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梦的解析

梦的解析

梦的解析
梦的解析

《梦的解析》读书报告

Ⅰ.书名:《梦的解析》

Ⅱ.作者:[奥地利]弗洛伊德

作者简介: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5.6-1939.9.23),1956年5月6日出生于奥地利的摩拉维亚。奥地利精神科、神经科医生,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被压抑的欲望绝大部分是属于性的,性的扰乱是精神病的根本原因。主要著作有《歇斯底里研究》(1895)、《梦的解析》(1900)、《性学三论》(1905)、《论无意识》(1915)、《自我与本我》(1923)、《焦虑问题》(1926)、《自我与防御机制》(1936)等,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书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马克思的《资本论》,以及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一起重塑西方的世界观。弗洛伊德也因此被称为“心理学界的达尔文”。

译者:周艳红、胡慧君

Ⅲ.版本:2008年1月第一版

Ⅳ.内容摘要:

本书第一次较科学地对梦进行了解析,他大量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自己对病人的梦的临床研究和自己的梦的分析,深入的探讨了梦的实质、梦的解析方法、梦的伪装、梦的材料和来源、梦的工作以及梦的过程的心理等理论问题。弗诺伊德指出,梦并不是毫无意义的,也不是人们意识里混沌、荒诞的产物,梦是可以解析的。梦是愿望的实现,梦是无意识欲望和儿时欲望的伪装的满足。弗诺伊德所使用的释梦的方法,主要是根据做梦者本人的联想,也就是根据某一特殊的梦境使梦者联想到的内容,循序渐进地进行探讨和研究。这不仅提供了开启神经症患者心灵的一把钥匙,而且还成了认知正常人潜意识活动的一条最重要的途径。

Ⅴ.内容结构梗概:

《梦的解析》出版于1900年,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对心理学最重要的贡献之一,被誉为改变人类历史的书,是精神分析理论体系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

该书在作者生前就再版了8次,先后被翻译成多种文字,一直经久不衰。

根据目录叙述,这本书共分为七章。分别为:一、有关梦的科学文献;二、梦的解析方法:一个梦例的分析;三、梦是欲望的满足;四、梦的伪装;五、梦的材料及来源;六、梦的工作;七、梦的过程的心理学。

第一章:有关梦的科学文献

在本章,作者首先介绍了,在古代,人们认为,梦与他们所相信的神的世界相关联,梦源于神灵的启示,梦中的一切都是神谕。神灵通过梦境来告诉人们应当去做什么,而人们通过灵魂与神灵在梦中交流。所以,对梦者而言,梦是极为重要的,是对未来的暗示。

后来,在亚里士多德两部关于梦的作品中,得知梦并非源于神灵,也没有神圣的性质,而是一种“人神各半”的性质。自然本身就是半人半神的,而不纯是神的,梦没有超自然的表现。梦境可以看成一种梦者在睡眠时的一种精神活动。

作者认为,从格鲁勃借用马可罗比斯和阿蒂米德鲁斯的方式,对梦进行分类开始,人们对梦的解析就开始了。他指出,梦不是预卜未来的神谕,而只是做梦的人在不清醒状态时的精神活动的延续。梦的内容多数是最近的以及孩儿时代的资料,并根据对自己的梦的分析,相信几乎每一个梦的来源,都是作梦前一天的经验,来自于现实生活。他解析说,只要是外界给神经的刺激和肉体内部的刺激的强度足以引起心灵的注意,即可构成产生梦的出发点和梦的资料的核心,并按照“复现的原则”,使某种心灵上的印象得到重视。

他通过列举前人的观点依次解读了:

1、梦和清醒生活的关系。他认为,一个刚从梦中醒来的人,他通常会觉得,他的梦不是源于另一个世界,但却是把他带入了另一个世界。不管梦到什么,总是来源于现实,从立足于现实生活中获取材料,从我们外部和内部世界所体验过的内容中寻找基础材料。

2、梦的材料。作者认为,就梦的材料来说,它不是独立于我们的生活而无端的出现的,我们在梦境所梦到的一切都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过,当然,做梦者可能根本就意识不到这一点。

3、梦的来源。梦是对干扰的一种反应。作者认为我们的梦主要有四种来源,它们是:外部(客观的)感觉刺激;内部(主观的)感觉刺激;内部(器官的)躯体刺激;刺激的精神来源。

4、为什么梦在醒后会被遗忘。梦之所以会被遗忘,是因为梦只出现一次,一旦我们从梦中醒来,现实环境和梦中极为不同,无助于我们记住梦中的情境。另外,很多做梦的人,对梦中的情境是没有兴趣的,所以,醒来后,就不会再去细细地回忆梦,最终就被遗忘了。

5、梦的显著心理特征。我们对梦的科学研究,是基于它们是我们心理活动的产物这一假设。我们在梦中的思想活动,是具体的可以为视觉和听觉感知的具形体形象进行的。

6、梦中的道德感。梦同我们的现实生活相比是及其混乱的,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所具有的道德感,在梦中也依然具有一定的约束作用,只是会变得极为微弱。在梦中出现的令人羞愧的事情,可能在我们的现实中永远也不会真正的发生。

7、做梦及其功能的理论。一切从某个角度观察到的关于梦的特点寻求解释,同时又对梦所处的地位从更广阔的领域加以界定的阐释都可以被叫做梦的理论。

8、梦和精神疾病的关系。基于三点来考虑梦与精神病的关系:1.病因与临床的关系;2.在患有心理疾病的情况下,梦所经历的变化;3.梦与精神病的内在联系。克劳斯引用霍恩鲍姆的话说,妄想型精神病的发作来自焦虑或恐怖的梦。而康德干脆直接说:“疯子是清醒的梦人。”同样的,克劳斯也认为“精神病是在清醒时做的梦。”至于叔本华则认为,梦为暂时的疯狂,也将疯狂叫做长时间的梦。

第二章:梦的解析方法:一个梦例的分析

从本能的推断来看,每一个梦都有各自的某种含义,这种含义是非常隐蔽的。梦是其他思想的替代物,要挖掘他隐藏的含义,我们只要先找到这种替代物,就可以发现梦的真正含义了。

关于解梦的方法,有过“象征法”解梦以及“密码法”解梦。但是在作者认为,他的解梦的方法完全不同于这两种。他主要根据做梦者本人的联想,也就是根据某一特殊的梦境使梦者联想到的内容,循序渐进地进行探讨和研究。

他认为:梦是具有某种意义的,而且用科学的方法去解释它是完全可能的。随后作者通过自己的一个梦例(关于伊玛这个病人的梦)进行了详细分析。通过对梦的分析,发现梦真的是有意义的,而不是如某些权威所说——只是由于的部分散乱无序活动的表现。并且认识到,梦是人们潜意识里愿望的实现。

三、梦是欲望的满足

在这一章里,弗洛伊德分析到,梦代表着人们潜意识里愿望的实现,欲望的满足。梦并不是毫无意义的,也不是人们意识里混沌、荒诞的产物。相反,是一种有效的精神现象——愿望的实现,欲望的满足。他是在高度错综复杂的思想活动中产生的,是一种清醒状态下精神活动的延续。

弗洛伊德从梦是主观心灵的动作这一前提出发,肯定所有的梦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并都与自我有关,即使自我不在梦中出现,那也只是利用“自居作用”隐藏在他人的背后。他强调说,从每一个梦中,都可以找到梦者所爱的自我,并且都表现着自我的愿望。“鹅梦见什么?他梦见玉米。”“猪梦见什么?他梦见栗。”

四、梦的伪装

作者认为,潜意识中的本能冲动趁人睡眠时以伪装的形式骗过有所松懈的心理检查机制而得以表现,就构成了梦境。愉快的、欢乐的、幸福的梦是愿望的达成,而不愉快的甚至痛苦的、悲惨的梦是愿望满足的一种“变相的改装”。他认为:“一个愿望的未能满足,其实象征着另一愿望的满足。”因为做梦的人对此愿望有所顾忌,从而使这一愿望只得以另一种改装的形式来表达。“梦是一种被压抑的愿望的经过改装的满足。”

弗洛伊德进一步提出了两种科学假设:“我们须假设每个人在其心灵内,均有两种心理步骤。第一个是在梦中表现出愿望的内容;而第二个却扮演着检查者的角色,而形成了梦的‘改装’。”那些第一个心理步骤的材料,一旦无法通过第二关,则无从为意识所接受,而必须任由第二关加以各种变形到它满意的地步,才得以进入意识的境界。然而,每一个梦,要想证明出其中之秘密意义确乎在于愿望的达成,或要指出其改装情形等,须要一番努力的分析工作。

五、梦的材料及来源

在这一章中,弗洛伊德论述了梦中记忆材料所具有的三个特点:一、梦的内容都是最近发生的,并且给人留下的印象较深的一些事;二、梦所选择的材料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这完全不同于人在清醒状态时选择记忆的规律;三、梦的记忆材料为儿时的早期印象所制约,对于儿时发生过的一些小事,我们早已忘记,梦却又重新把它拾起。

围绕着潜意识问题,将梦分为“显意”和“隐意”,借着梦者的联想以及释梦

者对“象征”的解释,以白天发生的事件为契机,进而追溯到童年的本能欲望。

本章介绍了梦中的最近印象以及无甚关系的印象,如关于植物学专论的梦与分析;孩提时期经验形成梦的来源,如梦的肉体方面的来源;一些典型的梦,诸如尴尬的赤身裸体的梦、亲友之死的梦、考试的梦等。弗洛伊德把梦中所叙述的事物称作“梦的外显内容”;而把他认为体现着愿望,而只能通过意念的分析才能达到的隐藏着的东西,称为“梦的内隐思想”。他说,梦不能公然代表本身就是禁忌的愿望、特别是那些同性欲有关的愿望。因此,便通过“梦的工作”,变梦的内隐思想为外显内容;而“释梦”,则是要将“梦的工作”毁坏。洛伊德认为,“释梦就意味着寻求一种隐匿的意义。”

对于梦的来源,他认为有四种可能:一是在白天因外在的理由无法满足,因此把一个被承认但却未满足的意愿留给晚上入梦。二是源于白天但却遭受排斥,因此留给夜间的是一个不满足而且被潜抑的愿望。三是一些受到潜抑,并且只有在夜间才活动的愿望。四是晚间随时产生的愿望冲动(比如口渴)

六、梦的工作

这一章着重介绍了梦的凝缩作用,梦的转移(移置)作用,梦的表现方法,梦材料的表现力,梦的象征,梦中的感情和梦中的理智活动,以及一些荒谬的梦、算术及演说的梦等等。

梦的凝缩作用,在梦中找出那些一再复现的元素,而构成新的联合以及产生一些共同代号的工作。

梦的转移作用,将梦的内隐思想中的因素,以某种比较疏远、不重要的东西而将梦的精神重点或中心转移开去,使得在表面上不能以梦的外显内容看出其内隐思想。

梦的表现形式与运作机制主要就反映在以下4个方面:一是凝缩,目的是为逃避“梦的检查”。二是移置即指把被压抑的欲望调换成不重要的观念。目的也是为逃避“梦的检查”。三是戏剧化。四是润饰。醒后回想梦中的经历时,梦者会将梦中颠倒错乱的材料再加一番整理。这种“整理”过程及包括戏剧化和润饰。戏剧化就是将欲望表现为具体形象。润饰就是指醒后把颠倒错乱的梦境加以条理化,使之更能掩饰真相。

七、梦的过程的心理学

这一章为总结性理论部分。它依次分析了梦的遗忘、退化(后退)现象、愿望达成,由梦中惊醒到梦的功能和焦虑的梦,原本的与续发的步骤——潜抑、潜意识与意识的现实等现象与理论。它把潜意识、抵抗和压抑及性的重要性视为精神分析的三大基石,把作梦、失误、神经症症状视为潜意识支配的行为的三种主要形式。

Ⅵ.核心观点:

1、弗洛伊德认为梦是可以解析的。

无论如何,每个梦均有一种含义,尽管这是一种隐匿的含义;做梦用来代替思想的某种其他过程,我们只有正确地揭示出代替物,才能发现梦的潜藏义。

2、梦是无意识欲望和儿时欲望的伪装的满足。

梦的动机是欲望的满足。弗洛伊德指出,关于梦是欲望的达成这一命题在儿童身上表现的最为明显,而在许多时候和各种情况下,其意义没有任何掩饰,一目了然。少儿的梦不会出现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另一方面,它们在证明梦的本质是对欲望的满足方面,却有无法估量的价值。

一个愿望的未能满足,其实象征着另一愿望的满足。因为做梦的人对此愿望有所顾忌,从而使这一愿望只得以另一种改装的形式来表达。“梦是一种被压抑的愿望的经过改装的满足。”

那么,梦为何要进行伪装呢?他认为,每个人的梦是由两种精神力量(或可描述为倾向或系统)支配的。显意和隐意。梦的解析过程就是从外显的梦到内隐的梦的工作过程,而每个特殊的梦经过分析后,必定可以重新证明梦确实具有代表欲望满足的一种神秘意义。弗洛伊德认为,释梦就意味着寻求一种隐匿的意义。

3、俄狄浦斯情结是人类普通的心理情绪。儿童是有性爱意识和动机的。

儿童在性发展的对象选择时期,开始向外界寻求性对象。对于幼儿,这个对象首先是双亲,男孩以母亲为选择对象而女孩则常以父亲的选择对象。小孩做出如此的选择,一方面是由于自身的“性本能”,同时也是由于双亲的刺激加强了这种倾向,也即是由于母亲偏爱儿子和父亲偏爱女儿促成的。在此情形之下,男孩早就对他的母亲发生了一种特殊的柔情,视母亲为自己的所有物,而把父亲看成是争得此所有物的敌人,并想取代父亲在父母关系中的地位。同理,女孩也

以为母亲干扰了自己对父亲的柔情,侵占了她应占的地位。

4、梦的材料:一、梦的内容都是最近发生的,并且给人留下的印象较深的一些事;二、梦所选择的材料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三、梦的记忆材料为儿时的早期印象所制约,对于儿时发生过的一些小事,我们早已忘记,梦却又重新把它拾起。

5、梦的来源:一是在白天因外在的理由无法满足,因此把一个被承认但却未满足的意愿留给晚上入梦。二是源于白天但却遭受排斥,因此留给夜间的是一个不满足而且被潜抑的愿望。三是一些受到潜抑,并且只有在夜间才活动的愿望。四是晚间随时产生的愿望冲动(比如口渴)

6、梦是如何由隐意转变成为显意的。

弗洛伊德认为梦的形成经历四个阶段。一是凝缩作用。与梦念的丰富多彩相比较,梦内容简短、贫乏、精练。这主要是凝缩产生的作用。二是移置作用。即在梦中,一方面将隐意中的因素加以转移,用不重要的替换重要的,用引喻代替原文。另一方面,梦利用多重性决定作用,从具有较低精神价值的元素中创造出新的价值,然后各自寻找途径进入梦内容中,这就产生了精神的转移。三是象征作用。用具体的形象来表示抽象的欲望。梦的隐意变得更生动和形象化。四是润饰作用,即二级加工,把梦的工作的最后产物发展成为某种统一的东西,某种近于连贯的东西。

精神分析家释梦时则要透过梦的运作机制,由显梦寻出隐梦,发现梦者潜意识中被压抑的欲望。为便于揭示潜意识的欲望,释梦可与分析自由联想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精神分析治疗中,释梦和自由联想分析构成了治疗神经症患者方法的核心部分。

Ⅶ.比较与辨析:

一、相关评价:

1、弗洛伊德,替这代人寻求到了一个更深入的世界观,科学的使命是教导人类如何在这个艰难的星球上脚踏实地,勇往直前。使命艰巨,而弗洛伊德的奉献不可或缺。他直指人心,但愿人类对自身会有进一步的了解!

——茨威格

2、直到最近,我还只能理解您的思路中的思辩力量,以及这一思想给这个时代的世界观所带来的巨大影响。据我判断,只有用压抑理论才能对它们作出解

释。我很高兴自己遇到了这些例证。因为,当一个伟大而且美丽的构想与现实相吻合的时候,它总是令人愉快的。

——爱因斯坦

3、如果世间有什么行动可以被永远铭记的话,那就是对人类心灵的洞察。

——托马斯·曼、罗曼·罗兰、威尔斯等

4、这个人的伟大之处不容置疑,这使他的思想更加伟大。

——菲力普·里夫

二、我的所思:

1、在弗洛伊德在论述梦的实现过程时,其实也是在论述一个艺术作品成功的过程。弗洛伊德的关于梦的理论与艺术作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艺术作为潜意识的升华,与梦有着同等的关系,有着相似的特点。

通过弗洛伊德对梦的形成过程的分析,看到了文学艺术作品的形成过程与梦的形成过程有着许多相同处,文学作品的形成基本上也是经历了凝聚、移替、象征和修饰加工这样四个过程。

在创作一个设计作品时,我们不会将现实生活或者生活元素原原本本地搬到作品中,而是集中了许多不同的形态空间的变化,集中了许多事物特征的参考,从中选择出最具有价值的东西。这种选择与集中恰恰与梦的凝聚有着极为相似的共同点,都会将凌乱的经验与体验凝缩成一个新的整体而整理出来,新的整体的出现,取代了原来,赋予了一个新的意义。这个新的意义的东西通过自己的设计作品展现出来。

因此,梦能给我们的设计创作及设计思维以启示与创造,而且许多冥思苦想也无所得的成果,在梦中却可以获取灵感。

2、梦是人的一种主观体验,方面来自于人脑的想象创新,一方面又源于现实的记忆。想象与感觉让梦与艺术、文学发明创造等结下了不解之缘。例如:门捷列夫和他的元素周期表。在梦中,当时已知的63种元素井然有序地在一张表中各就各位,而醒来后的门捷列夫发现,梦中的表格中仅有一个元素排错了位置,其他都正确!元素周期表就这样戏剧性的诞生了。但是后来,当一位记者问门捷列夫是怎么靠一个梦就获得成功时,这位科学家哈哈大笑,回答说:“你以为做一个梦就能做出元素周期表来吗?你可知道,我研究这个问题已经很多年了!”这正是我们要记住的:梦固然是神秘与奇幻的,但它并不能引领我们发现真理,

而我们更应该注重科学的精神、勤奋的求索与不断的创造,不能将其作为一种寄托。

Ⅷ.批判结论:

在《梦的解析》中,弗洛伊德以他的潜意识理论对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的《俄底浦斯王》和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等作品进行了心理分析。象征地被赋予广阔的内容,弗洛伊德说,象征并非梦所特有,而是潜意识意念的特征,在民歌民谣中、神话和传奇故事中,都可以发现象征的应用,而梦则“利用象征来表现伪装的隐匿思想”。《梦的解析》一书在西方影响十分深远,它不仅大大推动了心理分析学说的发展,并且渗透到社会科学领域中的许多学科中去了。因此,西方有些学者认为:大概没有人比弗洛伊德对二十世纪的观念、文学和艺术发挥过更大的影响了”。本书经历近一个世纪而不衰,弗洛伊德对梦的解释,已深入到人的内心深处的潜在动机,能言前人所未言,敢言人之不敢言,超出前人之上。但他在释梦中的主观性、任意性和神秘性也是显而易见的。他把人的一切梦的隐义都与梦者潜意识中的本能欲望联系起来,有点太牵强了。他根据其性欲理论来解释梦,不是把人看作社会的人,而看成完全是一种生物,因此一开始就受到人们的谴责。他这样的论点引起了广泛的争论,但是,无论争论的结果如何,弗洛伊德对现代思想的影响是无与伦比的。

Ⅸ.参考书目:

[1] 弗诺伊德著,刘烨译.弗诺伊德的心理哲学.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8,04

[2] 斯佩克特著,高建平译.弗诺伊德的美学-艺术研究中的精神分析法.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6,06

[3] 巴赫金,活洛希洛夫(M).弗洛伊德主义批判.1987

[4] 车文博.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导论.长春:长春出版社,2004

[5] 张春光.梦与创造性关系的研究与探讨.江苏社会科学,1998

[6] 高鸿萍.直面人性的真实—弗诺伊德《梦的解析》.福建论坛.2008

梦的解析

《梦的解析》探讨 弗洛伊德是一位精神病医生和心理学家,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精神分析理论分为五部分:人格结构理论、心理动力理论、防御机制理论、人格发展理论和释梦理论。弗洛伊德在治疗病人时,发现他们都会或多或少的提到自己的梦,由此弗洛伊德开始了对梦的详尽研究,并于1900年出版了《梦的解析》,使人们对梦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彻底的革命。结合自个人兴趣,我阅读了《梦的解析》,对释梦理论进行了一些更深的理解和思考。 史前人们坚信梦与超自然的存在有关,一切梦就是他们所信仰的鬼神传来的启示,梦在价值在于占卜未来。到亚里士多德,他认为梦是由于“精力过剩”而产生的副产品,虽然这不太正确,但已基本抛弃了所谓鬼神的思想。弗洛伊德认为,梦是有意义的,但是,这种意义是需要被解释的。他关于梦的核心思想就是;梦是愿望的达成或者说梦是欲望的满足。不管你的梦有多么愉快,或是多么痛苦,或是多么荒谬,它总是一种愿望的达成,代表你内心深处一种被压抑的愿望,梦就通过种种伪装、以一种你自己都无法行相信的样子来帮你达成这种愿望。如何由梦的显意转换出梦的隐意,即,如何从各种奇怪和难以理解的梦境解释出梦思,就是释梦。 一.梦是怎样形成的? 弗洛伊德在书中说道,“梦的形成是曾产生了‘置换现象’——用心理学的话来说,就是一个具有较弱潜能的意念必须由那最初具有较强潜能的意念里,慢慢吸引能量,而到某一强度才能脱颖而出,浮现到意识界来”。梦其实是人类潜意识的最深刻表现,平日里我们都是用一种伪装的面孔在生活,尽管你要批驳我的论点,但事实上就是如此,装是必须的,因为人类是一种趋安性的动物,擅长保护自己不受外界伤害,而保护自己最没有风险的手段就是伪装。“梦的真正具有意义的来源,确是来自白天的那些经验,而由此种记忆再将重点转移到某些看来无甚关系的记忆上。梦的形成遵循一种规则,将所有足以引起梦的刺激来源综合而成一个单一的整体”。正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一个人如果潜意识中存在某种思想,那么他一旦进入梦乡,就会把这种思想表现在梦中,从而暴露出来,但梦有时又不会直接表露梦者的思想,所以需要通过解析获知梦的内涵。 二.梦为什么需要伪装来表达愿望呢? 这里,弗洛伊德指出,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两种心理步骤:被称为倾向和系统。第一心理步骤是人内心深处的愿望,是不加任何修饰的,是梦中要的愿望。第二心理步骤就扮演检查者的角色,却对人的原始欲望通过一系列的凝缩作用、转移作用、置换作用等加以修饰、伪装和加工,直到满意之后才

直面人性的真实——评弗洛伊德《梦的解析》

直面人性的真实———评弗洛伊德《梦的解析》 高鸿萍(闽江学院中文系) 作为精神分析学的鼻祖,弗洛伊德开创了人类文化史的新纪元。弗洛伊德一生著述很多,而举世闻名,至今仍在世界各地一版再版,其发行量无法统计的划时代的不朽著作之一就是《梦的解析》。此书被誉为是改变人类历史的书,是精神分析理论体系形成的重要标志。在《梦的解析》中,弗洛伊德声称发现了三大真理:梦是无意识欲望和儿时欲望的伪装的满足;俄狄浦斯情结是人类普通的心理情绪;儿童是有性爱意识和动机的。 一、弗洛伊德关于梦的理论 首先,弗洛伊德认为梦是可以解析的。“无论如何,每个梦均有一种含义,尽管这是一种隐匿的含义;做梦用来代替思想的某种其他过程,我们只有正确地揭示出代替物,才能发现梦的潜藏义。”他通过一系列梦的科学解析,发现所有的梦都是完全有效的精神现象————是欲望的满足,就象谚语中问:“鹅梦到了什么?”回答是:“玉米”。梦是欲望的满足这一理论完整地包含在于这两句话中。 第二,梦的动机是欲望的满足。弗洛伊德指出,关于梦是欲望的达成这一命题在儿童身上表现的最为明显,而在许多时候和各种情况下,其意义没有任何掩饰,一目了然。“少儿的梦不会出现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另一方面,它们在证明梦的本质是对欲望的满足方面,却有无法估量的价值。”而针对有人对梦的统计结果,大部分的梦是不愉快的梦,只有少部分肯定是愉快的梦,如果说愉快的、欢乐的、幸福的梦是愿望的达成,那么怎样理解不愉快的、甚至痛苦的、悲惨的梦呢?弗洛伊德的回答是,无论怎么不愉快的梦,都不外乎是愿望满足的一种“变相的改装”。他认为:“一个愿望的未能满足,其实象征着另一愿望的满足。”因为做梦的人对此愿望有所顾忌,从而使这一愿望只得以另一种改装的形式来表达,这是梦进行了化妆。“梦是一种(被压抑的、被抑制的)愿望的(经过改装的)满足”这就是弗洛伊德叙述梦的完整的公式。有了这么一个公式,不管什么样的梦,便都可以纳入“愿望的满足”这个范畴了。 那么,梦为何要进行伪装呢?他认为“每个人的梦是由两种精神力量(或可描述为倾向或系统)支配的。其中一种力量构成欲望用梦来表现出来,另一种力量则对梦中的欲望实行稽查作用,迫使欲望不得不通过伪装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要解析这类化妆的梦,就必须透过梦的表象,揭示出隐藏在梦背后的思想来。为此他提出了两个概念———“显意”和“隐意”。所谓显意,它类似于假面具,是“梦所叙述的东西”,“梦的外显的内容”。所谓隐意,是假面具所掩盖的欲望,是“那种隐匿的我们只有通过观念分析才能达到的东西。”是“内隐的梦的思想”。梦的解析过程就是从外显的梦到内隐的梦的工作过程,而“每个特殊的梦经过分析后,必定可以重新证明梦确实具有代表欲望满足的一种神秘意义。” 弗洛伊德认为,“释梦就意味着寻求一种隐匿的意义。”对于梦的来源,他认为有三种可能:一是它也许在白天即受到激动,不过却因为外在的理由无法满足,因此把一个被承认但却未满足的意愿留给晚上入梦。二是它也许源于白天,但却遭受排斥,因此留给夜间的是一个不满足而且被潜抑的愿望。三是也许和白天全然无关,它是一些受到潜抑,并且只有在夜间才活动的愿望……第一种愿望起于前意识;第二种愿望从意识中被赶到潜意识去;第三种愿望冲动无法突破潜意识的系统。在这三种来源之外,他强调“要加上第四个愿望的起源,就是晚间随时产生的愿望冲动(比如口渴或性的需求等)。 第三、梦是如何由隐意转变成为显意的,这是《梦的解析》专著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弗洛伊德认为梦的形成经历四个阶段。一是凝缩作用。“任何人对梦内容和梦念进行比较进,首先注意到的就是梦进行了大量的凝缩作用。”与梦念的丰富多彩相比较,梦内容简短、贫乏、精练。这主要是凝缩产生的作用。凝缩作用主要是通过省略来实现的;梦并不是对梦念的忠实翻译或点对点的投射,而是对高度不完全的,支离破碎的复制。二是移置作用。即在梦中,一方面将隐意中的因素加以转移,用不重要的替换重要的,用引喻代替原文。“我们可以发现,梦里出现的并不是梦念中的重要概念,而是在梦中出现次数较多的概念。”另一方面,梦利用多重性决定作用,从具有较低精神价值的元素中创造出新的价值,然后各自寻找途径进入梦内容中,这就产生了精神的转移。三是象征作用。他认为梦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在梦中没有获得任何单独的表现,隐意在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专刊24

旅游心理学试题

旅游心理学 一、选择题 1.______精神病医生埃里克·伯恩博士在他的专著《大众的游戏》中形象地提出“父母”、“成人”、“儿童”三种自我状态。() A.加拿大 B.美国 C.英国 D.德国 2.能力、气质、性格都属于() A.人的心理 B.个性心理倾向 C.心理过程 D.个性心理特征 3.______是旅游业的灵魂;______是服务业的基石。() A.旅游服务,服务质量 B.服务质量,旅游服务 C.软件质量,硬件质量 D.硬件质量,软件质量 4.一般情况下,旅游的许多主要动机较明显地存在于哪种自我状态之中?() A.父母自我状态 B.儿童自我状态 C.青年自我状态 D.成人自我状态 5.当服务员发现客人对服务项目兴趣不大的时候,服务员应该怎么办?() A.控制积极性、继续服务 B.提高积极性、继续服务 C.控制积极性、暂停服务 D.提高积极性、暂停服务 6.根据需要层次论,基本需要包括() A.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和社交需要 B.生理需要、安全需要 C.生理需要 D.安全需要 7.领导者即使没有才能也能让部下服从。这是由下列哪个因素决定的?() A.资历因素 B.传统因素 C.职位因素 D.品格因素 8.由于某个行员服务给旅客留下了良好的印象,这位旅客就认为这家饭店其它方面的服务肯定不错。这属于哪种知觉心理定势?() A.晕轮效应 B.首次印象 C.刻板印象 D.经验效应 9.职业心理对服务员的意志要求主要有() A.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可塑性 B.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自制力 C.自觉性、忍耐性、坚韧性、可塑性 D.自觉性、忍耐性、果断性、可塑性 10.在态度的三个组成部分中,______为态度的核心部分。()

梦的解析读书笔记

梦的解析读书笔记 梦的解析读书笔本人() 梦是可以解释的。 亚里士多德认为:梦是种由于“力过剩”而带来的副产品。所谓 的“力过剩”,正说明梦不是超自然的显灵,而受制于人类的神活动。梦是按照做梦人本身睡眠深度所产生的不尽相同的神活动。 世俗世界直在试图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梦想解释梦。其就是把整个 梦当做个整体来看,尝试用另种内容来取代它。这种基本原理从某些 方面看来,是在利用“相似”的原则,有时似乎非常的高明。这就是 所谓的“象征性的释梦”。主张“梦是预言未来的观念”的人,在对 梦做出解释时,主要使用的就是“象征性释梦法”,从梦的内容 形式上来对未来或进行臆测。 另种释梦法可以称为“解码法”。视梦作为种密码,其中每个符号,都可以像密码册样,用另种已经具有意义的内容来着解释。 尽管在某种程度上这两种释梦法破天荒地解释了部分梦,但是它 们的不可靠性是显而易见的。都是是主观臆测的,没有科学根据的。 弗洛伊德用把大雄本身当做种症状,利用梦的解释来追溯梦的脊 髓灰质炎,并据此来进行治疗。这种狂躁方法和治疗歇斯底里恐惧症 强迫意念等神病症状非常类似。 二梦可以解释为愿望的达成。 梦所代表的愿望达成通常是没有什么遮掩的,极为明显。可以通 过实验测验的方法来测试,比如晚上口渴会梦到在喝水。 一梦无论是如何的复杂,大部分均可以解释为想法的达成,而且 参考资料甚至内容往往是毫不掩饰即可以看出的。遗孀孩子的心灵比

较单纯,做的梦也往往会单纯点,本人孩子的梦,往往表现为愿望的 达成一致。 各种梦的案例证明,梦的本质是愿望的达成。 三梦的伪装 梦共同组成愿望的达成,但是如何来解释让困惑人焦虑的梦,让 人因感到惊恐的梦?梦是需要解释的,并非梦表面所显示的意义那么 简单,这就是梦的欺敌特征。 通过种种的例子,我们可以充分证明:个看起来内容很痛苦的梦,其实是可以解析成是愿望的其实达成的。我们不要认为这些在解析时 发现的,“碰巧”就是人们平时不愿意去想或去做的做得好些事。其 实这些着实不快的感觉,和平时我们面对不愿做或不愿提的事所产生 的反感情绪样的,是在解开梦之谜底的时候,必须克服的许许多多阻力。当我将所有不愉快性质和梦的伪装起来进来考虑分析,得出这样 的结论:这些梦都是经过伪装的,梦中的愿望,在平时被严重压抑了,所以愿望的达成脆弱性被伪装到初开起来似乎无法看出的程度。所以,我们说,梦的伪装其实教育工作就是种审查管理体制在工作。大多数 针对所有梦中发人深省不快的内容的分析,我们得出下边这个式:梦 是种(受压抑的)愿望(经过伪装而)达成。最后,我还的确可能需 要提到和这些以痛苦为内容的梦相近的“焦虑的梦”假如把这类梦也 看作是愿望的达成,恐怕对那些接受过梦的解析训练的人来说,更加 的不理解。 焦虑的梦事实上并非梦的解析的另对象,它只不过以梦本身来表 示出半焦虑的内容而已。我们梦中所感受到的焦虑就是梦内容所明白 表示地的那些念头而已。一梦如果我们想对这种梦再作解析,那就会 发觉梦所表示的焦虑就如恐惧症所产生的不安焦虑样,它只是由某种 念头的存在而招来的焦虑。举个例子,从窗口掉下去是有可能,因此 个人走进窗口时应当本人走进心点。但是我们就不懂为什么病者对这 类恐惧症病人而言,靠近窗口竟会给他们那么大的焦虑,远超过远大

梦绕三国-《三国演义》梦的解析

目录 中文摘要和关键词 (1) 英文摘要和关键词 (2) 引言 (2) 一、预言梦 (2) (一)帝王梦 (2) (二)死亡梦 (4) 二、通神梦 (7) 三、无梦之梦 (9) 结语 (11) 注释 (12) 参考文献 (13)

中文系07级01班07010005 王珏指导教师:赵志成 中文摘要:“梦意象”对于我国古代文学影响很大“中国小说,无一书不说梦”,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也是如此,全文中有多处描写梦的意象,这其中包含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在里面,把梦也可以分成各类,有预言梦,通神梦等,它们都有自己的文化内含,同样也有人物内心潜移默化的变化,在小说中也起到不同的作用,更有利于小说情节的衔接和顺承。本文通过《三国演义》中的梦境为例,去了解梦境在文学作品中的审美价值,探索中国古代人民的文化心态和价值取向。另外,梦的描写也体现了作者的思想政治立场倾向有些内容借助梦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这样的小说描写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和内涵! 关键词:梦生死心理文化

Abstract:"Dream Image" great influence of ancient literature of our country, "the Chinese novel, the book does not say no dream", one of four famous "Three Kingdoms" is true, there are many full-text description of dream images, which include Ancient China traditional culture on the inside, the dream can be divided into various types, have predicted a dream, truly inspired dreams and so on, they all have their own culture containing the same characters are also subtle changes in heart, in the novel also plays a different role, more conducive to convergence plot of the novel cis commitment. In this paper, "Three Kingdoms" in the dream, for example, to understand the dream in the aesthetic value of literary works to explore the culture of ancient Chinese people's mentality and values. In addition, the description of a dream also reflects the tendency of some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position of the content of dreams as expressed through their thoughts and feelings, this novel depicts exudes a unique charm and content! Keywords:dream Life and death Psychology Culture

梦的解析

梦的解析 梦一: 梦见在吃东西,但是一颗牙齿松动了,我碰了碰它,感觉好像要掉下来了,嘴里的东西都不敢往下咽了,但是我又继续吃东西,那颗牙齿似掉非掉的感觉很难受,最后终于掉下来了,然后,我感觉好像所有的牙齿都要掉下来了,那种嘴里吃着东西,但是牙齿松动的感觉真的糟透了,于是我开始照镜子,所有牙齿都快离开我的牙龈了,最后,牙齿都掉光了。*解析:整个梦描述的都是牙齿要掉光的感觉,有害怕,有纠结,有绝望。弗洛伊德在《释梦》一书中明确指出,梦见掉牙齿象征家里有人去世的说法是荒谬而错误的,正确的解释应该是象征着心理的阉割。第一个可能是梦见掉牙来源于生理的刺激,可能是我白天的牙龈肿痛的直接反应。第二个可能是我的人际交往存在着问题,成语“口齿伶俐”是形容一个人与人交往时非常的会说话,所以牙齿是和一个人的人际交往有联系的,而牙齿掉了可能就象征着与人交往出现了问题。在现实中,我也一直存在着人际交往方面的困惑。第三个可能是掉牙齿象征着我想减肥。牙齿可以咀嚼食物,而牙齿掉了意味着不能咀嚼。肥胖和吃东西有关,而牙齿掉了说明不能多吃了,所以自然会瘦。女孩们永远不会对自己的体重满意,我也是如此,每次照镜子都觉得自己又胖了,因此每次都下定决心要少吃东西,这可能是梦见掉光牙齿的原因之一。第四个原因可能是原来坚定的信念有所动摇。牙齿是我们身体最坚固的东西,心理上与它相关的有信念、传统、价值观等,所以梦见掉光牙齿可能与现实中我的某些信念动摇有关。 梦二: 在餐厅吃饭,看了看决定吃粽子和包子,但是包子太贵了,我用很沙哑的声音问卖饭的师傅,多少钱,他说一共6.2,我觉得很贵,又问粽子多少钱,他说粽子2块,包子4.2,于是我只要了一个粽子,然后买了碗小米粥就去找座位,发现桌子排列的跟平常也不一样,很整齐,看上去很干净,但是仔细一看,座位上都是别人撒的小米粥,我找了很长时间的座位,最后小心翼翼的找了个干净的地方坐下了,然后同学A和很久没联系的高中同学B来了,我们坐在一起吃饭,吃完准备要离开时,A发现自己坐在一个很脏的座位上,裤子都脏了,于是我们三个嫌弃了一会儿就离开了。下楼梯的时候,好多人都在打着伞,我们三个都被挤的没地方走了,只能硬生生往下走,一不小心我被一个伞戳到了,还说了一句:“哎呦,戳死我了。”然后戳到我的两个男生偷偷的笑我。我们继续走,我突然想起我的作业还没写完,于是跟她们说,我回去拿电脑吧,你们俩先找个自习室,把教室位置发给我,然后就走了。

梦的解析读后感

《梦的解析》读后感 每个人从出生起就被赋予了做梦的权力,我们做个各种稀奇古怪的梦,但是在梦中,我们的感觉是那么的真实,完全感觉不到我们只是在虚幻的世界。小时候我们常常会思考,为什么我们会做梦,为什么会有噩梦与美梦,为什么无法深刻记住我们的梦境,可以时到今日,还是无法找到解答。 对于梦的意义和象征,从古到今一直就有很多人研究。尽管梦在人们的心目中多多少少带点荒诞和不真实的成份,但是梦却给我们一种奇怪的感觉。有时候梦给我们很熟悉的感觉,但是一觉醒来却什么都想不起来;有时候明明没去过一个地方,但是这个地方却能给我们一种熟悉感,仿佛什么时候曾到过这里。中国古代也有周公解梦,认为梦中的景象是现实的一种延续。而在西方世界的古代,他们也喜欢将梦认为是用来预言未来的。在希腊神话里,许多人会在梦里看见神谕想要给他们的指示。古人常将梦看成是未来的象征,甚至在许多电视剧里也高度渲染了这种可能性。 近代对梦的解答有开拓型的发现的人,就是著名的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他之所以格外重视梦,是因为他发现释梦是为了解人的心灵深处与潜意识的利器。弗洛伊德说,本我只求快乐,而自我讲现实原则,他要看一个愿望是不是现实,要考虑满足自己愿望的方法。 《梦的解析》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心理学中一部十分重要的著作,其中叙述了弗洛伊德对于梦的看法以及在进行精神分析的心理辅导时解梦的方法。通观全书,弗洛伊德的理论论证可分为七章,第一章为对儿童的梦的研究,第二章为梦的解析方法,第三章为梦是愿望的达成,第四章为梦的改装,第五章为梦的材料与来源,第六章为梦的运作,第七章为梦程序的心理。弗洛伊德从没有伪装或伪装较少的儿童的梦开始讲起直到?面目全非?的成人梦境,其解梦的最关键因素就是揭开梦的伪装。在这本书中,作者引用了大量的梦作为实例,对有关梦的问题从各个方面进行认真的探讨。他提出了下列看法。 一.梦是—种精神活动;?其动机常常是一个寻求满足的愿望?。梦是因愿望而起,它的内容是?愿望的达成?。梦不仅使思想有表现的机会,而且借幻觉经验的方式,以表示愿望的满足。关于梦是?愿望的达成?,作者举了许多实例。其中一个是他的5岁的小儿子的梦。有一次,他们全家到达赫山脚下去游玩。小儿子由于常用望远镜可以看到山上的西蒙尼小屋,因此他并不满足于在山下玩。但父母并没有带他上山,他当时不很高兴。作者说:?第二天早上,他神采飞扬地跑过来告诉我;‘昨晚我梦见我们走庙到了西蒙尼小屋。’我现在

梦的解析读后感归纳

梦的解析》读后感 每个人在睡梦中都会做梦,只是第二天醒来记得或不记得的问题。梦的容千奇百怪,变化莫测,在没有接触到心理学对梦未曾有了解之时,一直都觉得梦是很神秘的境界,为什么会做梦,为什么会梦到那样的情景,很多关于梦的词语,故事,人物从小就在我的脑海里翻来覆去。学习了心理学,在学到梦的章节之时觉得自己会和神秘的梦慢慢的接近,同时却也发现,拦在梦面前的屏障比我想象的坚固。梦依然很神秘!心理大师弗洛伊德对梦有着很深刻的研究,他貌似能够了解梦的一切。得知他将他对梦的认识放到了他的著作《梦的解析》里,也许借助这本书我能对神秘的梦多一些了解。这本书,作者引用了大量的梦作为实例,对有关梦的问题从各个方面进行认真的探讨。叙述了作者对于梦的看法以及在进行精神分析的心理辅导时解梦的方法。通观全书,弗洛伊德的理论论证可分为七章,第一章为对儿童的梦的研究,第二章为梦的解析方法,第三章为梦是愿望的达成,第四章为梦的改装,第五章为梦的材料与来源,第六章为梦的运作,第七章为梦程序的心理。 《梦的解析》首先让我知道梦分为显相和隐义,显相是隐义的假面具,根据弗洛伊德本我、自我、超我的理论,本我是欲望的大缸,人们所有邪恶的念头都来自于本我的作用,自我则是我们平日里真实的表现,之所以自我表现出来的不是

本我的模样,这是因为得到了超我的限制,但是在进入睡眠的时候,由于睡眠时超我作用松懈,本我趁机用伪装方式绕过抵抗,闯入意识而成梦,所以梦的容不是被压抑与欲望的本来面目,必须加以分析或解释,才能找到真正的根源。 是对于弗洛伊德的理论的不够了解,虽然在看书的时候觉得看他列举的那些梦的例子很是神奇,也非常的有趣,跟着弗洛伊德去领略他的释梦,确实感觉是那么一回事,可是对于他的解释的方法,为什么会是这样其实却不是那么的明白,我不能说我看懂了他的理论,这本梦的解析虽然引用了大量的例子,但是即便较少笔墨的对于梦的分析,确实还是不那么容易就能理解的。通读一遍全书之后得到的只是些许的皮毛,或许是课堂上讲过的容,或者是我才明白的所以然。无论如何还是加深了我对梦、对梦的解析,以及弗洛伊德理论的理解。 弗洛伊德认为,梦的材料来源有三个:一、最近的印象,是指我们最近所见.所闻.所思等一切跟自己有关可能发现的事情会出现在梦中。这些事情可能没有完整的结构,甚至是乱七八糟的,但是能够在梦者的最近活动的某一场景找到梦的来源。话说回来一边在看书,是对于梦的额觉察比较敏感,我很多时候会记得自己做过的梦,然后也试着在套用弗洛伊德的理论,给自己的梦一个简单的解释。比如:有天晚上我梦见在一间课室里我的一个同学在给我上课,下面就我一个

精神分析四大流派(终审稿)

精神分析四大流派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精神分析各个流派主要心理学思想 12心本班 一,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约在1897年开始创立了精神分析这个理论,1902 年发展成心理分析学。他的学生阿德勒、荣格等发展了它,后又与他分道扬镳,现在它被称为经典精神分析。他是精神病医师,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主要着作有《梦的解析》,《日常生活的精神病理学》,《精神分析引论》,《图腾与禁忌》,《精神分析引论新编》等。 理论贡献: 1.对人类潜意识心理过程的揭示 2.人格结构理论: a,本我-性欲望驱动,按照快乐原则行动。 b,自我-社会经验积累的理性或正确的判断,它按照现实原则行动。 c,超我-理想道德,是最上面一层,即能进行自我批判和道德控制理想化了的自我。 3. 心理防御机制理论,例如投射,压抑,合理化,升华等。 4. 精神层次理论,它包括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好像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只是一小部分意识,但隐藏在水下的绝大部分潜意识却

对人的情绪行为产生重要影响。人的心理活动,包括欲望、冲动、思维、幻想、判断、决定、情感等会在不同的意识层面里发生和进行。 5.性本能驱动理论(后被继承者修正为更全面的生物本能驱动理论)。 6.焦虑的描述:现实性焦虑,神经性焦虑,道德性焦虑。 7. 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 (1)儿童早期性器官发育前的三个阶段——口头阶段、肛门阶段、生殖器阶段; (2)某种延长了的“潜伏期”(大约从6岁到青春期,个体慢慢地成熟,性欲逐渐消失) (3)“青少年时期” (4)成熟期的“生殖器阶段” 弗洛伊德提出,个体的人格由三个系统组成: (1)本我——由生而有之的某种心理本性——诸如本能——的所有东西构成。由人的人格的生物成分构成的本我,借助于作为减少紧张的手段的快乐原则来发挥作用。对于本我来说,不存在善和恶;它不知道道德。 (2)自我——人格的心理组成部分。这里,现实原则暂时中止了快乐原则。由此,个体学会区分心灵中的思想与围绕着个体的外在世界的思

佛洛依德梦的解析读后感1000字

佛洛依德梦的解析读后感1000字《梦的解析》是弗洛伊德根据精神分析,以自己和身边人所做的梦为典型记述的,类似于梦医案的载体。这本书出版时间为1900年,但他所提出的很多理论包括人的潜意识、梦是满足人的欲望、梦中的审查机制等等关于梦的解析,直到2019年仍旧十分前卫。 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中的本能冲动趁人睡眠是以伪装的形式骗过了所有松懈的心理检查机制而得以表现,就构成了梦境。 在本书的开头,他提出了梦并没有启示的作用,而是用以达成做梦者的愿望。而对梦境的深入解析,能够在心理学领域帮助心理医生治愈病人。 弗洛伊德书中讲到梦的来源、造梦机制及梦的功能。弗洛伊德记述的顺序是先解梦,然后在分析梦的功能,在解释梦的材料来源,最后才是造梦机制。这种倒叙说明增加了阅读的困难性,为了方便,我先解释梦的来源。 梦的材料来源,与很多人想到的一样,梦的来源偏爱与近期琐事和很多无关紧要的材料、儿时经历、睡觉时躯体受到的刺激。

比如他在书中提到,自己在梦中写了一本不明属性的植物学专著,而材料来源则是白日在橱窗里面看到了仙客来属植物专著。引申琐事就是做梦者的妻子最喜欢的就是仙客来花,而他常常忘记买给妻子,故而常常责备自己。但同时他翻开了这本书,上面有很多干枯的植物标本,这是因为他儿时曾经帮助老师整理植物类书籍,去掉其中的书虫却并未获得老师的认可。 而躯体刺激包括很多,比如躯体感觉冷会梦见掉进冰窟,热会梦见走在火焰山,当然包括饥饿和身体器官器质性的改变导致的梦中的场景和感觉的变换,还有我们最常见的尿意,通常我们会以寻找厕所作为梦境展示,但因为梦的动机之一就是接着睡,所以做梦者可能为了偷懒,而一直在找厕所。 造梦机制是梦的解析最为核心的部分,它阐述梦是怎样千方百计保证愿望能够在梦境中被表达,他就是梦的大脑,造梦机制包括凝缩机制、移置作用、逻辑关系表达手段、表现力既画面感、符号象征和其他的典型梦,以及梦中情绪等。 比如说弗洛伊德在梦中将很多人的面部特征,行为特征等整合到一个人的身上并且用了另外一个人的名字作为符号,这就是浓缩作用。移置作用最终的便是联想机制,从一片树叶想到树,图书馆,大学等等这样无线关联下去,这主要是为了对隐念的伪装,其次是为了增强

分析自我的梦—用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分析自我

分析自我的梦—用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分析自我 在弗洛伊德之前,人们把梦看作神谕、或一种肉体上的疾病或内在障碍的变现或一种灵感的、创造力的启示。而现在,经过弗洛伊德的研究,梦的解析也成为研究人类心理的科学。使古老的占梦迷信实现了向科学释梦的伟大转变。 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的学说认为,大脑皮层的抑制的扩散产生了睡眠,但由于还有一小部分脑细胞仍在活动以致形成了梦。这是对梦的生理机能的解释。至于梦为什么会有种各奇特的内容呢?这是属于梦的心理解释的问题。弗洛伊德指出,"梦,并不是空穴来风,不是毫无意义的,不是荒谬的","它是完全有意义的精神现象" 。可以说,弗洛伊德释梦的相关内容对人们理解梦有创造性的贡献。 一、关于弗洛伊德释梦理论的基本观点 (一)梦的来源 弗洛伊德说:“梦中的愿望究竟源于何处?...对于此种意愿,我想到三种可能的起源:①它也许在白天即受到激动的,不过却因为外在的理由无法满足,因此把一个被承以但却未满足的意愿留给晚上。②它也许源于白天,但却遭到排斥,因此留给夜间的是一个不满足而且被潜抑的愿望。③也许和白天全然无关,它是一些受到潜抑,并且只有在夜间才活动的愿望。”除此之外,弗洛伊德还强调:“要加上第四个愿望的起源,就是晚间随时产生的愿望冲动。 (二)梦的过程 弗洛伊德认为,梦的工作(即做梦)共有四种基本过程(或者说是四种工作方式):第一种过程是“压缩作用”,即几种隐义以一种象征出现,也就是说,显梦是隐义的一种“简略的译本”。第二种过程是“转移作用”,即:一方面,将隐义中的因素加以转移,用不重要的替换重要的,用引喻代替原文;另一方面,把梦的思想的精神重点或中心加以转移。“梦的转移作用和梦的压缩作用是两个主要负责塑造梦的工匠。”第三种过程是戏剧化,即“梦中的描述手段”,就是把思想翻译成为视觉意象,也就是用具体的形象来表示抽象的欲望。第四种过程是润饰,即“二级加工”,这是指醒后把梦中颠倒的材料再加以条理化,使其更能掩饰真相。用弗洛伊德的话来说,就是“把梦的工作的最后产物发展为某种统一的

教育知识与能力的常考人物锦集

国考教师资格证考试之教育知识与能力的常考人物锦集 国考的教师资格证笔试把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统合为一科: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知识与能力题型有单项选择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教学设计题这四种题型,根据历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可知其单项选择题经常考查大家对教育学和心理学人物的了解,广大考生有必要掌握教育学和心理学人物资料。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常考人物锦集,供广大学员复习所用。 (一)教育学常考人物 柏拉图(古希腊):灵魂、理性智慧、《理想国》。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培养治理国家的哲学家。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人文主义,遵循人的自然发展原则,“泛智教育”,班级授课制,“教育学之父”。 康德(德国):第一位在(哥尼斯堡)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的教授,《康德论教育》(学生林克整理并发表),尊重自然、道德规范,用“儿童”代替“学生”。 洛克(英国):“白板说”,天赋论,绅士教育在家庭中实施,‘轻视国民教育’。 卢梭(法国):《爱弥儿》,遵循自然。教育目的:自然天性获得了自然发展的人,“个人本位论”或“儿童本位论”。 斯宾塞(英国):《教育论》,实证主义:科学是对经验事实的描写和记录,主张启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反对形式主义教学。 赫尔巴特(德国):《普通教育学》:提出哲学基础和心理学基础,四

个阶段:明了、联想、系统、方法,“教育性教学”,“课程体系”,“管理制度”。 杜威(美国):《民主主义与教育》,现代教育,教育即生活,在“做中学”,强调儿童中心。教育无目的论。现代教育派,主张把学生变成教学的中心。 (二)心理学常考人物 弗洛伊德:奥地利精神分析心理学家,代表作《梦的解析》、《精神分析引论》、《精神分析纲要》等精神分析学派 华生: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心理学创始人。 维果斯基:前苏联心理学家,儿童道德认知发展三水平六阶段,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提出支架式教学。 埃里克森:现代著名精神分析学家,提出人格心理发展八阶段理论。皮亚杰:瑞士心理学家,提出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班杜拉:提出社会认知理论,观察学习理论,提出自我效能感理论 桑代克:《教育心理学》,桑代克的学习律,提出联结学习理论,提出共同要素说,他在针对问题解决模式中提出试误说。 布鲁纳:倡导发现学习,提出教学四原则,提出认知表征理论,认知结构理论,学习和教学基本原则。 杜威: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代表他提倡从儿童的天性出发,促进儿童的个性发展提倡从“做中学”。

填空题

1、“人逢喜事精神爽”,这种情绪状态是心境 2、学习动机主要有交往动机、成就动机、求知欲 3、性格是个性中占有核心地位,具有鲜明的道德评价 4、把事件归因于行动能力或人格是属于内在因素 5、个体把自己当做注意对象时的心理状态是指自我感觉 6、父母有过分的感情来满足子女的要求,对子女百依百顺这种教育方式是溺爱型 10、数学教学中一题多解是发散思维的具体应用 11、“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是指一般人在感知记忆思维时总有的伴有情绪的体验 12、情绪变化的外部表现模式叫做表情 13、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后抑制 14、个性的心理特征最稳固的成分是性格 15、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是学校教育 16、思维的特征是间接性和概括性 17、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断、推理 18、根据记忆过程中信息输入和编码的不同,储存时间长短不同,可分为3种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19、人的心理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21、个体出生逐步适应社会,形成具有独特行为方式的个体,这个过程就是社会化的过程 22、安农大心理委员联合会办公室在欣苑415 23、言语是思维的工具 24、心理学属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科学 25、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一个动力系统,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心理结构组成。 26、面对压力时,人的肌体常常产生一种自发的神经反应,是应激反应 27、随着社会的发展,健康的内涵和外延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健康不再局限于生理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

28、从学校心理咨询的内容来说,主要包括发展性咨询和障碍性咨询。30、心理动力学的观点认为,行为是由强大的内部力量驱使或激发的。这种观点是由弗洛伊德发展起来的。 31、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华生、斯金纳 32、动机根据性质可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33、著名心理学家荣格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的概念。 34、心理咨询师于来访者保持正常的社交距离,最适合的距离是 1.5 米左右 35、在精神分析治疗中,病人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回避某些敏感话题,有意无意地使治疗重心发生偏移的现象被称为阻抗 36、大学生泽偶主要三大原则:首先考虑与自己某些方面相似的人,即相似性原则;人生理想、奋斗目标、人生态度与自己相同,即相同性原则原则;个性方面互补,即互补性原则原则。 37、本来别人做过的事,回忆成自己做过的事,这属于错构 38、1992年,由世界精神病学协会发起、由世界卫生组织确定,把每年的 10月10号定为“世界精神卫生日 39、中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在北京大学建立 40、心理学属于自然科学 42、学习疲劳分为生理疲劳、心理疲劳两种 43、心理疾病包括哪几大类:神经症、人格障碍、神经分裂症 44、情绪是由哪3个要素构成:主观体验、生理唤醒、外部表现 45、班级人际关系的社会心理因素有四个,除了团体规范、心理相容,还有集体舆论、凝聚力 46、“个体把自己当作注意对象时的心理状态”是指自我觉知 47、父母能充分理解孩子的兴趣与要求,经常向他们提供足够的信息,并引导孩子自己做出选择与决定,父母对孩子表现为冷静与爱护,这种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态度是民主型的。 48、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49、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体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推荐的梦的解析读书心得五篇

推荐的梦的解析读书心得五篇 梦的解析读书心得(一) 梦的世界,飘飘渺渺,变幻多端。有时像风一样,倏忽之间吹过,留不下半点影子;有时记忆刻骨,激起心里涌动的情感,多次回味;有时是零散杂乱的,摸不出半点头绪,让人迷茫不解;有时是有着清晰的逻辑,完整的就像真实的人生,忍不住去怀疑这是不是意味着什么;还有时候就像是现实人生的在另一个维度的插入,过渡衔接的那么完美。梦,究竟是什么?通过阅读,我慢慢发现:梦是人们情感的”镜子”,人睡着了,理性也就入睡了,但情感活动却不会终止,它会以或显或隐的方式展现出个人的情感,如果你对自己的梦境一笑而过,那么你就错过了挖掘潜意识中的自我的机会;梦是我们未来生活的”测试器”,它告诉我们未知的东西,当然是以它的方式,并非古代的那种迷信。当身体状况出现细微的改变时,清醒的我们并没有意识到,但梦却能敏锐的察觉并表现出来;梦也是我们心理健康的”安全阀门”,它解除了人心中的束缚和压力,让人自由思考,让我们了解自我的深层心理知识,以及身体和生理变化,因为在梦中个人便是主宰,你没有后顾之忧,你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可以尽情的发散你的思维,当然,这些是梦中的”你”所感受不到的,只有通过现实中的你去细细思考,你才能从中感悟到你的内心……古希腊医师希波克拉底曾说:”能理解梦里千种风情者,必能发现其对人间万事万

物的重大影响。”对梦的解释与分析,不同的学派持有不同的观点。我个人认为,之所以对梦的解析答案多样,还是由于梦的特点决定的。因为它不是普遍的素材,很难具备客观性和真实性,而且因为它仅仅存在于人的意识中,很难将它完整的从人的意识中剥离出来作为实验的素材。但是,就现在而言,对于梦的世界,大部分学者还是都承认了梦是通向人类内心的奥秘之路,而且梦的世界与现实的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分歧点在于怎么去真正的了解它,去分析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然而这个却很难通过实践去检验。所以,我们必须在解析梦的过程中不断努力,吸取前人的成果,并加以分析比较,才能往前走。目前我所了解的梦是从弗洛伊德前辈那汲取的。他对梦做了较详尽的解释,难能可贵的是,他能够举出大量例子来帮助我们理解他的方法,很多还是其他派别针对他的方法提出的反例。目前的自己尚在初步入门状态,而且也没有系统的学习关于梦的理论仅仅凭爱好来支撑自己。 梦的解析读书心得(二) 每个人都有死的本能,即每个人身上存在着一种趋向毁灭和侵略的本能。所以一切生命的最终目标乃是死亡,而生命的目标就是回复到最原始的状态。 死亡是一种自我毁灭的本能冲动。死亡的梦也是死亡本能的虚幻表现。 梦境与平日想的恰好相反,做怕死的梦正好是盼着死亡。死亡是一种自我毁灭的本能冲动。死的本能决定了自杀者如果不自杀就很可能

梦的解析读书笔记3篇

梦的解析读书笔记3篇 梦的解析读书笔记3篇梦的解析读书笔记(一)一、梦是可以解释的。 亚里士多德认为:梦是一种由于“精力过剩”而带来的副产品。所谓的“精力过剩”,正好说明梦不是超自然的显灵,而受制于人类的精神活动。梦是按照做梦人本身睡眠深度所产生的不同的精神活动。 世俗世界一直在试图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解释梦。其一就是把整个梦当做一个整体来看,尝试用另一种内容来取代它。这种方法从某些方面看来,是在利用“相似”的原则,有时似乎非常的高明。这就是所谓的“象征性的释梦”。主张“梦是预言未来的观念”的人,在对梦做出解释时,主要使用的就是“象征性释梦法”,从梦的内容、形式上来对未来进行臆测。 另一种释梦法可以称为“解码法”。视梦作为一种密码,其中每一个符号,都可以像密码册一样,用另一种已经具有意义的内容来对照着一一解释。 尽管在某种程度上这两种释梦法成功地解释了部分梦,但是它们的不可靠性是显而易见的。都是是主观臆测的,没有科学根据的。 弗洛伊德用把梦本身当做一种症状,利用梦的解释来追溯梦的病源,并据此来进行治疗。这种方法和治疗歇斯底里恐惧症、强迫意念等精神病症状类似。

二、梦可以解释为愿望的达成。 梦所代表的愿望的达成通常是没有什么遮掩的,极为明显。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来测试,比如晚上口渴会梦到在喝水。 梦无论是如何的复杂,大部分均可以解释为愿望的达成,而且甚至内容往往是毫不掩饰即可以看出的。小孩子的心灵比较单纯,做的梦也往往会单纯一点,小孩子的梦,往往表现为愿望的达成。 各种梦的案例证明,梦的本质是愿望的达成。 三、梦的伪装 梦代表愿望的达成,但是如何来解释让人焦虑的梦,让人感到惊恐的梦?梦是需要解释的,并非梦表面所显示的意义那么简单,这就是梦的伪装特征。 通过种种的例子,我们可以充分证明:一个看起来内容很痛苦的梦,其实是可以解析成是愿望的达成的。我们不要认为这些在解析时发现的,“碰巧”就是人们平时不愿意去想或去做的一些事。其实这些令人不快的感觉,和平时我们面对不愿做或不愿提的事所产生的反感情绪一样的,是在解开梦之谜底的时候,必须克服的种种阻力。当我将所有不愉快性质和梦的伪装一起来考虑分析,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些梦都是经过伪装的,梦中的愿望,在平时被严重压抑了,所以愿望的达成被伪装到初开起来似乎无法看出的程度。所以,我们说,梦的伪装其实就是一种审查制度在工作。针对所有梦中令人不快的内容的分析,我们得出下边这个公式:梦是一种(受压抑的)愿望(经过伪装而)达成。最后,我还需要提到和这些以痛苦为内容的梦相近的

读弗洛伊德《梦的解析》有感

认识真正的自己 ——读《梦的解析》有感 这段时间,我阅读了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感触良多。本来我以为梦只是人在睡眠时大脑对白天发生的事情或曾经想到过的事情的反映或重现,或者单纯只是莫名其妙的念头,但阅读完后我才知道原来梦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它反映了我们人类的欲望;同时我身为一名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从小被灌以儒家的传统道德,自不敢萌生在大家眼中有违伦理道德的想法,即使有想法也不敢面对,但是这本书告诉了我这其实就是人类最原始的本性,正因为其可怕,我们更要面对以认识自己、完善自己。 《梦的解析》出版于1900年,是西克蒙特·弗洛伊德对心理学最重要的贡献之一,被誉为改变人类历史的书,是精神分析理论体系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该书在作者生前就再版了8次,先后被翻译成多种文字。一直经久不衰。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并称为导致人类三大思想革命的经典之作。本书由作者大量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自己对病人的梦的临床研究和对自己的梦的分析,深入地探讨了有关梦的实质、梦的解析方法、梦的伪装、梦的材料和来源、梦的工作以及梦的过程的心理等理论问题。他把象征论作为理论基础,认为梦是对愿望的满足,这不仅提供了开启神经症患者心灵的一把钥匙,而且还成了认知正常人潜意识活动的一条最重要的途径。 其中弗洛伊德对梦的种种解析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有3点:1、梦是欲望的满足。2、关于亲人死亡的梦。3、关于考试的梦。 梦是欲望的满足。 弗洛伊德在书中说:“梦,并不是无中生有的,它们并非毫无意义的,荒谬的,它们也不是我们一部分观念昏昏欲睡而另一部分清醒的结果,相反,它们是绝对有意义的精神现象——欲望的表达。......有一些梦并不掩饰表示一种欲望的满足,但在那些欲望的满足无法识别的梦例中,则一定具有某种堤防这种欲望表达出来的意思。”这让我联想到了自己小时候和最近做的同种主题的梦。很小的时候,经常会在刚爬上床准备睡觉时发现自己有尿意,但是怕黑不敢上厕所便勉强入睡,导致之后会做梦发现自己身处卫生间,然后很利索地脱掉裤子一泄而快,当然醒了之后就会发现自己尿床了,这或许就是弗洛伊德所说的梦是欲望的满足,因为我想上厕所就会梦到自己上厕所从而满足了我解决尿意的欲望。但是当我长大后,同样是想上厕所的梦却有着不一样的结果。最近,我梦到自己同样身处洗手间内想要小便,但却因为裤带卡住久久无法蹲下,而就在我愁于怎么也解不开裤带的时候门外还一直有人敲我的门催促我,导致我从梦中惊醒。我想正是由于我的潜意识在提醒我不能尿床,从而在梦中出现裤带卡住和有人催促的情节阻止我想要小便的欲望。于是我认为,在人的不同年龄阶段,即使是同样主题的梦、相同的场所,也会受到人在清醒时的不同意识观念影响而导致大相庭径的结局。 关于亲人死亡的梦。 我回忆起小时候做的一个梦,梦中我和一个小男孩在一个漆黑的洞里,头顶有亮光,不时会有食物扔进来,但是大多都被我抢食了,于是我吃的很肥胖,而小男孩就很瘦弱。有一天,上面有声音传来“你们其中一个可以出去了”,我很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