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城分区规划中城市设计的运用_以徐州市新城区为例

新城分区规划中城市设计的运用_以徐州市新城区为例

新城分区规划中城市设计的运用_以徐州市新城区为例
新城分区规划中城市设计的运用_以徐州市新城区为例

2019-2020年整理徐州市城市总体计划(含计划总图)汇编

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 一、规划编制的背景 1996年省人民政府批准的《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一直是徐州市规划建设的基本依据,在指导徐州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推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江苏省城市化总体发展战略的实施、市行政区划的调整以及新形式、新问题和新机遇的出现,迫切需要对原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根据省建设厅的意见和建设部办公厅建办规函[2003]332号《关于同意修编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函》的精神,我市开展了新一轮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2000年至2002年,我市着手进行了一系列前期准备工作。由省建设厅组织编制的《徐州都市圈规划(2001-2020)》为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提供了区域空间环境和政策框架。由省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编制的《徐州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为徐州市的城镇化发展、城镇体系布局和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基本依据。在清华大学吴良镛教授亲自指导下完成的《徐州城市发展概念规划的研究》,对徐州的城市定位、定性、空间格局、文化环境、重大基础设施等一系列 重大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论证。这些前期准备工作为高效、科学合理地编制徐州城市总体规划 奠定了基础。2002年初,我市成立了城市总体规划修编领导小组,并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 研究院具体负责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

二、规划编制的主要任务 1.面向21世纪,以现代化为目标,从更大的范围来研究徐州的战略地位、发展方向 及发展动力,从区域的角度论证城市发展的技术经济基础和发展条件,在省、市社会经济发 展计划的指导下,拟定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 2.对徐州市域确定城市合理的发展形态、布局和规模,研究并确定全市域 范围内各城镇的发展体系,建立适合于全市整体协调发展的城镇发展结构。加强以徐州中心城区为核心的徐州都市区规划,特别是对中心城区的整合和优化,提高中心城市的聚集功能,增强辐射能力,为实现全市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打好基础。 3.突出城市性质,体现城市特色,贯彻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的原则。按 2010年市域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一目标,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建设用地布局,重视生态环 境保护、名城景观和园林绿化,提高能源、交通及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标准,创造良好的投 资环境和生活环境。 4.确定城市发展规模,优化城市发展方向,积极主动调整行政区划,建立新的城市 发展空间形态,合理确定未来城市的布局结构。 5.协调市区内老城、经济开发区、新区合理发展的关系。调整城市中心区的布局, 加快新区建设,保证徐州市经济稳定协调发展。 6.弘扬历史文化,体现出“两汉文化”的鲜明地方特色。充分考虑城市周 围山、水、林等环境要素,建设拥有完善的城市绿化体系,城市与自然有机统一 的山水园林城市。大力发展旅游事业,采用先进的规划手段,使城市具有较强的 现代感,成为一座设施先进、环境优美、极具活力的现代化旅游城市。 8.大力加强市域交通、水利、电力、电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市域城镇建设的步伐。重视市区城市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适应能力和现代化水平。 9.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强调规划的宏观引导功能。规划既要体 现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思想,又要贯彻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重视和突出对城市 基本空间框架的建立,使本规划在规划期内既有相对的稳定性,又有足够的应变能力。分 阶段、分时序稳步实现徐州市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三、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 (一)、规划地位和作用 《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导本市发展和建设的法定性文件,也是实施城市建设、城 市管理的基本依据。在本市进行的各项建设活动,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近期计划、分区规划、区(县)域规划、详细规划、各专项规划等,均应执行本规划。 (二)、规划期限 近期建设规划:2007-2010年。 远期规划:2011-2020年。 远景展望到本世纪中叶。

厦门海沧新城城市设计及控制性详细规划知识分享

厦门海沧新城城市设计及控制性详细规划时间:2011-02-23 来源:中国城乡规划行业信息网作者: 于立:生态城是社会、经济、环境一体化发展规划总平面及鸟瞰图大全 谁该为交通拥堵埋单?世界遗产资料大集合(权威版)海南香水湾旅游度假区详细规划城市道路交通设计指南 控制轴线

海沧新城鸟瞰 编制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编制起止时间:1999.3-2003.6 中规院2001年优秀规划设计二等奖 项目负责人:李金卫张颖 主要参加人:席继宁谢竞华刘泉董志海周冬元刘敏

设计导则 夜景

一、项目概况 海沧新城位于厦门市本岛西部,隔西海域与本岛相望。本区依山傍海,环境优美,景观地位独特。规划总面积约 9.0平方公里。由于其现状已建用地较少,大部分为滩涂虾池、农田村庄以及刚刚填完的平地,因此为新城提供了一个理想的规划空间。 二、总体定位 海沧新城是厦门市环西海域中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厦门市的副中心,是海沧台商投资区的行政、文化、金融、商业中心。 总平面

三、规划构思及布局 海沧新城在总体布局上以分区规划路网为基础,以内湖为中心,以“水”为主题,通过内湖、水景公园等的设置,使海沧新城成为具有独特风格的21世纪的“新水城”。其空间结构为“一核、二区、三片、九中心”。在设计中,通过历史、现代、自然3条主轴线和若干条副轴线的建立,将新城与厦门本岛、新城内不同片区、不同风格的建筑和空间联系起来,创造出既风格多样又和谐统一的空间景观形态及完整的开敞空间体系,体现新城“天人合一”的宏伟气势和深邃的文化内涵。新城内建筑高度控制是滨海地区较低,中心区较高,并布置了三个高层建筑集中区,形成“众星拱月”之势。海沧新城由内湖周围地区和滨海绿带两部分组成。其中滨海绿带位于海沧新城东侧,南北长约 7公里,包括海沧大桥游览码头、水景公园、体育公园、海滨休闲及会展区、自然资源与科学博物馆、四季景观雕塑园和嵩屿码头广场七个园区。 四、创新与特色 1.通过内湖的设置,将防洪防潮、减少土方工程需要与营造独具特色、令人耳目一新的景观环境巧妙结合,在新城中形成山水结合,湖海共存、自然与人工景观相互融合的独特景观。 2.城市设计与控制性详规同时进行,在宏观层面整体控制并保留一定弹性,在中观、微观层面上严格控制细致入微,保证城市总体设计的理念、原则能逐步实现,保证理想蓝图的最终完成。 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总建设用地:899.1公顷。 其中: 居住用地:261.07公顷;

徐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

徐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科学制定城市规划,加强城市规划管理,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制定和实施城市规划,在城市规划区内进行建设,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城市规划区是指城市市区、城市行政区域内因城 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城市规划区的范围由城市人民政府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划定。 市、县级市城市规划区内的建制镇,不再另行划定城市规划区。 第四条市、县(市)、贾汪区人民政府规划行政管理部门(以下简称 规划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规划管理工作。 发展计划、建设、国土资源、市政、园林、水利等部门,应当依法各 司其职,协同规划部门实施城市规划管理。

第五条城市新区开发和旧区改建应当遵循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 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 第六条城市规划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一)促进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维护国家与社会公众利益; (三)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四)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风景旅游资源,体现历史文化名城特色; (五)保护耕地,节约并合理使用土地; (六)完善城市功能,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方便居民生活; (七)符合交通、消防、卫生、防洪、防震、防空建设等公共安全要求。 第七条城市规划区内的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应当符合城市规划要求,服从规划管理。第八条 城市规划管理实行规划部门核发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制度。 第二章城市规划的编制与审批 第九条市城市规划包括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 县级市城市规划以及县、贾汪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镇和其他建制镇的城市规划包括总体规划、详细规划。 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徐州地铁规划高清图(近期规划-徐州地铁公司公布

徐州轻轨规划高清图(近期规划) -徐州地铁公司公布 徐州轨道交通,又称徐州地铁。根据国务院批复的《徐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3—2020)》,到2020年,我市规划建设轨道交通1、2、3号线一期工程,线路总长67公里,其中地下段60.6公里,高架段6.4公里,建设项目总投资443.28亿元,技术经济指标为6.62亿元/km。形成连接徐州老城区至新城区、铜山新区、坝山片区、城东新区的轨道交通骨干网络。 中文名 徐州轨道交通 外文名 Xuzhou City Railway Transit 运营单位 徐州市城市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 开工时间 2014年 通车时间 2017年底(计划) 近期线路 徐州轨道交通一号线、二号线

目录 1简介 2线路介绍 ?徐州轨道交通一号线 ?徐州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工程 ?徐州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工程地下市政工程(试验段) ?徐州轨道交通二号线 ?徐州轨道交通三号线 ?徐州轨道交通四号线和五号线 3服务区域 ?徐州轨道交通一号线 ?徐州轨道交通二号线 ?徐州轨道交通三号线和四号线 ?徐州轨道交通五号线 4车型线路

?车型 ?线路 ?设施 5现状进度 ?正式批复 ?投资计划 ?征集轨道交通标志方案 ?徐州城市轨道交通标志征集入围投票 ?第一次环评公示 ?工程进展 ?相关单位对接 6市民声音 简介 2013年2月2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文批准江苏省徐州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3-2020年),徐州市成为江苏省第5个获批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的城市。[2] 徐州轨道线网规划体现分阶段城市建设重点,考虑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保持一定弹性等原则,但总体规划思路和交通方向是不会改变的。徐州城市发展存在两条主轴线,分别是东西向(老城——坝山方向)和东南向(老城——徐州新区方向),规划的轨道交通1号线和2号线分别对应两条主轴线。“十一五”期末是轨道交通建设的启动时期,分期建设规划以2013年为起点。 本次轨道网线重点规划范围为城市主城区约30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范围和铜山新区约85平方公里的建设用地范围。 其他规划范围为:(1)老城核心区:以二环路、京沪铁路、湖北路、西三环路包围的范围作为徐州老城核心区,面积约22平方公里;(2)徐州新区核心区:以104国道以北的城市主要建设用地范围作为徐州新区的核心区域,包含了新区的行政、商务中心以及主要居住区,面积约18平方公里。(3)都市发展区:徐州都市区是以主城为核心,以主城及外围城镇为主体,以绿色生态空间相隔离,以便捷的交通相联系的高度城市化地区。形成以主城区为核心,铜山、利国、贾汪、大许、双沟、郑集为6个重点发展组团及柳新镇、青山泉镇、汴塘镇、大吴镇、茅村镇、大彭镇、汉王镇、三堡镇、棠张镇、张集镇10个镇适度发展的“众星拱月”的大都市空间结构。

徐州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2017年最新版)

遇到征地拆迁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 徐州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2017年最新版) 徐州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状态:有效发布日期:2000-04-28 生效日期: 2000-04-28 发布部门: 江苏省徐州市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徐州市人民政府令第71号 《徐州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已经二000年二月二十九日市人民政府第四十七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自2000年5月1日起施行。 市长于某洲 二000年四月二十八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我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保护拆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障城市建设顺利进行,根据国务院《城市房屋拆迁管理

条例》、《江苏省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城市规划区内的国有土地上,因城市建设需要拆迁房屋及其附属物的,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城市房屋拆迁必须符合城市规划,不得随意改变建设项目性质和用途。 城市房屋拆迁应当坚持兼顾拆迁人和被拆迁人合法权益、拆迁当事人双方地位平等、依法合理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原则。 第四条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是本市城市房屋拆迁主管部门。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公室受市房屋拆迁主管部门的委托,具体实施徐州市城市规划区内的房屋拆迁管理工作。 各县(市)、贾汪区人民政府主管城市房屋拆迁工作的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徐州市城市规划区除外,下同)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工作。 第二章拆迁程序

第五条单位或者个人需要拆迁房屋的,必须向当地房屋拆迁主管部门提出申请,邻取城市房屋拆迁核准通知书和房屋拆迁许可证,按照规定交纳拆迁管理费。 拆迁人邻取房屋拆迁许可证后,方可自行拆迁或者委托拆迁。 第六条申请邻取房屋拆迁核准通知书,应当提交下列文件、资料; (一)房屋拆迁申请书; (二)建设项目批准文件; (三)建设用地定点通知书及规划定点红线图; (四)建设用地预审通知书。 第七条申请邻取房屋拆迁许可证,应当提交下列文件、资料; (一)房屋拆迁核准通知书;

城市规划设计案例分析

城市规划设计案例分析

一.济宁市北湖生态新城总体规划设计分析 1.规划定位为:济宁城市的主中心,全市的行政商务中心、科教文化基地、休闲 度假胜地、生态宜居新城。 2.城市总体定位为:一个以水为特色的城市中心区;城市空间定位为:一个城水交 融、生活生态和谐的城市生态新区。 3.主要职能:济宁主城的新城中心,以旅游度假为中心、行政服务及商务办公为 主线,居住生活为支撑的城市新区。 4.用地规模:北湖生态新城规划总用地约97平方公里,行政辖区用地面约57平 方公里,其中滨湖路以南的度假区用地约25平方公里,滨湖路以北的区域除去水域的建设用地约32平方公里。即除绿地面积9平方公里,其他建设用地23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106平方米。 5.规划的总体功能结构为:一轴一带系两区、四心绕一湾。 ?一轴:城市发展主轴:是沿北湖路由老城中心往北湖延伸的城市发展轴。是城 市核心发展轴,重点发展综合服务功能。 ?一带:是京杭古运河文化发展带。是济宁运河文化遗产和旅游产业的重要空间, 也是本片区的特色之一。 ?两区:北部的城市建设区与南部的北湖度假旅游区。 ?四心绕一湾:行政中心、商业中心、文体教育中心、旅游度假服务中心四个城 市中心围绕北湖湾布置,共同构筑济宁滨湖城市中心区。

6.片区发展策略 ?01片区:铁路北片区,规划范围日荷铁路以北,荷花路以西,梁济运河以东, 北到规划界限。规划用地面积1.4平方公里,规划人口0.9万人。该区是产业转移区,近期逐步将规划区的工厂转移到该区,适当发展无污染工业,作为近期的经济支撑。 ?02片区:荷花片区,规划范围东起北湖中路,西至济安桥南路,南起高压走 廊, 北至日荷铁路。规划用地面积3.7平方公里,规划人口4.2万人。由于该片区邻近老城区,是近期重点建设的居住区,包括安置和部分房地产开发。 ?03片区:文体片区,范围由东起北湖中路,西至梁济运河,南起外环路, 北至 高压走廊。规划用地面积5.4平方公里,规划人口5.1万人。该区以高教园区及文体中心为重点,建立济宁文化体育设施基地。 ?04片区:古运河西片区,规划范围东起京杭古运河,西至北湖中路,南至外 环路。规划用地面积2.4平方公里,规划人口2.7万人。本片区以运河文化为中心,建设济宁运河之都的风貌。 ?05片区:古运河东片区。规划范围东起洸俯河,西至京杭古运河,南起礼贤 路,北到规划边界。规划用地面积5.5平方公里,规划人口8.0万。该区是近期居住重点建设区域,沿古运河建设运河文化区。 ?06片区:南环片区,规划范围东起洸俯河,西至京杭古运河,北起礼贤路, 南到望湖路。规划用地面积2.1平方公里,规划人口2.6万人。是发展居住为主的区域。 ?07片区:北湖湾东片区。规划范围北起外环路,南至北湖北堤;东临洸俯河, 西至经北湖路。规划用地面积4.3平方公里,规划居住人口3.1万人。商业金融业为核心,完善配套居住。传承运河文化精髓,将石佛村打造为“江北运河文化第一村”。 ?08片区:北湖湾西片规划范围北起外环路,南至北湖北堤;东起北湖路,西 至梁济运河。规划用地面积7.5平方公里,规划人口4.8万人。是本区的核心区,重点建设北湖湾,以行政为中心,文化为亮点,北湖旅游度假为支撑,高等教育为补充,打造为济宁城市的新中心。 ?09片区:北湖生态新城,北起北湖北堤,南到南四湖,东起洸俯河,西至梁 济运河。规划用地面积25平方公里,居住人口逐步迁出,重点发展以水为主题的旅游度假服务功能。建设为鲁西南知名的旅游休闲区。

最新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含规划总图)资料

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 ) 一、 规划编制的背景 1996年省人民政府批准的《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 )》一直是徐 州市规划建设的基本依据,在指导徐州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推动社会经济 全面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江苏省城市化总体发展战略的实施、 市行政区划的调整以及新形式、新问题和新机遇的出现,迫切需要对原城市总体 规划进行修编。根据省建设厅的意见和建设部办公厅建办规函 [2003]332号《关 于同意修编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函》 的精神,我市开展了新一轮徐州市城市总 体规划的编制。2000年至2002年,我市着手进行了一系列前期准备工作。由省 建设厅组织编制的《徐州都市圈规划(2001-2020 )》为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提供 了区域空间环境和政策框架。由省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编制的《徐州市市域城镇 体系规划》为徐州市的城镇化发展、城镇体系布局和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基 本依据。在清华大学吴良镛教授亲自指导下完成的 《徐州城市发展概念规划的研 究》,对徐州的城市定位、定性、空间格局、文化环境、重大基础设施等一系列 重大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论证。这些前期准备工作为高效、科学合理地编制徐州城 市总体规划奠定了基础。2002年初,我市成立了城市总体规划修编领导小组, 并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具体负责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 ■■ ■a 一? ■ 主城区城市总休规 图 (2007-202 ii : 2?jua ■ 1 r 州市城市总体规知 E E

二、规划编制的主要任务 1.面向21 世纪,以现代化为目标,从更大的范围来研究徐州的战略地位、发展方向及发展动力,从区域的角度论证城市发展的技术经济基础和发展条件,在省、市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的指导下,拟定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 2.对徐州市域确定城市合理的发展形态、布局和规模,研究并确定全市域范围内各城镇的发展体系,建立适合于全市整体协调发展的城镇发展结构。加强以徐州中心城区为核心的徐州都市区规划,特别是对中心城区的整合和优化,提高中心城市的聚集功能,增强辐射能力,为实现全市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打好基础。 3.突出城市性质,体现城市特色,贯彻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的原则。按2010年市域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一目标,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建设用地布局,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名城景观和园林绿化,提高能源、交通及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标准,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生活环境。 4.确定城市发展规模,优化城市发展方向,积极主动调整行政区划,建立新的城市发展空间形态,合理确定未来城市的布局结构。 5.协调市区内老城、经济开发区、新区合理发展的关系。调整城市中心区的布局,加快新区建设,保证徐州市经济稳定协调发展。 6.弘扬历史文化,体现出“两汉文化”的鲜明地方特色。充分考虑城市周围山、水、林等环境要素,建设拥有完善的城市绿化体系,城市与自然有机统一的山水园林城市。大力发展旅游事业,采用先进的规划手段,使城市具有较强的现代感,成为一座设施先进、环境优美、极具活力的现代化旅游城市。 8.大力加强市域交通、水利、电力、电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市域城镇建设的步伐。重视市区城市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适应能力和现代化水平。 9.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强调规划的宏观引导功能。规划既要体现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思想,又要贯彻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重视和突出对城市基本空间框架的建立,使本规划在规划期内既有相对的稳定性,又有足够的应变能力。分阶段、分时序稳步实现徐州市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三、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 (一)、规划地位和作用 《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导本市发展和建设的法定性文件,也是实施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的基本依据。在本市进行的各项建设活动,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近期计划、分区规划、区(县)域规划、详细规划、各专项规划等,均应执行本规划。 (二)、规划期限 近期建设规划:2007-2010 年远期规划:2011-2020 年。远景展望到本世纪中叶。 (三)、规划区范围 本规划范围为徐州市行政辖区,总面积11258 平方公里。徐州城市规划区(既徐州都市区),是以主城为核心,以中心城及外围城镇为主体,以绿色生态空间相隔离,以便捷的交通相联系的高度城市化地区。地域包括徐州市区行政管辖范围、铜山县行政管辖范围及睢宁县双沟镇。总面积3126 平方公里。 (四)、城市发展目标

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含规划总图)

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 一、规划编制的背景 1996年省人民政府批准的《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一直是市规划建设的基本依据,在指导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推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省城市化总体发展战略的实施、市行政区划的调整以及新形式、新问题和新机遇的出现,迫切需要对原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根据省建设厅的意见和建设部办公厅建办规函[2003]332号《关于同意修编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函》的精神,我市开展了新一轮市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2000年至2002年,我市着手进行了一系列前期准备工作。由省建设厅组织编制的《都市圈规划(2001-2020)》为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提供了区域空间环境和政策框架。由省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编制的《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为市的城镇化发展、城镇体系布局和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基本依据。在清华大学吴良镛教授亲自指导下完成的《城市发展概念规划的研究》,对的城市定位、定性、空间格局、文化环境、重大基础设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论证。这些前期准备工作为高效、科学合理地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奠定了基础。2002年初,我市成立了城市总体规划修编领导小组,并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具体负责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

二、规划编制的主要任务 1.面向21世纪,以现代化为目标,从更大的围来研究的战略地位、发展方向及发展动力,从区域的角度论证城市发展的技术经济基础和发展条件,在省、市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的指导下,拟定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 2.对市域确定城市合理的发展形态、布局和规模,研究并确定全市域围各城镇的发展体系,建立适合于全市整体协调发展的城镇发展结构。加强以中心城区为核心的都市区规划,特别是对中心城区的整合和优化,提高中心城市的聚集功能,增强辐射能力,为实现全市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打好基础。 3.突出城市性质,体现城市特色,贯彻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的原则。按2010年市域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一目标,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建设用地布局,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名城景观和园林绿化,提高能源、交通及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标准,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生活环境。 4.确定城市发展规模,优化城市发展方向,积极主动调整行政区划,建立新的城市发展空间形态,合理确定未来城市的布局结构。 5.协调市区老城、经济开发区、新区合理发展的关系。调整城市中心区的布局,加快新区建设,保证市经济稳定协调发展。 6.弘扬历史文化,体现出“两汉文化”的鲜明地方特色。充分考虑城市周围山、水、林等环境要素,建设拥有完善的城市绿化体系,城市与自然有机统一的山水园林城市。大力发展旅游事业,采用先进的规划手段,使城市具有较强的现代感,成为一座设施先进、环境优美、极具活力的现代化旅游城市。 8.大力加强市域交通、水利、电力、电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市域城镇建设的步伐。重视市区城市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适应能力和现代化水平。 9.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强调规划的宏观引导功能。规划既要体现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思想,又要贯彻实事、量力而行的原则。重视和突出对城市基本空间框架的建立,使本规划在规划期既有相对的稳定性,又有足够的应变能力。分阶段、分时序稳步实现市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三、市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容 (一)、规划地位和作用 《市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导本市发展和建设的法定性文件,也是实施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的基本依据。在本市进行的各项建设活动,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近期计划、分区规划、区(县)域规划、详细规划、各专项规划等,均应执行本规划。 (二)、规划期限 近期建设规划:2007-2010年。 远期规划:2011-2020年。 远景展望到本世纪中叶。 (三)、规划区围

论述现代城市新区规划设计

论述现代城市新区规划设计 发表时间:2016-01-13T10:13:20.643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14期供稿作者:叶志新 [导读] 浙江嘉华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瑞安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脚步的加快,如何做好城市规划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中非常关键的一步。 叶志新 浙江嘉华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瑞安 325200 摘要:在经济高速发展的21世纪,城市是人类文明的重要代表和标志,也是人类生活的主要聚集地之一。城市已经成为人类进步和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和核心动力,目前世界的城市化进程在加速,城市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普遍趋势和潮流,是社会文明程度进步的标志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则更加令世人瞩目。 本文对现代城市新区规划设计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从城市的长期发展战略出发,做好城市规划设计,促进城市发展。 关键词:城市新区;规划设计;结构;绿化 前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脚步的加快,如何做好城市规划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中非常关键的一步。一个良好的城市规划才能做好土地资源的合理高效的利用,同时也能有效的确保城市居民正常的生活和生产。因此,为了切实实现城市的发展,有效的保护环境和解决各种城市发展所带来的问题,应从城市的长期发展战略出发,做好城市的规划设计。 1.新城区规划设计构思 (1)绿地景观 在城市新区规划设计中,在布置绿化植被的时候,应该努力朝着园林化的方向发展,这样的话必须把绿化用地与绿地系统相结合的方式放在第一位来考虑,为了实现这一特点,在新城区的规划设计中,主要是通过大规模的秩序化格局和优美的绿化环境来实现的。 (2)绿色设计 在现代城市新区规划设计中,“绿核”和“绿网”是绿色设计的两个关键点,通过对这两个核心点进行有效的组合,在确保整体绿化形象得到充分体现的基础上,构建整个新城区的街坊格局。 (3)新城区形象的展现 规划中的新城区为了体现城市核心的效果,道路方面的规划设计主要是采用环形道路进行布置,通过采取环形道路的设计方式就可以表现出强烈的张力,从而使得新城区从整体宏观结构上突破了以往道路格局平淡的感觉,不仅仅从整体上有效地体现出新城区核心的效果;同时还可以体现城市公园与居住区的围合关系,从空间上凸显出了新城区在城市中的主导地位。 1.2规划结构分析 城市的基本形态主要有两种,分别为集中紧凑式和分散疏松式,根据新城区的特点对城市选择集中紧凑式的基本形态,如表1所示。 表1 城市基本形态 在进行新城区的规划设计中,采取公园和商业商务中心、行政中心互为对景的结构形式,在规划中,公园在新城区中是作为标志性的中央绿轴。沿着公园轴线的两侧分布着商业商务中心,同时与行政中心结合在一起,作为新城区的公共核心。在公共核心的外围则环绕着居住区。对于工业用地、公共设施用地以及居住用地的规划分析主要如下。 1)工业用地。在新城区的规划设计中,工业用地的面积占全部面积的29.25%。新城区工业用地主要是采取一类工业。主要规划布置的工业类型为现代创意工业,严禁在新城区内布置污染和废水的工业。在进行工业用地的布置时,还应考虑工业配套的附属用房,主要包括办公楼和食堂。对于附属用房面积的选择,应根据规范标准进行。当工业用地的总建筑面积在1万m2以下时,附属用房的占地面积应控制在20%以下;当工业用地的总建筑面积在1万m2~2万m2之间时,附属用房的占地面积应控制在15%以下;而当工业用地的总建筑面积超过2万m2时,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适当的降低附属用房的占地面积。并应根据图则的要求,确定具体地块供应用地的建设指标。 2)公共设施用地。在整个新城区的规划范围内,公共设施用地占到了9.68%的面积。公共设施用地主要是采取集中布局的方式,并且在进行公共用地设施的布置时,主要是考虑将其与新火车站的商业服务设施结合在一起,这样在满足新城区内部配套的商业服务需求的基础上,又充分实现了新火车的使用功能。新城区的公共设施用地规划兼顾了信息服务、文化娱乐、公共停车场等多项设施。主要将公共设施布置在园区的核心区域内以及新火车站旁。在核心区域中南部布置有一块中学用地,在新城区的长远规划目标中,该块中学用地在未来将作为中小学建设用地。同时中学文化体育等公共设施对外开放。 3)居住用地规划。在整个新城区的规划范围内,居住用地占到了19.22%的面积。根据新城区交通便利的特点,新城区主要发展旅游地产,因此居住用地不仅作为市民居住生活空间,还承担着旅游区的后勤服务和保障功能。同样的,应根据图则的要求,对具体地块供应用地的建设指标进行确定。 1.3绿化规划分析 1)新城区的规划主要考虑的一个要素是绿化规划,成功的新城区规划应当是合理有效地把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具有特色的新城区,通过城区规划与绿化规划充分结合起来,可以有效地体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绿色园林的发展与城区的建设相同步,这样在城区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可以使得绿色园林发挥其协调促进的效果。 2)新城区的绿色建设应与整体的绿化景观为背景,实现以点带线、以轴带面积的绿化效果,同时将之与周边大环境的绿色生态背景结合在一起,共同构建一个协调、完整的绿化格局。绿地建设能够满足新城区的多项服务功能,可供娱乐游玩、观赏散步,同时其更具有生

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含规划总图)

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 ) 一、规划编制的背景 1996 年省人民政府批准的《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一直是徐 州市规划建设的基本依据,在指导徐州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推动社会经济 全面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江苏省城市化总体发展战略的实施、 市行政区划的调整以及新形式、新问题和新机遇的出现,迫切需要对原城市总体 规划进行修编。根据省建设厅的意见和建设部办公厅建办规函[2003]332 号《关 于同意修编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函》的精神,我市开展了新一轮徐州市城市总 体规划的编制。 2000 年至 2002 年,我市着手进行了一系列前期准备工作。由省 建设厅组织编制的《徐州都市圈规划(2001-2020)》为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提供 了区域空间环境和政策框架。由省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编制的《徐州市市域城镇 体系规划》为徐州市的城镇化发展、城镇体系布局和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基 本依据。在清华大学吴良镛教授亲自指导下完成的《徐州城市发展概念规划的研 究》,对徐州的城市定位、定性、空间格局、文化环境、重大基础设施等一系列 重大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论证。这些前期准备工作为高效、科学合理地编制徐州城市总体规划奠定了基础。2002 年初,我市成立了城市总体规划修编领导小组,并委托中国城市规 划设计研究院具体负责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

二、规划编制的主要任务 1.面向 21 世纪,以现代化为目标,从更大的范围来研究徐州的战略地位、 发展方向及发展动力,从区域的角度论证城市发展的技术经济基础和发展条件, 在省、市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的指导下,拟定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城市发展的 战略目标。 2.对徐州市域确定城市合理的发展形态、布局和规模,研究并确定全市域 范围内各城镇的发展体系,建立适合于全市整体协调发展的城镇发展结构。加强 以徐州中心城区为核心的徐州都市区规划,特别是对中心城区的整合和优化,提 高中心城市的聚集功能,增强辐射能力,为实现全市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打好基 础。 3.突出城市性质,体现城市特色,贯彻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的原则。按 2010 年市域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一目标,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建设用地布局,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名城景观和园林绿化,提高能源、交通及各项基础设施的建 设标准,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生活环境。 4.确定城市发展规模,优化城市发展方向,积极主动调整行政区划,建立 新的城市发展空间形态,合理确定未来城市的布局结构。 5.协调市区内老城、经济开发区、新区合理发展的关系。调整城市中心区 的布局,加快新区建设,保证徐州市经济稳定协调发展。 6.弘扬历史文化,体现出“两汉文化”的鲜明地方特色。充分考虑城市周 围山、水、林等环境要素,建设拥有完善的城市绿化体系,城市与自然有机统一 的山水园林城市。大力发展旅游事业,采用先进的规划手段,使城市具有较强的 现代感,成为一座设施先进、环境优美、极具活力的现代化旅游城市。 8.大力加强市域交通、水利、电力、电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市域城镇 建设的步伐。重视市区城市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适应能力 和现代化水平。 9.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强调规划的宏观引导功能。规 划既要体现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思想,又要贯彻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 重视和突出对城市基本空间框架的建立,使本规划在规划期内既有相对的稳定 性,又有足够的应变能力。分阶段、分时序稳步实现徐州市社会、经济、环境的 可持续发展。 三、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 ( 一) 、规划地位和作用 《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导本市发展和建设的法定性文件,也是实施城 市建设、城市管理的基本依据。在本市进行的各项建设活动,编制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近期计划、分区规划、区(县)域规划、详细规划、各专项规划等,均应 执行本规划。 ( 二) 、规划期限 近期建设规划: 2007-2010 年。 远期规划:2011-2020 年。 远景展望到本世纪中叶。

城市规划调研报告

城市规划调研报告 调研地点: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城新区 调研时间:12.10.1日—12.10.2日 关键词:地形限制教育经济水利运输企业迁移 摘要:以池州市东至县城新区为研究对象,从地方规划与用地的合理布局角度出发,分析了县城的现存问题,并提出未来建设规划设计,得出县城规划应与人口密度、建筑功能、活动范围相统一,自然和人工相统一,达到高效和谐,实现环境、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 调研目的:收集县城新区规划的相关手法,巩固和加深对城市规划设计规范的学习。研究先进新区的课借鉴之处,为以后我们自己的城市规划提供参照。通过对调研案例的研究,做到理论利息实际,培养调研小组的调查研究与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规划水平。 正文: 东至县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南岸,东与 贵池区,石台县祁门县接壤西北与望江,安庆隔 江相望,南与江西省毗邻。(见右图) 东至县是安徽省最西南部的县,处于江南丘 陵,据卫星云图来看,县城的周围基本为山岭, 根据我的估计,主要有两点原因: 1:丘陵地形限制了县城的发展,所以,从 地图上看,东至县的发展模式为条带状的,而且 现在正在建设的县城新区也处于县城的北部,因 此这样的发展模式在以后会更加明显东至县城 环山临水,城市建设用地十分有限。(见下图) 2:还有一个原因,开始我并没有发现,后 来,调研的时候察觉东至县城新区里的企业单位 几乎很少见,基本上全部分 布在下属乡镇,县城里 安徽省县市分布 基本为政府机关,学 校,以及各类小型店铺商 业,除了少数的几个国 营企业,私营企业几乎没有。 后来查看了一下县城全地 图,再结合在东至与合肥来 回时在路上的所见,总结出 了一个结论,即长江经过我 县,在我县境内的有80多公东至县卫星云图里的河道,因此企业单位基本分布于靠近长江的几个乡镇,这对于他们的货物运输有很大的益处,因此,县城里的企业基本都迁移至长江沿岸,详细的说,基本位于东流镇以及大渡口镇这

浅谈徐州市城市发展与规划

浅谈徐州市城市发展与规划 化工122 吉刚 1262101206 摘要:徐州作为古九州之一,自古至今在中国历史上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徐州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能源基地和工业基地,也是中国工程机械生产基地。徐州市苏北最大的城市、江苏省重点规划建设的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和四个特大城市之一,也是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五大中心城市之一和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人流、物流、资金流传达着徐州的开放与繁荣。本文便是通过对徐州近年来的发展,浅谈徐州的城市发展与规划。 关键字:徐州规划发展 为了让我们更加全面的了解徐州,体会先进城市的发展理念,进一步激发我们建设美好家乡的责任意识,近日,学校组织我们参观了位于市东南方向的徐州市新区城市规划馆。在讲解员的引领下,我们参观学习了徐州市城市规划、主要建筑模型、交通枢纽等。我们跟随讲解员倾听着徐州这座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的声音,认真的去了解、感受徐州城的魅力。在参观过程中,我们相互讨论,不时的向讲解员提问,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并且切身体会到了徐州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迎着建党九十周年的曙光。未来将会更加美好!今天我就来谈一谈徐州市城市的发展与规划。 一、徐州区位 徐州东临黄海,西襟中原,北扼齐鲁,南屏江淮。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连接东西、沟通南北、双向开放、梯度推进的战略优势;从周边国际大区域看,地理位置处于亚欧大陆桥经济带与东北亚经济带和黄渤海经济圈的切点上,是两大国际经济区域的结合部。在国家沿海、沿江、沿线的开发和开放格局中,徐州位于东部沿海开放和沿陇海兰新开发的交汇处,是依托交通主干线连接沿江、沟通沿边的经济枢纽城市,具有显著的东靠西移、双向开放和南北对接、梯度推移的战略区位特征。徐州市是我国陇海兰新铁路干线上的五大中心城市之一,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的联合协作过程中,是独特而便捷的中介区和转化带。 徐州市江苏省北部重要的中心城市,是江苏省重要的能源、工程机械、建材、重化工基地,是面向淮海经济区和“三北”(华北、东北、西北)地区、进“三北”的全方位辐射的区位优势和大开放、大发展的优越条件,既可以接受东部地区的辐射,参与国际分工,又可以向中西部地区梯度传递,发挥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的作用。 二、规划区范围 本规划范围为徐州市行政辖区,总面积11258平方公里。 徐州城市规划区(即徐州都市区),是以主城为核心,以中心城及外围城镇为主体,以绿色生态空间相隔离,以便捷的交通相联系的高度城市化地区。地域包括徐州市区行政管辖范围、铜山县行政管辖范围及睢宁县双沟镇,总面积3126平方公里。 三、城市发展目标 按照我国城市发展和城市现代化建设要求,至2020年,基本实现把徐州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和融合历史精华与现代文明为一体的山水园林城市发展目标。 到规划期末的2020年,城市综合实力水平达国内同类城市先进水平,其中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00亿元,在全面实现小康的基础上,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基本实现现代化。将徐州建成以工程机械、电子为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及化工、能源产业为依托的区域现代制造业基地和以现代交通枢纽为依托的区域商贸物流中心。 四、城市性质和城市发展规模

徐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一

徐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一 徐州市人大常委会(颁布单位) 20030822(颁布时间) 20031001(实施时间) 徐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 (2003年7月22日徐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制定2003年8月15日江苏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批准)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城市规划的编制与审批 第三章城市规划的实施 第四章法律责任 第五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科学制定城市规划加强城市规划管理,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制定和实施市规划在城市规划区内进行建设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城市规划区是指城市市区、城市行政区域内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城市规划区的范围由城市人民政府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划定。市、县级市城市规划区内的建制镇不再另行划定城市规划区。 第四条市、县(市)、贾汪区人民政府规划行政管理部门(以下简称规划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规划管理工作。发展计划、建设、国土资源、市政、园林、水利等部门应当依法各司其职协同规划部门实施城市规划管理。 第五条城市新区开发和旧区改建应当遵循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 第六条城市规划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一)促进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维护国家与社会公众利益; (三)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四)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风景旅游资源体现历史文化名城特色; (五)保护耕地节约并合理使用土地; (六)完善城市功能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方便居民生活; (七)符合交通、消防、卫生、防洪、防震、防空建设等公共安

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含规划总图)

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 一、规划编制的背景 1996年省人民政府批准的《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一直就是徐州市规划建设的基本依据,在指导徐州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推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江苏省城市化总体发展战略的实施、市行政区划的调整以及新形式、新问题与新机遇的出现,迫切需要对原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根据省建设厅的意见与建设部办公厅建办规函[2003]332号《关于同意修编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函》的精神,我市开展了新一轮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2000年至2002年,我市着手进行了一系列前期准备工作。由省建设厅组织编制的《徐州都市圈规划(2001-2020)》为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提供了区域空间环境与政策框架。由省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编制的《徐州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为徐州市的城镇化发展、城镇体系布局与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基本依据。在清华大学吴良镛教授亲自指导下完成的《徐州城市发展概念规划的研究》,对徐州的城市定位、定性、空间格局、文化环境、重大基础设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论证。这些前期准备工作为高效、科学合理地编制徐州城市总体规划奠定了基础。2002年初,我市成立了城市总体规划修编领导小组,并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具体负责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

二、规划编制的主要任务 1.面向21世纪,以现代化为目标,从更大的范围来研究徐州的战略地位、发展方向及发展动力,从区域的角度论证城市发展的技术经济基础与发展条件,在省、市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的指导下,拟定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与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 2.对徐州市域确定城市合理的发展形态、布局与规模,研究并确定全市域范围内各城镇的发展体系,建立适合于全市整体协调发展的城镇发展结构。加强以徐州中心城区为核心的徐州都市区规划,特别就是对中心城区的整合与优化,提高中心城市的聚集功能,增强辐射能力,为实现全市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打好基础。 3.突出城市性质,体现城市特色,贯彻可持续发展与以人为本的原则。按2010年市域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一目标,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建设用地布局,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名城景观与园林绿化,提高能源、交通及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标准,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与生活环境。 4.确定城市发展规模,优化城市发展方向,积极主动调整行政区划,建立新的城市发展空间形态,合理确定未来城市的布局结构。 5.协调市区内老城、经济开发区、新区合理发展的关系。调整城市中心区的布局,加快新区建设,保证徐州市经济稳定协调发展。 6.弘扬历史文化,体现出“两汉文化”的鲜明地方特色。充分考虑城市周围山、水、林等环境要素,建设拥有完善的城市绿化体系,城市与自然有机统一的山水园林城市。大力发展旅游事业,采用先进的规划手段,使城市具有较强的现代感,成为一座设施先进、环境优美、极具活力的现代化旅游城市。 8.大力加强市域交通、水利、电力、电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市域城镇建设的步伐。重视市区城市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适应能力与现代化水平。 9.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强调规划的宏观引导功能。规划既要体现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思想,又要贯彻实事求就是、量力而行的原则。重视与突出对城市基本空间框架的建立,使本规划在规划期内既有相对的稳定性,又有足够的应变能力。分阶段、分时序稳步实现徐州市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三、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 (一)、规划地位与作用 《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就是指导本市发展与建设的法定性文件,也就是实施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的基本依据。在本市进行的各项建设活动,编制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近期计划、分区规划、区(县)域规划、详细规划、各专项规划等,均应执行本规划。 (二)、规划期限 近期建设规划:2007-2010年。 远期规划:2011-2020年。 远景展望到本世纪中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