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小夹板外固定操作流程完整版

小夹板外固定操作流程完整版

小夹板外固定操作流程完整版
小夹板外固定操作流程完整版

小夹板外固定操作流程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小夹板外固定技术操作流程

(克雷氏(colles)骨折)

一、评估环境及告知

安全环顾四周,(顺序:左、上、右、下,双上自自然打开)评估现场,环境是否安全并报告(周围环境安全),表明身份:您好!我是医生,现在由我为您包扎固定,请您配合,不要紧张!

二、物品准备

药膏、绷带、压垫、夹板、扎带、剪刀。

三、认真检查伤员伤情

检查并报告伤情:左桡骨远端闭合性骨折,骨折呈“银叉、枪刺

样”畸形,为克雷氏(colles)骨折。

四、骨折整复

口述:骨折复位。指导两名助手维持复位。

五、敷药包扎

要点:(1)膏药:放置桡背侧;

(2)包扎:绷带缠绕自腕关节开始,缠绕膏药两周后,向

上缠绕至前臂上1∕3位置(约于所选夹板等长)。

(3)松紧度:(口述+动作)“以能插进小手指为宜”。

六、放置压垫:

要点:压垫放置位置及顺序

口述:①“骨折远端、桡背侧”

②“骨折近端、桡掌侧”

③“桡侧骨折端”

④“尺侧远端”

七、放置夹板

要点:夹板位置及顺序

口述:“1号板:远端至第Ⅱ、Ⅲ、Ⅳ掌骨底部”

“2号板:远端至腕关节”

“3号板:远端至第Ⅰ掌骨底部”

“4号板:远端至尺骨小头术者放置夹板时,助手帮助扶持。

八、绑扎带

扎带捆绑3-4道。扎带打结在1、3号夹板缝隙处,打活结。

九、调节扎带松紧度

上下活动以不超过1cm为宜。

术者口述+动作:“扎带上下活动1cm”。

十、修剪扎带长度

尾端留出2cm为宜。

术者口述:“扎带尾端2cm”。

十一、悬挂

采用绷带双悬挂法。

要点:截取两段适宜长度绷带,一根置于远端扎带处,另一根于近端扎带处,指导患者将患肢置于胸前,两绷带绕于颈后

打结,打活结。

口述:“请将患肢置于胸前,屈肘90度”。

十二、观察末梢血液循环

要点:拇指按压指甲以观察甲床毛细血管反应时间,一般在3至5秒;食、中指指腹触顶患者指腹,以感觉指腹张力大小。

口述:“末梢血运良好,指腹张力适中!”。操作时以检查拇指为例即可。

十三、指导患者

指导患者做掌指关节、指间关节、肘关节功能锻炼。

术者口述:“请注意做掌指关节、指间关节、肘关节屈伸锻炼!”。

小夹板固定技术

骨折后小夹板固定技术 小夹板固定技术是我国广大医务工作者,经过不断实践,逐步改进的结果:目前已成为骨折外固定技术中较常用的方法之一。 小夹板固定适用于四肢长管骨闭合性骨折,包括肱骨骨折,尺、桡骨骨折。远端骨折,股骨骨折,胫、腓骨骨折和踝部骨折等。应用时只固定骨折部位而不包后上下两个关节,恰当地解决了“静”和“动”、“局部”和“整体”的对立统一关系,即能保持骨折部位的固定,又能使骨折两端关节适当地活动。 夹板类型: 小夹板可用木板、竹片或树皮作材料,根据伤肢长度和肢体形状制成。厚变一般为3毫米,四边刨光,棱角修圆,肢体面衬以毡垫,外包纱套。小夹板因应用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的规格和形状,现将四肢骨折固定常用的小夹板介绍如下: ①、肱骨骨折固定用的小夹板:一号夹板在外侧,二号夹板在前侧,三号夹板在后侧,四号夹板在内侧。 ②、尺、桡骨骨折固定用的小夹板:一号夹板在背侧,二号夹板在掌侧 ,三号夹板在尺侧,四号夹板在桡侧。 ③、桡骨远端骨折固定用的小夹板:一号夹板在背侧(到掌骨头部),二号夹板在掌侧(到腕关节) ,三号夹板在桡侧(到第1—2掌骨),四号夹板在尺侧(到尺骨小头)。 ④、股骨骨折固定用的小夹板:一号夹板在外侧,二号夹板在内侧,三号夹板在后侧,四号夹板在前侧。

⑤、胫、腓骨骨折固定用的小夹板:一号夹板在后侧,二号夹板在外侧,三号夹板在内侧,四、五号夹板在前侧(胫骨的两侧)。 ⑥、踝部骨折固定用的小夹板,有内翻和外翻两种(A)内翻骨折:一号夹板在内侧,二号夹板在外侧。(B)外翻骨折:一号夹板在外侧,二号夹板在内侧。压力垫是用多层软纸或棉纸迭成不同形状的垫子,用于纠正骨折移位或维持已复位骨折的对位。例如在尺、桡骨骨折时,骨间筋膜部位即可用分骨压力垫撑开。 操作步骤: 1.外敷药:骨折用手法复位后,在骨折部敷好消肿膏。敷药范围要大一些,尤其在关节附近的骨折,应包括关节远端部分肢体在内,而后用绷带松松地缠绕2—3。 2.放置压力垫:将选好的压力垫,准确地放在肢体的适当部位,用胶布固定;放夹板:按各个骨折的具体要求,依次放好夹板,由助手托住加以固定。 3.捆绑布带:共捆四道。先捆中间两道,后捆近、远两端。各捆两周,打活结固定。捆绑时两手用力要均匀。 使用方法: 一、肱骨干短斜形骨折,伴有成角移位,复位后用小夹板和压力垫纠正、固定。 二、尺、桡骨骨折复位后,可将分骨压力垫放在骨折部位的掌、背两侧骨间筋膜处,使骨间筋膜张开并保持紧张,防止骨折端出现靠拢移位。小夹板固定后,前臂放于旋前旋后中间位。

小夹板固定技术临床技能操作指南

小夹板固定技术临床技能操作指南 Small Splint Fixation 一、目的 临时固定,便于转移;骨折治疗,动静结合;止痛防休克;纠正畸形。 二、适应证 注意:小夹板固定能有效地防止再发生成角、旋转和侧方移位;一般不包括骨折的上下关节,便于早期功能锻炼,防止关节僵硬。1.创伤患者应紧急转移,肢体外伤临时固定保护。 2.肢体骨折的治疗,适用于骨折相对简单,易于复位,相对稳定的骨折,包括肱骨、尺桡骨、桡骨远端、胫腓骨及踝关节等部位的骨折,包括闭合骨折需要辅以外固定者,手术治疗切口愈合需辅以外固定者,开放骨折软组织伤口愈合者。 3.肌腱损伤后肢体保护,维持治疗所需位置,促进肌腱愈合特别是手指足趾部位的损伤。 4.关节脱位整复后的同定及四肢软组织挫伤的制动。 三、禁忌证 1.开放损伤,局部组织缺损或皮肤条件差,挤压可造成损伤加重或缺血。 2.骨折已有神经损伤症状,加垫可能加重损伤者。 3.局部肿胀严重或张力水泡存在,可疑筋膜间室综合征者审慎使用。 4.不推荐用于不稳定骨折、关节周围骨折、股骨骨折、粉碎骨折及躯干部位的骨折的治疗,但可用于临时同定。 5.不能按时观察的患者。. 6.过度肥胖,皮下脂肪多,固定不可靠,影响效果。

四、操作前准备 注意:术前注意沟通。 1.器材准备:包括合适大小外形的夹板,由柳木、椴木或杉木制成,肢体而衬毡垫,外用纱套,各种纸垫或棉垫,捆扎用的布带。2.患者准备:需要手法复位者可先清理皮肤,局部麻醉下进行骨折整复,患肢套纱套,骨突部位及骨折成角突出着力部位加衬垫。3.术者准备:根据患者肢体大小选择合适的夹板,由助手维持复位后的位置。 五、操作步骤 1.伤肢摆放在正确的位置,皮肤清理,需要手法整复者先整复骨折,固定部位加衬套,骨突及夹板着力部位加衬垫用胶布固定防止移位。2.选择合适大小外形的夹板放在肢体前后内外侧,一般不超过关节,宽度大约为肢体周径的 4/5,助手扶稳,术者用布带包扎固定,先扎骨折端的一条,然后向两端等距离捆扎,松紧程度以布带上下移动各lcm为准。 3.检查肢体末端血液循环及感觉情况,检查无异常情况,X 线检查确认骨折对位情况。 4.固定后1-3天内观察伤肢末端血液循环情况,及时调整捆扎布带松紧度,之后每周 检查调整2-3次,择期进行拍片检查确认骨折无移位。 六、并发症及处理 1.皮肤压疮:包扎过紧,或肢体肿胀,多发于骨突部位,受力集中,早期表现剧烈疼痛,还会出现肢体末端血液循环异常,发现应及时松解调整捆扎布带,骨突部位增加衬垫,儿童及意识不清使用夹板要及时观察,避免压疮。 注意:绑扎太松或固定垫应用不当,易导致骨折再移位;绑扎太紧可产生压迫性溃疡缺血性肌挛缩导致严重残废。 2.筋膜间室综合征:骨折早期因局部血肿及软组织损伤,肿胀会持续

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Colles骨折

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Colles骨 折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 Colles骨折;治疗 自1999年至2009年9月笔者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Colles骨折678例,经8~12周观察,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678例,男355例,女323例,年龄6~87岁,平均38岁。其中左侧319例,右侧359例;横形骨折260例,斜形134例,粉碎性骨折并波及关节面者157例骨骺损伤者127例(其中Slater-Ⅰ型83例 Slter-Ⅱ型者44例)受伤至整复时间为伤后20 min~48 h。 1.2 治疗方法 1.2.1 术前准备一般未用麻醉,对于疼痛剧烈不能忍受者使用血肿内注射局麻药,对于高血压患者复位前酌情使用降压药卡托普利片及硝苯地平片舌下含服,对于冠心病患者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 1.2.2 整复方法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患肘屈曲至90°,前臂处于旋前位,掌心向下,一助手紧握前臂下段,术者双手紧握患者手

掌根部,两拇指并列置于骨折远断端背侧,其余四指置于腕掌部先顺势牵引2~3 min,待重叠畸形完全矫正后,利用牵引力沿纵轴方向骤然猛抖,同时迅速掌屈尺偏,使之复位,复位后用手指沿桡骨下端背侧、桡侧、掌侧触诊无台阶状感后,用双手握骨断端,使之分离,将前臂下端轻轻做小范围旋前旋后检查下尺桡关系正常,再用单手握持断端,另一手拇指从近至远舒理肌腱。对于骨骺损伤者,手法基本与上相同,但应注意牵引时一定要将断端牵开,掌屈尺偏时动作要轻柔和缓,不可使用暴力以免加重骨骺损伤;对于粉碎性骨折,骨折线波及桡腕关节面者牵引时用力不可过大复位时也忌暴力,动作宜和缓有力,以免使连结小碎片上筋膜及软组织撕裂,复位后用手指将断端掌,背侧和缓有力相向按压使其平整,复位后还应持患侧手掌进行小范围掌屈背伸通过动作使其关节面趋于平整。 1.2.3 固定方法前臂均匀缠绕绷带衬垫后用前臂小夹板固定于中立位,其中骨远端背侧,桡侧及骨折近端掌侧于相应夹板对应处置棉垫,小夹板固定后四条扎带捆扎,患肢屈肘90°颈腕带悬吊于胸前,固定时间成人共计4~6周,儿童3~4周。 1.2.4 术后处理固定后及时复查X线片1周内每2~3天来院门诊复查随时调整扎带松紧度,指导患者积极进行指间关节及掌指关节的伸屈功能锻炼,使用抗炎,消肿预防感染的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七叶皂甙钠20 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滴,每日1次,20%甘露醇注射液125 ml快速静滴,每日2次,双氢克尿噻片25 mg,每日2次(上述药物儿童用量视情酌减),预防感染使用相应抗生素,

胫腓骨支架外固定术后护理查房

患者男 39岁因"双下肢被玻璃砸伤致出血、疼痛及功能障碍半小时"收入院。 因开铲车工作中因轮胎爆炸致铲车挡风玻璃砸伤双下肢,致双小腿、足部受伤,双小腿、足部高度肿胀,畸形,小腿中下端多处伤口,胫腓骨多段骨折,断端外露,足背及足底多处伤口,足背动脉搏动弱,足趾末梢血运差,感觉差,DR示:双胫腓骨粉碎骨折。 初步诊断:1、左、右胫腓骨开放、粉碎骨折;2、左、右足部开放、粉碎骨折; 3、双小腿、足部骨筋膜室综合征,神经挫伤; 4、失血性休克; 于当日送手术室在硬外麻下行清创、探查、骨筋膜室综合征减压,左小腿外固定架固定术;术中输同型红悬6U,血浆600ml,术后回室遵医嘱治疗,注意观察双下肢肢端微循环,建立外周血循环护理单及外固定护理单。 27/10遵医嘱予做好术前准备后送手术室硬外麻下行左小腿二期清创缝合及左足第一趾骨骨折内固定术,现术后第4天。 双下肢中度肿胀,皮肤温暖,颜色红润,双足背动脉搏动明显,术后予卧床休息,抬高患肢,生活护理,功能锻炼等护理措施。 这个病人应重点注意观察哪些方面? ?①骨筋膜室综合征:最常发生于小腿和前臂掌侧。临床表现为5P。一旦发生异常立即报告医生采取切开减压。 ?②腓总神经损伤:典型症状——足下垂。小腿前外侧肌肉明显萎缩,足背屈,伸趾、伸拇等功能均受障碍。如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报告医生。 ?③胫前、胫后动脉损伤:注意观察足背动脉及胫后动脉搏动情况。胫前动脉创伤栓塞后,仍可扪及足背动脉在搏动。即足背动脉有搏动并不意味着胫前动脉没有损伤。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病情评估? 一)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肌肉组织坏死广泛且严重时,常可出现血压下降、脉率增快、心律不齐等反应。 二)观察疼痛性质:疼痛与损伤不成正比时骨筋膜室内神经受压和缺血的早期重要表现。肢体持续性烧灼状剧痛,进行性加重为早期特点,应注意观察疼痛的变化,若出现疼痛转为无痛,提示预后不佳,应及时向医师汇报。 三)察患肢的皮肤温度、感觉、活动和末梢血运:如出现末梢温度降低、淤紫、麻木、痉挛逐渐加重,亦提示预后不佳,可能是筋膜室内压力持续增高出现血管、神经的不可逆性压迫坏死,应立即通知医生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骨筋膜室综合征观察的高危指征有哪些? 皮肤观察高危指征5P征即:Painless,由疼痛转为无痛;Paralysis,肌肉瘫痪;pallor,由潮红转苍白、发绀;pulselessness,无脉;paresthesia,感觉异常 ?术后护理:(一)要注意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感染:是最严重并发症之一。应密切观测体温变化,如手术后2~3天,升高的体温仍不下降或持续上升,应及时给予相应处理。

小夹板外固定操作流程

精选文档 小夹板外固定技术操作流程 (克雷氏(colles)骨折) 一、评估环境及告知 安全环顾四周,(顺序:左、上、右、下,双上自自然打开)评估现场,环境是否安全并报告(周围环境安全),表明身份:您好! 我是医生,现在由我为您包扎固定,请您配合,不要紧张! 二、物品准备 药膏、绷带、压垫、夹板、扎带、剪刀。 三、认真检查伤员伤情检查并报告伤情:左桡骨远端闭合性骨折,骨折呈 “银叉、枪 刺样”畸形,为克雷氏(colles)骨折。 四、骨折整复 口述:骨折复位。指导两名助手维持复位。 五、敷药包扎 要点:(1)膏药:放置桡背侧; (2 )包扎:绷带缠绕自腕关节开始,缠绕膏药两周后,向上 缠绕至前臂上1/3位置(约于所选夹板等长)。 (3)松紧度:(口述+动作)“以能插进小手指为宜” 。 六、放置压垫: 要点:压垫放置位置及顺序 精选文档

口述:①“骨折远端、桡背侧” ②“骨折近端、桡掌侧” ③“桡侧骨折端” ④“尺侧远端” 七、放置夹板要点:夹板位置及顺序 口述:“ 1号板:远端至第H、皿、W掌骨底部” “ 2 号板:远端至腕关节” “ 3号板:远端至第I掌骨底部” “4 号板:远端至尺骨小头术者放置夹板时,助手帮助扶持。八、绑扎带 扎带捆绑3-4 道。扎带打结在1 、3 号夹板缝隙处,打活结。 九、调节扎带松紧度 上下活动以不超过1cm 为宜。 术者口述+动作:“扎带上下活动1cm”。十、修剪扎带长度 尾端留出2cm 为宜。术者口述:“扎带尾端2cm”。 十一、悬挂采用绷带双悬挂法。 要点:截取两段适宜长度绷带,一根置于远端扎带处,另一根于近端扎带 处,指导患者将患肢置于胸前,两绷带绕于颈后 精选文档 打结,打活结。 口述:“ 请将患肢置于胸前,屈肘90 度”。十二、观察末梢血液循环 要点:拇指按压指甲以观察甲床毛细血管反应时间,一般在 3 至

骨科外固定支架固定手术的护理

骨科外固定支架固定手术的护理 外固定支架现已成为骨科相应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骨外固定技术是通过经皮穿针和体外连接器将相邻骨段或肢体连接,并在骨折断端基本解剖复位后使其达到稳定固定,为骨折愈合提供所需的生物力学环境,能满足患者功能康复锻炼需求,是一种良好的骨科手术治疗技术。此法既不是内固定,也不是外固定,但却起到过去内固定和外固定所不能达到的效果。手术前后的护理相当重要,精心、细致的护理能够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使伤肢尽快恢复功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2.1 术前护理2.1.1 心理护理患者多由于突发事件引起骨折,常感到非常紧张和恐惧,对骨折后伤肢功能的恢复痊愈有顾虑。护理人员要热情接待患者,安慰、关心患者,告诉患者手术的必要性,外固定支架固定手术的优点,并介绍一些成功的病例,解除患者对手术的顾虑和恐惧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1.2 术前准备做好患者全身情况的检查和准备,包括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心、肺、重要脏器功能的检查,X 线片。完成常规药物的皮肤敏感试验。 2.1.3 患肢的固定骨折患者骨折断端在移动时极易使邻近的血管神经受到二次损伤,多数开放性骨折的患者伴有神经血管损伤,所以搬运时须用夹板或石膏托做临时固定,防止加重周围组织损伤。 2.1.4 皮肤准备手术前去除手术区域毛发、污垢和表面携带的细菌。因四肢皮肤生长着大量的毛发,隐藏着大量的污垢和细菌,

再加上有一些开放性伤口,极易引起术后伤口的感染。所以术前应严格备皮和清洁皮肤,备皮范围为骨折部位上下超过2 个关节,并向上下远侧延伸6 cm。 2.2 术后护理2.2.1 生命体征监测患者手术完毕返回病房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术后平卧6 h,禁食禁水6 h,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观察术后大小便情况等。 2.2.2 体位保持患肢抬高位,以促进淋巴和静脉血液回流,减轻肿胀。上肢骨折术后,用薄枕垫高患肢30°,下肢骨折术后用薄枕垫于腘窝及小腿处,使膝关节屈曲20°~30°。 2.2.3 患肢的观察术后早期应观察患肢远端动脉搏动,皮肤颜色、温度,是否有瘀血、肿胀,感觉运动功能及术区周围肿胀是否进行性加重,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给予妥善处理。本组病例术后患肢远端血供良好,感觉运动功能正常,无血管、神经损伤。 2.2.4 外固定支架有无松动术后定时检查支架牢固程度,各螺丝钉及固定针的松紧度。保持其稳定、牢靠,保证切实可行的功能锻炼,以免患者在进行功能锻炼时,由于外支架的松动而导致骨折部位移动,影响骨折的愈合。 2.2.5 预防针道感染由于外固定支架的螺针直接与体外相通,容易继发感染,所以应重视针孔护理。保持针道干燥是防止针眼感染的有效措施,所以应保持周围皮肤清洁、干燥,定时针眼处无菌敷料换药,用75%酒精滴针眼2 次/d,并用消毒纱布覆盖,切忌用碘伏制剂清洁,因为碘会腐蚀金属。可用 2 cm~ 3 cm 敷料垫在支

小夹板外固定技术操作流程

小夹板外固定技术操作流程 (一)、环顾四周,(顺序:左、上、右、下,双上自自然打开)评估现场环境是否安全并报告(周围环境安全),表明身份:您好!我是医生,现在由我为您包扎固定,请您配合,不要紧张! (二)、物品准备:药膏、绷带、压垫、夹板、扎带、剪刀。(三)、认真检查伤员伤情: 检查并报告伤情:左桡骨远端闭合性骨折,骨折呈“银叉、枪刺样”畸形,为克雷氏(colles)骨折。 (四)、骨折整复:口述:骨折复位。指导两名助手维持复位。(五)、敷药包扎:要点:(1)膏药:放置桡背侧;(2)包扎:绷带缠绕自腕关节开始,缠绕膏药两周后,向上缠绕至前臂上1∕3位置(约于所选夹板等长)。(3)松紧度:(口述+动作)“以能插进小手指为宜”。 (六)、放置压垫: 要点:压垫放置位置及顺序,口述:①“骨折远端、桡背侧”②“骨折近端、桡掌侧”③“桡侧骨折端”④“尺侧远端” (七)、放置夹板: 要点:夹板位置及顺序,口述: “1号板:远端至第Ⅱ、Ⅲ、Ⅳ掌骨底部” “2号板:远端至腕关节” “3号板:远端至第Ⅰ掌骨底部” “4号板:远端至尺骨小头”

术者放置夹板时,助手帮助扶持。 (八)、绑扎带:扎带捆绑3-4道。扎带打结在1、3号夹板缝隙处,打活结。 (九)、调节扎带松紧度:上下活动以不超过1cm为宜。 术者口述+动作:“扎带上下活动1cm”。 (十)、修剪扎带长度:尾端留出2cm为宜。 术者口述:“扎带尾端2cm”。 (十一)、悬挂:采用绷带双悬挂法。 要点:截取两段适宜长度绷带,一根置于远端扎带处,另一根置于近端扎带处,指导患者将患肢置于胸前,两绷带绕于颈后打结,打活结。口述:“请将患肢置于胸前,屈肘90度”。 (十二)、观察末梢血液循环: 要点:拇指按压指甲以观察甲床毛细血管反应时间,一般在3至5秒;食、中指指腹触顶患者指腹,以感觉指腹张力大小。 口述:“末梢血运良好,指腹张力适中!”。 操作时以检查拇指为例即可。 (十三)、指导患者: 指导患者做掌指关节、指间关节、肘关节功能锻炼。 术者口述:“请注意做掌指关节、指间关节、肘关节屈伸锻炼!”。

外固定支架护理常规

外固定支架护理 一概述 骨外固定支架是将骨折两端用针或钉钻入后在皮外将其固定在外固定架上。此法非一种内固定,也不是外固定,但起到了过去内固定和外固定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优点:固定方法简单、稳定、可靠、有效。组织损伤小,可以进行二次复位调节,便于术后伤口换药,有利于控制感染,可早期功锻炼,拆取方便,无需二次手术。 缺点:针眼渗液,感染较多见,固定针松动、断裂影响效果,体外装置会影响患者美观。二护理 1 心理护理护士应积极宣传外固定支架的优越性、方法、注意事项。消除患者恐惧心理,增强治愈疾病的信心。 2 饮食护理鼓励病人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富含钙质且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以促进骨折愈合。 3 观察患肢末梢血运应密切观察肢端皮肤颜色、温度、足背动脉搏动、感觉和运动情况,观察有无过度牵拉导致的神经血管损伤。 4 疼痛护理由于肢体肿胀及针眼处皮肤牵拉可引起疼痛。应关心安慰病人,教会病人松弛疗法,适当给予镇痛剂。 5 体位护理术后患者取平卧位,患肢抬高,高于心脏水平。 4 并发症护理 (1)钢针松动钢针松动是常见的并发症,会影响到外固定的稳定,导致骨愈合不良或继发感染。其发生的原因与钢针的部位,穿钉技术及生物力学因素有关。另外,不稳定的骨折和过早负重也是引起钢钉松动的重要因素,应每日检查外固定器螺钉的松紧度,紧固连接螺钉,保持有效固定,适当延长患肢不负重的时间,防止钢钉松动。 (2)感染钉道感染是最常见的并发症。观察钉孔有无渗血渗液,渗出液多时应及时更换无菌敷料,每日2次用75﹪酒精滴钉孔,保持钉孔部位清洁干燥。不要把钉孔周围的痂皮去掉,因其起屏障作用,能有效防止细菌及污物进入钉道。密切观察体温变化,若术后5 天内体温不降至正常甚至更高,要注意有无全身感染情况及钉孔周围有无红、肿、热、痛及脓性分泌物,并定期做血常规检查,警惕发生钉道感染。如发生感染,应立即抬高患肢,停止关节锻炼,全身应用抗生素,及时清除钉道分泌物,保持周围皮肤清洁干燥,感染严重者须切开引流。 (3)骨筋膜室综合征因原始损伤或钢钉横行通过骨筋膜室及骨折后渗血、出血使骨筋膜室内压力增高所致。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并鼓励患者在床上进行肌肉等长收缩及伤肢远近端的关节活动,以促进淋及静脉回流,密切观察肢体肿胀、疼痛、活动、牵拉痛及动脉搏动情况等变化,应做到及早发现,及时处理。肿胀明显时,遵医嘱静脉滴注20﹪甘露醇250㏕,1-2次/天。如出现皮肤苍白、发凉、紫绀、脉搏减弱或消失,应尽早手术切开,以免造成肢体坏死等严重后果。 三健康教育 (一)功能锻炼 为预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并发症,手术后应尽早开始功能锻炼。术后第1日开始做股四头肌舒缩运动,2-3次/天,5-30分钟/次。术后3日疼痛减轻开始上下关节的锻炼。固定可靠,肢体肿胀减轻后,病人可扶拐下地活动。如果活动后,肢体肿胀明显,应减少或暂停活动。(二)出院指导 嘱咐患者保持钉孔周围皮肤干燥,每日用75﹪酒精滴2次,发现脓性分泌物较多时,应及时去医院处理。坚持功能锻炼,加强饮食,多食高蛋白、高钙、易消化的食物,但应保持合

小夹板外固定操作流程

小夹板外固定技术操作流程 (克雷氏(colles)骨折) 一、评估环境及告知 安全环顾四周,(顺序:左、上、右、下,双上自自然打开)评估现场,环境是否安全并报告(周围环境安全),表明身份:您好!我是医生,现在由我为您包扎固定,请您配合,不要紧 张! 二、物品准备 药膏、绷带、压垫、夹板、扎带、剪刀。 三、认真检查伤员伤情 检查并报告伤情:左桡骨远端闭合性骨折,骨折呈“银叉、枪 刺样”畸形,为克雷氏(colles)骨折。 四、骨折整复 口述:骨折复位。指导两名助手维持复位。 五、敷药包扎 要点:(1)膏药:放置桡背侧; (2)包扎:绷带缠绕自腕关节开始,缠绕膏药两周后,向 上缠绕至前臂上1∕3位置(约于所选夹板等长)。 (3)松紧度:(口述+动作)“以能插进小手指为宜”。 六、放置压垫: 要点:压垫放置位置及顺序

口述:①“骨折远端、桡背侧” ②“骨折近端、桡掌侧” ③“桡侧骨折端” ④“尺侧远端” 七、放置夹板 要点:夹板位置及顺序 口述:“1号板:远端至第Ⅱ、Ⅲ、Ⅳ掌骨底部” “2号板:远端至腕关节” “3号板:远端至第Ⅰ掌骨底部” “4号板:远端至尺骨小头术者放置夹板时,助手帮助扶持。 八、绑扎带 扎带捆绑3-4道。扎带打结在1、3号夹板缝隙处,打活结。九、调节扎带松紧度 上下活动以不超过1cm为宜。 术者口述+动作:“扎带上下活动1cm”。 十、修剪扎带长度 尾端留出2cm为宜。 术者口述:“扎带尾端2cm”。 十一、悬挂 采用绷带双悬挂法。 要点:截取两段适宜长度绷带,一根置于远端扎带处,另一根于近端扎带处,指导患者将患肢置于胸前,两绷带绕于颈后

外固定架针道

时间: 地点: 参加人员: 主讲人: 题目:外固定架针道的观察与护理 内容: 一概述 骨外固定支架是将骨折两端用针或钉钻入后在皮外将其固定在外固定架上。。 优点:固定方法简单、稳定、可靠、有效。组织损伤小,可以进行二次复位调节,便于术后伤口换药,有利于控制感染,可早期功锻炼,拆取方便,无需二次手术。 缺点:针眼渗液,感染较多见,固定针松动、断裂影响效果,体外装置会影响患者美观。二护理 (一)术前护理 1 心理护理护士应积极宣传外固定支架的优越性、方法、注意事项。消除患者恐惧心理,增强治愈疾病的信心。 2 做好手术前的准备包括术前常规检查报告,如血常规、尿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心电图等;外固定器的消毒以及禁食禁水、药物过敏试验等,手术当日晨按医嘱给予术前用药。 3 皮肤准备手术野皮肤准备骨折部位上下超过两个关节,并以上下远侧延伸6厘米为备皮范围。手术当日晨用75﹪酒精消毒手术野皮肤,并用无菌敷料包扎。 4 饮食护理鼓励病人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富含钙质且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以促进骨折愈合。 (二)术后护理 1 观察患肢末梢血运应密切观察肢端皮肤颜色、温度、足背动脉搏动、感觉和运动情况,观察有无过度牵拉导致的神经血管损伤。 2 疼痛护理由于肢体肿胀及针眼处皮肤牵拉可引起疼痛。应关心安慰病人,教会病人松弛疗法,适当给予镇痛剂。 3 体位护理术后患者取平卧位,患肢抬高,高于心脏水平。 4 并发症护理 (1)钢针松动钢针松动是常见的并发症,会影响到外固定的稳定,导致骨愈合不良或继发感染。其发生的原因与钢针的部位,穿钉技术及生物力学因素有关。另外,不稳定的骨折和过早负重也是引起钢钉松动的重要因素,应每日检查外固定器螺钉的松紧度,紧固连接螺钉,保持有效固定,适当延长患肢不负重的时间,防止钢钉松动。 (2)感染钉道感染是最常见的并发症。观察钉孔有无渗血渗液,渗出液多时应及时更换无菌敷料,每日2次用75﹪酒精滴钉孔,保持钉孔部位清洁干燥。不要把钉孔周围的痂皮去掉,因其起屏障作用,能有效防止细菌及污物进入钉道。密切观察体温变化,若术后5天内体温不降至正常甚至更高,要注意有无全身感染情况及钉孔周围有无红、肿、热、痛及脓性分泌物,并定期做血常规检查,警惕发生钉道感染。如发生感染,应立即抬高患肢,停止关节锻炼,全身应用抗生素,及时清除钉道分泌物,保持周围皮肤清洁干燥,感染严重者须切开引流。 (3)骨筋膜室综合征因原始损伤或钢钉横行通过骨筋膜室及骨折后渗血、出血使骨筋膜室内压力增高所致。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并鼓励患者在床上进行肌肉等长收缩及伤肢远近端的关节活动,以促进淋及静脉回流,密切观察肢体肿胀、疼痛、活动、牵拉痛及动脉搏动情况等变化,应做到及早发现,及时处理。肿胀明显时,遵医嘱静脉滴注20﹪甘露醇

夹板固定术操作评分标准

夹板固定术操作评分标准 目的: 1、骨折、脱位复位术后,防止骨折、脱位再移位 2、配合加压垫技术,对部分骨折进行持续复位 适应症: 1、几乎所有的闭合性四肢骨折。 2、创面较小、经过清创闭合创面后的开放性骨折 3、某些陈旧性四肢骨折在经过手法整复后。 4、小夹板固定技术可以与牵引术配合使用。 操作前准备 1、仪表端庄,衣帽整齐 2、准备物品:夹板、棉纸、加压垫、绷带、剪刀 3、核对患者姓名、性别、住院号、入院诊断、X光片、左右肢体 4、核对医嘱、治疗单、操作项目 5、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方法,取得患者配合 6、操作环境应光线充足、避风,冬天注意保暖,注意保护患者隐私 操作方法及程序 1、取合适规格的夹板,可裁剪夹板以符合患肢长度 2、根据骨折类型准备好加压垫 3、协助患者取适宜体位,显露患肢,手法整复骨折后,将患肢保持功能位或所需的位置, 4、根据骨折移位情况安置加压垫并胶布固定,棉纸包绕患肢 5、安放对骨折起主要固定作用的两块夹板,绷带自肢体远端向近端环绕包扎使其基本稳 定,下一层压住上一层的1/2-1/3 6、再安置其他块夹板,继续绷带环绕包扎使其基本稳定,剪断绷带 7、从远端端到近端缚扎带3-4根,每根扎带绕肢体两周后结扎,带结打在最外侧夹板的 棱线上 8、检查扎带的松紧度,以带结能上、下活动各1CM为准 15、检查患肢末梢血运,上肢固定后需要前臂吊带悬吊 16、询问患者患肢的感受,交代注意事项,术毕 质量评估: 1、患肢固定位置是否正确 2、夹板规格的选取、加压垫的放置是否正确 3、诸夹板的位置是否正确,松紧度是否合适,外观是否美观 4、操作动作是否轻巧、熟练 5、术前、术后的与患者沟通是否到位,

最新整理外科手术指导之小夹板固定技术

外科手术指导之小夹板固定技术 小夹板固定技术是我国广大医务工作者,经过不断实践,逐步改进的结果:目前已成为骨折外固定技术中较常用的方法之一。 小夹板固定适用于四肢长管骨闭合性骨折,包括肱骨骨折,尺、桡骨骨折。远端骨折,股骨骨折,胫、腓骨骨折和踝部骨折等。应用时只固定骨折部位而不包后上下两个关节,恰当地解决了“静”和“动”、“局部”和“整体”的对立统一关系,即能保持骨折部位的固定,又能使骨折两端关节适当地活动。 夹板类型 小夹板可用木板、竹片或树皮作材料,根据伤肢长度和肢体形状制成。厚变一般为3毫米,四边刨光,棱角修圆,肢体面衬以毡垫,外包纱套。小夹板因应用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的规格和形状,现将四肢骨折固定常用的小夹板介绍如下: ①、肱骨骨折固定用的小夹板一号夹板在外侧,二号夹板在前侧,三号夹板在后侧,四号夹板在内侧。 ②、尺、桡骨骨折固定用的小夹板一号夹板在背侧,二号夹板在掌侧,三号夹板在尺侧,四号夹板在桡侧。

③、桡骨远端骨折固定用的小夹板一号夹板在背侧(到掌骨头部),二号夹板在掌侧(到腕关节),三号夹板在桡侧(到第1—2掌骨),四号夹板在尺侧(到尺骨小头)。 ④、股骨骨折固定用的小夹板一号夹板在外侧,二号夹板在内侧,三号夹板在后侧,四号夹板在前侧。 ⑤、胫、腓骨骨折固定用的小夹板一号夹板在后侧,二号夹板在外侧,三号夹板在内侧,四、五号夹板在前侧(胫骨的两侧)。 ⑥、踝部骨折固定用的小夹板,有内翻和外翻两种(A)内翻骨折:一号夹板在内侧,二号夹板在外侧。(B)外翻骨折:一号夹板在外侧,二号夹板在内侧。压力垫是用多层软纸或棉纸迭成不同形状的垫子,用于纠正骨折移位或维持已复位骨折的对位。例如在尺、桡骨骨折时,骨间筋膜部位即可用分骨压力垫撑开。 操作步骤 1.外敷药:骨折用手法复位后,在骨折部敷好消肿膏。敷药范围要大一些,尤其在关节附近的骨折,应包括关节远端部分肢体在内,而后用绷带松松地缠绕2—3。 2.放置压力垫:将选好的压力垫,准确地放在肢体的

骨伤类疗法技术——夹板固定技术

骨伤类疗法技术——夹板固定技术 【简史】 夹板固定法开创于公元4世纪,《葛氏方》已载有竹简固定法,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强调治疗骨折要“善系缚”。唐代蔺道人治骨折,骨干骨折用杉树皮固定;关节处骨折用绢帛麻绳包扎固定,固定后要时时作关节屈伸运动。这种固定骨折局部而不固定上下临近关节,并时时作关节活动锻炼的原则与方法,就成为夹板固定法的独特技术。宋代《永类钤方》治疗前臂骨折用4块长短不一的夹板固定,与现代的固定方法相同,提出了扎带松紧应根据骨折类型而定,有紧有松。横断骨折宜两头紧中间松;斜形骨折宜中间紧两头松。髌骨骨折采用竹箍固定,为后世抱膝器的前身。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论述束缚敷贴用药甚详,载有杉树皮、竹皮双重固定法。清代吴谦《医宗金鉴》记载用牛皮制披肩固定肩部骨折,用杉木板制的通木固定脊柱损伤,用小竹片、小杉条制的竹帘杉篱固定四肢骨折,用抱膝治疗髌骨骨折等。1949年以来,夹板固定法经过整理提高,应用于长骨干骨折,缩短平均治愈日数约1/3。当前的研究侧重在固定理论、应用范围、固定材料、固定方法的改进。 【器材要求】 主要是夹板、压垫和扎带。1、夹板。要求具有可塑性、

有一定牢度和弹性三种性能。其材料有柳木、杉树皮、竹片、塑料板、三合板、马粪纸、工业硬纸等。但用于股骨部位则需再加其他夹板双重固定。夹板的规格、长度视骨折的部位不同,分不超关节和超关节夹板两种。不超关节夹板长度以不超过骨折处上、下两个关节为准,超关节夹板用于关节附近或关节内骨折,超过该关节。夹板宽度可按肢体形状分为大致相等的四块或两宽两窄的四块,包扎时夹板间留有 0.5~1厘米的空隙。夹板两端和边缘要呈圆角钝边。木制、竹制或塑料板的一面衬以毛毡并用棉织套包裹夹板。树皮类夹板,两端应锤成向上翘起的刷状软边,使用时下衬棉花垫。三合板或硬纸类夹板应用时也要衬棉花垫。2、压垫。安放 在夹板内,增加局部的固定力量,或补充夹板塑形上的不足,使固定力更好地作用到固定的部位。常选用质地柔软、能吸潮、透气、维持一定形态、对皮肤无刺激性的材料制作,如毛头纸、棉花、毡垫等,按需要折叠或剪裁成不同形状和大小备用。常用压垫的种类有平垫、梯形垫、塔形垫、空心垫、合骨垫、分骨垫等。压垫的面积要足够大,过小易在局部形成压迫性溃疡。3、扎带。常用1厘米左右宽的纱带,其长 度以能在夹板外环绕两周并打结为度,也可用绷带。 【适应症】 主要用于四肢闭合性骨折、开放性骨折而创面较小或经处理创口已愈合者。陈旧性骨折适合于闭合复位的也可采用。

小夹板外固定技术操作流程

小夹板外固定技术操作流程 (一)、环顾四周,(顺序:左、上、右、下,双上自自然打开)评估现场环境是否安全并报告(周围环境安全),表明身份:您好~我是医生,现在由我为您包扎固定,请您配合,不要紧张~ (二)、物品准备:药膏、绷带、压垫、夹板、扎带、剪刀。 (三)、认真检查伤员伤情: 检查并报告伤情:左桡骨远端闭合性骨折,骨折呈“银叉、枪刺样”畸形,为克雷氏(colles)骨折。 (四)、骨折整复:口述:骨折复位。指导两名助手维持复位。 (五)、敷药包扎:要点:(1)膏药:放置桡背侧;(2)包扎:绷带缠绕自腕关节开始,缠绕膏药两周后,向上缠绕至前臂上1?3位置(约于所选夹板等长)。(3)松紧度:(口述+动作)“以能插进小手指为宜”。 (六)、放置压垫: 要点:压垫放置位置及顺序,口述:?“骨折远端、桡背侧”?“骨 折近端、桡掌侧” ?“桡侧骨折端”?“尺侧远端” (七)、放置夹板: 要点:夹板位置及顺序,口述: “1号板:远端至第?、?、?掌骨底部” “2号板:远端至腕关节” “3号板:远端至第?掌骨底部” “4号板:远端至尺骨小头” 术者放置夹板时,助手帮助扶持。 (八)、绑扎带:扎带捆绑3-4道。扎带打结在1、3号夹板缝隙处,打活结。

(九)、调节扎带松紧度:上下活动以不超过1cm为宜。术者口述+动作:“扎带上下活动1cm”。 (十)、修剪扎带长度:尾端留出2cm为宜。 术者口述:“扎带尾端2cm”。 (十一)、悬挂:采用绷带双悬挂法。 要点:截取两段适宜长度绷带,一根置于远端扎带处,另一根置于近端扎带处,指导患者将患肢置于胸前,两绷带绕于颈后打结,打活结。口述:“ 请将患肢置于胸前,屈肘90度”。 (十二)、观察末梢血液循环: 要点:拇指按压指甲以观察甲床毛细血管反应时间,一般在3至5秒;食、中指指腹触顶患者指腹,以感觉指腹张力大小。口述:“末梢血运良好,指腹张力适中~”。 操作时以检查拇指为例即可。 (十三)、指导患者: 指导患者做掌指关节、指间关节、肘关节功能锻炼。术者口述:“请注意做掌指关节、指间关节、肘关节屈伸锻炼~”。

小夹板外固定操作流程完整版

小夹板外固定操作流程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小夹板外固定技术操作流程 (克雷氏(colles)骨折) 一、评估环境及告知 安全环顾四周,(顺序:左、上、右、下,双上自自然打开)评估现场,环境是否安全并报告(周围环境安全),表明身份:您好!我是医生,现在由我为您包扎固定,请您配合,不要紧张! 二、物品准备 药膏、绷带、压垫、夹板、扎带、剪刀。 三、认真检查伤员伤情 检查并报告伤情:左桡骨远端闭合性骨折,骨折呈“银叉、枪刺 样”畸形,为克雷氏(colles)骨折。 四、骨折整复 口述:骨折复位。指导两名助手维持复位。 五、敷药包扎 要点:(1)膏药:放置桡背侧;

(2)包扎:绷带缠绕自腕关节开始,缠绕膏药两周后,向 上缠绕至前臂上1∕3位置(约于所选夹板等长)。 (3)松紧度:(口述+动作)“以能插进小手指为宜”。 六、放置压垫: 要点:压垫放置位置及顺序 口述:①“骨折远端、桡背侧” ②“骨折近端、桡掌侧” ③“桡侧骨折端” ④“尺侧远端” 七、放置夹板 要点:夹板位置及顺序 口述:“1号板:远端至第Ⅱ、Ⅲ、Ⅳ掌骨底部” “2号板:远端至腕关节” “3号板:远端至第Ⅰ掌骨底部” “4号板:远端至尺骨小头术者放置夹板时,助手帮助扶持。 八、绑扎带 扎带捆绑3-4道。扎带打结在1、3号夹板缝隙处,打活结。

九、调节扎带松紧度 上下活动以不超过1cm为宜。 术者口述+动作:“扎带上下活动1cm”。 十、修剪扎带长度 尾端留出2cm为宜。 术者口述:“扎带尾端2cm”。 十一、悬挂 采用绷带双悬挂法。 要点:截取两段适宜长度绷带,一根置于远端扎带处,另一根于近端扎带处,指导患者将患肢置于胸前,两绷带绕于颈后 打结,打活结。 口述:“请将患肢置于胸前,屈肘90度”。 十二、观察末梢血液循环 要点:拇指按压指甲以观察甲床毛细血管反应时间,一般在3至5秒;食、中指指腹触顶患者指腹,以感觉指腹张力大小。 口述:“末梢血运良好,指腹张力适中!”。操作时以检查拇指为例即可。

小夹板固定术

小夹板固定技术 小夹板固定技术是我国广大医务工作者,经过不断实践,逐步改进的结果:目前已成为骨折外固定技术中较常用的方法之一。 小夹板固定适用于四肢长管骨闭合性骨折,包括肱骨骨折,尺、桡骨骨折。远端骨折,股骨骨折,胫、腓骨骨折和踝部骨折等。应用时只固定骨折部位而不包后上下两个关节,恰当地解决了“静”和“动”、“局部”和“整体”的对立统一关系,即能保持骨折部位的固定,又能使骨折两端关节适当地活动。 夹板类型 小夹板可用木板、竹片或树皮作材料,根据伤肢长度和肢体形状制成。厚变一般为3毫米,四边刨光,棱角修圆,肢体面衬以毡垫,外包纱套。小夹板因应用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的规格和形状,现将四肢骨折固定常用的小夹板介绍如下: ①、肱骨骨折固定用的小夹板一号夹板在外侧,二号夹板在前侧,医学教.育网搜集三号夹板在后侧,四号夹板在内侧。 ②、尺、桡骨骨折固定用的小夹板一号夹板在背侧,二号夹板在掌侧,三号夹板在尺侧,四号夹板在桡侧。 ③、桡骨远端骨折固定用的小夹板一号夹板在背侧(到掌骨头部),二号夹板在掌侧(到腕关节),三号夹板在桡侧(到第1—2掌骨),四号夹板在尺侧(到尺骨小头)。 ④、股骨骨折固定用的小夹板一号夹板在外侧,二号夹板在内侧,三号夹板在后侧,四号夹板在前侧。 ⑤、胫、腓骨骨折固定用的小夹板一号夹板在后侧,二号夹板在外侧,三号夹板在内侧,四、五号夹板在前侧(胫骨的两侧)。 ⑥、踝部骨折固定用的小夹板,有内翻和外翻两种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A)内翻骨折:一号夹板在内侧,二号夹板在外侧。(B)外翻骨折:一号夹板在外侧,二号夹板在内侧。压力垫是用多层软纸或棉纸迭成不同形状的垫子,用于纠正骨折移位或维持已复位骨折的对位。例如在尺、桡骨骨折时,骨间筋膜部位即可用分骨压力垫撑开。 操作步骤 1.外敷药:骨折用手法复位后,在骨折部敷好消肿膏。敷药范围要大一些,尤其在关节附近的骨折,应包括关节远端部分肢体在内,而后用绷带松松地缠绕2—3。 2.放置压力垫:将选好的压力垫,准确地放在肢体的适当部位,用胶布固定;放夹板:按各个骨折的具体要求,依次放好夹板,由助手托住加以固定。 3.捆绑布带:共捆四道。先捆中间两道,后捆近、远两端。各捆两周,打活结固定。捆绑时两手用力要均匀。 使用方法 一、肱骨干短斜形骨折,伴有成角移位,复位后用小夹板和压力垫纠正、固定。 二、尺、桡骨骨折复位后,可将分骨压力垫放在骨折部位的掌、背两侧骨间筋膜处,使骨间筋膜张开并保持紧张,防止骨折端出现靠拢移位。小夹板固定后,前臂放于旋前旋后中间位。 三、桡骨远端骨折,远侧骨折端向桡侧和背侧移位。复位后,用压力垫和小夹板维持骨折复位后的对位。小夹板固定后,前臂放于旋前旋后中间位。 四、胫、腓骨骨折移位整复后,用压力垫和小夹板固定,维持骨折复位后的对位。 五、踝关节外翻性扭伤引起双踝骨折伴有移位时,经过压力垫和小夹板固定,可以矫正移位,并维持骨折端的对位。

外固定架的护理

外固定支架的护理 一概述 骨折外固定架是将骨折两端用钛针、针夹、和连杆经皮肤外侧将骨折的两折端固定在解剖位、功能位的一种方法。手法整复外固定架固定术,目前是一种较好的骨折固定术,填补了石膏固定和内固定之间的空白。在骨折应用中起到卓越的效果。 优点:固定方法简单,稳定,可靠,有效。创伤损害小,便于术后伤口换药,有利于控制感染,可早期功能锻炼,拆取方便,无需第二次手术。 缺点;针眼渗液,感染较多,固定针松动、断裂影响效果,体外装置会影响患者美观。 二护理 【一】术前护理 心理护理:患者由于突发事件引起骨折,常常感到恐惧、紧张,对预后信心不足 等,我们要热情的接待患者,安慰患者,鼓励患者,详细讲解手术的必要性,方 法和注意事项,向患者及家属宣传外固定支架治疗的优越性等,消除患者的恐惧 心理,积极配合治疗及合理。 术区准备:骨折部位上、下超过关节,并以上、下远侧延伸6cm为备皮范围,尤 其是手术部位及上下两个关节以上部分的皮肤需用肥皂水洗刷,然后用温水冲洗 干净,注意不能剃伤皮肤,保持术野皮肤的洁净,以免延误病情。 【二】术后护理 外固定支架治疗骨折可因穿针不当,损伤肢体的主要血管及神经,因此在术后24 小时内需要密切观察患肢末梢皮肤的颜色、温度以及动脉搏动情况,了解有无神 经损伤,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师给予妥善处理。 保持外固定支架位置正确: 术后患肢抬高20度-30度,以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肿胀,定时检查支架的牢固性及功能性,注意锁钮是否松动,支架接连处有无变形,保持其稳定牢靠,以免由于固定松动而导致骨折再移位,影响骨折愈合。 观察患肢末梢血循环及功能情况。 【三】术后并发症 1.螺丝钢针松动:螺丝钢针松动是常见的并发症,会影响到外固定的稳定, 导致骨折愈合不良或继发骨折的主要原因。穿钉技术及生物力学因素也相关。 其发生的原因与钢针部位骨折处骨密度有密切关节,也与不稳定骨折和过早 负重也是引起钢钉松动的重要原因,另外,应每日检查外固定器螺钉的松弛 度,紧固连接螺钉,保持有效固定,适当延长患肢不负重的时间,防止钢钉 松动。 2.严格预防针道感染:由于外固定支架的螺钉直接与体外相连,容易继发感

外固定架的护理

外固定架的护理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外固定支架的护理 一概述 骨折外固定架是将骨折两端用钛针、针夹、和连杆经皮肤外侧将骨折的两折端固定在解剖位、功能位的一种方法。手法整复外固定架固定 术,目前是一种较好的骨折固定术,填补了石膏固定和内固定之间的空白。在骨折应用中起到卓越的效果。 优点:固定方法简单,稳定,可靠,有效。创伤损害小,便于术后 伤口换药,有利于控制感染,可早期功能锻炼,拆取方便,无需第二次手术。 缺点;针眼渗液,感染较多,固定针松动、断裂影响效果,体外装 置会影响患者美观。 二护理 【一】术前护理 心理护理:患者由于突发事件引起骨折,常常感到恐惧、紧张,对预后信心不足等,我们要热情的接待患者,安慰患者,鼓励患者,详细讲解手术的必要性,方法和注意事项,向患者及家属宣传外固定支架治疗的优越性等,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治疗及合理。

术区准备:骨折部位上、下超过关节,并以上、下远侧延伸6cm为备皮范围,尤其是手术部位及上下两个关节以上部分的皮肤需用肥皂水洗刷,然后用温水冲洗干净,注意不能剃伤皮肤,保持术野皮肤的洁净,以免延误病情。 【二】术后护理 外固定支架治疗骨折可因穿针不当,损伤肢体的主要血管及神经,因此在术后24小时内需要密切观察患肢末梢皮肤的颜色、温度以及动脉搏动情况,了解有无神经损伤,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师给予妥善处理。 保持外固定支架位置正确: 术后患肢抬高20度-30度,以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肿胀,定时检查支架的牢固性及功能性,注意锁钮是否松动,支架接连处有无变形,保持其稳定牢靠,以免由于固定松动而导致骨折再移位,影响骨折愈合。 观察患肢末梢血循环及功能情况。 【三】术后并发症 1.螺丝钢针松动:螺丝钢针松动是常见的并发症,会影响到外固 定的稳定,导致骨折愈合不良或继发骨折的主要原因。穿钉技术及生物力学因素也相关。其发生的原因与钢针部位骨折处骨密度

外固定支架护理

外固定支架护理 术前准备: 1.心理护理外固定支架是一门新的手术,护士应积极宣传外固定支架的优越性,消 除患者恐惧心理。 2.备齐各项常规报告,如血常规、尿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心电图、X线片等。 3.手术野皮肤准备骨折部位上、下超过两个关节,并以上、下远侧延伸6crn为备皮范围。 4.手术前1d做血型测定、备血,完成常规药物的皮肤敏感试验,全身清洁,手术前12h始禁食。 5.手术晨用 75%乙醇消毒手术野皮肤,并用无菌敷料包扎。 6.按医嘱给术前用药。 术后护理: 1.按臂丛或连续硬膜外麻醉常规护理。 2.卧位上肢骨折术后,用薄枕垫高患肢30o。下肢骨折术后将薄枕垫于胭窝及小腿处,使膝关节屈曲20o-30o,以促进淋巴和静脉血液回流,减轻肿胀。合并血管损伤或骨间膜高压征患肢不宜垫高,以免加重肌肉缺血、肿胀、坏死。 3.预防钉孔感染钉孔处每日用 75%乙醇点滴 2次。钉孔处渗液多要勤换纱布,每隔1~2d更换1次。 4.功能锻炼

(1)肌肉锻炼:术后当日即可做肌肉的静力收缩或舒张,每日2~3次,每次15~30min。 (2)关节锻炼:上肢骨折以肩关节和肘关节为重点。肩关节以外展、上举、旋转为主,肘关节以屈、伸、外旋为主。术后2~3d可开始锻炼,下肢骨折主要锻炼膝关节屈曲80o,踝关节锻炼伸屈至90o。 健康指导: 1.嘱患者保持钉孔周围皮肤干燥,每日用 75%乙醇滴 2次,隔日更换敷料 1次。 2.每日坚持功能锻炼。 3.定期门诊复查。 4.发现钉孔脓性分泌物较多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处理。 石膏固定护理 一般事项: 1.凡新上石膏患者应进行临床交接班,倾听患者主诉,并观察肢端皮肤颜色、温度、肿胀、感觉及运动情况,遇有血液循环障碍,立即报告医师,并协助处理。 2.石膏未干前搬运患者时,须用手掌托住石膏,忌用手指捏压,注意保护石膏,不要变形与折断。 3.石膏包扎不宜过紧而产生压迫感。将患肢抬高,预防肿胀、出血,上肢可用枕垫垫起,使患肢高于心脏15cm,抬高下肢可用枕垫或悬吊法。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