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配置工具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配置工具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配置工具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配置工具

Q/GDW XXXXX—XXXX

目次

目次....................................................................................................................................................... I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缩略语 (1)

5 总则 (2)

6 配置工具技术要求 (2)

7 一致性测试 (4)

附录 A 配置工具测试用例(规范性附录) (6)

A.1 系统配置工具测试用例 (6)

A.2 IED配置工具测试用例 (8)

A.3 装置测试用例 (9)

附录 B 测试用例步骤(资料性附录) (10)

B.1 SCD文件导入测试 (10)

I

前言

本标准规范了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配置工具的功能,同时给出了配置工具一致性测试方法及测试用例,便于智能变电站设计、配置、调试、运行和维护。本标准的制定主要是依据DL/T 860《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Q/GDW 1396《IEC 61850工程继电保护应用模型》等标准的有关规定,以及国内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设计、配置、调试、运行和维护的工程经验与相关要求。

本标准由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提出并解释。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首次发布。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

Q/GDW XXXXX—XXXX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配置工具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配置工具的技术要求和一致性测试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配置工具的开发、检测和工程应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L/T 860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

Q/GDW 1396 IEC61850工程继电保护应用模型

Q/GDW XXX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工程文件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DL/T860系列、Q/GDW 1396及Q/GDW XXX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系统配置工具 system configurator

系统配置工具是独立于智能电子设备的应用软件。它能按照系统层配置的需要,导入数个智能电子设备ICD文件,配置不同智能电子设备共享的系统信息,而后产生符合DL/T 860、Q/GDW 1396标准规定的变电站SCD文件。系统配置工具应能够读入并处理SSD文件信息。

3.2

IED 配置工具 IED configurator

IED(智能电子设备)配置工具能导入符合DL/T 860标准定义的SCD文件,导出符合DL/T 860和Q/GDW XXX标准的智能电子CID、CCD文件,传输该文件到IED中。

4 缩略语

下列符号、代号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CAD Computer Aided Design(计算机辅助设计)

CID Configured IED Description(IED实例配置描述)

CCD Configured IED Circuit Description(IED回路实例配置文件)

CRC Cyclic Redundancy Check(循环冗余码校验)

GOOSE Generic Object Oriented Substation events(面向通用对象的变电站事件)

DUT Device Under Test(被测装置)

ICD IED Capability Description(IED能力描述)

IED Intelligent Electronic Device(智能电子设备)

1

SCD Substation Configuration Description(系统配置描述)

SSD System Specification Description(系统规范描述)

SV Sampled value(采样值)

TUT Tool Under Test(被测工具)

XML Extensive Markup Language(可扩展标示语言)

5 总则

5.1 本标准规定的配置工具包括系统配置工具和IED配置工具,应遵循DL/T 860和Q/GDW 1396标准定义的功能和技术要求。系统配置工具和IED配置工具应用流程见图1。

5.2 系统配置工具可具备导出CAD图形等高级功能,但应以SCD文件作为唯一的数据源。

5.3 IED配置工具应能导出符合DL/T 860标准和XXX标准的CID和CCD文件,并能按本标准规定的传输方式和目标路径上载、下装CID和CCD文件。。

5.4 智能变电站ICD文件应通过检测机构检测,本标准不规定IED配置工具的ICD文件建模要求。5.5 配置工具应具备基本的语法、语义校核功能。

IED配置工具

图1 智能变电站配置工具应用流程

6 配置工具技术要求

6.1 基本技术要求

6.1.1 配置工具应具备友好的中文人机界面,如菜单栏、工具栏、右键操作、快捷键、帮助菜单等元素,帮助菜单包括工具帮助文档、工具版本号。

6.1.2 配置工具应具备稳定性高的软件基本特性,操作流畅。

6.1.3 配置工具应明确说明硬件、操作系统使用环境。

6.1.4 配置工具应具备图形化显示和配置文件编辑功能。

6.1.5 配置工具导出有关配置前应自动提示保存SCD文件。

6.2 系统配置工具技术要求

6.2.1 配置文件管理功能

a)系统配置工具的配置文件管理功能应符合Q/GDW 1396标准。

b)系统配置工具应在保存文件时提示用户保存详细配置历史记录并自动保存,同时自动生成全站

虚端子配置CRC版本和IED虚端子配置CRC版本并自动保存;

c)系统配置工具应能自动生成 SCD 文件版本(version)、SCD文件修订版本(revision)、生成时

间(when),应提示配置人员填写修改人(who)、修改什么(what)、修改原因(why)。文件版本从

1.0开始,当文件增加了新的IED或某个IED模型实例升级时,以步长0.1向上累加;文件修订版

本从1.0开始,当文件做了通信配置、参数、描述修改时,以步长0.1向上累加。文件版本增加时,文件修订版本置位1.0。

Q/GDW XXXXX—XXXX

6.2.2 Substation配置。

a)系统配置工具应具备SSD文件导入功能;

b)系统配置工具应具备图形化方式创建全站的电气接线图功能,自动生成变电站系统规范配置并

保存在SCD文件中,变电站系统规范配置可以SSD文件形式导出;

c)系统配置工具应具备图形化方式配置逻辑节点与一次设备关联。

6.2.3 Communication配置。

a)系统配置工具应具备子网配置功能;

b)系统配置工具应具备IP地址、子网掩码、MAC地址、APPID、VLAN-ID和VLAN-PRIORITY属性值类

型和范围自动限定功能;

c)系统配置工具宜具备自动配置通信参数的功能,但应支持手动修改。

6.2.4 IED配置。

a)系统配置工具应完整无误地导入ICD文件中的模型信息和赋值,包括含私有命名空间的元素;

b)系统配置工具在导入ICD文件时应能自动提示各类数据类型模版冲突并提供忽略、替换、增加

前/后缀等解决方法;

c)系统配置工具应支持数据集及其成员配置;

d)系统配置工具应支持GOOSE控制块、采样值控制块、报告控制块、日志控制块及相关参数配置,

其中GOOSE控制块的appID和采样值控制块的smvID参数应支持自动配置,并保证唯一性;

e)系统配置工具应支持按数据集对特定数据成员配置自描述信息,包括在线自描述模型“dU”和

离线自描述“desc”;

f)系统配置工具应支持以单个装置为中心的虚端子图形化展示并可视化配置GOOSE和SV虚端子连

线功能,针对标准化建模的保护装置,宜自动生成虚端子连线,并可同步显示与软压板对应关系;

g)系统配置工具应支持物理连接、物理端口、配置功能,配置结果应符合Q/GDW 1396和Q/GDW XXX

标准;

h)系统配置工具应具备IED更新功能,更新时应可选择性保留虚端子连接、地址参数、控制块信

息、自描述信息等配置;

i)系统配置工具应具备按间隔或按装置复制IED功能;

j)可对功能约束为“CF”的信息配置工程赋值。

6.2.5 系统配置工具应具备SCD文件错误校验的功能,校验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a)Schema语法校验;

b)模型实例与模版一致性校验;

c)控制块引用数据集有效性校验;

d)数据集成员有效性校验;

e)虚端子关联部分内外端子合法性校验;

f)IED名称、IP地址、MAC地址、APPID、appID、smvID、rptID的唯一性、正确性和缺失校验。

6.2.6 导出功能

a)支持虚端子关联导出功能;

b)支持虚端子CRC校验码列表导出功能;

c)支持导出全站四遥信息点表功能。

6.3 IED配置工具技术要求

6.3.1 IED配置工具应能导入符合DL/T 860和Q/GDW 1396标准的SCD文件并能自动导出符合XXX标准的CID和CCD文件,无需手动配置制造商私有参数。

3

6.3.2 IED 配置工具应满足XXX 标准XX (添加要点CCD 导出等)配置工具要求。

6.3.3 IED 配置工具在导出某IED 的CID 文件和CCD 文件时,如果SCD 文件中与该IED 相关部分有错误时应能自动提示导出失败及具体原因,包括但不限于:

a) 模型实例与模版不匹配;

b) 数据集成员不存在(或内部变量名缺失);

c) 数据集成员数量超出已声明的最大值;

d) 报告、日志、定值、GOOSE 、SV 控制块配置参数缺失、错误或重名;

e) 虚端子关联部分内部虚端子不存在,

f) 虚端子关联部分外部信号不在GOOSE 、SV 数据集;

g) 虚端子类型不匹配;

h) 外部信号相关控制块配置参数缺失;

i) 通信参数缺失。 6.3.4 IED 配置工具应支持上传、下装CID 文件和CCD 文件的功能,工具从装置获取CID 文件或CCD 文件为上传,工具将CID 文件或CCD 文件传送至装置为下装;

6.3.5 统一上传、下装方式如下:

a) 统一通过装置以太网调试端口(RJ45)上传下装;

b) 统一采用FTP 协议上传下装;

c) 统一上传下装IP 地址为“100.100.100.100”,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

d) 统一上传下装子目录为“Configuration”;

e) 工具应自动适应文件路径分隔符为“/”或“\”;

f) 工具应自动转换文件名为“Configured.cid”和“https://www.wendangku.net/doc/8f9944425.html,d”下装装置。

6.3.6 IED 配置工具下装时宜自动先上传装置内部配置文件与待下装配置文件对比的并显示区别给用户查看,提示用户是否确认下装,下装完毕装置宜自动重启一次并生效。

6.3.7 装置应确认在装置检修状态下才可允许配置下装。

7 测试

7.1 配置软件应通过XXX 机构测试。

7.2

7.3 测试方法

系统配置工具测试需要具备ICD 、SSD 、SCD

文件编辑功能的IED 配置工具或XML 文件编辑工具生成正确的(肯定)或错误的(否定)ICD 、SSD 、SCD 文件供TUT 测试用,其测试流程见图2。

图2 系统配置工具测试流程

IED 配置工具测试需要使用系统配置工具或XML 文件编辑工具生成正确的(肯定)或错误的(否定)SCD 文件供TUT 测试用,IED 配置工具测试流程见图3。

图3 IED 配置工具测试流程

Q/GDW XXXXX —XXXX

5

装置测试需要使用系统配置工具或XML 文件编辑工具导入DUT 和其它ICD 文件生成正确的(肯定)或错误的(否定)CID 、CCD 文件供DUT 测试用,装置下装完成后要进行通信测试验证功能正确性,装置测试流程见图4。

测试用文件

图3 装置测试流程

7.4 测试用例仅作为配置工具一致性测试要求提出,不排除后续其他测试项目的要求。一次性测试用例库见附录A ,测试用例步骤见附录B 。

7.5 添加基本性能要求:稳定性、兼容性、容错性、通用性?要求。

注:参考监控后台系统/国网监控系统测试等。

7.6 配置软件应通过XXX 机构测试。

附录 A 配置工具测试用例

回到正文。测试部分修正后,交中国电科院审。

A.1 系统配置工具测试用例

A.1.1 基本要求测试

A.1.2 Substation配置测试

A.1.3 Communication配置测试

A.1.4 IED配置测试

Q/GDW XXXXX—XXXX

A.1.5 配置版本管理测试

A.1.6 校验功能测试

A.1.7 导出功能测试

7

A.2 IED配置工具测试用例

A.2.1 基本要求测试

A.2.2 SCD文件导入测试

A.2.3 导出站控层配置和过程层配置测试

Q/GDW XXXXX—XXXX A.2.4 下装功能测试

A.3 装置测试用例

9

附录 B 测试用例步骤

(资料性附录)

B.1 SCD文件导入测试

220kV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结构与设备配置6页

220kV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结构与设备配置智能变电站的二次系统结构与设备较常规变电站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本文分析了220kV智能?电站“三层两网”的系统结构,阐述了二次系统设备配置基本原则,结合目前二次设计实施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 1 概述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对供电可靠性和安全性有了更高的要求。而风力、太阳能等新能源电源的并网运行对电网系统稳定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智能电网能有效利用电力资源,提高供电可靠性,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 2011年起,作为智能电网的关键节点,智能变电站在全国范围内进入全面推广建设阶段,新建220kV变电站按《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通用设计―110(66)~750kV智能变电站部分》(2011年版)中“第五篇 220kV 变电站通用设计技术导则”的技术方案。与传统变电站相比,智能变电站最大特征体现在一次设备智能化、设备检修状态化和二次设备网络化,其中二次设备在采样方式和组网形式上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随着电力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应用到二次系统中,因此研究智能变电站的二次系统设计和设备配置有着重要的意义。 2 220kV智能变电站系统结构 以上海地区某220kV变电站为例,智能变电站系统采用三层两网结构,三层即站控层、间隔层、过程层,两网即站控层网络和过程层网络。 2.1 站控层

负责变电站的数据处理、集中监控和数据通信,由主机、操作员站、远动通信装置、保护故障信息子站和其他各种功能站构成,是全站监控、管理中心,并与远方监控/调度中心通信。站控层网络采用百兆星形双网结构,冗余网络采用双网双工方式运行。站控层网络MMS、GOOSE(逻辑闭锁)、SNTP三网(功能)合一,共网运行,全站数据传输数字化、网络化、共享化。 2.2 间隔层 间隔层包括保护、测控、计量、录波、相量测量等,不依赖于站控层和通信网络,可以对间隔层设备进行就地独立监控功能。保护测控装置配置如下: (1)主变保护双套配置,高、中、低压侧及本体测控装置单套独立配置。 (2)220kV线路、母线、母联(分段)保护双套配置; (3)110kV线路、母线、分段保护单套配置,采用保护测控一体化装置,母线测控单独配置; (4)35kV 线路、电容器、站用变保护集成测控、计量功能,母差保护单套配置; (5)110kV、35kV母线配置低压减载装置。 (6)过程层:过程层由互感器、合并单元、智能终端等构成,是一次设备与间隔层设备的转换接口,完成电流电压量的采样、设备运行状态信号的监测和分合闸命令的执行等。 3 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的二次设备比较

220kV智能变电站检修二次安措的优化分析 刘秋丽

220kV智能变电站检修二次安措的优化分析刘秋丽 发表时间:2019-05-09T11:58:19.970Z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01期作者:刘秋丽 [导读] 本文主要围绕220kV智能变电站检修二次安措的优化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四川省电力公司广安供电公司四川广安 638000 摘要:传统变电站的二次回路以电缆为主,而220V智能变电站主要是以光纤为主的数据流,因此 220V 智能变电站的二次回路安全措施如果仍然采用传统变电站拆除电缆线,亦或是断开硬压板的方式是无法使用的。基于此,本文主要围绕220kV智能变电站检修二次安措的优化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220kV;智能变电站;二次安措;优化方法 1、智能变电站配置的主要特点 (1)光纤通信 智能变电站过程层具体借助光纤实施信息传输,与此同时,参照接收的数据流评判信息传输的正常性。假设通信线路有中断的状况出现,智能配置的界面或者与之对应的性能造到自动屏蔽,又或者指示灯熄灭等,工作者可借助上述状况有目标的实施配置检测,之后选取科学、合理的改善对策,在最少的时间内,把智能配置的通信问题解决掉,以此保证在基础上,降低智能配置由于信息沟通不顺畅,引发安全事故。 (2)检测和检测系统 为提高智能变电站的安全指数,在基础上完成智能变电站安全管理科学性,目前应用范围最为广泛的智能变电站添加了检修和自检体系。通常而言,在智能变电站与之对应的配置进入检修硬压板过后,器械与配置会自动呈现检修状态,结合组检测数据流的防范,掌握智能变电站的运营状况,在有效的时间内屏蔽产生失误或安全隐患的功能,完成智能变电站的自我安全管理。 (3)数字化通道 和以往的变电站相对比,智能变电站的相关联的配置规划和组装,其主要的原则是数字化管理、操作简单化。在此观念的影响下,智能变电站的每一种数据流出大多数是由变电站内层相对的功能的配置和木块输出数据流,与此同时,把虚端子当成连接桥梁,把数据流传送至每一个既定配置的功能模块数据集当中,最后构成健全的数据通道。除此之外,智能变电站体系当中的软压板,是整个构造系统当中有效控制变电站数字通道的不可获缺的工具,借助开启、断开数字通道的方法,对隔层配置的保护、维修、检测等工作,是确保智能变电站稳步运行的重要保证。 2、智能变电站二次继电保护 (1)设备停电检修二次继电保护的方式 作业人员应该将已修复设备的电流互感器断开,将要维修的设备连接的电流回路和电压电路断开。确保对母线的电流进行保护。除此之外,该应该维修,断开设备信号及波路器,将智能变电站的继电功能可以充分的展现,让智能变电站能安全的使用。 (2)设备带点检修的情况 在设备二次开路的时候,为了预防电量的电流传感器发生二次开路,不能任意的断开;当出现电流互感器发生二次绕组的时候,为了防止电路中途短路,工作人员应该运用适合的短路片。同时,还要防止在短路片及电流互感器之间的操作,在进行含有电量的互感器两次绕行工作的时候,要防止二次开路出现的高压损坏问题,以防更严重的现象出现。需要工作人员注意的是,当电压互感器在两个电路上工作的时候,要预防两侧接地或是短路的问题;在进行电压段子连接板的时候,需要预防假触的情况,当工作人员打开电压线的时候,要看清标识,用绝缘布将其包好操作人员再用绝缘工具的时候,就能够不用一些保护装置就能让其安全的运行。在对错误的动作进行消除的过程中,要有调度相关的保护环境的同意,使工作人员在操作的时候可以更安全,可靠的进行。 3、常规微机保护和智能变电站数字化保护的比较 (1)二次回路的比较 常规的微机保护装备是可以依照相应的一、二次设备及二次电缆进行二次回路的方式进行再次构建的。所以,各个保护屏柜里的联系也是通过端子排的相应过程进行不同的对接。而智能变电站的二次回路使运用网络及光纤对传统的模式进行改变,过程网层对二次回路进行合理的转变,二次回路及过程层网络技术进行高效的对接工作以便使构架得到重组。因此,可以看出传统的二次回路的方式及智能变电站的二次回路的设计是有区别的。对智能变电站的不同层次的端口连接进行有效的研究,且该设备中的通讯功能要按照如今的网络技术进行传输信号的研究,对二次回路终端口间的电缆对接工作进行非端子概念的掌握。 (2)保护结构的比较 常规变电站的继电保护使依照装置为中心进行建造的,而智能变电站也是通过过程层网络的构造获取见个方式的信息传来的,采用继电保护方法应用功能模块化获取新型的构建,实施保护归网络的性能的要求是非常重要的,要十分的严谨。常规微机保护装置艺依照模拟输入的方法及保护逻辑处理的功能对结构上的归结工作,保护装置不仅仅是对保护动作逻辑性进行相应的逻辑处置,还要对相关的保护装置进行阶段性的智能控制,以便获取信息的联动及让再次启动能够实施。 4、智能变电站检修二次安措优化思路及方法 当前情况下,智能变电站检修二次安措思路,主要围绕以下四种方法进行,为退软压板、投检修压板、断电回路以及断光链路,数字化断开方式是退软压板与投检修压板;物理性断开方式是断电回路与断光链路。数字断开方式其主要优势在于设计简单、容易操作。但是,又存在软压板定义错误情况、功能性失效以及检修方式不正确、压板出现虚接等现象,制约了单一性数字断开方式的二次安措思路。物理性断开方式存在明显断点,可靠性和安全性较高,实施过程较为繁琐,且经常插拔光口和线头,容易造成损害,对后续检修造成较大影响。同时,在未退出对应通道软压板前,检修板和断光链路会导致数据接收异常或中断,造成设备闭锁保护。 总之,智能变电站检修二次安措的优化措施基本思路是,防止二次检验电压反送,并且防止二次实验电流窜入,宜采用断电回路进行隔离;使用数字化断开方式进行,首检中要采取退软压板再拔光纤维方式进行;不影响保护、开关以及电表正常运行的情况下,最大限度

变电站二次系统防雷介绍

变电站二次系统防雷介绍 一、二次系统防雷的意义 变电站二次系统指变电站内保护设备、自动化设备、通信系统、计算机网络设备及监控系统、交直流电源系统等各种二次设备的总称。二次系统集中了变电站自动化监控管理的重要设备, 具有微机监测、监控、保护、小电流接地选线、故障录波、低频减载、“四遥”远传等功能, 在电力调度自动化领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微机保护和自动化设备在电力系统中得到大量的应用,调度通讯、网络等信息设备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一方面自动化系统、计算机网络、通讯系统等设备核心元件耐过电压、过电流和抗雷电电磁脉冲的能力越来越差,敏感性提高;另一方面由于信号来源路径增多,系统较以前更易遭受雷电波侵入,致使雷电灾害频繁发生,影响二次系统正常运行,特别是雷电多发区,轻者导致设备损坏、性能下降,重者造成系统瘫痪。 变电站二次系统遭受雷击的事例及原因分析如下: 1、重避雷轻接地 事故过程:2008 年7月11日,威海辖属石岛某35kV变电站1#避雷针遭雷击后,其附近电缆沟内二次电缆起火,导致保护装置完全失灵,造成灾难性的事故。 事故分析:我们通常所说的避雷针并不能起到躲避雷击的作用,相反称之为引雷针或接闪器似乎更恰当。它只是把周围强大的雷电能量泄放到大地,起到引雷入地的作用,从而避免周围被保护设备遭到损害。当避雷针遭雷击后,强大的雷电流沿避雷针和接地引下线进入变电站的接地网,再经接地网流入大地时,造成接地网的局部电位迅速

升高。如果该接地网的接地电阻太大,局部电位升高超过一定数值时,就会对附近电缆沟内的电缆产生反击或旁侧闪击,引起电缆着火,造成灾难性的事故。 2、重直击雷轻感应雷 事故过程:2012年7月,汾西矿业集团某110kV变电站在雷电活动时造成该站综合自动化插件损坏,并使35kV开关误动。 事故分析:变电站内的通讯、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损坏大都是由感应雷造成的。当雷电活动时其周围的磁场发生强烈的变化,雷电所形成的强电场会以静电感应的方式在附近的导体上感应出很高的感应电压,而计算机等电子器件又是对干扰非常敏感的元件,因此极易造成微机保护和综合自动化系统模块损坏,或者导致微机保护误动或拒动。 3、重高压设备轻弱电系统 事故过程:2012年9月,同煤浙能集团某煤矿办公楼10kV变电所遭雷击,高压设备安然无恙,保护装置电源模块损坏。 事故分析:雷电活动时,雷电波沿10kV线路侵入到10kV母线,再经过10kV所用交变电磁耦合,闯入低压出线。由于雷电波的电压、能量极高,虽然经过10kV线路避雷器、母线避雷器和所用交变避雷器三级削锋和所用交变低压出线的平波作用,电压幅值大大降低,但雷电波仍以高幅值、尖脉冲的形式,瞬间加到低压电源系统。由于大多数变电站在低压电源系统没有过电压保护措施,雷电过电压得不到有效抑制,因而在低压电源系统中绝缘薄弱处造成击穿。 相对于二次系统的快速发展,二次系统的的雷击防护工作还存在不少认识误区,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在这种环境下,更凸显出变电站二次设备雷击防护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雷电入侵二次系统途径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调试浅析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调试浅析 发表时间:2019-03-26T11:31:10.777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29期作者:周立超张玮琦吕鹏飞[导读] 摘要: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对电能的需求有了更高的标准,变电站为满足这种要求逐渐走向信息化,这种通过数字信息传递变电站电气量的变电站称为智能变电站。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010020) 摘要: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对电能的需求有了更高的标准,变电站为满足这种要求逐渐走向信息化,这种通过数字信息传递变电站电气量的变电站称为智能变电站。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投运前的调试工作对智能变电站的稳定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调试工作进行详尽介绍,同时对现场合并单元、智能终端、数字式继电保护装置等智能设备测试方法经行分析,对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调试工作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调试;智能设备;测试方法;发展 引言:智能变电站采用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实现高度自动化管理,通过智能设备的信息可控性对一次系统及二次系统进行自动化控制,实现了科学规范的网络通信,实现无人值守、少守卫的模式,提高了变电站的运行安全性,节约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因此,智能变电站中二次智能设备的调试工作关系到整个变电站的正常稳定运行,且与传统的变电站二次设备调试工作有着本质的区别。传统变电站二次系统里的电气量是通过实际的电缆传输的而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里的每一个设备之间电气量的传输都是通过光纤传输的,所以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调试工作极其繁琐。 1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调试工作简介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现场测试工作首先要熟知现场一次设备及一次系统接线方式,对应好一次设备及系统完成对二次智能设备SCD 模型的校验,根据SCD模型完成对合并单元、智能终端、数字式继电保护装置之间的通信验证,保证各个设备相互间的配合、网络的协议、虚端子设计图的正确性。之后运用智能变电站二次智能设备所对应的智能设备测试仪进行每个设备的技术性能测试,再次确保合并单元、智能终端、数字式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的正确性、可靠性、稳定性。最后运用传统测试方法,模拟变电站真实运行时发生故障的情况完成对智能变电站所有间隔的整组测试,保证智能变电站在投运后在遇到电气故障时能够正确可靠切除故障。调试过程中需特别注意开关刀闸动作是否与后台及相应间隔智能终端对应、每个间隔各项信号的正确性、智能设备之间的检修机制正确性等特殊问题。 2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测试方法分析 2.1合并单元简介及测试方法 合并单元,英文名称Merging Unit或MU。在智能变电站中,将一次互感器传输出来反映一次电气量的二次模拟电气量进行模数转换、合并和同步处理后,按照特定格式转发给间隔层需要使用的设备。合并单元是电流、电压互感器的接口装置,通过模数转换及规约格式整合将过程层数据的共享和数字化,他作为遵循IEC61850标准的数字化变电站间隔层、站控层设备的数据来源,作用十分重要故其安装完成后的各项指标测试尤为重要。运用合并单元测试仪对合并单元输入合并单元测试仪内部时钟下的交流模拟量同时运用内部时钟输出对合并单元进行同一时钟下的对时,通过采集合并单元光纤输出的数字量进行对比分析来对合并单元的离散型、通道延时、守时误差、对时误差、通道精度等技术性能进行测试。 2.2智能终端简介及测试方法 现在智能变电站中使用的主变、断路器等依旧是常规的一次设备,为实现对这些设备的数字化改造,则需要智能终端来完成信号输出和控制输入的光电转换、模数转换。智能终端与保护、测控等二次设备采用光缆连接,与一次设备采用电缆连接实现一次设备的遥信、遥控、保护跳闸等功能,并通过基于 IEC61850 标准的通信接口实现与过程层、间隔层的通信功能,最终实现断路器跳合闸、隔离开关分合闸、信号传输,主变调压、温度监控和非电量保护等功能。运用数字式继电保护测试仪即可对智终端的主要功能进行现场测试,通过光纤对智能终端传输数字开关量控制信号,再运用试验电缆将智能终端开出的开关量采集到数字式继电保护测试仪中,测试仪计算整个智能终端收到数字控制命令到做出开出的时间,整个过程时间不大于7ms即满足要求。 2.3数字式继电保护装置测试方法 智能变电站数字式继电保护装置测试方法不同于传统变电站,数字式继电保护装置所接收的一次设备电气信息来自于合并单元所采集转换来的数字量,其开出的跳闸量亦为数字量,故数字式继电保护装置单体调试仅需一台便携式数字继电保护测试仪即可完成,将便携式数字继电保护测试仪运用整站SCD文件配置相应间隔的合并单元及智能终端,后对数字式继电保护装置施加各种故障状态下的数字式模拟量,通过采集回来的数字式继电保护装置开出的数字式跳闸量来判断数字式继电保护装置保护逻辑的正确性。如需做整个间隔的整组传动实验,在相应间隔合并单元后运用传统继电保护测试仪施加故障模拟量,观察现场开关动作正确性,在做整组传动试验时一定要注意智能变电站检修机制,同时也可以验证整个检修机制的正确性。 3智能变电站调试工作未来的发展 伴随着科技进步智能变电站同样飞速发展着,智能变电站投运前的调试工作也越来越重要,智能变电站调试工作将会向着远程化、自动化、综合化发展。未来测试仪仅需接入智能变电站组网便可进入每台智能设备的调试模块,做到对智能变电站所有智能设备进行调试。当然,就现有情况看来,要实现上述方便快捷的调试方法,我国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中仍然的一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其发展进程,这需要引起国家及同行业者的高度重视。只有积极解决智能一、二次设备运行维护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我国的智能变电站方可不断发展与壮大,为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便利。 参考文献: [1]陈安伟,等.IEC61850在变电站中的工程应用[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 [2]李先妹,黄家栋,唐宝锋.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测试技术的分析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2,(03). [3]蔡晓越.智能变电站的调试特点与建议[J].电力与能源,2012,(04).

浅谈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的优化 尤华静

浅谈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的优化尤华静 发表时间:2017-08-22T15:37:11.733Z 来源:《电力设备管理》2017年第8期作者:尤华静 [导读] 科学技术的更新发展,数字化、智能化已经不再遥不可及。随着高新科技在变电站中的应用。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南阳供电公司河南南阳 473000 摘要:科学技术的更新发展,数字化、智能化已经不再遥不可及。随着高新科技在变电站中的应用,变电站也逐渐发展成为智能的变电站。继电保护作为变电站运行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人们对于它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技术在变电站中的应用,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技术也在不断的进步当中。本文就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的优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优化 1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 1.1线路继电保护 线路继电保护在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内具有重要作用。线路继电保护过程中,能够对智能变电站运行状态进行实时性监控,了解智能变电站实际情况情况,一旦智能变电站出现故障,线路继电保护可以采取相对应解决措施,对智能变电站故障进行防治。在条件允许情况下,还可以在智能变电站线路上安装测控装置,测控装置主要作用就是对智能变电站运行状态进行检测,测控装置会将所测控到的结果传输到网络体系内,继电保护就可以按照测控装置所检测到的结果,对智能变电站下达针对性继电保护指令。 1.2变压器继电保护 变压器继电保护在智能变电站内,承担着过程保护职责。在变压器继电保护装置内,在后备部分安装中可以采取集中安装模式,进而充分发挥出变压器继电保护在智能变电站内保护作用。变压器继电保护在运行时,核心模块为非电量保护,非电量保护模式需要与电缆相互连接,同时与继电保护装置相连接。变压器在运行过程中一旦遭受到不良因素影响,非电量保护模块就会进入到跳闸状态下,传输跳闸指令,能够有效缓解智能变电站在不良因素干扰下所需要承受的压力,保证变压器能够安全稳定运行。 1.3母联继电保护 母联继电保护与线路继电保护较为相似,但是母线继电保护由于母线分段性能原因,母联继电保护性质更加简单,在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内具有重要作用。 2智能变电站的优点 2.1环保效果好 智能变电站在运行中刨除了传统的电缆,连接而是采用光纤电缆。并且在内部的设施上也是大量的采用能耗低的集成电子设备,用电子互感器代替了充油式互感器,大大地降低了变电站的建设成本和能源消耗,很好地实现了在低碳环保方面的优化。 2.2交互性良好 智能变电站可以自动的收集和分析信息,并将这些数据信息在变电站的体系内部进行共享,以实现与更高级的系统之间良好的互动。各个智能电网之间的相互联系,可以有效地保证整个电网的安全运行。 2.3可靠性强 在众多的用电用户之中,大家对于供电部门的选择最为看重的就是可靠性。这就要求智能变电站拥有更高的可靠性,不仅仅是满足客户的需求更多的是保护电网的更高效的运行,有效地减少用电故障产生,使变电站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3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缺陷 3.1智能化水平低 当前我国智能化变电站多是通过对原变电站进行改建和扩建而建成投产的,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的设备数量较多,而且设备资源消耗量较大,这在无形中会导致变电站智能化水平降低,无法达到智能变电站建设时的要求。各种设备之间都有着智能化连接端口,但由于设备及连接线多是由不同厂家生产的,这就导致设备运行过程中,端口和连接线之间存在不兼容的问题,影响智能变电站运行的安全,而且对设备和连线之间不兼容现象进行检查也存在一定的难度。 3.2设备接口连线不合理 当前变电站中存在众多的耗能设备,而且设备存在许多接口终端。但在实际设备运行过程中,同一段间隔的SV设备采样和GOOSE设备之间的接口连线都需要在不同设备之间进行,这就导致设备接口终端需要增加,这对操作人员的实际操作带来了诸多的不便利。 3.3电磁设备受环境影响较大 当前电子式互感器在智能化变电站的诸多零件中都开始广泛应用,这就导致这些电磁设备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极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使电磁设备测量准确存在一定的偏差,影响测量数据的可靠性。这对电磁继电保护设备在应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带来了较大的影响,智能变电站运行时不确定因素增加。同时当前变电站中所使用的一些电气设备,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并不建议使用新型的电磁式继电保护设备,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继电保护设备的可靠性。部分就地安装的变电站使用设备,由于受制于技术的人们显示器,一些技术端口还无法用到,这些大量的端口存在不仅会对工作人员实际连线带来困难,而且还会造成技术资源的浪费时间,与智能电网节能和环保的要求不相符。 4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优化措施 4.1就地化间隔保护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有关设备在安装过程中,需要将继电保护设备安装在保护设备周围,按照就地化准则,保证继电保护设备能够及时发现智能变电站出现的事故,缩短继电保护反应时间,有效降低事故对智能变电站所造成的损失。 现阶段智能变电站大部分都采取新型一体化微机线路模式,变电器保护措施和继电保护一同运行,按照智能变电站设备实际情况,对线路合理进行配置,这种设计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智能变电站稳定性能,保障智能变电站设备及工作人员的安全。与此同时,智能变电站在

变电站电气二次系统设计【最新】

变电站电气二次系统设计 摘要: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电气二次设备的安装质量在关系到变电系统正常运行的同时,也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的运行质量。但是现在对于变电站中的电气工程,特别是其中电气二次设备的安装现状仍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有效提高变电站电气二次设备安装、调试和校验质量的同时,促进变电站及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和高效运行。 关键词:变电站,二次系统,安装,调试,校验 引言 变电站二次部分的安装、调试以及校验工作中,存在大量的容易出错的关键点,变电站设备经常发生过电压损毁事件,对电网的安全运行带来了较大影响,加强和改进电子系统(设备)的防护,严格控制这些关键点,避免重复犯错,减小其遭受雷电等冲击干扰损害造成的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是提高变电站二次系统的安装、调试及校验水平,提高工程质量等级的关键。本文就从变电站二次系统的安装、调试、校验三方面全面的进行论述其系统设计,力求提高系统的运行质量。

一、变电站二次设备安装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 现如今,计算机技术在社会各行各业中的普遍使用,使各项工作的处理和运作效率都得到了大大提高,而计算机在电力系统的应用,不仅为电能的控制及调度提供了自动化的手段,还为其高效运作创造了智能化的途径。结合这点我们不难看出,电力事业在不断发展、进步,并已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尽管如此,我们仍要时刻提高警惕,预防在现有的工作中出现不好的变故;而且我们还要预见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不断会出现新的问题等待我们去解决。所以,我们应就变电站的二次设备在目前应用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力求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对变电站二次设备运用和管理的一些经验。 (一)变电站接地不良引起二次设备烧毁 无论是在电厂中,还是在变电站内,合格、有效且良好的接地是促进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基本保证,而现在,多数变电站因其接地不良引起二次设备的烧毁,从而导致了电力系统的无法正常运行,最终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不利影响。 (二)变电站二次设备选择不达标

智能变电站二次检修安措防误技术研究 常海龙

智能变电站二次检修安措防误技术研究常海龙 发表时间:2019-05-17T09:01:35.413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32期作者:常海龙 [导读] 摘要:智能变电站的二次设备与回路和常规变电站有较大区别,其二次回路的的继电保护作业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若二次的安措布置不合理,极易引起继电保护装置的误动作。因此,必须对智能变电站的安措予以高度的重视。 (内蒙古巴彦淖尔电业局康立安装公司检修分公司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 015000) 摘要:智能变电站的二次设备与回路和常规变电站有较大区别,其二次回路的的继电保护作业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若二次的安措布置不合理,极易引起继电保护装置的误动作。因此,必须对智能变电站的安措予以高度的重视。文章首先介绍了智能变电站的结构,然后,对智能变电站二次检修的安措过程进行了总结与分析,最后,对智能变电站的二次继保安措优化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二次检修;安措 智能变电站是一种具备可操作性、能实现站内设备信息共享、电网调度和控制的现代化变电站,是我国这一技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近些年科技的不断进步以及站点区域建设相对完善,变电站发展已较为成熟,各大电网公司越加重视站点检测维修与安全运转方面,二次安全措施变得尤为重要。 一、智能变电站特点分析 不同于以往的变电站,智能站采取就地数字化收集二次量,电气设备间采用光线通信、网络传递信息流技术,某些设备的性能和特点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变化,这些与二次安全措施紧密相关的特点主要有以下方面。 (1)数字化通道。较之于常规变电站,智能站设施配备一般以操作简练、检修快捷、职能管理为要点,在这一情形下,数据流从站内设备相应功能区域输出,通过虚端子流转中心进入特定的设备功能区域数据集中,进而形成数字化通道。与此同时,站内软压板是该通道打开和关闭的主要工具,掌控二次量进出站内的数据集区域,以此来保护、控制、检查间隔层设备的安全。 (2)检测维修机制。不同于以往站点,智能站点添加了检测维修机制作为二次安全保障措施。站内硬压板投进区域后,设备会处于检测维修状态中,输出具有检验性质的数据流,而且它输进的数据流也需要带有一样检验性质才能完成对接工作。如若数据流性质不同,设备会自动判定数据流状态不同,停止相应功能的实现。智能站的这种检修机制一般受到多种电流采样的影响,具备闭锁保护相应功能。(3)光纤通信。智能站的过程层通常采取光纤通信技术进行输送,站内设备依据是否能够收到相应的数据流来判断相应通道是否正常运转。如果该通信链路出故障了,设备会受到该链路故障警示、光口指示灯熄灭以及相应设备功能自行屏蔽等消息,一旦出现这样的问题,工作者应该及时进行设备检修工作,加强二次安全措施实施。 二、智能变电站二次检修安措防误工作技术 2.1单间隔设备 2.1.1带电检修 所谓带电检修就是在检修间隔区间内不断电的情况下,对二次设备进行检修,而间隔区间中主要包括三种设备:合并装置、线路保护装置、智能终端设备。首先在对合并单元进行二次检修安措时,要退出相应的跳闸出口,其中线路保护、重合闸等其他自动化装置的跳闸出口都要退出,如果是特殊情况,智能终端设备的跳闸出口也要退出。而在对线路保护装置进行二次检修安措时,大致的方式和检测合并装置相同,同样是投入处于检修状态的压板,不同的是,在检测该部分的时候,此时不是要退出相应的跳闸出口,而是将功能整体退出,以此让线路保护装置从整体上退出线路运行体系中,以此保证二次检修安措得到的结果正确。最后是对智能终端的二次检修安措,对于每个隔离间而言,智能终端都是最为重要的内容,这是因为智能终端汇聚了“四遥功能”,因此不仅要将检修状态压板投入,还要将跳闸出口、重合闸等硬压板投入其中,并且根据不同智能变电站的实际情况,停用具体的部分。 2.1.2停电检修 和带电检修不同,停电检修属于定期检查,对于智能变电站而言,必须要定期展开以此停电检修,针对回路中的设备进行检修,和带电检修不同,这种检修方式的二次检修安措较为简单。首先,投入不同间隔内的检修状态压板,然后,退出对应的保护功能,继而投入其他设备的检修状态硬压板,并且保证内部线路包装置稳定。 2.1.3多间隔设备 除了单间隔设备需要进行二次检修安措,多间隔设备也需要进行二次检修安措,以220kV母线为例,首先将在母线保护下的压板断开,包括出口跳闸、保护动作启动等,然后将拆除掉母线保护,并且将所有的电流回路短接,常规情况下,想要保证220kV母线微机保护校验整组传动试验时回路完整,可以采用跳闸脉冲的方式验证回路的实际情况,有效降低两种方式的具体影响。 2.2二次检修安措在线监视 首先,设置二次检修安措状态,从第一条信息开始,对信息进行全面的检测。然后在二次检修安措状态内监视状态的变化,保证状态信息的稳定,一旦发现问题,就要采取相应的对策,避免出现错误的诊断。最后,还要对检修对象的二次检修安措状态进行监视,生成在线监视报告,然后才能够取消二次检修安措状态。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的在线监视报告中,要含有监视时间、监视状态、监视项目、总体评价等。 三、智能变电站二次检修安措防误技术应用 在全面了解了智能变电站二次检修安措防误工作技术后,针对某智能变电站设备系统展开了检修安措工作,通过实际应用,具体判断技术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该变电站为220kV智能变电站,为了让防误技术得到全面的落实,还要建立起相应的主站系统,保证所得信息可以更好地传递,因此在该变电站内部中整体系统由D5000平台进行调度,下设两个数据网关机,通过这些设备实现检测数据的传输,从而有效提高系统的应用价值,为智能变电站二次检修安措防误电网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以该智能变电站中发生的交换机故障为例,在发生故障后,维修人员及时的关闭故障的交换机电源,并且将配套的保护装置也都进行了停用,对修压板进行检查,以此及时的解决交换机故障。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发现交换机故障问题较为严重,要及时的上报给有关部门,并且立即安排专业检修人员进行处理,从而保证变电站中二次设备的运行状态稳定,提升整个智能变电站运行的稳定性。 四、智能变电站检修二次安措优化思路 当前情况下,智能变电站检修二次安措思路,主要围绕以下四种方法进行,为退软压板、投检修压板、断电回路以及断光链路,数字

浅谈智能变电站

浅谈智能变电站 发表时间:2016-05-21T14:43:40.823Z 来源:《电力设备》2016年第2期作者:曹正锋 [导读]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 210000)智能变电站是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基础和支撑。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 210000) 摘要:智能变电站是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基础和支撑。本文阐述了智能变电站与数字化变电站的主要区别,介绍了智能变电站的体系结构、智能一次设备的功能和智能设备与顺序控制的特点,重点研究了智能变电站对应的高级应用功能。 关键词:变电站;智能;电网 引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家电网快速发展,智能变电站的建设也越来越多,智能变电站由智能设备和智能高级应用两个特征,具有多信息融合,智能化监控设备状态、智能化变电站防误闭锁等高级功能。智能变电站的普及为实现我国变电站的自动化运行和管理会带来深远的影响,具有重大的技术和经济意义 一、智能变电站的现状及概念特征 数字化变电站是由智能化一次设备和网络化二次设备按过程层、间隔层、站控层三层结构体系分层构建,建立在符合国际标准的IEC61850通信规范基础之上,能够实现变电站内智能电气设备间信息共享和互操作的现代化变电站。数字化变电站使传统变电站的所有信息采集、传输、处理、输出过程由过去的模拟信息全部转换为数字信息,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通信网络和系统。 二、数字化变电站与智能变电站区别 智能变电站指的是具备有高级功能的变电站。这些功能包括:(1)能够实现自动信息采集、控制、测量、保护、监测和计量的一些基本功能,就要求变电站要有先进可靠、环保集成的各种智能化的设备,并且整个变电站尤其可以做到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2)可根据电力系统的需要支持电网,实时调节智能、控制自动、互动协同、在线决策分析等,与电网信息标准化、集成一体化、协同互动化。(3)数字化变电站指的是通过智能化一次设备和网络化二次设备,并且是由三层(过程、间隔和站控)结构体系一层一层构成,是一个现代化变电站,其能够基本完成站内设备之间信息共享,以及互为操作。和传统变电站不一样地方:它将传统的模拟信息都变为数字信息传递,并且建立起与其相互适应的数字化通信系统和网络。智能变电站要求实现一二次设备运行状态信息采集功能;并建立各种数据的标准化信息模型,模型包括设备状态、电网实时态同步运行信息、保护信息、电能质量、实时稳态、动态、暂态、信息模型、设备在线监测、视频等完整一致的各种数据。 数字化变电站特别强调手段的数字化,而智能变电站强调“智能性”,智能变电站强调的是智能化自动化系统一次设备和高级应用,以及支撑智能电网,所以智能变电站的技术根基是数字化变电站的相关技术,而未来变电站发展的方向、变电站各项技术的跨越则肯定是智能变电站。 三、智能变电站的各项体系构建 智能变电站,采用先进、可靠、集成、低碳、环保的智能设备,以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为基本要求,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和监测等基本功能,并可根据需要支持电网实时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决策、协同互动等高级功能,实现与相邻变电站、电网调度等互动的变电站。 智能变电站的构成主要包括过程层(设备层)、间隔层、站控层。过程层(设备层)包含由一次设备和智能组件构成的智能设备、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完成变电站电能分配、变换、传输及其测量、控制、保护、计量、状态监测等相关功能。间隔层设备一般指继电保护装置、测控装置等二次设备,实现使用一个间隔的数据并且作用于该间隔一次设备的功能,即与各种远方输入/输出、智能传感器和控制器通信。站控层包含自动化系统、站域控制、通信系统、对时系统等子系统,实现面向全站或一个以上一次设备的测量和控制的功能,完成数据采集和监视控制(SCADA)、操作闭锁以及同步相量采集、电能量采集、保护信息管理等相关功能。 (1)智能组件对一次设备进行测量、控制、保护、计量、检测等一个或多个二次设备的集合。相当于原来二次设备的概念,其中包括测量单元、控制单元、保护单元、计量单元、状态监测单元。以此实现对设备各类信息进行采集并保护,更要对电能进行计量,实际上是一次设备状态监测功能的元件集合体。 (2)智能设备一次设备与其智能组件的有机结合体,两者共同组成一台(套)完整的智能设备。 (3)全景数据反映变电站电力系统运行是否稳定、动态数据以及变电站设备运行状态等数据的集合。以提供信息的可靠、准确和信息的安全等,并做到提供信息的最终信息是否达到信息的数字化、集成化以及网络智能化的目的。在信息安全方面,遵循国家及国际标准,以保证站内与站外的通信安全及站内信息存储及信息访问的安全,实现与上级调度中心通信的认证及加密,实现站内各系统之间的安全分区及安全隔离。 (4)顺序控制当变电站发出整批指令后,主要系统设备状态信息变化是否到位,是实现顺序控制的主要因素,也表明设备动作执行可靠度高。而顺序控制时职能变电站的基本功能之一,其功能要求如下:①满足无人值班及区域监控中心站管理模式的要求。②可接收和执行监控中心、调度中心和本地自动化系统发出的控制指令,经安全校核正确后,自动完成符合相关运行方式变化要求的设备控制。③应具备自动生成不同主接线和不同运行方式下典型操作流程的功能。④应具备投、退保护软压板功能。⑤应具备急停功能。 (4)站域控制及站域保护我们通过对变电站内信息的分布协同利用或者集中处理判断,以此实现站内自动控制功能的装置或系统。在进行统一采集的信息时,要集中进行分析或分布协同方式判断故障,自动调整以保护电系统。 四、智能变电站的高级应用功能 1、设备状态监测 为了使设备状态检修更加科学可行,智能设备就一定要实现在线广泛监测,并且要有效地获取电网运行状态数据、各种智能电子装置的故障和动作信息及信号回路状态,才能有效减少了二次电气设备状态特征量采集的盲区。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二次工作安全措施单(票)格式、隔离点示例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二次工作安全措施单(票)格式 日常运行维护及定检现场作业等工作应按照本标准关于二次工作安全措施单(票)的要求执行,其中二次工作安全措施单(票)的格式见表A.1与表A.2。 表A.1 二次工作安全措施单(票)格式 单位 二次工作安全措施单(票)编号 对应工作票编号 被试设备及保护名称 工作负责人工作时间年月日签发人 工作内容: 安全措施:包括应退出和投入出口和开入软压板、出口和开入硬压板、检修硬压板,解开及恢复直流线、交流线、信号线、联锁线和联锁开关,断开或合上交直流空开,拔出和插入光纤等,按工作顺序填用安全措施,并填写执行安全措施后导致的异常告警信息。已执行,在执行栏上打“√”,已恢复,恢复栏上打“√” 序号执行安全措施内容恢复 执行工作恢复工作执行人监护人恢复人监护人 执行时间恢复时间

表A.2 二次工作安全措施单(票)格式2 ____________________厂站二次设备及回路工作安全技术措施单 措施单编号:2017-04-1-017-001(建议格式) 工作票编号 2017-04-1-017 序号 执行 时间 安全技术措施内容 恢复 时间 工作负责人 (审批人) 执行人 监护人 恢复人 监护人 备注: 说明:安全技术措施应按照工作顺序填写。已执行,在执行栏打“√”,已恢复,在恢复栏打“√”,并在对应的时间栏填写执行和恢复的具体时间,不需恢复的,在恢复栏打 “○”,在时间栏划横杠“—”。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典型二次安全措施隔离点示例 B.1 线路保护 以220kV线路间隔线路保护为例,有如图B.1的物理、逻辑连接关系。 图B.1 线路间隔二次安措隔离点 根据工作类型的不同,220kV线路间隔可能需要进行隔离的对象(点)如下:○1线路合并单元发线路电流至母线保护 ○2线路合并单元发线路电流电压至线路保护 ○3线路保护发启动失灵至母线保护 ○4线路保护发远跳、本侧电流、开关位置至对侧线路保护 ○5线路智能终端发母线侧隔刀位置至母线保护 ○6线路智能终端发断路器位置、闭重至线路保护 ○7线路保护发跳闸、重合闸至线路智能终端 ○8母线保护发跳闸至线路智能终端 B.2 母线保护 以220kV母线保护为例,有如图B.2的物理、逻辑连接关系。

关于智能变电站的二次设备调试与检修 牛振华

关于智能变电站的二次设备调试与检修牛振华 发表时间:2019-10-16T14:52:44.590Z 来源:《电力设备》2019年第11期作者:牛振华姚俊[导读] 摘要:现阶段,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传统变电站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发展。(国网朔州供电公司山西省朔州市 036002)摘要:现阶段,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传统变电站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发展。因此,电气设备进入了不断更新的重要阶段,逐渐向智能化、网络化、科技化方向发展。智能变电站具有自我监控、信息共享、传感监测的功能,可以使各种基础设施形成一个庞大的电网系统,时刻监测这些电气设备的运行情况,降低成本投入,减少检修养护工作,提高电气设备的运行效率。另外,智能变电站 具有继电保护作用,确保电气设备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已经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广泛应用,而且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益。关键词: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调试;检修引言电已经成为人们衣食住行的一部分,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智能化变电站在硬件方面具有设备功能集成化、扩展方便、接口规范和安装模块化的特点,软件方面具有通信可靠、信息共享、控制灵活和网络一体化等特点。在智能化变电站电气设备安装中,要加强对主变压器、断路器、室外高压隔离开关以及无功补偿装置的安装。在电气设备调试环节中,要重视对保护装置、启动调试、断路器的调试。 1研究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调试与检修的现实意义智能变电站就就是通过继承、环保、稳定、可靠的各项智能设备的应用,她难过一次设备掺量数字化、规范化、标准化等各项信息平台,自主的完成对各项信息内容的筹集、测量、计算、调控等各项工作。从我国电力行业的整体发展情况来看,智能变电站近几年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该背景下,为了使智能变电站的作用能够得到合理发挥,应当做好二次设备的调试与检修作业。做好对二次设备的调试与检修,可以确保智能变电站中应用的各项二次设备的性能都可以满足应用标准,进而实现对一次设备的合理检查,测量,控制,保护,调节,从而保证智能变电站运行的稳定性,从而为人们提供稳定的电能,满足人们的生活和生产需求。 2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调试对于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其主要具有很强的系统集成化、信息交换标准化特色,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结构十分紧凑,站内与控制中心可以进行无缝通信,在采集设备状态特征时,没有盲区,能保证系统维护、配置的简单。同时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还具有控制自动化与保护控制协同化的特点,其电流、电压的采集可以通过数字化完成,能对各种数据信息进行高度集成,整合优化了以往的分散二次系统,实现了通信、数据共享。在实际中,开展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调试时,应该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智能二次设备测试仪,在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中,保护测控装置的输入数据接口转变成新的数据化接口,所以,在进行调试时,要利用数字化光电测试仪进行。就目前而言,常用的数字式光电测试仪有omicron公司提供的数字信号新型测试设备、模拟信号测试设备、模拟信号联合数字信号转换的设备检测方式。(2)继电保护装置功能测试,其测试内容主要有采样功能、精度、各种保护逻辑、动作时间、定值、动作报告标准化、软硬压板、对时功能等。(3)测控装置功能测试,其测试的主要内容有收发GOOSE报文、采样功能及精度、同期合闸功能、间隔五防闭锁逻辑功能、记录程序版本等。(4)合并单元功能测试,其测试内容主要有采样精度、合并单元输出幅值及角度误差、同步精度、守时精度、采样值输出、报文实时、电压切换功能、电压并列功能、检修试验、合并单元自诊断功能等。(5)智能终端功能测试,其主要测试内容有动作时间、智能终端执行控制、智能终端发送开关量、智能终端上送遥测量测试、功率消耗、验证报警、GOOSE开关量延时等。 3智能化变电站电气设备的安装问题 3.1人为因素智能变电站电气设备的安装直接影响电力系统的使用寿命,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安装前需要经过专业培训,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丰富工作经验、提升综合素质,全面了解电气设备的安装事项,做好安全指导工作,保证智能化变电站电气设备安装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2其他因素一是施工材料问题。材料在购买和入库时没有经过严格的监测和审核,导致一些使用性能不合格的材料运用到智能化变电站系统中。二是设计图纸和安装程序问些问题都会导致智能化变电站出现运行故障。 4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检修在实际中,开展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检修活动时,应该严格的按照相关运行程序进行,避免因为程序出现漏洞从而造成了检测结果不准确,影响到检修工作质量的情况。一般情况下,进行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检修工作时,要结合设备的当前状态,实施故障分类,要针对存在故障、潜存故障、正常运行设备采用不同的检修方式,从而保证检修活动的顺利进行。此外,在进行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检修工作时,还需要结合设备的工作性质,分类进行设备故障修理工作,如将需要停电修理的故障划分成一类,将需要更换零件的设备划分成一类,实现高效率维修活动。在进行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故障处理时,对于保护装置故障,需要及时找出故障原因,并退出保护出口软压板,将检修压板装入装置中,重新启动,如果保护装置恢复正常,则保护装置是跳至跳闸状态,如果重新启动后,装置没有恢复,需要结合检修单位的指令进行保护装置运行方式调整、维护。在具体工作中,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分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检修工作:(1)从有关MU合并器装置的检修角度看,变电站交流信号源输出的模拟电流、电压信号指标会表现出一致性相位状态,在此条件下,MU合并器可以接受电子互感器装置正常运行下的电流、电压信号,同时这些电流、电压信号会通过汇通GPS信号方式,进行信号同步传递。在实际中,可以立足于信号同步的角度,比较信号相位,从而判断出信号同步执行情况的可靠性。(2)从有关电子互感器采集器装置检修角度看,智能变电站在正常运行下,采样器获取的采样值数据很容易受到电子互感器装置差动保护性能的影响,由于一般情况下的电流互感器装置对应的变比指标、极性指标处于既定状态,对于其互感器装置的检修,可以利用专门的仪器进行测试。在智能变电站中,电子互感器装置的电力极性指标十分灵活,可以在MU合并器装置中进行灵活调整,需要注意的是,MU合并器装置对互感器电流极性调整必然会对后期的二次设备检修作业带来极大的影响,所以在事前必须事先制定相应的调整规范。同时在二次设备停电检修工作中,还可以利用一次加流的方法,对电子式互感器装置变比指标进行有效检查,当二次电流的方向和潮流方向表现出相互一致,那么就代表了极性端为线路侧位置。 结语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