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职护理专业探讨(3篇)

高职护理专业探讨(3篇)

高职护理专业探讨(3篇)
高职护理专业探讨(3篇)

高职护理专业探讨(3篇)

第一篇:高职护理专业临床核心课程考试方法改革及实践

摘要:分析高职护理专业临床核心课程考试方法存有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临床核心课程考试方法改革原则、思路及具体措施。

关键词:护理专业;临床核心课程;考试方法

社会的发展、健康观念的转变、卫生保健体制改革与人口老龄化

进程的加快,带来了护理工作模式的转变以及护士角色和护理功能的

扩展。高职院校必须适应社会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重视护理

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和岗位能力培养。多年来,高职院校在护理人才培

养模式、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对高职护理教育教学改革重要组成部分的考试方法却没有充足重视,考试方法明显滞后于整体改革进程,甚至制约了教学改革的深入和教

学质量的提升。因此,高职护理专业考试方法改革成为护理教育工作

者急需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以高职护理专业临床核心课程为例,对

考试方法改革进行探索与实践。

1护理专业临床核心课程

1.1核心课程的概念

核心课程是以社会基本需求和生活为核心,将若干重要的学科结合起来,构成一个范围较广的科目,并与其他学科相配合,成为每个学生所必修的课程。

1.2护理专业临床核心课程

护理专业临床核心课程主要包括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急救护理学等,是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对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质的培养起着关键作用,是学生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必须掌握的内容。

2临床核心课程考试方法存有的问题

2.1考试观念落后

教学管理者及教师对考试的本质、地位、作用、功能认识落后,

没有摆脱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没有真正树立与职业院校人才观、质量观、教学观相适应的考试观。

2.2考试方法

单一,考核内容不全面

目前护理专业临床核心课程理论考试主要采用闭卷笔试这种单一

的方式,技能考试主要采用单项技能操作考核方式。理论考试主要考

查学生理论知识储备量和记忆能力,技能考试则注重操作流程及熟练性,缺失对职业素质、职业能力等的考核。这种考试方法与人才培养

要求不一致,无法真实检验学生职业能力。

2.3考试重成绩轻过程

高职护理专业临床核心课程期末成绩评定基本采用“期末考试成

绩(60%~70%)+平时成绩(30%~40%)”模式,其中期末考试成绩为卷

面成绩,平时成绩主要参考学生到课率、作业完成情况及课堂表现。

这种成绩评定方法存有两方面问题:一方面,期末卷面成绩所占比例

过高,使得学生不重视学习过程,平时不学习,期末考试前突击复习;另一方面,平时成绩评定标准比较模糊,仅仅注重到课率、作业完成

情况、课堂表现,学生作业抄袭现象比较普遍,忽略了知识与能力考核。

2.4技能考核项目少,考核标准不完善

护理技能考核注重操作的规范性、准确性与娴熟性,侧重于基础

护理技术考核,对内、外、妇、儿科操作技能考核较少甚至缺乏,很

难全面反映学生综合护理水平。这种考核方式往往导致学生只注重完

成操作步骤而忽略了病人的感受,难以适应岗位要求。

2.5考试反馈作用未能有效发挥

对考试结果分析反馈和考试后评价总结工作重视不够,未发挥考试对教学的调节作用。

3考试方法改革原则

考试方法改革原则:(1)充分发挥考试的督导激励和促学促教功能;(2)建立严格、科学、规范的考试质量保证体系,切实维护考试的客观公正性;(3)坚持知识考试与技能、能力考核相结合,并以技能、能力考核为主原则;(4)坚持学业考试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相结合;(5)形成性诊断考试与终结性考试并重,增加教学过程考核,提升平时成绩比重;(6)考试方法多样化、现代化、信息化。

4考试方法改革实践

4.1构建考试体系

以高职护理专业培养目标为依据,以护理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考核为主线,建立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接轨的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

全面考试体系。

4.2调整考试成绩比例

调整考试成绩比例为平时成绩占60%,期末成绩占40%,其中平

时成绩包括单元测试(30%)、单元作业(10%)、平时表现(20%)。

这促使教师增强对学生日常测试、考核、观察,使学生重视平时表现、平时作业、单元测试,把平时训练作为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

临床核心课程技能考核成绩单列,以百分制计算。技能考核成绩构成:实践课表现(10%),实验报告(20%),单项实践技能考核(30%),

综合实践能力考核(40%)。注重学生综合能力考核,体现职业教育特色。

4.3优化考试内容

依据高职护理专业培养目标、护理岗位要求及护士执业资格考试

大纲,编写每门核心课程考试大纲。考试大纲应明确能够充分体现课

程目标要求的具体知识、技能与能力,尤其是最基础、最关键及与临

床实践密切相关的内容,明确考核内容的广度与深度,保证考试的针

对性、客观性和综合性。

4.4改进考试方法

采用闭卷、开卷、口试、操作考试、计算机及网上考试和行为观

察考核等方法。前3种方法主要适用于认知领域考试,操作考试适用

于技能和能力考核,而行为观察考核主要用于学生综合素质测评。

4.4.1理论考试方法

(1)单元测试:借助在线开放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网络平台,于每一单元学习结束后在随堂练习基础上,学生用手机上网进行

单元测试,根据题量设置考试时间和允许考试的次数。试题类型与护

士执业资格考试相同,网络自动生成成绩单,考试结束后可导出学生

每一单元考试成绩,并进行汇总,按30%计入总成绩。(2)单元作业:采用开卷考试形式,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允许查资料和讨论。试题类

型为应用题及案例分析题,主要考核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和分析、解决

问题能力,由教师与助教阅卷,按10%计入总成绩。(3)平时表现:

采用定性评价方式,由任课教师、班干部、学生代表根据每位学生到

课情况、组织纪律、学习态度综合评定,分为A、B、C、D4个等级,

每一等级赋予不同分值,满分20分。(4)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

形式,以综合试卷或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题型相同的A1、A2、A3、A4

选择题进行考核,占总分的40%。

4.4.2技能考核方法

单项技能考核:选择每门核心课程临床常用的护理技能若干项,

在实践课或课外活动时进行练习,期末考试每门课程每人抽考1~2项。可进行现场操作,也可由学生操作并录像,把视频上传给教师,教师

根据学生综合素质、操作前准备、操作过程、操作后处理及操作熟练

水准进行评分。综合能力考核:学生综合能力即顺利完成以病人为中

心的护理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能力。综合能力考核采用行为观察考核法,选取最能体现或代表所需能力的活动项目,让学生完成这些项目,然

后根据项目完成质量、效率,对照评价标准评分。将专科护理与基础

护理课程的知识、技能通过护理实训项目进行有机整合,每一项目包

含若干个护理任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病人从入院到出院整个过

程中的各项护理任务。评价者根据学生在护理活动中完成任务情况,

从整体素质、情感态度、评估判断、操作技能、沟通合作、宣教指导6方面,对照评价标准评分。每一考核项目需要根据案例情景中的任务

制定针对性的评价标准。

4.5评价主体多元化

改变现阶段仅由任课教师评价方式,由任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标准化病人、同学、学生本人等多主体评价。4.6增强考试监控考试管

理不能局限于考试环节管理,而应对考试质量实施全面控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准确运用考试手段,以保证学生获得学历证书和执业资格证书为目标,对教育教学全过程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根据培养目标及课程标准制定各门核心课程考试大纲(包括考试内容要点、方法、时间、条件等),完善教学与考试管理规章制度,实现教学和考试过程的质量管理与监控,落实考核结果的分析、评价、反馈及改进等工作。

第二篇:高职院校涉外护理专业在一带一路战略下的态势

摘要:“一带一路”战略是一个宏伟的战略构想,其效应涉及到众多国家和地区,同时也为相关地区的职业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但是在日益严峻的全球化背景下,高职护理教育也存有着诸多挑战。作者总结分析了涉外护理教育的现状及未来态势,从而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职;涉外护理;一带一路;态势

随着时代的持续进步,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国内国外医疗领域急需大量既能熟练运用医学外语、又懂护理专业知识的高素质护理人才。为培养符合国际需求的应用型护理人才我国开办近涉外护理教育已近20年,但成功的院校尤其是高职院校并不多。本院于2004年开办涉外护理专业,至今共有2600余名涉外护理专业毕业学,但已走出国门、在国外从事护理工作的人数甚少。这一现象也困扰着其他高职院校,如何突破涉外护理教育发展的瓶颈,寻求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径,已成为高职院校涉外护理教育者们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一带一路”战略计划是我国近年来所推出的新的发展战略,是通过推动我国与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来促进我国与国际学科间的交流。与此同时“一带一路”战略计划不仅给整个国家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给职业教育也提供了很多新的发展平台。

1涉外护理教育现状分析

1.1涉外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

涉外护理专业学生既须掌握常规的整体护理知识,又要具备跨文化的理解和沟通能力,以及在国内涉外医疗机构或国外医疗机构工作的能力[1]。但目前国内院校涉外护理专业的教学模式过分强调护理学专业知识的传授,忽视外语在教学环境中的实际应用。实习机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均与普通护理专业差别不大或根本无差别,使得学生涉外护理能力的培养仅仅纸上谈兵,学生在国际护理人才市场竞

争中处于劣势。

1.2涉外护理教育资源及师资力量不足

教育资源是指为教育提供一切可利用的物质与信息,如教具、教参、课件、师资、网络及多媒体等等。其中推动涉外护理教育发展的

主要动力还是护理师资力量。而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存有的现象是教师

学历层次及外语水平不高、高学历层次的青年教师流失严重、教育理

念落后、师资结构不合理等现象。为提供双语教学环境,很多院校多

聘用外教,不过外教则采用全英文授课模式,因中外思维模式的不同,多数学生反映跟不上授课老师的节奏,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这在一

定水准上对学生的培养造成了制约和不利影响。目前国内高职院校涉

外护理专业学生实习还停留在普通医疗机构层面上[2],这与普通护

理专业实习教学并无明显区别,国内对涉外护理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

规范不明确,真正与国际接轨的医院凤毛麟角。同时,涉外医院对实

习生的入院门槛要求较高,难以使所有实习生体验涉外医院环境及工

作模式[3]。

1.3学生生源质量的局限性

高职院校招生门槛不高,学生来源有应届高中毕业生,也有中专

对口升入专科学生,但英语成绩普遍偏低。学生基础差,很难适应较

高的教学要求,容易产生畏难情绪,甚至放弃学习。若降低教学难度,则不能应对国际化考试,而达不到出国就业目的。同时,经济状况也

是困扰学生出国择业的一项重要因素,尤其是内陆省份高职院校的学

生中多数家庭经济承受能力有限,10-20万元的出国费用对多数学生

家庭来说是有相当难度的,这也限制了其出国就业的愿望。

2未来发展趋势

2.1国家相关政策支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各地区高职高专院校要抓住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政策机遇,结合当

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校实际情况,有效整合各类资源,实现

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对于促进当地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及优

化高等教育的整体布局和结构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4]。《全

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指出,应增强公共卫

生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对偏远地区高等医学院校的支持力度,缩小区

域院校和学科专业之间培养水平的差距。因此,国家的相关政策为涉

外护理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2全球护理人员的需求量剧增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医疗卫生资源供给约束与卫生需求持

续增长之间的矛盾将持续存有。据估计,未来10年美国、英国、加拿大、新西兰、新加坡及全球其他国家将需要10万护理人才[5]。国

内虽然诸多城市设立以保健为主的涉外医疗服务机构,但医疗服务人

员主要是普通医护人员,并未建立涉外门诊或病区的专职医护人员队伍。此外,保健疗养、健康咨询等服务开展较少,远不能满足外籍人

士多元化的医疗服务需求[6]。所以在未来大量的涉外门诊建立之后,涉外护理人员就算不用出国也会有更广阔的就业市场。

2.3积极探索出国途径

涉外办学较好的几所学校基本都位于国内经济比较发达城市,其

信息量、与国外交流合作的机会远远比内陆省份的学校多。再加上大

多数高职院校本身办学水平还达不到较高的涉外护理教育水平,很多

教师跟外界交流较少,从而造成信息闭塞的现象。目前,涉外护理出

国途径主要有两条[7]:一是与国外大学进行合作办学或与国外某些

医疗机构进行实习合作;二是与国内或国外某些中介公司签订劳务输出

合同。若涉外医院能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不仅有利于学生医学英语

水平的提升,也可为毕业后涉外就业积累经验。据了解护士出国考试

次数太少(1年1次),办证时间又较长往往需6个月,这些都是影响护士出国数量减少的原因,国家政府应积极有效地改善这些问题才能提

升护士出国数量。

2.4转变授课模式

涉外护理学生在课程设置上,除了外语课时相对应增加,其他专业课程学习与普通护理差异不大。因为跨文化护理教育欠缺,导致学生只顾刻板学习英语而涉外就业意识薄弱。加之培养模式不能很好地和国外专科护士模式相适应,使得学生专业课学习的东西多但不精。且相对于理论课程,学校的实践课程还相对不足。据调查显示,多数高职院校的实验室开放状态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不利于学生专业技能和操作能力的提升。在“一带一路”战略下,各地区高校教育发展迎来新的契机,学校可以完善实训基地的建设,建立仿真模拟教学实验室[8],转变授课模式,利用生理驱动高仿真模拟人(ECS)进行实践技能考核,实现知识点与实训项目、医院完全联系起来。使学以致用,将会有助于专业素养、综合素质的提升。

3总结

目前涉外护理专业学生在国内的就业局势相对较好,但是因为劳薪不成正比,工作强度及压力较大,存有部分护理人才流失的现象。为改善这种现象,建议各级部门能为护士在政策、社会地位等,谋求

更多的尊重和福利。而国际方面,因为目前培养的大多数涉外护理人

员未达到国际水平,所以护理人员输出不多,建议各高校可以增强校

企合作,跟一些国外医疗机构签订实习就业协议,根据用人机构的需

求明确教学目标做到“一对一的培养”专项培养,同时加大物资、精

力的投入,并且向护理人才输出较多的国家学习教学经验和教育成果,尽快使我们培养的涉外护理人员接近国际标准,扩大就业范围的同时

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1]李世坤,张艳平,柳丽玲,等.浅谈对临床实习护生带教

体会[J].中国医疗前沿,2010,1:83.

[2]刘鹏丽.中国民族地区高职教育发展现状与建设途径探索———以广东为例[J].广西民族研究,2016,2:165-172.

[3]李睿淳,吴华富.高职涉外护理专业学生培养现状剖析与

改进策略[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39-42.

[4]柏靖.关于涉外护理专业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08,14:96-97.

[5]贺新宇,易连云.对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发展规划问题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4,18:14-17.

[6]崔红,周菊芝.涉外医疗服务与人才队伍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以涉外护理人才为例[J].浙江医学教育,2014,3:7-9.

[7]胡雪芳,李祥.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优先发展政策评析及展望[J].职业技术教育,2014,13:51-56.

[8]杨术兰.SimMan仿真模拟人在成人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6,6:140-142.

第三篇:卓越护士培养在高职护理专业建设中的效果

摘要:随着社会健康需求的持续增加,培养素质高、综合能力强的护理人才,成为护理教育工作者的核心任务。卓越护士培养项目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以“重素质、强实践、会应用、可持续”为原则,在学生能力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卓有成效,可以为高职护理人才培养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卓越护士;成人护理;护理专业建设

在“健康中国”背景下,人们的健康需求持续增加。护理工作是卫生计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密切相关1。促进护理专业发展,将护理的内涵和外延与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对接,真正培养出高素质护理人才,是每一个护理教育工作者的追求。2010年5月国务院审议通过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随后教育部陆续出台了相关卓越人才的培养计划,首先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继而扩展到医学等专业领域2。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于2014年9月启动了卓越护士计划,经过3年的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

1卓越护士实验班的组建

1.1整群抽样,自愿原则

我院护理专业学生均为普通高中毕业生,入学后按照高考分数、

心理测试结果、自主学习能力测试情况等组建卓越护士实验班。目前

已有3届学生,其中2014级两个班59人,2015级两个班60人,2016级两个班60人。卓越护士实验班学生入校成绩和自主学习能力测试结

果与普通护理班学生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医教协同,明确目标

卓越护士是具有较好的人文精神和职业素养,较强的人际沟通、

团队协作、评判性思维、自主学习、知识应用能力以及具有国际视野

的高端应用型技术型护理人才3,4。我院卓越护士培养采用医教协同

方式,通过对多家医院的专业调研,分析行业需要的高素质护理人才

与普通高职毕业护士在知识、技能、素质上的差异。同时邀请行业专

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工作,分析护理教育质量的提升空间,以

“重素质、强实践、会应用、可持续”为原则,最终确立培养目标,

即培养“厚人文、精技术、懂关怀、能胜任、会学习”的未来护理行

业精英。我们采用小班化教学,打破传统授课模式,突出“一个中心,

两个重点”,即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临床实践能力

为重点5,6。

1.3优化课程,创新体系

课程体系改革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卓越护士培养过程中

我们打破传统公共基础课、医学基础课、专业课阶梯授课体系,构建

通识课程平台、岗位胜任力课程平台和职业素养课程平台。通识课程“厚人文”,通过文化传承、哲学教育、沟通协作及生命关怀,引导

学生进行人生和社会多方面的反思。岗位胜任力课程“强实践”,按

照生命周期进行疾病知识的讲授,突出“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使在校教育和岗位胜任力紧密结合。职业素养课程“重内化”,构建护理与人、护理与社会、护理与技术课程群7,形成“人文有底蕴,岗位能胜任,发展可持续”的高职卓越护士课程体系。

1.4课程教学改革(以成人护理为例)

1.4.1建设三维立体教学环境,与临床无缝对接,培养学生临床实战能力

依托江苏省示范实训中心,将多媒体教室与信息化仿真实训室加

以整合,形成理实一体化实训教室,兼有多媒体教室和高仿真实训室

双重功能。实训室配备了实时拍摄和转播设备,便于开展探究式学习;配备了高端仿真模拟人和临床救护仪器设备,便于开展实训演练。打

破传统专业课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模式,在仿真实训室以临床案例分析、团队协作、角色扮演等方式展开疾病诊断、处理等理论和技能教学,

学生可以扮演医生、护士角色,换位思考,体验护理岗位的职业要求

与价值。

1.4.2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拓宽学生知识面

信息技术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力工具8。我院组织教师建设

精品资源共享课,将与教学相关的图片、音频、视频、3D影像、Flash 动画等丰富的网络资源进行整合。学生课前根据教师在精品资源共享

课平台发布的教学任务进行自主学习,课上将知识点通过信息化手段

化难为易、理解记忆,课后进行网络测试以巩固知识。同时网络平台

设有师生交流互动论坛,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

1.4.3突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地位

高职护理专业探讨(3篇).docx

高职护理专业探讨(3篇) 第一篇:高职护理专业临床核心课程考试方法改革及实践 社会的发展、健康观念的转变、卫生保健体制改革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带来了护理工作模式的转变以及护士角色和护理功能的扩展。高职院校必须适应社会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重视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和岗位能力培养。多年来,高职院校在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对高职护理教育教学改革重要组成部分的考试方法却没有足够重视,考试方法明显滞后于整体改革进程,甚至制约了教学改革的深入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高职护理专业考试方法改革成为护理教育工作者急需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以高职护理专业临床核心课程为例,对考试方法改革进行探索与实践。 1护理专业临床核心课程 1.1核心课程的概念 核心课程是以社会基本需求和生活为核心,将若干重要的学科结合起来,构成一个范围较广的科目,并与其他学科相配合,成为每个学生所必修的课程。 1.2护理专业临床核心课程 护理专业临床核心课程主要包括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急救护理学等,是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对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质的培养起着关键作用,是学生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必须掌握的内容。

2临床核心课程考试方法存在的问题 2.1考试观念落后 教学管理者及教师对考试的本质、地位、作用、功能认识落后,没有摆脱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没有真正树立与职业院校人才观、质量观、教学观相适应的考试观。 2.2考试方法 单一,考核内容不全面 目前护理专业临床核心课程理论考试主要采用闭卷笔试这种单一的方式,技能考试主要采用单项技能操作考核方式。理论考试主要考查学生理论知识储备量和记忆能力,技能考试则注重操作流程及熟练性,缺失对职业素质、职业能力等的考核。这种考试方法与人才培养要求不一致,无法真实检验学生职业能力。 2.3考试重成绩轻过程 高职护理专业临床核心课程期末成绩评定基本采用“期末考试成绩(60%~70%)+平时成绩(30%~40%)”模式,其中期末考试成绩为卷面成绩,平时成绩主要参考学生到课率、作业完成情况及课堂表现。这种成绩评定方法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方面,期末卷面成绩所占比例过高,使得学生不重视学习过程,平时不学习,期末考试前突击复习;另一方面,平时成绩评定标准比较模糊,仅仅注重到课率、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学生作业抄袭现象比较普遍,忽略了知识与能力考核。 2.4技能考核项目少,考核标准不完善

2018各专业教学标准

附件2 XX专业教学标准(参考格式)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二、入学要求 普通高级中学毕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力 三、基本修业年限 解读:表格力求体现出专业与行业、职业等的对应关系。专业方向区分度大的,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进一步细分。 职业面向内容包括: 专业大类与专业类(对应2015版专业目录大类和中类) 对应的行业(对应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 主要职业类别(主要对应国家职业分类大典2015版,到小类) 主要岗位类别(需调研行业企业现行通用岗位类别) 职业资格(技能等级)证书举例(社会和行业认可度高的) 五、培养目标 解读:通用内容: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主要技术技能,面向×××等行业/职业类别/技术领域,能够从事×××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培养目标是对该专业专科毕业后3年左右能够达到的职业和专业成就的总体描述,同时还应包括学生毕业时的要求。培养目标应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六、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一)素质 (二)知识 (三)能力 解读:培养规格是对学生毕业时所应掌握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具体描述。这是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依据,也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起点和终点。 思想政治素质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能够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实践要求,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注意落实2017年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 文化素质 提出对毕业生文化素质的普遍要求,也可结合专业特点和职业面向提出进一步要求。 职业素质 一般应包括在职业道德、工匠精神、创新精神、信息素养、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环保意识等方面的要求。可综合写一条,也可分写2-3小条,200-300字。注意与中职和本科的区别。 身心素质 身体和心理健康方面的普遍要求,也可以结合专业特点和职业面向提出有关要求。 能力 专业的技术技能是最核心的能力,应结合专业特点,结合行业企业技术标准或规范、主要岗位(技术领域)要求等,注意对接产业发展中高端水平。在“职业面向”的基础上应细化出若干条目。600字以内。 注意,高职是高等教育一部分,作为高校毕业生应该具备的创新创业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等方面也应提出要求。 七、课程设置及学时安排 (一)课程体系 XXXX专业课程体系

护理专业教学标准

云南开放大学“中高衔接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 护理专业教学标准 专业名称:护理 专业代码:630201 招生对象: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助产、护理专业一年级在读学生。 学制:中高学制5年,实行弹性学制,最低毕业年限4年,学籍8年有效。 学历:开放教育专科 毕业要求 本专业最低毕业学分为76学分。 本专业实行完全学分制管理,学生获得的学分满足毕业最低总学分和各课程模块最低学分设置要求,达到最低毕业年限,满足各项毕业条件,可获得毕业证书。 就业面向 1、服务面向 主要面向医疗、卫生、康复和保健机构,从事护理、健康保健工作。 2、就业岗位(群) 护理人员。 培养目标与规格 1、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为体现职业教育服务地区经济与产业发展的特点,通过调研了解市场人才需求和岗位技能要求及生产过程技术要求等,由此进行工作岗位、工作职责、工作任务、工作能力与素质要求等综合分析,确定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和培养目标定位。 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

2、岗位职业资格标准分析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明确指出:“推行‘双证书’制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使有职业资格证书的毕业生取得“双证书” 的人数达到80%以上。”因此需要对岗位职业资格标准进行分析,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

根据以上分析,建议本专业学生获取下列职业资格证书: 3、培养目标 根据对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和对岗位职业资格标准的分析可确定护理专业培养目标为: 本专业培养适应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重点面向基层、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的应用型专门护理人才。 4、培养规格 (1)知识要求 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必须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掌握从事整体护理必须的护理学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规范的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的操作知识;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如伦理学等);熟悉急、难、重症病人的护理原则;熟悉基层医疗机构的管理程序和内容;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程序、文件制作以及科研论文的书写知识。 (2)技能要求 能够很好地适应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护理实践中的常见、主要问题,做好基层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工作。能够在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中观察,并结合自己实践不断提高;能够独立利用各种机会和工具(包括计算机网络等)查阅、并获取新的护理学相关知识;具有初步阅读英语书籍的能力;有一定的科研能力,能够撰写医学科研论文;能够和患者、同事以及各种社会关系进行正

护理人才需求调研报告范文

护理人才需求调研 报告

西宁地区护理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的健康要求不断提高,医学模式发生了转变,护理工作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健康为中心,工作内涵进一步深入、工作范畴进一步扩展。护理人才需求质高量大,对中国护理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一、护理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基本方法: 以《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 - )》为支撑,从宏观上把握行业的人才需求现状。此调研可作为中职护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指导。调研从护理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护理人才需求及层次结构能力方面的需求、护理行业人员从业现状与岗位分析,以下是我们的调研结果。调研方式以书面问卷为主,调研范围主要为西宁市地区二级以上医院17所,包括2所三级甲等医院,2所三级乙等综合医院,6所乡镇医院和9所社区卫生服务站。本次调研问卷共发放了100份,回收了93份,问卷回收率为93.2%。 二、护理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分析: 1、西宁地区护理行业发展状况与趋势 根据青海省卫生厅组织的对青海省“十二五”人才需求的调研预测,当前我省能够达到每千人有注册护士1.6人至1.7人,到对护理专业的需求量达到2500人。到2020年,按照《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20)》要求,这组数据将翻一番。据保守估计,未来五年共需要护理人员12220人,这还不包括州县和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需求量,其中,仅省人民医院就需要人员400名。

近年来,各级医院规模不断扩大,对中职大专层次以上护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逐年递增。按照到中国医护比例达到1∶1进行预测和规划 ,护理人才有巨大的就业空间。另外,尽管近年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相关服务得到加强,但临终关怀、老年护理、社区护理等医疗服务不能适应中国老年人口快速增长的需求。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级卫生院床位不断增加,对社区护理、老年护理的专业人才需求量也在不断地加大,就业形势看好。 2、西宁地区护理人才需求及层次结构能力方面的需求 ⑴护理人才需求 据专家统计,年末全省有卫生机构1655个,床位2.53万张。其中,医院160个,床位1.98万张;卫生院405个,床位4284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7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56个;妇幼保健院(所、站)21个。卫生人员3.40万人,其中,执业医师1.20万人,注册护士1.06万人。 西宁市现有各级医院、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共189个。卫生机构床位数5699张。全市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3695人,注册护士只有1977人,从事于社区护理工作的专业人员还是空白,各疗养院、敬老院均未有专业护理人员,护理人才需求明显不足。从千人口应该配备护士比例(标准千人比应为千分之三,而我市

2020护理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护理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1概述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遵循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的要求,深化高等学校本科护理学专业教学改革,提高护理学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举办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研制工作会议精神,参照《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一护理学专业》,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以护理学本科教育为主要适用对象,针对我国本科护理教育的基本情况提出要求。本标准既适用于全国各护理院校(系、专业),也认同不同地区和各护理院校(系、专业)之间的差异,尊重各护理院校(系、专业)依法自主办学的权利。各高校可根据自身的定位和办学特色,根据本标准制定护理学专业的教学质量标准,可对本标准中的条目进行细化规定,但不得低于本标准的相关基本要求。鼓励各高校高于本标准办学。本标准适用于护理学专业,助产专业可以参照执行。 办学标准分为基本标准和发展标准两个层次。 基本标准是护理学本科教育的最基本要求和必须达到的标准。各高校的本科护理学专业都必须据此制定教育目标和教育计划,建立教育评估体系和教学质量监控保障机制。基本标准以“必须”这一词语表示。 发展标准是护理学本科教育提高办学质量的要求和应该力争达到的标准。各高校的护理学本科专业应据此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护理学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标准以“应当”这一词语表示。 2适用专业范围 2.1专业类代码 护理学类(1011) 2.2本标准适用的专业 护理学(101101) 3护理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护理学专业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卫生保健事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比较系统地掌握护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基本的临床护理工作能力,初步的教学能力、管理能力、科研能力及创新能力,

河北高职学校-护理专业-专业建设方案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 护理专业 建设方案 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2011年12月

目录 一、建设背景与基础 (1) (一)建设背景 (1) (二)建设基础 (2) 二、建设思路与目标 (5) (一)建设思路 (5) (二)建设目标 (5) 三、建设内容 (8) (一)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8) (三)打造优秀教师团队 (9) (四)加强教学条件建设 (9) (五)探索中高职教育衔接的系统培养 (9) (六)拓展社会服务功能 (10) 四、建设资金预算 (10) 五、改革举措 (11) (一)深化校企合作,完善“2221式”人才培养模式 (11) (二)努力推进教学改革,促进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提高 (12) (三)提高教师素养,建设优秀教学团队 (14) (四)打造一体化课堂,完善实习实训条件 (16) (五)积极开展护理教学研究和科研研究,以科研促进教学 (17) (六)推进中高职衔接,探索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系统培养形式 (17)

(七)拓展社会服务功能 (18) 六、保障措施 (18) (一)组织保障 (18) (二)制度保障 (18) (三)资金保障 (18) (四)项目建设过程管理 (18) 七、预期成效 (19) 八、建设进度与绩效考核 (19)

专业建设负责人: 李志(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社会工作系主任教授)专业建设小组成员: 安月辉(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张军(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梁冰锋(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葛作然(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王珊(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助教) 李贺芝(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助教) 马晓卿(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助教) 苏倩(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助教) 行业企业: 张玉英河北省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 赵振彪河北省人民医院康复科主任 胡文清河北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康复科主任 穆瑞光石家庄人民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 李同建河北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护理部主任 曹美凤石家庄市第五医院护理部主任 张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妇产科护士长 任庆茹石家庄市第一医院外科护士长 一、建设背景与基础 (一)建设背景 1、行业与区域背景分析

护理专业建设方案 (1)

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护理专业建设方案 二○一一年九月 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护理专业建设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实施,以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为出发点,整体提高我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能力,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能力。我校确定将学校重点专业——护理专业作为“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专业。 按照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的通知(教高〔2008〕5号)》、《普通高等医学教育临床教学基地管理暂行规定》、卫生部《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等文件精神要求以及贵州省、遵义市的实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举办和规划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高等专科医药教育教学和专业建设。按照《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十二五”建设发展规划》的要求,本着以国家对高职高专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为基准,立足和突出技术应用性,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原则,制定本专业建设方案。 一、护理专业项目建设组织机构 项目组长:高晓勤

项目副组长:张武晓、徐华、罗仕蓉、常茗、冯黔溪 项目成员:郭家林、向光烨、张绍军、张文娟、唐布敏、汪漫江、钟正伟、蔡晓红、李明合、罗晓青、杨天琼、敖春、饶春艳、黄莹、安晓倩、陈姝、郭轶、刘丹丹、张萍 二、专业现状 1.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于2006年由两所国家级重点中专,即原遵义卫生学校和遵义中医学校组建而成。原遵义卫生学校从1956年建校开始举办中专护理专业,1994年开始举办举办5年制高职和“3+2”护理专业,2006年升专后,于2006年秋季开始举办专科护理专业,2009年开始与贵阳医学院联合举办成人本科护理专业。 2. 我校在50多年的办学过程中,为贵州省医疗卫生行业数以万计的护理人员,但仍然以中专为主,专科为辅。大量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员的社会需求是护理专业发展的根本保障。 3. 面对快速发展,竟争日趋激烈的社会现状,我校在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与数字校园建设、校企合作制度与管理运行机制建设、师资队伍与服务能力建设、教学管理与教学文件建设、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等方面都亟待提高,必须加强专业建设,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变革的需要,才能适应培养规格的提高。 4.重点和优先建设护理专业符合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 优化升级需要。经过3~5年的建设,使护理专业的教学基础更加厚实、教学经验更加丰富、专业文化底蕴深厚,教师梯队结构更趋合理,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同时,更加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使护理专业更具有优质的教学条件的良好的社会声誉。我校护理专业生源充足(2011年1次投档率高达100%)、报到率高(2011年达%),毕业生就业质量好(近3年专科护理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为%,年终就业率90%以上)、专业发展空间大,专业建设方案科学、合理、前瞻,符合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

护理专业调研报告(共8篇)

护理专业调研报告(共8篇) 护理专业调研报告(共8篇) 第1篇: 护理专业调研报告护理专业调研报告一总体思路 一、调研基本要求以国家规划纲要、部十二五规划、教职成8号和12号文等文件为指导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生就业状况及职业发展需求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措施二调研内容1.我省医疗卫生发展状况根据卫生部相关文件规定分析确定我省医疗卫生行业护理专业的发展动态及趋势2.医院及各级医疗机构护理人才结构状况与人才需求状况。 3.护理职业岗位对护士的知识及能力要求。 4.全省同类专业分布情况 5.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就业岗位发展调查分析 6.毕业生对培养过程的意见和要求 7.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质量反馈三调研方式1.问卷调查2.电话访谈3.重点走访访谈4.文献、评阅5.现场调研6.专题调研四调研范围1.山东省医疗卫生机构护理业务主管部门2.省内各市人才交流中心3.省内同类院校五调研对象1.医院的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及管理部门相关人员2.不同科室的护理人员、医生、患者3.护理专业历届毕业生4.护理专业在校生六调研过程近一年时间年至年。主要内容包括调研内容、访谈对象、访谈最终形成调研报告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方式、取得效果二、专业人才需求调研一人才需求的宏观背 景分析我省医疗卫生发展的十二五规划二护理专业从业人员基本 情况1.调研过程与方法2.从业人员现状数据我省护理人才需求状况。 根据医院、社区卫生及保健机构岗位要求为人才培养方案制 定提供依据。 结合毕业明确适应护理行业对专业知识、能力、素质要求表1医院调查基本情况3.从业人员状况分析三医院护理岗位用人的素质与能力要求1.调研过程与方法2.企业用人数据3.企业用人的素质与能力要求分析四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反馈1.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质量评价对毕业生社会能力、专业能力和方法能力进行调研分析2.毕业生反馈信息3.专业招生与就业岗位的地区分布情况4.在校生学_调研三、山东省高职院校同类专业现状调研全省高职院校同类专业布点及招生人数状况及分析。 四、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分析一就业岗位分析二岗位工作任务 与职业能力分析三培养目标五、专业教学改革及人才培养方案制 定建议确定毕业生总体评 第2篇: 护理专业调研报告护理专业调研报告 一、调研基本要求一总体思路以国家规划纲要、部十二五规划、教职成8号和12号文等文件为指导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根据医院、社区卫生及保健机构岗位要求结合毕业生就业状况及职业发

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普通高职、对口高职) 1.【专业名称】 护理 2.【专业代码】 630201 3.【招生对象】 普通高中毕业生/“三校生”(职高、中专、技校毕业生) 4.【学制与学历】 三年制专科 5.【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掌握护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及时发现和处理常见病、多发病、急危重症患者的健康问题并实施整体护理能力,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在医疗卫生服务第一线能从事护理、预防、保健、康复、宣教等工作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6.【就业面向与职业资格证书】 6.1职业面向 职业范围:各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及养老机构。 主要面向:在各级各类医院、妇幼保健院等医疗保健机构从事临床护理(岗位群)工作;在城区(或乡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事社区护理、预防保健、康复护理等社区护理(岗位群)工作;在养老机构从事老年护理、康复保健以及管理工作。 初始就业岗位:临床护理岗位护士、社区护理岗位护士、社区护理岗位管理员、养老机构护理员与管理员。 发展岗位:各护理岗位主管人员和负责人,平均升迁时间为5~10年。 6.2职业资格证书

7.【人才规格】 本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以下知识、能力与素质: 7.1 知识目标 (1)掌握护理基本理论和基础医学、健康评估和健康教育、临床护理、卫生保健等基础知识; (2)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与护理; (3)掌握急、危、重症病人的急救原则; (4)掌握常用药物的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和用药护理; (5)熟悉一定的人文、社会、护理伦理及相关法律知识。 7.2能力目标 (1)具有实施护理常用操作技术、治疗配合及检查配合能力; (2)具有对护理对象进行病情观察的能力; (3)具有应用护理程序对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实施整体护理能力; (4)具有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应急处理和配合抢救能力; (5)具有对常用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观察等用药护理能力; (6)具有健康教育和卫生保健指导能力; (7)具有病室(病人)的管理能力; (8)具有社区护理能力(社区护理方向); (9)具有重症监护能力(重症监护方向); (10)能较熟练地运用英语就护理专业相关内容与人沟通与交流(涉外护理方向); (11)具有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能够识读常用监护仪器的各项指标; (12)具有老年护理和健康指导能力(老年护理方向)。 7.3 素质目标 (1)具有以护理对象为中心进行心理抚慰、人文关怀、人性关爱的护理理念; (2)具有自学、负责、合作、敬业的职业素质; (3)具有一定的护理管理素质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4)具有良好的行为规范、职业道德和文明礼仪,尊重、理解护理对象的风俗习 惯和价值观; (5)具备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能够与个人、家庭、医务人员进行有效沟通与合作; (6)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及承受挫折和压力的能力; (7)具有慎独修养和自主学习能力;

【标准】高职专业教学标准

新疆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专业教学标准 二○一三年七月

目录 铁道车辆专业教学方案(三年制) (1) 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教学方案(三年制) (11) 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方案(三年制) (23) 铁道车辆专业教学方案(五年制) (39) 汉语预科教学方案 (63)

铁道车辆专业教学方案(三年制) 一、专业名称:铁道车辆 二、专业代码:520203 三、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中等学校毕业生 四、学制与学历: 学制:三年 学历:专科 五、就业面向 1、就业职业领域 本专业的毕业生主要面向铁道车辆部门,从事铁道车辆的检修与运用工作,也可在铁道车辆制造单位从事相关的工作。 2、初始岗位 初次就业岗位为中级工;目标岗位为高级工、技师。 3、发展岗位群 职业发展岗位为高级技师、工班长、车辆调度员、值班员、车间主任等。 六、培养目标与规格 1、培养目标 以培养铁道车辆专业职业能力为中心,使学生的、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适度的基础理论知识,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综合素质高;培养具有铁道车辆检修、运用、管理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2、职业岗位 主要从事车辆钳工、制动钳工、轮轴装修工、车辆电工、货车检车员、客车检车员、发电车乘务员、车辆乘务员等岗位的工作。 3、职业核心能力 (1)专业能力

①能熟练使用办公软件和熟悉常用专业软件; ②具有中级检车员(或车辆钳工、车辆电工)的操作技能,并依据劳动部门的要求通过相应的职业技能鉴定,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③具有客、货车主要零部件一般检修的操作技能; ④具有编制一般检修工艺文件的初步能力; ⑤具有简单的车辆运用检修有关组织能力; ⑥具有简单的车辆检修装备的改造、设计方面的初步能力; (2)方法能力 具有自觉、快速、有效学习铁道行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的能力;具有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能正确分析生活和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能有效利用网络、图书、文献获取信息的能力;合理制定铁道专业及相关专业施工方案、技术文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能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准确地进行自我评价的能力;从生产实践、人际交往等经历中吸取经验教训和积累技能的能力;能接收他人和社会评价的心理承受能力。 (3)社会能力 具有社会责任心、诚信的品质、恪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积极进取、工作负责、作业规范、注重细节等职业人格;具有团队协作能力、人际交往和语言交流能力;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立业创业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运用法律正确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4、毕业标准 本专业的毕业方式为完成毕业设计,成绩、学分、取得证书符合要求准予毕业。 1、课程成绩要求:在规定的年限内,考完本专业教学计划所规定的课程且考试成绩合格。 2、学分要求:在规定的年限内,修满本专业规定学分,学生的毕业学分不少低于128分。 3、证书要求: (1)学生参加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等级考试(CCT),并获取相应

高职护理专业的教学方法

高职护理专业的教学方法 [摘要]高职护理教学改革是必然的,文章提出高职护理专业教学方法改革的前提是:构建能力本位的教学模式、围绕学生对护理程序的认识来进行,并列举了培养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能力素质的教学方法。包括PBL教学法、案例式立体教学法、发现教学法、性为导向教学法和实习教学法。 [关键词]就业高职护理教学方法 高职教育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它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所谓以就业为导向可从三个方面来理解:第一,就业是第一位的,要千方百计地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第二,要能够就业,要想方设法地找到行业需求的可提供的就业岗位;第三,对学生的教育过程要始终贯穿就业技能、就业岗位素质养成等方面的内容。也就是说,高职教育是针对岗位训练技能的。21世纪的护士必须具备处理复杂临床问题的能力、与人有效合作的能力、沟通交流的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独立获取信息和自学的能力以及一定的科研能力。因此,高职护理教学必须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探索,提高教学质量,注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培养高质量、有特色的护理人才。 一、高职护理教学方法探索的前提 1.改变以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构建能力本位的教学模式。要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法,学生没有消化和理解老师灌输的知识,为了应付考试只能死记硬背。在技能实训中是应试操作、单项练,学生能记住很多护理专业知识,熟练掌握了很多操作技能,却不懂得在何种情境下使用,碰到情况束手无策。这种压抑幻想、强迫依从的“家长制作风”,漠视学生差异,扼杀了学生个性,使学生变成了“学习的奴隶”。现代职业教育强调教育的启发性,要求教师鼓励学生表现出与众不同的个性,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发现规律和原理,鼓励学生异想天开,启发学生求异思维和全息思维。 2.围绕学生对护理程序的认识来进行。护士的任务是帮助病人恢复健康、帮助健康的人提高健康水平,护生学习的性质是养成敏锐的观察力和综合分析判断能力,树立整体护理观念,能用护理程序解决患者的健康问题。所以,学生心中的护理如何生成,怎样护理,是护理教学要解决的主要任务。 第一,以探究护理诊断为目的。护理教学的真正意义在于使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做出护理诊断,采取护理措施去解决病人的健康问题。在教学中应鼓励、启发、诱导学生根据病人临床表现多提出问题,找出正确的护理诊断。 第二,以批判性思维的训练为核心。现代的护理不是从属于医疗,护士不再是单纯被动地执行医嘱和护理技术操作,而是应用科学的方法——护理程序对服

内科护理学课程标准

《科护理学》课程标准 (供护理、助产专业使用) 第一部分课程描述 一、课程性质 科护理学是高职高专护理专业临床护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学科,是建立在基础和临床医学、人文学基础上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 使学生能全面、系统地学习与掌握科疾病的基本知识,培养对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对常见病、多发病病情和用药反应的观察能力,对急危重症病人进行应急处理和配合抢救的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临床护理问题,经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掌握和了解大纲规定的教学容,也为其他临床护理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各系统疾病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 2.熟悉各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诊断治疗要点。 3.了解各系统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4.运用护理程序,写出各系统疾病的护理计划和护理措施,进行整体护理。 (二)技能目标 1.正确进行疾病的症状评估和病史采集。 2.制定护理措施。 3.进行科学的专科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 (三)职业素质和态度目标 1.具有乐观、开朗的性格,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 2.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严谨勤奋,自律能力强。 3.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团队协作能力强。 4.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三、教学方法 采用引导式、案例分析讨论式、启发式、PBL教学法、情景教学、案例教学、演示、讨论、模拟教学、临床见习等教学方法。 四、教学条件 1.课程教学团队 本课程教学必须由具备执业医师或护士执业资格并获得卫生技术系列职称的教师承担,有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的“双师”型专业教师,有理论知识扎实和临床护理经验丰富的临床一线教师,本课程有师德高尚、责任感强、团结协作精神好的教学团队。教师每年有1-2个月时间到临床进行护理实践,每60名学生有1位专职教师、1位校实训带教老师,每百名学生至少有20名临床实践现场带教老师。 2.教材选用情况: 以循序渐进、稳步提高为原则,采取选用、引进和自编相结合措施进行教材建设。 根据本课程培养目标和教学改革的需要选用的教材是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卫生部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科护理学》第2版,主编.秋萍。这一教材以培养技术型专业人才为本,贴近学生、贴近社会、贴近岗位,容新颖、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学生易于接受。我校科教研组成员在2009年完成《科护理学》配套的教学大纲、实训大纲、实训指导的编写工作。 课程组计划把本科教材放到“科护理学专题学习”上,适时更新和补充,形成国特色的以网络资源为主的数字化教材。 3.配套教室、实训室: 学校投入大量资金建设护理实训基地,现有护理实训基地2000多平方米,设有基础护理实训室、健康评估实训室、科护理实训室、外科护理实训室、模拟手术室、急重症护理实训室(ICU)、新生儿抚触实训室、妇产科护理实训室等。护理专业现有仪器设备总价达500多万。其中科护理实训室及模拟病房面积1200余平方米,拥有多媒体、诊查床、四大穿刺模拟人、穿刺包、胰岛素笔、血糖仪等一整套较完善的实训仪器设备等约135万,供学生课余时间开放练习。目前我校拥有三个“三甲”和三个“三乙”教学医院作为教学实训基地。吕一婷老师还专程到各教学医院培训带教老师。 在校园网络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网络视频系统,将《科护理学》的实训基地延伸到学生宿舍,学生能在宿舍里一边观看操作演示录像,一边相互练习各项操作技能,反复强化操作技能演示,弥补课堂上技能示时间的不足,教师定期抽查,从而达到熟练掌握各项护理操作技能。通过实训为护理学生巩固专业理论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科整体护理思维和基本技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4、试题库建设: (1)以护士执照考试的要求建设科护理学课程试题库,采用计算机随机出题目,由教研室主任最后审定。(2)护试题库应用于我校高职高专护理学生的通例考试,学校教学质量检验测定。 (3)护课程出题以护理、助产专业培养方针为基本依据,并服务于培养方针而开展教学工作。

护理专业《中医护理学》课程标准

护理专业 《中医护理学》课程标准 1.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 1.1 课程定位 《中医护理学》是护理学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专业课程,同时也是高职护理专业必修课程。中医护理学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研究中医护理理论和护理技术为主的一门学科通过本门课的学习使学生在理解中医学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运用中医护理理论和基本技能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进行中医护理奠定基础;同时为培养有中医护理理论和基本技能的高端技能型护理人才奠定基础。 表1.1 -1 课程定位表 本课程是高职护理专业必修课课程,考试课课程。 2. 课程教学目标

培养系统掌握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术;通过任务驱动、服务驱动来展开知识、技能的教学活动,突出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高职办学特色;使学生全面掌握或理解藏象、辨证、诊法、经络、腧穴等内容,能适应县级以上、城镇社区和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预防保健及康复护理的高素质、实用性技能型人才。本课程贯穿着职业素质教育,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操作技能训练;以期达到课程教学目标。 2.1知识目标 1.能正确解释中医的名词术语。 2.能解释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特点。 3.能区分中西医脏器的异同,熟悉理解中医各脏腑的功能,正常与异常的表现。 4.能解释理解人体的必需物质气血津液的概念、生成、运行、功能、关系。 5.能解释经络的概念、组成、十二经的分布规律;腧穴的含义、分类、作用。 6.能解释中药的四气五味概念和作用。 7.能用八纲进行辨证 2.2 能力目标 1.能正确的使用舌诊、脉诊诊病的方法。按照中医的问诊内容进行问诊。 2.学会中药的煎服方法 3.能熟练的用针灸、推拿、刮痧、火罐等中医方法护理疾病。 4.能正确运用各种取穴方法。在身上准确地找出常用的骨度折量寸。 5.能在身上找准40个以上的常用穴位,并能对常见病组方治疗。 2.3素质目标 1.培养自学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2.能用互联网、参考书收集信息。 3.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 4.注重实践能力的锻炼。 3.参考学时及学分 3.1参考学时 总学时36学时,其中理论课24学时,实训课12学时。 3.2课程学分 课程修完,考试合格给予课程学分分。 4.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

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三年制)

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三年制) (专业代码:630201) 一、招生对象及学制: 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或同等学历者。 学制:全日制三年。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需要,面向医疗、社区、康复、家庭 保健服务第一线,掌握护理职业岗位所需的基础 知识及技能,具备较强的临床护理、社区护理等 岗位的实际工作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人 文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毕业后能在各级 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 和健康保健等护理工作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 端技能型护理人才。 三、职业岗位群: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医疗卫生行业,可在 各级各类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 心、康复中心、老年服务中心等单位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等工作。 四、人才培养规格要求 1.知识要求 ①掌握现代护理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掌握急、慢性和重症病人的护理原则与急救的护 理配合;了解护理学科和医学技术发展动态。 ②掌握护理服务所必须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社会、人文等学科知识并能综合有效地运用

于护理工作中。 ③掌握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知识、方法。 ④具备必需的医疗卫生法规知识,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及法规,在职业活动中学会用法律保护护理对象和自身的权益。 2.能力要求 ①具有为护理对象的身体、心理、社会、文化等方面提供整体护理的能力。 ②具有规范的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操作能力。 ③具有对急危重症病人的初步应急处理能力和配合抢救能力。 ④具有对常见病、多发病病情和常用药物疗效、反应的观察能力和护理能力。 ⑤具有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技能、开展健康教育和卫生保健指导的能力。 ⑥具有一定的护理科研和护理管理能力。 ⑦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和较好的英语会话、专业英语阅读能力。 ⑧具有较熟练的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 ⑨具有良好的团结协作、沟通交流和合作的能力。⑩具有良好的适应第一线工作环境的基本能力;具有继续学习新知识和接受新技能的能力。 3.素质要求 ①思想道德素质: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吃苦耐劳,乐于奉献,有事业心和责

最新整理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教学标准试行.docx

最新整理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教学标准(试行)中 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 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教学标准(试行) —、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护理(100100)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 三、基本学制 3年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面向医疗、卫生、康复和保健机构等,培养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和健康保健等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技能型卫生专业人才。 五、职业范围 序号1对应职业(岗位)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专业(技能)方向 1I护士 护士执业资格 临床护理 2I护士、医疗救护员 护士执业资格、医疗救护员资格 急救护理

3I护士、护理员 护士执业资格 社区护理 4I护士、医疗护理员 护士执业资格、养老护理员资格 老年护理 说明可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和专业(技能)方向取得1或2个证书。 六、人才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 (—)职业素养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重视护理伦理,自觉尊重护理对象的人格,保护护理对象的隐私。 2.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医疗安全意识,自觉遵守有关医疗卫生的法律法规,依法实施护理任务。 3.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珍视生命,关爱护理对象,减轻痛苦,维护健康。 4.具有较好的护患交流与医护团队合作能力。 3 5.尊重护理对象的信仰,理解护理对象人文背景及文化价值观念。 6.具有从事护理工作的健康体质、健全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 1.具有护理专业相关的基础医学知识和技能。 2.具有基础护理的理论知识,规范、熟练的护理操作能力。

3.具有临床护理基本理论知识,规范的专科护理操作能力。 4.具有以护理对象为中心,韶决常见护理问题和安全给药的能力。 5.具有对护理对象进行健康评估、分析和解决临床常见护理问题的能力。 6.具有对护理对象进行病情变化、心理反应和药物疗效的观察能力。 7.具有病室和护理对象管理的基本能力。 8.具有初步开展社区护理、进行健康教育和预防保健的能力。 9.具有对老年人常见健康问题进行评估并实施护理的能力。 10.具有初步对传染病预防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的能力。专业(技能)方向急救护理 1.具有急救护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具有初步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应急处理和配合抢救的基本能力。 3.具有操作呼吸机、心电监护仪、输液泵、除颤仪等仪器的能力。专业(技能)方向社区护理 1.具有社区护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2.具有进行社区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3.具有对社区常见慢性病和传染病患者进行社区管理与护理的能力。专业(技能)方向老年护理 1.具有老年生理、心理、H常生活护理等方面的知识。 2.具有对老年人进行健康评估,对老年常见病进行防治与护理的基本能力。 3.具有对老年人进行自我保健指导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七、主要接续专业 高职:护理、助产本科:护理学 1老年护理

护理调研报告样本

护理调研报告样本 Sample of Nursing Research Report 汇报人:JinTai College

护理调研报告样本 前言:调研报告是以研究为目的,根据社会或工作的需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调研计划,即将被动的适应变为有计划的、积极主动的写作实践,从明确的追求出发,经常深入到社会第一线,不断了解新情况、新问题,有意识地探索和研究,写出有价值的调研报告。本文档根据调研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为核心,培养实用性护理人才为目标。 在整体护理观念的指导下,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技能,必要的护理基本知识。 实践技能是主体、是核心,使护生能够掌握规范的操作技能,能掌握吸氧法、吸痰法、洗胃法、导尿法、灌肠法、铺床法、生命体征的观察方法等,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较强的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机智灵活的应变能力,获取新知识的意识和创新能力。 并能初步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为护理对象服务。 护理工作的对象是人,现在护理工作的范畴已超出原有对病人的护理,扩展到对人的生命全过程的护理;从个体到群体的护理。

只要有人类存在的地方,就有着护理活动。 场所从医院扩展到社会和家庭,意味着护生将在预防、 治疗、保健、康复、计划生育、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等多种领域中为人类健康服务。 由于护理工作的对象是人,而人不仅有其生物属性,更 有来自心里、社会文化等不同方面的社会属性,这就充分体现了护理工作的艺术和精细所在。 由于护理工作的特殊性、神圣性和艺术性,因此要求护 士具有较高的素质。 护理服务的对象是人,而人的心理活动与个性特征是千 差万别的,同样的护理方法,同样的护理语言与态度,不一定适合所有的病人,因此,护理工作要做到灵活机智,针对性强,以最大限度满足病人的需求;为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护士要不断关注学科新的发展变化,及时补充自己知识体系中的欠缺与不足,善于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并能想办法解决问题,使自己不仅能跟上学科发展的步伐,还能有所创新。 通过临床调研,我发现临床与教学存在着操作上的差异,到病房实习,接触最多的是病人,了解甚深的是各种疾病,掌握透彻的是各项基础护理操作。

1.2016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类:护理类 专业类代码:6202 专业名称:护理 专业代码:620201 专业负责人:宛淑辉 护理系 二〇一五年十二月一日 铁岭卫生职业学院2016级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经过三年的专业护理教育,培养出适合现代护理人才市场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即掌握一定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及开展整体护理所必需的护理专业理论知识,具备规范的临床护理操作技能,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修养,能在辽宁省乃至全国各级各类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妇幼保健站等医疗卫生单位的护理岗位上,从事临床护理相关工作。 二、人才培养规格要求 (一)就业岗位:护理专业毕业生适应的职业岗位群(就业单位)有:医疗卫生机构(各类各级医院、疗养院、康复中心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预防保健、妇幼保健站、合资医院、国外医疗机构、涉外门诊等。 (二)基本素质 培养适合现代化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修养的高素质、高技能、可持续发展、具有核心能力、通融能力的高端技能型护理人才。在实际工作中能够熟练地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办公设备;具有一定的英语阅读和会话能力。 (三)职业能力结构 1、综合能力:(1)具备为护理对象的身体、心理、社会、文化等方面提供整体护理的能力;(2)具有对常见病、多发病病情和常用药物疗效、反应的观察能力和护理能力;(3)具有一定的护理科研和护理管理能力;(4)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和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能力;(5)具备医疗文献检索的初步能力;(6)具有良好的团结协作、沟通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2、核心能力:(1)具有规范的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操作及初步的分析和解决护理实践中一般问题的能力;(2)具有对急危重症病人的初步应急处理能力和配合抢救能力。 三、学制和招生对象 学制:三年 招生对象:高中学历、中专学历 四、课程设置 (一)课程设置简要说明 课程体系由两类三块构成,两类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三块为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包括理论课、实践课。) 公共课主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文化和身心素质。其教学内容(课程)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概论、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计算机基础、英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