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导学案

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导学案

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导学案
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导学案

哲学第四单元历史唯物主义部分

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导学案

设计人:()审核人:()一、自主学习

学生自主学习课本和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以下核心问题(识记、理解、运用):

1、一个总趋势: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方式)

2、一个基本观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及方法论)

3、两个基本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4、三个关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原理及方法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二、疑难探究

1、为什么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

2、为什么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3、阶级社会的基本矛盾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有什么不同?

4、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直接动力、决定力量

5、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区别

三、解惑答疑

教师针对本课重点、难点、疑惑点适当点拨,并梳理本课知识点进行小结。

四、思维建模(见《优化方案》)

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分析党和政府体察民情、关注民生、尊重民意的原因。

五、迁移运用

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结合材料,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说明全面深化改革部署的理论依据。

2、某省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提出了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意见。某校高三(3)班同学围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文化强省”展开讨论,请你参与。

【了解文化强省措施】同学们了解到,为加快建设文化强省,该省制定实施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和融资力度,鼓励民营资本和外来资本投资文化产业;同时,该省出台了一系列改革和完善文化管理体制相关政策,文化改革发展取得重大突破。

(1)根据材料,分析该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措施所蕴含的历史唯物主义道理(6分)

3、20年来,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基础上,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改革也取得可喜的进步。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相关原理阐述,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10分)

2、(1)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推动作用,该省制定实施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必将有力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3分)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客观要求,当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时,它就能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该省改革和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必将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3分)

3、①辩证的否定事物自身的否定,其实质是“扬弃”。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否定,通过改革推动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②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也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改革就是改变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环节和方面,使之适合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上层建筑中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环节和方面,使之适应经济基础发展,最终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③20年来,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体制改革取得的成就是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体现。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一课导学案Word版

11、蝙蝠和雷达 学习目标: ①认识课文中的7个生字,正确书写12个生字和相关词语 ②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和要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 之间的联系,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③搜集并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 学习重点: 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和要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学法提示: 1、课前充分自读课文,不懂的词语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式理解,达 到正确流利,能正确的识写生字生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在阅读中抓住要点准确把握课文内容,与同桌或小组合作学习,理解飞机 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3、图文对照,自己组织语言,说清蝙蝠探路的秘密和雷达工作的原理,或者 课上向同学介绍在课下搜集的有关仿生学的图文资料,培养语言表述能力。学习准备:学生在课下搜集有关仿生学的图文资料,准备在课上与同学交流。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通过正确的读课文3至5遍,我能独立的完成下列任务: ①、瞧,本课的生字我都会写了。 ②、我能抄写下列词语并能听写 蝙蝠、清朗、捕捉、飞蛾、蚊子、避开、敏锐、铃铛、苍蝇 揭开、推进、障碍物、荧光屏、横七竖八 ③、下列形近字,我能注音组词。 骗()饿()绳()

蝙()蛾()蝇() 2、通过预习,我要 4、我把几点疑问批注在课文中。 【挑战自我】:我想仔细读课文圈点批注,思考科学家是怎样揭开蝙蝠探路之谜发明雷达的? (二)、学习探究 1、读文思考:科学家是怎样揭开蝙蝠探路之谜,发明雷达的? ①通过默读四、五、六自然段,我能填写下表。 ②读七自然段,结合课文插图我能说一说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起来探路的。 2、我要做好准备在小组中交流或表演。 3、这篇课文真有意思,我能有感情的读一读。 (三)、拓展延伸: “响尾蛇”导弹 响尾蛇是一种蛇的名字。然而,导弹怎么会和响尾蛇连在一起了呢? 这是因为,科学家发现响尾蛇有一个很特殊的本领:即使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也能准确无误地捕捉到小动物;用布蒙上它的双眼,响尾蛇照样能捕到食物。原来,在响尾蛇两只眼睛的前下方,各有一个漏斗状的小窝。这个小窝是一个极强的“热感受器”,科学家称它为“热眼”。这种“热眼”能看见红外线。红外线是一种热的,看不见的光线,很多

小学六年级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牛)

第六单元整体导读 单元学习目标: 1、通过搜集和阅读诗歌,增强对诗歌的兴趣,感受诗歌的特点。 2、能搜集并按一定标准给诗歌分类。 3、能诵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4、通过欣赏诗歌、朗诵诗歌等语文实践活动,感受诗歌的魅力。 5、培养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6、学写儿童诗 单元学习重点: 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单元学习难点:学写儿童诗。 学法提示: 1、在学习课文之前,按学案的要求,认真搜集、查阅有关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感人资料,锻炼自己的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为理解课文、口语交际和习作做好准备。 2、在学习课文时,要在把课文读正确、流利的基础上,边读边理解,把自己的感受、体会批注在课本上;抓住课文的细节描写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 3、在理解课文的同时,注意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在口语交际和习作时练习使用这些方法,会使你的表达更生动、更感人。 学习准备: 学习本组课文时,可以搜集阅读《海龟救人》《小狮子爱尔莎》《沈石溪文集》中的《斑羚飞度》《混血豺王》等。观看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影视片。 课时安排: 学习本组课文两篇精读课文可用5—6课时,两篇阅读课文可用4课时,口语交际和习作练习可用3课时,共需要12—13课时。 综合性学习:轻扣诗歌的大门 年级:六年级单元:第三单元课型:自主探究日期: 主备课人:牛延琴学科组负责人:王玲娜审核人:王玲娜祝喜梅 学习内容:《轻扣诗歌的大门》 学习目标: 1.通过搜集和阅读诗歌,增强对诗歌的兴趣,感受诗歌的特点。能搜集并按一定标准给诗歌

分类。 2.能诵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3.通过朗诵诗歌、欣赏诗歌、学写童诗等活动,感受诗歌的魅力。 4.能写简单的活动总结。 学习重点:确定适合自己的研究专题,制定切合实际的实践计划。 学习难点:激发热爱诗歌的情感和开展综合性学习的强烈愿望。 学具准备:投影仪 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我们以前进行过语文综合性学习,还记得我们开展过哪些综合性学习吗?综合性学习跟我们平时的学习有没有不同呢?(学生交流) 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轻轻敲开诗歌的大门,走进五彩缤纷的世界,领略诗歌的奥妙,感受它带给我们的乐趣。让我们先读读导读部分,看看这部分给我们介绍了哪些内容? (二)明确“诗海拾贝”这一板块的学习内容 1.我们都来读一读这一单元的内容,看看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2.看来同学们感兴趣的内容还真不少呢,这次综合性学习分了哪两个阶段? 3.那么我们就一起走进诗歌的海洋,像赶海的孩子那样,去捡拾那些千姿百态、五彩缤纷的贝壳吧。 4.我们来看看书上给我们提供了哪些活动建议? (1)搜集诗歌(2)整理诗歌(3)欣赏诗歌 尤其是整理诗歌,怎样给诗歌分类呢?我们先来看看书上给我们提供了哪几种分类方法? 按内容分按形式分,按时间分,按国家分,还可以按体裁分,按诗人分…… (三)进入“与诗同行”板块的预习 1.那么,“与诗同行”这个阶段又要求我们开展哪些活动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活动建议。 2.说说这个板块要开展的活动。 (1)自己动手写诗 (2)举办诗歌朗诵会 (3)合编小诗集 (4)进行诗歌知识竞赛 (四)讨论活动计划 小组讨论活动计划制定比较详细的计划(时间人员分工……)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一课导学案

11、蝙蝠和雷达: 学习目标12个生字和相关词语①认识课文中的7个生字,正确书写②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和要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③搜集并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学习重点: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和要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学法提示:、课前充分自读课文,不懂的词语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式理解,达 1 到正确流利,能正确的识写生字生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在阅读中抓住要点准确把握课文内容,与同桌或小组合作学习,理解飞 2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图文对照,自己组织语言,说清蝙蝠探路的秘密和雷达工作的原理,或者3课上向同学介绍在课下搜集的有关仿生学的图文资料,培养语言表述能力。学习准备:学生在课下搜集有关仿生学的图文资料,准备在课上与同学交流。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3至5遍,我能独立的完成下列任务:、通过正确的读课文 1 ①、瞧,本课的生字我都会写了。 i) (māǐn ruì)i zhu) (bǔō) (fēé) (wén zi) (bì k n f(biāú (líng dāng)(cāng yíng)(zhàng ài) (jiē kāi)(yíngguāng píng) ②、我能抄写下列词语并能听写 蝙蝠、清朗、捕捉、飞蛾、蚊子、避开、敏锐、铃铛、苍蝇 揭开、推进、障碍物、荧光屏、横七竖八 ③、下列形近字,我能注音组词。 1 / 4 骗()饿()绳() 蝙()蛾()蝇() 。我要展示自己的识字方法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预习,我要批注24、我 把几点疑问批注在课文中。 【挑战自我】:我想仔细读课文圈点批注,思考科学家是怎样揭开蝙蝠探路之谜发明雷达的?

人教版九年语文第十一课导学案

九年级(上)语文高效导学案 课题:11 我的叔叔于勒课型:讲读主备: 姓名:班级: 学习目标: 1、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理解文章主题。 2、学习并应用本文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3、培养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调适自身心态,摒弃虚荣心理,形成健康的人际关系。 一、预习导学 【知识链接】——作者?背景:居伊?德?莫泊桑(1850~1893),19世纪后半叶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在母亲和一位中学教师的教导、鼓励下,很早就开始学习写作。1870年中学毕业以后,到巴黎学法律。不久普法战争爆发,应征入伍。战后长期在海军部和教育部当小职贝。 莫泊桑先后结识了法国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福楼拜,以及左拉、都德和旅居法国的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等人,得到他们的指导帮助。1879年,他发表了第一部小说《羊脂球》,立即轰动了法国文坛。以后,他共写了20O多篇中短篇小说、六部长篇小说、三本游记,以及许多文学、政治和时事评论。 莫泊桑生活在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的第三共和国时代。面对风起云涌的阶级斗争,他一方面看到了人民群众日益高涨的爱国热情,另一方面进一步认识了资本主义壮丽面上的裂纹,加深了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并在作品中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日益腐化的现象。 莫泊桑获得了世界短篇小说巨匠的美名。他多次以普法战争为题材,热情歌颂法国人民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鞭挞资产阶级的怯懦与自私,留下了《羊脂球》《菲菲小姐》《米龙老爹》等名篇传世。他还大量地以城市中小资产阶级的生活为题材,披露那些人极力向上层社会钻营的丑态,讽刺他们庸俗而可悲的虚荣心,如《项链》《骑马》《绳子的故事》等。《我的叔叔于勒》也属于这类作品。 本篇小说1883年8月7日首次发表于巴黎《高卢工人报》,写的是法国西部哈佛尔海港菲利普家的故事。 1、小说的三要素是、、。 2、小说的情节由、、和构成。 3、描写人物的方法有、、_______、和心理描写等。 4、注音写字:拮据()栈桥()煞白()阔绰() 褴褛( ) 撬开( ) 牡蛎( )别shù( ) 5、感知课文:文章中出现的人物有,你认为作者着重刻画的人物是,你能用几句话概括一下这篇小说的内容吗? 6、文章的情节按照:开端(盼于勒)——发展()——高潮()——结局()结构全篇 二、探究展示 1、找出课文中能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地方,在课文中做批注。然后用下面的

第十一课走向世界的中国第二框导学案

第十一《走向世界的中国》第二框导学 案 第十一《走向世界的中国》第二框导学案 一、 学习目标: 了解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有哪些?面对机遇和挑战的正确态度和要求是什么? 2 认识开放的中国对我们青少年的要求和启示是什么? 3 抓住机遇,面对挑战;我们要树立全球意识和国家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大踏步走向世界,更好地为祖国服务。 二、 自学指导 同学们阅读本P131-13相关文字部分,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面临的机遇有哪些? 2 我国面临的严峻挑战又有哪些? 3

从国家和个人的角度应怎样抓住机遇、面对挑战呢? 4 面对开放的中国,我们青少年应如何积极的走向世界? 三、 自学检测: 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为我们争取一个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提供了可能; 3___________________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来发展自己;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我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基本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我们实现新的更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6世界形势在给我国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使我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我国的国家安全有所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精品教案(含教学反思)第六单元成长足迹导学案

第六单元 单元学习目标 教材简析 时间像从指尖流过的细沙,总是在不经意间悄然滑落。当我们开始这一次综 合性学习的时候,学生已经在小学学习了六年,并且即将离开小学,开始新的学习生活。 六年来,学生从天真烂漫的幼儿,成长为身心健壮的少年,这既是学生自己 努力的结果,也浸透着学校、老师的心血。这六年中,发生过多少令人激动、喜悦、忧愁和伤心的事;这六年,是学生在人生道路上开始起步而永远难忘的岁月。 在即将毕业的时候,开展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把师生情、同学情以及对母 校的感激之情表达出来,并且永久珍藏,成为美好的回忆,是师生共同的需求。 这次综合性学习就是充分运用多种语文形式,让学生回忆美好的小学生活,互相激励,继续前进。 课题成长足迹 内容简说: 阅读材料《难忘的启蒙》是一篇回忆启蒙老师的文章,作者重点回忆了抗日讲演比赛、老师对自己的两次批评、对日语课的抵制等三件事,表现了启蒙老师强烈的爱国精神和严谨的教学作风。 《老师领进门》是当代作家刘绍棠的作品。这是一篇回忆录,作者深情地回忆了童年时代,在启蒙老师的启发引导下,从小受到文学感染,表达了作者尊敬老师,热爱老师,对老师深深的感激之情。 《新来的王老师》是一篇小说。从王老师的言谈举止中,我们感受到这是一位善于洞察学生心理、和蔼可亲、循循善诱的好老师。 《忘不了的笑声》是一篇描写同学的文章。文章围绕“小队的同学都爱笑, 各人的笑声不一样”,写出了小队同学的别具一格的笑声。《作文上的红双圈》讲述了自己学生时代在一次征文比赛中获得了成功,作文《补考》被老师打了九十八个红双圈,后被陆续刊载,作者在激励下成为作家,表达了自己对老师、母校 的感激之情。 课题依依惜别 第1页共17页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第五课第一框导学案 公开课

第五课文化创新 第一框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识记:文化发展的实质、文化创新的源泉与作用 能力目标 能列举实例说明社会实践在文化创新中的作用 情感目标 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意义,增强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重点难点】 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及文化创新的作用。 ★预习案★ 【学法指导】1.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勾画课本并写上提示语、标注序号;熟记文化发展的实质,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主体及两点作用。2.完成预习自测题目:1思考交流;2、3、4书面完成,3.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 ★探究案★ 材料新中国成立65年来,从起步、成长,直到今天的发展、繁荣,国产动画片给每一代人都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合作探究(5分钟) 合作探究一:为什么我国的国产动画片能深受喜爱,并成为众多人童年的美好回忆? 合作探究二:为什么不同时期我国的动画片的主题、形式各异?这说明了什么? 合作探究三:有人说,动画片给儿童的一种娱乐,对它创新没有太大的价值。举例说说你的看法。合作探究四:有人说,中国原创动画的发展振兴,不仅需要动画创作者的坚持不断的创新和努力,更需要整个社会的支持。你认同吗? 【学习建议】请同学们用5分钟的时间认真思考这些问题,并结合预自己的疑问开始下面的探究学习。 Ⅱ.质疑探究——质疑解疑,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一:为什么我国的国产动画片能深受喜爱,并成为众多人童年的美好回忆? 思考:1、文化发展的实质是什么? 我国自己制作的动画片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优美的写意画面,配音与音乐方面也充满时代气息。创作者以本身的生活体验结合我国传统题材当家,在此基础上更充分地展开想象,注入现代元素。思考:文化创新的源泉是什么?为什么? 材料:1、萌芽期(1949-1959)特点:初露光芒。代表作品:《神笔马良》、《猪八戒吃西瓜》、《三毛流浪记》等。主要类型:木偶片、黑白片。 2、崛起期(1960-1969),特点:美术电影盛行。代表作品:《小蝌蚪找妈妈》(1960)。主要类型:水墨动画片、木偶片、剪纸片 3、蛰伏期(1970-1979),特点:民族风。代表作品:《哪吒闹海》(1979)。主要类型:水墨动画片、剪纸片。 4、繁荣期(1980-1989),特点:百花齐放,代表作品:《葫芦兄弟》(1986,剪纸),主要类型:剪纸片、水墨片、系列片 5、转折期(1990-1999),特点:大量引进先进技术,代表作品:《宝莲灯》(1999),主要类型:系列片。 6、活跃期(2000-2014),特点:技术转型,代表作品:《喜洋洋与灰太狼》,主要类型:系列片、flash动画。 合作探究二:为什么不同时期我国的动画片的主题、形式各异?这说明了什么? 思考:文化创新的动力是什么?为什么?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

综合性学习导学案 课前准备 孩子们,本单元综合性学习活动分两个板块,分别是“回忆往事” 和“依依惜别”。综合性学习应和我们的实际生活联系,设计的活动应与即将毕业的你们的生活相关,所以,学习这单元之前,需要大家自主阅读单元导语. 明确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的主要任务。回忆六年小学生活的点点滴滴,同时搜集六年小学生活中有纪念意义的照片,获奖证书、自己的相关作品等。然后慢慢整理,为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做好充分准备。 活动目标 1. 阅读相关文章,怀念小学生活,能围绕活动主题, 明确活动任务, 制订活动计划, 并按计刘开展活动。 2. 能根据活动主题收集和整理反映小学生活的资料. 填写时间轴, 与同学分享难忘的回忆。 3. 收集、筛选资料, 整理资料,能设计制作成长纪念册。 4. 策划毕业联欢会活动,学写策划书,制作节目单,举办毕业联欢会。 5. 给老师、同学、母校或未来的自己写一封信,表达真情实感

板块一:回忆往事 活动目标 1. 阅读相关文章,怀念小学生活,能围绕活动主题, 明确活动任务, 制订活动计划, 并按计刘开展活动。 2. 能根据活动主题收集和整理反映小学生活的资料. 填写时间轴, 与同学分享难忘的回忆。 3. 收集、筛选资料, 整理资料,能设计制作成长纪念册。 活动过程 一、浏览内容,明确活动任务,制定活动计划 1、在进行综合性学习之前,要做好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制定活动计划。有了好的活动计划,就为活动的成功奠定了基础。请大家回忆以往的综合性学习,我们在制定综合性学习活动计划时有哪些要求? 温馨提示: ①自由组成小组 ②讨论活动内容 ③制订活动计划 ④活动计划包括:清楚活动内容、明确活动重点、确定活动时间、安排分工情况等。 ⑤活动结束后要展示活动成果 2、为了更好地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课本中特向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请大家一同走进课本自主阅读“回忆往事”这一板块的“活 动建议”明确可以开展哪些活动, 可以参考哪些资料,如何开展?需要多长

第十一课 第二框 在竞争中和平发展

第十一课在竞争中和平发展导学案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全球观念,增强忧患意识维护世界和平,为中国的和平发展而奋斗。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国际交往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知道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懂得维护世界和平的必要性。 【学习重点】 怎样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学习难点】 面对机遇与挑战对青少年提出的要求 【课前预习案】 阅读课本P131 至P132,并在下列空格处填写正确答案。 1___________________对我国来说是一个战略机遇期。 2___________________有利于我们更好的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发展自己 3、___________________为我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 4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的巨大成就为实现更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阅读课本P131-P132回答问题。 英国抓住了第一次科技革命的战略机遇期,确立了世界霸主地位;美国抓住了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战略机遇期,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霸主;美国又抓住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战略机遇期,继续保持霸主地位;日本抓住美国侵朝侵越战争需大量订货的机遇,使经济起死回

生,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面对机遇与挑战我们应该怎么办? 我国在经济建设上已经取得巨大就, 国际地位也日益提高,我们为什么还要树立忧患意识? 开放的中国对青少年提出了哪些要求?

有效训练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英国抓住了第一次科技革命的战略机遇期,确立了世界霸主的地位;美国抓住了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战略机遇期,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霸主;美国又抓住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战略机遇期,使其继续保持世界霸主地位;日本抓住了美国侵越战争需要大量定货的机遇,使其面临崩溃的经济起死回生,并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上述材料说明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机遇决定命运 C、再经济社会发展中能否抓住战略机遇期事关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存亡 D、科学技术决定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 2、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世界日益开放,与不同文化共处已成为我们面临的新课题。面队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我们要做友好往来的使者,必须做到() ①以开放的心态尊重不同文化②尊重本民族传统文化,排斥西方文化③宣传、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④完全吸收外来文化,全盘改造民族文化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3、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我们必须认识到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风险,增强忧患意识和紧迫感,其原因是() ①霸权主义的存在②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③抗击风险能力不强 ④综合国力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材料一进入新世纪,美国把前15年定位为实现其“世纪梦”,维持一超地位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俄罗斯视未来5年为重整大国雄峰、东山再起的重大考验期。日本推出经济新

第十一课神圣的一票

第十一课神圣的一票 【学习目标】 1.理解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 2.明白拥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条件和选举的一般程序。 3.掌握我国基层民主的内容与基本形式。 4.认识基层民主的重大意义,逐步培养参政议政的意识和能力。 【学习重点】选举权对公民的重要性。 【学习难点】基层民主的内涵。 【学法指导】 1.认真预习第十一课,读懂教材,用红笔勾画本课的基本知识,构建知识框架,完成学案。 2.针对导学案交流与自纠,记忆基础知识,针对导学案上的重点难点小组讨论,并展示质疑。 【学习流程】 第一环节:自主学习知识在线 1.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最重要方式和参与政治生活的最重要途径是: 2.我国公民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条件是 。 3.我国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力是:。 4.选举的程序是。 第二环节:合作探究展示质疑 1.我国农村基层民主的主要内容有: 2.我国城乡最基层的群众自治组织是什么?采用什么选举制度? 3.加强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有效途径是什么? 4.健全基层民主对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意义?

第三环节:归纳整理知识升华 【当堂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80岁高龄的申纪兰是唯一连任十届的全国人大代表,是由人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这充分表明() ①人民是国家的主人②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③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④依法选举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最重要途径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③ 2.2008年4月12日早6时,北京市怀柔区桥梓镇平义分村389名村民代表聚集在了一起,等待着对村内一片果园和土地的承包方式进行投票表决。这一举动说明了() ①村委会是最基层的国家权利机关②每个村民都可以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③基层民主逐步扩大④人民参与管理的渠道多样化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3.九年级学生小军发现,学校周围有几家非法经营的网吧,一些同学课余时间经常泡在那里,严重地影响了学习和身心健康。小军给市长热线打电话反映这一情况。不久,学校周围的网吧被取缔了。对小军的行为评价不正确的是 ( ) A.体现了他关心国家大事,参与国家管理,依法行使监督权 B.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表现,也是对国家应尽的责任 C.是公民关注经济发展的表现,也是对国家应尽的责任 D.体现他在实际行动中肩负起应尽的责任和使命 4.人民群众通过电视、报纸和网络,高度关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传出的信息。许多网民还通过网络发表意见,就自己关注的热点话题进行投票和点评。这说明()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②人民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发表意见,行使民主权利③我国人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行使国家权力④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5.从2007年下半年起,3年一届的中国乡镇人大陆续进行新一轮的换届选举,参与选举的选民人数达7亿多,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选举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 B.乡镇人大实行间接选举制度 C.乡镇人大具有立法权 D.直接选举是我国选举制度的本质特征 6.在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在中学生中,一些人已经行使或即将行使这项权利。中学生作为选民出现,应该() ①依法行使这项权利②认真对待,因为这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大事③充分珍惜法律赋予自己的这项权利④不必太负责,因为中学生目前主要任务是学习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7.在我国,因犯罪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不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因为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A.已不再是我国公民 B.在政治上不能代表人民的意愿和利益 C.已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D.不享有公民的权利和自由 8.2007年是我国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的换届年。在北京新选出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仅民营企业家就分别有15名和47名,大大超过上届。在上海、辽宁、河北、浙江等地,人们同样看到了这种情况。这则材料说明()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也是民营企业家最基本的政治权利

第十一课 财富之源导学案

第十一课 财富之源 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的精神和创造精神 2、增强学生的辩证思维,能正确认识劳动与懒惰、劳动与财富、智慧与财富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知道创造财富的源泉有哪些,掌握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途径 二、【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自主学习提示:详细阅读教材,在课本中找到下列问题的答案并用铅笔划出来, 不会的小组合作交流) 1、如何理解辛勤的劳动是创造财富的基础? 2、如何正确理解财富来自智慧与开拓? 3、创造财富的源泉(途径)有哪些? 4、怎样才能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5、青少年应该怎样实现自我价值。 6、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有什么作用? 7、建立健全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有什么意义? 三、【合作探究】 1、中考链接:你会吗? 材料一 2019年以来,四川省先后出台了《教育扶贫专项2019年实施方案》《贫困家庭技能培训和就业促进扶贫专项2019年实施方案》《文化扶贫专项2019年实施方案》,通过扶贫与扶志、扶智有机结合,进一步激发群众脱贫奔康的内生动力。 材料二 山东把精神扶贫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着力开发贫困人口的思想和劳动,把贫困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动员和帮助他们转换思想、辛勤劳动稳定脱贫。2019年以来,全省贫困人口中有135万人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实现脱贫,占脱贫人口的58.4%。 (1)从创造财富的角度,四川省和山东省的做法对我们有何启迪? (2)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涌流,真正激发贫困地区人民的积极性,你想对当地政府说些什么? 四、【巩固提升】 1、知识框架 2、谈谈你的收获 五、【当堂测试】 1.有网友在微博上称,将其房子卖出得到的2019 余万元,用来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每月平均有一万多的收入。该网友每月一万多元的收人来源于( ) A.劳动 B.资本 C.技术 D.管理 观察下表,回答2--3题。

人教版八年语文第十一课导学案

11、中国石拱桥 【学习目标】 1、掌握重点词语,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清本文说明顺序,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3、体味本文准确的语言,学习几种说明方法,体会课文选择典型事例说明事物的特征.。 4、让学生了解赵州桥和卢沟桥是石拱桥的杰作,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了解解放后我国桥梁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习重难点】 1、理清本文说明顺序,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2、学习几种说明方法,体味准确、生动的语言。 【学习流程】 预习导学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惟妙惟肖.()长虹饮涧.()双曲拱.桥()河水暴涨.()桥墩.()洨.河()匀称.()2.《中国石拱桥》作者___________ 。我国著名的____________ 专家。在旧中国,他主持了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桥梁——____________ 。3、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海沧大桥。 学习研讨 4、默读课文,理清层次,并找出石拱桥、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的特点。 石拱桥: 中国石拱桥: 赵州桥: 卢沟桥: 5、品读精彩语段,回答问题。 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

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1)本段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_ ,它是 典型代表之一。 (2)、分析下列语句所采用的说明方法。 ①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 ②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③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3)、“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中的“约”“几乎”能否去掉?为什么?(4)、你还知道哪些桥?写出其名字及桥的特点。 6、中国的石拱桥很多,都有相同的特点,作者为什么选择赵州桥和卢沟桥作为说明的例子? 7、质疑问难:阅读课文过程中,你还有什么疑问需要与同学共同探讨?请把他写下来。 拓展学习

四年级下册英语第十一课导学案Lesson11

Lesson11 When Is It 问题导读生成--评价单 Class_________ Team__________ Name 相信你,一定行(汉译英)。 一月三月五月

九月二月十月 第一第二第三 春季秋季冬季 一、(认真听课文录音三到五遍,完成下面题目.) a.When is new year′s da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When is spring festiva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When is Children′ s da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When is National da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自学反思: (我还有问题没有解决!) 我不会的单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不会的短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理解不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家长评价:______ 自我评价:________ 小组评价:_______ Lesson11 When Is It 问题训练拓展—评价单 Class:__________ Team: _________ Name: _________一、我是小翻译: 元旦节_________ 元宵节_________

2015届高三第一轮《生活与哲学》第十一课第一框复习学案

第十一课第一框社会发展的规律 课时:2课时课型:复习课审核:高三备课组 班级组别姓名学号 一、学习目标: 1、联系社会实际,说明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 2、结合实例,说明不同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不同的作用,分析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3、确认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4、结合实例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5、说出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和实现方式、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特点。 二、重点与难点: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2、社会的两大基本矛盾运动。 3、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三、知识清单,找出/写出准确答案并记忆。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含义。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3、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分析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矛盾运动? 4、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在阶级社会和社会主义是如何解决社会的基本矛盾? 四、判断正误,并予以解释说明。 1、凡是唯物主义都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 说明: 2、社会存在主要是指自然地理环境。( ) 说明: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 ) 说明: 五、巩固练习 1、(2013广东揭阳一模)35.“你幸福吗?”这是2012年最为流行的话之一。然而不同的人对幸福却有不同的理解,但有一点是大家共同肯定的,即随着我国GDP的增长,人们的幸福感并不是直线上升的,幸福社会的建设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上述材料说明() ①矛盾的特殊性寓于矛盾的普遍性之中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③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2、(2013广东汕尾一模)34.“改革”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近70次。温家宝总理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功,经济体制改革不可能进行到底。这说明的哲学问题是()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B.实践和认识的关系问题 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 3、(2013年山东卷,25)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关注发展质量、增加民生福祉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在城市形象宣传中,“幸福”“活力”“生态”等成了常见的宣传语。这说明() A.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语言的变化决定意识的变化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4、(2013·杭州一模)“民以食为天”过去人们追求吃饱,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的变迁,现在的人们强调要吃好、吃出品位、吃出好心情、吃出健康,讲究主副食平衡、酸碱平衡、精粗

六年级英语第六单元教案

PEP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6 How do you feel?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听、说、读、写单词:angry, afraid, sad, worried, happy. 2、学会在自然的情景中运用句型“He is/She is/I’m/They’re …”来描述人物的心情。 3、学会歌曲“If you’re happy, clap your hands.” 重点: 掌握PartA的四会单词和四会句子。 难点: 学会在自然的情景中运用句型“He is/She is/I’m/They’re …”来描述人物的心情。 教学准备: 1、单词图片 2、PPT 一、自主学习: 1、学生听录音,跟读Let's learn部分的内容。 教师放录音,学生看图选择正确答案,并从听觉上进一步感知主要句型。 我能快速读出下列单词: angry afraid sad worried happy 2、I can read quickly.我能快速地朗读。 (不会的马上做记号,向同伴们、老师求助。) 3、I can teach.(我能当小老师领读词组检查同学是否读得快、语言正确、熟练程度高,我还能够把自己的好方法告诉我的同学。) 二、合作探究: 1、播放歌曲(If you’re happy,clap your hands.)用歌曲来引出新授单词happy的教学。边唱边做动作。教师做出“开心”的样子对学生说:You are happy. I am happy, too. Look at myface.is a happy face. 然后在黑板上画“happy face”和“sad face”。教师指着sad face问学生:Is it a happy face?以此教学单词sad。教师可让学生同桌之间一人做表情,另一人画脸,再描述如:He/She is happy/sad.用简笔画的形式教授其他单词:angry, afraid, worried. 2、认真观察“”中的五幅图片,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使用恰当的形容词描述图中人物的心情。看看哪组完成得又快又准确。 3、教师放课文录音,之前向学生提出问题:“Why is the cat angry with the mice? Listen carefully.”学生听后回答问题。 4、学生跟读Let’s talk录音,然后两人一组练习对话。 三、展示: 1、组内展示朗读单词。 2、小组内读对话。 3、班级大展示: (1)What is missing? 教师出示几张表情图片,给学生看半分钟。然后随意拿出一张,让学生判断哪一张少了,将缺失的单词报出来并做出相应的表情。 (2)Look for your friends.

导学案必修4-11.2第十一课第一框《社会历史的主体》

【导学案】 第十一课第一框《社会历史的主体》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识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记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意义并能运用。 二、预习内容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 1、正确认识人民群众这一概念。 (1)人民群众的地位与作用。 ①社会历史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每个人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历史的创造,但人们在历史发展中所起作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不同的。 ②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出发,强调社会历史首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历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历史。(2)正确认识人民群众的含义。 ①人民群众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们,既包括_________________,也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具有 不同的内涵,但不论怎样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 ③我国现阶段人民群众的范围。在我国现阶段,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都属于人民群众的范围。 跟踪练习:下面对人民群众认识,正确的是( ) ①人民群众指广大劳动群众②人民群众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③人民群众在不同的国家范围不同④人民群众在同一国家不同历史时期范围不同 2.人民群众是_____________的创造者。 (1)劳动群众生产实践的重要性。 广大劳动群众作为物质生产的承担者和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创造了人们吃、穿、住、用、行等必需的生活资料。___________________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___________________,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___________________。 3.人民群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的___________________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___________________。 (2)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民群众是___________________的决定力量 (1)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人民群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作用在阶级社会中的表现: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迭,都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现的。

六单元学案

第六组 轻叩诗歌的大门 单元导读 诗歌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古今中外的诗人们,用生 花妙笔写下了无数优美的诗篇,经过时间的筛选,优秀 诗歌已成为超越民族、超越国界、超越时空的不朽经典, 叩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给人们艺术的享受和熏陶。 本组综合性学习引导我们走进丰富多彩的诗歌世界, 通过搜集和整理诗歌、欣赏诗歌、朗诵诗歌、写作童诗 等活动,进一步了解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活动实践:诗海拾贝 学校 ______ 班级 ___ 姓名 【学习目标】 1.通过一系列的学习、研究活动,让我们学会搜集诗歌,整理诗歌,欣赏诗歌。 2.通过综合性学习活动,让我们感受古诗和新诗的区别,认识一些诗人,增长一 些文学常识,提高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对美的欣赏力,积累优美的语言材料。 【预习导航】 特别提示:活动安排分“搜集诗歌——看”“整理诗歌——抄”“欣 赏诗歌——析” “诗歌朗诵——读” 一、为阅读扫清障碍。(给下面加点的注音) 往矣.( ) 霏霏.( ) 润.物( ) 野径. ( 枕. 头( ) 睫.毛( ) 花穗.( ) 齐绽.( ) 皑皑. ( )二、结合注释,认真读一读课文中的六首古诗,完成下面的练习。 1.写写初读后的收获: 2.把自己弄不明白的地方在课文中做上标记,以备课上讨论交流。 三、课前搜集诗歌。 提示:搜集诗歌是我们这次综合性学习最基础的一环。就像是你要当 一回小厨师,那就必须先买菜回来。也就是俗话说的:“巧妇难为无米 之炊”,你必须有“诗歌材料”了,才能让自己发挥水平进行“再加工”。

1. 说说搜集诗歌的方法: 2.把你搜集的诗歌抄写在积累本上。 【课堂探究】 四、“整理诗歌——抄” 提示: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如果我们能把搜集到的诗歌分类整理下来,然后反复进行朗诵,那么记忆一定会深刻些,其中一些 2.本组六首诗歌是按分类的。 3.小组分类整理搜集到的诗歌。(以备展示用) 五、“欣赏诗歌——析” 提示:有了材料,必须对它们进行加工,它们才会成为一碟美味佳肴。诗歌也是需要我们进行“再加工”的,那就是我们阅读诗歌,欣赏诗歌。 1.我们课本中的《春夜喜雨》就附有一篇赏析短文,你从中能感受到什么? 2.欣赏诗歌有方法。 ①关键词语上着手,如抓住诗句中的主体,把握动词、 色彩词的含义和作用,去品味赏析作答。 ②从关键诗句(主旨句、情感句)上着手。 ③从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和表达方式(白描、议论)着手,分析其含义。 ④从诗歌所写的具体内容入手,把握各类诗歌的思想内容(如送别诗、怀古诗、爱国诗、哲理诗、咏物诗等,应依据各自的类属,提取概括各自所表现的思想情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