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正式8.2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

正式8.2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

正式8.2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
正式8.2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

说课稿《8.2 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第一课时)》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8.2 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第一课时)》,说课内容包括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重难点分析、教法和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以及教学评价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二节内容,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步骤,体会方程(组)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数学模型,也为今后学习函数等知识奠定基础,其中消元思想体现了数学学习中“化未知为已知”的化归思想方法,这种数学思想会一直影响着学生今后数学的学习。因此,《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不仅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初中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学会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体会代入消元法所体现的化未知为已知的化归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与探究精神,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由于七年级学生年龄小,在学习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中容易简单的模仿,不注意方程组解法的形成过程,更无法真正理解消元的思想。所以我将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体会运用代入法将二元转化为一元的消元思想。

难点:学生在实际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主要有:不会用较简单的方法将一个未知数表示另外一个未知数,解出一个未知数后的如何去求另外一个未知数的问题等等,所以我将本节课的难点确定为运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四、教法学法分析

鉴于教材特点及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我主要采用引导式教学方法.适时引导学观察、发现、总结归纳,力求让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法上,本节课立足于学生的“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归纳、自主学习以及合作交流讨论等方法学习.

五、教学过程分析

我将从(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二)师生合作、探索新知;(三)尝试反馈,深化新知;(四)小结归纳,回顾新知;(五)作业布置,巩固延伸这五个环节进行分析。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引例:在胜利中学举行的阳光体育月的篮球赛活动中,要求每场比赛都要分出胜负,每队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一分,八年级(3)班想在全部10场比赛中得到16分,那么他们班胜负场数应分别是多少?

设置问题:

(1)问题中有几个未知数?又有几个等量关系呢?

(2)若设胜x场,如何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求解?

(3)若设胜x场,负y场,列出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又是什么?

(4)列出来的一元一次方程我们会解,那么如何去解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呢?

学习活动形式:让学生独立思考,动手解决提出的问题。问题(2)和(3)让两个学生

上黑板列出方程并解方程(1),而问题(3)让学生列出方程组即可。老师正面积极评价。

设计意图:将同一个数学问题建立起两个数学模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下一步的对比观察做好铺垫,第四个问题有意设置悬念,使学生处于积极思维状态。

2、师生合作、探索新知

①探究发现:提出问题:对比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

x+y=10 ①

2x+y=16②

与一元一次方程2x+(10-x)=16在结构上有什么联系?

提出问题后,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教师深入学生的讨论当中,引导学生观察。

从设未知数表示数量关系的角度或从二元一次方程组与二元一次方程的结构上观察。学生通过对比观察体会一元一次方程与二元一次方程组之间的联系。

当学生发现了方程组与方程的联系后,老师利用屏幕展示

(1)y=10-x

(2)用10-x替换方程中的y,即把y=10-x代入2x+y=16

②交流

那么通过什么样的变化能使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变为一个新的方程呢?接下来的解方程的过程你能继续吗?自己试一试,相信你能行!

由学习小组总结答案,最后由一个同学代表发言,师生共同完成解答过程。老师给出规范的解答过程。

③明晰

如何将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又如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老师归纳结论:

1“所谓“消元法”就是减少未知数的个数,将多元方程最终转化为一元方程再解它,消元法的思想其实是一种转化思想,是将未知转化为已知的思想。然后揭示本节课课题“板书课题”。

2我们是如何消元的?我们把一个方程中的某一个未知数用另一个未知数表示后代入另一个方程,消去一个未知数,这种消元法我们称之为代入消元法.

第二个环节是学生探究、发现、实现再创造的过程,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思维碰撞,获得了对数学最深切的感受,体验到了创造的美,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也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分散了难点。

3、尝试反馈,深化新知

例1:已知方程x-2y=4,先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y,再用含y的代数式表示x,并比较哪一种形式比较简便。

(此例题意在练习代入法解方程组的必经步骤,同时训练学生的分析能力,使学生在以后的解题过程中能迅速找出最简便的代入方法)。

例2:用代入法解方程组

x-y=3 ①

3x-8y=14 ②

学生已经形成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思路,此时可以让学生解较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独

立尝试完成,小组讨论:你在刚才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中,遇到了哪些问题?讨论完成后派出代表上黑板板演。老师评价。

设计意图:有学生在已经实践的基础上,充分的提出自己遇到的问题,在小组的合作中解决问题,通过交流,可以明确如何选用一个未知数表示另外一个未知数,先求出的未知数代入到哪里才最简单。还有如何判断解出的未知数的值是否是方程的解等等。学生对在实践中出的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本节课的难点也随之而解了。

练习:1、用代入法解方程组

x+y=9 ①

5x+3y=33②

2x+3y=8 ①

5x-y=3 ②

2、运用代入消元法将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

3x-y=2 ①

3x=11-2y ②

当学生已经初步学会应用代入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让学生完成上面练习。通过练习,让学生将刚才发生的知识进行整理,并进行实践,以巩固探索的成果,从而使学生能正确应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4、小结归纳,回顾新知

引导:(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2)你是怎么运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有哪些技巧?先由小组讨论,推荐一位同学作最后总结。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

①变形(选择其中一个方程,把它变形为用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

②代入(把变形好的方程代入到另一个方程,即可消元)

③求解(解一元一次方程,得一个未知数的值);

④回代(把求得的未知数代入到变形的方程,求出另一个未知数的值);

⑤写解(用 x=a 的形式写出方程组的解)。

y=b

⑥验算(把方程的解代回原方程组验算)

简记:变形→代入→求解→回代→写解→验算。

5、作业布置,巩固延伸

一、必做题:

①教科书93页习题第1、2题。

②复习本节课学习的内容,预习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之2;

二、选做题教科书93页习题第3、4题。

设计意图:通过作业,让学生巩固新知,而且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分层次布置作业,满足学生多样化的要求。

板书设计

8.2 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1、消元思想例题: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

变形→代入→求解→回代→写解→验算

2、代入消元法例1:

例2:

五教学评价

1、七年级学生的个性特征明显,因此,课堂中我充分的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努力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所以在活动2中我设计了小组讨论与全班交流的步骤,活动3中,我设计了在解决在尝试中遇到的问题的步骤,目的是为了充分的发挥学生的相互评价与自我矫正的功能,让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2、在练习时,我根据学生掌握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加练习的弹性,在小结时,让学生谈自己的收获,以及注意的问题,及时了解了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

3、课堂中,我注意聆听学生的表达,观察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思考、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等,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同时以便我调控对本节课的教学。

8.2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加减消元法)说课稿

8.2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加减消元法)说课稿 抚宁县石门寨学区初级中学朱莹莹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二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第二课时加减消元法。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向大家汇报我对这节课的认识和理解。 一、说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二元一次方程组是初中数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是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的延续和提高,又是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另一种消元的方法---加减消元,它是学生系统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知识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加减来达到消元的目的,让学生从中充分体会化未知为已知的转化过程,理解并掌握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最常用的基本方法,为以后函数等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 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研究与学习,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会用加减消元法解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理解加减消元法的基本思想,体会化未知为已知的化归思想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经历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让学生体会消元思想的应用,经过引导、讨论和交流让学生理解根据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 (三)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通过交流、合作、讨论获取成功体验,感受加减消元法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倾听他人发言的习惯和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 3、教学重点、难点: 大家都知道,数学的思想与方法才是数学的精髓,是联系各类数学知识的纽带,所以我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确定如下: 重点: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难点:灵活运用加减消元法的技巧,把“二元”转化为“一元” 二、说教法 结合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的教学

解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

《21.2解一元二次方程第一课时》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 我是北京市育英中学的数学教师张洁.育英中学是北京市海淀区的一所普通中学,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有机会参加这次教学研讨活动,向全国各省市的数学老师们学习,我深感荣幸. 这次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的第2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第1课时.下面,我将从教学内容分析、学生情况分析、教学计划设计、课时目标确立、教学过程设计与实施、教学特色与反思等方面加以说明.恳请专家、老师们对我说课的内容多提宝贵意见. 一、教学内容分析 1.知识框架结构概述 一元二次方程是在一元一次方程基础上对“次”的推广,也是学习二次函数的基础.在高中的学习中也经常用到.

与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相比,一元二次方程由于三个待定系数的变化会产生较多的类型.需要根据方程的具体特点,选择相应的方法求解.该部分知识具有类型多、解法多、技巧高的特点,也是为学生营造“再发现、再创造”的数学学习活动的良好契机. 2.课标大纲文献梳理 一元二次方程及其解法部分知识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源远流长. 二、学生情况分析 对于方程及其解法,学生小学就开始接触,进入初中后又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以及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因此,学生对解方程

涉及的操作步骤及其数学原理都已比较熟悉.特别的,具有了通过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用到的平方根定义、整式乘法和实数等相关知识的储备.因此,当面对某些特殊的一元二次方程时,学生具备“自主发现和创造”的可能. 另一方面,从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的角度,我所任教班级中的学生有较强的学习积极性,思维活跃,喜欢思辨,具备一定的自主探究意识. 但是,学生的 困难是,比起以往 的经验,一元二次 方程的系数多、变 化多,解法选择相对复杂灵活,在对已经学过这一章的其他同学的测试中,我们发现很多同学面对一个一元二次方程时,会优先选择公式法,或者直接对方程进行配方.比如这几道题目一个班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同学选择公式法或配方法.学生的这种表现,是否与方程解法的教学顺序有关呢?如何解决学生过于依赖某种解法的问题呢?经过长时间的思考,我们尝试调整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中逐渐感悟方程解法的变化.为此,我们做出了单元整合的设计. 那么,如何能让学生面对具体的、新的方程时,运用自己已有的经验,将一个复杂的大问题分解为一个个简单的小问题呢?将问题特殊化、将问题分类,就是必要和必须的了。这样,特殊化和一般化的过程不仅为学生搭建了“再发现、再创造”的平台,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和能力. 三、教学计划设计 基于以上思考,我们将一元二次方程解法探究部分的教学做出如下探索: 方案1:

加减消元法说课稿

8.2消元-------加减消元法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作用:根据“新课标”要求,本节课要掌握的内容是掌握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代人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理解“消元”是核心,化归是目标,因此本节课再学习加减消元法就有了理论基础。 2、三维目标: 知识技能:会运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过程,领会“消元”法所体现的“化未知为已知”的化归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探究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实际用价值,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重点: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4、难点:如何运用加减法进行消元。 5、关键: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我探究、比较不同解法的优劣,发现解题技巧。 二、说教法: 本节课采用“探究------发现------比较------运用”的教学法。在引入课题时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发现一道方程组有多种解法,比较几种解法得出加减法的概念,引入课题。在讲授新课的时候,采用递进法,从系数相同或相反的到倍数关系到都不相同的,一步一步加深,利于学生的掌握,使其具有成就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

三、说学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首先教师创造一种环境,引导学生从已知的、熟悉的知识入手,让学生自己在某一种环境下不知不觉中运用旧知识的钥匙去打开新知识 的大门,进入新知识的领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解决新问题,发掘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能力,从而达到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的目的,发掘学生的创新精神。 学法选择:积极参与、共同学习。观察探究,交流讨论,归纳总结,学以致用。 四、说教学程序: (一)温故而知新 复习等式的性质、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思想、代入消元法的步骤,既了解了学情,又有利于后续新课的讲解。 (二)问题引入 出示方程组 3x+5y=21①4x+5y=3① 2x+5y=-1②2x-5y=-11② 让学生利用已学过的方法去解,然后仔细观察未知数的系数有什么特点,进一步让学生分组讨论有没有其他方法,比较多种方法,使学生发现利用方程两边相加或相减可消去y,从而可达到消元的目的,这种方法最简单,进而引出加减消元法的概念,引入课题。 (三)、范例学习,应用所学

《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定稿)

《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说课稿内江师范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2012级4班陈静尊敬的各位评委专家老师,大家好!我是_____号考生。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程序设计等方面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们来进行教材分析: 《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二章第二节第一小节第5页至第9页的教学内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是本章的重点内容,“配方法”是学生接触到的的第二种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它是以直接开方法为基础的一次深入探究,是由特殊到一般的一个拓展过程,又对继续学习后面的公式法有着指导和铺垫的作用。在“配方法”的探索过程中让学生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今后学习高次方程、函数等奠定了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根据初中九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当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发现要解的方程不再是以前所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或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其他方程时,他们自然会想进一步研究和探索解方程的问题;而从学生的认知结构上来看,前面我们已经系统地研究了完全平方式、二次根式,这就为我们继续研究用配方法一元二次方程组奠定了基础。 基于教材内容的安排以及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教学难点:掌握配方法与配方法的技巧。 二、教学目标分析 依据教材的编排和学生实际,结合《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对初中学生的要求,我确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会用配方法解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了解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步骤。 (二)能力目标: 理解配方法,知道“配方”是一种常用的数学方法;理解间接即通过变形运用开平方法降次解方程,并能熟练应用它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三)情感目标: 通过用配方法将一元二次方程变形的过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的思想方法,并增强他们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

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chu

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下午好。我是来自凉水井中学的邓梅,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2小节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二元一次方程组安排在学生学习了代数式、一元一次方程之后,是学生学习三元一次方程组、函数的重要基础,也是以后学习物理、化学等不可缺少的工具。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代入消元法,了解了消元的数学思想,为了解答某些特殊形式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而探索新的解题方法,也是学生系统学习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前提和基础。教材编写的意识是通过同一个未知数系数相同或者相反直接进行加减达到消元的目的,然后在方程不能直接进行加减的情况下让学生学会观察、分析找出解题技巧,让学生从中充分体会化未知为已知的转化过程。(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会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从中体会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消元” 2、过程和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基本的运算技巧和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等综合能力,会运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新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与“学”的过程,通过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与探究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由于初一学生年龄小,在学习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过程中容易进行简单的模仿,而不注意方程组解法的形成过程,更无法理解消元的真正思想方法。所以我将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 重点: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难点:灵活运用加减消元的技巧和化未知为已知的转化思想 二、教学方法分析 在新的课堂教学环境中,教师的行为和角色已经发生变化,教师的角色应变为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我采用(1)以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对子帮扶学习为主。 (2)上板演算,习题以单双号分配,对子互改,以便及时了解学情。 (3)在练习过程中关注个体差异,适时对有困难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题量按个体差异分配 三、教学过程设计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过程,所以我的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以下几个活动: 教学流程:

加减消元法教(学)案

8.2消元 -------加减消元 一、教材分析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代人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理解“消元”是核心,化归是目标,因此本节课再学习加减消元法就有了理论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会运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过程, 领会“消元”法所体现的“化未知为已知”的化归思想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探究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实际用价 值,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重点: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四、难点:如何运用加减法进行消元。 五、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探索------发现-------比较”的教 学法。 六、教学过程: (一)温故而知新 1、根据等式性质填空: <1>若a=b,那么a±c= .() <2>若a=b,那么ac= .() 2、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3、用代入法解方程组的主要步骤是什么? (二)问题引入 ① ② 用我们学过的方法如何解? 思考:还有别的方法吗?认真观察此方程组中各个未知数的系数有什么特点,并分组讨论还有没有其他的解法,并尝试一下能否求出它的解。 师生互动:3x+5y=21① 2x-5y=-11② 分析:(3x+5y)+(2x-5y)=21+(-11) ①左边+②左边=①右边+②右边 3x+5y+2x-5y=10 5x=10 X=2 思考:联系上面的解法,想一想怎样解方程组。 4x+5y=3① 2x+5y=-1② 观察上面两个方程组,引出加减消元法的概念: 两个二元一次方程中同一未知数的系数相反或相等时,将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加或相减,就能消去这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这种方法叫做加减消元法,简称加减法.(板书课题)

[初中数学]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 3 人教版

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 新华学校张玉芳我说课的题目人教版版九年级(上)第22章第一节《一元二次方程》. 下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一元二次方程进行说课⑴说教材⑵说目标⑶说教学方法、学法⑷说教学程序⑸说评价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 本节课介绍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一般形式.一元二次方程的学习是一次方程、方程组及不等式知识的延续和深化,也是函数等重要数学思想方法的基础。本节课是研究一元二次方程的导入课,它为进一步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及简单应用起到铺垫作用。 二、说目标 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充分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正确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2.能力目标:经历抽象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 使学生体会出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的一个有效数学模型; 经历探索满足方程解的过程,发展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勇于发现、合作交流的精神. ⑵教学重点 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认识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⑶教学难点

由实际问题抽象出方程模型的能力 三、说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法 ⑴教法分析 本节课主要采用以类比发现法为主,以讨论法、练习法为辅的教学方法. ⑵学法指导 本节课的教学中,教会学生善于观察、分析讨论、类比归纳,最后抽象出有价值。让时学生在现实的生活情景中,经历数学建模,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进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效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 ⑶教学手段 采用电脑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实物投影进行集体交流,及时反馈相关信息四、说教学程序 ⑴知识回顾导入新课⑵自主探索归纳新知⑶巩固练习深化知识 ⑷归纳小结反思提高⑸布置作业分层落实 ⑴知识回顾导入新课 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请学生举例)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25页的“问题1”和"问题2",进一步明确列方程解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设计意图:方程模型的建立为下一环节的教学做好铺垫。 ⑵自主探索归纳新知 比较一: 与一元一次方程作纵向比较得

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

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 一、说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二节的第三课时,它是学习了代入消元法解方程组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的编写目的是通过加减来达到消元的目的,让学生从中体会化未知为已知的转化过程,体会代数的一些特点和优越性;理解并掌握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最常用的基本方法,为以后学习函数的有关知识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会用加减消元法解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2)能力目标:经历探索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的能力和学生的创新意识。 (3)情感目标:在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不断让学生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的 合作精神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利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难点: 灵活运用加减消元法的技巧,把“二元”转化为“一元”。 二、说学情分析 我所教的学校是一所新学校,所从事的班级里学生基础较差,学生的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有待于提高,所以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有浅入深,适时引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适当给以引导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三、说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教师加以引导,从代入法入手,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达到对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认识,经过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目的。 四、说教学过程 1、复习 (1)、用代入法解方程的关键是什么? (2)、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3)用代入法解方程的步骤是什么? (设计意图:设计这几个问题既复习前面所学的内容,又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接下来的学习做了铺垫。) 2、新课探究 例1:解方程组 (设计意图:用代入法先解,再提问还有其他的方法吗?然后探究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然后解决问题。) 例2:解方程组: ???=-=+23 43553y x y x ???=-=+5 74973y x y x

《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

《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首先,我对本节课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作用: 《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是人教版初中数学实验教材九年级上第二十二章第二节“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内容,本节共3课时,本节课为第二课时。主要内容是用配方法简单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是本章的重点内容,“配方法”是学生接触到的的第二种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它是以直接开方法为基础的一次深入探究,是由特殊到一般的一个拓展过程,又对继续学习后面的公式法有着指导和铺垫的作用。在“配方法”的探索过程中体现了“化未知为已知”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今后学习高次方程、二次函数等奠定了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 针对上述分析,结合初中数学现行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及九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水平,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知识技能:理解配方法,会利用配方法对一元二次方程进行配方。 数学思考:(1)通过对比、转化、总结得出配方法的一般过程,提高推理能力。 (2)通过对一元二次方程二次项系数是否为1的分类处理,锻炼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解决问题:(1)会用配方法解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2)发现不同方程的转化方式,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

情感态度:通过配方法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良好学习习惯,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3、教学重点、难点: 由于九年级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已能根据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 进行恰当的判断和进行分析归纳,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确定如下: 教学重点:会用配方法解简单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难点:配方方法的探索。 二、教法学法分析: 1、教法: 新课标中指出数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法的确定要符合学生实际,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思维活动主动地获取新知。因此本课主要采用的是“问题——探究——问题”的教学模式和启发、探究式教学方法。 2、学法: 由于九年级学生已能按思维的概括去观察事物,观察的精确性、概括性有所提高,他们通过观察进而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进行较为全面、深刻的分析,并能把个别事物同一般的原理、规则联系。因此,本节课将通过观察、比较、思考、交流、发现等活动,灵活地运用旧知识去研究新问题,在潜移默化中领会学习方法。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最后到“乐学”。 三、教学流程分析: (一)复习提问,回忆旧知: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加减消元法说课稿

《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 一、说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二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第二课时加减消元法它是学生系统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知识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加减来达到消元的目的,让学生从中充分体会化未知为已知的转化过程,理解并掌握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最常用的基本方法,为以后函数等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下面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教学过程、课后反思五个方面向大家汇报我对这节课的认识和理解。 2、教学目标 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研究与学习,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会用加减消元法解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2)理解加减消元法的基本思想,体会化未知为已知的化归思想 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让学生体会消元思想,通过引导, 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理解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的一般步骤。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1)通过小组交流探讨并得出答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 同时理解加减消元法的应用价值。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难点:灵活运用加减消元法的技巧,把“二元”转化为“一元” 二、说教法 结合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 三、说学法 鉴于教材特点及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本节课的教学我将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小组竞赛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下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教学过程 1、温习回顾,复习导入 师:提问上节课学习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代入消元法,回顾用代入法基本思想及关键步骤,从而引入新课: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3x+5y=21,① 2x-5y=-11,② 用我们所学方法求解,再想想除了这种方法我们还能如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呢? 2、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让学生阅读课本94页的内容后,完成下面的题: 引例4x+5y=16,① 4x+3y=12,②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加减消元法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加减消元法教学设计 姓名初亚兵 工作单位濮阳县化肥厂职工子弟学校 学科(专业)初中数学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加减消元法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解析: 本节课内容节选自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8章第二节第2课时。是在学生学习了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的另一种消元方法——加减消元,它是学生系统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知识的前提和基础。教材的编写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加减消元法充分体会“化未知为已知”的转化过程,体会代数的一些特点和优越性。对于学生理解并掌握方程思想、转化思想、消元法等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有着重要的意义。理解并掌握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方法,为以后函数等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设置: 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我把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会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2、灵活的对方程进行恒等变形使之便于加减消元; 3、理解加减消元法的基本思想,体会化未知为已知的化归思想。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经历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法的探究过程,进一步体会化“未知”为“已知”、化复杂问题为简单问题的化归思想方法; 2、经历个体思考探究、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的合作化学习过程理解根据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 (三)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1、培养学生学会自主探索、尝试、比较,养成与他人合作、交流思维过程的习惯; 2、通过交流学习获取成功体验,感受加减消元法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品尝成功的喜悦,树立学习自信心;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体会消元化归思想。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加减消元法的技巧,把“二元”转化为“一元”。三、学生学情分析: 我所任教的班级学生基础比较好,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探索能力和思维能力,也初步养成了合作交流的习惯。大多数学生的好胜心比较强,性格比较活泼,他们希望有展现自我才华的机会,但是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独立分析问

【说课稿】 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3)

《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直接开平方法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内容选自人教 版教科书,数学九年级上册第22章一元一次方程第2节。下面我从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重、难点的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几个方面对本节 课的教学进行一个说明。 一、教材分析: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是本章的重点内容,直接开平方法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的起始课,直接接开平方法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础方法。它的推导建立在平方根意义和开方运算的基础上,首先它配方法的基础,其次再求二次函数与X轴交点等问题中都必须用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同时,这一届教材的编写中突出体现了化归、类比等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因此这一届不仅是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的一节课,更是让学生体验并逐步掌握相关数学思想方法的一节课。为此,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会用开平方法解形如x2或()2(p≥0)的一元二次方程. (2)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是否合理,并对其进行取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例,使学生体会一元二次方程应用价值并意识到解一元二次方程的重 要性,理解直接开平方法的数学依据,并能应用直接开平方法.让学生经历由简 到繁过程,体验类比、化归、降次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计算 等思维能力及应用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对具体问题的思考、讨论、交流,最终得出结论的过程,培养学生 的进取精神,让学生养成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习惯. 三、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的分析 本节课是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的起始课,教学重点是用直接开平方法解形如x2 或()2(p≥0)的一元二次方程。难点是不可直接降次解方程化为可直接降次解 方程的“化归”的转化方法与技巧. 四、教法学法分析: 1、教法: 本节课采用启发式和自主探究式与交流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以启发学生进行探究的形式展开,利用已有的知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让学生多交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让学生处于主导地位。通过比较合理的问题设计、小组讨论形式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因此本课主要采用的是启发、探究式教学方

《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

《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 和政一中任梅香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二节《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第一课时。我主要从教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五个方面向大家汇报我对这节课的认识和理解。 一、说教材 二元一次方程组是初中数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是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的延续和提高,又是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另一种消元的方法---加减消元法,它是学生系统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知识的前提和基础。本节课通过加减来达到消元的目的,让学生从中体会化未知为已知的转化过程,理解并掌握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最常用的基本方法,为以后函数等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加减消元法的概念,掌握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步骤。 能力目标:1.理解并掌握直接用加减消元法,求同一个未知数系数相等或互为相反数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2.理解并掌握根据等式性质,使用方程变形,再用加减消元法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加减消元法的消元思想,体会化未

知为已知的转化方法。 三、说教法 1.本节课我采用了四段八步教学法,整个课堂分为导读、导学、导练、导思四部分,并充分利用课件展示教师讲解题目与学生练习题目,有效地节省时间,加大了课堂练习容量。 2.在导学部分中,讲解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分三个类型讲解,第一类型:直接进行加减消元解方程组,第二类型:对其中一个方程进行变形,再进行加减消元解方程组,第三类型:对两个方程都进行变形,再进行加减消元解方程组,这一过程采用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教学方法,更容易让学生理解与掌握。 3.采用小组评价机制,把全班同学分为10个小组,每小组中有4名同学,按学习情况依次分为1号,2号,3号和4号。1号为优等生,4号为学困生,在课堂教学中按问题的难易程度可以挑选1,2,3,4号同学回答,不同号数的同学答对一道问题所得的分数不同,最后根据每个小组的得分,评选一个最优小组,给予表扬鼓励,还可以对个别表现好的同学奖励积极发言卡或精彩发言卡,这种方法更能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更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说学法 本节课的教学我始终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小组竞赛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下获得成功的体验。 五、说教学过程。 1.复习回顾,引入新课:师:提问上节课学习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代入消元法,回顾用代入法求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

加减消元法-教案以及反思

8.2.2消元-----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掌握加减消元法的基本步骤,熟练运用加减消元法解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2、能力目标: 能够熟练运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训练学生的运算技巧,养成检验的习惯。 3、情感态度及价值目标: 通过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究精神,进而体会数学的独特魅力。 教学重点: 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加减消元法的技巧,把“二元”转化为“一元” 知识技能目标 掌握加减消元法的基本步骤,熟练运用加减消元法解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2、能力目标: 能够熟练运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训练学生的运算技巧,养成检验的习惯。 3、情感态度及价值目标: 通过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究精神,进而体会数学的独特魅力。 教学重点: 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加减消元法的技巧,把“二元”转化为“一元”

教学过程 (一)温故而知新 问题1:等式有哪些基本性质?如何用数学式子来表示它们? 学生回顾结果: <1>若a=b,那么a ±c=b ±c <2>若a=b,那么ac=bc 让学生思考: 若a=b,c=d,那么a+c=b+d 吗? 问题2:前面我们学习了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同学们,回想一下,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路是什么?其一般步骤有哪些? 学生回顾回答: 基本思路:消元,把二元转化为一元 一般步骤:<1>变——用含有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写成b ax y +=或b ay x +=; <2>代——把变形后的方程代入到另一个方程中,消去一个未知数; <3>解——解得出的一元一次方程,求出一个未知数的值; <4>回代——把求出的未知数的值代回方程,求出另一个未知数的值; <5>联——用“﹛ ”把求出的未知数的值括起来。 (二)问题引入 用我们学过的方法如何解? 思考:还有别的方法吗?认真观察此方程组中各个未知数的系数有什么特点,并分组讨论还有没有其他的解法,并尝试一下能否求出它的解。 这两个方程中未知数y 的系数相等,① -②得: ①左边+②左边=①右边+②右边 即 6=x ③ 把③代入①得: 10216.x y x y +=??+=?,16 10)2()(-=+-+y x y x ① ②

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说课稿

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一元二次方程是中学数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初中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我们从知识的发展来看,学生通过一元二次方程的学习,可以对已学过实数、一元一次方程、整式、二次根式等知识加以巩固,同时一元二次方程又是今后学生学习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二次函数等知识的基础。初中数学中,一些常用的解题方法、计算技巧以及主要的数学思想,在本章教材中都有比较多的体现、应用和提升。我们从知识的横向联系上来看,学习一元二次方程对其它学科有重要意义。很多实际问题都需要通过列、解一元二次方程来解决。而我们想通过一元二次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首先就要学会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解二次方程的基本策略是将其转化为一次方程,这就是降次。本节课由简到难的展开学习,使学生认识即配方法、公式法后又一种新的解法因式分解法的基本原理并掌握其具体方法。 2、学生学情 任何一个教学过程都是以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激发兴趣为目的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从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出发。分析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当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发现要解的方程不再是以前所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或是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其他方程时,他们自然会想进一步研究和探索解方程的配方法问题。而从学生的认知结构上来看,前面我们已经系统的研究了完全平方公式、二次根式,用配方法公式法后,这就为我们继续研究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奠定了基础。 3、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的要求、本节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已有的知识经验,本节课的三维目标主要体现在: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因式分解法的思想,掌握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2)能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并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利用因式分解法将一元二次方程变形的过程,体会“等价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与积极参与的意识。 4、教学重点与难点

最新解方程组——加减消元法说课稿

《加减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 白沙中学严锦强 一、把握课标说教材 1.1教材地位及作用 本节课内容节选自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八章第二节第二课时。是在学生学习了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的另一种消元方法。它是学生系统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知识的前提和基础。教材的编写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加减消元法充分体会“化未知为已知”的转化过程。理解并掌握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方法,为以后函数等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1.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会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理解加减消元法的基本思想,体会化未知为已知的化归思想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经历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体会消元思想的运用,经过引导、讨论和交流让学生理解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交流、合作、讨论获取成功的体验,感受加减消元法的应用价值,同时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认识到数学的价值。 1.3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2)教学难点 同一未知数系数绝对值不相等时的变形过程 二、以学定教说学情 从知识体系上来说,学生上学期已经学习了整式的加减和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这学期通过代入消元法的学习,对消元思想已经有了初步认识,具备了学习本节课的必要条件。

三、深究教材说教法 本着新课标“以人为本”的基本思想,结合教材的编写思路。本节课采取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方法。 四、因材施教说学法 七年级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喜欢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且具备小组合作学习的经验。根据这些特征,本节课采取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法。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获得成功的体验。 五、综合设计说过程 5.1 导入新课 (1)上节课利用了什么方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代入消元法) (2)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什么?(消元) 导入新课这一环节设计的2个问题,目的是帮助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主要知识和重要思想。 5.2 探索规律 认真看课本(P94例2—— P95例3) 想一想: 思考P94的例题中,“②-①”的作用是什么? 看例3时,重点看第一步,理解“①×3,②×2”的目的是什么? P94—P95“思考”和 “云图”中的问题。 “探索规律”中设计的3个问题,目的是为学生在自学本节课的知识点和把握重、难点内容时起引导作用。 5.3 任务实施 学生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对于问题,分组交流,相互补充。教师参与小组讨论,解答疑问。 5.3.1 自我检测 (1) 本题中y 的系数互为相反数,用加法消元。 (2) 本题中x 的系数相等,用减法消元。 ???=-=+5 74973y x y x ???=-=+2343553y x y x

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

2.3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2.3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过程分析、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节课作如下说明.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是初中代数的方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之一,是在学完一元一次方程、因式分解、数的开方、以及前三种因式分解法、直接开方法、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础上,掌握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是配方法和开平方两个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升华。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明确配方法是解方程的通法,同时会根据题目选择合适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也是今后学习二次函数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方面:理解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会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数学思考方面:通过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进一步使学生熟练掌握配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推理的严密性和逻辑性以及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 解决问题方面:结合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练习,培养学生快速准确的运算能力和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方面:让学生体验到所有的方程都可以用公式法解决,感受到公式的对称美、简洁美,渗透分类的思想;公式的引入培养学生寻求简便方法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会熟练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难点:理解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和判别式 二、教学法分析 教法:本节课采用引导发现式的自主探究式与交流讨论结合的方法;在教学中由旧知识引导探究一般化问题的形式展开,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多交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学法:让学生学会善于观察、分析讨论和分类归纳的方法,提出问题后,鼓励学生通过分析、探索、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铜锁亲自尝试,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培养。 三、过程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成以下六个环节:复习导入——呈现问题——例题讲解——巩固练习——课时小结——布置作业。 1、复习引入: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加减消元法)说课稿说课材料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加减消元法)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选自沪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六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九节,本节两个课时,我今天阐述的是第二课时,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及教学评价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另一种消元的方法---加减消元,它是学生系统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知识的前提和基础。 教材的编写目的是通过加减来达到消元的目的,让学生从中充分体会化未知为已知的转化过程;理解并掌握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最常用的基本方法,为以后函数等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 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研究与学习,我把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知识与技能目标:会用加减消元法解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理解加减消元法的基本思想,体会化未知为已知的化归思想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经历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让学生体会消元思想的应用,经过引导、讨论和交流让学生理解根据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通过交流、合作、讨论获取成功体验,感受加减消元法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数学的价值。3、教学重、难点 由于六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在学习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过程中往往不注意方程组解法的形成过程更无法真正理解消元的思想方法。而大家都知道,数学的思想与方法才是数学的精髓,是联系各类数学知识的纽带,所以我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确定如下: 重点:用加减消元法解决二元一次方程组 难点:在解题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消元”思想和“化未知为已知”的化归思想为讲清楚重、难点,让学生达到本节设定的目标,我再从教法学法上谈谈。 二、教法分析 考虑到学生已经掌握了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懂得其基本思路是把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所以这节课我以引导、演示教学法为主,引导学生通过两式相加减,把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掌握知识。 三、学法分析 六级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喜欢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且具备小组合作学习的经验,根据这些特征及本节课的特点,我将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法学法分析完毕,我来分析一下教学过程,这个环节是本次说课的重点。 四、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整体思路是“复习旧知---讲授新课---练习巩固---归纳小结---作业布

九年级英数学下册【说课稿】加减消元法

加减消元法 一、说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二元一次方程组安排在学生已经学过代数式和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之后,它是学习三元一次方程组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以后学习函数、平面解析几何等知识以及物理、化学中的运算等不可缺少的工具。 对于学生理解并掌握方程思想、转化思想、消元法等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另一种消元的方法---加减消元,它是学生系统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知识的前提和基础。 教材的编写目的是通过加减来达到消元的目的,让学生从中充分体会化未知为已知的转化过程,体会代数的一些特点和优越性;理解并掌握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最常用的基本方法,为以后函数等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 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的学习,结合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会用加减消元法解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2、理解加减消元法的基本思想,体会化未知为已知的化归思想方法。(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经历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让学生体会消元思想的应用,经过引导、和交流让学生理解根据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 (三)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通过交流学习获取成功体验,感受加减消元法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倾听他人发言的习惯和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 3、教学重点、难点: 由于七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在学习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过程中容易进行简单的模仿,往往不注意方程组解法的形成过程更无法真正理解消元的思想方法。而大家都知道,数学的思想与方法才是数学的精髓,是各类数学知识的纽带,所以我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确定如下 重点: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难点: 灵活运用加减消元法的技巧,把“二元”转化为“一元” 二、说教法与说学法

一元二次方程中考复习说课稿

一元二次方程中考复习说课稿 大新寨中学谢秀娟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 一元二次方程是中学数学的主要内容,在初中代数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实数与代数式的运算、一元一次方程是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基础,通过一元二次方程的学习,可以对上述内容加以巩固.同时,一元二次方程也是以后学习(指数方程、对数方程、三角方程以及不等式、函数、二次曲线等内容)的基础.此外,学习一元二次方程对其他学科也有重要意义. (二)考纲要求 1、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在经历具体情境中估计一元二次方程解的过程,发展估算意识和能力,会用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分解因式法解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数字系数). 2、经历由具体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体会一元二次方程是刻画现实生活中数量关系的一个有效数学模型. 3、通过解一元二次方程和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的过程中体会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 (三)教学重难点及关键: 一元二次方程这部分的重点知识是一元二次方程的四种解法: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以及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难点则是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和转化思想方法的运用. 二、教法与学法分析: 教法分析:针对九年级学生复习时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特征,本节课可选择引导探索归纳法,由浅入深,由特殊到一般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归纳总结。这种教学理念反映了时代精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基本教学流程是:总体感知—分类探讨—问题解决—课堂小结—布置作业五部分。 学法分析: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研讨式学习方式,让学生思考问题,回顾和获取知识,掌握方法,借此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三、教学过程设计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