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职计算机基础WORD 教案

中职计算机基础WORD 教案

中职计算机基础WORD 教案
中职计算机基础WORD 教案

中职计算机基础知识整理教学内容

中职计算机基础知识 整理

计算机基础知识 (初稿 2011/10/5) 1、计算机发展简史 第一代(1946-1957年)电子管 第二代(1958-1964年)晶体管 第三代(1964-1970年)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第四代(1971年至今)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2、我国计算机发展 我国电子计算机研究工作起步于1956年 1958年试制成功了第一台电子管数字计算机DSJ-1 3、计算机的特点 (1)运算速度快 (2)精确度高 (3)具有“记忆”功能和逻辑判断功能 (4)具有自动运行能力 4、计算机的性能指标 (1)字长 (2)主频 (3)运行速度 (4)内存储容量 5、计算机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1)科学计算

(2)数据处理 (3)过程控制 (4)计算机辅助系统 (5)人工只能 (6)网络应用 (7)多媒体应用 6、计算机的分类 (1)从计算机规模来分,有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和微型机。 (2)从信息表现形式和被处理的信息来分,有数字计算机(数字量、离散的)、模拟计算机(模拟量、连续的)、数字模拟混合计算机。 (3)按照用途来分,有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 (4)按采用操作系统来分,可分为单用户机系统、多用户机系统、网络系统和实时计算机系统。 (5)从字长来分,有4位、8位、16位、32位、64位计算机。 7、计算机的基本结构 冯·诺依曼体系模型计算机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部分组成。 8、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既为冯诺依曼原理,计算机体系设计思想是“程序存储和程序控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计算机硬件设备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部分组成。

大学计算机基础试题及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大学计算机基础模拟题 一、单选题 1、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C)组成。 A、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B、主机和外部设备 C、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D、主机箱、显示器、键盘、鼠标、打印机 2、以下软件中,(D)不是操作系统软件。 A、Windowsxp B、unix C、linux D、microsoft office 3、用一个字节最多能编出(D)不同的码。 A. 8 个 B. 16 个 C. 128 个 D. 256 个 4、任何程序都必须加载到(C)中才能被 CPU 执行。 A. 磁盘 B. 硬盘 C. 内存 D. 外存 5、下列设备中,属于输出设备的是(A)。 A、显示器 B、键盘 C、鼠标 D、手字板 6、计算机信息计量单位中的 K 代表(B)。 A. 102 B. 210 C. 103 D. 28 7、RAM 代表的是(C )。

A. 只读存储器 B. 高速缓存器 C. 随机存储器 D. 软盘存储器 8、组成计算机的CPU 的两大部件是(A)。A、 运算器和控制器 B. 控制器和寄存器C、 运算器和内存 D. 控制器和内存 9、在描述信息传输中bps 表示的是(D)。 A、每秒传输的字节数 B、每秒传输的指令数 C、每秒传输的字数 D、每秒传输的位数 10、微型计算机的内存容量主要指(A )的容量。 A.RAM B.ROM C.CMOS D.Cache 11、十进制数27 对应的二进制数为( D )。 A.1011 B. 1100 C. 10111 D. 11011 12、Windows 的目录结构采用的是(A)。 A、树形结构 B、线形结构 C、层次结构 D、网状结构 13、将回收站中的文件还原时,被还原的文件将回到(D)。 A、桌面上 B、“我的文档”中 C、内存中 D、被删除的位置

大学计算机基础操作题汇总

大学计算机基础操作题汇总解析 一.WORD 1.(2)字体、字号、两端对齐 各段行间距1.5倍:格式→段落→缩进和间距→行距 (3)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设置版式:在图片上右键→设置图片格式→版式 (4)设置页码和页码位置:插入→页码 (5)输入公式:插入→对象→Microsoft 公式3.0

2.(2)第一段首字下沉3行,距正文0厘米:选中要下沉段落→格式→首字下沉 (3)页面设置:文件→页面设置→页边距/版式(页眉)

(4)项目符号设置:格式→项目符号和编号→(点在除了“无”以外的图上)自定义→字符(修改字体和选择*号) 3.(3)设置红色、倾斜、下划线为单波浪线:选中修改段落 5.(4)设置页眉:视图→页眉和页脚 10.(2)各段行间距为2.5倍行距:格式→段落→缩进和间距→行距→多倍行距

(4)设置页脚:视图→页眉和页脚 13.(4)设置页面边框:格式→边框和底纹→页面边框 14.(2)表格边框:视图→工具栏→表格和边框(前面有√)→按要求画边框 15.整表垂直居中:全选表格→点居中 文字水平居中,数据水平右对齐:选中文字单元格→右键→单元格对齐方式→选水平居中 选择数据单元格→右键→单元格对齐方式→选水平右对齐 表中底纹为灰色-30%:选中需要灰色部分→(视图→工具栏→表格和边框(前面有√)→点击油漆桶

19.(2)替换文字:编辑→查找→替换→按要求输入文字

(3)底端加入页码,起始页码为2:插入→页码→位置(底端)→格式→起始页码给标题加上20%的样式底纹:选中标题→格式→边框和底纹→底纹→样式→20% (4)着重号:选中着重文字→格式→字体→着重号 (5)分栏:选中要分栏文字→格式→分栏→选择分栏栏数→选中分割线

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设计

中职《计算机基础》项目教学设计 ——用WORD制作电子报为例 课程内容:WORD排版操作 所属学科:计算机基础 课程学时:2节课 教学对象:中专一年级 学习环境:计算机机房,每人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学生可以上网查找所需要的资料 一、中职《计算机基础》项目教学设计基本流程概述 二、项目学习教学设计的背景

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是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笔者所在校是国家级重点学校,教学对象是刚入学的新生,他们对职业中专的学习,尤其是计算机课程的学习有较强的新鲜感。学习之初,让学生们多完成一些类似职业岗位要的任务,对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大有益处同时,有助于学生走出初中的学习模式,适应中专的学习,建立高效的学习方法,快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为学生将来主动适应工作需要奠定基础。 基于以上认识,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文档编辑与管理”模块的教学中,笔设计了用Word 制作电子报的任务。制作电子报虽在教学及研究中常常被采用,不新形式,但以制作电子报为学习Word的载体有无可替代的优势:(1)综合性强,及众多知识点,有一定难度,提高学生应用Word软件的实战水平;(2)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3)学生经历了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利用信息、表达信息过程,能够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电子报的主题为“我的职业目标”。专业技能是中职学生实现职业目标的基础中职生要成功地步入社会,寻找到适合自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就业平台,首先必须一技之长。职业教育即就业教育,学生入学时虽己选择了专业,但一些学生对自学习的专业缺乏深入的了解,专业思想不牢,学习意识不强。制作电子报“我的职目标”,要求学生立足自己的专业,规划出近期的职业目标。学生通过任务的完成,不仅能掌握Word图文混排、艺术化版面设计的技术,并且能加深对所学专业的认识熟知专业技能与就业的密切关系,巩固专业思想,激发学习专业技能的动力。在项目教学中,一个合适的项目可使学生形成学习的热情和期待完成的兴奋。 三、项目学习教学设计的理念 1.以实际问题的解决为中心 项目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解决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的过程来获得学习。因此,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项目学习教学设计主要是从学生现有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出发,结合职业学校不同专业特点,设计与之相关的问题,以实际问题的解决为中心来开展教学。2.从经验、项目和反思中获得学习在项目学习教学设计中,经验是项目的基础,学生要在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通过项目来验证方法正确与否,如果项目失败,则在此项目的反思过程中总结新的经验并改进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再次通过项目进行检验,依此类推。因此项目学习是“从做中学”、“从反思中学”以及“在学习中学会学习”的有机结合,是一个循环进行的项目—反思的过程,学生主要是通过交流已有的知识经验,并通过项目、反思来获得学习的。 3.注重操作技能培养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能力的掌握,对学生利用其解决工作和生活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至关重要,对其利用计算机进行学习的能力也是有着一定的影响。所以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项目学习教学设计中,教学的目标主要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为主,逐步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项目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教师在项目学习中只是作为学习的指导者,参与小组学习并适时给予恰当的指导,整个学习过程是在学生的相互协作中完成的。因此,项目学习教学设计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并通过适当的问题或情景等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强调团队合作 学生在项目学习的过程中,需要与小组成员相互交流经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并通过相互合作、互助来共同解决问题。这个过程更注重团队的合作能力,所以项目学习教学设计要强调团队合作,要让学生在项目学习中,既能发展智力、训练思维,又可以提高他们的团队意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37759

教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学院计算机学院 课程名称计算机应用基础主讲教师肖燕 职称讲师

第1章计算机基础 【教学目标】 1、解计算机发展概况; 2、熟悉计算机的分类、特点及应用; 3、掌握计算机中常用数制及计算机中数和字符的表示。 【教学重点】 数制及编码 【教学难点】 数制转换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 【教学工具】 粉笔+多媒体 【教学学时】 2学时 【教学过程】 1.引入 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办公、娱乐的重要工具,了解关于计算机的工作方式,以及会使用计算机成为大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 2.教学内容与设计 1.1 计算机的概述 1.1.1 计算机的基本概念 1.1.2 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 ①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 ②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 ③第三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④第四代:大/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1.1.3 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①字长 ②运算速度

③主频 ④存储容量 1.1.4 计算机的类型和特点 ①计算机的类型 按照计算机处理数据的方式分类:模拟计算机和电子数字计算机 按照计算机的应用范围分类:专用计算机和通用计算机 按照计算机性能指标分类:巨型机、大型机、中/小型机、工作站、微型机、单片机 ②计算机特点 运算速度快、运算精度高、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具有自动控制能力 1.1.5 计算机的应用 ①科学计算 ②数据处理 ③过程控制 ④计算机辅助系统 ⑤人工智能 ⑥电子商务 1.2 计算机中的常用数制 1.2.1 进位记数 ①进位记数制 ②进位记数特点: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 1.2.2 不同进位记数之间的转换 ①十进制数与二进制数的相互转换 整数:除2取余法小数:乘2取整法 ②十进制数与八进制数、十六进制数的相互转换 例(725) 10=(1325) 8 =(2D5) 16 ③二进制数、八进制数与十六进制数的相互转换 例(1011010101.0101) 2=(1325.24) 8

《大学计算机基础》Word第一次实验课操作步骤

1、字符格式设置(P72) ——设置标题 1)将标题“复活节”设置为:华文彩云、初号,红色,居中 2)字符间距:加宽2磅 3)文字效果:礼花绽放 4)字符底纹:浅黄 ——设置正文 5)第一段文字设置为:黑体、小四;加黄色下划线 6)其余正文部分设置为:幼圆、小四、黑色。 7)中文版式的设置:第一段文字中,给“每”字加增大圈号;给“教堂”两字加拼音。 2、段落格式设置(P75页) 1)首行缩进:设置正文部分所有段落首行缩进两字符。 2)左右缩进:设置正文第一段左、右缩进各5字符 3)行间距:设置正文第一段行间距为1.15倍行距 4)首字下沉:设置正文第二段复活节的“复”字首字下沉三行 5)边框和底纹:在“页面边框”中选择一种艺术性边框,给页面围上花纹。 3、分栏 1)设置正文最后一段分成两栏,加分隔线。 4、图文混排 ——图形设置(P93) 1)插入图片“复活节彩蛋”。 2)设置图片大小为高6.5CM,宽9.5CM(注意:取消“锁定纵横比”) 3)设置图片格式为“四周形环绕”,调整图片位置,使得第三段文字环绕在图片周围 4)插入剪贴画——类别“Web背景”、纹理。 5)设置剪贴画衬于文字下方。 6)设置剪贴画为“水印”效果。 7)将剪贴画设置为文档的背景图。 ——艺术字设置(P98) 8)在文档末尾插入艺术字“复活节的来历”,波浪形式样,华文行楷,40号 9)再设置艺术字格式,填充颜色为“双色过渡”填充效果,从桔黄过渡到海绿;线条颜色为黄色,1磅实线条。 完成效果如下图:

文字素材: 复活节 每年在教堂庆祝的复活节指的是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如果月圆那天刚好是星期天,复活节则推迟一星期。因而复活节可能在从3月22日到4月25日之间的任何一天。 复活节是最古老最有意义的基督教节日。因为它庆祝的是基督的复活,世界各地的基督徒都 要庆祝这一节日。复活节庆祝活动从四旬斋开始。四旬斋从圣灰星期三到复活节刚好四十天,

大学计算机基础试题

1在Word中,在页面设置选项中,系统默认的纸张大小是(B). A、16开 B、A4 C、B5 D、A3 2在Word中,若将光标快速地移到前一处编辑位置,可以(C). A、单击垂直滚动条上的按钮 B、Ctrl+Home C、Shift+F5 D、单击水平滚动条上的按钮 3在Word状态的编辑状态下,执行"文件"菜单中的"保存"命令后(A). A、只能将当前文档存储在已有的原文件夹内 B、可以将当前文档存储在已有的任意文件夹内 C、将所有打开的文件存盘 D、可以先建立一个新文件夹,再将文档存储在该文件夹内 4在Word文本中,当鼠标移动到正文左边,形成右向上箭头时,连续单击鼠标(B)次可以选定全文. A、1 B、3 C、2 D、4 5在Word的编辑状态,当前编辑的文档是C盘中的D1.DOC文档,要将该文件存储到软盘,应当使用的是(C). A、插入菜单中的命令 B、文件菜单中的"新建"命令 C、文件菜单中的"另存为"命令 D、文件菜单中的"保存"命令 6Word文档中选中一句,则应按住(D)键单击句中任意位置. A、左SHIFT B、右SHIFT C、ALT D、CTRL

7在word中可以建立几乎所有的复杂公式,通过下列哪种方法实现.A A、执行"插入"菜单的"对象"命令中选择公式编辑器 B、Excel公式 C、执行"插入"菜单中的"符号"命令 D、执行"格式"菜单中的"符号"命令 8在Word的编辑状态,执行"编辑"菜单中的"粘贴"命令后(D). A、被选择的内容移到插入点 B、剪贴板中的内容移到插入点 C、被选择的内容移到剪贴板 D、剪贴板中的内容复制到插入点 9Word中,当前已打开一个文件,若想打开另一文件(B). A、首先关闭原来的文件,才能打开新文件 B、两个文件同时打开 C、新文件的内容将会加入原来打开的文件 D、打开新文件时,系统会自动关闭原文件 10当前活动窗口是文档d1.doc的窗口,单击该窗口的"最小化"按钮后(C). A、关闭了d1.doc文档但当前活动窗口并未关闭 B、该窗口和d1.doc文档都被关闭 C、在窗口中不显示d1.doc文档内容,但d1.doc文档并未关闭 D、d1.doc文档未关闭,且继续显示其内容 11在Word 文档编辑中,使用(C )菜单中的"分隔符…"命令,可以在文档中指定位置强行分页. A、格式 B、编辑 C、插入 D、工具 12在Word窗口下,若要将其他Word文档的内容插入到当前文档中,可以使用"插入"菜单中的(C). A、符号命 B、图片命令 C、文件命令 D、对象命令 13设Windows处于系统默认状态,在Word编辑状态下,移动鼠标至文档行首空白处(文本选定区)连击左键三下,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设计

《计算机应用基础》 教学文件 | 专业:会计 班级:2017会计班 教师:卡依沙尔·阿不都热合曼学期: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 '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应用计算机学习的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信息道德及信息安全准则,培养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单元计算机基础知识 教学单 元 教学内容与要求教学提示与活动建议 计算机发展及应用领域了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过程及趋势, 列举各阶段发展的主要特点; 了解计算机在现代社会的工作与生活 中的各类应用; $ 了解数据与信息的概念及数据在计算 机中的处理过程 可以通过安排参观活动、收 集播放音视频资料等手段, 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计算机 的广泛应用 计算机系统基本组成了解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系统的组成, 以及主要硬/软件在系统中的作用; 了解计算机主要部件及其作用; 会利用数据存储单位区分存储空间大 小; 了解计算机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及其 对计算机系统性能的影响; 理解二进制基本概念及常用数制之间 的转换方法; ~ 理解ASCII码的基本概念,了解编码 规则; 了解BIOS在计算机系统硬件配置和管 理中的作用 可以通过对计算机实物的观 察与操作,让学生重点学习 输入/输出设备与计算机系 统主机接口的连接。使学生 在操作使用中认识并熟悉常 用设备,重点掌握键盘键位 分布及功能,逐渐达到熟练 使用键盘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设计方案

一、课程概况 本课程是讲授计算机文化知识和微机基本使用方法的入门课程,内容着重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技能,并兼顾实用软件的使用和计算机应用领域的前沿知识,为学生熟练使用计算机和进一步学习计算机有关知识打下基础。 本课程为模块化结构设计,课内72学时,4学分,一学期开设。其中:电视课(或CAI)10学时,上机实习52学时,定期辅导10学时。 二、课程教学媒体设置及内容安排 本课程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课程内容目前由5个知识模块组成,不同地区和不同教学机构可根据不同的专业需求自由选择不同的知识模块组合。课程内容及教学课时安排如下: 本课程教学媒体包括文字教材、录像教材、CAI课件及网上动态教学信息等。 文字教材: 《计算机应用基础(本科)》 录像教材: 《计算机应用基础(本科)》 录像教材内容安排

CAI教学光盘: 包括全部7个知识模块(含相应的学习效果测试系统),采用引导和交互方式教授课程内容。 三、教学手段及学习建议 本课程的教学手段应主要依靠已有的教学媒体。知识性的内容主要通过自学文字教材完成;操作技能必须通过上机实习完成;CAI教学光盘及学习效果测试系统的使用应贯穿学习过程的始终;录像教材将讲授课程的重点、难点和学习方法;定期辅导讲解普遍存在的问题和集中答疑。 学生在学习本课程前,应首先理解教学大纲内容,其次了解教学媒体的种类和功能,再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在学习过程中,应根据文字教材中提供的教学媒体配合使用方法和学习建议,采取下列步骤循序渐进地学习: 1. 阅读和预习学习内容; 2. 观看录像教材或CAI教学光盘; 3. 完成思考和作业题; 4. 上机实验; 5. 集中辅导和答疑; 6. 使用学习效果测试系统自测学习效果; 7. 通过自测结果发现问题,返回上述相关的步骤解决问题。 由于本课程特别注重对学生再学习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因此,上机实验在本课程的教学效果中起决定性作用,否则将可能无法通过考试。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 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二〇一二年九月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应用计算机学习的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信息道德及信息安全准则,培养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二、课程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计算机基本操作、办公应用、网络应用、多媒体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技能,使学生初步具有利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能力。 2. 使学生能够根据职业需求运用计算机,体验利用计算机技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发布信息的过程,逐渐养成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意识。 3. 使学生树立知识产权意识,了解并能够遵守社会公共道德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自觉抵制不良信息,依法进行信息技术活动。 三、教学内容结构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职业模块两个部分构成。 1. 基础模块(不含*号部分)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号部分是为适应不同专业教学要求而设立的内容,学校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基础模块总的教学时数为96~108学时。 2. 职业模块为限定选修内容,是结合基础模块进行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训练,教学时数为32~36学时。职业模块旨在提升学生在工作、生活中应用计算机的能力,教学中可根据需要选择内容。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本大纲对教学要求的层次表述 1. 对知识的教学要求分为了解、理解和掌握三个层次。

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设计

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设计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中职《计算机基础》项目教学设计 ——用WORD制作电子报为例 课程内容:WORD排版操作 所属学科:计算机基础 课程学时:2节课 教学对象:中专一年级 学习环境:计算机机房,每人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 学生可以上网查找所需要的资料 一、中职《计算机基础》项目教学设计基本流程概述 二、项目学习教学设计的背景 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是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笔者所在校是国家级重点学校,教学对象是刚入学的新生,他们对职业中专的学习,尤其是计算机课程的学习有较强的新鲜感。学习之初,让学生们多完成一些类似职业岗位要的任务,对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大有益处同时,有助于学生走出初中的学习模式,适应中专的学习,建立高效的学习方法,快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为学生将来主动适应工作需要奠定基础。 基于以上认识,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文档编辑与管理”模块的教学中,笔设计了用Word制作电子报的任务。制作电子报虽在教学及研究中常常被采用,不新形式,但以制作电子报为学习Word的载体有无可替代的优势:(1)综合性强,及众多知识点,有一定难度,提高学生应用Word软件的实战水平;(2)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3)学生经历了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利用信息、表达信息过程,能够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电子报的主题为“我的职业目标”。专业技能是中职学生实现职业目标的基础中职生要成功地步入社会,寻找到适合自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就业平台,首先必须一技之长。职业教育即就业教育,学生入学时虽己选择了专业,但一些学生对自学习的专业缺乏深入的了解,专业思想不牢,学习意识不强。制作电子报“我的职目标”,要求学生立足自己的专业,规划出近期的职业目标。学生通过任务的完成,不仅能掌握Word图文混排、艺术化版面设计的技术,并且能加深对所学专业的认识熟知专业技能与就业的密切关系,巩固专业思想,激发学习专业技能的动力。在项目教学中,一个合适的项目可使学生形成学习的热情和期待完成的兴奋。 三、项目学习教学设计的理念 1.以实际问题的解决为中心 项目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解决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的过程来获得学习。因此,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项目学习教学设计主要是从学生现有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出发,结合职业学校不同专业特点,设计与之相关的问题,以实际问题的解决为中心来开展教学。 2.从经验、项目和反思中获得学习在项目学习教学设计中,经验是项目的基础,学生要在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通过项目来验证方法正确与否,如果项目失败,则在此项目的反思过程中总结新的经验并改进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再次通过项目进行检验,依此类推。因此项目学习是

大学计算机基础word练习题及详解答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word练习题及详解答案

————————————————————————————————作者:————————————————————————————————日期: 2

3 / 18 操作要求 1. 对正文进行排版,其中: (1)章名使用样式“标题1”,并居中; 编号格式为:第X 章,其中X 为自动排序。(本小题1分) (2)小节名使用样式“标题2”,左对齐; 编号格式为:多级符号,X.Y 。 X 为章数字序号,Y 为节数字序号(例:1.1)。(本小题1分) (3)新建样式,样式名为:“样式0000”;其中: a. 字体: - 中文字体为“楷体_GB2312”, - 西文字体为“Times New Roman ”, - 字号为“小四”; b. 段落: - 首行缩进2字符, - 段前0.5行,段后0.5行,行距1.5倍; c. 其余格式,默认设置。(本小题1分) (4)对出现“1.”、“2.”...处,进行自动编号,编号格式不变; 对出现“1)”、“2)”...处,进行自动编号,编号格式不变。(本小题1分) (5)将(3)中的样式应用到正文中无编号的文字。 注意:不包括章名、小节名、表文字、表和图的题注。(本小题1分) (6)对正文中的图添加题注“图”,位于图下方,居中。 a. 编号为“章序号”-“图在章中的序号”, (例如第1章中第2幅图,题注编号为1-2) b. 图的说明使用图下一行的文字,格式同标号, c. 图居中。(本小题1分) (7)对正文中出现“如下图所示”的“下图”,使用交叉引用, 改为“如图X-Y 所示”,其中“X-Y ”为图题注的编号。(本小题1分) (8)对正文中的表添加题注“表”,位于表上方,居中。 a. 编号为“章序号”-“表在章中的序号”, (例如第1章中第1张表,题注编号为1-1) b. 表的说明使用表上一行的文字,格式同标号。 c. 表居中。(本小题1分) (9)对正文中出现“如下表所示”的“下表”,使用交叉引用, 改为“如表X-Y 所示”,其中“X-Y ” 为表题注的编号。(本小题1分) (10)为正文文字(不包括标题)中首次出现“Access ”的地方插入脚注,添加文字“Access 是由微软发布的关联式数据库管理系统”。(本小题1分)

初中计算机基础教案设计

时磊忖呎… [教学标题]第三篇文字处理软件WORD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Microsoft Office 2000组件;掌握Word的窗 口组成;掌握在Word中进行文本录入、编辑等操作方法;熟练掌握Word中文档排版方法-------------- 文字排版、段落排版;掌握Word中表格数 据的输入、编辑;Word中表格边框和底纹的设置;图文高级混排; [教学重点]掌握Word的窗口组成;掌握在Word中进行文本录入、编辑等操作方法;熟练掌握Word中文档排版方法——文字排版、段落排版;掌握Word 中表格数据的输入、编辑;Word中表格边框和底纹的设置;图文高级混排;[教学难点]在Word中进行文本编辑操作方法;Word中文档排版方法文字排版、段落排版;Word中表格数据的输入、编辑;Word 中表格边框和底纹的设置以及图文混排;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实物演示(或投影演示)等直观教学 法 [教学过程] 第七章WORD基本操作 第一节Office 2000组件 一、Microsoft Word2000 字处理软件 1、能够处理各种类型的文本文件,比如书信、备 忘录、商务计划、论文、研究报告等等; 2、文本中插入表格、图片集、图形等等。

时需Sr彳 二、Microsoft Excel2000 电子表格处理软件 制作数字报表,广泛应用于财务、统计等工作领域。 三、Microsoft Powerpoi nt2000 幻灯演示软件 创建多媒体演示文稿,应用于教学、广告宣传等领域。 四、Microsoft Outlook 桌面信息管理系统 收发电子邮件,管理约会、计划、任务等商务信息, 并可通过网络和小组其他人共享信息等 五、Microsoft Accessd2000桌面数据库管理系统输入、组织 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查询、排序、搜索 生成报表 第二节Word窗口 一、窗口组成 二、命令的组成1、工具栏 (1)常用工具(P120) (2)工具栏的消隐和定制操作:视图/工具栏 2、主菜单 主要功能的介绍(P120) 3、快捷菜单操作:右击对象 4、联机帮助三、退出Word

湖南大学计算机基础试题题库及答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试题题库及答案 一、单选题练习 1.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C)组成。 A.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B.主机和外部设备 C.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D.主机箱、显示器、键盘、鼠标、打印机 2.以下软件中,(D)不是操作系统软件。A.WindowsxpB.unixC.linuxD.microsoftoffice 3.用一个字节最多能编出(D)不同的码。 A.8个 B.16个 C.128个 D.256个 4.任何程序都必须加载到(C)中才能被CPU执行。 A.磁盘 B.硬盘 C.内存 D.外存 5.下列设备中,属于输出设备的是(A)。 A.显示器B.键盘C.鼠标D.手字板 6.计算机信息计量单位中的K代表(B)。 A.102 B.210 C.103 D.28 7.RAM代表的是(C)。 A.只读存储器 B.高速缓存器 C.随机存储器 D.软盘存储器 8.组成计算机的CPU的两大部件是(A)。 A.运算器和控制器B.控制器和寄存器C.运算器和内存D.控制器和内存 9.在描述信息传输中bps表示的是(D)。 A.每秒传输的字节数B.每秒传输的指令数 C.每秒传输的字数D.每秒传输的位数 10.微型计算机的内存容量主要指(A)的容量。 A.RAM B.ROM C.CMOS D.Cache 11.十进制数27对应的二进制数为(D)。 A.1011B.1100C.10111D.11011 12.Windows的目录结构采用的是(A)。 A.树形结构B.线形结构C.层次结构D.网状结构 13.将回收站中的文件还原时,被还原的文件将回到(D)。 A.桌面上B.“我的文档”中C.内存中D.被删除的位置 14.在Windows的窗口菜单中,若某命令项后面有向右的黑三角,则表示该命令项(A)。A.有下级子菜单B.单击鼠标可直接执行 C.双击鼠标可直接执行D.右击鼠标可直接执行 15.计算机的三类总线中,不包括(C)。 A.控制总线B.地址总线C.传输总线D.数据总线 16.操作系统按其功能关系分为系统层、管理层和(D)三个层次。 A.数据层B.逻辑层C.用户层D.应用层 17.汉字的拼音输入码属于汉字的(A)。 A.外码B.内码C.ASCII码D.标准码 18.Windows的剪贴板是用于临时存放信息的(C)。 A.一个窗口B.一个文件夹C.一块内存区间D.一块磁盘区间

计算机基础教案(完整版)-计算机基础

课程名称:计算机应用基础学期授课计划教师:

一、组织教学 点名,清点人数,安定课堂秩序 二、复习旧课 这是同学们学习计算机的第一门课程,通过提问等方式了解学生以前对计算机的了解学习情况,让同学们了解为什么要学习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介绍本门课程的内容及学习安排,鼓励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和新的面貌投入到新的课程中开始学习。 三、讲授新课 (一)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1.第一台计算机:“ENIAC”1946年诞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2.计算机的发展阶段 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计算机时代 第二代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时代 第三代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 第四代计算机: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 (可简单介绍我国计算机的发展) 3.计算机的特点 运算速度快 计算精度高 存储能力强 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 具有自动执行程序的能力 (二)计算机的典型应用 1.科学计算 2.数据处理 3.过程控制 4.计算机的辅助功能(CAI、CAD、CAM) 5.计算机网络 6.人工智能 四、巩固新课: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的特点 计算机的应用 五、布置作业 课后习题 教案首页

一、组织教学 点名,清点人数,安定课堂秩序 二、复习旧课 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的应用 三、讲授新课 (一)计算机系统结构(五大部件) 1.计算器:计算机中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部件 2、控制器:用以控制和协调计算机各部件自动、连续执行各条指令 3.存储器:用来保存各类程序和数据信息 4.输入设备:用于从外界将数据、命令输入到计算机的内存供计算机处理 5.输出设备:用于将计算机处理后的结果信息,转换成处界能够识别和使用的数字、文字等信息。(二)计算机工作原理 冯·诺依曼原理 (三)微型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1.字长:计算机运算部件一次能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 2.速度 3.存储系统容量 存储容量以字节为单位,1个字节由8位二进制位组成 位(Bit)字节(Byte) 1KB=1024B 1MB=1024KB 1GB=1024MB 提问:1MB容量能存储多少汉字? 4.可靠性 5.可维护性 6.性能价格比 (四)计算机的软、硬件系统 1.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1)中央处理器(CPU) 包括运算器和控制器两面大部件,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 (2)存储器 1)内存储器 RAM:随机存储器 ROM:只计存储器 2)外存储器:磁盘、光盘、磁带等 (3)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光笔等 (4)输出设备 显示器:阴极射线管显示器(CRT) 液晶显示器(LCD) 打印机 (5)总线:指系统部件之间传送信息的公共通道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计划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工作计划 ----姓名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应用计算机学习的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信息道德及信息安全准则,培养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二、课程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计算机基本操作、办公应用、网络应用、多媒体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技能,使学生初步具有利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能力。 2. 使学生能够根据职业需求运用计算机,体验利用计算机技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发布信息的过程,逐渐养成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意识。 3. 使学生树立知识产权意识,了解并能够遵守社会公共道德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自觉抵制不良信息,依法进行信息技术活动。 三、教学方法 在本课程教学中,应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作为主体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应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组织中的主导作用,提倡结合现有教学条件,灵活选择、运用教学方法。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强调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应充分发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特点,利用计算机的图、文、音、视、动画等手段,生动灵活地表现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情境。 通过实际应用等方式切入课程内容,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知,结合计算机上机操作以及多媒体教学,进一步丰富课程内容。课堂教学运用兴趣引导法、任务驱动法、案例法、情景创设、协作交流、自主学习、讨论法、类比法等方法。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大学计算机基础(Windows 10+Office 2016) 试卷6(含答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Windows 10+Office 2016微课版)》 试卷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 (共20题,每题1分。) 1.在Excel中,数据库中的行是一个()。 A.域 B.记录 C.字段 D.表 2.在Word中,若想删除单个字符,并且光标在该字符后,可使用()方法。 A.按Backspace键 B.按Delete键 C.按Tab键 D.按空格键 3.制表符就是用户使用键盘上()键输入的字符,在屏幕上以“→”显示。 A.Tab B.Enter

C.Ctrl D.Alt 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多媒体硬件的是()。 A.扫描仪 B.视频卡 C.音频卡 D.加密卡 5.电子邮件发送系统使用的传输协议是()。 A.HTTP B.SMTP C.HTML D.FTP 6.工作表标签显示的内容是()。 A.工作表的大小 B.工作表的属性 C.工作表的内容 D.工作表名称 7.Excel中,一个完整的函数包括()。 A.“=”和函数名

B.函数名和变量 C.“=”和变量 D.“=”、函数名和变量 8.动画元素虽能使网页更加生动,但动画文件通常比较大,若网页中动画过多则会降低网页(),造成网页打开速度变慢甚至不能打开的情况,因此网页中动画不宜过多。 A、色彩 B、整体质量 C、美观 D、下载速度 9.我国在涉及网络信息安全方面的条例和办法有()。 A.《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 B.《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国际联网管理办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D.以上都是 10.在Excel中,图表是数据的一种视觉表示形式,图表是动态的,改变了图表()后,Excel会自动更改图表 A.X轴数据 B.Y轴数据 C.所依赖的数据

大学计算机基础(Windows10+Office 2016)教学教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Windows10+Office 2016)》 教学教案 第1章 课时内容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授课时间90分钟课时 2 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和基本概念。 ?熟悉计算机的结构和原理。 ?了解科学思维与计算思维的相关知识。?掌握数制及不同数制之间的转换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和基本概念。?熟悉计算机的结构和原理。 教学难点?了解科学思维与计算思维的相关知识。?掌握数制及不同数制之间的转换方法。 教学设计1、教学思路:(1)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基本概念及特点,让学生对于计算机有 一个初步的认识;(2)针对计算机中的思维模式进行具体讲解;(3)详细介绍计算机中的信息表示以及不同数制,使学生掌握不同数制之间如何进行转换; (4)最后安排练习、思考与提高。 2、教学手段:(1)由浅入深,从基础理论知识开始,针对计算机基础内容进行大致 介绍;(2)分小点讲解理论知识,具体细化到各指标类别。 3、教学资料及要求:除教材中讲解的知识,学员可以查阅一些课外书籍,对于基础 理论知识加以巩固。 教学内容 讨论问题:1、计算机在生活中带来了哪些作用? 2、八进制、十六进制、二进制三者之间如何进行转换?内容大纲:具体可结合本章的PPT课件进行配合讲解。 // 1.1计算机的发展 1.1.1 早期的计算工具 1.1.2 机械计算机和电机计算机的发展 1.1.3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探索 1.1.4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蓬勃 1.1.5 计算机的发展展望 // 1.2 计算机的基本概 1.2.1 计算机的定义和特点 1.2.2 计算机的性能指标和分类 1.2.3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和工作 1.2.4 计算机的结构与原理 // 1.3 科学思维 1.3.1 实证思维

大学计算机基础word基础知识点

撤消和恢复键入,输入法、中英文、全半角切换,选中对象后再进行操作 1.字体:字体,字号,字形,颜色,斜体,下划线,下划线颜色,文本效果,字符间距 开始——字体 2.段落:对齐方式,首行缩进,左缩进,右缩进,行距,段前段后间距 开始——段落 3.首字下沉:下沉字体,下沉行数,距正文距离 插入——首字下沉 4.分栏:栏宽相等与不等 页面布局——分栏(注意不要选中多余的换行键!) 5.图形:自选图形形状,填充色,线条颜色,环绕方式,添加文字,设置图形的显示比例,透明度的调整,叠加次序,旋转角度,高度与宽度设置 插入——形状,插入完成后单击选中该图形即可对其进行格式上的设置 6.图片(剪贴画):亮度与对比度的调整,图片的裁剪,显示比例,水印效果 插入——图片,插入完成后单击选中该图片即可对其进行格式上的设置 7.文本框:插入,文本框填充效果,设置文本框的具体大小 插入——文本框(最好先选中文本再插入) 8.边框和底纹:设置页面边框,边框形状,颜色及宽度 开始——边框和底纹 9.页面设置: 页面布局——页面设置 10. 添加批注: 选中文本后——审阅——新建批注 11.表格:插入,在表格中画斜线,内容的对齐方式 插入——表格 12.文本的移动与复制 Ctrl+X剪切,Ctrl+C复制,Ctrl+V粘贴 13.艺术字:插入,设置艺术字的样式,环绕方式,艺术字的字号,字形,字体,艺术字的填充颜色,字符间距,三维效果样式,三维深度,三维颜色 插入——艺术字。插入完后在艺术字工具栏上进行格式更改 14.添加与修改项目编号,设置编号的字体,字形 开始——项目符号、编号 15.查找与替换,全部替换,全部查找 开始——查找,替换 16.文本转换成表格(用Tab键分割) 插入——表格——文本转换成表格 17.表格转换成文本 选中表格——布局——转换为文本 18.word表格:计算总分和平均分,单元格对齐方式,表格的内边框与外边框线形,添加底纹 布局——公式,设计——底纹、边框

计算机基础教案设计(周南岳版)

1.1 了解计算机 教学目标: 1.基本知识 (1)能结合自己的日常观察和了解的图片、文字资料,描述计算机在生产、生活、工 作、科研、国防等场合的应用,并能说出各种应用领域的特点。能够表述计算机 技术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2)通过图片、文字记载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史过程,认识计算机的分类与各类的特 点。描述计算机在社会、生活、工作中的应用,从而体会在信息时代,计算机推 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所起的作用。 (3)能够结合计算机应用的具体事例,结合计算机发展及在生活、工作、社会各个不 同场合中的应用给社会经济带来的进步,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世界 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2.操作技能目标 (1)通过阅读资料,理解计算机发展各阶段的特点。能够说出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 (2)通过收集资料,了解计算机发展趋势及特点。能够说出计算机的主要特点,列举 计算机分类产品及使用场合。 教学分析与准备: 1.教学重点 (1)计算机发展及分类; (2)计算机的特点及应用。 2.教学难点 (1)识别并区分计算机发展阶段; (2)收集计算机应用与发展的案例,描述计算机发展的趋势。 3.教学策略 启发式教学,从生活实例中搜集与计算机相关的信息,帮助学生了解计算机,探讨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 4.课时安排 2课时(45分钟×2) 5.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室 学习过程:

课堂小节: 通过本课的学习,对计算机有一个初步的了解。重点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和计算机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课题名称:1.2 认识微型计算机 教学目标: 3.基本知识 (4)通过展示典型的微型计算机产品,认识组成微型计算机系统的主要外部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显示器、键盘、音箱、鼠标、打印机。 (5)通过图1-3所示“微型计算机系统组成”示意,知道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份组成, 熟悉硬件和软件所包括的主要容:硬件的主机和外设;软件的种类。 (6)通过实例,认识微型计算机的主板系统单元电路组成的电子器件的名称及其功能:CPU、存 储器、主板(南桥、北桥)芯片组、总线、BIOS和CMOS、插槽。 (7)通过实例熟悉微型计算机主板接口的名称:键盘、鼠标、USB、声音输入/输出、网卡、1394 火线输入、光纤输出、显示器、硬盘等。 (8)通过实例熟悉常用的外存储器设备的种类及使用特点:硬盘、闪盘、光盘及光盘驱动器等。 4.操作技能目标 (3)能够描述微型计算机主板上的主要器件对计算机系统运行性能的影响。 (4)能够区别具有多种功能主板接口类型及作用。 (5)能够描述常用的外存储器设备的使用特点,并正确选用。 教学分析与准备: 1.教学重点 (3)认识微型计算机系统外部主要组成设备。 (4)主板上的主要部件的性能对微型计算机系统的运行的影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