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五课 第四节 说一不二--避免歧义

第五课 第四节 说一不二--避免歧义

第五课 第四节 说一不二--避免歧义
第五课 第四节 说一不二--避免歧义

第五课言之有理

第四节说“一”不“二”——避免歧义

本节学习重点

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了解如何辨析和分化语句歧义,从而在语言表达中避免引起交际障碍。学习重点是了解语句歧义的产生原因、歧义句的类型,并且学会消解语句歧义的方法。

课堂活动:

“费解”是一句话不知道怎么讲,“歧义”是一句话有两种讲法。虽然有这么个分别,论效果是一样的:说话不明白,要读者伤脑筋。

(1)两种解释一正一误。歧义这个毛病也有轻重之分。有时候两种解释显然是只有一种是对的。这虽然不至于影响读者的了解,可是要他猜测一番,使他的时间和精神受到不必要的损失。例如:

①“把赵树理的作品翻译成外国文字,一定要用适当的语言来翻译,否则所翻的作品就不是作者的面貌。”

②“一辆乳黄和深红色的电车飞驰过去。”

③“一边站着一个孩子,看来年纪还很小。”

④“因为是冬季,没有看到耕种的情形,只看到秋季的收获。”

⑤“区代表四十九人,妇女代表倒占了二十一人。”

⑥“小屋分成两间,客堂和厨房连在一起,另一间关上了门的房间显然是卧室。”

⑦“召开了各校学生家长妈妈会。”

⑧“在这几天里,我们的身体和精神都有很大的收获,体重逐日增加(最高的达五公斤),精神非常愉快。”

解析:

①“所翻的作品”可以指原作,也可以指译文,但是从整句来看,自然是指译文,该说“翻出来的作品”。

②容易使人误会当中漏了“一辆”二字,以为是两辆颜色不同的电车。应该把“和”字改“夹”字,或是在“一辆”底下加“漆了”二字。

③“一边站着一个孩子”,让人疑心有两个孩子,其实只有一个。把“一边”改作“旁边”,就不会引起误解了。

④“秋季的收获”,似乎是指秋季的收获情形。但是冬季里看不到秋季的收获情形,看到的是“秋季的收获物”。

⑤读者可能把区代表和妇女代表看成两种身份不同的代表,其实妇女代表也是区代表。“妇女代表”的“代表”二字宜删,否则应该在前头加上“其中”二字。

⑥“客堂和厨房连在一起”可以解释是客堂和厨房的相接,也可以解释是客堂兼做厨房。前面说“分成两间”,可见第二种解释是正确的,应该说“一间是客堂兼厨房,另一间……”。⑦可能解释成“学生家长会”和“妈妈会”,但实际上这一定是二而一的东西。应该改作“‘妈妈会’(学生家长会)”。⑧很可能使人误会是逐日增加的量最高有五公斤,这当然不是事实。应该把“逐日”改作“都有”。

(2)两种解释都可能。这种错误比前一种更严重,因为两种解释都讲得通,读者就无从知道你的真意所在了。例如:

⑨“所以能有这些收获,除去领导上的努力及工人们的自觉要求外,并在各个班以四个人组织了检查小组,在读报时间进行检查和督促。”

⑩“现全渠已勘测完毕一百四十四华里。”“不管实际情况及个别成员水平的还不够……其中只有极少数的译作能真正译出原作的风格和语言的一致性。”

解析:

⑨可能是每班组织一个四人检查小组,也可能是各班共同组织一个四人检查小组。

⑩没说全渠究竟有多长。如果全长一百四十四华里,那么该说“全渠一百四十四华里,现已勘测完毕”;如果一百四十四华里只是全渠的一部分,那么不能说“完毕”,该说“现全渠已勘测了一百四十四华里。”的歧义是:(甲)不管“实际情况”及“个别成员的水平还不够”,(乙)不管“实际情况及个别成员水平”的还不够。的歧义是:(甲)原作的“风格”和“语言”一致,(乙)译作的“风格和语言”和原作的“风格和语言”一致。

结构切分不同的例子:(1a)“我们∣三个一组。”(1b)“我们三个∣一组。”(1a)“三个一组”是“我们”的谓语,(1b)“一组”是“我们三个”的谓语。

赵元任在《汉语中的歧义》中举了一个有四种意义的例子:

(3a)“叫:‘汽车,快点儿!’”(3b)“叫汽车,快点儿!”(3c)“叫汽车∣快点儿。”(比乘电车什么的)(3d)“叫∣汽车快点儿。”(3a)由“叫”字引进一个命令句,是对出租汽车说的。(3b)是两个命令句,是对身边的某人说的。(3c)是一个陈述句,“叫汽车”是主语,“快点儿”是谓语。(3d)是一个直接命令句(对身边的某人)包含一个间接命令句(对出租汽车)。

有一个老笑话:有一个人赴宴,看见席上有板鸭,恍然大悟,说:“以前我不知道咸鸭蛋是哪里来的,现在知道了,原来是咸鸭生的。”对于“咸鸭蛋”的正确的和错误的理解可以用不同的结构分析来说明:(4a)“咸∣鸭蛋。”(4b)“咸鸭∣蛋。”

曾经有一位中学语文教师解释“不要求全负责”,说是“不要要求人家负全部责任”。一时传为笑谈。(5a)是正确的分析,(5b)是错误的分析:(5a)“不要∣求全负责。”(5b)“不要求∣全负责。”

知识点讲解:

歧义的分类:教科书95页。

口头歧义

?口头歧义是指读音相同而意义不同造成的歧义。

经常吃这东西能zhì癌

产品全bù合格

岸边停着一艘yóu船

我买10斤shí油

词汇歧义

?词汇歧义是指某个形式相同而意义不同的词语造成的歧义。

同形同音歧义:他原来住这里

(“以前”或“发现了真实情况”)

同形多义歧义:菜不热了

(“不热了,凉了”或“加热”)

同形多音歧义:还欠款四万元

(“hái,仍旧”或“huán,归还”)

?组合歧义是同一类型的结构都可能会有歧义。

如“咬死了猎人的狗”、“撞倒了他的自行车”

?语法结构歧义

结构层次不同:两个外语学院的学生

结构关系不同:我们要进口钢材

偏正:进口的钢材

动宾进口钢材,不进口别的

关系层次不同:日夜思念着我的慈祥的母亲

v这个报告我写不好。

v我说不过他也得说。

v他知道这件事不要紧。

v我还要煎鸡蛋。

v我们要学习文件。

?语义结构歧义层次和关系一样,但仍有歧义

小徐的毛衣织得好。

小林在火车上写字。

刘芳看望被丈夫打伤的李红。

老王有个儿子很骄傲。

判断下列句子的歧义类型

我们要进口家电。语法结构歧义

毛主席的书。语义结构歧义

两个学校的学生。语法结构歧义

他在火车上写字。语义结构歧义

他原来是经理。词汇歧义

妙手回春解歧义:

v“修改法”

在没有上下文的情况下,通过添加、替换、移位等办法,直接修改原句使有歧义的句子变成没有歧义的句子。

v 北京图书馆收藏着著名学者章太炎的书。

v 我倒了一杯茶。

v“补写法”

在保持原句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在原句的前后补写上必要的句子来消除歧义。

△这个人连领导都不理

补写法消除:

①这个人连领导都不理,大家也别理他。

②这个人连领导都不理,态度傲慢,自以为是,也更瞧不起我们了。

开刀的是他父亲。

他不会说话。

请用“修改法”和“补写法”,分化下面的歧义句的意思。

v 1、我们要进口家电。

v 2、我想起来了。

v 3、汤都凉了。

从哪些角度去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有歧义?

提示:从判断句子歧义类型的角度入手

判断句子是否有歧义的办法:

v一、看相关短语结构是否可以作不同理解。

1、领导群众要注意些什么?文件上已经写得很明白了。(2003年高考题)

2、我们要学习文件。(1994年上海高考题)

v二、看重音是否可以落在不同的字眼上。

1、一个季度就生产了五百台录音机。

(1989年高考题)

2、我想起来了。(1989年高考题)

v三、看是否可以在不同位置停顿。

1、教师节中老师希望学生别送礼品送祝福。

(2004年高考题)

v2、山上的水宝贵,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的人喝。(2005年高考天津卷)

v四、看同一成分是否能够修饰不同词语。

1、身体瘦弱的水生的祖父已经七十多岁了。

(2004年高考题)

2、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1998年高考题)

v五、看相关词语是否存在不同指向和多义的现象。

1、祁爱群看见组织部新来的援藏干部很高兴,于是两人亲切地交谈了起来。

2、今天老师又在班会上表扬了自己,但是我觉得还需要继续努力。(05年高考题)

v六、看相关字眼在句中是否存在多音现象。

1、还欠款两万

2、这个人好说话

v七、看“和”字是否造成歧义。

天津和北京的部分地区下了雨。

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

实战演习:

1、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初次相见时,还是十来岁的孩子,年龄的差距使我们没有太多话题,故而谈得极少。

B、张义和王强上课说话,被老师叫到办公室去了。

C、小倩告诉我说,等她把那张参加比赛的水粉画画完了,我们就可以一起去青岛旅游了。

D、这次考试不难,但由于他准备得不够充分,差点儿就没及格。

2、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她已经是一个有三个孩子的妈妈了,但是看起来还很年轻。

B、天色渐晚,自行车还没修好,修车的急坏了。

C、小刚和小花的爸爸到学校里来了。

D、张师傅看到徒弟非常高兴,把他们拉到车间里去了。

3、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那个新建的考古研究所的大门很有艺术特色,得到了业内人士的好评。

B、在中兴宾馆,六个出版社的编辑商讨下半年的编辑计划。

C、王院长非常高兴,2007年度,又有四位学院的副教授晋升为教授。

D、前天我从你的书橱里拿走的那本参考书,没用,今天给你送回来了。

歧义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积极作用?举例说明。

广告中的歧义

——刺激消费者的联想和购买欲望

v要想皮肤好,早晚用大宝。

v到处听说好,中国移动通信。

v还你领袖风采。

v聪明的妈妈会用锌。

v ……

美国前总统威尔逊曾任新泽西州州长。一天晚上,有人打电话通知他,本州的一位参议员去世了。威尔逊还没从忧伤中恢复过来,电话又响了。本州的一名著名政客直言不讳地说:“州长先生,我希望代替那位参议员的位置。”威尔逊对这种张口要官的行径很是反感,他沉默了片刻,说:

“只要没意见,我本人完全同意!”(殡仪馆)

v有个八十岁的富翁去世后,他的女婿与年幼的儿子子争夺遗产。老人临终留下一封遗嘱:“吾六十生一子人言非是吾子也家业田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女婿认为遗嘱明明写着:“吾六十生一子,人言非是吾子也,家业田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遗产都归自己,但是富翁的儿子却因此将老人的女婿告上了法庭,假如你是富翁儿子的律师,你将如何维护他的权益。

补充练习题目

一、请看下面的故事,想一想钱秀才如何巧妙地利用了词语的歧义。

宋朝年间,有一个黑心的赵员外想要霸占钱秀才的一山树林。经过一番讨价还价,钱秀才被迫以低价卖掉了这座山,但是却与赵员外约定门前的几棵柿子树不卖。写文约时,赵员外目不识丁,所以拉来了一个读书人起草。这个读书人对赵员外平时鱼肉乡里的行为很看不惯,对钱秀才的遭遇深表同情,于是在写文约时把“柿”写成了“是”,即“是树不卖”。由于“是”与“柿”同音,赵员外没有听出什么不对劲,就很高兴地画了押。第二天赵员外派人来砍树,钱秀才拿出文书据理力争,凡是树都不卖。双方争执不下,官司打到了县衙。赵员外声称钱秀才答应“柿树不卖”,所以除了柿树,其他的树都可以砍;钱秀才申辩说“是树不卖”,所以赵员外不能砍自己山上所有的树。县令一看文约,当堂宣判,文约写明“是树不卖”,而赵员外毁约砍树,重重责打四十大板。钱秀才终于保住了自己的树林。

二、请在下面每个句子中改动一个词,消除句子的歧义。

①我们最近雇用了两个独联体成员国的服务员。

②一般来说,姜楠在吃饭的时候是不用勺子的。

③老人坐了下来,妈妈对小惠说:“快叫爷爷!”

三、调整下面句子的语序,消除句子的歧义。

①我有很多同龄的孩子所不曾有过的感受。

②他是原岭南化肥厂厂长。

③他谁都不认识。

四、你认为下面的句子有歧义吗?请用语音手段消除歧义(不得增删或改动原句字词)。

①小雪背着妹妹买回了几张宣纸。

②王五看着那些人面带难色。

③你不该骂他。

五、指出下面新闻标题中哪几句有歧义。

①数百位死难者的家属出席了隆重的葬礼。

②近期汇市美元和日元的比价有小幅攀升。

③教师节中老师希望学生别送礼品送祝福。

④这是名模孙燕摄于2002年11月的照片。

⑤日本2004年度对华贷款削减大约一成。

六、判断下面这些长句子中没有歧义的一句。

A.松下公司这个新产品14毫米的厚度给人的视觉感受,并不像索尼公司的产品那样,有一种比实际厚度稍薄的错觉。

B.美国政府虽然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看法是否定的。

C.世界抗击艾滋病会议的代表中有中国中央电视台台长和东方电视台台长,香港凤凰卫视总裁也应邀列席了会议。

D.这一桩发生在普通家庭中的杀人悲剧在亲戚当中也有着不解和议论,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

补充练习解析

一、本题的主要目的是提醒学生注意歧义语句也不一定只有坏的一面,这一点歧义句和病句是不同的。有时候巧妙利用歧义的语句,也能收到特殊的效果。这个故事讲的主要是利用语音造成的歧义。正因为“是”和“柿”在口语中读音相同,才会在听的时候造成歧义。

二、本题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会用“修改法”分化语句歧义。参考答案:①中可以把“个”改为“位”或“名”。本句是量词词义不明确产生了歧义:可理解为两个人是来自独联体的“两个成员国”,也可以理解为“两个人”来自同一个独联体成员国。②中可以把“饭”改为“米饭”或“食物”。本句是多义词造成的歧义:“饭”可以指煮熟的谷类食品,也可以特指大米饭。③中可以把“叫”改为“称呼”或“找/招呼”。本句是多义词造成的歧义:“叫”可以表示称呼的意思,即“称呼他爷爷”;也可以表示招呼、招唤的意思,即“去把爷爷叫来”。

三、本题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用“修改法”(调整语序)分化语句歧义。参考答案:①可以把“很多”放在“感受”的前面(保留原句的一个意义)。②可以把“原”放在厂长的前面(保留原句的一个意义)。③可以说成“谁他都不认识”,或“谁都不认识他”。

四、本题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会辨析歧义和用语音手段分化语句歧义。参考答案:①是多音词造成的歧义语句。“背”读音不同意义也不同。②是结构层次不同和语义结构不同造成的歧义语句。可以用停顿(书面上可表现为标点)来分化这种歧义。原句中“面带难色”指代不明,因此可以说成“王五看着那些人,面带难色”(王五面带难色),也可以说成“王五看着,那些人面带难色”(那些人面带难色)。③广义地说,任何句子都可以用重音去强调不同的词,当强调的词不同时,表达的意思也会有差别。因此这句话中,如果重音在“你”上,意思是“你”不该骂,要由可以骂的人骂;如果重音在“骂”上,意思是不该“骂”,而应采取说服教育的办法;如果重音在“他”上,意思是不该骂“他”,是骂错了对象;如果重音在“该”上,意思是不“该”骂人,即骂的理由不充分。

五、本题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会判断歧义和辨别歧义的类型。参考答案:①、②、③、④都有歧义,⑤没有歧义。①是结构层次不同造成的歧义:可以是“数百位/死难者的家属”,也可以是“数百位死难者的/家属”。②是词汇歧义:“和”可以是连词,也可以是介词。③是结构层次不同造成的歧义:“别送礼品送祝福”可以是“别送礼品/(要)送祝福”的意思,也可以是“别/送礼品、(别)送祝福”的意思。④是语义结构不同造成的歧义:名模孙燕可以是“拍摄者”,也可以是“被拍摄者”。

六、本题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判断语句歧义。正确选项是C。A是语义结构歧义:句子中“有一种比实际厚度稍薄的错觉”,既可以指松下公司的产品,也可以指索尼公司的产品。B 是语义结构歧义:“经济学家对此看法是否定的”中的“此”,可以指“嘴上说说”,也可以指“要采取果断措施”。D是语义结构歧义,同时也是语法结构歧义:“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可以理解为“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是家里人不相信),也可以理解为“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任何人都不相信)。

高二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同步练习:《说一不二——避免歧义》人教版含答案

第四节说“一”不“二”——避免歧义 ?人文掌故 “为何不吃肉呢?” 晋惠帝司马衷,是一个饱食终日、非常蠢笨的皇帝。他对国家大事知之甚少,甚至连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状况都一无所知。有一天早朝,晋惠帝询问大臣们可有大事来奏,如没有就要退朝了。有个大臣出班奏道:“启奏陛下,目前江南大旱,老百姓没有粮食吃,已经饿死很多人,请求陛下下诏赈济。”晋惠帝听了十分纳闷,问:“没有粮食,为何不吃肉呢?”群臣听了,大吃一惊,你看我,我看你,都摇摇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选自“企博网”) ?名句有约 1.我唯一的希望就是多有贡献。(白求恩) 2.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题墨梅》) 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4.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5.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陈毅《梅岭三章》) 6.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7.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8.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 9.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0.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曹刿论战》) ?素材积累 一个天资聪慧的神童莫扎特 莫扎特被公认为音乐史上的神童,他很早就显露出了在音乐方面的非凡天赋和卓越才能。从莫扎特的童年中,你能看到一个孩子对待音乐的积极心态,对艺术事业的执著追求。虽然不能人人皆为天才,但对广大孩子来说,“神童莫扎特”绝对是具有传奇色彩,又值得学习的好榜样。 小时候,莫扎特常常走到钢琴前面,按着琴键细听,并努力弹出他曾经听到过的音乐。一次,莫扎特的父亲和朋友一起回家,看到4岁的莫扎特正坐在桌旁写东西。父亲问他在干什么,莫扎特说他正在写钢琴协奏曲。父亲把五线谱纸拿过来一看,激动地流出了眼泪,他对朋友说:“你看,他写的这些又正确又富有意义啊!”天资加上勤奋和用心,这就是神童莫扎特! (选自《名人童年故事》) 基础达标

从语义学角度谈汉语中的歧义现象

从语义学角度谈汉语中的歧义现象 摘要:语言学家普遍认为, 歧义现象是指一个句子的含义模棱两可, 可以作两种或多种解释。歧义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存在于一切自然语言之中。本文尝试从语义学角度对汉语中的歧义现象进行分析,对引起歧义的各种因素进行剖析,指出歧义在实际的语言应用中的影响,并提出一些消除歧义的手段。 关键词:语义学,汉语歧义,歧义成因,消除歧义 一、文献综述 语义学是研究语言意义以及语言表达之间的意义关系的学科。语义学研究自然语言的语义特征;它把语义作为语言的一个组成部分去研究,探讨它的性质、内部结构及其变异和发展以及语义间的关系等。 “语义学”这一术语是由法国语言学家Michel Breal 在1893 年首先提出来的。1897 年,Breal 编著的《语义学探索》一书问世,标志着今天所理解的语义学开始逐步形成。1900 年,这本书被译成英文,书名为Semantics : Studies in the Science of Meaning。这本书是第一部语言语义学著作,其研究的重点在词义的历史发展方面,兼顾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随后,语义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语义学在19 世纪末、20 世纪初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50 年代逐步显露发展势头,从70 年代起才获得了充分的发展。随着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开始关注和研究语义学,发表关于语义学的著作,语义学逐渐成为一个成熟的体系。 近十年来,现代语义学呈现出多学科、跨学科、多纬度和多层次的几个显著的特点。如果说传统的语义学研究主要局限在词汇意义层次的话,现代语义学的最大特点之一是对语言意义的多层次的考察。笔者经过对近十年的文献研究发现,认知语义学和规范语义学是当代国际语义学研究的两大主流取向。认知语义学就是在认知学的框架内研究语义,对心智进行经验性的研究,它对传统形式语义学的外部缺陷有着深刻的认识,是当代一个热门的研究方向。规范语义学的核心概念是形式体系,即一种抽象的模型结构,模型的抽象性意味着广泛的语义空间,进而彰显出语义自身的自由度。从蒙塔古最初建立规范语义学到后来克里普克等人的继续发展,出现了诸如类型理论,模态理论范畴语法,博弈语义学等新的学说,特别是后来帕蒂等人对蒙塔古语义学的不断完善,充分表明了规范语义学具有极强的生命力。 而国内近十年的语义学研究也遍布了语言研究的各个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向:对认知语义学的研究,例如张辉的《认知语义学述评》;对框架语义学的研究,例如陶明忠、马玉蕾合著的《框架语义学———格语法的第三阶段》;语义学在对隐喻的研究中的应用,例如于莹的《认知语义学框架下的隐喻研究》;对语义学与语用学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例如康灿辉的《试论语义学与语用学的互补性》;对语义学的实际应用的研究,例如王向君的《浅谈语义学与语法教学》。而对于歧义现象的语义学研究主要是对英语中的歧义现象进行研究,例如高桂莲、陈颖、王海岩合著的《对英语歧义现象的语义分析》,却鲜有对汉语中歧义现象的语义分析。所以本文尝试从语义学角度对汉语中的歧义现象进行分析,对引起歧义的各种因素进行剖析,指出歧义在实际的语言应用中的影响,并提出一些消除歧义的手段。 二、歧义的成因 语言学家普遍认为, 歧义现象是指一个句子的含义模棱两可, 可以作两种或多种解释。语言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现象, 而不是人们根据科学规律创造出来的, 因此, 不论哪种语言都存在大量的歧义现象。引起歧义的原因有很多,下面笔者将对歧义的主要成因进行分类和剖析。 (一)、语音歧义 汉语中的语音歧义多是由于汉语的一个音节可以对应多个不同的语素引起的,一般存在于口语中。语音歧义主要可以分成以下三种情况。 1、同音字引起的歧义 例句:甲:“请问您贵姓?” 乙:“免贵姓zhang。” 在这个例句中,zhang既可以是“张”,也可以是“章”。在汉语中,有很多读音相同但拼写和意义不同的汉字,因此容易产生语音歧义。 2、一词多音引起的歧义

从幽默到歧义句 一点语言学分析

从幽默到歧义句——一点语言学分析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f18113134.html,/s/blog_496719bd0100benj.html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则笑话,问:“南京市长叫什么名字?”答案虽然令人忍俊不禁,但却合情合理——“江大桥”。解释很简单,在小学课本里已经见到过了,“南京市长江大桥”。确实佩服此笑话创作者看问题的独到角度,能把这么一句众所周知的话辟出新解。 以上便是一个歧义句的例子,通过多音字使句子产生了不同的意思,属于语音层面上的歧义。其实,很多幽默中都运用并反映了歧义这一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如果从语言学的专业角度来思考,也许会发现,供人消遣甚至恶俗的幽默中竟蕴含着各类语言学的问题;同时,这也让人感慨语言学的无处不在。 当然,不仅是汉语,英语中的歧义句也不胜枚举(真不明白为什么国际上的合同及法规仍以英语为准)。以下就有一个与多音字有关的英文幽默: Mother: “Tom, today is a fine day. Go out and do some exercise. You need sun and air.” Tom: “What? I have not even got married! How do the son and heir come?” 除了多音字,断句和停顿也是笑话中惯用的技法之一,“南京市长江大桥”也运用了这种手段,即断成“南京市长”“江大桥”。而这就成了句法层面上的歧义了。通过标点的使用,一个句子可以有若干种解释,甚至表达相反的含义。如那个经典的“粮食不卖给八路军”的例子(“粮食不卖,给八路军”)。英语中此类也不乏此类幽默: “Women without men is nothing.” 通过标点或断句,可变成:“Women! without men, is nothing!” 从语言学的语音、词法、句法、语用这四大部分分析,歧义句也可相应地被划为语音歧义、词汇歧义、句法歧义和语用歧义四类,其均在中英文幽默中有所体现。 “你要哪本小说?”“黄色的那本”——词汇歧义,“黄色”可理解为“黄颜色”,也可理解为“淫秽”; “When was Rome built?” “At night. Because …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词汇歧义,“day”既可理解为“天”,又可理解为“白天”。 “When a lawyer is dead, he lies still.” “lie still”既可解作“静静地躺着”,又可解作“继续说谎”。

浅论语文教学中的歧义现象

浅论语文教学中的歧义现象 导读:本文浅论语文教学中的歧义现象,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浅论语文教学中的歧义现象 葛蓓蓓 歧义是一种有趣的语言现象,也是语言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众多研究者从各个层面对歧义现象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本文在总结歧义问题研究的基础上,从歧义现象的分类入手进行论述,以便更好地跟学生探讨歧义现象。 歧义现象是由不同因素造成的,既可以是语法的也可以是词汇的,还可以是语音和语用的。因此划分的角度不同,所得出的类型也不同。如王震雷(1997)从歧义产生的条件分句法平面的歧义和语义歧义;李汉威、黄春珍(2001)从三个平面理论角度将歧义分为句法歧义、语义歧义和语用歧义;郭文静(2002)等从歧义产生的语言系统内部的根源角度,把歧义分为语汇歧义、语法歧义和语用歧义等等。本文则从歧义产生的原因角度,将歧义分为四大类。 一、与语音有关的歧义 1.语音停顿 (1)十二加/三/乘以五等于多少? (此句由于停顿的不同,可得出不同的结果,分别为27、75。)

(2)他们/三个/一组去工人中作调查。 (可以认为只有三个人组成的一个组作调查,也可是他们一群人三个为一组分组调查。) 2.轻重音 (1)几天之后,他终于想起来了。 (“起来”读重音时为动宾关系,轻音时为动补关系。) (2)你们笑什么? (“什么”读重音时表示询问,轻音时表示责难。) 3.语音内部曲折 (1)这个地方没有缝。 (“缝”读féng时,表示缝补;读fèng时表示缝隙。) (2)这人真好说话。 (“好”读hǎo时,表示这人通情达理,不为难人;读hào时,表示这个人爱说话。) 以上主要是书面语情况,口语里的歧义现象主要表现在同音字上,如:你们什么时候qīzhōng考试?(qīzhōng是指“期中”还是指“期终”?听者肯定分不清。) 二、与词义有关的歧义 现代汉语词义组合中一部分歧义是由词义问题引起的,与语音引起的歧义不同,它们不仅在书面语中存在,而且在口语中同样如此。 1.词的多义性引起的歧义 (1)你先坐这等着,我去买饭。

避免歧义准确表达145748

避免歧义准确表达 歧义,就是一句话有两种以上不同理解。歧义一般是由以下几种情况引起和形成的。 1、多义词引起歧义。一个句子里有某个词是多义的,这个句子可能成为多义句。如:这本书是黄色的。此句中“黄色”可以表示颜色,也可以表示色情。 2、多音词引起。句子中某个词是多音的,那么在书面表达时可能有歧义(口头表达不一定出现歧义)。如:这个人好说话。此句中的“好”可读“hào”,表示爱好、喜欢;也可以读“hǎo”,表示易于、便于的意思,但书面反映不出来,故存在歧义。 3、同音词引起。汉语中有许多同音词,这种同音现象使一些句子在口头表述时可能产生歧义(书面表达时没歧义)。如:他是班里唯一一个有礼貌的同学。其中“貌”和“帽”都读“mào”,听起来有不同的理解,口头表达有歧义。 4、结构划分不同形成。同一个短语或同一句话,在语法结构上划分不同就会产生歧义。如:妈妈想要炸大虾。此句中的“炸大虾”可以理解为动宾结构,表示妈妈想做“炸大虾”这件事;也可理解为名词,表示妈妈想要“炸大虾”这道菜。 5、层次划分不同形成。同样的一句话,层次划分不同,可能产生歧义。如:这份报告,我写/不好。表示不赞成自己写。这份报告,我/写不好。表示自己水平不够,不能完成任务。

6、“和”字连接的前后部分界限不清引起。如:中学生和大学生中的一部分。此短语可以表示一部分中学生和一部分大学生;也可以表示全体中学生和一部分大学生。 7、语义不明引起。话语中某些词或短语语义不明确,也会引起歧义。如:做剖腹产手术的是我姐姐。此短语中“做剖腹产手术的”可以理解为医生,也可以理解为病人。 8、标点不当引起。标点符号是无声的语言,运用不当,多用或少用,都可能引起歧义。如:收购站营业员因认真执行规定,对收购进来的有病猪肉,未按该站主任的意图,加盖“合格肉”图章,以致遭到迫害。此句所要表达的本意是:营业员没有给有病猪肉加盖“合格肉”图章,违背了主任的意图,所以遭到迫害。但却在“意图”后面加了一个逗号(此处不应停顿),意思就变成:营业员给有病猪肉加盖了“合格肉”图章,违背了主任意图,所以遭到迫害。意思刚好相反。 9、代词指代不明也会出现歧义。如:同学们很喜欢音乐教师王老师,一来到这里就有说有笑,十分高兴。此句有不同的理解。“有说有笑,十分高兴”可指同学们,也可指王老师。 10、随便省略句中字词也会引起歧义。如:买车、船、飞机、饭票在服务台。此句中漏了三个“票”字,应为“车票、船票、飞机票”。 消除歧义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语音消除。运用朗读时的重音或轻音消除。如:他又把物

《说一不二避免歧义》导学案

《说一不二——避免歧义》导学案 导学重点: 1.了解如何辨析和分析语句歧义 2.学会消解语句歧义的方法 导学方法:练习法 课时安排:2 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脑筋急转弯有个字千百年来都读错,请问是什么字?(“错”) 2.猜字谜“李”字去了木是什么字?(“子”“一”) 一个词、短语、句子表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意义,是语言的多义现象,运用得当能增添语言的趣味性。如:唐时汪伦想邀请诗人李白到自己居住的地方游玩,于是寄了一封信给李白,信中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喜欢游山玩水和饮酒的李白,听汪伦说那里有遍地桃花,又有万多家酒店,十分向往,于是欣然赴约。谁知到达之后却看不到桃花,也见不到一万多家酒店。你说这是为什么?(原来酒店老板姓万,桃花潭方圆十里) 但大多数情况语言的多义会给读者或听者造成理解上的偏差,甚至是误解,即我们平常所说的歧义,这不符合语言表达“简明”的要求。 二、出示目标: 1.了解如何辨析和分析语句歧义 2.学会消解语句歧义的方法 三、自学指导 指导1:阅读课文内容,想一想产生歧义的原因有哪些? 指导2:做下面练习题,明确产生歧义的原因。 第一组 1.这个人好说话。 2.到2019年底,他还欠款1000元。 3.他俩真是一对难兄难弟。 4.一个季度就生产了五百台录音机。()一个季度就生产了五百台录音机。()(89年高考题) 5.你为什么打他?()你为什么打他?()(89年高考题) 6.这份报告我写不好。()() 7.你说不过他也得说。()() 8.这一桩发生在普通家庭中的杀人悲剧在亲戚当中也有着不解和议论,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2019年全国卷一) 第二组 1.这真是好球。() 2.躺在床上没多久,他想起来了。() 3.他倒了一杯水。() 4.他走了一个多钟头了。(”) 5.独联体国家看不上2019年世界杯足球赛。() 6.船已启程,二日即到。() 7.校门口,一边站着一个学生。()

语言学歧义现象

一.歧义的含义及歧义研究的目的 (一)歧义的含义 所谓歧义,指的是以下的语言现象: ①公园里有三个幼儿园的孩子。 (有三个孩子,他们是幼儿园的/孩子属于三个幼儿园) ②我借他一本书。 (我借给他一本书/我从他那里借来一本书)歧义,指的是一个语言形式包含多种不同的意义的现象。有人称之为多义现象。 在一般情况下,歧义现象研究短语以上的语言单位。如歧义短语、歧义句等等。单独的多义词通常放在词汇中研究而不放入歧义现象中讨论: [报销]①领款人向财务主管报账,请求注②人或物毁坏。 [看医生]①请医生看病。②看望医生。 这种词汇上的多义是造成上述歧义的根本原因。 (二)歧义研究的目的 1.探究影响语言形式和意义结合的因素。 2.为语言教学和学习提供依据。 二.歧义的种类 (一)同音造成的歧义 大概由于汉字的缘故,汉语尤其是在口语当中的同音词比较多。同音现象往往造成听者理解上的歧义。如:

①吃这种药可以zhì癌。(治/致) ②马上就要进行期zhōng考试了。(终/中)其他需要注意的还有“他、它、她|的、地、得”等。 由同音造成的歧义现象,只要写出来,就可以消除歧义,因为同音往往不同形。 (二)同形造成的歧义 这里的同形,指的是一些语言单位只是形体相同,而读音、意义都不同。在书面语当中,这种同形但读音和意义都不同的语言单位也可以造成歧义。如: ①这树枝怎么会这样长?(zhǎng/cháng 声母差异) ②我说不好。(bu/bù轻声与否) (三)一词多义造成的歧义 汉语的实词和虚词在特定的句法环境之下都可以造成歧义。 1.由实词多义造成的歧义。如: ①我叫他敲了三下。(允许/被) ②小王走了三个小时了。(离开/行走) 2.由虚词多义造成的歧义。如: ①我准备从上海去北京。(经过上海/从上海出发) ②你给我写封信。(对、向/代替) ③她梳着辫子呢。(动作进行:正在梳/状态持续:留着) ③他不能说。(应该/能力/环境限制:病) (四)一词兼类造成的歧义

《说一不二——避免歧义》教案

《说一不二——避免歧义》教案 黄安虹 学习目标: 1、认识什么是歧义。 2、了解歧义产生的原因。 3、了解歧义的类型。 4、重点:掌握消除歧义的方法,能够消解句子的歧义。 一、什么是歧义? 歧义指一个句子有两个意思,或者 说跟原来句子要表达的意思相比, “多”出了一个意思。 1、口头歧义是指某个读音相同而意义不同的词语造成的歧义。 1、明天qīzhōng 考试。 2、经常吃这东西能zhì癌。 3、老张分工专管cáiwù。 书面歧义则是写出来有歧义。 北京人多。 ①北京/人多。 ②北京人/多。 词汇歧义 2、词汇歧义是指某个形式相同而意义不同的词语造成的歧义。1、他原来住这里。(以前/发现了真实情况)同音词

2、这饭不热了。多义词 (凉,形容词/加热,动词) 3、我要翻译。多义词 (翻译人员,名词/进行翻译,动词) 4、他还欠款四万元。多音词 (hái,仍旧/ huán,归还) 组合歧义是同一类型的结构都可能会有歧义。 语法结构歧义 1、两个外语学院的学生①两个学生②两个学院 2、我们要进口钢材①进口的钢材②进口钢材,不进口别的 3、日夜思念着我的慈祥的母亲①思念母亲②母亲思念我 4、咬死了猎人的狗 ①猎人的狗被咬死了②狗咬死了猎人 语义结构歧义 例:开刀的是他父亲。 ①他的父亲是医生,是施事者 ②他的父亲是病人,是受事者 例:鲁迅的书。 ①“鲁迅”是“书”的撰写者。

②“鲁迅”是“书”的拥有者。 课堂活动:今日导读 读标题,找歧义: 施妙手,解歧义: 一、“修改法” 改换词语或调整语序 例:他原来是经理。(原先) 学生家长都来了。(学生和家长都来了。学生的家长都来了。)修改法——调整语序。 围剿土匪的部队。 1、土匪的部队被围剿。 2、部队围剿土匪。 ②这是一位知识十分渊博的王老师的学生。 1、王老师知识十分渊博,这是王老师的一个学生。 2、这是王老师的一个学生,他知识十分渊博。 二、补写法 补写必要的句子,设置具体语境。 例:你为什么打他? 1、你为什么打他?应该好好教育嘛。 2、你为什么打他?该打的应该是我。 三、延伸拓展: 1、我正忙着炒蛋炒饭,突然停电了。

英语中的歧义现象

英语中的歧义现象 语言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现象,而不是人们根据科学规律创造出来的。因此, 语句和语义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往往不同的词句可以表达同一的思想,而同一语句却可以表达不同的意义。后者便是语言中的歧义现象。随着跨文化交际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歧义现象正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20 世纪70 年代,英语语言学家们(Parlmer ,1976 ; Ruth.M. Kempson ,1977 ; etc. ) 就对英语中的歧义结构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他们从描写语言学的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和揭示, 从而总结出一些带普遍性的规律和辨别真假歧义的一些方法;美国描写语言学家引为自豪的成就之一,就是由L.Bloomfield 开创的直接成分分析法,解释了传统语言学所不能解释的因结构层次不同而产生的歧义现象; 还有的语言学家(Zwicky&Sadock ,1975 ; Kempson ,1980) 从英语的语音、语法和语义等方面对歧义现象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对语言的学习和交流无疑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任何一种语言都存在歧义现象。有限的音素,错综交叉组合,构成丰富多彩、有声有色的语流,同音词、同音词组势必大量存在;有限的书写符号,组合搭配拼写出众多的字词,一词多义、一义多词现象比比皆是;更为有限的语法规则、结构框架,以众对寡, 序列搭配,呈现出种种短语、句子的结构关系,一语二解、模棱两可的现象在所难免。 歧义问题之所以具有重要理论意义,是因为它面对的是语言的形式和意义的矛盾这一普遍事实。研究歧义问题,就是考察同一形式表达多种内容的可能性,考察表面看来相同的形式究竟有什么样的差别。这样的研究会不断深化人们对语言现象的认识,同时也促使人们不断改进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一、从语言层次看歧义现象的范围、分布和性质 人们交际是为了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而信息的基本单位是概念,在语言中主要表现为词汇部分。但单个的概念并不足以表达人们的思想,必须通过概念的组合来进行。同时,思想的复杂性需要概念组合的条理性和规则性,这就要求有组织概念的规则和方法,在语言中集中体现为句法部分。词汇和句法的关系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两者共同构成语言的第一层次,它们是同一层次内的不同组成部分。这一层次是语言的基础材料平面,因而完全是静态的。 词汇和句法的结合开始了语言的生成,词汇和句法模式结合生成了语义句法结构体。语义句法结构是语言的第二个层次,动静皆具,是由静而动的生成过程平面。语义句法结构体一旦进入具体的交际环境,就要受上下文和情景语境的制约,成为话语或话语的组成部分,其性质也同时发生了变化,由半静半动变为完全动态。这样,话语就构成了语言的第三个层次。由于话语是语言的终极单位,它是语言生成的目的所在,这一层次即为产品(话语) 形成平面。 法国语言学家马丁内提出了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它要求语言能用有限的材料和模式传达无限的意义和关系。根据这一原则,语言发展的结果必然是词汇的多义性和句法模式的多义性,即多层次性和多关系性。就语言的层次划分而言,第一层两个组成部分显然是多义的。而在语言生成时,多义的词汇和多义的句法模式相结合,其生成物也必然是多功能的,能够表示多种意义和多种层次关系。多功能性符合语言的经济性原则,不仅可以大大简化语言体系,还可以表达丰富的内容。但多功能的形式会因语境制约因素不强而使多义无法单义化,最终导致歧义产生。可见歧义涉及的是语言的动态因素。 就语言的生成过程来看,词汇和句法都是静态的,几乎没有任何语境因素制约, 因而多义性最强。语义句法结构体是生成过程中的东西,它一方面具有动态成分,其结构中语义和句法的相互制约使原来两部分中的多义得到部分单义化,避免了一些歧义的产生。但由于短语、句子在很大程度上是静态的,结构体内部的语义、句法限制微不足道,根本不能使多义全部单义化,所以歧义终因不可避免而普遍存在。而当进入话语层以后,由于话语层是完全动态的,

《说一不二——避免歧义》导学案

《说一不二——避免歧义》导学案导学重点: 1.了解如何辨析和分析语句歧义 2.学会消解语句歧义的方法 导学方法:练习法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脑筋急转弯有个字千百年来都读错,请问是什么字?(“错”)2.猜字谜“李”字去了木是什么字?(“子”“一”) 一个词、短语、句子表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意义,是语言的多义现象,运用得当能增添语言的趣味性。如:唐时汪伦想邀请诗人李白到自己居住的地方游玩,于是寄了一封信给李白,信中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喜欢游山玩水和饮酒的李白,听汪伦说那里有遍地桃花,又有万多家酒店,十分向往,于是欣然赴约。谁知到达之后却看不到桃花,也见不到一万多家酒店。你说这是为什么?(原来酒店老板姓万,桃花潭方圆十里) 但大多数情况语言的多义会给读者或听者造成理解上的偏差,甚至是误解,即我们平常所说的歧义,这不符合语言表达“简明”的要求。 二、出示目标:

1.了解如何辨析和分析语句歧义 2.学会消解语句歧义的方法 三、自学指导 指导1:阅读课文内容,想一想产生歧义的原因有哪些? 指导2:做下面练习题,明确产生歧义的原因。 第一组 1.这个人好说话。 2.到1999年底,他还欠款1000元。 3.他俩真是一对难兄难弟。 4.一个季度就生产了五百台录音机。()一个季度就生产了五百台录音机。()(89年高考题) 5.你为什么打他?()你为什么打他?()(89年高考题)6.这份报告我写不好。()() 7.你说不过他也得说。()() 8.这一桩发生在普通家庭中的杀人悲剧在亲戚当中也有着不解和议论,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2004年全国卷一) 第二组 1.这真是好球。() 2.躺在床上没多久,他想起来了。() 3.他倒了一杯水。() 4.他走了一个多钟头了。(”) 5.独联体国家看不上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 6.船已启程,二日即到。()

歧义现象研究文献综述

外院09英语3班 翁倩0093941 英语歧义现象研究的文献综述 对英语歧义现象的研究,国内外已有很多先例,各种语言学家运用不同的语言学理论从不同的角度探索歧义,从最初表面的语法,语音,语义等方面,到逐步深入。可以说数量上已经非常可观了,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就查阅过的几十篇论文,大部分的研究大同小异,还是停留在语言层面,作为一种简单的语言现象去研究,似乎难以与其他学科或者领域相结合,从而把研究结果真正应用起来。但是不可否认,大量学者的研究还是为后续研究者打下了一个扎实的基础,能帮助我们进一步认识了解歧义现象。就这些研究而言,下文将从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不足之处展开讨论。 ( 一) 英语歧义句研究角度丰富 纵观近些年的研究,我国学者们试图从各个角度分析歧义现象,以不断取得新突破,这无疑使得我国英语歧义句的研究在宽度上有所拓展。在不同领域的语言学家,甚至非语言方面的学者都试图在各自的领域内对英语歧义句进行分析,呈现出一种百家争鸣的现象。 ( 二) 英语歧义句研究范围大同小异 我国学者对英语歧义句的研究总体上都停留在歧义句产生的原因,分类,如何消除消极的歧义影响,以及对积极歧义的应用,或是侧重原因,或是侧重歧义消除,或是侧重歧义的积极消极作用,者具体某一方面,如:黄俐(2011)从语音学角度对英语歧义进行了分析探讨。王竞越(2011)重点分析了英语歧义的形成机制及其消解、利用。在此,我个人觉得语言学家们在以后的英语歧义分析上不妨正对某一个具体的小方面,减少研究的宽度,加深研究的深度。 当然这些研究仍存在很多不足。 ( 一)英语歧义句分类不统一 英语歧义现象可以发生在语言的各个方面,如语音,词汇,句子。但是学界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所以不同的学者总是根据自己的理解研究对其做出不同的分类,虽说总体上看大同小异,但这样未免太参差不齐,争议无可避免。如黄捷(2011)就把其分为语音,词汇,语法,语境四个方面,而王浩则只将英语歧义句归为两类——词汇歧义句和句法歧义句。所以有必要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便于不同的学者深入具体研究。 ( 二)英语歧义句研究结果的应用研究少 尽管关于歧义的研究很多,但是往往都是就歧义研究而研究,作为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歧义无处不在,而对它的研究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仅仅是为了认识它,研究任何东西最终目的都是要为我们所用,所以歧义现象的研究不应该只是停留在语言层面上,应该要和其他的领域相结合,以促进相互发展。这是一个不错的角度,相信在这一方面的研究必定能取得新突破。总之,近几年我国国内大量的对英语歧义现象的研究不仅加深了我们对歧义现象的认识,也促进了我国语言研究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一些缺陷,相信在我们不断的努力下是可以不断提高改善的。

避免歧义

语言文字应用 说“一”不“二” ——避免歧义

【模拟法庭】 有个80岁的富翁去世后,他的女婿与年幼的儿子争夺遗产。老人临终留下一封遗嘱:“吾六十生一子人言非是吾子也家业田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女婿认为遗嘱明明写着:“吾六十生一子,人言非是吾子也,家业田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遗产都归自己,但是富翁的儿子却因此将老人的女婿告上了法庭,假如你是富翁儿子的律师,你将如何维护他的权益。 吾六十生一子,人言非,是吾子也。家 业田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

什么叫歧义? ?歧义: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除了运用双关修辞以外,如果同一句话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理解,那么这句话就是歧义句。?歧义影响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今日导读: ? 1.台大学生上网成瘾如患绝症。 ?? 2.电监会设立六区域电力监管局。 ? 3.两代教授,人格不同。 台|大学生上网成瘾如患绝症。(台湾的大学生) 台大|学生上网成瘾如患绝症。(台湾大学的学生) “设立了六个管理各自区域的电力监管局”(六区域=六个地方)“设立了一个统一管理六个区域的电力监管局”(六区域=归为一个) “两个时代(辈分)的教授” “两位代理教授”

? 4.被控私分国有财产——专家总经理成了被告人。 “专家”和“总经理”(并列词组) “专家”修饰“总经理”(偏正词组;有专家身份的总经理) ? 5.新生市场苦熬淡季。 生:学生。新生市场:新学生的市场 生:产生。新生市场:新产生的市场 ? 6.贺顺顺:我和凌峰挺好的 “和”与“好”都是多义词。“好”的一个意思是“状况好(包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等)” 还有一个意思是“友好,要好,关系亲密(特指朋友,恋人或夫妻间有亲密的关系)” 而“好”作“友好,要好”讲时,“和”既可以看作连词,又可以看作介词。

语言学概念中与模糊性相关的几个概念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f18113134.html, 语言学概念中与模糊性相关的几个概念 作者:徐珊珊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32期 摘要:随着模糊语义学研究的日益发展壮大,区分词义的模糊、概括、歧义和含混概念 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尤为重要。国内外的许多专家学者对于这四个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都做出过一些研究,但是由于学者们对语义模糊性的理解不同,对于这四个概念的区分还是存在一些差异的。所以对于这四个概念的区分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俄语;模糊性;概念 作者简介:徐珊珊,女(1988-),汉族,黑龙江尚志人,硕士研究生,哈尔滨师范大学斯拉夫语学院,俄语语言文学,研究方向:语义学。 [中图分类号]: H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23--01 一、模糊性与概括性 所谓词义的概括性是指对客观事物进行分类,把具有共同特点的事物归纳在一起,给它一个名称,使它与其他事物区分开来。[1]从语义学的角度来分析,词义的概括性属于语义场理 论中的属概念,而在属概念之下的种概念是与之相对应的内涵概念。也就是说,词义的概括性是对词义内涵的概括。 例如:在俄语человек(人)这一概念,它概括了一类事物,包括части тела человека (人体的组成部分)、возраст человека (人的年龄)、характер человека (人的性格)等。其中人的年龄这一属概念,概括了молодой человек (青年)、юний человек(少年)、 малолетний человек(幼年)、старый человек(老年)等。这些词语在外部表现上虽然是不同的,但是在内涵上这些词语是统一的、固定的。 词义的模糊性在本质上是指表达词义概念的外延边界的不确定性。比如上例中молодой человек (青年)这个词语中的молодой(年轻的、青年的),指的是:人十五六岁到三十岁左右的阶段;малолетний человек(幼年)这个词语的中的малолетний(儿童的、年幼的),指的是:人三岁左右到十岁左右的时期。юний человек(少年)这个词语中юний(年少的、少年的)的释义为人十岁左右到十五六岁的阶段。 从молодой、малолетний、юний这三个形容词中不难看出,年龄是一个连续的系统,只是这个连续的系统是人为地界定的。也就是说这个年龄的外延的界限是不确定的,是模糊的。

《说一不二避免歧义》教案

智力测试: 1、赵本山:说你们家的小狗 为什么不生跳蚤? 2、赵本山:请听题:树上qi个猴地上一个猴,加一起几个猴? 生:生育;长。 qi:骑;七。 古时,一个性急的王员外有次宴请四个客人。可是过了约定时间了,客人只到了三个,而另一个却迟迟不露面。王员外不由得说了一句:“该来的怎么还不来?”一客人听了心里不是味:“难道我是不该来的?!”乃拂袖而去。王员外着急了:“不该走的走了。”另一客人暗忖:“原来我是该走的。”也扭头离去。王员外不由地喊了声:“我又没说你!”最后一位客人待不下去了:“讲了半天,却是指我。”拔脚就走。只剩下王员外一人呆在那里。 请同学们想一想,可怜的王员外是在什么地方出现问题了? 学习目标: 1、认识什么是歧义。 2、了解歧义产生的原因。 3、了解歧义的类型。 4、重点:掌握消除歧义的方法,能够消解句子的歧义。 一、什么是歧义? 歧义指一个句子有两个意思,或者 说跟原来句子要表达的意思相比, “多”出了一个意思。 1、口头歧义是指某个读音相同而意义不同的词语造成的歧义。 1、明天qīzhōng 考试。 2、经常吃这东西能zhì癌。 3、老张分工专管cáiwù。 书面歧义则是写出来有歧义。 北京人多。 ①北京/人多。 ②北京人/多。 词汇歧义

2、词汇歧义是指某个形式相同而意义不同的词语造成的歧义。 1、他原来住这里。(以前/发现了真实情况)同音词 2、这饭不热了。多义词 (凉,形容词/加热,动词) 3、我要翻译。多义词 (翻译人员,名词/进行翻译,动词) 4、他还欠款四万元。多音词 (hái,仍旧/ huán,归还) 组合歧义是同一类型的结构都可能会有歧义。 语法结构歧义 1、两个外语学院的学生①两个学生②两个学院 2、我们要进口钢材①进口的钢材②进口钢材,不进口别的 3、日夜思念着我的慈祥的母亲①思念母亲②母亲思念我 4、咬死了猎人的狗 ①猎人的狗被咬死了②狗咬死了猎人 语义结构歧义 例:开刀的是他父亲。 ①他的父亲是医生,是施事者 ②他的父亲是病人,是受事者 例:鲁迅的书。 ①“鲁迅”是“书”的撰写者。 ②“鲁迅”是“书”的拥有者。 课堂活动:今日导读 读标题,找歧义: 施妙手,解歧义: 一、“修改法” 改换词语或调整语序

从语义学的角度分析广告语中的歧义现象

2010 年 1 月
ISSN 1009-5039
hwsy@https://www.wendangku.net/doc/8f18113134.html,
Overseas English 海外英语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f18113134.html,
Overseas English 海 外 英 语
Tel:+86-551-5690811 5690812
从语义学的角度分析广告语中的歧义现象
周 燕
(广东工业大学 商学院, 广东 广州 511495 )
摘要:歧义是一种常见的语言学现象,它指一个词或短语有多个不同的意义。 歧义在广告中广泛应用。 该文试从歧义的定义、歧义的 分类以及歧义在广告中的作用等方面分析歧义在广告中的作用机制以及其有用性。 关键词:歧义;一词多义;广告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39(2010)01-0147-02 义之间有历史渊源,这样的多义就是一词多义 ,以 下 是 一 个 典 型例子:Spoil yourself and not your figure. 这 是 Weigh-watcher 冰 淇 淋 公 司 专 为 减 肥 者 设 计 的 冰 淇 淋的广告。 “spoil oneself ”指尽情享受,“spoil one's figure ”指身 材变胖。 该广告的意义在于说明 Weigh-watcher 冰淇淋味道好 又不会让人变胖。 天仙牌风扇的广告:“吹出来的名牌”。 此 处 的 “吹 ”为 一 词 多 义 ,它 有 两 种 含 义 :“吹 风 ”和 “吹 牛”。 电风扇厂家的意旨显然不在后者,不 过 通 过 有 意 制 造 歧 义可以给读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1 定义及其语言学意义
歧义指一个词或短语有多于一个 意 义 , 通 常 提 供 其 他 信 息可消除歧义。 以 下 是 一 个 歧 义 的 例 子 :I promise I'll give
you a ring tomorrow. “giving someone a ring ”的意思可以是给某
人打电话。 但是,很明显上句话中的“ring ”还可以 指 手 上 带 的 首饰,因此这是一个歧义句。 对意义的解释是理解歧义的关键。 “什 么 是 意 义 ”这 个 问 题历来是语言学家、修辞学家和心理学家共同关心的问题。 伍 谦光教授在其《语义学导论》中这样说:“意义是 语 言 和 世 界 之 间的联系,我们用语言来传达信息或表达意愿” [1]。成功的交际 在于双方对信息的理解, 这里的 “信息” 就 是 我 们 所 说 的 意 义。 但是,交际意义和字面意义通常不一样,我们所说的意义 应该包括字面意义和话语意义两个方面。 Sperber 和 Wilson 在 他 们 的 《关 联 理 论 》中 [2],都 从 语 用 角 度 对 歧 义 有 类 似 的 论 述 。 因此,说话者有时有意使用歧义句来达到某种特殊的目的。 正 是意义的不确定性使我们的语言充满活力。 因此,人们非但不 避 免 歧 义 ,而 且 将 其 广 泛 应 用 于 文 学 、政 治 、法 庭 辩 论 以 及 幽 默等场合 [3]。
② 同音同形异义:它是指一个词有多个意义。它和一词多
义 的 区 别 在 于 :首 先 ,这 些 意 义 之 间 没 有 什 么 规 律 ,意 义 之 间 不具有相互推断性;其次,这些意义缺乏一个中心意义。
I'm More satisfied. Ask for more. 这 是 摩 尔 牌 香 烟 广 告 ,该
商标的同音同形异义词是英语中一个常用 的 与 数 量 有 关 的 形 容词。 再看看下面这些例子。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 东风汽车广 告 ) ”,和“春兰,盛开在妩媚的春天 ( 春兰空调机 ) ”都使用了与上 面类似的手法。 还有如“要想皮肤好,早晚用大宝 ”,“早 晚 ”既 指早上和晚上,又指迟早。 为什么我们能同时处理多个意义 而 不 产 生 混 乱 呢 ? 认 知 语 义 学 中 的 家 族 相 似 性 (family resemblance )理 论 能 够 说 明 其 原因,“家族 成 员 中 具 有 某 种 相 似 特 征 :体 态 、相 貌 、 眼 睛 的 颜 色、 步态和气质都有一些相似和重叠地方 [5]”。人们凭直觉既可 准确判断某人属于某一家族, 又可识别其 家 族 成 员 之 间 的 细 微差别。 世界是由无限种类繁多,性质、形状 和 颜 色 各 异 的 物 体组成的。 我们不是单个逐一地认识世界,而是按照群体去认 识。 也就是说,我们认识世界的方法是范畴化。 Labov 曾经说 过,“如果语言学是关于任何问题的研究,那就是范畴。 即研究 如何通过对各自不同的单位或单位群进行 范 畴 化 将 意 义 转 化 为声音”[6]。
2 歧义在广告语中的重要性
广告在现代高度商业化社会具有 至 关 重 要 的 作 用 , 对 人 们的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 广告商力图用广告来影响消费者, 因此广告文体应运而生。 由于消费者不愿 花 较 长 时 间 来 研 读 广告, 广告必须能在较短时间内抓住读者 的 注 意 力 并 说 服 他 们。 广告语言同样不能回避歧义,一个好的广 告 必 须 具 有 “销 售力”,即勾起人们的购买欲望;同时还要具有 “记 忆 价 值 ”,即 让人们能记住它。 在广告中恰当使用歧义 能 增 强 广 告 的 销 售 力及记忆价值 [4] 。
3 广告语中歧义的分类及作用
在这一部分, 我将具体分析歧义 是 如 何 增 添 广 告 的 魅 力 的。 总的来说,歧义可以分为词汇和语法两个方面:
1) 词汇歧义: 词汇歧义可以分为一词多义和同音同形异
义。
2) 语 法 / 句 法 歧 义 :语 法 歧 义 指 一 个 句 子 能 进 行 多 种 语 法
分析的性质。 出现语法歧义时可能一个词 有 两 种 词 性 或 一 个 句子含有多个同音同形异义词。 下面是一些例子:
① 一词多义:如果一个词有几个不同的意义,并且这些意
收稿日期:2009-12-18
本栏目责任编辑:谢媛媛
语言学研究
147

从词汇层面和句法层面分析英语中的歧义现象

摘要:从词汇层面和句法层面对英语中的歧义现象及其成因进行具体、深入地分析和探讨,以帮助们更加深刻地理解英语中的歧义现象,从而在使用英语过程中避免歧义的产生。 关键词:歧义;成因;词汇层面;句法层面 歧义是语言中十分常见且始终存在的一种现象,在人们学习英语过程中,也常常会遇到歧义现象,或是遇到由于歧义而产生的问题。研究英语中的歧义现象及其成因不仅能够帮助人们避免陷于歧义之中,使人们对英语语言本身有更加深刻地认识,而且还可以充分利用歧义来为人们服务,创造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掌握好英语中的歧义现象及其成因,有助于人们提高自身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同时也有助于语言学理论的发展。 但何谓歧义呢?歧义是指一个符合语法规则,遵循逻辑常理的语句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释义的语言现象[1]。为了更好地理解此定义,让我们看以下例子: 例1:John drove to the bank. 例2:They saw her duck. 例1、2 句都为歧义句,例1 中的歧义是由于对bank 一词的不同理解而产生的。bank 一般有两层常见的意义:一是指银行,二是指河岸。在没有上下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认为例1 产生以下歧义:(1)约翰开车去银行。(2)约翰开车去河岸边。 更确切地说,例1 的歧义是由于bank 一词的“同音同形异义”现象而造成的。然而例2 中的歧义却是由于人们对句法结构的不同理解而造成的:(1)如果把duck 看成是不带“to” 的不定式,而且此不定式是宾语“her”的补语,此句的含义就变成:They saw her move her head down quickly. 他们看到她很快地低下头。(2)如果把duck 看成“saw” 的直接宾语,此时duck 就成了名词,整句意为:They saw her duck.他们看到了她的鸭子。 通过例1、例2,我们不难发现尽管两句都为歧义句,但它们形成歧义的原因各不相同:例1是词汇层面上的歧义(Lexical Ambiguities),而例 2 是句法层面上的歧义(Syntactic Ambiguities),而且这两个层面上的歧义是造成歧义的主要原因,因此接下来本文就针对这两个层面来对英语中的歧义现象及其成因做具体、深入地分析和探讨。 一、词汇层面上的歧义 1. 由同音同形异义词或多义词产生的歧义 John I. Saeed 在他的著作Semantics(《语义学》)中指出:同音同形异义词(Homonymy)或同音同形多义词(Polysemy)很容易使句子产生歧义。人们有时很难区分同音同形异义词和同音同形多义词,但词汇学家在编撰词典时,已经做了明显地区分:同音同形异义词的几层不同含义是以单独的词条一一列出的,而同音同形多义词的几层不同含义是列在同一词条之下的[2]。因此通过查阅词典,我们不难判断例1 是由于同音同形异义词(bank)而造成的歧义。接下来我们来谈谈由于同音同形多义词而产生的歧义,请看以下两个例子: 例3:Mr. Collins, the priest, is going to marry Jane at the church. 例4:He was seated by the chairman. 例3、例4 中的“marry” and “by” 都为同音同形多义词,根据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辞典并结合整句内容可知“marry” 为动词,并在同一词条下具有两层含义:(1)to get married to sb; to become the husband of sb(和谋人)结婚(2)to perform a ceremony in which a man and woman become husband and wife为?主持婚礼,操办婚礼[3] 因此例3 便具有歧义:(1)Mr.Collins, the priest, is going to take Jane as a wife at the church. 牧师柯林斯先生将要在教堂与简结婚。(2)Mr. Collins, the priest, is going to officiate Jane’s wedding at the church.牧师柯林斯先生将要在教堂为简主持婚礼。 例4 中的介词“by” 也具有两层含义,根据牛津辞典并结合句子内容,“by” 在同一词条下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