西海岸新区诞生始末五大定位详细解读国务院同意设立青岛西海岸新 区国务院同意设立青岛西海岸新区国务院日前批复山东省政府,同意设立青岛西海岸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正式成为第九个国家级新 五大定位详细解读 原标题:青岛西海岸新区诞生始末 国务院同意设立青岛 国务院日前批复山东省政府,同意设立青岛西海岸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正式成为第 九个国家级新区。这是国务院批准设立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之后,深入推进山东半岛蓝色 经济区建设的又一重大战略举措。批复成立西海岸新区后,其发展的优势、设立背后的意 义是什么?未来将会为青岛带来怎样的发展机遇?黄岛区委(西海岸新区工委)相关负责 人对此做出重要解读。

优势 西海岸发展实力迸发 两个世界级的大港——前湾港和董家口港,是西海岸驶向世界的强大引擎;处于京津冀和长三角之间的核心地带,让西海岸拥有辐射全国的市场空间;开发区、出口加工区、保税港区等汇聚在此,形成前沿高端的开放区域;强悍的制造业方阵,更是这一区域无可比拟的产业优势……黄岛区委(西海岸新区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过20多年的开发 积淀,特别是新区形态形成的新优势,西海岸这片沃土的发展实力开始进入迸发时代。整个区域已经形成了以海洋为核心的鲜明的产业特色,在当前海洋强国战略中,凸显出不可替代的优势。西海岸新区批复后,黄岛区委(西海岸新区工委)将按照“一二三四五六”的 发展思路,实施海洋战略,率先蓝色跨越,建设美丽新区。 使命 海洋经济发展范本 采访中,黄岛区委(西海岸新区工委)相关负责人强调说,国务院批复明确新区建设发展以海洋经济为主题。西海岸新区结合产业发展实际,依托国家和省市海洋科研水平及优势,拟重点发展海洋工程与装备、海洋能源开发、海洋功能生物资源利用、海上娱乐文化、海洋探测监测与信息服务等六大海洋新兴产业。这就决定西海岸新区有两项重要使命:为探索全国海洋经济科学发展新路径发挥示范作用,为促进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率先转型发展、建设海洋强国发挥积极作用。同时,新区建设发展有深化改革、协调发展、稳定和谐三条主线,以深化改革为动力,稳定和谐为基础,开创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新局面。 五大定位 将成海洋科技领航区 尽管西海岸新区刚刚得到批复,但其定位已然清晰可见。“西海岸新区将成为海洋科技自主创新领航区。”黄岛区委(西海岸新区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所谓海洋科技自主创新领航区就是要发挥和放大青岛海洋科研和产业基础优势,吸纳国内外海洋科教研发机构和领军企业,以先进技术改革提升海洋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海洋装备等海洋新兴产业和滨海旅游、涉海金融、海洋文化等新型服务业,打造海洋经济升级版。同时,西海岸新区还是深远海开发战略保障基地。依托前湾港、董家口港和古镇口港,发挥全国重要的战略物资中转基地优势,建设国家陆基综合保障体系;依托国家级船舶制造与海洋工程基地、国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